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梦

HD中字

主演:Bronwyn Carrie-Wilson,Devanny Pinn,Louis Mandylor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7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加州梦 剧照 NO.1加州梦 剧照 NO.2加州梦 剧照 NO.3加州梦 剧照 NO.4

 长篇影评

 1 ) 这里精彩过加州

1983年,流浪汉特拉维斯好不容易回到洛杉矶的弟弟家不久,又带上儿子上路去休斯敦寻找妻子,去寻找记忆里的德州巴黎,去寻找导演维姆.文德斯的美国梦,最终除留下一部杰出的《德州巴黎》外,梦并没能找到,文德斯在乎的只是寻梦的过程;1994年,香港重庆大厦外那编号223的警察再次遇到刚从加州回来的王菲,“加州,也没什么特别”,王菲冷冷地说到,王家卫让她在《重庆森林》里实现了加州之梦,却发现那里和这里一个样;2006年,从墨西哥偷渡到加州的天才球员圣迪亚戈,背负着沉重的加州生存现实,憧憬着足球美梦,从洛杉矶银河队来到纽卡斯尔联队,向往主旋律的国际足联借《一球成名》描绘一个比加州梦更美好的足球梦。每隔一段时期,总有怀有或明或暗加州梦的导演选择在影像里雕刻梦想者形象,他们或像张清芳《加州阳光》歌声中那样被治愈了忧伤,或像“妈妈爸爸乐队”《加州之梦》歌声中那般“祈祷加州梦在冬日升起”。

27岁的罗马尼亚导演克里斯提昂-內梅斯古直接援引《加州之梦》的歌名,作为他处女剧情长片的片名,却还没来得及享受梦想实现的恩惠,就不幸在2006年8月车祸逝世。2007年,戛纳电影节在60华诞之际给予他迟到的奖励——一种关注单元最佳影片——不仅仅只是作为对不幸遇难天才的廉价同情,而是这部还未经导演之手剪辑的作品,的确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加州之梦”,梦想背后的那个27岁的年轻人是如此深爱脚下这片自己的土地,以至于他要以一个对加州从向往到破灭的女儿和一个对美国人从等待到反抗的父亲,以他们相当具有现实感的故事,去粉碎“加州幻梦”。

克里斯提昂-內梅斯古没能等到2007年1月1日,这个祖国罗马尼亚加入欧盟的日子,但他对这种联盟始终持有谨慎态度,这从其《加州之梦》可以看出。多亚努在二战末期见到了一颗天上落下压垮他家屋子的哑弹,上面写着“美国制造”,他那有纳粹工厂背景的父母离开了,让他等着美国人来。美国人一直没来,成为罗马尼亚和塞尔维亚边境火车站站长的多亚努自学英语,依然等着美国人。美国人终于来了,在那个因为使用过期地图误炸贝尔格莱德中国使馆的1999年5月8日之前来了,只是路过,带着轰炸科索沃的贫铀弹路过,带着罗马尼亚上级部门的批文路过,他们和北约的朋友们要去维护和平。见识过美国人“误炸”的多亚努以列车没海关批文为由坚决不放行,他自己也很有官僚背景,与当地警察勾结压榨投资商、低价收购工厂,本地市长等官员惹不起他。美国人来到他面前,被他耽误了5天间,他有机会倾吐压抑了半辈子的英语了,“*你妈的美国、*你妈的克林顿”,他可以彬彬有礼的与美军上尉喝酒抽雪茄,却决不放弃需要海关批文的底线,哪怕有着区区2000美元的诱惑。不自觉地,他保护起了科索沃的难民,哪怕只是为他们延长了5天的生命。然而他那和自己有深深代沟的时髦女儿,却无比向往美利坚,虽然高中只教了她西班牙语,却不妨碍她以年轻芬芳的身体语言与美国大兵“沟通”。市长热情款待美军,奉献美酒佳肴,奉献波西米亚歌舞和罗马尼亚猫王,奉献年轻姑娘,甚至搬出吸血鬼传说故事的色情派对版,他的梦想是美国人帮他赶走多亚努这个买办资本家。美国人当然是维和的,不能动手,但被困小镇的上尉却竟也不负责任的在村民聚会中煽动大家与多亚努和警方的对抗情绪,“联合起来,联合起来”,大家咆哮着,似乎人多注定力量大,注定能打倒多亚努。海关的批文总算来到了,美军开向科索沃的火车启动了,残酷的械斗也开始了,装载礼花的大卡车冲向火堆。离去列车上的美军欢笑着,“当地人真好,高规格地欢送我们”。多亚努女儿最后给美军情人在手上留下电话号码,火车上的大兵敞开掌心,却只是笑脸一张。导演没让女主角却盲目追寻美国梦,她学英语、与大兵偷欢,却最终选择去布加勒斯特读书,这样《加州之梦》的歌声会永远萦绕于耳。可能一厢情愿,但导演却以极具说服力的故事,期待大家都像他,像他故事里的多亚努和女儿一样爱国。对他们来说,这里精彩过加州,而外面的世界是残酷的,一切以联合为名的组织,总是为自己利益认识范围内的公正和和平,而有心无心地压榨了组织之外者。

据悉,早逝的导演没来得及亲自剪辑此片,于是这155分钟的长度是剪辑师对照着剧本完成的。火车站的5天故事与多亚努黑白的二战回忆的交织显得突兀而奇怪,常常一阵黑场后就介入往事的闪回,和火车站故事显得关联不大。不知道导演会不会还有很多想法想在剪辑里去说,但我想这5天的顺序结构是不会变的了,只是期待他能把二战往事衔接地更巧妙,让我更能体会多亚努对美国人咬牙切齿的等待之情。然而这种要求,对一个天才的早逝者,注定已经太为苛刻。现实中的罗马尼亚人和我们中国人一样,依然有着绚丽的加州梦,依然考着“寄托”(GRE,TOEFL),渴望奔向自己并没看清的大同世界。

 2 ) 意识形态噩梦

文_调反唱唱

“树叶转黄,天空灰蓝,我散着步,在一个冬日里,安全而且温暖,如果我是在洛杉矶……”妈妈爸爸乐队在1960年代中期唱出了萦绕在美国人心中渴望去加州的梦想,这首歌叫《加州梦》。相比阴雨连绵的温哥华,西海岸的加州就意味着鲜花盛开的阳光海岸。另外,加州还是美国娱乐文化的中心,电影、音乐、财富和青春在那里应有尽有。不仅是美国人,我们所知晓的还有[重庆森林]里的王靖雯,也曾为加州梦魂牵梦绕。但现实很残酷,几年后王菲去了那里,对王家卫说:“那里什么也没有”。或者更糟糕,它成了很多人的噩梦,简·塞伯格、玛丽莲·梦露、O. J.辛普森、迈克·杰克逊……在罗马尼亚的小镇,这里也有遥不可及的加州梦。

1999年,北约领头羊美国带着高科技武器,对南斯拉夫联盟进行了连续78天的轰炸,美其名曰“解决科索沃的争端”。那么电影里的一队美国人来罗马尼亚干什么?他们只是路过,坐着载着炸弹的火车。一路经过的东欧国家都放行这辆火车,可是在这里,罗马尼亚的“破地方”,他们被迫停留五天。扣押火车的是火车站的站长多亚努,理由非常冠冕堂皇:没有海关批文。

一边是多亚努的美国梦,一边是多亚努女儿莫妮卡和小镇其他少女的美国梦,电影以平行叙事讲述了两代人对美利坚的向往。在黑白叙事的二战末期,罗马尼亚的小男孩多亚努被遗弃。他的父母因为有着纳粹工厂员工的背景,不得不离开罗马尼亚。多亚努被告知要等待着美国人到来解放他们。可是美国人迟迟没有来。他们留下的“美国制造”哑弹停在原来的位置,被珍藏起来。多亚努自学英文,依旧等着美国人。现在美国人来了,他却用一口流利的英文大骂克林顿,故意给他们找茬。一方面他抒发着内心的怨气,这么多年他终于看清了所谓加州梦的谎言,另一方面他也间接为科索沃争取了时间。

可是小镇里除去多亚努的所有人,都为美国人的到来而疯狂。镇长热情地款待他们,百般谄媚,为他们举办盛大的宴会,请来歌手为他们演唱罗马尼亚传统歌曲,甚至还大办色情派对,把美艳的妓女送到他们怀里。小镇的姑娘们大胆主动地上前与美国兵们勾搭,即使语言不通,她们也想方设法地表达想要去美国的愿望。莫妮卡是镇上高中最漂亮的姑娘,一头栗色短发,身材匀称苗条,谈过十来个酷炫的男朋友,房间里贴满了美国摇滚明星的海报。她就是那个有着加州梦的女孩,把那个刚刚勾搭上的美国大兵当作是瑞奇·马丁。

影片的核心表达了一种双重身份的对立,一方是愚昧善良的小镇居民,一方是强势奸诈的美国人,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像是第三世界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全片看起来是关于多亚努和他的女儿的个人命运的故事,但这里包含着“第三世界的大众文化和社会收到冲击的寓言”(社会学家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语)。多亚努沾染着官僚主义的气息,他与警察局勾结,从往来的国际货物中偷取利润,私底下还想卖掉工厂,解雇铁路工人们。美国大兵的队长为了尽快赶到科索沃,与多亚努发生了多次冲突。多亚努“莫名其妙”的偏执阻碍了美国大兵队长完成自己的任务。在这样的情况下,队长找到了援助他的人——那群来到宴会上企图大闹的铁路工人们。暴风雨之前可怕的一幕来到了,美国大兵队长高喊着“自由、明主、斗争”煽动着大家共同对抗“剥削者” 多亚努。这群愚昧的村民很快就被几句话洗脑了,他们作为不明身份的假想受害者与美国大兵站在了一起,双方在自身身份和位置上达到了一种虚幻的共识。

克里斯蒂安·内梅斯库把暴风雨来临的夜晚,拍得异常地血腥与残暴,它与整片温和与慢调的气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先前的一次铁路反抗中,孱弱的铁路工人们只是松散地站在铁轨边,稀稀拉拉地喊着口号,镇长一来他们就立刻安静了下来。就连原本准备到宴会闹事的举动,也因为气氛的影响而变成了坐下来低着头大吃大喝。然而,在美国大兵的怂恿下,他们觉得一切都突然豁然开朗,他们不再是被压迫的奴隶,他们的精神觉悟已经与美国意识形态站在了一起,这是扬眉吐气的翻身梦,一个画着美好未来的白日梦。殊不知在梦中,这帮人已经不知不觉地站在了在自由民主的星条旗下,做了另一种意识形态的奴隶。多亚努,影片中唯一一个“政治正确”的村民,在暴乱中被杀害。而已经成功获得批文,前往科索沃进行杀害的美国大兵,对这些一无所知。因为他们大多数人,都和那些[比利·林恩的中场休息]里,抱着拯救全人类虚幻理想的美国大兵们一样。

影片的结局没有停在那个释放暴力与激情的夜晚。经历了梦想、欲望、犯罪、欢庆、愚昧和死亡的莫妮卡没有去加州,她留给美国大兵手掌中的“电话号码”不过是一个卡通手绘。我们看过了她的梦想,也见证了她的梦魇。几年后,她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上大学,周围的事物平淡如水。

更多原创影评请移步个人微信公众号:电影少女放浪记

 3 ) 家庭题材,拍的却很魔幻

讲的是一个精神病院回来的老爸如何和女儿修复关系的故事,但是拍的很魔幻,老爸依然在做梦,女儿依然带着怀疑审慎的眼光看老爸!但最终,老爸是真的!虽然我们看上去不真!老爸也为他的梦想付出了声明,或者说他在那下水道里寻着了自己的梦幻国度!
家庭题材,却拍的很魔幻,挺有新意的!

 4 ) black or, gray

影片发行的时候,应该是三年前,看了前面5分钟,就放弃了。兵,闹剧,异域,美国,民族主义,老旧的东欧弃妇....
我觉得够了

我受够了阿富汗,受够了塔利班,受够了维和,受够了每日无眠无休看两党对着布朗的皱皮脸吐吐沫,我受够了BBCNEWS, 受够了那些无耻的鬼扯的反恐跟现代战争每天轰炸我的耳膜跟脑神经。
那时 我对媒体里所有全副武装的东西过敏。我人生的太多时刻都在勉强自己对抗冠冕堂皇,我对全副武装不再具有抵抗力

一年后的一天,在报纸上看见导演死掉的消息,看见给了这个片子很高的分。
人皮是经不住痒的,我于是又找来这个片。
一是虚伪,觉得一个年轻的灵魂的遗作多少是值钱的。二是不爽,一个自己5分钟就看不下去的东西 得了高分。三是Catherine,她那时候是我的剧本指导,我并不认为这女人会写出坏东西,即使她从没真正喜欢过这电影。最后一个原因促使我看完它,是因为无聊。那段时间我生了个病,懒惰跟哑口,我是说精神上。我看不下任何移动的影像,它们让我呕吐。我连动动手指按open都懒得按,我皮痒,觉得把屋子里所有的dvd全烧掉才爽
我没烧成,但我从Catherine那里烧来了这张碟。

说了这么多,关于这电影,我没有想评论它的念头。
一个字的念头也没有

我想说的是另一件事。跟梦一样

我不小心踩死一只蜗牛,一日在我回家的路上。不知为何,我并没为它的死感到伤感。我站在那里,看它压扁的身体跟流出来的液体。我试图勾勒它饱满生机的原貌,我试图寻找它来时的轨迹,以此推测它将去往何方。然而我发现,我看不出任何端倪,所有的情绪都来自 自我经验,然后把它们强加在它身上。我站在那里,看它变形的柔弱的尸体。这只蜗牛,我不为它感到难过,我从未参与它的人生,我不觉得自己有这个资格,自责的资格都没有。我觉得 我踩死它这件事 在它的人生里,微弱得几乎不易察觉,就像灰尘,就像空洞。在那条灰暗的小道上,决定它死亡的这件事 又且是我这种人有资格决定的。
我其实知道 这件事本身,以及我,对于这只蜗牛的人生轨迹里那些举足轻重的人与事而言,屁都是不是。


California Dreamin



LH/

 5 ) 没啥好,也没啥不好。

这部片子由于英年早逝的导演而在今年的戛纳上格外引人关注,毕竟是人最后一部片子了,怎么也得表示点尊敬。最后捧回un certain regard“一种关注”单元的最佳影片奖,不管他致敬成分有多少,还算实至名归。这是那种典型的从一个侧面反映一个社会的电影,敢拍这种题材的导演就不是省油的灯,所以不出佳片也难。其实本片也算中规中矩,没有突破,也没有错误,以一个小镇为背景展开的故事,牵扯进的事情极多,线索比较烦杂,黑白的闪回镜头其实在剧中起到的是解释人物心理溯源的作用,其他的任务并没有太多的深度可挖,只有老头子Doiaru是一个个性设置复杂的角色,闪回镜头也全是围绕他展开。另一个海报上大大的美国海军陆战队上尉则显得比较简单,他对于本片其实是一个剧情开始的导火线,也是Doiaru一种夙愿,一种症结的实现载体,美国人来了,但是此时已不是二战,美国人不是来就你的,而是来侵略你的,对于Doiaru来说,他就既是魔鬼,又是天使。老头子一辈子怕孤单,坚持原有的信仰,最后在女儿要离开,又将重回孤独的情况下死去,不知是一种幸运,还是一种无奈。

全片2个小时30分钟不止,着实吓了我一跳,要不是坚信他会是佳片,绝对坚持不下来。的确,这种电影,绝对是好电影,但是这部又是好的当中的其次的,有这么长,大家别看了。

对于中国影迷来说,本片结尾音乐倒是能震人一震,那首熟悉的California Dreamin',在这里感觉实在是太特别了。加州啊,我也梦着呢。。。



 其他我自己的影评欢迎来我space看:
  http://jeff-lee1987.spaces.live.com/

 6 ) 遗作,总是经典的

片尾曲是经典的《California Dreaming》…….先送给此片的已故导演一个敬意。Cristian Nemescu。没有导演的剪辑,我们就这样看了一部155分钟的长片,不枯燥,却有些遗憾,也有些许失落。怎么说了,本片虽然也是侧面描写南联盟的故事,就好像《暴雨将至》,但本片却是另外一种风格,在科索沃种族屠杀的时候,描写了马来西亚的一则故事,本片令人很震撼,村民对美国人的那张……,令人无语。本片还是很不错的,推荐。

 短评

8.4

9分钟前
  • 冰山李
  • 力荐

很真实,很奇特的电影,都是为了一个梦而已

14分钟前
  • 小喆
  • 推荐

1111

17分钟前
  • 微 曇
  • 推荐

节奏好慢。。。

20分钟前
  • RaymondChou
  • 还行

伟大的电影,有大爱之作,这个导演有这么一部就足够了,伟大…………

23分钟前
  • iceman
  • 力荐

梦想遇到悲哀才转向现实,而现实不过是对悲哀的认可。

24分钟前
  • mmm
  • 还行

狠就一个字,导演死了加个追悼分

27分钟前
  • gris-gris
  • 力荐

6/10,寓意深远,可惜亮点不足,故意用手提摄像机拍出晃动的感觉,看着有些头晕

31分钟前
  • owen
  • 还行

恨不得打六分 是我最喜欢的一种讲故事的方式

34分钟前
  • 甲马不是马
  • 力荐

终于想起来名字了

38分钟前
  • monkeyeason
  • 推荐

加州之梦醒时分

40分钟前
  • 皮皮鲁西西
  • 推荐

罗马尼亚崛起啦

42分钟前
  • 小巨
  • 推荐

什么垃圾电影嘛。看了简介以为会很好。讲美国外交的失败和不负责任。剧情搞来搞去,完全被带晕了。主题根本不突出,完全不知道有些片段的作用。就剪辑还可以,看得没断断续续的感觉。

44分钟前
  • Crown Steve
  • 很差

有多少悲劇是夢想的結果

48分钟前
  • 一個死槍槍
  • 力荐

虽然评论不是最佳 但是我很喜欢

50分钟前
  • Virgohi21
  • 推荐

美国通讯部长级别的官员载着一列火车的军火去炸塞国,结果半路被欧洲第三世界小国拦截,已经是不可能中的不可能。然后官员还和铁路站长共情一番还要联合起来,简直是荒谬的不行了。就是在这种铺垫的不可能中我们顿然醒悟结尾的残酷是为何。现实就是美国部队以维和的名义到此一游,享受了小国乡村几日游的乐子,玩了女人跳了舞,享受一番又上了路。美国人把希望和欢乐带走,只留下罗马尼亚小村民内斗互砍。这才是现实。小地方的人们想有工作有前途,想拥有美国一样的梦。结尾让女主从美国大学回来,这种设置很有解读的意味。不过影片的大问题就是矛盾刻画的不够充分,特别是罗马尼亚自身内部的分化。

55分钟前
  • LoudCrazyHeart
  • 还行

偏远小镇上人们,对于大城市的生活是怎样的一种渴望

60分钟前
  • hobby
  • 还行

未完成的电影,未完成的仇恨

1小时前
  • apikoros
  • 推荐

20070813 1930 Arts Centre

1小时前
  • 公園仔
  • 推荐

里面调情那段我很喜欢

1小时前
  • 大欣子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