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暴徒(国语版)

正片

主演:阿米尔·汗,卡特莉娜·卡芙,阿米达普·巴强,劳埃德·欧文,阿明·阿卜杜勒·奎德

类型:电影地区:印度语言:年份:2018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印度暴徒(国语版) 剧照 NO.1印度暴徒(国语版) 剧照 NO.2印度暴徒(国语版) 剧照 NO.3印度暴徒(国语版) 剧照 NO.4印度暴徒(国语版) 剧照 NO.5印度暴徒(国语版) 剧照 NO.6印度暴徒(国语版) 剧照 NO.13印度暴徒(国语版) 剧照 NO.14印度暴徒(国语版) 剧照 NO.15印度暴徒(国语版) 剧照 NO.16印度暴徒(国语版) 剧照 NO.17印度暴徒(国语版) 剧照 NO.18印度暴徒(国语版) 剧照 NO.19印度暴徒(国语版)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印度的抗战神剧

说实在的,如果不是朋友圈有人说很好看,我大概是不会去看这部片的,想想里面有阿米尔汗,最后还是去看了,看完果然觉得是货不对板。但是,实际上,故事的一开始还是蛮有意思的,那尊雕塑的表现形式很有想法啊,开头我还是有些惊艳的,莫名觉得质感很好,以为会是一部很有历史感的片子。万万没想到,后面的走向完全不是这样,只能说整个情节设计走向的是喜剧风格,弱化了历史感。为了凸显弗朗基这个混混的主线,把主角神化的不行,而反角的智商为了配合神化,也是急剧下降,这一系列的反转有反转,看着一环套一环的看似紧密,实际上真的是经不起推敲,从一开始就能知道结局,这种所谓计中计真的是太老掉牙了。不过,其实倒还是有一点比较出乎意料,还以为弗朗基会跟公主走在一起,结果最后却是毅然偷了公主的一条船跑了,相随的反而是他的红颜知己苏雅。

 2 ) 《印度暴徒》幽默之后的思考

想给3.5的,不知道怎么弄…… 刚刚看完这部电影,让我理理…

严重剧透警告—————————— 首先,从整体来看,电影的画面制作,配乐节奏,以及演员剧情来看,确实没有什么值得吐槽的地方,米叔的电影也算是个牌子了,这次的制作也算是中规中矩。 此片秉承了印度电影一贯的风格:独特的服装配饰,独具风格的风俗礼节,欢快的舞蹈,以及米叔带来的轻松幽默都成功的引起了我的关注,确实是一部比较好的电影 电影本身以轻松幽默的叙事方式展开整个故事,中间也穿插了很多幽默的情节,但是,既然是米叔的电影,他就一定有它深刻地涵义,这部电影值得引起人们的思考,信任还是欺骗,自由还是奴役,忠诚还是背叛,本性是否改变,要不要为了不可能的事情努力……这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而电影中人物的台词简直就是一本精彩的语录,一度让我在看电影的时候有想找个本记台词的冲动(手动滑稽)

1.信任还是欺骗

电影中人物反复讲到:信任是我的本能。欺骗是我的天性。所以,当面对一个陌生人时,你会首先选择信任呢,还是带上你的面具?米叔饰演的人物在影片的开头是一个欺骗成性的人,然而,阿扎德的头领还是选择一次又一次的信任。

2.本性是否可以改变

米叔饰演的人物一开始是觉得他欺骗别人已经成性,这种天生的本性根本不可能改变,所以,他在开始看到阿扎德头领在一片被人们认为根本不可能长出植物的田地里耕种时,他也觉得那是老头的执念,田里种不出作物,就犹如他不可能被改变的天性,土地本身贫瘠的状况不可能因为一个老头整天毫无意义的拉块大木头拖来拖去的而发生改变。但是呢,这部电影的剧情好就好在你根本想不到导演会用一种怎样的方式来扭转局面,导演用了那头鹰,在菲兰吉害怕自己欺骗成性而辜负扎菲雅的信任时,鹰引导菲兰吉(具体的名字我真的忘记了,因为全程眼睛追不上字幕)看到地里竟然长出了嫩芽,这证明了天性是可以改变的,所以你菲兰吉别自己骗自己了,什么本性难移都是骗人的。

3.自由还是奴役

这部影片应该是根据历史上当时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东印度公司侵占印度改编的,片中集中体现了侵略者与原住民之间尖锐的矛盾,阿扎德是自由的代表,他们反对侵占,向往自由与解放,而也并不是所有人都那么勇敢的去追求自由,有的人选择接受帝国主义的奴役,逆来顺受,而最终,阿扎德还是激起了人们内心向往自由的勇敢的种子。

4.忠诚还是背叛

菲兰吉,一个小人物,完全掌控着两大集团的对抗与冲突,剧情也因为他跌宕起伏(米叔在这里面玩嗨了🌚)所以他对祖国忠诚还是背叛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那肯定还是忠于祖国了,所以说,无论你身处社会的什么位置,无论发生了什么,无论你多想明哲保身,对家国的忠诚是不能改变的。

剧情上,我觉得紧凑有致,你永远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最后菲兰吉的远走高飞让人回味无穷,或许还是那个无忧无虑放荡不羁的灵魂吧,一个令人欣羡的做法,一个让人惊奇的结尾。

最后说说缺点啊,咳咳→_→

部分打斗场景略显枯燥,打斗场景过多而类似,略显多余,并没有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起到更多的作用。

还有就是一个剧情的设定,虽然从前面的剧情已经能看出那名英国军官内心有一些和那位最终惨死的军官头领(内心存在的侵略、残杀、冷酷)不一样的想法,但是他最后突然的倒戈还是有点让人猝不及防,应该需要更多的解释。

以上内容纯属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3 ) 『印度暴徒』天性欺骗,本性信任

『印度暴徒』

阿米尔汗颠覆近些年形象之作,

也是挑战了印度观众传统观影心理底线的影片,

相当于成龙大哥拍了部《铁道飞虎》,

可看作是印度抗英神片,

所以就不难理解作为IMDB上用户人数前三之一的印度人民为何生生刷成超低分了。

影片整体质量绝对是及格线之上的,

阿米尔汗亦正亦邪不断反转的演绎看的很爽快,

乱世之中恰是这样这样韦小宝式的平民活的最滋润,

也是满满的讽刺感,

而一段“欺骗是我的天性,可信任是我的本性”的对话更是震耳发聩。

【8分】

 4 ) 不戴镣铐的印度人

“人活一世总要有点信仰。”当阿扎德被火海淹没,菲兰吉终于明白了这句话的意义。

英国人踏上南亚大陆后,他就一直活得像一条泥鳅,在污泥中滑来滑去。他生得俊俏,又总是笑意盈盈,英国人信任他,贵族们喜欢他,底层人当他是落难的兄弟。于是他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靠着口才和演技不断撑开自己的生存空间。为了敛财,他骗过英国人,也背叛过同胞,甚至做着梦都能编出缜密的谎话。

人性的奇妙之处在于,你相信自己是什么,你就会成为什么。“无耻小人。”他这样评价自己,并心安理得地接受了这个角色定位。做好人太累了,丢开家国大义和道德伦理,生活马上就变得轻松起来。苍鹰固然值得尊敬,但泥鳅也有泥鳅的活法,人有选择不高尚的权利。

他玩世不恭地过着每一天,但偶尔心里也会闪过一丝恐慌。他还年轻,可以一直这样活下去吗?眼下的境况不会持续太久,未来要么英国人彻底征服印度,要么印度人又抢夺回自主权。无论是哪一种情况,他都无法继续投机地生活。他到底是谁呢?算英国人吗?但的确是土生土长的印度人。但能算印度人吗?毕竟为了多拿英国佬几个银币,已经做了不少损害同胞的事。更何况,连他的名字——菲兰吉,都是“外国人”的意思。

所幸不去想那么多了,不太平的年代,能活着的每一天都是奢侈,至少还有佳肴和美人填补生活的空虚。那个叫苏莱雅的舞女真是个尤物,连英国人都为她的舞姿倾倒,如果能见她一面,共度良宵,冒一点险又算什么?他悄悄潜入她的闺房,甚至假扮成英国军官,大摇大摆出现在宴会上与她共舞。

她好像并不领情,故意揪掉他的假发将他至于险境。刚刚在房间里她还扇了他几个耳光,说他为了撒谎不惜让自己的奶奶死了四次。奶奶死了四次又算得了什么?他满不在乎地想,英国人来了后,他失去亲人朋友的次数可远不止四次了。

英国军官克莱夫对他的情报工作很满意,但似乎满意得过了头,竟然派他打听英军的心病——阿扎德的下落。他不太想趟这趟浑水,一来危险重重,恐怕会丢了小命;二来阿扎德深受印度人民爱戴,自己虽是无耻小人,终究不想和全印度人为敌。但线人这个职业,骑虎难下,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果不其然,差点没命,好在阴差阳错救了阿扎德的养女扎菲拉,混入了阿扎德的军营。整整昏迷了四天,醒来后,他第一反应竟不是拿到情报后的狂喜,而是微微思念起扎菲拉那双深邃的眼睛。

这里的人都很好,像他许久未见的亲人。尤其是领袖阿扎德,对他无条件地信任,还给他灌输了关于梦想和信仰的大道理。有那么一瞬间,他想留在这里,和同胞们并肩作战。但很快又清醒过来,自己不过是个无耻小人,烂泥地才是他生活的地方。

这一次的情报工作并不如他想象中简单,对克莱夫讲出阿扎德下落那一刻,心里好像有什么东西在不断地下坠。英军的火力很猛,军械库瞬间被轰炸成废墟,混战之中,他下意识地抓住阿扎德的手,以免阿扎德被摔死。“现在我们两清了。”他继续使出诡辩术,想要干干净净地脱身。但他此刻并不知道,他的命运将长久地与阿扎德、扎菲拉和印度同胞绑在一起。当他眼睁睁看着刚刚获救的阿扎德又英勇赴死,他心里沉睡已久的东西终于被点燃了。“恶心的印度人!”他在英国人的监牢里,曾这样骂过自己的同胞。此时才知,自己才是那个恶心的印度人。“人活一世总要有点信仰。”菲兰吉终于明白了这句话的分量。

人的天性或许是趋利避害,但也有可能对正义上瘾。就在他感到难当重任、想要逃回泥鳅般的生活时,一只苍鹰引领他来到了一片荒地。那是阿扎德生前每天都要亲自耕耘的土地,如今,两年没有长出东西的荒地竟然生出一株嫩芽。之后很长一段时间,菲兰吉都在怀疑那只苍鹰、那株嫩芽的真实性,或许根本就没有发生这些神秘主义事件,只不过是他潜意识里的正义与善良,开始在荒芜的心上生根发芽。

他彻底安稳下来,心甘情愿地做一个好人,扎起蓬乱的头发,不再嬉皮笑脸,认真地筹备作战计划。军营里的生活清苦而危险,但他从未感觉自己的心像此刻这般轻盈和满足。

有个别时刻,他为“我到底是怎样的人”这样的命题所困扰,但很快就拨云见日,发现自己狡猾的天性也可以用在救国救民这样的大事上。他滑溜溜地穿梭在英国人和阿扎德军队之间,自如地扮演各种角色,并很快就为阿扎德一方立下了汗马功劳。既然要做泥鳅,那就做一条正义的泥鳅。“大人,让你见识一下不戴镣铐的印度人是什么样吧。”制服克莱夫时,他这样说道。他终于知道了自己的身份,不再是那个自嘲中的“外国人”。

空闲下来的时候,他会偷偷打量扎菲拉。她和他差不多的年纪,那么漂亮,还是王公后裔,却丝毫没有公主的娇柔,是一个十足的女战士。不是没有心动过,但面对扎菲拉紧锁的眉头,坚定的眼神,心动很快被尊敬取代。这是一个曾经背负国仇家恨、未来要承担治国大业的人,儿女私情对她来说太奢侈了。而他,也终究改不了浪子本性,不想把一生都困在伟大的事业里。他停下来,帮了她一程,就该走了。等她有麻烦的时候,他再回来。

离开的那天,他又做了一把“坏人”,偷走了扎菲拉的船,顺着河水的方向漂流而去。蓝天白云,鸟语花香,他最好的朋友和性感尤物苏莱雅也在船上,似乎再也找不到比此时更幸福的时刻了。英国人还没有被彻底打败,印度还面临着很多问题,但他暂时不愿去想这些了,只想享受一场香艳而充满活力的旅行。朋友问他未来会是怎样一番景象。“未来会充满光明。”他眯着眼望向太阳,懒洋洋地说道。

 5 ) “无耻的混蛋”!米叔新片IMDB评分这么低的原因找到了

印度人民很生气

自从《印度暴徒》在印度本土公映以来,围绕这部电影的争议就没有断过。今日看完这部电影,有必要开腔。

首先电影口碑是崩了,IMDB3.5分,这是不争的事实。

这个分数低的离谱。用与IMDB评分体系类似的豆瓣打个比方,豆瓣3分级别的片子都是什么?按今年的表现来说,也就《阿修罗》《欧洲攻略》《战神纪》这些级别。要知道一度被网友黑出翔的郭敬明电影,都没掉到过3分行列

阿米尔·汗,德艺双馨的艺术家,这么敬业和专业的演员有口皆碑,虽然不奢求米叔永远保证质量,但也不会这么惨吧!

必须要眼见为实,看完电影,要说一句,电影当然不是烂片,但也不是佳作,3.5星,豆瓣7分是可以有的。且各位需要做好准备,这片跟我们想象中的印度电影不太一样,很不“印度”,当然也很不“阿米尔·汗”。(如下简称“米叔”)

《印度暴徒》为什么口碑会这样呢?

原因很简单,这其中有着自身民族性和文化差异的诉求,本片不符合印度观众的审美观和价值观,甚至让印度人恼羞成怒!


这很不印度

这几年印度片在内地如火如荼,我们大致也能了解印度电影的风格属性。以《巴霍巴利王》为首的开挂电影,以《摔跤吧!爸爸》为首的现实类电影,二者风格特点有着明显的差异,却于内在有着一定统一性:

主角人设都是高大上的形象,要么神威盖世要么有着坚毅的性格,在他们身上体现的都是人性的优点。

我们随便举例,比如《巴霍巴利王》的主角是湿婆神的化身,体现的就是无穷的威力和神格魅力。而这样“开挂”风格,也是印度电影的特征之一。(人家就喜欢这样的风格,是一本正经的拍电影,到咱们这边就只能当个乐子看了,后门会细说

再来看《摔跤吧!爸爸》带头的一些“抨击丑恶弘扬正气”的印度现实类题材作品,远的不说说近的,《嗝嗝老师》《小萝莉的猴神大叔》《起跑线》《印度合伙人》《老爸102》等等,主角虽然会干出一些被认为“大逆不道”的事情,但他们却代表着励志的能量和坚毅的精神,体现的是伟大的人格魅力。

可见无论是开挂神片风格还是现实喜剧风格,主角体现的无论是神格还是人格,都是那种正能量爆棚的存在。而且为了反映社会现实、衬托主角的光辉,印度片都会在主角身边或者对立面上安排一个与之完全相反的“反面典型”。

比如《巴霍巴利王》的嗜杀的反派,与主角的伟岸和仁爱形成鲜明的对比。还有《摔跤吧爸爸》中那位体育教练、《神秘巨星》里大男子主义的老爸、《嗝嗝老师》里的看不起穷人学生教务主任、《印度合伙人》里痛斥为女性谋福利的村民、《老爸102岁》中的不肖孙子。这些“反面典型”都是为了衬托主角而来。

《印度暴徒》中米叔这个角色,就是上述的“反面典型”

这个家伙深谙江湖生存之道,熟练掌握厚黑学,不但左右通吃,而且阿谀奉承,背信弃义这些事儿他都干过,这一切的背后,就是为了利益,这还不是“反面典型”?

并不是阿米尔·汗出演这种角色不行,而是这样的“反面角色”,最后竟然变成了大英雄。这是不能印度观众不能忍的。

联系起电影的题材,这就是印度的“抗日神剧”啊,但主角却是这样。举个不恰当的例子,这就好比我们的抗日神剧,主角是个大汉奸,最后大汉奸摇身一变成了英雄。这就有点别扭。不过人家的逆反心理比我们还严重,因为↓


这很不正能量

为什么印度电影的主角必须高大上?这是有原因的:

印度是一个偶像崇拜非常严重的国家,这与印度的宗教习俗有关。宗教,是统治一个国家最好的精神武器。印度主要信仰印度教

印度教的种姓制度,看上去是不可思议的。通俗的解释一下:你这辈子是个小屌丝,就是因为你上辈子就是这样,没准下辈子还是一个德行,这是固定的轮回。要打破这种轮回,你就要虔诚,要信仰、崇拜我们的神,你才有机会跳出这种轮回。终究,神就是天,神拯救了你的一切,奉献你的所有,反抗是没有用的。正是这种宗教习俗,是印度信仰非常纯粹的虔诚,恒河水都成那样了,还照洗不误。

PS,印度不单单是印度教,还有伊斯兰教等,但印度教影响最大,而且在印度文化传统中有着比较深厚的影响力,比如米叔信仰伊斯兰,是反对种姓的。

而且印度教中的神灵,在传说中,会化身为各种形象拯救世界于危难之中,他们正直光辉的形象恩泽大地,如此虔诚的信仰再加上教义中天神下凡属性,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印度非常浓厚的偶像崇拜情结。他们认为英雄、大人物都是神灵的化身,甚至偶像明星也不例外,当人们崇拜某个大人物时,就不知不觉的赋予英雄某种神性、将其神格化。

记得看过一段视频,《巴霍巴利王》公映的时候,主角是湿婆神的化身,当他举起圣物林伽的时候,印度人看片时就跟嗑药一样,站在凳子上狂舞大喊,在他们眼里,这就是天神下凡。

同理,现实中那些高高在上的偶像人物,同样也值得小屁民们崇拜,而且这些偶像角色,必须要成为虔诚百姓的楷模,无论是神威盖世,还是打破旧世界束缚,他们必须正直伟岸,必须代表光辉形象。

这是印度传统决定的。

《印度暴徒》中的弗兰基,虽然最后也蜕变为英雄,但他并不光辉,也不正直,伟岸更是无从谈起,他油嘴滑舌,见谁都是一副“主人,收了我吧!”的样子,然后翻脸不认识人。他所作的一切,就算最后拯救大伙,也是建立在自己利益的基础上。意思就是,我就为了钱,顺便把你们救了。

再举个例子,《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嗝嗝老师》《起跑线》《印度合伙人》《小萝莉的猴神大叔》中这些主角,都代表打破旧传统而逆袭的存在,在电影的结尾,他们都会干同一件事:接受大家的欢呼和掌声

没错,印度观众也是很开明的,别看种姓制度严重,他们却欣赏那些敢于挑战秩序和规则的英雄,前提条件是,你必须是“英雄”,三观必须正。

PS,当然这样的“开明”只是相对的了,印度“小粉红”也是不少,尤其在南印度。

弗兰基的所为,他不是英雄,结尾处是无法让人产生鼓掌的冲动,因为这位三观不正。

就像我们武侠小说中的大侠一样,大多数不也都是浩然正气、潇洒自如吗?当然也有例外的,比如《鹿鼎记》中的韦爵爷韦小宝

说到韦小宝,米叔这个角色,有人说像《加勒比海盗》,但真正的原型却是这位。(没错,弗兰基身边也有“多隆”!,开个玩笑哈!


这很“韦小宝”

阿米尔汗是个敢于挑战传统的人,无论是几部著名电影,还是《真相访谈》,在他身上体现着反抗的精神,以及浓浓的正能量,所以很受欢迎。

但米叔不但挑战传统,更挑战印度电影的风貌。出演了一个“江湖骗子”,自然让人大跌眼镜。

米叔是金庸迷,这是上半年《鲁豫有约》的时候他自己说的,而且最爱的一本金庸书,是《鹿鼎记》,他来中国说了好几次。

还说想演韦小宝,这是他下半年他跟唐季礼在北京参加论坛活动时说的。中印人民友谊地久天长,文体两开花。

金庸先生去世的时候,他也在微博第一时间表示了悼念。

如今米叔的“想演韦小宝”的愿望实现了,弗兰基这个形象,活脱韦小宝。甚至连这片的故事模式不也是《鹿鼎记》嘛。

“韦小宝奉天地会陈近南之命去康熙身边卧底,闯江湖各大帮会、周旋于皇帝朝臣之间”

《印度暴徒》的故事大致如此,英国人为了抓住反抗军首领,派弗兰基前去卧底,结果这位两头折腾,一面对英国人谄媚,一面对反抗军首领下跪表忠心,他则是从中渔利。这不就是《鹿鼎记》的故事嘛!老爷子巴强那个角色就是康熙哦,干女儿“吉塔”就是阿珂,卡芙那个舞女就是苏荃。

当然也不是照搬,因为《印度暴徒》是有立场的,印度人民反抗英国人,所以最后给弗兰基还是设定了一个“洗心革面”的转化,最终站在了“康熙”这一方。

金庸先生在访谈中说,是借用韦小宝这个角色透露出旧社会人性的缺点,以及阿Q精神胜利:

“在一个很不民主、不讲法律的、专制的时代中间,韦小宝这样的人就会飞黄腾达,好人会受到欺负、迫害,所以写韦小宝这个人也是整个否定那个封建腐败的社会。”

我们无从了解米叔在看《鹿鼎记》的时候能否get到这些相对中国传统的隐喻,但可以肯定的是,米叔看中韦小宝的一点,就是这个在混乱世道中的求生方式。

在残酷的现实中,他首先必须保证自己的适应能力,包括利用一切方法,厚黑且不要脸,遭遇凌辱而又自得其乐,无疑已经适应了这样一种特殊的生活环境,并且如鱼得水。他不择手段地自我保护,从而确保自己的生存。这是弗兰基最像韦小宝的地方。

原本的抗英神剧,因为他的出现变了味道,各种反转甚至还有点折腾,立场一会儿一变,大家的命运都掌握在他一个人的手里,说不好听的都被牵着鼻子走,先是各种拍马屁把你带入坑里,当大伙发现被骗的时候,这位马上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找各种理由为自己开脱,甩锅给其他人。而且这人也很有本事,电影中几次的“无间道”,不管用什么手段他都完成了任务,说要抓到“阿扎德”就真抓住了,说要消灭英国指挥官最后也是胜利凯旋,不服不行。

就用电影中的台词,这才是“无耻的混蛋”啊。

当然,由于立场的原因,我们也知道他并不是真正的“混蛋”。比如开场,先是用毛驴梗狠狠的恶搞了当英国人走狗的老乡,又帮暴徒打劫了地主老财,然后帮助英国人抓了暴徒,最后狠狠的讹了英国人一笔钱,您说他属于哪头的?他是被老爷子巴强的人格魅力真正的感化,米叔“欺骗是我的本性”与巴强“诚信是我的原则”的台词火星四射,那个时候他应该是彻底归顺了,所以后来在英国人找上门之后,又假戏真做的求得生存,又用了一招围魏救赵,还把老爷子给救了回来,帮助暴徒战胜英国人。

但在印度观众眼里,这么正能量的反映民族大义的电影,那段血泪殖民史,本来挺严重的事情,你这么一来搞得嬉皮笑脸,不好意思,这种角色,我们不认,而且讨厌,原因就是上述观点。

相反巴强这个角色,才是真正印度人口中神威盖世型主角,正直且伟岸,神格和人格魅力爆棚,尤其是开场老爷子“雕塑”亮相的场面简直帅炸了,几乎就把“天神下凡”四个字写在脑门上了。

但就是这位象征“神明”的角色,却被一位无赖给坑了,更离谱的是,他最后还被这位无赖给救了,自己完成神迹还是在对方的帮助下,这是更不能忍的!

“我们的神,用不着无赖帮忙!不信看我们的巴霍巴利王,一个人干翻一座城市!你这片拍的不对!什么玩意!”

可见,米叔这次真的触动了印度观众的底线了,他这次不再挑战印度传统世俗,而是挑战印度观众的审美甚至民族性。失败了。难怪他会说,自己为电影的失败“负全责”。

没办法,韦小宝这一套厚黑,出了国就吃不开了。

但在咱们这很受用啊,最起码我们对这个角色特征和以及这种圆滑的处世风格并不陌生,我们身边就有这样的人,腹黑、厚黑,不是好人,但也不完全是坏人;说他卑鄙无耻,却又不算不仁不义,到哪都能吃得开;个人觉得这种真小人,要比伪君子强百倍。

但还要考虑题材,这也不要笑印度观众,咱们也一样

想象一下咱抗日题材作品里出现这么个角色,本国人民会怎样感受。这也是为什么如今电视剧里为啥这么多抗日神剧,里面把侵略者描述跟智障一样。虽然大家都在喷,但也只是咱网友们,喜欢看这些剧的大有人在,咱们只是冰山一角。否则如果全国观众都骂,那么这种剧也就不会拍了不是吗?所以还是有市场。

退一步讲,我们看《地下交通站》为首的地下党,见了鬼子也是点头哈腰,假装伺候最后内部瓦解,不也跟《印度暴徒》里的弗兰基一样吗?不,不一样,因为我们这些作品,一开始立场就已经确定了,主角是“地下党”,我们都知道主角是诈降对方!但《印度暴徒》里这位,你不到最后一刻你根本不知道是哪一头的。

这就是米叔挑战大众意识流的一个地方。敢把娱乐片这样拍,真的很佩服他。 用俗话说来形容,"第一个吃螃蟹,却中毒了"。


这不是烂片

当然,《印度暴徒》绝对不是烂片,虽然有缺点,好歹还是动作场面不错的娱乐电影。

还要说电影的风格,就不“印度”。虽然在我们看来片子很正常,而且依然有着歌舞片段和大量的慢动作特写(说实话,这些慢动作,真的拖慢了节奏),但作为印度片却与传统不一样。

因为电影不开挂

我不止一次表示过,“开挂”是印度动作电影的风格,人家娱乐片、动作片就偏爱这样夸张的设定,就像我们武侠片飞檐走壁一样,不是为了“搞笑”而来,是很正经拍摄风格。但因为文化差异的问题,我们看这些桥段就觉得很搞笑,反而成为我们对印度电影一种趣味性的认识,我们称之为“神作”。这跟外国人看武侠片觉得好玩一个道理。

关于开挂片的更进一步故事,详见俺的旧作印度电影又轮回到了开挂时间(为什么要说“又”呢)

而《印度暴徒》,有几场动作戏,我一度以为马上要“巴霍巴利”了,结果并没有,电影的场面和打斗,更偏向主流,也就是我们常见的娱乐化场面,角色并不开挂,这一点也不符合印度观众审美。

PS,印度观众对国产片是非常支持的,他们只认自己那一套拍摄风格和方式。好莱坞在印度是吃不开的。这根咱们这完全相反。看一下印度历史票房总榜,2017年数据,好莱坞电影最高票房是《奇幻森林》,还是十名开外。《巴霍巴利王》承包前两位,就知道印度观众对开挂片的偏爱了。

电影的故事节奏、剪辑和音乐都很棒,几场动作场面和气氛调度有板有眼。用句俗话来形容,不,这很不印度。能看出导演的野心很大,打算做出一部国际大片范儿,打破印度电影长期以来的刻板模式,但印度人民并不买账。

更何况这片作为动作片色调不是明亮艳丽型,也没有纯真的爱情,而且弗兰基跟俩女的不清不白,再加上又是这么个人设,才导致电影在印度本土的窘境。

由于这片并无在海外大规模公映,所以参与几大主流网站评分的主要是印度观众和媒体。IMDB3.5分?当年《巴霍巴利王》在该网站一度被刷到9.5分,几乎成为影史第一,当然打分的也都是印度人。

PS,IMDb的用户构成中,印度人仅次于美国人和英国人,占比很高。这部分印度人中,又以宅男居多,他们特别喜欢去IMDb打分。关于印度人的刷分黑历史,“电影通缉令”老师有一篇文章就是专门深扒的,传送门: 印度电影的高分,居然都是刷出来的!

烂番茄新鲜度感人,但看下面媒体打分,给好评的,一个是美国《综艺》(variety),另一个是英国《卫报》(Guardian)。给差评的,基本都是印度媒体或记者,看ID看名称就能get到。同理IMDB评论区骂街的ID,也是浓浓的咖喱风格。

敢动吗?不敢动!

PS,不要忘记米叔电影中那些抨击印度传统观念的犀利笔锋,在印度,键盘侠也不比我们少。尤其是这几年在米叔的带领下,改变印度旧传统风气的呼声越来越高,确确实实损坏到一部分守旧派的利益。所以我们觉得米叔敢于与旧势力作对,是人民的榜样,但设身处地想想,部分印度人真的恨米叔,他在印度,也是经常被黑滴!

所以我并不认为这部电影是烂片,当然距离米叔以往经典也是相距甚远,一部热闹的娱乐片而已,还有看点。

不开挂的印度动作片,76岁的巴强老爷子双刀神勇,超级名模卡特莉娜·卡芙那性感肚皮舞,还有从未见过如此的阿米尔·汗,虽然几乎不敢想象一向伟岸的米叔在电影里竟然贱兮兮的形象示人,但不得不承认,人家演得是真好。


 6 ) 当生活绝望时

1.

一个人追星最好的状态是什么样的?可能就是阿米尔·汗这样。

阿米尔·汗,中国人称“汗叔”,深受大家的喜欢。我们喜欢他一身的腱子肉,喜欢他的演技,更喜欢他出演的一部部揭露社会和人性的片子。

那阿米尔·汗的偶像是谁?是这部片子的另一位主演阿米特巴·巴强。阿米特巴·巴强被称为印度电影教父级人物,出生于1942年,比阿米尔·汗年长23岁,当巴强演出第一部电影的时候,阿米尔·汗才4岁。

阿米尔·汗崇拜巴强,除了他在电影上的造诣,也因为他演出的电影中对社会现实的揭露,对女性地位的呼吁等等。在这一点上来说,他们倒是一脉相承的。

阿米尔汗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时候,曾经说:我这辈子一直都是巴强先生的忠实粉丝,我从业30年,却一直没有跟他合作过。我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能否理解,对我们这一辈人来说和巴强先生合作意味着什么。”

所以,当这部电影中,阿米尔·汗和巴强在船上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慢镜头,脸部特写,在加上很有喜感的音乐,不禁让人感觉就像一个大型的粉丝见面会,阿米尔·汗的眼睛里都冒着光,我都害怕阿米尔·汗下一秒会不会递上自己的胳膊说一句:“能给我签个名吗?”(导演:皮一下,很开心。)

2.

这部电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英雄主义电影,阿米尔·汗饰演的菲兰吉是一个以欺骗为谋生手段的混混,这种痞痞坏坏的感觉,跟以前饰演的“正”人物不同,作为一个已经50多岁的人来说,米叔还能演出这种小痞子的感觉,不用说,米叔的演技还一直都在线。

比起阿米尔·汗之前的角色,菲兰吉的角色更加饱满,是个“好人”,面对危险的时候也会怂,更像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剧情上反转再反转再反转,虽然从一开始就知道这片片子一定是happy ending,米叔也最终是个宏观局面上的“好人”,但是看的过程中,就陷入了无数次去猜想编剧给米叔挖的坑,要怎么才能圆回来,也是一大乐事。

3.

不过,除了剧情之外,倒觉得很多细节很有意思。

看过电影的,有人可能会对那个亲印的英国人(具体叫什么忘记了),为什么前面一直站在英国方,到影片结果的时候“突然”一下就亲印了?

虽然据说中国版的删减了40分钟左右的时长,但是在中国上映的版本中,其实导演已经给出了很多伏笔

比如在英国军队攻打阿扎德根据地的时候,进攻的时候他自动请命“活”捉所有人,这无疑是要给印度暴徒们一条生路;再比如,当他与阿米尔·汗在船上狭路相逢的时候,两人拿着剑对决的时候,他一直是一只手背在背上,仅用一只手和阿米尔·汗决斗,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打一开始就没有打算要致阿米尔·汗于死地,尽管当时是“不是你死就是我死”的危险境地……

在电影的最开始,宽阔的海洋上出现了巨船,宏大的篇制和效果,让人分分钟想到加勒比海盗;而在影片的最后,同样是海洋和巨船,阿米尔·汗饰演的混混,和神棍、舞女一起向英国出发,阿米尔·汗说:我不把英国卖掉,就不叫菲兰吉。这种“气度”,又和海盗的那种“信仰”融合到了一起,不能说是巧合。

尽管在某些打戏上,细节堪比中国的“手撕鬼子”,但是我觉得这并不影响整部片子的效果。因为尽管这部片子的主题是要表现印度抵抗英国殖民这个比较严肃的话题,但是本质上来说,这还是一部喜剧,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这些细节本来就增加了喜剧效果。从另一方面来说,起码在中国是无法把这种主题的片子拍成喜剧的,更遗憾的是,有些本意是要严肃的抗战片,拍着拍着就给了观众喜剧片的感觉……

4.

在电影里,印度暴徒的实际和精神首领叫“阿扎德”。有一个很有趣的事情,阿米尔·汗的小儿子也叫阿扎德,求问,当剧中演员在大叫阿扎德的时候,阿米尔汗内心在想什么?

阿扎德本身的意义就是象征自由。在波斯诗人希克·萨迪在其《花园》中说:如果你手上很富有,要像枣树一样慷慨大方;可是,如果你没有什么可给的呢,做一个阿扎德,即自由的人。

那到底什么才是自由?希克·萨迪把自由比喻成柏树,世间树木大多都有自己的生长周期,春发芽,夏茂盛,秋落叶,冬干枯,顺应着四时的变化而变化,年复一年;但柏树不同,无论春夏秋冬,永远苍翠茂密,不受季节的约束。

能够脱去镣铐,才是自由。所以为了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不在自家休的路上被收税”,是自由;无论理想能否实现,巴强说:“能有追求梦想的勇气”,是自由;但这些概念都太过于明显,我觉得影片中传达出来的最大的自由,是信仰自己。

巴强的“信任是我的本能”,并且一直为之坚持到底是自由;而阿米尔·汗到了影片结束,还是相信“欺骗”,并坚持用自己的方式活下去,更是英雄。所以,在影片的最后,阿米尔·汗没有娶了女王,走上人生巅峰,开始到英国“坑蒙拐骗”,恰是这部电影最好的结局。

5.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这样写道:“人类在过着静静的绝望的生活。所谓听天由命,正是肯定的绝望。……在人类的所谓游戏与消遣底下,甚至都隐藏着一种凝固的、不知又不觉的绝望。”巴强可以在“不毛之地”上种出新芽来,那是希望;但菲兰吉还是菲兰吉,那才是自由。

选择可以承担的,承担自己选择的,“别伤感,我的孩子,谁能指定你去做你未曾做完的事呢?”

 短评

期待已久的长篇巨制终于上映了..电影有些略长的时长用在了渲染片中的宏大场面(海战)和重复的Firangi的反复无常的故事上,从娱乐和冒险角度也算及格了;片中虽然Firangi装扮和性格反复上像极了JackSparrow,但因为剧情需要他又没有那种虚张声势的色厉内荏,且最后一段反转对英国人的卑躬屈膝奴气十足,不忍直视。另,不知是不是排灯节的原因(昨天),今天看片很多人竟然穿着正装的传统服饰....

9分钟前
  • [Deleted]
  • 还行

玄幻抗英神片,胡闹程度和横店打鬼子片不相上下。唯一亮点,卡特莉娜·卡芙的身材够劲,火辣舞蹈简直夺命。虽然很喜欢阿米尔·汗,但不得不说,本片有点玩翻车了。Firangi亦正亦邪,本来想拍成个韦小宝的复杂人物。却忽视了国仇家恨,更深层次的东西,人设有点过于轻佻了。

14分钟前
  • 诸葛若见
  • 还行

印度口碑都烂了

18分钟前
  • 釒氺
  • 较差

3,5星,终于明白为啥印度人讨厌这片了,相当于抗日神剧里的“汉奸”,最后变成大英雄,挺严肃的事情却搞得嬉皮笑脸,其中有着自身民族性的诉求。加勒比海盗的视觉,但角色更像韦小宝,难怪米叔说最爱鹿鼎记。同为商业片,不像巴霍巴利王那样开挂,多次反转,剧情风格像好莱坞,加上这个人设,反倒有些不适应,好在歌舞还是印度风,慢镜头过多。米叔的片子,最起码不差,但预期不要太高,巴强真V5,卡芙肚皮舞超赞

21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推荐

愚蠢得超出忍耐极限,阿米尔汗为什么会拍一部这么瞎胡闹的抗英神剧…印度暴徒们“战无不胜”的英勇场面与故作悲壮的浮夸表演让人除了一哂了之难做他想。两个小时已经非常难熬了,不敢想象再多上被删减的40分钟这片子会成什么样的灾难。另外现在对海内外各种大片中常出现的屠戮“杂鱼小兵”产生了强烈不适,因为是反派一方所以他们的存在就是为了送人头,实在是种纯粹放弃大脑的懒汉思维。放任自流其实挺可怕的。(女主角虽然很美但她真的就只出来跳跳舞啊!?)

26分钟前
  • 很差

总不能老以摔爸的水平要求印度电影啊

31分钟前
  • 特务
  • 还行

很多中国观众肯定是冲着米叔去看的。不过很遗憾,这部片子是米叔拍给印度人民“过年”看的。这部片子上映时期正值印度举国欢庆最隆重节日“排灯节”。节日大片最重要的就是要阖家欢乐,老少咸宜;不动脑子地图个乐子。这样说吧,这部电影就像春节时候,梁朝伟(米叔),周润发(阿米达普),杨幂(卡特里娜),周冬雨(法缇玛)联合出演的反映鸦片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和英国殖民侵略者斗智斗勇的爱国贺岁大片。问题来了,如果你有一个外国朋友因为看了“无间道”而喜欢上梁朝伟,那么你会不会推荐他/她去看这部春节贺岁片呢?

35分钟前
  • microuniverse
  • 还行

除了选材独特之外,其他的完全没有办法和巴霍巴利比呀!叙事、音乐和演技都被巴霍巴利完爆了。真的花了很多钱吗,全都是付白人演员的片酬吧?!

40分钟前
  • 骑骆驼的小海豹
  • 还行

你的天性是信任还是欺骗

45分钟前
  • 魔力水族
  • 还行

充滿腎上腺素的民族解放片

47分钟前
  • 贝阿朵莉切
  • 推荐

我觉得用现代的方法拍古代故事没问题啊,不用被简单的电影分类限制。音乐很好听,也很有梗。就是不断反转再反转的故事,就算能预料到结局也看的很爽。最想吐槽的就是阿米尔汗眼线画得太粗了哈哈

48分钟前
  • 无碍
  • 推荐

印度电影,只要不谈社会问题,就会各种问题涌现了。

53分钟前
  • 徐若风
  • 较差

米叔Cos加勒比海盗的德普,Katrina尬了两次舞,摔跤的爸爸的大女儿最擅长努嘴和瞪眼…但巴强七十多岁了耍的一手好剑!然后别抱希望了,票房在印度要扑街,没大可能引进了[捂脸][捂脸][捂脸]

57分钟前
  • 吴异.nova
  • 还行

超级烂片,看它浪费时间。阿米尔汗还是继续拍摄贩卖印度贫穷和落后的电影,相信很快会回来的。

60分钟前
  • 超级印度迷
  • 很差

阿米尔·汗演艺生涯最差作品,人生污点。

1小时前
  • 朝暮雪
  • 较差

没有预期那么可怕,但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阿米尔·汗亲自操刀剪了一个121分钟的新版本,靠一场又一场动作场面堆砌来尽量保证影片不会显得很空洞乏味,而它整体上仍然是一部非常平庸的片子,故事非常粗糙,细节不可深究,阿米尔·汗的角色主要也是比较讨巧所以显得凑合。可以想象164分钟原版更加让人不适。

1小时前
  • 很差

尽管是imdb 3.5分的印度烂片,也还是有着国产片拍不出的史诗感啊。义军首领阿扎德直接去演宙斯都没问题,开场雕塑苏醒的那段我还是有点喜欢了

1小时前
  • 王大根
  • 还行

不适合除印度人之外的人看,(以后引进印度电影的时候电影名可以直接用直译吗?不再加个《印度》?好莱坞电影名也从没加过《美国。。》,《美国异形》、《美国碟中谍》、《美国生化危机》?)

1小时前
  • arafat
  • 推荐

也是一部抗战神剧

1小时前
  • 深水怪
  • 还行

开场即高潮,此后都是下坡路…海战大场面像咖喱味的加勒比海盗,两场歌舞戏根本看不够,殖民地人民英勇反抗争取自由同样能击中我们的爱国热情,因为要立住主角超级骗子人设,无限反转的剧情变得越来越没有说服力,最后回归女权与复仇,主题已经完全跑偏…英国殖民者像傻小子一样被骗得团团转,米叔能打能跳能搞笑,却仿佛被导演忽悠了,还要为电影的差评买单实在心酸…阿米达普·巴强老爷子是真的强(补看完整版,算是有头有尾的大女主故事,但还是拖沓…

1小时前
  • 突然粉碎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