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行

正片

主演:堀北真希,高良健吾,船越英一郎,户田惠子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11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白夜行 剧照 NO.1白夜行 剧照 NO.2白夜行 剧照 NO.3白夜行 剧照 NO.4白夜行 剧照 NO.5白夜行 剧照 NO.6白夜行 剧照 NO.13白夜行 剧照 NO.14白夜行 剧照 NO.15白夜行 剧照 NO.16白夜行 剧照 NO.17白夜行 剧照 NO.18白夜行 剧照 NO.19白夜行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白夜行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昭和五十五年某废弃大楼的房间内发生密室杀人案,死者是一名普通的当铺店主。由于缺乏有力的证据,案件以嫌疑人的死亡而草草了解。\r只有参与调查此案的警官一直心有不甘,他发觉此案疑点重重,嫌疑人的女儿——光彩照人的美丽少女和死者的儿子——眼神阴暗的沉默少年他心头升起异样的感觉。\r本片改编自东野圭吾的同名小说。2000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帕索里尼不亦乐乎流氓医生西洋镜春之樱:吟子和她的弟弟鞋子里进水的男人我的女友是保安割喉岛平地风云第二季先人之夜上古密约十三格格新传谁杀了她声声不息黑白无间孤独的吉姆狂1992工人,农民昏迷不醒环形物语爱神之手姑娘今年二十八电锯惊魂哇哦堕落第二季物怪201822号追击者Dr.一安科技舞曲兄弟恋人絮语女撒娇男耍赖行疆303中队京剧搜孤救孤赎罪人造怪物满城尽带黄金甲(粤语版)崂山探花郎顶楼第二季

 长篇影评

 1 ) 拖沓矫情的另类言情剧

在为小说《白夜行》贡献了半个多月的时间写下万把字的书评后,将注意力转向了大奥系列,而在结束了大奥系列的影评后,终于再次回到了日剧《白夜行》上。当时是看了两三集后暂停进度先写书评,现在看来这个决定十分明智,在书评里也说了,光凭前两集就可以判断电视剧与原著的区别是巨大的,而看完全剧这个想法得到了更多的验证。对于小说的拥趸来说,日剧版的再创造根本无法与原著相抗衡,也与想象中的相去甚远,简而言之,就是对剧情改编不满,对叙事结构不满,对弱化推理不满,对角色性格不满,对心理刻画不满,对演员表现不满。对于原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编剧无外如此,但其完全根据个人理解对原著所做的大改造恰恰抛弃了原著精髓,而将观众引向了可能完全不同的思考方向,还是有待商榷的。
其实,客观地说,倘若从未看过书,此剧结构完整,制作精良,还是值得一看的,也不失为一部引人深思的诚意之作。另一方面,由于将重点放在了赚人眼泪的苦情戏即雪与亮的情感纠葛上,即便是犯罪题材,也可姑且称之为“另类言情剧”。只是,作为一部言情剧,仍不乏遭人诟病之处。

首先就是演员的选择。
一直不觉得绫濑遥是大美女,在看《Mr.Brain》的时候就觉得她特别像猴子,一双招风耳尤其引人注目,有时会觉得她挺像大S的,真杯具,大S是越来越丑的演员代表,而此剧中对绫濑遥数十次的脸部特写又暴露出斗鸡眼的缺陷,尤当她思考、嫉妒或不爽的时候,专注的双眼就不由自主的挤到了一起。但相对于外表,我更不欣赏的是她的演技。雪有着天使外表恶魔内心的腹黑本质,绫濑遥的诠释却过于流于表面,动不动就阴沉下脸来,眼神充满怨念,无论强颜欢笑的掩饰还是自圆其说的得意,她的笑都虚伪得太过明显,难以体现雪深不可测的城府和高超而迷惑性强的伪装。雪要是像她这样表现的话,不需要多有洞察力就会觉得她是个有故事的人物、有危险的阴谋吧,哪有这么容易被她蒙骗呢,不过这倒使高宫诚离婚时看穿雪唯利是图的可悲这件事比较合乎情理了。雪的伪装并没有自己以为的那么成功,在胜利在望的时候会心浮气躁、沉不住气,这可能反而削弱了观众对她的厌恶感,再加上编剧特意增加的孤儿院受辱情节,感性的观众也难免对其产生同情甚至同情超过厌恶。
再说亮,其实我不是讨厌山田孝之,只是难以接受他饰演的亮与原著判若俩人。剧中的亮全然不见小说中的心狠手辣、阴鸷残忍和暴躁易怒,而只是个被爱情蒙蔽了双眼,钻进犯罪的牛角尖出不来的可怜男人,他的深情专一和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牺牲精神令观众动容而无比同情。但单就日剧版而言,山田孝之没有让人失望,正是由于他恰如其分的表演,将亮的动摇、挣扎、犹豫、悲伤和绝望淋漓尽致的展现在观众面前,他塑造出了一个生性敏感孤独、情感细腻丰富、气质忧郁封闭的亮,随着剧情的发展一步步走向罪恶的深渊,而他的演绎也越发投入而可圈可点。而当我发觉他的表演渐入佳境的时候,也开始对他的相貌有了不同的看法,虽然他符合亮的外表不像雪那样在人群中都光彩夺目的条件,却有着俊秀的侧脸、挺拔的鼻梁和一双令人印象深刻的长睫毛大眼睛,也可以算是第二眼帅哥,完全符合偶像派的基本要求,相信拍摄此剧又俘获了不少少女师奶的心吧。
作为除雪和亮之外最重要的人物,笹垣是必定要评价一番的。偶然的情况下,我想起了武田铁矢是《101次求婚》的男主角,惊讶异常,我已完全不记得当年的他是什么模样,只知道绝不可能像笹垣那么惹人讨厌。很不幸的是,才两集,我就预测对了编剧为了突出雪与亮的悲剧性及博取观众对他们的同情而牺牲了笹垣,而武田铁矢无疑很称职的充当了编剧的帮凶。因为小说的缘故,我一直很抵触笹垣一手酿成二人的爱情悲剧这一论调,他的多管闲事、锲而不舍甚至过分执着都令人敬佩,但武田铁矢啊,他的神态和诡笑也太阴险太猥琐了吧,好像见不得人好才故意破坏似的,怎不让人恨的心痒痒呢?好吧,作为雪与亮的衬托者,你赢了。
还是不说武田大伯了,偶像剧么应该说帅哥美女的,可惜除了雪还真没找着什么美女。藤村都子算是最好了,那个仓桥香苗学姐又黑又瘦还烟不离手活像个吸毒者。最郁闷的是江利子,从头到尾就是个丑小鸭,从未见她有发光发亮、惹人注目的时候。最无语的是三泽千都留,人长得跟名字一样难看,虽说这世上并没有小三一定比老婆漂亮的定律,可她也太没看头了吧,又老又胖又丑,高宫诚喜欢她什么呢,反正我是没看出来,我要是雪肯定心里不平衡。说到帅哥,本来一成是绝对排第一的,长得还蛮像李承铉的呢,可是他一咧开嘴,天啊,那副牙也太惨不忍睹了,后来才发现那个竟然是柏原崇,没料到会残成这样,如此跟李承铉真是没得比了。
都说到这里了,有个人是绝对不能遗漏的,此剧公认的最大亮点——福田麻由子。话说我一直不待见她,总觉得她小小年纪戾气太重,品性纯良的角色到了她的手里就无端端的生出一种怀疑或心机来,但她的这种可能是与生俱来的腹黑气质在此剧中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一点也没有浪费。无论凄苦的笑、心碎的哭还是令人窒息的沉默,无论超乎年龄的凌厉眼神、倔强而冷静的不凡气质还是全神戒备、严密防范的言行举止,她都刻画的入木三分,虽然戏份不多,其身上所散发的耀眼光芒却完全盖过了绫濑遥。同样,对演技的肯定也影响了对其容貌的观感,我越发觉得她像清瘦秀气版的莫小贝。不但如此,由她来演绫濑遥的少女时代也十分适宜,因为俩人的脸型和五官特征真的有许多相似之处。另,饰演少年亮的小男孩虽然与山田孝之不怎么像,但也同样演技了得,伤心、快乐、羞涩、激动、紧张、慌乱、害怕等各种情绪都表现的十分到位。可以说,两位小主角的表演为此剧增色不少,我甚至觉得前两集才是整部剧中最出色的部分。

说完演员,该说说故事和角色本身了。
此剧最成功的一点就是体现在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探究和挖掘上,避免了人物性格的脸谱化、程式化和极端化。每个人都有饱受伤害的过去和令人怜悯的心路历程,也都有对孤独寂寞的恐惧和被爱被需要的渴望,甚至连松浦也是如此,这就是人性的两面性。
但与此同时,此剧比较失败的一点就是体现在人物内心世界的表达和表现上,令人昏昏欲睡。节奏缓慢拖沓,基调狗血煽情,语言唠嗑婆妈,有些话反反复复说上n遍也不嫌审美疲劳,有些话虽然乍听之下虚无缥缈或深奥晦涩,理解了却发现颠来倒去还是那意思。每集的开头和结尾都是亮自恋式的独白,洋溢着浓郁的文艺情绪和哲学思维,后来发现他一直写博客,我终于恍然大悟了,说好听点,亮有成为散文诗人或哲学家的潜质,难听点,那些不过是一个文艺男青年的哀怨呻吟,总结下来就俩字:矫情。
其实,对之前的想法不是没有改变的,不讨论主创对原著的理解正确与否,改编本身还是值得肯定的,另一方面,主创通过笹垣传递的论调,并没有一味为雪与亮辩解,但是从整体来看,美化的成分仍然不少。比起我之前所说的“另类言情剧”,有人将其定义为“纯爱剧”,据说同样是山田孝之和绫濑遥合作的《在世界中心呼唤爱》打的就是这张牌,或许是受其影响。但《白夜行》不同。可以肯定的是,即便竭尽全力运用了各种手段去美化两位主角的动机,粉饰他们所犯下的罪行,编造所谓“逼不得已”的借口为他们开脱,或将悲剧制造者的矛头指向贫富差距大、伦理道德丧失等社会问题甚至锲而不舍追查案件真相的笹垣身上,以此建立观众对他们的心理认同,博取观众对他们的同情,为他们的爱情感动扼腕,为他们的命运唏嘘嗟叹,将其定义为纯爱剧仍太过牵强附会。法律不外乎人情,但法律仍凌驾于情感之上,因为法律定义并指导着人行为规范的底线,更何况只要是为了爱做任何事都是对的、即使是错的也可以被原谅的想法和以爱为名义枉顾他人感情和性命的行为离真正的纯爱相去甚远。

这个故事本身可以作为探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一个入口。在看此剧的过程中,始终有几个问题萦绕在我脑海里。
什么是是非?
对人而言,是与非都是相对的,为什么有人即使犯下弥天罪仍不知悔改,是因为他认为自己所做的是正确的,他心安理得。所谓错误的正确,在雪与亮的思维里尽得体现。
救赎和报答本是两个带有褒义、积极向上甚至感人至深的词,但罪恶的救赎和罪恶的报答又当如何?其根本性质只是罪恶。正如亮说的:“月亮的背面是没有一丝曙光的,没有一点点温柔、温暖、美丽。”即使为环境和恶人所逼迫,为圆一个谎而说更多的谎,为掩盖一项罪行而犯下更多的罪行,是无止境的,说谎说得太多就难以自圆其说,伤天害理的事做得太多也迟早自食恶果,不管为了救赎也好,为了报答也罢,都必须付出罪恶的代价。
雪穗的人生毁在亮司父亲的手里,亮司的人生何尝不是毁在雪穗手里?说什么让对方再次生活在太阳底下,对方的幸福就是自己的免罪符,不过一厢情愿。亮是自欺欺人的,他的是非观念因为“愧疚”二字而自我屏蔽,雪也正是利用了这一点。一个人不堪承受的痛苦如有人分担,那个人就如同救命稻草,而一个人试图掩盖的罪恶如有人分担,那个人就如同一条绳上的蚂蚱,当一个人知道自己不是只有一个人的时候,才有继续走下去的理由和动力。这个时候,法律或道德层次的是非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在彼此脑中灌输的不是是非,而是忠于所谓的爱,追求所谓的幸福。
那么,什么是爱?
雪是如此心胸狭窄,如此工于心计,如此阴狠恶毒,她心理不平衡,导致心态扭曲,她可以因为嫉妒而破坏别人的幸福,也可以为了金钱埋葬自己的婚姻,再反过来以“合法卖春”这样的字眼夸大自己的痛苦和牺牲。这世上本就没有绝对的公平,但雪却认为全世界都欠了自己,时刻苦大仇深,看不到世上的美好和别人对她的好,也见不得别人好,这样的雪也只有唯一了解雪的过去的亮才可能理解和认同。雪并非不爱亮,亮在她的心目中的地位仅次于自己,但也正因为如此,比起爱亮,她更爱自己。或者可以这么说,她对亮的爱附带了太多的别的感情,也附带了太多与感情无关的东西,因而这份爱远不如她爱自己来得纯粹。
爱未必伟大,但爱的力量却可以是无限大的。亮总说“受骗的才是傻瓜”,其实意思是爱上一个人就会变成傻瓜,会轻易受对方的骗,甚至心甘情愿被对方牵着鼻子走,做爱情的傀儡。雪利用亮,亮并非毫无知觉,可他太窝囊,太懦弱,更太爱雪。人偶也好,幽灵也罢,统统都无所谓,揽下就是,为了爱雪,他助纣为虐,把最后的良心都丢弃了,隐匿在白夜底下又有何难?
雪与亮这段最隐秘的关系由最纠结的怨念开始,经历了最痛苦的守望,最后以最绝望的坚守结束,终于证实了他们钻进的是一个牛角尖,走尽的是一条死胡同。这样的爱,顽强而压抑,执着而丑陋,自私而无望,说到底,损人而不利己,可怜、可悲、更可恨。
什么又是幸福?
谁该为他们的悲剧人生负责?不是父母,不是社会,而是他们自己。追求幸福本身并没有错,人人都有渴望幸福、获得幸福的权利,都有在白天散步的权利,但享受这个权利不必非得像他们如此这般不可。诚如笹垣所说,他们太愚蠢太傻,如果早点自首,不用为了掩盖罪行越陷越深,也不用背负罪恶的十字架。即使没有被揭露的恐惧,罪恶感仍存在内心,而且沉重的压不过气,就像亮日记中的遗言所说的那样:“真正的惩罚是会留在心和记忆里面的,吞下的罪恶侵蚀着灵魂,不久之后,连那身体连生命也都被吃尽了。”
这里,编剧加入了友彦这个例子来证明这一点,他明明可以逍遥法外,却选择了自首,情愿选择昏暗的监狱,是因为他顿悟了,监狱对此时的他而言反而是更光明也是唯一光明的出路(不过个人觉得这个改编还是有点突兀,且太刻意,尤其将亮全都抖出来不合情理)。内心的光明才是真正的光明,内心的解脱才是真正的解脱。
幸福的定义可能每个人都不同,但雪与亮扭曲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对幸福产生了混淆和曲解。他们紧紧抱在一起,成为彼此的搭档和依赖,为了掩盖丑陋的内心精心装扮,并铲除一切发现丑陋的人,以为这样就能无限接近幸福。然而,如果这是通往幸福的必经之路,那么注定是不归路;如果这是追求幸福的唯一方式,那么注定是自我毁灭;如果这是幸福的感召,那么注定是海市蜃楼。
手牵手在白天散步的愿望是如此纯情,却又如此悲切,是因为他们自己为所渴望的幸福戴上了沉重的枷锁。他们所构建的幸福是如此不堪,渺小而肮脏,卑微而罪恶;他们所假想的幸福是如此虚幻,终究不过梦境一场,梦醒时分,恍若抽丝,瞬间崩塌,毫无还击之力,毫无复原之望。

关于故事和人物说的已经够多了,无论原著还是此剧。最后提一下最欣赏此剧的一点,就是摄影。镜头和角度的选取很文艺,光线和色彩的把握很舒服,比如两位主角多次对仰头迎着阳光陷入沉思的场景,又比如亮数次戴与不戴墨镜观察房间以更深刻感悟白夜的场景。有时候我会不禁觉得自己在看的不是电视剧,而是MV,自然,配乐也加分不少。

 2 ) 《白夜行》的改编问题

首先来说一下原著改编的问题。这个是个老大难的问题,每部改编的作品之后都难免有大量的争论,而且越是顶级的名著,越难改编出顶级的影视作品出来。这里面的原因在这里不予细究,只略说几种观点。

大体来说,关于原著改编一般有这么几种意见,一种是必须一切照样;一种是可以适当地改编,但是要符合原著的“精神”;一种是无所谓怎么改,只要“好看”就行了。在实际中,持第一种意见的极少,极少有人应当完全一样的,但是也有人老是在质问,桐原明明是冷酷的,为什么改得窝囊诸如此类的问题,我觉得这类质疑基本可以忽略。对一个文本的评价不应受到另一个文本过多的羁绊。

但是第二跟第三点就受到了挑战。改编成功的前提条件无疑首先是好看,这个是前提条件,否则的话你就是把剧情从头到尾连台词都不改也不会,也不会算得上好作品。但是这个究竟需不需要忠实,就是另一个问题了。坦率地说,我也不觉得一部仅仅是“好看”的改编就能说服观众,而一个真正忠实于原著精神的改编,也不会不“好看”。

那么下面的问题就是,电视剧好看不好看?改编了哪些东西?是不是值得改编的?

电视剧的好看问题,大体上可以由豆瓣评分来得到回答,考虑到电视剧和改编剧的事实,这个评分已经足够好了,至少已经能够说明,这个电视剧很“好看”。

小说的形式是侦探悬疑,一开始就是悬疑,悬疑套悬疑,而且悬疑把握得很好,很能吸引读者的求索欲,读者在慢慢寻找之中渐渐让真相浮出水面,然而最后得到的绝不是解脱,剧情自然而然地也相应地具有说服力。而电视里则改成了讲故事,小说里的最大悬疑,谁是杀人凶手一开始就清楚地给了出来,毫无悬念可言。

电视剧这样改编,自然有其理由。首先因为原著的推理式结构,很难在电视剧里表现出来。另一方面得考虑到这个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不能推理的基础上的,既然很多人都看过了原著,你再玩悬疑也就没意义了。

不走悬疑路线,那么电视剧就干脆翻了个里朝外,把什么都拿到台面上来,彻底把悬疑问题给抛开,一开头让观众知道了结局,第一集就让读者知道了小说里百般掩盖的“真相”。当恰恰当知道了结局之后,那么悬念就在于是如何一步一步地走到那一步的?希腊古典悲剧的魅力在于不可避免性,阿喀琉斯知道自己终将在特洛伊被人杀死,俄狄甫斯知道自己终将杀父娶母,但是一步步地走来依然惊心动魄。结局的知晓并没有妨碍我们的欣赏。

既然决定了翻个里朝外,那么就直接完全重写。小说的叙事是标准的侦探小说式叙述,视角切换得极为频繁,这样突出的人物就不是很多,而在电视剧里,大体上还是以二人组的视角来进行的,大量突出了他们的情感波动感情纠葛。

因为叙述方式的不同,在原著里是暗示,隐衬,需要读者自己去猜的东西,都直接了当地正面表现了,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稍微过头就难免被指责为烂俗和煽情。毕竟这是白夜行,他的苦楚和痛苦可想而知,而小说中可以通过暗示来让我们的想象尽情飞翔,而电视剧里必须一一正面描述。这里面有很多,例如唐泽礼子的遇害,小说里面首先对礼子这个人物的描述都不多,大多是通过间接描写,而电视剧中,就大量地加入了感情戏。

大体上来说,诸多改编大致就是要改得更有人情味点,甚至连松浦这样的一个几乎纯粹的老恶棍都有他的伤心往事,其他的图书馆管理员的收信,桐原弥生子,典子,每个角色都赋予了更多的情感故事。直接被改写了,桐原角色的变化在烫烟头的细节上最能得到体现,小说里是强忍而不在乎,电视剧里是大声喊痛。确实是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著的基调,原著里是那种冷冰冰几乎看不到温情,而电视剧里却是几乎从开始就哭,从头哭到,可能这点让很多人觉得很不舒服。

电视剧版的是剧情往往不是很耐得住推敲,例如为什么要去杀唐泽礼子,为什么要去杀老警察,在电视剧里都交代的不是很清楚。之前的剧情模糊之处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

小说版是情感动机缺乏,小说里面第一次老警察见到亮司的时候,就觉得他身上阴沉。一个十一岁的孩子,在跟父亲的关系还是良好的情况下,如何能那么阴沉?雪穗如何能那么镇定而成熟?当然,小说并不需要考虑太多,因为只需要告诉你这样就行了,但是电视剧需要补足这些功夫。

但是,白夜行这个主题,丝毫没有削弱,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他们的悲剧绝非是一开始就注定了的,有一阶段甚至让人以为他们几乎可以走进阳光之中了,但是最终的结局依然无情地粉碎了的愿望。

小说中的他们,是从那一开始就失去了灵魂,而电视剧是一步步走得越来越深。

小说里的他们的关系,我们只能靠猜测,电视剧的两个人是在一直变化着的,从一开始的略显轻率的许诺开始,他们曾怀疑过对方,但是最后却如此坚定不移。

小说里的他们的周围,是真的没看到光明的,但是电视剧里却是明明光芒四射,他们却视而不见。

鲁迅对阿Q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对于悲剧中的人物,其实,或哀或怒,或怜,或伤,往往都倾向于一段,很少真的有人能够做到既哀且怒的。他们的悲剧来自他们的缺陷,而他们的缺陷却又来自他人,这足以哀;但是他们却作恶多端,这足以怒。

最后说明一下,我是先看的电视剧版本再看的小说版,因而小说的悬念对我完全不存在,这无疑大大降低了阅读快感,因此可能评论有所偏颇,见谅。

 3 ) 在白夜里行走的人


花了2个晚上看到凌晨两点看完了,看时觉得谈不上有多吸引我,只是因为看过一些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偶尔看到这部剧就想看看,看着看着就这么看下去了!看完后却发现有些情节、有种悲凉却已深深地缠绕着我!整部剧的基调透着一股淡淡的忧伤,说不出是悲伤还是怜惜或是心疼,更可叹的是命运吧!男主和女主一生的命运似乎就停留在亮童年爬过的那个通风管道里,从此一直在黑暗中没能再爬出来!用一个谎言来掩盖上一个谎言,一个罪恶去掩盖另一个罪恶,一步一步就这样沦陷,直到毁灭! 看时心里莫名对他们有些同情,对那个死死纠缠不肯放弃的警察厌恶起来。如果不是他这么纠缠,后来也不会发生一个接一个的事件,他们只想15年后能牵手走在阳光下而已,何必这么步步紧逼,最后害了这么多人!所以看这部剧时我一直很压抑,直到最后,警察的一句话让我心酸"对不起,那时候没能抓住你"同时也释然了。其实我们都明白,就算没人追查,他们真得能坦然地牵着手生活阳光之下?心里的不安就可以挥之而去?他们都明白其实黑暗将永远的伴随着他们,他们一辈子只能在黑暗中行走!
     单看电视剧我其实想打5分,可看完后我又找来原著来看了。心里十分懊恼!应该先看原著的,搞得现在剧情全都知道了,一点悬念都没有,特不爽!悬疑小说变得一点也不悬疑了,特讨厌!看完小说后一对比,总觉得电视和小说相差太多了,虽然主要的人物都在,主要的情节都没改动,但是基调完全不同了!至少看小说的话,我是不会同情男女主人公的!
     如果有人想看这部剧我建议一定要先看小说原著!

 4 ) 幻

在清冷的冬天看这一场生命的遭遇,随之喜怒哀乐,随之爱恨怨憎,到最后,才发现原来从头至尾都只是一个字,“幻”。两个人的羁绊也好,纠缠也好,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缘来缘去都是空。黑夜里,追寻着虚幻的太阳。跌跌撞撞,磕磕碰碰,还要勉强地弯起嘴角给对方温暖的笑容,支撑起在无边的黑暗深渊里挣扎的勇气和信心。虽然是这般强烈的切近发肤之感,也改变不了全部是幻影的事实。
那时他们才11岁,是该和朋友去远足,开心得睡不着的年龄;是该用稚嫩的手描绘未来,脸上沾满颜料的年龄;是该在公园里、操场上,和同学玩超人,浑身泥泞的年龄。然而,他们,背负着杀父弑母的罪,活在没有光亮的黑暗里,编造着自欺欺人的幻象。

谎言
如果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遇上正确的人,是件美丽的事情,那他们从哪里开始脱离了轨道,走上了错误的不归路?
那时,Ryo用他灵巧的双手为Yukiho绽放一朵白莲花,盛开在淤泥里,纯美得让人误以为是佛祖座下的圣洁之花。可是流水过后,只剩下一团模糊的白影。恰似他们的人生,幸福啊,温暖啊,作为生命支柱的美好仅仅是用谎言编织的假象,仍然用尽全力去追寻。破灭后,余留一滩血肉模糊的回忆。
从Yukiho拿过Ryo手里染血的剪刀,哭着说“那个人……是我杀的……”的那一刻起,谎言就侵入了他们的生命里,盘根错节,死死地攫取所有的光辉和温度,直至枯槁腐烂的死亡降临。
如果说了一个谎,那么就会一直不断的说谎,直到一点点失去最后的真实。
早就没有退路了,他们唯一能做的只是埋葬过去、不断往前,不管前面是幸福的彼岸,还是深不见底的断崖。虽然是如此地绝望,但是他们还是存着一点幻想,期待着有一天也能像那对老夫妇一样,牵着彼此的手,堂堂正正地走在阳光下散步,不用躲闪、不会害怕。这点微弱的希冀,成为了照亮他们黑暗世界的太阳,虚幻的太阳。
なあ、Yukiho
所谓白夜
是被剥夺的夜晚
还是被赐予的白昼
将夜晚伪装成白昼的太阳
是出于善意
还是出于恶意呢?
它给予光和温暖,它给予希望和遐想,可谁说它不是引向罪恶的祸首呢?为了两人再一次走在阳光下,为了等待2006年的11月11日,15年来,他们步步为营,不折手段,甚至是用自己被伤害的方式去伤害别人。他们在寻求“免罪符”,可是寻求的本身却加重了他们的罪孽,直到罪不可恕。于是一切变成了谎言,连救赎的阳光也成为灼伤人的利器,烧得他们体无完肤,粉身碎骨在黑暗里。
就这样,我们俩,不断地制造谎言,改写了我们之间的故事。
将这一切都抛弃的我们俩的人生里,只留有一种美丽。
这是一种噬人的美丽,绚烂妖冶的背后是血肉的祭奠。当你只为表面的绚丽吸引时,你的生命也就被其慢慢侵吞,继而尸骨无存。饮鸩止渴的结果只有死亡。

救赎
他们一直在地狱里行走,背负着沉重的罪孽,踟蹰、战栗,把自己伪装得刀枪不入,将伤害关在门外,连善意的关怀也拒之门外。
我们俩真的太丑陋了吧
丑陋得会让每个人都转过身去
所以说 为了不让人发现这份丑陋
而决定了相互紧紧地抱在一起
但是 太阳应该不会原谅我们的
两个在图书馆安静地看书、笑得像花儿一样的孩子能有多丑陋?错的不是那些大人么?那些把人间变成地狱,把他们推入万劫不复之地的大人。而孩子们仅仅是出于自保的本能,撒了个谎来逃避未知的惩罚罢了。事实上,杀人的阴影早就植在他们的心中,夜夜梦魇缠身就是再残酷不过的惩罚。他们所要的全部也仅是在15年后的这一天,能再次名正言顺地站在阳光下,为此付出整整15年陌路的等待和期盼就是代价啊。为什么还要赶尽杀绝?
笹垣是我始终不能原谅的人,虽然他以正义者的形象出现,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帜,要剿灭一切罪恶的力量。可是正是他的对真相一再偏执地追逼,才间接或直接地导致那两人一错再错,最终走上绝路。真相确实是人生最透彻渴求的东西,然而也往往是最伤人的东西,甚至比谎言的伤害更致命。何苦要如此执着?
笹垣一意孤行地把真相当作犯人们的救赎,以为法律的制裁能带他们离开现实的地狱。可是在他们最痛苦、最无助、最不知所措的时候,你在哪?事后以裁判者的身份出现,大义凛然的样子,殊不知裁决的背后是怎样鲜血淋漓的遭遇。
法律,从来不是唯一的救赎。它只是在现行经验下,基于普遍的伦理认同,对善恶的机械判断罢了。虽然对我们的生活起着重要的维持正义的作用,但它毕竟不是万能的,不能成为一切的判断标准。正因为迷信于这种机械判断,才让那两个孩子沦陷于更深的罪恶中。
他们也渴望着光明,渴望着救赎,可是最黑暗的时刻,连神都抛弃了他们。一次一次地祈祷,一遍一遍地呼唤,神还是闭上了眼睛。教堂里破碎的玫瑰窗,摔坏的神像,撕心裂肺的呐喊,破碎崩裂的希望,成为他们断绝救赎的标志。自此,他们成了彼此的救赎,虽然是引向罪恶之渊的沉沦的救赎。
既然你把生存给了我,那我就用自己的力量赢回想要的幸福。
如此满怀怨恨的话语,可是,对于当时的她,还有他,局外人的我们还能说什么呢?
而我也并非要肯定他们后来出于自保或者自私的所有行为,后来的某些行为甚至可以用十恶不赦来形容。先前,是没有人拯救他们;后来,则是他们自己拒绝了救赎,无法回头了。每一个谎言都要用更多的谎言来填补,每一项罪行都得用更多的罪行来掩盖,滚雪球般逐渐膨胀,直到谁都负荷不了,直至生命的崩塌。
Yukiho,你的妈妈虽然说过我们无药可救,可我还是想用自己的方式,把你带到明亮的世界中去。然而我越是想这么做,却越是困住了你。现在的我就是这种感觉。然而,对不起,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还有什么其他爱你的方式。
一开始,谎言和罪是为了成就爱,到后来,谎言和罪取代了爱。幸福离他们从来都是那么远,上帝早早地将他们从幸福名单里除了名,只是他们一无所知地追寻虚幻的太阳。
基督教中拇指是上帝,食指是耶稣。耶稣在启示录中说,没有他的指引任何人都进不了天堂。最后,漫天飞舞的雪花下,奄奄一息的Ryo用仅存的一丝力气,伸出染血的食指指给Yukiho明亮的未来,以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耀眼的未来。这便是最后的救赎了。

虚妄的白夜
夜总是黑的,企图带来光明的太阳不过是海市蜃楼的幻象,于幸福就是一场空。以此为救赎的他们,彷徨、挣扎、期望的后果,只能是脱落谎言的面纱后,直面残酷血腥的真相。该怪咎的是懵懂无知的他们,还是无法抗拒的命运呢?

Ps:这大概是近年来让我感触最深的片了吧,残酷阴冷,看得人从心底的一片凉。于黑暗,它是做得足够好了,落脚于被亲情践踏和遗弃的孩子,关于社会阴暗和人性的龌龊都刻画得不入俗套。而对于光明,它实在是欠缺力度的。作为正面人物的警察笹垣的正义观,太过偏激和机械,根本不足以成为光明的代言,至少值得商榷。片尾更是忽然赋予其温情通达的一面,难免让人觉得是对主流价值观的某种迎合,不足以取信观众。而图书管理员、药剂师以及Yukiho的女友,她们本可以作为救赎的象征表达出光明的希望,但是作者给与的力量和关注太少,以致她们成为无足轻重的摆设,虽然发着光,可是改变不了黑暗的本质。
片子还是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它试图探讨的人性和正义还是颇值得关注的。而且前几集,剧情紧凑,关于人物心理变化描写得合情合理。音乐、画面也搭配得和谐、生动。总的来说,还是不可多得的好片,值得力推吧。

 5 ) 白夜行 小说评析


读罢《白夜行》,感到相当的受触动,这样震撼的书并不是那么多的。从傍晚开始,我一直通宵到早上读完。之后又回味良久,很想找人讨论讨论,于是就上了豆瓣跟百度白夜行贴吧,看到了大家的热烈讨论(虽然有些文字已经是在两三年前留下的了)。让我感到意外的是,我的理解似乎有些另类,几乎不曾遇见与我观点极为相似的同学。对于小说,大家几乎一致认为基调是黑暗的,绝望的。争论的焦点基本集中在一些书中没有明确说明的问题。

(剧透严重,还没有看过书的人请先不要往下看。另外,这里讨论的仅仅是原著小说,不包含电视剧,因为电视剧对小说本身进行了大量的改编。仅看过日剧的同学请不要误解。)

经常提及的问题是:

1 雪穗爱亮司吗?

2 亮司爱雪穗吗?

3 雪穗爱一成吗?

4 雪穗出于什么原因要加害江利子?

5 亮司是否付出了太多而雪穗是否在利用亮司?

6 雪穗和亮司想要的是什么?

7 雪穗的“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虽然没有太阳那么明亮,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凭借着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当成白天。我从来就没有太阳,所以不怕失去。”
亮司的想要“在白天走路。”
这两句话怎么理解?

8 为什么已经过了15年的时效追诉期,他们却没有走到一起。

9 全文最后一句,为什么“她一次都没有回头。”

问题主要是这么一些吧,其他“雪穗是否能被理解”,“亮司是否能被原谅”等等属于个人主观认识了。

从我理解的角度,试着回答这些问题。


雪穗是爱亮司的,亮司也是爱雪穗的! 东野圭吾所写的其实是一本关于爱的小说。

事实上,在他们两人的灵魂中,除了这点爱,几乎也不剩下什么别的了。这是一种爱,但并不能单纯的称为“爱情”。 书中,老警察对此的看法是,他们两人是一种“互利共生”的关系。老警察的看法并不错,但这是站在他的立场上的观点,是片面的,用他的话说,他们两人是枪虾和虾虎鱼。但他们并不只是互相利用的,他们之间的羁绊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爱。

关于这种爱,书中有一些地方隐晦的提到了。雪穗给亮做的绣着RK的袋子,雪穗给她的店起名叫R&Y,亮司做的男孩女孩牵手的剪纸等等。
但我觉得最重要的一个地方是在整部小说的结尾。“雪穗像人偶般面无表情。她冰冷地回答:‘我不知道。’”“只见雪穗正沿扶梯上楼,背影犹如白色的幽灵。”还有那句被争论最厉害的“她一次都没有回头。”
很多人说,正是因为读到了结尾的这几句话,才感受到一种冰冷的寒意,才无法原谅雪穗。还有人说,正是为了不辜负亮的牺牲,雪穗才一次都没有回头,在她那幽灵般的背影后面,一定是一张泪流满面的脸。

但我的想法不是这样的。我们可以这样试想一下,如果是一个普通的店铺女老板,突然发现有人死在了自己的店里,应该是一种怎样的反应呢?恐惧,担忧,惊慌,愤怒甚至一丁点的好奇——这些不该是正常的反应吗?那这时候,这个女老板脸上的表情应该是怎么样的呢?

“她脸色铁青,用微弱的声音说:‘我是店长滨本。’”

Bingo!这才是正常的反应。铁青的脸色说明了担忧,惊慌和厌恶,微弱的声音说明了害怕。雪穗这个叫做滨本的部下的反应是对的。换言之,像人偶般面无表情,再冰冷的回答,这种反应反而是让人起疑的,太过于冷静了。但雪穗不是个表演天才吗?整本书中,她不是时时刻刻都表演的恰到好处,不露丝毫破绽的吗?对她来说,表现出恰当的惊慌,不是轻而易举的吗?还有一次都没有回的头,在这种情况下,离去时忍不住好奇跟担忧,回一两次头,看一两眼,不也是正常的反应吗?难道就因为回头看了一眼,别人就会识破两人早已认识吗?

我们先来解答下之前列出的最后一个问题,雪穗为什么一次也没有回头。整本书中,雪穗的表现永远是温柔的,是体贴的,是得体的,即使委屈跟哭泣,也是能做到以假乱真的。但她就是没有表现过这种冷漠。实际上,情感的表露是对情感的掩藏,冷漠的神情才是对情感的展现。对雪穗来说,亮司的爱就是她黑夜中唯一的一点光。也就是她最后残存的一丝人性和一点点灵魂。正是因为他们彼此之间有着深入骨髓的爱,所以亮司的死给她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使得她没有办法再做作的表演出惊慌的神态。但是亮司的死也带走了她最后的那一点灵魂。也就是在亮司死去的瞬间,雪穗的灵魂也死去了。所以,当雪穗离开的时候,她的背影就像个幽灵。不,她已经变成了幽灵,变成了一具行尸走肉,不再有留恋,不再有人性,不再有灵魂,不再有爱。这样一个幽灵雪穗,当然不会再回头。

但雪穗为什么还要离开呢?为什么还要否认她和亮是认识的呢?她还要做什么事呢?她还想要什么呢?

那这里来回答一下第六个问题,雪穗和亮司想要什么呢。

表面看来,雪穗想要的东西很多。金钱,名誉,地位,权利,家庭,别人对她的尊敬,对她的爱慕,对她的嫉妒…… 但其实她要的只是一样东西——她要她小时候没有的东西。她要补偿的都是她小时候所欠缺的东西,加倍的补偿,加一百倍的补偿。但是实际上,她要的也并不是这些东西本身。比如金钱,那是用来享乐的,但雪穗敛聚了那么多钱,我们却没看到她花用;权力和地位,那是可以向别人发号施令,颐指气使的,但雪穗始终表现的谦卑有礼;别人的爱慕与嫉妒,那是可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的,但雪穗也没有陶醉其中。那她究竟是为了什么?

雪穗所要的仅仅是“夺取”。

不知大家有没有见过守财奴。不停的敛财的人并不叫守财奴,不停的敛财却不肯拿出来享乐的人才叫做守财奴。守财奴所执着的其实不是钱财,而是敛财,是敛聚。我们多数人身上或多或少的都有类似的心理,比如攒了好久好久的钱,拿去买一件贵重的物品。买到手后过一段时间,你可能会觉得真正带给你快乐的不是这个东西本身,而是付钱买下时那种瞬间的巨大快感。

雪穗所要的仅仅是“夺取”。她的生命里几乎没有灵魂,只有两样东西:“夺取”和对亮司的爱。

说到这里,来插入回答下第三个问题,雪穗爱一成吗?(等下再说亮司要什么)

这也是一个争论极大的问题。有人说爱,有人说不爱,有人说只是喜欢,还有人说那是“青春期少女懵懂的爱情”。 天!

这也太小看雪穗了,雪穗是那种有“青春期懵懂爱情”的人吗?雪穗对除了亮之外的所有人,没有“爱”这个功能。那如何解释雪穗的行为呢?

回想一下雪穗与一成刚刚相识的时候,别的男生都为雪穗而倾倒,都粘着雪穗,只有一成,也许是因为见多了大家闺秀,反而对江利子情有独钟,冷落了雪穗。对雪穗来说,幼年时的一幕重现了,不被重视,不被尊重,不被爱慕。而她要做的就是“夺取”,夺取一成对她的尊重,爱慕。

这里顺便回答下问题四,雪穗为什么要加害江利子。

这不是出于嫉妒,也不是出于怨恨,对雪穗来说,她可能根本就没有那种感情。我们有时候说某人“没有人性”,其实一般来说并不是他真的没有人性,而是该人展露出的多是人性恶的一面。而雪穗是真正的没有人性,不仅没有人性中好的一面,同样没有人性中坏的一面。嫉妒也罢,憎恨也罢,这都是人性恶的一面的感情,而雪穗是没有的。所以她让亮司加害江利子,以及之前加害都子,都是为了一个目的,铲除在她“夺取”道路上的绊脚石。

有人说雪穗与一成在守灵时候的暧昧说明了什么什么。

在我看来,这说明了雪穗继续她夺取一成爱慕的行动,同时可能说明了雪穗对一成已经动了杀心。一成之前怀疑雪穗,所以找侦探今枝来调查雪穗。借给侦探的限量版卡地亚手表却露了马脚,被雪穗一眼看穿。侦探也因此被亮司用氰酸钾杀死。那这个时候雪穗对一成一番做作,目的不是呼之欲出。


再来看看亮要什么。

亮要的是“赎罪”。

当亮在那个布满灰尘的房间里看到那不堪的一幕的时候,他崩溃了。当他把剪刀插进父亲的心脏的时候,他的灵魂也逝去了。他当时本该调转剪刀刺进自己的心脏。但他发现还有雪穗。他要向雪穗赎罪,赎他父亲的罪。

于是亮司的生命中也只剩下两件事,“赎罪”和对雪穗的爱。于是亮司开始了他对雪穗的赎罪:尽一切可能满足雪穗的“夺取”。 只要是为了这个目的,任何人都是可以伤害的,任何罪行都是可以做的。而雪穗不断的夺取其实也是不断的在给予亮赎罪的机会。

这样也就可以回答第五个问题,亮司是否付出了太多而雪穗是否一直在利用亮。

没有,他们两人一直在做自己的事,同时这也是为对方做的事。两人是一样的,同一的。

书中有一段描写侦探跟踪调查化名秋吉的亮司的情节。“这个人活着到底有什么乐趣?简直孤独得要命。”这是今枝对亮司的感叹。
是的,亮什么都不需要,因为他也几乎没有了灵魂,没有了人性。那些一般人的感情对他来说毫无意义,他也不懂得去享受这些东西了,他只有赎罪。终其一生的赎罪。在小说的最后,那把剪刀刺进了他的心脏。十九年前就该刺进去的剪刀,十九年后终究还是刺了进去。亮司用死完成了他的赎罪。

十九年?是的,小说的最后已经过去十九年了。雪穗和亮司也已经三十岁了。那问题八就是为什么已经过了15年的时效追诉期,他们却没有走到一起。

他们真的是想要走到一起吗?

回答这个问题要同时来看看他们两人仅有的吐露心声的两句话。

雪穗:“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虽然没有太阳那么明亮,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凭借着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当成白天。我从来就没有太阳,所以不怕失去。”

亮司:想要“在白天走路。”

太阳是什么?有人说是社会的容纳。我觉得不是。

太阳是“人性”。 我们每个人头顶上都有太阳,即使是很多作恶多端的人。因为恶也是人性的一部分。但雪穗和亮司的头顶上没有太阳。他们在很小很小的时候就没有了太阳。而他们对彼此的爱代替了太阳,成为他们唯一的光。这种爱也是他们残存的最后一丝人性,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爱,他们还可以继续走下去,他们还可以称之为“人”。

想要“在白天走路。”

我们一开始就理解错了。这并不是想要在熬过了十五年的追诉期后,两个人在一起幸福的平静的生活。而是一种不可能的奢望:一切都不曾发生,桐原洋介的兽行,亮的弑父,雪穗的杀母,以及之后的所有的罪行。一切都不曾发生,那么亮司跟雪穗只是两个普通的孩子,他们头顶上有太阳,他们牵着手,在白天散步。

而现在,失去了大半灵魂的他们已经不会享受幸福了。一个要不断的“夺取”,一直到死。一个要不断的“赎罪”,一直到死。

但他们还保留着一丝的灵魂,他们彼此的爱,就是他们还身为“人”的原因。

所以说,东野圭吾所写的其实是一本关于爱的小说。小说最后,亮的死带走了雪穗的灵魂,当爱消失的时候,故事也就结束了。

 6 ) 羁绊

一口气看完了,被虐得很惨...第一集就哭的稀里哗啦...“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虽然没有太阳那么明亮,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凭借着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当成白天。我从来就没有太阳,所以我不怕失去。” 雪和亮,彼此的太阳,却也只活在他们的心中,他们绝望的相守了14年..

 短评

书和剧的收尾截然不同,但各有韵味都很喜欢

4分钟前
  • 我的苦難史30天30夜也講不完
  • 推荐

耗尽心血至极致,一切所作所为所言所行都只为让对方得到幸福,似乎只是擦肩而过的陌生人,但他们却实实在在的是一直一直在一起的。虽对原著有不少改动,也让一部推理小说走向了另类纯爱的风格,一直在反复回放的过去也用得实在太滥,不过单纯作为一部日剧而言,我觉得这一部还是很成功的。★★★★

6分钟前
  • Q。
  • 推荐

电视剧略有改编,但改编的挺合情合理的,毕竟电视剧和书是两种表现形式。感觉电视剧还原度很高了,绫濑遥很适合演雪穗,但还是演小时候的福田麻油子演的最好。

8分钟前
  • 大志的小耳朵
  • 推荐

有点拖沓

11分钟前
  • nadja
  • 推荐

宿命的原色,爱的超能量。

13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带给我内心极强触动的日剧,描写黑暗的人性,以及蕴藏其中的爱。

15分钟前
  • 果酱☮
  • 力荐

心底的善良令你们身处人间炼狱。超爱第一集和最后一集的片尾!!!

16分钟前
  • 瓦达西瓦又又又桑只爱这巧克力
  • 力荐

我认为这是唯一一部改编剧高于原著的作品

19分钟前
  • 七宝奇谋
  • 力荐

你葬在了永远的黑暗里,留下一个新生命来牵起我的手,一起站在阳光下,实现这么多年来我们的共同愿望。错误的选择人生是没有意义的。“冗长的黑暗中,你是我唯一的光”。这辈子都不可能讨厌绫濑遥和山田孝之了。

20分钟前
  • 张苑希
  • 力荐

他们的故事仿若血色的残阳,凄美却冷酷的透着死亡的味道。“你的幸福才是我的免罪符....”在白夜裡,沒有人性這種東西!  一部刻劃童年傷痕的悲傷物語,  一個深不見底的惡意深淵,  一段至死方休的遁逃之旅,  一首燃盡生命的愛情戀歌,  以及,永無止境的闃暗白夜……

21分钟前
  • 尼桑,都是尼桑的错
  • 力荐

只看过小孩的部分

25分钟前
  • 乔乔
  • 推荐

这不是爱情。他们只爱自己。

26分钟前
  • 推荐

愣把黑暗系拍成了纯爱剧,而且第一话就透了个底儿掉,原著的结构之美荡然无存,如果你还想看书,请一定先看书

31分钟前
  • Mumu
  • 还行

虽然绫濑遥不是很雪穗,整体看来还真是高水准,竟然能改编得比小说更紧凑,更有说服力。。。好吧,我服了。山田孝之好英俊啊。

36分钟前
  • han
  • 推荐

残酷得快看不下去的眼泪...

37分钟前
  • 可乐
  • 力荐

唯一的缺点就是主角的长相不搭

40分钟前
  • 爬行钢炮
  • 推荐

谈不上喜欢,但是怜惜。不过对原著的补充做的还好

42分钟前
  • 眠去
  • 推荐

不怜悯,不同情,不感动

47分钟前
  • 沉歌
  • 推荐

不管别人怎么说,看了小说之后看改编的电视,还是很感动,山田孝之,牵手走在阳光下,泪奔

52分钟前
  • Epony
  • 力荐

麻由子演技最高...!...其实两位主角都不算太喜欢...福田麻由子演技超赞...!

55分钟前
  • 某茶君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