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俱乐部

已完结

主演:Miah Madden,Georgia-May Davis,Sana'a Shaik

类型:美剧地区:其它语言:英语年份:2021

 剧照

潜水俱乐部 剧照 NO.1潜水俱乐部 剧照 NO.2潜水俱乐部 剧照 NO.3潜水俱乐部 剧照 NO.4潜水俱乐部 剧照 NO.5潜水俱乐部 剧照 NO.6潜水俱乐部 剧照 NO.13潜水俱乐部 剧照 NO.14潜水俱乐部 剧照 NO.15潜水俱乐部 剧照 NO.16潜水俱乐部 剧照 NO.17潜水俱乐部 剧照 NO.18潜水俱乐部 剧照 NO.19潜水俱乐部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美国队长携手全新“复联”,上演异国惊天营救

刚在《复联4》中卸甲归田的美国队长,再次准备挺身而出。这次他面对的不是九头蛇或是外星来客,而是肩负起了超过6000名埃塞俄比亚难民的生死存亡。

上世纪80-90年代,以色列特工组织“摩萨德”在苏丹租用了一处潜水度假村。表面上迎接游客并提供旅游服务,然实际上却利用这层完美的掩护,前后陆续将数以千计的埃塞俄比亚犹太难民秘密撤离到了以色列。电影《红海潜水俱乐部》则根据此次鲜为人知的营救行动而改编。

《红海潜水俱乐部》由网飞(Netflix)投资拍摄。指导本片的导演吉迪恩·拉夫曾担任热门美剧《国土安全》的编剧,并在第一季时提名并获得艾美奖最佳编剧。

(艾美奖颁奖礼上 左一为吉迪恩·拉夫)

本片的卡斯阵容由克里斯埃文斯领衔,他在片中饰演特工小组的队长,气质和人设都无限接近曾饰演的美国队长。

(克里斯埃文斯本片与原型对比)

曾在《硬核亨利》《伸冤人》《火车上的女孩》中有过精彩表现的美国演员海莉·贝内特,饰演本片女主,是特工小组成员之一。

(海莉·贝内特)

卡司阵容中的其他演员,如本·金斯利(《钢铁侠3》中饰演满大人),迈克尔·肯尼斯·威廉姆斯(《火线》中饰演奥马·利特)等,也都是电影或美剧中的大熟脸,分别在影片中饰演关键角色。

这次救援任务,需要这帮以色列特工深入敌对国苏丹,将严防死守的难民营中的大批救援对象,利用假身份租用潜水旅馆做隐蔽点,来用水路将难民们运到以色列才算成功。

然而艰难的地方在于,难民数量庞大,且要想办法突破沿路看守的军队和关卡,可以说非常艰难凶险。

更不要提当地军队经常来“光顾”特工们的“庇护所”,上下盘问搜查,随时都有被暴露身份的可能性。

而最关键的是,这不是一次性救援一拨人就宣告结束。而是一项需要救援一拨又一拨难民的长期任务。所以为了不暴露自己的身份,特工们还要将这家“红海潜水俱乐部”正常有效的经营下去。

(带游客做沙滩太极)

(必不可少的潜水项目)

(红海潜水俱乐部 真实中的宣传手册)

然而,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难民营逐渐发现营地内的难民不明原因的逐渐减少。而带来的直接影响,则是联合国根据难民人数的拨款减少而无法中饱私囊。而影片中也描绘了很多类似的场景,来揭示出这是一个腐败透顶的糟糕国家

当地军队从新拾起了对主角们的怀疑,加大了对他们的严密盯防。不仅如此,特工团队内部,也在一次差点失败的惊险任务中,逐渐失去了对男主领导力的信任。

高层为了大局和安全,勒令特工团队叫停这项任务,然而还有450多名难民正等待救援,男主最终在命令与人性的抉择中,坚定的选择了后者。

同样是身在异国,利用编排的假身份假剧本进行援救行动,《红海潜水俱乐部》很难不与曾获奥斯卡最佳影片,也同为真实事件改编的《逃离德黑兰》相对比。

导演显然从《逃离德黑兰》中汲取了很多制作上的诸多灵感。从选角上来说,成功饰演“美国队长”的克里斯埃文斯,与本片中的男主,不仅在形象上有很多契合之处,剧情中的起承转折都与“美队”的经历有些相似。

而同为超英电影的男主,又与饰演蝙蝠侠的大本在相似的题材下隔空PK,也算颇为有趣。

(《逃离德黑兰》剧照)

在事件本身的难易度上相比,本片中主角们的任务由于周期长,救援目标多,理应体现出更加艰难紧张的氛围,却不如《逃离德黑兰》中大本单骑救5人表现得出色。在很多危机事件的设置上,大多比较突兀且无法引发观众的紧张感。

(事件中潜水旅馆与主角原型)

在人物的塑造方面,除了克里斯埃文斯塑造的男主外,其他角色大多都成为了功能性的纸片人设。这也直接导致了队员之间发生矛盾冲突与和解,无法引发观众的共情。

但是总体来说,《红海潜水俱乐部》是一部意义大于质量的影片。在人类历史长河中,能够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成功救援超过6000名难民的事迹,本身就足够传奇。

(真实照片,主角原型)

而将这一历史事件搬上大银幕,让我们通过影像来共同见证,则是对那段历史中为自由而付出奋斗的人们,报以最大的敬意。

关注公号 回复电影名称

即可获取《红海潜水俱乐部》高清资源

 2 ) 可爱又迷人的反派角色

一个80年代埃塞俄比亚难民撤离的故事,有点故事片+纪录片的感觉,如果不是被CE裸体起床的gif图刷屏,这个电影是我永远不会主动看的题材😂 看完以后懂了,“Ari”在慢慢走出“Steve Rogers”的影子,他在用另一种方式去做自己心中的英雄,让更多的人去关注更严肃的问题,很有勇气,很棒。 中间几个瞬间有让人泪目的潜力,最后还放出了一些80年代真实的难民撤离镜头,不论人种与性别,鲜活的生命永远动人。 然后,对于说不好看的人,我觉得这种用类型的片子,American Ass🍑给你侧面全裸了,还要什么呢,很努力了好吧【反正我就这点觉悟,有帅哥脱衣服就行

顺便推荐下我的公众号:小赵电影 ,可看剧

 3 ) 一个都不能少-《红海潜水俱乐部》真实事件的前后背景

大部分翻译自TheWrap关于此电影的报道,部分为本人查到的资料,如有错误请见谅。

“拯救最后的犹太人”:

上世纪80年代初,以色列特工组织机构“摩萨德”利用一个虚假的潜水度假村,把数以千计的埃塞俄比亚犹太难民从苏丹撤离到了以色列。30多年过去了,好莱坞决定将以色列摩萨德这个大胆的营救计划拍成电影。这个被称为“兄弟行动”(Operation Brothers)的任务是由一小队萨摩德特工策划实施的,他们租下了苏丹红海边一个废弃的旅游度假村,并向真正的游客开放以作为整个行动的掩护。在这个潜水度假村的掩护下,以色列特工们从苏丹当局的眼皮下成功撤离了一整个逃亡的埃塞俄比亚犹太人部落。

红海潜水俱乐部的真实宣传手册

大致背景:

埃塞俄比亚犹太人(英文多称为Beta Israel)据称是两千多年前,所罗门王和埃塞俄比亚女王希巴女王的后裔。而实际上,他们是流落在非洲的犹太十二支派之一。尽管生活在炎热的非洲大陆,但他们对犹太教的信仰和对自己犹太人身份的认同却始终如一。这些埃塞俄比亚犹太人饱受歧视,被当地人称为“法亚沙人”,意思就是“陌生人”和“被放逐者”,而他们却称自己为“Beta Israel”,意思是“以色列之家(house of Israel)”。他们大多居住于埃塞俄比亚北部最贫穷的山区,分散在500多个不同的部落里,当局ZF禁止他们讲希伯来语,他们饱受迫害,长期生活在饥饿、干旱和极端贫困之中。以色列一建国就成了世界上所有犹太人的保护伞,在当时,无论你国籍是什么或肤色是什么,只要你能证明自己的犹太血统,就能前往以色列定居。根据BBC当时的报道,埃塞俄比亚犹太人长期受到迫害,禁止拥有任何zong教信仰,同时也被禁止前往任何Zong教信仰自由的国家。1977年,门格斯图·海尔·马里亚姆(Mengistu Haile Mariam)上台接管埃塞俄比亚政权后,数周时间内约有2500名左右的埃塞俄比亚犹太人被残忍杀害,约7000多名埃塞俄比亚犹太人变成了无家可归的难民。

80年代初期埃塞尔比亚又爆发了此国自20世纪以来最严重的饥荒,再加上内战导致的混乱局势,埃塞俄比亚犹太人被迫开始了逃亡,许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邻国苏丹。前前后后大约有12000的埃塞俄比亚犹太难民从贡达尔(埃塞俄比亚犹太人在这被单独隔离划分了一个区居住了超过2000年)步行前往了以色列,然而亡命之旅非常艰辛,这中间他们经历了难以言喻的饥饿、干渴、抢劫以及野生动物的袭击。(详细描述,可以参考这篇报道//www.jpost.com/Magazine/Features/The-saga-of-Ethiopian-Jewish-integration

在这种背景下,以色列政府派出了摩萨德特工,通过包括“”摩西行动(1984-1985)”和“所罗门行动(1991)”在内的一系列行动,将埃塞俄比亚犹太人带到了以色列。2013年,以色列才将最后一批450名埃塞俄比亚犹太人带回了以色列,至此以色列ZF将埃塞俄比亚犹太人带回以色列的行动才正式结束。

埃塞尔比亚犹太难民

行动“Operation Brothers”:

1981年,为了让埃塞尔比亚犹太难民们脱离苦海,摩萨德特工Gad Shimron(电影主角的原型)和他的团队开始策划营救,最终他们想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他们租下了70年代意大利人在红海边上修建的一个很小的废弃度假村- Arous Holiday Village以作为行动的掩护,并将此次行动命名为“兄弟行动”(Operation Brothers)。

意大利人最初在修建这个度假村时因为苏丹政府未能提供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最后遗弃了这个度假村。 负责“兄弟行动”(Operation Brothers)的摩萨德特工Gad Shimron(电影主角的原型)告诉TheWrap记者:“这是一个说出来很难让人相信的故事。这也是唯一一次欧洲人把非洲人从非洲大陆上解放出来不是为了奴役他们,而是为了让他们重获自由的行动。”

电影主角原型Gad Shimron和红海潜水俱乐部

“兄弟行动”(Operation Brothers)是不太为人所知的摩萨德拯救行动之一,也是此次电影《红海潜水俱乐部》的主题。恰巧在这次行动期间,埃塞俄比亚遭遇了本国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大饥荒,据Human Rights Watch估计,1983年至1985年间,这场饥荒造成了至少约40万人死亡。一些埃塞尔比亚大饥荒的照片传到欧美时,许多民间组织都曾想提供帮助。当时由迈克尔·杰克逊和莱昂纳尔·里奇共同创作,超过40多名美国歌手共同演唱的《We Are The World》筹集了超过6300多万美元,成为有史以来最成功的慈善单曲。然而,Gad Shimron在1997年出版的描述自己在苏丹所有遭遇的《Mossad Exodus》一书中写道:“有很多人唱着《We Are The World》之类的歌,但只有以色列是唯一一个真正付诸行动的国家” 。Gad Shimron还写道:“内战和饥荒导致许多埃塞俄比亚犹太人逃往邻国苏丹,但那时苏丹是以色列的敌对国之一,摩萨德不能就这么大摇大摆的去营救他们,必须得另行计划”。

Gad Shimron

Gad Shimron

以色列摩萨德机构为Gad Shimron的团队在瑞士成立了一家空壳公司作为掩护,以30多万美元的天价租下了这个什么都没有的遗弃度假村,就此展开了营救。最初他们每次把约100-150名左右的难民用卡车运到红海边,然后再乘坐以色列海豹突击队的快艇把他们带到开往以色列的船上。这个行动初期进行的非常低调,无论是在红海度假村工作的当地员工,还是住在那里的游客,都不知道这个度假村的真正用途。Gad Shimron说,埃塞俄比亚难民们从来没有入住这个度假村,整个度假村就是个为行动提供掩护的幌子。为了不引起苏丹当局的注意,Gad Shimron和他的团队白天都拿出12分热情招待游客,把度假村运营的十分成功,吸引了大批外国潜水爱好者,在行动后期竟然还实现了盈利。

但在之后的一次营救中,Gad Shimron和其他3名特工被20名苏丹武装士兵发现并包围,当时他们刚把一群难民装上小船,这艘小船会把他们带到公海,在那里再登上开往以色列的船只。被苏丹武装士兵包围后的Gad Shimron觉得自己肯定完了,一切都结束了。苏丹武装士兵对度假村手无寸铁的可怜游客们开枪扫射,这些游客都是付了很高价钱的夜潜游客,据Gad Shimron回忆其中一名特工非常愤怒,跟苏丹武装士兵产生了争吵拉扯。那个时候的苏丹武装士兵从来没有在这一区域见过任何游客,更别提潜水了,他们都十分困惑,但好在他们最后放弃了对游客们的袭击离开了。

飞机上的难民

在被苏丹武装士兵发现后,Gad Shimron意识到为了安全起见他们已不能再通过海路撤离难民了,Gad和他的组员在沙漠中发现了一个废弃的前英国机场,开始用C130运输机撤离难民。Gad讲道埃塞俄比亚难民们从来没有见过飞机,他们坐上C130大力神运输机时惊讶的场面简直就像约拿被鲸鱼吞下了一样(圣经典故-Jonah and the whale)。

在前往以色列邮轮上的埃塞俄比亚犹太难民

在以色列营救冲锋艇上的埃塞俄比亚难民

整个“兄弟行动”营救了超过6000多名埃塞尔比亚难民,但这次行动基本上没有引起任何人注意。之后1984年由以色列军、中央情报局、美国驻喀土穆大使馆、雇佣军和苏丹国家安全部队进行合作的历时三个月的“摩西行动”规模之大更让此次“兄弟行动”鲜为人知。

Gad Shimron近照

Gad Shimron回首整个“兄弟行动”营救过程表示自己从未落泪过,但在行动结束返回以色列探访安置埃塞俄比亚犹太难民营时掉了泪,当时一个看起来7、8岁的小孩跑向他,拽着他的袖子说,‘叔叔,我记得你,我在红色卡车上看到过你’,这让并不是很多愁善感的以色列特工Gad Shimron流下了眼泪。

据维基百科,现今有13万多埃塞俄比亚犹太人定居在以色列。近几年来,生活在以色列的埃塞俄比亚犹太人频频爆发抗议you xing,许多人声称自己还有家属亲人在埃塞俄比亚,希望以色列ZF能帮助他们来以色列定居。而根据犹太传统,只有母系血统是犹太人才能够来以色列定居。以色列ZF不认为这些人是犹太人,只能算后裔,且许多人早已被迫归顺基督教,争议不断。

参考://www.thewrap.com/red-sea-diving-resort-mossad-chris-evans-lost-tribe-ethiopian-jews/

 4 ) 没那么差吧?

我算半个桃总颜粉,所以完全是冲着桃总来的,否则光看这个主旋律剧情我碰都不会碰。

可能是预期放太低了,看完居然觉得还行?

主角组颜值在线,剧情在某些紧张的时候还是挺能调动人情绪的,整体的质感也在线一点不low。

不足之处在于:

1. 剧情分割得过于零散;

2. 介乎于商业和严肃中间不上不下,如果要商业的话可以把旅馆经营的搞笑部分着重一下,如果要走严肃路线就应该在人性部分更加深挖,而不是一句“一个都不能少”笼统带过。

有一说一,桃总演的还是可以的吧,说演技没突破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Ari这个角色本身仍然是美队式的伟光正形象啊,当然感觉差不多了。如果要寻求突破的话,桃总可以考虑一下接个反派或者变态角色,应该蛮有看头。

最后,我心目中对这片的分数应该在7-8分之间,介于目前6.8,给个四星拉一下分吧。

PS:感慨一下狮盾造型我真的太可以了,A爆!

 5 ) 影志《红海潜水俱乐部》

相传在遥远的古代,有一个跨越阿拉伯半岛与非洲大陆的示巴王国,国王是一位聪慧美丽的黑人女性,她非常仰慕以色列王所罗门,便带领臣属前去拜访了所罗门,示巴女王同所罗门惺惺相惜,产生了爱恋。示巴女王在归国途中诞下一名混血男婴,这名男婴和护送示巴女王的犹太人就成为了埃塞俄比亚犹太人的祖先,这支犹太人一直恪守着最古老的犹太教规,延续至今,被史学界成为贝塔犹太人。上个世纪,埃塞俄比亚国内政治动乱,国民纷纷出逃。以色列政府通过摩萨德情报机构实施了多次营救贝塔犹太人的计划。本片即是以该历史事件为背景进行改编拍摄而成的。

阿里是一位以色列驻苏丹特工队员。当时,苏丹政府也是一个政局动荡、战乱频仍的国家。阿里亲眼目睹了贝塔犹太人从埃塞俄比亚逃亡苏丹避难的血泪艰辛,遂萌生了拯救黑犹太人前往圣地耶路撒冷的计划。在取得以色列政府的同意后,阿里便召集了森美、马克斯、蕾切尔、雅各布四名身怀绝技的前以色列特工队员,共同实施营救计划。他们用32万美元从苏丹政府手中租赁下了意大利人修建并遗弃掉的一处滨海度假酒店——红海潜水俱乐部,然后以开酒店做幌子,秘密将苏丹境内的黑犹太人运送到海边,交给以色列海军,完成营救计划。影片剧情有惊无险,没有特别扣人心弦处,善人的善没有催人泪下,恶人的恶也没有十分变态离奇,美女的眼睛太小,帅哥的表演僵硬。被过度感官刺激过的当代观影人,对该片肯定不会有可圈可点的评价,豆瓣评分略低自然是在预料之中的事情。但是,我以为看一部影片,了解一段历史,引发一些思考,这难道不正是电影的价值吗?通过查阅资料发现,越来越多的黑人犹太人定居以色列后,对以色列社会造成了冲击,宗教信仰无法渗透的地方,就成了文化差异和文明差距滋生恶果的温床。以色列政府曾运用计生手段大幅降低了黑人犹太妇女的生育率,引发了国内和国际社会的诟病,这也许就是信仰的代价。

 6 ) 当你拯救了一个人,你就拯救了一个世界。

这片子还是可以的,不明白为什么评分那么低,前面部分看着挺激动的,剧情也很合理,一个较理想、冒险的阿里和一个理性、谨慎的森美的对撞,使电影的内容在冲突中上升到了一个高度。

世界最强间谍组织之一的摩萨德好像也不是飞天遁地无所不能啊,感觉这些特工的能力展示得不多,但是我很喜欢这种根据真实事件的电影。 只是最后一批难民感觉有点牵强,任务叫停了,还冒险感觉不妥啊,感觉有点漫威。而且以色列和美国关系不一般啊,好几次都是美国人帮了大忙。 当你拯救了一个人,你就拯救了一个世界。

 短评

是符合克里斯桃个人兴趣的选片,改编自真实事件、难民热点还有清楚直观的正邪对立,一切都很有现实意义,但如果我想了解这次救援任务为什么不直接去看相关纪录片呢?整体还是网飞电影的平庸套路,各角色都没立起来,只有克里斯说的台词做的事有正义之师的仪态表现(而且瞧瞧这台词,举几个例子:We leave no one behind啦,If we don't do this, nobody will啦,角色基础还是建立在演员的代表角色的特点上了)所以如果桃想要跳出固定角色框架的话,可以多演一些坏人反派,越坏越好,越多越好,虽然一脸正气但是演恶人不是更出乎意料吗?

3分钟前
  • Bolero
  • 较差

救人一命。

5分钟前
  • 寒狐传媒
  • 推荐

我受不了 为数不多真人真事故事那么硬 改编成这个鬼样子 导演和编剧别干了 真的 全片靠Chris Evans出卖色相 哎

10分钟前
  • 睿蕊
  • 很差

美队化身以色列队长……

15分钟前
  • _在云端_
  • 还行

看完反而也想去度假~~~

17分钟前
  • Rodney
  • 推荐

太太太普通了 典型Netflix水准 中段有些地方的配乐一言难尽 这个故事本来可以更精彩

20分钟前
  • 流泪兔头
  • 推荐

一段真实的历史,黑人犹太人的出埃及记。发生在世界偏僻国度的一个救援故事,有些拖沓,但整体还不错

23分钟前
  • 优游卒岁
  • 推荐

don't just stand still

25分钟前
  • laurenⅢ
  • 推荐

一直感觉漫威的演员想要转型挺困难的。

28分钟前
  • 对你爱不完
  • 还行

一部拍得比较中规中矩的救援片,不过还是值得一看。多年前去过红海、苏丹,对那里的环境、景色、人都有一些接触和感受,看这部电影多少还能回味一下那个地方。片中的故事偏于纪录片性质,紧张度不够,主要人物之间也不来电,欠缺一些味道。不过,对了解当时这段历史还是有些帮助的。

30分钟前
  • 天D行者
  • 推荐

复联之美队不务正业系列。话说,荷里活的功力,最不可模仿的部分,就是对真实事件的改编能力。欧洲电影、东亚电影,都做不到这一点…或许真的与意识形态有关。

31分钟前
  • 46562002
  • 推荐

改编自真实的救援任务,讲述一群国际特工帮助一批又一批的难民偷渡到以色列的故事。阿里是一个正直的人,所以他绝不放弃任何一个人,宁愿被开除也不袖手旁观。但他也并非完全伟光正,比如他也会贿赂官员。而且他不是直接说他要贿赂对方,而且拐弯抹角地暗示对方,非常聪明。不仅节约了钱,还笼络了人心,一举两得。事实证明正直是不够的,如果没有贿赂官员,就没有后来的官员保释他们。另一个有趣的地方是他们本来只是把红海潜水俱乐部作为掩护,没想到却有真正的客人来了。他们本以为客人会影响他们的行动,然而正是因为有客人才使得阿哈默德没有把他们关起来,正是有客人才让行动更加顺利。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为什么困难再多,危险再大,他们也绝不放弃?因为我们坚持做一件事不是因为这样做会有效果,而是因为这样做是对的。

32分钟前
  • 朝暮雪
  • 还行

以色列居然跨海营救非洲兄弟,这还真不知道。

36分钟前
  • fallingraining
  • 推荐

又刻意又做作,节奏是真的不行,队长去到哪里都是队长。

41分钟前
  • 杏仁斯嘉丽
  • 还行

在这个题材里,实在有太多传奇般的真实素材。结果到头来,就搞出这么一个充斥着脸谱化角色的陈词滥调的故事。岂止是失望可以形容。

44分钟前
  • 猪头妖怪
  • 还行

明明可以拍成《逃离德黑兰》的,但最后从各方面看都非常平庸。医生小哥和海莉美女很不错。桃子宛若又演了一遍以色列队长……离开漫威之后,克里斯盾和克里斯锤都需要提升演技啊(当然,桃的态度还是蛮认真的)

48分钟前
  • 诸葛福媛
  • 还行

和阿里这种性格的人合作我可能得急死。但Chris的表演并没有把阿里透过第三者描述的性格表现出来,他看起来还是像美国队长一样成熟稳重,这个人物的性格与他所做的事,做成的事应该会有一个有趣的矛盾与博弈。史实本身是很伟大的,但营救过程本身(不知道是不是有改编)不够惊险,更没有传达充分的人道主义精神,完全像一个架空的商业片(例如开头阿里去到各个地方找他的搭档,结尾飞机与汽车的赛跑,这些都太传统了,很难想象2019了还有这种本子写出来)。

52分钟前
  • 格兰德河的火车
  • 还行

2019年根据真实故事改编,Netflix势头真猛,本片卡司很强大,美队新造型沧桑感十足👍

56分钟前
  • 老顾
  • 力荐

一贯的雷声大雨点小,辜负了美队的John Wick同款扮相。

58分钟前
  • 柯里昂
  • 还行

又名《一个都不能少》/红海旅馆版《极限职业》。质感好到不像是奶飞的片子。至于剧情,既然是真实事件改编,而且CE都全裸了还要什么自行车。医生这个角色好动人5555。唯一的遗憾是难民的演员都太木了。盲猜最后能稳定在7分。

60分钟前
  • 千禧曼妮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