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

第5期

主演:克里斯·帕卡姆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23

 剧照

地球 剧照 NO.1地球 剧照 NO.2地球 剧照 NO.3地球 剧照 NO.4地球 剧照 NO.5地球 剧照 NO.6地球 剧照 NO.13地球 剧照 NO.14地球 剧照 NO.15地球 剧照 NO.16地球 剧照 NO.17地球 剧照 NO.18地球 剧照 NO.19地球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永恒的时光之旅

二零零六的纪录片,今日看来,比起最新的《绿色星球》,画质已然逊色不少,并且第一集的动物不少都是熟面孔,但是时隔十六年,疫情当下,极端干旱,树木成片死亡之际,再度回看当时动物繁茂、水土丰饶的景象,竟生出一丝凄凉之感。

每每把自然界的生物与人类社会相比,除了惊叹,说不出什么多余的话来。雄性帝企鹅富有责任感,母亲不承担初期抚育任务,父亲要在零下七十摄氏度的南极,脚上顶一枚蛋,抱成一团在四个月严酷的极寒之中煎熬到来年春天。所有抱怨育儿繁杂的为人父面对雄性帝企鹅,都该感到羞愧。

在帝企鹅忍受极夜的时候,食物链顶端的北极熊妈妈和她的两个仔,正在舒舒服服地享受着春天,但是即便它这种没有上位捕食者的猎手,也要面对毫不留情的自然规律,小心裂冰和一刻不停地寻找食物,它都必须尽快开始。在雪地的斜坡上打滚的短暂欢愉,只允许自己放纵一下下。

靠近北极圈的爱斯基摩人有猎捕驯鹿的传统,挪威的萨米人有牧养驯鹿的文化。其他自然迁徙的驯鹿,大约有三百万,它们刚出生的幼崽第一天就得急吼吼地站起来,捕食者狼在背后盯着,老弱病残即刻淘汰。狼追逐驯鹿的猎捕竞赛,以生命为赌注,规则是速度和耐力,还有额外的一丁点差错,惊心动魄过后,狼是获胜者,它咬到鹿尾巴,把它甩到一边,小驯鹿认命似的停下来,矮下去。

除开带毒的桉树叶子被考拉承包,原来还有动物无法驾驭的松针叶。俄罗斯境内的白臀鹿一闪而过,那白绒绒的心形屁股不会被错过,品种为阿穆尔豹的母豹一脸严肃,黄黑花纹小而密,小豹子懵懂的脸顶着张开的斑纹,看着妈妈啃腐肉吃得一嘴毛。

片中唯一新奇的动物,是新几内亚的极乐鸟。雄鸟有个绿黄色缀着黑点的鳞片领结,撑起黑色中世纪衬裙,它不仅外表精致,还是个爱干净的孩子。嘴里夹块木头磨光溜树干,轻摇几下小灌木,摇下来枯枝落叶,再把它们清理走,少爷的舞台,容不得一丝一毫杂乱。然后它就开始求偶舞蹈,嘴里叫着,两条细瘦的脚举起延伸至身体半侧的黑裙子,蹦蹦跳跳,结果舞台寥落,无鸟问津。还有一个品种的极乐鸟,外貌更惊艳,举起黑伞,上面点缀着荧光蓝的横条,眼睛都看不见了,上方悬有一对荧光色的圆点,它倒是引来了雌鸟,结果别人对他不感兴趣,飞走了。一对难兄难弟。

惊悚电影里的《大白鲨》在这里成为现实,一个飞身跃起,半只海豚吞下,溅起的厚重水花留下力量与美的绝对彰显,它可以作为徽章代表奥林匹克精神。

非洲的旱季来临,浩浩荡荡的动物大迁徙开启,从卡拉哈里沙漠迁到奥卡万戈沼泽去。小象皱巴巴跟在大象身后,似乎“未老先衰”,没了灵动与可爱。有一只黑色的鸟,脖子上挂着大红的围脖,直视前方时,睫毛粗得惊人。水带来天堂,却有动物怕水,埃及狒狒直立蹚水而过,举起胳膊,抬起双手,脸部似乎微微皱着,摆出嫌弃的神色,活像一个“怕水之人”,怪不得同为灵长类动物。鬣狗阴险狡诈、名声不佳,它们却一点也不贪心,一天只猎捕一次,放掉慌不择路跳进水里的黑斑羚,有了吃的,就收工回家,分享食物。大自然的馈赠,一次取一点,道理它们比人类还懂的深刻。

大象闻到水的味道,停下来探路,小象刹车不及时,撞到前面大象的屁股,还有小象直接一个咕噜瘫倒在地,大象妈妈甩甩鼻子,碰碰它,它就自觉站了起来。等它们总算到了水跟前,大象和小象都跳进水里,甩水、翻滚、刨水,互相嬉戏,玩耍是天性。

末尾又到了帝企鹅跟前,它们盼了一整集总算盼到天气回暖,高清的镜头打在它们细密的白羽绒上,小企鹅吃食片刻,又藏进厚实的羽绒里躲起来,帝企鹅爸爸身下拱起一个小坨,那是他们心爱的孩子。

人年纪越大,越热爱自然,越关注自然,这种爱屋及乌延伸到了自然纪录片,每一幕都想惊呼,特别是北极熊出来的那一刹那,即使看过千百遍,还是看不够。毕竟,那是星野道夫付出生命拍摄的永恒时光。他说“围绕在我们身边的丰富生命,不仅治愈了我们,更重要的,是让我们了解,人类究竟是什么。”

 2 ) 震撼!

      为了准备托福,无意中下到了这部纪录片,它翻译叫做《行星地球》。
  
      一直对这一类型的节目很感兴趣,但是这次为了练英语,所以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太去想节目里会讲什么样的内容。但是,才从影片的一开始,曙光从地球的一角蓬勃而出时,我就被震撼到了。因为我下的是高清版本,所以那种宏大的效果,让我一下满身的鸡皮疙瘩,随后热血沸腾。

      我感觉看所有11集的节目,我都是一个表情——嘴微张开、两眼睁大、目不转睛、嗔目结舌,时不时露出惊叹的样子。

      一个寒假下来,看了两遍,依旧依依不舍。
      我看到那一幅幅宏大、精致、震撼、美丽无比的景色,只感叹自然界的伟大、人类的渺小。觉得人类真的很幸运,能够生活在这么一个神奇美丽的星球上。印象最深的就是蓑羽鹤飞越珠峰的片段,利用温暖气流一次一次的冲击,最终的飞越令人感动!

       天天住在钢铁森林里的我们,真的错过了自然界中太多太多的美丽与感动,还有很多很多神奇的东西。很多以前觉得应该是科幻小说里面的情节,地球上都真实存在着。

       已然感到词穷话尽了,的确这样一部震撼人心的纪录片给人的是真正内心的撞击,这种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最后想说的是:

       是地球人,都应该看看这部纪录片!

           

 3 ) 地球脉动

本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动物,植物,时间下的环境,

动物植物为了生存繁衍(吃/喝/繁衍)所做出的改变/迁徙/生存条件好的,将大部分时间用以求偶,以求繁衍(雨林里的鸟类,蛙类),生存条件差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用来迁徙,寻找更好的生存环境,(大雁,角马)

环境被动的在改变,动物跟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人类对环境的破坏,环境对动物的影响,时代要发展,滚滚洪流奔涌向前,可这不能以牺牲环境,牺牲其他生物为代价。

总结:除了人类,有生命的都在最求生存和繁衍,这就是终极,人类在生存和繁衍之外还发展出了七情六欲,思考存在的意义。

还可以理解为人类/非人类

 4 ) 谁有信心拍一部关于地球的剧情片

帕斯卡尔曾表达身为人的双重惶恐:他的左边是一个无限宽广、巨大无垠的世界,右边是一个极尽微小,却依然无穷无尽的世界。而人处在中段,或者说,人因为同时意识到这两者,而深感自己所处位置的荒诞。实际上这两个世界是同一个。只不过它向左延伸至无穷,向右,延伸至无穷。

我曾经想象,从外太空遥望地球的话,一双眼睛要怎样才可以找到我。就身量而言我比细菌还细微,可即便巨大一如喜马拉雅山脉又如何呢?出了太阳系,地球也就是一颗微尘。

于是,这里也同样存在着双重的奥秘,人,这微不足道的东西,却拥有着即便不能超越宇宙,也至少如同一个宇宙般广阔的思想空间——既是灵魂的次元,也是心灵的纵深。

如果没有灵魂,那么我无非是一颗被淹没在太空中的灰尘;如果没有灵魂,而世界是一股风,时间是一股风,我从不曾存在,也不会被纪念,然而最可怕并不是这个。最可怕的是在这股风里存在着最黑暗的核心,里面不仅仅有生与死,还有如同黑洞般深邃的对生死的不解和敬畏。谁能够设想呢?宇宙中微小如尘的这些存在,却拥有自己的剧情片。他们在时间中上演着生死循环,悲欢离合,恐惧与希望。这真是一出无法形容的超级大片,同时涵盖了科幻、惊悚、动作、伦理等等所有领域。

不知道地球上的其他生物能不能意识到自己也是演员中的一名,因为它们没有把它放上荧幕,只有人这样做了。片里没有出现人的身影(花絮除外),然而处处是人的眼睛,或者说仅仅是人的眼睛。地球是一个巨大的宽屏幕,你看,那些山,高空望下去它们如同被随意放置的石头,谁知道它们有多大?你看那片海,像不像一汪小水潭?云层被大风卷起,自这一半球刮至另一半球,它们就像时间飞逝,地上看来累月经年,实际上不过转瞬之间。

当那双眼睛自外太空慢慢逼近,穿过大气层、落到横亘无涯的山脉上,又从山脉上逐渐摇起,横视广大平原,再低,再近,一些不同于云块的活物渐渐浮现,愈见清晰。它们成群、成团、成双,或形单影只地走动,你终于看清楚了,那是一片鸟的海洋,一片地毯般迁徙的四足动物,一群疾速奔跑的掠食者,星星点点各式各样的兽和虫。最后,当视线落到某一只动物身上,你知道在它周遭,一个故事就此展开。

没有一个故事因为太长或太短而不够惊心动魄,没有一只活物因为巨大或微细而不被注视,即使它身藏密林、埋伏进泥土里,或隐匿在深如地府般的黑暗海洋底部——是的,即使是一片草叶,一块滚石,一爿因雨云来去而冒生随即消逝的林地,都是同一出影片的一部分。当视线一下横跨数千年,那些仿如旷世之初就顶天立地的巨大山脉,都被时间的风一股脑吹走。它们消失得那么快,以至看的人产生幻觉:仿佛整个世界确实是一股风,无非是一股风,风里只有来去无踪的微尘,而风从不驻足。世界只是一层表皮,而被不断地带走、带走、带走。
可这股似乎没有起头也没有尽头的风里却有故事。朝生暮老的皮囊那样紧裹着一颗细小灵魂,就在被注视的短短一瞬间,风都不忍惊动,而听任其破壳、张眼迎接第一缕阳光,展身落到葱翠草地上,小灵魂荡出了那么透澈凝惘的一束视线来,回望你。那一望仿佛就是永恒。正如即将阖拢的眼窝内奄奄透出最后一道光——所有即将熄灭的灵魂都不能使人无动于衷。

如果一出影片里只有风云山石深海和大漠,那么它只是一出风光片,再好看也不过是个二维的平面画儿。动人的唯有剧情片。要有开端,有结局;有跌宕起伏,有涓涓细流;有生和生的欢悦,死和死的悲哀;有残忍,有不忍;有问,有答。如果没有那道视线像光一样打亮它们,那么万物都没有轮廓。如果没有一点思念惦记诞生和消亡,那么风来了,沙尘就把一切覆盖了。如果没有一缕灵魂曾渴望穷尽天和地,至大和至小的,如果不是那一个执著的意念想要问透生和死,那样死死握住一点生机不放手,那样对痛和离丧不堪忍受——宇宙也就是个平面。宇宙藉由灵魂的纵深而获得了自己的纵深。
这一点执著,就叫人烟。

于是整出影片尽管谨慎到几乎没有出现人影,却只能是因人而存在。从不曾有一个宽屏幕将地球的样貌展现,也不曾有人那样清晰地盯视一只虫豕,虽然是借助了高科技,但若不是人想要去看,那么也永远不会有所谓的高科被发明出来,使人看得到。唯有人想去看,因为唯有人想去问,唯有他既感到自己身处无垠的广大中,同时亦置身无限的微小里,他自己正是这既广大又微小的一分子。却不仅仅如此。
广大和微小依然是个物理的、物体性概念,人却从里面获得了灵感。什么是灵感?是当你望爬行的虫子,你不仅看到物体移动,同时看到物体的消逝;当你望一双同样是活的、含蓄光芒的眼睛,你不仅看到眼球转动,还能看到里面含有对食物的渴念、对存活的渴念,你看到它紧守子嗣不亚于紧守自己的生命,你看到它遇见掠食者时深深的绝望。人甚至为影片配上音乐,不是风吹过的声音,不是云流逝的声音,不是青草从泥土钻起的声音,也不是骨头被嚼碎的声音——而是,悲伤或喜悦,绝望和希望。

人使这出裸露在无涯时间荒漠里的故事,浸透了自己灵魂的色泽。当他借助尖端卫星自外太空回望地球,他看不到自己的身影因为那实在太微小;然而在这颗仿佛被一双手奇妙涂抹着的星球上,唯有他,像惦记眼中的瞳仁般带了深深的敬畏和眷念。
于是他想,我何尝不是这样一颗星球呢?从宇宙随便一个角度看我,我都是个隐没的;然而是什么使我那样奕奕闪烁仿佛被光打亮了轮廓?是什么使我能够去问仿佛确实有答案?是什么使我痛惜消逝的一切仿佛永恒是真的,在某一个次元中存在?是什么使我爱惜一丝半点生机,去爱同样存在并将死去的活物,去爱一切流动并往返不息的、仿佛它们与我应答——我爱了,它们也给予我同样的爱,即便我和它们之间不论是语言还是灵魂,都难以相通?是什么使我和任何一只虫豕都不致被埋没在时间和灰尘里,却被注视,被看见,被发掘,被纪念?我永远也忘不了自己曾经见过的无论它们能否活上一百万年,那么,我也一样。那道视线从遥远的宇宙深处穿越过来,越过时间,越过云层,越过巨大或微小的一切,落在我身上。我就被打亮了。我是个被纪念的。存在过一次的必将永远存在。因为灵魂是这样一种东西:它藉着光在瞳孔上成像,既成了,就永不磨灭。

于是,唯有人有信心、有勇气去拍一部关于地球的剧情片。因为也唯有他才真正相信永不磨灭。既不在无限广大的左边,也不在无垠微细的右边,而就在中段。这里发端于一道视线——“我就是初,我就是终”,这初与终对人亲口允诺说:
“耶和华遇见他在旷野,
荒凉野兽吼叫之地,
就环绕他、看顾他、保护他,
如同保护眼中的瞳仁。”
于是他的灵魂被聚拢在这眼窝子里,朝上望是无限,朝下看是无限,而他确实是宇宙的中心。

 5 ) 种族不同,情感互通

2017.11

抽空看了一集《地球脉动》,被强烈推荐的它,果然不负所望。又或者说,这个地球,美丽星球上的物种,令人惊叹。 早上看到新闻,帝企鹅妈妈不停呼唤,试图啄醒永远沉睡的宝宝。企鹅宝宝已经僵硬成块,企鹅妈妈不忍放弃。多次尝试后,只能悲鸣。看的令人心痛。种族不同,情感却是互通的,尤其是母爱,可能是整个宇宙都相似的吧。 第六集《冰封世界》行星地球将继续它的令人吃惊的愉快之旅。我们将跟随摄影机对处于最极端的季节的南极和北极作一次印象深刻的旅行,定时摄影机将对一群帝企鹅作仔细的观察,向我们展示帝企鹅行为中包含的动力学原理。 企鹅们在如此残酷恶劣的环境中生存,看着它们走路一摇一摆的样子很好玩,可迷失在暴风雪中,或是归家心切时,就恨不得给它们脚上安装风火轮。企鹅爸爸孵化企鹅宝宝时,成群的雄企鹅围成圈,一起取暖静待寒冷的离开。这一等,就是好几个月。几个月没有进食,嘴里藏着一口食物,留给企鹅宝宝破壳而出后食用。 企鹅妈妈外出觅食,嘴里塞的满满的带给企鹅爸爸和企鹅宝宝。零下六十度的气候,企鹅爸爸只能护着企鹅宝宝等待妈妈的归来。若是企鹅妈妈遇上什么自然灾害或是迷路走丢了,那种被迫等待的无力感和焦灼感,真叫人揪心。 失去了宝宝的妈妈们,争夺找不到母亲的企鹅孤儿时,经常发生悲剧——企鹅宝宝在被争夺的过程中,被压死。某些因无法生育或丧失爱子的父母扭曲的渴望又何尝不是如此,或亲自偷窃,或辗转拐卖。即使只是买主,手上也沾满了罪恶。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正因为有了这些不恰当的需求,才酿成了如此多的悲剧。 坏人也会做好事,但好与坏不是正负可以相互抵消的。我们不否认这些好,但也绝不能忘记那些坏。最近重新出现在大众眼前的江歌案,看一次,令人心碎一次。也有很多文章直接写到宁愿孩子不善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恶的种子就像星火燎原,而善却是寒风中的微弱烛光,时时都会被熄灭。 尽管物理学的不好,但我始终相信能量守恒定律,善恶如是,运气好坏如是。更多时候,小小的善举并不是为了别人,让自己良心过得去,才是最大的力量。遇到摔倒的老人,虽然害怕讹诈,可看到了而不出手相助,再无视之后的时时刻刻都会担忧,会不会有什么事,有没有其他人帮忙,而万一真的有严重情况出现,良心会自我谴责——如果那个时候我帮了她就好了…… 这并不是责任,不帮也OK。只是,心,会有很多负担。让心更轻盈的方法就是,在可行举手之劳时,别犹豫。事情了结,心就轻松了,无需再挂念这件事,也不必自我责怪。 从动物世界扯到人性善恶……我果然没有什么逻辑…… 推荐这部记录片,在认识同住一个星球的生物过程中,也可以更多的了解我们人类自己。

 6 ) Planet Earth Season...好喜欢BBC自然类纪录片!

(也是写在2020年结里的一些文字,希望借助平台留下我的记号)

当镜头穿透白色雾霭、俯仰崇山峻岭、飞跃壮阔峡谷、盘桓广袤平原、贴近激越河川,地球就像是一个蚕茧,被从外围开始一层层剥开,终于现出一片繁茂富裕的生机。

我记得在《地球简史》课堂上老师讲到过一个概念:“人类中心主义”,指将人类视为世界的中心,人也是价值的中心,世上一切应该为人类服务。2020我看的所有自然科学类纪录片和我上的每一门自然学科选修课,从方方面面有理论有根据的斥责了这个自私的主义。人类并不是地球的主宰,在暑来寒往之间,大自然的万物都在演绎生命的奇迹。

自然科学类纪录片比起之前的那些只展现自然华丽和壮美的影像,现在的已经更上一层维度,不仅歌颂着生命的赞歌,展现着生物一代代繁衍生息、扩展壮大的鲜活悲壮生活,还让人们时刻揪着“保护环境、保护生物”的心去多多思考。由于地球的不同系统之间具有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的特征,一旦在某个方面发生剧烈的改变,将会带来科学家所说的“级联效应”,这种效应带来的影响是一种快速的连锁反应,产生的后果将无法估量、无法预测。

例如,在《地球脉动》里提到的,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下,北极地区的冰层逐渐融化,由于气候变化的负反馈效应,北极地区的海冰融化速度是其他地区的两倍。北极地区加速的冰融,会进一步放大气候变化对北极地区的环境、生态、社会和基础设施的影响,也会改变北极地区的地缘政治经济环境。另外,由于全球洋流的一体性,北极地区的冰融也会进一步加速全球其他地区海水温度的升高,使海平面高度增加,进而导致一系列连锁反应。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剧增。海水虽然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但海水吸收二氧化碳过多,就会造成海水的酸化,进而导致海洋生物的大批量死亡。

纪录片想传达的不仅是大自然繁茂富裕的生机,还在警醒人类不要等到生态系统遭受毁灭之后,才徒劳的在钢筋水泥中寻找诗意的栖息地。值得一看。

「天地惊奇,万物博采,自然造化之前,人类只能仰面称叹。永远都要敬畏自然。」

 短评

太美了,又好可怕,这就是我们生存的世界啊。看的我整个一阵阵发麻。

10分钟前
  • 亚比煞
  • 力荐

北极熊在冰上那傻样子,希望一直存在

15分钟前
  • Vince♫
  • 力荐

地理片拍成了动物世界 神奇动物以及他们吃什么 鬼斧神工的摄像大哥(有时候能在瞳孔里看见) 鹤群飞跃珠峰那段湿了 生命多麽伟大 又多么渺小 孤儿小企鹅大战怪阿姨 在一堆肉山里的北极熊却活活饿死那段特别伤心 看了9集才反应过来原来是个总-分结构

19分钟前
  • [已注销]
  • 力荐

单纯感受一下自然的魅力当然要看BBC的系列啦,人类星球,蓝色星球等等等。它没什么叙事但就是靠着摄影技术迷死一群观众,亦或者是全人类。我无法想象摄影师们是怎么采集那些镜头然后怎么整理素材,我感觉那些镜头如果没有预知能力根本无法拍摄……一句话,拍纪录片,拍BBC纪录片是最烧钱的事情。

21分钟前
  • 🫀Psyche
  • 力荐

想要和很多人类一起看。

24分钟前
  • 力荐

我终于知道,人类并不是地球的主宰。在暑往寒来,流风回雪之间,大自然的万物演绎着生命的传奇。那象群的迁徙,那太阳鸟的艳丽,我终于知道,保护环境真的并不是一句口号,而知是一种对于自由的渴望,对于爱的感召!

25分钟前
  • 小马.王
  • 力荐

情人节看这个,非常浪漫。绝美的画面,生命的感动,小小的个体在广袤的星球乃至太空面前,除了敬畏,没有心情纠结自己的小悲哀。

28分钟前
  • mon babe
  • 力荐

好大的地球呀。。。

30分钟前
  • nothing
  • 力荐

单纯的自然风光纪录片,但为什么有时美到想哭。。。

35分钟前
  • 离香
  • 力荐

我家的第一隻blu-ray!美麗不得了!

38分钟前
  • n
  • 力荐

两极之间、雄伟高山、淡水资源、洞穴迷宫、奇幻沙漠、冰封世界、辽阔平原、季节森林、富饶丛林、多样浅海、无垠深海!“我们不要陶醉于对自然界的每一次胜利,对于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满怀敬畏之心!9.8

42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没有人类,地球一样很美;没有人类,生物一样活的很好(话说这里可以看到后来很多BBC经典自然纪录片的影子)

44分钟前
  • 黑特-007
  • 力荐

安赫尔瀑布在落入一千米的恶魔谷途中被吹散成水雾;无畏的探险者在墨西哥400米燕子洞纵身一跃一探地狱究竟;地穴深处野生德州盲螈千万年来丢失了双眼通体素白。你没见过的世界大到无法想象,你没见过的生物完爆你看过的所有科幻怪兽特效片。人类算什么,不过是蚂蚁尘埃罢了。

49分钟前
  • 深夜的阿斯伯格
  • 力荐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拍摄精致得每一帧都可以做桌面!听说仅雄鸟求偶舞的那一段就拍了6个月,实在不敢想象拍完全部的浩大工程。印象特别深的是蘑菇和蚂蚁的斗争,猿群之间的争斗,和非洲大迁徙。边看边对生命的意义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反思:17年一破茧只为存活一天的蝉活着有什么意义?结合道金斯的书看

52分钟前
  • Miss Coconut
  • 力荐

其实这是一部被我搁置了很久很久的宝藏纪录片,因为今晚看到很喜欢的读书博主分享了,所以决定今晚当作睡前观影 连续看了三个晚上就看完了,梦里都是令人心驰神往的辽阔草原。这部真的太适合投屏观看了!上山下海入丛林 目之所及全是人烟罕至的原始景象,美不胜收!每一帧都可以用来做壁纸。好似玩了一场超级加长版的迪士尼《飞跃地平线》。南极北极、高山淡水、洞穴沙漠、冰封世界和大草原、丛林浅海、季节森林和深海。全球俯瞰地球的美景,记录各种动植物的精彩瞬间,有些动物和植物 我甚至是第一次见到,像小时候看《动物世界》一样不禁发出一次次的感叹声。辽阔治愈,随手暂停都是一张现成的电脑桌面。17年的蝉破茧只为活一天、比动作大片还精彩的蛇蜥追击、为了找对象全速前进的树懒、会发光的丛林蘑菇,地球上的故事,远比我们想象更精彩。

56分钟前
  • 曼靑
  • 推荐

一直陷在『天哪这个是怎么拍的!』『天哪!这些摄影师太了不起了!』『天哪这个节目太了不起了!』的惊叹之中无法自拔!

1小时前
  • 猫语猫寻
  • 力荐

了解地球就是了解自己。向辛苦拍摄的摄影师们致以最高敬意!

1小时前
  • 艾小柯
  • 力荐

天地惊奇,万物博采,自然造化前,人类只能仰息称叹

1小时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最好的一套关于自然与生命的纪录片,震撼人心!独具特色的地形地貌分类叙述方式、华丽精致到让人落泪的摄影、几近完美的剪辑和解说、应景的交响配乐...印象最深的几个:各种季节变化植物生长镜头,极端洞穴,17年蝉,虫草菌,帝企鹅故事,雪豹,群狮猎象,海星噬扁海胆,豚鸟合作捕鱼,大白鲨猎海豹,吸血乌贼等

1小时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看完以后断定:这辈子我不会看到比这个更好的大自然记录片了.

1小时前
  • Zuschauerin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