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市城

HD

主演:赵寅成 / 南柱赫 / 朴圣雄 / 裴晟祐 / 严泰久 / 金雪炫 / 朴秉恩 / 成东日 / 郑恩彩 / 刘五性 / 吴大焕 / 张光 / 吴代焕 / 史蒂芬妮·李 / 吕会铉 / 刘尚宰 / 郑成日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18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安市城 剧照 NO.1安市城 剧照 NO.2安市城 剧照 NO.3安市城 剧照 NO.4安市城 剧照 NO.5安市城 剧照 NO.6安市城 剧照 NO.13安市城 剧照 NO.14安市城 剧照 NO.15安市城 剧照 NO.16安市城 剧照 NO.17安市城 剧照 NO.18安市城 剧照 NO.19安市城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时事三杯酒

在一个时局里,底层百姓的某些口头禅总是最能说明那些复杂纠结的社会情绪,比如“干你娘”这句国骂,愤怒激动,粗俗透顶。
不过,多次展示这句口头禅的电影《悲情城市》,却是那么的淡然与苍峻。

对于那些喜爱好莱坞的观众来说,看这部候孝贤的电影简直就是自虐,尤其是当他们对那段动荡历史缺乏了解的时候。更何况,这部长达150分钟的影片情节那么零散,镜头冷得那么让人无法靠近,甚至节奏也有拖沓之嫌。
我看《悲情城市》,感觉有如候孝贤的名字那样,令人感觉亲切乡土,而激情内敛到难以言说。零碎走笔,谈几个方面:
一是故事。本片故事时间跨度为1945-1949年,台湾正值光复后的重建和内部危机,特别背景为1947年发生的“二•二八”事件。在乱世中,个人的命运无论如何挣扎,总是连沧海一粟也不如。影片中,林文雄是林家四兄弟的老大,粗俗而温暖可爱,他接替在日据时代以“大流氓”自居的老父,以一人之力艰苦主持家政;他本来是一个旁观者,他只想笼着三个弟弟,以求一家平安,却终究抵不过时代乱流的卷裹,死于黑帮倾轧,其他三兄弟也无一善终。如此,林文雄的那句口头禅就是贯穿全片的本省人战后情绪的象征。
不过,像朱天文所说,侯孝贤的电影是抒情的而不是叙事的,在他的电影里找故事注定要失望。与其说,散文化的《悲情城市》关涉的是本土家族故事,毋宁说是引领我们思索那段时局的荒谬与历史的残忍。在基隆和那个九份山小镇之外,有一个更大的“城市”或历史梦魇,被隐藏于断断续续呈现出来的林家四兄弟的遭遇当中。但是,本片任务并非叙述悲情事件,甚至也不是讲述一个完整的乡土悲剧或情感故事,林家的命运只是一面镜子,折射的是对时代事件及其矛盾的感觉和思考。
二是场景。在本片中,除林家外,医院是最重要的场景之一,因此你无法期待这是一个温暖的故事。全片以宽美日记的低浅旁白为经,而在纬线上暗自腾挪,将悲剧时代的平民、知识分子、进步人士,以及大事件和腐败世局投射在乡村社会的片断,无不聚散于这一方寸之地。各色人等,白亮的日光、空洞的眼神、慌乱的脚步,以及殉道者的鲜血和沉重的传闻,以及潜伏于风雨的爱情……一一登场。
滴水藏海,蝼蚁活命,医院显然是一个极具隐喻性的场景。可是,救得了人命,救不了时局。与世无争的护士吴宽美是全片主要人物中唯一的事件旁观者。由于林文清是哑巴,她和她必须笔谈,而他们的对话被巧妙设计为黑白字幕,既使历史事件得到隐晦交待,更增添了混乱时局中的一丝暖意,使观者不至于因为过分忧伤而浑身冰凉。
三是风格。《悲情城市》显然是一部风格无比峻冷而又大气的影片。首先,你不能寄望于它有一个完整的叙事,所有的故事都分散在林家四兄弟及其关联人物身上。换言之,导演营造出一种类乎上帝的视点,俯眼旁观一切人事,即使它是一部民间史诗,也只是按部就班地在某种预设和目光下走个过场。片中两场戏的处理可见一斑:林老大被枪杀后,葬礼下来紧接着就是老四林文清和宽美的婚礼,热闹的喜庆像被冷水稀释,林老爷子一脸戚戚。
其次是镜头处理强调内部调度,特别之至。全片多采用机位固定的长镜头、大全景,即使有内部动作,也让人感觉沉凝;吝啬近景,几乎没有特写;尤其是在无法述说的时候,更多次干脆切向九份山静默的空镜头。这种隔岸观花的刻意处理显然不是讲故事的风格,而它营造出的距离感却拥有一种诱人入戏的力量。
再就是整体画面感。由于风格化的镜头和节奏处理,《悲情城市》像一纸不动声色的白描,又是一幅缓慢泼墨处处凝思的水墨画,简单而深邃;即使婚礼现场其色调也是趋于沉甸,而哑巴的文清便是这画上的无穷留白,沉默中其实潜流暗涌。片中还有两处,一是林老大死后,苍鹰飞过九份山的天空,画面的诗意流动也是沉稳而有节制的;二是宽荣死讯突传,我们没有看到宽美失声痛哭或大幅度的动作,安静中压抑着悲情,一如全片淡然抑制的美感;音乐运用也极为自然,它总是在最需要的时候不经意间“压”上来,不是扬上来,激起观者内省的阵阵涟漪。

看《悲情城市》,安静、平易中总有一种恍惚感。
时事三杯酒,流年一局棋。影片结束时,镜头又一次久久悬停在林家饭厅的彩色玻璃屏风前。导演真是用心之至,令你懂得,“当太多话语藏于心,最华丽的倾诉便是沉默。”
是谓,于无声处听惊雷。

 2 ) 想记下的两处

想记下来的两处:
  
  一处是在30分钟处,林文清,吴宽荣,宽美,一起看静子小姐回日本前留给宽荣的竹剑、诗搞,和服。
宽荣说:
   日本人最欣赏樱花,那种开到最满最美的时候,一同离枝入土的那种情景,他们认为人生就应该是这样。明治时代,有个女孩跳瀑布自杀,她不是厌世,也不是失志,是面对这么灿烂的青春,怕它一旦消失不知道如何是好,不如就跟樱花一样,在生命最美的时候随风离枝。
  
  
  一处是在143分钟左右,宽美写日记:
  
  “今天下午,听到今年第一次春雷,声势很大,一阵又一阵,像要把山跟海都叫醒一般。下午山里有人来,哥哥托他来跟文清拿钱,说他们需要一些经费,要印东西,要教育民众。那个人说,常常来跟文清拿钱不好意思。
  他们不知道我们常常在等他们来拿,因为来拿钱我们就知道他们没发生事情,都还在为他们的理想努力,我们才安心。
  阿谦已经会出声了,昨晚抱他喂奶的时候,他好像在叫妈妈,我好高兴。跑出去叫文清进来听,等我看到文清,才想到我真笨,他怎么会听得到。
  东西都在涨价,邻居都说日子不好过,可能我比较不会想,因为我只要看到文清和阿谦在身边,就觉得日子很好,很幸福……”
  
  这一段,只看文字,朴素而深情,是好看耐看的文字。
  可用电影来演绎,更胜于文字,是美。
  辛树芬的声线、语速里,有自然生发的温情和宽谅。好像无论这个世界如何糟糕,她都会原宥一切,有平宁圣洁的美。
  
  画面中,宽美跪坐在矮桌前握笔书写,白色衣裙,白色开衫,看不到窗子外面,却感觉到有风,特别轻柔的风。傍边阿谦咿咿呀呀,一只青色的茶碗,一枚粉色的纸蝴蝶(或者是叶子?),简静之极。
  

 3 ) 我从未失去过你

        今天是侯孝贤高峰论坛的开幕式,所以有幸看到了侯导本人。和我印象中的台湾人一样,温和,礼貌,遣词典雅有礼。嘉宾的问题东拉西扯,但是侯导还是能很自然的转到自己希望传达的内容上来,不至于死气沉沉的回答那些泛泛的问题。那位业内人士问:您的镜头似乎都是静止不动的,很慢,也很少切换。侯导说:不动?那是因为那时都是非演员,动镜头他们会紧张,会干扰到他们。。。你看后来舒淇他们,我的镜头也动的。那位人士又说,您的片子都很“实”,相对如今的“眩”,“魔”,您怎么看?侯导说:实是一切的基础。我的主要问题,就是怎么把实再放大。
        毫无疑问,侯导的意图是,透过写实的镜头,渗透更多日常生活的气息和意味,借以提醒我们这些故事,其实就在我们人生的隔壁,而不是需要花钱去坐在黑暗中观赏的银幕上。发掘故事的普世意味,是中国人几千年来的本能,恨不得一个字道尽时间的所有苍凉。
        苍凉,是侯导总结自己的一个词。不光是光影的含义,还有所有表演和构架背后,关于命中不休的轮回的期望。
        故事的开篇和结尾有个小八卦:都看到一个名字,詹宏志。开始是作为策划,结尾是作为某配角人物。才知道将欧美推理系统介绍给中文世界的詹老师是什么概念和形状。瞬间走神想起混孟京辉和王朔的徐静蕾。(后来在别处看到,四位知识分子分别是詹宏志、吴念真、谢材俊(唐诺)和张大春,这..)
        故事从一场分娩开篇:收音机播放着天皇投降的御昭,同时老大的妻子在分娩。在观众和角色一同焦躁的同时,来电了。世界、城市和个人生活的交错,就从此刻开始。听起来无比遥远的收音机,后来却左右了整个大家庭的命运;彼时让人坐立不安的分娩,反而无是无非的自然生长,不过是多了个延续的契机。
        这部片子,从整体来看风格非常清晰,明显受到一些日本市民电影的影响。如同大家的一致评论,侯导很少使用特写,节奏也很慢,多数使用固定机位的中远景长镜头。然而,正是这种固定机位,因为建筑和街道的i位置固定,全靠导演调度演员的走动和动作体现出流动的生活气息以及日常化的强调,配合近乎真实生活的嘈杂声响以及克制的音画异步效果,对即将发生的戏剧化的剧情起到了充分的延迟和烘托作用。而且,在不同时段出现的同一机位,很容易通过光线的差异和着装的差异,体现出时间的流动和风气的变迁,更适合以较为委婉的方式指出时间的变化,正和侯导反复强调电影是“时空变化”的理念契合。几处场景都可看出导演精细的构图安排体现出真实的层次感。除此之外,侯孝贤在室内戏中表现家族的仪式化的日常生活场景时,演员的调度和走位也脉络清楚,灵活自然,全无烟火气息。侯导深谙中国文化的抑扬之道,越是惊天动地的消息,越做平淡表现。天翻地覆的国家消息,往往都是收音机播报而已;人物的爱恨情仇,也因为主人公是聋哑人,用默片化的字幕做一个总结。几处砍杀和死亡的暴力镜头,不是黑暗中混乱的声音中偶尔露出的肢体,就是远景砍做一团的小小人群。越是到具体人物的命运,镜头才会稍近,展现人物在特定场景下的情感反应。在感情累计至一定程度时,侯孝贤会安排一个非常缓慢而安静的远景,对这个情感加以平复和蕴酿;直至无可释怀时,镜头直对整个苍茫而寥落的海岛,雷声滚滚而至,是非常浓重的诗人气质和悲悯情怀。
        从结构来看,这部电影的头绪虽多,但是结构丝毫不乱。开场是一个面临巨变的大家庭,好像一棵开枝散叶的大树;大哥作为主人公之一,专来负责应付世间的人情世故,消解悲剧的意味。实际上,有好几场戏都使用大哥的憨直来制造小的包袱,放松观众的神经。老三的不务正业;老四作为聋哑人,先是与世无争,然后毅然投身革命,其实都是不顾现实而执于妄念的一种。从几位老师喝酒对国民党解放台湾的疑虑开始,以及从老三退伍回来,被上海佬诱惑走私开始,故事进入了一个汇聚的过程:各个分支逐渐削减,老大试图保护和挽回局面,但是往往不如人意,几番波折后三弟被人打成了傻子;时局混乱,幼稚的知识分子纷纷夭折,只剩下老四被惨剧所震撼投身反抗运动。最终故事聚焦至这个家庭本身,到老大意料中的意外身亡为止,几乎不再有任何悬念。最终,镜头落入祖孙三代的晚餐,老者麻木,中着痴呆,幼者无知。所有其他参与故事的人都以死亡或者坐牢的形式离开了故事。
        这样就汇总到了一个主题:关于政权的交替,新统治者的粗暴和无情,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基于利益的激烈冲突。开端是丰富多样的生活,结尾是了无生趣的破碎家庭,展示了一个歧零的悲剧。
        在影片开始时,导演用很长一段英文,介绍了故事的背景:二战日本承认战败,国民党接管台湾;由于国民党驻台,产生了一系列本地人和外省人的矛盾。这段话里,有非常清晰的介绍文化差异的部分:本岛人说日语,客家话;外省人则说着北京口音、上海口音、广东口音以及其他城镇口音的人选。在这样的故事背景之下,设定主人公老四是聋哑人,这个设定颇值得玩味和思考。不过,后续的故事证明,即使是聋哑人,也无法逃脱被暴政抓捕,肆意枪毙的时代。
        就表演而言,片中的演员都可以说以本色出演,颇为动人。陈松勇凭借此片拿下台湾金马影帝可以说实至名归,他把性格憨直、处事老练、既有江湖义气又眷护家人的大哥林文雄表现的淋漓尽至。被港台影评界公认为是一位“面对江湖义气与家庭亲情都有真情流露的杰出演员”。辛树芬可以说是侯孝贤可遇不可求的经典演员,完全将自己典雅娴静的气质发挥,营造出一个静的,安定画面和剧情气氛的优美角色。这两个人物,在侯孝贤导演的掌控下,一动一静,一张一弛,犹如太极的黑白两色,贯穿整部电影。而扮演陈松勇的四弟、辛树芬的聋哑人丈夫的梁朝伟,也能充分运用肢体语言和灵活的面部变化,将一个朴素、平和,逐渐走上抗争道路的普通青年表现的让人信服,也算不易。在我看来,虽然梁是极好的天才演员,但是表演过于丰富灵动,反而不宜侯孝贤生活化的电影风格。
        拜吴念真和朱天文两位先生所赐,整部电影的台词极具真实可信的生活气息,又饱含感情的力量和穿透力。

关于青春和爱情的:  
        同运的
  樱花
  尽管飞扬的去吧
  我随后就来 大家都一样

吴老师被枪毙的遗言:
        生离祖国
        死归祖国
        死生天命
        无想无念
分别化自日本俳句和能乐,既贴合时代的文化烙印,又深沉动人。

        悲情城市的人物生活,其实并不在城市,远离那些决定国旗式样、国家名称和秩序的人。然而,他们的生活无可避免的受到遥远的城市的推动,宛如池塘的角落依然被暴雨的波澜所摇撼。
        在那个时代,作为一个聋子,即使不听、不说,也无法不看,只要呼吸,生活,就不得不做悲剧的见证。胜者高呼解放,曰进步,对只求安稳生活的百姓,完全无法理解其意义而如同发出奇怪声音的野兽。
        几十年过去了,侯导的电影终于焕发出别样的意味。侯导含蓄的谈到当时受到检严的管制;如今,放眼中国大陆,几十个民族分布在广袤的土地上,种种的政策变迁,社会运动,文化革命,人口迁徙,民族融合,改朝换代带来的文化冲突,压制和反抗,至今依然不见半点声音。

        

 4 ) 应该是导演讲述过的最为复杂的故事。

以天皇的投降声明开场,开头的半个小时里所有人物尽数登场,略有有凌乱之感,侯孝贤保持在一定距离的固定镜头一定程 度缓解了这一疑虑。影片中间部分,有一个和片头部分类似的镜头,这个82分钟处的段落镜头,是一个明显的转场,在节奏上取得了一个缓和的效果——可以参考 《战舰波将金号》里的晨雾一景。在这个镜头之前,各色人物悉数上阵,并为观众所了解,此时驱动故事的是2个小情节,静子的离开和文良的疯病愈而复发;在这个镜头之后,就是知识分子眼中的二.二八事件及其影响。前一部分的知识分子的场景为后一部分他们的不同命运做铺垫。影片使用了丰富多彩的电影手段——如果 “丰富多彩”可以这样用的话——精巧,细致,又非常大胆。这里不重点讨论故事本身,已经有很多前辈挖的足够深了。
    侯孝贤自由的时空观念赋予了影片非同一般的运动感;他从不用交代镜头,我们自始自终都不知道文清的照相室的环境以及和林家的庄子相距多远,也不知 道文良文雄流连的赌场酒馆位于何处,接在一起的两个镜头往往是两个不同空间,事实上,本片没有向观众交代一个完整而清晰的空间关系。前面也提到了侯在时间 上的大胆应用。这样的时空转换方式是影片的故事决定的——数量众多的人物要在两个半小时里全部完成讲述,侯又习惯用固定镜头,决定了一定程度省略和跳跃的 必然;这些大胆的切换发生在略微呆板的镜头之间,反而为剪辑增添了活力,弥补了镜头本身缺乏的运动感。在时空观念上,至少在这部影片里,侯孝贤和苏联同行 类似,依赖镜头内容组成一个新的空间,只是由于影片内容太多,这个新空间不太明确。这里有一个小小的疑惑:侯孝贤是否刻意如此,淡化空间,使这个故事的产 生能成为一个大时代背景下的一个类型,进而暗示整个时代?

 5 ) 中国的另一种可能

知道《悲情城市》是在2003年的影视艺术课上,老师跟台下不同专业的学生极力推荐这部“神作”。后来回想,他无非说了电影原声带是试音极品,自己一次要反复听上二十来遍,再有梁朝伟哑巴角色因何而来等老段子。他的声情并茂没能搭配上现场放映,但煽动力依然不减。

很快找到机会看了个究竟,一下子就被大气而凄冷的主题音乐所吸引:辛树芬在九份山道上的画外音,金马影帝陈松勇的本色风采,完全依靠眼神和肢体来表演的梁朝伟……。《悲情城市》以港都基隆为题,讲了一堆人的家族事,电影说到底还是在讲个人与时代。一去一来的统治者,催生了太多变故,不变的只有那港口上空的雨雾煤烟。

小时候在闽南地区长大,台湾战争和台海地震时常会成为梦魇的一部分。在地图上显示为绿叶状岛屿的台湾终究是一陌生地名,《悲情城市》的出现让我意识到历史课本上原来有如此多的谎言,即便它们与我并无切身的利害关系。重新去思考另一群中国人的命运,发现他们跟我持有同一门方言母语,爆粗时会干不绝口,而闽南语还能被书写成我从未听闻过的优美旁白和歌曲。

按照外婆的口述,当年国民党96路军败撤,经过家乡时大伙闻风就跑,躲进深山老林里藏得严严实实。后来96路军没能去成台湾,县城里有条马路就以一个日期命名叫八二三。《悲情城市》除了一头一尾,还有个重要日期是二二八,比96路军的溃散要早上两年。经过几十年的政治高压统治,二二八成了个不准开口的禁忌。解除戒严后,台湾电影再一次成为了反映时局松动的排头兵。

二十年记,犹在昨天。某一年某座城,有一个正常日期和普通人的性命成了无辜牺牲品。《悲情城市》的价值除了镜头美学,更在于里面包含的民族记忆。其实台湾取得了哪些方面的成就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中国的另一种可能,哪怕仅仅是在电影上。【影响 - “悲情城市20年”】

-------

2009年香港SUMMER IFF记录 http://www.douban.com/note/43806394/

来香港非看不可的两部作品就是《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修复版)和《悲情城市》(20周年重印版)。今晚看《悲情城市》,片尾好几分钟的主题音乐尚未放完,掌声就起来了(终于不用带头了……),比《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那场要热烈得多。我猜想了下原因,《悲情城市》只有两个半小时,结尾还有强势顶级的原声音乐,情感很容易起来。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有四个小时,结尾是一长串的名单和可怕的静默,逃座的人有些可能遭受了生理的压力,需要出去放松一下。

要说看胶片和置身电影院里有什么不同,那《悲情城市》的差异倒没有牯岭街修复版那么大。以前已有看过两遍,这次就直接抛掉字幕,听对白、看画面了。

我最喜欢的侯孝贤作品并非《悲情城市》,我也特别讨厌别人提侯孝贤就扯小津、称大师。也许有这样的假设前提,我对电影的观感会与常人稍有差异,当然我还要不厌其烦地解释,我能听得懂里面所有闽南话,虽然有些小地方上面有细微差异,但没有经过战后几十年发展影响的“台语”分明就是厦门腔和泉州腔的混合物(注1)。

很多人说《悲情城市》就要大谈诗意如何,真要说有类似感触——自然不会是在脸都看不清的室内场景(注2),大概是在画面每每切至九份山道的外景,电影都要配上一段优美的旁白(OS)或字幕(intertitle),紧接着抒情起来,不像《恋恋风尘》时代完全是用空镜头来填充。

不知道这张电影原声带的影迷已是罕见,暂且抛开SENS,影片选的一些音乐也极好。静子道别时响起的《红蜻蜓》(赤とんぼ),从女声清唱到钢琴弹奏,弥漫着伤感的怀旧气息。话说杨德昌和侯孝贤选用的歌曲经常一样,也许前者的影响更多。有兴趣的还可以比较下几部影片里电灯起到的作用,《青梅竹马》到《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宽美给文清放德国的《罗蕾莱》(The Loreley),文清听不见声音,没办法进入知识分子的讨论议题。音乐成了另外一种注释语言,莱茵河上的女妖,水手们听到她的歌声,船会迷失方向撞上礁(预示了什么呢?)。起音乐的段落确实会带来诗意的感觉,中间还有一些光线处理。这很可能只是简单的柔化加过曝,却跟大部分依赖灯光和打光的段落有显著区分。林家的玻璃反射、酒馆的灯红酒绿还有监狱里纵深走道上反光,这些地方完全能看出后来《海上花》等一些影片的影子。

再到女人唱的 《港都夜雨》,我第一次在本片里听出了是这首歌……,台上戏段到哭腔唱法都很有味道。

四位知识分子分别是詹宏志、吴念真、谢材俊(唐诺)和张大春,怎么区分?很好记。詹宏志是关键人物林老师,戏份较多,瘦长的脸,形象特点比较明显。吴念真最抢戏,擅长说故事。谢材俊和张大春有一半时间是背对观众,后者演那位唐山记者,导致观众对两人可能印象不多。唱918的时候,由于这帮人是现学现唱的,唱到“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时,有个人还唱错词了,听得里头出有个“家乡”的声音。要说这容易混淆的事情,看第一遍电影时,那会还有点搞不起陈仪和陈诚,其实也很简单,《悲情城市》是坏人陈仪,《童年往事》是好人陈诚。

认配角这件事上,《悲情城市》的快感远不如《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围绕林家那家饭桌,结尾入座的三个人是老头子、老三和老二的儿子,老大的小舅子只有夹菜的份。我一边在想是不是那会的传统家族也不允许女性就坐,只有做菜端盘子打饭和收拾的忙活,听上去很不人道,不过要追求真实,也许就该是《悲情城市》做到的这样。

金马影帝陈松勇爆发力极强,李天禄依然超级抢戏,中间上海佬里面还有个家伙梳着今日的马英九发型,相当抢眼。我一度不明白,大哥林文雄捱了那么一枪,趴地上就挂了,没有后事交代没有复仇说明。一个葬礼接了一个婚礼,雾气弥漫的葬礼场景在大银幕上看得悲凉无比。

关键的红猴事件上,侯孝贤依然有点疏忽,这个人物一闪而过,比起其他内容,理解起来要绕得多。毕竟《悲情城市》不全是追求跳跃省略的《恋恋风尘》,最好能一气呵成、前后一体。这点上,宽美的画外音、写出来的语句交流包括前面提到的不同歌曲就要连贯得多,一直没有断掉。

宽美的画外音只是有关心情的絮语小文,“好天,有云”,如果评选华语电影最美的画外音旁白,我觉得她完全可以力压《小城之春》和任何一部王家卫对白流电影,荣登三甲。《悲情城市》有知识分子的气节和道义,更有侯孝贤一向欣赏的江湖(黑道)流氓气。对大陆影迷来说,无疑前一种更为受用,这样的时代复杂到无法用大是大非去定义,然而还是要拿好你的笔、发出自己的声音。

就像打头说的生命最美时随风离枝,辛树芬就此告别了电影圈,完全没有了音讯。这个现象特别有趣(当然我们不需要联系到80年代大陆女星的出国热),她演过了几部侯孝贤电影,邻家的亲和魅力比起杨德昌那边狐媚的杨静怡要好出太多,能如此舍得,自是不简单。然而,《悲情城市》对很多人来说也是急流勇退,新电影就此彻底地跟80年代说再见,台湾电影也在90年代初全面转衰。

侯孝贤没能有一部作品重现当时的辉煌,或许他这一生也只会有这一次。朱天文垄断了跟电影有关的文本记载记录,二人组保持至今。

吴念真跟“侯组”写完了《戏梦人生》,自己执导拍摄《多桑》,他跟蔡振南的相遇就是在《悲情城市》。再有《太平天国》,最后在《麻将》和《一一》里改当演员。

詹宏志,到《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片头,我们依然可见到他,“詹宏志、余为彦、杨德昌,欢迎您观赏”,这个助推手是个人为数不多真正佩服的“新电影人物”。

==========

注1:质疑这段话的,麻烦你去看下无字幕版本的《赵先生》。

注2:来自加里·奥德曼评价《戏梦人生》的老段子。

 6 ) 我们可以听见的悲情

        曾经有人问我,学文学理论有什么用,我开玩笑回答说:“可以看懂文艺片”。侯孝贤的《悲情城市》,我毫无疑问地把它归入了文艺片的范畴,可能是我的文学理论修养还不够,因为对于这部电影,看了两遍之后,才依稀觉得自己略懂了一些。影片的压抑如同它昏黄的色调,一种老电影的历史厚重感伴随着令人心酸的情节舒展,然而,电影的主题——悲情,却是我用耳朵感受出来的,这是一部可以“听”的电影,我不想过多谈论影片的历史题材和政治意义(他们已经被充分谈论了),我只想就我直观的感受,代我的耳朵告诉你它的故事。

听缄默——无声世界中的温情与无奈
        影片的主角林文清,从八岁开始变成了聋哑人,世界对他是残酷的,“他是最聪明的孩子,也许是上天的嫉妒,夺走了他听力”,世界对他又是偏爱的,兄长们卷入黑帮官僚仇杀之中,他却因为身体缺陷,几次化险为夷。除了宽美,他是主要人物中最与世无争的,在那黑暗无情的世界中,无声甚至给他带来了一抹幸福与温和。与宽美相爱、结婚,有宽容的友爱,兄长的照顾,在文清沉默的世界中,无言的交流散发出淡淡的脉脉温情,同时也灌满了逆来顺受的隐忍。
        文清的存在就是悲情的证明,在光复后的台湾,做一个健全人实属不易,做一个残疾人,要在那个社会中默默生存、默默抗争生活,更是不易。他在家族中幸存下来,却为了家族悲剧的见证人,当亲人朋友一个接一个离他而去时,此时还活着的人将承受着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这份无声的沉默,比任何悲苦的陈述更具感伤力,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运用于文清身上,可以牵动任何人的心痛而不受语言、内容的限制,在这瞬间,那种隐忍中的悲歌拨动着我们内心深处的回忆,发出心底的共鸣。
文清的相机,似乎代表了他的性格。以摄影为生的文清,相机只记录、不言语的特点也是文清的特征,他可以含泪吞下社会的不公与不幸,默默地活着直到那些苦难变成了他脸上那无奈而逆来顺受的表情,他是时代的观察者和记录者,无处反抗也无力反抗。最后一部分,文清为自己一家三口拍了合影,但这是他最后的记忆,他那时的表情让我想到了祥子,同样是在动乱的社会中,充满艰辛与无奈的生活,毕竟是要继续的。
文清的世界是陌生化的。与世无争的他最终还是卷入了政治事件。文清入狱时,他的狱友被叫去“开庭”,诵经的音乐响起,文清默默地注视着他们穿上鞋袜,在几分钟的时间里,没有一句话响起,只有陌生化的镜头,仿佛那些在下一秒即将逝去的灵魂在一丝不苟地做着高尚的事业,准备英勇就义。陌生化的无声镜头,正是文清的世界,直到他等来那两声枪响,和他的审判,不,他是听不见的,只能默默接受命运的安排。
离开,是真的解脱吗?家族在兄长死后崩溃,为了躲避因政治事件而受到的追捕,文清带着妻子选择离开。站在车站站台上一家三口静默的身影,并没有向我们宣扬什么,只是安静的展示:离开后就能摆脱死亡的阴影吗?未来的生活将何去何从?
这样的安静,伴随着深刻的忧伤,腐蚀到骨子里,加深了初冬的寒意。

听故事——宽美柔弱而坚强的声音
如果说大哥和宽容的死、三哥的疯,家族的离散是时代悲剧的缩影,那么宽美的存在为这个悲情的时代添上了一抹温情。宽美的对话不多,但是她温婉的声线时时伴随着左右,贯穿了整部影片。一个恬静如水的女子,用她细腻的女性化的日记笔调,一字一句敲打在屏幕上,像黑底白字的诗篇,让电影充满了诗人般的忧伤。
文清和宽美的初次相识,是乱世中的一副唯美的画卷,宁静的山路上,“山上已经有秋天的凉意,沿路风景很好,想到日后能够每天看到这么美的景色,心里有一种幸福的感觉。”淡淡的美景伴随着清凉的寒意,宽美透着莫名哀愁的温柔声线,让我竟一时忘记了影片中的时代,一次永恒的邂逅,谁也不会去想接下来有多少苦难和心酸,满眼中只有对幸福的渴望。
如果说文清是悲情时代的忍声者,那么宽美则是这个时代的顺从者。宽美为文清“讲述”落樱的故事:“日本人最爱樱花那种在‘最绚烂时即不犹豫地凋零’的壮丽,他们认为生命就应该这样。哥哥曾经告诉我,明治时代,有一个女孩,从瀑布上跳卜去自杀,遗书上写着,我不是厌世,也决非失意,而是而对这么灿烂的青春,怕它一旦消失,不知如何是好?不如就像樱花一样,在生命最美的时候,随风离枝那时,好多的年轻人,都被这个少女的死和她的遗书振奋起来,那时,也正是明治维新,热情燃烧的时代啊。”虽然许多爱国青年把这个故事当作为国家献出青春的豪言,但是政治与宽美无关。从她淡淡的语调中,我只能听出她对于这种为樱花和即将消逝的青春的叹息,而不是愤世嫉俗的批判。政治的变动远离这个与世无争的女子,她的眼中只有人性的温情和永恒的希望,哪怕它虚无渺茫。日本殖民政府的撤离,在她眼中不是复仇的快感,而是与好友静子离别的心酸,她心中的人情味远远超越了现实,帮助她在黑暗动乱的时政下,得以永恒地保留着潘多拉盒子中的希望,这是她柔弱而坚强的生命中的闪光价值。
宽美的讲述很普通,只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女孩对于自己生活的描述。就像安妮日记,没有矫揉造作的成分,却散发出巨大的悲情力量。侯孝贤一刀不剪的共时性叙事,让那些想急切知道剧情的浮躁观众沉静下来,安静地倾听女孩娟秀的声音,一如她的字体。特别在影片的结尾,宽美在给阿雪的信中写道:“阿谦已经长牙了,笑的神情很好,眼睛很像四叔。有空来家里走走,九份开始转冷了,芒花开了。满山白蒙蒙,像雪。”如此贴近生活的一封家书,在我们对情节有了初步了解之后,像一个引子,把郁积的两个多小时的叹息与悲伤领了出来,可是那种平和的语调,又使我们把想要抒发的悲情咽了回去,只在心里默默回荡。此时文清被当局抓走,生死未卜,宽美却已经成熟了,起初她对于自然的偏爱还是因为涉世未深,以单纯的眼光去观察这一切而得来的,但是现在,经历了静子无奈的离开,哥哥梦想破灭的离开,文清的离去,虽然她眼中的景色依旧永恒美丽,在那种美丽的目光中却多了她对于生活的理解,对苦难的顺从。儿子阿谦在桌上爬来爬去,她慈爱地将他抱开,生活还在继续,生命在远离她,但是希望一直相伴,如影随形。
柔弱而坚强的女子,因为有了希望,有了如水的纯净与柔情。

听话语——来自各个角落的声音刻画社会
影片的语言是复杂的,闽南话、国语、日语,夹杂在人物的对话中,直观地展现出那个时代的悲剧,就像片中林文雄呐喊中的不平:“我们本岛人最可怜,一下日本人,一下中国人,众人吃,众人骑,没人疼。”经过多年殖民统治的台湾,日语已经和闽南话一样渗透进百姓的生活中,而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却像一个外来入侵者,插入了台湾,带来的更多是不确定以及社会动乱、腐败的加剧。大哥、三哥的死,都是操着普通话的上海黑帮造成的,而文清因“2.28”事件的被捕,也是国民党当局从大陆派去的官员指使的。
影片中围绕“2.28”事件有三次广播。事件发生时,当局的态度是暧昧的,宣称事情很小,呼吁民众克制;可是郁积了多年的民愤早已接近爆发的边缘,外来的投机者入岛寻一份利,拉帮结派胡作非为;外来的国民党入岛求一份权,腐败专政血腥镇压。当事件扩大,当局为了作缓兵之计,提出了种种安慰本岛人民的措施。可是当援军一到,当局却立刻撕下了伪善的面具,对参与事件的社会正义人士进行血腥残酷的反攻倒算,宽容和文清都因为此事遭到厄运。在那样的年代里,爱国济世的青年们怀抱理想,可是却遭遇了一次又一次的绝望,在越来越多人选择隐忍的同时,因为有他们的坚持,才能保护更多百姓。然而导演并没有一味地抨击国民党当局的狡猾,他对于整个历史事件是有清醒的认识的,“2.28”事件发展到后来,甚至变成了本岛人对外来人不分青红皂白的屠杀与驱逐。文清在火车上因为不能回答愤青们的问话,险些被当作外来者遭到殴打。逼急了的文清声嘶力竭地喊出了一句“台……湾……人……”,那样嘶哑、无力,正如同本岛人民,在绝望的生活中喊出对“生”的希望,而这希望又是那么的渺茫。
桌子是影片中最主要的道具之一,投机分子和黑帮围着桌子进行交易,片中多次重复林家一起吃饭的镜头,桌子也可以成为宽美读信写日记的地方。导演对这些镜头都采用了长镜头的拍摄手法(这正是文艺片让我难以忍受之处……全家人吃饭可以一直没有任何台词地拍上5、6分钟……),也许是为了让我们去体会这种沉默中的人物内心的希望,也许只是为了默默展现真实的生活,总之,在静止与沉默中,有一种悲哀蔓延。

听音乐——悲情催化剂
毫无疑问,这部影片的配乐是极其出色的。通过查询,我发现这部影片的主题音乐正是著名的日本音乐大师喜多郎制作的。宏大的场面、充满东方色彩的旋律,赋予影片慷慨而怜悯的气质。在情节急转而下的时候,利用急促的鼓声或隐约的哭声作为音桥,连接下一个场景。在影片开始听到主题音乐时,还是一种全景式的震撼,可是当结尾复现主题时,它却蒙上了悲凉的色彩,正如同那个时代,有慷慨之士的豪言也有普通百姓的隐忍和苦难。
另外两段音乐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歌曲穿插,相较于宏伟的主题音乐,更能给我带来冲击。
在林家酒楼的二层,文雄和一群久未相聚的朋友共同谈论着台湾的命运,感慨祖国命运多舛。他们一同唱起《流亡三部曲》,一面疯癫似的借酒消愁。“‘九•一八’流亡,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知识分子寻根的情感诉求,不禁溢于言表。在楼下的聋人文清似乎也感受到了楼上人的哀歌,尽管他听不见,他抬头望着远方,眼神里充满了迷茫。台湾的未来何去何从?何时才能盼来安定繁荣的一天?生活终将继续,绝望独自蔓延……
影片中的历史题材可以在《流亡三部曲》中反映出来,而另一个主题——绝望生活中的希望,却是在《红蜻蜓》这首歌中反映出来的。当支撑人们活下去的愿望只剩下回忆时,那回忆中的脉脉温情让我们不愿放弃生的希望。宽美送别静子时,回想起日占时一段较为平静的生活。那时候她和哥哥、静子和她的哥哥融洽而平静地教书、学习,一曲《红蜻蜓》祭奠了美好但已消逝的岁月,优美的旋律如今却像哀歌,存在于永恒的过去。正如同我们对美好童年的回忆,是否也有这首《红蜻蜓》?
二胡和竹笛似乎天然是属于悲歌的,文雄的葬礼上,二胡的旋律掩映了家人痛苦的哭声,然而同样的音乐主题却在下一个场景——文清的婚礼上想起。导演总是把悲剧安插于舒缓的温情场景前,一悲一喜的对比,使得影片生活中好不容易出现的欣慰,变得更加悲凉,即使是喜事,也透着十二分的悲哀。

侯孝贤谈起这部电影,曾说他希望拍出的,是自然法则下人们的活动。作家阿城评价说这部影片“展现了个人在乱世中的选择”。影片开场的分娩场景,象征着阵痛中的台湾,一面是新生,一面是苦难。正直而有责任感的文雄,从耐心劝阻忍气吞声,到最终的爆发和死亡,悲情时代没有放过他;疯癫自私的文良,时代让他癫狂和沦丧;隐忍无声的文清,即使保持沉默,时代已然没有放过他;积极投身报国济世的宽容,最终消失于当局的迫害。只剩下甘于忍受,却还怀有一丝希望的宽美,一直守候着文清的归来。
这个季节很美好,也很悲情……

 短评

那时候的梁,年轻的让人震慑。看得我好难过。

7分钟前
  • 眠去
  • 力荐

史诗式的环境格局,平常人家喜怒哀乐背后微雕的恢宏悲悯,管中窥豹的细实风格,一切直迫人心

11分钟前
  • 无梦快乐酣睡者
  • 力荐

总算看了一部让我相当稀饭的侯孝贤作品,要不然我要跟这位闷人皇帝诀别了。历史,政治,社会,文化,日本,中国,外省人,本省人,这些三言两语的已经没法概括了。我只有从深远与内蕴之后提取一个最肤浅的观后感:我觉得梁朝伟是华人里面最优秀的男演员。

12分钟前
  • 思阳
  • 力荐

如果说杨德昌的<一一>是思想者的眼睛,那么候孝贤的<悲情城市>就是神明的目光.神者有二.一者冷静甚至冷酷.神终究为神,衣食无忧,生死无患,犹如看客般观望人世嬉笑怒骂,悲欢离合,却从不伸出上帝之手.二者慈悲为怀,菩萨心肠.候孝贤是两者兼有.

17分钟前
  • Cao
  • 力荐

张爱玲——路过台湾,浓蓝的海水上浮着青绿的岛,像中国山水画,那样的山,想不到,真的有!我站在那里一动不动,没敢走开一步,怕错过了,知道这辈子不会再看见更美的风景了。悲情神思者,音响一何悲,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四星给配乐

21分钟前
  • 丁一
  • 推荐

如果谁想对台湾目前的状况有一个非常理性的认识的话,候孝贤的<悲情城市>是必看的.看之前我都没有想到台湾本省人和外省人之间居然会如此仇视,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仇视已经慢慢转化为台湾人对大陆人的仇视.对这种情况,陈仪需要负最大的责任.其实日本人投降后,台湾本省人是抱着回归中国的积极态度的(影片中那些台湾知识分子动情高唱<流亡三部曲>就是一个例子),可是由于陈仪为首的大陆人在台湾的胡作非为,硬是把台湾人的地方意识给逼出来了,然后由于蒋介石的高压政策进一步恶化.

25分钟前
  • 蓑笠翁
  • 力荐

"九份开始变冷了 芒花开了 满山白蒙蒙 像雪" 寒冷侵袭的时候 谁又躲得掉。没有多复杂多华丽的铺垫 没有煽情没有矫揉造作的桥段 一帧一帧悲情的画面 放映出时代的绝情和平凡人的疾苦

28分钟前
  • 蜜朵荔
  • 力荐

侯孝贤的片,不是人人都能欣赏得了的~~

29分钟前
  • 战国客
  • 还行

侯孝贤有一种天生的悲悯,以林姓家族的悲剧命运昭示了台湾一个时代的惶惑和苦难。小人物在大时代的洪流中越发渺小,悲剧的命运不可避免,令人心酸。侯孝贤最好的一部电影,华语电影中的经典之作。S.E.N.S的原声瑰丽难忘。而年轻的梁朝伟,饰演男主,全片仅有3个字的台词,却依然能令人泪流满面

33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力荐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38分钟前
  • 许诺
  • 力荐

1989年,侯孝贤拍摄以台湾近代历史为背景的《悲情城市》,打破了当时台湾电影涉及政治的禁忌。梁朝伟在片中扮演不会说话的主人公文清,大获好评。二十三岁时,我是《悲情城市》里的中学教师,和同志一起对酒当歌,唱起祖国的歌曲。只有同我一样憧憬未来的青年,才能知我此刻心中的苦痛。——唱九一八的时候很触动人。

40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推荐

想嫁一个文清一样的聋子 他说的每一句话 我都会相信 只有这样的人 每一个字都是用心听用心说的

42分钟前
  • icancu
  • 推荐

无声的悲凉

44分钟前
  • jane
  • 推荐

【B+】侯孝贤说过,每个人都能当导演,只要你足够认真,认真的去观察你的生活,关注你生活中的人,关注人的生活和状态,然后电影也就不过是你用以表达的一个选择而已。侯孝贤对人间万象有着多深的体会,看这片就知道了。

45分钟前
  • 掉线
  • 推荐

台湾新电影巅峰,东方意蕴心理节奏,散文结构诗化风格,简化弱化戏剧冲突;222个镜头,长镜弱光,哑人执笔字幕叙事,日记旁白女声主线;二二八事件下的普通百姓,政治边缘人,城头变幻大王旗,跨时代史诗,家不幸之共鸣。不会国语的梁朝伟,息影末作的辛树芬,配乐无尽滋味。89金狮

49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力荐

“我们本岛人最可怜,一下日本人,一下中国人,众人吃,众人骑,没人疼。”其实前殖民地的人们最没概念的往往就是“回归”,但“回归怀抱”永远是喊得最响的口号。风飘絮者山河破碎,雨打萍者身世浮沉,过得不好,政权更迭就都是狗屁。私以为侯孝贤善于化小但拙于见大,着小处侯更佳,揭大处更爱看杨。

50分钟前
  • Ocap
  • 推荐

这片要是找个擅拍商业片的一定能拍出个厚重的史诗。侯孝贤在第一次不拍自己的时候却仍然坚持风格不变,戏剧性削弱、表演的削弱。在叙事上依然有意的断裂、留白,弱化故事的连贯性。不过度煽情,不强化冲突,甚至这么精彩的配乐都很少用,冷静的旁观。弱戏剧就意味着强化真实感,增加认同感。真是牛逼。

5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力荐

台湾历史的失语症。若能开口,该讲什么语言呢?

57分钟前
  • Ada的B计划
  • 力荐

侯孝贤由私人自传影片转向社会历史题材的代表作,获威尼斯金狮奖。1.以中远景固定长镜头泼墨出数十年无法风干的记忆,写不尽的家仇国恨和描不尽的乱世浮沉,沉静内敛下暗潮汹涌,悲怆凄美;2.神思者的悲沉配乐,余音绕梁;3.梁朝伟饰演的聋哑林文清,无言的控诉与无奈;4.空镜头,樱花盛极离枝。(9.5/10)

60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歷史是甚麼。戀人絮語。少女日記。寒喧信箋。暗語出賣。血帕遺言。我們訴說歷史的話語如此輕碎,皆因歷史本身也破碎如是。

1小时前
  • 何倩彤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