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亮的风采

HD中字

主演:杰弗里·拉什,贾斯廷·布雷恩,索尼娅·托德,克里斯·海伍德,亚历克斯·拉法洛维茨,戈登·波罗,阿明·缪勒-斯塔尔,尼古拉斯·贝尔,Danielle Cox,丽贝卡·古登,马塔·卡泽马利克,John Cousins,诺亚·泰勒,Paul Linkson,Randall Berger,Beverley Vaughan,Phyllis Burford,乔姬·韦瑟斯,Maria Dafnero,Stephen Sheehan,Marianna Doherty,Camilla James,约翰·吉尔古德,David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英语年份:1996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闪亮的风采 剧照 NO.1闪亮的风采 剧照 NO.2闪亮的风采 剧照 NO.3闪亮的风采 剧照 NO.4闪亮的风采 剧照 NO.5闪亮的风采 剧照 NO.6闪亮的风采 剧照 NO.13闪亮的风采 剧照 NO.14闪亮的风采 剧照 NO.15闪亮的风采 剧照 NO.16闪亮的风采 剧照 NO.17闪亮的风采 剧照 NO.18闪亮的风采 剧照 NO.19闪亮的风采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闪亮的风采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本片根据澳大利亚钢琴家戴维•赫尔夫戈特(David Helfgott)的真人真事改编。  生于犹太人家庭的戴维(Alex Rafalowicz 饰)自幼便展现过人的天赋,他的父亲望子成龙,逼迫戴维苦练钢琴,甚至不切实际地让儿子挑战号称“世界上最难演奏的作品” 《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戴维在父亲的阴影下苦不堪言,而父亲为防止家庭破裂又千方百计阻止儿子外出求学,最终父子走向决裂。  长为青年的戴维(Noah Taylor 饰)远赴英国皇家音乐学院求学,在此期间,“拉三”仍然是他心中未了的情结,经过紧张筹备,他终于走向舞台挑战父亲为他设下的攀登极限……  影片荣获1997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Geoffrey Rush)。巴黎同等族群刺杀尼克松格雷斯 第一季黑帆第四季五个光头的少年温柔的音乐~tearsinheaven致天国的你半支烟拉凡德山的暴徒瞄准2020江湖学院 第一季完美童话 第一季爱情重跑天命之虎3之虎营雄心五个孩子德鲁大叔(原声版)欢迎来到雷克瑟姆 第三季随叫随到1947独立任务大侦探皮卡丘国语毒家线人第一季我的乡村音乐第一季美丽坏东西寂寞金鱼蛇与彩虹丛林奇航隔壁的护士助理聊斋变异旭日驱魔不死鸟之恋绝密配方2023乱世丽人行潇洒先生1989堕落第一季爱拼会赢谁懂我的心始动2019绅士联盟第二季贼王 1995如果我们唱起歌被遗忘的电影

 长篇影评

 1 ) 为David Helfgott,为Geoffrey Rush

第一次看《shine》的动力完全来自Geoffrey Rush,第一次知道Geoffrey Rush完全是因为巴博萨船长,而第一次注意到这个人是因为我发现这个在加勒比海盗中表演的如此令人过目不忘的人竟然就是King’s Speech里的莱诺。
直到我搜索了Geoffrey Rush这个名字之后我才知道,这个在我印象中一直演着配角的演员竟然是第69届的奥斯卡影帝,比Colin Firth早了不知多少届。
而那个影帝,就是来自《shine》。
《shine》这部电影几乎能够满足我所有的对优秀电影的要求:优秀的剧本,高水准的导演,过目不忘的演员,夹着那么一点文艺片的味道,还有附加的一点就是音乐的主题。我选择了这部电影作为我深入了解GR的第一部影片,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它的一个中文译名:《钢琴师》。
如果在网上搜“钢琴师”这三个字,出现的最多的很可能是《1900》海上钢琴师,其次可能是那部二战时期的传记《钢琴师》,而这部Shine恐怕根本就没能挤入人们的视野。海上钢琴师那段斗琴的片段让人评头论足,我恐怕在各个地方看过了不下十遍。钢琴师中散发着淡淡的历史的回忆,高二的时候我还特地在图书馆借了这部电影的原著来看。这两部都是优秀的电影,但是他们给我带来的冲击却远不如这第三部“钢琴师”,最大的原因可能就是因为前两部电影没有一个如此优秀的男主角。

水,眼镜,手指。是贯穿《Shine》的三个线索。电影由雨开始,每一次水或雨的出现都意味着剧情的转折。而眼镜,则是David Helfgott作为一名钢琴家对世人的一种象征。而扮演David Helfgott的三个演员无一例外的都有着令人赏心悦目的手指,修长,美丽。这仿佛是对这位钢琴家的琴艺的一种形象的表示。
除了在电影的开篇有一小段GR的表演,在剩下的电影的前半部分完全没有GR的出场,看完一半之后我甚至是怀疑自己下错了电影。而当GR真的出现的时候,我才发现我已经完全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别的地方了。这个说话依旧絮絮叨叨的人,眼神中总是透出着奇特的目光,是愉悦?还是茫然?奇怪的走路方式,奇怪的大笑声,奇怪的小动作,一切的解释只能是,这的确是已经患病的David Helfgott。我一直试图将这里的Geoffrey Rush和巴博萨船长联系起来,但是每一次都会失败,这的确是David helfgott,而且也只是David Helfgott,我看不到演员的影子,只有角色。
在影片的后半段,我一直处在一种压抑的情绪中,一种仿佛抑郁症发作的感觉,虽然David一直保持的笑容,但是我始终觉得沉重。虽然他被人从精神病院接了出来,虽然他可以到公园散步,虽然他曾经有一架钢琴用来演奏,但是他的心一直被囚禁着,我的也是。直到他在酒馆弹响了野蜂飞舞,我突然感觉一个钢琴家的灵魂正在回到他的身体里,而我突然对他的命运产生了一丝希望。而这种感觉随着vivaldi的Gloria达到顶峰,在蓝天的映衬下David,这段是最美最美的镜头。但是给我冲击最强烈的却不是这一个,而是David和Gillian的告别,那个仿佛永远不会像正常人一样说话的的David,突然安静的说出了”would you marry me.”。 那个仿佛永远不会悲伤烦恼的David,竟然在被Gillian拒绝后拥抱她时眉头微微一蹙。只是这一蹙,我的悲伤逆流成河,只是这一秒,让我完全爱上了这个人。
David演奏《钟》重回舞台,戴上眼镜,修长的手指,掩面而泣。眼镜,水,手指在这一刻融为一体。而这恐怕是影片中成年的David第一次宣泄自己的感情。一切看起来那样顺理成章。

Geoffrey Rush靠这个只出场了不到30分钟的角色捧得了奥斯卡,绝对货真价实。在网上我搜到了真实的David Helfgott的视频,而在真实的David Helfgott出现的十秒内,我就完全被震撼了。我分不清谁才是演员,谁才是钢琴家。看这之前我一直以为Geoffrey只是从演员的角度诠释这个角色,我没有想到他诠释竟然和真人的分毫不差!那种独特的说话方式,那种平日不经意的小动作,弹琴的状态,甚至是他独有的笑声竟然都一模一样,用“神级的演技”来形容真是毫不为过。而值得一提的还有Geoffrey在影片中弹的钢琴,饰演David三个时期的三个演员只有Geoffrey Rush弹琴的手是自己的,也就是说,电影中弹拉三,狂二,野蜂飞舞的画面全部都是他凭借David Helfgott的录音弹的。学过钢琴的人应该知道这三个曲子是什么难度,对于一个仅仅是学过钢琴皮毛的人来说能够模仿的如此到位真是令人惊叹!

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是世界最难的曲目(之一)。用这样一首曲子来贯穿David Helfgott一生很合适。他追求到了音乐的极致,却狂热的丢失了理智。摘抄一句话,“拉三是让人思考的音乐,这是鼓舞人奋进的音乐,这是上帝的音乐。当然这也是悲惨的过去,无奈的现实,美好的憧憬。”
影片的开头出现的是肖邦的降A大调波罗乃兹。还略显生硬的音符下展露的是一颗纠结之心,小David有对音乐极高的天赋,但是他比赛更为了取悦他的父亲,他有热情,却无法表达。一切从这里开始,他的父亲,还有他。
随后出现的是舒曼的童年,小David没有童年,在父亲的阴影之下他错过了人生最美好的一段时间,只有钢琴声中还有残存的一点回忆。
在David从精神病院出来时,他在贝九的欢乐颂中沉浸在浴缸里,也许这时的他的确是欢乐的,但是剧情却随着贝九壮烈的气氛弥漫开来。贝九是胜利之曲,但是胜利的背后是已经完全耳聋的路德维希贝多芬。David就像贝多芬一样,他要去战胜自己的命运,他必须重返舞台。
在一曲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之后,David为自己的“疯狂”复出了代价,他失去了在家弹钢琴的机会,这一切似乎离他的舞台更远了。他在雨中奔跑着,跑向自己的生命——钢琴。一曲野蜂飞舞让他重获希望,他的疯狂不是他的弱点,而恰恰是他最闪亮的风采,他的热情,他的天赋在这一刻重新迸发。
在他的复出演奏会上,他选择了李斯特的《钟》,这首同样令人胆寒的世界难曲让他重回舞台。小提琴之王帕格尼尼与钢琴之王李斯特的结合让他顺理成章的加冕,没有奖杯,没有奖牌,只是这部电影的加冕,只是他人生的加冕。

一个钢琴师,钢琴和音乐就是他的生命。为钢琴而疯狂,为音乐而付出自己的一生,但也只有钢琴能拯救他的灵魂,只有音乐能让他的生命变得完整。如果给我一个机会,让我成为David Helfgott,我会这样做吗?我不清楚,但是我的内心一个小小的声音在说:就这样活吧。

 2 ) 缺憾的完满

Geoffrey Rush 在《闪亮》和《鹅毛笔》中的演绎都挺变态的。戴维,大脑中无法清洗父亲的灌输,在疯狂和自我中还有一些孩童和怯怕。而,萨德彻底癫狂,疯野。《闪亮》成就了Geoffrey Rush,对于戴维来说也是一个圆满的人生。成因戴父,痛苦因戴父,焕然因戴父。“这个世界上只有我是真心爱你的”,他以自己偏执溃灭性的爱,造就了戴维。最终,爱人相伴,父亲原谅,音乐成就,家庭回归。即使,脑筋少一根,也无法阻挡快乐蔓延!

 3 ) 超越“大师”理想的闪亮人生

    我小时候住在离城市颇远的三线厂内,大了跟母亲交谈,她颇为遗憾的说,要是当时在城市里住就好了,可以帮你报个班学学琴棋书画什么的。我也一度这么想过,但是看看如今不少孩子周末还要背着比他还重的一堆文艺器具“上班”时,又有些庆幸,好在没那条件,逃过一劫。但是,能接触下这些文艺的东西总是好的,但是前景往往难以预料,比如《闪亮的风采》中的戴维,由父亲引导上了音乐之路,又在父权下接近崩溃,这种经历不比那些交响曲来的温和。
    对于懵懂无知的孩童来说,他至少在成长开始的原动力上,父母起了很大作用,那些类似还没学会走路就爬向地上的小提琴,捧起来就胡乱拉一通透出天赋的故事扯淡的居多,孩子充满了不可琢磨的好奇心,你在地上放颗手雷他也可能有兴趣把玩,但是你不可能就此把他练成兵器之王。而戴维的父亲曾经有音乐情怀,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如愿,于是这份未能释怀的情节成了他心头的痛与希望。昔日未能了却的愿望,成人往往希望在孩子身上实现,于是我们看到这位曾经经历过集中营的犹太人的孩子们都能弹钢琴,而戴维又是其着力塑造的对象,同时也不经意间成为被他极力摧残的对象。戴维长期生活在父权的阴影下,父亲严厉、冷酷、自大、狂妄,对于戴维有着极强的控制欲。所以,在他心中,他认为只有他才是真正关心戴维的人,是能主宰戴维命运的人,当戴维有机会出国进修时,他百般阻挠,因为他不能让戴维摆脱他的控制,因为他无法承受无法控制自己儿子的失落。和很多无意间伤害孩子的家长一样,他总是摆出一副“我是为你好”的架式,如同自以为能替子民作主的暴君,他摧残着戴维的自信,让一个本该阳光的孩子变的敏感而畏缩。
    片中也交代了父亲变的有些暴虐的“合理性”,作为犹太人,他曾经在二战承受苦痛,所以极端的相信丛林法则,相信强者才能生存。虽然没这么深的程度,但是很多成人都有类似的处境,比如,因为过去没有机会上大学,就将巨大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为此父母们可以省吃俭用,也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当然,这是一种自我的牺牲,但是在为孩子的同时,也多少在为自己能通过孩子实现梦想,出口鸟气而牺牲。戴维的父亲更加极端,而戴维的遭遇也更加悲惨,他的世界只有音乐,不是那很多音乐家渗透生命的具有张力的音乐,而是带着痛的,摧残式的机械的音乐。戴维的父亲只在乎儿子技艺层面的提高,却忘了没有心灵相通的音乐是苍白的,记得在记录片《从毛泽东到莫扎特》中小提琴大师访问刚开放的中国时,就为当时很多孩子在技艺上的水准而惊叹,但是也指出孩子们对音乐缺乏热情和真正的那种爱,戴维的父亲正是短视的急于通过儿子的成就来证明自己,结果终于导致儿子的反抗。戴维个人意识的觉醒从反抗父权开始,终于,带着被逐出家门的伤痛,他来到英国,开始了人生新的篇章。但是,那曾经的伤害那么沉重,父亲留下的“拉三”的阴影挥之不去,恶果还是惯性般的酿成,他演奏了最高难度的钢琴曲,却倒下了,傻了,疯了,曾经的音乐神童沉寂了。
    但是,戴维的疯实际上却是他寻的音乐真谛的一次“以退为进”,看看疯了的戴维,他终于不用再思索技艺上的难度,他如同一个孩子最不懂事的阶段般顽皮,因为他不曾经历这样的阶段,他的童年过早被粗暴的塑造,他在“补课”,补那放肆的孩童时代。感谢那么多善良的人,他们没有音乐大厅的人那般高雅,却真正让戴维放松的投入到生活中去。生命高于那些什么大调、小调,只有生命才能让乐谱上沉寂的乐谱跳动,戴维感受到了生命,感受到了爱情,同时,他也真正感受到了音乐。他和父亲间很难再紧紧相拥,只能匆匆一见,随着父亲的死去让他们失去最后的联系。戴维的复出那么令人激动,还显得很顽童的他没有高雅音乐的高雅,但是他不再紧张,不再畏缩,他开怀的演奏,面对如雷的掌声,他开心的如孩子般欢笑,最后落泪,那泪水带着多少心酸与感悟。正如他最后说得,“日子得继续过,是吧?”,他已经自己做了回答,他继续着自己精彩的故事。
    戴维在不幸的童年后终于历经挫折,有了还算美好的转折,如今还有多少孩子正在父母“我是为你好”的寄托下进行着各个领域的通往大师之路的培训。我想,无论任何领域,大师总是极少数的,所以,孩子们成不了大师不必感到挫折,真正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没有成为大师,还失去了童年,失去了生命的活力和感知力,那么看着渐渐长大的孩子的茫然,或许还带着忿恨的眼光,那才是作为父母最大的挫折感,所以,今天的父母,未来的父母都需要多看看孩子的眼神,听听孩子的心声,该止住的就止住吧,让他歇歇,感受些快乐,这或许将成为他人生中最美的一次放弃。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02a7972f0e67c33d1e308929.html

 4 ) 闪亮的风采

第一次看《闪亮的风采》是在很多年前了,还是没有字幕的英文原版。看过之后心里很难受,并决定以后少看这个类型的片子,怕他触动我脆弱的神经,我好害怕找到此类有点莫名的共鸣。现在听着那些寒冷的钢琴声都觉得还会想起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最初看那张主人公舒展的飞翔的海报还以为是个励志的故事,然而当我在影片中找到那个镜头时发现这是个很不美的场合,确造就了一个很美的画面。 这个澳大利亚导演还有一部《爱在冰雪纷飞时》,后来就没看了。

 5 ) 她最喜欢的一部电影

是2005年,还是2004年,她曾经告诉我她最喜欢的一部电影是《shine》。我找过,但没找到。直到昨天晚上我在网上下载到,刚刚,我把它看了。
她最喜欢的一部电影,我也很喜欢。看到这部电影,我想到了她,一个我经常会想起的一个女孩,她太美好了。

 6 ) 像“拉三”一样自由

一个个性过强的父亲,他培养出来的子女,性格会走两个极端:要不极霸权,要不便极懦弱。

钢琴神童大卫的父亲彼得,总让我想起我的父亲。
因为他个性极强,所以母亲在家中完全没有存在感。我就必须得生活在父亲的阴影下,时刻同他的专制和任性做各种各样的斗争。有一个这样的父亲,做儿女的会活得很累。通过炫耀自己的成功来贬低其他家人的事情,我父亲是从来不会羞于去做的。
同他生活,要么就是你自己开辟出自己的路;要么,就得一辈子仰人鼻息受人嘲弄,背着“高大的父亲”这一心理阴影,在人生之路上走很久很久。

但我并不讨厌父亲,我很爱他。因为他的毅力和他强硬的人格,也让我学会了很多事情。
我最好的朋友说我是“软脾气,硬骨头”,对人表面上很懦弱没有自己的主见,能忍则忍,有让则让,但只要触及了我最本质的原则——“黑化”的我基本上无人可挡。
我觉得自己有点腹黑,我父亲则形容我这叫“蔫儿坏”。
说实话,这是拜他所赐的。因为他的专制统治,我学会了像一条蚯蚓一样,在土里窝着仰人鼻息;也恰恰由于他的专制,我在不爽时也会像奴隶对抗奴隶主似的,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所以,我特别理解电影的主人公——大卫赫夫高特初次离家,去伦敦进行音乐深造时面临的精神压力。

父亲彼得说:“你要是敢走出这个家门,你就再也不是我的儿子!!”他没吓唬小鬼,以这老头儿倔强的程度而言,他就是说“你走了我就灭门”,他也干得出来。
大卫很蔫儿,平日里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这回倒也雄起了一把。
“走就走!!有什么了不起!?”我想他心里,肯定如是说。

影片开头处,大卫的表现,基本就是个话痨,一句话恨不得重复N次你才能从他连珠炮式的语言里寻出他要表达的主旨。
听我学心理学的朋友说,话痨和结巴的成因其实是走了两个极端:结巴是想的比说的快;而话痨则相反,说的比想的要快。
有话痨这毛病的人,在人生的某一时期往往是失语的——也就是话少。而经过某一事件的诱导(说白了就是受刺激),不是话痨,也最终成了话痨。

专制的父亲,没有发言权,突如其来的自由,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简称拉三)……

这么一个组合搭配完成的,绝对不是鸡尾酒疗法的灵药,而是教人疯狂的深水炸弹。看也知道像大卫这么一个思想单纯、人格独立,但在生理上已经成年的良善的孩儿,迟早会被这首曲子给逼疯。

学过钢琴的朋友都知道,在技巧达到标准的前提下,一个人能不能驾驭这部作品,主要是看他能不能驾驭作曲人所要表达的精神。“拉三”曲谱中那些“肥大的和弦”以及俯仰皆是的行云流水,以充分的理由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拉赫玛尼诺夫是个思想复杂的人。
可惜,大卫赫夫高特,他不是。

在“拉三”演奏结束,大卫终于犯病了……犯病之后,我理解,他又变回了一个孩子。
成年人的世界,他掌握不了。他能掌握的,只有那些在父亲的铁幕下无法放纵——而现在终于可以放纵出来的孩子的情怀。

现在想想,我觉得大卫的第一位正式的钢琴老师说的很对。
当父亲彼得把“拉三”的曲谱给老师看的时候,他说:“别让他弹这个,他还没准备好呢……我们先从莫扎特开始吧。”
莫扎特,活了三十几岁,却仍旧把他音乐的精神放在十几岁的童年保鲜膜里。
大卫,你还是个孩子,就让我们从孩子的欢快,开始做起吧。

大卫赫夫高特(David Helfgott),音乐史上确有其人。少年时是个音乐神童,但却大器晚成,过了大半辈子才举行了自己的第一场个人演奏会。原因么,和电影一样,是父亲把他拴在家里,不许出国深造,用一种犹太人的偏执,来维持家庭的完整(电影并未过多渲染彼得的父母死于纳粹对犹太人屠杀的往事,但此种偏执应该是来源于此)。

为了这部电影,我到处找赫夫高特的录音资料。貌似天才这辈子真的是所留甚少,翻了国内外大大小小的网页,才找到他唯一的一张录音作品。
曲目劈头便是:Rachmaninov piano concerto No.3……
唱片的封面上,大卫赫夫高特白发如雪——他不再是孩子,也终于能驾驭这部作品了。

电影中的大卫,最终是在他妻子的鼓励和支持下,成功完成了自己的第一场个人独奏会。
其实这摆明了就是在歌颂我们女性的伟大!本人看得很受用(……)。
大卫十分幸运,他终于找到了一个能听懂他说了什么的人——最重要的是,那个人爱他,除了音乐,她也爱真正的他。
说实话我真的很奇怪这家伙怎么会那么正经八百地对真命天女说“你能嫁给我吗”——而且还只说了一遍,并且没有大放连珠炮。
但这也是本片最感动我的地方。也许是第一次,大卫终于想当一个真正的成年人了。

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无论是Argerich还是Byron Janis的版本,都是那样魔幻,那样奔放,那样自由……在寂静的深夜,关上灯听它,它便会像大海一样淹没你……
当你能完全掌握这样一首钢琴协奏曲,你便真正成了一个完全自由的人——你能操纵世上最复杂的思想,任自己在旋律和精神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你是个孩子,但终于,你长大了。


附记:

这部电影获得了电影评论界的一致好评。男主角扮演者杰弗里拉什更是以此片,摘得了第69届奥斯卡奖最佳男主角的桂冠。因为他弹过钢琴,所以片中由他主演大卫第三年龄段的演奏镜头是没有用替身的。他在酒吧里叼着烟蒂,行指如飞地为听众演奏拉氏改编的《野蜂飞舞》——这一幕成为该影片的经典场景,令人赏心悦目,拍案叫绝。

 短评

片中《野蜂飞舞》是男主演自己弹奏的。

5分钟前
  • angelfish
  • 推荐

天啊。。他说话的方式让我实在很痛苦。。感觉前面的比较好。

8分钟前
  • 鱼丸粗面
  • 力荐

再闪亮都盖不过童年阴影。

11分钟前
  • shu
  • 还行

得不说我自己能体会本片的并不多,毕竟那是一个天才,有着缺陷人生的天才。 杰弗里·拉什凭此片获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但他在影片中出现的时间不过半个小时。这位钢琴天才的一切都刻画的那么逼真,天才还在,戴维·赫尔夫戈特确有其人,少年时代是位钢琴神童,听说现在还经常到处表演,如果你够

13分钟前
  • CARE
  • 力荐

电影到一半的时候本来只想给三星,后半段弹奏的一曲《野蜂飞舞》加一星;压迫的童年,神经兮兮的中年,找到真爱的晚年,就算不太正常照样可以演出,这就是澳大利亚犹太钢琴家戴维•赫尔夫戈特。

18分钟前
  • 🌻樂芃☯️
  • 推荐

天才是躲进自己世界里的小孩,他不是疯子,只是害怕受伤。Geoffrey Rush是当之无愧的影帝,一位演绎天才的天才。

20分钟前
  • 坐等1900
  • 力荐

“像没有明天一样去演奏”

21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推荐

毁灭天才的人请下十八层地狱好吗!最可怕是以爱人之名行害人之行。大卫距离被毁灭只差一点点,幸运不是他有了一个逼着他参加比赛却不支持他学钢琴的父亲,幸运是一直默默帮助他的罗老师,是大学里指导他拉赫曼尼诺夫的教授,是带他出精神病院的粉丝,是给予他理解的餐厅服务生,是抛弃世俗由衷欣赏、包容大卫也最终选择嫁给大卫的他的妻子,幸运是大卫不论是穷苦、潦倒、患病,他始终坚持着对音乐的态度,使他不至于被残酷的命运耗尽。演员们太棒了,拉什的奥斯卡影帝实至名归虽然实际出场时间一个小时都不到,以令人发指的疯魔演技却令我几乎哭到晕厥。他哭也好,笑也好,以及演奏时的沉浸与疯狂,在近乎完美的配乐下显得如此的闪亮。

25分钟前
  • 开了一朵花
  • 力荐

父亲是座巨大的山,跨越,还是靠山吃山。戴维不可置否的展示了自己的所有,在悲惨的童年下毅然走出自己的一步,并且勇敢向父亲挑战,当他从精神病院重出江湖时,彼得出现了,看到儿子打不开罐头笑了,他想证明自己多年之前所说的是对的,他希望儿子注重现实学会生存。真人真事,我们无法理解的天才疯子

29分钟前
  • 菠萝蜜个隆冬强
  • 力荐

大叔说话这语速也太快了,跟他弹的钢琴曲旋律节奏有一拼啊~!我可以理解有人穿的袜子不是同一双这种情况,但出门穿的不是同一双鞋,这眼神就太。。。

33分钟前
  • 紫松
  • 推荐

“像没有明天一样去演奏”,这不仅仅是关乎他疯了,或是它的音乐,这是关乎爱和超越的电影。疯狂的爸爸把天才少年也逼成了疯子,但周围还是有那么多的爱和鼓励,生活还是在继续。杰弗里拉什的表演太令人赞叹!对于钢琴、音乐的片子我总是毫无抵抗力,自己真是懒,对钢琴的爱也不够呐。。练琴去了T_T

35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看得好几次想捶死控制狂老爹,家庭教育的悲剧简直是一代传一代,毁人不倦!!!爱洗澡爱露鸟还爱摸奶哈哈哈……片末演员表说GR叔的hand double就是他自己,强!!!

38分钟前
  • ζωήιδ
  • 推荐

重温。想不到囤了那么些弹琴唱歌的片儿在电脑,明明是个音痴。这片对我的贡献是拉叔和分裂感情障碍。对某些人来说是RCA为David本尊录的红标——号称史上最逊拉三(姐其实也想收一张来着,到处找不见),就此勾搭上了古典。电影这个载体shine了。原声带里唯一完整的是野蜂飞舞,拉叔自己弹的。

40分钟前
  • 小斑
  • 力荐

2022年父亲节特别观影之四:知道《加勒比海盗》的“巴博萨船长”「杰弗里·拉什」凭借《闪亮的风采》获得奥斯卡奖最佳男主角已久,然而却迟迟没有观看。上周得知本片也与“父亲”有关,于是就选在父亲节这天观影了:1.没想到片中一半以上的内容并没有杰弗里·拉什的戏份,但他还是依靠精湛的表演抢尽风头、赢得赞誉;2.大卫的父亲自以为是地觉得自己的所思所言所作所为是正确的并以此干预大卫的人生选择……看到这些情节真是感觉好现实啊!3.看完电影,得知杰弗里·拉什自己也会弹钢琴,片中的弹钢琴戏份是他亲自上阵而非别人手替,再次为之点赞;……

44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中国电影资料馆展映】胶片版。音乐传记片。固执得让人难以理解的父亲的阴影,也难以遮掩天才少年的羽翼。电影前面有些乱,中期渐入佳境,可惜结尾收得太快。三个不同年龄的演员演绎得都很棒。尤其是亲自弹奏的杰弗里·拉什,一曲《野蜂飞舞》实在震撼。

49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父亲的爱是我所无法理解的,里面有的其实只是自私吧。父亲毁了大卫的一生,却也似乎成就了大卫的一生。影片充满情绪地叙述着天才的软弱与疯癫,却丝毫不带任何主观的励志情感。佳作哉!恩,不管如何,音乐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存在!

53分钟前
  • 棉亚麻树枝
  • 力荐

看好的电影以及给好的电影写短评都是一件严肃而沉重的事,因为这背后总是有太多难以承受的触及灵魂和记忆的东西,父辈的厚望与暴行统治了成长,然后又带着孤独的哀怨逝去,这些东西又将成为你下半生的养分,成就你或者毁灭你,不离不弃。

55分钟前
  • 樹一
  • 推荐

有多少狂热的梦想需要用整个生命为代价去实现,狂热来自于痛苦,而我们又必将被痛苦所损毁。后半部分明显开始赶了,人物也有些飘,但是拉三永远那么振奋人心,充满激情。片子值三星,加一星给拉三和拉什的狂热演技。

56分钟前
  • 鬼腳七
  • 推荐

Helfgott弹的拉三太笨重了,拉赫钢协的演绎者应当具有effortless talent,而不是用蛮力耕地,最终把自己逼疯。需要极大的精神控制力才能弹好拉赫马尼诺夫,主角太脆弱了,所以做不到。(要说的很多,又懒得写影评,就这样吧。)

58分钟前
  • Irgendwann
  • 力荐

拉三逼疯拉什,父逝终得解脱。影片的节奏感稍差,阶段闪回并没带来特别的妙处。拉什表演得不错,但以影帝高度而论,他的戏份似乎不够,因为更多篇幅划给了更年轻的诺亚泰勒。值得注意的是,1996年两部奥斯卡表演大奖得主同时将视角对准了犹系父权。本片讲的是贫家严父牢牢抓住不让天才儿子离家发展,而使科嫂首度影后的冰血暴则是在说富家岳父吝啬护财不让平民女婿进门共荣。这一贫一富一出一入,殊途同归于九零年代中期冷战胜利西方意识形态鼎盛之时好莱坞的所倡导的主流价值取向:守旧必生恶果,要给年轻机会!

1小时前
  • 赱馬觀♣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