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驮天:东京奥运的故事

47集全

主演:阿部隆史,中村勘九郎,绫濑遥,生田斗真,杉咲花,永山绚斗,胜地凉,竹野内丰,中村狮童,夏洛特·凯特·福克斯,古馆宽治,泷正则,杉本哲太,大竹忍,役所广司,北野武,桥本爱,山本美月,满岛真之介,川荣李奈,荒川良良,小泉今日子 Ky?ko Koizumi

类型:日剧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19

 剧照

韦驮天:东京奥运的故事 剧照 NO.1韦驮天:东京奥运的故事 剧照 NO.2韦驮天:东京奥运的故事 剧照 NO.3韦驮天:东京奥运的故事 剧照 NO.4韦驮天:东京奥运的故事 剧照 NO.5韦驮天:东京奥运的故事 剧照 NO.6韦驮天:东京奥运的故事 剧照 NO.13韦驮天:东京奥运的故事 剧照 NO.14韦驮天:东京奥运的故事 剧照 NO.15韦驮天:东京奥运的故事 剧照 NO.16韦驮天:东京奥运的故事 剧照 NO.17韦驮天:东京奥运的故事 剧照 NO.18韦驮天:东京奥运的故事 剧照 NO.19韦驮天:东京奥运的故事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奥运版的《坂上之云》

去年的这部给东京奥运会献礼的大河剧,本以为会是应付公事般的敷衍,没想到却拍成了近十年间最好的一部大河剧。本剧不仅在质量上是《坂上之云》后最优秀的一部大河剧,同时无论是在所传递的情感或是叙事结构上,都与《坂上之云》极其相似。

《坂上之云》是NHK十年前拍的一部特别剧,讲诉日本如何从明治维新时的小国,通过两场战争,成为世界上不可忽视的力量。本剧则是从奥运的角度,去讲诉从日本首次参加奥运,到两次成功申办的过程中,日本从不被世界认可,到逐渐被认可的过程。相比战争中难以避免的民族主义,奥运会所承载的民族主义更加温和,编剧也有更多的空间去描写,而不用担心高涨的民族主义被解读为军国主义。

不同于传统的大河剧,以人物为核心,去讲诉其人生不同阶段的历史事件,这种模式会因为每个人物都不可避免的有着人生中的低谷,而面临无故事可写的尴尬境况,16年的《真田丸》和19年的《西乡殿》都有着各自的改进方法,但也都存在着各自的问题。但是这部不再以人物为核心,而是以事件为核心,虽然最终仍然要通过核心人物去完成叙事,但人物的低谷,以及与事件无关的经历可以完全剔除,保证了叙事的完整性,也避免了之前部分经历无内容可写只能瞎编的情况发生。因为本剧的讲诉的事件周期更长,相比《坂上之云》选取了同期的3个人物来去完成叙事,本剧则选取了两个不同时期的人物去完成叙事:一个是第一次代表日本参加奥运会的金栗四三,一个是为日本第一个举办奥运会而鞠躬尽瘁的田畑政治,两人之间通过日本柔道之父嘉纳治五郎来串联。

而从所传递的情感上来看,前后两位主角的设置,也恰好代表了日本当时在国际上所处于的不同地位,也代表了日本国内对奥运会的认识过程。前期的金栗四三只是一个单打独斗的马拉松运动员,通过自己在赛场上的努力获取同行及观众的对自己的认可。而后期的田畑政治作为一个游泳领队与记者,可以带着一批运动员在赛场上证明日本的实力,获得美国民众对日本的尊重,并且让着在美日侨同样因此获得了认可。日本的第一次靠着“作弊“在质疑中获得1940年的举办权,但此时民众与政府均不表示支持,而到了1960年的奥运会,不仅举办权拿下的光明正大,国内也是一片支持的声音。田畑政治作为此时奥运会的实际策划者,可以靠着举国的支持,来让世界认可日本。

本剧在叙事上由于舍弃了人物的核心,因此可以看到对于日本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游泳队在洛杉矶的大获全胜,1949年第一次申办的成功,1960年承办的各自波折,而没有因为主角在此的参与感的多少而影响这些事件的叙事分量。而每一次的事件,所带来的强烈的民族主义的感情,在一波一波的变得更为强烈,知道最好奥运会的开幕式达到最高潮。本剧还有一大创意,就是在不同事件间的联系,没有通过角色本身的故事来串联,而是通过落语,这一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来串联,非常新鲜,又普及了一次传统文化。

本剧的唯一缺点,就是因为申办奥运会这个事件其实并不那么有趣,所以前期的剧情表现可以说有些无聊,只是到最后,由于之前这些事件一次次在情感上的上升,整个剧的精彩程度在逐渐上升,最终才做到了可能是目前个人看过的所有大河剧中,最喜欢的结局处理。

《坂上之云》以日俄战争结束,开始了日本接下来的一段“辉煌“时光。《韦驮天》以1960年东京奥运会结束,开始了日本接下来的经济高速发展。拍出这种整个国家昂扬向上的状态,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非常羡慕。

PS.本剧的后面几集涉及到了二战,没想到NHK的历史观非常正,大方承认自己在战争中给其他国家带来了惨剧,也没有通过刻意宣扬本国民众的惨状来把自己也放到受害者之列,这种态度我已经不知道上次是在那部日本影视作品里面看到了。

 2 ) 35集

#韦驮天:东京奥运物语# ep35 这集让人心理很不是滋味啊——

日本期待已久的马拉松金牌是1936年柏林奥运会日朝合并后由朝鲜选手获得的,选手在领奖台上才知道会奏国歌升国旗,奏的自然是日本国歌升的自然是日本国旗,显然不可能去展示朝鲜选手国破山河在的内心,于是只能嘻嘻哈哈地说是足袋店老板的胜利。。。

赛前对于1940年奥运会举办城市的投票,中国奥委会代表面对中日关系极其紧张的局面却出于东亚人要帮东亚人的心理把票投给了日本,并说出了“体育与政治无关”的话(非常想了解中国代表的真实想法有这方面的书或纪录片吗),日本成功获得了奥运举办权;结果下一年七七事变爆发,1938年中国代表强烈抗议,长达八年的侵华战争以及二战的全面爆发令这届奥运最终无法召开,这应该是下几集的播放内容了,下周看NHK怎么展示这段历史。

体育和政治无关,不代表奥运会不和政治有关吧。。。

韦驮天不算成功的大河,但意外地让我补了一点奥运知识(虽然我并不喜欢奥运会)。没想到当时日本游泳这么强,能够制霸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

日本代表在投票前的最后一次发言中提到奥运也应该到非洲、大洋洲、亚洲开,但是至今也没有进入非洲。

可能这也是我不喜欢奥运的原因之一。

 3 ) 5天刷剧笔记

前4集时一直时空错乱,到第6集提到了1910年留日学生,妈的一张嘴一口台普,还不如直接说日语算了/没想到快10年了,学生会长还在演学生妹,还从高中生演成了初中生/都演到了犬养毅,也没请安藤樱来客串个角色,倒是请了她老公/31集,获胜后的歇斯底里欢呼狂叫,不愧是你们,奉行体育精神尚武精神的轴心国之一,和希特勒的冲锋队真像……自省又觉得我们确实是大国,但不是强国/35集,去查了王正廷的照片,演员挺还原的,王说体育与政zhi无关,拉图尔让日本申奥组感谢希特勒,怎么可能无关?一切都与政zhi相关,王仕途失败会是由他的理想主义所致么/为什么朝鲜运动员要替日本参奥?那时候已经占领朝鲜了吗?第三帝国主办的奥运会,马拉松,我只能想到那些集中营里为纳粹试鞋整晚奔跑到心脏破裂的劳改犯/41集有德井和安藤樱耶/最后一集,那句吴越同舟开始哭,一路哭到最后,纪录片和电视剧片段交叉剪辑,历时55年的金栗冲线,真是完美的结局。

通过三代人的努力:从收到奥林匹克组委的参与邀请到发出邀请,从接受到给予,一种体育的传承。落语的叙事又是一种古典文化的传承。被送上战场的奥运选手发出的明信片,和平的传承。

最后一集宫九客串出镜,惊喜。

 4 ) 宫九的少年感与奥林匹克故事

今天要尬吹一下宫九最新的大河剧作品《韦驮天》。

按常理说,一部47集的剧刚看到第六集就开始吹是很危险的,剧情刚刚开头,双主演其中一个的故事刚刚开始,另一个几乎完全没有露头,谁都不知道后续的走向,“凤头”都没看全乎,有没有“猪肚”和“豹尾”更是谁也说不好了。不过,一方面说起宫九我还真的有这个自信,另一方面也是想尽早推荐给大家一起追,大家一起享受看着一个剧每周一集从小到大的快感,此外还有一点点私心:如果追的人多了,字幕组能每周早点放资源出来,就更好了。

《韦驮天》的题材在日本算是主旋律。2020年是东京奥运会,这部剧讲了日本从1912年首次参加奥运会到1964年首次主办奥运会的故事,双主角之一是1912年参加奥运会的马拉松选手金栗四三,之二是促成申办1964年奥运会的体育界人士田畑政治,剧情由落语家古今亭志生的落语(可以理解为日本的评书或单口相声)串联起来。前六集的剧情主要集中在金栗四三这里,讲他从熊本农村一路考上大学,因为自幼家穷跑步上学而意外练就了一双飞毛腿,到了东京的大学因为能跑而在奥运会预选赛中一鸣惊人——到现在就只讲到了这里。根据史实,金栗四三后来参加了奥运会,但没能在马拉松赛事中完赛,不过这就是后边的故事了。

如果只看上一段描述,这个剧似乎就是个平淡无奇的奥运主题日本主旋律片儿,但一经看下去就会发现远不仅于此。宫九在日本编剧中算是有名的埋梗大师或者说包袱王,最擅长的就是在剧集的前半部分埋下看上去再自然不过的伏笔,然后在后面的剧集猝不及防地抖包袱,即使只是前六集,也有不少经过铺陈后的包袱,抖开时让人会心一笑。演员方面,串联全戏的落语家古今亭志生由北野武扮演,这老爷子比起《虎与龙》当中的西田敏行而言不那么大智若愚,而是随时流露着老顽童的狡黠和滑稽(我现在每次看见这大爷第一反应都是“看,我的保时捷!”那段子),对于调和这部剧的正剧氛围恰到好处。

更为重要的是,在这部剧中,宫九用自己的“少年感”重新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在搞笑之上,宫九的编剧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少年感”——主角虽不一定年轻,但每一部戏里的主角都必然有一个(大部分是自找的)人生课题,并且在剧集结束的时候会有所成长。这里的成长可能是勇于承认错误(《自恋刑警》中的理惠),可能是决心改邪归正(《虎与龙》中的小虎),可能是突破了一下自己(《曼哈顿爱情故事》中的店长),也可能就是通俗意义上的“成为了更好的自己”(《海女》中的小秋)。大部分的成长都伴随着中二和搞笑,但最终的走向永远是热血的。在宫九的大部分剧集当中,剧情有好有坏(《监狱的公主大人》论剧情就有点崩),但这种少年感都会作为灵魂出现。

我在看过《韦驮天》第一集之后,给出的评价是“宫九永远的少年感太适合奥运会这种热血题材了”,当时的想法只是把少年感和热血结合在了一起。再看过几集之后,我领悟到,宫九的野心并不止于这种带一点附会意义的“结合”,而是用少年感重新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

拆一位埋梗大师的包袱总是一件不讨好的事,因为十有八九会猜错,但我还是斗胆说几句。看过前六集之后,尽管这部剧里代表奥林匹克精神的无疑会是两位主角——一位亲自参与,一位尽力促成,但全剧应该还有第三位灵魂人物,就是北野武扮演的落语家。在1912奥运会的时候,落语家是个混迹红灯区的小混混儿,到处欠债被人追打,听过一段落语之后决心拜落语大家圆生为师;到了1964奥运会,落语家自己成为了东京的头牌,NHK放送主打,年轻才俊登门拜师。从剧本安排上看,落语家在任何一集的出场都超不过五分钟,他的成长故事在任何一集都不会是主题,但通观全剧,落语家的成长历程在时间上恰好涵盖了从1912年到1964年的整个时间段,47集的剧集肯定会把他的成长故事也交代清楚,这应该会成为不断铺梗、不断出包袱的第三条线。

这种“成长”代表了宫九对奥林匹克精神的解读。“更高、更快、更强”看上去是体育界人士的业务追求,而本剧主人公们前进的动力并不仅限于此,即使运动员金栗四三,在前六集中对于运动的探索也初级得可笑:“赛前排便。放弃草鞋。”这些赛后总结的经验之谈和田径选手的提高成绩并不沾边,更像是乡巴佬进城为了避免露怯的小贴士。在前六集中,马拉松选手金栗四三进步的动力在绝大多数时候都并不是提高自己的竞赛成绩,而是一种概括的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于个体极限的探索,一路从熊本乡下跑到小学、跑到高中、跑到大学、再一不小心跑进了奥运会预选赛。他实现了“更快”,但并非以此为初衷。

这也是宫九的高明之处,我相信,在这部剧集结束时,无论金栗、落语家还是那个方便面头的文弱同学,绝大部分人都会获得自己的成长,这种成长都会与奥林匹克的精神所暗合,他们都可以到达“更高、更快、更强”的彼岸,但起初并非以此为目的或理念。在到达奥林匹克精神的路上,宫九的主人公并非被其引领,而是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殊途同归。

所以说这会是一部不同寻常的奥运宣传片。

最后说句题外话,个人猜想,对于中国观众而言,本剧还会有一个看点就是宫九怎样处理二战的历史。从前六集来看宫九的写法挺大方,第一集就摆出了镇压义和团的八国联军合影:“我们是最矮的那个!奥运会没戏的!”(你怎不说我们还是被镇压的那个呢)从这个细节大概可以判断出来宫九并没有把“中国人民的感情”当回事儿(不含贬义),也正因为此,我相信他后面对于二战的解读会比较有代表性,我个人对此很好奇。

最后的最后,十分感谢字幕组,加油更新啊!

 5 ) 剧末的小结

一年以来的中二与热血,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

(短评不够写,就在这里简单写写)

1 不仅是日本的奥运故事,也是日本体育的萌芽发故事。

① 《富久》串起了金栗、小松胜、五りん的奔跑故事。从还没有现代体育意识的荒地中慢慢跑到世界面前,并且把奥运会办到了家门口,不被理解的目光变为万众雀跃的欢呼。感谢宫九用落语串起了全剧的众多线索,在最后一集中再次做了回顾。

② 大力夸赞剧中对于女性体育发展的描绘,在前半部シマさん、网球少女、人见绢枝、前畑秀子还有后半部的女子排球,真的是太精彩了!女子逐渐挣脱拘束、自由享受运动与汗水的快乐,真的太振奋了!

2 值得思考的是,体育和政治真的分离吗?取胜的孙基祯和南昇龙看着日本国旗升起。王正廷果真投票给日本吗?(没有出处佐证这一点)印尼和朝鲜退出1964奥运会。从日本把战火烧到了中国,到在冲绳升起日本国旗还需要看美国脸色,在这些情境下说出“奥运会是和平的盛会”的日本实在是讽刺之至。听到最后最后一集运动员出场的“万岁”呼声心中仍然有不舒服,与出兵当日的“万岁”呼声遥相呼应,是想要表达,日本作为战争的受害者已经走出了伤痛?日本对战争的反思不过如是,只能借由剧集中间足袋店老板的话草草圆过去罢了。

 6 ) 四三终于圆梦了

来日本的时候算的正好,我就住在文京区当年四三练习跑步的路线上,奥运会正常举办的话,说不定就可以在就能在自家楼下看到圣火接力。因为奥运延期这事成了我永远的遗憾。但看到了这条新闻,我终于放下了。

2020东京奥运会金栗四三的演员中村勘九郎作为开幕式前圣火接力的最后一棒,剃了和尚头穿着足袋,点燃了圣火台。

“时隔”57年,和嘉纳老师的约定,终于实现了。

还做了天狗俱乐部的pose

 短评

有些人学了个“主旋律”又到处瞎用,就评第二集奶遥讲的话,这部剧跟主旋律搭不上半毛钱关系

8分钟前
  • 洋喵呜
  • 力荐

确实蛮晨间的打光和演法 人家没说错啊 大家都好用力的大喊大叫表情夸张的喜与悲 役所广司我心 森山未来我爱 这帮83左右的我觉得他才是踏踏实实演戏的好戏之人 顺便神木隆之介的下棋之后我看他演啥都觉得演超好

10分钟前
  • (ꈍ ʚ ꈍ)
  • 还行

热评那位拿“晨间剧”来评价刚开播的《韦驮天》多少有点不妥吧?宫九代表作岂止只有一部《海女》?宫九的许多作品里虽然夹杂着荒诞,恶搞甚至有一些日式“无厘头”但是绝大多数的故事均已先“反讽”后“励志”为主!宫九是那种极其擅长抓住故事主题的编剧,而且短篇长篇全都擅长,写过晨间剧《海女》也写过午间剧《吾辈是主妇》,都是代表作。而他故事里的荒诞与搞笑的故事情节也是为了衬托最后的情怀与感动。

11分钟前
  • 黄道吉日
  • 推荐

良心剧,推荐

16分钟前
  • Emilio
  • 力荐

为了宫九来看人家的爱国教育…………

17分钟前
  • 繁花将尽
  • 力荐

一年份的宫九!!海女卡司太幸福!!

22分钟前
  • 先出犄角后出头
  • 力荐

先打四颗星。第一集还不错。

27分钟前
  • 推荐

前后十年可能是拍不出比这好看的大河了。精细的结构,华丽到近乎炫技的剧本,宫九玩到炉火纯青的平行进行(主线&落语),所有的线都收回。“我们日本人在亚洲做了恶,必须做点有趣的事情才行”,“奥运会是为了激励一代的年轻人才办的”,“奥运会是和平的盛典”,太王道了,太理想主义了,对于现实来说太激进了,剧本的自由度太罕见了。收视确实不行可能也是这样过于激进的原因吧,不容易,真的不容易。

31分钟前
  • 力荐

贼鸡儿好看!咋就没太多人关注呢?令和真是不行。

35分钟前
  • 石丰硕
  • 力荐

宫九回春了,又是落语圈的合家欢,海女卡司再聚首,初话场景串联就有虎与龙既视感丨E6的剧情编织真的精妙,从30分左右开始,明治时期四三在羽田练习转场到昭和代表团回归,又设置挪移蜗行的车和足袋捷跑的老人在芝与日本桥两点相会,落语家更是用串联起两地的《富久》诙谐叙述。无论是马拉松还是落语,皆以双脚积累跬步体悟时间的流逝与距离的缩短所带来的心情变际,最终实现向目标迈进的过程,所以四三才会以“绝品”相评。至于两人是否曾在日本桥上交会已不重要,历史行进中他们都各自完成了自己的马拉松。丨十里以后的风景是怎样我不知道,但我想让他去看看。

36分钟前
  • 山上风下
  • 力荐

有笑有泪的故事,竞技体育迷会很有共鸣。传承,开拓,伴随着一代一代人之间的不甘与释然,告诉我们现在理所应当的事情是如何一步步进化,最终走到今天。宫九的大河也是绝品啊!

39分钟前
  • 绿衣去2010
  • 力荐

越庞大的叙事结构,越适合宫九操刀,稳地一批。

42分钟前
  • 飞帆
  • 力荐

空前绝后的「近代」大河。尽管放送前期出现了皮埃尔泷事件,收视率持续低迷,也无妨剧集本身的优秀,宫九操刀的脚本更是证明了他依然是日本最顶尖的编剧之一。从第一集就埋下的种种伏笔在情节展开中一一收回伏线,奥运与落语的双线并进互相融合又巧妙编织出不同色彩的瑰丽风景,对于历史中的纷繁群像虽有侧重,但凡出场的角色无一不是轮廓鲜明有血有肉(我永远喜欢阿岛&小松胜😭)。从1912只有两个日本人参赛的斯德哥尔摩,到1932大获全胜的洛杉矶,最后是1964成为主办国的东京,日本用了52年迎来奥运这一“和平的庆典”,期间经历的自然灾害与战争,几代人炽热的眼泪与汗水,仿佛志生「富久」里讲述的,从日本桥跑到浅草再跑到芝,喊着“着火了不要挡路”那样,想要承办奥运的火焰,在金栗四三田畑政治嘉纳治五郎们的心中从未熄灭过。

45分钟前
  • 颜落寒
  • 力荐

非常日式热血了,宫九用落语表现的设定也是巧妙~

50分钟前
  • 贡丸猩猩
  • 推荐

精力善用 自他共栄

52分钟前
  • 喧哗君。
  • 力荐

全员老熟人。很热血,可追可追。

57分钟前
  • zoe
  • 推荐

未来的大河剧恐怕很难再有突破此作的了

60分钟前
  • :)
  • 力荐

被堆卡司的恐怖程度吓到,堪称日本的《建党/国/军伟业》。但主旋律果然还是难出彩,哪怕是宫九的剧本也只能整些“规范的闹剧”,不会追下去了。

1小时前
  • 徐若风
  • 还行

先五星好评一下,前几集超级有趣了,虽然是不熟悉的时期但是一点都不影响观感而且挪不开眼睛,中村勘九郎太萌了~~

1小时前
  • 猫小蓟
  • 力荐

好看,喜欢这个节奏,尤其是bgm ,虽然是为了卡司看的,但宫九的戏果然太对我胃口了,后面还有四十多集稳住不要飘。。。。。[不会又是一部叫好不叫座的宫九剧吧]

1小时前
  • 十陆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