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人生

HD中字

主演:黄家正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17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音乐人生 剧照 NO.1音乐人生 剧照 NO.2音乐人生 剧照 NO.3音乐人生 剧照 NO.4音乐人生 剧照 NO.5音乐人生 剧照 NO.6音乐人生 剧照 NO.13音乐人生 剧照 NO.14音乐人生 剧照 NO.15音乐人生 剧照 NO.16音乐人生 剧照 NO.17音乐人生 剧照 NO.18音乐人生 剧照 NO.19音乐人生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音乐人生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本片横跨六年时间记述挖掘了香港钢琴神童黄家正在音乐和人生上的成长历程。黄家正作为十一岁便赴捷克与专业交响乐团合作演出的天才神童,在香港本土更是获得无数赞誉。这样的成就在其他人看来已经非常圆满,可是天才的孤独和苦闷只有他自己知道。与兄弟姐妹的矛盾、与同校同学的隔阂、与父亲的分歧,本片在记述黄家正音乐生涯的同时也通过记述他亲人、恩师罗乃新等人之间的关系,侧面刻画了这一神童作为平凡的孩子的一面。六年的心路历程,让观众看到了黄家正从一个桀骜不驯的天才儿童向一个成熟少年蜕变的过程。   本片在香港本土和台湾地区获得极大声誉。本片于2009年获得第46届金马奖最佳剪辑、最佳音效及最佳纪录片奖项,2010年获得第16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最佳电影奖。我如何成为黑帮老大异能2009朋友再见从天“儿”降刺客信条体坛秘史:人生破发点明星雇员2006素描烈火金钢爱哭鬼的奇迹火卷风暴死亡笔记3:L改变世界日语手到擒来1995孤独的美食家 第四季黑客帝国飞侠哥顿情惑2009青柠男女北海巨妖我们北方的朋友们恐龙计划战神白粉飞第三季鲁邦的女儿剧场版不久再相见原来是美男2011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2麻木(国语版)秘闯金三角败家仔神秘人质蛇犬大攻击柏林犯罪现场:夜生活杀手第一季隐情第二季丑女贝蒂 第一季斯嘉丽小姐和公爵第四季锅匠,裁缝,士兵,间谍边城小镇清潭洞111李算珠光宝气1994

 长篇影评

 1 ) 天才不过是超级正常的人类

做第二届华语电影大奖的评委,收到主办方的样碟,发现去年有太多的电影听都没听说过,其中就有这部《KJ音乐日记》,讲一个17岁的香港音乐神童黄家正成长经历的纪录片,到豆瓣上看了看资料,惊奇的发现这部电影的评价很有趣,虽然只有不到八百人的评价,但整体竟然有九分那么高,我还是相信观众的智慧的,心想无论如何都要看一看,可巧的是,主办方的样碟跟去年一样,每张在我的机器上都只能放到一半,偏偏只有这张可以播放全碟。也许这是我和这部电影的一点点小小的缘分,因为太喜欢,我看了两遍,把它评为我2009年十大佳片中的第三部,如果不是因为它是一部纪录片的话,我愿意评为第一。填投票的时候,才发现导演是张经纬,是今年我的最佳编剧(天水围的夜与雾),就感慨这圈子真小,评来评去,无非是那几个人。又想,从前听过的那句话也真对,做什么事情,做到最后,无非都是做人二字,搞艺术的也一样。

无非是“做人”二字,这个道理我都长到三十岁才明白,出身于香港的少年黄家正,却在十七岁就明白。影片的一开头,张经纬在镜头外问他,你的人生理想是什么,少年稍加思索后回答说,做一个HUMANBEING,这个答案让我吃惊,立刻对这个少年刮目相看,因为没想到一个十七岁的少年会说出七十岁的老人会说出的答案,我怀疑他根本不理解他说的是什么,只是在书里看来的,或者听别人说来的,你知道人在十七岁的时候常常会这样,说些自己都难以理解的很玄乎的话出来,可以让自己显得很深刻。于是我很想知道这个少年的这句话,是只是一个姿态,还是发自内心的。后来我看到他在十一岁的时候弹琴的录像,又吃惊了一次,不是因为一个十一岁的琴童娴熟的技巧,而是因为他的琴声里竟然有那么丰富的人生和情感。可是他只有十一岁啊,他是怎么做到的,他的内心怎么会有这么丰富?他怎么能体会到这些的?直到看完整个片子,我终于相信,在最开始的时候,他回答的那句关于humanbeing的话,是发自内心的。我也终于明白,张经纬当年同时跟拍了好几个音乐神童,为什么很多其他的人都停下了,只有黄家正拍到了最后。因为他身上,是真正的具有一个天才那种被艺术洗涤后的作为一个人最本质的干净和清澈。

很多人一提起“天才”两个字,总是觉得他们是不正常的人类,但是毛姆说,天才才是超级正常的人类,这句话我一直赞同,但赞同的有些模糊,看完了《音乐人生》,想这个十七岁的少年,到真是完完整整的给我诠释了一遍毛姆的这句话,诠释了一边什么叫做更正常的人类。他爱音乐,希望一辈子爱,希望音乐能够指引他的人生,在他的心中,他来到这个世界,就是要弄明白,做人是怎么一回事,所以他说,同学和老师总是想赢,但那不重要,音乐才重要。所以当他带着拔萃学院的乐队得到各大比赛的冠军,同学们,老师们在欢呼的时候,他只是淡定的站在一旁,抬头看看。说,看,飞机。所以他可以带着室内四重奏乐队去参加比赛,却不顾比赛的规定,选择了一首超长五分钟的曲子,他说,要让香港人知道什么叫做室内乐。结果扣掉了该扣的分数,还是得了第一名,他不考级,说得来锦旗只拿来擦屁股,他问这个世界真的有神存在吗?他说,“我很清楚,我不管名利,只要死时无悔,人生无憾。”他的朋友经常被他气得疯掉,但又不由自主的最后都回到他身边,因为跟他真的能学到太多的东西。

天才只是更正常的人类,人们总是觉得他们太孤傲,太疯狂,其实疯的不是他们,是我们这个世界疯了而已。看完这部电影,我开始深深的相信这句话,他们是怎么逃脱这个世界的塑造的,怎么能不被洗脑成一个比赛的机器,争名夺利,随波逐流,具有那些社会属性的社会一份子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深深的喜爱着这个少年,在我从小到大观看的华语电影的印象中,我从未看过这样的一个如风少年,清澈,干净,纯粹,俊朗,如神的一道光一样。而且最重要的,他是真的。

黄家正,十八岁,还有困惑,还在摸索音乐之路,人生之路,虽然不信神,但我在心中默默的为他祝福,愿他永远不要迷失人生的方向,愿音乐指引他的人生,愿神的光一直保护他左右。


黄家正语录:

1、我不是要演出一场赚几百万,这没有意义,我要坚持我读音乐的原因,我要用音乐指引我的人生。

2、我很清楚,我不管名利,只要死时无悔,人生无憾。罗老师则看重死后有多少人怀念自己,她取向贡献人群,社会认同。

3、谱只是纸,我是人,比谱更有意思。

4、有魅力的领袖能够改变人的思维,我非万人迷,但我绝对有魅力。

5、音乐非常博大,没有对错及高低,甚至牵到人的存在。

6、(指导妹妹练琴时):谱里没有中弱、中强,只有天堂和地狱。要明天不怯场就紧记,你是为自己而演奏,也许这是你最后一次拉琴,你的最后一次是不会去和别人比较的,最后一次一定是为自己演奏。如果仍去想比较,你就不是人。你是木头,没反应,没感情。

7、(指导同学):要先做一个人,才能做一个优秀的中提琴手。

8、罗老师弹琴是为荣耀神,世上有神吗?在facebook的“宗教”一栏里,我写上:“追寻真理”。找到与否不重要,寻找本身就是过程、经验、成长,最后回到音乐。

9、拔萃(黄家正就读的学院)精神非我所要,这是建基于比赛之上的,我们太想赢音乐节,这种心态超过追求音乐的心。胜出时感到团结,仅此而已,我想要的是,大家追寻音乐,宣告我们在演奏,不理胜负。我从小就有这种想法,但我知道别人会鄙视,但我会感染他们,不要为比赛去弹琴。

10、我的一个朋友,是基督徒,我们人生的道不同,他的道是神,我的道是人。

11、我故意超时,选别人不会选的曲,我不需要用赢来证明自己,我比他们好十倍。取消资格好了,我已赢过,锦旗拿去擦屁股。我选此曲是因为我们会获益良多,并非要在比赛中胜出,为音乐而音乐,而非为比赛。我要教育香港弦乐界,何谓室内乐!

12、我需要祷告吗?不需要,相信自己。

13、世上最好的钢琴演奏家是谁?我!

14、成为钢琴演奏家可能是我的满足,但演奏家这个词笼统,每月一两场还是十场,频繁出国演出又意义何在?都不是为音乐而去演奏,我的终极目标是做一个人,有良知,有人性。

15、我虽家境不错,爸爸疼我,但人不过一死,何不早了断?世界就是不完美,死掉就完美。世人懂音乐就不会有战争。

16、为何搬家?因为父母离婚。为何离婚?因为父亲有第三者。这是我一生学得最多的,通过离婚,不论医生还是音乐家,背叛妻子,不尊重亲人,推卸责任,都是不对的。这一切告诉我,他没有人性。

17、为何手指会弹琴?为何我会说话?有亚当夏娃吗?如果无神,音乐可否用科学解释?如果有神,那为何世界不公平?我一直在追求答案。

18、余下的生命怎么办?早点了断,人有权结束生命。


毛姆论天才:

“所谓正常其实是最罕见的。正常其实是一种理想。是人家根据人性的共性编派出来一副画。要想把这些人类共性在一个人身上找到实在太难了。”

“所谓的天才不仅仅因为他与生俱来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站在最高点看世界,更因为他的成果对整个大众都具有吸引力,而不是仅仅针对某一类人。他的内心世界就是普通人的世界,只不过更饱满更含蓄有力。他的交流方式是人人都懂的,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讲的出为什么他所表达的东西很重要。天才不过是个超级正常的人。”

“完全正常的人是一个幻像。他要拥有所有的正常指数。而我们常说的天才表达着人类共同的东西,人的共性。其实只是因为天才就是这样少有的正常人,所以他所表达的东西才如此有吸引力,因为大家都懂。因为我们都知道什么是‘正常’。”
  

 2 ) 黄家正:我想和世俗谈谈

看完《音乐人生》之后,我困扰于主人公黄家正究竟是不是一个“音乐天才”、“音乐神童”,抑或者他就是一个有点天分而已的自大狂。但是仔细想想,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11岁和17岁时的所思、所做、所说都大大超过这个年龄段的人应该具有的水平。有时候,你会十分沮丧,尤其是当你看到一个11岁的孩子说出关于人生、生存、死亡、真理、神、生命、人、存在这些宏大命题的时候,内心便生出了一种无力感。你知道,孔子基本上把人分为四类:生而知之者;学而知之者;困而学之者和困而不学者。其人的优秀程度从高到低依次排序。“知”什么呢?肯定不是指的机巧和技术,而是大道和仁义,这里包含的是对人的思考。人最好不要思考人自身,否则你就开始“哲学”了。家正学习的是乐器,并没人教给黄家正“哲学”,但是他11岁时便敏锐的意识到音乐在自己的生命中不仅仅是为了考级和获奖而存在。我想,他一直思考的便是这个问题:音乐、金钱、名声、生命究竟意味着什么?他毕竟还小,哲人式的思考让他非常不快乐,于是会lost for two years.哲人便是替人类承担苦难,因为你思考的问题往往没有答案,而且会让人感到深深的不能够。没有关系,他所考虑的问题,很多人一辈子都不会去想,他却已经能够给出自己的答案。他在17岁时已经体验到了艺术中最最清澈和纯净的部分。
 
黄家正11岁便和捷克乐团演奏贝多芬第一号钢琴协奏曲。但是,他野心极大,这点小小的荣誉根本无法和自己伟大的音乐梦想相比。他问老师:“我为什么要弹音乐?”“弹音乐是为了荣耀主。”“是吗?真的有神吗?世界就那么简单吗?”这时,宗教也已经无法回答他对“真理”的探索。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是和宗教距离最近的文化形式。为何中世纪人要通过音乐、壁画、油画、建筑、雕塑来彰显神的威严?因为艺术的本性和宗教的本性有共同之处:它们在某个点上都是极精粹、极超脱的。绘画和音乐之所以用来表现艺术,当然也是由于艺术本身的表现性强,它们的接触门槛低,目不识丁的老农也可以通过宗教音乐来沐浴神的光辉。不过在当代,过去撒播宗教教义的绘画和音乐都成了高雅的古董。
 
黄家正是否能成为一个大师级艺术家,是一个伪命题。因为他已经用自己的思考回答我。于是,我不需籍由什么外在的奖项去判断这个人的悟性和造诣,他的气场太强,他的眼界太阔,他的境界太高。人,一直会有灵与肉的挣扎。动物的属性让我们要不断贪恋享乐,吃美食,KK歌,泡泡妞;但是人的属性又让我们如罗素所说那样去追求知识(真理),追求博爱,追问人类苦难的根源,对人类苦难悲悯与拯救,用各种行动企图唤醒无知的人。黄家正身上的人性更多一些,我们看不懂一个很人性的人,是因为他的原因?还是我们的原因?难道说他每天在苦练之余,应该考虑去哪儿吃美食就正常了?难道说他苦练是为了得奖和名利这就正常了?这种正常恰恰成为一种人向肉体屈从的表现,但是我们就认为这才是正常。福柯的《不正常的人》里把“畸形人”“需要改造的个人”和“手淫的儿童”作为“不正常的人”的源头,有时候我会觉得这种不正常的人已经极大扩大化了,凡是与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不能够同流的人都被视为怪咖。
 
所以,家正用行动一再对抗周围的人和世俗标准。原本,传统的评价体系就不能适应某些人(我不说“天才”)。因为有一类人是创造规则和评价体系的人,因为有一类人本身就超越了评价体系的水准。否则谁来制定第一条规则?谁来制定更好的规则?这种人往往会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从此隐去,一种是向死而生,选择对抗。家正选择后者,于是在香港室内乐的演奏会前,说:我要教给香港什么是室内乐。
 
当然黄家正只代表了某一类个性,他深邃,他不苟同,在细节上计较,难和别人相处。我相信另有水平旗鼓相当的孩子低调、开朗、合群、相信爱、信仰神,是传统社会中标准的好孩子。所以,我理解并欣赏家正,却不因此而认为“天才”都是这个范儿。
 
家正从小就是一个独立的人。11岁的场景中,他与父亲相处的点滴中我们看到他有着令成人也惊异的思考深度,他不讨好成人,从小便是自由的思考,平等的对话。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于生命和音乐的思考,与父亲对他前途的规划发生了很大冲突,他特别坚定,虽然迷失了两年,但是17岁时已经走出那段经历,开始反思自己,内心变得更加强大。于是,他必须做一件事情:弑父。这是他必须做的,若要突破社会的束缚,父亲就是第一个牢笼。儿时父亲对家正人生的规划、学琴的逼迫固然成就了今天的家正,但是也成为了他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他与父亲的决裂,这才是真正的原因。当然,与母亲的离异,加剧了家正对父亲的批判,他由此意识到男人的责任。由此,他对父亲的不欣赏,由父亲爱好竞争、想“赢”的性格和理念,全面发展到对父亲人格的怀疑,也由此完全了对父亲的全面批判和反思。
 
开始时我并不喜欢《音乐人生》这个片名,大概被央视滥情的《艺术人生》搞坏了胃口。而且惯常的经验也一再告诉自己:这种看起来主旋律的名字往往在弘扬一种献身艺术的高尚精神,记录德艺双馨的艺术家的一段人生历程。那么,能叫什么呢?《钢琴少年》?《11·17·M》?《生音》?我后来觉得这个片名还算是差强人意,但当作如是观:音乐与人生是黄家正生命中两个永恒的命题。它们是重合的,因为音乐构筑了他的人生时空;它们又是相互扩充的,音乐在家正的眼中是个宇宙,是他接近真理的手段,是人生中摆脱庸常生活、不为名利、金钱所困扰的家园,人生的大美则是他一生的追求,做一个humanbeing是他的理想。看似,用“音乐-人生”来总结一个17岁少年的一生,导演有些武断了。转念一想,导演难道正是在表达自己的判断:家正早已经超越了年龄,他不是在记录一个17岁的少年,而是在记录一个年少但早慧的哲人:他其实71岁,71年的道行让我们看到这个孩子的天资和努力,看到他对抗世俗和沉沦的决心。
 
难道我们一定要谈谈情、说说爱、装装笔、和和声,才能适应这个社会吗?家正说:我想和世俗谈谈。

 3 ) 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11岁的黄家正在爸爸面前哭起来,爸爸说,别人都只把你当是个孩子,是吗?我以后应该多和你聊聊。

17岁时,餐桌上的父子话题寥寥。

11岁的黄家正说自己是快乐的,但他不明白人生为什么是这样那样的,他不确定很多事。

17岁的黄家正确定输赢不是重要的,自己不会相信神,他应该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事,不管别人如何骂他仆街。

纪录片和剧情片一样,他们需要表达变化,只有变化才是人生要义。所有过去觉得对的事,在时间面前都变得值得商榷。

唯一不变的是,他还没追寻到真理,唯一能确定的事是,人生是不完美的。

他和父亲曾经亲昵无间;但他也说,父亲没有人性。

他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会有第三者,为什么会破坏掉亲人间的关系。

也许有一天,他也会面临第三者,面临一种自己曾经觉得并不重要的东西开始变得重要,自己觉得荒唐的事情开始变得真实。

不需要万分沮丧,就可以怀疑人生。

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不应该的。

人生是不完美的。还没20岁的黄家正难免年少轻狂,有隐藏不住的虚荣心,在很多事情上执拗:拔萃男书院的学生们因为胜利,大声欢呼起来,他在一旁冷冷地看着。无论他还是同学们都一样,这是两种不同层面的精英意识。

但他确实很出众,在音乐才华之外亦然。

小时候,他说,“人生”是很重要的;长大后他说,要做的是一个“人”。

在这一点上,他比更多人都清楚。他说要做一个有良知的人。

希望他不会怀疑这一点——人生的对错是自己判定的。



 4 ) 对话导演张经纬【幕后制作】

您是怎样认识黄家正的?是什么让你决定要跟踪拍摄这个当时只有10岁的小男孩?

  在香港,有一年一度的学校音乐节,那是相当重要的大型比赛,涉及各种乐器和所有音乐学童,他们会在几十个地方同时比赛,比上几个月,成绩优异的孩子可以获得加分,成为进入名校的跳板。这个比赛在香港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对整个香港的音乐教育有深远影响。

  2002年,我刚从纽约回港,想拍一部关于音乐节的纪录片。当年获得好名次的孩子一共有13个,我和他们聊了之后,从中选择了3个人开始拍摄,黄家正是其中之一。3人中他年纪最大,已经快11岁了,另一个男孩6岁,还有一个女孩10岁,她现在在香港已经相当有名。说来也巧,我当时获得一个机会和KJ一同去捷克。本来机票是我老师的,他临时有事去不了,就改了我的名字。于是,就有了影片中我拍KJ在捷克表演和在后台采访的那一段。

  拍摄了一段时间后,我就想过要不要把影片剪辑出来,当时的想法是3个孩子的故事平均分配,每人一段。但考虑了一阵,觉得没有很好的主题和热点,加上手头又有其它事,热情和动力都减退下来,于是这片子就被搁置在一边。

  影片交叉呈现了黄家正11岁和17岁的情景,在这7年中,你是否也在持续地拍摄他?为什么最终只选择了他一个人做主角?

  这7年中,虽然我也时常在一些场合遇到KJ,但并没有在拍他。可是,他11岁时在后台讲的那些话,却一直横亘在我的心里,可以说,我始终在找个机会去完成他的故事。

  2007年11月,拍完了《歌舞升平》之后,我又到KJ家里访问了他,发现他完全没有变。尽管他的父母离婚了,搬家了,他也长大了,但他思考的问题和对人生的执着追求一点也没有变。如果把两段采访对照起来看,就会发现他提出的问题几乎是一模一样的。

  当时我就决定要做这个片子,但因为我也是学音乐的,仍然担心自己会太主观。于是我把KJ11岁时的资料素材去拿给许鞍华导演看,她花了整整一个上午看完 后,给了我很大的鼓励。于是,2008年我又重新开始了对黄家正的拍摄,这时主角就变成他一个人了。

  许鞍华导是影片的顾问,可以说她是个对我影响很大的老师。

  为什么要选择17岁作为故事的节点,而不是等到他18岁或者20岁?因为从电影中看,KJ在17岁好像并没有发生什么特殊的事情。

  还记得我刚才提过的,在2002年拍摄的那个女孩吗?她现在已经拿了大奖,在香港非常有名了。为什么我没有选她做影片的主角?因为我不想表达人们是如何成功的,而是想表达一个人的思考与追寻。

  我不知道在内地的情况如何,但香港是个极其功利的社会,例如天主教的学校教学水平比较好,于是孩子一出生,妈妈就连忙抱着他们去受洗,加入天主教。在这里,宗教和信仰无关,只和利益有关。对音乐,也是如此。在香港,学音乐就是为了比赛、考级,为进名校加分,和艺术、爱好完全没有关系。还有一个例子就是KJ读的那个拔萃男书院,那是香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校,他们的口号就是“音乐皇国,舍我其谁”,这是多么自大,多么可悲的想法啊!舍我其谁?他们电影下载见过外面的世界有多大吗?

  在影片结束的时候,黄家正离开香港去了美国,那时他还没有读完预科。我觉得他的人生将要开始新的一章了,因为他跨越了香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level。其实这也是我自己的人生经历。我20岁从香港最好的音乐学院毕业,进入小交响乐团当首席,然后24岁去了美国,因为我的同事们都把音乐当成工作,而我要追寻的是艺术。

  所以,我觉得离开香港将是KJ人生一个重要的转折,足以影响他一生。

  为什么影片中一直没有出现家正的母亲?母亲在他的生活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在2002年的时候,我有拍摄到他的母亲,在2007年时,我也提出和KJ一起去看他妈妈,但结果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去成。其实,通过影片人们也很容易发现:这是个由父亲主导的家庭,三个孩子都在学音乐,不过很可惜,他妈妈不懂音乐。影片完成后,没有他母亲的镜头,就是因为她在黄家正在“音乐人生”中没有地位,甚至于她在整个家庭中也仅是一个摆设。

  伊朗导演阿巴斯说过:身为导演,我们只是给一个提示,让观众在一片漆黑中加上自己的经验和观点,最终完成一部真真正正的cinema。所以,你可以把我的电影看成是一个提示,其它的想像由你们自己去添加。

  黄家正不是一般的孩子,对于你的拍摄,他是否很习惯?他如何适应镜头无处不在的状态?他是否意识到表演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例如影片中,同学们都在庆祝演出成功的时候,他一个人独自走开,显得那么特立独行。这种状态是完全真实的吗?

  KJ是一个演奏家,本来就是需要经常面对观众的人,我的拍摄对于他完全没有问题。他不是个害羞的孩子,面对镜头也没有障碍,甚至可以说,我的拍摄是增加了另外一个表达渠道,让他在钢琴演奏之外去说一些内心的想法。

  当然,我只能说,我只是纪录了黄家正在我面前的样子,我也曾经采访过他身边的人,很显然大部分人都不喜欢他,认为他太狂、太自大、太爱作秀、太喜欢博人眼球。所以,我觉得KJ应该就是那样一个人。身为导演,我剪辑出来的只是我对于他这种状态的理解,至于那是不是他最“真实”的状态,这不是我能够判断的。

  黄家正本人看过这部影片吗?他有什么评价?现在电影公映了,又拿了奖,知道和认识他的人肯定很多了,他对此有什么反映?这是否影响到他的生活?

  他说,他没有看过。但在影片完成之前,我有和他充分沟通过,他是完全知道影片中有哪些内容的。而且他的父母、兄妹、同学都已经看过这部电影了,有些甚至是他安排他们去看的,所以,他们也肯定告诉过他影片是什么样子。

  为什么他不想看这部片子呢?他的回答是,“每个人在别人眼中都会有另外的形象,我不想活在别人的形象下。我不想有包袱,或者等我再长大和成熟一些,我才会看这部电影。”我想,他是希望能够按自己的方式行走下去,而不被别人的观点所左右。影片获奖后,有很多媒体想采访他,他虽然很高兴,但基本没有兴趣。

  请介绍一下黄家正目前的生活。他对自己的未来有什么样的打算?

  KJ到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去了,主修钢琴,因为他很喜欢那里的一个老师。不过他现在又休学回香港了,我前不久遇到他,他说想停下来思考一下,一年之后再回去。至于未来的谋生道路,我想他是不用担心的,他现在那么有名,仅靠教琴也足够生活得很好。在香港学琴是很贵的,一个好老师的身价和纽约这种大城市几乎不相上下。

  黄家正的父亲在看过电影之后有什么评价?影片中提到有段时间他们父子关系紧张,现在状况如何?

  在我看来,KJ的父亲是个相当有智慧的人,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爸爸,他早就深刻认识到要抚养这样一个孩子是多么困难。影片在香港国际电影节放映的时候他去看了,虽然在电影里KJ对父亲有诸多批评,但他仍然对儿子的想法表示理解。现在,他们父子关系已经和好如初了。

  请介绍一下影片在香港放映的情况,反响如何?你觉得它对香港整个的音乐教育体系是否带来了触动?

  影片从去年7月份开始,已经在香港放过95场了。你知道,在香港纪录片是很难找到投资的,也很难上院线。我们只能3E看看挑影院空档的时候放。其实这样,影院也不吃亏,观众也会多一点选择。我们放了5个半月,居然每天都接近满座。

  然后就是从12月10日开始正式公映,一天放5场。我的压力比较大,因为影片没有明星,我们也没有打广告,只做过一个媒体放映场。要吸引大家来看,纯粹就是靠口碑。在香港这个城市做电影,不是看你能够拿多少奖,而是看你能否经受住市场的考验。你做的再好,最终也还是要面对市场和受众。

  至于影片对香港音乐教育的影响,我认为基本是没有,这是几十年、上百年积累下来的体制,仅靠一部电影,如何能够改变?如果可以带出一些讨论,我觉得已经很好,别奢谈什么改变。

  你是学音乐的,也做过编剧(《天水围的夜与雾》),后来又怎么会想到去拍纪录片?

  纪录片和剧情片最大的区别,就是它很难有事先的规划和蓝图,如剧本,一切都是即兴的。我每天拿着摄像机到片场,都不知道今天会发生什么事。但这对导演来讲,却更加过瘾,好像每一分钟都在创作。就像我在KJ11岁的时候,完全想像不到这个挺难看的孩子,7年后会变成一个帅哥。

  当然,这也决定了纪录片会很难找到投资。在香港,电影就是一门生意,人家都不知道你最终拍出来的是什么样的东西,怎么会愿意投钱给你?

  听说你目前有很多拍片计划,好像同时在拍6部电影,都是纪录片吗?请介绍一下您下一步的工作。

  不是同时拍,是在筹备。在我的计划里是有很多内容,就连金马奖回来第二天,都拿着摄像机去拍了一天。我现在正在剪辑的是一部关于香港内地移民的纪录片,同时还在拍一个由政府出资的30分钟剧情短片,讲吸毒孩子的故事。

 5 ) 琴童、父母皆祸害,以及叉腰肌

原本以为是一个天才励志炫耀显摆片,但看到最后的时候,发现不是这么一回事。

07年的统计数据,中国有三千万琴童。我不知道现在这个数字有怎样的变化,但一年前朋友曾想开一家琴行,于是暗暗地开始留意,发现除城中村外广州有楼盘的地方,无论新旧就有琴行。据朋友说,就连我们老家这么一个小镇,也有十家琴行。我的天。

学琴为了什么,这是一个问题。

朋友说,学琴至少是一门手艺,考过了英皇,以后随便去教小孩,不担心饿死。至于要当音乐家之类的,不知道有多少人有这么个雄心壮志。

学琴有多苦有多累,我真的不知道,我想自己连指型那关都过不了。就像我弹了这么多年吉他,音阶还是这么烂。

而学琴之路,又是伴随着无尽的考级、比赛,没有尽头。

在《音乐人生》这部纪录片中,这些零零碎碎的片段,都被串联到一起。

影片的开始,你会厌恶男主角的嘴脸,自恋狂,自以为自己有多了不起,对别人苛刻,不知道音乐天赋这种东西不是人人均等的。对于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孩,我认为他头脑简单,大不了就是一个弹琴弹得不错的小朋友而已。之后看见黄家正此人大部分时间都在指导学校弦乐团的排练,开始让人纳闷。按道理来说,他是应该每天练琴七八个小时才对的。然后到了最后,他代领团队赢得比赛,准确地说是完成这一场演奏,那一种兴奋和满足感,又让人和影片小时候扑捉到他钢琴家的形象完全不符。任何一个钢琴家都是自私的,他才没有这么多功夫带小朋友玩,尤其是在这个黄金年龄。

黄家正的妹妹拉的是大提琴,印象很深刻的是这么一个镜头,他说,明天比赛,你把它当做是你人生最后一次演奏就好了。你马上就要上中几忘记了,肯定不会再拉琴了,所以明天肯定是你的最后一次(公开)演奏。人生最后一次,肯定是拉给自己听的,你还想着拉给别人听,想着比赛神马的,你还是人吗你?

如果告别teenage后就不再演奏,请问学琴到底是为了什么?

中国的多少千万琴童,你们毕业后要去哪里?你们到底爱不爱音乐?

片子男主角并没有去思考这个社会性问题,他更多的关注在自己,他不断地强调自己是一个human being,不断地强调音乐中学会做人。而当导演问起,你11岁时横空出世,欧洲巡演,出唱片,到现在似乎泯然众人矣,这是不是一个伤仲永的故事?好吧,这些词汇是我自己加的。

因此,这并不是一部说教片,这是引发观者思考的片。

在某次演出散场时,两个阿姨过来问黄家正,你钢琴弹得真好,多少级啊?黄家正一笑:我不考级。阿姨菊花一紧,搪塞道:哦,未来前途无量啊!这是印象最为深刻的镜头。

这是一部献给所有琴童、琴童的父母、有意向培养琴童的父母、以及其他无关人等的电影。它用一个天才琴童的案例,用他的据说说服力的反叛和自省——虽然这些自省在年长十岁的我看来多少有些少年心气——展现给大家面前。这不是一个成功人士的路子,甚至可以说这是一个成名在望的少年主动放弃自己父母为自己安排的路而让自己重新选择的故事。他的天赋让人羡慕,他的叛逆更让人折服。

以下是黄家正给观众的信,节选部分:

我痛恨自己被冠上“有天赋”,甚至“天才”。首先,这并不是真的;其次,它摧毁我的童年。就像中国人所谓的命理,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及命运。试想,如果母亲并没带我和兄妹去跟那位钢琴老师学琴,而是带我去上数学班,而父亲训练我的数学像他训练我弹钢琴一样—午时2小时,晚上或许再多一点,之后让我参加比赛且继续获得更多成就,甚至变成十年饭桌上唯一的话题。现在你或许会说我很肤浅,不了解比赛给予我的;但如果你每年二月和三月参加同样的比赛,这样的生活,在你的童年持续个十年,或许你就会有这份同情。

比赛的确带给我动力。当你八岁能获得某些小东西是很酷、很有成就的,但也隐约逼着我为了错误的理由演奏音乐。诸多的比赛,让我比别人更早领悟到比赛毫无意义地摧毁一个人的音乐。

我没有感受到任何叉腰肌的意思。

 6 ) 生命无解,音乐有爱

一部小制作纪录片,刚刚在金马奖拿下最佳纪录片、最佳剪接、最佳音效(后两个奖是与所有类型片竞争)。导演把分别在02年和08年拍摄的香港男孩黄家正(KJ)11岁和17岁时的片段,剪接而成。

以上就是我在去看这部《音乐人生KJ》之前对影片的仅有认识。

很多人会以为这是一部普通的讲述一个音乐神童的成长故事,也难怪很多望子成龙的家长会专程带着自己学琴的孩子前去观看。剧院的上一部影片拖过了时间,导致这部影片没有准点上映,有家长当场喧哗起来,完全不顾对孩子的身教,大声嚷道,到点啦,快放啦。

影片的开始,的确也像是一部正常的讲述一个11岁的孩子练琴、比赛、成名的故事。当镜头切换到17岁的KJ,指挥着校乐团时排练时,还一度让我有了一点抵触的心理。那种对学弟学妹甚至同龄人的呵斥,那种过份的自负,尤其是那句“罗老师教了我12年,今天让她来看我指挥,你们竟然让我失望、让她失望”,着实没有办法让我对这个孩子产生好感。

但随着影片的推进,KJ思维方式的独特性越来越被体现出来。虽然教她琴的卢老师一向都不接他电话,哥哥、妹妹、同学、学弟学妹在排练的时候无一不被他呵斥,被直接了当地指出缺点,而他们过后又甘愿放下尊严来配合他,因为“与他合作真的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所以他敢在校际比赛不理规定,玩一首会超时2分钟的曲子,而让队友心甘情愿冒着扣分的危险来配合他。因为“音乐不是拿来比赛的,音乐是生命,用心演奏出来的那一刻,才是音乐真正意义所在”。

所以全校都在乎的比赛,他一点都不在乎,因为“冠军已经拿过几次,不需要再证明”。所以即使最后赢了,队友和校友们在场外欢呼“音乐王国,舍我其谁”庆祝,他也只是默默在一旁敲打着手指,更宁愿去留意夜空中飞过的飞机。

也许拥有怪脾气、孤独、而难相处是天才的通病。但他爱音乐的那一份纯粹,又实在令人感动。出生于中产家庭,父亲是医生,环境优越,从小学琴,11岁就到欧洲去和室内乐团合作录制cd。一个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可能是早熟,但同时又充满着缺陷的。他的父亲也和许多其他家长一样,让孩子学琴,只是为了去赢得比赛,去证明自己比别人强。放大到整个社会的家长群体,不说琴棋书画,就算读书考试,不也有许多家长把孩子的成绩,有意无意当作与他人炫耀攀比的谈资么?

17岁的KJ,三年前经历了父母的离异,原因是父亲有第三者。说起这件事,他的情绪显得复杂。纵然在这么优越的环境下成长,从小是人人羡慕的钢琴神童,随着成长也处处体现出领导者的气魄和能力,偏偏最不能让他原谅的,正是带给他所有这一切的、一路栽培他的父亲所犯下了错。

也许上帝给了你一些东西,便注定会在别处拿走你另一些东西。

但KJ与他虔诚的基督徒同学不同、也与他“为荣耀主而演奏”的罗老师不同,他是一个无神论者。

11岁的KJ,练习的间隙和父亲坐在沙发上,说,反正人都是要死的,不如死了算了。父亲说,你不会想自杀吧。他说,不会,我还想多活一阵子。父亲说,只是一阵子吗?他便不再做声。

半响,父亲也许感到这孩子想太多,摸着他的头说,看来我以后得多些和你聊聊天。KJ的眼泪马上决堤,一个11岁小男孩所承受的压力,也许自己还不懂用语言表达。

他说这是一个不完美的世界,旁人说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不公平的。他说,是不公平,但是可以完美一点。问,怎样才完美?答,每个人都爱音乐,就完美了。

KJ的纪录片告一段落,在随后的现场讨论会上,主持人说起KJ的近况,去了美国读音乐学院,与出轨的父亲闹僵后、又和解。然后又申请休学一年,目前返港带领乐团去为各大慈善机构演出。

一个孤独的思考者,他思考人存在的意义,思考音乐对生命的丰富。当他的同学说起信仰,他只说,我要追寻真理。当然,也可以有人觉得,这只是一个衣食无忧的中产家庭孩子,未懂得生存艰辛,哪懂得什么人生。长江后浪,这世界太多前仆后继的家长和孩子,他自己也不确定自己的前程,说有一天,可能我会在街头乞讨,希望不会吧。

这部影片的确不仅是拍给学音乐的人看的,更是给所有家长、孩子、甚至整个社会看的。正如主持人所说,许多逼孩子学琴的家长,只是为了让他们成为下一个郎朗,而不是教他们去爱音乐和生命(我周围的刚刚在剧院喧哗的家长也许就是其中之一)。这是一个竞争的世界,每个人都拼命证明自己的价值,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已是常态。而冠军只有一个,那些成千上万的“平庸者”,他们的情绪又何去何从。

11岁时我开始有自己的房间。17岁时我房间里最多的东西是cd。

毕业后,有次闲聊,妈妈说,你中学时整天听歌,连做功课都在听歌,早知道那时不给你买cd机,也许成绩会好些,考个更好的大学。

其实谁也不能保证,某些事情在当初若不是那样,现在就会演变成怎样的样子。即使优秀如KJ这样光芒四射的音乐神童,他也不一定比那些羡慕他的家长和孩子更快乐。

每个阶层都有不同的问题要去面对,KJ困于无法追问的思想领域的答案的同时,这世界上同样有很多温饱线以下的贫困孩子徘徊于物质的缺失之苦。

快乐不快乐,都看着前方。

我依然庆幸我喜欢音乐,就算不听歌,小时候肯定也会有别的玩意儿会转移注意力。音乐是一种对生命的感知载体,最神奇的是它无法准确衡量和计算,庆幸我爱上。

影片中KJ说音乐是没有办法用科学去解释的,为什么有的让人笑,有的让人哭。

生命是一道无解的习题,也许不少人和KJ一样,渴望从中追寻真理。物质也好,精神也好。但比答案更重要的,一定是过程。

走出剧院,我坐上一部的士,车里没有开收音机,司机转着方向盘自己哼起歌来。

KJ玩的是古典音乐,我平常听的是流行音乐,而此刻司机哼的,只是一首可能连流行音乐都称不上的网络口水歌。

但没关系,不管什么类型,那种音乐与心情之间的呼应,原来如此相似。

 短评

纪录片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能够记录时间。

9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有些东西真的必须有天分才行。

13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26-8-2009 12:00pm bc

16分钟前
  • 何倩彤
  • 还行

你渐渐变成你憎恶的那个人一样让人憎恶。中产阶级家庭的怪胎?一时的天才?母爱的不在场和转移?练琴让脑部早熟?

21分钟前
  • ealonlee
  • 力荐

香港最好(也可能是唯一)的纪录片。

25分钟前
  • 哪吒男
  • 力荐

有才华的人,就该什么都不怕。。。当十岁的他说出一串耸人听闻的话,他爸在一边又是惊讶又是微笑。。。而当十七岁的他说爸爸没有人性,他爸又该是副什么表情?

30分钟前
  • 肖浑
  • 推荐

这孩子少年老成,真够苦的,想起我小时学琴的痛苦时光啦~

32分钟前
  • 奇爱博士
  • 推荐

黃家正其實並不擅言詞,所謂的哲學思辯也無深度,但他讓我懷念從前,讓我覺得不孤單。11歲的家正哭時,我就在想,會不會每個孩子都曾經覺得有不被瞭解的寂寞?

36分钟前
  • lolam
  • 推荐

家勁眼中的光芒由閃耀到消失,是令人唏噓的話題之一。曾經用音樂的激情沖破俗氣榮耀的天才,也避不開因為家庭破裂所造成的內心傷痛。痛之無可避免,同樣也適用於天才。然而或許,我們應該再多看一眼,生活在天才身邊的哥哥。從他的臉上,所感受到流行於社會的“比較”所造成的悲哀,是否更是,很多孩子與大人躲不開的沈重

41分钟前
  • 喬奕思
  • 推荐

有一场戏:父亲对kj说,爸爸以后会经常跟你聊天。kj坐在旁边玩弄着手指,没有回应,他继续玩弄着手指,没有回应,玩弄着手指,直到眼泪哗的就流了出来。在他眼泪流出来的同时,我的眼泪几乎同时就流了出来。电影的魅力之一,让我们两个这辈子也见不到的人有了交集,那一刻的感受,是那么的相似。

45分钟前
  • 帖拉索伊朵
  • 力荐

他的音乐很朋克,他的人生不拧巴

50分钟前
  • kulilin
  • 力荐

痴人正是黄家正:我这个人,懦弱、犹疑,热爱和稀泥和当墙头草,总是很容易被外物影响。所以我一直偏爱内心坚定骄傲的人,黄家正自成的小宇宙内公转自转,从上到下,由生到死,各种宏大元命题都有自己坚不可摧的理念信仰,被孤立也不要紧,被讨厌也不要紧,得罪人也不要紧,永远知道什么对自己是要紧的

51分钟前
  • 蚂蚁没问题
  • 力荐

天才都是有點討人厭的。

52分钟前
  • h2ody
  • 推荐

看哭了,年度十佳之一,勾起了对童年学乐器时的大段回忆,有的时候经常会想,音乐演奏家是需要天赋的,而且需要一个好老师,另外还需要自省如何做人,才能得到人生的飞越。

53分钟前
  • 韧勉
  • 力荐

我想的和他一样多,不过他的成熟让我无地自容。年度最佳。

55分钟前
  • Touma
  • 力荐

看一颗敏感而又完美主义的心如何自处却终究败北。

60分钟前
  • 罗伯特小姐
  • 力荐

To myself:无可评论,不会忘记。

1小时前
  • mOco
  • 推荐

全中,黄家正就是理想型。做一个真正的“人”,投入全身追求纯粹的人生不需要解释。理想不是人生的全部,活着才是。

1小时前
  • 撕撕撕
  • 力荐

故事本身当然已足够吸引人,黄家正这个射手男本身当然也赚尽眼球。但是张经纬也太会拍纪录片了吧!全都做足且超出水准以上,真厉害。

1小时前
  • Kikiko
  • 力荐

太好看了。

1小时前
  • 水木丁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