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鸟大年

HD中字

主演:欧文·威尔逊,杰克·布莱克,史蒂夫·马丁,吉姆·帕森斯,裴淳华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1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观鸟大年 剧照 NO.1观鸟大年 剧照 NO.2观鸟大年 剧照 NO.3观鸟大年 剧照 NO.4观鸟大年 剧照 NO.5观鸟大年 剧照 NO.6观鸟大年 剧照 NO.13观鸟大年 剧照 NO.14观鸟大年 剧照 NO.15观鸟大年 剧照 NO.16观鸟大年 剧照 NO.17观鸟大年 剧照 NO.18观鸟大年 剧照 NO.19观鸟大年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有梦想的人,都是幸福的!

The Big Year

整部影片印象最深刻的是:布拉德把父亲独自一人留在森林里的时候,我的心都揪紧了,为他的父亲担心。幸好,在他痴迷于寻鸟的时候猛然意识到自己的愚蠢行为,回头去找父亲,然后是父子并肩快乐地观鸟。除了观鸟,还有更重要的东西。也许这点,博斯蒂克没有意识到,也许,他意识到了,但那个保持观鸟记录的目标激励着他,使其放弃其它。对于布拉德、斯图、还有博斯蒂克三个人在观鸟过程中做出的不同选择,也许不能用对错来评价。为了梦想,有人放弃了一切,成为卓越,但也失去最多,如博斯蒂克;为了梦想,有人付出了所有,他不是NO.1,但他收获了更多,亲情、爱情,如布拉德;为了梦想,有人终于懂得放弃,找到更多乐趣,从而人生更有意义,比如斯图。有梦想的人,都是幸福的!

 2 ) 观鸟大年与北京烤鸭

自由国度美国好莱坞又一次在题材上的创新之作《观鸟大年》
观鸟大年单从电影名字上看,好多中国人是不明白的,其实就是北美的一个自发性质的民间观鸟大赛,比赛规则就是在一年内北美地区所能观察到鸟类品种的数量作为衡量冠军的标准,这使得一个单纯的比赛同时也提供给鸟类保护相关机构对北美地区鸟类品种、数量、种群、栖息地的大量参考数据,可以说是为自己国家的鸟类保护做到了一个很好的辅助的效果。
导演:
大卫 弗莱克尔 导演过<穿普拉达的女王>此片与这部电影有异曲同工之妙。
主演:
杰克 布莱克 扮演核能电厂程序员出演过:<格列佛游记>
斯蒂文 马丁 扮演面临退休返聘的CEO 出演过:<拜见岳父大人>
欧文 威尔逊 扮演一个想卫冕观鸟比赛的狂热爱好者,这个大家都很熟悉和成龙合演过<龙旋风>
整部片子以美国文化为背景,三位观鸟爱好者的切身境遇为主线,一只红色蜂鸟迁徙为辅线的表现手法,再加以美式幽默贯穿整剧诠释了一个没有几千年文化积淀移民制国家的奇特文化现象。
征服影评,说的不错

看完此片的同时笔者认为给大家留下了两个值得反思的问号,并再次引发人们对环保这一热门话题的思考。
第一个问号: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怎么平衡?
三位不同背景的观鸟爱好者为了一个共同的爱好和理想走到了一起,在观鸟与竞争的同时,被不同的现实事情(工作、事业、亲情)所困扰,他们每次都需要在放弃与坚持中作出选择。
当然导演在这部剧中也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并在海报上面反映了出来从上到下依次做了排序(笔者自己的猜测)
核能电厂程序员才是真正的赢家,他收获了比赛第二,得到了父亲对他爱好的理解,并再次收获了爱情,并且是全职去参与整个比赛,并交到了和自己有同样爱好的CEO朋友。
退休CEO虽只得到了第四,但是能下定决心放弃自己从无到有创建的公司,去追逐自己的梦想并得到家人的支持。
观鸟狂热者虽然蝉联了观鸟冠军,但是没有工作,影响家庭的他,结局又会怎样呢?在剧中导演没有给我们明确答案,在电影结尾在中国出现的他也许是续集的伏笔,也许是让观众自己去思考和衡量。
第二个问号:此片娱乐我们的同时,作为同一个地球上,不同背景下的我们(中国)从此片中获得的哪些启示?
片中观鸟爱好者不分年龄不分种族不分老幼参与其中,说明此赛事举办多年,已然形成了一定气候,中国观众对此用完全费解这词都不过分,在中国这些当成野味丰富中国人餐桌的东西(片中镜头:欧文 威尔逊扮演的观鸟狂热者独自在中国餐厅过圣诞时问了中国服务员一句话你们中国有什么鸟,服务员说:北京烤鸭?,前者无奈的笑了笑),为啥在国外变成了一项狂热的运动(片中镜头:为了看一种雪鸡,雇佣直升机去跟拍......)我们祖先三字经提到的人之初,性本善这时候不是在讽刺我们自己吗?
当斯蒂文 马丁扮演的CEO抱着不满周岁的孙女,到郊外看鸟时,中国观众的疑惑应该在这时找到了答案,一个健康向上的理念传承比什么都重要。
这给应试教育的中国父母可谓是当头一棒
钢琴,围棋,奥数,画画,英语,在产业化的教育模式下抑制了孩子的想象力,束缚了孩子的创造力,当然作为父母的我们,也不可能脱离实际不去面对当前教育体制和教育行业风气给孩子的双重枷锁,但作为父母怎么去引导孩子,我想这才是此片想要传达给我们的讯息。
从头到尾导演用大量镜头暗示着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对自然生物界的影响。
从电影的开场杰克布莱克扮演的核能电厂程序员在自己工作单位的周围只观察到了一种鸟,而从他办公室的窗外就是一个硕大的冒着白气的烟囱。
CEO的下属在一片垃圾堆边找到了正在观鸟的老板想让他回公司解决问题,在一大片垃圾堆的上空飞着许多的鸟,一个活生生人类活动影响自然生态的现实写照。

 3 ) 你爱这个世界吗?来自观鸟爱好者的理解

这是个让我惊喜的电影。看了很多人的影评,好像没有一个是像电影中那样的观鸟人。我是一个入门不久的普通观鸟爱好者,全职工作,非退休,普通人,在中国。也许这部电影中很多笑点和感动以及事实对我更为真切。

首先,Big Year是一项观鸟活动,源于美国,但是现在中国也有啦。不像美国那样搞得特别浩大,有新闻报道,还有那么多专业公开的鸟导通报信息,国内的观鸟大年更多是资深观鸟爱好者(个人或者组团)参加,每年的1.1到12.31,具体的我不多说,因为个人时间有限水平有限没有参加。我的观鸟启蒙老师是专业做环保和自然教育,他们应该有联络网参加这种活动。网上也有很多这方面的报道,中国鸟类特别丰富,观鸟大年的记录远超影片的美国的700多种。做为个人,大家会把自己的记录上传到公开的观鸟网站,国内比较有名的是中国鸟类观察网站,国外是Ebird,可以随时了解不同地方的鸟讯。还有个更简便的方式,微博的“观鸟超话”里每天都有鸟友分享看到的鸟,很活跃。

其次,做为一个普通上班族,真的很羡慕很羡慕有钱有时间的观鸟大V。是的,鸟不等人,特别是珍稀鸟种。大部分鸟类是迁徙的,夏天去凉快的地方繁殖,冬天去温暖的地方越冬。这就意味着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鸟点可以去看,夏天的青海,秋天的盐城和北海,冬天的云南,春天的弄岗和董寨....更别提在身边的各个小的区域的鸟点。就像电影里的Birder一样,只要想看,可以追逐鸟儿的踪迹天南海北。在春秋迁徙季,有的罕见鸟只在某地的某片树林停留2天,吸引狂热的鸟人从一个城市坐飞机过来找;台风天后鸟人们第一反应是背起相机和望远镜,去海边河边看看有没有被台风逼进来的迷鸟(Bird Fall哈哈)。因为有的鸟真的是此生有缘才能见到。

这里面有两个片段拍的特别真实。阿拉斯加那段,鸟人的热枕和惊吓真的是笑死了。看鸟的地方都比较偏远和艰苦的。我的老师说他们去云南的一次,就是在山里喂蚊子;我们去婺源看鸟那次是大冬天蹲在一个老乡的大篷车回村的。越是少见的鸟越会在荒芜的地方出现,荒芜到打开地图都不知道怎么标记,一片空白。但是一大群人疯起来就是很好玩,那种单纯的为了一件事情兴致高涨的傻乎乎地跑去做。还有一段是很多人找不到鸟,就跟着最牛逼的人。在中国就是看大爷,那些架着长焦的成群大爷出现的时候,放心一定有好鸟。我们也经常找鸟,和大爷。不要小看中国的大爷,他们消息灵通,呼朋唤友,设备不菲,拍出来都是大片。

所以当我看到电影的这些细节,感同身受。我虽然只是个普通观鸟人,没钱没时间,只能用自己的周末和假期,但是那种对鸟的好奇和发现新鸟种的激动心情是一样的。很多人会好奇,为什么?我知道中国的自然教育是缺失的,没人教我们注意自然,我们的关注从小就是伦理道德事业发展。我观鸟也是因为疫情期间有更多时间去了公园,偶然看到这些可爱的动物就在我们身边。进入这个世界之后,我才发现这些看起来都“差不多”的鸟有那么多不同的外表,习性,变化,故事,以及同我的自然环境这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找它们很有趣,看它们求偶打闹洗澡还模仿人类的叫声更有趣。我觉得这是对世界的好奇心吧,对纯真的热情的生命的好奇,想知道从西伯利亚飞去新西兰的斑尾塍鹬都什么时候跟我有交集,想知道倒霉的斑头鸺鹠是不是又被小鸟们追着打。用知识打开一个世界,我看到的不再是普通的公园,普通的石头和滩涂,而是更有趣的地方,这是更高一级的乐趣。很多人会说乐趣有很多种,相信我,对于乐趣的沉迷是因为有更深的乐趣在吸引我们。体会不到真的有点遗憾。

此外,电影探讨的另外一个主题其实是爱好和生活的冲突。我们都知道对自己最重要的是什么,所以选择爱好也好,生活也好其实都是生活的一个状态。有的人就是狂热,有的人更佛系(比如我)。电影有偏向性,那就是家庭。在现实生活中,除了极少数的狂热分子,其实爱好不会跟家庭杠上,毕竟能和家庭杠的更多是工作和事业。人生的意义,应该不止是工作吧,不止是家庭吧。更多是自己,我喜欢什么才决定我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跟别人不一样的人。在乐趣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比乐趣本身更有意义。

最后,在中国,观鸟环境并不好。(为什么要说中国,因为我真的关心中国啊,希望他各方面都好啊。)盐城的滩涂旁边好多围垦的水产养殖中心,身边稍微野一点的森林公园就有人拉鸟网,农村更是家常便饭。观鸟环境旁边经常有挖掘机在叫,湿地在缩减。我多希望国内能重视自然,希望更多人从低级的物质欲望中解脱出来,多看看周围的生命,看看自己的行为会对我们的伙伴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看它们,就像小时候那样对什么都好奇,跟臭味相投的陌生的朋友一起,像孩子一样单纯又快乐。

 4 ) 头回看到将鸟类爱好者的经历如此戏剧化的精良改编

2011美国喜剧片《观鸟大年》,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全球累计票房817万美元,定级PG,豆瓣评分7.6,时光网评分7.2,IMDb评分6.2。

题材非常新颖,头回看到将鸟类爱好者的经历如此戏剧化的精良改编,剧本构思独具匠心,很好地捕捉到了这个故事的戏剧冲突。

由于是真人真事改编,所以我头回知道有“大年”这么个鸟类爱情者的重要活动。本片没有提及详细的比赛规则和参赛要求,好像只凭个人诚信似的,看到了并记录下来了就算数。

三个男主都是二十一世纪初当红的喜剧明星,如此卡司阵容很强大,由于题材的限制和束缚,所以三个人总体来说是剧情片的表演风格,没有刻意搞笑。

本片犹如欧美国家风景区大集合,展现了很多美国和周边国家的森林公园和风景区,很开眼界,壮美风光非常养眼。如果都是实景拍摄的话,那么影片辗转拍摄的拍摄成本可是够高的了。

本片中出现了中国元素,男主在中国餐馆吃饭,和中国店主聊天,结尾男主来到了中国观鸟。我在看本片时就在想,这些鸟类爱好者为何不来中国呢,中国的鸟类太多了,只要来到中国,很容易就能打破观鸟记录。

编剧在这个观鸟比赛的题材中很好地融入了情感主题和人生感悟,告诫人们与兴趣爱好相比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胖男主找到了同样喜欢鸟类的伴侣,冠军男主则为了保持冠军地位而妻离子散。

正片结束后的字幕部分以极快的速度展现了无数张精美的鸟类照片,很好地契合了主题,给这部鸟类电影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本片定级PG,全年龄段电影,非常适合少年儿童观看,从小培养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提升孩子们的环保意识,是一部非常涨知识、长见识、开眼界、带有科普性质、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正能量电影。

遗憾的是,虽然本片题材新颖,虽然有三大笑星助阵,但是票房却仅仅817万美元,可能题材比较文艺和小众吧。

 5 ) 热爱

“观鸟”是一件很怪的事情。或许“观鸟”这种行为本身不算太冷门太怪癖,但是刻意的记录在案当成一项竞技比赛就很奇怪了。更何况运动员是你,裁判员也是你,没有任何监管,比赛成绩全凭自己一张嘴。要知道人类自诞生以来,可以为任何微不足道的小事都争得头破血流的。“观鸟”比赛更有可能成为吹牛大赛。但是,没有人会为“观鸟”大赛撒谎。透过现象看本质,观的或许并不是鸟,冠军也只是一个空空的头衔,毫无意义。要讲的要比赛的大概是别的东西吧。

一个人,特别是一个男人,可以改变一切,但他很难改变自己的嗜好,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住他的热爱。电影中的“观鸟”指的是这种无法阻挡的嗜好和热爱。无论你的身份地位如何,无论你的处境如何,无论你有多少羁绊,有些事情你撞破了南墙也不会回头。有人钓鱼着了迷,有人为女人发了痴,有人赌博入了魔。

但即使是无法阻挡的热爱,也是有程度的。电影中有三个主人公,就处于不同的程度。“死肥宅”为了观鸟导致一段不太愉快的婚姻,家庭破裂,忍受着父亲的不理解,在事业上划水躺平,在生活中也是一团糟糕,但真命天女的出现还是能改变他,他最终正常了起来,认为世界上还是有着比“观鸟”更重要的东西。“老头子”有着成功的职业生涯,以为最终他可以功成名就的退下来追逐自己真正的热爱了。所谓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但事业上做到如此之大就更不可能完全的放手而全然不顾,人随着年纪的增加再也不会那么纯粹了。老妻虽然不多言语看似支持他但更是一种无形的禁锢,孙子的诞生最终是软化了他。“是谁来自江河湖海,最囿于昼夜、厨房和爱”。拥有真正纯粹的热爱是我们的主人公,家有娇妻不管不顾,妻子独自在医院时他也毫不犹豫的转身离去,他满脑子只有“观鸟”,完全是个疯子。在某种评判的规则看来,他是个没有丝毫责任感自私的人渣。但在任何领域能做到这样极致热爱的人何尝不都是这样。不疯魔,不成佛。最终他很夸张的破纪录蝉联了冠军,他配得上这个冠军,别的人也会心服口服,因为他几乎失去了世界上其他的一切东西。

在幽默的外衣之下,这部电影的内核让人思索、动容。不知道你会怎么想,我肯定会嫉妒那些为了热爱全情投入的人,即使热爱的是诸如“观鸟”,“登山”,“钓鱼”……之类的鸟事。即使别人不理解,冷眼嘲讽。但热爱会让你生命充实、纯粹,你的眼睛里面会有光亮,还有你会得到真正的快乐。时光是那么的匆忙,它也从不等待,我希望在变老之前全情投入自己的热爱,哪怕一次都好,人生无悔!

 6 ) 牛人鸟事,鸟人牛事

肯尼是2003年观鸟大年的冠军,创造了观察到732只鸟的记录。毫无疑问,他是上届观鸟大年的主角。每一个故事里都有一个胖子,普通公司员工的布莱特就是那个胖子:热爱观鸟,拥有凭声音就能分辨出鸟的本领。富有的经理斯图,在退休前夕,也加入到了观鸟竞赛。

三个分布在平行宇宙里的人,在观鸟活动中有了交集,忘年之交,亦敌亦友,互相竞争,这关系足够有趣。不在最后一刻,我不知道故事最终的走向。我喜欢这样的故事,不被我算计,不被我掌控,就这样跟一群疯狂的鸟人,去看令人心旷神怡的自然,同时任由故事带我向前,一分一秒都充满未知。

何谓是“大年”?初看这个不明所以。原来,Big Year在英语中的含义是观鸟者之间的一种竞赛。这种竞赛的内容是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理范围内,比的是看谁观察到的鸟类的种类最多,然后分出个名次。Big Year的比赛可以在一个州内举行,也可以在整个北美范围内展开。从1934年起,这种竞赛就开始风靡“鸟友”了。《观鸟大年》,观的是一帮鸟人的鸟事。

三人决定参加这一年的观鸟大年,不过他们都被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所牵绊。肯尼的妻子在接受不孕治疗,需要他的亲密配合。斯图的公司,在关键时刻总会让他亲自拍板。布莱特的母亲虽然支持他,但父亲却反对,家境并不富裕,老板也不放他走。然而,有什么始终阻挡不了三人对于观鸟的热切向往,抛弃家庭,名望,声誉,异见,很牛地撇开现实,踏上观鸟之旅。电影多是关于梦想的故事,正是因为梦想,才让人才能从庸常的生活里旁逸斜出,让一切看上去更有意义一些。

在很多人看来,这部电影表达的是个人的自由,但我认为,《观鸟大年》并不是一根筋地将个人的兴趣和自由发挥到极致。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如愿实现观鸟的梦想,因为这要烧钱(乘坐私人飞机),烧时间(春夏秋冬),还烧感情(分手离婚家庭失和)。到最后,三人其实还是对人类社会有了新的认识和收获:斯图放弃要职参加观鸟大赛,获得第四,从纠缠不断的职场回归家庭的天伦之乐,布莱特全情投入而获得亚军,也收获爱情,但肯尼为获得冠军浮出了沉重的代价,失去了美丽的妻子。观鸟,也是观世间百态,是修正和完善自己的生活观。

在三人组合里,肯尼是一个有点反面形象的成功人物,为了继续保持观鸟大年冠军的荣誉不惜整人,比如把斯图搞得呕吐晕船,虚晃一枪和斯图、布莱特玩信息战。三个人的关系十分微妙,布莱特和斯图后来成了朋友。当两人决定合作战胜肯尼时,我想第一名非布莱特或斯图莫属。结果,肯尼仍然蝉联冠军,只是这个冠军来得有点悲情。这样的结尾,我没觉得冤枉。

这是是一部有爱的电影,影片所传递的情绪十分愉快,但也穿插着一些人生的生死离别,喜怒哀乐。丽丝每次和布莱特说话,开口都会模仿各种鸟的叫声,让他猜是什么鸟,鸟叫声惟妙惟肖。布莱特的手机铃声“BIRD BIRD BIRD THE WORD IS BIRD……”,喜感十足。最有爱的一幕,当然是秃鹰求爱:雄鹰和雌鹰飞到极高处,然后一起自由落体,向地面跌落,相互手牵着手,到最后一刻才分开,三人才想起各自的情感状态。

奇异的风光和大自然飞动跳跃的精灵,是《观鸟大年》的一大亮点。在一部电影里能看到如此多的鸟,也是一桌丰富有趣的自然知识的大餐了。追随三个鸟人去观鸟,会发现自然原来如此奇妙,鸟类的世界这么丰富。尤其在结尾,配合节奏欢快的片尾曲,影片中755种鸟的萌态不断变化,让人意犹未尽。

我的朋友“理想大叔”向我推荐了这部电影,他看完的后果就是,在网上拼命找望远镜,立马在当当网买了《中国野生鸟类手册》,注册了一堆观鸟网站,然后每天在微博上发图文并茂的“每日一鸟”。我看完之后出门抬头看天,虽然不见一只鸟,但恍惚听见天空有飞翔的集结号,隐隐令我,鸟声破喉欲出,鸟翅震动欲飞。

 短评

如果这是确实存在的比赛,我倒是觉得美国人果然比较有思想,能想到这样的比赛方式。电影本身倒像是一部关于鸟类的科普片,不一样的是宣扬了追求梦想而不轻言放弃的精神。

6分钟前
  • 月满西楼
  • 还行

相当有爱的怪咖癖好,热情洋溢又政治正确,内里还是好莱坞那套家庭至上主旋律,警戒大伙梦想诚可贵爱人价更高,切不可恋物丧妻;完美方案大概该像白头佬那样混成了阔佬CEO再去享受退休生活。“中国有什么鸟?”“北京烤鸭”。。。AV爱好者也可以来个观"鸟"大赛。。。

11分钟前
  • 王别树
  • 推荐

看着三位主演几乎就知道他们各自的角色性格了,每个人几乎都是本色演出,就连打酱油的谢耳朵都是一副变弯的宅男样。万无一失的人物塑造,也毫无惊喜可言,影片在取景和各种鸟的特写上倒是更加迷人,公路片的模式,流水般的一年,最后将那股观鸟的热情转移到亲情上,从玩物丧志回归到主流价值观。★★★

13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如果你有心把老米那些怪奇脱力系的职业化非职业化的竞技项目统统改编成电影的话,那将是一部多么让人肝颤儿并蛋疼的伟大事业啊!作为政治正确的励志作品,本片沿循着传统的创作趣味,带出个人家庭,事业以及爱好之间的矛盾,人情味十足但包袱太过于干净,少了点儿嬉闹操蛋的意思。“谢耳朵”是个观察者

18分钟前
  • kingkongofkhan
  • 推荐

风景优美,无数段歌曲都清亮得很,虽然不怎么有笑点,但是仍旧是一部很出色的剧情片,角度很特别,观鸟生活在电影里令人神往,落满大雪的森林,缤纷深奥的森林,虽然已经旧了,却装满各种鸟类可爱照片的相机。另外,这片子演员阵容实在太萌了,白头马丁,布莱克胖,ROSAMUND美人,神马的,多有爱啊

19分钟前
  • 涵湘宁
  • 推荐

真正的热情洋溢、自由自在,无论是电影本身还是这个故事。阿图岛一段教人心折,一群真正的逍遥人。谁能说所谓少有人走的路,一定要通往高尚宏伟呢?这种孤独而单纯的快乐或许更罕有。

22分钟前
  • viennavirus
  • 力荐

就好像一个异世界的故事,不过这个却是真事改编的。而且美国也确实有这个比赛,那个在一年之内看谁观测鸟类最多的比赛。对观鸟过度的痴迷倒让人想起狂热的影迷。可浪费一年时间去观鸟必然会损失很多,爱情、家庭、事业等等,也让影片最终有了些励志的味道。

2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又是一部买了N久就被放住当摆设的电影,拾起来看不觉要赞叹:好险,差点就错过了一部好戏!喜欢,老美再一次打动了我。那种神经质的追求欲我真的也好想拥有啊!!!

26分钟前
  • 臭臭
  • 推荐

everybody's heard about the bird B-b-b-bird, bird, bird, b-bird's the word A-well-a bird, bird, bird, the bird is the word

27分钟前
  • 尼斯达
  • 力荐

鸟王继续朝梦想遨游,鸟人都重回人间。友情、亲情、爱情都顾及到了,兴趣和梦想需要家人的理解与支持,但不能一味投入,所以说找对象还是要找志同道合者啊。“希区柯克风格”那段太搞了~

29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爱鸟成痴的观鸟达人,跨越北美四季的集体无意识撒欢!来劲!北美自由行的绝佳推广风光片,大叔卖萌式的插曲超赞!谁来告诉我耳朵的酱油角色只为卖萌吗?

32分钟前
  • 桃花岛傻姑
  • 推荐

三个人,也算各得其所,一个人对荣誉追求胜于一切,包括家庭,所以他可以承受失去妻子,其他两个人当然也很重视观鸟的荣誉,但不会让鸡鸟毁掉生活

36分钟前
  • Lucifer
  • 推荐

谁给归类为喜剧的?

38分钟前
  • CP Wong™
  • 还行

比赛谁一年看到的鸟多,这种在外人看来毫无意义的行为,却有着相当一部分兴趣群体。电影像极了我们的圈子文化,换成手办、集邮、包包甚至更稀奇古怪的玩意儿,同样成立,圈子文化与日常生活的冲突与和解,很多人也能从片中三位主角身上,找到现实的影子。有的为了兴趣过于疯魔,甚至是影响到了自己的生活,导致家庭分崩离析,有的是享受兴趣,甚至在圈子里觅得自己的知音,有的因为内卷而不择手段,有的最终为了生活和家庭放弃了目标。男主角大概是很多迷友所一直追求的理想状态,从肥宅一枚逐步升级到圈中大神,不但找到知音觅得真爱,兴趣与家庭最终相辅相成。跟老爸找猫头鹰那段太动人了。堪称鸟类百科全书,摄影和风光非常美,为了观鸟,甚至可以组团来到阿留申群岛最西端的阿图岛(快到俄罗斯了)

43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推荐

根本是一堆喜剧明星演了个温情片儿。真羡慕电影里的人能有各种决心去执着着追逐自己真正想要的。冲着耳朵看的人放弃吧,Jim的镜头加起来不超过一分钟,但如果你想要一部温馨积极的电影,不妨一看。

47分钟前
  • Hey Johnny
  • 推荐

比起昨晚的《音乐永不歇》,同样涉及了重修父子关系,本片清新自然,天然去雕饰,毫无矫情,而前者就像反式脂肪做出的奶油一般令人作呕。

51分钟前
  • 杜边生
  • 力荐

看完这片,只想到一个问题。影迷也应该有观影大年,把电影从业人士撇开,一个人一年能在影院观影最高纪录会是多少呢?

55分钟前
  • tintin76
  • 还行

片子还真不错,感觉跟朝圣之路有异曲同工的意思,但却轻松活泼,丝毫不沉重,看到后面更深一些的启示教育意义开始浮现,让人明白观鸟真谛,十分温心有趣,马丁爷爷我不是很哈,但这片里他很可爱,谢耳朵还真是打酱油了,BLACK这里面最出彩!

57分钟前
  • ★冰凌宫★
  • 推荐

好久没看过那么合家欢的纯爷们浪漫喜剧了,对一个有着鸟类控表弟和老爸的观众来说,看着真亲切。每个纯爷们都在追逐着属于自己的Moby Dick,这种浪漫不是太多人能接受就是了

1小时前
  • kylegun
  • 力荐

受题材所限采用旁白解释比赛规则和众多鸟类名字的手法使得影片游离于纪录片和喜剧片之间影响了观影体验。不过看了电影得以了解观鸟人群的生活状态,欣赏到秀丽风光和可爱鸟儿,这100分钟,值!

1小时前
  • 无趣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