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女人2009

正片

主演:娜塔莉·波特曼,丽莎·库卓,Daisy,Tahan,劳伦·艾波罗丝,伊丽莎白·玛维尔,Charlie,Tahan,安东尼·拉普,斯科特·科恩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9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另一个女人2009 剧照 NO.1另一个女人2009 剧照 NO.2另一个女人2009 剧照 NO.3另一个女人2009 剧照 NO.4另一个女人2009 剧照 NO.5另一个女人2009 剧照 NO.6另一个女人2009 剧照 NO.13另一个女人2009 剧照 NO.14另一个女人2009 剧照 NO.15另一个女人2009 剧照 NO.16另一个女人2009 剧照 NO.17另一个女人2009 剧照 NO.18另一个女人2009 剧照 NO.19另一个女人2009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另一个视角看电影

让我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这部出色的作品

从WILLIAM的角度

我相信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天使
就算是有些看上去像个小恶魔的那些 有一点坏心眼 有一点揣着无邪无心的外衣时刻刺痛你的那些
就像电影前半部的WILLIAM
谁能知道他的伤痛
家庭成员的改变在孩子的心底是不能理解所以困惑的 这一点明显表现在对旧人的依恋与极力挽留上
孩子是罪敏感的 他们可以感知你每一点的情绪波动 比如你的疲惫 比如你的伤心 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思考那些成年人的问题 他们会得出自己的结论 但这之前 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和你探讨 所以会有EMILIA觉得难堪难过的那些关于逝去的婴儿的问题 孩子不可能懂得用这些问题伤害你 所以即使他们令成年人受伤 他们真的是无心的
孩子是最重情义的生物 "THEY KEEP EYES ON YOU" 就算是对他们怀有敌意刻意保持距离的成年人 他们感受到你的好 他们不会对谁有偏见 你对他们的感情会通过他们最清澈的眼睛反射到他们的心底

都说这部电影是小三手册 对于前三分之二的情节 观影时我时时会摇头 不赞成聪明如EMILIA的女人选择这样难走的婚姻道路 可你看 事在人为 小三也会成功
这么说不代表我赞成破坏别人家庭的女人
只是 对待生活对待生活中的人 我们要注入足够的爱 只有爱 能成功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就算是首次的婚姻 也一样

 2 ) 阴天的爱情总会消失

         算很不错的电影,看完蛮有感触。人在悲伤的时候就像一个刺猬,即使有人想来拥抱你温暖你也会被刺伤,紧紧地握着悲伤的事情是不可能快乐起来的,就算告诉自己要快乐但是他人眼中看到的还是冷漠悲伤的你。爱情真的必须带给双方快乐才能持久,本来很相爱的两个人因为老是不愉快最后还是分开,又因为带来了快乐在一起。
       看到艾米丽一直在伤害别人又一直在道歉就在心中默念什么时候是个头呀,伤害了别人在道歉但是伤害还是存在的呀。可是本来就是受伤的人还没有从悲伤和自责中解脱出来,能怎么办呢。我想如果她不把自己心中的负罪感说出来一辈子都没办法快乐的吧。
          夫妻之间必须共同经历些什么感情才会更加牢固,可是这个经历的事情不能是长久的不快乐,不然再深的感情也会被消磨净。总之过去的事情就让他过去吧,人还是要开心才行呀。不开心的时候会有家人朋友在身边,可是他们慢慢地也会趋之若鹜的。阳光的热才能吸引来更多的朋友呀~

 3 ) 《另一个女人》小感

娜塔丽波特曼的演技向来有品质的保证,就算电影本身温温吞吞,平淡寡味,也会因她自身强大的气场点亮整场!

这是一部导演一心想要刻画真实生活,给出生活感悟,在我看来效果却不尽理想的片子;讨论现实生活中的情感迂回与缺失,最重要的是合理,人物可以不完美,命运铺排可以戏剧化,但惟有合理,就像消长枯荣的大自然往复遵循着永恒的定律,人心所向才能与观众产生共鸣,才能打动人心!

导演在故事的一开始,就开门见山展现给我们女主人公Emilia面对的并不轻松的生活处境,一方面要协调平衡与继子间随时可能分崩离析的微妙关系,另一方面得独自忍耐承受丧女之痛带给一位母亲心灵上的伤痛与折磨!这种痛对每个女人来说,都是难以跨越的横亘山脉,更何况影片在之后向我们交待,Emilia背负的还有罪孽与自责!

我们通过Emilia的快速闪回的记忆,了解到这个看上去有些紧张不安的新家庭如何组建而成的来龙去脉;随着剧情的推进,导演让我们看到的却是任性到有些残酷的继母,严苛又情绪无常的前妻,还有懦弱无力的父亲,除了那个聪颖到格外懂事的男孩外,每个人似乎都极尽人类自私的本性!对女主的同情也在琐碎的生活片断中渐渐模糊不清~

整部观影的感受就像是火山口里聚积的岩浆,不知何时会喷薄而出,而在此之前,不可避免的提心吊胆;在处理因丧女之痛为夫妻关系及整个家庭带来的影响上,又没有妮可的“兔子洞”探讨的细腻深入,心灵的救赎在最后很轻易便完成,之前酝酿已久的那些锥心刺骨的痛苦尚未爆发便湮没无踪了;经历了生活的起落,结局姗姗来迟,不算好也不算坏~
爱与信任对一个家庭的维系,在这个故事里怎么看都嫌不够~

总体来说,电影的氛围和基调刚好是我那杯茶,淡雅清新的画面,温暖宁静的配乐,娜塔丽内敛又收放自如的表演,至少可以支撑你的情绪至整部影片结束;只是很难确定女主是否在对的时间遇上正确的那个人,或是剧中的每个成人角色的塑造很难给予我心理上的认同,看完后留下的是一些想说又说不清的压抑和惆怅。

 4 ) 当爱成为一种诉求,一切都是奢望

爱与婚姻,与协作和妥协息息相关,它们是为了寻找一个人,在伤心失落之时,还能决定不离不弃。它们是承诺和安慰,而是某种一时之念,蓦然的发现之举。
——《另一个女人》(The Other Woman)

1
十年前,一位名叫阿耶莱•沃尔德曼(Ayelet Waldman)的美国女人出版了一本书名很文艺的小说,叫做《爱以及其他不可能的诉求》(Love and Other Impossible Pursuits)。后来,这本书被改编成电影,上映时更名为The Other Woman。
在英文里,the other woman更准确的翻译应该是“第三者”,汉化后翻译成“另一个女人”,我更希望是译者出于对主演娜塔莉•波特曼的钟爱,而不愿将她与喧嚣尘上的“第三者”这个词太直白地扯上关系。
童星出道,带有“哈佛学霸”和奥斯卡影后双重光环的娜塔莉•波特曼一直以来形象优良,这次出演的是一个被扶正上位的“小三”。当初“上位”时,以为一切是命中注定,所以别无选择,只能以核子引爆般的威力,摧毁所有横阻在他们之间的人。如今“守位”,却要面临十面埋伏:一个艰巨的爱上继子的任务,一段痛失爱女的悲伤和负罪感,一个把怨恨与刁难当作常态的爱人的前妻,一段难以启齿的父亲的过往。这一切皆因她是插足别人家庭的“第三者”。
当初以为爱情来得天雷地火,是神的旨意,最后才明白,那是一场森林大火,害人伤己。

2
骨子里,我爱死了那些爱情至上、为爱不计一切、爱得轰轰烈烈的女子。她们是这个荒芜冷漠、绝情寡义的时代尚有一丝人情的活生生的证明。她们爱得纯粹,爱得猛烈,爱得不计后果,甚至不择手段。某种程度上,我是一个传统道德维护者,坚决维护正统的人类伦理道德思想,鄙视破坏正常伦理道德秩序的一切行为和人;可在另一种程度上,我又是一个爱情“纯粹论”捍卫者,相信人间有真情,有真爱,无论世道如何变迁,人心如何不古,这世上总有爱情是不带功利,不论门第,不问出身的,而为了这种爱情所做出的一切行为和人都是可以原谅和理解的。
也正因此,当好友不论是“无意中”还是“被蓄意”成为这种角色时,我会在艰难而长期的痛苦挣扎后选择远离TA。在道德上,我在远处祝福TA,在情感上,我只能在TA有迫切需要时出现。
当我再次出现在悠悠面前时,距离我们上次见面已经七年有余了。她依然美得那么惊艳,柔弱单薄的身躯不停地刺激着人的保护欲,让人我见犹怜,欲罢不能。如果不是厌倦了帮她打掩护的日子,我想我是舍不得离开这么一个秀色可餐的美人儿的。
这次她分别向我引荐了两位男子,让我帮她把关,她是真的想定下来,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了。这么多年,她过得着实不易。一个年轻貌美的单身女子,带着一个会做孔雀鱼会烤披萨从不曾喊过“爸爸”这个称呼的半大孩子,从一个坑跳进另一个坑。每一个坑都赤裸裸地告诉她:我这是深井坑,跳下去唯一的后果就是溺死在井水里。她仍不管不顾地往下跳。
她说,跳多了,总该会遇上一口旱井吧!
可是妹纸,旱井也不是一枚弱小女子可以填平的。
她的问题在于从来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像现在两个男人摆在她面前,她都需要借助外力帮她定夺谁是她的下一个坑。
我无权批判她的生活方式,但是我得出一个结论,她这样的女子,跳坑是可以跳上瘾的。谁都救不了她,因为她根本就不想获救。
她朋友圈里的雅妮却不一样。

3
雅妮很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她没有高学历,不爱读书,不喜辛劳,但她有一双柔嫩纤长的玉手。她将所有的积蓄都投资到这双玉手上,苦练钢琴,学成后出入各种高级酒店和酒会去表演,并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可以根据你手上的腕表估出你的身家和地位。她的情人就是她在一次高端酒会上,目测了N多块机械腕表后锁定的。
情人是一著名企业的高管,中年发福,道貌岸然,阅人无数,老练胜过狐狸。他怎么会看不透这个未经世事的小姑娘的伎俩,何曾不知道这个小姑娘刻意靠近他是为了什么。只是到了他这样的年纪,处于他这样的社会地位,他给得起,也玩得起。他欣赏的,是这个小姑娘无法在他面前隐藏的心机,易于掌控,多看几眼,也不失为可爱。
高管只有每次来雅妮所在的城市出差才会来找她。他不给雅妮立规矩,也不给她任何希望。雅妮明白自己的身份,从不对高管提出过分要求,常在我们面前指着电视,让我们一睹她男友的风采,顺便介绍一下男友身边跟他共同打江山的正牌夫人,乐此不疲。

4
悠悠和雅妮,更欣赏谁?我说不上。无论从道德层面,还是从情感层面,对于“小三”这个身份的人,我都是持“三不”原则的:不支持,不结交,不评判。
她们是这个荒芜冷漠、绝情寡义的时代里千千万万个红颜女子中的一枚。有着娇好的容颜,清白的家世,甚至一颗善良的心。她们或爱,不以伤人为目的,却身不由己地波及无辜,更令自己伤得体无完肤;她们或是为了生活,目的单纯直接,各取所需。
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凡间女子,以为这世上存在一条通往天堂的路。只是她们不知道,天堂从来都不在路上,只存在于心里。那场因爱引发的森林大火,在他们看来热烈而豪迈。当事人沉浸在他们营造的壮观景象里,却全然不顾对无辜之人造成的伤害。于是当大火烧尽,终于熄灭时,只留下一片断骨残骸,灰飞烟灭。
我挺喜欢“爱以及其他不可能的诉求”这个书名。当爱成为一种诉求,一切都是奢望。更何况,这世上根本就没有天堂。

 5 ) 片名直译很容易引起歧义啊

撇开PORTMAN和她的角色
我想说,看完全片我的感触是,真想要一个像威廉一样的孩子

对某事物,比如EBAY感兴趣就穷追不舍,絮絮叨叨

最喜欢的地方是自然历史博物馆
会记得中央公园的溜冰场有3万3千平方英尺

把害怕滑冰推责于没有安全帽
但即使没有必要,仍然坚持至少学会不依靠护栏站立在冰场才离开

督促爸爸煎饼前要洗手,时间还得要持续唱两遍生日快乐那么长

即使不乐意,见到继母仍会先伸出手说pleased to meet you

不嫌弃旧玩具,玩时还会想到放模型船的池塘应该叫保护水域这样的科学术语

忠实于自己的感情
即使父母离异、家庭关系复杂,依旧分得清家人

在学校里学过宗教,虽只8岁,但相信佛家的轮回说,并决定要成为一个佛教徒

一个热爱科学并拥有善良的品格的孩子,真是打动人心

 6 ) 故事着实平平

波特曼的演技总是那么出色。
但这个故事着实平平。

因为一个婴儿的死,女主人回忆加之乱发脾气,引出来一堆事情。
男主人说的那句话,很应景的体现出当下年轻人的脾性。
他说:是的,是的,你是爱他。可是你就是对你爱的人苛薄。

女主角虽说是快人快语,也没有什么害人之心。
但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剧中开头,莫名的因为那个小男孩触及到她的敏感神经就骂人。
她自已的父亲,过去有再多的不是,这次来参加这个孙女的散步祝福。
她也是要赶自已的父亲走。
连她的朋友去安慰她,她也能找出点话,让朋友窝一肚子火。
因为一个孩子的死去,她对身边所有爱的人发脾气,说尖酸的话。
最后众人离她远去,她才醒悟。

 短评

波曼也老了

9分钟前
  • Spring Xu
  • 还行

bad movie. only good part is i got to see clair from sfu. she looks gorgeous now!

12分钟前
  • ryan
  • 较差

小三转正记,有什么好吹捧的?

15分钟前
  • 采蘑菇的Kelly
  • 还行

你明白你心里面有多想要解放或者多想要原谅自己的一些东西,但那个东西其实是不能跟别人说的,也不是到处跟别人说你想要原谅自己别人就会觉得你很诚实很纯真。所以有些东西是要留给自己,陪自己走很长很长的一段人生路的。

20分钟前
  • 剁主
  • 推荐

娜影后的角色就是小三成功上位几乎没有什么人格魅力可言,a terrible person,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女人会超级无比讨人嫌。她显然还没有做好准备或者根本没有能力去当一个母亲。失去女儿像是一种注定,一种惩罚。William实在是太可爱太善良了,当后妈就好好当好嘛,妹妹死了他也是很难过的只是你不懂罢了。

23分钟前
  • A L E X
  • 还行

细腻精致的电影,看完感到温馨。只是娜塔莉的小三身份实在是不讨人喜欢,刚开始对继子的冷漠态度实在是讨人厌。其实她也想当一个好后妈,但是由于童年父亲的伤害和爱女不幸去世的阴影,始终没能走出去。

28分钟前
  • 深层次空间
  • 推荐

i m kinda of corcodile lyle.

31分钟前
  • 眠去
  • 还行

这个题材实在是不讨喜。放了硬盘里一年多,终于看罢。

36分钟前
  • 火龙果不耐受者
  • 还行

Rabbit hole的升级版& Natalie Portman

40分钟前
  • 阅读空气
  • 推荐

电影平淡平实,细水长流,对感情描写十分细腻,丝丝入扣,坦白真相和真相揭秘两段尤其蕴含张力,结尾继母与继子之间的对话也十分富有哲理。但同比类型近似的《兔子洞》,似乎还差了点什么。btw,这类小三转正的故事,应该不是很讨众人欢心。★★★★

43分钟前
  • Q。
  • 推荐

菲比怨妇专业户

45分钟前
  • 浑浊儿
  • 还行

娜塔莉·波特曼最近两部片子所言的角色都有点神经质。只不过《黑天鹅》最后是悲剧,这个是喜剧。

46分钟前
  • fallingraining
  • 推荐

当一个女人发挥出极为真诚的母性关爱时,是否可以漂净之前做小三的不光彩?但是最起码当一个继母不会和生母一样 因为孩子在8岁时没有足够的台阶能够在今后进入青藤名校时的大动干戈,却转而陪小孩开心 哄他尝试新玩意儿,尽到一个母亲最应具有的素质时我可以说她作为女人绝大部分是做的自然和漂亮的

51分钟前
  • Wendy
  • 推荐

三星半,for Portman's performance and Adele's hometown glory

53分钟前
  • 失控的死胖子
  • 推荐

跟《兔子洞》一样好揪心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当母亲好伟大!!!!!!!!!

58分钟前
  • 柴犬妹妹
  • 推荐

纳塔丽波特曼从[兄弟]开始的角色都很灵的,现在我对她的印象已经180度大转弯了。这片子里她的风衣都好嗲啊!(纽约总是和风衣联系在一起……)

1小时前
  • bayer04
  • 推荐

细腻的 淡雅的电影。娜塔莉波曼演得很好的说。。家庭,无论怎样,都需要大家一起努力维持。

1小时前
  • 米粒
  • 推荐

不太俗气的片子~没有一般电影中脸谱化的形象,每一个人物都有缺点,又不是恶~这样的设定也许更符合生活。纳塔丽的表演一如既往地好。惊喜地看到了phoebe,可是老了~好多

1小时前
  • Joyce
  • 还行

看完这部想起张悬说过的:你明白你心里面有多想要解放或者多想要原谅自己的一些东西,但那个东西其实是不能跟别人说的,也不是到处跟别人说你想要原谅自己别人就会觉得你很诚实很纯真。所以有些东西是要留给自己,陪自己走很长很长的一段人生路的。

1小时前
  • Stephanie
  • 推荐

尊于原著

1小时前
  • 阿梦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