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置信

HD中字

主演:尼古拉斯·凯奇,吉娜·格申,妮基·韦兰,费·唐纳薇,伊娃·玛丽,乔纳森·贝克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9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难以置信 剧照 NO.1难以置信 剧照 NO.2难以置信 剧照 NO.3难以置信 剧照 NO.4难以置信 剧照 NO.5难以置信 剧照 NO.6难以置信 剧照 NO.13难以置信 剧照 NO.14难以置信 剧照 NO.15难以置信 剧照 NO.16难以置信 剧照 NO.17难以置信 剧照 NO.18难以置信 剧照 NO.19难以置信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难以置信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少女玛丽·阿德勒(凯特琳·德弗饰演)报警说自己在家中被一名闯入者强奸,但调查人 员以及她身边的人都怀疑这件事的真实性。与此同时,在数百里外,侦探格雷丝·拉斯马森 和卡伦·杜瓦尔(分别由艾美奖获得者托妮·科莱特和梅里特·韦弗饰演)在调查两起非常 相似的强奸案时相遇,她们合力追捕这名潜藏的连环强奸犯。   《难以置信》改编自 The Marshall Project 和 ProPublica 出版的普利策奖获奖文章《令人难以置信的强奸事件(An Unbelievable Story of Rape)》(作者是 T·克里斯琴·米勒和肯·阿姆斯特朗),以及美国生活(This American Life)广播剧集《Anatomy of Doubt》。本剧由荣获奥斯卡提名的苏珊娜·格兰特 和丽莎·查罗登科执导,讲述了难以言表的创伤、坚定的决心和惊人的适应能力。   本剧...使命2005混沌理论2008真探2022夺命生死咒假如爱有暖意支格阿鲁苏爷爷的肖像画大小笑探谋杀地下老板江南黑煞马克·卡文迪什:永不停歇12把椅子人生之路塞尔福里奇先生第二季她的秘密春暖花又开寻找倾城时光三对鸳鸯一张床时尚复仇记舞跃第一季秋怨一吻倾城爱在咫尺间金牌客服董董恩例外缝冬吾肤念念爱笑种梦室之白蛇传说神探加吉特激战2013末路狂奔国语版小猴当家世界属于你中产家庭第一季对我来说非常珍贵的你神圣骗局无人机战场拉比特探长第一季洛神(1955)花落花开抉择2023绝命酒店舞女1951

 长篇影评

 1 ) 最重要的人们

“每个人的自我保护机制不同,有些人靠感知记住细节,有些人靠屏蔽这些细节。”——我们不应该去框定被害人的画像。

女警出现后,与男警截然不同的询问被害人的方式让人倍感温暖,但其实我们不应该理所当然的认为女性在这类事件当中有更多的同理心,毕竟玛丽的最后一任养母——自己曾经也遭遇过性侵的女性角色,是第一个质疑玛丽编造的人;而在另一部改编自真实事件的电影《相信我:被诱拐的丽莎·麦克维》(Believe Me : The Abduction of Lisa McVey)中,也是在几乎没有任何证据、被害小女孩被指责为‘问题小孩’时,从始至终都相信被害小女孩证言的警探是一位男性。

成为公职人员——警察,医生,老师,社工…就是应该除了具备专业水平,还要筛选出真正具有同理心的人。

他们的工作应该不限于完成冷冰冰的规章制度流程,因为他们的决定和看法往往是能改变另一个人的人生的。纪录片《盖布瑞案:消逝的小生命》(The Trials of Gabriel Fernandez)中,将小生命推向终结的隐形杀手们就是:不负责任的社工、敷衍了事的巡逻警、没有认真追究的老师…

这些职业之所以神圣,是因为只要当他们恪尽职守,社会中的弱小个体才会有所依靠和信赖。

 2 ) 真实案件的小细节-他加密的harddrive依旧没被解开

美国疫情拖拖沓沓太久了,疫情开始的时候刚分手,现在快单身一年,为了缓解对感情生活的美好幻想,决定连续看一些带我会现实打击恋爱闹安抚性需求的剧。于是昨天刷了《前程似锦的女孩》之后抑郁到心累,今天终于看了这部女人帮助女人的真实故事,有点感触。

聊几个真实事件中的小细节吧。先说重点的,

1。剧最后的那个巨大容量的硬盘是真实存在的,而且直到今天也没有被破解。两位记者在原著新闻稿的基础上写了本书,我去搜索硬盘结果的时候,发现了

大概意思就是说fbi的各种牛逼码农努力过后,还是没能破解,这哥们儿已经要把牢底坐穿,是什么原因让他到现在也不愿意说出密码?案件的地区起诉法官到现在,偶尔在山上跑步的时候,还会想到那个硬盘。。。啊,真的好想知道啊

2。 科罗拉多第一个受害的女学生,学校应该是colorado school of mines。

这所学校是非常专业的搞地质勘探,工程学方面很厉害的专业院校,就在golden的一个大山边上。依山傍水。受害人是学engineer的女学生,所以后来记清楚细节这一点也反映了谨慎的工科思维。

3。 Marie 看了剧并分享了自己的评价,现在是一名有两个孩子的卡车司机

the marshall project-最初披露这个案子的文章作者们跟她一直保持着联系,并在推特上分享了一些她对这部剧的评价。

重点的几个有

1)她很喜欢,觉得剧情描写很到位,尤其是第一集里警察逼供的场景

2)她看完之后推荐给两个寄养家庭的母亲。这件事情过后她原谅了她们并一直保持联系,她告诉她们这部剧并没有妖魔化她们两个的形象,并推荐她们也看(啊真的是小仙女一样善良好么)

3)她看到科罗拉多的破案过程,更坚定了自己当时的想法 - 她们两个是我的守护天使

4)看到最后一集凶手被抓到,她终于和这件事释怀,迎来了自己的closure

4。两位女警官低调朴实的linkedin profile!

我因为跟她们有common 3rd connection -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意思。。去翻了一脸两个人的领英账户。非常简朴,好想上去给她们endorse一下姐姐你真棒呀!

(图侵删)

Karen Duvell的真身

Grace Rasmussen的真身,更低调

科罗拉多跟华盛顿两个州都非常都户外,山多景美,民主党占主力,科技公司飞速发展,但最近的很多大案 - 从科罗拉多的男子为了情人杀害妻子女儿(American Murder: The Family Next Door),到同样横跨华盛顿和科罗拉多的帅气连环杀人ted bundy案,都让我有点不寒而栗,一边看着我的玻璃门(我经常不锁门)一遍心惊胆战,看完就去网上搜怎么样能防止入侵者。

我想这部剧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结尾时候主题凸显的“女人是可以帮助女人的” - 类似我们常说的“姐姐来了”。从神志清醒记得凶手的冷静女学生,到两位男性主导职业里的女侦探。在杀妻案里,案件的重要线索,也是一天没喝闺蜜联系上的被杀女主好友,坚持要警方继续坚持调查,并研究丈夫的动机。

我刚来美上学有次喝多差点被qj,对方就是退役军人。我感叹自己醒过来及时很快跑掉了,没有事情发生,也担心作为国际学生影响到他毕业会被报复,就什么都没说。是我同样是留学生的印度小姐姐去学校汇报,最后他才收到了警告处理。那个人好像还生活在我所在的这个城市,晚上走路,但凡看到独自的男生,我就不由自主地开始一路小跑。

愿我们,都终将治好自己的伤吧。

记得常常联系你的女朋友们,记得还是要坚信会有其他女孩子在努力工作,为了让我们得到公正,安全,和尊重。有机会,记得向或远或近的她们打个电话说句感谢吧,这样她们一个个为了我们不眠不休的夜晚里,错过哄孩子入睡的时候,报案到一半被男人怀疑的时候,也许有多一点坚持下去的动力。

可能会迟,可能你一时会看不到,但姐姐妹妹们,一直都在。

 3 ) 恶魔在人间,幸好还有天使守护

一个18岁的女孩报案说自己遭到持刀强奸 此后她又声称一切都是她编造的 一段难以置信的故事就此开始

2009年3月12日,年仅18岁的女孩Marie站在林恩伍德地方法院(Lynnwood Municipal Court)的被告席上,除了公派律师无人陪伴。她被指控谎报案情,面临最高一年拘禁的惩罚。为了让缠绕了七个多月的噩梦尽快翻篇,Marie接受律师的建议签署了认罪协议,选择接受心理咨询和缓刑监督,并向法庭支付500美元的罚金

两年半以后,当初向Marie提起指控的林恩伍德警察局在西雅图南部找到了她。他们告诉Marie罪犯已落网,法庭撤销了她的犯罪记录。然后将装有500美元退款的信封交到了Marie手上。一时间Marie几乎崩溃——震惊解脱愤怒,各种情绪交织在了一起。

以上这段情节出自2016年荣获普利策奖解释性报道奖的调查报道《一桩难以置信的强奸案》(An Unbelievable Story of Rape),同时也是雨尘要在这里安利的豆瓣9.3分Netflix高分美剧《难以置信》中的两段剧情。

这部由真实事件改编而来的八集短剧,以其细腻而写实的叙事手法,还原了美国十年前令人难以置信的连环强奸案的始末。案件中诸多细节的真实再现给观众带来了虚构刑侦影视无法比拟的共情体验。而现实社会中犯罪分子的狡诈和残酷以及刑侦警探的办案推理过程甚至比悬疑推理小说作家笔下的情节更加复诡秘和复杂。

雨尘并不想过多描述剧情,离奇的情节固然是这部剧集备受赞誉的原因之一,但剧集本身还有更多值得被介绍的优秀特质。

看完《难以置信》后的第一时间,雨尘找到了它的出处原文《一桩难以置信的强奸案》——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以查看阅读。读完这篇以双线叙事的调查报告,雨尘惊讶地发现,剧集对事实细节的还原度竟然这么高。制作团队在角色塑造和剧情编排上做到了最大程度的克制,除了为保护当事人的隐私而改变了被害人的体貌特征,人物性格和大量细枝末节的情节都在文本中有据可查。

比如2008年Marie遭到强奸后发生的故事,剧情中Marie在警察的威逼诱导下多次推翻自己的笔录,其中声称自己把梦境当做现实试图接受测谎而又放弃等等,都是文章中真实的记载。Marie被指撒谎后遭到朋友排挤被网络实名公开遭到谩骂感受到养父母的芥蒂也有文字体现。

而警方的调查过程也没有刻意制造更多曲折的悬念,剧情真实还原了现实办案过程的艰辛和难堪。剧情中女警探Karen Duvall小心翼翼地用棉签在26岁的受害者脸上提取可能留存的DNA痕迹正是她的人物原型Stacy Galbraith警探所做过的动作。而她命令警员继续搜寻不得休息的情节也有原文记载。

剧集中两位女警探的原型Stacy Galbraith警探(左)和Edna Hendershot中士(右)

不要认为依托现实的剧本创作会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恰恰相反的是,要让平铺直叙的生活在剧集中呈现足以扣人心弦的起承转合却又不加以过多虚构,这需要极强的创作功力。

比如令雨尘在豆瓣上直呼“五星高开”的第一集,剧情以Marie遭到强奸后报案为起点,经过一遍又一遍的案情询问和调查,又在警察的引导下反复推翻口供,周围亲朋好友也对她从同情和安抚转变为指责和排挤。在遭受了一系列创伤以后,剧情以文本中一段明确记载的Marie企图自杀的经历作为第一集的收尾,形成了一个颇有悬念的高潮结局。

这样的叙事节奏对任何虚构的记叙作品都堪称完美,而《难以置信》中几乎所有情节都有据可查,这得益于编剧对文本细节的敏锐捕捉。额外吐槽一下,我们的国产电视剧中,除了单元剧几乎罕有照顾到每一集自身叙事节奏变化的作品。集与集之间的切割更像是时长所限随意裁剪的结果。

第一集的结尾Marie爬上大桥面对湍急的河流企图自杀

即使面对最能吸引观众的刑侦推理,剧情也丝毫没有迎合推理爱好者们喜闻乐见的规律。有朋友问过雨尘,真凶是否是前三集出现过的角色。事实上,《难以置信》并没有去营造虚构推理作品中的基本规律,而是原原本本地让观众跟随警探面临现实中的刑侦压力。

大概是因为未知的现实才是最高级的悬疑,即使剧情毫无掩饰地呈现出一系列几乎无用的线索错误的怀疑方向,作为观众也能够沉浸在与警探共同思索的共情体验中,根本不会觉得被剧情愚弄。

后视镜损坏的白色马自达卡车、被盗走的粉红色相机、现场提取到仅有的七八个细胞、被害人目击到的蓝色背包、疑犯小腿上的胎记和可能的军人背景、阿迪达斯ZX700鞋印……一系列看似希望渺茫的线索最终都成为警方找到犯罪嫌疑人并最终定罪的关键证据。而这些都不是剧作者的创造,而是真实案件中确切的记载。

现实案件中展示的部分证据

然而剧集还是对现实的残酷有所保留,现实中犯下至少28起强奸重罪的Marc O'Leary展现出比剧集里的Christopher McCarthy更加冷血变态的一面。在被定罪后的一次警方采访中,O'Leary详细描述了他的作案过程。当他讲述强奸一名老年受害者的感受时,他表示“就像刚吃完感恩节晚餐(It was like I'd just eaten Thanksgiving dinner)”。

从2008年8月11日Marie遭到强奸并报案,直到2011年2月13日警方掌握了足够的证据后对O'Leary实施抓捕和搜查,900多天里在华盛顿州和科罗拉多州有五起强奸袭击得到了O'Leary的承认。

诚如O'Leary坦诚的那样,如果接到Marie报案的华盛顿州林恩伍德市(Lynnwood Washington)警方可以多重视一些,也许这五名受害者将会幸免于难。

连环强奸案的真凶Marc O'Leary,目前被关押在科罗拉多州东北部的一所监狱中

在《一桩难以置信的强奸案》调查报告中,还附有一段受害者Marie自己对案件经过的描述音频。在剧集中,Marie被迫向不同的调查人员重复这段回忆,一次又一次地受到心理伤害,这却为她带去了难以取信的结果法庭的制裁,也是这段现实主义悲剧最令人唏嘘的地方。Marie的回忆令人不忍触碰,但是她表示应该让人们听到她的声音。所以雨尘将这段录音也放在这里,并尝试做了中文翻译。这不是剧集中演员的表演,而是真实的受害者的声音。

点击原文链接可以倾听Marie的原声://mp.weixin.qq.com/s/wZbYkTNBCJnHotnNruX1-Q

警告:以下材料可能会引起不适

I got off the phone and went to sleep. And then...open my eyes and there was somebody in my house. It's very...very scary. He had a knife in his hand and was wearing a mask. And told me to turn around in the bed and face the pillow.And he blindfolded me, gagged me and tied my hands behind my back so that I could't do anything. And he basically raped me and then took pictures of all my parts.I didn't say a word and I just prayed in my head that I would live.
我放下电话睡着了。然后……当我睁开眼睛,发现有个人在我的房子里,这非常……非常可怕。他手里拿着刀,带着面具,让我在床上转过身面向枕头。然后他蒙住了我的眼睛,堵住了我的嘴,把我的手绑在我背后,让我什么也做不了。他强奸了我,并且对我各个部位拍了照片。我什么话都没有说,只是在心中默默祈祷能够活下去。

和剧集中的结局一样,凶徒Marc O'Leary被法院判处327年6个月的监禁,他将在监狱中度过余生。而Marie离开了给她带去惨痛回忆的华盛顿州,取得了商业驾驶执照,谋得了一份长途卡车司机的工作。她结了婚,在2015年10月与丈夫生下了第二个孩子。

2019年9月,怀着艰难而复杂的心情,Marie在哭泣中看完了剧集《难以置信》。她致电最初对事件进行报道的记者之一Ken Armstrong,告诉他剧集拍得“非常棒(excellent)”,她很高兴自己成功地看了下来。Marie还给她两位养母打电话——和剧集中表现的那样,她们对Marie曾有所怀疑,之后都向她道歉,而Marie也早已原谅了她们。Marie鼓励她们都看看这部剧,剧集并没有对她们进行丑化,而是尽可能做到了还原。

对于远在1300多英里外的科罗拉多州悉心办案的两位警探,通过剧集的塑造,Marie对她们的了解也再次得到了加深——

她们就像是我的天使,一直守护着我。”(I felt like they were my guardian angels, looking out for me.)

 4 ) 摧毁性侵受害者的,不一定是性侵本身

2008年,居住在华盛顿州林雾市的少女玛丽报警说自己昨晚半夜被歹徒入室强奸了。警察赶到时,玛丽裹着毯子惊魂未定,而一位男性探员为了查案,并没有顾虑到受害人的感受,已经开始严肃询问起了玛丽性侵细节,比如歹徒是用生殖器还是用手指进行侵犯……

2011年,居住在科罗拉多州戈尔登市的一名女子前几天清晨8点在公寓里遭遇了性侵。犯人持枪,把她绑在床上,威胁她“如果尖叫求救的话就一枪毙了你”,然后在接下来的4个小时里,对她进行了多次性侵。女警探卡伦赶到现场后,先是安抚受害人的情绪,随后把她带到私密的车内,征求她同意后,开始小心询问案件细节……

两起强奸案,相隔三年,受害者面对警察时受到的待遇却大相径庭。这些情节,来自网飞的大热剧集——《难以置信》。该剧根据普利策获奖文章《一桩难以置信的强奸案》改编,拥有超强的纪实性和话题性,一开播就引起热议,目前在豆瓣上拿下了9.2分的高分、在外网IMDB获得了8.7分,国内外都大受好评。

当全世界都不相信你时,你只能选择说谎

《难以置信》从本文开头的少女玛丽报警开始,她蜷缩在沙发上,一名探员进来后,打量了一下案发现场,开始盘问玛丽,语气如同审问犯人一样,面对这个刚刚惨遭强奸的少女,男探员没有丝毫人情味,提出的问题令人相当不适、尴尬。

就算没有经历性侵的女性,面对陌生男性询问性方面的问题,第一反应也会是尴尬难堪、不知所措,更何况是一个敏感脆弱的性侵受害者。接下来,令玛丽更难堪的是,在调查过程中,她被要求一遍遍复述性侵过程、一次次回想细节。随即,她被带到医院接受全方位体检,被要求脱下内裤、裸体拍照,这些都要作为查案的重要证据。

每回忆一遍、复述一次案情,约等于玛丽又回到了那个绝望的、濒死的夜晚,她被歹徒绑起双手、塞住嘴巴、脱下衣服……这些残酷场景,在她脑海中循环播放。警察们可以说这是公事公办,因为这桩强奸案很复杂,现场没有闯入痕迹、没有留下犯人的指纹、DNA,没有物证,为求获得更多线索、尽快结案,只能反复盘问唯一的目击证人玛丽。至于照顾受害人的情绪,这不在他们的业务范围内。

玛丽是个孤儿,亲生父母抛弃了她,从小流连在各个寄养家庭,寄养过程中曾被喂过狗粮、被性虐过,这养成了她敏感、自卑、复杂的性格。好不容易加入了一个孤儿组织,有了免费的辅导员、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公寓,却遭遇了性侵。

更让人难过的是,性侵后玛丽的表现太平常,让养母怀疑这是一个玛丽为了获得关注而编造出来的狼来了事件。而且,玛丽对不同的人复述的案件细节存在差异,再加上养母的怀疑暗示,警察认为需要重新审视案件,他们再次找到玛丽反复盘问,盘问的主题变成了——强奸案到底存不存在?

看到这里,观众会非常愤怒,案件存在疑点,警察不去追求真相,反而去怀疑受害者是不是撒谎? 警察甚至威胁玛丽,如果测谎仪测试没通过,你的免费辅导员、公寓补贴等一切福利都会消失……在恐慌压力之下,玛丽不得不假装“强奸案未曾发生”,市政府控告她“谎报假案”,罚款500美元,强制性定期看心理医生。

就这样,玛丽被归类为说谎成性的问题少女,失去了超市的工作、独立公寓、免费辅导员以及一帮朋友……

警察的质疑、身边人的不信任,使玛丽陷入崩溃。有时候,对性侵受害者伤害最大的不仅仅是性侵本身,而是社会舆论对他们的二次伤害。这让人想起同样是讲述性侵的一部1988年的老片《暴劫梨花》,朱迪·福斯特饰演的莎拉在酒吧被人强暴,酒吧里那么多男人,没有一个人上前去制止,反而一个轮着一个加入其中……事发后,莎拉去报案维权,却遭受到了社会舆论的指责,说她事发当天穿衣暴露、举止轻浮,这是社会舆论惯有的“荡妇羞辱”。

每次发生类似案件,社会的一贯做法先是询问受害者“是否穿衣举止有问题、是否晚归、是否喝了酒、是否在夜店”,这些“受害者有罪论”会让受害者不敢大胆发声,觉得被强暴是一件羞耻的事,甚至去反省自己。于是,玛丽受到质疑后,她觉得屈辱,不敢坚定指证案件。

玛丽只能对心理医生说出真相,在面对心理医生的问题“如果下次再被误解的话会怎么办?”,玛丽说出了压抑心底的话,“如果可以,我会一开始就选择说谎,没有人值得信任,我只能靠自己。”在一个应该对明天充满期待的年纪,却遭遇了难以言说的侵犯、背叛,被摧毁了心中的全部信念。她的人生,从此脱轨。

想象美好的事情正在发生

时隔三年后,科罗拉多州的戈登市发生了一起强奸案,一名大学生在公寓内被绑架,歹徒进行了长达4个小时的性侵,现场没有留下指纹、DNA等一切作案证据。

女警探卡伦着手调查案件,在调查案件的过程中她从另一名女警探格蕾丝处知道了另一起相似的强奸案,同样的作案套路、同样的没有留下痕迹,手法娴熟,卡伦和格蕾丝得出了一致的结论:这是连环强奸案。

不同于上文中男警察的冷酷无情办案手法,两名女警探面对受害者时更有共情心,卡伦会温柔地问受害者“Are you OK?”两人为了查案,24小时待命,费心寻找突破口,翻阅了过去五年的相关案宗,抖露出了体制内的系列黑料,一度把线索找到男警察身上,格蕾丝不惜唆使同是警察的丈夫去违规调取同行档案。

两位女警的出现,让原本压抑的剧情有了一点起色、恢复了希望。她们能真正站在受害者的角度查案,她们明白,在旁观者看来几小时的性侵,对受害者来说却是一生的噩梦。就如同剧集里的几位女性,她们从此不再信任他人、不敢养成任何一种习惯、每次睡前都要强迫症地反复检查门窗开关……性侵记忆就像卡在脑壳中取不出来的弹片,伴随受害者一生。

幸好,卡伦和格蕾丝最后侦破了案件,罪犯在这几年间犯下了30起强奸案,拍下了75G的照片、视频,照片中,有玛丽。

三年后,玛丽终于被证清白,她收到了市政府退还的500美元,拿着500美元的支票,她看了又看,做了一个决定——找律师起诉市政府。

她说,“我这辈子一直都这样,给我什么就拿着……但这件事让我觉得,也许这一次,光这样还不够。”

律师眼中一亮,“当你决定不再给你什么就拿着,你知道会怎么样吗?你会得到更多。”

这一段台词,值得反复咀嚼,玛丽成长了,不再怯弱,拥有了“我的地盘我做主”的勇气,她要让伤害过她的人知道,她不是那么好打发的。最终,她得到了市政府15万美金的赔偿,这些钱足以让她换一个地方重新开始。

如果没有两位女警的努力,玛丽的人生可能会坠入深渊,就如同两年前曾经引起轩然大波的“林奕含自杀事件”。作家林奕含中学时期曾被补习班老师诱奸,自此患上了重度抑郁,这位老师至今逍遥法外。多年后她把这段经历写成了自传体小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小说出版后,林奕含接受采访称“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屠杀是房思琪式的强暴”,大家觉得她小题大做,她这个比喻还被某公知嘲笑了。

我们不是林奕含,无法得知她在少女时期被诱奸之后,这十多年来内心经历了怎样的天人交战。她和性侵回忆对抗、和抑郁症斡旋,无数次觉得自己身体很脏,无数次在自杀边缘徘徊……林奕含跨不过去这个坎,还是自杀了。生前时,除了心理医生,没有人认真重视过她的创伤,去世后,她才作为一个性侵案例成为大众的谈资。

这世界上没有一种痛苦可以感同身受,要去明白“难以置信的强奸案”、去体会“房思琪式的强暴”,对大多数人来说太难太高端,而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指责、幻想受害者不自重则容易得多。社会舆论的偏见,是性侵受害者的枷锁,也是歹徒们的金钟罩。只要这社会还存在“受害者有罪论”、“荡妇羞辱”,歹徒们犯案时就多一层保护套,最终这层套会保护了犯人、勒死了受害者。

《难以置信》里,其中一位受害者后来去买了一把枪,林宥嘉的《天真有邪》里有一句歌词“愿意把第一支枪送给未经污染的灵魂”,如果有来生,如果重来一次,希望把第一支枪送给这些受害者。令人欣慰的是,玛丽经历了这些,还是选择重新相信这世界,她给女警卡伦打电话说,“谢谢你所做的一切”。少女恢复对明天的期待,仍能想象美好的事情正在发生。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幕味儿(movie1958)

 5 ) 无法反抗,就去享受?这是对强奸最大的误解

(作者: 重力泉零号土著、7百万、陆小鸟、Salander )

我们其实在9月13日放出当天就刷完了《难以置信》,但没有像往常一样当天写文推荐,因为觉得它太好看也太重要,所以花了更久的时间准备。

你可能看过许多关于本剧的文章,我们依然相信这篇会是最丰富的。内容除了剧集推介外,还有当事人女孩的录音,真实案件的关键信息,普利策原文作者与案件受害者们的观剧感受——没错,她们都非常认可这部剧。

Netflix8集限定剧《Unbelievable难以置信》,根据普利策获奖作品《令人难以置信的强奸事件》改编,讲述了18岁女孩报警称自己被性侵,因多次证词细节不一致而被警方质疑撒谎,进而牵扯出来的一系列故事。

本剧IMDB评分8.6,豆瓣9.3。导演之一是执导过HBO神剧《六尺之下》、著名LGBT剧《拉字至上》的Lisa Cholodenko。警察Grace的扮演者Tony Chollette去年在恐怖片《遗传厄运》中扮演神经质母亲,也是《第六感》等诸多惊悚片的女主。警察Karen的扮演者Merritt Wever在《傲骨贤妻》《行尸走肉》等经典剧集都有出色的表现。

1

被性侵,却没人相信

在进入这部剧之前,请先听一下事件真实录音:

点击听:受害者Marie原型口述被性侵经历

一个女孩被性侵后会遭遇什么?《unbelievable》事无巨细地呈现了一切——

本剧第一集以独自居住在Lynnwood镇的18岁少女Marie的视角展开,她报案说自己被强奸,对方的是一个成熟理智的强奸犯:深夜潜入自己家,戴着面具只露出眼睛,用刀威胁自己面对枕头趴在床上,然后把自己的双手绑在身后,进行了长达几个小时的性侵,期间拍摄了多张照片。 结束后对方带走了Marie的床单和被罩,不留任何痕迹。

警察到来后,依据流程,Marie对不同人反复描述了被性侵的经历,六次。

履行完义务的Marie被安排到一个新的住所,养母前来探望,看到Marie轻松自在地布置新家,仿佛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她怎么表现得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这份疑虑很快被共享到了警官那里,另一位养母还补充说她“缺少关爱,喜欢引人注意”。

于是警官拨通Marie的电话。 “Am I in trouble?”接到电话的Marie几乎条件反射地问道。

所以这次质询,警官略微有了一点目的性,对Marie复述案情中自相矛盾的地方更加注意了起来。 等Marie被问得哑口无言时,他非常礼貌地问了一句:你是说谎了吗?

按照警官的经验,但凡问出“Am I in trouble”的人,一般都有问题。

但他不知道的是,作为一个游走在不同养母家庭的女孩,Marie从小到大遇到过太多Trouble,生活早已告诉她,面对挫折别想Fight back,能少麻烦就少麻烦,熬过去就好了。

所以,无力解释的Marie选择了看起来最省事的回答:

“是的,我说了谎。”

她以为承认说谎后可以尽快回家,但这注定会导致更大的麻烦—— 电话被网民打爆,曾经的同情变成唾弃,她失去了身边所有人的信任,生活变得极其艰难。

于是她反悔了,想要撤销证词,愿意接受测谎仪的检验。 不再信任她的警官早已准备好了对策:

如果测谎不通过,你将会因为报假警而定罪,并失去一切。

Marie是否再次退缩?换你的话会如何选择?你可以暂停文章,看完剧集再回来。

2

强奸案的优先级

无论中国还是美国,相比谋杀案,强奸案的调查优先级并不高,投入的力量相对要少。

喜欢《犯罪心理》的剧迷应该知道,美国国家暴力犯罪分析中心(NCAVC)旗下有5个行为分析小组,分别负责反恐、网络犯罪、儿童伤害案、成人伤害案(暴力犯罪缉捕计划,ViCAP)和科研分析。

其中ViCAP项目中涉及的暴力犯罪包括谋杀、绑架、性侵等,警察可以上传案件细节并与全国警察共享,不过不是强制的。

但问题在于,在ViCAP数据库里,自主上传谋杀、绑架的数据较多,性侵的数据则很少:

2013年,警方一共上传了包括性侵在内的240个案件,而当年FBI记录在案的性侵案件有79770件,占比0.3%;上传谋杀案件232件,FBI记录在案的谋杀案有14196件,占比1.6%。

然而现实是,1/4到2/3的强奸犯是累犯,只有1%的杀人犯是连环杀手。

也就是说,连环强奸犯(Serial Rapist)的比例要远大于连环杀人犯(Serial Killer),但警方对前者掌握的信息并没有后者多。

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方面是因为谋杀的研究更早,美国成立专门的部门研究连环杀人案始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大卫·芬奇与Netflix合作的剧集《心灵猎人》讲的就是这个故事。

另一方面,性侵案的受害者往往是女性,性与性别话题属于偏隐私的领域,牵涉的方面过多,这里暂不展开。我们先走入第二条线:调查性侵的女警官(美国仅有12%的警察是女性)。

女警官Karen(上图左)在接手另一桩入室性侵的案子后,偶然间得知隔壁镇也发生了类似的案件,于是找到隔壁镇的探员前辈Grace(下图右)一起调查。

二人共享信息并找到更多相似案件,总算有了初步线索——

1. 嫌犯的身高、眼睛颜色、鞋的型号

2. 监控里,案发当天在受害人家附近频繁出现的车辆3. 现场收集到的少量DNA

接下来的剧情希望你亲眼去看,虽然这不是悬疑片,我们认为它的精彩程度远超类型片。因为事实已经足够戏剧,本剧的节奏实在太棒,台词句句戳心令人截图,只看剧透实在可惜。

总之,两位女警官几年来无数奔波,最终利用DNA技术、Y—STR检验技术,警方排除了多位嫌疑人,最终锁定了罪犯。

女警官Karen在罪犯家里搜到了嫌犯在强奸时给每个受害者拍的照片,其中4位受害者的她都认得(罪犯共作案6次,其中1次未遂),除了一个新面孔——就是那个“说谎的Marie”:

因为Marie没有勇气说“我没有说谎”,她上报的案子被撤下,导致两位女警官在调查中并不知道她的存在。

嫌犯家中的最后镜头是这本《强奸鉴证指导》,本是用于训练警察抓强奸犯的,却被罪犯用来学习。

不要低估人性的阴暗面,我们制造的惩恶武器,有可能成为坏人作恶的工具。

3

类型化与艺术化的“真实”

如前文所说,本片改编自普利策获奖作品,原著我们有看,非常还原。 不过,即使是真实事件改编的影视作品(甚至纪录片),也离不开导演和剪辑师的艺术加工,或多或少被植入了观点与情感。 性侵题材的作品往往背负了超越影片本身的对于社会价值的诉求,或隐或显地包含控诉与批判的力度。 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实现了荧幕与现实的通感,思想上受到震撼,同时得到生动的共情。

当然,现在的观众已经没那么容易因为贩卖情感而自我感动,懂得警惕题材取胜的陷阱。所以“怎样讲好故事”比起“表达什么观点”显得更为重要。

《Unbelievable》在第一集就凸显出了这方面的优点:

不是平铺直叙地讲故事,而是用相当独特的镜头与剪辑手法,对现实进行高度类型化与艺术化的处理。

回忆罪犯样貌时,带着面罩的罪犯只露出两只眼窝深陷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屏幕,说着威胁的话语,不断逼近,紧紧压迫观众的视线与神经。

回忆性侵过程时,精确复刻了女孩从眼罩之下努力向外窥探的视野:画面上半屏是一片黑暗,下半屏阴暗模糊,在床单、衣物、肉体、罪犯身影以及看不清的不明物体间切换,画面凌乱、抖动、割裂,压迫感与绝望扑面而来。

像这样全知与限制视角的转换在第一集多次出现,观众的体验随之切换,时而代入、时而抽离。

限制视角赋予的强烈临场感,让观众得以最大程度地代入角色,并和角色共享相同的信息量,在视觉与听觉的同步刺激下,自动在脑内勾勒女孩的所思所感,“经历”被性侵的过程,生发更真切的同理心。

女孩一天就被问到多次性侵细节。当痛苦回忆不断被强制性唤醒时,画面在现实与回忆中快速剪切,女孩的心理防线也不断被击破。

体检过程中,面部一瞬间潮红,布满密密麻麻的红点,紧张害怕之下的应激展露无遗。

这里要格外称赞23岁演员Kaitlyn Dever不俗的演技,将一个18岁女孩遭受侵害后的心理与情感变化,处理得细致入微,生动而又克制。

女孩接受体检时,穿插了一段近0.5秒一帧的针头大特写快剪画面,营造了梦之安魂曲般的不安与压抑感,女孩的焦虑被肉眼可见地不断放大。

大量近景与特写的快切镜头与固定镜头交叉行进,转接时空,渲染情绪,加快叙事节奏的同时,推动着故事朝着压抑、沉闷的基调逼近。

4

请停止,对受害者的“想当然”

性侵题材作品的核心诉求是直面司法体制、社会观念以及罪案本身来反映问题、表达观点。

角色大多依附罪案而存在,他们是牵扯出后续故事的引线,当案件浮出水面后,警方介入调查、媒体跟踪报道、社会舆论四起,受害人则隐身于罪案的沉重阴影之下。

这类受害者往往被塑造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脸谱化严重,成为一群被冠有共同标签的“受害者之一”,从一个个具体的、有血有肉的人抽象化为一个符号。

而这个符号,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对受害者的想象的浓缩,是一种主观心理画像。

在本剧中,无论是养母的怀疑,还是警察的判断,无疑都是对这种想象的最好诠释。

这种想象,究竟来源于经验(养母年轻时被性侵,警察的多年办案经验),来源于某种道德尺标,还是来源于社会偏见?

在我看来,答案便是Marie打破了他们想象中的受害者固有形象:她应该焦虑、抑郁、崩溃;应该歇斯底里,以泪洗面。

否则,她就“不正常”。

事实上,我们不应该认为受害者一定会歇斯底里或是冷静。真实的创伤后心理比想象要复杂得多,受到原生家庭、成长和教育环境的极大影响,不是几个标签就可以简单概括。

每个人遭受创伤后会表现出不同的应激反应,都是需要被理解被包容的正常反应。 所以,我们不能依靠受害者单一的日常行为模式来推测他们的内在心理。

我们可以从本剧的原作——普利策获奖作品《令人难以置信的强奸事件》中追溯角色性格的形成原因。作品交代了Marie原型的成长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角色的行为动机——

她只见过生父一面,被生母遗弃,寄宿过11个家庭,吃过狗粮,遭受过性虐待……

她太习惯独自承担,所以在遭受性侵后,不愿发泄,不愿倾诉,而是独自消化一切。遭受质疑后,信任再次被打破,她的防御机制再次启动。

于是,悲剧之后的治愈并未及时出现,出现的只有突如其来的二次创伤。对Marie来说,则是长达两年多的忍气吞声低头做人。

除了Marie,剧中还有另外两位受害者被重点描写。其中一位法庭上对罪犯的质问无法不让人动容——

“我到底做了什么,让你来选择的我?有人说固定习惯会让人容易被坏人盯上,所以我不再做任何可以称为习惯的事,我不再给草坪浇水了,不再在窗边阅读了,这让我的生活范围变得很小。我想,如果我知道是因为我做了什么,这一切就不曾发生,也许我的生活依旧平静。”

正如批评家所言:

这是一部永远不会忽略受害者的作品。

《Unbelievable》始终聚焦于受害人本身,从性侵、报案、遭受质疑、说谎,到夺回真相、捍卫权利,Marie的意志始终以主体地位贯穿始终,可以看到完整的心理图式变动。

观众也在不知不觉间深化共情的层次。最初,单纯被事件触动,同情、愤慨。而当目睹Marie生活、工作、友情全方位的失落后,隔岸的观测者,已在不知不觉中贴近她的身边。

这就是《Unbelievable》打动我的地方:塑造了包括Marie在内的不同受害者形象,她们都是受害者,但不只是受害者。故事讲述的不只是性侵案件,而是她们自己的故事。

5

对女性的规训

负责办案的FBI探员敏锐、平易近人,却在女警官Grace提出“嫌犯可能是警察”的猜测时不以为意,认为《犯罪现场调查CSI》把一代民众变成了犯罪现场专家,罪犯越来越了解如何清理证据。

女警官Grace的理由在于:

1. 警察殴打伴侣的概率比普通人高两到四倍,而对女性的暴力前科是性侵的最大预测证据;

2. 嫌疑人对警方的调查程序有超越CSI的了解。

现实是,警察行业中的性别歧视依然存在。没人在意针对女性暴力的数据:40%的警察有家暴行为,“但他们还待着警徽和枪到处走”。

如果强奸案中男性受害者的比率和女性受害者趋同,探员还会如此不以为意吗?为什么他们(对强奸案)不愤怒?可能只有当灾难降临到自己头上时,人们才会真正担忧。

在性骚扰、性侵事件后,网络总会出现“女生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声音,“教导”女性穿着不要太暴露、要提高安全意识、减少夜生活、私生活要更检点……

然而,这并不能让下一个受害者免受伤害,正如警察Grace所说:只有那些本已经很小心的人才会看到这些告诫:

否则,庭上那位老太太也就不会如此困惑罪犯为什么会找上自己。

我们再看看《心灵猎人》里主角与罪犯的对话——

“为什么是她?”
“没有为什么,就是随机。”

正如我们不该去主观臆测受害者心理一样,我们同样也不应用这种错误的归因来揣测犯罪动机:因为穿的少+长得漂亮,所以被性侵,这种思维逻辑尤其可笑。

(此前曾爆出过一则老头被一个年轻女性性侵的新闻,老头声泪俱下,而好事网友却把它当作洋葱新闻和茶余饭后的边角料,不就是陷入了这种观念的谬误吗?)

那些谓的“反思”与“教导”,实际是将性侵的焦点从罪犯转移到了受害者。一些有心人进而将其转化为一种怀疑与责难,言外之意是:受害者自身“也有问题”,没有提高安全防备意识,给坏人“可乘之机”。

从根本上说,这反映了社会对女性的规训——

福柯在《规训与惩罚》里,将现代社会的权力运行方式命名为规训。大众在潜移默化中被某种思想、观念、文化、话语“洗脑”,自觉去维护,主动去遵循。

不需要权力的施力者在场,受力者仍然可以感受权力的存在,仍然禁锢其中。

这种规训没有阶层区分,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毛孔,大众主动成为这种“规则”的监视者与执行者。(这大概就是权力的可怕之处。)

以规训导致的偏见为基础,进而是错误的逻辑归因:用结果倒推原因。

外在条件、穿着打扮、谈吐举止、两性关系、私生活……人们不会因为这些因素而联想到性侵,但性侵一旦发生,他们就会不自觉往这些方面找原因。

(这种莫名其妙的归因逻辑像极了我们熟悉的教育:从小被教导顶撞老师的小孩不会有好前途,而一旦一个人成功了,小时候顶撞老师就被定义为敢于挑战权威。)

就连一些受害者自身也会滋生出一种强大的自我怀疑与自我批评——Why me?是不是我有什么问题,做错了什么,才会被坏人盯上? 此前的一则地铁宣传标语曾对这种规训作出抗议:“我可以骚,但是你不能扰。”

穿什么衣服,去什么场合,和谁来往,是个人的自由,不是犯罪的借口。

你甚至会在网上看到这样的“劝告”:如果遭遇强奸,千万不要反抗,要尽量配合与满足对方,以免遭受暴力。

还有人“天真地”在知乎提问:强奸只是被强行发生了性行为,为什么大多数女性对于强奸如此恐惧? 他们认为,性侵是强行发生性关系,是心灵层面的创伤,和暴力是两码事。

(前段时间微博上流出的一段监控视频里,一个男性粗暴地拽过一个女性的头发,把她从地上拖走。很多网友震惊了,性侵居然是这么回事?)

我们要明白,性侵本身就是暴力。一般都是先把对方打到不敢反抗,然后再性侵。

所以,“生活就像强暴,与其反抗,不如去享受。”—— 这是对性侵的最大误解。

原作与受害者的补充说明

1. 本剧故事原型是2016年第100届普利策奖「解释性报道奖」获奖作品《令人难以置信的强奸事件》。

点击阅读:《令人难以置信的强奸事件》的英文原文

2. Marie所在的Lynnwood镇人口为34000人,只有79名警察,强奸案件数量不多,所以没有专门的部门。

3. 美国许多州禁止警察使用测谎仪。对受过创伤的人来说测谎仪并不可靠,还会破坏受害者对执法部门的信任。

4. Marie扮演者凯特琳·德弗与国会议员交谈,并帮助宣传“黛比·史密斯法案”(Debbie Smith Act),即向联邦政府提供资金,分析过往案件中积压的DNA证据。

《令人难以置信的强奸事件》的作者Ken Armstrong第一时间刷完本剧,并在Twitter上讲述了他和Marie的原型对于本剧的看法(公众号【英美剧漫游指南】 译)

两个星期前,Marie打电话给我。她告诉我她刚看完这部剧。她说她的确哭了,但很高兴自己看了这部剧。她觉得这部剧真的很棒。 每个细节都很精确。第一集中,Marie在报案后去医院检查。在这个场景中,我们了解到医生采集了多少棉签,以及它们的来源,之后Marie被告知她可能会考虑自杀(注:医生随后给了她防自杀联系方式)。
知道这个故事会被改编成电视剧,我们就有了担忧。记者想要保护他们创作的故事,我们希望故事里的教训能够得到贯彻;记者想要保护(故事里的)人们,我们希望他们听起来是真的。
我们很幸运:《难以置信》的演员和工作人员也保护了这个故事。
对Marie来说,在距离她被袭击地点1300英里的科罗拉多,她看着警官们的工作,加深了她第一次了解到他们时的感觉:“我觉得他们是我的守护天使,在保护着我。”

5. Marie现在已经结婚了,过得很幸福。两位女警察在职业上都有上升,她们分别叫Stacy Galbraith和Edna Hendershot。

END

References: 1. An Unbelievable Story of Rape,//www.propublica.org/article/false-rape-accusations-an-unbelievable-story 2. Debbie Smith Act,//en.wikipedia.org/wiki/Debbie_Smith_Act3. Why Can't the FBI Identify Serial Rapists?//www.theatlantic.com/politics/archive/2015/07/vicap-fbi-database/399986/

 6 ) 两个男警察严重失职,但现实里没受到任何惩罚

其中一个早在案子破了前就离开了警局,另一个道歉的没受到任何惩罚好像去缉毒了,两人对强奸受害者口供会出现前后不一的事完全不知道,只会抓住受害者盘问,据强奸犯所说08年的案子是他早期犯的,犯了很多错误,他还以为自己要被抓了,但警察什么都没发现,现场侦查水平也堪忧,刀都没发现,11年的女警在强奸犯已经熟练几乎没破绽的情况下还能破案,水平高了不止一点,女警在去其他警局时看到那本关于强奸的书,说她也读过其他相关的书,所以她知道怎么和受害者说话,也知道她们口供可能会不一致,你要做的不是去找受害者的茬,最绝的08年养母看新闻发现案件相同,别的警察打电话给这个憨憨,他竟然置若罔闻,这边看的气死了,08年就可以把案件联系起来硬是让这人在外面多了三年伤害了更多人

原新闻调查里的:" 根据联邦调查局的统计报告,2008年,玛丽的案子是四个被林恩伍德警方视为没有事实依据的案件之一。在2008年至2012年的五年中,联邦调查局认定,在47件向林恩伍德市警方报告的强奸案中,其中10件无事实根据,占总数的21.3%。在同一时期内,这一数字是国家有关机构报告相同案件类型的五倍(4.3%)。瑞德说他的警局对于像玛丽这种被贴上「毫无事实依据」标签的案件越来越小心。「我可以冒昧地说一句,我们调查案子比其他部门都更有积极性,现在我们对于自己结案的权利使用也及其小心。」 "

" 玛丽受害报案前,一个有关调查强奸案的挑战和敏感性的手册已被性犯罪专家们起草。该手册适用于所有警察部门,里边详细介绍了(调查中可能出现的)常见失误。

调查人员的训诫是,不应该预设任何一个真正的受害者是歇斯底里,而不是冷静的;也不应该假设他们能展现身体伤害的明确迹象和每一个细节。一些受害者会混淆细微之处,甚至颠倒供词。警方也不应该迷失在固有的刻板印象里——例如,认为一个成年的受害者会比青春期的受害者更可信。警方不应该质问受害者或威胁使用测谎设备。"

可以看下原新闻调查,不少没拍出来,搜索难以置信的强奸案

 短评

一边为女孩揪心一边替两位探长叫好!Duvall 探长的演员演出了一个非典型女性职场强人,温柔又霸气!好评!唯一不满的是最后关键的进展居然还是由一个男性实习生提出…完全可以分担到其他女性配角头上的嘛

5分钟前
  • 永不消失的电波
  • 力荐

警察一遍又一遍地问玛丽案发的经过,玛丽回答之后,还会有别的警察再来问一遍。相比之下女警探杜瓦尔、拉斯穆森就专业得多。杜瓦尔只问了受害者一个问题,拉斯穆森就生气了:她不需要再被另一个警察盘问强奸的事。玛丽被性侵了,两个男警探关注的点竟然是玛丽的陈述自相矛盾,说她只是想博取关注,甚至引导她去承认自己撒了谎。仿佛玛丽承认自己撒了谎,案件就不存在了,凶手也不存在了,堪称现代版的掩耳盗铃。杜瓦尔和受害者对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多次说“你不需要向我解释”。她相信受害者,她不怀疑这件事的真实性。前者只是为了结案,后者才是想要破案。破案的经过也让人细思恐极,罪犯对警察非常了解,知道警局之间互相不交流,所以在每个地区只作案一次,导致N个警局调查了N个一模一样的强奸案,却不知道这些都是同一个人干的。

7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真实致郁。这部剧回答你 1.为什么大部分性侵受害者选择不报案 2.执法司法系统里有女性多么重要

10分钟前
  • 亲爱的小强
  • 力荐

生活中常见的、真正的坏是养母那一类人,他们凭借自己的经验揣测、怀疑,更重要的是,而且对自己的恶一无所知

13分钟前
  • Ado
  • 推荐

最后是两位女侦探破了案子,而不是开头的那两个男侦探,因为女性更能理解女性,她们更感同身受。这种案子女性一般都羞于启齿,报案的更是少数,真正报假案的能有几个?那些男侦探受过培训吗?不知道每复述一遍案情,就是对受害者一次伤害,他们竟然还要她一遍遍重复。而且在女性受强奸后不知道要找女警员访问吗?如果他们当初相信了并认真调查,本来是可以轻易逮到这个连环强奸犯,并避免后面那么多受害者的。在电视上播出另一名受害者经历了类似作案手法时,在另一个地区的警员打电话来说他的案子和玛丽的案子作案手法相似时,这个警员竟然一点都没反思,无侦查经验的养母都看出雷同来了,他干什么吃的?社会在受害者被强奸后又对其实施了二次伤害,真的像玛丽说的,他们说会帮你,但要是给他们的生活带来麻烦他们就不再愿意了。幸亏昭雪了,否则……

14分钟前
  • 空空
  • 力荐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18分钟前
  • 今天喝奶茶了吗
  • 力荐

很过瘾的一套剧,女性探案剧,整个故事很紧凑,也很吸引人。可以笼统归为双线剧情:一个是女性探案,另一个则是女孩受害者的故事。女孩受害者的故事也让剧情更多了些情感因素。以至于看到最后一集,真是好一阵难受。以女性视角来制作这个剧集,给了本剧最大的力量,或是魅力。

2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一句话:感谢美剧圈有这些优秀的女演员。这部剧除了踏实的剧本,观众最赚的就是能看到这些优秀女演员准确、恰当、动人的表演。我是因为《遗传厄运》的Toni Collette来追这剧的,点开卡司名单才看到《高材生》的青年演员Kaitlyn Dever也出演了本片核心角色,而追完所有8集,我完全被另一个女警探Karen的演员Merritt Wever圈粉了。Karen的执拗、关怀和隐忍,搭配她说话那股不急不慌、轻言细语的风格,感觉和平时屏幕上看到的女主角很不一样。看了一下履历Merritt Wever拿过两次艾美的女配,我想这也是她的经验和能力所在,知道怎样不去争夺聚光灯,而是真正塑造好一个角色。Toni Collette和老公坐在车里那场戏——视后时刻。第7集最佳,女性一人掌控编、导、制作,敬佩。

23分钟前
  • 610
  • 推荐

本剧最难得的是,事无巨细的呈现了一个女性被rape后所遭遇的一切,光跟不同人反复描述被性侵经历就要四五次,接下来是自己每个决定导致所处社会关系乃至社会舆论的连带反应,简直是“被性侵后的Marie的一生”。看到后面发现这其实一个探案剧,调查性侵的几位女Detective才是主角,而她们在第一集根本没出现。首集只展示受害者Marie眼中的一切,这种拍摄手法应该是剧集优于电影的地方吧(废话)。最后:每当有女性受害的新闻出现,网络总会有“女生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声音,看起来很care,其实没有任何效果——正如Detective Grace所说,只有那些本已经很小心的人才会看到这些告诫,这种告诫并不能让下一个受害者免受强奸。你的关心只是一种不自知的伪善。(静候公众号“英美剧漫游指南”的长文

28分钟前
  • 陆小鸟
  • 力荐

听16年这一集this American life真人的声音更难受,Marie的养母第一反应觉得是Law&Order的剧本。身边人都不相信自己的杀伤力是比罪恶本身还可怕的。幸好世上除了男警探还有女警探,幸好世界另一边还有真正在做事的人

30分钟前
  • Redux
  • 力荐

设想一下如果罪犯不是serial rapist Marie的案子可能永远不得昭雪 然而每天又有多少性犯罪不了了之 破案需要的不是冷冰冰的follow procedure 而是关怀的同理心 而最让人感动的是除了女警探 女咨询师 还有女受害者们都对案件的破获作出了贡献 用自己受伤的勇气去保护别的女性避免伤害 女性在任何领域都是不能缺少不能忽视的力量 因为她们为彼此而战的时候真的会发光

32分钟前
  • t0psh1t
  • 力荐

看完我真是吊着一口气咽不下去,即使HE也非常难受。看第一集时,我一直爆粗口。警察这个职业担负了这么重的责任,有了“正义暴力”的权力,门槛就不能提高一点?一个错误的选择,能导致多少后续恶果?作为吃这口饭的人,不应该有更丰富的专业知识?连不同的受害者在应对侵害时,有多种不同的反应都不知道?还让受害者一而再再而三地回忆、重述事件经过,让受害者收到23456度伤害。不仅如此,还自以为,以为自己找到了一个所谓“真相”,就认定了死咬不放,不惜威胁受害者,也要逼人承认自己以为的“真相”,是啊多方便啊。能气死我。

34分钟前
  • Orangedietc
  • 力荐

令人气氛到发抖的一部电影,从另一个角度叙述了一个花季少女被性侵后发生的经历,摧毁她的不是性侵本身,而是这个恶心的社会。

36分钟前
  • 帕丽斯
  • 推荐

想起《狩猎》,大多数人觉得你做了,你没做也做了,大多数觉得你没做,你做了也没做,This godamn world is too sick to live in

40分钟前
  • 蒙牛莎白
  • 推荐

台前幕后全女性主导和女性视角,男性权威被彻底边缘化。类似的时间线设计,看了这个就知道《真探》是多么矫情做作了。很久不见这么扎实细腻的罪案剧了,没有故弄玄虚,只是执着地根据蛛丝马迹和合理推断完善证据链条,一步步引向高潮。两个女警演得真是太好了,平实自然,个性鲜明。

42分钟前
  • 麻绳
  • 力荐

看什么都嫌节奏慢,拿什么都当破案剧来看,既不关心细节缓缓积累的张力,也不关心人物心理的动态与逐步迭进,不关心角色间微妙的互动与博弈,不关心语境的交待与铺垫,不关心对现实生态的尽责描摹,不关心它探讨问题的角度多么丰富…这样的人,干脆发个剧本的情节大纲PPT给你看好不好?因为,这些恰恰正是这部剧的精华所在。警察系统里,家暴妻子的男警员占比超40%,接近半数。这触目惊心的数据有给警察系统带来过结构性的影响和改变吗?并没有。相反,假如40%的女警虐待子女呢?那么40%的女警都会被辞退。没有人重视男人对女人施暴的数据。要是男人被性侵的比例也像女人这么高呢?强奸案的报案率及侦破率还会这么低吗?警员还会如此敷衍塞责吗?受害者还会遭受如此多的刁难吗?2019最有力的美剧。Respect。

47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only women can relate

51分钟前
  • 老海拉鲁人
  • 力荐

它拒绝煽情,从真相的坚持到受害者心理防线的瓦解,用更为系统性的分析来冷静审视体系背后的问题,那些无奈心碎之外,有不可忽视的二次创伤以及诸如“警员与家庭施暴高达40%的百分比”这样的数据;它充满人性,不止是对案件的戏剧性想象与还原,更在于引领更多人明白性侵为何难发声,又亟待宝贵的关注。丰富的故事和充足的视角之外,几位老中青女演员的演技几乎全员在线—无论是支线故事的客座演员还是三位主角,提供了“看戏”这一本身的趣味。尤其是“Grace”和“Karen”组成的搭档,对真相的坚持让她们在战线上齐力奋斗,亦师亦友的关系消解案件中的阴郁、不安和创伤,这些互助和支持在残酷冰冷的案件闪耀着宝贵的光辉。真希望Toni和Merritt就这么继续顺着演下去,而团队也可以继续聚焦更多公义性问题,今年最佳!

52分钟前
  • 基瑞尔
  • 力荐

哭着看完最后一集。这个剧真的应该纳入性教育体系,不仅是给未成年人的性教育,也是给成年人的性教育,给执法人员的性教育。让大家看到什么叫做结构性力量导致的失职,什么叫性别偏见影响下的选择性忽视和不作为,也看到什么叫勇敢坚强而团结的女性力量。

56分钟前
  • fushia
  • 力荐

竟然有人看完剧还觉得是女孩演得“全程作死”所以要“重写”,我的白眼要翻到天上去了。这部剧本身就是在教育观众,性侵创伤的表现有很多种,有些看似“作死”的行为其实是一种应对创伤的反应,每个人对待创伤所表现出的形式不同,如片中所说,有的受害人在受害时会失去视觉记忆,有的则会发展出超越平时的视力。需要“重写”的不是女孩的反应,而是整个社会对性侵受害者的理解、警方处理这类案件时的程序和规范。

57分钟前
  • cherry it up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