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局启示录

完结

主演:内详

类型:美剧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9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长篇影评

 1 ) 8段故事,8种感受。

本片讲述了运动员们在面对失败和困境时所展现出的积极心态和应对策略。8段故事令我产生8种不同的感受。让我们彼此共勉。 1.拳击。当你因不可抗力因素,无法再从事职业的时候,你可以通过转行发挥余热。 2.足球。只要你不放弃,狗都会拯救你。 3.花样滑冰。获胜不是最重要的,不要因为一个奖牌去改变自己的人生。要懂得享受过程,要努力做一个好人,做一名好运动员或一个好学生,而不是努力得奖牌,这样会毁掉你,会让你伤心终老。 4.冰壶。找到失败的原因,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来。努力把弱势变为强势,强到因你而改变比赛规则。 5.撒哈拉沙漠马拉松。为所热爱的运动不遗余力,为之奋斗,即使付出再大的代价都无怨无悔。 6.艾迪塔罗德狗拉雪橇。通过努力不断接近更高的名次,不过这只是其中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克服突发事件带来的心理障碍,成熟和理智才能让你走得更远。 7.篮球。性格决定命运,放荡不羁会毁掉所有,别在有限的时间里白白浪费自己的才华,只有尽早步入正轨,价值才能充分体现,人生才能大放异彩。 8.高尔夫。当遭遇逆境的时候,就需要力所能及地做出改变,每一个微小的改变都是值得的,投身慈善和教育或许是比较好的选择。

 2 ) 败而不弃——记本片中各败局的启示

片名《Losers》,loser,失败者,在网络上常被翻译为“卢瑟”,这是一个可以用来打击人的贬义词,并且杀伤力还很大。

人们不喜欢失败,更不愿意被贴上“失败者”的标签。

每个人都喜欢胜利和成功,然而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失败;绝大多数人都想成为冠军,可事实是绝大多数人都只能成为冠军的陪衬。

在人生的某些的领域,我们都得充当失败者。怎样看待并正确处理不可避免的失败,真的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话题。

这部纪录片也被翻译为《失败启示录》,但片子要传达的启示,我觉得并不同于古人说的“前车之覆,后车之鉴”那种教训,而是偏重于主角在面对重大失败后,所采取的心理重建措施和如何重新规划今后人生的路线。

简单记录一下每集对自己的一些启示:

第一集:在演艺界大展拳脚的失败拳击手 启示:在上升无望时,痛快地退出当前的领域(即使自己曾经在此大杀四方),去发现更适合自己的新航道。

第二集:靠一条狗保级成功的小城足球队 启示:竭尽全力为之奋斗的,并不一定是王者的荣耀,或许仅仅只是为了在一众底层失败者中争取一个生存或立足的机会。为这种事努力拼搏,谈不上波澜壮阔,但并不卑贱,甚至比那些锦上添花的行为更可贵。

第三集:一直不被评委待见的黑人滑冰女孩 启示1:有时候,突破自己的极限(做更好的自己)比赢得主流的认同更有意义; 启示2:当常规措施注定不能取胜时,用超乎寻常的手段去搏一搏也未尝不可。

第四集:被“冰王”绝杀后复盘并不断优化精进的“新冰王” 启示1:“失败是成功之母”,对自己的失败认真复盘,刻意练习,不断优先,这是一条通向成功的捷径; 启示2:赢这个结果比公众的评价更有意义,世道艰难,竞争激烈,要务实才能走得更远,不要为了保持优雅的吃相而毁掉自己的胜算。

第五集:在沙漠马拉松中途迷路,又奇迹般活下来的长跑运动员 启示1:只要还没有死,就要努力活下去。对那些非常重要的标的物,只要有希望,就不要放弃努力; 启示2:关于极限运动,我觉得真不必拿生命去冒险。

第六集:离冠军总有一步之遥的女雪橇手 启示1:专注于事情本身比争先恐后更有价值。努力把自己的事做好,让输赢和名次顺其自然地发生; 启示2:遇到严重的心理创伤后,要积极采取措施,克服内心的恐惧,尽快让自己走出负面情绪的阴云。

第七集:自毁前程后又浪子回头的篮球天才 启示1:在自己一手造成一连串挫败后的至暗时刻,要让自己从自责中走出,不放弃未来,在跌倒的地方爬起来继续前行; 启示2:不要沉浸于曾经错过的好机会(好前程)而无法自拔,充分面对现实,立足当下的实际,做好自己现在能做的事; 启示3:务实低调,闷声发财比哗众取宠好。

第八集:创造了奇迹又亲手把它毁于一旦的高尔夫选手 启示:即使近在咫尺的金杯和荣耀被自己的低级错误彻底搞砸,那又如何?生活还是如常,仍然可以积极拥抱生活里的阳光,不必让自己的下半生被那绵长的悔恨侵蚀损毁。

“最穷不过讨口,不死总能出头”,只要自己不放弃,一切皆有可能。有赢家就必然有输家,遭遇失败是人生中的必然,正确看待和处理好失败不容易(这件事本身就容易失败),所以我们要在失败中学习和磨练,努力从失败中走出来。

过往的是非成败,已经不可改变,而未来的方向就在自己的脚下。

 3 ) 纯剧透,小学语文式总结,理性怪式吐槽

要研究成功和失败,以及各种重要决定性因素、各种意义,体育绝对是最好的观察对象。它充斥着偶然性、成王败寇的丛林法则、对极限的挑战、精神的力量。其实任何一个单独的项目都可以从以下所有角度找到同样值得包装的故事,但这么整显然没法照顾观众老爷的多样性,也显得样本不那么广泛。

精神要领会,论证的过程可得辩证的看,咱就不说里面多少是杜撰改编(看过太多改的完全脱离现实的、宣称“本片故事取自真人真事”并在片尾放几张老照片的高分烂片),单说为了升华而升华,或者为了升华而逻辑,就应该辩证看。举几个例子,花滑黑妹,你艺术性差不受待见和被肤色歧视,这里面哪个关系大说不清,但显然后者对本片升华有利。狗拉雪橇,咋人没追上来的时候你怕狗狗受伤,追上来就立马不怕了,开始追追追模式了,不就是本来觉得对手这破天气不可能追上来吗。

1. 拳击-找到自我。

片名很棒:Miscast Champion。内向的男主迫于父亲的爱好,成为了一名拳击手,并一步一步成为了职业拳击冠军,在一次被击倒昏迷N天后,退出拳坛。这对他来说是一种解脱。机缘巧合他开始在媒体上写专栏,最后在好莱坞找到自己的事业:演员、动作指导等,成功找到自我。

2. 足球-戏剧性。

一支英国三级联赛的小球队,保级生死战对强敌。1:2落后时,球员因救球被场边警犬咬伤,在后面的伤停补打入戏剧性一球扳平比分拿到1个积分,同时另一场关乎他们出线的比赛爆冷,最后在积分相同情况下,靠净胜球成功保级(如未爆冷需要拿3分才能保级)。

3. 花样滑冰-不被定义,做自己。

被白人夫妇收养的黑人女孩,拥有超强的技术实力(很少人能完成的三周跳),但在被严重lable的“冰上白雪公主”运动中,强技术弱艺术的风格和肤色一直得不到评委认可。从没得到冠军,一次争议判罚得到银牌后,拒绝上台领奖、颁奖时取下奖牌表示抗议。最后在一场奥运会预选赛受伤无法完成三周跳的情况下,决定用一个自己的独门绝学-后空翻(职业运动员没人练这个犯规动作,也没人能完成)完成了职业生涯绝唱,评委错愕,却得到了全场欢呼。退役后,她在各种表演中不断表演这一绝技。

4. 冰壶-就是要赢,体不体面不是你说了算

痛失好局并和冠军失之交臂后,痛定思痛,开发出一种无聊、缺乏观赏性、当时被认为不绅士的打法,开始了横扫生涯,得到N多冠军,并把同行和观众各种鄙视和嘘声当作一种成功。最终迫使该项目改变规则限制其打法,一己之力改变了冰壶的发展轨迹。多年后还在新规则下重获冠军。

5. 沙漠马拉松-不放弃的信念。

风暴迷路,靠喝尿吃蝙蝠活了9天,生生走到边境线被警察救下。鬼门关走一遭后,参透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突破自我,年年参加,从来没进过前10。

6. 狗拉雪橇-爱冠军,更爱朋友(狗狗)

在男性统治的运动中一路坚持参加,从默默无闻,到连续3年第2名。距离冠军最近的一次,途中遭遇风暴,率先进入补给站,却担心狗狗安全,迟迟没出发,等到对手追上并出发后才出发,最后只输了几分钟。在后面的比赛途中遭遇暴徒冲撞,差点送命,但还是战胜恐惧心魔,年复一年参加。成为精神上的明星。

7. 篮球-放荡不羁爱自由

暴戾老爹给了他暴烈不羁的性格,技术一流,但却无法融入任何正式篮球体系。虽然在街头篮球是明星,但到35岁还需要老妈帮忙付房租。在要彻底崩溃失去生活信念的时候,找到自己的命中归宿-哈林篮球队。

8. 高尔夫-冠军不一定能被人记住,领导者可以

作为法国绝对的冷门运动。男主年少成名,不听家人劝求稳进高校,选择打职业。以150多的世界排名参加最重大的高尔夫赛事-英国公开赛。凭借独一份的彪悍打法(不用铁杆开球,而是用一号木),并在第二场开启开挂之路,连续夺得排名第一,从默默无闻,到获得全法国关注,决胜局中最后阶段手握3杆优势,放弃稳健打法,延续激进,最终连续失误,勉强进入加时赛,但最终还是只获得第二。虽然职业生涯从未重大赛事夺冠,但凭借英国公开赛表现,成功将高尔夫在法国推广到前所未有的的高度,促进了项目发展。

 4 ) 比起成功,人生的必修课是面对失败

1. Micheal Bent

父亲只会两种表情:愤怒和沉默,他不想教育孩子,而是希望主导孩子。这种教育方式使他无法从爱看拳击的父亲的拳头下,离开自己始终不喜欢的拳击比赛。

作为业务选手,五次世界冠军,但他不想成为职业选手。

成为职业选手后的第一次公开赛,局势迅速逆转,Micheal成了第一局就被撂倒的loser。

下一次出赛,一举打败当时的传奇,成为国家级公开赛冠军。

下一次出赛,脸朝下被击败。

在正弦曲线的生命轨迹结束后,他开启了新的篇章。

成为一个作者,解析被knockout的感想,获得编辑认可。

成为一个演员、一个武术指导,都使他更像自己。

最后的最后,他quote了一句Miles Davis的名言:“Sometimes you have to play a long time to be able to play like yourself.” And that's okay.

2. torquay untied

作为一个小球队,为了不在优胜劣汰的球队竞争中被除名,背水一战。最终因为一个球员在球场上被狗咬了,有4min的伤停加时,在3分钟时,因为对方球员的反向操作+精准抓住机会,逃过一劫,怎么听都像一段杜撰出的、荒谬的戏说。

最妙的是,一直到最后,这个球队还是活在生死线上。Guess that's life:)

3. Surya

花样滑冰“冰上白雪公主”的异类,无法被当时的评判标准所接受,做了更难的动作、更多次,却永远得不到金牌,只因不符合评委对于肤色和美学风格的认可。

也曾难过到拒绝站上第二名的领奖台,也曾在颁奖前摘下自己的银牌奖章,也曾哭着在镜头上说:“我不知道,我觉得自己不该是银牌”。最终的反抗是在业务比赛中做了禁制动作,不再以评委偏好限制自己的表演,翻出了最好看的单刃着地后空翻,从此栖身专业选手。

最后,在回答年轻黑人女孩时,她说:“Sometimes it's hard. Many days on the ice you feel like crying, but winning a competition is no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life. You don't have to wait for a medal to make your life different... You should give 100% and you know there is no other way, you give your best, and feel good about it. Be positive and move on, next competition you will be better.”

 5 ) 9.2分,却从来没人敢聊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书店留意过。

放在最显眼位置上“畅销榜”排行的前几位,书名基本上逃不出这些套路——

《你的人生应该XX》、《如何成为XXX》、《XX的秘诀》...

成功学

甚至作为工具书,不管你自不自愿,都曾给它交过学费。

在这节课上,我们被拖堂那么久。

以至于来不及听到别的,就匆匆毕业,进入社会。

今天,就一起来补上缺席的那一门——

《铩羽》

我们的成语永远是含蓄优美。

还愿意把受挫折的人比作羽毛纷落的鸟儿。

英文就粗暴很多。

直接用“失败”这个动词缀以称谓,简单利落地定性——

Loser,输家。

从片头的动画就开始暗示:

13”是西方人眼中不吉利的数字。

而身着13号队服的足球运动员,正准备靠点球打开焦灼的局面。

一脚抽射——

果然偏门而出。

网飞这次,就找来了一帮竞技体育场上的失败者。

听条姐聊到现在,你的不屑可能已经挂在嘴边。

谁愿意听一帮loser讲故事?

大数据好像也侧面证明了这一点——

豆瓣上不到200人评价,烂番茄上只有6个打分。

但看过的人,没有一个打出差评。

说到底。

成功大抵类似,但失败千姿百态。

你避不掉,也躲不开。

01

失败是苦药。

让人不平的是,它总由梦想承装。

宾夕法尼亚大学,全美排行第8。

艾莉就在其中,手握美好未来的入场券。

突然有一天。

她在化学实验室门口看到一张传单,上面写着:

“你为什么要在费城读大学?你明明可以去阿拉斯加的。”

一个高档学府,一个冰天雪地。

哪儿有什么可比性?

但这句话却好像咒语一样,唤醒了艾莉身上的某种本能。

书也不念了,说走就走。

她来到的这座小镇,只有35个人

无以为伴。

反倒发现了自己最需要的朋友——

狗狗。

最开始,她只是为四处逛逛,给狗狗系上了雪橇。

自打莫名地参加了一次比赛,就变得“过火”——

尽管那一次,她只拿了倒数第二的名次。

一路奋战。

艾莉的成绩,也终于杀出重围。

第33名、第29名、第14名、第11名。

而后,第2名、第2名、第2名...

距离冠军最近的一次,他们在阿拉斯加的海岸边遭遇了风暴。

原本她已经涉险过关,率先来到补给站。

却因为担心狗狗和其他参赛选手的安全状况,迟迟没有离去。

终于。

还是有人不顾一切地从她面前超越过去。

落后20分钟32公里的路程。

她在夜幕中起身追赶。

可最后,还是功亏一篑。

冲过终点线的瞬间,她只落后了22秒

老天似乎在她和冠军之间,设下了无形的障碍。

喜欢她的人会夸奖她。

“所有人都只把狗当做弹药或燃料,只有她会把它们当作战友。”

竞争对手听了只会摇头。

“她是个好人,但这也意味着她的能力是有限度的。”

好的坏的,她一并承担着,再度踏上赛场。

育空河上,孤寂的夜晚。

就在她在冰面疾驰,期待着冲向终点的时分。

一辆雪地车猛地从她身后加速。

还不算完。

车上的人又调转车头,以60迈的速度迎面冲向艾莉。

所幸,罪犯没有下杀手。

但经此一役,有狗狗的前爪骨折。

几枚钢钉,永久地留在了伙伴的身体里。

这场算不上“失败”的失败,差点击垮了艾莉求胜的信念。

如果不是为了快乐,要成功有什么意义?

她甚至不敢看那个罪犯的照片。

所以,当她站在法庭上平静地对罪犯说出这一番话的时候。

你才能体会她内心的力量。

我希望你没有无视我的生命,好像我是个可有可无的人。

在那之后她又重返赛场,却从未拿到过冠军。

你问她自己,什么时候能夺冠?

她总会裂开一嘴白牙告诉你——

“下一场”。

02

希望。

有了它,好像再多次失败也没那么可怕。

但如果从最一开始求胜的渴望,就是建立在畸形的期待上呢?

拳击台,人群的呼喊愈响,斗士的热血愈沸。

世界拳王迈克尔,在簇拥中登上舞台。

在热身赛里,迈克尔本来是作为其他重量拳手的磨刀石登场。

结果硬是含着一股劲儿,把正主干翻在台上。

燃不燃?

台下掌声像雷鸣一样炸起。

你猜他干了什么?

没欢呼雀跃,也没热泪盈眶。

而是把牙托砸向台下,把那句脏话连说了三遍。

去你X的!

他没有一瞬不在诅咒这个舞台。

就像他的父亲,没有一瞬不在控制着他的童年。

他也试图过反抗。

可“不想打拳”这句话还没说完,就是一顿暴打。

所以,从小到大。

每次打拳之前,他都要低声咒骂。

等那口气散去。

迈克尔才意识到,自己的实力配不上冠军的头衔。

但作为头号拳手,行走的印钞机,比赛必须继续。

面对下一个强敌。

他完全没有作战的欲望,甚至连挥拳都变得机械无力。

果然,他被迎面重击。

输掉了比赛不说,还陷入昏迷。

在意识的边缘,他听到自己的父亲在床头说:

“让那个天杀的废物去死好了。”

也就是从那一刻,他苏醒。

颅骨的裂缝无法弥合。

但未来的生活总可以自己选择。

他选择再也不踏上那个斗兽场半步,而转行做了作家、演员。

《拳王阿里》里面威尔·史密斯的宿敌,《百万美元宝贝》的幕后训练师。

直到现在回忆起来,他都会感激那次惨败。

对手的那一拳,生猛地把他打进了人生的正轨。

有的时候。

认输是为了把拳头收回来,再积蓄力量打出去。

终点都没搞清楚的人,哪个方向都是逆风。

03

有的loser,就这么逆着风走了大半辈子。

所有人都替他着急。

唯独他自己不急。

杰克从小就天赋异禀——

不光是在打篮球上,更是在破坏规矩上。

老爹不让打,他就偷偷打。

半夜两点钟从家里溜出去,跑到球场,打一个小时球再回到家里。

愣是没人发现过。

不守规矩,从小到大。

他可以一个人砍下30、40分,却经常在关键时刻因为脾气被罚下场。

造型浮夸、动作夸张。

他总给人感觉像是球场上的小丑。

说到底,还是自卑

热爱表现并不是什么错。

错在所有人都杀红眼睛的这个场合。

就这样。

天赋越高,越是尽情挥霍。

乱发脾气、酗酒、挂科...

错失球探、被一家又一家的大学开除...

直到最后,全美有数的篮球名校都给他的未来画上了叉。

总会有人给他机会。

而他唯一擅长的,就是把机会搞砸

走投无路,他又回到街头。

再次成为王者,再次享受掌声。

喝喝啤酒、晒晒太阳、玩玩篮球。

这样的日子对杰克来说,好像也挺惬意?

这个时候你就明白。

最可悲的那一种失败,不是充满戏剧色彩的轰然倒塌。

而是抽丝剥茧一般,吞噬你身上的所有斗志。

直到他在自己生日的那一天,被自己辛苦争取来的NBA训练营开除。

直到他在新年前夕,被兄弟姐妹喝令不准再管母亲要钱付房租。

人们都不再给他机会了。

而是别过头去,看他的笑话。

上帝救不了他。

还是只有篮球才可以。

他的表演欲望被人发现,并带着他来到一个队伍。

那里面,汇集着单纯想给别人带来快乐的街球高手们。

他最爱给孩子表演。

有一次,表演结束,一位修女来到他面前对他说:

“我希望你知道,你在做上帝的工作。”

想象一下。

一个曾经连上帝都拯救不了的人,现在却被人评价为“在做上帝的事情”。

那又是一番什么样的滋味?

要条姐来看。

这部《铩羽》,就像是一部失败百科书,一座失败博物馆

里面收录的失败绝无雷同。

有震动历史的,也有啼笑皆非的。

比起胜利,失败从来更值得去细细品读。

《中国合伙人》里成东青说,我不懂成功,只懂失败。

越难直视的东西,越能磨练出锐利的目光。

这需要胆量,更需要智慧。

就像迈克尔在走向夜色中呢喃的那句话——

有时发现自我,需要很长的时间。

“铩羽”,在狼狈中褪尽羽毛。

下一茬长出来的,将会是坚硬得多的铠甲。

还记不记得片头那个踢丢了关键球的球员?

当他沮丧地退场。

有个小女孩站在观众席,默默地为他举起了13号的灯牌

有人还坚信着。

你又凭什么不呢?

 6 ) 谁记得1970年的高尔夫冠军是谁?

答:没有人,这就对了。

体育竞赛中的输赢格外能激起肾上腺激素,但是人生不只一场比赛,而是一场马拉松。获胜是一种很好的体验,但是失败也能教会人很多,为什么反复练习就是不成功,我们到底是谁?想要什么?某种意义上,赢或输是每个人自己的事,但是我们之所以渴望成功、害怕失败多多少少又是受到环境的影响,满足观众廉价的成功幻想。去他们的社会期待,输的是我们,又不是观众。

不要迎合社会期待,不要幻想成为社会楷模,just be yourself,just be happy!

 短评

故事伟大

5分钟前
  • 盲市
  • 力荐

胜利固然美妙,但经历失败却是件更有意义的事。

8分钟前
  • 品客
  • 推荐

還挺療愈的嘛。真是好看,那些迷人的小故事。調皮的剪輯和包裝。可能最後一個故事稍微有點像真真的loser,其他人真的是強的不得了,我理解錯了,鎩羽的人,首先都是冠軍候選人,不是一般人,不過紀錄片講故事的方式還是很新穎的,有啟發性的。

13分钟前
  • 通米
  • 推荐

这哪算什么失败啊?都非常了不起。

17分钟前
  • vivi
  • 推荐

十分推荐一看,每集只有半小时,每一集用不同人的故事告诉你,失败不是最可怕的事,更重要是你的心态。不管是万年老二、成了世界级笑柄、无法出头也好,懂得调整自己继续努力就已经是「成功」了。

18分钟前
  • 天之行者
  • 力荐

当下正需要。发现自己害怕失败到害怕看到纪录片里的人失败…赞后期制作,音乐和动画都配得合适。最爱ep 3

22分钟前
  • Qgior
  • 推荐

《败局启示录》,把镜头对准赛事中的“失败者”而非赢家,让它成为了一部更加能体现体育精神的纪录片。每集都是诙谐轻松的基调,30分钟左右的片长,节奏快、配乐好听、和动画相结合,非常好看,每集要是展开讲的话都是一部电影。

27分钟前
  • 玩蛋丧志
  • 力荐

循着公众号推文至此。剧集就像是大师们的休闲习作,镜头、剪辑、采访、字体、二维动画,无一不透露出专注性与专业性。相比前阵子的爱机器人,这片子能够以欢快、调皮、从容的视角做一次主题阐释,真的有新时代的色彩呢。

32分钟前
  • 妍春
  • 力荐

就跟Harari说的那样,人类这种生物的特别之处,在于我们有创造故事的能力。胜利并非创造故事的唯一方式,它只是不确定性最小的一种方式,而正因为这种确定性,胜利也是所有值得流传的故事中比较无聊的一种。所以说这个系列称颂的不是失败者,甚至不是接受失败的心态,这八个故事每一个都比单纯的胜利几率小得多。当然这是群体层面上的解读,对于个人来说,或许重要的不是拥抱失败的心态,而是从每一种经历中提取收获和故事的能力,才是应该才这些故事里汲取的东西。

35分钟前
  • leoglory
  • 力荐

风格化动画回溯的形式很有趣。

38分钟前
  • 粗茶
  • 推荐

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

43分钟前
  • 李玉锋
  • 推荐

本来想找到些共鸣,但是与其说这是败局启示录,不如说是天才落难记,不过奈飞的质量还是很高

48分钟前
  • 独角戏台
  • 推荐

这些loser最后都找到了自己的成功。

51分钟前
  • Hi Friday
  • 力荐

选题精准而且独辟蹊径。不仅正能量而且还挺丧。动画部分很厉害。前六都OK最后两集不咋地。

55分钟前
  • 好样的
  • 力荐

“Losers”有点“名不副实”,本剧展现的是那些非典型的、意外的、改变规则的、百折不饶的传奇运动员和比赛,包括讨厌拳击的拳王、神奇保级的小镇球队、在冰场上后空翻的黑珍珠、改变冰壶规则的无聊冠军……人物访谈、新闻资料之外,通过动画表现情景、再现历史是本剧的一大特色。

59分钟前
  • Wednesday
  • 推荐

每一个运动员都想要赢,都想要当冠军。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赢得冠军的关键是一点点微小的运气。所有的运动员为了赢都倾尽全力,都付出了一切能付出的代价,但最后时刻,选择赢家的是命运,而不是努力。那么对于那些一直没有赢的人来说,如何面对自己化为泡影的付出和努力,如何面对自己悄然逝去的梦想和野心,如何面对失败之后的漫漫人生,就是这个纪录片所要讲述的故事。

1小时前
  • 张小北
  • 力荐

太精彩了!插入动画的设计非常有创意!所谓的loser故事比赢家更戏剧化,也更能感受到人生。每一集都好适合改编成电影啊。。。顺便还了解了很多运动规则和经典赛事,Netflix今年到现在看过最好的纪录片(请继续下去!)

1小时前
  • 不知名月亮
  • 力荐

success is no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to learn and to fight enjoy your life,eventually be a better man. It’s a fantastic show

1小时前
  • liz
  • 力荐

赢不是人生的全部!不过这样的纪录片所表现的态度在当下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肯定不会成为主流,也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就这个系列的纪录片,个人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三集的故事,另外第四集主人公的乡村音乐也很好听。

1小时前
  • 守望者
  • 力荐

看第二集的时候笑抽了

1小时前
  • 布卤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