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的女人

HD中字

主演:尼娜·霍斯,茱莉安·柯勒,奥古斯特·迪赫,叶甫根尼·希迪金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其它年份:2008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柏林的女人 剧照 NO.1柏林的女人 剧照 NO.2柏林的女人 剧照 NO.3柏林的女人 剧照 NO.4柏林的女人 剧照 NO.5柏林的女人 剧照 NO.6柏林的女人 剧照 NO.13柏林的女人 剧照 NO.14柏林的女人 剧照 NO.15柏林的女人 剧照 NO.16柏林的女人 剧照 NO.17柏林的女人 剧照 NO.18柏林的女人 剧照 NO.19柏林的女人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柏林的女人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第三帝国的心脏柏林在盟军的猛烈攻势下已化作废墟,在短暂的交火之后,成千上万的苏联士兵涌入这座颓败之城。躲在掩体下的德国百姓在步枪的威慑下乖乖走出地面,男人的犯下的罪孽转嫁到女人的身上。无数妇女被强奸,却没有任何一个苏联军官出面制止。 她(Nina Hoss 尼娜•霍斯 饰),是这群备受屈辱的德国女人中的一员,丈夫远在前线,生死未卜,惶恐无助的她只能一次次忍受屈辱。她将自己委身一位苏联军官,只为在这恶境中求得生存…… 本片根据根据德国女记者同名日记体作品改编。©豆瓣101真狗国语嗜血灰熊一个英雄老广的味道第三季东京审判2006富江2:另一张面孔魔法训练营谢谢你的爱午夜你好,火焰蓝甜蜜的你台北爱船龙女巴瑞第一季美雨疑云密布2000奇葩男女东风第一枝愿结双重预约万桥飞架8块披萨万圣节过后雨夜奇案小戏骨:补锅我的小确幸Elpis-希望、或者灾难-克莉丝堤:杀人网站梧桐河衫恋爱·你别走格杀令粤语版切肤之痛第二季香站爱情的模样我是帕拉杰诺夫蓝焰突击京城24小时黄花塘往事小孤星整蛊之王发展受阻第二季恶魔日记品行不端爵士灵魂

 长篇影评

 1 ) 生存是战争中的唯一目的

近期看了些二战的电影和书, 让我对战争中人性的扭曲有了深刻的体会和认识。柏林的女人,反映战争中女性做为弱者所遭受到的肉体和精神摧残,看后久久不能平静。

- 女主作为当时的精英知识女性,在苏军入驻柏林后,经历苏军集体性暴力事件,刻画从最初的恐惧,愤恨,屈辱,到精神上自愈,寻求解脱的过程。 在经历许多非人的暴力事件后,她明白肉体可以被征服,但精神上只要足够强大是无法被征服的。所以,她主动找到上校,既然肉体被占有是不可避免的,那么至少可以自己决定被谁占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持她从完全被动到至少有一些主动权。

- 性,美貌和知识在任何时候都是资源,是可以用来交换其他的资源。资源的稀缺性决定能够交换的资源价值,也许是生命,也许是久违的美酒和美食,也许是对方的爱。

- 女主的丈夫回来后,看了女主的笔记,愤恨的说,你让我恶心。 女主淡淡的说,是吗。和她在战后的经历相比,丈夫的这句话已经毫无意义。

在战争中的经历苦难和战后的创伤是那代人无法忘记的,这也是战争片的意义。轻易挑起战争的人,千百万人将要遭受的苦难和他们玩于掌股之间的权力相比,可能根本不值一提。

愿世间永远和平

 2 ) 《柏林的女人》:可怜的德国女人,苏军士兵把柏林当妓院了

《柏林的女人》(Anonyma - Eine Frau in Berlin, or A Woman in Berlin,柏林女人,德国、波兰,2008)

二战女性与爱情题材经典。德国导演马克斯•法贝尔布克(Max Färberböck)代表作。根据德国女记者同名日记体作品改编。1945年德国投降前后的柏林,作为受害者的德国美女记者与作为占领者的苏军官兵的关系变化和情感纠葛:从害怕被强奸到不怕被强奸、从选择占有自己的对象到爱恋保护自己的苏军少校……爱情得到又失去,男人回来又离开……德国妇女劫难的观照与苏军士兵暴行的反思。国破民贱,心痛无言,客观内敛,细致出色。妮娜•霍斯(Nina Hoss)、叶甫根尼•希迪金(Yevgeni Sidikhin)、乌尔丽卡•克卢姆毕格(Ulrike Krumbiegel)、罗尔夫•凯尼斯(Rolf Kanies)、朱迪丝•崔贝尔(Jördis Triebel)、罗曼•格里布科夫(Roman Gribkov)、朱莉安•科勒(Juliane Köhler)等主演。

【笑独行按:该影片为在下所见第一部以二战中苏军士兵奸淫德国妇女暴行为主题的电影。如何看待苏军士兵将柏林当作妓院?——没露面的纳粹军人说,“与我们过去四年对他们所做的相比,俄国人做的只是皮毛。”苏军少校说,“这几分钟算什么?”德国妇女成为纳粹替罪羊无疑也是战争烟尘的一部分……片尾女主人公在得知苏军少校已被“调离”后自言自语道,“鸟儿、钟声都安静下来,就是这样。”影片中夺人眼目、招人疼爱的女主人公由2007年度柏林电影节影后霍斯扮演,有裸镜,而其间贴合女主人公形象姿态的独白也相当入耳动听。影片中女主人公在下所见D9影碟有两条中文字幕,无英文字幕,片长为126分钟。IMDb该影片片长记录为131分钟(多伦多电影节展映版),评分为7.3分。】

 3 ) 被轮暴的不只是柏林女人,还有这两个国家

这部电影看过两次,第二次看到一半才发现之前看过,相隔太久,第一次已经忘记了。

第三次再看的时候,才发现,制片方是德国和波兰,两个同样曾被轮暴的国家。德国因二战战败使全城的柏林女人都被苏联军人轮暴多次,德国被分割成好几块分别统治。而波兰更惨,被其他国家拱手送人,灭国轮暴。

这种国家层面的被轮暴,不直观,于是讲了柏林女人这种活生生的视角。

的确,就像很多古代有智慧的女性曾经说过的,妻子与妓女并无本质区别,都是需要依附男人,因为经济不独立。国家如果不独立,也跟妓女的命运一样悲哀,一样被多国轮暴,一样任人宰割。

东方曾经出过很多才智色艺俱佳的名妓,她们早已不是妓,而是姬,可入朝为仕的女臣。赛金花,小凤仙,柳如是,朝鲜还有黄真伊。黄真伊的诗歌甚至入选韩国中学课本,赛金花甚至可以在八国联军进北京这种外交大事上为之斡旋。

柏林的女人的求生欲,让她们可以熬过苦难,没有像被国难和屈辱摧毁意志的男人们一样疯魔或自杀,而是封闭创伤,顽强的活了下来。

柏林女人为了求生,主动与一位苏联军官结成了稳定的性关系,柏林女人可以因此降低被凌辱的次数和轮暴对身体的伤害,以及稀缺的食物。军官可以获得一个稳定的情人,甚至可以聊音乐与书籍等精神交流。战争对苏联人的创伤也是巨大的,很明显这位有格调的苏联军官并没有那么残暴,但底层苏联士兵有今天没明天的命运,仇恨,更容易失去所有的禁忌与人性,疯狂凌辱战败国。

当年苏军打退东北的日军,占领东北,蒋介石和宋美龄亲自飞到长-春进行劳军,有送财物又许利益,好不容易才把老大哥送走,根据地方志和史书记载,苏军接管长&春市,也对城内百姓抢掠,对市民女性进行轮暴。但这段历史是禁忌,没人敢提,知道这段历史的人,都觉得立在公园的苏军英雄纪念碑是耻辱,几次想拆,都不行。

电影《柳如是》当年拍摄制作动静很大,评分不高,但是部好作品。秦汉饰演的钱益谦这种有风骨有才学的大儒,政治上不得志被排挤,与柳如是相恋,本来国破家亡之时约好一起投江,但钱临阵退缩,领头剃头并跪在城门外迎接清兵入关。这种投降的行为成为千古骂名。但是柳如是在民间发现百姓根本不在乎谁夺取政权,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捱食不易。所谓士大夫们最在意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气节,在生存面前,都是无法希翼的奢求。

柏林的女人也一样。她们像战俘的军人,投降是无奈,保存生命还有机会来日方长,手无寸铁又无组织的百姓拼死抵抗,是送死,是绞肉机,是徒劳无益的。

女性容易被寓意大地母亲,孕育万物,极大的包容性,顽强的生命力。《柏林的女人》在这段历史中,表层是屈辱,但深层是敬畏,对生命的敬畏。她们被像最底层的牲畜一样踩在脚下任人蹂躏,都没有被摧毁,而是顽强的活了下去。国家有这种信心,才能熬的过漫长的屈辱岁月,等待春天复苏,等待复国统一之日的到来。

德国是个神奇的国家,二战时期分裂成三块被不同势力统治,居然多年以后还能合并。朝鲜半岛作为一个国家至今仍是分裂成两个国家,同一个民族却相互对立和仇恨。欧洲其他地区就没有这么幸运,波赛地区自前南斯拉夫分裂后,至今战火不断,叙利亚更是无尽的难民,分太久未必合,可能形成永久性的改变。都德的《最后一课》,讲的就是这种尴尬与矛盾。

这部《柏林的女人》拍的极好,当年非常有争议,但观众们应该能从屈辱中看到尊严,无论再苦再难再屈辱,都咬着牙活下去,生存下去才有希望,这种精神永远值得尊敬。

 4 ) 夏娃的力量

曾经听一位德国老人讲述他的“童年阴影”,当年苏军占领德国时,光天化日之下强奸德国妇女,甚至当着孩童的面。
他说,这个创伤,一辈子都不可能摆脱,是永远的梦靥。我看到他的眼神,心一下揪紧。

本来说不看《柏林的女人》,结果还是看了。这部片子对我产生的效果是意外的,我既没有因为片中的场景做噩梦,也没有因为“令人发指的兽行”对人性产生绝望的怀疑(像我看完关于南京的纪录片电影之后的反映),也没有陷入女权主义的激愤思想中。
 
用HR的话概括说,这不是一部控诉的片子,而是让人思考的。
 
看之前我在博客中提到过这段历史。写的时候自然会联想到南京,我的一个疑问是,为什么全城的女人都要像无辜的羔羊一样呢?为什么不能采取轰烈而有震慑力的方式反抗呢?当对方不把你当成一个活生生的,有感情,有尊严的人来对待时,你就应该用极端的方式让他知道啊。
 
而《柏林的女人》呢,算是回答了一半我的疑问,它展示了一种“活下去”的信念,一种生命本身的尊严。让我有种感觉,“宁为瓦全,不为玉碎”,同样是一种高贵。
 
主人公,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年轻美貌的女记者。她的遭遇和所有苏军攻占柏林期间的柏林女子一样,唯一不同的,是有的人自杀了,有的人被虐致死,有的精神崩溃,有的行尸走肉活一天是一天,她却选择把这一切在日记中完整记录下来,并且抱有坚强的信念:“所有外在的伤害都不能真正伤害到自己”。
我是信仰文字的,我觉得,再屈辱的经历,你能有勇气正视它,把它写下来,展示在世人面前,本身就获得了一种尊严。
 
为了自保,她“勾搭”上了一位苏军的高级军官。军官是有教养的苏联人,会弹钢琴,妻子被德国人残忍地杀害了。
她为他提供“服务”,他保障她不再被人侵犯,并提供稀缺的食物。这么一种极端情况下的生存方式,却让我想到千百年来女子的处境:如果必须卖,那就尽量卖到更高的级别--比如找到有权势的男人,缔结利益的婚姻。古代很多有智慧的女人都说过,妻子和妓女本质上并无分别,同样是依附男人,同样是没有经济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
 
明明是嫖与被嫖的关系,女主人公和高级军官之间却渐渐生出微妙的情感。某天晚上,她对他说,别走了。于是他们促膝长谈了一整夜,“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看到他们看彼此的眼神,我就知道,这世上,只有他们之间才能相互懂得,他们都是战争的孤儿。
 
德国投降了,军官发现自己爱上了女主人公,想带她离开。
她说,这年头,爱情的含义已经变了,可是她希望丈夫回来找她的时候,她还在。
 
果然等到了从战场归来的丈夫。这位曾经的纳粹战士看了妻子的日记,自尊心崩溃,说你自己难道不觉得羞耻,不觉得恶心么?
她疯狂地骑着脚踏车去找军官,一路上她见到春日的蝴蝶。
军官被调离,正欲离开柏林。我以为她会不顾一切地扑上去,要求军官带她离开这个伤心耻辱之地,离开给她伤口上撒盐的丈夫。可是我想错了,下面这段话震撼了我:
 
女人:谢谢你
军官:谢谢我什么?
女人:谢谢你,给我机会,让我了解你。
最后一面。
 
谢谢导演,没有“非黑即白”地去描述这段敏感的历史,掀不得的伤疤,而是不做作不避讳地展示了人性的两面。
我会想起《黑皮书》,《广岛之恋》,《午夜守门人》,《巴黎烟云》等等。
纳粹臭名昭著,纳粹一旦撤离,被占领区人们对待所谓的“奸细”的手段,也并不比纳粹温和。
 
这些“和敌人睡过觉的卖国贼”里面,很有可能掺着为国为民忍辱负重的间谍。可是人们不管这些,人们的压抑太需要发泄的对象了,人们的心理太需要平衡了。
“女法奸游街”,多么经典的镜头。
 
去年这时我去看《拉贝日记》,看到大屏幕上柔弱的中国老百姓躲在纳粹旗下面,躲避日军的轰炸,好大的悖论和讽刺!
 
小男孩爱看战争片,爱看好人打坏人。可现实中,谁是好人,谁是坏人?
战争一旦爆发,人性恶便赤裸裸暴露无疑。
国家,政治,意识形态,正反双方,等等,都是可以界定的,可是人性怎么界定?
 
女主人公的丈夫嫌恶地离开了她,她喃喃自语说,不觉得伤心,因为太忙了,要擦干净房间的地板,还要到处寻找花朵(大概意思是这样,我记不太清了)。
一个伤痕累累的女人在肮脏的废墟中寻找春日的花朵,这意象再次震撼了我。
看到这里我才明白,她留下来,表面是为了丈夫,深层次是为了留守家园--女性和家园密不可分。这样的回忆,逃到天涯海角都不可能逃脱。就算她跟着军官去了莫斯科,重建家庭开始生活,一切真的会不同么?留下来,即是对耻辱回忆的一种反抗。
 
女人常被比喻为大地。大地是母性的,宽厚慈悲的,即使经历了萧索的寒冬,依然能孕育新的生命。蝴蝶与花朵正暗示着这么一股微弱的美好生机。
活下来的柏林女人,都展示了超人的坚强。他们甚至可以在一起大笑着谈论被轮奸的经历,见面打招呼都变成:几次了?
你可以说这是不要脸,不知羞耻。可在我眼里,这就是生存力,令人敬畏。
在南非的《耻》里面,我也读到了类似的力量。
 
战争结束,男人死的死逃的逃,柏林的女人们在噩梦之后,要面对的是一个残破的世界。
她们比她们的男人们更善于变通,知道旧时代早就过去了,新的时代无法抗拒地到来。和平,宽恕,交流,修复,重建才是未来。
 
有些德国男人拒绝未来,比如片中一位女人的丈夫。逃过战争已是不易,他明明可以选择留下来陪着妻子,孩子过和平的日子,他却要选择和战友一起被流放西伯利亚,为了所谓的荣誉。
他的妻子哭着说,你打仗的时候我就天天盼着你回来,你好不容易回来了,你不能走!
可他最终还是在德军投降后服毒自杀。
 
男性脆弱的自尊!
 
片子并没有把苏军描绘成单纯的禽兽,控诉他们泯灭人性的罪行。每一个有运气活到柏林的苏联人,都有鲜血淋漓的回忆和满腔的仇恨,他们的心被亲人的惨死扭曲,即使有善的一面,也绝不会对着“罪恶滔天”的德国人。
 
不管是疯狂的苏联士兵,还是女主人公的丈夫,自杀的家庭男,都反映了男性的毁灭力。相比于女人,他们更难放下仇恨和自尊,找到宽恕与和解的力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其实更脆弱。对于他们来说,只有以暴易暴,破碎,断裂,没有愈合,重生!
德意志民族得以复兴,肯定不是依赖于这些逃跑的男人。
这个国家重新变得美好,其中一定有夏娃的力量。
 
“受难与赎罪”这样的主题,来自于圣经。当我看到女主人公默默承受一切时,无法不想起这个主题。仿佛她一个人,被钉在耻辱的十字架上,在替整个民族赎罪。
联想到金基德的《撒玛利亚女孩》里面,肉身也有着耻辱和救赎的双重含义。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女主人公的日记在战后发表,引起了巨大争议。有些人将之理解为德国人的耻辱,作者于是禁止了此书在自己有生之年出版。
所以完整的片名叫:Anonyma - Eine Frau in Berlin (无名--柏林的一位女人)
 
此片的官网:
http://www.anonyma.film.de/

PS 其实,看完这个片子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当时感受太强烈所有没有写。

 5 ) 淤泥中开出的花

如果说战争中的爱情是淤泥里开出的花。

《沉静如海》描募了花的凄美,那《柏林的女人》,无疑是淤泥里的那部分。

改编自一个女记者的日记,真实而残酷。

二战后期,苏军占领柏林。女主和当时所有的柏林女人一样,都成了苏军报复和泄愤的对象。

良好的教育似乎反倒成了最大的短板,加剧了不堪其辱的痛苦。

她选择把这一切在日记中记录下来,也许是为了给自己一个信念,做为活下去的支撑。

为了活下去,女主找到了苏军少校安德烈,和另外几个女人一起,得到了庇护。有了食物和暂时的安全,也有了不得不接待的苏联军官。

安德烈的妻子被德军杀害,痛恨德国人,经历暴行的女主则认为苏军残忍而粗鲁。这样的两个人之间,有侵占,有交易,有报复,唯独不可能出现的,应该就是爱情了。

然而爱情有一点是像战争的,经常会突如其来,也一样无法阻挡。

他们长夜相拥,交换爱与思想。至少这一夜,你不是苏维埃,我也不是法西斯,我们都是战争的孤儿,是命运裹挟中的尘埃,不妨碍一个理解的拥抱。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理解后的吸引让他们相爱,无论这场爱的布景多么不堪。于是淤泥中开出花来,绚丽迷人,脆弱短暂,开始与结束都不由自己。

安德烈调任,他们牵手,凝望,眷恋,不舍,女人选择留下来,离别的话语却是感谢,她对他说:感谢你给我机会了解你。

女主丈夫回归,但已经无法继续在一起,那本曾经给予她支撑的日记,却是丈夫无法容忍的刺,最终选择离开。

有人说人性只是衍生品,人本质上只有神性和兽性。

战争与爱情,大概都源于兽的那一部分吧。

然而爱恋,却在其中停停走走,慢慢闪现出神性的光芒,为我们驱散,那些叫做绝望的黑暗。

 6 ) 电影慢谈之[0018] The downfall of Berlin 柏林的女人

看过以后,思想备受困扰。这是部非常复杂的电影,正如它的名字,德文是Anonyma - Eine Frau in Berlin,直译成英文自然是A woman of Berlin,但是我看的蓝光版本却是The downfall of Berlin(即使我完全不懂难听的德语和俄语,但是也知道BT字幕组的活很烂)。后者似乎不太靠谱,柏林的陷落是电影的背景,电影和原著本身,却是一个匿名者说着一个比一场战争的失败和城市的陷落更为让人纠结的故事。

换一个角度,Downfall of Berlin也不为过,这不是一个女人或者几个女人的故事,这是柏林在面对挫败的时候的选择。二战的电影多如牛毛,却很少有这样的角度。得感谢德国人,这个国家不仅仅勇于接受自己的错误,也勇于回顾自己的伤疤。

匿名者讲的故事,同样发生在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也同样发生在每一个年代。只要人类存在,战争就存在,这样的故事就有可能发生。我是个没有经历过战争的男人,实在是没有办法去设身处地地去想象如何去应对那样的场景。“生活的压力和生命的尊严,哪一个更重要?”出版后的原著和公映后的电影,之所以引起那么大的争议,的确是没有人能够回答这种疑问,非黑即白的世界,在面临战争选择的时候更加是不可能。战争造成的上海的确在所难免,是不是为了躲避伤害就不择手段?很多人都会说,女人天生就是弱者,所以只能委屈就全。但是受了这么多年“正统”的教育,都知道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假如看到一个南京的女人,面对鬼子的屠刀而选择苟延残喘、杯盏交错、同呼万岁,真的能够没有怒火?

如果让我真的要做一个选择,我真的会说:理解,但是不可原谅。

蒙古的小肥哥很酷,唱起的呼麦格外悠扬。高加索老头的歌声,跟咱们新疆的调调很像,的确,他们的文化本来就有想通之处。少校的钢琴声引人入胜(House大叔在第6季开始的那几集,一直努力在想办法打开锁起来钢琴,接着引发了一段缘分),无论什么的情形下,音乐的力量无比强大。

 短评

“阳光法国”版字幕翻译很烂!最好看“威信”版的,切记!本片在网上被宣传为“揭露苏军在柏林暴行”,但我看过后却发现实际上并不是如此,片中的苏军在西方电影中已经算够正面了,“暴行”只是他们个性鲜明的一部分,苏军也是人,也爱好音乐、跳舞、喝酒……作品改编自一个柏林女人的日记

7分钟前
  • [己注销]
  • 推荐

果然不能随便挑个非CC出品dvd就拿回来看。。。 片子不是我喜欢的类型,拍战争背景的片子不带一面打着人性牌一面扮演受害者的,这本来就是没人是真正意义上的好人,每一个人又都是相对无辜的事。

12分钟前
  • \t^h/
  • 还行

和《南京,南京》类似,但明显更透彻

15分钟前
  • hitlike
  • 还行

每个情节都值得深入探讨。二战片常常表现的人性,片中都有涉及。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没有[钢琴家]那种诗意的惨烈,怎么分这么低呢?

16分钟前
  • 书中仙
  • 力荐

战争,把罪孽的报应转嫁到了女人身上。很悲哀的一部电影,让人看得心酸。唉……女人,为了世界,你牺牲太多了。

17分钟前
  • 奕葶MM
  • 还行

“不管是疯狂的苏联士兵,还是女主人公的丈夫,自杀的家庭男,都反映了男性的毁灭力。相比于女人,他们更难放下仇恨和自尊,找到宽恕与和解的力量……对于他们来说,只有以暴易暴,破碎,断裂,没有愈合,重生!”这篇写得真不错~不管德国还是俄国,男人还是女人,“都是战争的孤儿”。

19分钟前
  • 半隐
  • 推荐

”Der Krieg verwandelt die Wörter. Liebe ist nicht mehr das, was es war. Und trotzdem wünsche ich dass mein Mann die Frau wiederfindet.“

21分钟前
  • Conficlown
  • 力荐

战争是野心家挑起来的,受伤害的却是无辜的普通人,珍惜我们和平的生活吧。

26分钟前
  • 波波维奇
  • 推荐

当你国家被敌国杀了三千万人口的时候,你没资格要求他们保持道德和人性。

28分钟前
  • FireFang
  • 还行

电影音乐非常的棒,仿佛倾诉着战争的痛苦。影片的镜头干净精致,一如以往的德国电影。战争中没有胜利者,俄军令人发指的强奸,女人们为了生命的顺从,自己丈夫的不理解,一切的一切都是战争的悲剧。但影片节奏缓慢再加上云里雾里的字幕,让影片的观赏性大减,不过影片所展示的真实的历史算到位了。

33分钟前
  • bay135
  • 还行

颠覆三观的电影。这是我看过最震撼的战争影片,已经提前预订了我的年度最佳。觉得豆瓣评分不太高的原因可能是糟糕的字幕翻译,去人人下载外挂字幕观影体验会更好。1、战争、人性从来就不是非黑即白。2、幸存下来的柏林女人,都展示了超人的坚强。他们甚至可以在一起大笑着谈论被轮奸的经历,见面打招呼都变成:几次了?你可以说这是不要脸,不知羞耻。可在我眼里,这就是生存力,令人敬畏。男人更难放下仇恨和自尊,找到宽恕与和解的力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其实更脆弱。对于他们来说,只有以暴易暴,破碎,断裂,没有愈合,重生!女人真的比男人更善于容忍、变通。展示了一种“活下去”的信念,一种生命本身的尊严。让我有种感觉,“宁为瓦全,不为玉碎”,同样是一种高贵。3,比强奸她们更让她们接受不了的是强迫她们庆祝德国战败。

38分钟前
  • 赵子小将
  • 力荐

我想同情你,可你不值得同情。因为这是战争,因为你是侵略的一方。

41分钟前
  • 流言
  • 还行

试图揭露苏联红军强奸妇女的丑恶罪行,其实只能说明一个道理,就是翻身农民比财主都恶毒。能把这题材拍得这么难看,这导演算是有点道行。

43分钟前
  • 幻影刺客
  • 较差

11分钟段,一位苏军士官扭身对身后出现的德军扫射,而这位德军身后其实还站着一位苏军士兵,这士兵没被流弹击中,还走向前来给倒下的德军补了机枪!!其实这种电影看多了会萌生“还不如德军胜利了好呢,至少德军军纪要好一点点……”,但也许那时也就换看《莫斯科的女人》了

47分钟前
  • 阿素喇
  • 还行

该高潮时就高潮,很有力度

48分钟前
  • 青蛙
  • 力荐

所有的丑陋,源自战争。所谓的爱国主义和民族大义不过是暴力和奴役的借口。而女人,无可避免的成为注定要失败的男人们的最后的暴力对象,一遍又一遍

49分钟前
  • 最后一代沉树
  • 推荐

战争实现男人的梦想和野心,而女人们却在承受屈辱和伤害。不管是战败国还是战胜国,女人都是牺牲最大的。佩服那个年代里坚强活过来的女性,她们的经历让人动容,耻辱的不该是她们,而是那些带给她们伤害的人。

50分钟前
  • 倪娜
  • 推荐

无名女人日记或者上校的女人,这不是在讲苦难和强暴,这是在战火掩盖下含蓄地讲述一个爱情故事.人物们因为日记的真实而真实,但影片中的上校没有毛子味,完全表现成一个德国军官了.最后在全苏联官兵眼前牵所爱人的手,回去以后必然死在斯大林的凝视下呐.估计是糟糕的德语字幕害了片子的豆瓣评价吧

52分钟前
  • 文泽尔
  • 力荐

切入点很好,不像一涉及慰安妇的电影就卖惨,但是主题过于分散。

56分钟前
  • QQ的汤包
  • 还行

“纳粹臭名昭著,纳粹一旦撤离,被占领区人们对待所谓的“奸细”的手段,也并不比纳粹温和。”

58分钟前
  • 兀自自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