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喜马拉雅

HD

主演:仁青顿珠,旺卓措,次德吉,周波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9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剧情介绍

 长篇影评

 1 ) 边境线旁的唯一一户人家

父亲叫做仁青(原型桑杰曲巴),一直在守护着边境,仁青有着自己的信仰,就是不能让祖国的一片土地流失,不能让祖国的一点东西丢掉。 仁青在妻子离世、生活艰辛之时,仍与女儿作为玉麦乡唯一一户人家留守故土。随着两个女儿(原型卓嘎和央宗姐妹)渐渐长大,向往山外生活的她们对于父亲的坚持有着无奈也有过抗争,但最终还是真正理解了父亲爱国爱家的良苦用心。接过父亲旗帜的姐妹俩也不断成长为祖国边疆的忠诚守护者,见证并创造着玉麦乡新时代的繁荣。

 2 ) 玉麦精神

玉麦精神渗透并体现在整部影片当中,剧中原型卓嘎和央宗姐妹跟随父亲放牧守边34年。藏族演员真实、质朴、鲜活的表演,将普通人的家国情怀递进式逐步呈现在我们面前。 电影在优美、抒情的藏歌中落下帷幕,也把无私奉献的深厚爱国主义情怀根植于我们的心中;此时,祖国正处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更需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我们要从自我做起,听从指挥,科学防控,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相信最终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3 ) 爱国的阶级性

尽管作品体量有限,但是思想和艺术高度超出同类题材的《守岛人》。《守岛人》只是直接表现了人物守护国土的各种感人事迹,而没有挖掘出更多东西。给人的印象仿佛是,人物事迹只是朴素爱国情怀与诸种偶然因素所共同促成的缺乏深厚土壤的“盆景”。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的本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不存在超越阶级的国家也不存在超越阶级的爱国。在本片中,爱国的阶级性被体现出来。父亲在女儿经历九死一生后谈到他一直随身保存的铁钩的来历:农奴主曾用这把铁钩插进他的锁骨。而康米和PLA的到来使他过上了“人”的生活。对于一个没读过书的边民,他其实没有太多朴素爱国情怀,并没有“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高尚觉悟。对他来说,国家、国旗是代表的毛和康米,是代表的解放和保护他的阶级的力量,而他维护国土和国旗则是在维护自身的阶级解放。

 4 ) 因为稀缺,所以珍贵

我之前觉得这种类型片又飘又空,离自己很远,这次却深深感动于这部电影主人公的执著与坚守。 桑杰曲巴一家,独自驻守玉麦的生活,充满着艰辛、孤苦和危险。 桑杰曲巴的妻子,因为长期艰苦的生活和没有医疗条件,早早去世;两个年幼的女儿,在父亲去巡山的夜里,听着狼嚎,恐惧地相拥取暖,哭着睡着。 桑杰曲巴带着油漆桶,把能走到的地方,都刷上了国旗。 他的心思很简单:家就是国,国就是家,保卫祖国的国土,就是保护自己的家。

在守护家园的过程中,桑杰曲巴碰到过涂抹国旗的不法分子,还因此身负重伤。 即使这样,他也没有丝毫动摇,面对女儿“为什么别人不来玉麦”的质问,桑杰曲巴只求自己问心无愧。

随着女儿渐渐长大,桑杰曲巴说出了坚持下去的原因:是解放军给了他自由,帮助他成家,他用一生的坚守来回报,无怨无悔。

没有从旧社会走过,就不会理解对新生活的感恩。现在的大多数人,几乎没有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记忆和经历,所以应该很难理解桑杰曲巴一家两代人的执著。

在一切向钱看的现在,底线变得几乎不可见,似乎什么都可以为了“钱”而让路。桑杰曲巴一家知恩图报的简单信念,单纯而质朴,就像一块稀缺的璞玉,散发着微弱却恒久的光,照进了每一个受触动的人的心中。

每天一部电影 陪伴你的闲暇时光

 5 ) 这电影不错

新冠肺炎时,在老家中央6台看的。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大赞! 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国,在三人村,家是国,国是家的特点更突出。为了守卫这个边远,艰苦的地方,男主,一直坚守。不畏强权,不畏艰辛。这是我们平凡的中国人,这也是英雄的中国人。英雄来自平凡。疫情期间我们又涌现出很多这样的平凡英雄。

一直比较反感过于表现爱国的电影,这电影在真实事件的背景下,故事情节自然,画面感也不错。值得一看,有机会也去下西藏,感受大祖国下的异样风情

 6 )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卓嘎和央宗

玉麦乡地处祖国西南边陲,面积3644平方公里,1964年至1996年的34年间,桑杰曲巴家是这片土地上仅有的一户人家。一个爸爸,两个女儿,一栋房子,既是乡政府,也是他们的家。

父亲桑杰曲巴是个老民兵,放牧守边34年,从未离开过这片土地。卓嘎、央宗姐妹俩在父亲的带领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半个多世纪来,父女三人以放牧为生,守护着祖国数千平方公里的国土。父亲桑杰曲巴常对卓嘎和央宗说:“如果我们走了,这块国土上就没有人了!”这句话,两个女儿记了一辈子。他们知道,守护土地,就是守护国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

颁奖词:日出高原,牛满山坡;家在玉麦,国是中国。中国是老阿爸手中缝过的五星红旗,中国是姐妹俩脚下离不开的土地。高原隔不断深情,冰雪锁不断春风。河的源头在北方,心之所向是祖国。

推荐大家去看看这个

揭开西藏公务员的神秘面纱

//zhuanlan.zhihu.com/p/42481680

 短评

致敬坚守的人们。

9分钟前
  • 逍遥小西
  • 推荐

有点小感动,可能很多观众会看不懂,这个应该是属于文艺片吧,挺好的。见证了藏族地区一个小村庄的发展历史,致敬真实的故事、真实的人物!

11分钟前
  • Leon Hsu
  • 推荐

。。。 莫名其妙

12分钟前
  • 杰诺拉泽
  • 还行

真实故事总是最感人的。

13分钟前
  • Joel
  • 推荐

都是藏人还要手足相残…

15分钟前
  • 夭八
  • 还行

家国情怀向电影 很好的是没有把爱国主义情怀大拍特拍得滥用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个是电影频道出品的 竟然没有大把时间用来说教 而是放在了个人深处在边境环境中的困境与使命 最后的真人登场实在令人尊敬!

19分钟前
  • 三皮虎
  • 还行

还是那句话,“可敬的事迹也需要可靠的叙事才能留下来”。一味地对准苦情与讴歌,这保证不犯错的拍马屁拍不出好东西。全片更像完成任务的商业公司所不得不接的项目,对比同样反应藏民生活与生命的《阿拉姜色》,差了不知多少条街。

22分钟前
  • 妍春
  • 还行

cctv6

24分钟前
  • 均佩蒂
  • 还行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

28分钟前
  • 素颜
  • 力荐

如果仅仅从电影上来说,5-6分吧,但这部电影克制地将爱国主义放到了个人身上,而不是像某些电影为了体现而体现,多加一颗星吧。也谢谢中国有像他们这样的榜样。

30分钟前
  • duck不必
  • 推荐

把两个幼女扔到天寒地冻有狼还有凶悍外族人的野外,自己进山画国旗也是真实事件么?我们真的要提倡这种“主流价值观”么?PS.普通话真是标准到让人出戏啊……

34分钟前
  • 路迦Loka
  • 较差

流水账,平庸

36分钟前
  • 杨零度
  • 还行

前30分钟一直让我觉得这是部好电影 三十分钟后思想一揭出来(这思想我真是不敢苟同) 后面一小时开1.5倍速看完的

37分钟前
  • 空巢老人
  • 还行

保家卫国

39分钟前
  • 噜啦吧啦啦
  • 还行

改编自“玉麦三人乡”卓嘎、央宗姐妹,父女两代人爱国守边真实事迹。故事偏文艺,藏区风光、配乐、拍摄还是不错的。

43分钟前
  • 豆友104310668
  • 还行

虽然是主旋律但我看到了父女之爱

46分钟前
  • 过期的凤梨罐头
  • 推荐

4/10。

49分钟前
  • ricqles
  • 较差

电影频道真是有人的,这片真挚感人之余,很能看得见导演高超的手法,秒大片混在院线的蠢庸才。演员和取景的原生态很加分,时间线上有些混乱语焉不详。最难得的是对家对国那份感情的扣问与探究,雪峰国境边,也更接近人的感情本源

52分钟前
  • 光影一路同行
  • 推荐

这么主旋律啊。。。。不是说不能主旋律,是为什么非得这么直白呢?怎么就不能融到故事里,让大家喜闻乐见一些呢?

57分钟前
  • 小雨
  • 较差

电影讲述了西藏山南市隆子县玉麦乡牧民仁青及其两个女儿卓玛,格桑,在长达几十年的艰难岁月里,在玉麦乡守边卫国的感人故事。

58分钟前
  • 豆花SZD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