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尔德(1997)

HD中字版

主演:斯蒂芬·弗雷,裘德·洛,瓦妮莎·雷德格雷夫,詹妮弗·艾莉,杰玛·琼斯,朱迪·帕瑞福特,麦克·辛,佐伊·沃纳梅克,汤姆·威尔金森,艾恩·格拉法德,彼得·巴克沃斯,罗伯特·朗,Philip Locke,大卫·维斯特海德,马克·莱瑟伦,迈克尔·菲茨杰拉德,奥兰多·布鲁姆,亚当·加西亚,约瑟夫·梅,詹姆斯·达西,奥兰多·威尔斯,罗宾·克莫德,Avril Elgar,安德鲁·哈维尔,比迪·霍德森,Hugh Munro,Michael Simkins,‎杰弗里·利斯利‎,Simon Molloy,Hywel Simo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1997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王尔德(1997) 剧照 NO.1王尔德(1997) 剧照 NO.2王尔德(1997) 剧照 NO.3王尔德(1997) 剧照 NO.4王尔德(1997) 剧照 NO.5王尔德(1997) 剧照 NO.6王尔德(1997) 剧照 NO.13王尔德(1997) 剧照 NO.14王尔德(1997) 剧照 NO.15王尔德(1997) 剧照 NO.16王尔德(1997) 剧照 NO.17王尔德(1997) 剧照 NO.18王尔德(1997) 剧照 NO.19王尔德(1997)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王尔德(1997)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根据十九世纪唯美主义先锋作家王尔德的真实经历改编。  王尔德(Stephen Fry 史蒂芬•弗莱饰)一生在诗歌、戏剧、童话、小说创作、文学批评上广泛涉猎,他谈吐幽默,作品充满机锋,英国首相丘吉尔曾说来生最愿倾心长谈的人便是王尔德。在当时的伦敦,王尔德几乎每部戏剧都在舞台上取得轰动效果,风头可谓一时无两。  可是,王尔德的文学生涯却在后来完全被毁掉,这一切都源于他和道格拉斯•波西伯爵(Jude Law 裘德洛饰)的一场相遇,王尔德不仅背负“鸡奸罪”入狱,蒙受名誉上的污点,家中所有也全部被拍卖,妻子只得带着两个儿子远走他乡,并给他们改姓。喇嘛山的儿女误杀瞒天记(国语版)破碎熊猫历险记最深的爱世界的脉络牛皮纸袋第二生命春娇与志明粤语美味奇缘北京你好枫叶红了耳光2020星际穿越(原声版)DA师王志文版大话西游:缘起足球少女 (2020)我存在的时间荒原寅次郎的故事36:柴又之恋曼谷秘辛传真人希腊之吻男人与女人鬼压床帝国的崛起:奥斯曼第二季原则史坦顿岛的夏天DC:起源洗劫回忆录世界奇妙物语 2007春之特别篇暂时困难欲罪睡不着回廊亭杀人事件哥斯拉2000杀之恋(粤语版)俄国小说天狗的厨房云南虫谷(2021)思维游戏

 长篇影评

 1 ) 就像在阳光中死去









提笔(确实是echt的圆珠笔,今次的文章是先手写的),只是想记下Oscar Wilde的这样一句话:

There are two kinds of tragedies in the world: one is not getting what one want , and the other is getting.

为了让自己不至在看完电影“Wilde”(有个恶俗的翻译:心太羁)的亢奋状态过后,忘了这句最触动人心的台词,于是决定拿张草稿纸写下来,结果耳机里传来了碰巧今周才重又放进MP3的一首Dying in the Sun, 不才的我姑且翻译一下:

“当你紧紧抓住我,我觉得自己太虚弱;

当你紧紧抓住我,我们永远不会失落

你知道的,我想变得如此完美——”

心内一惊:当年,王尔德在那个意大利的广场上,紧紧拥抱着波西,想必正是这样的心情。

那是1897年,当一切沐浴在艳阳之下的时候,他又一次远远地望到了他的那张脸,而他,在这两年的波折之后,却仍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似的,开开心心地大声招呼:“奥斯卡!”

一代唯美主义巨匠的脸上,竟有几分受宠若惊的委琐,瑟缩的身子微微一颤,慢慢地伸手扶帽行礼……而后我们看不到两张煽情式的久别重逢的面庞,镜头只是俯拍了广场的全景,这一队处于镜头左下方一角,这并非中心的位置,象征了他们的平凡——他们只是一派繁忙热闹中的一份子,他们只是一对普通的爱人。

当然,我们同样可以这样理解,导演本人也并不清楚(或并不愿意弄清楚),此时应该让演员表现出怎样的情绪,带出这个让王尔德即使不得不忍受妻亡子散、牢狱之灾,甚至还立下了“再见面就杀了他”的誓言,都不能忘却、为之死心塌地的拥抱——有的时候,表现上的“无力”,或许也是导演“强化”尊崇感的一种方式吧。

更何况,狱中的王尔德自己也说:“我并不真正了解自己。”他终其一生,带给我们无数经典戏剧文学作品,然而这“一生”,只是短短46年时间(——与张国荣在世的时间一样),文字间他那种睿智的光芒,足以让人相信他的自信和不羁。然而在电影中,王尔德非但没有多少惊世骇俗的气质,反而更多地作为一个受“异端”之爱所困,徘徊在家庭与道德边缘的平凡人出现。这种处理,只是对于名人生活的万千叙述手法的一种,然而这种亲切感,却是我个人所喜爱的。

片子中,那个给他莫大困苦的“他”名叫阿尔弗雷德·道格拉斯,外号“波西”,是一名“老大粗”贵族的幼子,两人初识时,波西仅仅21岁,而王尔德已经36岁,在文坛算是有了不小的名气。而这个在贵族学校玩票性质任职的波西,却带着自顾自的神情,隆重登场了。或许,在电影中,王尔德正是被他那种自信而又倔强、顽固的表情所吸引,这个年轻人甚至有些居高临下,算是透露出自己对王尔德作品的赞赏,可叫人听来,却像是一种挑衅,仿佛在说:“嗯,老头子,没想到你还不错嘛。” 真实中的王尔德确实应该不会像电影中那样,立马对“无轨电车”般开始抱怨陈腐的学校体制的波西回一句:“他们怎么能这么对待一个如此美丽的人儿。”,但想必在小小地吃了一惊的同时,心里奇妙的感觉顿时涌动了起来。一场互相吸引的游戏,就此开始。

尽管王尔德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波西多么多么有才华”,而且事实上,现实中的波西确实是一名才子,但电影中,却选择了将他塑造成一个擅长“享受生活”的花花公子,天真烂漫,成日里喝酒、看戏、游玩、宴会,不知疲倦。他偶尔也会如一个文艺青年般抱怨两句学术腐败世道不公——正如他生龙活虎地出现在王尔德面前一样,但更多的时候倒像是麻醉自己,全身心地以投降的姿态麻醉自己。

接下来的故事充分说明了我们经常在媒体上看到的一句话:“明星不是火星人,明星也是老百姓。”飞蛾扑火般的王尔德开始借各种理由离家与波西共度(现实生活中他们确实会在一起工作,但是电影里可没那么严肃。),更是在爱情的滋润下写出了名剧“温夫人的扇子”。然而,又是句老话“好景不长”。正如前面所说,波西沉迷于花天酒地,更多的时候像一个永远不知道满足的小情人,企图让王尔德用每一分钱为他买礼物,用每一分钟来陪伴他;然而当他病倒在床上,连拿一杯水的力气都没有的时候,他却说,“你这个病怏怏的中年人样子真叫人恶心。”(现实中的波西有时确实会相当的不讲道理,这幕戏的真实性由王尔德的一封信中的详细叙述作佐证,真是几乎完全实在的。),同时还嫌弃他吝啬自负,“只爱你自己。”而王尔德的评价却出奇的宽容:“波西他只是不懂得爱与被爱……他身上有他残暴父亲的阴影”。尽管把波西赶出了家门,可一听说波西的哥哥自杀,立刻口中喃喃,双眼失神:“他该多么难受啊。”,于是又张开怀抱,揽进满脸泪痕的他的那个“他”。

最后的情节里,王尔德状告波西的父亲污蔑诽谤不成,没想被他反告了“有伤风化”,投进了大牢,服起苦刑。然而此时旁白中响起的,却是“巨人的花园”中的一句话:“不,没有人伤害我,那是爱的印记。”看至此时,心中酸楚,间或有些小小愤慨,正所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人一死心塌地起来,就是这么甘愿受折磨。

历史上真正的波西,还曾经将莎乐美的法文原著翻成英文,在学术上是有贡献的,但电影却将他刻画成几分任性、冲动、幼稚的爱人,这种人物性格上的弱化,却使得戏剧表现力得到了锐化:“波西”更像是一个迷梦,一个让人一跃进去就不想醒来的迷梦。电影中的他或许成全了人们对于他的美好想象,同时,也让崇敬王尔德的人感到,他的一往情深有个一个梦幻但却让人更能接受的解释:有时,复杂的心理分析,严肃的现实依据,远没有一个童话有力。

顺便提一句,扮演波西的Jude Law 是我最喜欢的男演员之,但他却不属于我心目中“演技好”的那一类。对他的喜爱属于飘忽于梦境之中,难以用客观标准评判的境地;其实颇似电影中王尔德对波西的感情:一举手一投足,便让人想要为他赴汤蹈火。Jude和波西一样,是美的,如希腊雕塑一般美,我曾经说,“他似乎永远无法融入一些角色,尤其是现实性太强的,因为他最擅长的是扮演一个象征符号般的‘自己’,除此之外,他的任何形象都有些游历本体之外的缺点。”

在他的身上,仿佛就有文首所提到的王尔德妙语的印证:你得不到他,这是一种悲剧,你得到了他,却发现他不属于这个世界,这也是一种悲剧。

 2 ) 爱的伤痕

王尔德是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无论穿衣打扮、待人接物、著书演讲,一切的一切,他都时时身体力行自己的唯美主义。他惧怕丑的事物,王尔德曾见过在本系列第一篇中提到过的法国诗人魏尔伦,因其容貌丑陋而甚感厌恶。下面这段王尔德的“至理名言”既能表现他唯美至上的准则,更透露出他傲视不羁的风范: “个性善良不如长相美貌,不过个性善良总比长得丑好。”

1891年,时年37岁的王尔德认识了21岁的道格拉斯。这位相貌迷人的侯爵之子,改变了王尔德的人生际遇。道格拉斯昵称波西,在王尔德给波西写信的落款中,充满了“永远爱你的”、“天天想你的”、“只属于你的”这样的字眼,他满腔热情、无所顾忌地倾吐自己的赞美与爱恋。在他才华横溢、热情飞扬的笔下写来,波西仿佛是天仙下凡、人间尤物。 “我爱你,我爱你,我的心是一枝玫瑰,是你的爱促使了她的开放;我的生活是一片沙漠,受着你甜美的呼吸的吹拂,它清凉的春季就是你那双美丽的眼睛;你小巧的双足所至之处,都给我踏出阴凉的山谷,你头发的香气就像没摇,无论你走到哪里,哪里就发出肉桂的芳香。” 两人都是追求享乐之人,当真是声色犬马,珠联璧合。波西的父亲昆斯伯里侯爵风闻二人关系,便严辞要求二人断绝往来,波西一向与父亲关系不睦,更是将此作为报复机会,迎面反击。夹裹在粗俗的父亲与自私的儿子之间,王尔德越陷越深,成为了这场争斗的牺牲品。 “他一个餐馆又一个餐馆的寻找我,目的是想在整个世界面前侮辱我。他气势汹汹,大有如果我还击就把我消灭,即使我不还击,也要把我消灭的架势。” 在波西的撺掇怂恿下,王尔德将侯爵告上法庭,然而乾坤扭转,万劫不复,最终被送入监狱的却是在法庭上慷慨陈词的王尔德。对比王尔德早两年写给波西的情书,再读他在漫长的地狱噩梦中写就的《狱中书》,两者情绪反差之大,令人难以置信。当年的天使在如今的笔下成了自私浅薄的负心人,尽管他拼命压制对波西的怨恨,字里行间仍满是绝望、愤怒、忧苦、悲哀…… “我坐在自己曾经拥有的美好生活的废墟上,几乎被痛苦摧垮。” “悲哀,以及悲哀教会人的一切,就是我的新世界。” 王尔德在法庭审判中,阐述了他那震惊英伦的“不敢说出名字的爱”: “‘不敢说出名字的爱’在本世纪是一种伟大的爱……这种爱被误解了,误解之深,它甚至被描述为‘不敢说出名字的爱’,为了描述这种爱,我站在了现在的位置。它是美的,是精致的,它是最高贵的一种感情,它没有丝毫违反自然之处。……这个世界不理解这一点,而只是嘲讽它,有时还因为它而给人带上镣铐。” ********* 把Wilde译成《心太羁》实在是神来之笔,既扣上了王尔德名字的本意,又恰到好处地点出了他的行事风范。 这部电影对于我来说,命运多舛。从VCD时代到DVD时代,买过数次,一直就没有一张能完好放出来的碟。零零碎碎地看过好几次,当最后终于完整看下来的时候,却已是兴趣大减,味如嚼蜡。 本片的选材就是王尔德与波西的情事以及之后将他陷入牢狱之灾的那场审判。这场风化案即便是隔了百年的风雨,在今天似乎仍然足以引起沸沸扬扬的议论。电影算是很忠实于史实,如果了解王尔德的人看这部电影,可能会觉得循规蹈矩、浅尝辄止;而不了解王尔德的人看这部电影,可能又会觉得不甚了了、雾里看花。 不过我觉得这部电影最巧妙的是,借用王尔德给儿子讲自己的童话《自私的巨人》,曲径通幽。据说王尔德给儿子讲这个童话时,竟然失声痛哭,儿子问他为什么哭了,王尔德回答道:真正美丽的事物总会使他流下眼泪。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个童话正影射了王尔德自己从“快乐王子”到“悲哀巨人”的命运: “谁敢把你弄成这样?”巨人吼道,“告诉我,我去取我的长剑把他杀死。” “不要!”孩子回答说,“这些都是爱的伤痕啊。” ********* 虽然电影本身并不如何出色,但是演员阵容却相当齐整,特别是在10年后的今天看来,这部电影简直荟萃了当今英伦的才子美男。 主演斯蒂芬·弗莱(Stephen Fry)绝对是这一角色的不二人选,不仅形似王尔德,而且同样是才子,身兼作家、编剧、导演、演员多职;不同的是,王尔德毕业于牛津,弗莱上的是剑桥;而且他们同样都是gay。这位才子现在还年年主持英国的电影学院奖,语带机峰,妙趣横生,绝对有王尔德遗风。 不过就电影而言,对王尔德的塑造多少有些面目模糊,这种以恣意纵情文字著称的作家,还是看他的作品,才能最了解他这个人。 在我看过的电影里,男人能演出“天使面孔,魔鬼心灵”般人物神采的只有两个:一个是《全蚀狂爱》中的莱昂那多,一个就是本片中演波西的朱迪·劳(Jude Law)。演这部电影时,朱迪·劳还远没有今天的名气,然而他却将波西这样一个天使与魔鬼结合的化身,演绎得让人又爱又恨。影片最后,他在阳光下的回眸微笑,简直是……唉,如果当日的波西真是如此丰采,我就一点都不奇怪何以王尔德要一次次落入同样的深渊。 可惜的是,如今的朱迪·劳越来越融入好莱坞,名气是越来越响,八卦是越来越多,而且依然帅哥一名,可当年那种闪亮的魅惑光彩却不复存在。 罗斯是王尔德的终生好友,也是为其打开通往男性爱的第一扇窗口,一直对王尔德无怨无悔,最终死后葬于王尔德的墓中。影片里对这个人物的塑造多少会让人感叹王尔德的所爱非人。演罗斯的演员迈克尔·希恩(Michael Sheen)现在说来似乎也没什么名气,可你要是看看他去年在《女王》中对首相布莱尔的演绎,真是令人叹为观止。感觉英国的男演员随便拎出一个,都实力雄厚。 片中还出现了王尔德的另一位情人约翰·格雷(John Gray),由于王尔德有一部极为著名的小说《道连·格雷的画像》,因此不论是当时,还是后世,人们总是会将这两个现实与小说中的“格雷”联系在一起。他的扮演者艾恩·格鲁福德(Ioan Gruffudd),如今在好莱坞也是风生水起,演过《神奇四侠》中的奇幻先生,《亚瑟王》中的兰斯洛。我倒是对他在BBC电视剧《远大前程》中的匹普形象更有印象,感觉还是经典名著改编影视更服他的水土。 本片中还有奥兰多·布鲁姆(Orlando Bloom)在大银幕上的第一次灵光乍现。他演一个街边的Rentboy,戏谑诱惑地和王尔德对视了半天。当然我是多年后知道他演过这部电影后,才又后知后觉地把他从人堆里找出来。 ********* 王尔德是美的殉道者,他生逢一个并不真正需要美的时代,他以自己招摇的美和“不敢说出名字的爱”挑战整个时代的道德神经。最终,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他成就了美在精神黑暗时代的命运象征。 王尔德最终长眠于巴黎的拉雪兹公墓,如今每日都有慕名而来的女士在他的墓碑上一亲芳泽,上面永远印满深红浅红的唇印。虽然公墓工作人员会定期清洗墓碑,然而每次清洗过后不久,又会有形色各异的唇印尽现碑身。 “快乐是给美肉体的,但痛苦是给美灵魂的。”美在任何时代,永远都不会缺少真正的爱慕者。

附:

“大师和他的情人们”这一系列文章中谈到的电影,皆涉及一些作家的同性爱情故事。之所以取这么个俗不可耐兼狗血淋漓的名字,其实也是拜各种译名所赐。就好像Wilde译成《心太羁》本很绝妙,而有人非要译作《王尔德的情人》;又或者如同Maurice不译作《莫瑞斯》而要译作《墨利斯的情人》一样,生怕观众不想入非非,硬是要把“情人”安在上头。

大师和他的情人们(之一)——《心之全蚀》

大师和他的情人们(之二)——《留心那话儿》

大师和他的情人们(之四)——《莫瑞斯》

大师和他的情人们(之五)——《小尘埃》

大师和他的情人们(之六)——《克里斯托弗和他的同类》

 3 ) 懦夫一个吻,勇士一把剑

三月的空气还是寒气浓重的。当我午休起来,手脚冰冷,听到窗台上叽喳的小鸟叫,脑中下意识的冒出来:真美妙,好像国王的军乐队。……我知道,我又开始想念Oscar了。

奥斯卡王尔德,有多伟大就有多渺小,多迷人就有软弱,多善良就有多邪恶,多深情就有多残酷,多短暂,就有多让人久久不能释怀。

他从鱼贯而过的“中产阶级”人群中穿过,意气风发,睥睨万千。那幅画面美丽又悲伤,从一开始就注定要灭亡。而我只能坐在这里,眼睁睁的看着一切无法离开,又无可救药的发展下去。像Robbie一样。

“拒绝诱惑的唯一方式就是屈服于诱惑。”

Bosie对王尔德而言,是一场心甘情愿的沦落。我一直相信,人与人的感情并非培养出来的。每个人一旦出生,都会有另一个人在远方等待着你。我们寻寻觅觅,想找到那个人。终于有一天,你看到TA,无须多言,一个微笑,一个颦眉,就好像已经认识了一万年。像CLOSER里nat看到jude说:"HELLO,STRANGER."
像宝玉看到颦儿时说:“这个妹妹,我是见过的。”像BOSIE看到OSCAR时似曾相识的微笑:"Are you looking for someone?"“是啊” 我想oscar的心一定在说,这就是我在茫茫人海中,终其一生要找的人。只要一眼,就是万年。

“我可以掌控世界,却掌控不了对你的感情。”

Bosie是OSCAR生命的意义,他是罂粟也是百合,是蜜糖也是砒霜。是灾难,也是OSCAR的生命不能承受之爱。他没什么好,他自私贪婪、粗鲁冷漠,他肤浅堕落,幼稚轻狂。他是OSCAR心头的一把刀,一次次将艺术家的心剜下,一片一片,遍体鳞伤。可是他不能没有他,因为如果失去他,他连心都会忘记跳动。他是他无法摆脱的梦靥,也是他爱的花园里最迷人的一朵花。

我想,打碎诗人心灵的水晶面的人,不爱艺术。

我曾经很多次的想过,如果王尔德出狱后可以忘记过往,重新来过,或许可以开创一番新的天地。后来又觉得自己很好笑,因为如果那样的话,他就不是王尔德了。牢狱生活毁掉的不仅仅是他的身体,他的名誉,他的家庭,而是他它那颗善良敏感、傲视万物、永不妥协的心。它变得支离破碎,再也粘合不起来。一颗温和敏感的灵魂,一旦被摧残,永远都不会痊愈。所以我们看到了《狱中记》里的王尔德变得斤斤计较、患得患失、言辞刻毒、喋喋不休。有人会想,这是我们认识的那个王尔德吗?为什么变得让人如此失望?他没有变,他只是一无所有了。是一个人在走投无路的境况下表现出的无助和软弱。他还是我们王尔德,只是那颗能写出《快乐王子》的温柔纯真的心被他藏起来,不许我们看到了。

“是谁竟敢伤害你?”“那是爱的伤痕。”

电影的结尾很温暖,定格在王尔德想要永远留住的那个瞬间。他的Bosie浅笑嫣然,眉目如画,一如他们初次相遇的样子。释怀了。OSCAR一切的苦痛都释怀了。原来他一直都在等待他的微笑,一直。就让我假装相信,这就是结局,没有后来的分离与怨恨,背叛与埋怨,老死不相往来。电影为我,也为王尔德编织了一个梦,感谢导演的慷慨。Oscar,你在那里觉得冷吗?

懦夫一个吻,勇士一把剑。王尔德注定不能做勇士。他是Bosie爱的懦夫,是深情却不负责任的丈夫和父亲,是无数人眼里孤独的巨人。

 4 ) wilde's boys

  “你恨我!你恨我是因为我是oscar唯一爱的人,而你,只是他众多boys中的一个。”
   如果没有这句话,我是否会在看完《wilde》的周日晚上少悲伤一点?我是否会不让这部剧纠缠我的梦境,直至黎明?爱应该得到相应的报偿,毫无希望的绝恋,只应该用于浪漫的幻想。我们可以为了自己爱的人付出一切,一如robbie对wilde;我们也可以剥夺自己不爱的人的一切,一如wilde对robbie。电影是悲伤的,它不能更深地悲伤,所以用字幕匆匆地结束了自己。现实更加悲伤,却躲在所有人关注之外。
   33岁的两个孩子的父亲wilde,被19岁的剑桥学生robbie第一次引入了同性爱之门。王尔德很快琵琶别抱,robbie只能注视离开的爱人的背影。王尔德爱上了如天神般美丽的bosie,bosie爱他,折磨他,妨碍他,抛弃他,给他引入麻烦,而即将上庭的王尔德仍然隔着铁栅栏握着他的手轻唤“darling boy”。在bosie抛弃病弱的wilde时是robbie在照料他,在bosie跑开时是robbie警告他“bosie永远不会长大”,而对robbie的爱,wilde只是回应“我长大了。我不会回去了。”
   是谁的家庭让王尔德最终作了两年牢?是bosie。是谁在一片口水的羞辱的行列中向王尔德脱帽致敬?是robbie。是谁在王尔德入狱后消失?是bosie。是谁去接王尔德出狱,并一直照顾他的家人孩子,告诉他们你们的爸爸不是坏人?是robbie。然而,bosie仍然是王尔德的“darling boy”,为了他王尔德离开了妻子儿女;而robbie,只不过是“boys”中的一个。
   bosie对robbie说:“出狱后我要和他一起,我要给他所有东西”。而事实怎么样呢?三个月后他们决裂了。王尔德爱的人,最终未能给他幸福。
    而现实却更为冰冷。王尔德1900年死于贫困,死时robbie和另一个朋友守着他。而bosie最终向社会忏悔,变回了douglas侯爵,结了婚,然后,为了忏悔他旧日的放荡生活,用尽全力从各个方面攻击robbie。robbie致力于艺术评论,并经营王尔德的作品,令更多人看到。49岁时他去世,几十年后,遵照他的遗愿,他的骨灰被放在王尔德的墓穴中,放在他亲手埋葬王尔德的同时为自己留好的位置。
    那么,你爱谁你会很知道,而谁爱你最深,你永远都没有机会知道。
    我睡得很不好,wilde的情节一直纠缠于我的梦里。在梦境的最后几分钟,我修改了故事的结局。wilde出狱后和bosie在一起,但他知道bosie终会离开他。他捆绑并囚禁了bosie,bosie将在旅馆的空房间里死于消耗,没有人知道。只有robbie知道这一切,他帮助王尔德一家——妻子、孩子和王尔德坐着一辆小车一起离开。在我即将醒来时,robbie正在为王尔德的孩子买旅途中吃的蛋糕。

 5 ) 永失我爱。——关于电影[王尔德Wilde1997] -

关于王尔德,记忆开始在那句“人生的悲剧只有两种,一种是得到,一种是失去。”于是好像人生从头至尾都是悲剧一场。或许,这是他的自述。

搜索这部电影的时候,它被挂上了“同志”或者“gay”的标签。我想这只是和电影内容有关,但这决不是电影想要表达的。它是悲剧,它是戏剧化的王尔德的一生,它是一个旷世奇才被冷落被鄙夷的笑谈,它是一次不被理解不被了解的悲哀。王尔德与布斯的相恋,是同性相恋的先驱,但是关于罗比给王尔德的感情,我无法苟同于电影所述。罗比在王尔德有限的一生中,贡献了无限的光热,那是爱,磅礴的爱。但那是否是爱情呢?我不了解电影导演是如何验证的。是否该为我们伟大的王尔德保留历史的真实性,而不是为了迎合百年后人们对于“同志”这一特殊群体的新的接受或者好奇,来作为噱头戏弄。

王尔德是自私的。电影中贯穿了王尔德为他的两个孩子讲述《自私的巨人》。王尔德的作品中,最让我心欢喜的还是那两本小小的童话册子。王尔德自私地爱着布斯(尽管布斯要比他还自私),他没有顾忌社会没有顾忌家庭没有顾忌爱他的妻子。当然,天才对于社会嗤之以鼻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完全无视朋友罗比的劝诫,无视妻子的容忍和原谅,这是否是在用太多的失去,来换取一个“得到”——得到布斯那有限而自恃的爱。《自私的巨人》中巨人后来开放了花园,他拥抱亲吻那些孩子。当他询问那在树下受了伤的孩子,手上的伤口从何而来时,孩子的回答很美:“这是爱的伤口。”

这是爱的伤口。于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爱都伴随着伤痛。有人说,王尔德在给孩子将这个故事的时候,几次流泪。后来,巨人倒在了树下,被上帝带走了。我总觉得,这个巨人好像就是王尔德他自己。他用童话自述。同时,也用童话宣泄。《渔夫的灵魂》里写,马加代人出生时,是老人,他们越活越小,直到变成婴孩时,死去。那是他百年前写的童话,可是你不觉,这是百年后我们的生存状态吗?直到离死亡无限接近的时候,我们才肯用一颗单纯干净婴孩般的心灵去看待世界。或者天才的锐处即在此,他们未卜先知。

电影《我爱你巴黎》里,有一个小故事,和王尔德有关。那个热情激昂的姑娘深情地吻了王尔德的塑像。她深情地背着诵着王尔德的诗句,只是身边的男人不解风情。后来,静止的王尔德笑了。其实两人小小争端过后,结局还是好的。或许我们的生活是需要这要一个契机,将存在着的矛盾爆发,然后我们发现了,然后我们解决了。片子里的姑娘爱着王尔德,我也爱着王尔德。呵呵,只是王尔德不爱我们,他爱的是男人,漂亮的男人。

在狱里的一幕,让我很感动。王尔德试探地握紧妻子的手,他对她微笑。他在为她注一剂强心剂——至少,让这颗被冷落了太久的女人柔软的心,再度坚强起来,哪怕只是一瞬间。导演的这个处理,我很喜欢,包括后来关于王尔德离开监狱壁墙后那段安排。他没有立刻回到布斯身边,而是在妻子离世,自己了无羁绊与牵挂后才重新追寻自己内心渴求的爱。此前曾看过一些史料说,王尔德是在出狱后抛妻弃子直奔布斯怀抱的。那么,导演的这个安排或许仍是有主观情调的,让我共鸣。只是历史的不容篡改,王尔德还是无法摆脱内心,男人的摇摆不定。他曾背叛并离开了妻子,所以上帝惩罚他,给了他布斯。布斯比他还要自私,他欲望,他炫耀,他向社会与道德挑战,只是他的枪手是王尔德。于是王尔德成了他的盾牌,他承担着社会的明枪暗箭蜚短流长,他面对着布斯父亲的诽谤,他忍受了一切怀疑鄙夷陷害。同时,他也无奈地看着布斯离开了。他太爱,在永远的失去面前,或许只能永远地告别。他也走了,王尔德走了,在四十六岁那一年。

他高大、略略肥胖,他长发,他眼神深邃。他并不帅气,但有摄魂的气魄。他在被告席上神采飞扬地为自己申辩,他让那些伪善者汗颜,他在狱中理着利落短发用体力存活。他穷尽一生完成了一场炫目的恋爱,让我们敬仰的恋爱。

其实,回味这部电影,我并不想过多围绕着他和布斯的感情。我分不清真假,我无从了解。只是再次印证了天才的单纯和固执。一根筋的头脑并非就是天才,但天才多数如此。

罗比,是否有人注意到这个让王尔德尝试了第一次“禁果”的男人。他多谋,他宽容。他在王尔德有了新欢的时候,只是淡然微笑;他在王尔德遇见麻烦的时候,为他开脱为他解决;他在王尔德面临怀疑的时候,他让王尔德的妻子心安,他为他选择明亮的道路。当然,也有他无能为力的时候:他看着王尔德飞身堕入火坑;他让他逃走,以此躲避布斯父亲咄咄逼人刀刀毙命的穷追,然而王尔德留了下来,他被判“有伤风化”他入狱他落魄。有谁,能在朋友饥寒交迫时,义无反顾地为他遮风挡雨,无怨,也无悔。这部片子里,除却王尔德,我最爱的是罗比。其实,嫁男人,应该嫁这样肯担当的。

康斯坦斯,也就是王尔德那个忍辱负重的妻子。这个词用的很中国化,我觉得这个女人身上有中国女人的气质。她宽容,她沉默,她在外人的怀疑非议面前极力维护丈夫的尊严,她全副身心投入给孩子,她在男人犯过错之后依旧懂得容忍和原谅。婚姻中,伟大的女人不是那个让丈夫没有胆量出轨的悍妇;而是能够在男人身心分离后还可以平和地说“我明白。我原谅你。”,然后在他低头认错的时候,牵住他的手带他回家。这很难。真的很难。

王尔德写尽了人间悲喜,也写尽了单纯善良。最爱的,是他的童话。有安徒生的痕迹,但让人比读安徒生多一点思考。美人鱼是幼年时的幻影,而他笔下的渔夫,同样是爱上了人鱼,但让我们有了成年人的审视。他的一生在不断的得到与失去,得到的是身外物,失去的却是能够支撑人生的永恒。永远地不断地失去。

他说:“My wallpaper and I are righting a duel to the death.One or other of us has to go。”于是他就毫不眷顾地走了。

如今,在我心里,他,却是像活着一般,死去。

 6 ) 没有任何惊喜

今天晚上看的是《王尔德》。
以我喜欢王尔德的程度来说,现在才看这部电影,实在是有点奇怪!
不知为何,我对这个“心太羁”,实在是没什么好感。
即便看起来,制作得非常精良的样子。
因为熟知王尔德的那些生平,看起电影,一切都在预料中。

我觉得,所谓传奇人生的传记电影,不该这样跌宕起伏地去写,
把他们当作天才或者怪兽,用猎奇的目光,给予歌颂以及毁灭。
反而应该当作平常人一样,充满情感,日常琐事,
在这些后面,是天才的心灵,在高傲的闪光。

这是一部不错的电影,只是好得没有一点儿惊喜。
太平庸了。而王尔德,即便宁可是矫饰的,也不愿是平庸的。
何况在他的华丽以及放肆之外,就像花园里笨拙的巨人,
他原本就是真纯的。

 短评

看完电影,王尔德和波西在我心目中原本的形象已经毁得差不多了。

4分钟前
  • 沉歌
  • 还行

裘德洛那骄傲娇纵的小样儿,啧啧~

7分钟前
  • 小鲨鱼💙
  • 力荐

男主怎么看怎么像巴里摩尔- -。。jude唱歌的时候哎呦我擦!再看发现当初眼里只有裘德洛都忽略了麦克辛和艾恩也是俩美人!

10分钟前
  • 彌張
  • 还行

王尔德和道格拉斯的爱。如果爱能够如此理智的选择的话,还能叫它爱吗?

15分钟前
  • Ridden
  • 推荐

第一次觉得Jude Law演对了角色 英音这东西性感的让人发颤安安~~

17分钟前
  • 饥饿艺术家
  • 还行

豆瓣上的姑娘,有几个不爱王尔德?

18分钟前
  • 推荐

其实我觉得主角是robbie来着的

21分钟前
  • 资深鼻炎患者
  • 推荐

“这是我知道的,最令我颤抖的豪言壮语,一百年前被最优雅的人用优雅的态度说出,比长发愤怒青年的重金属喊叫更对我的胃口。”

22分钟前
  • 木鱼暮渔
  • 力荐

不,孩子说,那是爱的伤痕。

27分钟前
  • Zia
  • 推荐

裘.德洛当年竟然是这样的美人~~

30分钟前
  • 尼桑,都是尼桑的错
  • 还行

Jude Law演的Bosie Douglas好棒!尤其是片尾那一笑,人物十分传神!以前在电视上看过原型Douglas的照片,2人颇有神似!而对主角Oscar Wilde的演绎就很让人失望了,不仅演员长相不像Wilde,而且毫无神采~

31分钟前
  • 静@Einfühlung
  • 推荐

世界上有两种悲剧:得不到所要的;得到。

35分钟前
  • 光年‖影视歌三栖民工
  • 推荐

Judy Law在阳光下的回眸微笑,不愧Lily Prince的称号,“百合花中的王子”

38分钟前
  • 眠去
  • 还行

Utter injustice ! Michael Sheen's Robbie is as cute as a Teddy bear! So sweet and loyal. True love, they put his ashes in Wilde's tomb was so right.

40分钟前
  • sarah🇺🇦
  • 力荐

Stephen Fry演出了我们心目中的王尔德。其实,当时的Jude Law还是个完美无缺的奶油小生,他还没有成熟,却有最美的外貌

44分钟前
  • 马普尔老姐
  • 力荐

剧中裘德洛的颜简直了,与年轻小李子可以出个组合:美少年帝国双壁。

49分钟前
  • 诸葛若见
  • 推荐

“世界在我掌握中,我却掌握不住对你的感情…” 世界上只有两种悲剧:一种是,得不到想要的;一种是,得到。——Wilde

52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men think women should be protected by not knowing, but no knowing only make it worse哦马丹看了法庭辩论那里我真的要爱上王尔德了,有意义的辩论//我已经爱上了王尔德和油炸叔了,哦漏

54分钟前
  • A.M.
  • 力荐

看《自深深处》就觉得太苦情了,像那种看得让人生气的“我的极品男友帖”,完了看一半去搜了小情人的照片,瞬间理解了一切。果然是用巅峰期的裘德洛来演绎都只能称之为“还原”的美貌啊……

56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生命以幻影欺骗我们 我们追求快乐,它却给我们苦涩与失望

1小时前
  • 是为圆圆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