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速赛道

第36集完结

主演:内详

类型:电视剧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普通话年份:2023

 剧照

极速赛道 剧照 NO.1极速赛道 剧照 NO.2极速赛道 剧照 NO.3极速赛道 剧照 NO.4极速赛道 剧照 NO.5极速赛道 剧照 NO.6极速赛道 剧照 NO.13极速赛道 剧照 NO.14极速赛道 剧照 NO.15极速赛道 剧照 NO.16极速赛道 剧照 NO.17极速赛道 剧照 NO.18极速赛道 剧照 NO.19极速赛道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Ford v Ferrari的几处不同于现实的细节

本片改编自A.J. Baime的<Go Like Hell: Ford, Ferrari, and Their Battle for Speed and Glory at Le Mans> ,Amazon可以买到电子版

1. Lee Iaccoca没有在1963年去Maranello参与收购Ferrari谈判,谈判由Ford资深副总裁Don Fryer亲自负责;

2. Enzo Ferrari因为Scuderia Ferrari的控制权拒绝被Ford收购并羞辱了Henry Ford II,唯一被证实的羞辱内容是Enzo称Hank the Deuce一辈子比不上Henry Ford,其余的都是编剧的艺术加工二次创作;

3. Ford收购破产后尽管一直有流言称Ferrari把Ford作为与Fiat抬价的资本,但Fiat直到1965年才开始入股Ferrari,到1969年才获得50%的控股权;

4. Carroll Shelby在GT40项目之前好几年就开始与Ford合作了,1961年的AC Cobra就搭载了Ford的V8引擎—Shelby一开始找的是Chevrolet,但是Chevy因为害怕给Cobra供货会影响自家Corvette销量拒绝了;

5. 有证据表明Henry Ford II确实试乘过Ford GT40,但肯定不是像电影里那样头盔都不带穿着西装皮鞋就被Shelby拉走飙车了;

6. Ken Miles参加了1965和1966两届24 Heures Le Mans,其中1965年因为变速箱故障退赛,和他驾驶同一台车的队友正是第二年抢走他冠军的McLaren创始人Bruce McLaren;而1965年的比赛也是他儿子Peter Miles唯一现场观战的Le Mans赛事;影片里Miles坐在收音机前听完1964年Ford GT40因为变速箱和刹车故障全军覆没之后直接跳过了1965年的比赛;

7. 因此Ford内部,尤其是高管Leo Beebe拒绝Miles参加比赛的情节也是艺术加工出来的,尽管Miles和Shelby确实因为理念和性格问题让Ford很多人觉得难以相处;Shelby或者Ford也从未有Miles必须赢下Daytona来换取Le Mans参赛资格的说法;

8. 所以Miles和Shelby在草坪上一顿打戏也是编剧的二次创作;

9. Leo Beebe在本片被黑的体无完肤,Beebe与Shelby的对手戏很多是根据John Wyer与Beebe的冲突改编—在Aston Martin作为车队经理与Shelby一同赢下1959年勒芒的Wyer是1963-1965年GT40项目的负责人;Beebe在12 Hours of Sebring也没有对着Miles幸灾乐祸;公关专家Beebe确实在Henry Ford II默许下下达了三台GT40同时撞线的要求,而Carroll Shelby也接受了;

10. Enzo Ferrari并没有出现在1966年24 Heures Le Mans现场。在1955年和1956年接连失去了旗下最出色的车手Alberto Ascari和长子Dino Ferrari之后Enzo的精神受到极大打击,几乎从不去比赛现场指挥观战—法拉利的车手们多次抱怨如果Enzo能够到场会更好地鼓舞车队的士气。

 2 ) 真正的男人,总要学会放弃

“当我们失去迈尔斯时,我伤透了心,

我必须为他做点什么,我不想他被人遗忘,永远不想。”

——卡罗尔·谢尔比

晚年的卡罗尔·谢尔比(1923-2012)

晚年的谢尔比每每提到好友,

这位昔日的美国赛车英雄,

眼中总是充满了泪水。

他口中提到的肯·迈尔斯,

是卡罗尔一生的亲密挚友。

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赛车设计师,

更是那个年代全美最好的赛车手。

也正是这个人,在当年的法国勒芒,

让曾经在赛场上碌碌无为的福特,

终结了5连贯霸主法拉利的连胜,

成就了一段不朽的辉煌。

肯·迈尔斯(1918-1966)

然而这样一位给福特带来历史性转折的英雄人物。

却因高层的“阴谋诡计”,最终与“大满贯”荣誉失之交臂。

更遗憾的是,

迈尔斯在这场失意比赛的两月后,

却在一场测试中不幸身亡。

当年迈尔斯的付出和妥协,让福特汽车名利双收。

然而如今的汽车界大佬,恐怕早就忘了这位谦逊的功臣。

然而作为搭档兼挚友的谢尔比,

却永远无法忘记,

那曾经站在身旁的《极速车王》

《极速车王》的卡斯异常豪华,

由马特达蒙饰演卡罗尔·谢尔比,

克里斯蒂安·贝尔饰演肯·迈尔斯。

电影根据真实故事改编,

讲述两位挚友兼搭档,

是如何帮助福特缔造传奇,

后又被福特“摆了一道”的故事。

上个世纪60年代,

是美国汽车制造业的黄金时期。

财大气粗的福特汽车,

虽然在美国本土拥有很高的销量,

但保守的设计和营销,

一直无法得到年轻消费者的青睐,

这令福特高层很是苦恼。

为了尝试解决这一难题,福特高层决定剑走偏锋。

将目光瞄到了遥远的亚平宁,

在欧洲赛场上连战连胜的法拉利。

而孤傲清高的法拉利,

由于连年征战赛场,

庞大的赤字已经让其濒临破产。

福特方面立刻做出决策,

派遣豪华的律师团队远赴意大利,

决心用1800万美元收购法拉利。

福特的目的在于,

通过吞并法拉利的赛车车队,

在各大赛场一骑绝尘后,

间接来提升福特品牌的知名度。

1963年,福特团队与恩佐·法拉利谈判合影 图片来源:虎嗅APP

福特的小算盘虽打得啪啪响,

但法拉利的创始人恩佐·法拉利,

也不是什么善茬。

将比赛视为核心的法拉利,

当看到收购合同中,

“福特要完全掌控车队的条款”时

“不行,这条我不能接受!”

愤怒的恩佐用意大利语,

问候了福特高层所有人的全家。

其中当然也包括时任总裁福特二世,

称他和他值得尊敬的父亲相比,简直差得太远。

恩佐在合同内容左边用紫色墨水钢笔写下的“No, that‘s not OK”,原文为意大利语 图片来源:虎嗅APP

恩佐的强硬态度,

导致为此耗时9个多月,

各项支出花费近百万美元的福特,

以如此羞辱的结果告终。

不仅如此,

精明的法拉利利用和福特的接触,

提升了自己的品牌价值。

为后来与菲亚特的收购谈判,攒足了筹码。

恩佐·法拉利(左),亨利·福特二世(右)

福特二世,气疯了。

命令下属不惜一切代价,

造一台赛车!

一台比法拉利还要快的车!

一台能在法国勒芒夺冠的车!

这就是经典的福特GT40!

4.2升V8发动机;低于1米的车身高度;

子弹般流线的车身;可轻松突破320km/h的极速。

然而临阵磨枪的GT40,

虽然赶上了1964年的勒芒赛,

但比赛结果惨不忍睹。

带到法国的3辆车,起火的起火抛锚的抛锚,

没有一辆全尸带回来。

而对手法拉利,

轻轻松松包揽前三名,

再次羞辱了福特一把。

法拉利车队包揽前三名,获5连冠

而当时负责福特车队的领队,

就是卡罗尔·谢尔比。

在电影《极速车王》中,

由于肯·迈尔斯个性太强,

高层认为不符合福特的企业文化,

去了法国也是给公司丢人。

于是勒令谢尔比不允许迈尔斯随队参赛,

从而间接吞下了失败的苦果。

1964年,法国勒芒赛场上的福特GT40

一次失利,让谢尔比拿到了谈判的筹码。

不仅说服了福特二世继续砸钱,

还拿到了车队的完全掌控权,

肯·迈尔斯可以参赛了。

整个团队再一次团结在一起,

他们分析了上次失利的原因,对GT40做出了大量的改造,

可以说最终的成品车,除了外形与之前差不多以外,

“内脏”基本上都换了。

而车队最核心的车手位置,

当仁不让的也交给了迈尔斯。

一举拿下几大赛事的冠军后,

1966年的法国勒芒,

“福特VS法拉利”的终极大战,即将开始。

凭借团队的通力协作,以及迈尔斯的驾驶经验。

福特在赛程的后期,已超越法拉利稳居头名。

而后法拉利的赛车,又因各种故障退赛,

使得福特的胜利,变得更加唾手可得。

然而这场比赛真正的敌人,

不是法拉利而是自己人。

当赛程过半时,

苦苦追赶法拉利的福特带去的8辆车已报废4辆。

畏首畏尾的福特高层,

为了防止出现上一届所有赛车因故障全部退赛的窘境,

反复干涉车队的战术计划。

然而只有迈尔斯无视禁令,

将赛车的潜力发挥极致,

大幅缩小了与法拉利的差距,

最后在他的带领下,福特重新占据了领先的位置。

在此之后,当胜利迫在眉睫之时,

高层中好大喜功者还提出了,

让遥遥领先的迈尔斯减速,与之后的两辆福特并驾齐驱。

齐头并进通过终点的景象,定会带来极高的知名度。

车队对高层的命令非常反感,

特别是谢尔比和迈尔斯。

但当宝贵的个人荣誉记录,

与被绑架的所谓的团队荣誉相冲突的时候,

迈尔斯选择了后者。

1966年,三辆GT40同时冲线

看似坚决的挂挡减速,

从迈尔斯的目光中,我们看出了他是那么的不甘。

他不甘的不是什么破奖杯,而是无法将赛车发挥极致。

只有当他坐在赛车中,

反复突破自身和机械的双重极限。

他才能深刻感受到活着的感觉,

感受生命带来的感动。

比赛结束了,虽然一同抵达终点。

但迈尔斯却因为起跑线靠前,

和高层的愚蠢决定,而错失冠军。

迈尔斯没有因此愤怒,

反而大方的恭喜夺冠者。

这位被外界认为的大公无私者,

为车队贡献了自己人生中最华彩的一刻。

然而在他的身旁,没有高层的身影。

因为他们在畅想鼓鼓的钱包,

和即将的采访与头版头条,

甚至庆功宴上的多汁牛排,

都远比迈尔斯重要许多。

而迈尔斯身边,

谢尔比一直都在。

“咱们走,明年去另一家车队,把我们的冠军赢回来!”

然而,迈尔斯的生命,

却没等来证明自己的那一刻。

13年的《极速风流》,到19年这部《极速车王》。

就看似简单的赛车电影,

居然也能拍得如此精彩。

真的很佩服,很佩服。

《极速风流》剧照

贝尔的表演太精彩了。

虽然在卡司名单里位列次席,

但演技完全碾压了达蒙。

对极速近乎饥渴的追求,对自我近乎变态的苛刻。

通过贝尔精彩的演绎,

将肯·迈尔斯本身的复杂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虽然作为美国电影,

影片本身并没有“尊曹贬刘”

本以为会被大书特书的福特,

却刻画出了一副金玉其表,利益至上的面孔。

而作为对手的法拉利,

虽然比赛的结果最终失利,

但眼光独到的恩佐·法拉利,一眼就看出了本质。

福特的成功绝不归功于,坐直升机吃晚餐的福特二世。

而是眼前这位对速度极致狂热的失意者

肯·迈尔斯。

恩佐简单的脱帽行礼,

是对真正的胜利者表达敬意。

而这份对梦想的珍视,对渴望速度的尊敬。

才让法拉利这家汽车企业,一直昂首挺胸到现在,

依旧是赛车行业的翘楚至尊。

而福特在此之后,

虽然依靠吃老本又拿了几个冠军。

但没过多久就退出了赛事,踏踏实实继续卖车。

一时的胜利,

终究无法抵过累月的坚持。

但一时的放弃,

却让一个男人被永世铭记。

 3 ) 《赛车往事》还是《勒芒大道》

第一遍看《极速车王》是在两个月前,当时看完很想写点东西,为此还整理了赛车有关的电影想比较一番,但是后来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没有了关于电影的表达欲。直到昨天听了反派影评的讨论,突然又让我燃起了对这部电影的兴趣,所以重新把片子拉了一遍,打算说两句。

我依稀记得两个月前看完《极速车王》以后的感受,简单来说非常失望,主要来自三个比较主观的方面。首先是欺骗感情的片名,“福特vs法拉利”让我一下联想到《极速风流》那样的双雄电影,豪门恩怨的引擎声都已经在耳边响起,这种期待引用某字幕组的“经典”语录就是“蝙蝠侠大战杰森伯恩”,但电影开场没几分钟就发现法拉利原来只是龙套,贝尔和达蒙的关系居然更像是夏洛克和华生。这就好像你本来期待看一场精彩刺激的北伦敦德比,结果整个比赛的焦点都在穆里尼奥和弟子的无间道上,可能也好看吧,但的确不是我的期待。

如果对双雄片的执念可以归咎于我的个人偏好,那接下来对体育竞技片的期待是更实际的,即赛车电影的重心应该放在赛车比赛上,但这部电影把大量的笔墨着眼于所谓的“办公室政治”上。当然考虑到创新(如果这种老套的厚黑学讨论可以算作创新的话),电影安排这样的元素似乎无可厚非,前提是要能满足我作为商业片受众原本的类型期待。实际上,过去的赛车电影已经描绘过太多弯道超车与直道加速,而我作为观众,更具体来讲作为F1车迷,很想看到的是勒芒赛相比大家更熟悉的F1的区别,比如勒芒赛有白天和黑夜的交替,有两位车手(后来改成三位)轮流驾驶同一辆车,有乡间的小路和散漫的村民,有更加自由的进站与出战策略,上述特点我都是看了史蒂夫·麦奎因的《勒芒》(又名《极速狂飙》)以后才知道的,不过念在马特·达蒙饰演的车队领队谢尔比都不熟悉勒芒赛决定冠军归属规则的份上,我也就默认主创们只看过F1吧。至于那些吹嘘《极速车王》引擎轰鸣有多震撼的观众,我也建议去看麦奎因这部将近五十年前的电影,见识一下什么是纯粹而震撼的赛车运动。

第三个要说的就是那位始终和迈尔斯有仇的福特高管毕比。即使在近些年愈发趋同和无聊的颁奖季电影里,我也很少看到这种就差直接贴个“我是反派”标签的角色了。不是说立反派不行,但肤浅的、刻意的、甚至影响到演员表演基调的反派写法一定是糟糕的。比赛结束谢尔比拉住毕比领口就打的行为,简直表达了我对创作这个角色的人的态度。我们都知道电影的反派应该是福特为代表的商业主导模式,正是这种理念促成了最后三辆福特赛车一齐撞线的诡异画面,但同时也是这种理念让迈尔斯有机会开自己组装的赛车来到勒芒。我可以理解导演有其他顾虑,导致只能把商业化趋势这种复杂又抽象的反派写成一个具体的毕比先生,但这不代表高级的反派就拍不出来,阿斯弗·卡帕迪尔导演的《永远的车神》就是最好的这类赛车电影,而它甚至还是一部纪录片。

史蒂夫·麦奎因与《勒芒》

没控制住写了那么多,其实还没到我想说的重点。这次重看并没有改变我对上述三个缺点的看法,只是我审视以后发现了一个更具普遍意义的问题。说这个问题之前想先引用李安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里设置的一场戏,在超级碗后台的激烈讨论以后,克里斯·塔克饰演的经纪人对拒绝合约的军人说道:你知道刚才你的表现就是一部电影的高潮。

我同意电影需要高潮,尤其是商业片,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如此追捧那些高潮迭起的诺兰电影。但高潮也是需要节制的,如果电影设置的高潮间隔太短而又没有递进关系的话,一方面看着很累,情绪被频繁调动但又无法享受其中,另一方面电影的主题表达也会困惑起来,比如出现某些重复表意。重看以后我觉得《极速车王》就有这个问题。

让我们看到勒芒赛临近结束的时候,毕比说服福特先生三车并列的计划,并告知了领队谢尔比,而迈尔斯又从谢尔比的口中得知了他很不情愿说的这个计划。这时人物困境已经建立起来了(这也是很奇怪的一个点,导演似乎直接跳过了谢尔比的困境,而直接关注迈尔斯),观众们都想知道作为领先车手的迈尔斯会如何选择。接下来可能是整部电影最美的一场戏,朝阳里的迈尔斯彻底沉浸到直道加速的愉悦之中,义无反顾地冲出了最快圈速。在这之后选择服从团队的安排而开始降速,最终发现被无情的赛场规则(更是无耻的商业规则)玩弄,又很快地和好哥们谢尔比一起释怀地走开。

我们会发现很多电影喜欢在人物完成弧光的时候安排电影的高潮,而迈尔斯的弧光在上述这场几经转折的戏里已经完成,他对胜利的信念已经彻底转变为对赛车本身的爱。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是整部电影最大的高潮了,相信大部分观众们的感受和我一样。但很快地,导演马上安排了下一场戏。砰!回归纯粹的迈尔斯车毁人亡,远景里的山坡上飘起了赛车爆炸的浓烟。这时候观众刚刚建立的对人物的理解与认可被这种突如其来的灾难打断,转而开始感叹与同情,这种剧烈的情感变化和陡转的人物命运也正好符合了一个高潮应该具备的所有元素。

于是在前后可能不到几分钟的时间里,我们接连受到了两个电影高潮的冲击,他们都涉及迈尔斯,聚焦的都是他对赛车的态度变化,硬要区分的话前者是迈尔斯为了赛车对胜负的释然,后者是迈尔斯为了赛车对生死的释然。我不认为这是一种递进,况且两者又挨得那么近,即使情感递进也很难有迹可循。正如我前面所说的,这样的设置让我感到疲惫,进而在重看拉片的时候试图找到更好的处理方案。

三辆福特GT40在1966年的勒芒赛场紧接着冲过格子旗

第一种方案是消除这几分钟的间隔,让两个高潮合而为一。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东木老爷子在《美国狙击手》里做的那样,让勒芒赛结束时迈尔斯扬长而去的身影之后直接黑屏出字幕:

迈尔斯一年后在试车中丧生。

有人会说《美国狙击手》那样的处理太突然,可能东木的反类型高潮的确会让商业片观众不适应,但《极速车王》这里可是以高潮作结的,观众的情绪完全可以延宕到字幕出现。当然上述思路下还有更好的作结方法。这里要联系一下勒芒赛的时代背景了。我们可能对F1比较了解,在车迷的印象里,车手和车队至少是同等重量的(实际上很多车迷也认可F1讨论更多的是车手[1])。比如我喜欢法拉利吧,但关系到车手时就是kimi在哪我在哪。在上世纪70年代末之前,勒芒赛也是如此,各大厂商之间车身技术的差别并不是特别大,而车手的技术以及态度反而可以更多影响到比赛[2]。这不难理解,本来赛车很吸引人的一个地方就是车手身上极致的个人英雄主义。《极速车王》里也几次提到迈尔斯和搭档本可以成为创造历史的戴通那24小时赛、赛百灵12小时赛与勒芒24小时的三冠王,这也能看出那个时代对车手本身荣誉的看重。但福特GT40的出现,是第一次有厂家一掷千金地在车身上寻求技术突破点[3],而在这款车型最终取得无与伦比的成功以后,越来越多的车队把注意力投入到赛车的改装以及随之而来的汽车销售商业利益上,而车手本身引领流量的勒芒时代就这样一去不复返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再来看迈尔斯最后的失败,是不是马上就能体会到一种时代落幕的悲凉?这也是我最前面关于反派设置不满的延伸,毕竟商业时代的到来本应该是多么有魅力的反派呀。从这个意义上,迈尔斯最后的死从这场失败中就注定了,这是一种很宿命论的体现,落实到电影里完全可以把落败与死亡交叉剪辑在一起,二者本就是统一的。甚至我觉得可以改写真实的历史结局,让迈尔斯直接在勒芒的赛道上死去。这种做法当然极具争议,但在真正懂得赛车的人眼里,可能体现的是极致的浪漫。这里说个题外话,赛车历史上真实上演过这样的故事,那也解释了只有塞纳可以被称为“车神”的原因。

上述提到的把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做法,大家一定能联想到莱昂内的“往事三部曲”。拿我最喜欢的《西部往事》为例,结局女人的困境解除,成功复仇的口琴客驮着中枪的夏恩远去,远处传来了火车的汽笛声,一个充满纷争的西部时代马上就要落幕,新时代的列车正滚滚驶来。我想如果《极速车王》能把结局着眼在这个上面的话,曼高德就能拍出一部《赛车往事》了。

《西部往事》里滚滚而来的时代列车

除了合并两个高潮,我还想到可以把两者远远地拆开,这时比利·怀尔德的《日落大道》就进入了我的视线。在《日落大道》的开头,我们就知道主人公已经死去,而整个故事正是通过他的视角(我称之为幽灵视角)呈现出来的。正是因为我们都知道主人公已死,所以最后不需要在女主角的高光时刻和主人公的死亡过程这两个高潮里挣扎。类似的片子还有《阿拉伯的劳伦斯》,不做展开了。

将这个思路用在《极速车王》里,即开头就来迈尔斯试车出事的那场戏,让所有观众都知道主人公的死,那么接下来就可以跟着他的视角重新审视这项运动和他所推崇的理念的转变。最后以勒芒赛的失败以及随之而来的释怀作结,影片在人物弧光完成的高潮中结束。这样安排影片结构,宿命论的意味也会更强烈,总体的表达也会比现在呈现的强不少。

考虑完这两个方案,立马就会有疑问,难道曼高德会想不到这样的处理方式吗?要知道,光从他作品里表现出来的对好莱坞黄金时代的那种缅怀就可以明确,至少比利·怀尔德的编剧思路他一定是知道的。但为什么他不搞一部《勒芒大道》或者《赛车往事》出来呢?原因想来也很简单,因为这样谢尔比就没戏了,换个更直接的说法,马特·达蒙就没戏了。

试想无论按上述两个方案里的哪一种,贝尔饰演的迈尔斯都将成为绝对主角。《赛车往事》可能还能从前后两代赛车手的落幕来共同缅怀,而《勒芒大道》的拍法无疑要删去现在电影里很多从谢尔比视角出发的戏。更进一步,《极速车王》结尾谢尔比和老板闹翻以及呼应开头送扳手的戏在两个版本里都将不复存在。这在一个明显要以两个明星为噱头的好莱坞大片里是不可能做到的。说到底,好莱坞的游戏规则和电影里的福特公司一样,商业利益是第一位的,《赛车往事》和《勒芒大道》的预期收益绝对都无法超过现在的《极速车王》项目,这就是现实的法则,也是束缚这部电影艺术价值的枷锁。

最后再补充一个该类型的双男主片很难拍的原因,一言以蔽之就是两个人的差异太大了。这种差异不是《极速风流》里尼基·劳达和詹姆斯·亨特那种同时作为赛车手的性格差异(他俩的性格差异还正好对应精致的新教理性和逝去的骑士精神),而是人物设置上先天存在的差异。谢尔比在整个故事里都像一个夹在婆媳关系里的丈夫,往上要处理好福特公司的要求,往下要安抚好迈尔斯的情绪。而迈尔斯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技术宅,一个为了赛车可以不顾一切的纯粹的车手。这样两个类型的角色如何各有侧重地放进一个作品里呢?有一部国产电视剧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那就是《大明王朝1566》。而且即使刘和平有四十多集可以放开来讨论,他也明确地选择用前一半来讲胡宗宪,后一半才让海瑞接管。从这个角度来看,两个半小时的《极速车王》最终呈现成我们看到的这样也的确不容易啊。

好莱坞又何尝不是一场勒芒赛呢

参考资料:

[1] 奥迪为什么不参加 F1 而钟情于房车大师赛、勒芒赛和耐力赛?

[2] 耐力赛上最后的红色光辉,法拉利中置引擎系列赛车

[3] 「走,去征服勒芒! 」—— 最闪耀且没有之一的美国赛车 Ford GT40

 4 ) 赛车运动史上的纯真年代

11月13日全德点映,经典好莱坞剧情加真实赛车历史复刻。

- 名字虽是Ford vs. Ferrari,但福特/法拉利外/Shelby都是配角,主角其实是Ken Miles——一直误以为其扮演者是Jim Caviezel:只见《谍影重重》的伯恩和《疑犯追踪》的李四——一个专杀人一个专打腿的资深特工人近中年,喘着粗气扭打在一起不分伯仲...

- 故事背景:福特选择以赛车为切入点,在战后婴儿潮中将品牌年轻化,福特二世祖欲收购法拉利,最后被意大利人放了鸽子,二世祖决定给意大利人点颜色瞧瞧

- GT40的原型来自Lola,初期整合并不成功,问题集中在气动,冷却,Colotti变速箱和倍耐力轮胎,后两者直接流用自法拉利,结果和美式引擎的大扭矩特性完全不匹配,1964年跑得稀烂,原班人马出局,Shelby接手。电影只交代原型车来自英国

- Shelby接手后基本上把整车重新设计了一遍,换装7升nascar引擎,因此福特和法拉利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设计理念之间的竞争:大排量低转速高扭矩vs.小排量高转速低扭矩,在那个没有序列式变速箱的年代,前者在减少换挡次数的同时也减小了犯错概率

- 到1966年二世祖的耐心已经到达极限,下令必须夺冠:亲自莅临摇旗,以13辆车的人海战术参赛(最后仅完赛3台,不过是前3),车辆分配给多支车队彼此竞争,最后二世祖还告诉Shelby自己已经做好了牌子,上书"福特赢得1966年勒芒"

- Ken Miles本来可以成为史上第一也是唯一一位在同一年里同时赢得Sebring/Daytona/Le Mans的人,无奈福特要求三车同时冲线被迫减速,ACO解释是McLaren车组发车靠后,总里程最长拿夺冠,但照片显示冲线时黑色#2已经在#1前面了,具体原因众说纷纭。剧情安排了个小人背锅

- Ken Miles在测试GT40 MKIV原型车时在200mph的事故中殒命,电影符合史实。也许像昆丁的《好莱坞》一样虚构个大团圆的结局也不失为一种选择,但也只有昆丁敢这么拍

- 片中美国精神的代表Ken Miles其实是英国人,还带着伯明翰口音,这真的很MAGA...

- 片中美国精神的象征,福特第一款勒芒冠军赛车(GT40)是英国人开发的(Lola),最后一款勒芒冠军赛车也是英国人开发的(multimatic),这也非常MAGA...

- 福特GT40以勒芒4连冠终结了之前法拉利的6连冠,时至今日法拉利再没拿过勒芒全场冠军,甚至90s如日中天的333SP到了勒芒也像被诅咒了一样

- 这片子花样黑意大利人在意大利能上么

 5 ) 《极速车王》:那段历史和赛车精神

从选材到平淡的叙事方式,再到简单直接的题目,起初觉得这是一部平淡乏味的片子,但没想到自己竟然深受触动。再看看豆瓣8.6的评分,我才明白,原来电影不一定要有特别精心设计的叙事方式,也不必有十分夸张的噱头,精神和情怀在当今观众心中仍占一席之地。 何辛老师说:“赛车手充满悲剧色彩的骑士精神是赛车精神的核心。” 那个年代的赛车精神更加纯粹,相比现在的不断复杂的赛车结构和规则条例,那时的赛车充满了简单暴力,却也不失优雅。也正是在那个技术匮乏的年代,赛车手的角色才更加重要,赛车精神也得到了彰显。 谢尔比无疑是幸运的,他为赛车运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无论是与心脏病斗争还是后来创立谢尔比厂牌和蝰蛇汽车——他成功塑造了人们对美国风格的理解,也留下了传世车型;在1966年开着福特夺冠的迈凯伦更是幸运的,以他名字命名的品牌后来成为了赛车运动的顶尖厂商,在一级方程式赛场叱咤风云,直至今日。 而肯·迈尔斯却没有那么幸运,尽管他是福特GT40的研发者之一,是开着GT40干掉当年勒芒班霸法拉利的传奇车手,但他只能将自己牺牲在福特高层的政治计谋中,功亏一篑。而时光却不会再给他更多的机会,勒芒过后的两个月,他就在一次赛车事故中身亡。 但迈尔斯仍然是耐力赛史上的明珠,因为没有谁比他更接近同年拿到赛百灵、戴通纳和勒芒三场传奇耐力赛满贯的荣誉了。 在电影的前半段,我们厌恶板着脸的意大利人,那些红色赛车和跃马纹章无不传达出法拉利的高傲和冷漠。但最后我们发现,这部电影绝不是在贬低法拉利,相反,导演在用法拉利的执着映射着福特高管们对赛车运动的浅薄理解和愚昧。福特二世在比赛中乘飞机离去,在场外享乐,直到比赛结束才回来领奖,而在影片结尾,高傲的恩佐先生却在看完整整24小时的比赛后向迈尔斯脱帽致敬,这就是最好的证明。谢尔比和迈尔斯有着美国人的大方与随和,也有着面对极限挑战的大无畏精神,当美国元素遇到意大利人对赛车的执着和傲骨,福特和法拉利的对决才变得精彩。 这就是这部电影带来的东西。它不仅仅在赞扬谢尔比和迈尔斯的英雄主义,它更在讲述赛车这一运动所蕴含的精神内核:坚定向前,永不放弃。明知危险却毅然奔赴,这是赛车精神所蕴含的悲剧色彩,也是赛车手不惜生命以获得荣誉的真实写照。赛车精神,英文讲Need for speed,在当今的人们心中仍不过时。

1960s:保时捷时代开启前的疯狂岁月

 6 ) 阿谀谄媚金腰带,飙车竞速无尸骸

重要剧透:克里斯蒂安贝尔和马特达蒙分别通过当神父和打怪兽领悟了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并将这股力量应用在他们热爱的赛车事业上,击溃了意大利人的红色法拉利,使美国汽车再次伟大。本片是“张艺谋电影宇宙”第一阶段的集大成之作,第二阶段该宇宙将扩大规模,亚德里安布洛迪、迈克尔道格拉斯、阿诺施瓦辛格等演员也会加入,组建更加宏伟的“好莱坞明星来华恰饭宇宙”。

作为一个不懂车的人,全片印象最深刻的是马特达蒙工厂里那些没有成为主角的眼镜蛇。我记得没错的话,年轻时玩《帝国时代2》,用作弊码召唤出来的黑科技武器就是这款眼镜蛇车,移动速度和攻击速度都极高。那个作弊码好像是“How do you turn this right”。

《极速车王》这个中文译名很显然是在蹭几年前的高口碑赛车电影《极速风流》的热度。虽然乍一听这个译名还挺low的,但是看完全片细品一下,又觉得并非一无是处。“车王”有两重含义,既是指赢得了比赛的福特GT40是“车中之王”,也指贝尔扮演的肯迈尔斯是“车手之王”。不过我心目中真正符合克里斯蒂安贝尔气质的“车中之王”永远是Batmobile。

《极速风流》是双雄对决戏,所以我想都没想就认定本片会用同样的套路,甚至以为英文原名Ford v Ferrari就是指两位主角,一个代表福特出战,一个代表法拉利出战,福特大战法拉利,同时也是瘦版蝙蝠侠大战胖版蝙蝠侠青梅竹马基友,这就跟《极速风流》的雷神大战泽莫完全对应上了。实际情况却是,本片两位主角是一伙的,都属于福特这个阵营,联手干意大利人。

从片中能看出经历过二战的那一代美国人身上不服输的拼劲儿。他们是让这个国家伟大起来的真正引擎。不管是两位主角,还是福特老板,总会提到他们在二战时的经历。那就是他们那一代人一生中经历过的最重要的一场大考,考过之后,他们就是顶天立地的男人了,再没什么事能难得住他们。马特达蒙扮演的谢尔比在二战时曾经在空军服役,贝尔扮演的迈尔斯则是二战时的坦克手,看电影的时候我就忍不住想,这俩不就是真人版的《舒克和贝塔》吗?

美国是二战的最大赢家,而意大利是二战战败国,还是最弱的那个战败国。我一度以为本片会拍成《黑塔利亚》式的“辱意”片,没想到一切到故事的结局都反转了。本片的大部分时间都给我一种浓缩版电视连续剧的感觉——危机事件接连不断,反而稀释了高潮,如果再配上一个俗套的欢庆胜利的结局,那这部片子就废了。

对当事人来说十分遗憾,对于看故事的人来说却堪称幸运的是,这场比赛有一个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局。于我个人而言,更走运的是,我并非赛车迷,对那段历史并不了解,所以能从这个结局中收获足够的惊喜和满足感。因此我在这里要再次强调,看片之前不要查阅任何相关资料,如果打算去看的话,现在马上关闭这篇东西,继续往下阅读会有损害观影体验的严重剧透。

在影片第一幕中,推动情节的主要力量并不来自两位主角,而是来自于福特公司内部。乔·博恩瑟扮演的PPT造车的销售鬼才提出了让福特收购法拉利的方案,结果这次收购反而成为法拉利跟其他有收购意向的企业讨价还价的筹码,福特被狠狠耍了一把,这才促使老板亨利福特二世下定决心要在赛场上击败法拉利。从福特老板宣战,到他后面与谢尔比的几场对手戏,都让人觉得这是一个雄才大略的靠谱领导者。大老板是为主角们撑腰的重要盟友,一直使坏的是那个名叫里奥哔哔(真的人如其名)的高管,这很有春晚小品以及《康熙微服私访记》的感觉——老大跟咱们下面的小老百姓总是心连心的,都怪那些油腻的中层干部欺上瞒下。影片反复提及二战,又聚焦福特这一家可谓“美国骄傲”的知名民族品牌,主旋律色彩相当浓重。就在我感慨美国主旋律也不过如此、比咱们这边也强不到哪去的时候,结局就痛快地打了我的脸。

英明神武的大老板到了最后的关键时刻居然听了小人的谗言……其实“居然”这个词用得并不恰当,应该是“果然”才对。果然,这样才符合他的利益。大老板真的会给你大笔钱让你尽情施展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吗?别扯了。给公司打广告才是第一位的,就算你是刚刚九死一生干掉劲敌的大功臣,也得乖乖服从安排。

一般的电影,应该会把上述情节处理成主角需要克服的最后一个难关。比较俗套的结局是主角坚持自我,赢下比赛,最后大老板被他的气魄折服,掌声经久不息。比这种俗套更糟糕的写法是,让主角屈从大老板的淫威,明明是受到剥削、受到压迫,还要露出受虐狂式的笑容,谢谢老板赏饭吃,歌颂大公司给他提供的集体主义的温暖。本片就一度呈现出要往后一种路子上堕落的危险趋势。当主角终于同意放慢速度、等待后两台福特车追上来一同按照公司要求齐头并进时,电视机前观战的主角妻儿居然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我实在无法相信,主角的所谓“从性格难搞到学会与人合作”的人物弧光竟然要通过这种有违体育精神的方法展现,这编剧的价值观得多扭曲?

事实证明,“不相信”是对的。上面这场比俗套更糟糕的所谓“大团圆”只是一个障眼法。主动放水换不来大获全胜。主角失去了本来志在必得的冠军奖杯,而公司领导们正忙着弹冠相庆,才懒得理他。反而是他的对手远远地向他致意,他也回以心照不宣的微笑。直到这一刻,福特和法拉利,导演究竟尊谁贬谁,才算尘埃落定;谁把车当成赚钱的工具,谁才是真正爱车、懂车的人,这个答案也终于清晰。主旋律的皮囊下隐藏的反骨,让这部电影有了更多值得玩味的空间。

有人可能会说,最后的结局让老板露出资本家的真面目,固然多了一层批判属性,但是仍旧无法完全合理化主角迈尔斯的选择,主动减速这个行为还是不太像一个赛车手该做的事情。对此我的理解是,从造车到完成比赛,迈尔斯已经完全爱上了他驾驶的赛车,他希望在最后时刻所有荣光归属于这款赛车,自己甘愿做她的配角,所以他即便与冠军奖杯失之交臂,也没流露出太多遗憾。对他来说真正值得遗憾的是,这台车本可以更快,却没能在世人面前尽情展现真正的实力。

为了弥补这种遗憾,主角们才会在勒芒耐力赛结束之后又去对车进行极限测试,于是有了那场意外。本片的父子情部分从一开始就让我联想到年初上映的《飞驰人生》,果然两部戏的主角最后也驶向了同样的终点。二者最大的不同是,《飞驰人生》里腾格尔饰演的大哥是个真性情的汉子,品格比虚伪的美国财阀老板强上百倍。

其实我更希望看到影片随着勒芒耐力赛结束而落下帷幕,那样的结局只是淡淡的遗憾,对我来说虐心程度刚刚好,非要把主角之死拍出来,就有刻意煽情之嫌。詹姆斯曼高德导演先是在大银幕上杀死了金刚狼,如今又杀死了蝙蝠侠。我印象中上一个这么干的人好像还是诺兰。

 短评

六七十年代的赛车真的太美了,古典和速度,激情与理论,克里斯蒂安贝尔和马特达蒙,这些元素结合在一起,擦出了不少惊喜的火花,显然《极速车王》比其他赛车系列要挖得更深,但赛车戏份丝毫不逊色。两位出色的演员也很好补足了影片剧情的些许零散化,影片的成功,一半功劳给两位主角。

3分钟前
  • 大聪
  • 推荐

太过瘾啦!赶紧引进吧,谁引进谁发财!

8分钟前
  • 潘萌SoPhia
  • 力荐

#LFF#首映 四星半。贝尔的变脸颠覆式表演看来是永无穷尽的了,演什么都是全新的状态,太牛批了。呆萌相比中规中矩,但也有不错的爆发点和走心处。罚叔的出现、造型和表演是惊喜。前半段剧情较为cliche,但抛去内容,赛车题材和卡司的外壳也值得享受。之后缓慢渐入佳境,车门bug新奇,全片最高光处应该就是Ken疯狂加速后在最后一圈放下自傲,真的减速和同事车手齐头并进,给了人颇大的情感冲击。然后结尾的又反转又意外又BE就像把观众的感受踩碎又揉烂,满面惊异和疑惑地看完结束。中间有一段,呆萌载着福特老板飙了一圈车,停下后老板大哭,以为是被吓的让全场笑声不停,但后来说的却是:好遗憾我父亲没能体验到这样的成果。笑容就瞬间全凝固在观众脸上,就突然想到菲编对喜剧魔力的读解,深以为然。ps.见到诺亚弟弟真人很惊喜了

13分钟前
  • LEのn个晴天
  • 力荐

片名不该叫Ford v Ferrari,Shelby American v Ford才是正解。赛车不是重点,讲的更多的是对系统的反抗。Ford II就是个孙子,还比不上Enzo给Ken点的那下头。

15分钟前
  • Cinema is dead
  • 推荐

导演依旧很稳,可惜他太三好学生,虽然能力不错,还是没什么野心,我已经厌倦了好莱坞电影这种讲故事的方式,一切都带着强烈的目的性,人物塑造个个脸谱化,这种讽刺的力度止于第一场戏。这就是一部完成度不错的商业片,亮点是那几场充满速度感的飙车戏吧,剪辑和混音非常出色,引擎声打底悄无声息地叠加上配乐用的很巧妙,可以让观众的心跳跟着音响效果一起加速,让人热血沸腾,但这部电影也就只剩这些技术方面的优点值得一夸了,其他方面真没什么竞争力。

16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有时候真的是很佩服好莱坞的,其实这个电影本身的故事可以说是热情败给金钱、体育精神败给商业运作的典型负能量案例,没想到还可以拍得如此热血沸腾哥俩好,两个半小时啊!我是没挪过眼,前面各种铺垫也不觉得多余(比赛部分其实就是最后半个多小时)。是挺满足的商业片体验了。贝尔和达蒙都很有银幕魅力!

21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跟热血的福特大战法拉利相比,人性的争斗、赛车精神和官僚企业文化的斗争才是最触动人心的主题。每个疾速如风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厚重如山的男人,贝尔和达蒙成就了彼此,尤其是达蒙——演技巅峰啊!

22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也不是神作,但是情感上如此喜欢的一部电影。贝尔塑造的Ken Miles是一个如此完美的角色,是一门心思的高手,浊世的输赢污染不了他。He doesn't need to prove anything to anyone.

26分钟前
  • 踢迩达
  • 力荐

直男热血赛车片,不玩虚的,咔咔就是干。最后一部分长达几十分钟的赛车戏真是过足了瘾,紧张又激动。车手对速度与刺激的追逐,刚好与福特高层的温吞保守形成鲜明对比,才让这些追逐巅峰的车手,超越普通人,变得更加伟大。克里斯蒂安·贝尔又一次出色的表演,不但再次瘦身,眼神都发生了变化,看了原型照片,还挺还原的。马特·达蒙也很好的完成了任务,同样很出色。这个片,是真的拍出了激情与速度的感觉,一阵一阵的嗨。希望内地也能上吧,虽然,有点长。

29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看过七千转以上的风景,恐怕过不好七千转以下的人生。那些阅读转了四手文件的人,试车没到一小时的人,营销三车共同越线的人,乘直升飞机吃晚宴的人,如何看到周围变慢的风景,听到穿梭时空的声音。那声音说你是如此可怜,命中注定逃不掉着火的赛车。那声音又说你是如此幸运,找到了人生必须要做的事。

32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导演并没有通过贬低法拉利来捧高福特,恰恰相反,法拉利是一个非常值得尊敬的公司,福特高层却自私、虚伪、世故。当勒芒宣布冠军是迈凯伦的时候,所有人都去为迈凯伦喝彩,只有恩佐·法拉利向肯脱帽致敬。恩佐·法拉利都68岁了还在勒芒现场看完了整场比赛,是真正的赛车迷;亨利·福特看了一半就坐直升机走了,直到比赛快结束时才回来。福特副总裁利奥从来都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肯不像其它人那样对他毕恭毕敬,让他感到很不爽,所以要用卑鄙的手段报复肯。假如肯能夺得勒芒冠军,他身为副总裁脸上也贴金,但他宁愿自己脸上不贴金也坚决不要肯好过。这就是贱的最高境界——损人不利己。打败肯的不是比他更优秀的赛车手,而是商业运作和官僚主义,是黑暗的人性和腐败的体系。赛车手和运动员最大的敌人不是对手,而是那些违背体育精神的企业和人。

34分钟前
  • 朝暮雪
  • 力荐

毫无疑问是今年颁奖季一众片厂命题作文里质量最好的之一,不仅文戏在水准之上,成本到位让几场重头的赛车戏也让人过足了瘾,尤其是那场雨中夜赛(迈克尔曼署名executive producer不是没有原因的),而相比之下Rush就因为成本的限制打了折扣。片中Shelby和福特高管之间的矛盾显然是导演与片厂斗争的自况

38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推荐

优缺点很明显,赛车场景一级棒,秒杀前几年看的某华语片…

43分钟前
  • 逢澶Ty
  • 还行

真实赛车手事迹拍摄,剪辑可获奖,其余乏善可陈.。

44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还行

站在看台上的法拉利向赛道上略显落寂的迈尔斯脱帽致敬,那个平静的瞬间才是这部充满马达轰鸣声的电影最重要的时刻:标题里赢的人实际输了,输了的人却真正赢了。迈尔斯、谢尔比和法拉利一样,纯粹到极致,在这个铜臭味的世界里竭力保存住最后一丝关乎自我的忠诚。

47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剧本结构扎实,是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喜欢这种让角色失去却仍然能达成目标的结尾。贝尔演得太好了,情感一切都围绕他展开,而达蒙就是达蒙。剪辑很棒,只是情节稍微有点长,如能再缩短15分钟或许会好很多,应该减少儿子的戏份。

49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结构工整,节奏稳健,全片一气呵成,赛车部分更是让人血脉喷张,结局则让人唏嘘感叹。由真实人物事件改编,讲述福特汽车公司在和一名汽车设计师以及一名英国赛车手的合作下走进赛车市场的故事。影片几乎挑不出毛病来,从导演拍摄到演员演技,可以说得上面面俱到,是相当不错的一部传记片。P.S. 垃圾甲方不是人啊!!!怎么可以这样做事!!气死我了!!!

54分钟前
  • Rocrw
  • 力荐

超好看也超生气,买车绝对不会买福特了#所以福特是怎么同意这片上映的…

58分钟前
  • 虫拜女神银
  • 力荐

根本是意外惊喜。完全不是无脑热血,更多的讨论了现实层面福特公司中的官僚主义所实施的种种压力。虽然VS法拉利,但是却在小细节里塞满对法拉利公司赛车精神的尊重。贝尔的演绎完美展现了陷入对职业的热情是什么状态。只是前期公司内部的争斗感觉消磨掉重头戏勒芒的对抗燃感,最后马特达蒙的结尾也有点轻飘飘的,整体人物也没有出来

59分钟前
  • Metronome
  • 推荐

贝尔拍副总统胖了起来,拍车王又瘦了,果然是橡皮人

60分钟前
  • 杨昊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