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兜故事

HD中字

主演:李晋纬,林海峰,吴君如,黄秋生,Buxx Banner

类型:电影地区:香港语言:粤语年份:2001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麦兜故事 剧照 NO.1麦兜故事 剧照 NO.2麦兜故事 剧照 NO.3麦兜故事 剧照 NO.4麦兜故事 剧照 NO.5麦兜故事 剧照 NO.6麦兜故事 剧照 NO.13麦兜故事 剧照 NO.14麦兜故事 剧照 NO.15麦兜故事 剧照 NO.16麦兜故事 剧照 NO.17麦兜故事 剧照 NO.18麦兜故事 剧照 NO.19麦兜故事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麦兜故事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麦兜,一个长得不帅,头脑平平的小朋友。和妈妈麦太太,在香港一个叫大角咀的地方过着并不富裕却很快乐的生活。从麦兜带着妈妈的期望来到世界那一刻开始,他的脑海中一直飘满七彩幻想的泡泡。那个蓝天白云,椰林树影,水清沙白的童年的马尔代夫,那充满诱惑的圣诞火鸡的浓香,还有那个关于“抢包山”的奥运金牌的梦想,让麦兜平凡着他的平凡,却幸福着他的幸福。麦兜,和春田花花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一起,陪着我们,简单的在爱的呵护下慢慢长大。危险游戏拼时代秋天的故事魔忍狂刀快乐星球 第二部不速之客1979玉米田的小孩4家人之间极限逃生玛蒂尔达1996跳跃剪接帕累托的误算:社会福利机关调查员杀人事件最后关头为了梦中见到的那孩子王公极品基老伴第一季黄色的眼泪鬼谈百景孙悟空大战盘丝洞(普通话版)摇滚斗阵我杀的那位群狗帷幕:波洛的最后一案萧锋血战陈庄大反派地兽异度觉醒画中情思金小姐之谜羊羔秘密大雨将至战将周希汉孤马大追击舍他其谁脱衣舞娘1996猎杀圣战约翰度假伙伴默哀时刻

 长篇影评

 1 ) 你真的好像这只猪

很少欣赏影评,但是在我的电脑里唯一存着这篇。

你真的好象这只猪
2002年11月12日22:20:50  飘散的烟

  我没有想骂你,不过,你真的真的好象是这只猪。
  
  如果你的妈妈在你出生之前也曾为你萌生了种种幻想:比如你将智慧过人、靓仔如周润发、梁朝伟,或者事事好运、或者……只要能自己的事自己应付就好了,那麽,我就没有说错──你就是那只猪,一只从胶兜里“啪搭"一声掉在麦太太肚皮里的猪,所以他的名字叫“麦兜"。
  
  你的妈妈一定也象麦太太一样能干,厉害,“一个女人能背起整个世界。"虽然麦兜只是一个资智平平,甚至蠢蠢的儿子,但如果算命先生口出“真言",麦太也会暴跳并拳脚相加。虽然辛苦地信奉“多劳多得",但作为单身母亲,麦太也知道:什麽时候才能依靠打拼而发财?在梦里罢了。她甚至不能满足麦兜对马尔代夫的向往──那个座落在印度洋上椰影婆娑,水清沙幼的世外桃园。

  你敢保证没有一个童年的梦想,因为不可能实现而成为现今阴天时节的永远隐痛吗?那麽,你还不如这只猪。
  
  电视里无所不在的旅游广告给了麦兜童年时代最大的梦想,而麦太母性的心软和“智慧"则成就了麦兜儿时最快乐的一天。地下隧道当机场,空中缆车当飞机,香港的海也可以用来潜水,只不过麦兜叉到的是自家冰箱里化冻的鱼,麦太说,当天去当天返才够精明,麦兜对此深信不移。麦太一路的精心掩饰,让麦兜的眼睛笑成了两弯细线,而快乐,是妈妈能够给儿子最多的礼物,谁又能说不是最珍贵的?
  
  那个遥远的,能够任你撒花的乐园还记得吗?是公园的草坪?田野?大概还少不了女教师年轻漂亮的脸?所以你无异於这只猪,因为对於麦兜来说,那是一个称作春田花花的幼稚园。唱歌好象王菲、或者陈慧琳,但却很迷糊老师Miss陈,经常忘记点麦兜的名字,而操著浓重潮州口音校长,唯一让孩子们听得懂的一句话就是:“小朋友,你们这个学期的学费缴了麽?"校长开得茶餐厅里不是没有鱼丸,就是缺了粗面,但这又有什麽关系呢?就象孩子们唱歌一边跑调,一边还是照样惹人怜爱。
  
  无论你现在是多麽平凡,又是多麽甘於现在的平凡,但总会有一个时期,你曾相信自己是不平凡的,正如同珊珊拿了奥运金牌之後,香港所有的父母和孩子们都坐不住了一样。一贯死蠢的麦兜想去长岛而错上了南丫岛,却误打误撞地找到了狗仔队都找不到的黎根,但诞生过周润发的南丫岛最终也没有成就麦兜的帆船梦,他只学到了注定失传,且毫无用处的绝技“抢包山"。不知是不是黎根那只粗过脚瓜的小腿让麦太想起了麦兜的爸爸阿炳的原故,反正麦太打消了让儿子退师的想法,返回家里凭借著快译通给奥委会主席写了一封“正宗”的英文信,以一个母亲的身份强烈要求将“抢包山”加入奥运项目,只因为她有一个很了不起的儿子。
  
  所以,要记得,无论你是实际上是多麽平凡,在妈妈的心里却是另外一个样子。於是,爬在组合柜上流泪的麦兜也决心学下去,仅仅是因为妈妈,学下去。
  
  你是不是也和麦兜一样,在某一次的流泪之後才明白: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事情我们是无能为力的,希望、失望、再希望、再失望,没有个尽头。虽然你的身体会长得粗壮如猪,但不一定有力气,虽然最终你的脚瓜也会象麦兜师傅一样粗,却没能力支撑一身的负资产。妈妈最终也会离开麦兜,烧她的那天,空气里弥漫著打折火鸡的味道,让麦兜感到亲切。於是他想,只要海水打在脚瓜上的感觉很好,就可让自己快乐起来嘛。
  
  别跟我说这是发生在香港的故事,别跟我说你听不懂影片中粤语的幽默,别跟我说这只是草根阶层的穷欢乐,当你因寂寞而遑遑不安的时候,是不是和麦兜一样聪明呢?还说你不是这只猪。
  
飘散的烟/2002年11月12日

 2 ) 仲有最靓咯猪腩肉

一年之后,经历了恋爱,变故,起伏,我昨天晚上又看了一次麦兜。

开始喜欢麦兜的时候,记得他最经典的一句话:有情人终成叉烧;当时么的LP,愤世嫉俗,感觉这句话很解气。可是老天爷还是安排自己在生命中的关键时候碰到昨天抱着我陪我看完的重要人物。我突然明白麦兜说过的另外一句话:希望……失望……希望……失败……尝试……失败……再尝试。

 
话回来说麦兜,本来应该叫麦胶,还好麦太够叻,把名字改改成了比较可能会靓仔,行运和够叻的麦兜;但是事实上,现实不会跟纸包鸡一样简单顺利的完成,而且春田花花里面没有可以让麦兜懂得更多的机会—只是很欣慰他在里面学到了开心和快乐的生活,无忧无虑,ALL THINGS ARE BRIGHT AND BEAUTIFUL!

于是要去出人头地,麦兜既然连马尔代夫都去过了,长洲也自然不在话下。学习抢包山这种无稽的运动,显得极其无里头,但是在麦太眼里,总有一日,她个仔会“很大,很大”。麦兜于是在大包整多两笼的歌仔里面学习到了他最拿手的一门功夫,最后倒也是锤炼出跟师傅黎根一样的大脚瓜……大力气。或许就跟一开始麦太希望的一样,他的确很大了,平平安安。

长大了,才知道,抢包山么的入选亚运,姗姗失利奥运都是很平常的故事,蠢,肥,还有迟钝都是平常的。跟所有人一样负资产,也还是平常地。就跟吃火鸡一样,最好的味道在将要吃和吃第一口的之间已经享受到了,下面就是怎么去吃。而我们的日子也是如此:每一步在没有完成之前都是最好地,而完成与否和享受的过程好象并不会比之前的希望和期待来得过瘾。

是啊,现在的豆豉鲮鱼都么豆豉了,因为麦兜么的发现罐头上已经改成茄汁了。于是一样的希望……失望……希望……再失望。
 
好在他还是小时侯那样的天真,他懂得的道理也仅限于“从前有个小朋友”系列,他努力地前进,不至于让自己的每一个失望都来的那么快—然后即使来了也可以迅速的忘记再去希望。不断的勇敢,还有不断的尝试……

在海滩上,看到成年的麦兜,微秃,肥,脚瓜粗壮,还有一顶童年学艺时的小帽子。除了头发,怎么看怎么象自己的背影。感受着那些浪花拍打的滋味,又顿时的跟麦兜一样笨笨的说不出什么结束语或者感慨啊什么地……

请允许我用麦太的话来总结:
“烧鸡,材料,鸡,方法,把鸡烧熟……但是,如果你要想吃下去顺气不堵胃,拜托,请把鸡烧的好一点……”

我是麦兜,生活是鸡。

 3 ) 这些一点都不好笑

一直都想写这个评论。 这部片子从初二那年,到现在,看的感觉非常不一样。 昨天考中国文学概观,里头有一道题:论苏轼的《定风波》和《前赤壁赋》里头反应的思想对现实生活的意义。 而我满脑子的都是麦兜,是麦兜这个孩子。 纸包鸡鸡包纸,猪腩肉,腊鸭和垃圾……是我初二时觉得很有趣并且背下来的台词。 而现在整部片子仿佛只剩下这一段话:拿着个包,我突然明白,原来有些东西,没有就真的没有。不行,就真的不行。没鱼蛋,没粗面,没去马尔代夫,没奖牌,没张保仔宝藏,而张保仔也没有咬过个包。原来蠢,不是那么好笑,蠢会失败,会失望。失望,不是那么好笑,肥,也未必好笑。肥,不一定大力,大力也不一定行。大个之后,到我面对这个硬邦邦,未必那么好笑的世界的时候,我会是怎么样的呢? 原来没有,就真的没有。不行,就真的不行。 有些东西未必那么好笑,它会失败,会失望。 麦兜故事,是一个失败者的故事。苏轼思想,是一个失意者的思想。 那段最动人的旋律用的是舒曼的梦幻曲,就连这段手风琴配的音乐,也是一个失落者的旋律。 我们不说谁谁谁怎么怎么成功。 这个世界已经满满的都是成功人的故事了。 在这里,我只想关注的是失败的故事,它是你和我,是我们每个人,不足道的故事。除了朋友,便没有人再愿意听的故事。说得多了,便如同祥林嫂般惹人厌的故事。 只有把它包装得精美绝伦,将自己装饰得满不在乎,打趣那些失败,嘲讽自己的无能,才能够博得听众,才能够自欺欺人说自己确实不在乎。 这种失败,是你再努力,再刻苦,再拼搏,付出再多,最终只能发现现实的无情的失败。 你以为,“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很老土的话是真的。 你以为只要自己愿意付出,是一定可以拿到回报的。 你以为世界是一面镜子,你给出什么,它就会回馈你什么。 你忘了这是个太现实,太无奈的世界。 你忘了有很多事情不是个人的能力可以左右的。 你忘了其实自己并不是一个引领风骚的人物,自己不是个天才,不是什么事情想做就能做要的,不是什么东西想要,就能要到的。 即使你付出再多,回报也可能是零。 麦兜,他很努力,他努力地吃药,通过这样来到达心中的圣地,马尔代夫。但是他不知道,去马尔代夫更多的是经济问题,不是他这样一个小孩子,把一瓶药吃完,就可以去到的。 麦兜,他很努力,他努力学抢包山,希望完成妈妈望子成龙的心愿。但是事实就是这个运动根本连场地都没有,他再努力,也都是不可以获得奥运金牌的。 他不是没有奋斗,不是没有努力。 只是,这就是现实。 没有为什么,不是加法题,除了指着自己的失败大呼好笑,什么都不能做。 其实一点都不好笑,但如果我们不笑的话,这个社会,甚至连容身之处都不给了。 麦兜讲了一句关于目的的话,很真实同时又很感人:我不喜欢抢包山,但是我爱我妈妈。 我相信,孩子,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的最初理由,可能都是这个:我爱我妈妈。 于是面对失败,面对失望,这些都不难渡过。但是怎么去面对那个在家满怀希望的妈妈呢? 我知道这部片子诙谐幽默,充满笑声。 就像苏轼在他的诗文里头,洋溢满满都的是旷达大度。 那些面对失败,表面自嘲,满不在乎的人,我们看着以为他们过得很好,当他们突然变得安静,冷冷地说一句“其实这些一点都不好笑”的时候,你要知道,只有这句,才是真的。

---N年分割线---

[当年写得时候想到的是一个朋友 特别像我感受到的某一瞬间的他的心情

其实 那么一瞬的灰心丧气 懂的人不多 记住的人更少

不必怀疑

"麦兜"是很多人心中的正能量天使]

 4 ) 聊聊谢立文

谢立文不爱拍照,外宣都由妻子麦家碧负责接洽。他低调地隐于市井之中,走在香港街头的人流,擦肩而过的人谁能想到,这个戴黑框眼镜的中年人就是「麦兜之父」?万人如海一身藏,谢立文自称是一个很中性的人,不悲天悯人,也不特别喜欢小孩子。许多人对此很惊讶:没有一颗童心,怎么写得出那样好笑又让人掉眼泪的故事?

这是偏见。始终保持一颗童心的人,是写不出好童话的;好的童话作家,都是风景都看透,人世间各种滋味在嘴里、肚里、肠里都过了一遍,繁花落尽返璞归真,写出来的东西才能立得住、站得稳,小孩子看了笑,大人们看了哭。安徒生如是,卡尔维诺如是,安吉拉·卡特如是,谢立文如是。

他们都得经过一个「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的历程,方有了觉悟,明心见性,最后灵感泉涌,下笔如神,故事就这样成了。

自2001年的第一部《麦兜故事》起,十二年间,麦兜系列不慌不忙拍出了五部电影。票房有高有低,口碑有好有差,好在粉丝一如故往,看着这个粉红小猪哭哭笑笑、笑笑哭哭,始终不渝地支持谢立文、麦家碧夫妇走下去。麦兜是他俩的孩子。麦家碧是母亲,一笔一画画出了麦兜的形体;谢立文是父亲,一口气吹过去,给了麦兜灵魂。

童话难得,出彩更难,麦兜是当代难得的好童话。好的童话应当是悲剧。少不经事的孩子对未来充满期待,希望所有的故事结局都是大团圆;历经世事变迁的成人明白人生的残酷,知道童话里都是骗人的,心肠坚硬,对大团圆无动于衷;只有读到海的女儿化为泡沫、卖火柴的小女孩瘐毙街头时,才被戳到痛楚,柔软到掩面痛哭。悲剧最动人。安徒生之伟大,不在于「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而在于他完美地在童话中表现了悲剧,将悲剧融入了童话。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悲剧当引起观众剧中人的怜悯和恐惧,继而产生对命运无常的感慨。对此,谢立文想必深有体会。「故事要好笑,就写好笑啰,故事要悲伤,就写悲伤啰。」他避重就轻地回答问题,试图将悲伤轻描淡写的涂抹过去。

如同历史轻描淡写地碾碎每一个平凡人的一生。

无数人将麦兜捧为新世代香港文化的象征,但谢立文无意为香港文化背书,他只关心一个平凡个体:一只单亲家庭出生的香港猪;爸爸是背负着无法放弃的过去、爱抖腿的菠萝油王子,妈妈是会做纸包鸡的麦太;他在一所叫春天花花幼稚园的读书,校长兼职的茶餐厅,鱼丸没有粗面也没有;重要的是,长大后,这只叫麦兜的猪没有成为周润发,也没有成为梁朝伟,依然胖,有力气,大脚瓜,负资产。

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形象,成了香港草根的象征。

以香港的先天条件,不应享有现在的繁荣。如果说1842年的南京条约签订,奠定了这个小渔村日后腾飞的基础;那么二战及二战之后的冷战和国共对峙,则是香港走向繁荣的真正原因。倘若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垒,铁幕落下,大陆闭关锁国,台湾孤悬一岛,纵然有英国的支持、自由岛的身份,区区一个撮尔小岛的香港如何能够抓住二战后经济腾飞的机遇,一跃而上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正是背倚整个中国大陆的落后和愚昧,经济文化一片黑,才有了香港后来畸形的繁荣;并值此中外文化的风云际会,才有香港电影、娱乐工业的异军突起,甚至在八九十年代成为整个世界的华人文化传播中心。从北美唐人街到马兰西亚、从台湾到大陆小县城,香港文化横扫全球,风头一时无两。

泡沫总是会破灭的。先是97金融危机将楼市打为原型,而后大陆加入全球化竞争,把香港从低端产业链挤走;接着整个珠三角都在腾飞,上海逐渐蚕食香港东方金融中心的地位;台湾与大陆关系逐渐改善,也不再借助香港这个跳板。等到进入21世纪后十年,香港人突然发现自己的地位风光不再,高不成低不就,异常尴尬地发现自己其实在裸泳。
背靠着的大树不甩你,自个儿大步向前走了。位于南中国海的香港,本来和伦敦、纽约并称的城市,突然要和深圳抢饭碗。这样的落差任谁也接受不了的。与之同起同落的,还有曾经轰轰烈烈的香港电影,现在也得端着饭碗找CEFA讨饭吃。

上一代香港人,是向上的一代、昂扬的一代,经济向好,楼市大涨,荷包里的钱总是花不完、赚不完。麦太继承了老一代香港人积极向上的激情,永远积极永远乐观,嗬哧嗬哧把麦兜拉扯大,盼着他成为周润发、梁朝伟;到了麦兜这一代,整个儿都在往下掉,个体再怎么努力,再怎么挣扎,也挣扎不过时代的浪潮把你拍在沙滩上。

有人管这叫命运。

悲剧的冲突,实质上是人和命运的冲突。人怎么拗,也拗不过命运,谢立文讲的其实就是这种悲剧。出身中产阶级,在香港最好的私立高中接受过教育、而后又留学的谢立文,算是那一代人中的精英,但比起李嘉诚他们创造的财富传奇,比起金庸、黄霑他们的名士风流,他的故事远远算不上激动人心。就像他笔下的故事,没有射雕英雄的指点江山,也没有《沧海一声笑》的豪情万丈,很冷静,不点破,不煽情,只是陈述。最新一部的《麦兜当当伴我心》中,他让为校长配音的黄秋生说话慢点,再慢点,慢到观众的心里去,让他们红着眼圈离开电影院。

比起金庸一代的文人,谢立文的创作应该是时代进化的必然。打一个不甚恰当的比喻,金庸为首的香港四大才子好如托尔斯泰,擅长的是慷慨激昂、鸿篇巨制,而谢立文则算是卡夫卡,想象奇诡、文笔明净。前者在报纸电视上风头无两,而后者情愿隐于市井,保持一种籍籍无名的状态。

校长说:「麦兜不是蠢,只是太善良。」这一善良的失败者形象,已深深地烙进香港当代文化里;正如泰戈尔所说:「空中没有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我深信,不爱拍照的谢立文正在准确地描绘出飞鸟飞过的痕迹。

 5 ) 你所不能逃避的人生

从什么时候开始,买衣服知道心疼钱了,那个看到NEW ARRIVAL都全价拿下的女生,什么时候走了。突然什么时候开始,每花一次钱,都心里痛一下。因为不是自己赚的,因为想到了天天忙碌工作的父母。 第一排左角的女生,英语真是流利。心想,研究生就是不一样。然后大家聊起来,才知道,原来,她就是同年级的,传说中去外所实习一天拿250,保研到外校的MM。到了这个时节,真枪实弹PK抢钱过线争名额,总是泾渭分明地几家欢喜几家愁。司法考试,奖学金,语言成绩,绩点,实习机会,找工作,公务员,出国。一切看似各行其道,却和前三年紧密相联。像是一杯河水,舀进杯中,时间过去,一层层,已经分出了高下。 曾经和所有正常人一样,认为很多事这有什么难,直到反反复复,知道真的很难。别人能做到的事,你真的不一定做得到。有个姑娘告诉我,她看到镜子里的自己,总和自己感觉的不一样。爱做梦的人都这样,不够现实的人都这样。直到被现实教育,才如梦初醒。就像终于有一天,麦兜才明白,这个世界上,有些事,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 会后悔么?答案是,不会呀。 从17岁进到这座校园,到21岁就要离开,真的努力过。那天荃对我说,我还记得你大一时进来时的样子,变了太多太多。一点点,一点点,把自己灵魂里的洞填上,然后,才能去多收留一些幸福。麦兜和麦太都努力过,麦兜苦学过早已没有市场的抢山包,麦太用电子词典逐词翻译给奥委会写信,希望抢山包被纳入奥运会项目。他们都努力过了,无论小人物的行动在观众们看来多么可笑,可是他们真的,努力过了。 曾经觉得不可理解,怎么会有人都到北京上海读书了,还要毕业回去工作。站在大四的分水岭边,终于理解。有人是从心底不愿离家,就像上海人一定要呆在上海;有人是迫于现实压力,选择了另一种轻松的生活方式。麦兜也想出人头地,麦太也许过愿。可惜麦兜既不帅也不聪明,连好运气也没有。但是生活不还是在继续么,一只吃了半年的火鸡,也可以是幸福的。记得从前爸爸从前跟我说:毕业了回来工作吧。现在回头看,才知道,那是爸爸心疼我,那是因为爸爸知道现实对于一个敏感脆弱的小姑娘来说,是多么难。 于是时钟转到这里,也学会了接受。 接受这世界90%不属于我 接受没有办法让每个人都喜欢我 接受自己的不漂亮不优秀不成熟 接受总是会不断有麻烦突然冒出来 接受我喜欢的男生不喜欢我甚至嫌我幼稚 接受所有从前不够聪明决定带来的结果 接受将来可能碰到的所有不如意 接受…… 接受…… ……

 6 ) 谁说动画没有深度

拿着包子, 我忽然明白, 原来有些东西, 没有就是没有, 不行就是不行, 没有鱼丸,没有粗面, 没去马尔代夫,没有奖牌, 没有张保仔的宝藏, 而张保仔也没吃过那包子, 原来愚蠢,并不那么好笑, 愚蠢会失败, 失望并不那么好笑, 胖并不一定好笑, 胖不一定有力, 有力气也不一定行, 拿着包子,我忽然想到, 长大了,到我该面对这硬绷绷, 未必可以做梦、未必那么好笑的世界的时候, 我会怎样呢? ——麦兜

 短评

纯真年代小清新的质朴与一缕淡淡再也回不去过往的缅怀成为了电影能真正感人至深的内在纵深这是一个从美学角度看并不怎么起眼的卡通人物但透过那为人笑中带泪的呈现令人尤为深刻的记住了这一形象,电影真正锻造的是一场属于成人的童话因为其倾述的故事内在只有经历过成长的大人才能真正读懂那情感的真挚

10分钟前
  • o”mygod101
  • 推荐

原来有些东西,没有就真的没有。不行,就真的不行。没鱼蛋,没粗面,没去马尔代夫,没奖牌,没张保仔宝藏,而张保仔也没有咬过个包。原来蠢,不是那么好笑,蠢会失败,会失望。失望,不是那么好笑,肥,也未必好笑。肥,不一定大力,大力也不一定行。大个之后,到我面对这个硬邦邦,未必那么好笑的世界

14分钟前
  • Diana
  • 力荐

由“亚洲四小龙”之一到九七金融危机之下香港心态演变,麦兜无疑是港人的缩影,像每个普通人的故事一样,丰富有趣满腹幻想,失望绝望过后仍旧怀揣希望前行。

15分钟前
  • 柯里昂阁下
  • 推荐

“虽然你不知道我是什么微细的东西,但是我的孩子很大,很大,有一日你都会知。”每次泪奔~~~~~~

17分钟前
  • 理想多钱一斤啊
  • 力荐

2008/04/28,有個小孩兒講大話,第二天,他死咗

21分钟前
  • 林愈静
  • 力荐

麦兜麦兜,可爱的麦兜,大爱!

24分钟前
  • 飘过一只路人乙
  • 推荐

我当年看的时候还喜欢麦兜的配音

28分钟前
  • 我的天呐
  • 推荐

再也没有比麦兜系列更凄寂的动画片,好靓~~~好犀利~~~~~~~。看得我难过死了难过死了。

30分钟前
  • süden
  • 力荐

只有75分钟啊。吴君如和黄秋生配音真好,我常被国产动画片流水线毫无情感的气声配音劝退。二十年前看过的,可能没看下去,但记得鱼丸粗面纸包鸡抢包山,甚至对马尔代夫的印象都来自这部片。那时我看过国语配音香港电影,理解不了这片的粤语的谐音梗。前面是麦兜和妈妈小传,每一个成长的细节都渗透进了大时代的烙印。像我这种常年的“外地人”,故乡的记忆也是依托“年代”或者“北方”这样广义宏大的叙事角度的。而香港这座城市太unique,风云垓心却无法与他城共享记忆,所以对抓住“自己”特别有执念。奥运金牌啊亚运会啊特别重要,我们也是这么走过来,90年代初亚运会我也很有印象。从火鸡开始调子走低,说到麦兜长大麦太离世,其实麦兜是1995年生的,边有林海峰梗老气?26岁的麦兜会是个怎样的青年?

32分钟前
  • 山下猫
  • 推荐

就那么淡淡的哀愁,火鸡的美味在将吃而未吃到的瞬间达到最高。很多道理,让我在今后的日子里想了很久。

34分钟前
  • 深红
  • 力荐

来一碗鱼丸粗面

38分钟前
  • ♣lùlu♣
  • 还行

火鸡那一段太好了,“我还发现,火鸡的味道,在未吃和吃第一口之间,已经是它的最高峰,之后,不过就是开始吃了也就吃下去了。我没有哲学家的头脑,不知道应该要悟出什么道理,可是这些想法,在我长大以后,在一些跟圣诞节无关的日子里,无端端地在我脑子里出现过两三次,一次,在我的婚宴上,一次,是在我妈妈火化那天。”淡淡的酸楚,一切都落空了,原来有些东西,没有就是没有,不行就是不行,原来蠢不是那么好笑,蠢会失败会失望,失望也不好笑,肥也不一定好笑,肥不一定大力,大力也未必行。长大了到我要面对这个硬邦邦、未必可以做梦、也未必那么好笑的世界的时候,我会是什么样的呢

40分钟前
  • 软糖莫爷
  • 推荐

充满港味的一部电影,麦兜的人生故事很平常,上班,工作,反应了很多香港人的平凡生活。

42分钟前
  • 高冷的鸡蛋仔
  • 推荐

真的很有意义的动画!好看

44分钟前
  • 乔植
  • 推荐

适合带着孩子一起看

49分钟前
  • 桃子爱吃鱼
  • 推荐

麦兜:我去抢包山,不是为了见姗姗,也不是为了得到世界冠军,是因为我爱我妈妈。

52分钟前
  • momo
  • 力荐

不但有香港的本土气息,同时具有世界共通性,传递着浓厚的时代信息。

57分钟前
  • 爱吃烤鹅
  • 推荐

我喜的麦兜 小时候的回忆

60分钟前
  • 新街口的
  • 推荐

卖都一定要看的.其实几乎觉得它带着一种忧伤怀旧的情绪.

1小时前
  • 寂地
  • 力荐

我爱的麦兜,好喜欢

1小时前
  • 苏晓晓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