绝对隐私

已完结

主演:周迅,陈坤,黄觉

类型:电视剧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05

 剧照

绝对隐私 剧照 NO.1绝对隐私 剧照 NO.2绝对隐私 剧照 NO.3绝对隐私 剧照 NO.4绝对隐私 剧照 NO.5绝对隐私 剧照 NO.6绝对隐私 剧照 NO.13绝对隐私 剧照 NO.14绝对隐私 剧照 NO.15绝对隐私 剧照 NO.16绝对隐私 剧照 NO.17绝对隐私 剧照 NO.18

 剧情介绍

绝对隐私电视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电视电影《绝对隐私》,是2005年根据安顿小说《绝对隐私——当代中国人情感口述实录》改编而成,通过10个不同的故事讲述了十个人不同的情感经历。故事涵盖不同层面、不同身份、不同年龄、不同遭遇的人,从不同的方面阐述了现代人的情感生活。  10部数字电影分别是《生死劫》、《兄弟》、《幸福在邪恶中穿行》、《人在北京》、《渴望一份真爱的感觉》、《绝对隐私》、《陈越的婚纱》、《别提过去别问将来》、《冯齐的忏悔》、《赵军的秘密》等。  该片由中视传媒与北京荣信达影视艺术合作拍摄。《绝对隐私》中的演员阵容强大。“精灵”周迅在《生死劫》中饰演了一个命运多舛的女人胭妮,从小就觉得自己是个多余的人。刚进大学,与小货车司机木玉巧遇,两人相爱,没想到木玉只是利用她为自己生孩子,并用孩子去换取金钱;陈坤在《渴望一份真爱的感觉》中塑造了一个因家庭原因造成心理阴影继而报复女性的人物。陈坤新专辑中的《逆行列车》也成为了《绝对隐私》的片尾曲;黄觉,首度离开周迅的光环,独自挑战一个瘾君子的角色,片名叫《幸福在邪恶中穿行》;同名剧集《绝对隐私》由老牌明星申军谊和杨钫涵主演。爱你长久明月祭君心勒比海盗4:惊涛怪浪四面夏娃顺从连体矮人怪吹哨人:美国体操队性侵丑闻追踪家庭珠宝双雄会(下集)第十二个人生死翻盘穴居男代号021藏身之所胜者为王2019儒侠潜伏2009暗金丑岛君毕业300天给你一千万李保国X博士爱的接力棒祇园歌女致命派对不说谎恋人修女战士第二季物理化学第三季萨维奇兰博之子与鸭共舞酒醒时分唐尼的成年派对爆烈之城白噪音2022爱情公寓第二季

 长篇影评

 1 ) 所以,要怎样去爱呢

我喜欢看爱情电影,我也向往爱情,准确来说,是向往电影里的那种,纯粹的爱情。

我知道那是电影,可我的确也打心底的瞧不起父母以及他们身边的那些婚姻。我希望在爱情里,我能勇敢而炙热,我想,可能就是这部剧里面的那些女孩吧。

回顾自己上一段恋爱,我发现其实一个人的情绪是很容易被感知的。他喜欢你的时候,看你时那炙热的眼神是真的,不喜欢的时候,冷淡的态度也是真的。只是当你处在其中,就不愿意去相信。

我想,从别人的经验里是得不到教训的。只能说一定要带套,不要放弃学习。

 2 ) 一见钟情

一见钟情,我只看过一次。应该是80年代后期吧,我与同事出差,坐的是硬卧,我那位同事个子高挑,身体挺拔,那个年代,服饰单一,但他明显衣着讲究,与众不同。同车厢一位女士,也是高头大马,皮肤白皙。二人只有偶尔对视,简单寒暄,在一旁的我却被强烈的电光火石逼得无法正视。不知道有没有后续,但我分明看到两个行走的荷尔蒙相互吸引,又般配,又自然,萍水相逢,不需要语言,不需要猩猩作态,真正一见钟情。

 3 ) 15年来姑娘们变了,让我倍感欣慰

15年前的剧。很多演员都几乎是素颜,镜头也没加任何滤镜美颜磨皮。开始看会觉得面部细节太,粗粝了,有点不适应。但很快习惯之后发现这样的真实,虽然隔着屏幕却仿佛一触及到;而现在影视的层层滤镜,即使坐在IMAX屏前面也并没有那么强的参与感。

2015年陈冠希的纪录片《触手可及》上映时,大家都在反思2008年xx门7年来吃瓜群众世界观的变迁,这部剧让我边看边回顾15年前民众感兴趣的爱情们,带着时代烙印的爱情们:

故事1 渴望一份真爱的感觉

我不想用“纯洁”这个词,我想到了“无菌”。这个姑娘活在一个无菌的环境里,对这个社会一点免疫力也没有。但她又拒绝让自己和这个社会有交集,所以只能在自己的世界里越陷越深。一遍遍问对方是否爱自己,像母亲一样照顾对方……这是多少姑娘在开始恋爱时会犯的错误,但别的姑娘在事实中成长了,她却拒绝了。

陈坤是真的爱她,爱的是填补了双重缺失后的完整:1失去的母亲的缺失;2现实中自己的不被玷污的缺失。他们两个真的合适,不知道为什么在陈坤离婚之后觉得他俩不再可能了。

故事2 绝对隐私

这个故事的时代感太强了,那时候成功男人的标签还是为官,现在看来只是觉得油腻。

我还并不能确切搞懂这些女人说爱情就是一切的时候,这个“爱情”到底是什么?包含了某种对生命、对活力的探索?包含了某种对深刻印记的渴望?但我好像可以确定的是,大部分男人并不具有感知这种深刻的能力,所以他们觉得陷入爱情中的女人疯了。

哦对了,今天是情人节。

故事3 兄弟

竟然有梁子这样痴情的男人。

西瓜爱梁子,梁子爱老五,老五爱文子,文子是梁子的哥、西瓜和老五是闺蜜。

文子只读圣贤书,注定会跳出那个阶层,于是老五用发生性行为来挽救爱情,现在的我们看起来如此荒诞的做法,可能当时的时代真会有不少女人这样想。性观念在过去的中国主要靠家庭教育来实现,而母亲传递给女儿的性观念,已经落后于时代20-30年,蛮可怕的一件事。那还是一个打胎需要结婚证的年代,于是梁子要了这个孩子,他说以前你和我哥没分手咱俩还有联系,现在你们分手了,这个孩子就是咱俩的联系。因为捅了说孩子是老五和文子的绿军装,坐了6年牢,出来用兄弟攒的钱开了家汽修厂,依然自己带着娃。文子去国外定居找了个外国媳妇、老五躲到天津嫁了个比她大12岁的师傅,梁子在北京带着孩子,也有属于自己的幸福。

故事4 别提过去别问将来

小时候喜欢上继父,懵懂中诅咒过让妈妈去天堂自己就能代替妈妈了——在西方自古被讨论的重大主题,在弹幕里却只有各种恶毒的诅咒。

妈妈胃癌去世成为这个女孩儿终身的负担,强大到只能让她把自然而然的爱此生永远埋葬。而无法承担的她,只能选择嫁给一个大她27岁的丈夫远走英国,离开这一切。

只和两个老男人一起生活过的年轻女孩,喜欢上一个同龄的男孩也并不是稀奇的事情,于是再次被弹幕道德骂死……

在道德的手电筒下,一切关于人性的探讨都死无葬身之地。

故事5 冯齐的忏悔

又一个强势男人yy、弱势女人包容奉献的故事,充满了道德烙印。年轻男人执着的爱上漂亮年长女人,女人充满了离婚和年长的自卑感,他们试图去继续,但男人面对家庭和部队的阻力退却了,娶了个父母满意、领导满意的普通的合适的年轻女人,却并不爱她——多么无聊的老掉牙的故事,应该不会再出现在当下的影视主题了吧~

故事6 于淼的幸福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了。一个意欲通过努力来掌控人生的女人,通过掌控这个男人掌控自己、通过爱这个男人爱自己。

男女在设计公司以同事相遇,女人大胆表白,发现男人想做一个艺术家就决定自己挣钱养活男人让他圆梦、确切的说通过让这个男人圆梦而让自己圆梦。

于是她接手了所有的世俗,让这个男人活在纯粹的精神里——他们的确做到了,在女人的培养下,男人越来越把所有倾注于手中的画笔。如果一个凡胎肉体驾驭不了体内蓬勃生长的创作力,那它就要突破肉体。男人开始吸毒,为了灵感。

女人反悔了,她不再想要那个可能随时会离开她的艺术家,她想要一个能够随时陪伴自己的凡人。于是她用生硬的戒毒杀掉男人体内那个危险的部分,可在她之前的纵容中,男人体内的那个部分已经把其他部分快吃光了。几年的反复角逐后,男人体内危险的部分不见了,可是他也几乎只剩下一个空壳。

不知道为什么编剧几次让男人可能会自我说话来掉观众的胃口却最终也没安排他自我说话:饭桌上、去机场的路上……或许编剧并不想给出这个问题的答案。

海清演技炸裂,黄觉还是挺帅的。

故事7 陈越的婚纱

又是一段圣母情,女人在北京吃苦赚钱供男人上大学、给男人母亲看病……回老家却被相亲指点,怀疑一个没上大学的女人用不正当勾当赚的这些钱……唯一能挽救这个故事的就是结尾,男人说自己配不上女人然后女人再出发回北京了吧。

故事8 人在北京

这一段几乎没看,15年后,在北京的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故事9 赵军的秘密

这个故事给了我出乎意料的惊喜,因为剧情一直在反转。

有钱离异大叔要资助贫困姑娘读大学,怎么都会觉得大叔有所企图;但先爱上的,却是小姑娘。这时候又有不少弹幕讨论如果大叔没钱姑娘是否还会爱他,我觉得这个讨论本身的意义不大,因为钱是为他们提供这些年相处的一个根基,抽去这个背景也就让这段感情无处安放。或许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姑娘是否只爱钱,我看到的,不是。

大叔屡次拒绝姑娘到让秘书、让我们观众都开始声讨他的软弱时,才知道原来他不孕。

于是安顿先给了两个结局:姑娘不再爱留在公司上班、姑娘依然爱但大叔强行嫁姑娘给别人;接着又给了第三个结局:两个人领养了一个孩子。很多人觉得第三个故事太假、前两个才是现实。一向对现实悲观主义的我这次却有相反的结论,原因很简单,第三个故事才符合所有前面铺垫的情绪,正如姑娘最后讲的那段话:自从认识了你,我就越来越踏实、越来越有安全感。我想这就是幸福吧。你说过,你想让我幸福。只要你答应,我就会幸福。

姑娘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大叔用这5年的时间给了姑娘她想要的——我很少被简单纯粹的爱情感动,这个故事做到了。

故事10 生死劫

这个一个关于错误在代际间碰撞的故事。

嫣妮的存在仿佛就是个错误:从小被养在北京的姥姥和小姨家,母亲偶尔来一趟北京从没对她说过好话,十多岁才见过父亲,而父母每次低声下气塞给姥姥的钱,都像在为她的存在愧疚。大概可以脑补背后的故事了:一个知青留在了当地、生了孩子,对爱情失望或对现实清醒了,把孩子送回娘家,美其名曰希望孩子不要重蹈覆辙。可这个孩子的存在似乎每分每秒都在提醒所有人那个母亲曾经犯过的错误。

嫣妮终于考上了大学,还是北大,本以为可以摆脱噩梦,但命运却不会这么轻易饶过她。从没人对她好过,所以遇到那个送货司机,她刻意不问他过去的一切就开始慢慢把他变成自己的全世界。哪怕知道他关于上个孩子的解释是假的。

嫣妮怀孕后只能选择退学,而劝退她的也是个怀孕的老师:这个细节简直太巧妙了。我们上学那个年代,大学生怀孕是件无法容身的事情,而同时期的美国,上学时怀孕甚至是个很不错的计划。

嫣妮白天把自己困在地下出租屋蚊帐里的镜头实在太漂亮了!可能有些人说她傻说她活该,可这个从没找到过自己在这个世界位置的女孩,这样一个贴近大地的地方,反而能让她安全,平生第一次放下防备对她来说才是幸福的,更何况为人母让她有了重塑一个生命的机会,而这个机会是她在自己的生命中未曾拥有的。孩子你为什么犯和我小时候一样的错误,和母亲的过往多么似曾相识;再次卖掉孩子,和木玉的过往多么似曾相识——曾经以为夺回来的生命,原来什么也不是。只有拿着刀对着木玉的时候,她才似乎对生命有了一些掌控感。可木玉一句“你的生命更值钱”,终于让她在绝望中逢生了。只有无视,才能让别人犯下的错误在自己身上终止。

周迅真的像不沾尘世的精灵,即使挺着大肚子、即使在水池边呕吐、即使歇斯底里的追着孩子,都丝毫不影响她的轻盈、通透。骨架、体态、眼神、甚至声音,只有她能把嫣妮笼罩着纯真的神经质和与这个世界的抽离表现的这么到位。

15年来,姑娘们变了,让我倍感欣慰。

 4 ) 泪流满面的感谢作者以及导演为现在的都市女性提供一部:风月宝鉴

看完这部剧醍醐灌顶,想给作者以及导演送鲜花以表点化之恩。

在现在漫天都是偶像爱情剧的年代,一个鼓吹爱情至上的年代,一个将女性的容貌捧到至高至上的年代,这样的剧是给每一个都市女性的风月宝鉴,能悟之者,能自渡于千万造化轮劫。

爱情的真面目究竟是什么?曹雪芹的风月宝鉴曾诗云:情天情海幻情身,情即相逢必主淫。

情欲是龙卷风,是汪洋大海,是女性一生一世的迷局,是几生几世的轮回劫数,女人若不能堪破情关,不管是否能与情郎结成夫妇,都是终身自误,女性唯有大情大性方能自救!

 5 ) 绝对隐私:被俯视的爱恨情仇

安顿的绝对隐私,国民情感口述实录的代表作品。甚至很多人会说,从安顿的绝对隐私里,可以窥见中国人的情感隐痛。对于这一点,我表示怀疑,绝对隐私选取的素材的原型,基本上都是一些经受过原生家庭创伤(父母离异或死亡,或者童年有遭受创伤),经受过的生离和死别的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的情感故事。这些人物原型不像大多数人那么幸运,可以拥有一个平稳的成长环境。他们有缺陷的过去是日后发展一段悲惨情感的重要诱因。这些有创伤过去的人只占中国国民的一部分,而受创伤影响发展出的畸形亲密关系也只是所有亲密关系总和的一小部分。所以,安顿的绝对隐私,不能代表国民的情感现状,它更像是处在某一端的特殊群体的情感实例,这一端是那些有不幸过去的“弱势群体”,而非平稳幸福长大的“普通人”。

现在社会好像有一个潜规则,或者说是一种宣传营销策略--什么什么是最能代表国民的什么什么的作品,当部分人很喜欢某样东西的时候,就会给它灌上国民的头衔,以彰显少部分人对它自以为是的认可,或者说是希望获得更多人的认可。豆瓣知乎上有不少网友评价绝对隐私反映出国民的情感缺陷。这个结论,看似是在平视国民情感的现状,但是,除了前面我认为的它不能代表全体国民情感状况以外。绝对隐私也不是对情感的平视,从作者选题,到观众评论,都让我感到了一种对“弱势群体”悲惨情感经历的无可奈何地悲悯俯视和窥探。

首先说安顿关于绝对隐私的选材,基本上都是非安全型人格的人的情感血泪史。值得注意的是,那些本就“凄惨的人”身上又发生的悲情故事,确实更容易触动人心。选取那些非安全型人格的人的情感故事,除了是作者本人对弱势群体伤痛的品味以外,背后也是商业市场(普通观众)对其他生活不如自己幸福的人的不幸的窥探和哀叹,(或许可以以获取一种心理上的平衡,旁观别人的不幸来自我安慰?)是对别人不幸的一种无可奈何的俯视。

其次,除了剧中揪心的情感困境,不少网友在评论也让我看得心惊肉跳。影评区有不少感慨剧中原型人物心理扭曲的声音,评价绝对隐私是一部性教育恐怖片,爱情恐怖片。观众把别人的过往用恐怖,扭曲这种带有嫌弃意味的词汇来形容,用一种处在安全的阳光高地,自以为是点评着别人跌入深渊里的人生阶段。不求感同身受,但这也不是情感的平视,不是平等的交流。

绝对隐私的原型人物,把自己的故事分享出来,他们想找到耐心的倾听者,倾听他们以前执迷不悟,现在悔悟用近乎赎罪的态度经营自己的爱情,亲情,友情的心路历程;然而作者无可奈何的写作态度,观众怜悯,悲叹的目光,让那些固执但伤痕累累的灵魂渴望获得慰藉的愿望再度落空。最终留给那些受伤的灵魂的,还是处在不同境遇下完全没有过相似经历体会的旁观者的匆忙俯视。

 6 ) 《绝对隐私》- 3/4集观后感

《绝对隐私》,是一部能警醒把爱情当所有、感性超均值女性的剧。是一部能让情殇女子缅怀和并得到释然的剧,是一部能为恋爱充满幻想和憧憬的少女们树立警戒线的剧。强荐。

1、2集,故事一,把自己逼疯的萧潇

3、4集,故事二,奋不顾身,只要爱。

3,4集,穿插讲述两个主人公的婚外情,是两个人各自的故事,也是一个故事—婚外情。缺少丈夫陪伴、孤寂着的女人,奋不顾身爱着她仰望着的另一个男人。在男女视角下对这段私密往事的各自回忆。

女人只要爱不索取,男人只要性不负责。

这段情,给关系男女,到底带来怎样的影响?

男性视角周安,一名共产党官员,是最年轻的局长。他自信且压抑,小心翼翼地控制着自己的私欲,渴求更高的地位和权势。而默默观察并深爱着他的女人,是他不曾在意的下属,陈可。一个很寻常的会议,也许是恰好的角度,也许是阳光正好,也许是隐秘迷恋气息不小心的溢出。终于,他和她对视上了,一瞬间好像释放了什么,又好像稀疏平常,他错开了目光,她也错开了。但有的东西,破土而出,心照不宣。他忽然看到了她的从容自然(迷恋仰望)并为之吸引。她也察觉到他这个猎豹的回“盯”。迷恋被打开,暧昧,弥漫。

“请我喝咖啡吧?”,感知到男人同样骚动的心,一个已婚妇女,才会对另一个已婚男人,脱口而出,自然而然地,不意外,不奇怪。

他果然出现了,一坐下来,脑海中就幻想着两人接吻的场景,就像在楼道里迎面遇见,幻想他抚摸着她的脸颊。

他好奇她,周末都做些什么,怎么总是一个人?

她却知道,她比他小十岁,是最年轻的局长。更别提他人众皆知不幸的婚姻。

第一轮交锋。

哦,一个脱离父母牢笼又立马搬迁到丈夫牢笼,仰望着他寂寥的金丝雀。

哦,他在水底,望着鱼钩呢。

这次私下见面之后,她们许久未见,互不打扰。

他在衡量她这个不定因素的危险性。她在耐心的等待。

直到再一次工作外的碰面,他开口对她说:好长时间没见面了,有空出来坐坐。

她没有微笑,只是立马打开了手中的文件夹,写下了一串电话号码,递给了他。然后开会,工作,若无其事,按部就班。

新一轮交锋,上演。

他挣扎着,点烟的柴火焦黑了数字却没有抹去这份“危险”的暧昧,反而驱逐了他的理智放出了他内心的欲望。他拨通了她的电话,驱车到她家,走在她家的走廊,幻想她牵起了他的手。

他们在家里调情喝酒,在男人摸女人大腿要更进一步的时候,女人拒绝了并给他放了精心挑选的电影。

他从VCD里看到了自己,也看到了这段危险关系。当然,也明了女人的潜台词:哦,她是一个寻常的女子,她会有她的婚姻孩子,她爱我,不是电影中易燃易炸的危险物品。

嗯,这很危险,一不小心就会粉身碎骨,但请你相信我,我爱你,我不会跟你提要求也不会以此威胁,我会守候这个秘密直到你觉得没意思离开,默默的思念你。

你想好了再来找我,最后,女人对男人说。

关系实质性进展的转折是,某一天,一群位高权重的中年男子半醉不醉的在一起胡侃吹嘘,他却无什可吹无事可嘘,猛然想到了她,这个爱恋着他小他十岁的乖雀儿。然后他拨通了她的电话。

她接到了电话,约了明晚,身后不远处站着穿着睡衣望着她不明所以的老公。

理所当然的,私下第四次会面,在他曾经幻想的长廊里,他们热烈拥吻,释放情欲,燃烧激情。事后男人要走,说着有很重要的人要见的鬼话,女人不闹也不吵,起身很懂事的给他扣衬衫纽扣,呢喃道:只要一次就好,拥有一次就好,那些低到尘埃里又惹人怜爱的话语。他仍是在她不抱期待又满含不舍得眼神里,在她扯起嘴角想微笑又无声泪流的明了里,怀带一丝愧疚,餍足的离开。

嗯,时间证明,她果然爱他也无所求。所以他开始无视她,跟其他同事谈笑故意冷落她;他开车从她面前驶离无视追随他而去眷恋的眼;他还驳回了原本属于她MBA学习深造的机会。唯恐他人嗅出一点点的不同寻常,把她当成陌生人,甚至刻意冷落打压。

不知道内心又是怎样的一个曲折,女人决定随丈夫搬离这个城市。最后一夜,男人来到女人的家。他们最后一次沉沦,男人可以挽留,也有能力改变,但他什么也没说,不爱或者不够爱。女人不谈原谅也不亏欠。成年世界里的男欢女爱,在奋不顾身的燃烧后,当然得承担踏出底线后的反噬。

事后,男人在女人门外留了很久,风铃被风扬起,这辈子再也见不到了。故事讲述的最后,记者问这位最年轻的局长:到老了,你什么都有了,会遗憾没有这个人吗?

不会的。在他故意环起女记者给她开门时,在他笃定仅凭一面之缘就会让女记者爱上他时,在他自信和刻意的绅士里:不,当然不,这种女人会有很多,她也许是第一个,但绝不是最后一个,只要我想。另外,女性视角的诉说里也清晰给出了答案。

女叙述者胡娟:是个年轻的文字编辑,工作体面有闲也认真,有个青梅竹马很爱她做外贸赚很多但经常不在家的丈夫。那个借口开会在忙的丁局长会拒绝和她工作对接,却会等她下班深夜送她回家,会在车上故意放浪漫的爱情电台,会抹蜜的小心恭维她小女人的细腻,会为不着痕迹送她礼物而送所有人礼物。回家后的女人,思绪乱了,她不停调换电视频台,对着窗外发呆, 愈加寂寥。

还有第二次深夜想送,丁局长果断的握上了她的手,她挣扎后离开。但这个进攻型的男人并没有放弃,他撩拨着女人寂寥也快狠准的看到了机会,他在漆黑的楼道里追上并一把拉住女人,不意外地,他们拥吻沉沦。 隔天早晨醒来,女人来到阳台,扎起马尾,意气又明媚像极了朝阳。顷刻间,她又转身回到卧室,把散落一地的纸巾扔进垃圾桶,换洗床单枕套,静静地看水流洗去一切欢好后的痕迹,而,那个男人早已离开。

一切出轨都是有痕迹的。第一次,女人讨好的做了饭菜,怀有愧疚的拥抱回家的老公。老公再次离去时紧抓他的手不放:不要走!你不要走,你不在,我要管不住我的身和心,我要犯错,我要沉沦。这一次的老公没有察觉。

丈夫最终问出了口,在妻子拒绝和他欢好后,在她不堪忍受和他同床共枕逃出卧室坐在沙发上开电视机时,出现在了她的身后:是谁?是那个开着吉普车的人吗?那个不再早早下班珍惜他不常在的女人,那个听他说话会走神的女人,那个和他在一起吃什么都随便的女孩,不一样了。

傻女人放弃了这个很爱她,愿意背着她爬楼梯,默默给她拓宽世界(出书),给她遮风挡雨,保护她不受世俗侵袭,呵护着她的丈夫。 傻女人什么也没要,房子车子,独自租住在破旧残败的出租屋里,她领男人来到她的新地盘。知晓女人为他离了婚,他略心疼的拥她入怀说我何德何能。女人无所畏惧又略带无奈委屈的回拥亲吻,她以为她卸下了所有枷锁可以更轻松无负担的爱他,但其实她用这个枷锁迅速的把男人抽出她身边。她们不再平等,从此,她的世界里只有他,而男人越升越高,他的世界了愈加丰富多彩,而她不过是他繁花似锦里点缀的一朵野花罢了。

有钥匙的男人很少来,女人也不曾主动要求什么。只是常在夜里无聊的玩纸牌,一点点风吹草动都以为是男人来了,一次次失望, 磨平了期待,磨灭了青春的亮光,把自己的花期早早败去。

那个被娇宠的公主,不敌日常无波无澜的消磨被寂寞击败,丢弃了触手可及的幸福,撕碎了一层不变却平淡安稳的生活,毫不顾忌的冲向悬崖边的爱情,奋不顾身的燃烧自己。激情褪去,她却不得不独自人流,还在医院遇见陪夫人看流感的男人。男人自然热络的和自己这个编辑同事小胡打招呼,云淡风轻,无足轻重。

女人对男人死心了,却还是想见男人最后一面,就以取回钥匙退租为由,跑去男人工作的地方找他。男人见到女人很不开心,严肃又疏离的要打发她快快离开。这让女人更失望了,也终于看到了这是个鬓角生有白发不再年轻的男人。最后一次眷恋的触碰他的脸,被他警戒的躲开。

危险关系里的男人,最后怎么样了?他们理性又克制,喂饱了身体,也愉悦了精神,甚至事业也随之步步高升。

危险关系里的女人呢?稍理智一点的,工作被踩,慢慢自我疗愈。感性的呢,家破人败,一丢丢言语,都能让她,不能自已,肝肠寸断,痛不欲生,哪怕过去多年。

女人吖,请多爱自己一点好嘛?!也请更加珍惜手边的幸福。生活的一潭死水,不是让你失去斑斓的色彩,让你安稳的吸收日光和绽放,不好嘛?!也不要时刻渴望浓烈的情感,不要轻易被成熟男人吸引,他们或威风凌凌,或有你原本世界里不一样的风采,他们的光环最易灼伤人,于他,于这些“功成名就”散发着无限魅力的成熟男性,你只不过是她的一场猎奇游戏,可有可无,无足轻重;你是他们半醉后的谈资;是他们成功时添彩的蝴蝶;是他们沾沾自喜的糖果。你不是唯一,他们也不会为你放弃现世安稳,更别提付出和牺牲。他们愿意在得到你之前花心思逗趣你,但得到之后,不可能放任你威胁到他所拥有的。他们是虚伪又懦弱的,在你的无条件奉献面前。

女人吖,请一定爱自己。你可以爱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但在把自己扎进深海前,给自己设道绝对不可逾越的底线。女人的感情,总是浓烈,付出了往往倾尽所有,不留退路。脑热扎进去,进去就出不来。哪怕撞到粉身碎骨,死心了,出来仍需很长很长的时间去淡然去疗伤,哪怕最后你如常了,那些你走过得路受过的伤,会像影子或疤痕一样,一路随行。

最后,想说一说,命中注定的感觉,或者初次见面那种坚信我们之间一定会发生些什么,强烈又无来由的感觉。那大概是内心强烈的渴望,大脑反射出的一定会得到的坚定信念。很奇妙的感觉。

 短评

倏忽间,“安顿”已经是十年前的事儿了。不知道现在中国人的情感世界变成什么样了,似乎没那么压抑了?又或者,只是我们长大了,学会了寻找有光有热的人和环境,让自己沐浴在阳光雨露里。

7分钟前
  • 木木
  • 力荐

故事很真实,也很有当时的年代感。很喜欢那个广西农村到北京来发廊的女生,也很喜欢最后2集周迅扮演的女的,不是一开始就喜欢,是看到后面她们的选择,让我喜欢,一个在被辜负后发生了蜕变,回到北京过自己的新生活;一个在得知真相后经历了一系列心路历程最后决定,要好好生活,因为自己还有未来,这是谁都夺不走的。永远不要把期待放在别人身上,你不替自己做选择,别人就会主宰你的选择。

12分钟前
  • 不忘
  • 推荐

每一集都赚足我眼泪。拍的感情太细腻了,不像现在的国产剧,人物形象都扁平单一。人性是复杂的,人是会变的,人是各种矛盾的统一。

14分钟前
  • 等下吃什么
  • 力荐

每个平淡无奇的人都可能有难以忘怀的故事,他们需要听众,但对中国人来说,这只是他们的“不好看”的隐私。伤痛使一些人更加平淡无奇。这种矛盾性很使故事更加有生命感。其中包含周迅最好的一次表演。赞极了!

18分钟前
  • 茸儿
  • 力荐

感情的残忍与伤痕。这剧美的很苍凉。最喜欢陈坤的主题曲《逆行列车》

20分钟前
  • 姜粒儿
  • 力荐

这种莎翁式的人物对话和全剧似有若无的鬼魅气质可以说是标准的李少红风格。剧情紧凑毫无注水,只可惜受到了时间上的局限,十几年前国人女性意识觉醒不够,依附心理太强,如果肯刨去这点,这部剧着实好看。真应了那句话“以前的电视剧,都是神仙打架。”

24分钟前
  • TR.tr.
  • 推荐

这个片子放到现在仍然是很先锋的,无论从故事内容、演员表演、还是叙事技巧。大学时候偶然读到过安顿的小说,但不知道改编过影视剧。现在已经拍不出这种作品了。因为是很多故事的汇总,能在一部剧里看到很多实力派演员演技的集中呈现。

29分钟前
  • 重尔.张望
  • 力荐

像日记,像散文,像现实,像想象。男人视角,残酷而美好;女人视角,美好但绝望,死于原地抑或死而复生

32分钟前
  • 霖镜
  • 力荐

他会陪妻子去医院看感冒,却不会陪你去打掉你们的私生子。里面那电影是马勒的《爱情重伤》。的确是李少红的风格,连都市剧都想要拍得华丽诗意。绝对隐私系列的存在极大的满足了人们的窥视欲,演出来就更甚了。

33分钟前
  • 林||我们谈什么都像谈死!
  • 推荐

这部剧里面的女主大多数都挺作的,所以我据此产生了这样一种认知……女人的一生主旨是独立,可适当妥协与温柔,要有自己的主见,正确的三观,自己的生活,自己要架构起自己的生活,其他的诸如感情之类的都是锦上添花而已。而且女人一丝丝都不能堕落 因为没人去给你拖底

34分钟前
  • Alice
  • 力荐

跳出去,看一看,你便知道你走的是荆棘~

39分钟前
  • t.a.
  • 力荐

国人感情路何其坎坷

43分钟前
  • 🌻樂芃☯️
  • 力荐

这是伤痕文学吗?很写实,每段故事都很有代表性,是中国人情感的代表,性压抑,恋父情结,道德约束等等,就在我们身边发生过,也行还正在发生。因为有口述的形式,会有大段自白,也比较考验演员台词功力,也有好多熟悉的面孔出现。爱情真是复杂又简单的东西。

44分钟前
  • 猫目小僧
  • 力荐

居然看得停不下来,这是性教育恐怖片吧…有些故事简直可怕,应该组织青春期少女观看,长点心。很多不错的演员啊,除了坤哥,徐僧和林雨申都好好看啊。最喜欢黄觉和海清的那个故事,还有赵军的秘密里的大叔真不错,唯一一个结局算是还不错的吧。片尾曲是坤哥的逆行列车哎,当年坤哥第一张专辑我还买过卡带,里面最喜欢的就是这首。

45分钟前
  • RealityBites
  • 推荐

这二十集说明个问题,所有的共产党官员,军人,大学生,老师等,这类被所谓道德规范的人们是最容易因为道德而缺德的这部片子唯一的喜剧结尾是最后一个故事。那是一个商人,只有他是真道德。每次看到每个故事的一半,我就不敢再看下去,太疼了。

50分钟前
  • 琭里路
  • 力荐

虽然已经是十几年前的电视剧,但人性是值得恒久探讨的。中国的女性地位提高了,但意识上还是存在严重的依附心理,从现在流行的霸道总裁剧和小说可窥一斑,那些所谓的大女主剧也大都是玛丽苏文学改编,女主不是靠男二男三就是靠姐妹,没有看到真正平等、独立、互尊的爱情。所以这剧真应该多让年轻的女性朋友来看看,不要一味骂渣男,要真正学会独立和自我救赎,而不是幻想着少如临危物种的绝对好男人来救赎。

53分钟前
  • 爱吃猕猴桃
  • 力荐

最记得陈坤那个角色说的,孩子跟我最多被继母虐待,跟母亲会被继父强奸……

58分钟前
  • zhaolinger43
  • 力荐

“我们必须抱着可以随时放弃的态度去面对自己喜欢的人和东西。”终于利用洗澡时间都看完了。负心故事大合集,但知道都是真实的就哑然了。当年电视剧的镜头感比现在好太多

1小时前
  • ƪ(ړײ)ƪ
  • 推荐

因为真实而更令人毛骨悚然,太可怕了。表面都是男女感情故事,折射的是人性的各种恶,根本上是社会问题,那个年代的问题,几乎每集都有离婚的家庭,或者单亲的成长问题。上一代的不幸婚姻,又造就出了下一代带着各种问题的孩子,当他们长大,又继续伤害别人或者受伤,还要产出继续不幸的下一代。真的太可怕了,简直是恋爱劝退指南。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经济,对女性来说太重要了!

1小时前
  • 温柔的孤独
  • 力荐

那个年代的影视剧 所有人都是那么矫情 就像初二女生的作文 回头去看的时候觉得可笑 但这是无法跳过的历程

1小时前
  • soyajam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