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

HD中字

主演:马蒂娜·格德克,莫里兹·布雷多,约翰娜·沃卡莱克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其它年份:2008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 剧照 NO.1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 剧照 NO.2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 剧照 NO.3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 剧照 NO.4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 剧照 NO.5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 剧照 NO.6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 剧照 NO.13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 剧照 NO.14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 剧照 NO.15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 剧照 NO.16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 剧照 NO.17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 剧照 NO.18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 剧照 NO.19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本片讲述了1970年代德国极左恐怖组织“红军支队”的兴衰史。由安德里亚斯·巴德尔(莫里兹·布雷多 Moritz Bleibtreu饰)和乌尔丽克·迈因霍夫(马蒂娜·戈黛特 Martina Gedeck饰)领导的德国无政府主义组织“红军支队”,从1972年开始一直从事极左的恐怖活动。在标榜以德国“国家道德腐败”的名义下,该组织试图创建一个更加人性化的社会体制。然而他们正是用以暴制暴的方式,犯下了多起暗杀、爆炸攻击以及绑架的罪行,所谓的人性在嗜血成性的恐怖事件当中消失殆尽。   影片根据记者斯特凡·奥斯特80年代的畅销书改编而成,荣获2009年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2009年第66届金球奖电影类-最佳外语片提名,2009年第22届欧洲电影奖最佳男演员提名等多项大奖。义胆厨星爱上纯情女霸总异教徒2017电人查勃卡爱的平方:天长地久我一直知道你去年夏天干了什么知情太多的人重塑人生化外之民八百壮士 八百壯士与君行2024天使印记尚善若云侠捕之疑云密布战雷神地狱醒龙大浪淘沙丛林热囧女珍娜第四季玉姬书凤舞红尘与狼共舞1990盒子玩命巅峰2023涛女郎闭锁病房黑海盗起立,老师好!幸福密码2020火焰女神2023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春晚唇齿之间第二季美国精神病人玲珑局阳台上的派对冰山脚下旧梦不须记骄阳似我我的100分男友清洁工2022美国版

 长篇影评

 1 ) 一个红色有机体的兴亡史

大约从小学五年级开始,我就清晰地记得乌里克.迈因霍夫的名字。

不记得是从什么地摊文学与或者是知识日历上得来的信息,总之那本书(或杂志)大约有着“全球恐怖组织大观”之类的名字。作者一面痛斥着恐怖活动带来的无辜伤害,却又不自觉为一类恐怖分子树立起道德难辨的形象。在关于赤军派的篇章中,我隐约记得文中描述“乌里克.迈因霍夫,曾任左翼刊物《新混凝土》记者,参与××运动,为表示对××的抗议,在1977年于××监狱,上吊自尽。”

在容易盲目陷入英雄崇拜的少年时代,这个女人的名字就这么根植于我的内心。幸而自己没有成长于那个年代,没有经历过68年学生运动的洗礼,否则不是在中国成为一名勇敢的红小兵,就是在欧洲撒播革命火种,与迈因霍夫女士共同战斗了,当然那只是意淫中的那么一点可能。

随着年纪越来越老,我渐渐体会到意识形态和宗教这能给人一种虚幻的力量,并越来越纳闷,这种力量真能滋生一个叫恐怖组织的群体,并真能让一个叫恐怖分子的年轻人在10公分的距离内,对与他无冤无仇无交集的“阶级敌人”开枪吗?电影这个讲故事的媒介,能重现一个个体和一个群体的从心灵到行为的变化史吗?

在赤潮如火如荼的1970年代,我们当然无法将这种暴力行为彻底描述成“无意识地构建假想敌”。学生运动的挫败、越南的泥沼、马丁路德金与肯尼迪的遇刺,都在一次次地刺激“渴望公平”的毕业生,进而产生前仆后继的社会破坏行为,这些行为在与警察机器的斗争中,或多或少造成了伤害甚至死亡,这样更进一步地加重年轻人的被迫害感,从而将社会破坏变本加厉地导入恐怖主义行为这样万劫不复的深渊。

关于这个多米诺式的变化过程,电影《巴德尔和迈因霍夫》成功地给予了再现。

电影开头,迈因霍夫在裸体浴场与两个孩子慵懒地晒着太阳,进入朋友派对后,在丈夫给她递来工作成果——针对伊朗极权皇室的抗议信——的那一刹那,她之前的慵懒和羞涩淡然无存,转入一个尖顶的左翼共产主义信念者。由此,能明白,1968年,青春的荷尔蒙在高潮时嘎然而止,但却没能将其完全驱散,余下的荷尔蒙必将在1970年代愤怒地燃烧进而产生可怕的破坏力量。五月风暴、枪毙越共、刺杀肯尼迪、刺杀马丁、伯克利大学示威,这一系列定格1960年代末的画面也被短暂而强有力的剪辑凝在一起,预示着“赤军派”的必然出现。接着从捣蛋性质的商场破坏到逃狱后与意大利红色旅的联络,再接着经过约旦沙漠的军事训练到返回西德后针对美国外交机构和右翼出版社的恐怖袭击……电影像交响乐奏鸣曲式般,让他们一步步走向高潮,并随之引来一次次受挫,成员陆续落网或“牺牲”。奏鸣曲式总是在一次次受挫中走向万声齐喑的最高峰的,于是更激进的“长江后浪”们来了,刺杀范围扩大到商业资本的代表——集团老板们,甚至扩大到平民百姓——劫持民用航班就是从那时起渐入1980年代的高潮。

如果说意大利红色旅的衰落,是由于杀害受民众爱戴的前总理莫罗;那么西德赤军派的衰落,则是由于对汉莎航空航班的劫持并杀害乘务员。这些都让恐怖组织的群众同情心丧失殆尽,当然,1990年代的到来,让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的全球化资本彻底战胜了左翼意识形态,同时让60年代残留的荷尔蒙终于挥发完毕,这些失去,才更是全欧左翼组织走向衰退的根本原因。何止红色旅和赤军派,法国的直接行动、日本的赤旗派都被他们国度强大的资本收拾干净了。除了对“美帝”的“惩罚”依然不时在希腊这样的二线资本主义国家发生外,以意识形态为支撑的恐怖主义,最终全方位让位给以宗教极端势力和民族解放名义为灵魂的恐怖主义。

《巴德尔和迈因霍夫》中的赤军派,更像是一个有着旺盛生命力可疯狂生长的毒瘤,它在那个年代拥有土壤和营养,并在被一轮轮斩草后吹又狂生。最终除根的依然还是土壤。通缉令头像群中,有4个(包括骨干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都是自己给自己在狱中画上了×。巴德尔曾向狱警和律师表示:“我都根本不认识那伙人(在外面搞暗杀和绑架,以图释放他的‘战友’)”,巴德尔女友恩丝琳在狱中偷听“后辈”新闻后,感慨:“他们比我们强。”而当听闻汉莎航空劫机事件失败后,他们这“赤军派第一代领导集体”才算明确自己的革命理想只是一场虚妄的梦,自杀,是惟一的出路。而“比我们强”的二代、三代则继续将虚妄的理想燃烧到冷战结束前的最后几年。

那位68年的学生运动领袖反倒因祸得福,他在某次演讲后挨了仇视共产主义者的三颗子弹。虽然保住了姓名,可再也革命不起来了,却偏偏激励了其他年轻人成立了赤军派。而当赤军派一成员病死在狱中后,久为露脸的他来到葬礼上,振臂高呼一句“革命要继续。”呐喊革命口号,成了他最后的权利。

电影在展现一个有机体生长和覆灭之外,并没想去呈现个体思想的成因。对恐怖分子心灵成长史的表现,在电影史上成功案例极少。戈达尔比较讨巧,《小兵》中的布鲁诺在逼供前依然如此固执和沉默,更多的是来自信念以外的东西,或许是面子,他自己都不知道他为什么如此不屈,对于革命理想,其实他并不显得认同。的确,在那个以意识形态主导恐怖组织思想的年代,作为个体的“武装分子”并不想今天的宗教和民族狂热分子那么坚定,他们也会经常对自身和组织行为感到焦虑甚至怀疑。这种内心挣扎在意大利导演贝洛奇奥的《再见,长夜》中揭示得相当精彩:

红色旅成员安娜,因为组织安排,需要在生活中扮演双重角色。一方面在囚禁前总理莫罗的出租屋里,她是坚定的革命战士,和同伴们在面对电视新闻中莫罗保镖的葬礼时反复念叨“工人阶级应该全部领导”。而为了掩饰,她必须照常继续图书馆的管理员身份,在那里她认识了一个对红色旅及其信念持完全否定态度的男孩,男孩恰好写作着一个虚构的红色旅剧本。安娜在外的这个假面潜移默化地消磨着她的信念,再加上莫罗写给妻子和教皇的信件让她逐渐体会别人的立场和感受。渐渐地,恻隐之心有了。对于红色旅“人民法庭”的裁决,她表达了不信任,凭什么要将个人等同于国家,阻挠红色旅极左共产主义信念的真是莫罗代表的“天主教民主党”以及他们的既得利益吗?红色旅不信任宗教,然而他们的理想已经成为了他们的宗教,执导着他们越走越偏,最终众叛亲离。安娜看不见了希望,看不见了出路,置身长夜,就连梦境都在Pink Floyd的《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中留给黑白的苏维埃建设画面。

关于前西德赤军派(RAF)的最近一则重大新闻,发生在去年末,11月23日,德国总统克勒决定赦免RAF第二代首领和该组织的血腥杀手Christian Klar。目前,唯一还没有得到赦免的RAF成员只有Birgit Hogefeld,他是赤军派的第三代成员。

 2 ) 并非与我们无关的极左们

听留德人士讲,08年此片上映之际,影院场场爆满,他是晚十点的场,看完走出影院发现还是有相当多的观众持票待进。该片所有的细节忠实于历史场景,难怪有人称它为准纪录片,当然对中国观众而言,RAF这样的组织不关己事,无甚要紧,因缺乏背景知识很多片中非常用心的细节也无从注意——但对普通德国民众而言,RAF是他们亲历的历史,当年巴德尔被捕后出庭受审,媒体上的风头压倒一切明星,就连法国哲学家萨特也前往德国探监。今天的德国人生活在包括RAF在内的各种社会运动持续奋斗而形塑出来的国家当中,虽然RAF已在98年宣布解散,虽然他们搞了多次震惊西方世界的恐怖事件,但有民调显示,今天仍有30%+的德国民众对RAF表示支持和同情。



对父辈世界说no

理解RAF,德国的纳粹化历史是必谈的问题,脱开第三帝国便不能很好理解RAF。1945年第三帝国覆亡,新成立的联邦德国在美国主导的西方国家对抗苏联的冷战考量之下,其官僚机构基本上对旧纳粹的人员照单全收,相当多的旧纳粹公务员和官僚们或明或暗地进入新政府继续统治。有相关RAF的研究从代际和家庭的角度出发得出了一个颇为有趣的发现:RAF第一代成员,大部分出身于中产之家,其父辈多是前纳粹成员,而且有相当部分因为二战原因从小父爱缺失,以巴德尔为例,其父是纳粹军人,战后在苏联的战俘营关押几年才放回到德国,曼因霍夫的父亲也是纳粹军人。RAF充满荷尔蒙的激情反抗行为从这个角度而言,被理解为是对父辈行为的反抗,以及对父爱缺失的反弹也不为过,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接受了大量老纳粹的联邦德国波恩政府,不少行事风格和管理国家的方式天然的有一种纳粹风格。正如片中RAF批评的德国所谓“警察国家”的说法,电影刚开始德国警察纵容黑衣举牌的伊朗特工殴打抗议群众,政府和巴列维伊朗这样的独裁国家合作的背景,以及片中提到为了打击RAF最高警署要换发全国身份证、利用计算机来分析公民的信息以期扩大暴力机关权力等等细节,表现出联邦德国确实有纳粹风格“警察国家”的影子。这种纳粹残留实际上是同盟国对历史清算的不完整和不到位,或者说通过充满政治考量的战争解决和交织利益纷争战后审判的清算方式注定不能奏效,真正要清算纳粹残余,还是靠德国民众的争取。

影片所体现的RAF兴起的六七十年代全球学潮和动荡的背景,并不是德国人民抗争的开始,实际上从1945年二战结束之后,德国人民通过诸如学生抗议和游行示威,就已经在表示全社会和纳粹历史的决裂、以及对父辈们组成的依然甩不掉纳粹影子的联邦德国政府的不满,因此1972年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惊世一跪,也是整个德国社会不断反思和抗争取得的结果,不只是所谓的个人良心。自战后新德国建立开始就持续不断的社会运动和抗议浪潮当中,RAF只是其中一支,所有这些运动和抗议所争取来的德国社会的进步和对历史罪行的深刻反思,德国人至今荫其恩泽,正如同当代的文明受惠于整个世界对于二战大屠杀的反思一样。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是抗议和学运的时代,法国的五月风暴,中国的文革,美国的民权运动等等,时刻在和非洲第三世界国家独立、越战以及中东冲突这样的战争新闻争抢头版。全球学运和抗议浪潮当中,德国的RAF,意大利的红色旅,日本的赤军这三个前法西斯国家的极左运动仿佛走得比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更远,这是个耐人寻味的问题。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波动带来的普遍反思、新兴民族国家出现对国际秩序带来冲击、新的科技带来生活方式的变化等等这些普世原因之外,德意日这三个国家历史当中不容回避的清算法西斯的课题,无疑激化了当时抗议和学潮的浪潮,年轻人上街游行、公民和警察对峙,很大程度上也是在表达对自己国家和父辈所作所为的抗议和反思。历史从来不是被割断的,以RAF为代表的极端运动,除了冷战时期存在东西对峙的背景下反抗资本主义痼疾之外,对见证了自己国家那段罪恶历史的父辈世界的清算,也是问题的本源。



暴力是错误的

RAF的行动在今天看来,的确很让人有种脱口而出“恐怖主义”的冲动,但其行为之所以被称为极端主义(德国官方也如此说),和恐怖主义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恐怖主义是无区别地针对平民,而RAF的暴力活动则只针对高官、财阀、媒体头目这样的资本主义世界的核心人物(RAF历史上只有一次在活动中误伤无辜,即springer出版社的爆炸案,当时他们电话通知对方将有爆炸,但对方未重视,结果造成普通出版社员工伤亡,片中有详细刻画),他们的目标不是平民。话虽如此,但RAF和红色旅、赤军这样的极左组织家常便饭一样的爆炸暗杀绑架劫机,至少从手段和结果上并未体现出其和恐怖主义的本质区别。片中巴德尔和曼因霍夫一行人前往约旦受训,其中就有巴解组织、克格勃等各种鱼龙混杂的势力,例如以巴解组织为代表的阿拉伯武装组织在全球进行的暴力事件,也很难让人将其求解放的诉求从恐怖主义的泥淖中挑拣出来,更遑论诸如南美的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FARC)这样的组织,六七十年代也是共产党的左翼武装,但现在已经完全沦为贩毒绑架的犯罪组织。游击战常被说成是革命武装斗争的形式,但今天看来纯粹就是恐怖主义行动——立场不同评价就不同,不能超越以暴制暴的逻辑,这样“我之蜜糖,彼之毒药”的争论就不会有答案。

片子里将巴德尔刻画的很是放荡潇洒,浪子形象的绝对行动派,实际上巴德尔本人不是这样喜怒无常出手鲁莽,相反他本人是个理论高手,并不是那种嗜血武夫,他在70年代就写过一篇关于“城市游击战”的文章,论述了如何在德国这样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城市里开展武装斗争的理论(据说此文在2000年后才被译成英文,反响甚大,但目前未有中译本),因此片中有个细节就是巴德尔不愿意在约旦的沙漠里受训,因为他觉得这些野地里的技术动作没有意义,将来他们是要抢银行绑架高管的。曼因霍夫也是如此,她一个专栏作家出身,对学生的抗议活动从旁观到同情到参与,也不是一直主张暴力解决一切(虽以她的名字命名,但实际巴德尔和女友古德伦是RAF的首领)。学生运动后来出现暴力倾向,也是暴力本身开的头。片子开头警察在偏僻处枪杀学生确有其事,后来东德档案解密:该警察是东德打入西德警察内部的特工,开枪杀人是为了激化局势。同样情况,根据后来RAF研究者的不断调查发现和一些当事人的献身,证实了RAF其实有相当多的武器,是西柏林当局故意提供的,当然我们可以臆测这些前纳粹分子确实想通过养敌自重的方式来扩大警察权力,但不争的事实是RAF自成立就是一个暴力组织,虽然他们的宗旨是反资本主义,消灭社会不公正现象,消除纳粹给德国带来的阴影,但这些愿望良好的青年在对抗不公体制之际,其自身的残暴行为也处于道德和法律的禁区。RAF在第一代领导人巴德尔和曼因霍夫入狱之后,暴力行动开始在与他们的初衷相差甚远,他们的目的,仅是不择手段解救同伙而已,由此造成了1977年“德国之秋”的大量血腥暗杀事件。进入80年代,RAF的活动趋于缓和,这背后或许有国际局势和国内矛盾的趋缓,或许有46-64一代婴儿潮长大的激进青年的老去等等原因,但或许民众对RAF行动失去兴趣和不支持则是更重要的原因。

RAF当中大量成员出身中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家庭,不出意外他们本应该成为中产阶级社会的稳定器和社会的上层精英,他们以最流行的存在主义、性解放和被理想化的共产主义偶像们标榜自己,和所有年代里选择激进变革和极端方式的人一样,他们注定只是潮头的一批人,而非社会的大部分/主流,他们的主张并不是德国大多数民众面临德国诸多社会矛盾(纳粹残余、以美国在德国实验原子弹为表征的美德不平等关系、僵化的两性关系、代际关系、雇佣关系、两性平等、种族问题等)之际的选择——即便在激进学生内部,他们的主张也只是一支,片中开始不久学生们集会高呼“胡志明胡志明”时的学运领袖,片中被一个仇恨共产主义的小店员枪击,幸而未死。有研究表明,此学运领袖不是激进的暴力派,他主张走区别于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和苏式斯大林主义的第三条道路——反而是那个一心仇恨共产主义的小店员的暴力暗杀,在风起云涌的学潮当中,显得没有丝毫意义。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进入90年代和21世纪,有不少前RAF成员纷纷走入德国政坛,有成为德国右翼政党高层的,也有成为施罗德政府内政部长的,德国前外长,曾经的西德学生运动积极分子菲舍尔也被怀疑是RAF成员,他们的崛起也说明了六七十年代心怀天下的一批学运骨干成为德国整体的中坚力量,但他们却没有一个是通过暴力手段上位的,正如菲舍尔在评价RAF时所说:“暴力,哪怕是有限的暴力,也是错误的。”


不要极端的理想主义

08年此片在罗马上映之际,就有不少人在场外抗议称此片有美化RAF之嫌。的确,一个主张暴力革命、不断将暗杀绑架爆炸推送到人们面前的组织,其理想如何崇高正义,但手段之残忍,也足以让人们在面对它时自觉站到反乌托邦的一面。和RAF同时代的切·格瓦拉头戴红星杀人不眨眼,柬埔寨红色高棉以共产主义之名行大屠杀之实,你固然可以说这是特殊历史条件的产物、六七十年代冷战背景下革命和战争依然是时代的主题,但纵观历史,对崇高理想的偏执追求、信奉绝对完美的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从来都带人进入地狱而非天堂。

始自法国大革命开始的、并不算长久的人类“革命”历程当中,革命者无一不是理想主义者,他们无一不是目的正义压倒程序正义。革命的恐怖主义被赋予合理性,在现代化的科技、高度组织化的政党、阶级斗争/暴力革命为代表的各种较为极端的思潮的共同作用下,革命者处决对手的效率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高度发展,雅各宾派处决吉伦特派或许只是断头台不够用了,但希特勒(毫无疑问他是个高度偏执和理想主义的“革命者”,成王败寇的史书对他的定义另当别论)的集中营能够处决一千多万人;洪秀全为了建立人人平等的人间天国可以杀戮无算,毛为了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也能够在三年里饿死两三千万人。当一个组织,一个政权开始向人们许诺“地上天国”之际,当一种学说将极端的理想主义、将永恒性和排他性推崇到至高地位之时,我们应该警惕,高度乌托邦和极端理想主义将必然导致不择手段和毁灭人性。

没有完美的人生,更没有完美的社会,更遑论复杂的政治。生存本就意味着和各种不完美的相处,在相处当中实现改变和进步,同时谁也不可能有能力甚至道德优势去判断绝对的孰对孰错、孰为进步需要颂扬孰为落后需要改造;但理想主义政治化为一种学说和教条,则是否定多元、高度排他的。以当时德国的现实而言,战后百废待兴,西德政府当中的大量前纳粹官员,无论其是主谋还是跟从者,从专业技能上讲,对新国家的重建是有意义的,对纳粹思想和体系的清理,也不能通过简单的暗杀和贴标签处理,这注定是个长期的甄别和反思过程。要反对资本主义、反对社会不公,也并不是只有暴力革命一条路可走,RAF的暴力是手段,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图图主教、曼德拉放弃暴力甚至拉宾和阿拉法特的握手言和则更是可行的手段。


理想是美好的,理想主义本身更不是坏事,它意味着信仰、投入和真诚,以对现实问题的不轻易妥协,它具有永恒的吸引力,因此电影中着力刻画的德国学潮一代那种不羁和活力,无疑是诱人和有鼓舞作用的;同时作为一个共同分享过红色意识形态的国家,RAF的历史并非与我们无关,通过电影,我们应该汲取一种面对和反思过去的精神,不管这种反思是不是被鼓励和承认的,也不管这种面对是不是显得鲁莽和准备不足,或许影像因为表达方式的局限不能表现理论以资我们深刻思考,但呈现问题,有时往往比给出答案更为重要。

 3 ) 真实历史上的RAF

想了一下,转了知乎militant氏的回答,内中也包含了对这部电影的评论

。。。。。。。。。。。。。。。。。。。。。。。。。。。。。。。。。。。。。。。。。。。。。。。。。。。。。。。。。。。。。。。。。。。。。。。。

//www.zhihu.com/answer/1144462620

 4 ) 极左组织是怎么变成恐怖组织的?

德国的极左恐怖组织“红军支队”,从1972年开始,就一直在从事着暴力活动。他们和柬埔寨的红色高棉一样,都是极左思潮的狂热分子。

他们是怎么走上极端道路的?

起初他们只是反对越战,可是在示威活动中,警察在大街上用警棍暴打示威的民众,甚至有人在大街上开枪杀死共产主义者。这就激起了这个极左团体的愤怒。

民众依照宪法享有示威游行的自由。可是一旦政府以暴力剥夺了民众的言论自由,导致的结果,就是招致极左团体以暴制暴的恐怖活动,逼他们走上了用枪支和炸药去搞恐怖活动。

他们用自制的炸药去炸百货大楼,去炸帮政府说话的报社,暗杀和绑架政府的要人,在慕尼黑奥运会劫持以色列的运动员,去中东地区接受恐怖组织的训练,甚至请他们出马劫持民航客机。

也许他们的初衷只是想唤醒无动于衷的民众,可是他们滥杀无辜的行为,反而使自己的人性消失殆尽。

政府要秩序,民众要自由。

威权政府以暴力来对待民怨,只会激起更剧烈的民怨。

恐怖组织以暴力来对抗暴力,也只会走向人性的反面。

 5 ) 巴德尔和迈因霍夫团伙:RAF/十年间,看理想如何蜕变

这部电影有一个很长的名字,《巴德尔和迈因霍夫团伙》,写成德文就更长了。方便起见写作《RAF》——“德国红色旅”或者“德国红军”。拜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所赐,4月份的碟市上就能看到这部心仪已久的片子,而且难得的是个好版本,这倒是令人开心的一件事情。我想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某种叙述称“德国(或者德语)电影又崛起了”,06年德国影片《窃听风暴》,07年奥地利影片《伪钞制造者》连续拿到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只是奥斯卡而已哦,然而这还真是一个让第三世界的导演们眼红眼热的奖项,在中国,这个奖项的早已比金棕榈更重要。07年继续是两部德语电影入围最佳外语片的提名,这一部《RAF》和奥地利影片《复仇》。当然奥斯卡不能说明问题,一部电影也不能说明问题,但是这至少是一个标志。

这部电影的作曲家Peter Hinderthür说的好,“这是一部很长的电影,一部很深刻的电影,也是一部大制作。”他概括得很准确,其一,长达140分钟的电影显然能够给出更大的篇幅和容量;其二,这部电影触及的是德国六十年代十分内在的伤痛,痼疾或者毒瘤——看你站在什么立场上了——RAF的问题,恰逢1968“五月风暴”的四十周年,其中自然地带出了某些深刻的问题;其三,这是一部商业电影,以观众和票房为诉求的,并且能够获得奥斯卡的提名——以及附带的北美市场,那么这种限制,或者诉求,或者位置,也内在地影响了影片的策略。

还是从简单的地方入手,说电影工业的话,这部电影里有两个熟面孔,扮演“巴德尔”的Moritz Bleibtreu是《罗拉快跑》里的曼尼,扮演“迈因霍夫”的Martina Gedeck是《窃听风暴》的女一号,其中有个眼熟的监狱,后来想起来是《碧波女贼》里的那个监狱。Moritz过了10年还是演小混混,不禁瞬间生出些许苍凉之感。导演Uli Edel是我之前完全不知道的,查了资料发现,此人主要混迹于电视行业,70年代当过道格拉斯·谢尔克的助手,跟大卫·林奇一道拍过《双峰》——于是基本可以知道这位老兄显然是谙熟美国电影工业的机制。再看他近年的其他影片,《尼伯龙根指环》、《凯撒大帝》,好吧,他显然是个操作大资本的高手。据某旅居德国的电影爱好者称,本片在德国获得了极好的票房成绩,“慕尼黑大学的学生塞满了影院。许多一排的学生不堪画面的重压都挪到了台阶上,情形像极了课堂。已经上映两周的电影居然还这么卖座。多亏提前一天购票。”由于不懂德语,没法对市场反应做进一步的研究,所以便姑妄言之——这大约不是孤立的现象。

如果探讨文本序列的话,首先应该是法斯宾德牵头,施隆多夫参与的十一导演的合拍片《德国之秋》(1978)(岔开一句,由于电影史自身写作的需要,在中国这边看来,德国电影从表现主义和室内剧开始,基本是这么一个脉络:茂瑙,弗里茨·朗格——里芬施塔尔——法斯宾德,施隆多夫,文德斯,赫尔佐格——汤姆·提克威,最多加上一个费斯·阿金,然后就没了……这个问题很严重,比如《英俊少年》这种“德国经典电影”应该放在哪儿……但更严重的问题是,国内连本像样的德国电影的专门图书都没有……)这部片子里,这些位老兄们各说各话,法斯宾德更是正面全裸亲自出镜——但是竟然得到了西德政府的联邦电影奖金,因为这部片子的某些段落“谴责了恐怖主义”,但至少法斯宾德那一段不是(太久之前看的了,其实是奔法斯宾德去的,关键是其他诸位老兄根本不知道是谁……)。然后是关于六十年代学生运动的一系列电影,贝托鲁奇的《戏梦巴黎》,加拿大导演Adam Brooks的《看不见的马戏团(The Invisible Circus,2001)》,菲利普·加莱尔的《夜风》,08年法国导演Olivier Ducastel和Jacques Martineau的《生于1968年(Nés en 68)》,等等,写下这些片子才发现,恰好都是后冷战时代对冷战之中的六十年代的重写,这就有意思了。第三个序列则应当是《铁皮鼓》、《逃出柏林》、《再见列宁》到《窃听风暴》的德国电影的脉络。综合起来看,这部影片还是稍稍呈现了一些不同之处。

本片改编自德国记者Stefan Aust的同名“non-fiction”的著作,现在还不能做文本的对比研究。一个简编的版本可以参考wiki的词条(http://en.wikipedia.org/wiki/Red_Army_Faction)。从片子来看,至少能确认的一点是,文本中对RAF的叙述还是较为“中庸”的,对RAF1967年开始的历史做了追溯,区分了不同阶段——“革命的”和恐怖主义的,如果比较一下刚才提到的那些文本序列,《RAF》在前40分钟的倾向性还是很明显的,没有像贝托鲁奇那样把五月风暴描述成纯粹的青春躁动,而且花了大量篇幅来展示片中人物的政治主张,并在“全球视野”中描述了风云激荡的1968年。之后,RAF成立,部分主要成员去约旦接受游击战培训,从而开始逐渐走向极左的城市游击战,或者“恐怖主义”。然而正如音乐总监的表述那样,这部影片突出的两个呈现元素似乎也显现出了意义。影片对游行,集会之类大场面的控制很精到,爆炸和枪战场面也不惜血本——商业片嘛,可以理解,而且很赏心悦目,因为它好看,而且与好莱坞模式化的枪战“浪漫主义”很不同。而我要强调的则是另外一个呈现元素:法庭-监狱,这两个空间占据了电影后半段的大部分时间,RAF第一代领导人从被捕入狱到他们集体自杀这一段时间长达5年(72-77年),其间经历了多次法庭审讯,而RAF的成员则制造多起事件要求释放他们的领袖。于是电影后半段的冲突就变得更为激烈——刚才提到的两个呈现元素不停地产生对比。同时也产生了一种可能的解释路径。

如果说影片试图保持一种中立的立场,那么它可能做到了。因为在影片中无论是哪种立场都能找到支持自己的论据。如果站在同情RAF的一边,你可以发现许多对政府的批判,影片似乎试图通过人称的设置——巴德尔和迈因霍夫——建立的认同而将观众纳入这种意义结构之中;如果将RAF指称为彻底的反人类的恐怖主义,其中的暴力、血腥,以及RAF成员们自身的性格弱点和诸多自我悖反之处,也足以完成这种叙述。拿两个参考文本来比较,《邦妮和克莱德》——观众显然是同情这对雌雄大盗的,但是他们最终被“绳之以法”;《看不见的马戏团》——姐姐Faith因为在法国的失败情绪而转战德国参加RAF,最终因为在行动中导致一名守卫的死亡而最终崩溃,在葡萄牙小镇自杀身亡。当然《看不见的马戏团》是一个十足的主流意识形态叙述,妹妹Phoebe在寻找姐姐足迹的过程中,不仅发现了姐姐自杀的原因,而且最终治愈和拯救了姐姐的男友Wolf——从而象征性地治愈了六十年代的伤痛。然而在《RAF》这里,叙述更多地集中在行动和政治理想之间的矛盾和自我悖反上面,这一点是六十年代终结之后最常见的叙述方式。然而非常有趣的是,对RAF的审判是没有结果的——无休无知的审判和辩论,然而最终是一场集体自杀。稍稍引申开去就是这么一个表达:对六十年代的审判最终无法完成,五年里没有完成,再用五个五年也未必能完成;然而六十年代最终或许正如这几个人一样,自我毁灭。

于是这个表达真的就耐人寻味了。后冷战的话语之中对六十年代的表述,除了审判便是救赎,绝少见到如此决绝刚烈的表述。这部影片结束在著名的“德国之秋”,作为人质的Hanns-Martin Schleyer最终在一片美丽的树林中被枪杀。这个故事远没有结束。然而某种意义上它却结束了,因为影片在结尾之前借巴德尔之口明确地指出,RAF在巴德尔和迈因霍夫等人被捕之后,已经越来越偏离他们的初衷。当第一代领导人“绝望地自杀”之后,他们当初所追求和坚持的理想已经消失殆尽,只剩下了行动——或许这才是影片要表达的,六十年代的理想主义无法被审判,然而,走向恐怖主义是大家都不希望看到的——至少在巴德尔和迈因霍夫的时代,他们会电话通知施普林格集团说楼里有炸弹,他们也不希望造成伤亡——再去看《看不见的马戏团》,巴德尔和迈因霍夫未必没有极重的心理负担,然而他们知道,有些事情还要去做,有些话还要去言说,那些理想和政治主张仍然要坚持——

然而悲剧之处就在于,这种坚持便终于走向了反面。这是一个太大的问题,不去详细追溯迈因霍夫为RAF撰写的一系列文章是很难把握他们的思想脉络的。或许这部电影的制片公司Constantin Film给出的官方剧情纲要能说明一些问题(http://www.imdb.com/title/tt0765432/plotsummary):“...fighting a violent war against what they perceive as the new face of fascism: American imperialism supported by the German establishment, many of whom have a Nazi past. Their aim is to create a more human society but by employing inhuman means they not only spread terror and bloodshed, they also lose their own humanity.”很直接地提出了冷战结构之中的德国问题,为了对抗社会主义阵营,美帝国主义并未彻底清算法西斯主义。不过有趣的是剧情纲要中的这一段:“The man who understands them is also their hunter: the head of the German police force Horst Herold. And while he succeeds in his relentless pursuit of the young terrorists, he knows he's only dealing with the tip of the iceberg.”原来制片方的定位是一警匪片……好吧,把这个层面纳入进来的话,《杀心萌动那一年》会是一个很好的参考文本,于是影片在探讨和反思德国自身问题的同时,最有趣的一点是并未给出一个想象性的解决或者救赎。这或许是本片没有最终沦为彻头彻尾的商业片的原因所在。或许正是如此,我们的探讨和质询,未必要导向救赎和解决,因为问题和伤痛仍然存在,这部影片也正如剧情纲要所言,是“冰山一角”。

 6 ) 逆风而上Against The Wind


“红军战线RAF”的城市游击战概念并不是建立在一个乐观的,可以扭转当前联邦共和国和西柏林政治气氛的观点之上的"
The Red Army Faction's Urban Guerilla Concept is not based on an optimistic view of the prevailing circumstances in the Federal Republic and West Berlin

—The Urban Guerrilla Concept authored by R.A.F co-founder Ulrike Meinhof (April 1971)
(乌莱克 迈因霍夫,红色战线RAF创始者,“城市游击战概念”作者。 1971年4月。)

如果不知道电影“巴德尔迈因霍夫”的时代背景,观众很有可能把这部电影看作是一部二流的犯罪片。

红军战线RAF或者左派激进分子这些词语在大多数中国年轻人的头脑里也许会联想到中国共产党的长征或者文化大革命。事实是这是发生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德国甚至整个西方世界的“革命运动”的组织和成员的名词。
 “红军战线”RAF在西德的出现并不是偶然和个别的,比如意大利红色旅、德国红军派、法国直接行动,美国天气预报员,日本赤军等等。
而为什么这些组织都在在60年代末出现,70年代盛极一时,最终在90年代初开始暝灭也是有引人深思和反省的历史原因的。
电影“巴德尔迈因霍夫”发生在西德,我只简单分析一下电影中“红军战线RAF”形成的历史原因。如果要仔细回顾整个60年代的政治组织和激进运动的话,我要写上几年了。

自从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整个世界分化成“自由世界”和“共产阵营”两大集团,分别以美国和苏联为首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政治,军事和思想价值的斗争。虽然没有世界大战的硝烟,白热化和激烈的斗争毫不逊色于任何真刀实枪的枪林弹雨,今天我们把那段时期叫做“冷战”。直到1990年柏林围墙的倒塌和1991年苏联的解体,“冷战”才悄然落下了帷幕。
德国在二战结束后被美苏分割而治,以柏林墙为界,墙以西,是美国为首的西方“自由世界”西德,而墙以东,则是苏联势力领导的“社会主义”东德。
“红军战线“之所以在西德,在60年代末出现,历史原因有以下几点:

1.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为了巩固本身的利益,在政治上不惜和纳粹分子合作,对左派运动和共产主义运动进行疯狂压制。西德在1956年取消了共产党的合法性,同时,在西德政府的成员中,不仅大部分的政府官员是右派组织或政党的成员,甚至很多前纳粹份子也担当了西德政府的要员。(西德第一任联邦总理Konrad Adenauer,竟然保留了前纳粹总理秘书Hans Globke的职位),而在地方层面,纳粹势力更是被西德政府有所保护地,见缝插针般地涌进政府机构。这些举措,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左翼青年的政治主张和诉求没有合法的组织平台,虽然很多新的左派政党在此时建立,但他们的性质和目标已经区分于原来的德国共产党,在很多左翼学生和知识分子的心里已经和他们所追求的理想大相径庭。
另外,作为思想和新闻的喉舌---电台和报纸都被掌控在具有浓烈保守主义思想的大资本家手中,无时无刻地对左翼青年的思想和运动进行控制和攻击。到了60年代末,西德政坛基本上被社会民主党(SPD)和基督教民主联合党(CDU)的“大联合”联盟所占领(占据了联邦议会95%的议席),前纳粹党员Kurt Georg Kiesinger成为西德联邦总理。西德的政坛完全笼罩在“Pro-Nato”, “pro-Capitalist”的氛围中,知识份子和青年学生对社会民主党用“政治方便”的手法,与右翼势力同流合污的丑恶行径不仅讨厌而且心生恐惧。可以这么说,美国的麦卡锡主义在西德比美国还要登峰造极,美国在60年代初基本不再有形式上的麦卡锡主义活动,而在西德,这种影响持续得更久。(在1972年,西德甚至通过了一项法律,Berufsverbot法,禁止激进份子或有“可疑倾向”的人士任职政府部门)

有压迫就有反抗!压迫有多深,反抗有多高! 我以为,这是以后几十年左翼激进运动为什么在西德狂飙突进的主要原因之一。

2. 全球范围的民族独立运动和共产主义革命运动风起云涌,与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的斗争日趋激烈和白热化。古巴革命,卡斯特罗和切格瓦拉的南美社会主义革命斗争事迹在西方,特别是西德知识份子和青年学生中广为传播,切格瓦拉成了游击战士的代名词,以他的头像为标志的暴力革命形象风靡所有左翼青年。
与欧洲密切相关的阿尔及利亚反法独立革命运动也如火如荼,同样,以游击战争的方式引起欧洲人民的强烈关注,最终摆脱法国殖民,成为独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欧洲甚至全世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一种反抗束缚,反抗不平等,反抗资本主义社会体制的欲望在现实世界中已经成为实际的,每天看得到进展的现实。这在很大程度上,鼓励了被压制的西德左翼青年,让他们在绝望的自身环境中看到了可能,看到了希望。

3. 西方知识份子和青年学生为主的妇女解放运动,无政府运动以及美国民权运动,反种族歧视运动在欧美的影响。这些意识形态的萌发和当时的文化艺术活动密切相关,因为电视的普及,区域不再是阻止思想和艺术交流的主要障碍,美国的大兵在西欧驻军的同时通过流行文化,也带入了大量的非主流政治意识。欧美因为越战而产生的反战运动, 包括文化领域的嬉皮运动促进了西方青年的反社会,和反资本主义的热潮。披头士带有浓厚反叛意识的流行歌曲成为革命的下意识的催化剂,为西方激进青年组织起了煽风点火的作用。(美国的左翼激进组织Weatherman,就是从60年代美国流行歌手Bob Dylan的歌曲中找到了他们组织的名称和含义。)

4. 苏联对匈牙利的入侵和共产主义内部分化,反斯大林主义的出现加速了西方左翼青年寻求一条新的政治路线和斗争方式的需求。

所有上述的历史条件都是红军战线最终在1969前后形成的原因。他们并不是简单的暴力份子, 比如说创始人之一的迈因霍夫本身就是一个成功的记者,专栏作家和“具有本身专业领域独特思想的知识分子”(维基百科语)。电影中的女主角,Gudrun Ensslin在关于反伊朗皇后游行冲突中被警察开枪打死示威者的演说中这样说道:他们(指政府和警察)将会把我们都扼杀. 你要知道我们在反抗什么样的猪?他们是奥斯威辛(大屠杀)的一类. 你怎么可能和制造大屠杀的人讲理?他们武装到牙齿而我们束手空拳,我们一定要武装起来。
电影中被暗杀的Rudi Dutschke,也是一位著名的知识分子,在他被暗杀之前,反共,反学生运动的主流报纸Bild-Zeitung曾经在头版发表文章,题目就叫:"Stop Dutschke now!" (暗喻:现在就杀了他),也因为他的被暗杀,红军战线的创立者迈因霍夫宣示:烧毁一辆汽车是犯罪,烧毁一百辆汽车是政治行动!

电影“巴德尔迈因霍夫” 和前不久的电影“摔跤王“一样令我感动,感动我的是正如本文开头引用的迈因霍夫的话一样, 也就像Steve McQueen的辛辛那提小子一样,也就像60年代伟大的美国歌星Bob Seger所唱的那首歌一样, 逆风而上!

Against the wind

It seems like yesterday
But it was long ago
Janey was lovely, she was the queen of my nights
There in the darkness with the radio playlng low
And the secrets that we shared
The mountains that we moved
Caught like a wildfire out of control
Till there was nothing left to burn and nothing left to prove

And I remember what she said to me
How she swore that it never would end
I remember how she held me oh so tight
Wish I didnt know now what I didnt know then

Against the wind
We were runnin against the wind
We were young and strong, we were runnin
Against the wind

And the years rolled slowly past
And I found myself alone
Surrounded bv stranners I thought were my friends
I found myself further and further from my home
And I guess I lost my way
There were oh so many roads
I was living to run and running to live
Never worried about paying or even how much I owed
Moving eight miles a minute for months at a time
Breaking all of the rules that would bend
I began to find myself searchin
Searching for shelter again and again
Against the wind
A little something against the wind
I found myself seeking shelter against the wind

Well those drifters days are past me now
Ive got so much more to think about
Deadlines and commitments
What to leave in, what to leave out

Against the wind
Im still runnin against the wind
Well Im older now and still
Against the wind

如果没有了那种逆风而上的意识,你已经成为了框架里的一件物品。

人民网报道,1月14日,希腊警方称,希腊左翼恐怖组织“革命斗争”(Revolutionary Struggle)称对最近发生在雅典的两起袭击防爆警察事件负责。这是沉寂多年的欧洲左翼恐怖组织的最新动态。
这个消息使我想起红军阵线在1998年宣告正式解散时引用无产阶级领袖罗莎卢森堡的话作为结束语:“革命說:我曾在、我存在、我依然如此。”

 短评

极左赤旅。顺便恶补下德国六、七十年代的历史。青年时犯罪,中年被人崇拜,老年在宗教里赎罪。是英雄还是恐怖,无政府主义无结路。毛主席语录那段很精彩,还有就是爸爸说的对,你们的主要问题是:应该早点结婚。

6分钟前
  • 大灰狼的兔
  • 还行

来来来 大家来补德国历史

8分钟前
  • verrückt
  • 推荐

这个导演的暴乱戏和枪战戏拍的不错。题材不感兴趣。有两个演员我很讨厌,一个演过[罗拉快跑],另一个演过[窃听风暴]~

12分钟前
  • 芹泽虾饺菌
  • 还行

十足的好片,平衡点找的非常好!在已知条件下无法判断事情真伪时,默认为真;直至事实证明该为伪为止,推翻该论点。 毛泽东说:当敌人诽谤我们,这是好的,因为这证明我们和他们不同;当敌人用最黑暗的颜色描绘我们,更好。因为这说明,在我们和他们之间有明显的不同,而且,我们的工作也得到了成功!

13分钟前
  • L.L
  • 力荐

2009-12-29,8.

17分钟前
  • itrek
  • 推荐

这帮子恐怖分子太幸福了,来中国试试

19分钟前
  • 想不出新鲜名字
  • 还行

是不是因为美国电影看多了,德国片的叙事节奏不适应……BTW,那个医生包很漂亮。我现在看电影,服装和道具上投注的注意力比花在情节上的要多得多。

24分钟前
  • NixieCountdown
  • 推荐

电影拍得不错

28分钟前
  • Irgendwann
  • 推荐

以正义的名义无耻。

30分钟前
  • 北极光
  • 力荐

片尾曲竟然用的是《在风中口交》。

35分钟前
  • 小易甫
  • 还行

emule上的字幕简直就是垃圾按着那个来看的同学们千万别跟我说你看懂了……

40分钟前
  • 兜兜
  • 力荐

老吕看电影在服装和道具上投注的注意力比花在情节上的要多得多,我更注重整体气氛,那真是一个自由吸烟的年代啊,到处是抽烟的镜头,,,话说这片子比斯皮尔伯格拿腔拿调的《慕尼黑》好5倍。。。

44分钟前
  • nothing传叔
  • 推荐

还行

45分钟前
  • NAHTE
  • 推荐

跑偏的轨道

46分钟前
  • Nico
  • 力荐

重新评价下此片,太强大了

47分钟前
  • (.-°_°-.)
  • 力荐

历史事件...

52分钟前
  • pksky
  • 推荐

前十几分钟暴乱部分拍得很好可以学习一下。硬朗,革命和恐怖如何解读。meinhof的思想加上baader的行动,也许就只是一群完全跑偏和没脑子的的疯子们,以人民的名义伤害人命,最终也只能在风中化成灰了。[资本主义就是好,还有公审还有独立大房子还有电视还能见律师还能传信

53分钟前
  • 推荐

不折腾

54分钟前
  • 皮革业
  • 推荐

很少看德过片 不过这个电影很值得一看!

55分钟前
  • hlqb
  • 力荐

the movie gives me an impression that revolution/terrorism is sexy people having crazy parties for the mere reason of having fun/being cool. but why is this film so awfully long?!

59分钟前
  • bayer04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