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疗愈法

HD国语

主演:王亚迪/肖纳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年份:2021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爱的疗愈法 剧照 NO.1爱的疗愈法 剧照 NO.2爱的疗愈法 剧照 NO.3爱的疗愈法 剧照 NO.4

 剧情介绍

爱的疗愈法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深夜赶路的女学生田晓娇惊愕地发现一个外表丑陋,令人恐怖的“白色幽灵”在坟地中诡异地向她招手。恐惧万分的她连滚带爬夺命而逃,最终慌不择路被“白色幽灵”围猎在荒野草丛中,发出绝望的哀嚎! 三年后尹大宝欢天喜地的把田晓娇娶进门。婚后第二天深夜,尹大宝被一声凄惨的叫声惊醒,当年纠缠田晓娇的“白色幽灵”找上门来了! 去了医院,才了解到田晓娇患有精神分裂症已多年,她为了和大宝结婚而隐瞒了病情。 大宝起初愤怒怨……跟我说爱我永恒使命爱的盛宴拉斯维加斯第二季狼王子非官方行动狙击精英:战纪一如既往大班大篷车1971淬火成钢莫扎特 歌剧《唐·乔万尼》(唐璜)只在想死的夜晚传奇之师:新英格兰爱国者金色的海螺真爱开玩笑御前演出联邦调查局:国际第三季奔跑的蜗牛战·修罗美臀心得世界的脉络殊途同归 第二季爱你至死不渝苏芬战争冬雾五月之恋猛鬼通宵陪住你舒马赫分裂2016蓝色吉祥物亚特兰蒂斯 失落的大陆英雄主义2对手过家家象宫鸳劫第一次真难上海滩续集(粤语)大阅兵1986我的糟糠之妻来的都是客

 长篇影评

 1 ) 【一些个人受用的点记录】《施图茨的疗愈之道》

1. 最底层是与身体的关系,要照顾好身体,让身体更好地运作。

三大要素:运动、饮食习惯、睡眠。

中间层是与他人的关系,抑郁的时候,其实并不会终止自己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就像把手,帮助你把自己重新拉回到生活中。关键在于必须采取主动,如果静待对方/他人主动,就并未真的理解这个原则。你可以邀请某人一起吃饭,就算觉得ta无聊也没关系,不管怎么样都会带来积极的影响,从象征意义上来说,那个人代表了整个人类。

最顶层是与自己的关系,必须与自己的潜意识建立关系。这个不用多说了,因为这个是我做心理咨询最大的课题。

Let it go,在自己的生命力上下功夫。

2. 现实(Reality)

心理咨询师也强调让我回到现实。

现实有三个要素是没人能逃避得了的:

痛苦、不确定性、以及不间断的努力(原文constant work,我解释为不间断的苦劳)

这些是无论如何都得忍受的,必须学着去爱上应对这三样东西的过程。

我最近读的《克服忧虑》也一直在强调,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而锻炼出这种能力并且对这种能力培养出自信,可以更好地面对不确定性。

3. 不确定性

再提一句不确定性。

真正的信心是活在不确定性中,然后继续前进。

赢家不是那些总是做出最佳决定或是看起来最风光的人,而是实行那个循环的人。

循环:愿意承担风险,秉持某种信念,承担结果。如果结果是不好的,就重复那个循环。能做到这样是最好的。

4. 影子

影子需要关注。但他需要的不是外界的关注,不需要奥斯卡奖,他需要的是“你”的关注。

当你长期对他缺乏关注时,当你不尊重他时,他会让你做出具有破坏性的事。

问问自己的影子,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对缺乏关注的事实做一些弥补。

如果我满意真正的自己,其他人的看法对我造成的影响就会减少很多。

重点不是影子的样子、好看不好看,重要的是持续与他产生连结的过程。

与影子同步的概念,是一种完整的感觉。完整意味着我不需要其他东西,“这样的我就是完整的我”,这是一种自由的感觉。

这就是心理咨询师对我说的,要关注我的阴影人格,关注我的trickster人格。他已确确实实地在一些场合破坏过我的人生,但我们是一体的。

5. 理想/幻想与现实

你陷入幻想,认为有一个完美的世界,进入这个完美的世界,神奇的事就会发生。

但不能忘记现实的三要素,痛苦永远不会消失,不确定性永远不会消失,而且无法摆脱不断努力的需要,不论如何,每个人都得这么活着。

咨询师也说过,关注现实。

 2 ) 发现了好东西!

文章字数/2000字
阅读时长/5分钟

出处:我在B站发现了好东西!

周末花了2天时间,看了一部豆瓣9.1高分纪录片。一个病人拍了一部关于他的医师的电影纪录片。

01 纪录片《施图茨的疗愈之道 》

观看地址:小破站
这个纪录片吸引我的3个理由
·3000人打了9.1分高分!
·据说可以治疗精神内耗。
·挺真实的对话过程。
影片只有2人,主治心理医生菲尔·施图茨与其患者乔纳·希尔(导演/演员)。
影片拍摄的初衷,是导演觉得医生的方法对他的人生有积极的帮助,所以他想用一天的交流时间,把它记录下来,使更多人的生活能过得更好。
开头导演说这部片子记录了一天的谈话,但后面导演却坦言:
实际片子拍了2年,他们每次都是假装在一次性对话,拍摄场景也只是绿幕搭建的。
导演自我剖白:
我怎么能拍一部讲述人们展示脆弱和克服问题的电影,却不肯展示自己脆弱的一面?这很虚假,感觉是在编故事。
跟医生坦白后,他们一起成就这部真诚满满的纪录片!
-
如果你曾看过《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也许你想找人聊聊》,就会知道它们最终还是要让你明白,你只能自己勇敢面对问题。
而该纪录片提及的方法,与传统治疗方式不一样,大大刷新了我的认知!
传统的疗愈方式,大多是引导患者说出更多,心理医生只是在倾听。
但这部片纪录片的医生,不希望病人带着希望来,带着一无所获离去,所以他会给出可以直接使用并且有效的工具!比如:

02 金字塔:提升生命力

适用于失去方向,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的人。
当你迷失方向的时候,只有你的生命力能够引导你。

金字塔把生命力分为3层:

1.身体:你与你的身体的关系
让身体更好地运作,睡好觉、吃好饭、健康运动。
别觉得简单,这一部分在精神状况好转因素中占了85%
2.人际:你与其他人的关系
你的人际关系就像悬崖上的钉子,能将你重新拉回到生活中。
关键是你要主动社交。可以主动邀请别人吃饭,即使你觉得对方很无聊也没关系。某种程度上,那个人代表了整个人类。
3.自己:你与你自己的关系
决窍就是以日志的形式写作。你写下来的文字就像一面镜子,反映了你潜意识里正在发生的事情。写下来,才会让你那些不知道的事浮现。
↑生命力金字塔
这上面3个部分,我深深体会过它们的好处,所以我很赞同。所以早期我写过一篇2023年的计划是:饮食均衡、睡好觉、身体健康。
我曾经真的在这3方面的生物钟混乱过,从而emo了一阵。
后面我发现,直接跟朋友约个饭,负面情绪立刻消退,连倾诉也不用说了。
有人会问:在网上聊天不也可以吗?不一样,真的不一样。
我emo的时候,试过不断在线上换着朋友聊天(毕竟我怕只逮住一个朋友狂输负面情绪,我会没朋友hhh),还是无法缓解情绪。
后面只是出来约个饭,情绪瞬间好点。

03 第X部分:人生反派

什么是“第X部分”?如果把我们的一生比作一部“做人”的好莱坞电影,那“第X部分"就是反派。
它会在你觉得你需要做什么时,告诉你:你是不可能做到的,放弃吧。
我们既无法摆脱它,也需要它的消极性。
人生电影里没有反派,也就没有故事。因此我们也不会成长、改变及变勇敢。
我上次推荐了播客,其中提到一个例子。
有位创始人,因为从事冥想事业认识了很多经历过负面情感的人。
他问那些人一个问题:
你愿不愿意把那些负面的情感从你的生命中除去?如果有机会重来一遍,你愿不愿意规避掉那些事情?
大部分人回答说:如果人生中不是因为那些特别难熬的时期,或者那些特别痛苦的经历,我们就不可能取得我们目前的成就。如果真的能够回到过去,有机会去改变,可能我们也不愿意去改变。
虽然我不想认同上面所传达的观点,但联系我自身情况,确实是这样。人是什么时候才懂得珍惜所拥有的东西?当他曾经失去过。
我试着想,没有这些负面的过程会怎样?
那会是平平凡凡的一生,因为没有痛苦的对比,也就衬托不出快乐。幸福是衬托出来的。

04带屎珍珠串

每件事都是价值相等的一颗珍珠,我们要做就是串珍珠。采取行动,不去考虑背后的意义)。
只从我采取行动的角度,看待自己,不管是失败还是成功,都要继续前进。
每颗珍珠都有屎每件事都有不完美的一面
在小圆圈里面,都有一个小黑点,称其为屎,它指的是你的每一份努力。
无论你做什么,珍珠里都有屎,暗示事情总不会完美。
什么是赢者?真正的赢者不是那个总是做出最好的决定,或最成功的人。
赢者是愿意凭着信心行事,然后承担结果的人。如果结果是坏的,那么就重新开始循环。
这就关联到《终身成长》里提到的成长性思维
成长性思维的人在遇到困难和挑战时,会倾向于更加乐观和积极。他们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我理了一下逻辑:
就是相信自己的努力会有用,所以愿意先付出努力。他或许会成功,或许会失败。但如果一开始就否定自己,那就真的是自己把自己的路堵死或者变窄道,那又怎么“有机会”成功呢?
所以“自认为”的不可能做到,并不是事情真的一定做不到,而是你一开始,就不让自己做到。

 3 ) 用工具改变自己的认知

纪录片通过斯图茨和乔纳的对话,展现了一对一咨询的过程中,他们彼此的脆弱和变化。而对他们起一定作用的是斯图茨的工具。工具直观的表现了各种概念,而使用这些概念工具,让乔纳的人生起了变化。

开头,斯图茨提到,要让患者感受到变化。这个变化的方法就是工具,工具让不愉快的经历变成机会,这很想通过工具,改变患者的认知,从而改变他们对待现实问题的态度,进而采取不同的行动。

接着,乔纳提起,他想跟朋友倾诉,朋友却给了他建议;想要咨询师的建议,咨询师却在倾听。这可能是很多人的问题。很多人交钱给咨询师,希望自己的问题能得到解决。而解决的方式是让自己看到自己在改变。因此斯图茨提出第一个工具——“激活生命力”。

生命力最底层是:自己与身体的关系

运动、饮食、睡眠,都能改善自己与身体的关系

生命力第二层是:自己与别人的关系

在抑郁时,人开始脱离生活。而人际关系能帮助你从新拉回生活。关键是你要主动。主动去约人吃饭,哪怕是你不太喜欢的人。

生命力第三层是: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自己与自己的关系,就是自己与潜意识的关系。可以通过写作增进你与自己的关系。只有写出来,你才能清晰的明白自己了解什么,缺乏什么。

在激活生命力的过程中,我们很容易被内心升起的反对声音所影响。这就是斯图茨的第二个工具——Part X.

Part X就是逆境来临时,阻碍你人生的,内心的反对的声音。它让你觉得自己做不到、否定自己。

我们有三个摆脱不了的现实:1、痛苦;2、不确定性;3、持续的工作。

我们没办法完全的摆脱这三个现实,这就是Part X的由来。但是我们可以在摆脱的过程中,获得快乐。

人很大的成就感,不就是做到自己认为做不到的事情吗?

中间,乔纳开始真实的面对电影,面对自己,他承认电影进展并不好——“我为什么躲在完美背后,对你撒谎?”

很多抑郁的人,都觉得自己不好,不够完美。伪造出一个完美的自己,应对世界,把真实的自己躲在背后哭泣。

乔纳勇敢的、坦诚的说自己脆弱的一面,展示电影拍摄不好的一面。

斯图茨接下去展示了两个工具,一个是珍珠串——行动本身是有价值的;一个是阴影面——展示脆弱,可以让我们与他人链接。

珍珠串:

我们的行动,就想一颗颗珍珠,是有价值的。里面可能包着一点“狗屎”。但当我们采取行动的角度看待自己,不管结果是失败/成功,继续前进,串起自己一个又一个的行动,会获得自我的价值。

在情绪低谷的时候,很多人会陷入情绪之中,自怨自艾、悲天悯人。行动,让我们走出这个沼泽,可能结果不一定是好的,但是往前走,会获得行动的价值。

阴影面:

让你感到羞愧的一面。羞愧是最接近死亡的情绪,很多人难以接受使自己羞愧的一面,甚至造成个“完美”的自己,而让羞愧的自己埋藏在深处。找出自己的阴影面,与之对话。与阴影面链接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不尊重自己的阴影面,它会做出具有破坏性的事情。

阴影面也是脆弱的自己。自己的脆弱性、失败、无助,是与他人建立链接的存在。

而完美是不存在的。

快照:

很多人在寻找完美的体验,像照片一样定格的完美画面。快照是不会动的,静止的,没有深度的。它是一个幻觉,让我们以为进入完美的世界,一切都会完美。就像王子和公主结婚的美好结局,却忽略了结婚后的一地鸡毛。完美是不存在的,我们要学习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全然接纳:

我们要从事件中找到有意义的事情,不要让自己陷入消极的情绪中。乔纳举了自己失眠的例子。他失眠的时候,没有让自己陷入失眠的焦躁中,而是利用失眠的时间去思考第二天的拍摄。

感恩之流:

感恩之流不是重复感谢某样东西,而是创造这些东西的过程,它必须是个具有创造性的行为。当你在挖掘和寻找这些东西时,那个过程本身会改变你的心情。

丧失处理:

这是个处理失去的工具。我们越在乎什么,就越怕失去什么。要在每次失去的时候不要执着,不要让失去一个人、事、物完全夺走自己的整个生活。

这些工具在目前还是很有实践的意义。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工具,改变自己的认知,改变面对事件的态度,从而改变生活。

 4 ) 从一个电影纪录片到心理工具包

一、起源

如果说有一个心理医生能牛逼到有人愿意为他单独出一个电影纪录片,那他肯定帮助了很多人,他的思想大概率是值得挖掘的。

这是我点开电影时的心态,然后看着看着就发现,完了,得做笔记...

再稍微查查资料发现,完了,记笔记不够,得翻书....

海报

二、从影片内容开始

第一幕,办公室里,导演与医生互相问候,就像多年的老朋友一般。果然导演乔纳·希尔是医生帮助了多年的病人,他邀请一起用一天时间拍摄本片,记录下一场交流过程,让医生的思维工具传播出去从而帮助更多的人。

黑白的画面,很简洁,能看到的,是一个坦诚的男人,和一个风趣幽默又年老虚弱的医生。Stutz医生侃侃而谈,时而讲讲笑话,时而爆个粗口,全然没有医生的架子。很快便能意识到他为什么那么特殊了,这个瘦弱的老头,有时会很强势的对病人说:“完全按照我TM说的去做,你就会好起来的!”。这不是一个只会神秘微笑和点头倾听的心理医生,他像知心朋友,充满智慧的那种,他会跟你开玩笑,也会给你当头棒喝,是真的有东西。

接下来能了解到Stutz的治疗风格,他追求治疗的有效性,要能直接到帮助到病人,给患者希望和动力,而且要求效果立竿见影。因此他创建了一系列的工具(tools)。工具是一系列的思考模版,Stutz经常把这些工具画在小卡片上进行视觉化的呈现,教病人如何使用,这个过程也能加深与病人之间的纽带。

比如,Stutz提出了一个生命力(life force)的概念,生命力是引导人前进的底层力量,Stutz用金字塔进行了呈现。

生命力-金字塔

生命力的底层是物理身体,中层是人际关系,顶层是和自我的关系。再迷茫的人,都可以先从锻炼身体、注意饮食开始来提升自己的生命力;而人际关系则能够把脱离尘世的人重新拉入这个世界,重点在于主动出击,找人聊天,请人吃饭都可;对于自我,则可以通过写作去梳理自己(这是我正在做的事情),这些都是能马上去做,能立刻提升生命力的事。

另外一个重要的工具是因素X(Part X),代表了一切逆境或负面的因素,可以是你害怕的、极力避免的、驱动你的东西。代表人生过程中的反派。

然后引出了Stutz的核心思想,人只要活着,就必须忍受痛苦、不确定性和持续的努力(Pain, uncertainty, constant work)。(不停的对抗PartX,让人想起西西弗斯)

讲完这三个概念,Stutz的思想框架已经搭好,确实很有启发性。

如果影片就这么继续下去,两人就这么继续交谈,接着介绍更多的工具,那这电影不失为一个很不错的心理学科普。不过接下来发生的一幕,让电影进入了另一个层次...

一个面向观众的视角,一阵思考过后,导演打破第四堵墙,开始向观众坦白。其实这部电影的制作远比想象中的复杂,他遇到了瓶颈,无法接受自己拍摄一部教人们如何克服脆弱的电影自己却躲在谎言的背后。电影其实已经磕磕碰碰拍了两年,并不像开头所说,是一天内的谈话;他们一直坐在绿幕前,并没有呆在办公室,导演本人也一直带着假发装作自己还是以前的样子;自己也很迷茫,病人采访医生真的是好主意吗,会不会这个项目一开始就注定失败?

从这一幕开始,导演对观众坦诚,两人也更加坦诚,相约一起加油完成这部作品。从此,某种面具被撕掉——哪怕从一开始观众并没有在意。画面也变成彩色,欢快的钢琴乐响起,某种局面似乎被打开,一切豁然开朗。

三、一篇散文

这部电影并没有严谨的结构,表面上贯穿始终的是Stutz的思想,小工具一个一个的介绍。但实际上支撑着影片走向的,并不是某种步步为营的科普逻辑,而是乔纳和施图茨的友谊,是某种情绪,这种情绪让对话持续,让智慧从中对话中生长出来。这是一篇散文,有时候聊聊人生,讲讲家庭,穿插着科普,很随性,想到哪说到哪。

可能也这也是为什么这碗鸡汤不让人讨厌吧,市面上大多数的鸡汤和成功学甚至都很正能量,说的东西基本都对,但就是让人厌恶,其实就是输在了真诚这一点上。再优秀的人都有他们要面对的那些痛苦,他们的part X。鸡汤让人厌恶是因为它们往往不真诚,躲在某个完美的背后输出大道理,不真诚的话语哪怕是正确的其实也只是废话而已。

受电影的影响,所以接下来我也很散很散的写点东西。

四、一段友情,两个人生

一开始导演小心机的穿插了Stutz吃药的一幕,原来医生患了帕金森,怪不得他画卡片的时候手很抖,图像也歪歪斜斜,让人很心疼。也许导演拍这电影也有一种心疼在里面,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出事,也许是希望趁着好友思维还清晰身体还能动弹的时候记录下他的风采吧。

Stutz讲述了他治疗风格的起源,刚入职还是小白的时候,有个病人找他,开门见山:“告诉我,我如何才能停止胡思乱想。别再探究我为什么没有安全感了,那纯粹是在浪费我的时间和金钱,因为我早就知道这一点了”!”。这经历是很难忘的,Stutz把它写进了自己书(The Tools)中第一节,电影里也提到类似的内容,当时他是无能为力很自责的,然后他花了几十年完善自己的理论想要去有效的帮助人。

Stutz有一个早夭的弟弟,对他童年以至于整个人生影响很大,他时常梦见他,感觉自己似乎扛着两个生命。他父母也因为这个事情,失去了情感上作为父母的能力,家庭氛围总是很严肃,比如他自己放学回家只要晚了一点,父母都会抓狂。

Stutz的母亲十分讨厌男人,总是在所有人面前骂男人,原因则是她的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抛弃了家庭。她父亲40年后再次联系母亲,她丝毫不理睬。而他自己的父亲比较唯唯诺诺,母亲骂天下男人没一个好东西的时候,他父亲只能在一旁:“啊,对对对”。而母亲对外也很强势,她以抗租为生,曾逼得纽约市长在谈判时要求她必须离场。Stutz直到十几岁的时候才不得不面对这个问题:啊?我也是个男人啊?

回想这一切,Stutz说到,原来自己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履行心理治疗者的义务了,他小心谨慎,努力变得优秀,顺应父母的意愿成为医生,他缝合的是自己的家庭,自己父母心里的创伤,父母的影响让他成为了这样的人,刚开始做心理医生的时候,一切衔接自如,因为他一直以来做的都是这样的事情。

而导演Jonah也受到了母亲很大的影响,他小时候很胖,他的母亲时常针对这一点批评他,要让他减肥,让他变得更好。这让Jonah厌恶那个青年时期胖胖的愤世嫉俗的自己,那个形象让他感到羞耻,哪怕长大了之后他努力锻炼身体,变得健美,这也一直是一个不想触碰的伤痛,这个形象长在了自己心中,成为看待自己的坐标,他内心中的阴影。

他在Stutz的帮助下走出了这个困境,导演甚至把母亲邀请来参加对谈,有心理医生在一旁的加持下,两个人前所未有的坦诚,打开了自己的内心。其实母亲小时候也是家里最胖的那一个,一直遭到她父亲的批评,而她也接受了这种思想,同样的要求传递到了自己的儿子身上,给儿子施加了类似的压力。仇恨能一代代传下去,其实想法偏见也都能,能很明显的看到一些东西就是这么一代代影响下去。当然并不说肥胖不是问题应该忽略,而是不应该以批评贬低的方式去面对,要直视它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让一个人胖了?现实的无奈?自暴自弃?一味的批评并不能促使改变,反而可能会触发逆反,甚至留下心理阴影。

好羡慕这种真诚啊,我能和自己的母亲这样子聊天吗?希望这辈子有这种机会吧。

两人继续谈话直到到电影结尾,中间略过,感兴趣的自己去看。

最后导演对Stutz说,这个电影初衷是想把治疗中接触到的内容传播给所有人,不知道别人怎么看,更重要的是一起做了这件事。

Stutz也表示,自己74岁了,做了这件事很重要。

最后两人互道了爱意:

(导演)love Phil, love life

(施图茨)I love U(尴尬笑)

哎呦,这种友谊真好。

五、工具(The tools)

毕竟是科普片,重点还是这些思维工具。这些工具曾在2013年出过书详细介绍,书名就叫工具《The Tools》,书本还有对应的网站,做的很精美。

2021年出了中文版的书,叫《自愈》,副标题:成年人崩溃自愈指南,满满的鸡汤感,豆瓣评分也很低。诶...国内这些出版商哟...老套路...整出来的这些东西...一言难尽...

这些工具我根据电影和书本挑一些重点写下来,这些工具像一则则伊索寓言,很简洁,但信息量很丰富,是某种智慧的浓缩胶囊,难受的时候可以拿出来嚼一嚼。

  1. 概念1: 生命力(life force) 同上文,快速改变自己的突破口,寻找人生意义的底层动力。
  2. 概念2: 因素X,PartX 一切的负面,它也是意义的来源,硬币的另一面。就像电影里的反派,没有它,就没有战胜邪恶这回事,也就没有英雄的高光,它永远不会被消灭,只能被抑制。
  3. 工具1: 逆转渴望 闭上眼睛先构想一个情形,某种因为陷入舒适圈不愿意做的事情,比如不想出门去上课而宅在家里,比如说不想出去社交。需要把这些困难带来的痛苦看成乌云,感受这种痛苦然后穿越它,从而掌握它。你走向痛苦,痛苦则会退缩,你收获的将会是更多的自由。 这个工具可以帮助自己走出舒适圈,把不想做的事情对象化,把痛苦转化为动力。

4. 概念3: 影子(The shadow) 内心的第二自我,比如电影里导演心里那个胖胖的青少年版的自己。影子是我们感受这个世界的中介,会影响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闭上眼睛,想象自己面对一群让自己不自在的人和场景,注意这个情绪,它就是你的影子。

5. 工具2: 内在权威 这个工具能加强自我信心,屏蔽外界对自己的看法。接纳自己的影子,与自己的影子达成和解,意识到影子本身所蕴含的价值与自己的影子一起面向观众,发出声明,感受你们一起说话时达成的权威

6. 概念4:乌云

乌云的上方是太阳,是正面事物的普遍象征,但它被遮蔽住了。乌云代表的是负面思维.

7. 工具3: 感恩之流

那些被视作理所当然其实可以感恩的事物,感受那些东西的价值。比如:“感谢我身体还算健康”,“感谢我吃喝不愁”,多提几个,感受自己被感恩的能量包裹,充满了温暖。释放这种能量,它能帮你穿越乌云。 这个工具能帮助突破负面思维,比如懊悔、憎恨、愤世嫉俗等所有x因素。

8. 概念5: 珍珠串(String of pearl)

这是一种人生观,Stutz认为,人活着就必须忍受痛苦、不确定性和持续的努力这三件事。而且这种努力是一以贯之的,人必须不停的朝着目标进发,这是一个战斗的过程。每一个阶段就像一颗珍珠,人生就是把这个珍珠串起来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当然不是完美的,珍珠也会沾上屎(原话 The turd 😂),不过不要纠结于这个,重点是继续串珍珠。

9. 工具4: 危机(jeopardy)

我们需要一个工具来产生意志力,来治疗拖延症,以及半途而废。

“想象自己能看到未来,躺在病床上,生命将要结束,到时候明白了当下的时光有多重要。你看到那个老人冲你大叫,不要浪费自己的生命!”。忘了其他工具不要紧,记住这个工具吧,记住它也就记住了其他工具。

10.概念6: 迷宫(The maze)

迷宫指的是某种情绪陷阱,对应电影中的例子,就是Stutz的母亲对抛弃自己父亲的恨,这种恨主导了她的一生。 迷宫往往和一个其他人有关,某种刺激让你越陷越深,让你愤怒,让你委屈,可以是一个眼神,甚至是一个语气。 得走出来,这种情绪会浪费大量的生命,但是很难,因为追求公平也是人的本性。

11. 工具5: 积极的爱

走出迷宫则需要克服对公平的期望(毕竟公平是奢侈品),能比公平更强大的东西只有爱了。 “想象自己被爱的光芒包裹,感受自己与这份爱合二为一,它想要释放出去。想象那个让你愤怒的人,把你心中的爱送给他们,毫无保留。跟随这个爱,感受它对他人的渗透,完全接纳他。最后,放轻松,再次感受被爱包裹”

(个人觉得,这个思想有点滥情,但是我也认可它的想法,毕竟斤斤计较太浪费生命了....)

六、灵性系统

灵性系统是Stutz思想体系的地基,是支撑整个工具系统运转的存在论框架。上文提到的所有工具,其实都还是“术”,灵性系统才是施图茨的“道”。

图左边代表人生问题,包括了疾病、失业等,问题由掌管进化的力量(可以说是上帝,更高的意志,宇宙等等)送下来,然后人使用工具来解决问题,就像阶梯所示。向上的阶梯代表达到一个新的层次,一个人可以获得更高的动力,能做到前所未有的事,这个系统意味着,每个人都是自由人,是创造者。这个系统的秘密是,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力都来源于一个东西——进化的力量,他们其实都是一个系统的组成部分。唯一不属于这个系统的,是人的自由意志,进化或者躺平,都是个人选择,而宇宙不会干涉你的选择。

做一个比喻就是,假设这个宇宙是一场游戏,这个游戏设立了一个目标——进化,而人就是这个游戏里的玩家,游戏会不停的抛出问题,同时也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游戏不会干涉玩家的选择,但是鼓励玩家发挥主观能动性。玩家在则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升级变强。

让我想起了孟子的名言,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真的太像了...)

其实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施图茨常常让患者闭上眼睛,通过感受某种“爱”或者“感恩”来获得动力突破瓶颈。“爱”或者“感恩”都是进化力量的某种代号,他是真的相信灵性的存在,相信这些工具能让人们接触到这种力量,真的能帮助到大家。也许听起来可能有点过于狂热了,经历理性主义训练的人(包括笔者)本能上是排斥这种说法的,不过书里面施图茨讲述了这种信念的来源。

“他曾经厌倦了诊疗的工作,那种倦怠和痛苦逼得他去找内科医生(原来心理医生真的也会有心理问题),然后没有用,他选择向内寻找答案。那段时间,除了看诊就是睡觉,他感到内心有种东西在生长出来。证据出现在诊疗工作中,他意识到自己创建工具用来帮助患者时,某些信息也会出现,那些信息不是来自于别人,也不是来自于自己,似乎他只是某种力量的代言人,那些他本不知道的答案居然会从他的口中说出。而那些使用了他的工具的人,哪怕再怎么不配合的征询人,也能通过这些工具唤起更高的动力。从那之后,他相信,所有人都在一个灵性系统里,他感受到了某种宇宙的爱,这种宇宙才会教会我们需要学习的事物。”

其实很多领域的顶尖人物都有这种感受,比如说一个作家,往往感觉到不是自己在写文章,而是文章在写文章自己,似乎文字必须要以那种排列组合出现,故事情节必须要那么进展,彷佛有自己的意志一般;再比如说一个音乐家,当他作曲的时候,音符似乎必须要那么组合,那种组合才是悦耳的;对于画家,有时候似乎存在一个上帝握着你的手在画画;对于书法家....太多了,不举例子了,只是没想到,心理学家也有类似的体验,而且是这样的。

话说回来,施图茨之所以那么狂热信仰这套灵性系统,是因为他自己受到了拯救,同时也用了这些工具拯救了很多的人。从头到尾他也没有强制任何人去相信这套理论,他只是孜孜不倦的推广这些最高意志通过他的大脑所创建的工具,而灵性系统不失为一种很有意思的世界观。

这套哲学有很多有积极的方面,比如

  1. 肯定人的自由,主张人要行动,去克服困难,体验生活。
  2. 它拒绝了外界的权威,比如神、上帝;灵性在它这里更像是一种力量来源,一种工具,生命的决定权还是在自己的手里。
  3. 主张解决问题是促进人进化的过程,它让人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困难,提供了某种人生意义的同时也能很好的排斥享乐主义,消费主义。

但有些怀疑笔者也想提出来

  1. 灵性的说法还是太唯心了,太过于接近宗教,虽然施图茨本人没有发教但这个思想很容易朝那个方向演化,人总是很难抵御信仰的诱惑,毕竟它给人的精神支撑还是太强大了。
  2. 灵性被神秘化了,过于推崇灵性可能会让人放弃理解宇宙的奥秘只专注于内心的充实感。我也愿意承认存在更高意志或者进化力量(不管他叫什么名字),但我也愿意研究它,进一步理解它。 有可能施图茨曾陷入了某种心流的体验,这种生理体验给了他灵感;也有可能是在帮助其他人的过程中让他体会到了自己生命的意义,从而实现了自我和病人的双重拯救,或许他该感谢的是自己而不是归功于灵性。
  3. 困难和痛苦确实是成长的阶梯,但很多人就是走不出来,也许他们接触工具后能获得救赎,但大多数人并没有钱去看心理医生,况且 只专注内心与进化力量的链接去获取能量,忽略不公平的环境所造成的普遍性的痛苦,并不能治愈一个病态的社会。

总的来说施图茨的思想还是积极的,他鼓励人们成为创造者,这是他作为一个心理医生从业几十年对这个充斥虚无的世界开出的一剂药方,而那些工具也确实经过了大量临床检验,非常值得用起来。

七、其他话题

7.1 抑郁症是真的吗?

抑郁症当然是真的,但是关于它存在不少争议。

毕竟这种病没有肉眼可见的创伤,说得了就是得了,无法反驳,加上曾有过很多明星公关用这个病做借口来博同情,让不少人对抑郁症有一种怀疑。

再加上一些左派小将的鼓噪,将抑郁症污名为小布尔乔亚的文化,认为抑郁症不存在,真正存在的是资本主义制度对人的异化以及同这种制度沆瀣一气并火上浇油的医药产业,那么多的无产阶级打工人产生的心理问题本质上都是这种异化的体现。

不能说这些左派小将全是错的,他们确实指出了当代人精神问题的一部分来源是制度性的压迫,但不能否认抑郁症。比如经历了校园暴力从而跳楼的孩子,他们的压力来源就是周围孩子人性里很单纯的恶,跟资本主义没有任何关系。

国内心理咨询行业发展严重不足,大家还不能分辨心情不好和抑郁症的区别,大部分人出现心理问题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求神拜佛和中医解决的,大量心理学专业的毕业生拥挤在HR岗位或者成为婚恋网站的红娘。

诶...

其实施图茨的生命力金字塔理论挺好的,难受了就可以做这三件事:锻炼身体、开始社交、写东西。如果不想动就用逆转渴望工具,太拖沓了就用用危机工具。

7.2 关于思考视觉化

为什么施图茨的工具是有用的?忍不住想这个问题。

施图茨做了主要帮助咨询者做了两件事

  1. 用小卡片把工具画下来
  2. 闭上眼睛,描绘场景,然后感受爱与温暖

发现它他主要在做一件事,帮助咨询者把思维视觉化

视觉化的思维有很多好处,比如

  1. 它能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
  2. 激发人的创造力

咨询者往往是带着痛苦而来的,这种痛苦无形却又重如泰山,这个时候若能告诉咨询者,它叫因素X,它是你身上的一个影子/一个迷宫,这时候痛苦就具像化了,变成了一个可以处理的对象。

再比如说危机工具,人往往容易及时行乐而放弃长期需求,比如刷短视频停不下来。这时候想想那个生命尽头病床上的愤怒的自己,长期需求就变得很具体了。

八、结尾

菲尔·施图茨并不是一个传统的心理治疗者,它抛弃了科学的理性精神,拥抱了灵性(很像晚期的容格)。他所有的工具都是在引导人们从那个灵性的领域汲取能量。他很狂热,对自己的发现很有自信心,因此他也很积极的让咨询者接受并使用他的工具,毕竟在他的价值观里,这些工具并单纯是他的创造,而是最高意志借他之手送给世人的爱。

电影IMDB评分并没有豆瓣这么高,相关的书评分也不高,想想其实也正常,毕竟是鸡汤。

但我确实被电影的真诚打动,被施图茨身上的那种温暖和坚韧打动。

一切的路都是自己选的,之所以这么选,是因为认同它,愿意这样子去做。

 5 ) 雨天窝在家里治愈自己

运动和饮食的重要性:健身房我忙起来就不常去了,可以用一年的时间尝试建立早晨健身的习惯。饮食现在不需要太控制,还是怎么开心怎么来

主动拓展人际关系-每周抽出时间和亲人朋友进行连接,不管是否有回应,我要做出分享的动作

写作-增进与自己的关系-改变一下思路,不仅要感恩对我有明显积极作用的事,也要感恩看起来不利于我但是让我有思考的事

所有人都在快速前进,想逃避正在发生的事-慢下来

痛苦,不确定性,不间断的努力 使你快乐的是应对这三种东西的过程-没有尽头,不会因为发文章就快乐,不会因为毕业就幸福,每天都有新的挑战和烦恼,事物和人都在发展变化,专心于过每一天就好

每个人珍珠上都有一坨屎-大家都一样,没有完美人生

我的一些自我感动分析:我会做一些看起来是个好人的事,实际上是自我感动,亲密的事要对亲密的人做。我必须要承认人和人之间的冷漠,但不能放弃对自己生活中人情味儿的追求,所以,我需要第一鉴别身边的人,舒服就相处不舒服就远离;第二,不要轻易对陌生人展示善意和自我剖析;第三,要对爸爸妈妈好。

我的阴影面,从某些方面来讲,成熟的生活方式,游刃有余的厨艺,等等这些会吸引我的东西,也会控制我,我不喜欢和控制欲强的人一起生活,这一点很明确。刚我感到舒服的关系是,我能在这段关系中感觉到被尊重,并且我有付出,且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与被赞美。压力和时不时的贬低是我非常排斥的。Take care of myself and go home with myself. 受害者心态:前男友辜负了我,师妹欺负我,师姐精神暴力我,师妹抄袭我的想法,大师姐吸血。-我最近不开心的原因。虽然这些都是事实,这个世界的冷漠。但时间转瞬即逝,我没时间浪费在这种破事上。最紧迫的是我的身心健康和实验。--以及让我明白目前为止,不要对人和人的关系抱有幻想和期待,关系的底色是利益,是博弈,我想要的是人和人之间的情意,那就只能在频率合适的人那里找,不要轻易相信别人,先观察先判断,再思考要不要深交

丧失实验:最重要的东西都能接受放弃,还有什么是不能失去的呢?

 6 ) 被称为“好莱坞里一个公开的秘密”的心理咨询师是如何治愈整个好莱坞的?---《施图茨的疗愈之道》详解

电影里希尔讲了这样一个笑话:“在你讲述痛苦的时候,你的咨询师拿着你的钱却只是安安静静地听你讲,你的朋友却会在你讲的时候疯狂插嘴,不请自来提出一大堆乱七八糟的建议。”

于是你想起上周的一天晚上,约了朋友喝酒想要倾诉一下。两三杯下肚,你刚准备大倒苦水,只听对面飞来一句:“其实我最近......”紧接着就是一篇即兴五千字的演讲稿,从跟初恋第一次牵手说到孩子最近进入叛逆期,你感觉从盘古开天地听到了新中国成立。Ta终于讲完,但你刚才那几句卡在喉咙里还没说的话早就没了耐心,滑回肚里找不见踪影。于是讪讪刮肚搜肠,找到两句安慰的话应付了一下,“不对,搞反了吧。”你默默地想。

心理咨询师的风评也不太好。即使没做过心理咨询,你也听说过咨询师好像就是一个听人抱怨的职业,职业素养高低主要体现在保持微笑时间的长短上,并且,听一小时抱怨居然能拿五百块。不过Stutz肯定不会同意这种说法,他在跟你混熟以后会笑着说:“你的这个评价不太准确,如果病人每次来的时候能少讲一点他们的破事的话,我可以退他们两百。”然后你们两个人一起大笑。

Stutz的弟弟在三岁的时候突然去世,为此父母崩溃。他说他的童年在那一刻就结束了,而后在又二十多岁的时候突然罹患帕金森,从此起床变成他生活中最困难的事情之一,而从坐着到站起来的时候,他的体力会让他先认真地思考是不是值得这样做。

但他在讲笑话的时候你完全不会意识到他身体会有如此大的缺陷,只有片子里不停出现的他手颤抖着吃药和费老大劲才能站起来的镜头提醒着你。

这样一个人,同时也是“好莱坞里一个公开的秘密”。他是好莱坞最受追捧的心理医生,在他那里进行心理咨询的包括好莱坞里最顶尖的编剧、演员、制片和CEO们。

他是如何做到的?

The Tools

Stutz在弟弟去世以后就一直在承担父母的崩溃,相当于是他父母的咨询师,他父亲有一天对他说:“如果你长大后没有成为一个医生,这个家就不欢迎你。”而在他10来岁的时候,甚至开始会有很多大人愿意向这个小孩子倾诉自己生活中的问题,很难想象这一切对一个十多岁的小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后来,他还是走上了医生这条路。

依靠着四十多年精神科医师及心理咨询师的执业经验,对弗洛伊德的自由联想法的反向使用,同时借鉴了荣格的“原型”理论,Stutz创立了一整套属于自己的治疗体系,他称之为:“The Tools”。这套工具,是他作为一个咨询师治愈力的核心。

要理解“The Tools”,必须先理解它之所以能够产生效果的一些前提原则,这其实是Stutz治疗体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因为如果你无法对这些原则产生认同,你就无法真正从“工具”中获得你想要的治愈。

现实原则:

aspects of reality:pain 、uncertainty 、constant work

Stutz认为,人活着,有三个问题是你一辈子都需要去面对的课题。

永恒课题之一:痛苦

不管是病痛、衰老这种身体上的痛苦,还是在你追求成功之时必然产生的一些失败,这种精神上的痛苦,在你生命的长河里,会持续不断的浮现。而不管是爱情、亲情还是金钱,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可以完全解决所有痛苦。

永恒课题之二:不确定性

人类是地球上唯一可以在头脑中感受未来,长时间计划自己生活的物种,但是这种能力同时带来了永恒的不确定性。当你思绪飘到未来的时候,对某事结果的担心引发的那种焦虑,就是人类在面对不确定性时最本能的反应。

永恒课题之三:持续的努力

当我们被案头各种琐碎繁杂的事情埋住的时候,我们本能的会去想像一种不用努力的生活,想象它会是多么轻松与美好,以至于有时候我们会忘记,如果没有努力,休息也就不再是休息。人需要努力,就像需要休息一样,这绝对不是让你安于一份消磨自己的工作,或者说给搞垮自己身体和精神的996去找理由,而是说你应该去找到一种平衡。而不是去幻想一种不包含任何努力的生活,努力可以来自任何领域,它不一定是来自工作。

努力给生活带来的意义感,是一种终极的自主感觉,它会让你清楚的知道你生活里面创造出的果实都来源于你自己的努力。

之所以叫一辈子的课题,意味着,这三个课题并不存在一个完美解。它们会不断在你生活中重复出现,你只能想办法改变你与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改变你如何看待这三者,改变你如何接受它们并加以行动,世界上并不存在一种happily ever after的生活。

我们通常只会想到自己想要什么,我们想要成功想要金钱想要好的亲密关系。但我们往往又会遗忘掉这些欲望中会永远包含着这三个课题,你需要持续的努力才能成功,你需要面对不确定性才能在投资中获得回报,你需要不断沟通不断付出才能经营好亲密关系。一个选择好好面对这三者的人,会在跟这三者的相处中变的坚韧和成熟,在越来越懂得如何处理这些课题的同时,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一个一直选择逃避这三者的人,只会迎来更大的痛苦:脆弱感和失控感。

“生活的秘密是,接受你永远不会知道所有的答案,没有人会知道所有的答案。而幸福取决于你如何去接受这一点,以及你如何在接受以后去行动,但是首先是要接受它,因为如果你不接受,你脑子里总会用可以克服它或消除它的想法,但是这是你无论如何都无法完全做到的事情。”---Stutz

但如果连你一点点能量都挤不出来,是真的再也不想努力了应该怎么办?Stutz会告诉你,先从提高自己的Life force开始。

Life force的三个层次

自我原则:

1. Life force:

我把它称之为生命力量。在生命力量的三个层级中,最基础的,是你与自己身体的关系:包括锻炼、饮食和睡眠习惯。不管你相信与否,它对你精神状态的重要性会占到85%。去年对我影响最大的人之一,神经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Andrew Huberman说过:“神经系统本身与我们脑子中“我”这个概念实际上是一体的。”所以好好照顾你的身体,其实就是在好好照顾你的精神,这甚至不是因为你的身体和精神会互相影响,而是因为它们实际上是一个东西。

三个层级中的第二层,是你与其他人的关系。就像《被讨厌的勇气》中提到的阿德勒的那句话:“一切的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进化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类之所以需要朋友、需要社会支持、需要跟其他人建立链接,是因为自从几十万年前人类起源开始,一个孤独的人一个离群索居的人就意味着生存的几率大大降低,这是深深埋藏在我们神经系统底层几十万年来的根本需求。所以“孤独”这种感情和感受,实际上是你的神经系统在告诉你,你需要社交了。所以Stutz说,人际关系是一副抓手,是把自己拉回到正常生活的一个着力点,但是你必须主动,逼自己开始主动的和人接触。如果你没有能量主动,起码不要拒绝别人。

Life force的三层结构其实很像马洛斯需求的金字塔,只是更多是关于人的精神状态,我们对食物生活水的需要,就像精神对良好身体的需要;对人际关系的需要,就是马洛斯需求中层的归属与尊重需求;而在顶层,与自我的关系维度,Stutz这里更多讲的不是追求,而是人在脑中自我叙事形成一个个很小的结,但是结打多了,就会在精神上出现危机,比如当你觉得自己很懒惰,又不知道如何改变,有个小人在脑子里不断批判自己的时候,当你把这些小的结都解开了,你与自我的关系就会变得通畅起来。

马洛斯需求

2.Part X: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Part X,Stutz说它是the judgmental part,the antisocial part of you,是你不断在脑子中评价自己的那个部分,是那个不愿意向外去表达去社交的部分,它是你内心里告诉自己“你做不到”的那个声音,voice of impossibility

Part X试图阻止你改变或成长。

人在面对压力时最常有的两种选择,是战斗或者逃避(fight or flight),Part X就是那个在你内心深处明明对这件事很渴望,但是还是会告诉你,“快逃吧,你不行”的那个声音,它是你内心里住着的那个大反派。不管你战胜多少次这个大反派,鼓起了勇气去行动,它,都会回来。

3.The shadow:

与Part X不同,Part X是关于行动,关于未来,而the shadow,是每个人都有的那个阴影,是你讨厌自己的那一点,是你为自己感到羞耻的一面。它可以是你藏在无法控制的购物欲底下的外貌焦虑,也可以是你与父母发生矛盾时,那看似是攻击性,实则是对突然陷入到与父母那种不好的交流模式中的本能反应,它是那个你不接受的自己。你的阴影需要关注,但是不需要外界的关注,它需要你的关注,Stutz说:“It's the acceptence of a true self.”

4.The snapshot(aka the realm of illusion):

“快照”是脑中那个“如果我有500万一切就都会好了”的念头,是脑中那个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完美图景(完美工作、完美对象、完美生活), 你会用它来评价自己的现状,而无论怎么比,你都不会对现状满意,它使你无法感恩当下拥有的生活。

The tools:

1. Radical acceptence(主动全然接受):

在一切事物中寻求意义,好的事情对我们来说容易接受是因为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到它好的一面(好的比较明显),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困境一定有它的意义,我们需要训练自己用一种新的目光新的角度来看待困境,在困境中看到那些对你有好处的积极的一面,在你的脑子不断建立这种即刻的条件反射,不要允许自己去做判断,不要允许自己告诉自己任何负面的东西。因为只要找到意义,我们就可以不被消极的情绪所支配,并且开始行动,如果你能在困境中找到积极的地方,你就能在任何情况下找到机会。

人在面对任何事情的时候,有两种状态不会让你陷入负面情绪的漩涡,一个是接受一个是行动,Radical acceptence起到的作用也就在此,它能帮助你接受现状,也能指导你接受现状后的行动。对Stutz来说,帕金森让他创造出了属于他自己独一无二的治疗方式。对希尔来说,拍摄前夜的失眠帮助他找到了几个第二天拍摄的新点子。

2.String of Pearls:

每一次行动,都是我将下一个珍珠串在串上的时刻,每个珍珠的价值都等同,也就是不管是完成一次大考还是打起精神从床上爬起来去健身,当你没有能量的时候甚至连仅仅起床也可以是一颗珍珠,所有行动的意义都相等,小目标中同样蕴含着巨大的意义。

每个珍珠身上都会有黑点,它代表没有珍珠(行动)是真正完美的,追求完美主义很多时候是行动的敌人,不要做那只布里丹之驴,那只饿死在两堆一模一样的干草面前的驴,因为它不能对究竟该吃哪一堆干草作出任何理性的决定,我们需要做的是那个不停把带有黑点的珍珠一个个串在项链上的人。这个mindset也很像对我很有帮助的一句座右铭:”Every action is a vote for the person you want to become.”它来自詹姆斯·克莱尔的《掌控习惯》。

Hill这时候开了一个玩笑:“我的mindset恰恰相反,我每做一件事的结果都是屎团,但是这团屎里面一定有值得我去学习的珍珠。”Stutz大笑:“这句话我偷走了。”

3.The sun is always up there:Part X就像一团黑云,它会挡住阳光,变成了你当前的心情,但是太阳是永远在那里的。记住这点非常重要,同时这点很像是正念冥想里的一个概念:念头像是海浪,一波又一波,但是海面终会恢复平静。只要观察情绪,不要参与其中,就能安然渡过,这也很像行为认知疗法里的那句:”You are not your thoughts.”

尾声

几年前的一天,Hill的哥哥因意外突然离世,Hill说那天是他人生中最困难最崩溃的一天,当他来到Stutz的咨询室里的时候,Stutz为他拍了一张人像照片。

四年后再次看到这张照片,照片上的Hill有种异样的宁静,就好像“被剥去了一切虚假,照片里我还坐在沙发上的这个事实,它推翻了一切不重要的东西。”

Stutz对他说:“它摧毁了一切你曾经以为离开就无法存活但其实并不必要的事情,照片里的这个人从地狱回来了,完完整整的,我非常喜欢的是,这场归来是以一种平淡无奇毫无戏剧成分的方式发生的。虽然看起来可能不像,但是我认为这张照片就是胜利本身。”

Stutz有一段穿越了40年的亲密关系,因为另一方的家庭原因和他帕金森的原因,这段关系在40年间断断续续。在讲述这段故事时,Stutz会皱眉会咬嘴会试图用他一贯的玩笑转移话题。于是希尔马上对调了心态,穿上了咨询师的那个角色,用几个问题引发了Stutz自己的思考。Hill问他是否想要再联系那个人,去讲述他现在对两个人关系的感觉,Stutz说他有这种冲动。因为Hill的引导,Stutz也发现自己真正的问题所在:“我觉得我潜意识里好像错误的把治愈(对帕金森的)这件事和亲密关系链接在了一起。”

“但帕金森是不可治愈的。”他意识到正是自己这种错误的信念(part X)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他对亲密关系的恐惧。

在影片结尾,已经Stutz给她打过电话了,对着镜头他说:“她是我在这世上最亲近的人,我们年轻的时候不想谈恋爱,主要是因为我,我没有意愿去维持这段感情,但现在我有了。”Hill:“你后来联系她的时候,你们的对话怎么样?”

Stutz:“在这段对话里我发现我没有全心全意投入的去做一件事。”

Hill:“你觉得你们俩人之间谁更害怕去尝试一段真诚真实的亲密关系?”

Stutz:“100%是我”“你觉得你能够抛开恐惧去尝试吗,或者你想去尝试吗?”

“是的,我打算尝试。”

“希望的结果是什么?”

“希望这段关系能work out。”

在二刷这部电影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这部电影除了介绍了Stutz的tools以外,电影的另一个本体,正是两人在咨询中建立的这种关系。为什么整部电影会如此治愈你我,可能就是因为,一个咨询师和一个病人竟然也可以生长出一种既是朋友又互相治愈的关系。

对了,开篇Hill讲的那个笑话其实只是笑话的一半,整个笑话是这样的:“在你最抑郁无助的时候,你的咨询师拿着你的钱却只是安安静静地听你讲,你的朋友在你讲的时候却会疯狂插嘴,不请自来提出一大堆乱七八糟的建议。实际上你真正需要的是一个安静听你讲的朋友和一个可以真正给予你人生方向和指导的咨询师。”

片尾快结束的时候,在聊到面对失去这个课题的时候,Hill很正经的说:“我明白我需要接受失去并且带着这种接受活下去,但是这世界上还是有那么几个屈指可数的人是我真正不想失去的。”

Stutz说:“我也不想失去你,但是我能怎么办呢?”然后笑了。

Hill一边点头一边装模作样地盯着Stutz:“I think we should get married.”(我觉得我们应该结婚。)

Stutz顺着他:“I wanna a preup then.”(那我要签个婚前协议。)

两人都笑了。

PS:

Stutz以及他的合作者Barry Michels创建的TheTools网站:

//www.thetoolsbook.com/

网站里有更多tools,可以直接应对到生活中的某类情况,比如当你感到愤怒、后悔、自责等,使用tools的时候有点类似冥想以及催眠的体验,是一套需要不断实践去内化的mindset,在彻底内化后可以立刻改变你看待逆境的视角,将不愉快的经历变成一次机会。

 短评

与自己和解并用爱包围自己,不着相,用大爱来冲淡执着

6分钟前
  • hanstveit
  • 推荐

没有人可以逃避痛苦、不确定性和不间断的努力,首要的是提升生命力,包括身体 人际 自我三个层面。时间转瞬即逝,不要把时间耗费在力求他人给出的公平 补偿之事上,不要让这些破事儿把人生搁浅,珍珠里有污浊,也要把下一颗珍珠串在绳上。全然接纳,从自身行为中获得平衡感,应对然后从中找出积极的东西

7分钟前
  • 南熙
  • 推荐

他好爱他,以至于要拍一部一个半小时的电影去“留住”他,而这或许是一个心理咨询师或者说一个人类,最大的褒奖。感激这部纪录片,让千里之外的我,也真真切切感受了一次the grateful flow。

8分钟前
  • 明天再做是笨蛋
  • 力荐

每个行动都是带着屎的珍珠,需要你亲手串上,它们拥有一样的价值。

9分钟前
  • Valerie
  • 推荐

是,不可能每次都赢的。不管有多害怕,先行动起来啊笨蛋。以及,不存在比书写更有用的自救小撇步了。想起Jean Rhys的「当我快乐时,我便失去了创作的欲望。我从不试图描写快乐,也不认为有谁能够描写快乐,事实上哪里有人拥有长久的快乐?但是如果可以选择,我选择快乐而非写作。」但写金句是写,写屁话也是写。什么提升生命力、激活潜意识不在话下,一笔一画连接自己与全宇宙啊朋友们!

12分钟前
  • Yamayama
  • 力荐

深夜疗愈。生命力(body饮食运动睡眠people建立连结yourself书写了解)“无法逃避的现实: 痛苦,不确定性,需不间断地努力”与the X part共存,挑战得以成长“你会不会有时候觉得 谁欠你一个道歉”倾听你的阴影面talk to shadow生活必须向前推进,不被困在迷宫里。“你想追求正确还是想创造新事物?”串珍珠,每件事价值相同,不断串下一个gratefulness 在感恩之流中发觉创造,冲破乌云

15分钟前
  • Triste Sugar
  • 力荐

LIFE FORCE. X PART. STRING OF PEARLS. SNAPSHOT. THE SHADOW.THE MAZE. ACTIVE LOVE. GRATEFUL FLOW.

19分钟前
  • 你虎哥
  • 力荐

心理医生也有心理问题,能像他一样去分析自己的问题,将心理问题袒露出来,用这样的方式,把他解决问题的工具教给你,是一件很勇敢坦诚的事情。

21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Fill说他和Jonah有同一种病,都会“不断通过讲笑话来回避自己的真实情绪”。比起纪录片中展示的一些tools,这两个人相互之间能做到这种程度的袒露是最打动我的部分,咨询与被咨询的界限模糊了,更多是全然的信任与交付,感受到关系的流动与共振,以及自我剖析中的巨大力量。其他地方虽然理论基础但Fill的归纳和展现方式非常有他的个人风格,也对我有所启发——人必须与三种东西共存:痛苦、不确定性、日复一日的努力。重建生命力的要点:运动(比起自律,改变看待它的角度更有效)、饮食、睡眠;与他人的关系;与自我的关系(写作能帮你发现不知道自己知道的东西)。每个行动的价值是同等的,努力的进程就是在绳子上串上一颗一颗的珍珠,尽管每颗珍珠里都有屎点,但没关系,还是要持续不断地串上珍珠。

25分钟前
  • 渣渣
  • 推荐

看完后对自己说:Asshole, be grateful

30分钟前
  • 你的朋友小张
  • 力荐

离开北京、走向咨询室的高铁上,难能可贵的两小时

34分钟前
  • w901_
  • 力荐

7/10

38分钟前
  • Valuska
  • 推荐

我们每个人,无论是谁,都要学会与痛苦,不确定性和持续的努力共存。完美这个词,不存在于人类的身上,只要是人,没有完美的,再厉害的人也会陷入情绪的漩涡,但是你可以选择,及时跳出来。二十多岁患上帕金森,年幼失去弟弟,在74他依然在治愈自己,我们都该这样做,用感恩之流去感恩,让温暖的力量充盈,看见圆满的自我。

41分钟前
  • 力荐

很有野心也很赤裸作品,对于我而言对therapist 坦白自己伤疤已经很难,还要把这拍出了,拍得好看,感觉这个想法很疯狂。救人难自救,感觉有时候知识不一定能帮助自己的,特别是情感面向问题,无解。想起理科太太卖心理咨询课被人骂,搞不好拍个电影会比较好🤪

42分钟前
  • 啫哩啊
  • 力荐

是谁本打算休闲但是中途拿出纸笔记起了笔记?哦,是我。

46分钟前
  • 名字特别酷的人
  • 推荐

你所仰慕的人同样会遇到心理问题,人的出厂设置即是如此,摆脱不了痛苦,无法逃避不确定的生活,必须忍受不间断的努力,对快乐渴望至极,却不愿直面内心阴暗,学会与失败相处,有勇气展示脆弱,正视羞耻难堪,全然接纳真实的自己,世间没有完美之人,人永远不会知道所有答案,突破云层,拥抱太阳。

51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我也想看stutz了,看他的脸就让人平静(抖抖抖抖也是(filmmaking as tools

54分钟前
  • 推荐

过了心情极差的两天后看完似乎有被治疗到一点。这么personal的互动模式很特别,我也好希望my therapist just give me advice. 话说网飞是不是可以介绍Neal Brennan去看看Stutz.

55分钟前
  • 三七
  • 力荐

真诚、实用、伤感的纪录片。Philip Stutz自成一套的理论和视觉化工具感觉很实在,虽然很多内核的东西都是老生常谈。自认为Jonah Hill是非常成功的演员了,成名之后依然受到那么多心理上的困扰,但其实就像Philip所讲,作为人,一生必定经历痛苦、不确定性和不间断的工作。Jonah和Philip的忘年交的友情也很感人,双方坦然表达爱和不想失去对方,可是一个70多岁一个30多岁,离别其实就近在眼前,只能靠一个又一个笑话冲淡伤感。

60分钟前
  • latitude17°
  • 力荐

“你必须展示脆弱 否则无法前进”

1小时前
  • stranger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