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人1955

HD

主演:塔德乌什·罗姆尼斯基,乌尔舒拉·莫杰任斯卡,塔杜施·扬查尔,雅努什·帕卢什凯维奇,理夏德·科蒂希,罗曼·波兰斯基,卢德维克·伯努瓦,索菲娅·切尔文斯卡,兹比格涅夫·齐布尔斯基,菲耶夫斯基·塔德乌什,齐格蒙特·霍博特,采扎里·尤尔斯基,布罗尼斯瓦夫·卡索夫斯基,奥古斯特·科瓦尔奇克,耶日·克拉索夫斯基,Zenon Laurentowski,Stanislaw Milski,Juliusz Roland,汉娜·斯卡尔赞卡,Janusz Sciwiarski,卡齐米日·维赫尼亚日,Zygmunt Zintel,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其它年份:1955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一代人1955 剧照 NO.1一代人1955 剧照 NO.2一代人1955 剧照 NO.3一代人1955 剧照 NO.4一代人1955 剧照 NO.5一代人1955 剧照 NO.6一代人1955 剧照 NO.13一代人1955 剧照 NO.14一代人1955 剧照 NO.15一代人1955 剧照 NO.16一代人1955 剧照 NO.17一代人1955 剧照 NO.18一代人1955 剧照 NO.19一代人1955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一代人1955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在被德国占领的波兰,年轻一代长大了。Stach就是其中一个,他和朋友们起初只是自发地从事危险的抵抗活动,总的来说是无组织无目的。后来在一个慈祥的共产党干部的带领下,他接触到了地下组织。当看到那个勇敢美丽的青年领袖Dorota时,他就加入了进去并与Dorota坠入爱河。接着Stach就投入反抗压迫和屈辱的危险活动中,直到要对其他人的生命负责时他就变成熟了。不幸的是Dorota被逮捕,Stach悲痛欲绝。与此同时,地下抵抗组织招募了新成员,新的一代正在成长。功夫美男我不是药神 纪录片爱情进化论[电视剧版]上海风云之夺宝金龙江南灵异录之白云桥C 侦探火线对峙婚外情事第一季平克顿小姐僵尸古刹大潮昨日的果实衰人奇遇双魂2019帕洛玛爱神之手良宵苦短换屋假期一枪毙命叶塞尼亚木材宝藏狗无间2023孤胆英雄(国语版)红盾先锋操控心理罪2015套路先生请指示七倍奉还浦安铁筋家族康子与健儿空中庭园奔驰的大葱沉默之墙少爷2016花儿与远方好人谢延信

 长篇影评

 1 ) 黑色的光明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我爱这些战争的电影
战争里 人 才会只纯粹地
在绝望和希望中坚守
在呐喊和血泊中奔走
因为一切无法预料
生死
都太快
没有什么
可以百转千回

几乎所有的战争
只有一个简单的理由
占有或自由

只有战争才能让信仰超越生命
让生命的每一个起落都可看见
或盎然笑意的明天
或干净利落的毁灭

 2 ) 革命的一代

    影片开场就是一个斜四十五度左右的俯拍大全景横摇镜头,展示了一个房子稀稀拉拉而且低矮破旧的棚户区生活实况,小孩在嬉闹、大人在忙碌,有人在买东西有人在玩纸牌有人在聊天,乍一看这里的人们唯一的问题是贫穷,也许改革开放一下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就会好了——但是接下来远方传来的爆炸声预示着在这貌似祥和的画面背后并没有那么简单,接下来三个年轻人和那列疾驰的运煤火车打破了原先的平静,那突如其来的死亡更是把整个气氛立刻推向了残酷,再接着就是几个波兰年轻人如何从懵懂无知的小P孩在性命攸关的斗争洗礼中逐渐真正的觉醒过来,简而言之——这是一部关于革命者成长历程的影片,在某些方面跟我国建国初期某些同类题材的电影有共同之处,甚至更加客观一些,片尾当男主角因为女主角被德国人抓走之后颓丧的坐在路边时迎着朝阳走来的那几个青年男女正面全景小角度仰拍则彻底回到了主旋律的范畴之中(当然主旋律不尽然都是粉饰太平或者歌功颂德的)!
    革命者的成长总是伴随着死亡,只有死亡才能使所有的幻想彻底破灭,牺牲者成为了口耳相传的烈士和榜样,让后来者更加无畏的直面那些随时随地都可能降临的灰飞烟灭,于是由无数的血肉之躯建立起了一座革命的丰碑,那些所谓的自由、民主、独立、和平等让人激动的字眼在一将功成万骨枯中或多或少的实现了,然后是一再的轮回……革命总是热血的,甚至还会透着一股子荷尔蒙的气息,只是有多少革命是真正为了解放为了正义为了公理?还是只是用暴力的手段去改变自己的社会属性而成为曾经被自己反抗的那类人!当然这段话可以当作是一个悲观的怀疑主义者的梦呓!
    当时就已经出落得尖嘴猴腮的Roman Polanski在片中扮演了一个有点话唠的抵抗组织成员,细胳膊细腿的根本看不出来在将来竟然会有那么大的作为!

 3 ) 第21名:《战斗的青年一代》——影史50部平民史诗

薪火相传

《战斗的青年一代》 Pokolenie 年代:1955年 / 国家:波兰 / 导演:安杰伊·瓦尔达 / 主演:塔德乌兹·罗姆尼奇、尤祖拉·莫得琴斯卡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回看这部《战斗的青年一代》显得格外有意义。而在1955年,也就是反法西斯胜利10周年时,上译厂翻译引进了这部电影,波兰革命者的浴血奋战与国人的爱国热情不谋而合,只不过在那个意识形态至上的年代,它的艺术价值被淹没在了政治需求之下。
     安杰伊·瓦伊达执导《战斗的青年一代》时,刚从电影学院毕业不到一年。这部电影本来是亚历山大·福特筹拍的,但当时他还有别的作品要执导,一时腾不出手,因而就把此片交给了自己的助手瓦伊达。对29岁的瓦伊达来说,这可谓天赐良机,他迅速组织起自己的制作队伍——在这支队伍里,大多数人跟他一样都是新手:鲍克曼·契斯科第一次写电影剧本;卡兹米尔·库兹第一次担任助理导演;杰斯·尼普曼第一次担任电影摄影师……但正是这帮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小伙子——当然,都是集合在瓦伊达天才的导演才能下——给波兰影坛奉献了石破天惊的《战斗的青年一代》。
     作为“战争三部曲”的开篇,瓦伊达在《战斗的青年一代》中,把视角聚焦在了二战的历史,此后的《下水道》和《灰烬与钻石》也都是二战题材。这与他的身世无不关系。瓦伊达的父亲曾是一名骑兵军官,在1940年死在了纳粹德国的进攻中。瓦伊达十几岁就加入了波兰右翼组织抵抗纳粹分子的地下解放斗争中。然而波兰夹在苏联和德国之间成了牺牲品,心灰意冷的瓦伊达只能转而投身艺术事业中,但是这段经历却深深影响了他的创作。《战斗的青年一代》中的斯塔奇,在共产党员库塞拉的感召下,加入了地下抵抗组织,与杜洛塔和加西澳等人成为了亲密的战友。在斗争中,斯塔奇还与杜洛塔收获了短暂的爱情。瓦伊达用贴近现实的镜头语言,描绘出那个战斗年代里的革命群像。
     主人公斯塔奇是个反英雄的角色,他起初无所事事,整天跟小伙伴玩甩小刀的游戏,甚至“分不清好人和坏人”,而他加入抵抗组织,竟然只是因为爱上了杜洛塔。加西澳同样也是个莽撞小子,凭着一腔热血,拿着偷来的枪杀死了纳粹士兵。他们就是这样误打误撞,在生死之间逐渐成长为坚强战士,甚至甘愿舍生忘死,英勇就义。这跟传统上那种纯粹的“伟光正”英雄有着很大区别。
     由于是科班出身,瓦伊达的镜头语言相当娴熟。在影片一开始,就出现了一个令人难忘的长镜头,摄影机从右至左来了一个大横摇:空地、工厂、行驶的火车、踢球的一群孩子、鸽子、砖房、在跳绳的孩子、街道、来来往往的人群……通过这样一个镜头,影片的故事背景和压抑的感情基调就已经直冲到观众眼前,而且在结构上奠定了影片的沉稳节奏,可谓是瓦伊达的天才创举。整个电影界中,这样使用大全景长镜头,就是从瓦伊达这里成熟的。此后,东欧和苏俄的很多电影导演纷纷效仿,成了一件司空见惯的事。
     瓦伊达电影当中还处处显现出象征隐喻的手法。其中最典型的当初电影海报上的那个画面,加西澳被纳粹士兵追逐,在一栋楼里顺着环形的楼梯往上跑。走投无路时,他从顶端纵身一跃,镜头仰拍他的身体从环形楼梯上坠下。环形楼梯所代表的“循环”之意,在影片结尾有了直接的体现。杜洛塔被纳粹带走了,但斯塔奇见到了又一批新加入的抵抗组织成员。杜洛塔和加西澳可能不回再回来,但一代又一代的革命者绝不可能被纳粹赶尽杀绝,星星之火必将薪火相传。
    这部电影受到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影响,叙事平实、直接,片名《一代人》如今看来是一语双关,既指的是影片中的革命者,同时还指代了波兰新一代的电影人。作为波兰电影学派中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代表人物,瓦伊达为波兰电影启了蒙。而后起之秀罗曼·波兰斯基,也在片中出演了一个小角色,并从此成长为另一位电影大师。

 4 ) 安杰伊·瓦伊达《一代人》

“我通常表现得像个孩子, 因为我分不清朋友和敌人。”随着陶笛声响,斯塔奇缓缓叙说。

《一代人》(1955)是波兰导演安杰伊·瓦伊达的第一部电影,也是他的“战争三部曲”的开篇。瓦伊达作为波兰电影学派创始人,受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影响,试图在五十年代东欧严格的审查制度中打破长期以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对业界的垄断。虽然同是塑造共产主义抵抗战士的形象,但瓦伊达作品中的人物不再是贴标语喊口号式的一代英雄,而是真正的有着冒险冲动、个人理想和恐惧感的一代人。值得一提的是导演罗曼·波兰斯基也在电影中饰演了一个角色。 瓦伊达的电影记录了二战以来波兰的政治与社会演变,对于波兰民族性格——在最艰难的情况下做维护尊严的斗争——进行了深刻的分析。第58届柏林电影节上,瓦伊达和同为波兰导演的马里乌什·维尔琴斯基交谈,同意为他正在制作的《杀掉它,然后离开这个小镇》配音,这部电影在今年的第70届柏林电影节首映,瓦伊达已在2016年去世,我们仍可通过影像聆听那一代人的声音。 白日梦蓝

 5 ) 活着的背景靠运气

与灰烬与钻石的自大不同,我倒是更喜欢这一部更为平实朴素的片子。
片名本身就含有一股很大的哀伤的意味,一代人因为时代背景的原因,成长就这样被腰斩,生命就这样被随时剥夺,理想就这样变为为自由而战。

 6 ) 战斗是他们的历史使命

克朗:你在想什么,斯塔奇?
斯塔奇:我的工具箱
克朗:我参军的时候,也有一个工具箱,一个着色了的,新兵的工具箱。那是在沙皇时代,我驻扎在中国东北边境,只有山和大草原,那时你可以自由呼吸。那时候我那么年轻,强壮得跟公牛似的,感觉就像是——如果我有坚固的关系,我能扛起整个世界。我相信你现在也是这种感觉,嗯?
斯塔奇:你的狗哪去了,克朗?
克朗:老板把它们给捕狗人了,他把我赶出去,把我的狗给捕狗人了。你知道,斯塔奇,今天是我最后一天在这里了。告诉我,没有工作人们怎样生活?
斯塔奇:你的晚年不是很好,克朗。
克朗:有一天你也会老的。我不希望你像我这样,因为我喜欢你。但是现实就是这样。
斯塔奇:好了,不必这样。

1942年,纳粹德国侵占下的波兰,恐怖和死亡四处弥漫。斯塔奇和他的朋友们,出生在华沙郊区的贫民窟,他们身上洋溢着无产阶级的朴素热情。这一代青年正在经历战争的洗礼,由此,要么走向成熟,要么走向死亡。

斯塔奇像个长不大的孩子,偷德军煤炭的时候,朋友的死亡让他的生活发生改变:他开始愿意工作了,这意味着他愿意对某些事负责——责任让人成熟。但这仅仅是一点小小的改变,经历死亡和恐惧后的小小成熟。他在木门厂听地下党讲卡尔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和被资本家赶走的老工人聊年轻时候的故事,他追寻发表抗战演说的女党员多洛塔。实际上,无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老工人的悲惨晚年,还是斗志昂扬的多洛塔的政治鼓动,斯塔奇并没有理解太多,他只是刚刚好选择了这么一条路。他是个精力旺盛的年轻人,他过盛的活力和过多的热情需要找个地方发泄一下。而他们,同一代的年轻人们,都在参加抵抗德军的组织。尽管被吊死的年轻人源源不断,他还是义无反顾。

加西奥,他同斯塔奇一起杀了一名德军士兵,抢走一把枪。他一直说自己是个普通人,意思是做不了杀人越货的勾当。但是他做了,而且做完后还很兴奋。他忘了,他的老爹已经被赶出木门厂,还有他老爹的狗被捕狗人捕走。他要赡养自己的年迈老爹。可矛盾的内心最后还是被身上的满腔热血冲淡了。他和斯塔奇小组一起行动,营救犹太人,他落单了,被德军追杀,他打完枪里最后一发子弹,把枪扔向德军,从楼顶跳下去了。年轻人啊,他忘记了身后的一切,毫不犹豫的献出了生命。

多洛塔是个坚定、勇敢的共产党员,她是斯塔奇的政治委员。她引导着斯塔奇和他的朋友们,让他们把旺盛的精力发挥到对抗德军,追求波兰解放、自由上。她也成了斯塔奇的情人,他们将革命友情发展成革命爱情。但对于多洛塔来说,革命是第一位的,波兰的地下组织才是她最关心的。甚至可以隐约揣测(带有恶意的揣测),她只是位“革命婊”而已。至少,她没斯塔奇那么爱她那样爱斯塔奇。但谁又能说爱的轻重、多少是可以称量、计数出的呢?她把激情和生命献给了她最热爱的革命事业,我们可以说,她是值得尊敬的。

斯塔奇经历这么多后,他迎来了新的一批年轻人。他看着前来接头的一帮年轻人,想着被抓走的多洛塔,他留下了眼泪。从电影开头的顽皮的笑,到电影结尾的深沉的眼泪,战争让斯塔奇成熟了。他不再像个孩子,他还有更多责任。他可能不知道这个国家什么时候解放,什么时候自由,还会发生些什么。但是他清楚:1942年的波兰,他们这一代年轻人,需要去战斗;不管那些高深的理论如何虚妄,那些崇高的理想如何缥缈,战斗是他们这一代年轻人的历史使命。微信公众号

 短评

。。波兰斯基一副傻乎乎的样子。。

7分钟前
  • 李可笑
  • 推荐

革命少年成长史,有幼稚有坚强有友情有爱情,最后充满希望。

12分钟前
  • 鬼腳七
  • 推荐

九区碟

14分钟前
  • 宇宙塑胶魔怪
  • 还行

在里面看到仿若是少年时期的波兰斯基,一查演员表果不其然啊~

18分钟前
  • 37°2
  • 推荐

为了理想死要比为理想活容易吗。。。女主角很恬静

21分钟前
  • 琧婯
  • 还行

#重看#3.5;开片长镜的逡巡太罗西里尼了,从一开始就与新现实主义勾连。主旨内容和表现形式与后两部均有延展——尤其是直接从下水道救人一幕,姑娘畅想未来的夜谈,之前和以后与苏联的关系。这一代人,如何从前人的血迹中踏出一条清醒自救的路,如何在不安中坚定前行目标,如何为更值得奋斗的明天呐喊。加西奥被纳粹追逐时的楼梯旋转场景,几乎可上溯至表现主义时期,仰视镜头中如圣像般坠地;斯塔奇目睹恋人被捕时半明半暗的场景对比,后退脸部的阴影则隐喻双方从此天人两隔;彷徨冲动苦闷的青年成长为有志青年(人物神态前后对比明显),结尾斯塔奇目睹新一代成长起来的革命青年正是日后华沙起义的中坚力量。

25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瓦伊达长片处女作/波兰国庆10周年献礼片结果没用上。波兰学派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关系,波兰斯基打酱油。那段原本要被政治局删掉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说教。开场长镜头很赞。写到了中间阵营,写到了革命与爱情的青春叙事。女人成了祭品。花絮里瓦伊达的访谈很有用。

28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2021067 大光明。结尾笑靥如花的“新人”与悲伤独坐的“熟练工”,而后者也曾是前者,两相对比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冲击,构成了一代人的群景。

29分钟前
  • NeonBible
  • 还行

开篇就是一个长镜头。革命青年的成长和伤痛,很容易想到我们当年的一些革命片,不过把革命与爱情和个人情感糅合在一起还是很难得的。

3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剿杀国内军的肉体,抹去国内军的形象。

34分钟前
  • Die Katze
  • 还行

高雄电影馆 2012的圣诞最好的收获

39分钟前
  • 小嘉
  • 力荐

小瓦处女作,玩得挺溜~~~党片,引述了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把党支书设定成年轻女性,硬是来了根爱情线,够狠~~~

44分钟前
  • 希尼莫
  • 还行

手枪也是寄生兽

48分钟前
  • 冰山李
  • 还行

简单,有力

49分钟前
  • 浪漫英雄
  • 力荐

“曾经有一个大胡子的智者,他的名字叫卡尔·马克思”,他保佑你永远不加班,多去电影院。

52分钟前
  • 推荐

回形图案贯穿三部曲?旋转楼梯一段印象深刻,戏剧动作大于人物本身,或者说直接替代人物发声!

55分钟前
  • 任仁忍
  • 推荐

安杰伊·瓦伊达“战争”三部曲第一部,讲的是被德国占领的波兰的地下抵抗组织的故事。罗曼·波兰斯基在片中饰演了一个小角色,这也是他最早参与的影片之一了,那时候可真年轻,还抢镜头呢。瓦依达喜欢在片中不动声色地用些长镜头,最后男主角的眼泪都掉下来了,还真有点感人呢。

58分钟前
  • stknight
  • 推荐

为了理想去死比活着要容易吗?故事只能算工整,最后高潮一幕类似仪式性的交接让男主仿佛看到自己的影子留出了波折的一滴泪;开头长镜,以及街头追逐至旋梯就义的对剪;男主对革命的热情源于一见钟情的爱情,而女主的典型正义派甜美笑容太主旋律;男主的挺身是因想吸引女主还是为革命;波兰斯基的愣头青

60分钟前
  • 勵帝或
  • 还行

瓦依达说, "当我看到这部最终的《一代人》时,我感觉到这真是一个完全的失败。我们努力去实现一些东西,一些本该发生的东西。我们抱着很大的希望,但是,在银幕上看到的并不是我想象中的电影。

1小时前
  • 董肥樂
  • 推荐

“不工作人怎么生活”“这年头人渣繁殖得和野兔子一样快”“我们不能泯灭人性”。。。不知道怎地想起杨佳 同样的恨不成钢 莽撞的浪漫主义情结 也许这就是片尾的感触所在吧 多么真实的青春啊 另,看评论了解当年波当局大力推崇此书,倒有些让我反胃了--想起了钢铁是怎么炼成的炮灰修成阴谋论

1小时前
  • mecca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