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列国·春秋篇

全30集

主演:王绘春,林乃桢,郑强,何冰,修宗迪,张山,周继伟,杨静,丛林,蒋恺,常远,张炬,唐国强,谭宗尧,蒋勤勤,张光北,吴刚,胡军,初星一,奚美娟,蒋竹青,刘栋,鲍大志,龚丽君,杨立新,崔红红

类型:电视剧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1996

 剧照

东周列国·春秋篇 剧照 NO.1东周列国·春秋篇 剧照 NO.2东周列国·春秋篇 剧照 NO.3东周列国·春秋篇 剧照 NO.4东周列国·春秋篇 剧照 NO.5东周列国·春秋篇 剧照 NO.6东周列国·春秋篇 剧照 NO.13东周列国·春秋篇 剧照 NO.14东周列国·春秋篇 剧照 NO.15东周列国·春秋篇 剧照 NO.16东周列国·春秋篇 剧照 NO.17东周列国·春秋篇 剧照 NO.18东周列国·春秋篇 剧照 NO.19东周列国·春秋篇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东周列国·春秋篇电视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叹那昏聩糊涂的周幽王(王绘春 饰),只为博得美人一笑,竟上演了烽火戏诸侯的荒唐戏码,结果导致王权零落,死于犬戎兵的铁蹄之下。以此为转折点,各路诸侯相继崛起,郑庄公寤生(唐国强 饰)聪颖狡诈,在和诸侯乃至周王的交错中纵横捭阖,名震一时。黄泉认母,周郑交质,皆因他流传千古,却也为乱世霸主们做了坏的榜样。此后,禽兽齐襄公诸儿(鲍大志 饰)淫乱亲妹,不惜拉杀鲁公,几乎断送了齐国的国脉。多亏齐桓公(杨立新 饰)和千古名相管仲(刘涛 饰)才成就了齐国的一方霸业。   此外,楚国、越国、吴国、晋国。春秋霸主相继出世,上演着华夏历史上最纷乱也是最精彩的一段故事……燃烧星辰回归313夺宝生死战旅程终点2017新闻编辑室第二季捍战2020独行侠三少女的神秘穿越终极蜘蛛侠第四季女孩帮2014只能是你最危险的记者浴火重生龙在江湖(国语版)少壮屠龙阵三夫青蛇传之天界令小好、小麻、佐和子秘社特丽丝塔娜哈利·波特与火焰杯追金行动英国绅士,印度淑女捕蝇纸(2011)与狼共舞 2012死了都要美2019出招吧!看不剑!蛞蝓之灾血染淑女我的奇妙男友2之恋恋不忘西游ABC第一季穿裘皮的维纳斯2013倔强的牛顿圣何塞谋杀案 聖荷西謀殺案(普通话)玛丽莲·梦露:最后的日子2001甜心辣舞 2惊心食人族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爱火危情任务上海红美丽全力挥杆:高尔夫大满贯之路好莱坞妈妈的奥秘性/生活第二季错不在我

 长篇影评

 1 ) 「褒姒」

褒响之子手执火把,拉着马车行走在一片朦胧的白雾中。那车上坐的是褒姒,无父无母,连名字都是假的。

他忽然脚下一滑,摔了一跤。帷幔后的褒姒欲下车扶他。他连忙推辞,说是不敢劳累这位未来的贵人,继而憨厚的笑说:唉,要是真能用你救出我父亲,那我可就没白在这一路上吃这么多苦了。说罢扑了扑身上的土。 褒姒看着这位略显狼狈的贵公子笑了,他也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二人无言,继续前行。 许多年后,褒姒因为不会笑引得议论纷纷。大王立了她做王后,立了她的儿子做太子,把天下的珍宝全送给她,可她还是不会笑。她懵懂无知,没有情感,好像真的不是尘世间的人…… 可是跟随着她的宫人说,曾见过王后笑过一次,那是在回宫的路上,王后望着马车前方的火把,微微发笑。

褒响之子
褒姒

 2 ) 《春秋》镜头笔记

1.周:褒姒在滚滚黄沙中披头散发狂奔而去,化作了开篇那匹殉葬的黑马

2.郑:郑庄公姬wu生和母亲武姜夫人最终“黄泉相见”抱头痛哭

3.周,郑:周桓王郑庄公十车麦子来而不往非礼也互怼怼不过开战战不过互射射不过放火烧人烧不成现场

4.卫:宣姜的面前放着本该是丈夫的急子和儿子寿的头,身旁是哭泣着的大夫人,帘子后是上吊的二夫人

5.齐,鲁:文姜不顾鲁大夫的劝阻选择在非鲁非齐之地下车

6.齐,鲁:黄昏飞驰着的车乘上,齐国大将隰(xi)朋拼掉性命抱住囚笼,后背插满利箭,护住笼内一心求死的管仲

7.齐:被车乘压做泥肉的士兵

8.齐:国君扶灵。竹帘后,三小人杀掉伺候的仆人而去。齐桓公姜小白六十七天后才被饿死脸上趴满蛆虫

9.宋:仁义!!——人头落地。沽名钓誉宋襄公。装孙子的楚成王

10.晋:“再卜,用周易再卜。......再占,用连山易再占。”晋献公:我就是要立郦姬和小儿子,占到吉为止。

三易——《连山》《归藏》《周易》

11.秦:《百里奚举于市》

大度的秦穆公没杀偷马吃的野人,野人在下集救了他。市价五张羊皮的百里奚混饭装傻试探,不愧姜家,还是老的辣。

12.秦,晋:无耻小人晋惠公。伯姬身穿白衣,站在高台引火自焚,才救下哥哥,完成了对父亲献公的许诺,但再也不见惠公。秦穆公的小九九也不简单,重耳贤夷吾庸仍然立夷吾,但还不到拿下中夏时候,西戎才是第一步。秦国小,有大志,再等400年就可以了

晋献公唯一做对的事就是把伯姬(穆姬)嫁给了秦穆公。也是明白人,死后托孤大臣要保小儿子。“郦姬,你哭了二十年,我死以后能为我真的流一次泪吗”

13.晋:重耳流亡十九年,坑妹专业户

流狄:“姥姥家不能只管吃住”——送你最好的战利品(媳妇)!

流卫:土块 = 社稷。忽悠论,反正我是信了

流齐:齐姜大义

流曹:曹共公:我听说你肋骨长在一起,你就让我摸一下~~

狐毛坑重耳,老表坑老表。寒食节(清明节)介子推出场,冬日之阳赵衰出场

“蝉不知道什么时候变成了蛹又不知道什么时候变成了蛾”

14.晋:

伯姬:郦姬害太子申生,夷吾恩将仇报,太子圉背信弃义。秦穆公立了三代晋君,连着被三代晋君戏耍

狐偃以退为进,邀功请赏。勃堤通风报信以求原谅。重耳记仇不记功,介子推被忘记,寒食节

15.晋:晋楚一次争霸,春秋最大战役城濮之战,退避三舍,血涌如泉。

周室侍人:“擅自涂写历史,罪在天诛地灭”

16.郑,秦:郑有烛武大夫打岔,秦有蹇叔百里奚哭师,晋有重耳阻拦秦称霸,千万不要小看老人家。

秦穆公在崤山用颤抖的手埋葬了三年前战死的士兵,苦心经营三十二年,终一辈子都没能成功东进。

“世上最痛苦事,莫过于明白人看糊涂人办蠢事,而无能为力了”

17.晋:刺杀赵盾的刺客大义。夏日之阳的赵盾,不立长公子立晋灵公,不亚于秦穆公的小九九。太史董狐书,赵盾弑君,意味深长

晋国太史董狐“记事录实,太史天职。董狐头可断,这史简不可改。”

18.晋:赵氏孤儿。以亲子为代价,骨肉计骗过屠岸贾,二十年的遮羞布,二十年的忍辱负重,程婴夫妇大义。

晋成公为什么默认干掉赵家,二十年后晋悼公又为什么平反赵家,哪有那么简单

“爹!我不杀你......你自残吧!”

赵家:冬日之恩,夏日之威

19.楚:楚穆王篡位,杀掉亲爹楚成王,一代霸主活了19集(误)死前连最爱的熊掌也没有吃到就被勒死了。孟优虽然是个红衣戏子,但他其实个是个逗比...“它(他)叫了”

20.楚:《孙叔敖举于海》

楚庄王办太平宴,调戏妃子被巧妙的化解为绝缨之会,调戏妃子的大臣在片尾救了他。(参考11集秦穆公和野人)

楚庄王问鼎中原,神射手养由基用嘴刁箭。孙叔敖与两头蛇。郑穆公女儿夏姬的另一种版本:孤儿寡母养大儿子。晋楚二次争霸,血流漂杵。

“不贪图小利的人,才有远大的报复”

21.楚,宋:

晋国言而无信,晋国臣子谢阳也反应了这一特点,借着说自己是实话臣子的说辞强行忽悠。本是敌对的楚宋意外的结盟,宋国宁可易子而食,析骸而炊也不愿受城下之盟的侮辱,真是有骨气的国家!宋襄公一集就已经显露出这种国家气质。敌对将领互诉衷肠惺惺相惜,被偷听的楚庄王撞破奸情(没错,剑前月下执手相握不是...情是什么〃∀〃),场面一度尴尬,这一届的楚王,可以

22.齐:

晏婴出场。“有道则从,无道则避”

崔杼弑其君。“史家据事直书,一字不改”

23.齐:《晏子使楚》

齐国动乱,士大夫各怀鬼胎,晏婴和齐景公躲在太庙的祭桌之下,坐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最终田氏胜出。齐景公虽然没有了权臣的要挟,却害怕田氏代齐的预言。

二桃杀三士,楚王看懵逼。

晏婴这盘棋...下的辛苦,大到可怕。预言真假又若何,不为君王为黎民。

24.鲁:中国奴隶社会已经走到它的尽头了。

孔子出场。年老的孔子身后跟随着仅剩的几个弟子,走在周游列国的土路上,穿插着的镜头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他们的行列当中。

司马迁“‘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25.楚:

伍奢忠的于楚国,而非楚王,所以宁可召回儿子,以一家满门的性命换取国家的安宁。伍大哥选择陪父尽孝,伍子胥选择报仇尽孝。夜雾浓浓,伍子胥一夜白头。

26.楚,吴:专诸出场。

伍子胥逃到吴国。吴王僚与公子光斗法,伍子胥白等七年,等来楚王的死讯。专诸与鱼肠。

父母在堂,不向朋友做出寻死的许诺。

27.吴:《孙子兵法》

伍子胥为复仇,继续为新吴王效力。伍子胥救下伯嚭,埋下日后隐患。干将莫邪为铸剑而死,要离为出名而死。孙武演兵。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

这真是一个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时代。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自古以来如此,千古之后也如此。

28.吴,楚:楚国从宋国抢来的礼器,又被吴国抢走。伍子胥纵容吴军在楚地烧杀抢掠。伯赢拔剑自杀。伍子胥鞭尸。伍大夫,疯了。申包胥哭秦庭。

“文明与科学随着战争杀伐而扩散传播,历史血腥与泪水中铸就了昨天的辉煌。”

司马迁“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

29.吴,越:

“先君为子胥报仇雪恨,发兵攻楚。我为吴国掉脑袋,值了”

30.吴,越:

司马迁“春秋三百年间,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孔子死,《春秋》绝笔。

 3 ) 春秋小霸郑庄公:腹黑男or励志哥?

1

提起先秦历史,世人多熟悉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殊不知这五霸、七雄之前,还有一霸,比他们威风多了。

举几个例子感受下:

因忌惮他的势力,周天子主动提出和他互相交换儿子做人质;

因新任周天子有意罢黜他“卿士”之位,就敢派兵到天子脚下抢麦子;

周天子联合多国讨伐,反被他射中肩膀,而神奇的是,他并未因此成为”乱臣贼子“,派人赶了一群牛羊犒军”澄清误会“后,日子照过……这意味着,天子的双肩再也担不起万里江山社稷了,群雄角逐大战由此拉开序幕。

他就是郑国国君姬寤生,史称郑庄公,其父郑武公,因护送天子东迁有功而得卿士位,也是为霸气侧漏的君主。在此之前,诸侯的设立与取消是周天子特权。从他之后,武力兼并他国成为常态。

奇怪的是,这么一个霸道值爆表的人,史书中却不怎么受待见。

大家熟知的”郑伯克段于焉“,故事类似今天所说的”钓鱼执法“,由此他被贴上了”腹黑男“、”心机婊“的标签。

事实究竟如何呢?

故事要从郑庄公的偏心老娘武姜说起。

2

剧版《东周列国.春秋篇》,郑庄公是唐国强扮演的。和他后来演的《康熙王朝》里的四爷一样,俩人都是成长于老娘的白眼。

”寤生“这个名字,就是他不受待见的根源和见证。

所谓寤生,就是”逆生“,别的娃出生时都是头朝下,他却是脚朝下,以致武姜经历了一场撕心裂肺的难产经历。

武姜认为他逆生不祥又不孝,打算有多远扔多远,未能得逞,从此更加厌恶,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而对二儿子段,武姜的母爱如黄河之水,泛滥的一塌糊涂。

在那个严格讲究宗法继承的年代,她不断怂恿丈夫郑武公,立段为国君。

还好,郑武公顶住了枕边压力。在他去世后,扈生顺利继位。

但武姜并不死心。

她矢志不渝的维护段,费尽心思的替段谋利,达到丧心病狂的地步,终于……顺利害死了段。

自己也被郑庄公赶去颖地,发誓与她,”不到黄泉,绝不相见!“

她,是怎么做到的?

3.

第一步,替段讨要京城为封地

一天,武姜忧心忡忡而来,”儿啊,现在郑国的数百里江山都是你的庭院了。可是你的兄弟却只有共城(段的封地)这个屁大的地方。你不觉得心太狠了吗?“

郑庄公诚惶诚恐,”依母亲之意……“

武姜眼睛低垂,笼起长袖,”你不能把制邑这地方也封给段吗?“

”制邑?制邑是险要之地,先君遗命,不许分封。除制邑外,任凭母亲挑选。“

武姜显然有备而来,大怒道,”也罢,那就把京城封给段吧!“

当时郑国国都在新郑,但京城地广民众,有百雉之雄,与新政不相上下。而按照当时的规定,封地大城不能超过国都的1/3,中城不能超过1/5,小城不能超过1/9。

如果把京城封给段,岂不是要国有二君?

武姜身为国君夫人岂能不知利害?但这正是她想要的。

郑庄公陷入为难,但最终答应了。

在武姜眼里,君位应属于段而非扈生,所以,她要帮段拿回本属于他的东西。她劝段,去了京城后要开始扩充兵士车马,有朝一日夺了扈生君位,她就死而无憾了。

段也是奇葩,哪怕谋反的士兵车马,都懒得自己准备,美其名曰,“与其扩充,不如削弱。”

于是武姜再次出动。(不得不说,母子俩思路都够清奇!)

4.

第二步,替段跟郑庄公讨要兵马。

武姜双眉紧锁,”儿啊,你封了京城给段,可是他手下没有士卒车马,怎么守城?“

郑庄公惶诚(老娘你又要出什么幺蛾子?),”依母亲之意……“

”你再调拨些兵马,帮段守城。“

郑庄公也很干脆,”需要多少?“

”兵车四百,上将一员。“

母子俩彼此心照不宣,都懒得绕弯子了。

”都城兵车不满千乘,调出四百,城中便空虚了……“国君也难啊!

”那好,你不答应,我就搬出宫去。就当你没我这个母亲。“(上回是不答应就让段离开郑国,就当没那个弟弟。)

杀手锏一出,郑庄公又答应了。

武姜心想,傻儿子,真乖,乐颠颠的走了。

郑庄公真的傻吗?还是如国人所说的愚孝到”只顾私情,不顾社稷?“

如果真是这样,他就不是”春秋小霸“了。

他如约调给段兵车四百乘,然而,派去率兵的却是自己的亲信,颖考叔。(釜底抽薪有木有?)

5

第三步,替谋反的段通风报信

这边郑庄公隐忍不发,静待时机,那边武姜和段继续折腾,惟恐留下的把柄不够多。

心急的段要来了车马,还是按捺不住,心急火燎,派了刺客行刺。

武姜此时总算有了点扈生亲娘的感觉,”这怎么可以?你要谋取的是他的位置,可不是他的性命啊!“

但是一转身,”无意“听到郑庄公五月初一要外出的消息后,立马转身告知了段,准备里应外合。

后面的事就比较简单了,段不出所料的在五月初一发兵叛乱,并毫无悬念的失败了。

外出的消息自然是假的,是郑庄公故意让武姜听到的。

忍了这么久,郑庄公只等这一天,等段自己挖好大坑,而他只需轻轻一推。

郑国日渐强盛起来,郑庄公却因这事被后世诟病钓鱼执法,还被孔夫子骂没做兄长的样子,非君子所为。

6

这些评价是否公允呢?

作为一国之君,我认为他的行为无可厚非,评价过于苛责了。

(1)据史载,郑庄公13岁继位,”克段“的整个过程长达22年。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段无法无天这么多年,派刺客刺杀不成又兴兵叛乱,至此,郑庄公才出手,已经算仁至义尽。

试问君王中除了他,还有谁有如此忍功?

后来段败,逃到鄢,再战,又败。郑庄公也没有杀掉弟弟,只是把他赶出郑国,容他逃往封地。后来段死于自杀。

在为权力动辄弑君杀亲的春秋战国,如此对待叛乱的弟弟,已经算一股清流了。

就连以仁义闻名的春秋首霸齐桓公,起初和哥哥公子纠各在不同国家避难,后内乱平定,他回国继位后,还不是立马派人截杀了公子纠。

(2)面对武姜的无理要求,他的答应出于无可奈何,而非深谋远虑。

理由有三:

第一、作为儿子来说,从小不被亲娘待见,心里有挥之不去的好好表现争取认同的念头,及顺从避免激怒的习惯;

第二、作为国君来说,武姜是申候的女儿,根基不稳时,母国势力不能不忌惮。

西周周幽王就是前车之鉴。他为美人褒姒烽火戏诸侯,还废了申后改立褒姒,惹得申后的父亲申侯怒而兴兵。于是西周土崩瓦解。

第三、郑庄公凡事遵从”名正言顺“原则,为君、为子必然考虑民心、名声等。

(3)扈生比段更适合做君王。

被赞为大贤大德的吴国公子季礼,多次推君位不受。作为个人选择即使可以理解,对国家政权安稳却不是好事,以致吴国几次动荡。

据史段在封地残暴,人们怨声载道。郑庄公却是明君,知人善谏,使郑国盛极一时。

7.

在这件事上,还是谋臣祭足最懂他,他曾说:

”段虽然无道,却没有明显的叛逆,就算派了刺客,又有几人知道?就算声张出去,天下又有几人能相信。而若要杀段,武姜必定阻挠,如此一来,郑庄公就要被议论为兄不仁,为子不孝。庄公之所以隐忍不发,是要等到段恶贯满盈,国人切齿时再杀。“

与其说郑庄公腹黑,不如说他是个有勇有谋、善于借力打力终成大事的“励志哥”。

 4 ) 说一千 道一万

从今天,看昨天,
说英雄,论好汉,
从昨天,看今天,
古往今来故事一串串,

也许你会觉得酷烈,
也许你会觉得冥顽,
也许你会觉得昏暗,
也许你会觉得壮观,

说一千,道一万,
人心要比天地宽,
说一千,道一万,
人心要比天地宽,

黎民百姓长久,
功明利禄短暂,
一部青史等闲看。

这一首东周列国的主题曲《黎民百姓长久》,也许比我们谁都要更能贴切地去总结和感叹这部令人惊艳的电视剧吧。

很多年以后,我依然会记得,央视曾经拍过一部【东周列国】。这是把冯梦龙的小说《东周列国志》二一抽杀以后改编而成的神作。
如果你是要仔细读史,请去读《战国策》、《左传》;需要一些润色的,可以读《史记》。

 5 ) “不见美兮,忧心胡底兮”

在那个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时代,鸟叫、水漏、乌鸦、夜中火把、拊楹而歌……古诗文与画面互相浸染,辗转多情地还原了一个风雨如晦到了极致反倒生出云胡不喜的时代。

最近闷在家里,热衷于追剧,追的是一部古早的《东周列国·春秋篇》。我对古代历史的兴趣,集中在唐宋及以前;再细分一点,便是秦汉及以前;再细,则必先秦;而先秦之中,最好春秋。当然,我并未形成什么独立的史观,也没有对大的洪流或是小的专史的管窥,只是相当肤浅地仅仅停留在审美层面(其实审美这个词可能我也不配用的)。

所谓审美,在我的意识里,就是无情。它要隔开一定的距离,抹除掉过分的代入感,对某一个人、某一件事、某一处风景,遥遥相望。唯有这样,那些欢歌与血泪才能流淌成源源不断的艺术之河,哺育万世万代渴望美渴望得眼睛出血的人们。唯有这样,才可以作诗,也可以入画。而也唯有这样,人们才能超越单薄的各人情绪枷锁,仿佛百川入海一般融汇到一种属于全人类的洪流之中。“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一言,不知可否稍稍借用来形容此般?若如此说来,所谓审美,便不该是无情,而是忘情。那么审美,也应当是一件艰难的事啊。

所以我也不太敢说我在“审美”,我大概就只是兴致高昂,乱看乱读吧。看这部96年的电视剧,一开始是为了给自己看《左传》扫盲。对于“无事乱翻书”的我来说,看《左传》最大的问题,其一是语言,有注释虽然能勉强看懂,但一旦提及草木鸟兽宫殿器物,哪怕借助相关阐释资料,毕竟难以想象;其二是人物,姓氏排行称谓,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家族延续与姻亲关系,谁谁谁又是谁的大舅子,又把女儿嫁给了他什么的(比如秦穆公和晋文公),真是复杂得妙不可言啊;其三是逻辑,春秋无义战,而春秋又多“仁义”,桩桩件件之间被正义掩盖着的微妙的利益关系,是我个人消化不了了(况且史书上的评论也多道德训诫,绝不会扯个势力分布地图跟你细细分析)。影视的可视化带给人这样的便利,它给予模糊的概念一个相对清晰的想象。当然,有不少观点反对过于清晰化,并认为这是文字与影视的最大差别。但是,对于像我这样对那时代完全没有概念、完全无法想象到脑海里只剩一片朦胧的白光的人来说,影视实在是具有它独到的长处。最起码,它可以向你稍稍展示,当年的微风与声响,让你的臆想终于有了可以安放之地。

然而,抱着这样的目的去看时,我发现这部电视剧远远超乎了我的预期。齐桓晋文之事,竟被那些镜头叙述得那样狞厉,那样美丽,那样惊心动魄。在那个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时代,鸟叫、水漏、乌鸦、夜中火把、拊楹而歌……古诗文与画面互相浸染,辗转多情地还原了一个风雨如晦到了极致反倒生出云胡不喜的时代。

下面我就不专业地讲几个镜头,来安利一下这部良心剧吧。

第一个故事当然是东周的开始,烽火戏诸侯。其实从这里开始就能看出该剧本借鉴的是小说《东周列国志》,到了后面郑伯克段于鄢,以及齐襄公齐桓公的辈分等,证据就更加确凿了。但演义有演义的好处,故事唯有能衍生才是生机勃勃的,诸公暂且默念“郁郁乎文哉,吾从冯梦龙”好了。

这个风雨交加,雨落廊间的镜头,发生在周幽王即位三年后。彼时,泾、河、洛三川地震,岐山又崩,压死民众,压坏民居无数。昔日伊、洛水竭而夏朝亡,黄河水涸而商朝亡,如今周朝的发源之处天崩地裂,而幽王却依然无动于衷,竭民力而极乐。所以天地为之一暗,却也不必真的去拍天崩地裂,仅仅是风雨交加,雨落廊间,便足够暗示“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的巨大悲怆了。

虽然拍的是浣衣,但这意境,依稀是《豳风·七月》中的“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褒姒其人,为了突显其人物形象,该剧作了两大处理。

其一,她不是不会笑,而是此生无可笑。当周幽王质问有谁见过她笑时,虢石父说,他曾偶尔见过一次,那时褒姒望着马车前方的火把微微发笑,那神情之美,非凡人所有。这就让人联想起褒姒入宫之前,是褒珦之子为救其父而把她从乡下带来的。当时的镜头是,她坐在马车上,而他则在马车前方举着火把,牵引着车驾。他走路时曾崴了脚,她想下车帮忙却被阻止了。他说:“要是真能用你救出我父亲,那我可没白在这一路上吃这么多苦了。”而后,她看了看他,微微发笑。那时,夜色浓重,雾气沉沉,整个镜头是冷色的,唯有一把火把,依稀染着橘红的暖色光芒。或许,那个镜头就是她人生的隐喻。她的一生都是黑暗的,褒珦之子就是那一点不起眼的微光。她想下车靠得更近一些,但是却被他阻止了。于是,她就只能在车上遥遥望着那火光,那背影,那距离,终其一生。是够近了,是够看清了,但为什么,就是不能更近了?为什么她的一生,就跟她自己无关了?于是黑夜,无言地笼罩下来了。后来,她做了王后,她的儿子做了太子,她的丈夫为了讨好她,给了她满城的灯火,甚至是满山的烽火,但这夜色却似乎被映衬得更加黑暗了。而这一次,这夜色不是她一个人的,而是整个时代的,所以她像一个厉鬼一样,放肆地笑了。

其二,是引入关于黑马的阴厉传说。幽王之父宣王下葬时,曾有一匹黑马从殉葬坑里一跃而起,从而逃逸。与之相随的是不知何处而来的红衣小儿,在远处唱着“月将升,日将没”的诡异歌谣。而剧中所暗示的,便是褒姒为那匹黑马的转生。除了在色调和音乐上的处理,这集的最后一段褒姒于日落山间大笑狂奔的远景,也在模拟着野马奔腾。褒姒的故事人尽皆知,而能在影视中借用象征与隐喻的手法把这个人物拍得既哀婉动人又阴厉神秘的,再无有超过这一集的处理的了。

这是诗经中著名的《二子乘舟》。毛传云:“宣公为伋取于齐女而美,公夺之,生寿及朔。朔与其母诉伋于公,公令伋使齐,使贼先待于隘而杀之。寿知之,以告伋,使去之。伋曰:‘君命也,不可以逃。’寿窃其节而先往,贼杀之。伋至,曰:‘君命杀我,寿有何罪?’又杀之。”历史不会在意人情的冷暖,它只是一直向前。当两颗头颅一齐掷于宣姜(就是那个被公公霸占的儿媳,详见《邶风·新台》)面前时,没有人在意她究竟是哭了,还是笑了。湖水波光,二子别离,此间一舟,世间一芥。“二子乘舟,泛泛其逝。愿言思子,不瑕有害!”或许,无论如何她该感到一丝欣慰,起码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在临死前仍是如此亲密无间,不曾有二。

隰朋护车这个镜头,应该把整个片段都截出来,连同编钟之乐,一同呈现,方为美哉。隰朋为从鲁军的飞箭下护送囚车中的管仲回齐,便扑到囚车上,用自己的后背撑起一寸安全的天地。囚车悠悠地驶过河岸,夕阳巨大的倒影如同一方灼耀的金鉴,自右而左缓缓映过骈驾之马,赶马之鞭,囚笼之槛,匍匐之人。编钟之声辗转悠扬,敢问天地苍茫,此间何世?

曹刿论战,初三课文,再熟悉不过的篇目。但该镜头却着眼于战后的夜间,鲁国士兵的姿态——引弓弦而为乐。战争结束了,所谓的士兵也不过是普通的凡人。曾经用来射杀敌人的凶器,也可以用来奏乐。还有什么比这样的场景,更能体现“化干戈为玉帛”的么?虽然这样的举动,究竟是赞美,还是嘲讽,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人性极善,还是“杀人在先,礼乐在后”的人性极恶,实在难以辨认。人性叵测,貌是情非,不可依恃。唯有那个士兵在引弦而歌时,在茫茫夜色里低头羞涩的微笑,才给人一丝“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的安然。

齐后庄公如果没有那首歌,大概也就是个屈死鬼吧。而在死前吟诵那首短歌,在等待偷情之人的那种伤感凄迷的氛围下死去,倒是让他微不足道的一生有了一点浪漫的色彩。《左传》中说:“公拊楹而歌”;《史记》则言:“崔杼妻入室,与崔杼自闭户不出,公拥柱而歌”。“室之幽兮,美所避兮,室之邃兮,美所会兮,不见美兮,忧心胡底兮。”闫怀礼老师的声音沉郁深厚,配上竹帘落叶,日影西斜,这个镜头实在叫人沉醉。

除了这几个镜头外,我印象比较深的还有郑庄公“射王中肩”那一段,满室朝臣无一人敢动敢言,画面沉寂,用外面的鸟叫声来做衬托;卫宣公之祸,两颗头颅与吊死尸体的阴影下,只有两个女人的声音,用水漏作底音表现岑寂与冷清;屠岸贾入宫前,从车上下来立刻摔了一跤,抬头听见屋檐上乌鸦的鸣叫,化用“瞻乌爰止,于谁之屋”来暗示人物即将惨灭的结局……隐喻、意境、诗文、故事,相辅相成。虽然在个别历史和文字读音方面存在一些纰漏,但在如今“妖艳贱货”型的历史剧横流的影视界,《东周列国·春秋篇》实在是太值得一看了!

春秋时代的风雅颂,早就随着当年争霸的战鼓,半入江风半入云,飘渺难寻了。但借由《东周列国·春秋篇》中那种纯粹朴拙婉转的东方式隐喻,或者我们还能再听一次,当年的一点乐歌。“室之幽兮,美所避兮,室之邃兮,美所会兮,不见美兮,忧心胡底兮”用来形容当代的我们一点怀古的心情,倒是相当合适的呀。

 6 ) 很好的电视剧

老片子,虽然制作有些粗糙,但总体非常不错。

春秋时期的故事,篇篇都精彩绝伦。

很多成语都是那个时代产生的,如卧薪尝胆等等。靠,一时想不起来了。

很多故事,赵氏孤儿、伍子胥、管仲、褒姒、西施,都会让人难以忘记。

如果,仅仅是如果,用美片的制作水准来拍摄春秋,绝对牛13。

一边看电视剧,一边用《史记》印证历史上的故事。

暑假最好的享受。

 短评

当年所热爱过的。

7分钟前
  • 久道
  • 还行

1、不是左传国语,是小说东周列国志;2、话剧表演与对白艺术;3、90年代文化热的荧幕呈现,色情、暴力、史诗、浪漫主义、CULT,前几集尤如此;4、连配角都是话剧名角饰演,很带感;5、有些剧集已近乎电影,王绘春再次饰演孔子;6、衣冠仪礼、百姓生活,极尽复现,巨细靡遗,堪为典范;7、下酒佳片。

9分钟前
  • danyboy
  • 力荐

这是我看过的,最狞厉,最凝重的电视剧,配合我最喜欢的春秋历史。我老想重看一遍,又怕破坏了当年的美好印象,纠结啊纠结。其实我最看这些表现王霸之业,纯爷们儿的电视剧。

10分钟前
  • 巴黎之火
  • 力荐

小时候总不明白,那时的古人怎么能这样刚烈,说死就死。现在渐渐理解了,于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死实在是一种解脱。其实道亡了,人也就亡了。

11分钟前
  • 隐德来希
  • 力荐

汗,我从小到大没看过这个……第一集完全是“褒姒真是不食人间烟火,而幽王却只有权”嘛

15分钟前
  • 桑下
  • 还行

象春秋时代的人那么有气节的活一回 也真不枉此生

17分钟前
  • 乌合之众
  • 力荐

《东周列国》春秋篇,战国篇。我认为,这是新中国历史上所拍最经典,最厚重,最深刻,最有力量的一部历史电视剧!绝世经典,迄今为止无法超越。没有之一。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2395864.html

19分钟前
  • Tao Project
  • 力荐

超好看,奸情不断

20分钟前
  • 沈昆莫
  • 力荐

五星不解释!前几集能把人吓死,这才是古风,后面的演员也非常出色,非常大气的一部片子!

25分钟前
  • Tiberius
  • 力荐

春秋300年间,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这是华夏民族历史上痛苦的一页。而霸主迭起,百家争鸣的深刻变革,又使春秋成为无比灿烂的一页。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由此奠基,绵延两千多年的奴隶社会,被它埋葬。

30分钟前
  • 绿肥红瘦
  • 力荐

我记得没错的话,该电视剧后来被广电总局以暴力色情之名就封杀掉了。是我迄今为止看过的最好看的国产电视剧。

35分钟前
  • 唇红齿白章北海
  • 力荐

喜欢这种侧漏着血腥的文明肇始,混杂着野蛮与血性的时代颇为震撼。不得不说剧中一票男演员演技太好,剧中穿插着的歌舞也很让人喜欢。看着秦穆公被晋国三代国君戏耍十多年,秦晋之好不过笑柄,难怪自秦孝公之后,秦国把信义和结盟玩的娴熟无比,naive的人还是要学习一个。。。

40分钟前
  • 客卿
  • 力荐

尺度在国产剧里是传奇级别,活埋腰斩五马分尸什么的特齐全。上古题材不过一些理念颇现代。一直记得结尾是一个老头站在山上把一堆书简扔下瀑布,结果看到最后一集也没有,错觉?

44分钟前
  • Hendrick Z
  • 力荐

真正的历史剧,目前还未有能超越的

45分钟前
  • 珮清
  • 力荐

与郑伯、周王两村长聚众械斗相比,《权力的游戏》也不过尔尔。

46分钟前
  • 韦肃
  • 力荐

有点像话剧 但比现在的电视剧抢太多了

51分钟前
  • 大虫九一
  • 力荐

现在还记得第一集里面极其诡异苍凉和复古祭祀下葬仪式,还有最后褒姒的一声狂笑,变身黑马自由狂奔,我感受到导演在尊重历史基础上的自我表达,不愧是80年代理想主义启蒙时代的神剧,完美的融合。现在这样的社会思想背景下,拍不出来这样的剧了。

54分钟前
  • 生活笔记
  • 力荐

比起现在这些穿越剧、宫斗剧、为腐女拍的各种剧,这样的历史剧简直就是神坛。

55分钟前
  • 丑丑
  • 力荐

小时候电视里居然放这么毛骨悚然的东西……第一集被谶语和褒姒吓尿。编钟、箫的配乐很神秘。齐桓公在蛆里面腐烂的镜头、晋献公占卜。最喜欢伍子胥的故事,有莎剧的感觉。总体线索是王权和诸侯、卿相、士大夫的斗争,礼崩乐坏的加剧。

57分钟前
  • Hannah🤦🏻‍♀️
  • 力荐

朴实的剧比起现在过于华丽的包装还是更让人喜欢

1小时前
  • 天意怜幽草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