鼹鼠

HD中字

主演: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Brontis Jodorowsky,José Legarreta,阿方索·阿雷奥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法语年份:2011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鼹鼠 剧照 NO.1鼹鼠 剧照 NO.2鼹鼠 剧照 NO.3鼹鼠 剧照 NO.4鼹鼠 剧照 NO.5鼹鼠 剧照 NO.6鼹鼠 剧照 NO.13鼹鼠 剧照 NO.14鼹鼠 剧照 NO.15鼹鼠 剧照 NO.16鼹鼠 剧照 NO.17鼹鼠 剧照 NO.18鼹鼠 剧照 NO.19鼹鼠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鼹鼠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神秘莫测、枪法绝伦的独行杀手“鼹鼠”(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 Alejandro Jodorowsky 饰)和他年仅7岁、赤身裸体的儿子(布朗提斯?佐杜洛夫斯基 Brontis Jodorowsky 饰)骑马漫步在墨西哥炎热的沙漠之中。他们路过一个被匪徒“上校”及其爪牙血洗过的村庄,鼹鼠按照垂死村民提供的线索一路追踪,将上校一伙一网打尽。在此之后,他将儿子留在一座寺院,带着他解救的女人继续踏上旅途。女人向鼹鼠讲述了四大高手的传说,这个好胜心切的男人向四大高手发起挑战,他凭借高超的枪法和精巧的计谋一次次得逞,却也在这一过程中若有所悟。   本片荣获1972年墨西哥金羊奖最佳摄影奖、1974年意大利阿索罗美术和美术家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独女君未见第一季警车联盟大雨成灾使命召唤中华赌侠(国语版)歪星撞地球第一季忏悔录邻家大贱谍目击证人1973与霍金一起了解宇宙狐狸的夏天第二季你邻居的妻子小塔历险记之记忆森林相残极速舰艇雾隐怪客假面骑士电王热爱2019高冷姐姐霸王少无声血战大醉侠 大醉俠007之八爪女国语追风行动我的内心泰语热血新仔2李尔王一九八四956只在想死的夜晚特别篇第六日战友无声加罗律师第三季不结婚的女人将装修进行到底巧克力哭泣杀神特捜9 第三季松花江上邪恶力量 第十二季

 长篇影评

 1 ) 我所害怕的光芒与真理


在书吧里看完《鼹鼠》里面响起了自发的掌声,手虽然没动但是心里忍不住的想向导演鼓掌,脱帽致敬。2个小时内涵盖了宗教,历史,哲学,心里学的各种元素,并且将它放在一部影片里面连贯起来,光这一项已是少数人能驾驭的了。

全片的分割还是非常清晰的三个部分(有些符号内容含义是借鉴于人)

第一部分:以追踪屠杀为线索,剧情上显示了主人公的枪法,交代了孩子,角色之类。枪代表了权利,而这一部分貌似只是从很基本的层面去诠释权利,像武者以胜和杀伐之勇,暴力制伏暴力。里面有很多炼金术的符号,也不是很明白。男人的下体象征权利,被割除代表了失败。女人在里面的地位值得玩味。


第二部分:关于寻找四个高手,第一个高手象征本我,第二个象征爱,两个人阴郁维纳斯和丘比特,第三个象征精神和灵性,心与脑的关系,第四个象征思考或者真相?这个不太确定,大概就是所谓的人剑合一的地步之类,但是最终是以自杀结束,并且留下我感到了迷惑。这段觉得很有意思,很想听听大家的讨论。里面后来出现的人我觉得象征恶魔,代表诱惑。里面联想到很多类似伊甸园里面蛇诱惑夏娃的感觉,但是导演表达的远远超过这些。女人象征着欲望,在第一二部分,透露着非常明显的男性主义。最后发现欲望和诱惑全部抛弃了男主人公,如他所说,当回到了原地就会死去。以一群畸形人抬走他结束。

第三部分:最后融合了很多禅和开悟的感觉。也是最终像点题一样的在镜头里面做了鼹鼠的比喻。鼹鼠相当于真理和真相,人们追寻真相却被之灼伤。圣人所见的真相以及超脱小镇之外的真相,逐层递进。教堂开枪的一幕有非常强烈的宗教讽刺意味,最后坐化的一部分则非常禅宗。里面关于金钱和共济会的标志,黑奴和剥削表达的也非常明显。大智若愚的主人公以圣人的角色出现(里面长大成人的儿子拿枪指着他时说,我不能杀死我的主人)整个小镇缩影了人类金钱社会和剥削关系。从镜头里面看,引起了我异样而复杂的感觉。这可能就是所谓的超现实表达的现实体验强烈。

大致如此,觉得这是一部非常值得一群爱电影的人进行讨论的电影,另外很不赞同人说的导演在故弄玄虚,能故弄玄虚到此地步并能引发人想法的,也是相当相当够格的好导演了。

另外,在拍摄手法和景色上来看也是相当不错的可观赏影片。

 2 ) 鼹鼠的故事

鼹鼠带着儿子来到一座血流成河的村子,村民已被屠杀殆尽,鼹鼠试图在一个奄奄一息的村民口中得知凶手的身份,但村民只想快点结束生命,随后儿子开枪结束了将死之人的痛苦。接着他们在路上遇见了三个土匪,一个喜欢在山头甜高跟鞋......一个喜欢用剑切香蕉吃......一个喜欢把粮食在地上铺成一个裸女的形状,然后吃掉.......三个土匪拦住了鼹鼠的去路打算决斗,他们以气球放气的方式倒计时,结果其中两个土匪被鼹鼠快速枪决……并在杀死最后一个土匪时得知了屠杀村民的凶手“团长”。此时“团长”和他的手下们正在屠杀另一个村子,并将一座寺院里的传教士们困在一起,然后与这些教徒接吻,扒光衣服当马骑........而“团长”则在独自享用一个女奴隶后将女奴交给手下们分享。鼹鼠抵达后杀死了他的手下们,并将“团长”的蛋蛋用枪打碎.......“团长”随后捂着下体羞耻的开枪自杀.......一旁的教徒们看得津津有味。随后鼹鼠带着被解救的女奴上路,留下了自己的儿子并告诉儿子长大后找到自己,然后杀了自己,即弑父……

鼹鼠和女奴在无边的沙漠里前行,从这里开始,剪辑开始变得混乱而无序,各种快速,非线性剪辑,跳切,场景毫无过渡的拼接,人物动作的不连贯等等,还有大量宗教意味的场景和画面,大量性器官的隐喻画面,比如用手指揉搓剥开的水果等等;让人看得“心惊胆战”.......鼹鼠从女奴口中得知了沙漠中有四个高手,于是鼹鼠决定杀掉四个高手。第一个高手是一个总是坐禅的瞎子,他有两个手下,一个没手的人背着一个没腿的人.......鼹鼠一个个将他们解决。完后遇见了一个黑衣女人,黑衣女人与女奴埋在沙子里缠绵........第二个高手是一个枪法神准并且恋母的胖子,他的宠物是一头狮子。鼹鼠本不是他的对手,但鼹鼠偷偷用玻璃渣割伤了母亲的脚底,趁高手查看母亲伤口时偷袭成功,杀掉了高手.......第三个高手是一个与众多兔子为伴的乐器爱好者,鼹鼠中枪后却毫发无伤,然后轻松的解决了高手。原来他将前一个高手制作的铜碟藏在身上刚好挡住了子弹......第四个高手是一个用网子可以反弹子弹的老人,结果一无所有的老人斥责了鼹鼠追求强大,追求荣誉的欲望,并最终自杀.......当鼹鼠成功杀掉四大高手后,身边的黑衣女人与女奴却开枪打伤了他,然后两个女人如情侣般骑马离去……随后鼹鼠被一群畸形人救了下来。

多年后鼹鼠在畸形人们居住的洞穴里醒来,一个侏儒女人告诉他他们是村子里近亲繁殖的后代,被村子里的正常人赶走并禁锢在了这个洞穴里。于是鼹鼠决定去村里赚钱然后将洞穴与村子挖通,让畸形人获得自由。随后鼹鼠带着侏儒女人来到了村子,他们靠街头滑稽表演来挣钱。村子里一群肥硕的中老年女人在强上一个黑人男佣时却喊着男佣主动占她们便宜.......这一段的幽默感与恶趣味让人印象深刻。最终被诬陷的男佣被吊起来枪决……总之这是一个混乱,反伦理,反人类的村子,两个决斗的人同归于尽后,裁判宣布后死的人是胜利者.......宗教信徒用左轮手枪进行俄罗斯转盘游戏,以此证明神的存在,在大家都相安无事后,一个小孩好奇拿过枪却打死了自己……众多男男女女聚集在房子里滥交……而鼹鼠则打算与怀了自己孩子的侏儒女人结婚,结果他发现教堂里的信徒是自己的儿子。儿子本想杀掉他,但由于鼹鼠还有未完成的使命,于是儿子与父亲一起开始挖隧道,解放畸形人,并一起在街头卖艺。最终他们成功了,但回到村子的畸形人们却被村民乱枪打死,愤怒的鼹鼠化身不死之躯,杀光了村民,最后自焚而死……儿子则带着侏儒女人以及刚出生的婴儿离开了村子。

 3 ) 装B电影的感触

这几天,跟随豆瓣的高分,连续看了几部艺术电影。

对艺术电影,有了点小心得哈。

我的看法,艺术啊,就是装B者的别称哈。。。【当然,此看法不一定正确,请艺术家们不要骂我!】

废话也不多说了。咱就谈谈对这个电影的一点看法。

①显然,里面由很多宗教元素。神父啊、十字架啦、一只眼睛的旗帜啦;等等。咱们也看不懂。大概依稀觉得那个一只眼睛的旗帜是个邪教哈。。。最后那个家伙那把枪,说要跟神赌一下,结果人家换成了真子弹,就杀死了一个孩子。。。【让我想到了义和团哈】

不过,虽然谎言被揭穿了,但这个村子的人还是打着一支眼睛的旗帜哈。。想说明邪教深入人心么??

②一群丑的要死的肥胖老妇人,诬陷黑人奴隶为强奸犯,最后黑人奴隶被执法者当街枪决。这段,单独拿出来,主题当然明显哈。。。不过,跟影片的主题,不晓得什么关系。

③从开头说。一个高手,穿着一身黑衣,带着他7岁的裸体儿子。在沙漠中,让他儿子把玩具和妈妈的相片埋进沙子里,不晓得要表示什么意思。为啥他儿子不穿衣服咧?为啥要把妈妈和玩具埋进沙子咧?告别童年?可儿子才7岁啊。。为啥要告别童年咧?【搞不懂的时候,想想,这是高雅艺术,就好理解了。】

④高手带着儿子,解救村庄,杀死暴徒。然而,却被一个女人迷惑,抛弃了自己的儿子,去战胜4个所谓的决斗高手。这里,不晓得想表现什么。英雄难过美人关?

⑤四个高手,居然就被他给骗死了。

第一个,掉入陷阱,嗝屁。【因为这个高手说他看不见哈】纳闷,这个高手的两个缺胳膊断腿的手下为何不先查看现场啊!!!

这个高手两个特点:

A:速度快。跟男主数1、2、3抢泥娃娃玩。男主抢不过他。他说,你看,我牛逼吧。我眼睛看不见,你都抢不过我哈。【因为高手自己暴露自己的短板——眼睛看不见——所以给了男主可乘之机,挖了个坑,让高手掉下去了。】

这个故事是不是在告诉我们:不要在对手面前,主动暴露自己的缺点啊????

B:开枪打不死。高手让手下对自己开枪。出血了。高手用手抹着血,对男主说:你看,我挨枪子是不会死的。【这是不是高手弄的小魔术在吓唬男主啊???!】

当然,高手还是死在枪下了。不晓得为啥!!难道是气死的????

第二个决斗高手,本来可以一枪嗝屁掉男主的。但非要给男主讲解一些大道理,然后,居然又答应给男主一次决斗机会。【这个跟我们看到得很多黑帮电影类似啊,好人被抓后,坏人就是不杀他,非要废话,然后被好人反杀!!这个是不是这类电影的鼻祖啊!】

结果,男主使诈,把碎玻璃丢妈妈脚下。妈妈因为很牛逼,走路不带看路的。结果脚被划破了,高手分神,被缴械,直接被枪杀,根本没比赛。

【这个故事是不是告诉我们:高手决斗,不要给对方过多机会啊!!!】

第三个决斗高手,看来是养兔子的高手。当然,还会拉提琴玩音乐。看来,真的是个搞艺术的人。不过弄不懂圈一堆兔子搞什么东东,难道又是隐喻??

反正,这次养兔子的高手没有暴露自己的缺点,也没有给男主机会。而是一枪命中男主的心脏。可惜,男主这次,又玩了“主角光环”——永远打不死哈——胸前的一块铁片片刚好挡住了高手的子弹。然后高手被嗝屁。。。

这是不是后来,什么铁烟盒挡子弹、什么橡皮头挡子弹、总之,主角胸口有个东西可以挡子弹的先河哈???

第四个决斗高手,更加流弊。直接告诉男主,我牛逼,我不在乎。我不跟你比。看你怎么赢我呢?

男主说,可是,你不跟我比,我怎么带走你的生命呢?

高手说,嗯,原来你要我的生命啊。来,拿去!抢过男主的枪——自杀了!!!!!

这第四个高手,看来是真正的哲学家哈!!!嗯,艺术家。。。

我估计啊,这第四个高手心里琢磨:前面三个都被你干掉了,我是最后一个。按照导演的意思,我肯定也是要被干掉的。还不如装个B,自己干掉自己得了。

--------------------------------------

⑥战胜4个高手后,男主应该是世界第一了,但他并没有喜悦,而是迷惑。然后,居然就被妹子给骗了。中途跑出来的莫名其妙的黑衣妹子骗了他的女人,还给了他一枪——当然没死。之后,俩个女的就从此在电影了消失了。。消失了。

我也搞不清楚,中间出来的那个黑衣妹子是个什么象征????莫名其妙来,又莫名其妙离开。。

反正,一直到影片最后,都没有出来。。

你别告诉我,这俩妹子经过几十年,最后都变成了后来村庄上面的那一群死胖子老女人吧??

⑦男主被一群畸形人弄到山洞里当神供着,一下子就过去了N多年(看他儿子 的模样,应该至少过去了20年)。男主醒来,然后带着畸形女外出山洞,乞讨、收钱、买炸药、挖洞!!!

靠这是什么操作?从后面看你那么牛逼,为何不直接弄把枪,干掉上面村庄里的一群死变态?

难道男主经过这几十年的修炼,大彻大悟了,认为暴力解决不了问题????

问题是,你乞讨、收钱、买炸药、挖洞也解决不了问题啊!!

你说,你从洞里爬出来,到村子里去传道,给大家显圣,也行啊,你在那里乞讨,然后弄一些下流猥琐的搞笑的表演是为啥咧?最后,居然被人逼迫跟侏儒女发生关系,侏儒女居然怀孕了!!!

⑧后来出现的黑衣男,我一开始也没搞清楚是谁。看影评才晓得是被他抛弃的7岁的儿子。现在变成了跟他一个模样。

他儿子一开始要杀他。是因为他抛弃儿子的时候,说过让儿子长大了来杀他的。问题是,儿子怎么又不杀他了?还帮着他扮丑,挖洞?

⑨男主终于把洞挖开了。问题是,一开始,他就可以带着侏儒女从洞里出来啊,那其他的畸形人为何不跟着出来呢?

好吧,洞挖开了。畸形人也都出来了。问题是,他们出来的目的是什么呢?送死吗?畸形人在村子里的下场,男主难道不知道吗?他是故意把他们弄出来送死的吗?

⑩最后,男主成精——不——成神了——枪打不死。抢过枪来,把一村子的坏蛋都干掉了。或者赶跑了。

然后呢,男主自焚了。然后,骨头被蜂蜜覆盖了。然后没有了。没看懂。。。。

看来,我还要多看看一些五星解读,才能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

【影片充满了暴力、裸体、畸形,当然,也可能是我们没看懂。再去多看看高手解读先!】

 4 ) 《鼹鼠》:我不是神,我是一个人

原文地址:http://www.qh505.com/blog/post/4867.html

谁把他当成一个神?是在圣方济教堂被解救的僧侣,还是没有被屠杀的村民?是跟着他杀死了四位火枪大师的女人,还是被困在山洞里那些乱伦者的后代?当他用一把例无虚发的枪射向暴徒,当他用计谋赢得最后的胜利,当他让残疾的村民获得自由,他的确是站在高处解救他人的神,他也的确成为受苦受难之人的信仰,可是当他在那座桥上喊着:“我的生命已经在贪婪中枯萎,神为什么要抛弃我?”当他在挖通地道时身体感觉到疼痛,当他看见刚刚获得自由人又被镇上的人杀死,他其实是无助的,甚至感觉自己是把生命推向另一个深渊的制造者,而当他以打坐的方式点火自焚,那一尊肉体的寂灭才是神话破灭的象征,才是回归到人之本位的标志。

他是神秘莫测、枪法绝伦的独行杀手,取名“鼹鼠”实际上却是一种宿命,“鼹鼠是一种在地下打洞的动物,在阳光的照射下它们有时候会蹿出地面,但是一见到阳光,它们就会死掉。”这是对于他的生命的注解,生活在地下,为什么要钻出地面?为什么要迎向阳光?地下和地上,仿佛就是被隔开的世界,所有东西的合理性就在于各在其位,当鼹鼠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他从来无法带来新秩序,在制造的死亡中,他把自己推向了最后的终点。

阳光是炙热的,是灼烧的,甚至是无法遮掩的,当他骑着一匹马从沙漠处而来的时候,他其实就已经进入到了阳光下的秩序中,骑着一匹马,穿着黑色衣服,还撑着一把遮阳的雨伞,在远离地下的世界里,鼹鼠甚至要把过去属于自己的一切都埋葬:在那树枝旁,他对自己的儿子说:“你今天已经7岁了,成为一个男人,就应该把那些玩具和母亲的照片埋掉。”一个赤身裸体的儿子,是纯粹的,是光洁的,只带着自己的身体而来,但是当他按照父亲的意思将那个玩具埋进沙里,将母亲的照片埋葬,这一种决绝式的告别,真的能让他成长为一个男人?

从男孩到男人,一个七岁的孩子当然无法承载这样的蜕变,赤裸只提供了唯一的肉身,在鼹鼠被规则束缚的身体之外,儿子应该是另一种圣洁的象征,但是从地下世界走出,向过去的生活中告别,这就是他所谓的成长,而让孩子在暴烈的阳光下,在炙热的沙漠中,死亡其实已经扑面而来,而最重要的是,他带着儿子就是为了他把推向一个让过去归零的世界里,替天行道式地惩处那些杀人者,儿子成为他的帮手,是让他见证,是让他行动,是让他像自己一样成为真正的男人,但是最后他却带着那个被解救的女子骑马离去,留下的是穿着神袍的儿子,是儿子怨恨的眼神,是“找到我,杀死我,靠你一个人的力量”的誓约。

当成长的路上充满暴力,“找到我,杀死我”仿佛也成为了一种宿命,鼹鼠带着儿子一起进入被屠杀的村子,一起找到了作恶多端的“团长”,一起杀死了那些亵渎信仰的人,在这个意义上他是解救者,但是在儿子的世界里,杀人和被杀有什么区别?他看见那个戴草帽的土著和光头死在父亲的枪口下,他看见“团长”被父亲剥光了衣服甚至被切掉了性器官,他也看见了在圆形祭坛上“团长”痛苦地吞枪自杀,许多村民的死展现在眼前,杀人者的罪恶展现在眼前,而父亲以暴制暴的背后是不是也是一种沉沦?而且,就那样光着身体,也并非是走向圣洁,在父亲的指示下,他拿出枪打死了还在挣扎的村民,“杀了我,快杀了我,为了怜悯。”他缴掉了暴徒身上的枪支——他是见证者,也是实施者,当那些人死去,这是一种救赎还是一种作恶?

终于不再光着身体,终于留在了教堂里,这只是儿子皈依的一种表面现象,那怨恨的目光是仇视,所以在若干年后当他成为神父看见镇上人们对信仰的亵渎,仿佛又回到了这一段蜕变时期,“神爱我们,如果你们有信仰。”这是主教在教堂里对小镇上的人说的,但是这一个崇拜权力、制造诱惑,掩盖罪恶的小镇,何来真正的信仰?那一张张悬挂着的共济会“洞察之眼”的图案,无非也是一种空洞的象征,男人们为了地位,女人们为了财富,从来没有停止过杀戮,那些黑人们沦为奴隶,他们追赶,他们围追,他们让奴隶们丧失一切的尊严,而最后仅仅是拒绝年老者的诱惑,黑人就被吊死在小镇上。

这是一群制造恶、享受恶的罪人,但是他们却在教堂里正襟危坐,期望神的庇佑,甚至渴望神迹降临在自己身上,那把转轮手枪握在每一个人身上,对着自己的脑袋扣动扳机,当枪声没有响起,他们总会欣喜地大叫:“奇迹!”然后转入下一个人那里,同样的动作,同样的结果,都是“奇迹”的欢呼声里,其实是一个谎言——主教装入的那一颗是作假的子弹,所有的机会都指向一个结果,所有的可能都会变成奇迹,但是鼹鼠的儿子却装入了真正的子弹,只有在真实世界里,才能真正区分生与死,区分奇迹与骗局,区分信仰与伪善——终于,在两次“奇迹”之后,当那个孩子扣动了扳机,枪声响了。

一个孩子终于没有等来奇迹,他以他自己的死亡证明了小镇的虚伪,证明了信仰的虚假,当一个孩子是在他的面前,他是否会想到父亲离开自己的那个日子,是否会记起父亲最后的誓言?自己也是孩子,当穿上神袍,当进入教堂,那双手上却早已经沾满了别人的鲜血。让赤裸的身体穿上衣服,就是一种掩盖,而鼹鼠之所以离开,不是为了寻找那些需要被救赎的人,他是被一种叫做欲望的东西带走的——骑着马来的时候,是带着自己的儿子,而骑着马离开的时候,却带着那个女人。

女人是谁?她曾经是个被侮辱的人,曾经活在死亡的边缘,曾经也穿着神袍,鼹鼠的到来当然拯救了她,但是正如那个“团长”所说:“你们没有灵魂。”他是对手下的人说的,他们对着女人张开贪婪的嘴,他们张开欲望的眼,而当女人说:“团长不许你们碰我。”像是一种自我保护,却也是将自己当成了一种欲望的对象,而这个团伙被鼹鼠干掉之后,他却自己带着女人浪迹天涯。他们行走在沙漠中,他像摩西一样将枝条拂过那片水域,告诉她:“现在的水是甜的。”从苦到甜,这是一种神迹,鼹鼠自然变成了摩西;摩西给那个女人取名叫“玛娜哈”,于是鼹鼠也叫他玛娜哈;鼹鼠能打破石头让石头冒出泉水,能挖出藏在沙漠里的蛇蛋,但是玛娜哈不行,当他解下自己的裤子,当她被剥掉了衣服,起身之后她也能从石头里打出泉水,从沙里挖出蛇蛋——他们以结合的方式带来了生命的迹象,但是沙漠里的水,毒蛇的蛋,真的和神圣的生命有关?

无非是一种诱惑,当女人让鼹鼠去杀死四位火炮大师的时候,就已经把鼹鼠推向了另一个深渊。“沙漠是圆形的,必须找到他们,但是你不能回到起点。”这便是一种宿命,无法回到起点,就是无法回到过去,就是无法回到纯粹,就是无法回到和儿子在一起的日子,离开时儿子的目光是一种仇恨,现在女人的诱惑则是另一种罪恶。鼹鼠深入沙漠,在神秘的黑衣女子的带领下,杀死了四大火枪大师,而整个杀人过程充满了计谋,充满了阴险,充满了罪恶。

第一个火枪大师是一个瞎子,他的随从有两个,一个是断了手臂,一个没了双脚,当两个人合在一起的时候,他们其实是一个人,一个消除了残缺的人,而坐在羊旁边的大师自然是他们的先知,合体人举行仪式,让大师和鼹鼠决斗,但是在大师没有看见的情况下,鼹鼠却和女人一起,利用设下的陷阱将大师打死。在这一场决斗中,鼹鼠说的一句话是:“即使我赢了也是输了。”第二个大师,是一位恋母的儿子,他制作了精巧的几何体,是一个技术上比鼹鼠更高超的人,当他比鼹鼠更早开枪,就对他说:“在技术上你已经死了。”但是鼹鼠却利用曾经被打碎的镜子,使得母亲的脚扎上了镜片,鼹鼠利用这个机会打死了她的儿子;第三个大师在一群兔子那里吹笛子,当鼹鼠要和他决斗,大师说:“我不怕死亡,你会把生命当做礼物送给我。”两个人一起射向啄食兔子肉的老鹰,鼹鼠打中的是头部,大师打中的是胸部,这是两种死法的呈现,所以在决斗中,大师开枪打中了鼹鼠的胸部,他倒地,大师以为自己获胜,但是鼹鼠却突然站起来,他用枪打中了大师的胸部——恋母儿子那里得到的一块铜,让鼹鼠避免子弹穿过身体,他再次获胜;在第四个大师那里,鼹鼠子弹射过去都被大师手中的蝴蝶网罩住,大师告诉他,自己从来不用枪,“我一无所有,连死都不怕,你又能从我这得到什么?”蝴蝶网挡住一切的子弹,鼹鼠告诉他:“我能带走你的命。”大师拿过鼹鼠的枪朝自己射击,他以一种示范的方式让自己死去——是自己拿走了自己的命,而不是被别人带走。

用陷阱杀死能够弥补残缺的瞎子,用碎镜片杀死技术完美主义者,用铜片制造虚假的死亡从而杀死举止优雅的大师,最后用语言的刺激杀死抛却了武器的老者,四位火枪大师其实是圣者,是先知,是超脱于秩序的大师,却在鼹鼠的计谋下死去。这是不是鼹鼠的一种贪婪式杀人,当没有了规则,当没有了约定,一切只为死亡,杀人的同时也杀死了自己。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女人,但是当鼹鼠和大师决斗的时候,那个神秘的黑衣女子之出现,让鼹鼠和自己命名的玛娜哈之间出现了裂隙,甚至变成了背叛。

黑衣女子唤醒了玛娜哈身上的欲望,只是这一种欲望和鼹鼠无关,她们是同性之欲,甚至掺杂着更多对于肉体意义的命名,他们在水池里互照镜子,黑衣女子用鞭子抽打玛娜哈,她们接吻,最后他们合谋打死了鼹鼠——在那座桥上,鼹鼠的双手和双脚被子弹穿过,像基督遇难时一样,当他最终倒地的时候,看见黑衣女子和玛娜哈骑着自己的那匹马绝尘而去——曾经他带着赤身裸体的儿子而来,后来他为了女人抛弃了儿子,现在他看着她们把自己抛下,这便是贪婪带来的宿命。

他能杀死那些暴徒,能够战胜火枪大师,却无法主宰自己,这便是一种迷失,而当他从昏迷中醒来,像基督死去之后变成了耶稣,他却在山洞里说:“我不是神,我是一个人。”底下是缺胳膊少腿的人,是瞎子、聋子、侏儒和智障的人,那个侏儒女孩告诉他,这里都是乱伦者的后代,他们被困在山洞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鼹鼠醒来,当他丢掉了枪,当他从杀手变成重生者,他的确开始了对他们的拯救,他希望能在小镇上乞讨,赚到钱之后炸开通道,让他们获得自由。

不是神而是一个人,这是鼹鼠的自我命名,从神性返回到人性,这像是一次归位,他和侏儒女辛苦乞讨赚钱,他用双手挖地道,甚至和侏儒女也产生了情感,但是他依然把自己当成救赎者,当成是一个人化的神,他所作的一切都是崇高的,都是自我牺牲的,而其实是盲目的,甚至也是一种欲望在支撑着自己——他是他们的父,就像是儿子的父,当他把他留在教堂里的时候,不是给了他自由,而是制造了新的仇恨,而那些乱伦者的后代,他们的身体残缺不全,他们的灵魂需要救赎,只是打通地道让他们从昏暗的世界里出来,难道就是一种解救?他们是自由了,但是当来到镇里的时候,等待他们的是无情的子弹,是血流的命运,是死亡的结局。

儿子成为牧师无法救赎那些贪婪者,鼹鼠作为他们的父无法解救那些残缺者,在某种意义上鼹鼠制造了所有的罪,所以从杀手到神父,他最大的失败是没有自我救赎,当他在中弹之后打死了那些镇上的开强者,用灯里的油泼洒在自己身上,于是在那团熊熊烈火中他的肉身死去,这是一个人的死去,对于鼹鼠来说,或者并不是最后的救赎,但是在他的死亡背后,是骑着马离开的他们:鼹鼠的儿子重新走上了寻找归宿之路,他的后面坐着侏儒女人,她是鼹鼠的妻子,她的肚子里有刚降生的孩子——这是一种希望,在父与子的传承中,无论是对于大儿子还是小婴儿,他们真正走向了属于自己的生命历程,而在鼹鼠死亡的地方,是一大块的蜂蜜,仿佛有个声音传来:“留着蜜到他晓得弃恶择善的时候,他必吃奶油与蜂蜜。”

 5 ) 午夜电影开创者,cult片至尊

「邪典录像厅」是赵大爷的观影笔记,
精选影史经典cult片进行解读,
帮大家了解其故事和背后的文化。

很久很久以前,荒蛮的墨西哥。

鼹鼠是一名神枪手。

这天他骑着马,带儿子到沙漠,为儿子举行了“成人礼”:埋葬人生第一个玩具和母亲的照片。

随后,他们开始了一场魔幻、血腥、奇异的旅程。

就这样,影史cult片至尊《鼹鼠》(El topo)开始了。

(下文有剧透)

鼹鼠和儿子来到一个村庄,发现村民和牲畜全被杀死。

为了维护正义,鼹鼠去找凶手算账。

先在一处放羊的山岗,轻松解决了三个小喽啰。

又到一个村庄,干掉了他们的土皇帝。

鼹鼠像一个神,在荒蛮的世界,为平民主持公道。

可英雄也是人,也会被欲望迷惑。

土皇帝的寝宫有位侍女,看鼹鼠枪法精湛,主动投怀送抱。

鼹鼠经不起色欲诱惑,抛下儿子,带着女人去浪迹天涯。

可这段感情就是个坑。

在沙漠里,女人突然问鼹鼠:

你爱我吗?你要是爱我,这片沙漠里有4位火枪大师,你去打败他们。

鼹鼠拉着女人,去挑战火枪大师。

只是手段有些卑劣。

第一位火枪大师是个修行者。

他的眼睛看不见,却拥有神奇的感知能力和反应速度。

为了打败他,鼹鼠事先在决斗地点挖了个坑,用枯草盖住。

大师眼睛看不见,决斗时掉进坑里,鼹鼠就趁机结果了他。

第二位火枪大师和母亲住在干涸的河床上,每天沉迷于制造小物品。

他枪法精准,远胜鼹鼠,可他有一个弱点,就是非常依赖自己的母亲。

于是鼹鼠想了个办法,在沙地里藏了颗钉子。

等大师的母亲踩中,大师查看母亲的伤口,鼹鼠就从背后偷袭,击毙了大师。

第三位火枪大师是个爱音乐的兔农,弱点在于太相信规则。

他和鼹鼠交换了手枪,并约定:他射鼹鼠的心脏,鼹鼠射他的头。

结果,鼹鼠事先在心口放了块铜板,挡住了大师的子弹。

却没有遵照约定射大师的头,而是射了他的心脏。

大师就被鼹鼠杀死了。

第四位火枪大师是个老乞丐,用一张捕蝶网捕捉鼹鼠的子弹,让鼹鼠无能为力。

可他有个弱点,就是无欲无求,甚至可以把命交给鼹鼠。

就这样,鼹鼠打败了四大高手,成了火枪界第一,可他一点都不开心。

而当他去找那个女人时,却发现她和一个有男人声音的女枪手在一起了。

女枪手射伤鼹鼠,带着女人扬长而去。

鼹鼠则被一群侏儒拯救,带进了一座山洞。

当他醒来,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他的样子和心态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就这样,鼹鼠和侏儒们一起生活,渐渐了解了他们的经历。

原来他们都是近亲结婚的产物,被赶到了这里,却向往外面的世界。

可山洞唯一的出口在洞窟顶,需要爬上高高的石壁才能到达,出入不便。

鼹鼠同情侏儒们的遭遇,承诺会给山洞挖个地道,通向外面的世界。

于是,他背着一个女侏儒,爬出山洞,到一个小镇去卖艺挣钱。

很快,鼹鼠和女侏儒渐渐有了感情,决定结婚。

而当他们去教堂找神父时,鼹鼠惊讶地发现,神父就是他当年抛弃的儿子……

《鼹鼠》上映于1970年,是墨西哥导演亚力桑德罗•佐杜罗夫斯基自导自演的作品,与他的另两部作品《圣山》《圣血》并称“亵渎三部曲”。

影片成本仅40万美元,充斥着晦涩的暴力和情色,刚传到美国时,只能作为地下电影进行放映。

后来,纽约埃尔金(Elgin)剧院的老板本•巴伦霍兹看过本片后,非常喜欢。

在没买版权情况下说服制片人,让《鼹鼠》在自己剧院的周末午夜场上映。

结果,观众兴致高昂,毫无睡意,甚至反复观看,讨论影片的细节和内涵。

当时,披头士的主唱约翰•列侬看了3遍《鼹鼠》,也很喜欢,于是找关系让它在美国公映,并帮忙发行了《鼹鼠》电影原声唱片。

并投资了佐杜洛夫斯基的下一部作品《圣山》100万美元。

就这样,《鼹鼠》终于成功了。

后来,很多地下电影模仿《鼹鼠》的成功路线,走进午夜场,形成了一股“午夜电影热”。

如《不速之客》《粉红色的火烈鸟》《洛基恐怖秀》《橡皮头》等。

这股午夜电影热,后来就演变成了cult片文化。

所以,《鼹鼠》是cult片文化的开创者,是cult片的至尊。

那么,为什么《鼹鼠》让人着迷?

因为片中的人物、情节和细节,都承载着丰富的隐喻,给人解读的欲望。

比如三位火枪大师,各自代表一种人生哲学。

第一位修行者,代表看破色相、天人合一的思想。

第二位,推崇精确的科学技术,如中国的墨子。

第三位,相信规则和自然规律。

第四位,已经到达老庄“无为”的境界。

而鼹鼠用诡计杀死四位大师,代表人类接受现代性,抛弃古典哲学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人类成了世界的主宰,但也面临道德沦丧的问题。

片中这样的隐喻比比皆是,涵盖历史、社会、宗教、哲学等方方面面。

比如山洞里的侏儒,代表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把人性的阴暗面埋在光鲜亮丽的社会体系之下。

鼹鼠卖艺的小镇,充斥着阶级、种族、宗教等矛盾,是当代西方世界的缩影。

而杜佐洛夫斯基用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其中有一个场景印象极深。

在一场教堂集会上,神父和信徒们玩“俄罗斯轮盘赌”。

一位酷似耶稣的传教士(鼹鼠儿子)看不惯神父的骗术,揭露了枪里是空弹壳的真相,放入了一粒真子弹。

于是大家开始相信这位传教士。

人群散去,传教士撕下旧教派的旗帜,露出了十字架。

这一场景,很可能影射了基督教发展壮大的过程。

而教堂集会玩“俄罗斯轮盘赌”,也反映了导演对宗教比较偏激的看法。

这些情节积累起来,拼成了一副极简人类史:从远古时代的野蛮厮杀,到抛弃古典哲学,进入现代。

到最后,鼹鼠带领侏儒进入小镇,却被镇上的人屠杀,代表人类阴暗面的大爆发,也就是战争。

而鼹鼠用自焚抗议屠杀,正如当年越南僧侣自焚抗议越战一样。

所以,《鼹鼠》用一个暴力的故事,概括了人类的发展历程,反思了人类的文化和历史。

片中一边是肆无忌惮地杀戮和兽欲,一边是循循善诱的哲学和温情。

没有政治正确的束缚,没有商业的算计,只有自由坦诚地思索。

看完它,像穿越了人类历史,获得了深刻智慧,是感官和思维的双重满足。

它不愧为“cult片至尊”。


下期预告:

佐杜洛夫斯基的“亵渎三部曲”之二《圣山》

 6 ) 超现实主义者的白夜

 
  
作为Cult Film的经典之作,《鼹鼠》是午夜影院长盛不衰的片目。而它的确是一个奇特的午夜梦魇,绝大多数都是日景,外景,青天白日,黄沙碧血,在这样的强光照耀之下,一切的怪诞诡异有了一种直陈的面目——好象导演不是想通过种种异象来震慑恐吓观众,而只是将内心的异想和盘托出。这个电影就结构而言,甚至称得上“严谨”:各个段落之间的转换固然没有情节上的必然性,但把它们放在一个时间的序列中并且加以命名,却能组成一个无目的的结构,使它成为一个自足的文本,具备内在的封闭性。
  
  电影中的主角是由导演自己扮演的,影片开始的第一个镜头,是“鼹鼠”与儿子骑马从远方而来,进入了沙漠之中,父亲全身黑衣,而孩子是赤裸的,父亲让孩子在沙子中埋掉第一个玩具与母亲的照片,他说:“你已经七岁了。”他们经过一个被屠杀的村庄,“鼹鼠”杀死了屠杀者上校,——这个段落里,看得出对南美军人独裁统治的影射。之后,他接收了上校的女人,并把儿子留在村庄里,去完成女人的要求:打败沙漠中的四个火枪手。这是一段自我追寻之路,虽然打败了所有的对手,他并没有得到内心的胜利——于是电影中的最后一段,是救赎与升华:试图带着一个山洞里残缺变形的人走向外面的世界。
  
  对于一个超现实电影来说,概述剧情通常意义不大。虽然对于这个电影来说,剧情还有一条形而上的“追寻”的线索。比较有意思的是画面的想象力与美感:比如开始的镜头:为什么父亲全身黑衣紧裹?为什么孩子浑身赤裸?为什么他们还撑着一把伞?这些问题全部是无解的,可以有各种解释,把它们理解为象征,但它们更多地是一种视觉奇观,取消能指与所指所建立的意义链环,孤立地,直接地作用于“感受”而不是“意识”。将梦中的形象进行弗洛伊德加社会学式的逻辑还原,难免狭隘和功利,当超现实主义试图将时间与空间扭曲变形,取消现实的因果逻辑时,还不如沉陷其中,摸索自身感受的边界。
  
  作为一个导演,杨德洛维斯基不见得对电影语言有多么深入的了解与把握。《鼹鼠》中的镜头运用平铺直叙,多半是极稳定极封闭的构图——这倒和影片的整体结构形成共振。他的怪诞是一种表面平静的怪诞,元素简单,轮廓分明。但影片中的许多场景,象是当代艺术的装置作品一样,有一种精心打造出来的荒谬感。比如电影中的男人,用瓦砾在石头上堆画出一个女人形,然后伏下身去交媾。在电影里,能鲜明地体会到性与暴力对身体,对内心的逼迫与煎熬,而同时,终极的超越与救赎是另一种逼迫与煎熬。沙漠中的四个火枪手,如同四个东方的隐修者,也看得出来禅宗对经历过西方60年代的导演的影响,这个段落拍得很理念,但却不乏优美。不过深埋在杨德洛维斯基的深度的,还是童年的马戏团记忆与基督教影响吧?“鼹鼠”最后的自焚而死,最后变成一个蜜蜂巢,常常被从宗教的角度加以理解。
  
  《鼹鼠》之后,杨德洛维斯基的作品有1973年的《圣山》,1989年的作品《圣血》,以此“三部曲”,他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超现实主义电影导演。

 短评

这是一部很严肃的电影,CULT的标签有点狭窄;很多人强调故事看不懂,其实对这部电影来说,故事和内容都是次要的。感受就好了,为什么要看懂?

8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荒诞的欲望和人类的邪恶,纯洁的爱和幻想,一次穿梭异域的美丽飞行……

9分钟前
  • RD
  • 力荐

一部充满男人味的电影,充斥着奇幻血腥和暴力,电影的宗教意味很浓有器官崇拜还有象征主义~真是见识过人间悲喜的大师才能讲出的好故事,大师的三部曲我都看了,相对来说更喜欢圣血还有凡多与丽丝ps这个D9看的我很不爽,不知道为什么在我家这播放器上全是慢动作

14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推荐

梦幻

18分钟前
  • 七 仔
  • 力荐

1、带着裸体小儿子上路;2、带着女人上路;3、带个刚生产的女侏儒上路......

22分钟前
  • 八部半
  • 还行

我的枪跟别人换了这张捕蝶网了,我拿什么跟你决斗?我一无所有,连死都不怕,你又能从我这得到什么?

25分钟前
  • 般若死火
  • 推荐

最好看的一部

29分钟前
  • 爱装逼
  • 力荐

左傾范宗教史信息量巨大:解放蠻夷拋棄赤子的刀兵耶穌 為女奴所惑在螺旋沙漠嗜殺印度羅刹蒙古天朝四神後覺悟 棄刀兵而被女奴與女武神百合槍上十字架;為侏儒殘疾民眾救 歷藏密考驗涅槃重生 伴女侏進入西方強權的亂神淫邪欺壓第三世界之歐洲史 耶神耶教慘變丑劇 怒裁眾生後自焚/佛 其人類分嗣邁向現代性

33分钟前
  • 库库尔坎
  • 推荐

在古老的沙原放进一个现代的道德观,全片充满集体屠杀和恐吓拷打,还有鲜血四溅的阉割镜头。整个结局洋溢着残破的色欲气氛。

35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cult之父

39分钟前
  • dt66
  • 力荐

看了《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之后,果断找出该片来看,然后想象没有拍成的《沙丘》……也许会是一部经典、邪典、神片的混合体。《鼹鼠》绝对是一部邪典,故事奇葩,逻辑混乱,各种混搭,荒诞十足,我看到了莱昂纳的西部片,也看到了中国的武侠片,还看到了帕索里尼,当然,可能均与佐杜洛夫斯基无关……

41分钟前
  • Clyde
  • 推荐

杀人是一种修行

44分钟前
  • 妖灵妖
  • 推荐

1. 太多隐喻了。2.实在是很难真正的理解南美那种艳丽的、干燥的、赤裸的意义。3.看完了对人类都绝望了。

45分钟前
  • Sabrina
  • 推荐

前半段:四个火枪手—东方神性的载体。主人公——典型的当代人:模糊的正义感、好胜、肾上腺素驱动、浅层的感官主义和摇摆的智性人格、分裂。后面段:村庄——西方消费社会的模型:衣冠楚楚、暴力快感、物化同类、意识形态渗透、媚俗、情欲旺盛、前进、抗拒衰亡。主人公——神性和人性中夹缝。

47分钟前
  • 拧腰
  • 力荐

我看过的最好最精辟的邪典和超现实电影!

49分钟前
  • 思阳
  • 力荐

第一位大师教他以柔克刚,并死于自己的傲慢。第二位大师教他情欲的力量,并死于自己的执迷不悟。第三位大师教他换位思考,并死于自己的诡计。第四位大师教他无枪胜有枪,并自取灭亡。静态的完美难抵动态的残缺。前半生他用子弹寻找自己;后半生,当人们举行野蛮的献祭时,他像鼹鼠般普渡众生。

54分钟前
  • 力荐

基督教神话扭曲超现实版加密宗玄学 洗尽铅华无欲不胜金刚不坏

58分钟前
  • 琧婯
  • 推荐

装腔作势.

60分钟前
  • 芥末蘸酱
  • 还行

太牛B了

1小时前
  • 麻木粮姜
  • 力荐

时至今日,佐杜洛夫斯基的《鼹鼠》无论是风格还是主题都已经彻底过气。象征主义的最大问题就是,诗学象征不是可独立存在的符号。它的指向需要语境,需要实在的故事、人物和背景。这些奇奇怪怪的情节和角色究竟都指向什么呢?谁也没法讲清楚。只有在具有强烈自传性的男主角和导演脑袋里,它们的结合才有意义,而这层意义不能传递到观众脑袋里。加之这股六、七十年代的嬉皮运动背后有着令人咋舌的厌女主义和东方主义倾向,它的唯灵主义表面为人、实际只为利己。正如这部代表了导演自己对形而上问题思考历程的电影,它的上下篇似乎暗合着旧约与新约,而第二部渡人的愿望最终崩坏,最终只有通过涅槃才能勉强把自己拯救。

1小时前
  • brennteiskalt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