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蒂妮

HD中字

主演:葆拉·贝尔,弗兰茨·罗戈夫斯基,玛丽安·扎瑞,Jacob,Matschenz,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其它年份:2020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温蒂妮 剧照 NO.1温蒂妮 剧照 NO.2温蒂妮 剧照 NO.3温蒂妮 剧照 NO.4温蒂妮 剧照 NO.5温蒂妮 剧照 NO.6温蒂妮 剧照 NO.13温蒂妮 剧照 NO.14温蒂妮 剧照 NO.15温蒂妮 剧照 NO.16温蒂妮 剧照 NO.17温蒂妮 剧照 NO.18温蒂妮 剧照 NO.19温蒂妮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温蒂妮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影片设定在当下的柏林,女主角温蒂妮是一名城市发展局的顾问她的现任男友忽然提出分手,此时一个古老的诅咒似乎正要应验。中世纪的传说里,温蒂妮是水中的精灵,倘若与她们结合的男人背叛了她们,她们就会杀死男人并回归水中。电影的女主角想要抵抗这一诅咒,故而离开了柏林。此时她结识了克里斯多弗,一名在德国西部水库区工作的工业潜水员。两人相爱。不久后克里斯多弗察觉到,温蒂妮似乎在逃离什么,感觉受到了背叛...黄河绝恋生活启示录天崩地裂 上(国语版)不肯去观音决战以拉谷再见吧,枪警视厅特别枪装班无限接近年少轻狂第一季福地1975控方证人1957虽然只是弄丢了手机2023冬日暖阳(2018)不要靠近我我的同事都很2引郎入室海上倒计时国语蒙面大侠花开与你的半夏雪莉主厨的餐桌第四季荡寇志情色小说家~续·春的生活~老爷车大翻新第三季战地枪王亲爱的朋友2022死亡照相术忠勇小状元等到烟暖雨收盼望的大海西部联盟默哀时刻血脉古田会议古镇谜案之诛心劫南少林留下他打老蒋吧七音符火线救援第一季大怪兽的善后处理长征2001地狱是一座城市鬼来电2003叻女正传

 长篇影评

 1 ) 《温蒂妮》:在沉默与诉说中接近城市的历史与真实

《温蒂妮》(Undine, 2020)是德国导演克里斯蒂安·佩措尔德(Christian Petzold)的最新作品。影片在第7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第4天展映后引发热烈反响,最终以场刊3.1的高分位列主竞赛单元第3位,并获得了最佳女演员奖。《温蒂妮》化用了常规爱情电影中多见的诸如一见钟情、生死相恋、心灵感应等元素,以神话般的结构,讲述了一个动人的、当代都市爱情故事。影片中纯净的爱情表达,在当下愈发政治与概念化的电影节影像创作中显得有些少见,这也是其能收获好评、引发热议的重要原因。但我们却很难仅仅在纯爱片的框架中对《温蒂妮》做简单的谈论。至少,佩措尔德让他的女主角以一位历史顾问、一位城市发展讲解员的身份出现时,便注定了历史的声音在影片中的重要在场。

温蒂妮(Undine, 2020) 剧照

影片中,爱情甚至只是陪衬,或是历史的替身。这使得温蒂妮对柏林的讲述变得复杂化,因为我们无法分清,她到底是在讲述城市,还是她自己的爱情。温蒂妮细腻的声线既是对过去的深情回望,也代表了将历史拉回当下的无望的努力。一如影片开场,她在咖啡馆的露天摊位上,面对前男友时迫切想要完成的。此时的她是如此歇斯底里,正如德勒兹在《弗朗西斯·培根:感觉的逻辑》一书中提到的,歇斯底里一词是与潜在时间的对应,它独立于现实,暗含一种滞后性。这种滞后也体现在城市建筑上,因为它们既是当下爱情的承载者,也是过去历史的纪念碑。

于是,当温蒂妮第一次在城市发展局的展览馆讲到东西德那些地标性历史建筑的时候,历史与现实立刻发生了勾连——在一大批群众的见证下,一个特写的微缩模型在瞬间指认了她与前男友的关系。随着镜头中温蒂妮的瞳孔慢慢放大,我们得以窥见,记忆是如何以宿命般的形式地浮现到现实中的。看看那位在露天摊位上喝着咖啡等待结束一段感情的男子,于他,公共空间与私人生活是如此紧密地交织着。

温蒂妮(Undine, 2020) 剧照

过去始终没有被忘记,在温蒂妮的讲述中,官方叙述的声音总是倏然而至,像一记重拳打进当下看似稀松平常的生活里,为我们留下隐隐作痛的凹坑,或是历久弥新的疤痕。于是,《温蒂妮》再一次被佩措尔德纳入到了自己关于德国记忆的整体创作谱系里。借助这个当代爱情神话,他让那些萦绕在德国人心头的历史在沉默中醒来,成为影像中无法被忘却的纪念品。城市、历史与声音一直以来是都是理解佩措尔德作品的三个重要的坐标系,将《温蒂妮》置于这一新的认知框架中进行理解,我们将会发现,这部影片有着比我们想象得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与影像魅力。

一、沉默的城市与不断诉说的柏林人

柏林的城市空间被佩措尔德分层了,这暗示了柏林城的历史现实。影片中,温蒂妮用四个微缩模型串联起了曾经的东德与西德、柏林的过去与现在——从20世纪初期一直到21世纪将近一百多年的时间。随着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这座曾被高高筑起的柏林墙分割开的城市又被重新粘合起来。如今,城区里新兴的高大建筑让历史的面孔变得模糊。如果没有专人讲解,似乎根本不会有人记得,或在意这座城市过去到底发生了什么。于是,记忆和诉说的重要性被重新凸显,它们让柏林人得以不那么善忘。佩措尔德之所以让讲述成为温蒂妮的职业动作,也是为了强化这一点。

我们注意到,正是依靠记忆与诉说这一套内刻与外化的动作,她才从过去的创伤经验中抽离了出来。比如,在得知要介绍自己并不熟悉的洪堡论坛时,温蒂妮被迫去完成的一个动作,就是不断复述那些笔记本上的介绍文字。因为只有这样,她才可以把那些历史的信息牢牢刻进脑子里,并将它们完全内化为一种条件反射式的语言输出。于是,出现在展馆中的她成为了这座城市的代言人,她作为官方话语的转述者,向来自世界各地的群众发声,其中也包括电影观众。

我们正是在她的讲述中才慢慢了解了柏林复杂的历史变化——原来柏林的核心区域形似狗头,总面积约90平方公里,它被城市中四面交织的列车线包围着,大概占据了柏林总面积的十分之一。而现代柏林城市边界的最初敲定,则可以追溯到1920年的大柏林法案,该法案将柏林附近的村镇和野郊并入城区,使得城市人口翻倍,开始了这座城市的现代化进程。

温蒂妮(Undine, 2020) 剧照

如果说温蒂妮的讲述提供了回顾过去历史的契机,那么遗留下来的建筑实体和城市空间,显然才是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政治变革和社会演变的直接物质证据。佩措尔德正是通过对城市空间的直接展示实现了对历史的重新复写。凝视着展厅里的第二个微缩模型,我们可以发现东柏林的建筑有着与资本主义的西柏林截然不同的风格与形态,那些彩色塑料的外观使其显得亲近而可爱,表现了这个国家的社会主义理想并没有被人们忘记。

其实,在1991年德国统一之后,柏林的城市发展重点就放在了之前的东德内城。当新的社会力量进入到了曾经对立的意识形态空间,过去并没有完全被当下掩盖,就像那些新生的建筑物被标记为棕色的模型,与曾经的白色建筑区分开来,这使得彼时宽松的城市规划变得拥挤和膨胀,也显示了当下柏林真实的城市状态。新的发展速度挤压着人们过去的生活空间,新的社会问题也不断凸显,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并没有实现对美好生活的承诺,因而人们更愿意瞩目过去,变得恋旧和沉默起来。

温蒂妮(Undine, 2020) 剧照

就像温蒂妮,她在工作环境之外的大部分时间都选择闭口不语。坐在露天咖啡馆中的她,甚至讲不出一句完整的话,只能在点头或摇头中向男朋友表情达意。在这一被长时间的凝视和停顿填充的场景里,温蒂妮始终在重复着那句“我需要见你”,她对前男友措辞的纠正近乎无理取闹,这也显示了她在当下的语言系统中无法找到合适的语言与人交际。

乔治·斯坦纳在《沉默与诗人》一文中指出,人们选择沉默,无外乎语言无法表达自我。语言抵达了自己的边界,因为有一些超验之物是无法表述的,那是属于神性的领域,只有靠光、音乐或是沉默才能触及。

当然,沉默也可能标志着与语言的彻底决裂。当语言遭受污染,失去其人性化的力量,人们便只能选择“自杀性的修辞——沉默”。温蒂妮的情况正接近后者。她不满于分手的现实,将自己封闭起来,在过去寻找着寄托。这类似于《再见列宁》(Good Bye Lenin!, 2003)中的情节,想要逃避现实的人只能选择继续做梦,或是沉默不语,她所能表述的只有过去。

再见列宁(Good Bye Lenin!, 2003) 剧照

其实,东德的历史是佩措尔德、以及当下很多德国电影在创作中经常会触碰到的一个问题,在德语中甚至专门有一个词来形容它,也就是所谓的东德情结(Ostalgie)。这一情结被指认为一种怀旧的情绪,它源自于对当下的不满,以及对过去美好岁月的怀念,即试图重获东德社会主义体制下的高福利体系和邻里和睦的社区生活。

因为,集权统治下的民主德国虽然意味着保守与禁锢,但同时也意味着保障与安全感,寄寓着市民们曾经的理想。这种对于过去岁月的迷恋,也可以被表述为乡愁或者怀乡,它们在艺术创作中经常出现,并往往具象为一个可见的物质实体,如塔可夫斯基在《乡愁》(Nostalgia, 1983)中表露的对俄国故土的思恋。

而对于温蒂妮来说,这个实体就是那个过去的恋爱对象。当然,怀旧只是一种隐约流露出来的心理,一个人无法永远活在过去,城市的现代化发展总是前进式的,新的建筑不断出现,爱情也是如此。所以,在咖啡馆内鱼缸炸裂的那一刻,温蒂尼遭遇的并不是一场意外,而是一次短暂而永恒的现代性体验,她由此发现了自己的未来——由爱情萌生的未来。

二、现代化的阵痛与深水层的真实

佩措尔德在影片中有意将柏林表述为一个被水孕育的城市(柏林这个词本身就有沼泽或沼泽中的干地的意思)。其实,水流一直都是佩措尔德电影中相当重要的元素,如《耶拉》(Yella, 2007)中的两场落水戏,我们无法分清耶拉在电影中究竟是死了一次还是两次,水面模糊了生与死的界限。《温蒂妮》中的水流继承这一隐喻指向,并减少了其中死亡的比重,放大了其暗含的新生色彩。水流带来的是现代化过程中必然存在的阵痛体验,而在阵痛之后出现的则是新的发展。这正是影片里温蒂妮在与水流的亲密接触中获得东西。

鱼缸炸裂的玻璃碎片在她的身上扎出了鲜血,但也让她结识了克里斯托弗。身体上的疼痛预示着她在爱情上的成长,她终于勇敢地告别过去,跨入了下一段爱情。温蒂妮这个名字在德国神话中寓意着水精灵,这意味着她只有在水中才能发现真实的自己,并在环境中获得认同。

所以,我们可以将她与克里斯托弗的相恋视为一个寻回自我的过程,因为克里斯托弗潜水员的职业设定注定要让温蒂妮不断回到水中。影片用水泊中的相视一笑为二人定情,随后就转向了克里斯托弗工作的西柏林水库的深水层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从事的是一份水下修复的工作,而他提供的修复也是对于温蒂妮而言的。如果说此前的温蒂妮因为无法忘怀旧情必须活在过去的话,那么和克里斯托弗一起回到水中显然让她回到了现时。

但回到当下并不一定就意味着对过去的遗忘,历史在这里只是以另一种方式被铭刻了,即不是用官方话语生硬地反复言说,而是使其进入到个人记忆的深水层。对于过去,我们不必强迫让他人去相信什么,只需要让自己知道曾经发生了什么,以及以后该怎么生活,这也是私人记忆区别于宏大历史的价值所在。

正是在私人记忆中,我们才可以触及到历史的真实。就像法国历史学家皮埃尔·诺阿所说的,“记忆与历史远非同义,其实是背道而驰。记忆是生命,由活着的社会产生,而社会也因记忆之名而建立。”关于记忆的这一观点,在影片结尾得到了确证。在温蒂妮离开之后,克里斯托弗在水下再一次发现了温蒂妮的身影。这一次的相遇让他辗转难眠。

终于,他从现在的爱人身边起身离开,独自下沉到深水层中希望与温蒂妮再续前缘。我们看到两个人的手紧紧地牵在一起,从中传达的亲密感让人误以为他们是把水下当作了自己的墓碑,要在这里长眠、厮守。但是,克里斯托弗做出了打破我们预期的举动,他最终决定从水下回到地面世界,陪在那些还活着的人身边,而温蒂尼则只能在他的记忆深处占据一个重要的位置,就像他手中握着的那个雕塑——她成为了一个纪念品。

此时,我们已然可以窥见佩措尔德对于历史的态度,即让过去的过去,让当下的继续发生,这才是每一个生存在世的人要学会的处世哲学,永远活在过去的人是终究没有出路的。

在温蒂妮的讲述中,我们得知谬伦达姆桥横跨施普雷河的地方是现代柏林的发源地,但其作为母腹,如今已经不是这座城市的核心区域,这同样预示了现代化发展过程的周折与残酷性。

面对历史进程,个人可以通过反复诉说,将其铭刻为流行的神话,但也可以在铭记之后继续保持沉默,使其成为更具生命力的个人记忆。这是佩措尔德为当下柏林的发展写下的深刻寓言,也是我们每个人在面对个人与历史问题时应该践行的重要一点。

 2 ) 《温蒂妮》:被分离的水与陆

温蒂妮的传说,可能是爱情与水之间最浪漫的一次类比:水精灵温蒂妮化为人形、得以在陆上生活的唯一条件,是获得一段忠贞的爱情。由此,爱情成为呼吸般的必需,也成为一种共生的诅咒和一颗宿命的定时炸弹。所以在它终结时,小美人鱼变成清晨阳光中的泡沫,而温蒂妮不得不杀死背叛的爱人,重新走入水中。

对于温蒂妮这个命题作文,可能没有比佩措尔德更适合的执行人。作为一个政经学者一样的导演,他善于将自己的主角们放置进宏大的历史之中,而在绵长的迷失、不安和余震里,爱情似乎顺理成章成了这些个体唯一可以抓住的东西,成了赋予他们实体的水。被困的他们,依靠着残损的爱情和虚空中的激情来试图重塑自我,寻找意义。

然而,可能是预设的期待值过高的缘故,佩措尔德对于这一新探索的执行却并不算完美。《温蒂妮》奇幻元素和爱情类型的碰撞诗意而浪漫,带着心跳、脖颈的温度和被水冲刷浇灌的晕眩,但温蒂妮身上过于隐晦留白的传说设定,可能为观众理解故事逻辑和人物动机造成障碍;

另一方面,《温蒂妮》中关于建筑和柏林城市发展史的话题,延续了佩措尔德对于家国、历史和时空的作者性思考,但温蒂妮水中精灵和城市规划讲解员的两重身份、钢筋尘土和迷离水域两处空间,似乎无法很顺滑地交融在一起,整个故事就像是被割裂开的水与陆,缺少联通的那座桥梁。


如果不看剧情简介就进入故事的话,对传说陌生的观众,可能不会知道眼前这个一头橙棕色卷发、走路有点僵直的女主角温蒂妮是水精灵。在游泳池的高潮戏码到来前,《温蒂妮》几乎是刻意地不去触碰女主角是水精灵的这一奇幻设定,只有水族箱里的一声暗语和溺水后却不吐水的寥寥几笔细节,能将温蒂妮和水联系在一起。如果再牵强一点的话,再勉强算上温蒂妮掉下眼泪时顺势而出的标题卡,毕竟眼泪也是一种盐水。

这样的隐晦处理,为温蒂妮带来一种神秘的鬼魅感,也让整个故事同时溶进惊悚和诗意。然而,这种处理,也带着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都对传说有所了解的不合理预设。

如果说对于温蒂妮身份设定的理解门槛,还可以用“现代观众都有看简介再看电影的习惯”或者“温蒂妮在欧语神话体系里家喻户晓”来找补的话,这种对原材料的选择性切割和信息不足带来的困惑,在温蒂妮杀死前男友时达到了极致。

根据传说,经历背叛的温蒂妮似乎是毫无其他选择,必须杀死背叛者重回水底。开篇前男友表明爱上他人那一刻起,让温蒂妮得以存在的爱情就已消亡,传说的诅咒应验,而温蒂妮溺死爱人走进水底的结局开始倒计时。水族箱里的低语是回归的召唤,克里斯托弗的苏醒,也是因为温蒂妮修正了和克里斯托弗这段甜蜜而刻骨的错误,完成必定发生的杀戮,最终回到命运设定的轨道上。

在温蒂妮走入水中之前,《温蒂妮》可以看做是一个与爱情共生的生物,用一个突然出现的例外来探索爱情本源的故事。从这种解读角度出发,比起《水形物语》,《温蒂妮》其实更像是《小美人鱼》的现代变体(毕竟安徒生是以温蒂妮为原型创作的这个童话),都是从外来者的视角窥视爱情,最终落脚在牺牲和沉重的宿命感之上。

然而,以上可能有些牵强的解读只是根据传说资料的猜测,对于这个奇幻故事的原理和规则,《温蒂妮》片中并没有给出明确解释,也没有明示任何一种涉及温蒂妮人物动机的硬设定。最终的结果,就是让《温蒂妮》变成了有点狗血的“一命换一命”情节剧。

而在柏林电影节时《温蒂妮》给媒体的press nots中则强调,“温蒂妮再次接触她自身的元素后,就必须回归水中”。按照后面这种说法,似乎温蒂妮与克里斯托弗初遇时被水冲刷的那一刻,就注定了她的最终离去。

不管创作者倾向于何种解释,不能否认的是,《温蒂妮》是一部需要观众去了解场外信息、一部“需要说明书的电影”(引用把噗短评)。《温蒂妮》故事中隐晦不明的部分,并不是一种值得嘉奖的多义性表达,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温蒂妮》对爱情讨论的尝试。

当我们不能完全确定,温蒂妮那漏跳的一拍心跳是因为余情未了,是因为看见了追来索债的命运,还是两种因素的杂糅,我们就没有办法理清温蒂妮那像水草一般缠绕晦暗的思绪和感情。在这样亲密的观察和温蒂妮提供的专属视角之下,我们都没有机会真正进入她的内心,可能爱情真的比想象中难解,而水精灵,真的是个需要我们保持距离的谜。


在一次讲解途中,温蒂妮邀请听众在庞大的柏林模型里指出他们所在的位置。在特写下温蒂妮的双眼里,白色的模型房子被无限放大,与窗外真实的风景交融在一起,而温蒂妮,也被巧妙地放置进了整座城市的空间之中。

在这部紧凑的电影之中,温蒂妮对于柏林城市变迁和建筑历史的讲解占据了不少的银幕时间。然而遗憾的是,除了上述那一处空间变幻的放置,其余时候佩措尔德借温蒂妮之口说出的对于柏林历史的思考,与影片其他部分的文本产生了强烈的割裂感。

对于洪堡论坛的评论,大概寄托了佩措尔德最大的私心,用城市中心这样一所违反了“Form Follows Function”原则、以古建筑外形承载现代功用的建筑,来讨论在历史洪流中身份不断变化着的柏林和德国。但是,这段富有深意的台词,放到全片来看却有些意义不明,不知该作何理解是好。

或许新与旧之间的矛盾和相容,是温蒂妮与克里斯托弗那建筑在已死爱情之上的新感情的对账,但这种牵强附会的理解并不能弥补支线与主体故事之间的脱节,以及元素精灵设定和爱情主题下对历史政经话题讨论的生硬。

温蒂妮与水之间的关系不言自明,而她作为古老传说中的生物,也与柏林陆上变迁史的厚重感产生对照。这样的书写之下,温蒂妮本该成为联结水与陆空间以及其象征意义的双重纽带,让故事发生的舞台和故事本身融合成一个整体。

但在《温蒂妮》里,历史学者温蒂妮和水精灵温蒂妮更像是不相容的两种身份,在关于陆地和历史的支线行进时,水精灵的设定显得单薄而不适宜,甚至这层身份都被选择性遗忘,而在水精灵那既炙热又潮湿的爱情故事里,也没有空间留给对城市的深刻讨论。

这种缺乏整体感的失败,绝不是因为爱情主题“肤浅”,与更宏大的世界不相容(《冷战》就是一个正面例子)。《温蒂妮》是佩措尔德的一次跳出舒适区的尝试,而从结果来看,他好像不知道该如何对元素精灵这一新鲜的材料下手,如何把她们顺利自然地放进自己构建的系统里。

《温蒂妮》中的场景设计其实是非常出色的,闪光的鱼缸和水草摇曳的幽深水底,恋人相拥的火车站和温蒂妮有序但并不温馨的小房间,都温柔地拥抱、吸纳着它们的主角。然而,整体感的微妙缺失,让空间和片段变得有些断裂。在柏林这样一座被水环抱的城市之中,《温蒂妮》这个水与陆的爱情故事却很遗憾地没有做出被水环绕的感觉来。


然而,虽然《温蒂妮》可能代表不了佩措尔德的最高水准(毕竟创作者们面对新事物都有陡度不一的学习曲线),《温蒂妮》仍然是一部非常迷人而细腻的作品。开场的分手戏在特写中靠两位演员的表演完成,背景中教堂钟声和钢琴声缓缓流动,而下一个场景,当温蒂妮走进博物馆,全景镜头立马把她从自己的情绪里拉出来,放进建筑模型和人群之中。

这是彰显导演功力的地方,而在之后的故事中当主角每一次重返相同场景,佩措尔德都能用不同的机位和景别区分出情绪,讲出不同的故事。

《温蒂妮》最可贵的地方,大概就是描绘出了一段真实自然的浪漫关系。Paula Beer和Franz Rogowski两位演员将《过境》中的默契延续到了本片中,营造出一种温暖而不刻意的亲密感。温蒂妮和克里斯托弗躺在水草和碎玻璃中被爱情和水流洗礼的一见钟情,绝对是近些年最惊艳的浪漫场景,而两人日常中小动物一般的互蹭脖颈和倚靠,也是贴近生活但丝毫不减损热烈程度的身体语言。

也正是因为如此,这段爱情的终结才显得如此凄美而冰冷。温蒂妮最终走入的那片水,和她与克里斯托弗先前牵手一同游过水草、听他唱过Stayin Alive的,明明是同一片水域,却像是来自两颗星球。

拉丁语中“unda”有波浪的意思,但影片最后,投来视线的那片水面是意外的平静。传说中的水精灵们,失去爱情才回到水中,但经历过克里斯托弗的温蒂妮是幸运的。她不再需要在爱情和水之间二选一,水流深处刻下的名字,将是温蒂妮永远与爱情共生的证明。

 3 ) 《温蒂妮》:爱和艺术创造的可能世界

(本文首发幕味儿微信公众号)

德勒兹在《运动-影像》中指出,水之世界是一种与陆地世界迥然不同的运动和感知系统。在那里,重心不再稳定,一切人和物都处于摇摆之中,我们必须服从的规则便是没有规则。因此,作为工业潜水员的爱人与温蒂妮的结合将温蒂妮指引向她的本源,开启出一个新的世界,指向一个对于我们这个井井有条的,商品可以自由流动,人却被禁锢的世界的挑战或颠覆。

被分手的解说员温蒂妮听到一声“温蒂妮”的呼唤,看到水族箱中的潜水员小雕像,停下脚步,仿佛循着这一指引,结识了工业潜水员Christoph。在对方嗫嚅着自我介绍时,撞到水族箱,破裂、滑落,两人倒在水中,身上挂着水草,温蒂妮被扎伤出血,白色衬衫上涌出鲜红血滴,耀目红发旁绿草清亮,四目相对,坠入爱河。文字描述不能传达此节神韵之万一。这一瞬间的诗性让笔者想起《甜蜜的生活》中著名的喷泉起舞场景。若非要描述,唯有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一句而已。

影片90分钟的体量囊括了两次意外死亡,一次谋杀,一次自杀,并都与水相连。温蒂妮和Christoph潜水,被怪鱼吸引溺水;Christoph在工作中溺水;温蒂妮在泳池谋杀前任,随后蹈海,如《圣鹿之死》般里神话指引地“一命换一命”地救活Christoph。正是通过前两次死亡才确认了对对方那压倒一切的爱意,而后两次死亡则如《牡丹亭》般使生者死,使死者生。水对陆地动物的人而言是危险的,却也是爱人的归宿。最终温蒂妮在水中又一次拜访了爱人。爱人的世界与水相连,水汽氤氲。

影片结尾,Christoph湿漉漉地上岸,拉起怀孕恋人的手,由水族箱破裂所开始的水对陆地秩序的扰动似乎平歇。但镜头下移,水波浮动,仿佛温蒂妮向爱人投去的留恋一瞥,令人柔肠寸断,仿佛又暗示着永不停歇的扰动和始终流动的边界。

于是,《温蒂妮》并不只是一个爱情故事,它借了神话的外壳(温蒂妮是神话中水妖的名字,若被爱人背叛,则将杀死爱人),串联起柏林城市变迁的历史,在立意上与佩措尔德的电影一脉相承。

佩措尔德的电影总是披着情节剧的外衣,在历史与现实,谎言和真相(更确切地说,同一事件的不同叙事),非理性与理性之间游走。《芭芭拉》中一心逃往西德的芭芭拉经由偶然展开的人际关系(进而影响个人记忆)更新对东德的认识,终于将他乡视为故乡;《过境》似乎展示,二战和当下之间已相隔70多年,而人被共同体想象出的边界禁锢的境况并无改变。 何为边界(territory)?客观的边界事实上只是形式,是主观的边界在建构着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难民可以渡过公海,跨过陆上边境,却被拦在“过境”之处动弹不得)。那么无论是观照过去、现在或未来,都必须深入人的心灵。

因此,佩措尔德的人物时常爆发出非理性状态,如《芭芭拉》中最后一秒的决断,《不死鸟》中近乎疯狂的追寻,更不用说《温蒂妮》中电光石火的一见钟情和死死生生的爱。非理性状态与其说是爆发,不如说是人的状态本来就在自由流动,而佩措尔德抓住并刻画了它们。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唯有人造的对立。

于是,佩措尔德向神话题材的延伸是必然的(《温蒂妮》是佩措尔德计划中的神话三部曲之起点),因为神话既在启蒙以来的话语里对等于人类的蒙昧、“非理性”时代,又由其自身而言占据了上述理性/非理性这一人造边界。德国哲学家汉斯·布鲁门伯格在《神话研究》中指出,“在神话和逻各斯间的边界是想象出的”,神话亦有其理性。不同之处只在于,以前佩措尔德的边界尚有物理坐标作为参照系(如东德西德),而《温蒂妮》中,在时间和空间两个向度上都必须凭想象的翅膀去创造参照系。

布鲁门伯格指出,启蒙运动从进程的终结点的角度看待和衡量一切,而未能从进程的起始点(the point from which the process takes its departure)出发。前者与目的论相关而往往导向决定论,似乎事物唯有并必须指向一个终点。而当我们着眼于起始点,那么我们的视野将不限于眼前的世界,而将拥抱一个个可能世界,这正是艺术和人文学科研究的方向。

这一思想在片中由温蒂妮含蓄点出。她说,建筑学理论宣称,“建筑设计起源于对其预期用途的最佳实现”,因此样式总由功能决定。但她所讲解的建筑并非如此——一座古老的皇宫如今摇身一变成为博物馆。旧时王谢,今许公众。容纳了这些的柏林成为一座风情万种的城市,允许恋人们在各个角落创造新的记忆。当游客为温蒂妮在模型上指出他们那一时刻的坐标时,心系爱人的温蒂妮的目光随即透过模型那一角望向了常常约会的咖啡馆。而随后,她和Christoph的爱情则伴随着被禁止进入咖啡馆和水下世界的开辟。为空间赋予意义,是人作为主体的特权。经由此,我们为自己创造一个世界。

笔者自己就曾在柏林经历过相似的场景。当时,笔者在前往柏林墙的路上,被一座砖红色的老桥吸引驻足。须臾,老桥上方的铁路桥上缓缓驶过一列黄色的火车(如图)。深沉、古朴的红色和明亮、崭新的黄色及云蒸雾缭的天空相衬,古老的桥梁和远处的现代建筑相得益彰,竟不知今夕何夕。

2016年1月摄于柏林

建筑和城市规划所提供的亦真亦幻的体验,更是电影艺术的专长。电影之眼允许了思绪由模型飞向爱人所在的咖啡馆的心理呈现,允许了对或许已死或许犹生的爱人的气态感知,正是经由艺术我们才不只拥有眼前的世界。《温蒂妮》至少给了我们三个世界:眼下生活的柏林,作为历史而仍和眼下发生关系的柏林,和爱人因为爱而创造的世界。这大概也是佩措尔德的永恒主题:我们生活的世界面临着各种意义上的旧边界的瓦解和新边界的专制(最显而易见的是难民潮不断冲击着现有国界,而冷战思维和霸权主义正横冲直撞忙于确立新的边界),而人无所适从。唯有艺术让想象力夺权,让我们看到无数个可能世界。

 4 ) 溫蒂妮(Undine,2020)

1、電影中後段取代溫蒂妮的城市導覽員,充分對比出與溫蒂妮的差異,那名導覽員的解說呈現了高度集中之工商社會的市儈性,言談不外乎房價、產權糾紛,而溫蒂妮解說柏林這座城市時,從歷史娓娓道來,讓你看到從沼澤地、宮殿、現代化都市的整體變遷與重心移動,讓你看到這座城市幾經荒廢而後重建,最重要的,這座城市並不只是歷史、文化、經濟中的宏偉建設,在這座城市中,在他所在的位置,還因為一種情味而有了意義,有了靈魂——當溫蒂妮提出「我在哪裡」這個問題時,電影從柏林城的模型具焦中,蒙太奇的嵌入了情人所在的咖啡廳,那一瞬間世界因而不同。這讓我想起戰地琴人(The Pianist,2002)那名不斷藏匿的猶太鋼琴家,在轟炸後的廢虛中彈奏鋼琴的瞬間,一座荒頹的城市變得晶瑩剔透起來了。

2、約翰納斯和克里斯多夫這兩名男性對待溫蒂妮的態度截然不同,從電影中後段約翰納斯回頭找溫蒂妮所說的話中,他說「我從沒有看過你穿工作服」、「我預定了你最喜歡的那個房間」,這兩句話的對象可以是任何女性,代表他無知於這名女性的生活(前句),並且表現了自己才是自己所關心的對象(後句)。由此可知,他對於溫蒂妮的認識和渴望僅是膚淺的。反觀克利斯多夫是從溫蒂妮的真實狀態中認識、欣賞、愛上了溫蒂妮,即使是鄉間破舊的旅館,也無礙於他們的情感發展。克里斯多夫可說是論語裡說的「汎愛眾而親仁」,能親仁,是具有了一種高度的感知力與辨識力。

3、在一段情感中,餘情未了是很危險的事情。電影開頭分手一幕,溫蒂妮威脅要殺了約翰納斯,電影後段從克里斯多夫的一通來電開始,走入奇幻、詭譎,甚至於可以說是抽象而不現實的情節後,溫蒂妮是否真將約翰納斯給淹死,這不用深究,但是將一段過去的感情從心理層面斬斷,是無庸置疑的。這一點,在克里斯多夫上亦如是,在湖泊中向死去的溫蒂妮告別後,走回岸上,繼續自己的人生。

4、溫蒂妮(Undine,2020)游走於虛實之間,從神話、歷史、象徵,進入個人內心與精神中,用城市的流變、重心的遷移、崩潰後的重建,隱喻人的情感面,把愛情拍得很高端,也把有情的世界拍得很高端。

 5 ) 这位95年出生的新晋影后,带来了2020首部“年度十佳”

今年二月的柏林影展出了不少爆款。 挑战伦理边界的《列夫·朗道》系列争议不断。 拥有神颜女配的《从不,很少,有时,总是》频上微博热搜。 但让前线影评人统一给出超高评价的,不是它们。 而是一部柔情似水、情意绵绵的奇幻爱情片——

温蒂妮

Undine

导演:克里斯蒂安·佩措尔德 编剧:克里斯蒂安·佩措尔德 主演:葆拉·贝尔 / 弗兰茨·罗戈夫斯基 / 玛丽安·扎瑞 / 雅各布·马琛茨 上映日期:2020-03-26(德国) 片长:90分钟

影片入围第70届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最终斩获银熊奖最佳女演员费比西国际影评人联盟奖最佳影片两项大奖。

手捧“银熊”的女主演葆拉·贝尔

当时有幸在大银幕“尝鲜”的中国影迷也无不对之施以盛赞。 有人含情脉脉地将其比作一首优美的抒情诗。 有人简单粗暴地称其为高级版《水形物语》。 语言风格虽不尽相同,字里行间却都流露着发自内心的认可与喜爱。

《温蒂妮》是德国当代电影柏林学派领军人物克里斯蒂安·佩措尔德导演策划的“元素精灵三部曲”的开篇之作。 顾名思义,聚焦水之精灵温蒂妮的古老传说。

佩措尔德获银熊奖最佳导演奖(2012)

对于中国观众而言,温蒂妮多半是个陌生的名字。 但在西方世界,她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作为欧洲古典神话中的一位女神,温蒂妮是水元素的主宰。 无奈的是,她并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

在德国,有关温蒂妮,流传着一个悲伤而恐怖的诅咒。 据说,温蒂妮本身没有灵魂。 与凡人男性结缘是她获取灵魂的唯一手段。 但倘若与她结合的男子背叛了她,她就得杀死男人,回到水中。

本片便是对这一中世纪传说的现代改写。 主人公温蒂妮虽然生活在21世纪,却和水精灵一样,背负着永恒的厄运。 这一角色由德国新晋女演员葆拉·贝尔饰演。 1995年生人的葆拉在《弗兰兹》《无主之作》等作品中的表演已经相当亮眼。 此番“封后”,可谓实至名归。

《弗兰兹》(2016)

和她搭配对手戏的男主角弗兰茨·罗戈夫斯基也颇具魅力,与迈克尔·哈内克、泰伦斯·马力克等名导演均有过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两年前,葆拉与弗兰茨就曾在佩措尔德执导的《过境》中饰演一对恋人。

而今两人再续前缘,默契丝毫不减当年。 深情的演绎依旧让人心动不已。

故事始于一场令人心碎的背叛。 在咖啡厅,喜新厌旧的男友约翰纳斯提出分手。 温蒂妮不肯接受现实,便直截了当地撂下了一句狠话: “如果你离开我,我会杀了你。”

这话从别人嘴里说出来,无足轻重。 可在温蒂妮身上,却一定会应验。 可惜,约翰纳斯没把温蒂尼的话当回事儿,自然也没有遵守两人的约定。 待到温蒂妮完成讲解,咖啡厅早已没了约翰纳斯的踪影。

温蒂妮不知该如何抉择。 她不想失去爱情,也不愿杀死爱人。 但天意难违,就连一旁水族箱里的雕像也隐隐呼唤着她的名字,提醒着她的使命。 此刻的温蒂妮,手足无措,局促不安,惶恐至极。

工业潜水员克里斯托弗出现得颇为及时。 尽管不善言辞、其貌不扬,但在恰当的时候,他的现身足以“拯救”左右为难的温蒂妮。 一股莫名的吸力在二人之间迅速弥散开来。 神秘莫测的精灵和平平无奇的凡人陷入了不可思议的热恋。

不论是在站台、床边还是街头,他们永远黏在一起,大方、深情地拥抱和亲吻彼此,从不顾及旁人的目光。

两具肉身像磁铁一样互相吸引,任谁也不能将他们分离。 不得不说,在充满柔情蜜意的同时,这段恋情也常常让人感到不大真实。

果不其然,当消失的约翰纳斯再度闯进温蒂妮的视线,一切重新变得真切而刺骨了起来。 寻常的一天,温蒂妮和克里斯托弗依偎着走在路上,一抬头却看见约翰纳斯和新女友迎面走来。 躲在克里斯托弗的肩头,温蒂妮没忍住,向后瞥了一眼。 她本以为偷偷的一瞥不会掀起任何波澜,却不料,人是可以被心跳出卖的。

电话那头儿,克里斯托弗说—— “那个男人经过的时候,你的心脏漏跳了一拍。” 那一刻,他明白了自己为何会在咖啡厅与温蒂妮相遇。 原来,由始至终,他都不过是别人的替代品。

温蒂妮想要当面解释,没成想却接到了克里斯托弗遭遇事故的噩耗。 这难道是上天对她忤逆命运的惩罚吗? 冥冥之中,温蒂妮察觉到,久远的诅咒即将降临

生于1960年的佩措尔德对柏林有着深厚的感情。 他的青年时期就是在这座城市度过的。

他在柏林自由大学学习戏剧和日耳曼文学; 又在柏林电影学院结识了柏林学派的伙伴。 柏林城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他着力刻画的对象。 其最为人所熟知的《不死鸟》和《芭芭拉》都以柏林为背景。 年代或许各异,空间却从未改变。

《芭芭拉》(2012)

《不死鸟》(2014)

《温蒂妮》延续了这套传统,依旧选择在柏林展开叙事。 于是,每当身为讲解员的温蒂妮口述着城市的规划、建筑的形制,历史与当下的交错总是叫人恍惚,也更令片中的爱恋显得飘忽不定、难以捉摸。

确实,从不期而至的初见到猝不及防的分别,妙不可言的一个又一个魔幻时刻贯穿了这段感情的全程—— 咖啡厅,破裂的水族箱打湿了两人的身体。

他们的面庞沾满了水滴。

细碎的玻璃碴儿,透过白色衬衫扎进温蒂妮的腹部,映出点点血迹,还有绿色的水草点缀其间。

水下,两人手牵手遨游在深不可测的水域,偶然发现一处墙壁印着温蒂妮的名字。

可转眼间,温蒂妮却被鲶鱼带走。

下一秒,又了无生气地漂在水面。

泳池里,温蒂妮溺死了再一次背叛了自己的约翰纳斯,然后浑身湿漉漉地从夜晚走到黎明。

她穿过树林,迈向另一片水域,彻彻底底地没入了水中。

另一边,昏迷的克里斯托弗猛然苏醒。

影片在叙事层面保持着奇幻悬疑的调性,始终虚实难辨。 关于温蒂妮是否溺了水,克里斯托弗是否打过那通电话,以及约翰纳斯是否被温蒂妮轻而易举地谋杀,其实没有定论,全看你是否愿意相信。

温蒂妮被告知,克里斯托弗死于通话之前

说到底,这些叙事上的策略不必深究。 单纯地把《温蒂妮》理解为一则唯美而哀伤的爱情寓言也未尝不可。 最初,是克里斯托弗给了被抛弃的温蒂妮一线希望。 最后,是温蒂妮牺牲自己,赎回了克里斯托弗的生命。

最大的疑团早在温蒂妮心跳漏拍的刹那便明了了—— 克里斯托弗并非逃避诅咒的借口,而是她的心之归属

那么,为了这个给予她无限温柔的男人,她情愿放弃所有。 片尾,当温蒂妮沉入水底,以幽冥的视角与爱人诀别,观众固然可以认为她死去了。

但我更愿意相信,她成为了真正的水精灵。 在水下世界,她永远地珍藏着一段纯真无暇、有始有终的爱情。

*本文作者:kiwi

 6 ) 《温蒂妮》:对古老诅咒的一次失败反抗

据导演克里斯蒂安·佩措尔德所讲,他的灵感来自于奥地利作家英格博格·巴赫曼,在读过她的作品《第三十年》后导演决定重写这一欧洲神话传说,电影《温蒂妮》正是克里斯蒂安对这一古老神话的重新讲述。

富有野心的创作者在重写神话的过程中往往要颠覆人们对已有故事的认知,比如鲁迅在《故事新编》中对中国传统神话的世俗化改写,又比如导演饺子在《哪吒之魔童降世》对敖申这一形象的挖掘,似乎克里斯蒂安首先要做的就是避免对原有故事的照搬。

《温蒂妮》开场即是背叛,温蒂妮已跟男友摊牌,“如果你离开了我,我会杀了你”,似乎古老的预言就要应验,传说中水灵温蒂妮若被爱人背叛,必须杀死男人回归水中。但此时男主克里斯托夫出现了,原有文本发生了畸变。

温蒂妮在咖啡馆中寻找前男友约翰纳斯时与工业潜水员克里斯托夫相遇,正是后者的出现,打断了水族箱中奇怪的噪音,温蒂妮杀死背叛的恋人这一目标延宕了。

在两人相遇的下一个场景中,在水底维修的克里斯托夫遇见了那条巨大的鲶鱼,这是来自水底的某种灵力的警告,对克里斯托夫来说,他尚不知道自己要面对什么。

温蒂妮和克里斯托夫的结合是不被允许的,等待温蒂妮的只剩惩罚。紧接着的场景中在克里斯托夫准备向温蒂妮表达爱意之时鲶鱼出现,它似乎要带走温蒂妮。差点窒息的温蒂妮被克里斯托夫救下,此时她说出了全片中最重要的那句台词:Can you revice me again? 这句双关之语除了表达“你能再给我做一次人工呼吸?”外,温蒂妮其实要说的是:你还能救我一次吗?这是遭遇诅咒的温蒂妮对爱人的发问,爱情是否能够消除她身上背负的古老神话的预言,克里斯托夫是否真的从命运手中救下了她。

随后的故事告诉我们答案是否定的。两人最后一次见面时一切都以注定,红酒被打翻后墙上出现鲜血状的污渍,不安已在两人潜意识中生成,克里斯托夫拒绝了温蒂妮的求欢,请求她为自己讲述自己再无缘听到关于洪堡论坛的解说,温蒂妮在分别时嘱咐克里斯托夫一定要给自己打电话。

爱情对诅咒没能反抗成功,克里斯托夫在水底工作时发生意外,温蒂妮尚抱有一丝希望,直到她在医院得知那通电话根本不存在时彻底陷入绝望,此时脑海中浮现咖啡馆中的召唤警示,温蒂妮知道自己失败,后面她臣服于寓言,毫不留情的杀死背叛自己的前男友,回到水中。

故事差不多要结束了,克里斯托夫随即苏醒。爱情对古老神话的反抗似乎失败了,温蒂妮无法逃掉命运的诅咒。故事换成克里斯托夫的视角继续前行,他能行动后第一件事便是去找恋人,重走了一遍爱情之路,从两人相识的咖啡馆到温蒂妮的家和她上班的地方,自然未果。

此时时间变为了两年后,这一提示十分重要,克里斯蒂安是处理时间的高手,此片中时间一再压缩,事件十分精简,所以导演得以在90分钟之内从容的讲完整个故事,想想两个小时的《水形物语》都干了什么。两年后克里斯托夫和照顾自己的同事结婚,妻子只有四周的身孕暗示双方结婚不久,他可能经过反复的思考才做了这一决定,其中不免有报恩的因素,所以克里斯托夫下水后见到温蒂妮时所有的间隙立即弥合,他了撒谎,欺骗了妻子,当晚等妻子睡下后马上一个人跳进湖中。

温蒂妮的失败获得了某种成功,这个男人是值得的,如果说爱情不在乎结局的话。所以“两年后”这一提示是温蒂妮这段爱情成功的标志,导演的这一提示阻止观众将克里斯托夫看作轻易变心的薄情男。

在开篇时我提到重述神话时要做到避免对传统文本的照搬,克里斯蒂安不似中国人的好心肠,同样失败的牛郎织女尚有一年一次的鹊桥会,《温蒂妮》并没有一个光明的尾巴,电影最后一个镜头是温蒂妮的视角,她送别了爱人,归还了两人爱情的明证,了了男友的一个心结。

我们要问为什么在导演克里斯托夫的重新演绎中温蒂妮的神话仍旧是原封不动的结局,他的选择为什么是这样。在城市发展局顾问的温蒂妮对于柏林的讲解中导演留下了答案。电影开始不久,温蒂妮告诉游客柏林在斯拉夫语中的含义正是沼泽中的干地,这座城市的起源在施普雷河的下游。所以柏林起自水中,导演克里斯蒂安在采访中讲:“柏林作为一片已干枯的沼泽,是腓特烈大帝的作品,因此逃兵无法躲藏在那里。”对于水灵温蒂妮来说,陆与水早已划开,已经干枯的沼泽柏林无法躲藏,她必须回到水中。


最后说一些电影细节,算是花絮。

手机在片中作为一个重要意象出现,电影开始是争执的语音留言的寄存工具,在电影后半段那通不存在的电话过后,我们发现了这一工具的不可靠性。而温蒂妮和克里斯托夫的相识是因为温蒂妮掉了手机,故事才得以展开,在克里斯托夫出事故前的最后见面的分别时,温蒂妮叮嘱对方一定要打电话给自己,而克里斯托夫的回答是会的,后面温蒂妮果真接到了已经脑死亡的克里斯托夫的电话。手机在片中作为现代化的代表,同时肩负开启和切割情节的作用。

作为一部以水为主题的电影,重要场景都依托水出现,温蒂妮与克里斯托夫因为被水族箱砸中相爱,温蒂妮将背叛自己的前男友约翰纳斯在游泳池中杀死,克里斯托夫对温蒂妮表达爱意的方式是将对方的名字刻在水下的建筑上,两人最后的重逢和告别也在水下,男主克里斯托夫职业是工业潜水员,它的意外也来自水中。

电影开始时温蒂妮与约翰纳斯的争执的是三个句子,“我们得见一面”(we have to meet),“我需要见你”(I have to see you),以及“我们要见到彼此”(we hace to see each other),温蒂妮认为对方说的是“我们”,两人还有情谊,对方告诉他自己说的是“我和你”。

电影中城市景观是稀缺的,当角色位于柏林城区时大多都出现在室内,偶有室外场景出现也不会见到整体建筑的样貌,只有角色出现在城郊时才有远景出现,环境的压抑感才稍有缓解。我想大概是因为神话的主题是人,现代社会的主题才是建筑。

温蒂妮两次在窗前站立时窗外都恰好有火车经过,不同的是,第一次是交汇的火车,第二次只剩下了单列,克里斯托夫此时发生意外。

 短评

不了解点欧洲传说的话,这片就是一部奇怪的灵异片。温蒂妮在中世纪的传说里是水精灵的名字,她会杀死背叛自己的男人然后回到水中。女主本来想抵制住这一诅咒,结果还是跌入轮回。咱们也可以拍一部女主叫嫦娥的电影,特别喜欢兔子,和男主爱得死去活来,但最后还是要回到月球上去。对老外来说也是一部奇怪的科幻爱情片,保证看得云里雾里。我只是好奇豆瓣给高分的被感动的朋友们,都知道这个冷门的中世纪传说吗?

5分钟前
  • 蒙奇D
  • 还行

流淌于现代都市中的古典呼吸,暗藏在每一颗灵魂深处的执念神性,潜移默化,我们是聆听者,也是经历者,并逐渐成为信念者。未能长成高于传统的进化样貌,却也包含着深厚丰满的美学底蕴,那是时间洪流中冲刷了千百年的动人肌理,浮现在你我的每一次心跳、回眸与拥抱里。殉情和爱恨间是触碰传说的永恒迷局,佩措尔德通过灵动微颤的影像之舞,带领观者见证奇迹的拯救,与忧伤的分别,那是银幕上对恋人的呼唤,并将这段咒语,传递给银幕下无数忘记珍重的精灵。

8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推荐

一首写给柏林的爱情诗,太美了,寥寥数笔,便把水的意向推出银幕,浇灌在人身上,让人不由自主随着人物漂流激荡。可能是今年最好的爱情电影,也可能是导演+演员+剧本巅峰状态的天作之合,仿佛去年的«冷战»。默默想起了一个人几件事,就在影院里流了泪。

10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力荐

#70th Berlinale#主竞赛影后+费比西。作为重述水之精灵温蒂妮神话的现代版本,影片还是相当有想法的,神话原型中的基本情节要素都具备了,把这个神话故事放置在当代柏林并编得还算圆,确乎是[过境]的思路一脉相承,但并没有[过境]那么震撼人心的历史错位的眩晕感。虽说情节剧拍成这样算是有作者风格,但是跟滨口龙介一样,真的吃不下……

12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短小、简洁、素朴,几乎没有赘笔,完美像一首马拉美短诗。佩措尔德奉献我们时代最纯粹情节剧,也或许是他最完美最巅峰作品。

17分钟前
  • Peter Cat
  • 力荐

秘密的电影。河流这一形象是变化和不变这两个对立特质的综合体,也是渗透柏林(片中有提到原意为湿地)这个城市的时间和空间的深层肌理,这些特质在Undine的两重身份上得到体现。她在神话与祛魅两种力量之间摇摆——在那个咖啡厅里,她听到潜水者雕像呼唤她回归她的神秘特质,而最神秘的事情也恰恰在此时发生了:爱情。Christoph作为一个潜水者,他展现的运动趋势与Undine正好相反:从陆地到水中、从表层到深层,这似乎使他和Undine的关系笼罩了一层隐喻意味。对秘密的探寻是危险的,最终我们看到,探索者终究还是回到了岸上,而城市也退回了她曾经栖居的阴影中。

22分钟前
  • 折叠兔
  • 推荐

如水晶般闪烁而易碎的都市传说。沉醉于佩措尔德叙事中令人扼腕的错拍感,爱人消失又重现,相遇如前世爱过,温情离别后的质问,不欢争吵后的意外,死亡后苏醒,遗忘后回忆汹涌而来。上一时空的阴云始终以虚拟形态盘旋在当下,又以实体形态躲藏于未知的角落,如那些柏林地标从历史中穿行而来,裹满尘土又焕然一新。迷人的幻境感不依靠单个影像内的充盈,而是在剧本的场次与场次之间形成遥望的共振,镜头里的人物状态永远先于语言和行动,如同事件发生前早有预感。和现实一样,所有的不幸降临之前,我们一定早有预感。

25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推荐

三层文本:民族神话、城市历史、个人爱情。温蒂尼穿插在三层文本中,在神话中是水神,在历史中是水下桥梁上的名字,在爱情中是突然出现、意外消失又始终萦绕的爱人。最为美妙的一点是,Undine传说中是透明的,幻肢般的,又危险而存在感惊人的。其实这种规整的分析会让这部电影变得有点无趣,打动我的地方是她站在柏林的模型前去讲述这座城市被规划起来的过程,她问“柏林的起源,在河流的下游,谁能指出我们现在在哪里呢?”在那一刻,过去和现在重叠,爱和城市重叠,时空重叠。她说,建筑的样式将追随着功能,曾经的宫殿在21世纪变成了展览馆,神话在今天变成最后一个注视着爱人摇曳到水下的主观镜头。我的天啊,我竟然想起莉拉对《埃涅阿斯记》的评价:“假如没有爱情,不仅人们的生活会变得枯燥,整个城市也会变得无聊。”我爱这片儿

26分钟前
  • 海带岛
  • 还行

古老的传说,几经变迁的城市,在佩措尔德的镜头下塑造出了这样一部充满着神秘与浪漫气质的影片。好几场堪称神来之笔的戏相信在电影节结束后仍然会让我回味。同样是关于水的爱情故事,比《水形物语》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28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力荐

风属於天的 我借来吹吹 却吹起人间烟火 天属於谁的 我借来欣赏 却看到你的轮廓

32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看佩措尔德的乐趣在于,看他如何将元素精灵这类巧思在爱情故事中落地下来,于是看到柏林建筑的模型与流转于真实柏林街巷桥梁间的回忆频频产生叠影,或者是,潜水员模型的摔裂略显笨拙地预告了潜水员的灾厄。其实,除了杀死前任是在回应温蒂妮的神话之外,整个故事都不妨被视作《海的女儿》的变形,小人鱼扔掉本该用来刺杀王子的匕首跳入大海化作泡沫,和温蒂妮没入深潭有着同样的力量:至高的爱是爱他人,我的心脏不应在你的手中有任何一次漏拍,因此爱必然呼唤牺牲、呼唤死。

35分钟前
  • Alain
  • 推荐

建筑是一种功能性假设,是将人们的期许变成触手可及的存在。爱情是一种即时性谎言,是将对方的凝视变成虚无缥缈的残骸。期许一旦被打破,时间和空间自然会赋予建筑最新的意义。凝视一旦被干扰,呼吸和心跳自然会显露爱情最真的谜底。想不到一个本该充满神秘的爱情神话传说,竟然会是如此的空洞而乏力。如果爱情可以简化为两双漂浮的手和一些散乱的凝视,那么苍白就是它最好的注解。做为崇尚感知的作者型电影,佩措尔德成功的让观众的感知力变得麻木,除了影片中段的惊魂一瞥,只剩下轻灵的古典钢琴与沉重的呼吸声,再无其他。试想如果导演把取景地换成花果山,女导游爱上美猴王转世,丰富而细腻的人文地理风情讲解,再加上一个美猴王手办,这部《爱的猴王》会获得这么高的评价吗?并不是所有的诗意都值得赞美,尤其是当一首爱情诗,感受不到爱情的时候。

36分钟前
  • 拔剑四顾心茫然
  • 较差

我是沾了水便能获得神力的妖精,你是断了腿仍能拯救爱情的人偶。让我们在鱼缸里畅游,在水库里栖居。你用爱情拯救再世为人的我,我用神力报答溺水僵死的你。若我的心跳漏掉一拍不是因为你,若我们的爱情是用18世纪的样式实现21世纪功能的欺骗,我愿意沉入湖泊,让你生生世世在水底凝望我传说里的名字。

40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还是没忍住,看了现在的早泄版。剧作的结构还是一如既往的精巧,导演在技巧上也有意配合影片整体的风格在克制,但男女主角前前后后各自的重头戏里,用了相似的镜头和机位,却带着完全不同的情绪,同时做出了故事巧妙的结构,足见导演的功力。片子太精巧了,没有一丝赘肉,就讲了这么一个深情的爱情故事,虽然不如《过境》那般惊艳,但可以看到这位技巧型导演在自己的作者风格上已经非常成熟且个性化了。

42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Yes

45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力荐

升级版《过境》,变奏体《耶拉》,短短90分钟内完成一个高度凝练的绝妙故事,掌控力令人击节。有限体量内达成微妙与含混结合的时空转换(系列前作标识性元素之一),精准叙事节奏引领的规整结构对应(重复场景&不同视点运用得太妙,幽冥感丛生),流畅漂亮,既富隐喻,兼具可看性,佩措尔德正式成为心水阵营成员。一座城市的往事与未来,水底的古老神话是历史幽灵的显形,现代都市景观则是现时幻想的截肢,城市的沧桑宏大与情感的幽微糅合甚好;两段时空的“逆序”对应鱼缸破碎的灵光,堪称专属电影的奇妙魔法时刻——时间可以颠覆或重来,可以倒叙或暂停,可以海枯石烂,但唯独心动的瞬间,确确实实在那一分一秒发生,循着心跳的律动节拍就可以找到你。最后一个主观镜头过于凄美。

49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一份说明书的结果是影像文本化。《过境》有多惊艳,《温蒂尼》就有多失望。

51分钟前
  • 把噗
  • 还行

破碎的鱼缸是开启神秘世界的通道,口述城市历史让奇情灵动的故事得以植根于现代都市的车水马龙,此消彼长的爱情也因为心跳漏拍渗入记忆,荡漾出超乎理性的层层余波

53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推荐

过境原版人马,讲述一个神话色彩的爱情故事...结局虽然很好,感觉有点草草收场...

58分钟前
  • 影君子
  • 推荐

3.5. 一出都市暗黑童话,水上现代世界的爱情与背叛,水下依稀可见的历史遗存,柏林人走到今天,在历史的废墟上重建了新的城市,却根本无法与过去和解,历史是纠结的水草,越来越幽暗,越来越不清晰,缠绕在他们的身体和爱情上,就像这座城市带给他们的寓意,你可以好好讲出它每一座现存建筑的历史,却尚不能追溯它具体的开端。对于大多数导演而言,无非是堆砌伊们的才华,堆砌得越多越厉害,但是对有才华的佩措尔德而言,是相反的,他需要放手,需要拿掉自己的才华,让自己不那么工整,他只有放纵自己的时候,才有了那么一点纯粹的真诚。

1小时前
  • 南悠一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