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关于父亲的信

HD

主演:Kurt Kuenne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8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一封关于父亲的信 剧照 NO.1一封关于父亲的信 剧照 NO.2一封关于父亲的信 剧照 NO.3一封关于父亲的信 剧照 NO.4一封关于父亲的信 剧照 NO.5一封关于父亲的信 剧照 NO.6一封关于父亲的信 剧照 NO.13一封关于父亲的信 剧照 NO.14

 剧情介绍

一封关于父亲的信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一个电影制片作记录片在缅怀自己被杀的好友时却发现那个杀死他的女人原来怀着被杀好友的孩子。   导演库尔特极为强大的纪录片,初衷是为缅怀被杀的朋友安德鲁巴格比,他在2001年被疯狂的前女友谋杀了。然而,当库尔特飞越大半个地球去采访杀死巴格比的女凶手的朋友和家人时,发现那个女凶手雪莉特纳,早已逃到纽芬兰逃脱逮捕。由于加拿大法律背后的干预保护,她仍是自由人;在此期间,她透露她怀了安德鲁的孩子。大卫和凯瑟琳(安德鲁巴格比的父母)知道这个女人得为他们儿子的死负全责之后,他们也去了纽芬兰,以便更接近自己的亲孙子。然而这让事情变得更糟。寄养家庭第四季艾薇和豆豆:芭蕾必修课千面佳人魔鬼公寓假戏真作黑夜跟踪狂:追捕连环杀手最后的夫人面具背后幽灵船2002你所知道的邪恶利刃破冰青春1000日黑白道第一季地中海惊魂应许之地2012风语咒恋恋山城绝杀大群 第三季Jose与虎与鱼们2020韩国版女税务官1987绣村刀之厨神大三元(粤语版)疯狂大赛车大人父母官盲战2018间谍游戏顶斗的季节罗曼蒂克振兴史给19岁的我自己奋斗2007嗅觉神探第一季求爱反斗星1985八墓村1996独自等待傲慢与偏见第一季顾客是王铁雨2:首脑峰会绝境峭壁岭在黑暗中回家如此爹娘输赢海狼之岛曼达洛人 第一季生死下一秒

 长篇影评

 1 ) 愤怒

这是第一个能够让我代入感情的纪录片,之前无论如何都感觉有一种与受害者的距离感,无法真正的身临其境来体会他们。当然,我确实没有真正体会过kate和david所经历的---这种折磨应该是现实生活中与地狱之火最相近的吧。换做是我,或者说大多数人,应该早就放弃了吧。能够为了多见孙子一眼,忍受和杀害自己儿子的恶魔共处一室,还得任他摆弄,最后不仅仅没有讨回公道,失去的不仅仅的最爱的两个人,更是因为心底明白shirley再一次战胜了,彻底击溃了他们。我真的很崩溃,也哭了。我无法想象bagbys夫妻是多么坚强,为什么这么善良正直的两个人,这么无辜的两个人受到一而再再而三的酷刑,为什么最后反而是杀人犯,人间恶魔的胜利???为什么???看完我真的很愤怒,不仅仅是法制体系,这案件里有多少人有机会挽回zachary生命的机会,但是选择无作非为亦或是转过头去帮助恶人?居然还敢说一个杀人犯既然是目标性犯罪那就可以杀完人继续在大街上闲逛,对社会无害?我真的无语,我真的很愤怒,zachary才一岁,就要因为这些人的冷眼相待失去生命,kate和david明明为了正义和孙子放下一切去拼搏,换来的却是这个?为什么啊...凭什么啊,我真的很愤怒也很难过。这部纪录片好就好在导演代入自身情感的同时,这些感情都很真很纯正的传达到了观众耳目中。当然了,故事叙述能力也很棒很简洁,但处处留下的悬念也能让观众一直跟进纪录片剧情的发展。看完dear zachary,虽然最大的感情是愤怒,但是我也开始怀念andrew了,尽管我从来没见过他。这就是真正的情感代入吸收并且从中思考,也是所以纪录片想达成的目的吧。Dear Zachary做到了,真心希望大家都去看。

 2 ) 故事是很感人的,但不觉得电影的拍摄有什么好的.

整个事件是轰动的,就如Zachary的祖父写的书4周内销售一空一样,一切的一切都是源于这个令人震惊的案件,而真正触动人心的东西是祖父祖母对儿子/对孙子的爱,还有对Sherly行为的愤怒,对加拿大New Foundland地区司法制度的质疑。
导演Kurt以家庭录像的方式拍摄,或许对这件家庭内案件的描述有一些帮助,但总的感觉还是粗糙了一些,特别是对法庭及其司法等的描述手法不是很到位,片中也几次把自己拍摄入这部纪录片,特别是片尾的"Love, Kurt"几个字,多少有些画蛇添足的感觉。

 3 ) Dear Zachary

沉重且感人,沉重因为揭露了人性的恶,作为同类,有点惭愧,感人因为在悲剧之后感受到了人性的善,不活着又怎么能感知到这些美好呢。首先,导演召集了所有与Andrew生活有关的人,绕了一圈世界,为的就是让Zachary在长大后的某一天可以知道how great his father is,这个行为真的太戳了!果然善良的人就会被善良的朋友包围。David&Kate令人敬佩,两个人肩靠着肩,坐在沙发上,讲述一路的故事,散发着resilence的光芒,我放佛看见他们两互相搀扶行走在正在下大雪的某个纽芬兰的小镇的样子;导演用他们作为real life examples教会了我如何deal with traumas. 我相信每个制度的推进的背后都有类似令人唏嘘,易让人忽略的故事,所以能把它记录下来(比如本片所涉及到的引渡法),历史意义及教育意义也值得大书特书。纪录片的整个结构清晰,每个章节都有清晰的purpose,该叙述叙述,该抒情抒情,该转折转折,观感非常好,不得不承认,具备一篇优秀的文书的所有特质。

 4 ) 宽容的代价:隔着大洋的两个悲剧

广州番禺警方今天(1月19日)通报: 1月18日14时许,女孩陈某(女,11岁,番禺人)在上学途中失踪。当晚21时50分许,番禺警方在石壁街韦涌村广明高速高架桥底发现陈某尸体,死因有可疑。案件发生后,番禺警方立即成立专案组展开侦查。经过10小时的奋战,专案组民警于1月19日上午11时许,在番禺区石壁街韦涌村将犯罪嫌疑人韦某 (男,19岁,广西人)抓获归案。

据嫌疑人韦某交代:18日13时50分许,其骑自行车途经韦涌村广明高速桥底时,见被害人陈某独自一人行走,便起了歹心,捂住被害人的口鼻拖到桥底的偏僻处实施了性侵,后将陈某杀害并逃离现场。

经警方核查,嫌疑人韦某曾于2010年在其家乡掐死一名男孩,因作案时年龄未满14周岁依法不负刑事责任;2011年,其在家乡又因持刀伤害小女孩被判刑6年。2015年11月,韦某减刑释放后来到广州市番禺区,至案发前无业。

目前,嫌疑人韦某已被番禺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广州日报记者张丹羊 通讯员番警讯、龚宣摄影报道)

新浪新闻


这部片子已经让我心都碎了,马上又看到这条新闻,我又睡不着了……震惊,痛心,难以言表……

片中的那个魔鬼,警方抓到了她却关不住她。7万5千美元,就是保释杀人嫌犯需要的金额(而事实上魔鬼连这一笔钱都没付)。回到中国的这个案子,难以想象这个造成一死一伤的恶徒是如何获得减刑的——或许也不是那么难以想象,因为减刑假释本来就是惯例,真正刑满才出狱的可能反而是少数。制度对犯罪者的宽容,付出的是人命的代价,这代价实在太过沉重了……不过从去年开始减刑假释有收紧的迹象,这是件好事。

我是并且仍将会是坚定的死刑支持者,至少在真正的无减刑假释的终身监禁在我国实行之前。
至少这次,这个19岁的渣滓该下地狱了。

又:跟一位法官聊天时,他提出一个很尖锐的问题:当加害者和被害者都是未成年人时,未成年人保护法到底保护谁?

 5 ) Dear Zachary: A letter to a son about his father

代入Andrew和其家人的视角去看,当一个可爱的小婴儿在下一秒被宣布死亡时,莫名泪点,看到他的亲人好友回忆着过去时光,一个人的死亡可以让人想起他所有的好。有趣的点是:因为没有直接采访到Shirley,她的心理医生还有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画面全部采用人物静态图制成嘴巴上下开合的动图,像一个木偶一般念着他们在司法判定文件里书写的词。

纪录片节奏紧凑,从Andrew的角度出发跟着故事线走,很容易被几次反转带动情绪,但是我作为一个旁观者,仍然觉得云里雾里,对事件的了解是有一方的说辞,再设想下,假设Andrew会对Shirley进行精神乃至身体上的凌辱攻击,这时候孕妇Shirley(我有些记不清Zachary是在母亲入狱前还是入狱后出生的)忍受不了自己亲身骨肉的父亲对自己的抛弃,冲动之下射杀了他,那么这时候我认为司法机关释放Shirley以方便她照看还需要哺乳的婴儿,我认为是处于情理之中的,Zachary爷爷奶奶每周三次探视还有周围人的指指点点是否加重了Shirley的病情,使得她的产后抑郁恶化,极端到选择和自己的孩子一同离开人世?

整个纪录片让我有了许多疑问,司法系统到底算是谨慎小心执行还是过于拖延敷衍了事?司法作为第三方到底要怎么样做才能做到公正且有效率?保释Shirley是否因为她是新生儿的母亲,是否考虑到她还有三个孩子需要照顾?其实我对Shirley那天早上的杀人动机和她在外人眼里疯疯癫癫的性格很好奇?她和Andrew是怎么走到一起的?为什么会情感破裂?为什么她要选择杀了他?我很想听听她的三个孩子怎么评价她的?她是个抚养他们长大的好妈妈抑或是Zachary爷爷奶奶口里不负责任的女人?

哎,作为一个非当事人,我知道结局是悲惨的,但我实在不知道这到底算是司法机关的错,还是说因为现实情况太复杂,按照法律法规走,也有可能造成这样的悲剧。

 6 ) 与Kurt Kuenne面对面

看完这个纪录片很久了(2009/2),因为当初我看的是电影系举办的小众范围内公映,所以得到了和导演聊天的机会。本来是好好写了一笔的。但是因为当时实在太震撼,也不知道有什么言语能形容,就写了一个蛮长的短评。时至今日,豆瓣居然把那些超过的字的短评都砍掉了。让我真是很气。(多留几个字能要你多少硬盘啊?!)时隔一年多,我也不能复制当初的心情。但是觉得还有必要补充一下和导演聊天的感觉。

整个纪录片将难以承受的生命之重原原本本放在你的面前。刚开始我还死耗着不肯哭,没过多久,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地狂抽。导致我同排的观众侧首几次。本来就是双手空空地荡到电影院去的,怎么也没想过要带面巾纸,实在是太失策。谁知道这个电影这么让人伤心。不知道为什么,在某种程度上,内心也是温暖的。 灯光回来的时候,我把脸往两只袖子拼命地擦,以掩盖自己的失态。

我看电影的时候,沉浸在想了解更多的事实,倒并不觉得导演的立场有多么鲜明。电影放完以后,台下有观众问他:你们试着了解过她(凶手)吗?他回答说,我不觉得疯子是可以被理解的。

然后有人问:你当初有想过拍成这个样子吗?
他说:我的想法正如电影里一样,本来是想给小孩拍一个关于他父亲的故事,但是没想到最后结果是这样。

有人说中间那一个崩溃的画面,就是声音从四面八方涌进来,画面完全失控的的镜头很震撼,
他说,那真的就是我在那一刻的感觉。

当然有人还在关心这个案件的进展,但是事实就是,毫无进展。

我呢,因为刚看完以后,整个人沉浸在悲痛中,以为置身事中的导演也会像我一样情绪失控。相反,他款款而谈,简洁的回答中不乏睿智,面对可能会让他愤怒中的问题也不乏冷静,而且对于自己强烈的政治观点和偏向性一点也不apologetic,给我感觉非常棒,让我觉得纪录片就应该这样。

 短评

个人的悲剧,通过对制度体系的质疑,升华为一种正义的追求。

5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推荐

照片+采访+摄像+家庭录像+定格。迄今看过剪辑得最NB的纪录片。

8分钟前
  • 鸳鸯
  • 力荐

笑看短评里批评导演主观情绪的圣母婊。

12分钟前
  • 牛肉
  • 力荐

I was touched

14分钟前
  • Lies and lies
  • 力荐

从始至终的主观,剪辑、拍摄手法无一不体现着导演的情绪,丝毫没有片中的关键主角雪莉的任何采访内容,所以,这不是一部好纪录片,甚至都不能算是一部纪录片,不过,它的确是一份好的礼物。相信前面的167位打五星的评分者都和我一样:愿两位安德鲁天堂安好

15分钟前
  • 可风
  • 力荐

很主观的纪录片。看过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想一句话,If you're dying,suddenly everybody loves you。

18分钟前
  • 齊克斯尼力佐飛
  • 还行

这就是命!

22分钟前
  • Chery
  • 力荐

福音诗到死后文,纪念封到宣战书

26分钟前
  • 皮皮鲁西西
  • 推荐

还是哭了,世事无常啊

30分钟前
  • 蚂蚁没问题
  • 推荐

女人疯了真的什么都干的出来。女怕嫁错郎,男怕上错床

33分钟前
  • 武小郎
  • 推荐

说不出什么感受,毕竟离自己生活太远了。希望卡特能多拍一些作品,你是和感情丰富细腻的好导演

34分钟前
  • yolanta
  • 力荐

为了自由我阉了自己。

36分钟前
  • RunMollyrun
  • 力荐

心堵儿

37分钟前
  • 朱朱朱朱
  • 推荐

人们总是愿意看到善被弘扬。不是吗

40分钟前
  • 海獭
  • 力荐

沉重

45分钟前
  • blueloo
  • 力荐

2/19/2009难以承受的生命之重。刚开始我还死耗着不肯哭,没过多久,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地狂抽。导致我同排的观众侧首几次。看电影怎么也没想过要带tissue,实在是太失策。谁知道这个电影这么让人伤心。但是somehow内心也是温暖的。

47分钟前
  • 梅文女王殿下
  • 力荐

现实是残酷的

51分钟前
  • V
  • 力荐

四星半

54分钟前
  • 推荐

真想采访采访shirley她爸妈..

56分钟前
  • Jessie
  • 力荐

那个杀死他的女人怀着他的孩子。那女人被保释。他的父母和那女人争夺孩子的抚养权。在漫长的司法程序中,那女人带着孩子跳海死了。只是,一方之言不可全信。

59分钟前
  • 悟空的尾巴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