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与祝英台(1963)

HD国语

主演:凌波,乐蒂,任洁,井淼,高宝树

类型:电影地区:香港语言:国语年份:1963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梁山伯与祝英台(1963) 剧照 NO.1梁山伯与祝英台(1963) 剧照 NO.2梁山伯与祝英台(1963) 剧照 NO.3梁山伯与祝英台(1963) 剧照 NO.4梁山伯与祝英台(1963) 剧照 NO.5梁山伯与祝英台(1963) 剧照 NO.6梁山伯与祝英台(1963) 剧照 NO.13梁山伯与祝英台(1963) 剧照 NO.14梁山伯与祝英台(1963) 剧照 NO.15梁山伯与祝英台(1963) 剧照 NO.16梁山伯与祝英台(1963) 剧照 NO.17梁山伯与祝英台(1963) 剧照 NO.18梁山伯与祝英台(1963) 剧照 NO.19梁山伯与祝英台(1963)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梁山伯与祝英台(1963)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东晋末年,某大户人家小姐祝英台(乐蒂 饰)渴望前往杭城求学,无奈父亲不允,以致英台茶不思饭不想,忧郁成疾。未久,英台想出妙计,假扮郎中阐明小姐病因,终于令父亲点头同意。在求学途中,假扮男装的英台巧遇风流倜傥的梁山伯(凌波 饰)。二人相谈投机,结伴通行。三年同窗,英台和山伯结为好友,情深意笃,在朝夕相处的过程中,英台心中渐渐萌生对山伯的爱意。无奈碍于身份,不忍道破实情。某日,英台为父亲苦苦催还,只得告假还家,由此演出十八相送的经典戏码。虽是这般试探与暗示,那愚讷的心上儿却没能了知心意,一别成了永远……  本片根据中国经典民间故事改编,并荣获第二届金马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乐蒂)、最佳演技特别奖(凌波)等六项大奖。浴血战士合伙人2010空中浩劫第九季依然消失午夜43路国语血色隔离潜水者铁证悬案第一季怪咖一箩筐布鲁姆兄弟后街女孩决不饶恕2016弱点2009国语青恋黑日追击神迹2004歼灭任务提防小手李天腾与赵小宝邪恶宿舍夜惊魂壮志凌云1999血迷宫之东宫西宫瓦塞浦黑帮(上)罗贝尔塔今晚在コ字型金色韶华桥隆飙包法利夫人万能发型师玩命剧组之主播惊魂空中危机网疗记第一季银平町影院蓝调解决士安检:圣诞特别篇金钱无用:深入美联储冒名顶替2001人民公仆第一季哈勇家

 长篇影评

 1 ) 佳偶天成

李翰祥几部早期片,江山美人觉得平平,则为林黛端庄有余,娇媚不足,几无市井女儿活泼灵动之状。邵氏美女合我眼缘者甚少,绝顶者如林黛尚不为我所喜,余下如井莉李菁何莉莉等自不必提。由此观邵氏片不少,先以中后期居多,又一多半是冲着狄姜二人,如梁祝这等名作也只闻其名未见其面,不想却错过乐蒂这样一位男装俊逸女装雍容的美人。凌波亦好极,唱念俱佳,有斯文呆气无脂粉艳气,眉目清朗隽秀,看得人好生熨帖。

老戏文里唱才子佳人,泰半无节,女方还可当作深闺少女春心萌动不识世事险恶,男方则多有居心叵测之嫌,演来总让我觉得甚是ws。梁祝这一出真是不多见的干净,三载同窗抵足而眠,一个情生意动一个却懵懂不知,好就好在女儿家三番两次暗示点明,那边的呆头鹅却是光风霁月,思无邪三字道尽其中意味,这时候非要说是兄弟情谊或男女情爱都显得生分了,那才叫一个相亲相爱无分彼此。凌波又有点弱不胜衣的情态,比之乐蒂的正大仙容犹觉瘦弱幼小。这二人并立,似姐弟恋的成分更多些,不知为何就是符合心目中梁祝形象,徐老怪那版梁祝我也有爱,但论到梁山伯,凌波实是可亲可爱第一人。

今人新编梁祝,首先是要早早揭破祝英台身份,再就是唯恐戏剧冲突不够把其实根本就没他什么事的马大少抛出来充当绊脚石拦路障,及至到了剑蝶,洗白白的马兄更是情深意重风头盖过男主甚至有搅基之嫌,此是后话不表。

我迷狄姜的时候,以为有此二人便是天作之合,配戏的一干女子皆庸脂俗粉,常觉碍眼。如今看凌波乐蒂也是同理,只是花无百日红,到底人间绝响。

 2 ) 性别扮演的错乱

这部电影的意义是在重大,他宣告了当时两家大制片厂的对峙,更预示了邵氏的成功,因为电影是邵氏和电懋同时抢拍的,此后的抢拍事件也时有发生,几乎都是邵氏取胜,因为他的拍摄场地是在有优势。同时,这部电影开启了当时邵氏对抗电懋的一个类型,那就是黄梅调,此时邵氏的功夫片还没有成气候,于是,黄梅调几乎和电懋的都市喜剧成为了商业电影的两翼……宏观上的制片厂外,这部电影的成功要赞赏的就是导演李翰祥,痴心与中国古典文化的他,作为上海来港的影人,家国的想象融会到了他的电影中,囿于电影的赶排以及取景的限制,这部电影的背景都是搭建或者描绘的,但是,在浓艳的色彩下,你不会感受到楚原电影的那种浮夸,相反,这一张张构图,像极了中国的风景水墨,这要归功于导演的美术造诣,他在有限的空间下,不断运用场面调度进行构图,可以说,电影拉片的话,每一张都是美的,导演基本采用了全景,也是为了突出背景中的风景,人在画中游,可以说是本片的最好诠释,而深景深也是导演要展示给大家他对细节的精雕细琢,一草一木都是他构图的组成,除此之外,一个未来的伟大导演也在其中,常常出演戏曲电影的胡金铨担当了这部电影的副导演,不能否认,李翰祥的风花雪月对这个年轻人的影响,在胡金铨此后的武侠中,中国画的美学始终贯穿,只是从李翰祥的工笔转换成了写意,但是两个人的一脉相承还是不能否认的……电影基本尊重了原著,最后结尾坟墓裂开化蝶而去,还运用了特技,当然今天看来是可笑和拙劣的……有意思的是,很一些其他版本不同,这部电影没有出现马文才,可以说,这是将马文才设置成了缺席的在场,他已经演化成了阶级和威权,因此,造成悲剧的事实也更呼之欲出,那就是封建的家族制度戕害了两个青年,而阶级在本片中也被强调,就是说祝英台的父亲不同意婚事的原因更多的源自阶级对等的考虑……影片中的设计也很大胆,英台除了提出妹妹的设计桥段,更自助求亲,而结尾也不是顺路,而是威胁要去祭坟,因此说,电影中是将英台更多的突出,突出了她冲破各种封建束缚的行为,当然是具有拍摄年代的现代性的观点……更为有意思的是,这部电影的主角是用了双女星,乐蒂和凌波,这个设计非常有趣,那就是同性恋的意涵,在两人读书阶段,祝和梁生发情谊,对于原设计,祝是以异性爱慕梁,而梁对祝的好感就难免有了些同性爱的意涵,而此后,当性别身份识破,两个人有归于异性恋的规制,而这部电影的设计是,两个同为女性的演员,在读书阶段,梁对祝的情感在剧中是存在同性意味的,而作为扮演者,两名同为女性,这便成为了无论正负都顺边的选择,而从始至终都是两个女人的纠缠,这与《红楼梦》的电影演出不同,虽然也常运用两女性表演林和贾,但是中间不携带身份扮演的桥段……当然,这种解释是有些过度阐释的,但是这种对潜意识的暗示也是不能轻易否定的……对于这部电影的意义很尊重,应该是给高分的,无奈,看下去真的需要耐心,这完全出于个人偏好……

 3 ) 经典的梁祝,经典的祝英台(2)

整体而言,这部电影极好,应该属于“力荐”。

乐蒂的表演是没说的,和李翰祥,静婷等都属于头等功臣。布景,音乐都是上乘之作。很多画面似乎都可以截图,做成画。静婷最后的唱也是催人泪下。乐蒂和静婷这两个天才配合的天衣无缝。难得!

乐蒂最后的表演把全戏带入了高潮。这个也是应该的:梁祝故事本来就是说的祝英台的重情,刚烈,能以死殉情;电影里的祝英台也是最主要的角色。乐蒂听到梁山伯死的时候哭天抢地的表演是绝对的上乘之作。伤心,悲痛欲绝,表现的淋漓尽致,感人泪下。

各位可以总结一下:如果看梁祝你会流泪,伤心的话,在什么地方,看到哪段表演你伤心流泪了?我是两个地方:一是梁山伯死后,乐蒂痛哭时;二是乐蒂哭坟时。

乐蒂唯一可以挑剔的地方就是拍摄时间不对。她那时刚生过孩子,稍微胖了一点,还没有恢复过来。各位如果注意看可以发现乐蒂有时候有双下巴。

但是,对于凌波的表演我不得不说,凌波还是差了点。比如说那个“既是有心毁旧约,临行何必自为媒”时的表演就是严重的失误。各位可以看看凌波那时的表演,我把截图传到图片里了。

我第一次看梁祝的时候就觉得这里不对劲,凌波这咬牙切齿的表情让人看了都害怕---这是表现两个人之间有真挚的爱情?这明明表现的是得不到时的恨。

这严重违背了两个真正相爱的人之间的“常识”。即便祝英台嫁给了别人又如何?难道就应该恨?

即便是娶不到心爱的人,你可以遗憾,甚至可以懊恼,但绝对不能是恨。

真正的爱是一种付出,而不是占有,所以祝英台才会殉情。否则梁山伯死了,祝英台还有什么可“占有”呢?没有了“占有”,祝英台为什么要殉情呢?

我觉得即便是唱词这么写,演员表现出来的最多只能是遗憾的表情,绝对不能是像凌波那样恶狠狠的表情。

这么重大的表演失误,不知道为什么一直就没有人提出来。

不过,因为这戏里梁山伯不是最主要的,只是个主配角,所以凌波的失误不影响整个电影。

我说梁山伯不是最主要的角色,有些人可能不同意。这么说吧:让乐蒂演梁山伯,没人怀疑乐蒂会演好吧?让凌波演祝英台,谁相信凌波能演的了祝英台?

要不然让林黛之类的老演员或者干脆就让郑佩佩那样的年轻演员来演梁山伯(扮相俊俏,演技过得去就行),再或者就让赵雷演梁山伯,这个电影的整体效果会如何?可是,换了谁能演的有乐蒂那么好?

 4 ) 翻看那些古代唱本,美得教人叹息。

翻看那些古代唱本,美得教人叹息。

  梁祝尤令我爱不释手。耳畔响起咿咿呀呀的唱词。

  彩虹万里百花开,蝴蝶双双对对来,天荒地老心不变,梁山伯与祝英台。

  光阴如箭似水来,匆匆过了三长载,梁山伯、祝英台,情重如山深如海。一个是说古论今言不断,一个是嘘寒问暖口常开,转眼三年容易过,匆匆春去春又来。

  贤弟。英台不是女儿身,因何耳上有环痕?

  耳环痕有原因,梁兄何必起疑云,村里酬神多庙会,年年由我扮观音,梁兄做文章要专心,你前程不想想钗裙。

  我从此不敢看观音。

  三载同窗情如海,相依结伴下山来。

  兄送贤弟到池塘,金色鲤鱼一双双。

  好似比目鱼儿相依傍,弟兄分别诚感伤。

  贤弟,你为什么长叹呢?

  梁兄,你看鱼儿在塘里游来游去,他们总也不肯分开。

  只要没有人垂钓,他们是永远不分开的。

  这么说,我们是鱼就好了。

  唉!你看。

  微风吹动水汤漾,漂来一对美鸳鸯。

  形影不离同来往,两两相依情意长,梁兄啊,英台若是女红妆,梁兄愿不愿配鸳鸯?

  配鸳鸯,配鸳鸳,可惜你英台不是女红妆。

  凤凰山上花开遍。

  可惜中间缺牡丹。

  牡丹花,你爱它,我家园里牡丹好,要摘牡丹上我家呀。

  牡丹花,我爱它,山重水复路遥远,怎能为花到你家呀。

  梁兄哥!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惹心烦。

  梁山伯一心要把英台访啊,英台访啊!离了书房下山岗,下山岗。

  梁山伯、祝英台楼台相会诉离怀,诉离怀。一个是满心欢喜情难禁,一个是满腹心事口难开,口难开。

  白玉环蝴蝶坠,蝴蝶本应成双对,岂知你我自作主,无人当它是聘媒!

  纵然是无人当它是聘媒,我也要与你生死两相随。

  我为你泪盈盈,终宵痛苦到天明!

  我为你汗淋淋,匆匆赶路未曾停。

  我为你气难平,几次伤了父女情。

  我为你碎了心,那有良药医心病。

  信难守,物难凭,枉费当时一片心。

  心如火,手如冰,玉环原物面还君。

  吞声忍泪别卿去。

  你抱病含愁怎能行!

  不能行,也得行,我死在你家总不成!

  梁兄切莫太伤神,珍重年轻有用身,放下婚姻谈友爱,何时你再上我家门?

  将来有命终相见,无命今生不相逄,只有向草桥镇上认新坟。

  认新坟,认新坟,碑上留名刻两人,梁山伯与祝英台,生不成双死不分。

  梁山伯与祝英台,生不成双死不分,生不成双死不分。

  我与她,生不成双死不分。

  英台,英台,英台……

  梁兄啊!楼台一别成永诀,人世无缘同到老。原以为天从人愿成佳偶,谁知晓姻缘薄上名不标。实指望你唤月老来做媒,谁知晓喜鹊未报乌鸦叫,实指望笙管笛箫来迎娶,谁知晓未报银河断鹊桥,实指望大红花轿到你家,谁知晓白衣素服来节孝。

  梁兄啊!

  梁兄啊!不见梁兄见坟台,呼天唤地唤不归,英台立志难更改,我岂能嫁与马文才。

  梁兄啊!

  不能同生求同死啊!

  彩虹万里百花开,蝴蝶双双对对来,地老天荒心不变,梁山伯与祝英台。

 5 ) 李昆(饰演四九)谈梁祝

李翰祥叫我在《梁山伯与祝英台》里演书童四九,其实我那时三十多岁,做书童已经很勉强了,书童,就是小孩嘛,不过我的角色有点诙谐,我是演喜剧的,反正借光,沾一点光让我演四九。你不能找一个小孩演啊,小孩挺麻烦的。再说扛那个行李,好重,虽是空的,空的也重啊,后面搁个棉被,前面挂个剑,一叫我扛东西我就怕。而且他要求我的扁担这样(做扁担弹动的手势),没有重量怎么行,也不能弄得太薄,薄了会断,还是要厚一点,厚一点就要重了,我心里暗骂,想压死我了,我还要唱呢。我说我不唱,我又不是歌星,我敢跟李翰祥翻脸,因为太熟了,我说你找别人演,我不演。他说:“你随便唱吧。”我说:“我唱不好。”“谁要你唱得好,你又不是主角。你唱的不好才对。”“哦,那就没关系,那我就胡唱。”“胡唱就对了。你唱得好,那谁听凌波的?”我想想也有些道理呀,那就放开了唱,我本来就五音不全,对调不对调反正也无所谓,只要李翰祥不把我臭骂一顿就没关系,唱就唱,谁怕谁?

那时严峻离开邵氏公司,在台湾同样也拍《梁山伯与祝英台》,由李丽华、尤敏主演,为了打击他,邵氏就抢先拍,所以这部片有三个导演,胡金铨拍书房戏,李翰祥拍十八相送、哭坟那场重要的戏,何梦华也帮忙拍一段。

李翰祥也不教戏,我们那时候情绪都来了,他不示范的,只叫我们演:“你这样再演一次”,用集中方式演,他挑一个最适合这个角色的,他最喜欢的,你就照这个演,要不加强一点,要不再缩小一点,你再试一遍,“好,就这样,就照这样办。”正式拍的时候,我们再把感情聚拢一下,一下子就OK了。一个他一个胡金铨,不怎么教戏,他提醒你,看见你这里做的不错,但某个地方有缺点,就把缺点告诉你,那就变成完美的了,他并不做给你看,因为他们两个也没正式做过什么演员。

 6 ) All about Betty



先转贴一段八卦,摘自天蝎酒的博客。

“我听过的最离奇的夺情姐妹淘版本是这样的:美女A和H先生恋上,但H先生原来在上海有婚约,在办理退婚事宜中,美女A托好友美女B带话给H先生:只要你一天没有女朋友,我就一天不交男朋友,结果H先生毫无反应,不久,传出美女B和H先生订婚的消息,美女A愤而结婚,后来郁郁寡欢,最终在香闺仰药自杀。H先生伤心之余,恋上了一位空姐,酷似美女A,明目张胆与之同居并生下一女,美女B终于在夺情十四年后功成身退……很像言情长剧吧,很不幸,这故事偏是真的,有名有姓,美女A叫乐蒂,H先生是香港第一个百万小生高远,空姐叫刘莉莉,而美女B则是史上最美秋香扮演者陈思思,她和高远1961年结婚,1971年离婚,中间曾传出自杀两次,而乐蒂则在1961年结婚,1968年底自杀。

男女情欲,本属平常,结果不外乎悲欢离合,只不过,活生生地发生在身边,那时才知情字原来最苦,欲字原来最毒。”

言归正题。美人Betty乐蒂命运之凄婉悱恻,不独在情,亦在艺,亦在运。以身世来说,作为遗腹子的乐蒂,出生前身为富商的父亲不幸被烽火炸死,母亲只能携六个儿女投靠自己的父母。乐蒂的外祖父顧竹軒是經營天蟾大舞台的老闆。乐蒂自小在這樣的環境成長,耳濡目染的都是京剧與大師,受到了深厚的古典薰陶,培養了獨特的氣質與品味,甚至是一生遵循的傳統美德。之后,内向的她不顾家人的反对,极力争取进入了演艺事业。但性格上的内在矛盾亦为前景投下了一丝阴影。

拿艺来说,乐蒂所处的六十年代,香港电影尚在初期发展与恶性竞争中,她所经历的多胞公案,黄梅风潮,武侠浪潮,无不表明片商为迎合争夺观众而牺牲其它电影元素。在以下所转Diana的文章中对此有详细叙述。http://www.ledi-web.com/good/good_4.htm

此外,即便拿乐蒂最为成熟的《梁祝》来说,尽管作为李翰祥这部女性电影当仁不让的唯一主角,乐蒂因此摘下了第二届金马奖影后,但大批女性观众的热情却全数投向了生涩的初挑大梁的女小生凌波,折射出一种安全的精神外遇的强大力量。可谓凌波一出,逼退两大当红影后:乐蒂和林黛。乐蒂的演艺生涯,开始步向了明显的转折。

关于乐蒂和高远的恋情,以及婚姻悲剧,抛开篇首的八卦,在人间四月天的文章里,似乎有更贴切的描述。只摘一段,其余链接在此 http://hsiamoon.blog.163.com/blog/static/3244696820076283156751/

“多年后高远想要脱离左派电影公司转投右翼公司, 為了旧爱, 乐蒂义无反顾的帮忙他, 这已经是他们分手10年后的事情了. 1968年五月初乐蒂曾经来台湾, 那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5月8日离台的记者招待会中, 台湾的影剧记者曾向乐蒂求証高远转到右派公司以及他们间的感情话题. 乐蒂面对这个问题时落落大方, 坦然承认她和高远十多年前是十分要好的朋友... 虽然她否认和高远有超过友谊的情感, 但是当有人问她如果高远和陈思思真的分手的话, 她和高远是否有可能进一步, 乐蒂轻声的回答:「这是很难说的事, 目前我和高远存在著的是十多年前的感情罢了」. 十多年前当时的感情是: "乐蒂深爱高远, 还愿意為他放弃大好前程", 絃外之音溢於言表. 只可惜, 高远还是回到陈思思怀抱, 离婚是后来的事情了. 而郑佩佩在「戏中戏」一书中曾提及, 1969年她和高远合作拍「龙门金剑」的时候, 高远常常和她聊天. 有一次不知怎麼谈起, 高远突然对她说, 在电影界那麼久, 他就见过两个"好女孩". 他对著郑佩佩说, 当然不好意思, 硬把她说成其中的一个, 而另外一个, 却是高远真正想说的, 是他一直念念不忘的初恋情人- 乐蒂. 只是在乐蒂去世之后再说这些话有甚麼用? 当年他為甚麼不做个有肩膀有担待的男人? 徒然辜负乐蒂对他的一片深情... 我不禁要嘆息乐蒂真是一位"傻女孩. ”

最后也是最主要需说明的是,按今人对乐蒂之死的分析,渐渐倾向于系长期服用安眠药引发的心脏病猝死,而非自杀。只是当时家人好友的声音被潮流新闻所淹没了。

Diana所访亲朋好友的论述:-

“高先生以及雷先生都提到樂蒂外表看來雖然很柔弱、軟弱(雷先生的原文),但其實內心非常的堅強,並不是會輕易輕生的人,更絕對不會在女兒還只有五歲多、如此之小的時候就輕生。高先生說樂蒂最難熬的時候是與陳厚分居時,他們都輪流去陪伴她與她吃飯,才漸漸渡過那段時間,因當時法律規定離婚是很困難的,費了相當的工夫心力才能離婚,親友都相當幫忙,因此離婚對樂蒂其實是一個解脫,而非如外界以為的跌入痛苦的深淵。依據當時的法令過錯方似乎一定要給予他方贍養費,樂蒂只象徵性的向陳厚要一塊錢以符合法律規定,其餘她什麼都不要,連聽濤村、遊艇很多錢都是她拿給陳厚買的,她也完全沒有想到要要回來,只堅持要撫養明明,可以看出樂蒂的品格多麼高潔,樂蒂就是具有傳統中國婦女的美德,非常的忠厚老實。

樂蒂在這樣的情況下結束她的婚姻,除了女兒其他什麼都不要,為了女兒上學方便買了新居,就座落在學校正對面,這間房間並不是非常好的,只有三層樓高,是舊的住宅,以樂蒂當時的收入以及地位,可以買更好的甚至是全新的房間,但為了女兒就選了這間舊房子。雷震先生再三強調,以他知道樂蒂的個性以及她對女兒的愛,如果她真的有意輕生,她不可能不交代一些事情,如女兒該如何撫養,財物如何安排,以確保明明有人照顧,但樂蒂卻完全沒有留下任何隻字片語,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很明顯她是出於意外,絕非她有意如此,只可憐天不假人,令人好替她難過阿。”

乐蒂当天曾约了饭局,休息前让保姆到点喊醒她。被发现昏迷时是只着了内衣衫跌落床边,国泰的卫护人员前去救助并送医途中不治。以此并无见事前有自杀的安排。

Diana的结语 http://www.ledi-web.com/good/good_12.htm

以乐蒂的性情、容貌、才华,湮没在历史中是一种可惜,而因种种传闻改变了她的面目,是另一种可惜。只愿借此文,寻出影片背后她的几许芳痕。

 短评

导演唱摄俱佳,华语影史前十。两个男人彼此相爱,男二发现男一是女性之后仍痴心不悔,世俗阻挠之下黄泉相会。乐蒂简直是戏曲诗画中走出来的古典美女,真是完美的英台、黛玉和小倩,举手投足都是巨星风范; 论古典气质东亚影坛唯有李丽华可以相比,什么大和抚子高丽之花都只有给她提鞋的份。

9分钟前
  • noir
  • 力荐

“受到国内于1955年后陆续公演的黄梅戏电影《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的影响,香港的邵逸夫爵士打算以崭新的方式拍摄黄梅戏电影。当《天仙配》于1956年在香港上映时,盛况宅前,吸引了26万观众,这在当时是一个很高的票房纪录。另一个鲜为人知的事情便是英国女王于1960年代初期亦观赏过由严风英及王少舫主演的黑自电影《天仙配》,并对这出电影有颇佳的评价,特别喜欢故事中的男女主角分别是凡人及天仙,但在客套的话语中仍提及影片美中不足的是演员年纪略大及缺乏色彩。从商业的角度看,这或多或少会增加了邵逸夫将要拍摄的黄梅戏电影的号召力。”

11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送别是一绝。

14分钟前
  • bird
  • 力荐

我以为这耳熟能详的故事、这不讨喜的类型,会让我忍不住快进或倍速播放,没想到自己完全跌进故事里面,哪怕这个故事已经了然于心,太好看了。

19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反串一个女扮男装的传说,真是把电影当黄梅戏拍了。如果以电影的标准来要求它的话,还是远远不够的。乐蒂比凌波明明比好太多了~嘛

24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古香古色,旖旎绮丽,信手拈来,韵味不尽。

29分钟前
  • 沉歌
  • 推荐

香港黄梅调电影的一个高峰,舞台布景的质感非常好,远胜于李翰祥自己后来的一些民国喜剧集锦类电影的布景质感。故事和表演非常有古典舞台气息,乐蒂饰演的祝英台在神情和走位上,比凌波饰演的梁山伯更丰富一些。经典的《十八相送》段落在片中呈现得相当完整,祝英台在对歌时大胆又娇羞地暗示男女之情,梁山伯傻傻不知情,余味十足。

33分钟前
  • 唐朝
  • 推荐

香港電影百年百強第1名,一代電影大師李翰祥導演代表作之一,黃梅調電影巔峰之作,31年後徐克導演版本《梁祝》便有多處借鑒。前半段的輕喜劇,後半段的重悲劇,過渡極其流暢,加上樂蒂、凌波兩位的精彩表演,尤其樂蒂版祝英台實在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無怪當年創萬人空巷的盛況。

35分钟前
  • 一條魚佔滿了河
  • 力荐

凌波和乐蒂真赞啊,凌波女扮男装,反串演技好,乐蒂人漂亮。另外棚内造景也是一流。

37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力荐

呆萌傲娇攻凌波VS骚情可爱受乐蒂

38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台北的k歌場可真有趣,一邊看戲一邊唱歌。基本上胡金銓拍的段落一眼就看得出來,上山,過橋,李精緻在美術考究,胡一調度或放煙,就全是胡的東西

43分钟前
  • 五色全味
  • 力荐

7/10。李翰祥是邵氏少数有思古之情和大排场控制自如的导演,池塘松树/飘逸烟柳/寺塔高耸,黑蝶与黄蝶服色的梁祝沿途走动,多层次组合的造景技巧。利用纱幔隔断画面空间,让丫鬟目睹英台前来求婚的失落,这场突破单一视角的戏剧动作值得称道,缺点是现代人难以欣赏的角度,同床、绣布等微妙性幽默除外。

48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不会有比化蝶更美丽的爱情结局。古人是有怎么样的绝世之才想出的!!

52分钟前
  • 这货是牛奶
  • 力荐

戏曲老片实在太好看了。镜头、美术、唱词都精致考究到极致。(我就是有点怀念每晚琴房里传来的排练的声音了所以才看的)

54分钟前
  • 蜉蝣
  • 推荐

拍得果真古色古香,美工音乐一流

55分钟前
  • Comel
  • 推荐

#1080p#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凌波演技流于表面化,不及乐蒂的身段分寸对头。还是更喜欢徐克那版,因为杨采妮真的太出色

60分钟前
  • 游牧人·芳汀
  • 还行

这才真正是将中国文化体现在电影里。可见制作人的诚恳。现在某些只会装门面的导演该好好反省了。

1小时前
  • 天地心任徜徉@做无知的有识之士
  • 力荐

生生玉叱明如剪,呖呖莺啼脆又圆,间间鸳语花底滑,自在娇鹂恰恰吟。良辰美景奈何天,彩云易散琉璃脆,赏心乐事谁家墓,绮罗堆里埋华年。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古中国

1小时前
  • 丁一
  • 推荐

大概一千万人之中,才有一双梁祝,才可以化蝶。其他的只化为蛾,蟑螂、蚊蚋、苍蝇、金龟子……,就是化不成蝶。并无想象中之美丽。

1小时前
  • 峰峰峰峰
  • 推荐

李翰祥 邵氏 黄梅调 凌波 乐蒂 此片是邵逸夫爵士制作的最好的最好看的最好唱的電影, 說是華語電影的最佳作品也不算過分, 最近凌波姐姐聯同胡錦姐姐剛在香港新光戲院重演這齣經典的舞臺劇, 仍大受歡迎, 僅此一部, 邵爵士已可不朽.....

1小时前
  • 影毒肥佬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