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列之末

完结

主演: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丽贝卡·豪尔,阿德莱德·克莱蒙丝,罗杰·阿拉姆,安-玛莉·杜芙,鲁伯特·艾弗雷特,斯蒂芬·格拉汉姆,克莱尔·希金斯,珍妮·麦克蒂尔,米兰达·理查森,大卫·道森

类型:美剧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2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队列之末 剧照 NO.1队列之末 剧照 NO.2队列之末 剧照 NO.3队列之末 剧照 NO.4队列之末 剧照 NO.5队列之末 剧照 NO.6队列之末 剧照 NO.13队列之末 剧照 NO.14队列之末 剧照 NO.15队列之末 剧照 NO.16队列之末 剧照 NO.17队列之末 剧照 NO.18队列之末 剧照 NO.19队列之末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队列之末美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克里斯托弗(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Benedict Cumberbatch 饰)是个信仰骑士时代的传统道德的贵族绅士,正直隐忍,洁身自好。而西尔维亚(丽贝卡?豪尔 Rebecca Hall 饰)是个典型的交际花,有着众多情人的她过着终日纸醉金迷的生活。然而意外的怀孕让她不得不为了挽救名声,嫁给了保守的克里斯托弗。婚后枯燥无味的生活和丈夫的冷漠隐忍都让西尔维亚抓狂,她开始用尽一切手段来刺激克里斯托弗。西尔维亚与旧情人私奔成了二人矛盾的开始,然而两人的宗教信仰都不允许其离婚。就这样,这段勉强维持的婚姻让两个人陷入了无尽的折磨中。意外的机会克里斯托弗认识了思想激进,学识深厚的现代女性瓦伦仃(阿德莱德?克莱蒙丝 Adelaide Clemens 饰),进一步的接触让这两个看似不同世界的人相爱了,可世俗的羁绊却阻挠着两人对这段感情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西尔维亚也意...神秘法医第一季味园新“声”代里斯本的故事小丑2019奋力求生双面赘婿第二季贵族大盗每个人都喜欢着某个人特殊保镖乡野有真味神奇动物管理员 第一季百岁老人跷家去悬崖上的谋杀第一季我的印度男友王忠诚一夜新娘一江春水2002卡兰达尔之夜焦急的罗曼史幸福从天而降通灵妃第二季富贵吉娃娃年少轻狂第2季四月是你的谎言宝藏古着商店之天启大爆炸长空比翼乌云背后的幸福线命运航班第三季完全可控变奏梦幻婚礼神探伽利略禁断的魔术秘密与谎言第一次世界大战1964携父同游第一季我的媳夫吸血鬼日记第三季皇家医生何人生还绝密搜查唐伯虎点秋香弹子球游戏第一季

 长篇影评

 1 ) Parade's End 第一集初体验观后感

Parade's End 观后感+读后感

周五首映,到现在也过了几天了。是时候来个吐槽。跟Frankenstein一样,这篇也是在只看过一次,而且没有看任何别的评论下的第一印象而已。第二遍再看,往往有更多的想法,到时候再写一篇。

周五晚上因为朋友周末婚礼,这一集是在伦敦希尔顿看的。总觉得他们家电视不够大不够高清,看缺看得不够过瘾。而且很多咬文嚼字的对白没听明白(比如赶路的那幕,大量的沙翁引用),虽然大体意思都懂。十分懊恼,于是就干脆买了原著来读,现在第一部分看了大半,忍不住来吐个槽先。所以这篇review是初次观后感加初次读后感。

好吧我承认从来没有听说过Parade's End这部著作,如果不是Benedict来主演,估计我也不会去看。很肤浅的出发点。。。但是我的确是暂•时•抛除对我缺的“眷恋”,以艺术的眼光来看戏。【滚

首先当然是Christopher。缺被填起的脸腮融融的像个塞满偷来的食物却作若无其事状的豚鼠,真是无比萌。书中形容他是一个大快头,一个典型约克郡男人。(我脑子里直接跳到了约克腔,顿时觉得缺的标准英语怎么听怎么不对劲。)

【剧透出没注意】:一个“国家统计局”的公务员(这是缺演的第几个天才了?)。这个角色真是悲催。老婆光明正大偷情,结婚前一晚还跟已婚情夫滚床单,奉子成婚,每个人都知道儿子不是他的。整个伦敦的笑料啊,他的脑袋上还真是绿意葱荣。这种情况下,还因为道德原则操守问题不愿意离婚(抛弃妻子)。后来遇见青春干净的小美女Valentine,明明两厢情愿却又不得不坚守对婚姻的承诺,哪怕只是单方面的。

我看了半个小时,感觉气不打一处来,差点就去摇电视机,而这种冲动跟出轨的妻子半点关系都没有。Christopher这个角色,周二的时候我跟一个同事聊天时候,用一个传神的词来形容,就是constipation(便秘)。同事老大年纪了,居然一口茶喷了一屏幕都是。

好听一点,可以说他隐忍,不好听的,就是大便出不来的那种感觉。前半集他就在默默跟老婆及岳母怄气,表面上不动声色,但Benedict那五十层灰蓝的眼神把他的委曲求全表演地淋漓尽致。就像是一个江湖一流高手落了平阳被两只娇纵的母老虎欺负,出于义气,只好打落牙齿和血吞。

后半集第二女主不施粉黛精神熠熠地跳着闹着登场,后来俩人独处一夜,期间无数动人的场景,这种天时地利人也和的好时机,他却正襟危坐,聊诗词歌赋。这人要在天朝,就是一柳下惠。我记得我对着电视机大吼:WOULD YOU JUST KISS HER ALREADY!!!估计要不是电视里面是我缺,我就得关了它省心。

我同事说他对Christopher充满同情,而我却觉得他固执得可怜,简直自作自受。性格天注定(好吧,作者注定了),他完全是自找苦头的受虐狂。这个,要详细说了“恶妻”才能更好反衬。

说到这位出轨的太太Sylvia。我却是非常喜欢她。首先造型上来说,她非常符合原著形象,消瘦,红发,褐色眼睛,明艳绝伦。那种贵妇一秒钟变荡妇的形象真是深入我心~~~ 奇怪我之前看Rebecca Hall跟一美James McAvoy对手戏,怎么没觉得她这么漂亮。这种爱德华时期的装扮很适合高挑的她。连同她略微沙哑的声音都十分符合我心目中的Sylvia。

为什么喜欢她呢,当然Rebecca是一个相当优秀的演员,对角色的刻画入木三分。但是我实际上是真的很欣赏Sylvia这个角色。她的智商和见识跟Christopher显然不是一个等级,但是她自由奔放,敢爱敢恨,跟人跑了也是为了折磨丈夫,实际上在乎他的每一点细微的反应(偏偏这个男人没有反应)。这种作风,说实话,虽然不齿,却有了现代女性的影子(如此说Christopher的确是老式人,保守党派)。

她痛恨她的丈夫。当初跟他结婚是母亲逼迫不得已,在那个年代,年轻姑娘肚子里有了有妇之夫的小孩,能嫁给愿意负责的Christopher真是烧了高香。他一边用早餐一边修正大百科全书,对她的讥讽和露骨的挑衅置若罔闻,她不惜摔碎碟子叫他抬起头。她说他是一块没有感情的木头,却故意忽视他深深受伤的眼神。

这是一对互相折磨的夫妻。她的所作所为并不是因为她爱上了谁谁,而是为了折磨他,让他痛苦,让他身败名裂,为得只是惹他发怒,惹他做出哪怕一丁点反应。他却默默忍受。于是她变本加厉。抛夫弃子,跟情人跑了四个月,闹得全伦敦皆知,最后腻了,写封信给老公,半句不提后悔道歉,而是说她离不开她的女仆,叫她等在门外接她进门。虽然很残忍,却让我有一种近乎变态的快感。做女人就要这样嘛。【喂。。。下限。。。

她之所以恨她,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任何一个闲聊的话题信手捻来说上几句,他马上可以滔滔不绝,冷静地用他渊博的知识证明他的观点,她一个字都插不进去。久而久之,这种逆反心理达到及至,就变成互相折磨的局面。不过,爱之深,责之切。恨人是很累的一件事。不是爱到深处,也不会恨得如此彻底。只不过表达方式错了。

Sylvia像卡门,不羁,慵懒,轻浮,敢作敢为,妖冶放荡。她是众星捧月的交际花,独独不能获得枕边人热烈的爱情,于是轰轰烈烈闹一番,夫妻反目再所不计。她做这样那样的事情是因为她无聊。书中有一段,她窝在沙发上,双手随意搁在膝头,两眼防空,盯着天花版,口中喃喃:Bored, bored, bored! (这段怎么这么眼熟。难不成也是一个sociopath? 大概Socialite更加合适。


再说Valentine。书中她是Christopher遇到的第一个跟他同样等级的女人。年轻,聪明,有见解,有追求,主张妇女参政,理想主义者。然而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剧中看上去年龄偏小,总让我有种“坏粟粟拐卖小妹妹”的奇妙感觉。她好纯啊,跟一张白纸一样,粉嫩的脸蛋,平板高挑身材,清汤挂面的感觉。让我想起民国时期,身穿立襟长袖过膝长裙学生服,齐耳短发,四处游行、贴标语的女青年。目前第一集看来,相比而言我还是喜欢Sylvia的大胆泼辣,因为她浑身上下无处不女人。

Parade's End,在天朝常见的翻译是《队列之末》,有点列队出发打仗的意思。看过书以后,我觉得其实这个标题主要指的是一战开始,从此物是人非,和平年代成为梦影。有些一个纪元的结束的意思。就好比人经历过一次重大打击以后,发现之前的小情小爱小委屈小意气比起来其实不算什么,一种却道天凉好个秋的感觉。觉得叫做《开到荼蘼》,或者《繁华尽处》什么的其实更加合适。

以上是看完首集的初体验。随着剧情展开,我的看法一定会不停更新。所以想到什么就想着记下来,回头做个比较也是好的。

再粗粗谈一下这部片子。总体而言,拍得实在太美。把英国(比利时外景)的田园风光拍得烟波浩渺,美不胜收。明显剧组在下了很多功夫,大概HBO比起BBC来经费足,服装道具别具匠心,爱德华时代的风花雪月透过每处小细节扑面而来。每个镜头,尤其Christopher和Valentine浓雾中赶路的一段简直美得让人心醉。而Christopher哄孩子睡觉的那一幕十分催泪,心底暖融融的。看预告,战争场面拍得跟大制作没有区别了。想到这里,不由得十分期待本周五的第二集。

以上。明天去看看别人的影评~

 2 ) Sylvia就是个黑寡妇

我真不明白,为什么有这么多人贬低T,难道你们都站在Sylvia的角度说话吗????
T做的每一件事情,都符合他做人的原则。
T对待每一个人,都是一张面孔,从来不会精分。
只有别人欺负他,哪有他欺负别人啊!

单说ST结婚的事情……
火车上憋不住了你情我愿的XXOO,摊上一个绿帽子的倒霉孩子
S说我怀孕了你得娶我,T能不娶吗?
S私奔去也,T面子全无,又因为教义不能离婚,他能怎么办?上“天涯”发帖?和基友抱怨?
S发信说要回来,马上就同意了。面对一个不爱却有责任的女人,T还能怎么办?反正是老婆,不睡白不睡吗?
S爱上T,开始使手段,所有爱慕S的都去给T找麻烦,T又能怎么办?离婚?谋杀S?

T对S说,“你曾经被男人伤过,所以可以伤害另一个男人,这是男人和女人之间的战争。”
————————>这就是他一直愿意原谅S的原因啊有木有!
————————>看到这句话,谁能跳出来说T是故意折磨S?

S想要的一切,T都给她了,唯独爱没有。
有些人说,这就是罪———————————你妹的人家不爱你就是罪吗?玛丽苏都没这样的好不好?强扭的瓜会甜吗?
S可以随意去另找一个爱她的啊,
谁也没有拴住她不放啊!!!!!


T有什么错?他又不是故意自虐!!!!
像Sylvia这样的,完全是谁摊上谁倒霉啊!!!!!
她那些情人,上手了就丢掉,跟擦屁股的纸一样啊有木有!!!!

S虐T,完全就是因为,她无法理解T的想法,脑回路不一样,脑电波没法协调……那你别爱T了行不行?既然T就是个无能、煞笔、木头脑袋,球您放过T了成不?
S习惯于享受,习惯于走捷径,习惯于犯下一些错,然后满不在乎地忘记自己的罪责。
而当T把自己放在那样一个位置的时候,他能做的唯一的事,就是替S擦屁股。把S犯下的每一条罪名,T都有责任担负下来。

所以T会混到那么惨,完全是因为娶了S。
老妈被气死,老爸自杀,喜欢的人不能在一起,唯一的儿子还不是自己的——————全部都是因为S的存在。

S这样的女人,美如蛇蝎,爱上她的,和被她爱上的,都是超级无敌倒霉蛋。
T这样的男人,笔直如雪松,你可以恨他,可以不学习他,可以觉得他傻,但你必须尊敬他!!

 3 ) 写个笔记最后好一起写影评(更新完结后零碎感想,基本上这影评也就完结了)

先声明LZ是Rebecca党的哈,如果亲碰巧是高举Valentine大旗的那一派,以下内容略过就好了。

----

开播之前好久我还是挺期待这片的,BC和Rebecca Hall都是我花痴对象。临开播一周左右,各番评论采访蜂拥而上,看完这些以后我就有点担心,我大概很难对男主产生情感共鸣。这种感情纠葛一般来说我都会看得好想急死你,何况Christopher Tietjens童鞋你是自己选择了那条窄路,就更急死人了...

-Ep1-
拖到今天看了第一集,拍得很美好。编剧故事讲的相当清楚。Christopher Tietjens你。。。如果我能穿过屏幕够着他,我真是又想给个拥抱安慰他,又想一巴掌摔过去同时大喊你快醒醒。Christopher和Sylvia是明显的相处模式不契合,于是就在互相折磨的路上越走越远了。这时候遇上个小清新姑娘,当然就觉得对方是a little ray of sunshine了。我深刻同情Christopher与时代格格不入,但对他私生活纠葛实在同情不起来。Monogamy没说你不能离婚了再娶一个啊,要是想好了这辈子就一锤子买卖了,你娶火车上啪啪啪的姑娘到底又是为什么呢。自找的真的没办法。这么个让人吐槽无力的君子角色,BC演得倒是相当不错,台词没说的事儿都是靠他各种微表情撑起来的。虽然那个牙套效果比较微妙。

Rebecca Hall很赞,Sylvia这个角色明显是在破碎边缘的人物,她把握的相当好。我也很喜欢这个角色的台词,真正要说的话常常在没说出来的部分,而真说出来的时候就非常激烈。这种激烈又不是歇斯底里那种,而是有种绝望的冷静自嘲。唉我干嘛萌这么个OTP啊,很明显很快就要被官方伤透了心好嘛。

跑题说句,看到Roger Allam和BC同时出场,各种开心。里面小清新姑娘的革命同事叫Gertie,我就更开心了。。。(喂你开心的方向穿越了)Cabin Pressure第四季今年不知道出得来出不来,寡人很担忧好嘛。

---------
Julian Barnes这篇对小说的评论(总结?)值得推荐:http://www.guardian.co.uk/books/2012/aug/24/julian-barnes-parades-end-ford-madox-ford

...看完以后,觉得果然文学经典常常是关于神经病(非贬义)的故事。神经病的痛苦纠结才深刻揭露人生?这整整一本(三本?)书里满满的全是神经病啊。看到最后觉得Valentine也不容易,决定停止对这个角色的不待见。


---Ep2--------

这集看得我TMD想打人。嘛估计下集我看完了会更想打人,所以现在还是冷静点冷静点。

这不是说这剧不好。这么粘乎纠结压抑的剧情,这么意识流的原作,戏还是非常吸引我看下去,还是让我觉得有想知道会发生什么的欲望,我觉得这就是品质的证明。何况拍得这么美好,几乎每一屏都好截下来做桌面。我还是很推这部片子的。

接下来个人偏好严重,很有可能让观点不相容的人感到不舒服。先道个歉。真不能忍受我的个人意见的话,红叉就在右上角。Thanks for visiting.

Christopher我擦。。。我算是看出来了,这人为了内心自我选择的正义,其他什么大概都不在乎。如上面Julian Barnes的评论所说,Christopher童鞋的人生宗旨就是If it hurts, it must be right。对自己爱情生活里的两位女性,我觉得他采取的都是逃避的态度。逃避纠正自己和Sylvia为对方带来的痛苦,因为忍受别人都觉得不该忍受的妻子才是绅士该做的事。逃避自己面对象征着简单纯洁的Valentine时受到的诱惑,因为抑制自己的欲望才是绅士该做的事。我TMD之前同情他没有一段好的relationship都是白搭了。他早就有自己最想要的了——为了头顶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准则,自M到死才是他终身的幸福所在。甚至他上战场的决定,正如Valentine指出的,他在后方比在前线更有用,但是只有战壕才是他高举正义大旗逃离自己人生的地方不是么。所以如果万一(我觉得应该不太会),最后一集Christopher和Valentine是happy ending的结局的话,我就好掀桌了。这真心不是因为我对Sylvia的偏爱。男主的悲剧性才是这片展现的重点。他的内心落后于时代,而他要和自己正义的游行走到最后。这不是来几个软妹子就能治愈的了的。

就目前看到的采访,能感觉出来BC很爱Christopher这个角色。我很爱BC,我觉得这角色很能展现BC演技,但是这角色我怎么都喜欢不起来。人生观不同的人怎么能在一起,好累,感觉不会再爱了(啥)。

Valentine这集略有损她在我心中象征时代进步精神的形象。Way to ditch your friend in trouble, Valentine. 这姑娘纯洁的有点过分。对爱情的想象不纯洁了你就崩溃了,在这个摧枯拉朽之势崩坏中的世界上你能经得起什么啊。她想要打破Christopher的玻璃柜子,问题是这个套中人身处的套子层数估计比BC下巴的褶子层数还多(喂你能留点口德嘛)。人生苦短,你能hold住么?

Sylvia这集亮点不少。仰望鱼鹰的场景最让我觉得唏嘘。她这么个自由行事的女人其实是最没有自由的。想要带她远走高飞的男人都满足不了她,因为在她无所不知的丈夫面前,那些毛头小子就像已经看过的小说一样。丈夫无法回应她的需求,她却不能离开她丈夫(一方是所谓绅士,一方是天主教徒,谁也不能开这个头)。从第一集第一幕起她就时不时提起生活无聊到窒息,想要追寻死亡。这也不成啊你是天主教徒。所以她无处可去。下辈子做鱼鹰还飞得高点。

所以真的总结陈词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至今为止没有看到什么治愈的光明在前方。硬要说的话,BC在壁炉前要哭不哭的褶子脸让我觉得心中充满了怀旧的温暖。再坚持一年Sherlock就回来了。啊我还真是没办法不跑题的结束感想呢。


----Ep3----

被第二集后的预告刺激到了,不情不愿的拖到今天(周二)才看掉。首先让我发泄一句:Mistress.MY.ASS.

...好了发泄完了舒服多了。

其实C和V这集依然保持着纯洁的男女关系(都男女关系了还纯洁个毛线啊喂)。两人心愿未遂的瞬间我还是挺为他们难过的。这种恋爱关系应该是纠结的腐国民众比较喜闻乐见的,pinning longing你知我知,就是拐着弯抹着角不挠到痒处,让观众跟他们一起好想急死你。我这么说才不是出于Johnlock frustration呢哼。

言归正传。这集Valentine头发长了,感觉这妹子挺美的。复古小清新服装也加了不少分。心型窗口仰望天空一幕萌倒了汤不热上不少少女。“你是不是背着我有别的女人”“你还不懂我的心吗”的一幕(有大雾)连我都为这俩人唏嘘。Valentine也不过是众多向往爱情的少女之一。意识到这一点让我能对这个角色多了一份理解,却又少了一份认同。我个人对这个角色的期待绝大部分是因为我以为她是个能站出来为女权而呼吁的角色,我以为她是能为了Sylvia那样的女人不再被命运所禁锢而伸出纤细的手推社会一把的角色。当她欢欣雀跃的愿意成为一个男人的情人,为此等了5年还愿意再等几年的时候,我觉得非常失望。这尼玛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我看着她圣母的微笑我很累好嘛。

Christopher和Sylvia的互动一集比一集让人心碎。围观者都看得出来这俩人基本已经没救了。若有若无的温情瞬间实在是比不上两个人的互相够不着。你们自求多福吧。虽然你们是我的OTP,但老子心好累可能不会再爱了。我觉得侦探和医生在一起的几率还大点,你看人家doctor都和Rory倾城一吻了(你可以不跑题了么)。

总而言之,到这集为止,我觉得这故事的意义是教育我们感情也有可能是个很危险的东西。自己想要的,对方想要的,自己想从对方身上得到的,对方想从自己身上得到的——这几条理不顺的话,人间地狱不在话下。坐在显示器这一头,人人都能头脑清楚的冲着Christopher呐喊你快点离婚吧离完了想上谁上谁。换了自己作主角的时候——当然剧情可能没这么极端——未必就能跳脱出来看清局势。正如那有名的一首歌所唱,“有人告诉我,爱情像杯酒;她还告诉我哦哦,喝完你就昏了头...”(最后一句歌词纯粹瞎编的,别介意)

要我说的话,搞不好Christopher, Valentine和Sylvia的结局说不定是纠结着谁都离不了谁,最后干脆一起安定下来,在和平年代开了一家超市/药店,名字就叫做CVS...(你真的够了)


----Ep4----

矮油这集意外得看得挺欢乐。已播出的4集里我最喜欢这一集。Christopher和Sylvia在永恒的互虐中,这集撒了不少糖,让我这个萌悲催CP的人甚感安慰。但更重要的是,这集终于让我对Christopher的感情从30%的同情(pity) + 30%的恨 + 40%的捉急得好想踹他一脚,转变到了50%的同情(empathy) + 40%的担忧 + 10%的制服诱惑好萌鼻血擦一擦...看片的最大折磨莫过于片子好演员好,但是喜欢的演员演了个怎么都爱不起来的角色。打个离得有点远的比方,就好像当年平川饭看着渣诚,樱井饭看着朱雀的心情?在这种爱恨交加百抓挠心的感情下,前3集我都看得五味杂陈。这集一过,我的心情随着对Christopher的爱怜之情的产生而终于舒展开了。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先说这50%的同情。前半集我一直很惊叹Christopher在军队里反而显得更加如鱼得水,各种举动都比被贵族围绕的时候自然利落,偶尔还会有点dry humor,有点强烈的感情反应。说到打仗的事就说个没完,就像卷福说到探案一样。如同他对Sylvia解释的那样,好像已经不知道如何生活在和平时代了。仔细想想,这种反差也很自然,战场说不定反而是最接近他所追求的原则和parade的地方。不管他对前线有用没用,最战火纷飞的地方,搞不好却是他最能和自己和平相处的地方。

我很喜欢这集里Christopher满载的人间烟火气。说人间烟火可能一般先想到的是柴米油盐的日常,这个他是依然离得相当之远。但是在应付部队里上级繁文缛节的命令、部下层出不穷的假条这样的琐杂事务中,至少他还有为了自己的准则而拍案生气的时候,还有对着改变不了的事情passive-aggressive的时候。和之前那个内敛谨慎得伤人的样子比起来至少是个进步。我也很喜欢他被Sylvia意外的诚挚告白和紧随其后的恶作剧弄乱了阵脚的样子。总而言之我喜欢他玻璃柜子被打破的瞬间,哪怕只有一瞬间。至少这一瞬间里他和世间千万人一样,只是抱着自身感情在命运的沙尘暴里起舞的人物之一,而不必用无谓的装备武装起内心,独自与整个世界作战。

当然到了后半集,主角的悲剧色彩又夺去了生杀大权。事实证明Christopher那一套,在军队里依然行不通。Sylvia迟来的真诚和一如既往的游戏手段,对他的性格可能是个很好的辅助,但对他的军营生活没起到半点好处。这孩子真心就是怎么着都得不到好事儿的悲催角色。将军对他说你就是这Parade剩下的最后一个人的时候,我为他感到十分的难过。我真的不知道他所处的时代和世界里,还有哪里可以容下他。

Sylvia这集各种出彩。她是个有决心,有手段,有感情,又有幽默感的聪明女人。只可惜她和C的感情是从一个错误的开端开始的。而之后她为了挽回丈夫而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在收效上都与初衷南辕北辙。又或许,她那些行动的目的到底是为了挽回丈夫,还是为了得到铁木一根的反应,不知不觉这目的就模糊了,自然结果都比较微妙。我很好奇在妇女投票的法案通过后,像Sylvia这样的女人,在社会决策中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她的果敢和控制人心(她丈夫的除外...)的能力,是Valentine这样的小女孩完全比不上的。她们对各种事项的立场也应该完全不同。而30岁才能投票的话,主流力量是Sylvia这样的女性才对。Hmmm. 我也不知道结论会怎样,只是觉得这事儿想起来挺有意思。

回到正题,说40%的担忧。我还是相当希望Christopher能过得好的。我担心的是,他把Valentine当成支持人生继续下去的希望,基础只是因为和给他带来各种新鲜的小姑娘的浪漫主义想象。而等和平时期到来,他人生的主要矛盾再次回到他自己和时代的脱节的时候,这个希望的力量就显得非常虚幻无力。之前世界和他作对的时候,至少可以想象Valentine的陪伴。如果Valentine和他还是不能互相支撑的话,就真不知道还有什么地方是属于他的了。从原作剧情看来,我觉得我这个担忧是完全有理由的。要说剧的话,从前4集来看,我觉得给Valentine的戏份不够强烈,不足以让人信服她和C的关系是一段更好的关系。虽然我是坚定的Rebecca Hall党,Rebecca出镜越多越好...我还是得承认,Valentine在这部戏里的塑造好像略少了那么一点。这也是让C和V两人之间感觉虚无缥缈的原因之一。不知道最后一集剧情会怎样。拭目以待吧。

最后说10%的花痴哦呵呵呵呵。Benedict好帅不解释哦呵呵呵呵。(这个人已经疯了,快拖出去)

最后的最后,这集Roger Allam存在感十分强烈。吐槽无力的Roger Allam也很萌呀。

下一集就要结束了,说起来还真快啊。

------
想安心看戏的话,Tumblr真的不能刷了。每日放出的预告剧照之类透得实在有点多。这回有妹子连剧本最后一页都放了。

不能只瞎我一个嗯。报复社会。

好吧最后好像CV的CP在一片歌舞升平的气氛中达成了。

和我一样从一开始就站错了队的那部分观众们,求抱哭。


---Ep5---

到第四集为止,基本上主要矛盾冲突都已经揭示了。到第四集结束的时候我就有点担心最后一集兜不住,因为只剩一个小时的时间,各条线完全没有眼看要理所当然的解决的意思。我看下面评论里也有同样的担忧。事实证明最后一集它确实没兜住。尤其是后半集,赶时间的痕迹到处都是。编剧你把第三本和第四本书的结尾揉在一起就算了,我们都知道你时间紧任务重,不容易。但是这片最后它不能改成大团圆结局啊!这不仅是大团圆就俗了的问题。这集一完,整个给人的感觉已经不是思想和时代不相容的悲剧英雄的故事了,而成了love can keep us alive的泡泡糖物语。黄金时间段家庭剧也不能这样啊!就算这年头到处是真爱,你能先把婚离了再从此两人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吗?

电视剧结束在C和V共舞甚至滚床单那段我倒是不特别惊讶。给爱情童话一个略有希望的结尾也是可以理解可以接受的。关键是整个故事的基调改得太厉害。我虽然没有把四本书都认真看完(太压抑了看不下去),翻还是翻了的。我不是考据党,也没想要求电视剧一一按着原作来。就说几个我感觉特别不能接受的地方:

1. 电视剧里Sylvia在V面前败下阵来的原因是,她终于发现C是认真想要V。这不是扯嘛!以前面几集S展现的性格而言,C越想要的东西她就越想插手,就是为了试图换取一点反应。要不然她干嘛把树砍了,难道她不知道那棵树对C多重要?

原作里S在第四本书还剩几页就完了的时候才最终放手,原因是她无法下得了手对V正怀着的孩子做出损害。她最终认输是因为V有了可以确定是C的孩子,而她想给C一个孩子却没能成功。除了两人来回折腾的分床,字里行间貌似暗示S因为骑马而流产/不育了。S对V坦白她不想再掺和的这个原因的时候,作者连说两次“有人抽泣了”,但没说是谁。有一种两个女人在悲伤中略互相理解的感觉。电视剧里就觉得是两个悍妇吵架。尤其是V,为什么突然就变成了会对着S大喊你个骗子的性格?有了男人撑腰也不能这样啊,你不是温柔婉约贞洁的小女人么。

2. 战友们纷纷拜访C,V招待他们的一片和乐融融景象,在原作是第三本的最后几页。本来的场景是C从战场回来,V她娘和他谈话,向他表达她对C和她女儿未婚在一起的反对和担忧。都到了这个时候,C还是不假思索的说绝对不会和S离婚。与此同时战友们纷纷热情的非要与C面谈,V一个个苦苦拦着说“但是他现在真的很忙,你也不用非要现在就见他吧!”而结尾是意识流的描述C和V共舞的场景。最后一句是“She was setting out on...” 总而言之,是一个焦虑多于欣慰的场景。而在片子里,看着小姑娘从始而终一直如一的圣母微笑,焦虑的是我好吗。

3. C把那棵树砍下来的木头拿回家,给他哥看了以后,还烧了一段。感觉他已经跨过了珍爱的树被砍的悲伤,翻开新的一页了。这段在书里C拿到木头的时候已经是第四本的最后几页,那个时候他哥已经瘫痪了不说,而且听完了这个消息以后没多久就最后握着V的手死了,和电视剧里“look at all those f**ks I give”的气场绝对不可同日而语。

不过我要吐槽的不是他哥,而是C/V这一对。原著里这一段在上面提到的评论里有涉及:http://www.guardian.co.uk/books/2012/aug/24/julian-barnes-parades-end-ford-madox-ford (这篇评论最后的部分。微薄上有个BC相关的字幕组好像整篇翻译过这个书评)。总而言之,就是C拎着两节木头回家的时候,整个人都体现出一种从精神到肉体都无限疲惫的状态。而这个时候,V对他说的话大体是,你怎么能把要卖的画忘在客户家?你这个态度我们要怎么过日子?怎么有能力养活未出世的孩子?我们要怎么活下去?怎么活下去?C闻言毫无反应的拖着疲惫身躯掉头回去拿画,而V在他背后抽泣。

注意到这个地方,离整个系列完结,还有不到一页纸。如果对原作者对C/V关系的基调还有存疑的话,可以参看wiki关于最后一本书Last Post的介绍(http://en.wikipedia.org/wiki/Last_Post_%28novel%29)。里面提到: Others tensions arise from the pregnant Valentine’s painful awareness of her unmarried status and the precarious financial state in which she and Christopher are placed. 觉得私奔=真爱=幸福的,我个人还是决定不站在这个阵营。在那个女性基本不能独立的时代,连个名分都不给,毛线的真爱啊。


所以总而言之,我觉得最后一集的结尾方式不能接受。如果编剧/导演真心想把整个故事改成Valentine路线,前四集就不该那么偏向Sylvia。尤其加上Rebecca Hall在其中演技盖过了小姑娘不止一点(我个人觉得她甚至盖过了BC,当然这和Sylvia这个角色比Christopher表现出来的冲突多有关。另一方面小姑娘毕竟年纪还小,比不过BC和RH也没什么好惊讶的,以后发展怎样还有待观瞻),剧本再不向着小姑娘,这个三角关系就没有撑起来其中的平衡感。也许是为了调节这个平衡,最后一集S在直面出轨男女之后的结局是她向将军求婚(没有!)的场景。这太搞笑了好吗?!Telegraph的评论对此是这样说的:But by the close of the series, her cap now set at the buffoonish General Campion, she had become a caricature。不能同意更多。要是想来comic relief那一套。。。她还不如化成天上飞的鱼鹰算了...

话到这里我真心不知道该说啥好。还有些关于感情观和女权主义的感想,等我喘口气下次再更新吧。


===剩下的感想===


其实没想拖这么久的,不过上周看完片以后发生了三件事:1,腰闪了;2,工作突然变忙;3,Torchlight 2出来了。。。(喂你还好意思说)。不过在放置的这一周里,我原来的满腔愁闷默默化解了不少。发牢骚的部分现在可以心平气和的略过很多了。就稍为说点没归纳在分集吐槽里的感想吧,从心情上也就好从这片里毕业了。

Tumblr上看到一篇长评,提到一个很有趣的意见:爱情不等于爱情故事。爱情故事要吸引观众,需要有悬念,需要有纠结,也需要有痛苦。但是作为日常生活里我们平常人追求的爱情,我们不希望有那么多跌宕起伏。这位观众认为,C和V之间是爱情,而C和S是爱情故事,所以对观众而言C/S更引人入胜。

我是觉得,爱情与爱情故事的确不完全是一回事,可是爱情与爱情童话也不完全是一回事。Drama和Chickflick都不完全是日常的爱情。如果要说真实生活里,相爱相杀的感情不值得追求,那我认为乌托邦式的感情也不值得追求。如Tumblr上cumberbatchweb对本剧的评价里提到,Valentine的角色是男性幻想中的理想化身,是纯洁的雪之处女。我想报社地指出,以这个标准而言,说不定你我都更接近于Sylvia,而不是Valentine。我们都是有残缺的凡人,不是完美的幻想。让我对V产生同理心,未免有点强人所难。

广大男性是不是觉得V这样的形象才是女神,我不是男的,没有发言权。但是最后一集,当V的母亲指出C不会离婚,她只能做个情人的时候,Valentine说,I don't care。当时我就很想痛心疾首的反问,你作为一个年轻时候摇旗呐喊Vote for women的女人,怎么能不care?当众人指责Sylvia是个不守节的妓女的时候,为什么没有人想想,这世上还有Macmaster, Christopher以及他哥,那个抛弃了S的已婚之夫,还有众多不知名姓的所谓绅士,这样的满不在乎就开展婚外关系的男性?为什么没有人想想,这世上还有V那个朋友那样在乎社会看法却还是投身于Macmaster怀抱的女人,还有V这样号称我不在乎的女人?一个社会上每个个体虽然身微言轻,但每个人的价值观聚集在一起就是社会风气所向。愿意为了男人牺牲一切的姑娘多一个,男女真正平等的来临就迟一分。所以这片看得我冒火,因为Sylvia逃不出去,Valentine不愿意逃。这么说来还是21世纪好。等下,21世纪还有大把大把的权势者声称如果姑娘是真的不想被强奸,那强奸就不会导致怀孕呢。革命尚未成功,广大妹子们不要轻易放松警惕。

跑题有点远,赶紧打住。总之我觉得小说原著对C/S和C/V的处理都是相当现实的,从某种角度来说,两边都不是happy ending。作为个体的人身在作为群体的社会里的挣扎,不一定要happy ending才make sense。从道义角度来看,广大观众希望OTP成真,是理所应当的。这个电视剧改编至少满足了一方的愿望。但是道义价值不应该取代审美价值。红楼梦要不是白茫茫一片真干净的结局,也或许就没有了那样的震撼力。

最后感谢路过和留言的各位陪我一起看片,忍耐我总是跑题的吐槽。希望有缘下次因为别的什么作品再会。

 4 ) 结婚十年---------从细节浅析Sylvia的人物性格及CS的夫妻关系

人物关系表
Christopher Tietjens----------- 下文简称C
Sylvia Tietjens------------------下文简称S
Valentine Wannop--------------下文简称V
MacMaster------------------------C的矮个好友
Edith Duchemin------------------MacMaster的情妇,丈夫死后与Mac结婚
Mark Tietiens---------------------C的哥哥
Gerald Drake---------------------S的婚前情夫,有妇之夫,S很可能怀着他的孩子嫁给了C
Potty--------------------------------S婚后情夫一号,S曾与他私奔,后来因为S被罚上前线,死在战场上.

   
时间线
1908年------------------CS结婚
1912年------------------S与第一任情夫私奔4个月,写信要求C把她接回 去.C在高尔夫场遇到V,两人通过马车一夜一见钟情,但C克制了自己的欲望,同意把S接回来,两人开始分床.
1914年------------------(1916?)一战开始,C上战场,受伤,失忆,回伦敦疗养,被丑闻重伤,父亲自杀,重遇V,请求她做自己的情妇.但两人没有发生关系.C重回战场.
1917----------------------S奔赴战场试图挽回与C的感情,在卧室里向C告白自己5年来守身如玉(1912-1917),C被感动,冲撞了上司,被罚上前线,S带儿子回格罗比.
1918-----------------------一战结束,C回到伦敦疗伤.S误以为C与V在一起于是把格罗比大树砍了,并谎称自己的了癌症,C并未被S打动,于是S追到伦敦,在公寓里被V揭穿自己的欺骗及在幕后的操纵行为,C默认了V的话,S发现一切不可挽回,祝福了CV,离开伦敦.C烧了从格罗比带回的残木,与V在一起,英国军队解散,全剧终.

(一部剧正好十年,可以做个MV什么的....)

前言及声明
这两天在豆瓣WB贴吧闲逛,看了好多GN对Parade's end最后一集的评论.对S及CS的关系的理解可以说非常两极化.
我尽量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分析这段三角关系(当然没人能保证绝对客观)以及我的分析完全基于Parade's End这部剧!这是剧评不是书评.很遗憾我还没有看到原著(泪)这书没有中译本或日译本,我所掌握的唯三语言中,BC封面的PE英文版到现在亚马逊还没有给我发货(泪),预计10月底能到手,所以请看过原著的GN对我的评论手下留情.最后,这篇分析完全是我的个人观点,欢迎大家各抒己见.

#注:[]里为原台词引用

    全剧开篇分别描写了S与C结婚的前夜.
       在S的公寓里.她的情夫大声表示了对她结婚的不满.[你不会想要嫁给这头蠢牛].S是回答到[我在挽救自己不至于名誉扫地.我怀孕了.我只想要去死.]根据背景可以得知S的情夫是有妇之夫,他从头到尾都没有提过要离婚娶S.而S身为天主教徒是不能离婚堕胎的.再来看第二天通往礼堂的马车上的对话,她的母亲称未来女婿为[天赐的救星]------她女儿和有妇之夫玩出了火.虽然看不上C,但嫁给这个冤大头1可以挽救名誉,2可以给私生子找个爹.
        
        另一方面C乘火车赶去法国结婚.通过他和Mac的对话中我们可以得知在法国结婚的原因是[只有在巴黎结婚才不至于丢人现眼]而C是这样对他的好友描述他的未婚妻的[我被这个婊子缠上了,我都不知道孩子是不是我的.]在第二天的马车上C告诉他哥Mark他结婚后会搬去岳母买的房子里和她同住,[她母亲为我们的结婚花了不少钱].众所周知C是次子,和Mark不是一个妈生的.根据欧洲的习俗次子是没有继承权的.只要他哥不放弃,那么爵位和房产C都是没指望的(当然后来我们知道Mark没有结婚也不要房子).就像简爱里罗切斯特也是次子,他父亲不愿分割财产又想让他也过上好日子于是骗他娶了一个嫁妆丰厚的疯女人.C这边也一样.他没有房子的继承权,在伦敦靠统计局的工资过活.结婚想要买房子必须靠有钱的岳母资助.根据以上台词可以推测出C愿意娶S的原因.1 S的妈妈给他们提供了不少钱2 她(S)也有令人着迷之处(通过C对火车上镜头的回忆我们可以看出S对他有巨大的性吸引力)3.她肚子里的孩子也有可能是C的(至少她骗他得时候时间应该是对得上的)
        
        婚礼前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S的镜子,她情夫送的.这面镜子在后面的每一集都会在关键时刻登场,所以之后我会详细分析.不过通过S在结婚当天带着这面镜子的行为可以分析出她在嫁给C的时候明显心里是装着另一个男人的.
        
        通过以上对他们结婚动机的分析可以得出,S这边对C是完全没有爱的。当时她的心应该在G那里。嫁给C是为了救火。而C呢,首先他是迷恋S肉体的,并且认为作为一个绅士应该对她肚子里有可能是自己的孩子负责,同时也是为自己在火车上放荡的行为负责。但另一方面在精神道德上他是完全看不起S的。一上来就称她为Bitch(在第一集中他也是这么称呼他岳母的)并且在他哥称S为天主教婊子的时候也没有反驳(C是英国国教,S是天主教)。所以基本上这段婚姻的开头是非常恶劣的。而且接下来还会越来越恶劣。C从未改变对S的看法。S也从未真正理解并爱上C。
        
     接着来看3年后,C,S及他岳母在会客室吃早餐的镜头。岳母问了C一个问题,然后S就摔盘子了。表面上看S摔盘子的理由是因为C像根木头那样的给百科全书加注。其实真正原因是S对C的回答感到恼羞成怒。C认为家仆协会之所以反对通过免费医疗法案的原因是[这破坏了女主人和她们的仆人间美妙的亲密关系]然后他看了S一眼。这一眼的暗示很明显-----------C知道S和她的女仆私底下的把戏。他只是懒的拆穿她。(S在后面给C的信里称她们为[hullo central]她和她那些情人们的接线员。)C经常讽刺S,比如看到S邀请他跳舞,他来一句,如果这也称得上跳舞。S关心他在战场上的情况,他说感谢你的德国朋友把我们搞得那么惨。当然他喜欢讽刺所有人(不讨好的性格),经常对Macmaster,讽刺他喜欢的诗,讽刺他的出生什么的。甚至在V的面前拿她女权主义朋友和马相提并论[你可以不用套着她的嘴牵她过来],所以即使是V在一开始也是非常讨厌C的(觉得他非常粗鲁)。
        
    继续回到S这边,通过S和她女友的交谈我们可以得知她对婚姻的定位[我需要一个家,一个丈夫做摆设,还有一个地方放女仆。我可离不开我的接线员。]接着她提到私奔的目的--------------为了让那个榆木脑袋(她这样称呼C)有些反应。包括她后面和potty的对话中也可以看出,她私奔并不是因为爱上了情夫,而是为了刺激她的丈夫,她恨他的包容,所以想撕下他的面具。可惜C就是比石头还要硬,所以第一回合可以说S输了------------她写信请求她丈夫接她回去,条件是1留着她的接线员2分床睡。C给她的回信也很干脆,让孩子信英国国教。C在第一集就表明了他对婚姻的立场。只有流氓才和他们的妻子离婚。
        
    大家对这部剧的违和感主要还是由于对当时的社会状况缺乏了解------------用现代中国人的思维来理解100年前的西方上层社会夫妻关系,没有误解是不可能的.这里我又要拿唐顿来举个简单的例子,大家如果看了第三季的话应该记得老爷投资失败把钱全赔在加拿大的铁路公司里血本无归,导致全家必须搬出唐顿把房子卖了抵债.老爷赔进去的钱不只是自己的那部分,连太太的嫁妆也一起投进去了.他跟太太坦白的时候内疚的哭了,不过我们可以看到他夫人并没有愤怒的责怪丈夫为什么私自把自己的钱投资了,而老太太也没有过多的责怪儿子,这点是非常体现当时的婚姻及价值观的.(我不是专业研究欧洲近代社会的,所以下面这段分析如果有错误的地方欢迎指出)

      就我所了解的情况而言,100年前的妇女,比起是一个人,不如说是一件物品.她们嫁给丈夫前是归父亲管的,父亲对她们的健康,教育,婚姻是负有绝对的责任的.她们做出任何出格的事都是在给家族蒙羞,简而言之就是脏水泼在老爸头上.就像第一集S和神父坐在马车上,神父对S说我很庆幸你父亲死了,不用看到今天的闹剧.(所以我深刻同情唐顿的老爷,他三个如花似玉的女儿,一个婚前失贞,一个要嫁给老头,一个跟司机私奔,可想而知家族在社交界的名声).女儿是没有继承权的,她们结婚只有一笔嫁妆,不过不要以为这笔钱是给她们的,这是给她们未来丈夫的.她们没有任何权力动用这笔钱.第一集里S私奔后C就把他岳母买给他们住的房子卖了,搬回婚前的公寓去了.第二集S知道了这个消息气的不行.不过她和她母亲都是无权干涉C的决定的,作为嫁妆的房子婚后就是C的了,他让S住哪S是不能挑的.丈夫从丈人手里接过女儿和嫁妆就代表了今后这个女人的一切都开始由他负责.她的财产,教育,社交,子女,妻子行为失格绝对就是丈夫的责任了.第三集里Edith知道她的神经病丈夫从医院回来慌得要命,因为她挪用了丈夫的钱给Mac装修公寓.要是被丈夫知道了被抽死也说不定.还好她丈夫自杀了,不过同时还要确保没有子女或亲戚来继承这笔钱.(这时候要是冒出个大表哥,那Edith也就悲剧了)

       在队列这个剧里这一点表现的是很明显的.C娶了一个失贞的女人后并没有管教她,纵容她在社交界鬼混,最后还搞出了私奔的闹剧.作为一个男人来说这是完全失格的,政府认为他不能担当重任也不是没有理由的,就像C自己说的连自己的老婆都管不好的男人,还有什么脸在外面混呢.这点从C母亲的病死和父亲的自杀上都可以反映出当时人们的看法.所以当S在第三集里对C说当你死前你都可以说自己一生品行端正的时候,C很认真地回答她,但我从未指责你的行为.也就是说他认为自己是有罪的.S之前对他吼,在过去的生活中哪怕有一次,你骂我妓女,婊子,谈谈孩子的事,或是我的情夫,你就能让我们重新走到一起.这决不是因为S有什么受虐倾向,在当时的社会,丈夫是有责任管教妻子的.所以如果C管着S,也就说明了他把S当作自己的妻子,当作自己的责任,他没有放弃这段婚姻.但事实是相反的.他纵容她私奔,又同意把她接回来,并继续不干涉她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是非常残忍而且没有尽到丈夫的责任的.

       在第二集的开头有一个很巧妙的场景,C和S坐在马车上,S认为自己害死了C的母亲,然后把情夫送的镜子给扔了.这时C停下车帮她捡了回来.其实这个场景是非常令人悲伤的,并且从这个行为也能反映出C对待这段关系的态度.如果他让妻子把镜子就这么丢了,那么也就代表他愿意让这段不堪的回忆过去.,接受妻子的道歉,和她重新开始.但是他没有,他捡起来,塞回S的手里.在我看来这很残忍的,就像他把儿子留在自己身边一样.他不接受妻子的道歉,甚至认为她不需要道歉.他愿意时时刻刻提醒并刺激自己,他愿意活在痛苦里.所以当他名誉受损,被S的情夫陷害到破产,为了S冲撞上司被派去前线,这一切按照C的思维来说都是他自找的,他不会去怨恨S,因为他从来没有宽恕她,这段婚姻中他也是过错方.

       我们可以看到C和S在一段婚姻中面对外人的时候其实一直是在为对方辩护的,比如S多次对别人说她丈夫是伦敦最正直的人.而C在S私奔后对外宣称S去国外照料母亲,S跑到战场上惹了麻烦后C对将军说你惩罚我就可以了,不要侮辱我的妻子.在被将军揭穿S跟potty私奔的时候后才无话可说.很多人看到这段后会理解为他们互相爱着对方所以才替对方辩护.其实不完全是如此,当时社会认知夫妻是一体的,(在C的认知里夫妻双方是没有隐私可以拆对方的信的)所以为对方遮掩不如说是为自己的名誉辩护.

       将军在把C调到前线去前对他说,你为什么想不明白呢.你要么跟她离婚,要么像个男人一样跟她生活在一起.这里的像个男人绝不仅指性生活.看这剧的许多GN对C和S的性事关注到不可思议的地方.好多人都在纠结他们第四集到底睡了没睡...(汗)这段婚姻里C没有尽到的责任绝不只是没有性生活,对她的行为不进行指责和干涉是更残忍的.这也是将军反复跟他说管好你的女人的原因.S在去战场上找C前曾跟朋友抱怨说他们不让妻子去战场,情妇和妓女却可以随便去.官方禁令女人上前线.如果妻子去的话,丈夫是要连坐的.情妇也无所谓,男人对管教妻子有责任,对情妇则没有,所以S去战场这个行动本身,足以让C成为整个军队的笑柄了.这也是Mark不同意帮S的忙,写信叫她婊子的原因之一.

       简而言之这段关系里的两个人既是彼此的受害者,同时也是彼此的加害者.我很喜欢的作者曾说过,婚姻让一个人变成两个人,但两个人在一起后比起一个人生活更容易让人人格堕落.S的悲剧在于她要的太多.她其实比任何人都明白她丈夫不会爱上她.C会为了Parade娶她,也会为了Parade不同她离婚.更会因为Parade一辈子从人格上看不起她,他们相爱的前提是不存在的,她的挣扎是徒劳的.而在我批判C之前先为他辩解两句不和S离婚的原因.看到当时的女权运动大家就该明白,当时妇女是没有权利地位的,你的地位是父亲和丈夫给的.女性没有独立的人格,所以对S来说C不与她离婚是避免她一无所有名誉扫地.她能住在格罗比是因为她儿子,不然Mark早把她赶出去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C不主动与S离婚其实是比休了她仁慈百倍的做法了(如果S主动提离婚C是会答应的).社会是不断进化的,现在GN们用以批判C的价值观与婚姻观,是那些女权主义者(包括V和她的母亲)用上百年的时间不断斗争得来的.而我们站在100年后的道德制高点去批判100年前人们的价值观,绝对是有失偏颇的.C在道德上不能称为一个圣人,但绝对是个可怜的好人.他的悲剧在于用自己一生的时间来为自己的一个选择买单.更悲哀的是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他太聪明以至于不能装糊涂,他站得太高以至于不能走下来装流氓,他的下半辈子都必须活在清醒地痛苦里,这一点无论他在哪里生活,怎样生活,与谁在一起生活都是无法改变的.

       C曾在第三集对S说过”you were let down at the beginning by a brute, so you have the right to let down a man. It's woman against man. Now and ever has been. “ 这是他的价值观,格罗比树倒了,这个也是不会动摇的.我现在正在研究的作品中作为主人公的丈夫对自己不幸的夫妻关系有过这样一句描述:"结婚前的女人和结婚后的女人是完全不一样的.结婚后的女人已经被丈夫宠坏了.无论嫁给怎样的人,结婚后妻子都会因为丈夫变坏.我自己也不清楚到底把自己的妻子变坏到了什么程度.勉强从这样的妻子身上追求幸福是不公平的.幸福这件事是无法从结婚后失去天真的女人身上得到的."Parade's End这部剧其实是拍到第三部就结束了,觉得突兀的观众想一想第四集的结尾,也许多少能得到些安慰也说不定.

--------------------------------------------------------------------------------------

     我一直声明我是真心喜欢这部剧,也是出于希望更多人能够更理解这部作品的精彩之处,而不仅是停留在画面精美,配乐好听这样的层面上.有时候用词可能不太恰当想法可能过于主观,这都非常欢迎大家指出并一起讨论.另外我还是没有拿到原著,所以作品中到底是从哪个人物的角度进行整个故事的描写这点令我非常好奇.每个人都有局限性,全知全能的人在任何地方都是不存在的.好的作品能把一个不完美的人刻画的既深刻又生动,并且令人着迷,在我心里S和C都是这样的人物,所以对我来说这部剧是一场盛宴.如果看完这篇评论后,能够让人鼓起兴趣去看,或重新回顾一下这部剧,那我也就满足了.

 5 ) 让我们在爱的战火中拼个你死我活

第二集开始有种渐入佳境的感觉,看到了它有前途的一面。无论剧情,画面还是剪辑都在台词的讽刺与幽默中耐人寻味起来。或许是由于第一集看了三遍,认真琢磨了每个人物的台词及剧情,所以终于对背景有了一定了解便跟得上之后的节奏了。

虽然仍不时的联系时代背景,我看到的仍然是每个人物间的纠葛。如果说有些被翻译为《一战往事》这种类似战争题材的剧名放到电视剧上或许会引起误会。

Sylvia是个越来越值得同情的人物,她知道自己做的一切离经叛道却无法收敛,因为她向往自由自在而不是面对着一块“割开都不会见血”的“死木头”和处处拘谨软弱又固执的所谓绅士。海鸥的一段直接展现了两人无法融合的矛盾所在:当大家在旷野中顶着大风野餐并大肆谈论战争时,Sylvia不耐烦的离开席位走到悬崖远眺。Christopher 本能的跟上去表示关心,甚至温柔的指给妻子看天空中飞翔的海鸥。但顷刻间又回到了餐桌谈论的频道——德国法国英国间的战争与贸易,而对于妻子浪漫的表达自己想成为自由飞翔的海鸥这一关键心声毫未留意。即使Slyvia忍无可忍说你再继续讲我就从这里跳下去,他还是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嘟囔着,看妻子没事便默默走掉。换作是我,我想我也会无法忍受。而恰恰是这种“不关切”像发动机一样刺激着Sylvia一次又一次的与男人调情,作乐。但偶尔Christopher绅士的关心也会给Sylvia一些希望觉得自己手中似乎有跟微弱的线牵着这个男人。当C去德国接S, 在马车中S看到自己用着孩子的“亲爹”(其实也可能是C的我觉得,不然为何头发那么金灿灿呢) 送的镜子而引C不安时顺手将镜子丢出了窗外,但C却坚持停车把镜子拣了回来。这一刻S的表情有些惊讶有些无语,但作为妻子我看到的更多的是有些得意。像是被宠坏的公主遇到了个同性恋但忽然对方实际是个双性恋甚至异性恋,甚至对自己仍有热情的时候的眼中泛起的光芒。正是这小小的得意,被闺密觉察并归纳为soppy about him。S不承认,C更沉浸在他自己对S的束手无策中根本无法察觉。于是新年夜S社交结束后回到家,当然是被新的相好的护送回府,而C则在姐姐家一板一眼的跟每个人握手说这新年快乐。。。S听见安静的房间有了一点声响,她惊喜的以为是C,之后发现只是不小心打盹的女仆,那种失望和伤痛瞬间转化成了任性和气愤。这时,我开始同情这个女人。如果不是为了不让自己毁灭,让名誉委曲求全在这个世界,她便不会像现在这样回到家面对的只是个神经兮兮的女仆和昏暗孤独的卧室了。

而对C,除了对BC的好感以外,他的特权阶级的骄傲与保守,忠诚与执拗更让我想起S妈在第一集说的想伸手狠狠掐死自己的丈夫的台词。我看不到C的可爱,因为绅士与道德不等同于可爱。他对S仅有的冲动献给了他们第一次的见面,换来的是桩尴尬的婚姻,搞得自己如身陷囹圄。他对V的理智也是因为他认为一个绅士要保持忠贞不二而并不因为他顾虑着S。 这样一个男人:连给自己正在沐浴的妻子拿浴巾都要保持绅士态度时,你回去发问,到底是跟一个人过日子还是跟“我要做绅士”的信条过日子?他因S的美而心动并拥有,因V对他的仰慕和真诚而爱恋并惦念。V的确是更适合并懂他的,所以他在决定告诉Macmaster自己将去参军的周五聚会上动情到流泪的说:“我想要的我得不到”,“这世上没有什么我能留住的了”。事实上C也是个被惯坏的孩子,他像达西先生一样一眼看穿所有人的虚伪并表现出来,他冲动的认为自己为国家为秩序效力却忘记了自己身处的社会其实仍到处是虚伪与世故。我能说的是他是个好人,是个君子,甚至在情感经历上值得同情的君子。在未知接下来发生什么的情况下,暂时做这样的结论。他以他所不知的方式折磨着自己的妻子并因此而备受对方所故意的方式的折磨。这样看来他是占在上风的不是么。但凡他懂得一点变通或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一些,他的爱情,他的事业或许是万全不同的模样。讽刺的是,外人并不了解他的这份痛苦,不是看到他清晨驾着的马车上坐着V就是火车里卧着正哭泣的D夫人的手(实际上是Macmaster惹得祸)。不熟悉的外人认为是他辜负了S,而他却为了掩盖妻子的水性杨花(或许更多为了自己的名誉),连对面站着给自己戴绿帽子的第三者都无法揭穿。这种又恨又同情的复杂感受似乎增添了小说的戏剧性,给电视剧增添了幽默感。

当然这场战争还少不了V,一个对爱情充满美好憧憬却被最尊敬的夫人的出轨所打破的姑娘,一个对妇女权利事业正义呐喊却发现极左的方式正破坏应有的和谐的参政者。她爱上的是那个条条框框中的C,却在政治上成为了V。实际上Valentine 像在为Slyvia呐喊,而愿将自己关进C的牢笼。或许牢笼这个词有些对C不公平,因为他在面对V时完全是另一种状态,一种自信与幽默,成熟又理想化的状态。似乎C身上的腐朽与光荣只能通过某个特定的女人展现。而V是那面他喜欢看到并觉得身心舒畅的镜子,却买不到。

于是每个人都是可怜的,因太多纠缠无法脱身。然而各自又并未认识到那些纠缠,注定将在对对方的爱的战场上拼个你死我活。期待。

 6 ) Parade’s End——荣誉的终结

  人气男星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主演的新剧《Parade's end》,国内有翻译成《队列之末》的,也有翻译成《行进的目的》的,从字面上说,这俩都对。不过到第四集的时候,康伯巴奇扮演的梯金斯有句台词,忽然让我觉得这个名字有别的意义。
  ——梯金斯的上司,那个钟爱他才能的将军向他戳破他妻子西尔维娅曾经私奔的传言,问他为什么还为他老婆隐瞒,梯金斯犹豫良久,说:“一个丈夫还能怎么做?你难道不知道有一种东西叫做Parade。”
  字幕组在这里把这个词翻译为“荣誉”,我翻字典没有翻到这样的解释,但我觉得这种译法是确切的。梯金斯——作为他妻子口中的“大英帝国最后一个正人君子”——确实是为了荣誉而活的。他的“荣誉”,是英国骑士时代的传统道德,它不仅仅是面子,而是对于每个人的人格和境遇有足够尊重与同情、让当事几方都保留体面的责任;是宁可自己被误解、被污损,也要对对方负责,一人承担下来的气度。在第一集里,梯金斯自己说自己是个保守主义者,更适合生活的年代是十八世纪,后面的几集他都在用行动证明这一点。他为朋友两肋插刀,借钱给朋友不需要还,为朋友安慰其惊慌失措的情妇招致“共享情妇”的流言也不解释;他明知道西尔维娅在他之外有人,也不确定西尔维娅怀的孩子是不是自己的,但对方提出结婚,他就挺身承担并不一定属于自己的责任;他失望于父亲对自己的不信任,就放弃祖业的继承权和遗产,宁可过清贫的生活。
  可惜他所生活的时代已经不再是骑士时代,人们人前一套、背后一套。表面上维护着一夫一妻的神圣,热衷于捉他人的奸情,私底下却个个有情夫情妇。伊迪丝是他们的代表——在他人面前表演爱着疯丈夫的圣女,背地里早与麦克马斯特有了奸情,而在同时,她还在无中生有地指责着梯金斯与瓦伦汀的私情,丝毫不顾后两者都曾为保护她尽心竭力,甚至牺牲了自己的声名。
  洁身自好的梯金斯、正直隐忍的梯金斯,后来竟然成了大英帝国最声名狼藉的人,简直找不到比这更荒谬的事了。这不仅是一个接一个的误会造成的,更是人们的恶意、人们的以己之猥琐度人造成的——没有人相信他凌晨与瓦伦汀小姐出现在一辆马车上是纯洁的送行,没有人相信他握着伊迪丝的手仅仅是为了同情,人们自己都太脏了,他们不相信还有干净的人。因为造假而被他鄙视的同事、因为求爱不得而嫉妒他的情敌、因为被他维护了体面而由羞转恨的朋友……他们都成了诋毁他的人,都成了编排他的人,他们恨他的正直恨他的高贵恨他不肯同流合污,只有用唾沫把他说烂,心里才能安。
  这个剧,写的是梯金斯这样的人的穷途末路,是他所秉持的那种价值观的穷途末路。Parade's End,应该是“荣誉的终结”,是骑士精神的终结,这才是这部剧在讲的东西。
  

 短评

Sylvia相比唐顿庄园的三位小姐而言 确实更具贵族韵味 男主让华生演似乎比让卷卷福演更好?小三演员选得也失败 和Sylvia比起来 完全无魅力可言(软倒是够软的)第四集时S闯军营一段明明已经可以看出是真爱 为何最后砍树了剧情竟发展为不可忍呢?到底逆转还是需要合适理由 不过 总算还是有些漂亮台词的

7分钟前
  • 文泽尔
  • 还行

第一集好猎奇!!!

10分钟前
  • SallyViolet
  • 推荐

结局太虐以至于看了唐家屯S3E01才恢复一点(大哭。S和C的故事让我无可抑制想到《面纱》,相较之下Walter和Kitty何其幸运,他们获得了独立的时空来面对和倾听。C和S之间最初也最致命的阻碍是沟通的无效,V的出现过于及时和残酷,由此裂痕变成鸿沟,命运没有给他们再度相爱的可能。

13分钟前
  • 停云
  • 推荐

要不是缺爷和短头发美妞,肯定看不下去,不知道要讲什么,所有人都很莫名。不过一如BBC年代剧的传统,场景景致,时代感把握得很好。缺爷的古典绅士憋屈样好可爱。

14分钟前
  • 三三
  • 推荐

英剧说话说一半的风格,加上繁杂的历史背景,这部片子稍稍有些难懂。但是仔细琢磨又不失为一部好剧——放下一切繁华与虚荣的爱情会有一个美好结局。

19分钟前
  • 锦瑟无端
  • 推荐

Tietjens的道德感与爱情就像格诺比之树和老宅,终有一日其中一个会先倒下…如果至死他捍卫的都是他的道德观…我只能说他是个伟大的悲剧人物。【没看过原著,照目前情况看来,只能说到这份上】场景美,配乐佳,叙事方式很合我意。不和唐家屯比。最后请允许我拿套大英百科全书拍死Sylvia。

23分钟前
  • 有只浣熊叫小白
  • 力荐

S一直会是S,V总有一天不是V。

28分钟前
  • 小云仙
  • 推荐

那长长的一夜马车赶路,什么也没有发生的浪漫,足够回味一生。拂晓时分的雾那么美,雾中差一点完成的吻那么美,橘红的晨光从身后淡淡映在他们脸上是那么美。等待来得那么漫长,五年一晃而过,最初那一眼,浓雾那一夜,终究无法忘怀,越抑制越深刻。有些爱跑赢了时间,最后他们在一起了,但于S太不忍。

31分钟前
  • 时以星
  • 推荐

这种片其实就是琼瑶剧,要琼到精致瑶得有趣,那就好看了。Chris和Sylvia各有讨厌。虽然演员们都很活泛,也营造出了喜剧转悲剧转喜剧该有的调子,奈何剧情还嫌琼瑶得不上档次。缺爷的颜总是在惊为天人和丑得骇人之间切换自如,实在叫吾辈目眩神迷。MS其颜正的程度总是跟角色的智商成正比……

33分钟前
  • 小斑
  • 还行

初步判断,是一个傲娇妹跟一个纯爷们抢另一个傲娇妹的故事。我错了,其实是一个傲娇妹为了另一个傲娇妹变成纯爷们的故事。最后一集果然还是让我骂娘了,不评星是个好习惯。

36分钟前
  • 枻越蓝
  • 还行

雾霭里的漫长旅途,黑夜,诗歌,夜莺,歌唱,大概谁都会动心吧。

39分钟前
  • 好无聊吖小明
  • 推荐

卷福又演了个好角色~~

41分钟前
  • 西西弗斯的石头
  • 力荐

结局简直跟前四集没关系 ╧═╧ 就算最后是真爱,V和S在观众心里的角力也该势均力敌一些吧,演员选得真失败。顺便吐槽不喜欢V的眼影。|| 想回去旧秩序是多少代人的悲伤之源。

42分钟前
  • water
  • 还行

她问他那个女人是你的情妇吗,她拿着他的支票满眼泪光地望着他。其实一开始他就不懂她,不懂得这个女人的放纵和内敛,不懂得自己为什么在她面前毫无招架之力。她哭着说,你让我无法忍耐,然后轻易地拭去眼角泪光。在那一刻,他仍是茫然的表情,而我已经爱上这个女人。

44分钟前
  • 萤火虫子
  • 推荐

之前没看下去,今天剧荒~没想到竟非常上道~结局不好,既没尊重原著也没有顺应民情

49分钟前
  • claire
  • 推荐

消除了一切看戏前的耽忧。节奏明快,事件清晰,表演鲜活,人物丰满,镜头唯美。服了。

51分钟前
  • 沙莫
  • 力荐

对结局忍无可忍了 我就当只有四集好了 不论是不是演员塑造的好不好 或者本身改变后的剧本里W确实戏份不够让人没有感觉 但是但是这个结局好讨厌!!!!!!!!!!!!!!!!!!!!!!!!!!!!!!!

56分钟前
  • Sash
  • 推荐

历史部分没带入感,感情戏表现又显莫名做作。翻译原因?或是不理解保守时代克制的表白方式?反而更喜欢S这个角色,人物饱满,对无聊生活充满厌恶、容貌和地位又难改优越感、需要爱、不懂爱、对比后发现C的优点后才开始学会求而不得痛苦的爱。E也不错,唯独C、V无感,一个压抑死硬派一个激进天真派。

60分钟前
  • 蒋乜乜
  • 还行

我现在倒是越来越喜欢RH的Sylvia,不过因为对那个时代的大背景和一些细节不太了解,所有有的地方把握不到重点。

1小时前
  • R
  • 推荐

毫不犹豫的五星。真美。英伦标配。雾中的那一幕让我又相信爱情了。

1小时前
  • sude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