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

HD中字

主演:杰瑞米·雷乃,黛博拉·弗朗索瓦,杰瑞米·瑟卡拉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法语年份:2005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孩子 剧照 NO.1孩子 剧照 NO.2孩子 剧照 NO.3孩子 剧照 NO.4孩子 剧照 NO.5孩子 剧照 NO.6

 剧情介绍

孩子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布鲁诺(杰瑞米•雷尼尔 饰)是一名20岁的街头混混,过活的营生是各种合法、非法的地下交易,他的女友,18岁的索尼亚(黛博拉•弗朗西斯 饰)也没正当的工作,平日靠微薄的救济津贴和他度日。  索尼亚怀孕期间,依靠钻政府政策的空子过了一段不错的日子,但在生下孩子后,生活又陷捉襟见肘境地 ,好在,布鲁诺看起来也很开心他们的生活中多出一个小生命。但索尼亚不知的是,布鲁诺的高兴劲只是佯装,他在伺机把婴儿卖掉换得一笔收入,因为他认为自己根本没能力担负起父亲的责任。天地传说之鱼美人新假面骑士一代枭雄拿破仑咒怨2(美版)雷玛根大桥国语磁路丰收写信者 是何人鹭语穹顶之下 第一季音乐挪威儿童杯足球赛丹东1983庭院旅馆热情似火2008超自然远古外星人第十五季贵公子赌侠2:上海滩赌圣粤语版实习期三目封神传夺魂女王2011绝境峭壁岭恐惧暗夜夏日时光机求助!我把父母变小了面目全飞烧饼皇后乌龙院2022火星先驱护宝星际追杀深瞳爱之初体验警魂第一季薇琪的秘密猴子2019鸭川食堂RacionaisMC39:来自圣保罗街头的嘻哈传奇安妮发胶硬核风暴CRISIS 公安机动搜查队特搜组罗宁

 长篇影评

 1 ) 自制 l'enfant 分场

1 日 家门口
Sonia找Bruno,发现房子租给了别人。

2 日 公共电话亭
Sonia打给Bruno朋友,留言。

3 日 路边
Sonia横穿马路。

4 日 河边
Sonia到两人居住的棚屋去找Bruno。

5 日 公共电话亭
Sonia再次打给Bruno朋友,得到关于他的消息。

6 日 路上
Sonia坐上阿拉伯小孩开的摩的,去找Bruno。

7 日 餐厅门口
找到Bruno,他正在策划一起偷窃。Bruno对Baby漠不关心。

8 日 河边
两人商议住到收容所。在河边嬉戏。
Sonia介绍孩子的情况,决定第二天去注册。

9 日(暗) 棚屋内
Bruno和两小孩分赃。

10 日 河边
他们发现老人的遗书,扔进河里。

【时间跳跃】

11 夜 收容所门前
两人乞求管理员开门。

12 夜 收容所
两人分居不同房间

13 夜 收容所房间
Bruno接到电话,出门。

14 夜 酒吧
Bruno卖出DV以及帽子。

15 夜(雨) 酒吧门口
Bruno听到卖孩子可以赚大钱的消息。

【时间跳跃】

16 日 首饰店
Bruno卖掉项链,戒指等赃物。

【时间跳跃】

17 日 婴儿用品店门口
Bruno把新买的婴儿车放进新买的车里。

【时间跳跃】

18 日 车内
两人听着音乐,打闹。

19 日 停车场
两人拥抱打闹,吃Subway。

【时间跳跃,第二天】

20 日 家门口
Bruno的同伙来分钱。Bruno给不出。保姆来到。

21 日 家中
保姆照顾孩子。Bruno管自己泡咖啡。

22 日 服装店门口
Bruno不赞成请保姆,用仅剩的钱为Sonia买了情侣装。

23 日 市政府
两人为孩子注册。

24 日 马路
两人推着婴儿车走在路上。

25 日 收容所门口
两人排队登记。Bruno带孩子散步。

26 日 路边
向路人乞讨。

27 日 杂货铺门口
买烟,接到电话。Bruno动了邪念。

28 日 公共电话亭
打电话,商谈卖婴交易。

29 日 小路
Bruno等候消息,用鞋沾泥巴,飞踢墙壁。
接到卖家电话。

30 日 公交车站
有人帮Bruno抬婴儿车上车。

31 日 公交车
Bruno站着,望向远方。

32 日 住宅楼一层
Bruno骗Sonia说在公园带孩子玩。
按电梯不灵。

33 日 楼梯
Bruno抱着孩子上楼。

34 日 公寓门口
Bruno推门入内。

35 日(暗) 公寓内
房子里空空如也。Bruno脱下外衣,将孩子放上去。
随后躲到隔壁房间。
等着,听着,直到他人把孩子抱走。
随后Bruno出来,取走钱,出门。

36 日 楼梯
Bruno蹦跳着下楼。

37 日 公交车站
有人帮Bruno抬婴儿车下车。
Bruno挂断了Sonia的电话。

38 日 河边公路旁。
Bruno打着电话,看见Sonia。两人约在河边见。

39 日 河边
Bruno告诉Sonia他把孩子卖了,轻松地说他们还可以再生。
Sonia昏倒,Bruno抱着她向公路走。

40 日 河边公路旁
Bruno抱着Sonia拦车。

41 日 医院
Bruno打电话给中间人,想要回孩子。

42 日 诊室
Sonia处于昏迷状态。
Bruno向中间人说明情况,让护士告诉Sonia别担心。

43 日 公交车
Bruno拉着扶手,神色焦急。

44 日 车库外
Bruno来到交易地点,拉开卷闸门,进入车库。

45 日(暗) 车库内
高处传来一个声音,Bruno把钱和手机递上去。
静候车离开。

46 日 车库外
他进入隔壁车库,抱出孩子。
一个陌生人抓住他,让他明天来这里补偿损失。

47 日 公交车
Bruno抱着孩子坐着。面露喜色。

48 日 医院
Bruno抱着孩子想进诊室被挡住。

49 日 候诊室
Bruno抱着孩子等待。
警察出现,带走Bruno。

50 日 警车上
Bruno扯谎,把罪责推到Sonia身上。

51 日 医院外
Bruno 匆忙跑进医院。

52 日 医院
Bruno要求见Sonia,被拒绝。

【时间跳跃】

53 夜 Bruno母亲家门口
Bruno敲门,一个陌生男人来开门。
Bruno说了孩子的事情,请求妈妈给他作伪证。

54 日 河边
Bruno修理婴儿车

55 日 桥上
Bruno推着空婴儿车走。

56 日 医院门口
Sonia出院,Bruno跟上去。Sonia不理不睬

57 日 公交车
Bruno问Sonia借手机。
Sonia依旧对Bruno不理不睬。

58 日 家门口
Bruno强行跟进家。

59 日 家中
Bruno躺在床上,Sonia清洗奶瓶,放孩子上床。
Bruno再次借手机,Sonia不说话,进厨房煮汤。
两人扭打,Sonia让Bruno滚。

60 日 路边
Bruno推着空空的婴儿车。

61 日 商店
Bruno试图卖婴儿车,因报价太低而作罢。

62 日 路边
Bruno休息片刻,又推着婴儿车上路。

63 日 另一家商店
Bruno以低价卖掉了婴儿车和婴儿外套。

【时间跳跃】

64 夜 酒吧
Bruno点了啤酒和面包。被46场出现的陌生男子抓走。

65 夜 某住宅楼门口
陌生男子和一个中年男子拿走了Bruno的所有钱。
并要求他为他们抢劫。

66 夜 家门口
Bruno敲门,道歉。没人应答。

67 夜 家楼下
Bruno靠墙坐下,缩着身子。
看见Sonia回来,抱住她的腿哀求。

68 夜 家门口
Bruno表白,Sonia关上门。
Bruno说他饿了,想借钱。

69 夜 河边马路
Bruno横穿马路,来到河边。

70 夜 河边棚屋
Bruno裹着纸板睡觉。

【时间跳跃】

71 日 学校门口
Bruno靠墙啃面包,来找偷窃小伙伴Steve。
两人约好下午河边见。

72 日 破旧建筑前
Bruno啃着面包走过。

73 日 桥上
Bruno走过。

74 日 河边
Bruno拿着一根铁棍在玩水。
Steve出现。Bruno换衣服。

75 日 路边
两人等待猎物出现,因为Steve放屁而调笑。

76 日 路上
两人开摩托车,抢包,逃逸。

77 日 路上
两人被一辆汽车追踪,不断绕路。
仍然未能摆脱。Steve把包里的钱拿了出来,把包扔了。

78 日 河边角落
摩托车被铁线缠住,两人跑向河边。

79 日 河边钢材堆
Bruno把钱藏好。

80 日 河中
两人下水,躲在铁梯下,冻得发抖。
等人走远后,两人挣扎上岸。Steve冻伤,哭泣。

81 日 河边
Bruno背着他走进废弃小屋。

81 日 废弃小屋
Bruno帮Steve搓脚。
他突然离开,去拿钱和摩托车。

82 日 河边钢材堆
Bruno拿走赃款。

83 日 河边角落
Bruno解开缠绕摩托车的铁线。
望见Steve被警察带走。

81 日 路边
Bruno推着漏气的摩托车前行。

82 日 家楼下
Bruno推车到家中楼下。

83 日 家门口
Bruno敲门呼叫Sonia,不应。

84 日 市场
Bruno推着摩托车穿行。

85 日 桥上
Bruno费力地推着摩托车。

86 日 警察局门口
Bruno停下摩托车,走进警局。

87 日 警察局前台
Bruno询问Steve下落,要求见他。

88 日 电梯
工作人员带Bruno上楼,两人无言。

89 日 警局走廊
两人一前一后走着。

90 日 办公室
Bruno把摩托车钥匙交给Steve,而后自首。

91 日 监狱探访室
Bruno穿着囚服,Sonia来看他。
Sonia给Bruno买了一杯咖啡。
Bruno喝了一口咖啡,哭了起来。
两人抱住对方的头,痛哭着。

 2 ) 达登内的证明——[孩子]

    我对于达登内,几乎是到了迷信的程度的。意思就是,他们的每部电影都收,收到就立刻看,一看就毫不犹豫地喜欢。
    [孩子]和之前他们的电影一样,风格写实,剪辑利落,演员本色。这当中有好几十分钟,我会就那么沉浸在里面,看得动容。其实随便什么样的电影分析对于达登内都是不适用的,这就好比你去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从[罗塞塔]里的失业少女,到[儿子]中的普通工人,再到这部[孩子]里的年轻且非正当行业的父母,他们始终在关注身边活生生的人,以及他们再平常不过的生活。
    举个简单的例子。被索尼娅赶出门后的布鲁诺回到经常与同伙接头的“小室”,用大张的硬纸板包裹住全身,席地而卧。那时的布鲁诺,与我们这厢边常见的街头乞丐或者流落进所谓收容所的人已没有多少不同,可是他的实际身份却要复杂得多。他是小偷,是流浪汉,是一名少女的男友,是他刚出生的孩子的父亲。聚焦在这么一个既普通又少见、既可怜又可恶的人身上,达登内的用意是更好地展示社会与人本来就都具有的单纯与繁复。
    前一部分的布鲁诺,身上更多的是未经世事磨砺的少年气。他不敢抱儿子,害怕将他吵醒;他用多余的钱为女友索尼娅买一件和自己相同的上衣;他租用敞篷车就为了带他们一起去兜风,然后与索尼娅尽情嬉闹。然而,这快乐又没能持续多久。当他发现身边的钱所剩无几,几乎只是稍微犹豫了一小会儿,就作出了令人发指的举动——他将自己的孩子如同一件商品般卖了出去。就好比之前他卖过的珠宝、摄象机等等东西一样。他的动机其实很单纯,为了钱。尤其当他拿着一厚叠钞票在索尼娅面前开怀又颇有些不以为意地说“我们可以再生一个”的时候,大概所有的人都会忍不住想有一嘴巴抽上去的冲动。
    其实通篇故事更多地正是集中在布鲁诺身上。如前面所说,他自己也只是一个心智还未完全成熟、甚至分辨不出孩子与物品区别、贪图享受多过承受能力的大孩子。他自己的孩子自降临人世那天起,却将一切矛盾聚集在了为父之人上,突然的失措和失控多少还是情有可原的。何况很快他就遭到了报应——女友的决然离去,黑市人的挑衅,偷盗的失败,还有无家可归。你可以说他纯粹是自作自受,但他的堕落若仅仅是个人为之,似乎片名的由来就过于单薄与无趣了。
    布鲁诺与襁褓里那个嗷嗷待哺的婴儿一样,最初必定也是纯洁朴实的一个孩子,这自他与索尼娅的嬉闹中便可看出来。只是有很多因素促成今日的他,至于究竟是什么,达登内却没有再给出多余的线索。他们没有如同拍一部廉价的赚人眼泪的底层青年人的血泪史,只是把事情的过程展露给大家看,当然也是带着点微妙情绪的,所以结尾处才有了布鲁诺与索尼娅抵头哭泣的那一幕。我总感觉这里稍微有一点点过,不如[罗塞塔]和[儿子]那样收得浑然圆熟,带了点立场,可以看出那是有同情心在的。而要还原生活的初始状态,且又是用DV,倒还是什么不用放的好。
    我一直认为,电影的最高表达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天才型,众多我们所熟识的大师都可以归在这一类中,从最早的格里菲斯、爱森斯坦,到极负盛名的伯格曼、费里尼、安东尼奥尼等等,这之中个人最热爱的当然是塔尔科夫斯基。还有一种,就是源自生活且能真实反应生活的。dogma95的出现曾让我确实为之振奋了一阵,一度极推崇也极喜爱的拉斯·冯·提尔却在众目睽睽之下越走越极端,也越来越丧失他原本身上最珍贵的东西。如今在这个体制里,想要再出现大师或者天才型的导演可能已近乎渺茫,而那些敢于描摹现实的人亦愈加显得珍贵。这个时候的达登内兄弟既没有走远,也不忘记最初拿起DV的动机。
    所以不管[孩子]相比之前他们的作品有了逊色或者是退步之处,我却仍愿给足信任。很简单的道理,还留着良心的艺术家用坚持给出的证明,哪怕只是一团黑暗里的一小束光芒,仍足够咱们惊喜。

 3 ) 想起我和我妹妹

  
 不记得是谁说过看电影时很私人的事 我也这么觉得 看到 男主角有一天开着车和他的妻子出去玩时 我很喜欢 那一段 他和她在打架 呵呵那不是真正的打架 是另一种对她说爱的语言 那时和妹妹 总是你打我我 打你 打得每一下我都好幸福 好开心 真是好好玩 可有一次 我们玩得太凶了在路上也打来打去 不小心她扭了下脚 我好难受。。不过幸好没事。。。
    他们还是两个大孩子 很可爱

 4 ) 爱一个世界,还是爱一个孩子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太长时间没看电影的缘故所以有点饥不择食,最近看的几部电影都一律觉得很喜欢。其实《孩子》这部电影下载下来已经有很长时间了,顶着去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的光环,我自然不会错过它。简单的人物、简单的情节、记录片似的拍摄手法,这似乎已经成为了某种既定的欧洲类型片,说句实话,看得多了,这种形式已经没办法给我带来太多新鲜感。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种形式却总是能带给我很深的感触,就像接近一种真实的生活,尽管我清楚那是透过电影镜头加工过的,但我宁愿傻冒地相信那就是某种特别的真实。

    小情侣未婚生了一个小孩,他们被家人赶出来,没有生活来源,男子就依靠偷鸡摸狗谋生。有一天,趁女子排队领取救济金时,男子带着小孩找到一个人贩子,将小孩卖给了别人。男子揣着钱回去跟女子说明事情,女子当场就晕了过去。男子害怕女子报警,在女子昏迷中又把小孩赎了回来。但女子还是报警了,男子用狡辩侥幸讨过刑罚,却仍因此得罪了人贩子。男子在外面饿得没钱吃饭,回去找女子,女子不肯原谅他。后来,男子为了还人贩子钱,联通一个小男孩进行飞车抢劫,小男孩不幸被警察逮到。男子在回家确认女子不可能原谅他之后,他毅然到警察局自首。最后,女子到监狱看望男子,两人终于抱头痛哭。

    是生活磨砺了人,还是人自己制造了悲剧,其实很难说清楚。电影不是教科书,也不需要背负沉重的东西,简单明了不是很好吗?电影看到最后,我发现,其实“孩子”并不单纯指其中的小婴儿,同样指那对小情侣。他们都是孩子,在生活的巨大淫威下,他们无所适从。所谓的悲剧,其实不需要宏大的叙事,或者多么惨绝人寰的结局,生活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大起大落,小小的淡淡的悲剧或许更能让人心生感动,而且产生一种共鸣。

    电影从头到尾几乎都是近镜和特写掺杂着少量的中景,电影中的人物和细节总是用一种肆意逼近的姿态展现在观众面前,有一点透不过气的感觉。全片没有任何配乐,导演所追求的那种原始感带着粗糙的颗粒状物质,其实这和他们之前的几部片子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我想,电影结束后还是留下了很多的空间,小情侣还有生活的希望,男子不过犯了小罪,他会有改过的一天,他们还会很幸福,就像影片开头的时候那样,所以生活仿佛正是如此,时时的绝望中常常带着点点若即若离的美好憧憬。

    另外很巧合地,昨天下午又看了一本同样与孩子有关的书,其实跟电影毫无关系,只不过觉得挺有意思,发现在孩子身上好像有做不完的功课。跟略显艰涩的欧洲电影比起来,蔡康永的《有一天啊,宝宝》这本书通俗而有趣多了,这是他写给自己的老搭档小S当时未出生的宝宝的,用一种童真的口吻给宝宝讲述许多她即将在这个世界上经历的事情。看得出来,蔡康永是个很有爱心的人,那些包涵着许多人生哲理的话语用小孩的口吻说出来,顿时轻松而有趣了起来,其实我发现,我们都是愿意做一个孩子的,没有负担,至少懂得什么叫快乐。

    然而,人总是要长大,总是要经历种种的磨难和困苦,也许没人能改变时间的决定,更没人能永远做一个孩子。但是可以让你选择的是,你到底是爱一个世界还是爱一个孩子?当然,有可能的话,就学学蔡康永,告诉一个孩子这个世界的样子,让他们之间能够和平共处。(完)

 5 ) 关于《孩子》的短评和继续延伸出来的一些其他看法

趁着洗澡的功夫接着梳理一下本片剧情,也揣摩了一部分人物的动机,想到的有点多,但要写得深刻我也没这么多能力,现在单纯就是短评也放不下,就这么写长评吧!当然难免有纰漏了,如果有些什么写得不好的地方欢迎友好指正啦~

4.5,第五部达内兄弟。这个人物的成长脉络有些让我联想到前段时间看的《人生大事》(主要是想起当时和长评区里面某位朋友对三哥将小文送回亲妈那段情节的辩论)。本片完全可以作为正面教材,告诉我们高明的铺垫和处理相关的细节为何,毫无疑问的是两者的情节铺垫,起承转合之处理简直是天壤之别,说白了就是本作更“让故事里面的人物贴合情节,做符合他们这个年龄和阶层会做的事”,男主本身就是靠着不务正业和小偷小摸过活,缺乏家庭的正确教育和关怀,即便有个女朋友,但他们俩也都只是涉世未深的孩子,一个有点傻乎乎的觉得他当爸了会对更小的孩子负责,但另一个终究不知道责任是什么,或许是因为迷茫,或许是想逃避,他内心都觉得偷钱是轻而易举的事,不重视养育的一切现实,你跟他讲去打工他还当笑话看待,接着不务正业然后继续大花洒,真没钱了倒好,连卖小孩这种常人理解不了的事情都干,但他觉得这些都是合乎情理的,因为他只要钱,以为有了钱就能过上很长一段好日子,接着再要一个孩子,我敢说他女友要是原谅他然后再生孩子下来他肯定还会干这种勾当,人之本性使然,只会一直恶性循环。全程都是基于现实逐渐预设的一个困境,并非是将其揉碎然后告诉观众只看表面如何感动,从而更让人信服男主所作所为的合理性(当然这种做法对不对就是另当别论了)。

往后的一系列认错、表明决心悔改的情节又是继续深度刻画男主的“孩子”属性了,男主并非坏到极点的人,他真的爱他的女友,他也真决心是和女友一起过日子,只不过生活的窘迫和经历了社会毒打后的他意味着他要负起相应责任,也是男主成长故事的关键转折,使得他不得不接着做这些不务正业的勾当,他并不懂得孰轻孰重,他只知道自己要生存下去,直到抢劫时小弟被抓走,或许他也为着小弟对大哥的信任(之前偷窃时也没缺了小弟的好处,这也是他本质不算坏透的地方),因此在逃跑过后又选择的自首,我会真切觉得他终于成了一个有担当的人。而这一切,前面都有所铺垫会让我觉得他的动机会有成长转变唤醒良知的余地的,格外真实。

 6 ) 孩子般的父亲

作者:罗杰·埃伯特 发表日期:2006年4月13日 译者:维吉留斯 评分:★★★★(四星为满分)

我们谈论一部电影的“视点”。《孩子》用上帝的眼睛来观察。这部电影赋予了它的核心人物布鲁诺自由意志,现在它专注但超然地看他将如何使用它。布鲁诺太不道德,以至于他没意识到自己行为的意义。起初,他的行为是邪恶的。他试图弥补。他能否被救赎,这是个好问题。最后,他哭泣,但他不能永远哭泣,他不太懂得如何生存和谋生。

请让我直接告诉你电影里发生了什么,同时我发现,比起我能想到的几乎任何一部电影,《孩子》更多是关于一步一步前行,而不是情节发展。我们见到索尼娅和布鲁诺。她刚生了他的孩子。怀里抱着孩子的她发现布鲁诺在红绿灯前向汽车乞讨,同时为正在进行的盗窃望风。她给他看他们的孩子。他很感兴趣,仿佛她给他看了她的新电话卡。

索尼娅(德博拉·弗朗索瓦 饰)看起来只有十八九岁。布鲁诺(杰瑞米·雷乃 饰)看起来更老,但一点都不像成年人,事实上,他的犯罪同伙都是14岁左右的孩子。他完全活在那种年纪。索尼娅住院期间,他转租了她的公寓。当他从抢劫中分得赃款时,他立刻花光了他的那一份。他买了辆二手婴儿车,因为索尼娅想要。他租了辆昂贵的敞篷车,因为他想要。总会有更多钱的。打工?屌丝才打工。

在一家咖啡馆里,他遇到一个和他做生意的女人。他提到了孩子。她告诉他:“人们会花钱领养孩子。”答应了索尼娅照看孩子一个下午后,他准备把孩子卖掉。布鲁诺生活在一个冷酷且不友好的街道;他和索尼娅蜷缩在河岸过夜。但电影里没有哪个地方比卖孩子的空房子更凄凉。他从未见过买家们。他们也从未见过他。孩子被留在一个房间里后被人带走,那人留下了钱。他回到索尼娅身边,自豪地把钱给她看(“这是我们的!”)。当她绝望地问起孩子时,他说:“我们可以再生一个。”她晕倒在地,被送往医院。这令他惊讶。

获得2005年戛纳金棕榈奖的《孩子》是达内兄弟的新电影,他们的《他人之子》是如此有冲击力;观众被深深地、罕见地感动。达内兄弟不拍寓言故事。他们的角色布鲁诺不知道自己所做的是好是坏。他不成熟。有个场景是他和索尼娅在车里打闹,然后像两个孩子一样在公园里嬉戏。他爱她吗?爱情超出了他的情感范围。他拿钱、花钱、甚至没有树立一个骗子的形象。他是那种最可怕的人,一个无法感受普通情感的人,甚至无法理解他人的情感。

达内兄弟通过强烈的视觉焦点来达到他们的效果。他们跟着角色,仿佛他们的摄影机看不到其他地方。在《孩子》中,他们的目光落在布鲁诺身上。他们故意不把孩子当成一个角色。与同样强大的《黑帮暴徒》不同,他们的电影没有表现布鲁诺对孩子的关爱。孩子只是他随身携带的东西,就像赃款或电子游戏一样。这部电影也避免了发展索尼娅的机会,除了当她的行为对布鲁诺的行为作出反应的时候。当她悲痛欲绝,晕倒时,这与其说她发生了什么,不如说是布鲁诺看到她发生了什么。

仔细观察一下影片后半部分的摄影机策略。当手持摄影机跟随一个角色时,它通常会给人一种主观的感觉;我们被邀请认同这个角色,仿佛摄影机是我们与这个角色共享的一个视点。在索尼娅晕倒后的片段中,摄影机如此专注地聚焦在布鲁诺身上,以至于其他一切似乎都是次要的。但它并不“认同”他,也不代表他的视点。它观察他会做什么。

有种神学信仰是,上帝给予了我们自由意志,并等着看我们将如何使用它。如果他要干涉,那根本不是自由意志。如果我们选择得好,我们将永生;如果选择得不好,我们将被上帝放逐。如果上帝下达了命令,那他的创造又有何意义?如果我们不能自由地选择恶,那选择善的美德何在?

正是考虑到这一点,达内兄弟的视觉策略反映了上帝的眼睛。上帝创造了一个宇宙,让布鲁诺这种生物动起来,看看他会做什么。布鲁诺的知识资本较少,且想象力有限。他受到如此严重的伤害,以至于他缺乏普通的感情;当他拜访他母亲,为准备不在场证明时,我们对他的童年有了一些了解。索尼娅晕倒后,他开始试图把孩子找回来。他这么做是因为他懂得了卖孩子是不对的吗?还是因为索尼娅对他来说是伴侣和便利的工具,他必须设法让她恢复正常运作?

达内兄弟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们让我们意识到这些都是问题,并让我们自由地回答它们。影片结尾所发生的事情也许暗示了悲伤以及忏悔的欲望。我希望如此。但《孩子》并没有蠢到相信布鲁诺会有个幸福的结局。在这部电影中,上帝没有干预,导演们也没有误以为自己是上帝。它让其他电影结尾的处理手段看起来就像是儿戏。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电影的审慎魅力

 短评

主角指挥偷东西倒是很理性,有计划有想法,怎么对自己女友的处理就显得如此冲动呢?估计还是穷怕了的缘故。所以人在面对诱惑的时候,最容易失去的还是理智,更何况远谈不上成熟的年轻人。

8分钟前
  • Comel
  • 推荐

布列松真正的精神传人在这儿呢。如果说布列松的《扒手》是指尖的艺术,达内兄弟的《孩子》就是行动的艺术;但达内兄弟不需要一个可以救赎凡人的圣母,因为一切转变都在他所经历的事情本身中孕育,以你最不期然、同时又是最合理的方式降临。观看这个行为也并不意味着同步的理解,但却孕育着观者自身改变的无限可能。

10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一部写实简约风格的DV作品,却展现出了一流的导演技巧。4星半。

12分钟前
  • 易老邪
  • 力荐

孩子指男主。

15分钟前
  • 黑狗成
  • 推荐

难见生命力如此旺盛的手持,与男主的玩世不恭恰好形成双向强化张弛,同时对孩子的多重含义做出比喻指涉,即存在母与子,“父”与“子”两方角力拉扯,争先演算出与走、生与死的生活奥义,最终在父与母的协约下逐渐归向平和——最后一刻的相拥而泣是两人灵魂共振,是成长的莅临,是闪闪发光的达内时刻。

18分钟前
  • ChrisKirk
  • 推荐

达内兄弟电影获奖多也是个好制片,都能打到四星却很难给五星,千篇一律的欧洲卖惨模式还省了配乐的钱,详细的大量物价数字。手持教科书运动中的多面性人物,没有废话的两次惊恐交易的镜头叙事,前后头碰头欢喜与悲伤的呼应,经典的装扮形象。女主说男主是个骗子,但同是孩子的父亲撒的慌都是为了弥补犯的错。资料馆胶片。2021.10百老汇回顾展。

23分钟前
  • seabisuit
  • 推荐

没有责任感就不要成长

28分钟前
  • 4-ever
  • 推荐

原谅他吧,他并没做错什么,他只是不知道对与错是什么。

29分钟前
  • 无心
  • 推荐

还是那些小细节逗乐了我,追逐打闹,踩臭水沟里然后往墙上踢连环脚印。几次爆发也很不错,可是,以孩子般的成年人去讲“孩子”,看下来的感觉,实在还不如《单车少年》啊

34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这哪像法国发生的事儿啊,像广州发生的,还是贾樟柯拍的

37分钟前
  • 理想多钱一斤啊
  • 还行

一个简单的故事却用一个半小时讲述得如此丰富,从头到尾镜头就没有远去过.我觉得金棕榈最近几年的评奖以温情风格为主似乎就是从它开始的。

40分钟前
  • 小易甫
  • 力荐

一切从简,两点之间直线最短;打动人心靠细节,不靠煽情;拍出生活本来的样子,越接近真实越有力量。

43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其实他没有那么坏,但生活就是比最后的咖啡更苦。剧情的快速推动甚至没有给角色任何犹豫的余地。男主各种眼熟,原来演了《隐藏的恋情》还有《单车男孩》里面的老爸。看了三部达内兄弟发现演员都是同一群。。。

48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第一次听说这个片子好,是有人在贬低《三峡好人》。昨晚看了《孩子》,说实话,真没有俺们家小贾的片子强。影像虽然有风格,但真的没什么大不了的,哪有小贾的片子那么有感觉。故事虽然很强,但也在现实主义的风格中,水平只能说不差。当然,片子确实是不错,绝对不是烂片,只是获金棕榈有点过分吧。

49分钟前
  • Chris 一切由无聊开始
  • 还行

现在看这种跟拍手法有点街货了,但代入感还是很强。没有太多情感流露,因主角的内心并不复杂。 当孩子也要抚养孩子,逃避便成为了第一本能——不要指望他认错,因为孩子的世界没有善恶。

51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2005戛纳金棕榈奖。一个意外得子的街头小混混的成长与救赎故事。片名中的“孩子”及其成长不仅指初生的婴孩,也不仅指称着并未成熟、责任与道德意识混沌的男主角,还适用于女主(由懵懂乐天到愤懑而决绝地独自抚养孩子)及那位14岁的飞车党少年(被诱惑首次作案即差点儿丢命)。相比此前作品,达内兄弟在本片中的手持运镜比较稳重克制,构图上也不再以小景别贴身跟拍为主,而是使用了不少中远景的近乎固定的镜头。唯一的配乐来自于两人在敞篷车内播放的《蓝色多瑙河》。影片亦曾多次陷入沦为流俗情节剧的危局,好在达内兄弟的剧作在关键时刻总是坚守着朴素现实主义的立场。PS:溺水困境令人想及[罗塞塔]。(8.5/10)

55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孩子~ 2022.5.22 大银幕重看还是那个感觉,他们就是孩子。

58分钟前
  • vivi
  • 还行

没有用来交代人物心理的冗余对话,只有一个又一个行动。

1小时前
  • NullPointer
  • 推荐

“當孩子也要撫養孩子,逃避便成為了第一本能——不要指望他認錯,因為孩子的世界沒有善惡。”影片隸屬於青春片的基本邏輯,結尾突如其來的抱頭痛哭,不應被理解為悔改、人性的覺醒或和解,它更意味著男女主角以痛楚的方式,進入成人世界社會化規訓之彀中。︳母親似乎天然是母親,父親則需要經過錘煉和考試才能成為父親。︳把達內電影理解為“社會問題劇”是過於簡單的:通過社會問題和邊緣人物的窗口,這些影片講述的實是社會空間和社會化生產中“人”和“人性”的故事。︳“這哪像法國發生的事兒啊,像廣州發生的,還是賈樟柯拍的。”︳2022年5月28日15:50於百麗宮獵德4號廳,達內兄弟電影回顧展廣州站場次乙。

1小时前
  • Bork
  • 力荐

結束的真突然,他們就那麼抱著頭,沒有希望地哭著,一切就結束了,仿佛這就是故事的盡頭,雖然這個故事還有著說道的可能,但所有的發展,都指向著一樣的結局,生活依舊是冷漠而且絕望的,那個初生的嬰兒,他也許正在緩慢步進父輩命運的迴圈,無助地走向另一個冰冷的圈套,是的,生活是一場殘酷的屠戮。

1小时前
  • 蘇小北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