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妈妈2010

全11集

主演:松雪泰子,芦田爱菜,山本耕史,酒井若菜,仓科加奈,尾野真千子,川村阳介,市川实和子,音尾琢真,田中实,绫野刚,高畑淳子,田中裕子,长沼诚

类型:日剧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10

 剧照

两个妈妈2010 剧照 NO.1两个妈妈2010 剧照 NO.2两个妈妈2010 剧照 NO.3两个妈妈2010 剧照 NO.4两个妈妈2010 剧照 NO.5两个妈妈2010 剧照 NO.6两个妈妈2010 剧照 NO.13两个妈妈2010 剧照 NO.14两个妈妈2010 剧照 NO.15两个妈妈2010 剧照 NO.16两个妈妈2010 剧照 NO.17两个妈妈2010 剧照 NO.18两个妈妈2010 剧照 NO.19两个妈妈2010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两个妈妈2010日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35岁的铃原奈绪(松雪泰子 饰)只身漂泊北国。似乎因某种原因,在过去的10年里她从未回到家中。奈绪喜欢观察鸟类,却阴差阳错成为一名小学教员。在此期间,她邂逅了7岁的小女孩道木怜南(芦田爱菜 饰)。怜南想法独特,性格开朗,只是身边没有一个朋友。她生长在单亲的家庭里,母亲和 情人同居,过着寥落破败的生活。怜南的特立独行和其身上偶然发现的伤痕引起奈绪和校方的注意。他们意识到这个小女孩正遭受来自母亲的虐待,几经波折,奈绪的母性被唤起。她决定“诱拐”怜南,担当起作为母亲的责任。  那个飘雪的日子,奈绪和怜南乔装打扮,相约离开寒冷的北国,启程去寻找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园……威尼斯惊魂夜雪山泪可口VS百事:可乐之战昭和歌谣音乐剧 直到重逢之日再见我们的幼儿园圣洁酒徒的传奇往昔欢年满江红逃亡列车抓马侦探2怪奇验尸官:病害疑云古城童话恐惧中的恐惧狐墓迷影猎头者省港旗兵记住2015反转时空爱上你51号兵站孟买天鹅绒血染的摇篮阿尔法围棋小前提鬼楼契约第一季绝命档案黑暗宇宙北方汉子国土安全第四季幸福1957医生在么格林第二季伦敦的山本五十六乡村爱情4雪花那个飘做我的最爱西游记八戒降妖萨沙的国度热血勇士冰上火辣妹甜心隔山有眼2破产投靠赛勒斯中邪2016

 长篇影评

 1 ) 最感动的还是奈绪那句“小孩子对父母的爱才是最无私的吧。”

       没心没肺的过日子的时候偶尔也会有笑容,但是mother总是把一些话冷不丁地抛给你。其中大多我已经遗忘了吧。。只记得走神过,哭过。大约是关于曾经的恋人,大约是关于与父母间的事。
    人和人的关系大抵是这样,心中总有些幻想,总有些依靠;最后不免幻灭。至于疏离的人或许是一开始就不报这些希望的。孩子父母之间更像前者,但理想与幻灭总来得更深刻。有时生活久了,自然而然就发现自己所想与现实根本是两码事;这是一道坎,这幻灭或许带来新生活新希望,但目下所及都是些懦弱的人类。每每发现理想与现实稍微不符就心生怨恨,反而迁怒对方。孩子和大人不同,解决理想幻灭的方法常常是给父母编个理由蒙混过去;等到编得没得编了就找个地方钻进去等着另一个机会编一个新的理由。实在是太多次幻灭了,怜南才告别了仁美,因为每一次幻灭伤痛都要几倍增长。
    “小孩子对父母的爱才是最无私的吧。”忍受一次次的伤痛才最终封闭自己,这就是孩子对父母的爱。父母的偏执常常导致深刻的爱,但是父母自以为是的天性往往葬送这份爱。同时,小孩子天生的依靠与隐忍却常常让人忽视他们这种最无私深沉的羁绊。

 2 ) 无私与自私的妈妈

近日总算看完了10年的好评剧《Mother》,松雪泰子主演,也是芦田爱菜的成名作。而这部剧也是我很喜欢的编剧之一坂元裕二的作品。
会想补《mother》也多是源于之前追完《woman》时的一个夙愿,同样的导演同样的编剧,想知道《mother》会是怎样的一个模样。于是用了将近一周的通勤时间零零碎碎的总算补完了这部剧。
总体上觉得《mother》的故事不如《woman》来得波澜,和同样是坂元的作品《即使如此也要活下去》相比节奏感也略差,因为大抵在第一集松雪泰子决定诱拐芦田爱菜开始,这个剧的走向作为观众都大抵知道了,这是一段注定分离的路程。
剧集用一段逃亡串联了若干个母亲的故事,关于那句男人女人之外还有母亲的名言也引起人们的思考。虽然父亲这个身份也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词语,但对于母亲在孩子身上奉献出一切的本能,父亲的高大威猛则带了太多的距离感。曾经课堂上女性文学的老师花了一堂大课的时间来专门论述母亲,犹记得她还讲到自己卧病多年的妈妈,在她也成为母亲后对于妈妈的描述带着一种“只有她才知道”的神圣。女人本就疯狂,成为母亲的女人可以更加疯狂,而一切的一切似乎只有“爱”可以解释。
《mother》中逃亡的“母女”并非真实的母女,尾野真千子饰演的生母却是一步步的疏离着女儿,而恶化到虐待的程度时也直接导致了逃亡的开启。松雪泰子作为“母亲”是无私的,尾野真千子作为“母亲”是自私的,尽管她认为自己付出的已经够了。“自私与无私”看上去矛盾,但或许对于“未知生物”母亲,只是人们了解的还是太少了。当下有太多“智商下限”的妈妈们在各种晒自家的娃娃,虽然旁人都基本认可此人的“智商情商”都开始双低,但如果你是“非母亲”生物的话,人呢,毕竟都是人他妈生养的,no can no BB,还是不要轻易说母亲坏话的好,因为你可能不知道她在不知道的世间里怎样“无私与自私”着。
但终究我还是看不得虐童的事情,精神压力的出口宣泄在自诩的“私有物”孩子身上,实在是一种太过残暴的事情,而在这种扭曲的关系中,又很难把孩子和父母分开。剧中山本耕史饰演的记者即是一例,无法带走受伤害的男孩可能是他一辈子的遗憾。剧集里坂元裕二让这段逃亡成行并产生了新的“母女”关系,但到底这还是戏剧化的产物,芦田爱菜和松雪泰子之间建立起的联系也是一种理想化的戏剧情节。无法带走在家庭中被虐待的成员永远是家庭暴力的难题。
关于母亲,关于女人,关于夫妻,关于情人,关于仇恨……坂元裕二的剧看到最后总是会醉在这些不得不让人清醒的名词里,而忘却了故事以及戏剧的麻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看《woman》时对于无私奉献的单身妈妈尽管很钦佩,但其实也想看一下她的反面,好在在《mother》的尾野真千子身上我看到了想要的东西。顺便说,10年,尚未崭露头角的尾野真千子的演技就已经让人刮目相看了。嘛,当然这部剧里还有更让人刮目相看的芦田爱菜,不足6岁的她浑身是戏。

 3 ) 《mother》片段

  一.
  有妖怪吗,我好害怕睡不着。好吃的,是我帮忙一起做的。还有,袜子和替换的衣服我都有放进去哦,我好想妈妈。妈妈,真的有妖怪吗。夏实她和我说,怜南,有妖怪哦,还说厕所里会有手伸出来。妈妈你在听我说话吗。食堂里有电话哦,大家都已经睡了,我就偷偷跑来打电话了,是白鸟园哦,这个地方叫白鸟园,和妈妈之前学的白鸟一样的哦。跟你说哦,这里的冰箱好大,超巨大的。夏实,睡在我下面,上下铺的床,爬梯子上去的,不当心的话要撞头的。今天吃的炸猪排,昨天是酱炖青花鱼,捣碎马铃薯啦,剥玉米壳之类的,很好的。不过,园长老师放屁可臭了,所以要捏住鼻子,哈哈。还有,院子里有养兔子哦,便便是圆的。还有,还有我羽毛球越打越好了。还有,妈妈,你什么时候来接我,已经出狱了吧,我等着哦。打了好多次电话哦,因为一直没人接,我还以为电话号码记错了,看来没错呢,什么时候来接我呢,次睡觉前我都有准备行李哦。妈妈,妈妈,妈妈,快来接我吧,我可等着呢,一直等着,为什么还不来呢。好想见妈妈,妈妈,我好见妈妈。妈妈,再,诱拐我一次吧。再,诱拐我一次吧。
  二.
  跟你说哦,我从神代街坐上了公交车,在图书馆那儿下来后,到东室兰站换乘了蓝色的电车,然后从函馆站下来,再从那儿坐晚班的电车,就到了东京了。然后呢,从新宿站,上了银色的电车,妈妈,毛巾都弄脏了。过来了哦,我早就在地图上查好了,克子婆婆给我寄了零花钱,我就买了车票。是在函馆站的台阶和新宿站人多的地方摔倒的。妈妈,你见到我,一点都不高兴吗。我那么,想妈妈。
  三.
  妈妈,你讨厌我吗。
  我怎么会讨厌你呢。
  我是累赘吗,那,为什么不做我妈妈了呢。
  你还记得吗,在室兰和你一起去看候鸟那个早晨,我说要做你妈妈的那个时候,因为4月1日是愚人节,我说过我们要说谎吧,但这次我不是在说谎,我就是你妈妈,我不会不做你妈妈,就算我们分开了,我还是继美的妈妈,永远都是,然后我们还会相遇,就像我再次和我妈妈相遇那样。
  什么时候?
  当继美长大成人的时候。
  我才等不了呢。等我长大了,就算遇到了也不可能认识了啊,可能会擦肩而过啊。
  那是妈妈会认出继美来的。
  可能会认不出来啊。
  认得出。
  到时候我样子也变了,人也长高了。
  就算那样我也认得出,妈妈会认得出来的,妈妈一定会在人海中认出继美,找到你。
  妈妈。
  不要哭。
  我要哭啦,妈妈不也在哭嘛。
  四.
  听我说,妈妈,怜南去天国了,怜南已经不在了,去天国了哦。我的名字叫继美哦,铃原继美。我和妈妈住在这里。
  其实,既不喜欢也不讨厌哦,因为你已经,不是我的妈妈了。
  五.
  继美,我们再一起待一会儿吧,说会儿话吧,不要悲伤着离别,而是笑着。
  妈妈,妈妈看着我,看着我,我能自己回去的,能一个人好好回去的。
  是呢,但是我能看见吗,能清楚地看见吗。
  妈妈很伤心吗。
  我是高兴。
  高兴了还哭吗?
  高兴了才哭,人会有高兴地想哭的时候。对不起,妈妈这个样子的话。
  那么,那妈妈,我们要说喜欢的东西哦,说说喜欢的东西就会开心起来的。
  是呢。
  夜晚的游泳池。
  8月31日。
  电车里睡觉的人。
  长颈鹿。长颈鹿是牛的一种。
  是吗。
  嗯。
  两个人撑一把伞。
  从鞋柜里露出的长靴。
  呵呵,刮台风的声音。
  晨光。
  妈妈的眉毛。
  继美走路的样子。
  妈妈晾衣服的样子。
  继美神情慌张的样子。
  妈妈的声音。
  继美写的字。继美。
  妈妈。
  继美到了20岁时记得读这封信。
  嗯。
  妈妈在这里看着你回去。
  嗯。
  妈妈会一直守护着你。
  嗯。
  六.
  继美亲启:我想,你现在的名字叫怜南吧。但是现在请勉强允许我叫你继美。这封信,是写给几年后的你的,是给20岁的你的一封信,我祈祷着日后长大成人的你能读这封信。继美,还记得糊涂婆婆吗,她是我的妈妈,是和你一起逃跑的旅途中重逢的,他叫望月叶菜,那时我若不想着做你的母亲,我肯定,也不会和自己的母亲相遇。因为做了你妈妈,我才能在最后的最后爱上自己的妈妈,这让我感受到命运的不可思议。你知道吗?候鸟为什么能够准确地达到目的地,鸟儿们会以星座为导航,比如以北极星为中心的大熊座,小熊座,仙后座,鸟儿就是靠着这些星星向北飞的。鸟儿在还是雏鸟的时候就记住了这些星星,雏鸟时看见星星的位置,会成为鸟儿们将来生存的航标。我明天就要和你离别了,我会带你回室兰,我们不能相见,也不能以母女相称,可即便如此,我还是坚信着,总有一天我们会重逢的,总有一天我们会再次握住彼此的手,就像我和我母亲经历了30年还能相遇一样,只要有孩提时一起牵手走路的记忆,就会不知不觉间成为航标,指引我们再次相遇。20岁的继美,你现在长成什么样了呢?长成什么样的大人呢?如果当初见到的只有104公分的你,现在穿着时尚的衣服,曾经穿着16.5厘米的小鞋子的你,现在穿着有点跟的高跟鞋,走进我的话,擦身而过的瞬间,我该怎么叫住你,面对面我该和你说些什么,从何说起,认得我吗,身高多少了,恋爱了吗,有好的朋友吗,现在还喜欢水蓝色吗,还讨厌吃香菇吗,还会单杠翻转上杠吗,还喜欢奶油苏打吗,可以的话,我们再一起去喝吧。继美,你还好吗,一想到能和20岁的你再次相遇,我现在就开始激动不已了。一个人也能露出笑容,我会笑着等待和你相遇的未来。能遇到你真好,能做你妈妈真好,能和你度过的那些时光,做你妈妈的那段时间,是现在的我的全部。而未来和你重逢的时刻,对我来说,是即将开启的百宝箱。
  我爱你,妈妈上。
  P.S. 奶油苏打可是饮料哦。

 4 ) 聊聊道木仁美、记者以及一些细节

本剧上映已有十年,也是我翻来覆去看过最多次的日剧,时常有不同体会。关于其中颇受争议的两个人物——道木仁美和记者藤吉骏辅——有些许思考,此外还有剧中一些小小的细节,也不知是否是我多虑了,尽力写出来和大家分享探讨一下。

以下内容存在剧透,请注意。

1、关于记者

第5话对记者藤吉骏辅的行事“动机”做了描画,但依旧有许多朋友表示没看明白记者这个人物到底想做什么。

记者这个角色作为局外人、旁观者、描述者穿插于整剧,以阵营矩阵来列示,属于 “守序中立”偏向“守序善良”。细数前后,会发现整部剧中关键人物间的碰撞,严格意义上来讲大多与记者“无关”——道木仁美自己从室兰的小学那里拿到奈绪老家电话,自己寻到了东京——唯一对“剧情”有所推动处,是让望月太太几乎第一时间得知道木仁美来到东京,加快了奈绪与望月之间碰撞的节奏。

其他时候记者在做什么?俗气地讲大概是:边缘ob,疯狂bb。

为什么需要一个这样的角色?

很简单:第一,编剧需要有角色以 “局外人”、“旁观者” 的身份站出来,在所有人(剧中各方,也包括剧外你我)都因共情而一叶障目失之偏颇时给出一个中立理智的视角,让大家冷静地沉下心来想想:事情是不是可以有其他的解决方式;继续发展下去会是一个怎样的走向;这样做真的合理吗(无论法理抑或情理)?

第二,记者是唯一能够“合理地”穿针引线将各条线索串联起来的人。没有了记者,该如何不显突兀地揭示道木仁美一切行为逻辑的原初,怎样自然地拂开望月太太隐匿30年的秘密?

他是观察者、记录者,抛开主观情绪再审视,记者前前后后表述的观点,更加符合正常社会的运转规律。

记者为何要“勒索”奈绪1000万?

不仅是记者,即使是奈绪的生母和养母,在刚发现继美的真实身份是怜南时,都“质疑”过奈绪行为的“真实动因”。第4话中,生母明确地说道,奈绪的行为或是出于“悬索桥的爱”,即吊桥效应,奈绪当即矢口否认。当然,奈绪往后也用行动证明了自己不是“一时冲动”、“出于同情”而进行角色扮演。

亲人尚且如此,作为旁观人士的记者,该如何确认奈绪的真心?

诚然,故事前半段记者的行为令人烦扰,实则记者是整剧中最客观清醒的人。从他的角度,一开始看到的是单身女子擅自带着孩子远走,动机未明。作为一个曾经想要拯救受虐儿童却最终失败的人,记者情知“拯救”并不是轻飘飘的一个词、一句话,践行它所需的付出与面临的险阻从来不少,而奈绪真的有这样的勇气、觉悟和能力吗?

他要确认这一点,所以提出了1000万的“试探”,其内生逻辑很简白:如果你只是半吊子的“自我感动式救赎”,那做还不如不做,趁早放弃转而诉诸其他方式,对你和孩子都好。

在最初的奈绪和上帝视角的我们看来,他自然是“恶人”,可他所说所做的一切错了吗?奈绪确实“部分”打动了他——却也仅仅只是部分——母性与决意值得肯定,但我们不得不承认,逃跑和生活是不一样的,在给孩子营造一个安稳的家这方面,奈绪力有未逮:户籍、经济来源、法律问题,或多或少需要他人的帮助,虽然这也是人物间碰撞出火花的基础。

2、关于道木仁美

我承认世间有无来由的爱恨与善恶,但编剧若笃信于此,难免使整个故事脉络显得单薄,经不起推敲。在阐释道木仁美这个角色上,坂元裕二做得确实很好。很多电视剧中的不少人物都倾向于脸谱化——我便是这么做了,你管我为何?——像是一张白纸,干干净净空无一物,却显得甚是无赖。

道木仁美这个角色有所不同,她的“恶”自有来由,并非单纯一抹暗色,是无数色彩反复层叠涂抹,最终杂糅成的一坨黑。

仁美爱怜南吗?自然是爱的,第8话拥住怜南前的落泪和颤抖绝非虚假。那她是否给予的爱不够多?我却很难轻易地开口。

只能说,我不知道,亦难以评判。

母亲实是一个无比艰辛的角色,如第4话中铃原太太对奈绪所言,须经十月怀胎、给孩子哺乳、晚上孩子哭闹要抱着哄、换尿片,难得一场好觉,才能渐渐成为一个母亲。

道木仁美所经历的“苦难”,显然比之更多。生下怜南时,仁美约莫22岁不到,无论是过往经历还是当前工作,都表明她没有很高的受教育水平。早早地遇到了一个男人,共筑了爱巢,诞下孩子,男人却转头扑向他人怀抱——仔细看看第8话,仁美在路上所见并非幻觉,远处的那个“男人”就是自己曾经的“丈夫”,只是不忍怜南得知被父亲抛弃,便谎称爸爸已经去了天国。

在独自一人把怜南拉扯大的数年里,仁美经历了什么?想要尽力给孩子最好的,想让怜南与双亲俱在的孩子一般成长,白天辛苦做工,下班后赶回家给孩子做饭,夜里哄孩子睡觉。有孩子或者有带孩子经历的朋友们一定知道,幼时的孩子最是难带,夜里几番醒来,自己几个月都未必能得一场安睡。仁美是顶着如此的压力,往复操劳了几年。

而曾经的好友们同一时期在做什么呢?尚是年轻靓丽,都还有大把青春可以挥霍肆意,穿着光鲜亮丽的衣裙开着女子茶话会。仁美会不羡慕吗?当然羡慕。若不是遇到了负心的男人,若不是早早地生下了孩子,是不是我也能过着轻松愉快的人生?

每个人的人生中总有那么一时两刻,明知不该,但还是忍不住怨忿责怪。

仁美也是如此,情绪一旦滋生,没有正向反馈从旁干预,难免像毒蛇噬咬,心里的空洞越张越大。

有人说,怜南这么可爱的小天使,仁美怎么狠得下心。但请勿忘记,没有无来由的善恶爱恨,自然也无人生来便是恶魔或者天使。幼时的怜南亦有“熊孩子”的天性,哭闹、挑食,每一分都是重负妈妈身上的稻草——奈绪当然是伟大的,但她同样是幸运的,得以遇见“长成”了天使的怜南;仁美曾经担负的苦难,却都已扫进了墙角灰堆。

生活如此艰辛,令人难以喘息。在海边,仁美想要抛下怜南逃离,那也是怜南第一次感触到妈妈内心的矛盾脆弱,自此开始逐渐变得小心翼翼——幼兽离了妈妈,无处可去。

再后来,仁美遇到了浦上真人,于是想着:是不是可以稍稍地、稍稍地为自己而活?毕竟还年轻,不甘心被苦难压着一辈子。怜南是妈妈的宝贝,也一定可以理解妈妈的吧?——如此的自我麻痹便开始了。

我不由想到近些时日在网络平台尘嚣日上的“平权”话题,有一句挺经典的表述:你首先是一个女人,才是一个母亲。大家也热衷于探讨自我与所担负的社会角色、家庭角色怎样和解、共处。

但我反复想来,却很难建议旁人“你要先做自己”。好比有人孜孜以求工作与生活间的平衡,但世事显明,“there is no life-work balance”。同样,先完满自己作为女人的自我需求,再做好“母亲”角色,这份愿望自然单纯美好,然而现实总是残酷: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要做好母亲,必然要牺牲掉自己作为女人的自我部分——而且是相当大的一部分,自我与担负角色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

我不会倡导女性自我牺牲,我只希望每个人可以铭记母亲们放弃的“她们自己”,感怀她们的爱与伟大。

道木仁美曾经是一个好妈妈,却逐渐迷失于“自我”和“母亲”的两难抉择之中。太过长时间的重压与缺爱,像是溺水的人遇见稻草,又像蹦上岸的鱼触到雨后水洼,她对浦上真人未必谈得上爱或不爱,只不过“我已经无法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活下去了”

从浦上真人那里,仁美得到的不是爱情,不是金钱,仅仅只是一份得以“依附”的心态:这个男人在我最痛苦的时候现出身形,他对我的身体有所欲求,那已经足够——我是作为“女人”被“需要”的,我作为“女人”的部分苏醒了,我“自己”还“活着”。

情绪的贪恋变成了本能,菟丝子一旦依附上树木,再难分开。

说到这里,稍许明了记者描述仁美的措辞:“逃避现实、自我保护、停止思考”。仁美取回了自己曾经让渡给“母亲”角色的部分,但潜意识的负罪感加剧了自我麻痹,只要不去看“怜南可怜的样子”(第7话 11:20),就不会愧疚难受。如此也可以解释为何第1话中仁美看到浦上在给怜南涂口红时的激烈反应——已经不是第一次虐待孩子了,为什么之前仁美屡屡安抚讨好,此时却爆发了?

只因画面就在眼前,再怎么自我麻痹,也无法说服自己这只是在“做游戏”——情知浦上和自己只是肉体关系,而为了维护这可怜的关系放弃了怜南,这一切并非心安理得。

与其说仁美口中的“肮脏”是骂怜南,不如说她是在骂自己。“犯罪现场”激起了仁美潜意识中的愧疚,但又要努力说服自己“我没有错”,浦上又是自己依附的“树”,是不能得罪的,失去了他就失去了作为“女人”的自己,而此时的仁美恰恰是最不能自我否定的,否则如何自处?一方是自己依附的对象,一方是依附自己的“累赘”、“苦难的根源”,选择已然明了——既然“母亲”部分已经让渡得差不多了,索性彻底一点,怜南如果不在了,是不是就不会再有自我割裂的痛苦?

道木仁美这个角色我反复思考,数年来反复观剧,都有不同体味唏嘘。她的心路太过复杂,最终已扭曲至难以称为“完整的人”的地步。她是爱怜南的,她“母性”的一面爱着;她又是恨怜南的,她“女人”的一面充满不甘。而反过来,作为“母亲”、“女人”的人格两面又互相斥责,在愧疚与自我辩驳中反复拉扯。

如是也能回答部分朋友的疑惑:仁美明知道立案的话自己也逃不脱虐童的审判,为何还要损人不利己地递上起诉书?——很简单,道木仁美在自我割裂、否定、自辩中产生了自我毁灭的倾向。

直至现在,我也不敢说自己完全理解了道木仁美这个角色。也许可以说,读懂了道木仁美,才能读懂人性。诚然,她的所作所为我们无法原谅,但是不是可以稍微理解她是怎样一路走来的?

最终只余一句感喟: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细节部分

第1话

64:07 奈绪与怜南(仅在更名为继美前如此称呼)二人走在前往公交车站的路上。奈绪靠近孩子的右侧手拎着包,也并未刻意放慢脚步稍待,怜南一路小跑地跟在身侧,可以看出此时的奈绪还不大清楚如何与孩子相处,如何“扮演”一位母亲。

66:38 怜南几声“妈妈”唤醒犹疑中的奈绪,跑来拉起奈绪的右手想要走向车厢门,奈绪停步,怜南转头看着奈绪的眼睛。奈绪此时具体在想什么不得而知,大略是“我这样做真的好吗”,但下一幕,看着怜南的双眼,奈绪舒了口气,表情柔和下来,明显是下了决定:“这样就好”。

令人在意的细节:当镜头转回怜南,奈绪此时已下了决心,怜南却松开了拉着奈绪的手——这大概能稍稍为第2话中怜南劝奈绪放弃自己做些铺垫,孩子真的不是什么都不懂,她看得到你眼中的犹豫,也能感受得到你心里的自我怀疑。

第2话

16:05 电视中在放着“失踪小女孩”的新闻,说仁美在祈祷自己的孩子能够平安回来。奈绪问继美是不是想妈妈了,继美没有正面回答,只说新闻弄错了,仁美并不希望自己平安回去。此时大家对继美的“假笑”属性多多少少有点了解了——孩子怎么可能不想妈妈,即便逃离的欲望占了大半,仅余下丁点半点的 孺慕之情也不是轻轻松松就能轻易抹去的。勉强自己说着看似“洒脱”的话,原因再简单不过,就如本集26:55 奈绪对桃子婆婆说的那样:因为我被抛弃了一次,害怕会再次被抛弃。

16:50 奈绪看着继美的双眼,继美缓缓低下头——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谎话”被看穿,些许手足无措。奈绪将继美拥入怀中,此时的继美不知该如何回应,双手搭在奈绪的肩膀,渐渐再环上奈绪的颈后。

细微的几个动作,将此时继美与奈绪的关系阐述得淋漓尽致。在第1话看候鸟的海边,二人心灵初次激烈地碰撞,但在那之后却有着解开轻纱后的不知所措与尴尬——我不知道如何做一个母亲,你也不知道如何做一个“正常”的孩子。类似情绪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亦屡见不鲜:偶尔多饮了几杯,彼此话便多了些,互相倾吐点心中的情绪和秘密,待到酒醒后面对面却尴尬不已。继美和奈绪同样如此,二人的心靠近了,却还没那么近,带着点点礼貌与淡淡疏离。人的互相理解与接纳需要时间,两只受过伤的动物,接近起彼此都带着一分小心翼翼。

第3话

39:00 奈绪问望月太太“你怎么看待无偿的爱”,继而言道自己觉得“孩子给父母的爱才是无偿的”。这句话令我不由沉思赞叹:在孩子年纪尚幼时,不知外面世界的形貌,一切都是未知,未知意味着恐惧。生下来的“幼兽”无处可去,只能待在父母身旁,父母的模样就是世界的形状。

当代社会信息高度发达,信息渠道的便利度削弱了这份观感。90年代初乃至更早期生人回想一下自己六七岁的童年,是否那时候的自己比起现在同岁的孩童显得足够“无知”,离开了父母便无所适从。《小偷家族》亦可为上一段的阐述作佐证:从小“父亲”柴田治便告诉祥太放在店里的东西是无主之物,“拿了”也没什么不好,祥太于是也一直身体力行,直到后来被发现被告诫才第一次觉得偷窃似乎是不对的。

父母是幼童的天地世界,孩子在真正了解世界的概貌前无处可去,只能逡巡,这也是为何即使仁美薄待怜南已久,怜南却一直包庇维护着母亲:那哭声太过渺小,怜南不知可以让谁听到。

======2020.04.08更新======

第6话

45:47 望月太太:“由我来保护你们。”

在全剧中,望月太太大多时候表现出的都是温和内敛的女性形象:说话温声细语,甚少与人直视。即便是面对奈绪,早先的望月太太时常也是“回避”的态度。第一次“勇敢”与奈绪对视,还是在图书馆听见奈绪咳嗽(第3话 20:25),不由自主地问道“感冒了吗”。

此时这一幕,是我第一次看到望月太太如此坚定的眼神,哪怕面对态度并非友好客气的奈绪,也流露出不移的决心。

而再一次看见类似的目光,是在 第11话 17:05,当记者说起自己对30年前案件的推测,望月太太微微笑着说:“那是男人的幻想。”

这两幕的眼神分外相似,也是望月太太对“外柔内刚”一词最淋漓的诠释:再温吞的人儿,一旦决意要保护的人或要受到伤害,都会瞬间展露出——说来用词或许有些奇怪——“毫不让步、一往无前”的气势。

第8话

15:15 仁美带着怜南来到从前经常和“丈夫”一起吃饭的餐厅La marée de Océan。

29:10 仁美抱着“求救”的怜南在街上奔跑,远远地看见自己“死去”的“丈夫”和现任妻子、一子一女走出餐厅——依旧是那家La marée de Océan。

因而我笃信道木仁美所见绝非幻觉,这一幕对她的打击也比大多数人所认为的要更加严厉:自己的丈夫、孩子的父亲,抛弃妻女、组建了新的幸福家庭,还一同在两人曾经共筑了美好回忆的“圣地”尽享天伦甜蜜。若换作是我处于人生低估,怕是也受不起这样的刺激。

 5 ) 越是被翻拍,越是证明它不可超越

注:每段前面的数字是这段剧情出现的集数。

《不完美的她》是日剧《母亲》第4次被翻拍,也就是说加上原版一共有5个版本了。

但是翻拍的次数越多越是体现出日版的经典,越是证明了日版是不可超越的存在。

1

铃原奈绪是北海道室兰市的一名小学老师。

她的学生道木怜南虽然只有7岁,但是情商和智商都很高。

有一次怜南送给奈绪一顶帽子。

奈绪不知道怜南为什么要送自己帽子,回到家才发现自己掉头发了,怜南是想让她用帽子遮住它。

怜南表面上很聪明,而且随时都很快乐,但事实并没有那么简单。

快乐只是她的伪装,她快乐的面具下隐藏着同龄人所没有的痛苦和磨难。

每次她回家的时候都会先看看家门前有没有一双男人的鞋子,如果有的话,她就不想回家了。

因为这意味着她母亲道木仁美的男朋友浦上真人在家。她的亲生父亲去世了,浦上是她母亲重新找的男朋友。

浦上常常虐待她,比如把她装在垃圾袋里、家暴她、把她的眼睛打伤。

三浦老师和医生发现怜南的发育情况远低于平均水平,身体还有多处淤青和伤痕。

三浦老师问怜南的眼睛是怎么弄伤的,怜南却说是在公园被球砸到的。

三浦老师说她其它地方也有伤痕,仁美却说她经常摔跤。

三浦老师知道怜南的父母有家暴她的嫌疑,而且嫌疑很大,但是她没办法。

三浦老师还告诉了儿童相谈所(专门维护儿童人权的执法机构),但他们也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理由是三浦老师没有证据。

有一天怜南发现她养的仓鼠死了,仁美却说:跟我没关系哦。

她的言外之意是这是浦上干的吗?

浦上不仅家暴怜南,甚至给她穿婚纱、涂口红。

仁美看见浦上给怜南涂口红,她不去指责浦上,反而对怜南发火,将怜南打倒在地。

随后仁美把怜南装在垃圾袋里,像扔垃圾一样扔了。

连浦上都觉得这是不是过分了,问仁美:这样没问题吗?

仁美却不耐烦地说:快点开车啦!

幸亏奈绪发现了,她撕开了垃圾袋,救了怜南。

她打开垃圾袋的时候怜南已经昏迷了,要是再晚一会儿可能就来不及了。

奈绪从小就讨厌小孩子,甚至发誓绝不做妈妈,此时她却想保护怜南,还想做怜南的妈妈,带怜南离开这里。

她给怜南取了新的名字“继美”,随后怜南/继美将手套和围巾扔进了海里,让人误以为她溺水了,实则是和奈绪乘上了开往东京的列车。

3

奈绪去见养母铃原籐子,叫怜南在商店等她。

途中商店关门了,怜南就借了一张地图,在上面写上她去图书馆了,然后把地图放在商店的卷帘门下面。

为什么她不在商店门口等奈绪呢,因为她知道如果巡警看到她只有一个人肯定会找她问话,那么奈绪“拐走”她的事可能就会暴露了。

4

后来记者藤吉骏辅找到怜南,他明知故问地说:你知不知道怜南在哪儿?

怜南机智地回应:怜南掉进海里淹死了。

她这么说并不算撒谎,因为怜南被淹死了,与此同时继美却诞生了。

8

再后来仁美找到怜南,怜南也说她不是怜南,怜南已经去天国了,她是继美。

不得不说怜南太聪明了。

3

奈绪和怜南有着相似的经历,她在5岁的时候就被生母望月叶菜抛弃了,7岁的时候被养母籐子领养。

在籐子的要求下,望月再也没有和奈绪见面,只是会远远地看着她。

这次奈绪去籐子的公司的时候,望月就看到她了,还看到了怜南,还和怜南做了朋友。

怜南生病了,由于奈绪在上班,怜南第一时间想到的也是望月,打电话叫来了望月。

奈绪去望月家接怜南,她对望月讲起她小时候被抛弃的经历,却不知道身边正是她的亲生母亲。

4

为了让怜南可以去上学,望月申请成为怜南的监护人。

当工作人员问起奈绪的身份时,奈绪谎称她是怜南的亲生母亲,但她长期被丈夫家暴,她想离开丈夫,所以不能公开身份。

但即便如此工作人员还是不愿受理望月的申请,而是劝她们先报警,然后通过正常途径让怜南上学。

奈绪只好取下眼睛上的纱布,向工作人员展示她被“家暴”的证据。

为了让工作人员相信她,她在前一天自残了。

6

籐子知道了奈绪和怜南的事情的真相,怜南担心她会给奈绪带来麻烦,打算一个人回到室兰,但是奈绪找到了她。

籐子叫奈绪在她和怜南之间做出选择,奈绪选择了怜南。

奈绪撤销了她在铃原家的户籍,然后带着怜南离开了家。

怜南不想给奈绪添麻烦,而奈绪并不觉得她麻烦,这就是她们互相热爱对方的体现,同时也是奈绪和仁美的区别所在。

7

奈绪和怜南无处可去,只好暂住在望月家。

此时奈绪已经知道望月是她的亲生母亲,也为望月抛弃她的做法感到生气。

奈绪问望月为什么抛弃她,望月说当年她犯了罪,带着她四处逃跑,但最终还是逃不掉,就把她抛弃了,然后立马就被逮捕了,坐了13年牢(判了15年,服刑过程中减了2年)。

怜南再次展现她的聪明,她无意间看到了望月的生日,发现望月的生日快到了。

于是她和望月玩游戏,说各自喜欢的东西,从而得知望月喜欢摩天轮。

然后她就叫奈绪带她和望月一起去游乐园坐摩天轮,还送了礼物给望月,让望月体验到久违的爱。

8

仁美最终还是找上门来了,但是怜南并不认她。

奈绪和仁美单独见面,奈绪说孩子被亲生母亲抚养长大才是最好的,如果仁美能够痛改前非,好好对待怜南,她就同意仁美把怜南带回家。

其实仁美早就想抛弃怜南了,所以她并不想带怜南回家,甚至还说出“就当她死了”的话。

如果奈绪腹黑一点,完全可以把她们的对话录下来,以后警察查到她身上,这就是仁美想抛弃怜南的证据。

但奈绪太单纯了,她对仁美没有任何防范心理,还一厢情愿地以为仁美会改过自新。

奈绪主动提出把怜南还给仁美,是仁美自己不要的,反而还倒打一耙,告诉警察奈绪把怜南拐走了。

仁美一直都觉得怜南是累赘,她原本的想法是把怜南送给奈绪。没有孩子她就轻松了,可以一个人开始新的生活。

假如警方逮捕了奈绪,把怜南送回了她手中,她又会觉得怜南是累赘。

她本来就不想要怜南了,她不趁机把怜南送给奈绪,反而还举报她,这就是贱人的最高境界——损人不利己。

10

警方逮捕了奈绪,不过他们还不至于太蠢,他们并没有把怜南送回仁美手中,而是逮捕了仁美和浦上,并把怜南送到了儿童福利院。

其实籐子并没有提交奈绪的抚养关系撤销申请,而是决定承担责任,引咎辞职。奈绪的三妹原本找到的工作也被取消了。

奈绪即便是已经被逮捕,仍然坚持说她想做怜南的母亲。

法官和律师发现奈绪并不是想拐骗怜南,而是真正想做怜南的母亲,最终判她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三年。

也就是说,只要三年内她不再犯罪,就不用坐牢了。

11

怜南从儿童福利院溜走了,又来到东京找到了奈绪。

如果被警察发现了,那么结果就是奈绪会坐牢,怜南也会被送回儿童福利院。

所以奈绪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把怜南送回儿童福利院,等怜南长大成人了再和她见面。

影片最后,正如奈绪三十年后又和母亲相认那样,十多年后她又和长大的怜南重逢了,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母女终于可以正大光明地一起生活了。

直到最后一集导演才告诉我们望月当初抛弃奈绪的真相。

原来,望月的丈夫长期家暴她,于是奈绪放火烧死了父亲。

望月带着奈绪逃亡了半年,她知道不能一直这样下去,所以抛弃了奈绪。

望月不想让奈绪从小产生心理阴影,谎称是她放的火,结果被判了15年。

望月一直将这个秘密藏在心里,直到去世也没有说出来。

藤吉虽然看出来了,但他选择了尊重望月的意愿,没有告诉奈绪,而是和望月一起保守这个秘密。

其实父母帮子女顶罪的电影、电视剧有很多,但导演特意着重讲述奈绪“拐走”怜南的故事,而望月抛弃奈绪的故事则是点到即止。

你把注意力放在了奈绪带走怜南上,就猜不到望月抛弃奈绪另有隐情。

这是一个很高明的转移注意力的手法。就像魔术中的障眼法一样,你只看到了魔术师的左手在干什么,就忽略了真正有玄机的右手。

相比之下中国版就有点本末倒置了,不仅一开头就交代了钟慧放火烧伤李泽,而且多次强调这件事,生怕观众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

林绪之从小就怕火,看到同事点蜡烛就生气地走了,看到田放点燃煤气灶就害怕得蹲在地上,但是却为了救莲生克服了内心的恐惧。

还有田放说林绪之的身世和“火”有关,钟慧对警察说她一点都不冤……

导演过于强调那场纵火案,显得过犹不及,失去了神秘感和悬念。

而日版一共只有4处提到纵火案,而且全都出现在最后2集。这就更有悬念,后面反转的时候你才会更加出乎意料。

最重要的是纵火案的真相一直都是一个秘密,望月从来没有说出来,藤吉猜到了真相但是也没告诉奈绪。

望月和藤吉保守秘密的剧情至关重要,如果不这么拍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原因有两点:

首先是因为它不说教。

导演并没有说犯罪必须受到法律制裁,并没有因为奈绪烧死了父亲就强行给她安排一个受到法律制裁或者受到批评教育的剧情。

正是因为望月带着秘密离开人世,她坐13年牢才有意义。如果奈绪知道了真相,望月这13年的牢就白坐了。而且会给人一种“影片告诫我们要遵纪守法,不要犯罪”的感觉,让人觉得不是在追剧,而是在接受教育。

其次,正是因为奈绪不知道望月为她做了这么多,她和望月握手言和才更加感人,这说明她愿意接受母亲的一切,包括她的缺点,甚至她坐过牢。

真正爱一个人,不是只看到她的优点,也要包容她的缺点。

假如奈绪知道望月替她顶罪才原谅她,那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

一个是母亲为你的错误买单,你感谢她;一个是母亲犯了罪,但是你仍然选择包容她(但你不知道的是她没有犯罪,她是为你顶罪),这两种情况有本质的区别。

虽然奈绪并不知道望月为什么会坐牢,但她隐约能猜到望月坐牢是因为她,因为她自己也做过一模一样的事——为了怜南而犯罪。

这就是为什么她虽然不知道望月替她顶罪,但她仍然能够理解望月。

如果你看见一个女孩被父母虐待,甚至装进垃圾袋里抛弃,你会怎么做?

可能绝大部分人都会袖手旁观,但是奈绪却选择了冒着坐牢的风险带走怜南。

她从小就不喜欢小孩子,甚至发誓绝不当妈妈。

在她心目中,自己是一个不会多管闲事的人,然而最终她却做了她以为永远都不会做的事。

她对怜南产生了母爱,然而正因为如此,她严重偏离了“针对虐待的保护行为”的范畴,进入了违法的范畴。

她想成为怜南的母亲,正是她犯的罪。

如果奈绪没有把怜南从垃圾袋里救出来,怜南可能活不到第二天。她救了怜南一命,却遭到了警方逮捕。

就像《我不是药神》,程勇的初衷是救人,但是他却犯了罪。

这就是人性和法律的冲突。

随着时代的进步,法律会不断地完善,所以法律永远都有漏洞,永远都不会绝对完善,永远都会在某种情况下和人性产生冲突。

“犯罪必须受到法律制裁”没有问题,但有些时候,人们犯罪不是为了伤害他人,而是为了救人。虽然这种情况非常少,但并不是不存在。

望月说过:法律和规章也总有遵守不了的时候。

这句话不仅是对奈绪说的,也是对她自己说的。

奈绪为了救怜南犯了罪,她也为了保护奈绪为她顶了罪,这同样是犯罪。

也许即便警方得知奈绪烧死了父亲,也不会将年仅5岁的她关进监狱,但是如果奈绪在成长过程中知道她亲手杀死了父亲,对她的身心健康会有很大影响。

如果奈绪知道了真相,她的心理受到的伤害可能会比坐牢更加严重,所以望月无论如何也不能把真相告诉她。

奈绪带走怜南也是同样的道理。

也许有人会说,她把怜南从垃圾袋里救出来就好了,没必要带走她。但如果她不带走怜南,也许仁美会再次将怜南装进垃圾袋,或者用其它方式杀死她。奈绪只有带走怜南才能真正拯救她。

为了孩子,奈绪和望月可以放弃一切,这就是母爱的伟大。

奈绪的二妹芽衣虽然戏份不多,但也是一个形象丰满的角色。

有一天,她对男友加山圭吾说:我肚子里的孩子不是你的。

本以为她出轨了,但事实上她的意思是:孩子是她自己的,不是其它任何人的。

当初她想把孩子打掉,现在她改变了想法,她要把孩子生下来,因为她渐渐产生了身为母亲的责任感。

圭吾说没有必要把孩子生下来,她就把戒指还给圭吾,决定独自把孩子养大。

最后导演还是给了一个happy ending,圭吾和芽衣复合了,一起抚养孩子。

安排圭吾和芽衣复合也是合乎情理的,毕竟单亲妈妈固然伟大,但是双亲肯定更好。

单亲妈妈压力太大了,像籐子这样的事业家庭双丰收的毕竟是少数,更多的情况是很难兼顾事业和家庭,也许其中一部分就会像仁美那样,渐渐觉得孩子是累赘,甚至想要Ta死。

《母亲》中有多位母亲,有望月这样的无私奉献的母亲,有芽衣这样的即使是一个人也要坚持把孩子生下来的母亲,有籐子、奈绪这样的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毫无保留的母亲,也有仁美这样的因为压力大而失职、甚至伤害孩子的母亲。

现在干什么都需要考试,唯独当父母不需要考试。任何人都可以做父母,做父母的门槛太低,也就导致什么样的父母都有。

有的父母非常伟大,也有的父母非常卑鄙。

如果不能给予孩子幸福,当初就不应该把他们生下来。一个人在还没有学会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父母之前,就不配拥有孩子,也不配做父母。

并不是生了孩子就是合格的父母。

反过来说,也并不是没有血缘关系就一定不能成为家人。

比如籐子做了奈绪的母亲,奈绪又做了怜南的母亲。

奈绪可以为了母亲烧死父亲,母亲也可以为了她坐13年牢。

怜南可以为了奈绪苦苦等待12年,奈绪也可以为了怜南而12年都不和她见面。

奈绪不是不爱怜南,而是太爱她。

奈绪不和怜南见面,是为了将来有一天能天天和她见面。

反之亦然,怜南太爱奈绪了,她希望将来有一天能永远和她一起生活。

自从望月答应籐子再也不和奈绪见面后,奈绪从来都不知道她的亲生母亲是谁。

原本这个情况会一直持续到望月去世,然而怜南的存在却间接促使了奈绪和望月母女相认。

如果奈绪没有想过要做怜南的母亲,就不会和她的母亲相遇。

正是因为做了怜南的母亲,她才会在最后重新爱上她的母亲,这就是命运的不可思议。

奈绪不是望月养大的,最终还是走了和望月相同的路,愿意为了女儿而犯罪。

为什么望月愿意为了奈绪坐13年牢?为什么奈绪愿意为了怜南犯罪?

因为这个世界上除了男人和女人,还有另外一种人,那就是母亲。只有母亲才懂母亲,其它人是不会明白的。

 6 ) 值得女性一看的好剧

说到母亲,人们会习惯性地想到母性,母性总是和伟大放在一起,然而,我觉得母性很容易被过分放大,因为那是可见的,正面的,而人性,往往不易察觉,却比母性更深层更复杂,因为一个女人,在是母亲这个角色之前,她首先是个人,作为一个人生活了几十年所具有的精神力量,会比作为母亲这个角色所赋予的内涵影响更深远更强大。从这方面来说,母性只是人性中比较特殊的一部分性质而已。

身为母亲的女性,她既有母性的特征,又有作为人本身所具有的各种性质,两相交杂,使母亲这个群体的性质更复杂,更多变。正如剧中的一句台词所说的:人类分为男人和女人,但还有一类人,那就是母亲,这类人是我们不明白的。

这部剧里的女性,有不是母亲想成为母亲的,有是母亲却又想摆脱这个身份的,还有迟疑要不要成为母亲的,更有为了孩子可以牺牲一切的。不多的十一集里,让观众看到了不同女性在母亲这个角色里所呈现出来的母性和人性。 剧中的几个主要人物都是女性,女主角奈绪因为母亲在她童年时弃她而去而深受伤害,在她幼小的心灵认知里,妈妈是那么美好,她之所不要自己,一定是因为自己不好。所以,即使活到了35岁,她其实还是那个觉得自己被母亲抛弃的不配得到爱的孩子。但是,她内心的这个孩子又无比渴望妈妈的爱,无比害怕失去母亲,这两者无时不刻地在她意识深处相互倾轧,让她成为一个表面冷漠高傲,内心孤独,不相信爱也不能去爱的女人。无论养母对她如何关心,始终无法打开她的心扉,反而会让她觉得给家人添了麻烦而有负罪感。

当奈绪看到路边那个被抛弃的小女孩时,刹那间她仿佛看到了幼小的自己,这深深地触动了她的灵魂,她决定用自己的力量去拯救这个可怜的孩子,因为那就像拯救自己一样。在潜意识里,也许还带有要帮妈妈纠正当年的错误的源动力。

这一段母亲的历程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通过“女儿”这个桥梁,她再次面对了自己痛苦的过去,同时也慢慢打开了与两个母亲之间的感情通道。当她置身于如何去爱自己的孩子这种情感当中时,她也有了去看清楚事情真相的机会,那就是她原来是一个被两个妈妈深爱着的孩子,她内心那个内在的孩子和内在的母亲得到了彻底的和解,爱与被爱,最终在她身上得到了统一。

所以,当她对着怜南的生母说“我爱她”时,让人不禁潸然泪下。她终于可以说出爱了,意味着她的内心终于有爱了,也意味着她终于感受到母亲对她的爱了,因而,她也有了去爱他人的能力。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她通过一段不正常但却充满爱的亲子关系让自己获得了重生,这段关系对她来说,是重新认识生命与爱的一次救赎。 与女主角的心路历程相反的是那个虐待并抛弃了自己孩子的年轻母亲道木仁美,她一开始对生活是如此乐观,如此充满母爱,孩子就是她的生命,她的一切。但在经历了一系列变故以后,生活的重担让这个无助的母亲对未来慢慢失去信心,女儿的存在带给她的不再是幸福,而是累赘。这个时候的她,内心与奈绪一样,孤独而无助,既没有被爱,也无法去爱别人,只可惜,她却没有力量去完成自己灵魂的救赎。

当生活的转机出现时,她就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不顾一切地想挽救自己孤独无望的生活,哪怕她明明知道给了她希望的那个男人其实充满危险,她也不想再回到一个人的过去。母性的力量,再也抵不过一个臂弯带给她的些许温暖。那个曾经深爱的女儿,越来越成为她的出气筒和绊脚石,最终无法自拔地在不归路上越走越远,彻底沉沦在人性的阴暗中。

有两个镜头印象非常深刻,第一个是道木仁美抱着刚出生不久的女儿,沉浸在初为人母的满足与喜悦里,这时电视正在播放虐童新闻,她对此嗤之以鼻,对女儿说妈妈会永远爱她。几年后,她自己沦为了虐童妈妈,这时她又看到新闻里一位大妈正在痛骂虐童者,她忽然冷笑起来,那笑声,听着让人汗毛直竖,不知道她是在笑过去的自己,还是在笑那些义正词严的大妈,又或者是在笑捉摸不透的人性。

应该说,道木仁美并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她的行为令人痛恨,但她的遭遇也令人同情。是什么让原本勤劳善良的她最终犯下遗弃罪,这也许比虐童案本身更值得人探讨。 记得奈绪曾对前来寻找女儿的道木仁美说过一段话:可以说,每个人都曾经或多或少恨过自己的孩子,甚至也曾打骂过孩子,但是,那样做(虐待)是绝对不可以的。事实上,因为总是歌颂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所以妈妈不愿意承认自己对孩子的恨,就像孩子不敢对父母表达恨意一样。可是,如果这个世界上的亲子关系总是其乐融融,喜气洋洋,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家庭悲剧甚至人伦惨剧?

父母,被认为应该无私地爱着孩子,大多数父母也认为自己爱着孩子,当厌烦,恼怒升起来时,父母总是下意识地去否认这些负面情绪,因为我们是充满爱的父母呀,怎么能讨厌自己的孩子呢?那不就等于说自己不是个好爸爸,好妈妈了吗?自然,当我们遇到育儿困境时,也不好意思向外人倾诉或寻求帮助,承认自己的无力或不足,在很多人眼里是一种软弱的表现,那简直太伤自尊(自恋)了。

不能坦诚自己对孩子的恨,当然更不能接受孩子对自己的恨。孩子,天然地爱着自己的父母,父母也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所以,当孩子对父母说“不爱”时,那是绝对不能原谅的。

道木仁美抱着最后一丝爱与希望想把女儿要回来,但却最终放弃了,还把女儿的抚养人奈绪告上了法庭,哪怕她知道自己也会因此案发坐牢,只因为怜南对她说“我不再喜欢你了”,而把爱给了另一个一起生活没多久的“太讨厌了”的女人,这对于她,对于很多母亲来说都是无法容忍的“背叛”,大概是有点“我养了这么久的猫竟然跑到你家帮你捉老鼠”的味道吧。没有充沛的爱的内心就无法生出足够的力量去承接孩子对自己的怨恨,最后,或者逃避,或者暴力,或者放弃。 所以,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恨,也勇敢地接受对方的恨吧。坦诚自己的恨,并不是就此变成了坏人,当恨得到理性的表达,这份恨意就有机会得以化解,同样的,只有接受了对方的恨,才有可能让对方再生起爱。因为,恨,往往是爱而不能。

奈绪的生母,那个为了保护女儿而牺牲了自己的人生,却被女儿误会而怨恨了三十年的女人,是这个故事里能称得上伟大的母性的化身。如果问她柔弱的身体里生出的如此强大的力量是源自哪里的话,那就是母爱了,这种爱不但让她义无反顾地保护女儿,而且还让她一个人坚强地生活,独自承担不能对女儿坦白而被女儿怨恨的痛苦。因为她知道女儿对她怨恨的背后藏着的是对她深深的依恋,以及三十年来渴望母爱而不得的空洞与绝望,所以她从未奢求原谅或回报,而是默默的关怀与付出,当女儿因为诱拐儿童而走投无路时,她从未追问,从未责备,而是坚定地和女儿站在一起,用自己的余生去支持,去帮助女儿面对发生的一切困难。

最后,虽然她在和女儿短暂团聚后即匆匆离世,但她的内心却是无怨无悔,安详而去,因为她把世上最好的最无私的爱地全部给了女儿,也最终得到了女儿最宝贵的爱。

 短评

心疼,我喜欢这个小女孩,但不希望有太多这样的小孩

6分钟前
  • Haoerben
  • 力荐

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男人和女人,还有一类人叫做母亲。

7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力荐

8/10。家暴、虐童、弃童,女性的生活困境基本上是由男性造成,怜南的生父放弃了抚养去组建新家,收入不稳定的生母把男友视为珍宝,对其成天打游戏的懒惰、给女儿涂口红的恋童癖都竭力包庇,即使这样男性也不愿给任何援助,反而是奈绪获得养母一家始终如一地支持和帮助,养母在职场身居社长一职,掌握了生活话语权,丈夫、父亲的身份在她眼里是一种装饰,妹妹芽衣起先以未婚先育的手段达到和男友结婚的目的,但当男友要放弃有先天疾病的孩子,感受母性焦虑的芽衣宁可放弃结婚,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奈绪自然也经济独立、拒绝婚姻、以鸟类研究工作为乐趣,一度犹豫如何对待怜南,最终以过激的诱拐犯罪来获得做母亲的机会,这与奈绪的生母舍弃母亲身份为她摆脱坏父亲、锒铛入狱形成角色上的呼应,结尾怜南奔跑的背影象征女性敞开心怀、勇于去开拓自己的道路。

10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お母さん、もう一回誘拐して!“妈妈,请再诱拐我一次!”——有时,所谓生命中的灵魂伴侣,极可能只是个104公分、七岁、坚强、爱笑、有只小本子,随时记下“所有好的事情”,却在寒夜里被命运装进垃圾袋中扔在门外,等着你去捡起的小女孩。眼泪滔滔,哭了11集。感人肺腑、诚意之作。细节尤其好。

15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不是苦情,是深情;不是催泪的桥段,是无法解析的母爱,她所拥有的力量让人敬畏。粗心婆婆、铃原太太、奈绪,一段逃亡的旅途牵连起来的三段亲情,是背负,是包容,是坚强,是“母亲”这个名字所包含的无限种可能。

16分钟前
  • kissdemon
  • 力荐

有母性的不一定是母亲,而母亲不一定就有母性。

20分钟前
  • 岛上的夏奈
  • 力荐

奈绪从小就不喜欢小孩子,甚至发誓绝不当妈妈,最终她却做了她以为永远都不会做的事。她救了怜南一命,却遭到了警方逮捕。就像《我不是药神》,程勇的初衷是救人,但是他却犯了罪。这就是人性和法律的冲突。“犯罪必须受到法律制裁”没有问题,但有些时候人们犯罪不是为了伤害他人,而是为了救人。奈绪为了救怜南犯了罪,望月也为了保护奈绪为她顶罪。导演并没有因为奈绪烧死了父亲就强行给她安排一个受到法律制裁或者批评教育的剧情。正是因为望月带着秘密离开人世,她坐13年牢才有意义。正是因为奈绪不知道望月为她做了这么多,她和望月握手言和才更加感人,这说明她愿意接受母亲的一切,包括她的缺点,甚至她坐过牢。假如奈绪知道望月替她顶罪才原谅她,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奈绪和望月可以为了孩子放弃一切,这就是母爱的伟大。

24分钟前
  • 朝暮雪
  • 力荐

这剧看着让人很不舒服好嘛!!!!!!!!!!!扣一星。。。。闺女太招人疼了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松雪泰子真的很有气质。。。。

26分钟前
  • 老鱼聊发少女心
  • 推荐

看得我都哭了!

27分钟前
  • 藤原琉璃君
  • 力荐

真好看真好看

28分钟前
  • Mia
  • 力荐

上半年看过最好的日剧!!!这回我学聪明了在电脑旁边准备了一卷手纸于是现在我面前有一座纸山。。各种让人羡慕的心碎的不能自已的爱意汇成的那句“我爱你”,是来自妈妈和女儿两方面的,也是我这辈子从没体会过的。

29分钟前
  • 蒼雷
  • 力荐

一公升的眼泪

34分钟前
  • 沉歌
  • 力荐

剧情什么都不错,但是又是纠结剧,弃之。

38分钟前
  • 豆友1485565
  • 推荐

因为童星芦田爱菜而看此剧。芦田小朋友实在太可爱,太能演,已经成为我的“女神”。和很多网友一样,我也有拐走继美的冲动。这是一部绝对的女性剧,男性只能配角或打酱油。五个母亲,一个萌娃;母爱无限,母性光辉。就故事而言,难免有点瞎扯淡,但编剧水准颇高,戏假情真,感人至深。

42分钟前
  • Clyde
  • 推荐

“都说父母的爱最无私 其实幼年孩子对父母的爱才是最没有选择的”

47分钟前
  • rujana
  • 力荐

如果这是篇作文,一定会出现在满分作文选。

48分钟前
  • miootree
  • 力荐

大爱的题材,松雪泰子的剧一定要看

50分钟前
  • leavezs
  • 力荐

故作坚强、若无其事的分别是不行的。“再说点什么吧,不要就这么伤心的回去。”最后15min,看到这里,当即大哭。

52分钟前
  • Yolanda
  • 力荐

哭疯

53分钟前
  • haylin66
  • 力荐

虽然只有第1集是认真看的,但的确不错,小演员很可爱,基调节奏更像电影,只是太纠结、太郁闷了。

57分钟前
  • yuetlee~meow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