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鬼庄园

全4集

主演:乔伊·金

类型:美剧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1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欢迎来到鬼庄园 剧照 NO.1欢迎来到鬼庄园 剧照 NO.2欢迎来到鬼庄园 剧照 NO.3欢迎来到鬼庄园 剧照 NO.4欢迎来到鬼庄园 剧照 NO.5欢迎来到鬼庄园 剧照 NO.6欢迎来到鬼庄园 剧照 NO.13欢迎来到鬼庄园 剧照 NO.14欢迎来到鬼庄园 剧照 NO.15欢迎来到鬼庄园 剧照 NO.16欢迎来到鬼庄园 剧照 NO.17欢迎来到鬼庄园 剧照 NO.18欢迎来到鬼庄园 剧照 NO.19欢迎来到鬼庄园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影片中出现的诗

1.赤裸的处女会化成燃烧的蝴蝶为你照亮前路

2.这种悸动 这种眩晕 以及这去往无尽深渊的滑行 我遗失了我的群山 以及群山那微微泛酸的芬芳 从托科皮亚到圣地亚哥 这绵延两千公里的泪水 目睹我的梦想 碎落一地

3.绿啊 我多么爱你这绿色 绿的风 绿的树枝 船在海上 马在山中 影子缠在腰间 她在阳台上做梦 绿的肌肤 绿的头发 还有水银般清凉的眼睛 绿啊 我多么爱你这绿色 在吉普赛人的月光下 一切都望着她 而她却看不见它们 绿啊 我多么爱你这绿色(此为洛尔伽的诗)

4.花儿在歌唱 继而消逝 我们又如何能为此抱怨不已 我常常会通过你的眼睛 打量这个世界 夜晚的雨 空荡荡的房间 那一路上 我的足迹 渐远 渐逝 渐无

5.我内心的自我 已燃成灰烬 在梦中 腾起熊熊焰火

6.既非这一个 亦非另一个 我已死过千百次 将所有无用之物 投入火中燃至灰烬 藏身于花瓣之中 随阵阵清风远走

7.喜欢鸽子的女人 就像是心醉神迷的处女 在夜里 以她沉睡的双乳 哺养百合 幻想自己斜倚琼楼 倘若不存在 一切皆美好

8.在这早已分崩离析的世界 许多人在聆听 却不再有歌声 人们奉献一生 却没有丝毫功劳 比起我的步伐 我更关心我的足迹

9.犹如一只鸟 犹如树的躯体 你已抵达你寻觅一生的终点 你头戴颈圈 从此闭口不言 不再提及你隐藏的灵魂 (这段是女主为纪念上吊自尽的喜欢男主的男二所作)

10.若日常生活 对我们来说如同地狱一般 若将其浓缩为两个词,那就是:永恒及无常 我们应当遵循圣经戒律 人生最美好的追求 莫过于:胡吃 、海喝,令自己身心愉悦。

11.拥有双腿 就可跳舞 拥有双手 就可爱抚 拥有唇舌 就可在真理面前忏悔

12.若人生荒谬癫狂 醒目的黑暗 在这破碎的镜子之后 我只是虚空本我

13.完美之钻 只因你隐匿于无形 人们便无视你的存在 我所逃避的死亡 正不紧不慢 跟随在我身旁

14.一切都会消逝 我们的灵魂也终将消逝 但又有什么关系呢 梦想会消逝 我们自己 终究也会渐渐逝去 诗歌 就如同翱翔于天空的 雄鹰的身影 飞过 却不曾留下一丝痕迹 一首诗 只有当其燃烧之时 方可谓完美

15.可怜的普罗米修斯 甜美的心灵 散发着香味的屁股 柔软的羽毛 唾弃你们贫瘠的灵魂 阉割的睾丸 在紧绷的肉体里 在我们母亲的肉体里 在妓女的肉体里

16.我从未活过 我出生时已经死去 死于众多死亡之中 直至死亡 然后腐烂 我所有的记忆 终将归于虚无 我的言语 我的意识 我所有的一切 终将被遗忘的深渊淹没 街道会消失 我的朋友们…… 这座城市 地球 月亮 太阳 以及天上的点点繁星 整个宇宙 该死的反射! 现在 我该如何对待 你投射给我的忧虑

17.衰老 并不可耻 你可以超脱万物 性 财富 名声 你也可以超脱自我 你会变成 一只蝴蝶 光彩夺目! 一种 闪耀着纯粹的光芒的生命

18.亲爱的爸爸 你什么都不给我 你给予了我一切 以对我的漠视 教会我爱的真谛 以对上帝的否定 教会我重视生命 我原谅你 杰米 是你给了他力量 令他能够容忍这个……诗已不在的世界

19.我学着如何存在 我学着如何去爱 我学着如何创造 我学着如何处世 世上所有的路 都是我的路 静心聆听 我听到全世界在哭泣

我好闲乁( ˙ω˙ )厂

 2 ) "存在"的困惑与解脱―――从《诗无尽头》看魔幻现实主义

伴随着海鸥的一声声鸣叫,佐渡洛夫斯基一步步迈向了通往未知的船,回首一望,看着那一张张灰白的人像组成的送别队伍渐渐远离,眼中露着倦怠,悲伤,还有,一丝不舍。

就这样,我们跟随着导演开始了自我审视与剖析的旅程,这旅程也许像小佐渡洛夫斯基一样疲惫,像母亲的歌声一样滑稽诡异,像父亲的强权一样使人压抑,但终究我们将完成这一次旅程,终究我们将完成对往阶段自我的自满性解读。

船终究到了圣地亚哥,随着好似话剧中的工作人员的黑衣人将真实的街道一片片覆盖,我们直接被导演从现实拉入了他的"回忆".这种拉入的形式颇具形式感,这种形式感又附加了其内在的含义,一是从直观视觉层面明示了主体(主人公)的主导权,二是明示了这一切就好似那披在建筑物上的广告纸一样虚妄.这简简单单的两分钟情节已然奠定了影片的主基调,"魔幻"的"现实".这就引出了我今天想要探讨的问题,从<诗无尽头>看魔幻现实主义,从魔幻现实主义看"存在",从"存在"看主人公的束缚与解放.

魔幻现实主义作为兴起于拉丁美洲的一种文学流派,与其说映射到了各个艺术领域,不如说其影响着拉丁美洲创作者的潜意识,而如若分析以上问题,必将要从根基开始剖析,什么是魔幻现实主义?顾名思义,魔幻现实主义是个体提炼现实并将其通过意识精粹并再次外化出的具有夸张效果的现实主义.极端地说,其是艺术家本身根据现实经验而臆想出的现实.而因主流认知问题我们不能极端化,又鉴于其属拉美文化的独特性(当然之后各个国家都发展出属于自身的魔幻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就必然杂糅着拉丁美洲的"乡土情"了,而"乡土情"又往往伴随着与个体相违的一种潜意识习惯,荣格称之为"集体无意识".

"拉丁美洲"作为定义本身就充满着一种政治的压迫感,而这块丰饶的大陆仿佛自古就跟"压迫"与"反抗","梦幻"与"现实"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联系.自公元前三万年至一万五千年亚洲蒙古利亚人种通过尚未断裂的白令海峡陆桥到达这片大陆以来,这片大陆就浸入了一场犹如嚼食古柯叶般的梦境之中,而西班牙人的到来则以像拉丁美洲式断层海岸一样的落差在形式上打破了这可悲的以别的民族的名字命名的种族的美梦,可以说由此开始,魔幻现实主义就已经有了其发展的根基.作为一个独立的大陆,其在享受相对安逸的梦境的同时,当然也缺乏该有的"入世"的政治科学文化的交流与促进,这使得当西班牙的火枪大炮挺进拉丁美洲时,其最先进的文明也只是停留在奴隶制社会而已,而大部分文明只是停留在前阶级社会状态下,而其文明的传递介质也像其大陆本身一样颇具梦幻感,即是各个文明不同的方方正正的原始象形文字,虽有众多史学家辩称"社会制度与文字不能成为衡量文明发达程度的标准",但就当今历史观与结果来看,其文明程度确实有落人之后.但也正是这独特的空间造就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其对于立足于现实的魔幻自古就有独特的创造力,例如颇具神秘色彩的纳卡斯地画,充满隐喻的库库尔坎金字塔,蒂亚瓦纳科的太阳门等等,都是拉丁美洲人民基于力学原理与光学原理制造的世界之奇观,这为如今文艺领域经久不衰的魔幻现实主义打下了坚实的"血缘"基础.而在欧洲人到来后的三百年殖民统治的不断压迫与反抗的斗争途中,无疑又为这基础添加了新"反抗精神""悲剧色彩"的血脉,在当今日渐全球化的社会终究汇集成了如今的魔幻现实.其实我们可以拿辩证法来看魔幻现实,"魔幻"是正题,"现实"是反题,而"魔幻现实"则是合题,它不是魔幻,也不止于现实,它是一种兼具冲击力与感染力的直击心灵的感觉输出,而这种已经高于简简单单的二元论的感受正是每每催人泪下的原因了.这种动人心扉的力量恰恰证明了这种挣扎的悲剧感"存在"于我们的意识当中,这也许是由于不同种民族文化之间的"共相",又或者是称之为人性(我个人向来是不相信的,我认为只有同化),不管其为何,亦不管其在哲学的思辨上是否真实,但就其合理性而言,魔幻现实主义既有其"存在"的多方面合理性了.

"存在",包括物质的存在与意识的存在,包括实体、属性、关系的存在,存在自诞生起就被各方哲学家给予了不同的定义,但基本都涵盖了思维的与物质的两方面,而我以上阐述的"存在"更多的属于思维层面(艺术作品只是外化),而这种思维层面的表述也只是停留在对"存在"于载体本身的思维元素的探讨,亦是超出导演实际掌控的元素(也可以称之为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电影的先天表现形式吧),而导演也恰恰在用此载体承载着自己对"自我"与"存在"的思考.

着手于影片的名称《诗无尽头》,这可以是一个论点,也可以是一个态度,如若将其当做是论点,时间的艺术怎么能以空间衡量呢?但若“诗”不是"诗"而是自我的"存在"形式,又如何呢?若此标题是一个态度,又如何呢?

让我们回归电影的回忆,回忆中的

人物总是极具特色的,尽管是路人,其中穿着各异的路人脸上都戴着相同的面具,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象征,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隔阂,而这等环境孤立着感性的主人公,束缚着其情感的释放,而作为主要抒发情感的艺术形式,诗歌无疑是行使反叛权利最优雅又有分量的武器了,这不也正是拉丁美洲人民"反抗精神"的体现吗?影片从未交代主人公缘何喜爱诗歌,但如若我们用辩证法的态度看待其人生,是否可以得到这人与人间的冷漠正是其诗歌爱好的成因呢?而其自我价值又在以诗歌的方式进行实现,是不是可以称之为以诗歌的形式存在呢?接下来的情节恰恰印证了以上观点,主人公的舅舅何塞的忌日上,其母亲悲痛地捏碎那精致的蛋糕,而母亲将舅舅的小提琴传给了主人公,最终被其付之一炬,这不正是意识与精神的“物化”吗?为反叛冷漠诞生的诗的生命再次遇到了阻碍,即是其父亲与家庭,这种家庭的束缚终究使其以砍倒家族树(物化)的外化形式证明了自身精神的"存在",并最终远走,其存在更为完善。而在拒绝同性恋表弟(拒绝社会认知),遇到形形色色艺术家(每一个都在对自身艺术的表现形式进行反叛)后,其诗的生命再次遇到了阻碍与威胁,性的威胁,而性又与安全感紧紧的绑在了一起,在此我们看到了主人公的母性崇拜与归属感的匮乏,在再三被引导最终被掌控(致敬发条橙的性器雕塑被击碎)后,其醒悟到诗的生命冲破层层枷锁而构成的独立“存在”又要再次被奴役,最终其选择了远离,而再次相遇后女友剪去的长发则暗示则无法逃避的妥协。当其夺回自身的主权,并赋予一老一少互相掌控的权利后(给予雕像),其讽刺地获得了允许“存在”存在的特权,并在这个空间内接纳各色生命,其开始有了自我崇拜的趋向(恩里克戴着的镜子),并与情投意合的恩里克结为好友,二人结伴无视社会守则前行,这是自我“存在”的实证,最终二人大开反叛之门。在自我的膨胀并与恩里克的未婚妻缠绵后,其在恩里克的谴责声中明白了,自己已经被同化了,自己已然变成了一个独裁者,自己已然是一个“存在”的赋予者,其经历一段妄自菲薄后,最终与恩里克修好,自我意识回归的同时再次肯定了诗人所必须的人文思想。就在这时,父母赶到称家已被火焚毁,佐渡克洛斯出于个人情绪高兴地狂呼,但当赶到现场后,其才发现,无论什么束缚还是庇护,最终都不过是时空的产物,而时空不再,其“存在”也灰飞烟灭了。在对于存在于时空中的生与死纠结与思考后(红衣与死神的狂欢节),其最终打破了自我的束缚,最终打破了生命对其的束缚,而再次回归了生活。当其回归了生活后却发现,世界终究是实用主义的世界,而自己已再无法在此世界中忍受分毫,最终起决定离开这片土地,前往巴黎,那个言语不通的地方,而在离开前,其最终原谅了自己的父亲(对自身“存在”成因荒谬性的认可,也是对时空的释然)而诗歌也不足以成为其"存在"的全部载体,最终其决定远离这使其"存在"的环境,航向语言不通的巴黎,航向"无"之地

通过以上我们不难发现,影片其实是在讲述导演自身的束缚与突破的历程,而这种束缚又恰恰是其体现自身“存在”的外在环境,从个体到社会,从恋母到父权,从意识到肉体,从诞生到死亡,最终,渴求自由的拉丁美洲人民不断突破枷锁,不断向着自由迈进。

就个人而言,魔幻现实主义在本片中的运用仍是颇具特色的,从歌唱的母亲到疯癫的艺术家,从火辣的恋人到内敛的小矮人,其以一种近乎残酷的但又没有悲情色彩的真实穿刺着我们的心,魔幻现实主义的现实在此表露无遗。作为一个反感极端现实主义的观影者,魔幻现实主义兼备了戏剧张力与感染力同时又饱含社会价值,实属当今社会的一个可供现实主义艺术家大展宏图的方向。

最终,佐渡洛夫斯基再次踏上了小船,小船的航向是语言不通的巴黎,其吟着无言的诗歌,看着距自己越来越远的父母与送别群众,眼中闪烁的是,坚毅的光芒。

魔幻存在与否是否重要,就像吸了水却放在永恒日光下的海绵,膨胀与干瘪,只不过是时空的抉择罢了

 3 ) 诗句、台词整理|“如果只有一百块,那就写诗吧”

《诗无尽头》

亚历桑德罗·杜佐洛夫斯基

(诗句、台词整理

这种悸动

这种眩晕

以及这去往

无尽深渊的滑行

我遗失了我的群山\以及群山那微微泛酸的芬芳

我遗失了我的大海

以及在它上空成群飞舞的群鸥

从托科皮亚到圣地亚哥\这绵延两千公里的泪水

目睹我的梦想\碎落一地

与诗初遇

加西亚·洛尔迦

西班牙文学家、20世纪最伟大的西班牙诗人、“二七一代”的代表人物。

绿啊 我多么爱你这绿色\绿的风 绿的树枝

船在海上 马在山中

影子缠在腰间\她在阳台上做梦

绿的肌肤 绿的头发,还有银子般清凉的眼睛

绿啊 我多么爱你这绿色

在吉普赛人的月亮下

一切都望着她 而她却看不见它们

绿啊 我多么爱你这绿色

绿啊 我多么爱你这绿色

即兴

花儿在歌唱 继而消逝

我们又如何能为此抱怨不已?

我常常会通过你的眼睛\打量这个世界

夜晚的雨

空荡荡的房间

那一路上 我的足迹\渐远 渐逝 渐无

花儿歌唱 继而消逝...

我们又如何能为此抱怨不已?

夜晚的雨 空荡荡的房间

那一路上 我的足迹 渐逝 渐无

诗歌

你犹如一只燃烧的蝴蝶 为我照亮前路

自我介绍

我内心的自我 已燃成灰烬

在梦中 腾起熊熊焰火

我从不畏惧自己的身影

我要重新找回 曾经本真之自我

即非这一个 亦非另一个

我已死过千百次

将所有无用之物 投入火中燃至灰烬

藏身于花瓣之中 随阵阵清风远走

你让我读巴勃罗·聂鲁达的"颂歌"

以及尼卡诺尔·帕拉的"诗歌与反诗歌"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帕拉

他不同于聂鲁达\聂就像是至高无上的神

他则只是一介凡夫\拥有凡人的各种弱点

很荣幸向大家介绍...

尼卡诺尔·帕拉

多年来 我被审判 只因

爱了一位卑劣的女人

为求衣食温饱

我日夜劳作

趁月影婆娑

四处行窃

如此所作所为

只为她迷人的双眼

不会溢满失望

蛇蝎女独白

喜欢鸽子的女人\就像是心醉神迷的处女

在夜里 以她沉睡的双乳\哺养百合

幻想自己斜倚琼楼

倘若不存在\一切皆美好

亚历桑德罗

我们将永不分离

喧闹的白日里沉睡\安静的黑夜里苏醒

你背上那一缕缕伤痕\正是我写下的篇篇诗行

那阵阵疼痛\会令你懂得我的诗意

我仍然是处女之身

除了交媾\我们可以做任何事

我要守护我的处子之身\献给那个自群山而来...

神圣之人

等一下

告诉我

对你来说 诗究竟意味着什么?

就如吃了萤火虫的蟾蜍

拉出得亮光闪闪的粪便

遇到混乱

在这早已分崩离析的世界\许多人在聆听

却不再有歌声

人们奉献一生\却没有丝毫功劳

比起我的步伐\我更关心我的足迹

遇到表弟自杀

犹如一只鸟

犹如树的躯体

你已抵达你寻觅一生的终点\你头戴颈圈

从此闭口不言\不再提及你隐藏的灵魂

初遇恩里克林

若人生荒谬癫狂...

这就是我的诗:醒目的黑暗

在这破碎的镜子之后

我只是虚空本我

完美之钻 只因你隐匿于无形\人们便无视你的存在

我所逃避的死亡\正不紧不慢 跟随在我身旁

一切都会消逝

我们的灵魂也终将消逝

但又有什么关系呢\梦想会消逝

我们自己\终究也会渐渐逝去

诗歌 就如同翱翔于天空的\N雄鹰的身影

飞过 却不曾留下一丝痕迹

老佐出现

我 即是未来的你

或者说你 即是曾经的我

你献身于诗歌 我亦从未后悔

你或许会问: 我将会得到什么?

你将学会 如何快乐地面对死亡

我害怕死亡

你害怕活着

我害怕令他人失望

为自己而活\这没有错

为他人而活\那才是天大的错误

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人生啊

大脑负责提出问题

心则负责给出答案

人生本无意义\但我们必须要活着

活着

活着

活着

恩里克林失恋

因你从不顾及他人感受

当你肆无忌惮地背叛我

我便用绞索将你束缚

令你如死去的缪斯\从此不再有未来

我将你锁入我母亲的棺木

让你在她可怜的尸骨中腐烂

尽管我依旧想向她的尸骨\求得一个拥抱

小丑对爱的追逐

我从未与你相遇

却永远失去了你

踏上一段永恒的旅程\只为寻找那不存在的相遇...

只为告诉你\是你

用那无数亲吻

以及那无数伤痕

成就了我的梦想

低落时

老佐

沉睡好过清醒

死亡再好不过

最好从未出生

行了 恩里克

你正在毁掉你自己

我们不会让你自杀的

世间一切 皆是虚妄

你在浪费自己的时间

这就是人生

人生

遭受痛苦的并非真实的你自己

而是你的臆想出来的那个你

迷茫时

老佐

喂 你!

你是谁?

你存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你为什么要活着?

我从未活过

我出生时已经死去

死于众多死亡之中

死于众多死亡之中...

我会老去 直至死亡 然后腐烂...

我所有的记忆\终将归于虚无...

我的言语 我的意识

我所有的一切\都将被遗忘的深渊湮没

街道会消失

我的朋友们...

这座城市

地球 月亮 太阳

以及天上的点点繁星 整个宇宙

该死的反射

现在 我该如何对待\你投射给我的忧虑

衰老并不可耻

你可以超脱万物

性 财富 声名

你也可以超脱自我

你会变成一只蝴蝶

光彩夺目

一种...

闪耀着纯粹的光芒的生命

对未来

和帕拉先生

我打算将我的毕生献给诗歌

你疯了吗?

现在连书都没什么人买了\更别说诗集了

眼下你最应该做的\就是学习

拿个文凭

然后像我一样\找个教授的职位

千万别拿你的未来开玩笑\亚历桑德罗

蝴蝶不应该让自己变成苍蝇

诗人也不该变成教授

我就是一名教授

但我也没变成苍蝇啊

你改变不了这个世界

就算我真的改变不了起码我还敢尝试

是吗?

怎么个改法儿?

从改变自己开始

亲爱的爸爸

你什么都不给我\你给予了我一切

以对我的漠视

教会我爱的真谛

以对上帝的否定

教会我重视生命

尾声

祝福你

若有一日

当你身陷

悲伤的深渊

学会放手

重新感受

活在当下

我学着如何存在

我学着如何去爱

我学着如何创造

我学着如何处世

世上所有的路\都是我的路

静心聆听\我听到全世界在哭泣

 4 ) 诗到尽头是尼采

20世纪是激变的时代,文学在问什么是文学,绘画在问什么是绘画,音乐在问什么是音乐。简而言之一句话,艺术陷入了自我困境。

绘画上由具象走向抽象,沿着印象主义脱实入虚的脉络,野兽主义,表现主义,立体主义等等次第出场,走到抽象表现主义,已经从孤立的画作表现发展到强调创作者当下时点随机情绪的行动绘画,绘画和行为艺术的边界渐渐模糊。

音乐上由调性走向无调性,音乐不再以和谐为目的而探索更广阔的听觉的可能。德彪西打破和声的功能性规则,勋伯格甚至摒弃调中心的原则,赋予十二音均等的地位,旋律派式微,反对动机重复犹如郑重宣言。

文学上浪漫反古典,现实反浪漫,一浪接一浪。十九世纪是一个盛世,英国贡献王尔德,法国贡献波德莱尔,德国贡献尼采,俄罗斯贡献陀思妥耶夫斯基。到二十世纪,现代反一切,却声势浩大,面目模糊。

美的边界必然走在扩大的进程里,在探索路径的浪潮里,先锋的可能是旗手也可能是灰烬。艺术家是一项风险巨大的职业,对于向永恒宣战的人而言。亚利桑德罗不可避免地面临困境:要做一个诗人,可是诗的路走到尽头是什么?

亚利桑德罗反叛家庭的原因是想成为诗人而不想当医生,于是他出走,去艺术者之家寻找诗,来者听闻他是一个诗人便起立鼓掌。鼓掌是对行为的称赞而没人关心作品何如。于是他去虹膜咖啡馆寻找缪斯,缪斯以情欲控制他,直到他失去控制。他出走遇到诗歌上的知音,以文学理念指导生活,“诗人,永不走弯路”,“诗人眼里无规则”,反对权威,涂黑聂鲁达的雕像,却与朋友的未婚妻越轨,在生活层面上深深伤害了友人。他失意出走,遇到小丑,诗歌几乎等同于享乐派的哗众取宠。他陷入自我的困境,面对被遗忘的深渊埋葬的恐惧,发出“出生即是死亡”的悲鸣。

在原生家庭里诗歌意味着贬义的敏感,这种敏感与懦弱,边缘,同性恋相关联。在艺术者之家诗歌是行为艺术,一种即兴发挥。在虹膜咖啡馆,诗歌是情欲的灰烬,一种副产品。在朋友里,诗歌是为艺术而生活的介质。至此揭露冲突的根源,艺术理念和常规生活之间注定有不可调解的矛盾。从南美的狭长岛屿出发,他去争议的先锋巴黎寻找问题的答案。过程按下不表,在年轻的扮演者和年老的导演同屏出现的时刻,导演给出一生探索所得到的答案。青年的他穿着伊卡洛斯的戏服,绝望地砸碎镜子,失意地认为出生即死亡,死亡在众多死亡之中,在找到艺术的路前,艺术家永远面临被忘记的恐惧。年老的他拍拍年轻人的肩膀,说你可超越一切,化身光彩夺目的蝴蝶,成为闪耀着纯粹光芒的生命。

于是见尼采。尽管生命本身是个悲剧,但是总要尽力燃烧着活下去。生命的悲剧是有情的人类对无情的宇宙的挣扎与反抗——徒劳无功,遗忘早晚会发生,“你改变不了世界”;人类应该具有超人精神,克服太人性的自我,”你要改变你自己“。个人发挥出最大的能量,就是个人主义,超脱性欲,财富,声名,社会关系的限制,乃至超越自我。

诗走到尽头是尼采。超人精神没有尽头,诗没有尽头。

我更愿意把传记电影看作一个成长故事。亚利桑德罗的电影看似机巧繁多,象征主义过盛,但不过是掩人耳目,像一个小孩子炫耀玩具,但其实他总是在提出问题,尝试给问题一个答案,至少在思路上维持着孩子的直接和率真。问题在《圣山》中就出现了,那时他提出关于永恒的一系列假设,然后一一否定,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这个问题终于在耄耋之年得到了回答:通往永恒的,是闪耀着纯粹光芒的生命。

 5 ) 《诗无尽头》

就我能感到的,这部电影缺乏一些作为艺术品的关键要素——刻意铸就的逻辑性与有力的叙事,它作为艺术品是不够格的,它更像一个梦,而将梦栩栩如生呈现出并不就是艺术——但我喜爱它,是喜爱作为梦的它,而非作为艺术品的它。这似是相当适合以动画的形式展示出的一部电影——其中缤纷的色彩、庞繁却只作为梦景的人与物等等为何不作成动作变化等更完美流畅的动画而要举止不那么合乎“完美”的真人去演呢?不过也许这便是“超现实”与“梦幻”之别——还是要置于“现实”景象中、以“现实”为参照而利用、重组重构“现实”的元素而“超”之,而动画却是自始便立足于“梦幻”的。

这是佐杜罗夫斯基自传电影的第二部,我似乎没什么必要说的。不得不承认它之中的许多情景设置与象征是十分随兴而粗糙的,随兴本是最无刻意的,可过多不加修葺的随兴产物置于艺术之中却显得十分刻意,而某种意义上艺术的技巧本就是通过高超微妙的刻意将那一层随兴看起来的刻意抹隐掉,使艺术整体重新呈示出自然——以刻意达到的(多少是表象的)自然。一往无前、过于无反省的浪漫主义会使心灵感到“尴尬”或被认作矫揉造作,即可如此解释——这也是这部电影的所显露出的吧,或许也是导演自己更重视作品的表达性而不重视作品的观感、将“观众”仅置于第三位的结果吧。

当我发现饰演母亲Sara与初恋Stella的竟是同一人(其实并非很易发现)时,当然也顿感哭笑不得——这当然是含蓄(并不含蓄)地表露恋母情景,“我”与Stella做爱(据两人的恋爱协议,似并非“做爱”?)后情景即切至父亲与母亲做爱、老屋被烧后“我”自废墟中拿出母亲的胸衣:“我的母亲,她一生藏在这件胸衣后,像只谦逊的天鹅,藏身于虚荣的鸭群中……”以及最末的与父亲和解前父子矛盾达到顶峰的码头搏斗,都展示着佐杜罗夫斯基欲展示的自己恨父恋母的俄狄浦斯情节——而《诗与尽头》的整个放逐与回归、抛弃与追寻并行不悖的故事不也似俄狄浦斯的故事么?亚历桑德罗的几次独白所问(问虚空、问自己)的不也正是那斯芬克斯之谜么?“赤裸的处女,将以燃烧的蝴蝶,照亮你的路”——这还是一句诗,而Stella向“我”自述仍是处女、等待山上降下的那个云云这段确实太奇怪了,不过——或许太过度的解释——联系到Stella与“我”母亲的联系,则此处似有将我与处女所生的圣子耶稣相拟的暗示?原谅我想得太多,不过对于诗人,自拟于耶稣、自觉为圣子实在是基本觉悟而已。那么与Stella的恋爱与交合便有上帝使圣母感孕的意味——“我”就是“我”的圣父、“我”的上帝,我在那里生出了我自己——“照亮”了自己作为诗人的“路”。

电影中确实有许多自艺术性看并不必要的东西与显得浮夸的任性表达的情感,但细感细想,佐杜罗夫斯基先生倒确只是将这电影作为给自己的梦,只顾将飘脱于地表的梦淋淋漓漓地表达,哪里顾虑某个“艺术”评价体系的观感,想必他本人是十分陶醉的,又作一次自己青春的幻梦真是何乐不为。片中时常出现的并不很隐蔽的着黑衣黑面罩的人来拿取角色所放下的东西或为角色递去东西以表现得如那东西是漂浮来去之处也更任性明白地显露这不是回忆,不是叙事,而是梦——是梦!以及那些超凡脱俗但似并不很必要的裸露与性描述……处处是梦的元素,处处断续、疏离、任意——惟一的统一在于一切元素所指向的那虚无而实在的“我”……近末处的那游行队伍中红色自然大抵象征生命,而黑色骷髅服自然象征死亡,这是生与死之舞,而涂着恶魔面妆却穿着天使衣装与翅膀的“我”狂饮着自其间穿行而过……片末母亲唱着歌自码头踏步而来,四周是片中“我”所经遇的故人,个个被骷髅环抱俘获,也象征故人都已随“我”远行巴黎而走入死亡与遗忘……

我暂忘记自己还要说些什么了,总之,虽对其任性亦感不满(作为观众都会多少感到被沉浸于自己青春幻梦中的导演所无视的感受吧),但它——在我如今的心境下——仍强烈摇撼着我,无论如何,亚历桑德罗是在真正的活着,那些艺术家们(那位ultrapianist!)是在真正的活着,而我,我也是诗人,我也像“我”那时一样年青,我也想、我也会而且立即就要去过那样的生活。我要和你一起去爱、去热烈地感受、去疯狂地沉思存在、去砸碎欲桎梏它者的一切——礼节、伦常、世故、关系……那些都是死的,可我们还活着。 ——2019.6.7夜毕

 6 ) The Atheist Mystic, The Dream Realist

Thing is, 事情是这样,关于你的回忆,其实就像你的梦,你会记得,见到过一个如此矮的人,矮到好像长在地里,见到过一个如此高的,好像踩着高跷,要伸长到天上去,你记得你的母亲有歌剧般的嗓音,你的外婆是那么伤心,她的头埋得是那么低,直接砸到了蛋糕上,每当下意识想起暴君般的父亲,他的话语和言说就像一个浮空的巨头,凝视着着火的诗歌,一个喜欢狗的人随时都怀揣着一个狗,一个喜欢跳舞的人永远都踩着舞步,亲吻大量发生,就好像从未发生,你觉得自己长大,你就真的长大,回忆的生机只寄存在你自己身上,他者都被戴上了面具,当你点石成金,世界才开始发生,你的想法才成为你脚下的土地,一场火灾,或者一群奏乐的魔鬼,甚至你如同空气般的缺场,当你成熟,记忆的能力变得发达,或者退化,你记住了更多确切的真实,形体,行为,人,和物,除了没有更新的,更古老的记忆,一切变得与图像和幻觉越来越远,只有图形(figure)勉强暂留。遵循顺势巫术法则的,扭曲的人,物,世界,只有在梦的法则里才具有真实的形体,Jodo,事实上,在试图重建回忆,修建,而不是描绘,事实上,他恨不得告诉你回忆里的每一个细节,是怎么被修建起来,怎么被挂上复古的罩布,如何言出必行。

但是,很遗憾地,jodo确实也逐渐失去了那种图像电影的特质,回忆当然不仅是图像,回忆是故事,是叙述,是告知,是perceived information,而不是received information,回忆的电影捡起了那些电影语言,开始聚焦,开始规划叙事的结构,而不是专注于绘画般的mise-en-scène,它开始展示the making of scenes,以之为开头,而不是结尾,它重新回到了电影,而不是梦,迷幻效果,和图像的世界,从《圣山》到《诗无尽头》,jodo电影从神话的图像和晕影,回到了神话本身。

 短评

又被结局惊艳到了。论剧情冲突『诗』不如『现实之舞』出彩,但『诗』佐杜真正把显微镜放到了自己身上(上一部大部分是在父亲、母亲身上),结构了自己,消解了父权、母权与家。 不说了,佐杜下部片子我也要去众筹一发啊。

2分钟前
  • 王斯王
  • 力荐

所有道路都是我的路。

4分钟前
  • 巫眠
  • 力荐

帕梅拉·弗洛雷斯一人分饰两角满分!!传记片很容易拍得太实在,这部可以说是充满想象力了。说话像唱歌的母亲,少年舌吻特写,红发巨乳女诗人,走路永远直线的基友,姨妈满腿的侏儒情人,这些都让人难忘,但夸张的舞台剧形式背后又是一个很实在的主题,就是人不断挥别过去走进新生活。

7分钟前
  • zitsunari
  • 力荐

自传体第二部。马戏团/侏儒/小丑/丰乳肥臀的女人,多次验证,佐杜体内确实藏有一个费里尼的灵魂。红发丰腴女人与母亲均为同一人扮演=俄狄浦斯情结。年轻的佐杜与红发女人做爱,交叉剪辑至父亲与母亲做爱。片末与父亲的和解确实升华了整个影片的基调。//你将学会如何快乐的面对死亡。

9分钟前
  • Cloud-D-Zoro
  • 推荐

本届 HKIFF 看的最嗨的一部片,一部大麻片还很纯瞌完就嗨!诗境与现实交织,连现实都变的不再现实了,好喜欢!所有的外界真相都用最简约的形式投射到了这个并不现实的空间里,走进一家酒吧就能遇到灵魂缪斯,两人一起散着步就能遇到自杀死掉的表哥。融入诗人体内的现实之线。赞!

11分钟前
  • 猫语猫寻
  • 力荐

老佐继续带领着自己的儿孙逆时而上,扫清家族墓碑上的心之尘魂之憾,最终乘上船,驶向了我们的时代。想继续听其讲述在巴黎的成长心路,因为,老头儿没有给人一丝的过时之感,这种能够与时间洪流近乎完美的融为一体的创作能力,恰恰就是他在强调与追求的所谓看透死亡,便是永生。

13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推荐

虽然被结尾感动了,我还是给S分析了半小时这电影为什么不好。一个创作者最糟糕的状态,就是自我感动的状态。一定要自我克制啊。有时候灵感是最容易的,赋予形式是难的。说到想象力,倒是有很多费里尼,伯格曼和Roy Andersson的影子。一个通过艺术自我治愈的例子,也治愈了那些类似经历的人。

18分钟前
  • Zoe
  • 还行

3.5 有趣的是和同一单元的智利电影《追捕聂鲁达》同样的题材同样的时代同样的结局却完全相反的风格,但文学性却远远没有前者来得深入,被荒诞的调子消解掉不少,导演亲自出现的段落更是让电影变的浅显。不过怎么样说,再做一次自己童年和青年时期的梦都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19分钟前
  • 牛腩羊耳朵
  • 还行

嘤嘤嘤 血压又下不来了

22分钟前
  • 咯咯精
  • 力荐

自传第二部。希望大神永远健康,把这个系列完成。Q&A环节,大神完全气功师气场,说什么场内都排山倒海,借机索签名成功。

23分钟前
  • 皮革业
  • 推荐

道理与疯话是两种情感,有情与无情是两套言语。

27分钟前
  • 战将波舰金
  • 力荐

亚历桑德罗是真朋克,撕碎一切。诗是行动,他的行动就是赤诚之诗。

30分钟前
  • blueshadow
  • 力荐

#BIFF# 自传三部曲之二,比「现实之舞」更自由:戏剧、剧场、马戏、木偶戏、音乐剧等元素加上超现实主义,呼应诗人的养成。阿多尼斯出镜,恩里克·林、尼卡诺·帕拉等诗人及其他先锋艺术家的影响清晰可见。很多台词赞:『闭嘴,诗人不要解释。』『我把魔鬼交给了灵魂。』

31分钟前
  • btr
  • 力荐

癫狂且童稚的佐老玩了一把自己的“午夜系列”和“魔幻现实”。Not every one can divide the people can be called a poet。only love and hate can make it。the else just making a fuss。只有爱和恨能成就一位诗人,其他的都只是无病呻吟。

35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用无比花哨张扬的方式强调了“我是诗人”,仿佛无比浅显常见的家庭关系也可以无需计较。许多画面具有浓烈的美感,可能是今年HKIFF混剪短片里用上最多画面的一部吧。

37分钟前
  • 外出偷狗
  • 推荐

只看到最后半小时 但是太好了 太好了 热泪

38分钟前
  • 力荐

有人四十便迟暮,有人八十青春期却刚刚开始。佐杜洛夫斯基恰好是令人艳羡的后者,他的人生故事本身就是一个超现实的魔幻舞台,有那么多澎湃的幻想,和鲜艳的色彩。拉美超现实主义的最后捍卫者,与过去的自己达成和解,让诗歌与电影跳一支激烈的舞然后死去。

41分钟前
  • 鸡头井。
  • 推荐

肆意汪洋的色彩,暗蓝如春光乍泄,猩红似瓜纳华托,耄耋之年不输蓬勃激情,在艺术中永生,在诗歌中驰骋。

43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已经是一部比较克制的佐杜了。但我还是那句话:我爱佐杜和他全家,我爱他们一万年。@London ICA preview

46分钟前
  • Virgil
  • 力荐

诗也有很多种啊。这样高度个人化的lexicon表达出来的才最是诗。伴随开头音乐响起道具组的一众同仁开始狂欢熟悉的佐杜罗夫斯基悄然登场。好像久违的重聚。一直看到片尾字幕出现我自己的名字。年度观影感动。

49分钟前
  • 好样的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