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1979

DVD

主演:陈冲,刘晓庆,唐国强,王佳宁,曹小敏,葛存壮,王彪,傅祖成,陶白莉,周森冠,徐光明,徐元奇,李世江,李小婉,张跃萍,赵万德,邱丽莉,袁苑,隋永清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1979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小花1979 剧照 NO.1小花1979 剧照 NO.2小花1979 剧照 NO.3小花1979 剧照 NO.4小花1979 剧照 NO.5小花1979 剧照 NO.6小花1979 剧照 NO.13小花1979 剧照 NO.14小花1979 剧照 NO.15小花1979 剧照 NO.16小花1979 剧照 NO.17小花1979 剧照 NO.18小花1979 剧照 NO.19小花1979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小花1979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那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桐柏山区一户穷苦人家为生计卖掉了亲生女儿小花,之后又收养了一个转移红军留下的女婴,他们给这个女婴取名也叫小花。十几年后,小花(陈冲 饰)的哥哥赵永平(唐国强 饰)为了躲避抓丁投奔了革命队伍,在一次战斗中负伤掉队,幸被女游击队长何翠姑(刘晓庆 饰)所救,而何翠姑正是当年被父母卖掉的另一个小花。此时,赵小花在进入桐柏山区的解放军中打听哥哥下落时巧遇亲生母亲周医生(白莉 饰),母女相逢却互不相识,后来周医生同情这个可怜的小姑娘,于是收她作干女儿。就这样,十几年前失散的亲人在战火中又一次重逢,他们为实现共同的理想又聚到一起,谱写了一曲壮烈的英雄之歌。  本片改编自小说《桐柏英雄》,在1980年的第三届电影百花奖上获最佳故事片奖。陈冲凭借本片获第三届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通以及南斯拉夫第九届“为自由而斗争”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金吉尔和罗莎于洛先生的假期冬至鳏夫的旅程急诊室的故事 第一季阿加莎时间浪人之爱你一大跳双峰:与火同行可卡因教母格丽塞尔达在我入睡前20142020去死万鳄巨兽艳窟神探宽屏聊斋之冥婚向田理发店糖果女巫绝地英雄黑色闪电2009怒娃宋朝灰姑娘擦鞋童他们正年轻阴阳路8:棺材仔自君别去 第二季老妈老爸的浪漫史第二季2023血量子私人保镖死人岛2009万万没想到大电影宇宙奇趣录时光大战兰娅传奇别有用心母亲2022美国版尸骨无存逃亡列车万物生灵:2020圣诞特别集死不张扬离奇失魂事件猎神:冬日之战(国语版)传世第一季逃狱兄弟2 (粤语版)喜欢与分享

 长篇影评

 1 ) 雙重身份的自我確認,從迷茫中走出


雙重身份的自我確認,從迷茫中走出
                                       --------我看“第四代”電影《小花》和《人•鬼•情》

     對於這兩部電影的選擇是具有著一定的典型性的,《小花》這部電影被認為是黃健中的代表作,其在對電影語言的探索以及在講述故事的方式上,都有著與先前電影的不同之處,可是一說是一個特色。第四代女導演張暖忻的《人•鬼•情》是其在提出《談電影語言的現代化》 之後的一個實踐,這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典型代表。同時在筆者看來,其兩者有著相似性,既是雙重身份的自我確認,從而使得自我從迷茫中走出。

     在此,筆者試著在這個方面進行分析。首先從《小花》作入手點,在電影中我們可以可以看出,“小花”是一個雙重身份的人,因為在電影開始時的“小花”,其實是“董紅果”,而之後出場的“翠菇”才是原來的“小花”。只是因為“戰爭”,才使得他們的角色發生了變化,調換了各自原有的“身份”,出現了他們的迷茫。然而,每一部作品的產生背後,其實是創作者自己思想的傳遞,是他們自己思想的表現。於是我們可以看出,此部電影的背後,其實隱含著的是創作者內心深處的思想表達。我們透過電影表現,來深入思考時,會發現:在電影中隱含著創作的對自我身份的追溯和確認,是想從這種迷茫中走出,於是設置了雙重身份的“小花”,而這種“小花”身份的雙重性,則是創作者自我身份的錯位,這種身份的錯位則來源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文革”,並且這對應著的是電影中的“戰爭”,其兩者都含有著“毀滅性”,并因為這種“毀滅性”使得創作者們產生了身份的錯位。於是,從中我們看出了創作者的思想,懂得了他們的想法。
  
當然,這種雙重身份的自我確認,並不僅僅表現在這部電影中,張暖忻的電影《人•鬼•情》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通過對秋雲在電影表演,我們看出了“秋雲”身份的錯位和迷失,這在電影中的表現有三,其一是開場時的化妝室中鏡子中分裂的自己和鍾馗;其二,大街上廁所時,眾人的“指責”,是男生還是女生;其三,是在如省劇團時團友對其成為“假小子”。而這種錯位使得“秋雲”一直在努力地做著自我的確認,和在男女性別間作出垂死的掙扎,是現實社會中的自己(女性),還是虛擬世界里的“鍾馗”(男性)。而這種掙扎則組成了本部電影故事,從中傳達著創作者自己的思想。而這種思想無疑是對自己的身份的確認。是從“文革”災難中走出來的已經失去了自己原有身份的之後的確認。

於是,在電影中表現出來的身份錯位和迷茫,最終得以解決和確認。於是在《小花》中表現出“小花”們的“誓死衛國”和“不屈”,在《人•鬼•情》中表現出來的是秋雲最終的“醒悟”,將自己的一切都“嫁”給了“鍾馗”。而在現實中所表現出來的則是創作者自我價值的實現。是通過雙重身份的自我確認,從而做出了原本的迷茫和無助,於是他們走向了成功之路。

                                                   
                                                         2010年12月4日
                                                        

 2 ) 小花

今天因为看了许知远的十三邀采访陈冲,突发怀旧之情,认真看完,也终于在四十年后弄懂了故事情节。本片时代的烙印很深,有很多现在看起来很夸张的表现手法,但我认为整体的故事架构很有吸引力穿插闪回十几年前的片段画面用黑白,很直观的区分时间线。葛存壮一人分饰父子二人同框出境,剪辑看起来也毫无破绽。淡化主线突出情感。可问题这个“妹妹找哥泪花流”的故事本身的起承转合情节脉络感还是较为明显很难改变。力求形式出新固然值得推崇,仍需讲究因材施法追求风格统一。没错,小花留下了金曲塑造了明星,可这些却都是局部上的闪光亮点。

 3 ) 再看小花

今天,重温这部影片,我依然是泪流满面。一部好的文学作品,确实是教育人、感染人,激励人向上。 透过泪水,一个健美的浓眉大眼的女孩子热泪连连地走在行军的队伍当中,惆怅地寻找哥哥,可她没有找到,她的失望和悲伤是用那一句常常的吟唱来表述的,那种发自心底的吟唱,深情、舒缓、优美,声音本身如同百灵般清脆、悦耳,女主人公叫做小花,悲苦的身世让她不得不一再寻找失散多年的当兵的哥哥赵永生,哥哥英武勇敢,与年轻女游击队长何翠姑一同战斗着……片首的那首著名的《妹妹找歌泪花流》如同一首叙事诗,含蓄深沉、意境高远,电影语汇也及其现代和艺术,意识流的手法第一次在改革开放之处彰显银屏,而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贯穿整个片子。

 4 ) 电影小花片中,真小花是刘晓庆

刘晓庆才是真正的小花, 电影小花片中,真小花和游击队老者抬着解放军伤员,此时她还不知道担架上抬着就是自己的亲哥哥,艰难地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为了保持平衡,她咬着牙一步一步跪着上山,她的膝盖磨破了,鲜血染红了山道的石阶。这时,画外歌声响起:“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铮铮硬骨绽花开,漓漓鲜血染红她……”人物、画面、音乐美得令人心醉,当年,一曲饱含深情的《绒花》,令多少听众泪花飞溅。看似简单的一首歌,不显山不露水的反衬着影片主题,在女性柔弱身躯和坚强意志的反差中,凸显出人格的张力,散发着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耀眼光芒。让人流泪,给人力量

 5 ) 水平一般,地位显著

1.至少算是个好电影。

2.唐国强老师年轻时候就一股领导人的风采。

3.剧情方面拿到现在看有点狗血。

4.刘晓庆比陈冲好看。

5.技术方面还是很前卫的,其中有三个地方印象深刻
(1).小花穿过树林时镜头变成数十年前小花娘在镜头里奔跑的场景,色调也换成黑白。
(2).小花和永生相聚时画面围着两人转。
(3).翠姑倒下时画面由主色调为红色转换成蓝底白点,再在现实画面和蓝地白点里来回切换,这种意识流拍摄手法相当小众。

6.配乐简直牛逼,加上李谷一老师那个嗓子,配乐高于电影系列。

结语:非电影爱好者没有看的必要,电影学院生必看。顺便了解一下大导演黄健中,哦,对了,他后来拍了一部电影叫《过年》。

 6 ) 40年前的偶像剧?

1979年的电影,够怀旧,这部从小就听父母提起的电影,只知道那个跪着上楼梯的感人桥段,终于一观全局。
谈这部电影,绕不开演员阵容,18岁的小花真的找18岁的陈冲,还有24岁的刘晓庆。按现在的话来表述,嫩到可以掐出水来,天然的年轻气息扑面而来。后期被刘大妈虐了无数次的角色违和感,终于第一次感受了一把刘晓庆的决无违和感的年轻角色表演。每一个笑容都是这么真真切切的稚嫩,可惜跪爬楼梯少了份坚毅感。年轻的陈冲都认不出来,明显还没长开,表演稀疏平常。唐国强,记得这电影的某宣传海报赫然写着“奶油小生唐国强”,戏里阳光气质一览无余,健康积极向上。这3主演一摆出来,看着都舒心,这部是不是当年的偶像大片啊,摆在现在也是可以拼掉一票小鲜肉和女神。葛老爷子,表演名单里显示他一人饰演2角,愣是没找到另一个角色,不过戏里面展现了一下他的肌肉,妥妥的。另外还要提一个人,李谷一,这100分钟的电影里面有10分钟是她独唱主题曲2遍。
故事背景是国共内战期间,某村某地区被国民党某军官(葛老爷子)一家霸占,早年共产党转移时,连长及军医夫妇的女儿被迫遗留在这,被联络员留在了一家刚卖掉小女儿的赵姓乡亲家里。由于刚卖掉的小女儿叫赵小花,所以把接收的女孩子直接叫赵小花。期间,国民党在此为非作歹,军官其中的一个恶行就是杀了小花的父母。国民党还在此拉壮丁入伍,小花的哥哥赵永生(唐国强)在小花(陈冲)的掩护下逃跑,顺利加入共产党军队。18年后,该共产党转移部队又回到这个地方,而赵永生所在的部队作为先头部队打了一仗,赵永生英勇负伤。这里还有一段对待国民党伤员的片段,红色思想严重的一个片段,无法评价。何翠姑(刘晓庆)即原来被卖的小花,是游击队员,抢救了部队伤员赵永生,在后有追兵的情况下,不得不选择走山路运送伤员,为了保持担架的平衡,在担架前面的翠姑选择跪着爬楼梯上山,膝盖血肉模糊,终于顺利转移了伤员。说实在,这段演出,加上配乐,情感渲染极佳,确实挺感人的,所以成为那个年代观影者的印象深刻桥段,是有它的道理的。小花来部队寻找自己的哥哥永生,结识了队医,为后面的母女相认做伏笔。共产党军队第一次赶走了恶霸军官,恶霸的副官被迫投降,小花要为爹娘报仇,永生要号召党的以德服人,不肯,产生一点剧情小波动。然而恶霸军官又打回来迫害村民,共产党军队不得不再次会战以完全铲灭此恶霸势力。又见识了一次搭人梯,真心惨烈。早期抗战电影这些卖惨的片段真不少,说句老话,为解放事业而做出个人牺牲的例子比比皆是。最终会战翠姑为了保护小花而中弹,所幸没死(尼玛中4弹掉水里还能不死),最终与永生相认,全剧终。
故事红色思想非常严重,符合当年的时代要求,剔除掉这一点,故事大概框架挺不错的,2个小花身份的揭示是很棒的一点,有点换子疑云的意思,但这电影没完全拍出来这个效果,浪费了好卖点。在那个商业电影全不发达的年代,电影的完成度不错,还是那个疑问,这是当年的偶像剧吧••••••

 短评

观影盘点期,看过留脚印~

6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新时期第一次创新浪潮,以“情”为中心,以心理活动为线索,内容形式均标新立异。大量运用闪回时空交错,摄影灵活多变,有强烈主观色彩,亦可见隐喻与意识流;学习国外经验使色彩成为叙事手段,彩色与黑白交叉形成对比。刘晓庆陈冲两生花

11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就一个哥哥,看你俩怎么个分法?【当时我就邪恶了!】

14分钟前
  • 扭腰客
  • 推荐

1.曾经看过一遍,对“小花”这个名字印象蛮深,也一度因此与那部《晚春》弄混过片名;2.导演是有多爱变焦镜头,画面各种伸缩,还有很多镜头的摇移不够顺畅自然,……;3.那时候的表演风格还是有些作;4.如今就会怀疑里面人物行为的合理性,比如救陌生人要跪出血的举动;5.葛存壮爷爷一人饰演两角;……

19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还行

电影语言很丰富,艺术性比较高。情节现在看起来的确比较老套了。但是现在国产片没有多少有那么静心地拍摄了。

24分钟前
  • 还行

陈冲和刘晓庆还带着萌萌的婴儿肥,纯真的美,唐国强帅的秒杀韩国欧巴。片子整体还是浓浓的主旋律。

28分钟前
  • 三宁
  • 还行

电影语言很新颖,和人物场景搭配相得益彰,今天很多国产片都达不到这个标准。

30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有必要重温一遍了,老妈说当年她们最爱看的就是小花了,老爹最爱看的是少林寺。

31分钟前
  • 木二开
  • 推荐

转型时期的片子 中国人终于开始低头看自己了

32分钟前
  • 啸如
  • 还行

如今回看,陈冲+刘晓庆+唐国强这样的演员阵容就是王炸。摄影画面的处理上,也很有一套。解放战争的现代时主线用彩色,穿插闪回十几年前的片段画面用黑白,很直观的区分时间线。葛存壮一人分饰父子二人同框出境,剪辑看起来也毫无破绽。高潮的激战与负伤段落用鲜红色滤镜渲染,刘晓庆的小花弥留之际的波光、树林、飞鸽、想象画面之间剪辑,很有些像苏联式诗意手法。李谷一老师的两首插曲听上去特别清澈,尤其《绒花》很好听。

35分钟前
  • 十一伏特
  • 推荐

年轻时候的陈冲真漂亮

40分钟前
  • 影子的影子
  • 推荐

唐国强不是奶油小生,是巧克力小生吧。白巧克力==太标致了==几乎要晕厥!

42分钟前
  • shininglove
  • 还行

看完24城记才想起自己儿时看过这部电影。妹妹找哥泪花流,一步步在阶梯上攀登的小花。

47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7.8 陈冲18+刘晓庆24+唐国强27。这就是当年的偶像剧啊。这三个人后来一个成了皇妃,一个成了女皇,一个成了皇帝……原来男女主角在一起转啊转的拍摄手法那个年代就有了。

49分钟前
  • Skybehindme
  • 推荐

唐国强真嫩咩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舞台化表演…

50分钟前
  • 刘小青
  • 推荐

刘晓庆抬担架上山那段配着李谷一的绒花,太难忘了

55分钟前
  • 千寻亿选
  • 力荐

吸收了西方电影的表现手法,有意识地通过色彩的强烈对比和时空交错式的结构,将过去、现在和幻觉相互交织,而成为新中国第一部意识流战争片。同时突破了文革以来革命历史题材的爱情禁区而成为最早一部较为明显地涉及性意识的影片,以一种隐蔽的甚至无意识的方式,叙述着男女主人公欲说还休的性爱意识

57分钟前
  • 莱尼圆
  • 还行

小时候农村的露天电影看过无数遍,记得很多场景,印象最深的就是刘晓庆跪在地上抬担架。因为太小,再则露天电影声音效果很差,里面好多情节也根本没看懂。今天因为看了许知远的十三邀采访陈冲,突发怀旧之情,认真看完,也终于在四十年后弄懂了故事情节。本片时代的烙印很深,有很多现在看起来很夸张的表现手法,但我认为整体的故事架构很有吸引力,如果现在以此架构重拍一次的话,我会很期待的。

1小时前
  • 笨锅
  • 推荐

她就是她女儿,她就是他妹妹,他就是他弟弟,他就是她仇人!还从来没有见过如此高密度同质性的肥皂剧式角塑思路。虽然黄健中解释说在小说桐柏英雄的改编过程中有意做出大幅取舍,淡化主线突出情感。可问题这个“妹妹找哥泪花流”的故事本身的起承转合情节脉络感还是较为明显很难改变。力求形式出新固然值得推崇,仍需讲究因材施法追求风格统一。没错,小花留下了金曲塑造了明星,可这些却都是局部上的闪光亮点。整体而言,本片还是更像一部技法初探的生涩习作。黄健中抒情写意个人风格上真正成熟作品还要再等上几年去看他的如意、良家妇女……三星半。

1小时前
  • 赱馬觀♣
  • 还行

我小时候的感受:“陈冲姐姐真美,唐国强大哥哥真帅!”

1小时前
  • 树上的男爵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