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文怎么了

HD

主演:蒂尔达·斯文顿,约翰·C·赖利,埃兹拉·米勒,阿什莉·格拉西莫维奇,希博汗·法隆,Joseph,Melendez,Leslie,Lyles,Lauren,Fox,Suzette,Gunn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1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凯文怎么了 剧照 NO.1凯文怎么了 剧照 NO.2凯文怎么了 剧照 NO.3凯文怎么了 剧照 NO.4凯文怎么了 剧照 NO.5凯文怎么了 剧照 NO.6凯文怎么了 剧照 NO.13凯文怎么了 剧照 NO.14凯文怎么了 剧照 NO.15凯文怎么了 剧照 NO.16凯文怎么了 剧照 NO.17凯文怎么了 剧照 NO.18凯文怎么了 剧照 NO.19凯文怎么了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凯文怎么了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伊娃(蒂尔达·斯文顿 Tilda Swinton 饰)是一名梦想周游世界的职业女性,但突如其来的婚姻和意外的怀孕使她放弃了自己的理想,成为了一名家庭主妇。可是,她的牺牲换来的却只有失望。从小凯文(Jasper Newell 饰)就不是个令人省心的孩子,无休止的哭闹,对母亲的关怀无动于衷,对于这样一个孩子,伊娃难免有些自暴自弃。很快,一个小女儿的诞生打破了僵局,遗憾的是,小姑娘天生失语,这悲惨经历更是让伊娃将自己全部的爱倾注在了她的身上。成年后的凯文(埃兹拉·米勒 Ezra Miller 饰)与母亲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倒是和父亲颇为亲近,他爱好射箭,父亲便送了一副弓箭给他,没想到,正是这副弓箭带给了这个家庭以及整个社会一次破灭性的打击。凯文到底怎么了?谁也无法回答,就连凯文自己,面对这样一个问题,也只能沉默以对。洞Il温暖青春北京猿人救世主2014脱黑:请脱离黑道车祸灵异事件罗宾汉也疯狂话元宵登陆日:猛犬连 D-Day钢铁侠2008血玉咒被消失的凶案粤语叶问1密战太阳山明星伙伴第二季警醒2021不夜城1957堕落花承诺2017金鼎游龙勾魂令华山传奇之藏宝图每天爱你8小时国语戈德堡一家第五季007之女王密使英语诱爱入局泰语轻松自由小铃铛魔发精灵3侏儒与财神不需要爱情风景音乐家美丽村官巴比伦传真人旅行到宇宙边缘困在心绪里的儿子法律之地弗里格的秘密战争机器人战争:人类末日美人迟暮地狱来电幸运是我(粤语)拳霸2003绝世:爱上霸道小侯爷

 长篇影评

 1 ) Born a demon

    文/张立达

      相对于原著来说,电影的表达是狭隘的,这样的一起未成年人伤害事件,把责任摊在谁的身上都不公平。电影将所有的矛盾都集中在了母亲和儿子之间,而绕过了那个经常缺席又一味偏袒放纵的父亲,腾空出世又体弱多病的妹妹,以及那些暗藏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的种种无法忽略和避免的问题。
    电影让我想起了佐米希尔拉的那部《孤儿》,虽然后者是一部纯粹的惊悚片,但他们所带来的恐惧是别无二致的。伊斯特是个三十几岁的老处女,她的扭曲和狠毒或许情有可原,而凯文这个出生在中产阶级家庭的乖儿子,他从幼年到青年的一切行径我们只能理解为——他天生就是个恶魔。
    一个女人,尤其是片中Eva这种有点小能力小个性小野心的知识分子,面对一个不在计划之内降临的生命,心里的不适应和抵触是非常正常的,不然产前产后抑郁症这一说又是从何而来的呢。怀胎十月对于一个母亲来说,除了肚子的逐渐变大就是伴随而来的妊娠反应以及胚胎成长所带来的不适,真正的感情,是要从孩子和父母有交流开始才能慢慢培养的。看看凯文,撇去他从小哭闹不止的倔脾气不谈,那是婴儿的天性,从幼年开始,凯文似乎就没做过任何一件让他老妈心里头舒服的事情。在听力智力一切感官能力正常的情况下,他拒绝喊Eva妈妈,对妈妈的丢球play毫无反应,更是近乎故意的将大便拉在裤子里,为的只是让母亲面临的麻烦更上一层楼。反而是在父亲面前,他装成了一个百依百顺的乖儿子,他的两面派表现,等于是为夫妻关系的疏远埋下了导火索。热爱旅游的Eva这边厢喜滋滋的将房间的墙壁贴成了一个迷你地球仪以弥补她那被家庭禁锢的灵魂,那边厢就被凯文用气枪破坏殆尽,那些被红色颜料污染的墙壁和地板,预示了凯文险恶的用心,同时也预示之后那场注定要以鲜血装点的悲剧。这是母亲和儿子之间最大也最直接的一次冲突,因为Eva糟糕的预感被证实了——凯文的所作所为,不是以一个儿童的角色,试图通过犯错来吸引关注,而是以一个和Eva平等的姿态,赤|裸|裸的嘲笑和践踏Eva不得意的生活、不现实的梦想。如果看到这里你还能把它们归类于一个儿童的顽皮的话,那你一定是个男人。
    没错,男人。和《孤儿》里的父亲一样,本片里的父亲也是一个马大哈。当女人们已经快要被小恶魔折磨得濒临崩溃的时候,男人们依然憨憨的笑着,说出那一句亘古不变的台词:“你想太多了,他还是个孩子。”我不知道这是源于男性的乐观还是钝感,更加主要的是,这和父亲同家庭的疏远是脱不了干系的。全片中,父亲的戏份很少,只有当暗里的矛盾以冲突的方式引爆时,父亲才会现身充当一个和事老的角色。最终,父亲为了他的忽略和纵容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非常讽刺的是,夺走他性命的,正是那把他送给儿子的弓。

    和Eva的邻居们一样,很多人都把主要的过错栽在了Eva头上,她对凯文的疏远、冷淡,她的失手打伤凯文,在电影里,我们看见的是这些,但在此之外的,是她抚养凯文直至成年的日日夜夜,是反复的帮他换弄脏的尿布,是忍受他种种明显险恶的用心,她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跟儿子之间糟糕的关系,而是想尽一切办法去弥补她曾经的过失。甚至当凯文犯下了杀人的罪过之后,她也不愿相信她的儿子天生是个恶魔这一事实,她默默背负起一切刁难苛责,每周不落的探望凯文只求他回答一个问题——WHY?为什么?凯文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因为他生来如此。如果说他是将对于母亲的仇恨转移到了学校和社会上的话,那么在仇恨母亲之前,他带着仇恨成长,在带着仇恨成长之前,他带着仇恨出生。
    Eva有错,她错在她的软弱。不该顺从于不如意的生活,不该带着不甘生下凯文。当凯文尚且只能在尿裤子和乱吐奶这种小事上撒泼的时候,就该胖揍他一顿,说不定还能让他在淫|威之下良心发现重新做人;当邻居们将私愤发泄在她身上时,她就应该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我的儿子是恶魔,那我就是恶魔的妈。可惜Eva只是一忍再忍,没有在沉默中爆发,只有在沉默中死亡。

    导演琳恩拉姆塞诚心没让观众好受,捣烂的西红柿、四溢的红色颜料、刻意放大的红色闹钟和信号灯,加上一位母亲那形容枯槁的特写。蒂尔达斯文顿的演技自然不用说,当她的出场对我来说就是一种折磨时,她就成功了。空空的镜头里印着她那张种空空的面孔,每一分钟的寂静里都回荡着震耳欲聋的绝望,配上那时不时响一下的《十面埋伏》,违和之中充满了不安。
    看完电影,我最知道的,不是WHY,而是,在凯文的眼里,他所处在的这个世界,他所毁灭的这个家庭,他所憎恨的父亲和母亲,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

 2 ) 谁的问题?所有人的问题!潜意识!沟通!

母亲是最大的问题:母亲的潜意识里一直认为儿子不正常,并放大自己对儿子无可奈何的感受。其实真的kevin他只是个小孩。
爸爸的问题:爸爸可算是神经大条,大条到认为儿子从来没有问题,这也让儿子从内心鄙视他的不敏感,认为爸爸最好哄骗。爸爸从来没有利用跟儿子良好的关系而跟他沟通母子关系。爸爸一直认为儿子很好没有任何问题,所有的问题都在老婆。即使如此,也从没有跟老婆沟通的想法,只是一锤子把老婆敲定:你需要看医生。潜意识里认为老婆无法沟通。
儿子的问题:儿子所有的问题就是他跟母亲一样太敏锐,太过于放大自己的内心感受。他敏锐地感知到母亲对自己的看法,他知道母亲不认可自己、觉得自己是个邪恶的不正常的人。并因此而怀恨在心。儿子的报复性做法就是:你越是觉得我不正常,我就越不正常给你看。——其实说到底还是想得到妈妈的认可,希望妈妈不要对自己有偏见。他所有的做法都是在吸引母亲的注意!他只是希望自己最在乎的人能够突然领悟并且屈膝,改变对自己的看法和态度。——就像妈妈不抱宝宝,宝宝就把玩具往地上摔是一个道理。在家里,儿子最在乎的就是妈妈,潜意识里一直希望妈妈能变成爸爸那样从来都认为自己正常。

 3 ) 但愿你曾被这个世界温柔对待

我一直在思考着一个问题:如果一个孩子有严重的人格缺陷和反社会倾向,那么应该归咎于他自己,还是说他的监护人、亲友、老师等和他相处过,给过他教育,对他的人生观造成过影响的人要承担主要责任?



然后我似乎很快就陷入了一个思考的悖论 ——

如果归咎给孩子自己,谁能保证在他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外界都给了他纯正面的、纯积极向的教导,使得他的人格、心智,从来不会因为任何细枝末节的不良因素而在人生的总轨迹上走偏走远

同样地,如果说他的家属朋友和老师要为这一切负责,那么如果实际情况是,他们孜孜不倦地、拥有无限多耐心和宽容地去接纳、理解、引导这个孩子,孩子用一种自我保护机制(类似禁闭岛中的Defense Mechanism)拒绝接受所有能被耳濡目染的正面信息,最终导致自己的内心长出阴暗的倒刺,走上犯罪的道路并做出骇人听闻的杀害行为的话,这又怎么能算是抚养者和施教者的过错?

 

而这一部《我们需要谈谈凯文》We need to talk about Kevin就是讲述了这么一位从小就显现出性格缺陷和心志不健全的症状的男孩是怎样一步步在自己的世界里越陷越深,并最终酿成惨案的阴暗向悲剧故事。

 

影片伊始带有强烈密集感和视觉压迫的“番茄大战”就以它血一般惨烈的红色占据并震撼着我的双眼,加上那近似哑剧的零背景音乐,我立刻意识到这绝不是想象中狂欢般的番茄大战(其实一直没懂这么浪费和不环保这样的活动怎么有存在的意义?),那满屏幕的红色番茄汁简直就是令人作呕的鲜血,如海潮般汹涌而来将人淹没其中,好像有种死亡的震慑无可抗拒令人窒息的味道在里面。与其说是众人欢乐地互砸番茄,这更像是一场疯狂的杀戮。


紧接着,一连串破碎的故事线的杂糅、女主角脸上如同精神分裂般写满的多疑、恐惧、臆想、焦虑、绝望……、又一轮造成强烈视觉冲击的艳色调的集体出现……短短几分钟已经为整部影片垫下了复杂、阴暗、不安和荒唐的基调,虽然我在这时候也确实不知道那些剪得如风中碎片般的闪回镜头是作何意,但我确信这不会是一部讲述如何救赎一名缺陷型人格小男孩的温馨家庭故事,我知道接下来发生的一切会很难以接受,甚至虐心得惨无人道。

 

也许一切悲剧的来源就是这个叫做Kevin的孩子的意外降生。影片中的女主角Eva以母亲的身份出现,就先前闪现过的镜头来看她在意外怀上并且产下Kevin之前应该是一个事业爱情家庭三不误的幸福女人,有自己的生活态度,有自己对艺术的解读与塑造,一直梦想着有一天能实现到世界各地自由行的旅游愿望。事实上,她已经离着手实践这个梦想非常近,但是Kevin的突然出生打乱甚至打碎了这一切的美好心愿。

这里就牵涉到本文开头部分的思考悖论,我无法判断究竟是Kevin自出生起就有类似自闭的人格缺陷症还是母亲Eva虽然极力掩饰但是仍从细微之处表现出的对这个意外孩子的嫌恶和敌意导致了Kevin自始至终选择负隅顽抗,用孩子仅有的捣蛋、胡闹、沉默和无所顾忌来对母亲的种种行为进行针锋相对的强力反击 ——

这也是我觉得整部电影最残忍也最让观众唏嘘不已的地方:母子两人都心知肚明地怀着对彼此满满的敌意和碍于亲子关系在人前伪装出来的谦和、妥协和尊重,然后出于对彼此早已根治于心的一己偏见,将几乎所有的亲子互动行为都解读为交互的敌意,两人都感觉在这一过程中受到的身体或是精神上的侵犯,于是便强行怀揣着内心最后一丝尚未崩溃的爱与忍耐作为批判和攻击的借口装作喜怒不形于色但实则面目狰狞怒不可遏地朝着彼此疯狂般地恶意中伤……

拿以下这个情景为例:

在Kevin小时候母亲教他说话和传球,而Kevin不作出任何反应 —— 表面上是一位用心的母亲耐心地教孩子牙牙学语,但男孩或许是因为还未达到掌握语言的年龄不理解母亲的行为;但将上述的真正的亲子关系写照带入进来呢?母亲Eva出于虚荣和对孩子的不耐烦急于向Kevin灌输语言知识,并以传球作为强制性的亲子互动游戏。另一方面,从Kevin孩子的视角,他发自内心地厌恶和瞧不起母亲这样有目的有动机的教学做法,因此选择反其道而行之,你越是让我学说话我就越一语不发让你无计可施,让你知道就算你是母亲,也强迫不了我做我的选择
 

我个人觉得就以上的这一个场景而言,这个叫Kevin的男孩已经体现出了不应该出现在孩子这个年纪的城府和心机,简言之,他故意不肯跟着母亲学话的做法已经指明了Kevin的心志确实是有重大缺陷和疾病的,理应立刻加以重视并且理智地、不动声色地去探寻解救的对策,同时也放下作为母亲对于这样一个意外出生的“并不想要”的孩子的所有成见,静下心来思考今后如何引导这么一位有缺陷的孩子走上正途

可惜而又可悲的是,母亲Eva不但没有这么做,她的恼怒和歇斯底里好像反而愈发变本加厉。对此Kevin也毫不示弱地一一进行反击,这在旁人看来既感到心酸又充满无奈 —— 成见究竟为何种阴邪之物能够让有血缘关系作纽带的母子都反目成仇彼此举戈相向?究竟要偏执到何种程度才会让母子简单意义上的矛盾上升到仇恨的地步?

当自己辛辛苦苦拼集起来的写满旅游规划的世界地图被儿子Kevin用装满颜料的水枪破坏得面目全非的那一刻,母亲Eva对眼前这个怪孩子的容忍彻底到了极限(诡异的是这个极限在后来还能不断地有上升空间)

提问数字时Kevin充满挑衅的恶搞、刚换过尿布之后报复性质的拉第二泡屎…… 这些本来尚能咬牙忍受的行为在这时直接引爆了母亲的怒火,那歇斯底里的奋力一摔直接导致Kevin手臂骨折

 

“You know how people train cats?

They stick their noses on their own shit.

They don't like it. So they use the box.”

 

在看到母亲向别人询问养儿经并且最后得到这样的回答时,我已经知道这一段母子关系再也没有挽救的可能,只会是一步步走向惨烈的悲剧。

 

康复后的Kevin,心机和城府都较先前变本加厉,他那在父亲面前的百般温顺乖巧的外在伪装和在与母亲独出时表现出的极度仇恨… 鲜明的对比背后让人感到近乎恐怖的寒意

如果说最开始Kevin还只是人格存在缺陷的话,到这里他真的已经能用人格分裂来形容 —— 面对自己不针对的家人,他天真友善得像个小天使,脸上洋溢的微笑总让人产生想要宠爱他的错觉;面对母亲,他用尽心思用尽各类让人崩溃的手段像对待仇人和叛敌一样地折磨和施虐

我也真的不懂不理解为什么到了这种无法挽回的地步母亲Eva还要欺骗自己欺骗孩子一厢情愿地认为退一步海阔天空容忍和妥让就能使亲子关系重建

我的建议是:面对一个缺陷型人格的孩子,永远不要天真地做这种无谓的尝试。
 

之后母与子之间的大量矛盾都充满了解读与反解读,窥私与反窥私的斗争和对抗,诸如母子二人在餐厅吃饭,母亲问及Kevin学校生活时,Kevin直接将这句话视为动机叵测的试探,于是他一骨碌地把所有他认为母亲会接着问的问句如背课文般悉数背诵出来,将母亲试图进行沟通的念头无情地撕成粉碎,只留下母亲Eva错愕和震惊的脸庞

又如母亲偷看Kevin桌上的CD后电脑屏幕在自动播放了大量不堪入目的图片后系统瘫痪,正又是Kevin早早做好的一个局,只为了让母亲自己看清楚自己是怎样一个卑鄙的有窥私癖倾向的失败人母。这样的举动可以被解读为是对母亲自尊和身心的究极拷问与摧残。我仍然不愿意相信一个孩子可以可怕到这样一般田地。
 

最后惨烈的悲剧由那一盒圣诞礼物正式开启:7号系列长弓。

之后的剧情毫无例外地按照预期的走向,Kevin用这把父亲送的弓射杀了妹妹和父亲本人,更无法理喻的是Kevin手段之残忍令人咋舌,父亲和妹妹都是身中了多箭,并且都不是命中致命部位而是活活流血到死……

可怕的是,Kevin将自己锁在空旷体育馆内练射箭准备杀家人时,他竟然一个人听到身后的剧烈掌声。这一幕,光是回想起来就觉得头皮发麻浑身冰冷。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是母亲Eva在结尾时探望Kevin的谈话:

“你看起来不快乐”

-“我有快乐过么?”

 

“能告诉我你做这一切是为了什么么?”

-“我以为我曾经知道,但我现在又不确定了。”

 
Time's Up。


在我看来,母亲的一味忍让妥协也是推动悲剧产生的主因之一:Kevin对于母亲一再的包容似乎充满怀疑和好奇,他怀疑母亲是故作真诚地宽容他的调皮捣蛋实则内心充满怨恨,他同时好奇母亲的容忍底线到底能被推搡到何处。Kevin就这样不停地加深着作恶的程度,直到亲手杀死了父亲和妹妹,他觉得母亲终于可以不用伪装地彻底仇恨他报复他折磨他了,然而母亲没有。这个时候Kevin彻底陷入了迷茫,这一幕和泪眼朦胧的母亲合在一起,恐怕找不出更加残忍的家庭悲剧。



本文的最后,我想与大家分享一篇以前看到过的关于自恋倾向人的解读与治疗,与这部影片的立意非常相似,以下节选精彩片段呈现给大家:

 

自恋人格是怎样形成的呢?还是他们生来如此?



当小孩的父母极为自恋时,他们可能无法意识到子女的情绪需求,这些需求可能被父母所忽略、嘲笑、羞辱、甚至是攻击。最终,孩子会极度渴望爱和注意力。这种缺乏爱的情况可能导致孩子的如下两种行为:

1) 为了得到孩子所该得的赞美和注意力,而成为一名演员。没有安全感的父母,蔑视将需求和痛苦表现出来,为了表象而活着。孩子的情绪因此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他们试图在被忽略之后存活,他们无法在家长那里得到安全感,所以开始隐藏自己来求得生存。他们通过虚拟的模仿来进行试验,很快发现他们能够通过演戏的方式来操纵父母和其他人。因此,他们开始戴上各种各样的伪装和面具,从而获取自己想要的,特别是从那些需求爱和寻找爱的人身上获取。他们变得极为自私、无情和会操纵别人。

2) 极度自恋的人也可能是由极度娇生惯养的父母所带大的。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从没有过由于自私或对别人造成伤害而带来的负面影响,因而成长为社交怪物。我们称呼他们为“小孩”,但他们实际上是超级小孩,完全不知道要尊重他人的个人界限,认为自己是上帝,其自我意识无边无界。

 

展现极端自恋的日常特征包括不停地谈论自己、夸张个人成就、缺乏对他人的同理和敏感、夸张的公共展示,如在社交网络上经常展示个人身体、肌肉、性感、以及谈论“自我”。

另一种自恋的形式是受害者人格。自恋这枚硬币的一面是夸张(“我比你强”),另一面就是受害者人格(“我比你强,是因为我承受的比你多”)。具有受害者人格的自恋者坚持认为你并不了解他们人生中所经历的苦难,他们以你不照顾他们、或不支持他们的事业而羞辱你。

 

自恋的行为如何损害关系(亲密和柏拉图式关系)?

极端自恋的人通过好意、对另一个人的牺牲和风险在关系中造成难以言说的伤害,就像蜘蛛从牺牲者身上中吸取生命的果汁。当牺牲者再不能提供果汁时,蜘蛛将无视这个尸体。另一个比喻是认为极端自恋者就如同关系里的吸血鬼一样,他们将你的血彻底吸走,毁灭掉你。他们会让你认为他们真的是关心你,但实际上他们只是利用你和从你身上不断地索取。他们对你并无情感健康的回报。他们太害怕你发现他们内心的软弱和伤痕,因此你稍微靠近,他们就会抓狂和惊恐,而且经常以消失或撤退收场。

他们不会回复你的电话。这一过程中,他们依然会让你感到自己是坏人,会产生负罪感,而且会歪曲你试图进入他们灵魂的兴趣。自恋者从不犯错。。。因为他是上帝。而对他来说,你永远都是错的。作为一个心理医生,我常常看到很多对爱有缺陷的女性落入自恋者的陷阱中。她们与这些男人的关系反覆而极端。这完全是精神折磨,男人用算计好的温柔、专家式的负罪感植入和初级的虐待使一个好女人渐渐被磨损。最后,他们毁掉她,留一个情感的灾难在身后,继续寻找下一个傻瓜,而不认为自己做了任何错事。

 

自恋能否被“治愈”?

可能,这取决于医生的技巧。大多数行为临床医生都不晓得如何治疗自恋者。极端自恋者想要被治愈,就必须要承认自己的病态,和想要健康的愿望。可是对大多数极端自恋者来说,这个要求太过分了。极端自恋者如果产生变化的愿望,那必须要经过一系列巨大的人生变革,破坏他们的自大、极端自私、权利和自以为是。

无论极端自恋者愿不愿意得到帮助,临床医生必须要有很好的技巧,才能发现他内心的伤害,进行疗愈,帮他们树立起健康的自我形象和互动关系模式。能够被治愈的极度自恋者只有一种——坏掉的那种。

 4 ) 我知道剀文究竟怎么了.

首先得说说,电影虽然是以小说改编的,但并非只是小说的还原,原著有个比较鲜明的特点是,妈妈对儿子的到来是比较无奈的,她那种不耐烦的心理充满在太多细节中.电影对妈妈的态度处理得更加含糊,更加接近常人,这让她看起来更加情有可原,让她更接近如果是你当妈妈面对这样的儿子会有什么表现,甚至比你更好.

电影没有渲染凯文在校园的遭遇,也没有夸大凯文家庭的内部矛盾,而是把重心放在了剀文与他母亲之间的关系上,我敢说不会有很多人能充分感受剀文究竟是怎么回事,但我几乎是100%能明白剀文那种封闭(加上他本身就是autistic)的心理,他母亲毫无疑问是爱他的,但她那种错误的表达方式却意外加深了剀文的心病.
心理学上好像是说,她母亲给这个儿子建立了一种产生投射的形象,使这个孩子时时刻刻在感受到她的存在,她对自己有何看法,她对自己持什么态度等等,无形中让她成为另一个自己(或特别重要的角色),他会有既爱这个人又讨厌又想摆脱这个人等等复杂的情绪绞结在一起.
在建立这种病态关系的过程中,剀文能从母亲某些处事的细节上体会到他妈妈对他也存在某种复杂的情绪,不耐烦,既爱他又恼他既想摆脱他却又不得不维持母亲的角色照顾他维护他,也就是说他一直认为母亲并不真心爱他,她只是在秉持母亲角色的原则作风,所以他非要揭露母亲这个真实面目(就好像绝望主妇里面,Bree的儿子Andrew的行为).
在最后的时刻,凯文说他原本知道他为什么Did it,原本就是为了给他母亲那种情结给个了段,现在死了了那么多人,连家人都死光了,他觉得他母亲这个时候可以轰轰烈烈地去恨他,唾弃他!这不正是她想要的吗?既解放了自己又解放了她.
但结果他母亲居然挺住了,连续两年对他的探望,并无咒骂他谴责他,依然把他当作儿子(事实上这两年时间,正是该母亲反省自己,写书回忆以往片段的日子,也就是电影的过程),这时候他才若有所悟,如果把家人都杀了还不能让母亲恨我,那我还有什么理由怀疑这个母亲是那样爱我的呢?所以他便有了Now I'm not sure why I did it的答案.

有些观众说,是这个母亲有错,电影在表达这个母亲有错,我说这实在有点肤浅,剀文是有特殊性的孩子,我不能说这个母亲很伟大做得很好,但有时候的一些不耐烦是可以理解的,有时候真的很难解释为什么一个儿子会讨厌母亲(似乎很多正常儿子都会在青春期某段时间打从心里就厌恶母亲或父亲的),正如我上面有提到,这个母亲是建立了某种心理学上的投射对象,成了对方心理活动的主要焦点,所以她的一举一动都会在病人心里极其放大,产生难以预料的效应(加上她确实错误地表现过很多不耐烦的心理动作与实质行为).
不能说是谁的错,有些事情发生了就是发生了.说到这里我就想起我年少时有次父亲在我背后和其他家人面前说,我这个儿子怎么会这样笨,这句话真是不得了,我估计他当时并非有恶意,但这句话带来的效果是,我终身都无法再与他建立亲密的关系.有些事情,不是单个因素导致的,是多方面因素碰撞结合起来,直到某一天晚上,谁的孩子多吃了颗糖果,或意外听见父母说要把自己送去当兵,这时候就发生了...

40天拍出这样的电影不得不佩服,尤其是选角色非常棒,母亲和自闭的几个剀文演出一流.

- - - - - - - - - - - - - - - - - - - -
补充:有人说剀文并不是自闭症,那不是重点,我原非强调剀文是个严格自闭症患者,但起码他性格有这方面的倾向(或者由轻重界定).
http://www.breigh.com/wordpress/wp-content/uploads/2011/12/kevinfeat-610x250.jpg

 5 ) We need to learn about Kevin, our parents and ourselves

之前也有过因为自己母亲在她生活极度不如意之下冲我说“你骨子里的基因很糟糕”“你父亲一家的糟粕都集中在你身上了”“你们家人嫁给任何一个家庭都只会拖累别人”,所以长年懒得梳头护肤保持身材从不注意形象巨肥140斤邋邋遢遢从本质上拒绝身为女孩的身份,甚至发毒誓这辈子决不结婚就是为了报复母亲。我能理解一部分凯文的做法。

其实片中有一个很小很小的部分。母亲说要带凯文去餐厅吃饭,凯文在去餐厅之前狂啃烤鸡。母亲不悦,说:“我们一会儿要去餐厅吃饭的啊!” 儿子说:“我正在长身体肚子容易饿。”

我突然觉得,母亲有一部分的问题在于:她太小心翼翼了。如果我是母亲,看到自己儿子啃鸡肉那副馋样,我觉得我大概会笑出来。然后从冰箱里拿出更多的鸡肉(冰冻的)笑着说:“这个也一起啃不啃不?”

母亲其实不知道儿子是深爱着自己的,只是不知道怎样能正常地表达出来。可能和他骨子里有anti-social personality的问题有关。但是母亲刻意地小心翼翼地对待儿子,反而不会拉近和儿子之间的距离,会让儿子觉得更为疏远。

不过也不能为难这位母亲。这个儿子本身的问题让沟通问题更为复杂了。而且父亲在整个过程中,回避问题核心,毫无原则地宠溺,甚至没有一点承担起母亲对儿子教育的压力。不得不说,这个父亲做得很失败,让我想起,当我母亲愤怒之下对我说那些话的时候,我父亲也在场,不过他什么都没有对我说,只是保持着漠然的沉默的姿态。他只是单纯地希望,我母亲赶紧说完,赶紧说完,说完了没啊?

父亲对儿子说:“We don't want you to blame yourself。” 事实上我觉得,父亲应该说:“What happened there exactly?” 至于blame与否,应该让事实来说话。需要blame的时候,一定不能因为宠爱而回避责备。因为恰当的责备,让儿子承担责任,也是教育和成长的一部分。

当儿子毫不在意地说自己妹妹失去了眼球,必须自己"suck it up“的时候,父亲居然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我K!我想我一定会一个巴掌扇过去。妹妹能不能suck it up是她自己的事情,但是你身为哥哥居然说出这样冷漠寒心的话,那么就应该被扇。片中的母亲愤而离开。父亲也只是默然地用餐巾擦了一下嘴唇……

我觉得不能全部都怪母亲是文艺女青年如何如何。他老爹实在是不能算是个有责任感和有智慧的爹。

最后感慨一下,里面的小萝丽真的好治愈~~

 6 ) 原罪少年

雌雄同体,迷人Boy。


一直很喜欢Ezra Miller,当然是从《壁花少年》开始。

我喜欢的少年分属两极,一极是卷毛Jesse(《社交网络》、《鱿鱼和鲸》)、Logan(《壁花少年》男主)、Michael(《歪小子斯科特》、《朱诺》男主)这类,他们敏感、聪明、热烈、直接、羞怯,会是非常有趣的男朋友。另一极就是Ezra。他酷狠、大胆、口无遮拦、品味很好,坏得恰到好处,是party animal,注意力焦点(即使是被恶搞),和永远的发光体。想了一下,大概只能与Johnny Deep年轻、叛逆又迷人的时期归为一类。他们是打破常规者,是你生活里的龙卷风。而且个性和荧幕形象十分吻合。

电影是需要忍着(可能是大量的)不适感才能看完的,其实总结起来很简单:一个天生带有反社会人格的男孩的成长经历——他如何带着对母亲强烈的爱意和莫名的恨意,以杀掉自己的父亲和妹妹,然后在校园里射杀同学的方式惩罚她,让她在邻里唾弃中艰难谋生。

我不觉得对这对母子的关系作出种种严肃的探讨有多少现实意义。电影只阐述观点、现象,更多的是一副抽象的家庭相处模式,是为了审美意义上的存在。类似于“需知参差多态乃是生活的真相”。或者连这个故事都出自创作者的想象也未可知。

那么多人诉说和表达自己的童年阴影,原生家庭的问题带来的种种关系上的障碍。这几乎要成为文学、电影创作的一大主题。可反过来想想,要抚养一个几乎带着原生之恶的孩子,简直就是为人父母的噩梦。即使是带着女王气场的Tilda,也从齐刘海长发、热爱旅行、抽烟很酷、陷入爱情的文艺女青年,逐渐变成短发憔悴、麻木、冷漠、精疲力尽的母亲,直到Kevin犯罪后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成了一个留着杂乱中短发、被摧毁、却未完全放弃抵抗的女人。她的痛苦、巨大的内耗,看得触目惊心。(女王的演技简直出神入化。)

这部电影,让一直以来在家庭关系中发生的种种悲剧,几乎成为呼号的“为人父母,皆是罪过”观念,彻底反转。母亲当然也是这场悲剧的受害者,她失去了青春、挚爱的丈夫和女儿,十几年无法接近Kevin,没有任何有效交流。难道可以说这种亲密关系带来的痛苦、麻木和冷漠滋养了Kevin作恶的动机,让他成为一个无法理解的少年犯?

Kevin入狱后母亲默默忍受邻居的咒骂、骚扰,房子被泼血色油漆、被猥琐的男同事肆意羞辱。即使是来自受害者家庭,这样的道德私刑和无尽的心理折磨,难道不是极其不公平的存在吗?这种道德私刑对我们而言又是何等熟悉,只是这一次,剧情反转让我看到了导演的深意,你看到的恶不一定是真实的。你以为的加害者,其实也是受害方。

如果你看完电影后深深厌恶Kevin,那恰好说明Ezra的表演多么出色。他精准地演绎了一个疯子、一个反社会人格罪犯,他与生俱来的仇恨,打烂一切的毁灭欲,在亲密关系里极尽所能地伤害母亲和很晚出生的妹妹,又以假象哄骗父亲,最绝的是被母亲撞到自慰时流露出来的凶狠、淫邪、挑逗、满不在乎的眼神……时不时让人渗出毛骨悚然的寒意。

这是一个无法拯救的原罪男孩,也是一段无法挽回、反思的家庭关系。

而所有这些细节,都出自一个19岁男孩的表演里,自然,流畅,信手拈来,如同这就是他的本体。男孩子戏路无可限量。

Ezra Miller,他是天生的异类。他是天生的表演者。他是人畜无害的反义词。他是颠倒众生的bad boy。迷人得一塌糊涂。

 短评

结尾妈妈问儿子why?其实在过程中已经给出了答案。两条相对平行的故事线,一条是悲剧的成因,另一条则是悲剧的影响。基本就是蒂尔达·斯文顿的个人秀,故事并不复杂,只是处理得太粗暴,各种倒胃口的特写和随意的音乐,传达给观众非常不安的情绪,未必差,只是会觉得很不舒服。

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不到惊悚,悬疑很足。电影四处弥漫着让人紧张的、象征意义浓重的血红色:番茄、红漆、血液。Tilda Swinton虽然不再年轻,可表演却比以前更加出彩,真是用生命在演戏。三个阶段小男主均有不俗表现,观影时不自觉想到了《孤儿》/《浮生幻世》,自制字幕:http://bit.ly/ukeJf4

10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这片子的演员、剧情、叙事、摄影都太妖了。拍得避重就轻、似是而非,也没有给你解答,这就是编剧在偷懒!中产阶级家教+反社会恋母各打50大板。(从哪儿找了这么个大腮帮小朋友演Ezra小时候的啊,笑死我了。

11分钟前
  • Rebel Scum
  • 推荐

三线叙述18年。。生子是女人人生中最大悬疑!少年极美,妇人极苦。

15分钟前
  • 于是
  • 推荐

这到底前世作了多少孽才生出这么个极品儿子……

18分钟前
  • A L E X
  • 推荐

Tilda Swinton也没做错什么,所以凯文到底怎么了,有人天生是恶魔吗?三个阶段儿子的演员都有点过头。

23分钟前
  • zitsunari
  • 还行

孩子是最敏感的,大人的伪装一眼就会被识破。小男孩很爱他的母亲。他从小到大的一切叛逆都是希望她能多爱他一些。如果女主角之前能充分准备好身为人母的觉悟,如果小男孩能不那么洞悉他母亲的心理,能少点渴望她的爱,也许悲剧也就不会发生。总结,爱就是互相折磨。

25分钟前
  • madeline719
  • 力荐

Tilda Swinton的表演总是那么震撼人心,每当她出现在一部电影里,你总是想说那是她一个人的独角戏!影片镜头异常细腻,始终弥漫着迷幻的氛围,跨越几十年再现了一个家庭和学校教育的悲剧。平行剪辑的现实部分悬疑味道浓重,直到最后和回忆重合的那一刻,一个伟大的女性,失败的母亲活了!★★★★

30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我们知道了凯文怎么了,可不知道凯文为什么这个样子.

32分钟前
  • 芥末蘸酱
  • 推荐

《大象》九年后戛纳又见问题少年。残留的番茄,霓虹中缠绵,溢出的果酱,箭头的血痕,处处是惊心的红。不安的手指特写,妹妹失去眼球,凯文大嚼荔枝,镜头虚焦与非线性叙事,诡异的配乐,迷离而压抑。当然还有蒂尔达斯文顿一对怅然的瞳,天生的心理惊悚胚子。

34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还行

三星半。回来路上想起那个“专家教你如何报仇”的相册:当你有个儿子,你不好好教他。你就害了你全家。Tilda Swinton一贯好极,Ezra Miller还不错,Miller最后一场戏尤其好。Jonny Greenwood的配乐还不错,但也没惊艳么。

37分钟前
  • 苗儿
  • 推荐

很多细节能体现kevin变态的来源,不光是由于他出生时母亲未做好准备而导致的消极主因,儿子还遗传了他妈强硬而刻薄的性格;再加上多年来两人之间扭曲的爱,一系列事件导致了最后的爆发。

40分钟前
  • 野人生活
  • 力荐

出色的心理惊悚片,破碎的时间线犹如一个巨大的红色漩涡,将观众卷入最后的血色悲剧中。诡异的插曲和配乐与影片基调形成强烈反差却更显绝望压抑,摄影和音效剪辑也是亮点,很喜欢最后草坪上那场戏。斯温顿非常出色,将这个极其普通的母亲角色诠释得精彩纷呈。小男孩也很惊艳啊。

42分钟前
  • TORO VAN DARKO
  • 推荐

可用于宣传计划生育

45分钟前
  • Connie
  • 还行

影片讲述了错位的爱的表达。爱的方式很重要,也许你觉得付出了,就应该得到回应,但如果方式是错误的,对方也许根本没能感受到这份爱,爱便是徒劳,甚至导致无法挽回的悲剧。蒂尔达贡献了层次丰富的表演,影片的剪辑凌厉,影响寓意到位。值得特别关注的是声效的处理非常有味道,补充和放大了画外空间。

46分钟前
  • Yimeng BAI
  • 力荐

孩子不傻,你给他多少,都会还回来的。

51分钟前
  • 龙三
  • 力荐

要是几年前我一定认为孩子有问题全都赖父母,但现在我倾向认为有些反社会人格就是天生的,是两性繁殖产生的无数变异中的一种。要是只因为父母没有打心眼里爱孩子(没施暴没虐待),孩子就变杀人魔的话,中国大地上还不得遍布杀人魔啊。另,本片的视听语言果然有其独特的风格。

55分钟前
  • 溯夜
  • 推荐

很多人都在说此片表达了错误的爱的方式会导致孩子变态。可能小说是那么写的,但电影一点都没看出来。整部电影里这孩子就一天生的彻头彻尾的反社会者、一小畜生啊!!电影告诉我们:叫你不避孕,自己活该了吧。Tilda的独脚戏,奥斯卡没提名估计是影片质量不佳的关系,但是铁娘子更烂好伐!

56分钟前
  • Miss桃樂絲
  • 还行

真搡心。本以为是从相反角度展开叙述的《大象》补遗篇,谁知却是个《约书亚》的升级版。这片子还没有像某些群众认为的那样神奇到必须动用上帝魔鬼啊、天意报应因果轮回啊来解释。只想说:孩子这东西,若不是真心爱他,不要生;没有做好准备,不要生。另外几段十面埋伏的琵琶声让人很出戏。

57分钟前
  • 匡轶歌
  • 推荐

不是所有的母亲都适合成为母亲。穿插剪辑增加了叙事的层次与背后观点的隐藏度,极富回味。

1小时前
  • 艾小柯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