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藏2015

HD

主演:拉杜·班泽鲁,托玛·库津,阿德里安·颇卡拉斯库,柯尔尼留·卡兹麦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其它年份:2015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宝藏2015 剧照 NO.1宝藏2015 剧照 NO.2宝藏2015 剧照 NO.3宝藏2015 剧照 NO.4宝藏2015 剧照 NO.5宝藏2015 剧照 NO.6宝藏2015 剧照 NO.13宝藏2015 剧照 NO.14宝藏2015 剧照 NO.15宝藏2015 剧照 NO.16宝藏2015 剧照 NO.17

 剧情介绍

宝藏2015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哥慈向儿子讲罗宾汉古仔讲上脑,当邻居说废祖屋有曾祖埋下的宝藏,他看到了曙光。穷邻居望有最后一线生机,哥慈望证明存在有价值。聘来个抵得谂的金属探测员,一行三人周末去寻宝。掘宝近实时处理,悬念和笑话推至巅峰,罗马尼亚新浪潮王牌波兰布尔继《字典与警枪》、《布加勒斯特夜未央》(34 及38 届)后又一个政治神话,本意是纪录片,论论尽尽的金属探测员是真的(看他跟探测器融洽的身段就知),邻居是真的,他密告祖居埋宝也真有其事。不就是现实更离奇么?赐予者冲浪兄弟后翼弃兵食人剧场酒店实习生第二季不露脸的老板蓝风筝芝加哥警署 第六季谎言的谎言上书房妈妈要我出嫁失忆风云双面骗子虚假警察第一季海蒂也疯狂花漾鲸落踏遍天涯路一起在一起母亲(2020)臻于至善十三号仓库 第一季胖妹子也会有春天我的老婆是大佬2来宾登记第一季入魔1994迈克尔·杰克逊:脱下最后的面具饥渴游戏2023薯童谣摇滚三国霹雳娇娃2 (国语版)女大法官金斯伯格保龙一族之龙游潜水闪光少女[电视剧版]尘归尘东北警察故事别认为我忘了:柬埔寨失去的摇滚乐宰相刘罗锅啤酒火箭冰封:重生之门魔偶奇谭11:崛起青春期的法国男孩越囧

 长篇影评

 1 ) 底层童话与政治隐喻

东欧的片子多少都涉及政治,被没收的老房隐喻苏共的掠夺,警察局开锁小偷,财宝的国家归公,隐喻现政府是窃贼,幸得警察局脱身的因财宝是梅赛德斯的股票,被资本主义拯救的讽刺。

另一方面梅赛德斯的股票隐喻德国在金融危机中对欧洲的付出,邻居的曾祖父是希腊人,即获得财富的也是希腊后裔,邻居是由于金融危机破产的,隐喻希腊靠德国走出经济困境,在德国干过一票的小偷也隐喻经济危机中一些欧盟国家对德国的变相行窃。

主配角都是被高利率房贷压榨的掏800欧都得找岳父帮忙的底层,脱离苏共的罗马尼亚依旧是换个剥削方式,没任何起色。

片尾获得巨额财富的主角只是单纯到买珠宝填满宝箱换来儿子的童话实现,但依旧被那个象征着力量的孩子抢走珠宝,欺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获得的德国援助是被用于在珠宝店购买珠宝这样的荒唐的方式挥霍掉。

 2 ) 讽刺意味充足的现代神话

移植到现实世界的神话,讽刺意味充足,从国家财产到警察系统再到前苏共的掠夺。宝藏的寓意也相当直白,欧盟从金融危机中获得解救无非是依靠德国的援助。幽默基本集中在寻宝的过程,金属探测员和邻居的对话很有意思。东欧人总是用一脸正经的样子来拍摄喜剧片,气氛寡淡不够活泼也是意料之中。最后大团圆结局对应着罗宾汉劫富济贫的美好愿望,却不免让人深思眼下现实的残酷。

 3 ) 他俩,真能挖出宝藏吗

一向以冷风格著称的罗马尼亚新锐导演柯内流·波兰波宇,在《字典与手枪》《布加勒斯特夜未央》等片之后,拍了这部《宝藏》(2015)。影片的沉静,令人咂舌,除了片尾,没有配乐。千万别以为只是到此一游。

康斯坦丁·托马的邻居阿德里安·尼古斯科说得振振有词,说他老家院子地底下藏有宝藏,什么宝贝,他不知道,就知道是曾祖父那会留下来的,共产革命后,老房子被革命者分摊,开过工厂,开过酒吧,共党结束后,房子才被收回。我哥哥住前面,后面属于我的,原是一排杂间。康斯坦丁问他曾祖父做什么的。他说是希腊商人,因为夫妻俩不生育,就收养了我爷爷,后来革命一起,曾祖父就跑回希腊了,我爷爷就留在这儿。

问题是,这位尼古斯科为何凭白无故地跟毫无亲戚关系的托马说这等好事,真有宝,他自己挖不就得了。归根结底,还是涉及到钱。因为尼古斯科无钱还房贷利息,按照他的说法76000欧元的房贷已还,就是17000欧元的利息还拖了后腿,这眼下,急需800欧元,这颇让托马为难,他说700也行,托马说真的没钱。尼古斯科只得失望而回。第二天,就来了这么一曲,说借这800欧元,其实是为了探测家中宝藏所需费用。

这当然会吊起托马的胃口。尼古斯科说了,如果你能搞得这800欧元,咱们所挖宝藏,无论什么,各分成一半。我想,没多少人抵挡得了这样的诱惑,何况生活都窘困得要命,哪怕空挖一场,也认了。

托马回家跟妻子拉卢卡一说,让她去向她父亲那儿借,他说我不想去。她嘟着嘴说,我去,他会受不了,我父亲不爱你,也不烦你。潜台词是说无感。无感比恨更可怕,女婿压根儿就没在老岳父的眼缝里。托马说,你就说阿林上学需要钱。把小孩抬出来,这是杀招。

这一说还管用。妻子没点头,没摇头,就算是默认了。这段时间,妻子唠叨儿子在学校遭别的同学欺负,说是要找老师说说。托马认为不妥,一跟老师说,儿子就会被孤立。于是他教儿子应付捣蛋鬼的方法,一旦有同学打你,你就立马用双手狠狠地拉住他的胳膊,大声地说以后别打我,再打,我就跟老师说,滚开!反复让儿子练习,直到满意为止。这一招灵不灵呢,不知道。反正儿子最喜欢听他讲侠盗罗宾汉的故事。

这孩子一天到晚,做着罗宾汉的梦,希望爸爸也侠盗一回。

影片开始,托马开车接儿子,晚了点,儿子不高兴,说是他故意来晚了,爸爸向他道歉,他才说我原谅你了。这对父子关系还真有点儿逗。如果这次托马真的能挖出宝藏,那父亲无疑就是儿子心目中真的罗宾汉了。他不让妻子跟儿子说这事,但妻子还是忍不住说了。

问题又来了,托马需要请假去咨询探测员的事。他只得向办公室的年轻女同事莉莉说,上次我帮你请了假,这次你得帮我,就说哪条街道有起违建,需要现场勘察下。向领导请假允许后,就一起出去,当然,莉莉做别的事或回家,他得驾车去找金属探测员。

到了探测公司,那位经理说你有800平方,我们每平方收1欧元,刚好是800欧,这其中有个问题,你得先向警察局通告,因为二战前的地下文物都是有价值的,只有他们让博物馆专家鉴定后,如果认定有价值就归国家所有,国家会以其总价值的30%支付你们报酬。你得了解清楚这法律问题,我们可不想担责。

托马出来后,一位自称科尔内尔的中年男人上来说,如果你请我,我只收400欧元,你们放心,我探测后即离开,不会和与你们联系。何乐而不为。托马当然会请这吃里扒外的哥们,钱少,又好说话。约好周末早上出发。

第二天,领导问询托马昨天去那儿了解得如何。托马如实说是去咨询探测员的事。领导就是不信,以一副绝对正确的口气说,你别蒙我了,你跟莉莉谈恋爱,以为我不知道。托马无话可说,只得说真的没有。但领导已下定了他跟莉莉偷情的结论,他还能说辩解什么。

回到家的托马在电脑忙着什么,妻子看电视,正播放一档讨论黄金价值及储备的节目,这加重了妻子的兴趣。她问他那宝藏地点在哪儿。他说离布加勒斯特有一百多公里,不到两小时的车程,伊斯拉兹,距图尔努默古雷莱11公里。妻子说那不就是《革命宣言》起草地吗。托马过来坐下,是吗,就是那个1848年革命的地方吗。是的。这更有谱了。凡革命的地方,都有土豪劣绅。

大凡被寄予希望的事,人性都有牵强附会之联想,且有往上靠一靠的念头。妻子伸出手攥紧了托马的手,看来这次真的有点谱了。周末一到,他们就开车出发,到了目的地,托马的确有点儿讶异,这么大的花园,想必尼古斯科之前所言不虚。

随后,探测员科尔内尔驾车来到。探测开始,科尔内尔带了两台探测仪,一台可探测地下30米,并传导图像,三条代表铁,四条代表有色金属,另一台只探测地下2米,遇到金属可发出警报声。

先是用图像深探仪探测一圈,尼古斯科说主要是那颗大桑葚树下,有百年历史,20年前被雷劈过。探测过程中,总是听到鸦群的阵阵凄啼声。科尔内尔随意说了一句应该用枪打死这些乌鸦,这些乌鸦很不吉利。这激惹了尼古斯科,说你只管工作,不许思考,这句共产党时期的话,难道你没听过。科尔内尔鼻子哼了一下,我不记得还有这样一句话。警报声不断,不能断定是什么。

尼古斯科生气地说你探测个鸟,连是什么都不知道。我只负责探测在哪,至于是什么,我当然不知道,你别不讲理好不好。于是,二人戗了起来。探测还在继续,定好位置后,二人开始轮流挖。挑灯夜战,不眠不休。尼古斯科一直喋喋不休,埋怨不断,而接下来的挖掘基本上就是靠不吱声的托马。

但尼古斯科跟科尔内尔的口水战愈演愈烈,没有停止的迹象。尼古斯科突然冒出一句,真不值得付你钱。科尔内尔说,你别把我惹毛了。尼古斯科说你还想怎样。我一枪打死你。二人上来要揪扯,还是给深坑挖个不停的托马喝止了。

科尔内尔指着尼古斯科说,你回到布加勒斯特小心点,别让我看到你。他让托马上来,说我要回去。托马只得上来,付他400欧元,并问他油钱多少,科尔内尔说不用了,我是你请来的,不是他!二人只得看着科尔内尔离开。站在坑上面的尼古斯科,不耐烦地问托马有多高,他说1米91,快接近两米了。泄气的总是尼古斯科,他说算了,不挖了,我看什么也没有,就是这个探测员瞎叨叨的。懒人总是习惯性地把不利的后果推给别人。

托马没回应,却听到沉实的声音,终于挖到宝贝了。是一个密封的铁箱子,托马没法打开。尼古斯科说我认识一个小偷利卡,要不叫他来。不,我们还是返回布加勒斯特再说吧。二人收起行囊正准备开车走,老警真的来了。

这下糟了。都凌晨4点了,老警斥责了他们一番。到了警局,还真的叫来了小偷利卡,这锁开得不容易,但还是打开了,内有六个小铁盒子,装有一沓纸,只有小偷认识,他说这是德文,是奔驰汽车公司的股权证,现在每张值100欧元,我的任务完成了。

看着他走开,还真不相信这小偷懂的还真不少。上面标有年月是1969年,不属于国家保护有价值的文物范畴,警察给他们放行。这是谁留下来的呢,以前这儿开个酒吧,难道是哪个革命者私吞的革命成果,偷偷埋下的。呵呵。托马在车上数了数,一共157张,尼古斯科说乘以2,78,多一张另算。好。

返回首都后,二人一起拿着股权证找到金融机构,女负责人艾玛接待了他们,说已看过这些股票,现在每张市场价是15075欧元(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们会收取7%的手续费,但还要鉴定真伪,请你们稍等。

艾玛离开后,二人开始计算各自所得,78张乘15075,1175850,扣除7%手续费,天上真的掉下了金元宝。尼古斯科说我还得给妈妈哥哥30%。托马说他们没参与,为何要给他们。说得尼古斯科无语。

鉴定当然是真的。托马来到珠宝店,财大气粗地让漂亮女营业员拿得手软,化了十几万欧元,这下真是旧瓶装新酒,整整装满了一铁盒子。他一手托举着来到儿子嬉戏的游乐园,很轻松惬意的样子。

他喊着儿子,说真的挖到宝藏了。儿子跟同学们围上来看。儿子得意地嚷着说这是我爸爸挖来的宝藏,你们别拿,都还回来。儿子说话牛气十足。

烈日刺眼,铿锵有力的音乐顿时炸起。一个现代罗宾汉的故事演绎就这样完成了。影片一反常态,并没有竹篮打水一场空,而是让托马圆了儿子侠盗罗宾汉的梦想。看来,这冷幽默可是玩大发了。这种味儿只属于波兰波宇,只是比他以前的电影更老道更靠谱了。

想想,这种运用自如又行云流水的光影,不着雕琢的痕迹,却能沉敛的沁入人心,只能说这位才华横溢的导演,确实掌控有自己的一套创作诀窍或者说秘密心水,真是值得好好品咂。

2016、7、18

 4 ) 生活就是个美丽的肥皂泡

《宝藏》其实只是家庭里暗流涌动的“内战”,外人看来,不过些尴尬的冷笑话,再平和不过的日子,一家母子兄妹,各有各的地位和角色,还不差钱。然而,差的就是这个主心骨,伦理和追求的丧失,让每个家庭成员都如梦游般。索朗兹镜头下的小人物们,总有些啰啰嗦嗦的怪诞,过多的追求,结果却是无奈的徒劳。影片的叙事方法也带着黑色幽默,把喜剧拆得零散无聊,把悲剧弄得......

 5 ) 揾!

这部罗马尼亚电影在国内得到一定的关注,很大一部分归功于它的粤语译名。

虽然它并没有什么悬念或者反转,但不知道故事的走向会让你的观影体验充满惊喜。所以,如果你不想被剧透,现在关掉页面去看就对了。

夜晚,科斯蒂像往常一样给儿子讲着罗宾汉的故事。这时门铃响起,楼上的邻居不请而来,向科斯蒂借钱。在遭到一次婉拒之后,邻居说明了借钱的真实目的:寻找自家的传家宝,需要800欧雇佣一个金属探测员。邻居表示愿意挖到的宝藏和科斯蒂平分,科斯蒂在一番思想斗争后决定冒这个险。于是一个周末,一行人来到了位于郊区的老宅……

<宝藏>是导演Corneliu Porumboiu的第四部长片,也是他第三部带来戛纳的作品。通过这十年的积累,导演也已基本确立了他的电影风格,缓慢却精炼,看似是一系列平淡生活中随机发生的点点滴滴,却没有任何累赘的表达。本片亦是如此,一个波澜不惊的故事,朴实无华的表现手法,却丝毫没有掩盖导演锋芒毕露的才气和表达欲望。电影就像它的男主角科斯蒂一样,在木讷的外表下藏着一颗浪漫,冒险的心。

导演在选角上大胆启用了非专业演员,那个演金属探测员的,在生活中就是个金属探测员,而男二号Adrian使用真名,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在饰演自己。整个故事的灵感实则来自于导演和Adrian之间的一段经历,有兴趣可以去看一下相关采访。电影中大量的长镜头(long take而不是tracking shot)让角色之间的互动仿佛是真实的记录,好像配上旁白和采访就是纪录片,也是非常符合导演的创作初衷。

我们可以从两种角度来欣赏这部电影,它可以是一部“罗宾汉”式浪漫主义色彩的温情小品,也可以是一次对于罗马尼亚历史的反思和对资本主义,官僚制度的讽刺。梅赛德斯的股票、希腊的后裔等元素更是直指欧债危机后的欧盟现状。观看这类电影时,如果要时刻去一一对应这些符号化的元素会很累,所幸导演把这些干涩的政治隐喻都包装进了一个美好的童话里,让我们就像片尾的那群熊孩子一样,各取所需,怡然自足。

<图片1>

 6 ) “我曾祖父埋藏的宝藏”

这种“在自家祖上留传下来的老宅中寻宝”的故事其实很老套,通常都是各种娱乐向类型电影的固有套路,本片可以说是一种变奏,看前面一度让人以为是走投无路的落魄邻居因一时借不到钱故意编个故事下套骗人,费尽一番周折之后卷钱跑路的黑色幽默(常见于各种话本小说和基耶洛夫斯基《十戒》中的故事),然而随着剧情的展开我们逐渐了解到邻居的家庭状况(前·中产阶层优雅含蓄的矜持气质,整洁有序的居家环境和教养良好的女儿,以及煞有介事的说明祖上埋藏宝藏的理由也是极其充分)又让人觉得邻居不像是骗子,或许真有其事也未可知,而男主这“什么事都没干呢就嚷嚷得路人皆知”的大嘴巴做派却又让人为其捏了把汗,开始担心接下来大概会由此引发剧情出现意外反转,虽然也曾引发了上司和同事的一些猜疑,结果却什么也没发生,让观众虚惊一场,倒是在探测公司听到关于“出土文物皆属国有”的一番话又让人隐隐觉得此事只怕不好收场,而那个临时找来的毛遂自荐的金属探测师的动机也有点令人担心(之后的剧情走向也证实了这一点),然而接下来高潮段落最出人意料的反转却是挖出来的宝藏本身……

全片剧情就这样一转再转,一次次打破观众的期待,又一次次制造新的悬念,环环相扣,冲突不断,吸引人一路看了下去,并借剧中几个人物之口串联起了一段20世纪下半叶的罗马尼亚现当代简史……

非常可惜的是,结尾有点狗尾续貂了。

 短评

揾家宝获奥斯卡了么

8分钟前
  • 玛丽莲教父
  • 推荐

455|4.5,平铺直叙还能一直吸引我看,足可见导演掌控力极强;格局很小的故事,但背后隐藏着关于时代、历史的种种线索,我想起了双雪涛,看似荒诞的故事背后是套在每个人身上的枷锁。唯一不足是前半部分细枝末节有点多,后面无疾而终了,就跟这张海报一样,实在是不知道主题的构建和这个孩子有多大关系。结尾加分

10分钟前
  • Lecleg
  • 力荐

幾近白描的挖寶過程。有些幽默之處,也看得出在諷刺歷史。但這個寓言式的故事。並不覺得有做到深刻.....

11分钟前
  • 裘笛
  • 还行

结尾加分。

16分钟前
  • 把噗
  • 还行

華人世界拍不出這麼簡潔的電影。

20分钟前
  • xuck
  • 力荐

又是一本正经地搞笑,虽说是个有点太过直白的双向寓言(希腊-德国/遗产-债务……),然而真的用足了类型片技巧,悬念玩得真是转,而最可贵的是“竟然什么岔子都没出”,却让观众足足捏一把汗到结尾。叙事主部仍然是“一天一夜”。

24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7/10,时而乏味时而有趣的电影,对前政府暗自嘲讽了一下。

25分钟前
  • 索博斯基
  • 还行

结局真的意外,如果单纯以获得宝藏的形式结尾,也最多算是一部带有政治隐喻的片子,但结尾为满足儿子的愿望和好奇而把财富这么挥霍出去,还真的出乎意料,不过也很别致

26分钟前
  • Daisy cat
  • 推荐

不管真实也好,或者政治隐喻也好,影片风格还是相当不错,慢悠悠地讲故事,你很难预测到故事发展方向,波兰波尔拍起这类影片来真是娴熟。但让人意外的结尾,却让整个影片毁于一旦。那样的结尾既与全片风格不搭调,且让导演精心构建的政治寓意崩塌,如果说有什么叫狗尾续貂的话,这就是。

31分钟前
  • 优游卒岁
  • 还行

DEUXIEME TIME,FIRST@20150522Debussy |20160209 ADA C.P

33分钟前
  • Muyan
  • 还行

整场电影都在等一个“失望”和“落空”,但最后的结局却是最大的惊喜。我们太需要一个充满童话色彩的电影来扫落心中的灰霾,更何况是这种不动声色的小人物故事。

38分钟前
  • 鸡头井。
  • 推荐

欢乐小马影院每隔半分钟都会响起烟雾警报器的“嘀-嘀”声,和着金属探测器,令人有种荒诞现实的神奇感受。联系到这家电影院昨晚放《电子云层下》,西安的朋友,你们值得体验拥有!

42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精致幽默又带有东欧政治注脚的小品,结尾真是让人眼前一亮!

44分钟前
  • 日灼
  • 还行

#北京电影节2016# 2016/04/09 13:30@三里屯megabox

48分钟前
  • toolass
  • 还行

从近代贵族起义到共产主义驱逐再到当下的经济疲软,一个老屋子串联起历史和现实,几种意识形态与阶级理想纠斗,国家兴与亡,匹夫都忧伤。结局挺讽刺,工人最有出息的想法不过就是财富均分,落魄贵族连母亲哥哥的钱都要算计,哈哈哈哈哈。

49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用共產主義留下來的寶藏去培養下一代的共產主義,結尾意味深遠

53分钟前
  • 阿树
  • 较差

結局是給下一代一個真.共產主義?

58分钟前
  • 何倩彤
  • 还行

“再挖深一点是不是就到罗马帝国了”,哈哈,这句台词让我爆笑,结局很出乎意料,完全没想到以这样的方式结尾,把一部严肃的社会议题的电影变成了喜剧片,带有一点黑色幽默的意味。本来是一次寻宝的行动,但却挖出了一段先辈们的历史,结合当下的社会现状,以小见大,一部意识形态很浓厚的电影,罗马尼亚新浪潮名不虚传,波蓝波宇的片子调性很特别,有一种在前现代和后现代之间反复游弋的怪诞。

1小时前
  • 苏黎世的列车
  • 推荐

就两个亮点:一是排雷探测仪器的音效和无趣的来回动作 二是最后把宝藏这个麦格芬实体化为最字面意义了 其余的法国介入波蓝波宇的作品后 精致了 无聊了

1小时前
  • wangzhy
  • 还行

影片讲述了两个罗马尼亚底层劳动人民抱着一夜暴富的思想,到自己的老宅去挖宝的故事,在剧情方面除了结尾高亮外基本毫无惊喜,拍摄手法也依然是罗马尼亚新浪潮固有的那些东西,但很显然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剧本支撑,这部影片也就已经失败了一半。

1小时前
  • yihan1010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