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牧歌

HD中字

主演:伊万·麦克格雷格,詹妮弗·康纳利,达科塔·范宁,彼得·里格特,鲁珀特·伊文斯,乌佐·阿杜巴,莫莉·帕克,瓦莱瑞·卡瑞,汉娜·诺德伯格,朱莉娅·西尔弗曼,马克·海德斯,萨曼莎·玛西丝,大卫·斯特雷泽恩,欧森·詹姆斯,大卫·惠伦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6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美国牧歌 剧照 NO.1美国牧歌 剧照 NO.2美国牧歌 剧照 NO.3美国牧歌 剧照 NO.4美国牧歌 剧照 NO.5美国牧歌 剧照 NO.6美国牧歌 剧照 NO.13美国牧歌 剧照 NO.14美国牧歌 剧照 NO.15美国牧歌 剧照 NO.16美国牧歌 剧照 NO.17美国牧歌 剧照 NO.18美国牧歌 剧照 NO.19美国牧歌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信笔闲耕

不想说太多的废话,一个近乎完美家庭里成长起来的一个近乎疯狂地女儿,用自己所谓的高尚亲手葬送了自己父亲的人生。我所感到的在那样一个动乱又安稳的年代背景下,一位平凡的父亲对女儿真挚无私,不求回报,深沉压抑的爱。妻子的无耻背叛与贪图享乐使他毅然决然地离开了那个他曾经深爱,把自己夹在女儿和她之间饱受煎熬的那个女人。主人公在听到女儿所遭受的种种非人一般的待遇后所表现出的出离的愤怒与妻子冷艳高贵愈发青春光彩照人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女儿的思念与担忧让他的内心从未得到片刻愉悦,而碍于亲人朋友又不能流露出来,多年的压抑,饱受痛蚀的灵魂,再也不愿忍受让女儿受到分毫的伤害。于是她不顾妻子的阻拦,收拾起他一直珍藏的承载着关于他与女儿之间最温馨美丽的回忆物品去等待女儿出现。然而女儿依然拒绝跟他回家,最终他愤然扯下了女儿脸前的面纱,看到的女儿残缺的牙齿,想到了女儿曾经经受的难以言表的苦难经历,他再也不愿做一丝强迫女儿意愿的事情了,他只能静静地离开,等待着再次探望女儿。然而,女儿再也没能出现,无尽深沉疯狂的思念,最终摧垮了他的身体,带着没能见女儿一面的深深遗憾离开了人世。影片采用倒叙的方式,用一个曾经只与主人公有这一面之缘的主人公弟弟的同学的口吻,在听主人公弟弟的口中讲述的故事的方式,将整件事情娓娓道来。我想我能够理解他的妻子,她受够了女儿的叛逆,和女儿对自己毫不尊重的粗鲁行为和语言。在经受了几番煎熬几番辗转甚至精神崩溃之后,她决定彻底放下,通过一些手段找回自己的青春重新开始新的生活,换一个新的环境,彻底的摆脱过去。而她发现丈夫与自己的想法截然相反,背离而去,再加上温柔多才的设计师恰好抚慰了她寂寞空虚的心房,我相信她犹豫几番之后,最后总没能抵挡住设计师的攻势,其实之前已有伏笔,女主的岳父对总设计师的挑剔评论后的几句牢骚,似乎已经在提醒自己的儿子,而主人公内心如焚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看完电影之后内心冲击久久不能平复,美国牧歌所展现出的美国公民自由多样的思想,中产阶级的奢靡生活,理想主义追逐理想所使用的极端手段,凡此种种无不反映了美国社会的发展过程。

 2 ) 《美国牧歌》伊万本人的父女关系和承载苦难的能力

作为喜欢伊万(尤恩)的人,这个影评不是要八卦,而是表达对白左围攻他的同情。 一、关于导演处女作的问题 这个电影是在导演辞职的情况下,由伊万接替的,当时或者停拍,等待选择新导演,那将带来投资灾难,甚至导致前期拍摄彻底报废,伊万作为男主熟悉拍摄的各方面,他成了导演的接替者,这跟他雄心万丈地要当导演,不是一回事。 伊万获得欧洲电影节影帝的《影子写手》,其实也是临时救场。原定的尼古拉斯.凯奇,是好莱坞大腕,但他的经纪团队看到了影子写手政治上过分敏感,有可能无法在美国院线推出,坚决辞演,伊万不怕,在导演波兰斯基还在监狱待审,遥控拍摄的情况下,接替出演,稳定了整个剧组。

 3 ) 道德綁架跟道德强制性

【唐默思】道德綁架跟道德强制性
American Pastoral by Philip Milton Roth, who received a Pulitzer Prize for his 1997 novel, on which this namesake movie (2016)is based.
『美國牧歌』/美國田園詩/美國心風暴(臺)

 荷里活墮落非自今日始。但是未看這部電影之前,也一時半刻料不到如此之甚。今年的奧斯卡給了那部不知所謂的『拉拉藍』。對比手邊這部默默無聞的『美國牧歌American Pastoral 2016』,方纔體會到這種墮落積重難返,好萊塢幾乎不可能恢復舊日光彩。因爲整個影壇潮流已經跟社會現實脫節到如此地步。儘管還有良心藝術家拍攝類似好電影,衹是估計連籌措資金也很困難。我很少看完片尾字幕。這次忍不住坐定定看到末了。看到裏面有明顯的中國名字出任助理監製。這種安排恐怕跟資金來源有關。且不管這種資金是否真的屬於所謂『大外宣』,至少膽敢投資到這樣一部電影的製作中來,主事者也算有些眼光,對電影藝術的發展,功德無量。
 這部電影改編自Philip Milton Roth的普里澤獲獎小説。這位羅斯據信是在世美國文學大師當中最有可能獲得諾獎的。我對美國當代文學已經相當隔膜。看了這部電影相信這些言論并非過譽。儘管諾獎中的文學類多少跟奧斯卡一樣,近年來屢屢荒腔走板。也算是世風日下不知今夕何夕的一個脚注吧。
 既然如此,這類作品的不合時宜就是顯而易見的。據説電影出來就接連遭到所謂白左勢力口誅筆伐,難以受到奧斯卡關注自不其然。跟導演的美國前輩例如奇連伊思活梅爾吉普森等右派一樣,少不免遭遇市場冷落的困境。就跟上面提到過的中國資金介入,恐怕確實跟電影圈的白左勢力猖獗息息相關。
 長話短説,這裏還是就電影論電影。電影中的父親(由導演本人一身二任)面對妻離子散的慘況,忍不住質問自己何以走到如此地步,到底哪裏做錯了。(I've done everything wrong, since when?)
 整齣電影其實就是試圖回答這個問題。
 故事背景是一個非常傳統的模範家庭模範夫妻,居然養育出一個忤逆叛逆背棄一切傳統的女兒。
 故事描寫六十年代美國反越戰學潮當中,一個猶太中產家庭所遭受的無妄衝擊。這個家庭的女兒,作爲故事中心的聚焦點,因爲患有口吃而生性叛逆更進而萌生反社會傾向。跟『國王的演講』一樣,現代心理學寧可將這種病症視作心理而非生理現象。故此在治療中,常常專注於人際關係的衝突改善。進而衍生出的一系列變化跟當時的社會矛盾緊密聯係了起來。
 猶太家庭祖輩猶太教,當然重視教育,到老都不會放鬆、放棄。老頭堅定不移地認爲:A child cannot decide,言下之意就是不能自説自話,一言一行都必須照著規矩來。不可越雷池半步。例如小女孩隨大流,解釋說小母牛就是被公牛『騎』的。老頭就不樂意。說這不是女孩子家家該説的話。
 小女孩當然其來有自。她母親基督教背景,婚前面對老頭的無端刁難,斷然說,可以考慮不要孩子(Then we won't have a child. So, the old man was won over),既顯示出她罕見的決斷能力,也爲日後的母女關係,投下無可挽回的陰影。換言之,既然你可以爲自己幸福反抗傳統禁忌,爲什麽別人就不可以?底綫一旦突破,一切都順理成章,伊於胡底?而突破底綫的理由,肯定無比『高尚』無比『合理』。
 電影發展的綫索,除了女兒之外,亦未放過母親這條綫。
 爲了試圖從失去女兒的陰影中解脫出來,母親到日内瓦去做臉部拉皮手術,企圖靠外科整形手術來恢復失去的青春。然後就是出軌。這纔是恢復青春的真正良藥呀。
 作者緊緊抓住這條綫索:西方社會變遷的背後,根本就是女性主義作祟。
 女性主義的興盛,確實跟家庭關係的破碎息息相關。傳統價值以家庭觀念爲基石。西方文明不正是建立在男權爲基礎的家庭之上的嗎?女性主義要背棄傳統,衹能視家庭爲牢籠。
 衝出家庭、『婦女解放』,是一個非常政治正確、又跟現代化潮流緊密結合的時代運動。
 牽一髮動全身。緊緊抓住這個關鍵之處,電影就舉重若輕地勾畫出自六十年代以降,西方社會所有變化的根源。離婚權、墮胎權,一直到彩虹權、同婚,邏輯出發點都是這裏。
 電影中的女兒叛逆傳統道德,恰恰也開始於『政治正確』的宏大敘事。
 在六十年代反越戰的時代背景中,女兒追隨革命組織,以暴力手段反抗社會,最終以逃亡收場。
 衹不過,逃亡衹是故事中的一個場景,更重要的是『逃亡』成爲逼迫女兒不得不因此成長的契機。
 父親似乎比較折中,對女兒的溺愛,直接導致了女兒的反叛最終走向極端。有評論據此引申到所謂父女戀情結。即使有這種因素,作用也是映襯女兒成年之後,父親如何面對女兒同齡女子的誘惑。據原著黨的分析,小説比電影更殘酷。跟女兒同樣年輕的同夥麗塔誘惑父親,電影中的父親似乎有掙扎,畢竟也熬過去了。可在小説中,女孩居然得逞了。羅斯就是用這樣的驚世駭俗來揭露中產階級道德的虛僞。女性主義的興盛當然也是其來有自。存在都是合理的。西方文明的發展當然也必須面對這個困境。
 上文提到,家族的教育傳統遭到一系列的挑戰,恐怕是一切變化的根源。
 問題是,變化難道不可以、難道完全不合理?
 問題的另一提法是,教育是否真的可以擺脫傳統的束縛,真的放任自流?
 電影給出的答案是不可能、不可以。
 因爲電影的後半部份幾乎詳細刻畫了女兒的結局:那就是走向耆那教的東方自然主義規管制度。
 實際上,在外人(例如其父)眼中,她已是一具行尸走肉,所受到的摧殘,甚至遠超政府可能施加給她的懲罰。然而令人感覺驚心動魄的事實是,女兒據說是自覺自願走上這條路的。
 這到底是斯德哥爾摩症候群,還是事實本身的邏輯使然?
 現實當中,人們會面對同樣困惑:穆斯林婦女視面紗頭巾爲自身不可剝奪的權利。西方社會爲什麽不能尊重這樣的權利籲求?
 電影本身當然不能給出清晰答案。衹不過如我舊作中反復提過的發展模型,有限空間中的能量發展衹能向對方轉化,亦即陰陽魚的模態。盛極而衰、衰極而盛。很東方的發展認知。非綫性。但可以很辯證地解釋綫性系統看來很荒唐的現實存在。
 稍微具體一點底看來,恐怕必須說,或者此,或者彼,人總要受某種束縛、某種支配。
 你厭倦西方了,那就走向東方。反之亦然。『天邊外』并沒有其他選擇。
 這就是尤金奧尼爾告訴我們的悲劇命運。人的命運。人的悲劇。
 那些沒有思辨思考能力的無神論患者,往往靠攻擊宗教的傳統形式儀軌來獲得心理滿足,最典型如蛤蟆一臉天真地向西方傳媒訴苦,說你們科技那麽發達,都能上天入地了,爲什麽還那麽相信上帝。
 其實蛤蟆即便在西方也能找到知音,找到很多諸如此類的無神論同道。
 例如電影中的心理治療師,就不是可有可無的閑筆。
 女兒製造炸彈致人死命被迫逃匿過程中,首先求助的,就是這個心理治療師(Sheila Smith, your therapist)。
 心理醫生幫助女兒隱瞞,幫助她藏匿。所持理由就是職業道德,醫生不能泄露病人私隱。
 她在受困女孩面前本來是神父牧師一類的角色,應該將懸崖邊緣的女孩拉回傳統正道,拉回到社群當中來。
 然而取而代之的,卻是將受困女孩推落街頭叢林的懸崖,讓女孩被迫受到無盡的侮辱與損害。如果女孩最終通過這種慘痛經歷總算領悟一些人生真諦,那麽正如其父所痛責自己的,這是這個社會教育體系的失敗,是整個社會的失敗。
 因爲正是通過其人之口,父母開始懷疑女兒的口吃,居然是自己太過成功所形成的無形壓力。
 離棄教會傳統的社會功能之後,教會在社區生活中已變得可有可無了。傳統上通常由牧師神父扮演的疏導角色,成爲一種學科專業社會職業,爲了博取病家信任,想方設法也要找出心理狀況的緣由。反而捨棄了社會動蕩對幼童所可能帶來的影響。對於世界觀尚未建立的幼童來説,與其將心理狀況的根源歸咎於家庭因素,爲什麽不能正視影響更大更重要的社會因素、歷史因素?根據小説電影交代的場景,難道不是電視上出現的越戰畫面,對幼童稚嫩心靈造成更加嚴重的傷害嗎?
 然而,這是西方傳媒不得不堅守的政治正確:民衆應該有知情權(當然後來也有一定程度的妥協)。
 自然想到十九世紀伏尼契小説『牛虻』。裡面描寫牛虻向實際上的生父主教懺悔,結果遭到出賣。
 這個古老的兩難局面當然無解。聖經中經常描寫的律法主義跟救恩之間的爭執,一直延續到今天。
 由此可見,以人的有限智力來試圖解釋解決這樣的道德兩難問題,衹能說是人的僭妄。人以爲科學可以解釋一切問題、可以解決一切困難,就跟時下熱門的AI技術,似乎一旦有了AI,什麽人間奇跡都可能創造出來。
 之所以敢說這樣的熱衷於事無補,就是因爲價值論的選擇,根本就不是一個科學問題。
 價值判斷,是非黑白對錯正誤强弱,如此等等,并非棋盤一樣一目瞭然可以客觀分析理智判斷的。
 簡單說,面對外力挑戰(外星外族人、病毒病菌),AI分析結果是幾無勝算之際,你會因此就放棄抗爭,束手就縛嗎?即使AI的存在發展本身,真的會突破『人』的價值限制,最終越過人本身嗎?
 價值判斷、價值選擇,并非依靠理性分析就可以得出結論的。
 人本或非人本,纔是問題的本來面目。
 這是因爲,價值選擇衹能人本。人分裂了,價值觀念必定撕裂。
 除非是所謂來自天外的不可抗力。那時候人當然衹能說,天亡我也,非戰之罪。
 在此之前,人的宿命就是在不可能中找到可能。人就是向死而生。死中求生。
 電影中,女兒的成長過程所經歷的正是美國社會價值傳統遭受懷疑,價值觀念遭遇撕裂的時代。
 懷疑撕裂的後果,就是大洪水突至。禮崩樂壞。
 價值錯位,無所適從,就是這個禮崩樂壞時代的典型特徵。不要道德綁架成爲革命者的口頭禪。
 那些說不要道德綁架的人,本意其實是不要道德,尤其是不要人家指出其不道德的本來面目。否則的話,就應該明白,道德本來就要『綁架』在一塊兒,讓大夥兒過日子幹啥事兒都有憑有據有道有理。自個兒可以決斷的,可能是良知良心良善,很多時候跟道德一回事兒,畢竟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卻也有些時候未必,例如自個兒覺得對、覺得好,可就跟大夥兒的習慣不是一回事兒,那也可能被認作不道德。例如魯迅跟許廣平同居,從他們自身的想法行爲上看,實在是很好很對的事兒。偏偏擱那個年代,大夥兒寧可接受三妻四妾也不待見自由戀愛,就會很自然地將他們的事兒,看作是傷風敗俗。這就是最典型的所謂道德綁架了。
 這麽一説,道德跟法律的關係就很容易釐清了。法律靠社會公權力强行制約;道德則靠衆口鑠金,靠三姑六婆街頭巷尾的紛紛議論,形式上雖然不强制,實際效果上,卻同樣具備强制的力量。在這個意義上,道德就必須具有『綁架』的能力。
 當然跟法律的强制有所不同:法律的强制靠公權力來執行;道德强制則仍舊依賴個體良知。衹有在具備個人良知的條件下,道德强制方能起作用。這也就是個體人要在不斷的正面教育下纔能獲得良知并足以跟道德相配合,并且最終得到『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樣的完美境地。
 這個所謂『矩』,就是强制性的規範教條,就是道德的基本形態。
 儘管,這是一個很高的標準,并不是每個個體人都有機會達到這樣的高度。但其間的邏輯關係還是很清楚的。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道德跟法律形成相輔相成的互助關係。法律當然存在力所不能及的巨大空間,電影『Catch me If You Can』非常典型地刻畫了這一社會困境。於是纔有教會纔有學校纔有各種機構團體來努力讓民衆受到各種各樣的束縛,使之成爲合格的社會人,最終讓社會得以順利運行。

 東西文化在意識形態上的對立本來是個非常健康的現象。我早年寫過一篇討論『文化失範』的短文,裏面講到性善性惡同樣出自對人性的價值判斷,本身沒有高下之別。所謂文化傳統其實就是植根於價值判斷的因應措施。看看如何在實踐中讓人性受到價值論的束縛,使之不至於『逾矩』,最終成長爲完美的人、『真人』以至於『聖人』。
 在這個意義上,所有文化的終極價值都一定是『普世』、『普適』的。因爲所面對的都是相同人性。價值判斷的對立恰好形成最終『同歸』的『殊途』、構成一個完美的陰陽互補格局。
 坊間一直傳言有諾獎獲得者聚會,爲病入膏肓的西方社會號脈并且開出以『孔儒』治世的藥方。
 傳言無論真假,其邏輯則是合理并且成立的。
 因爲按照我在文中的説法,在有限空間中各自發展的陰陽力量,盛衰之際,衹能向對方發展。由此形成以陰陽魚爲形象的發展模型。
 換言之,西方的文化傳統走投無路時,一定會向東張望,從東方傳統中汲取思想資源。
 電影中表現出來的局面就是,對西方文化喪失信心或者西方文化對管教女兒束手無策之時,他們能找到的唯一出路就是東方,就是東方傳統。電影裏面舉出的耆那教當然是東方傳統中最爲古老的思想資源之一。貼在墻上的五條誓言其實并無新意,跟西方傳統的宗教規條一樣,是任何社會成員要和諧相處所必須遵守的行爲規範。
 女兒卻心甘情願拜倒在這些誓言規條之下。除了因爲經歷過現實的暴烈教訓之外,也因爲這些教條是女兒不得不依附的社群所共同遵守的。除非你不想繼續呆下去,你作爲一個逃亡者,你別無選擇。
 這就非常典型地映射出道德教條的强制性來源。
 換一個角度來理解東土五四救亡風潮所折射的西望動機,不也可以見出反叛東土傳統的衝動,確實植根於救亡圖存的心理之中嗎?跟電影中的女兒一樣,彼時的五四先賢覺得不能再靠讀經治天下了。所以纔會出現全盤西化的理想跟建議。可惜的衹是未能完整理解何謂西方傳統。輕率地割裂西方傳統的體用,以爲作爲器用的『德』『賽』二先生纔是需要引進嫁接到東方傳統之體上便可以見『影』的『竿』卻反而將西方傳統之根『基先生』棄若敝屣,不理解『賽德基』三位一體纔是西方文明根源。
 百年來的發展演變到了今天,不僅尚未警醒現代國人,反而對西方器用支撐下發展出來的物質成就癡迷成障志得意滿,真以爲可以從此取代西方君臨天下了。
 以至於上面引述的西方智者引入『孔儒』治理天下的陳述,也被這些智障學棍當作支持自己野心的證據,叫囂靠建設孔子學院便足以征服天下人心。
 不止個體經常面臨這樣的挑戰,東西文化本身都同樣面臨相似的境遇。强勢或弱勢的轉化,決定於是否明白此中機制,能否把握這個樞機要竅。
 川普總統首次外訪便去利雅得、耶路撒冷跟梵蒂岡,固然可以很外交辭令式地解釋成借道順道。惟三個中東城市恰好是亞伯拉罕信仰的三個中心,也不能不説是處心積慮刻意做出的選擇。
 此中意義恐怕仍有待發掘。衹是讀者諸君不必小看背後玄機。世界畢竟面臨巨變。
 影片或許還有一些瑕疵。例如故意避開這個重大歷史題材所可能有的現實意義。一味聚焦於父女與母女以及家族成員之間的關係上面。但是瑕不掩瑜,這部電影無論怎樣看,都是不可多得的。

【附注:駐馬店令人痛徹心扉的視頻跟上次佛山小悅悅一樣,映照出當今中國真是如何盛世。若繼續這裏的道德强制性討論,則須追問如此事件頻發的原因到底何在。所牽涉的,到底是世道人心,還是法律規條。有人試圖引入歐美所謂救人免責法(Good Samaritan law)來救治。效果如何?恐怕不必等司法實踐來證明就可以知道大體上的結果會怎樣。因爲,無數實例見證過,面對救助需要時,一些外國游客并不知道是否可以免責,也會慨然出手相助。原因不外乎其人擁有源自聖經的道德意識。這就是本文一再申説的,道德衹能存在於價值共同的生存共同體之内。價值撕裂的社會,最終難免面對無道無德的困境。換言之,社會無道,難以要求個體有德,無論公德還是私德。首先遭到破壞的自然是公德;久之,私德也難以保持。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此之謂也。同樣以外國人爲例,網上有他們同樣如何缺德的報道,仔細看下去就知道,他們在中國生活久了,入鄉隨俗而已!】

06/15/2017

 4 ) 平凡与符号

《美国牧歌》的牛逼之处在于,面对成熟或不成熟的各类型政治,没有呼天抢地,没有愤世嫉俗,而只是将生活中因政治因素导致的悲剧视为阴晴圆缺般的旦夕祸福,谁碰上谁倒霉,将它紧紧压抑在背景层面,剩下主要就是聚焦于这位倒霉的父亲,如何通过他,让观众认识到父爱的平凡、永恒与伟大。 这部电影的精彩之处还在于,有意无意表现出了人的“符号困境”:我们用符号定义自己和世界,然后在满是例外的世界中重新定义符号,混乱中彼此一直被符号遮蔽,终其一生也无法挣脱符号。从这个意义上说,与其说本片在为“小资”洗白,不如说它“洗白”了一切,将符号的复杂性还原,这反倒让符号简单起来。 当代西方电影与文学的高级,我观察,大多都反映在这个层面。

 5 ) 其实这是一部有深度的,反应人性的复杂情感的电影。

说的是反战,但映射了心理对人的影响,心里崩溃毁灭一切……所以,反战只是一个由头。 影片中段直至结束,越来越沉闷伤感的剧情,讲述了父爱之伟大,不离不弃……但事实又并非如此简单,也许只有类似经历的人才会有同感。 所以,普通人不容易产生共鸣。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一部好影片,但不会给你带来轻松愉快,但也没什么反对的理由。

 6 ) 批斗右派伊万

伊万这下捅了蚂蜂窝吧,欧美好些人在骂他呀,好像在批斗右派的感觉。需要他写个检讨书之类的吗?

这家伙有前科,上次英国收容难民问题,好多进步演艺人士为难民站台,伊万不去,已经受到了很多质疑和批评,这电影火上浇油,政治上更加错误。居然丑化当年反战勇士,更加不能忍了,所以骂得好热闹。
其实伊万也没有右到哪里去,他认为伊拉克难民的问题,应该解决在这个国家,比如恢复当地的行政、治安、生产、教育等等。至于最困难的孤儿问题,他在伊国治安混乱,白人极容易遭到绑架杀害的情况下,深入伊拉克,探访已经建立或者筹备建立的孤儿院,向世界发出缓建的呼吁,我个人感觉这比给难民站台危险多了。伊万那一派的主张,也不一定是错的,英国不是伊拉克人的家,这对英国人和伊拉克人都是无法承受的。但是他是右派的标签好像是被贴上了。

谈回这个电影,究竟什么是美国人的核心价值观,有的人说是人权,不是呀。美国建国的时候,还有黑奴的,如果人权最高,那肯定在建国的时候,就应该废除黑奴,而不是等到南北战争。所以美国的基石不是人权,是民主。

美国人对独/裁有惊恐式的反映,现代影响最深刻,也最小白的电影是《星球大战》,前传是民主的沦丧,正传是帝国的终结,直白而深邃。《星球大战》不是写的太空史,而是罗马帝国史,对凯撒评价最低的就是美国人,凯撒是以对外扩张的需要建立权利集中的皇帝独裁制的,对外血腥屠杀,造成了无尽的灾难(角斗场就是控诉),对内野蛮统治,罗马皇帝败类多,最败类的皇帝尼禄为了消灭贵族(潜在的皇权竞争者),把贵族埋土里只露出脑袋,用类似收割机一样的东西来回扫荡,死在现场的,说明是反贼。独裁成了罪恶、血腥、野蛮的代名词,而民主成了正义的化身。美国拖垮前苏联的太空军备竞赛,名字就叫“星球大战”计划,不单纯是技术原因,而是内在的精神追求一致。

你只要简单想一想,美国多次陷入战争状态的原因,是有人侵略本土吗?没有。面对希特勒、日本军国主义,美国人宁肯死那么多人(多么地违反人权),他也要血拼到底。那是他的底线。其他一些战争,也有他认为其他国家的民主制度面临被摧毁的危险,或者他认为已经陷入独裁而导致的。这才是美国的核心价值。

为了这个价值,阶级矛盾变成次要的,就像影片中白左骂伊万这个资本家奴役工人,伊万说你胡说。我给了工人工作机会,他们在我家的工厂工作40年,如果我真地奴役他们,他们早辞职了。为了这个价值,种族矛盾变成次要的,黑人你有事说事,打砸抢不行。打砸抢不但侵犯个人财产,也妨碍民主的有序表达。为了这个价值,美国确实发动了战争,所以它肯定高于反战。战火中的越南小姑娘好可怜,但最终她成为美国的养女,而不是越南的革命群众。

这个电影的观念不一定对,但确实是美国树立并践行的观念,多多少少你能从这部电影里,看到美国中产阶级真正珍惜的是什么,所以就算伊万是右派,个人认为这部电影还是比较真实的。

而且给伊万贴右派的标签,有点激进,他拍摄的《奏出新希望》等电影,是十足的左派,面对撒切尔政府大批关闭煤矿,导致工人失业,背负的巨额房屋贷款成为泡沫(都在矿区),这部电影发出了给予利益受损者尊重的最强音,政府为治理环境,而取消煤矿产业也许没有错,但应该给予矿工同情与补偿。如同这个电影,伊万也是复杂的,左派不一定真左,右派也不一定真右。

 短评

讲的什么?一个蠢女儿毁掉一个完美的家。

10分钟前
  • Colin叻
  • 力荐

Blocking of actors is boring, rigid and not natural. Moments are dragged too long without giving any additional information. Scenes follow each other without a sense of purpose or drive. Character interactions lack a sense of energy. Ewan McGregor should never make another film!

13分钟前
  • 小地瓜想养一只
  • 很差

一万选择罗斯的这本改编很大可能是出于对parenting的恐惧的共鸣,但实际上原作没有如此单一,它更多地关于一种对既有身份和天性的憎恶,一种天然寄居在人身上的虚无,而不纯是女儿以用极端背离的方式来逃避恋父的痛苦或是对思潮毁灭家庭的控诉。它应该是《美国牧歌》而不是《玛丽怎么了》。

16分钟前
  • CharlesChou
  • 还行

孩子受到的影响尤其是青春期,更多可能来自同学、朋友、社会。家长有多着急啊,这么一个好好的家庭,就被糊涂女儿搞成这个样子。

18分钟前
  • Sabrina
  • 还行

有几个儿女是能如父母所愿的。人生下来就是孤独的,注定沥尽苦难的一生,然后带着失望和痛苦离开这个世界

20分钟前
  • Vivian
  • 推荐

癫狂又暴力的年轻人总是成为政治斗争的出头鸟和主力军,相似的情景在历史上发生过,也正在发生。

22分钟前
  • 瑞鸡
  • 还行

中规中矩。剧本台词写得太直接,恨不得把主题全写出来。父女情作为剧情中心却在中间直接消失了一段时间。这种题材处理得太散文诗了,感觉伊万因为倾向表演让每个人都慢慢演,这种表演上的拖沓是后期也提不上来的,稀释了很多张力。另外摊上这种闺女就算是弗洛伊德也得哭昏在厕所。

26分钟前
  • 爱幻想的小孩
  • 还行

本来以为是个充满回忆杀的电影,结果万老师把时间线全部捋直了,结尾猝不及防升华了一下:他是我误解最大的人😂但毕竟处女座!还可以更好,他就是那个一边在蒙古荒野里翻车一边思考人生的神奇的欧比旺:)

27分钟前
  • 毓簌
  • 还行

比我爸还要苦逼的爸爸 there he is!

28分钟前
  • RITA
  • 还行

社会思潮变化下,一个家庭中的矛盾,恋父的女儿嫉妒母亲的优秀,变成口吃,青春期依旧如此,走向极左大概率也是家庭不和睦,男主的“我爱你”这种片汤话并不能解决家庭中的矛盾,人们只能是互相忍受着彼此的尖刺,直到女儿失踪,制造炸弹。后来男主找到疯魔的女儿,生活跟家庭已经一去不返了。电影只是把女儿的形象做的更极端一点,不太有人会不知道好歹,只是由于某种阴影不愿面对,所以才做出外人看来自己伤害自己的事情。当然要是减弱了极端程度,大家的观感可能又变成“就这点事,至于么”

32分钟前
  • 好像一段呆木头
  • 还行

国王的选择一部挪威电影,讲述的是哈康七世国王作为挪威国王在二战时期对德国的政治想法进行的选择。挪威是君主立宪制国家,首相的上台需要国王的认可,方可生效。其实整部电影属于主旋律电影,大致讲的就是民主独立意识。电影的描述比较平淡,没有激烈的冲突,基本上属于乏善可陈

34分钟前
  • 长情的娃
  • 还行

女主演是美国往事那小女孩。故事讲在越战期间一个美国父亲用爱如何找回丢失的女儿。当时反战高潮,马克思主义者借机搞邪教式洗脑,女儿被卷入政治谋杀。通过一个家庭,串起美国一段历史。个人和历史交织,直触灵魂。我猜豆瓣评分低的原因是这部电影稍稍有点散,节奏舒缓吧,反正这个分数低了

38分钟前
  • 色色猴
  • 力荐

看了半个小时就想把他女儿掐死。觉得自己是在拯救苍生,结果只是给世界捅窟窿,被咒骂的实业家父亲才是尽自己微薄之力稳定社会。讲真中产家庭最容易出傻逼白左了吧,毕竟生活环境太好容易没见识想的又多还谁谁都看不上。ewan全程企业家outfit太好看了!不过原作者是相信太美的母亲会给女儿带来压力吗?

42分钟前
  • 鸟鸟弗斯
  • 还行

学运父母忧心记历。

46分钟前
  • bird
  • 还行

伊万的处女作还蛮稳的,野心还不小,不过剧本略平,提到了问题但放弃了深究根源(不太相信心理医生的说辞真的是创作者的看法)。Merry的行为,放在现在很多年轻人身上也不少见呀……

50分钟前
  • mOco
  • 还行

拍的四平八稳的,从最初选角到接手导演,事实证明Ewan就是思想钢印,人人都爱他,以至于偌大的美国都选不出一个比他更美国梦的本土演员

53分钟前
  • The 星星
  • 还行

故事告诉我们别娶选美冠军 三颗星给伊万和小结巴 人们需要学会在苦难中享乐 当救世主也需要天分 别想当然

56分钟前
  • M酱
  • 还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心理扭曲常年打着反战和人权的旗号却时刻在发动/协助恐怖袭击平民的白左到现在还没死完。(心疼一万蜀黍

57分钟前
  • De Ajacied
  • 较差

心疼这位父亲。小孩长大变成怎样的人有时会消极的觉得是运气,无关父母教育、成长环境、独生或有同伴、贫穷或富有、单亲或双亲那些,你永远无法知道你的孩子会是怎样的人。对宗教等一切要洗脑控制人的组织一向没有好感。

60分钟前
  • 阿九
  • 推荐

一个典型传统的美国犹太商人家庭,却因为女儿投身了极左的Weather Underground“地下气象员”组织而四分五裂。影片演得中规中矩,但刻意丑化左翼的WU组织,扭曲了美国越战前后,那么一段轰轰烈烈的人权.反战等等的革命运动时期。3星给影片本身,但意识形态被这么扭曲,给个1星也可以。

1小时前
  • bugz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