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迷高跟鞋

HD中字

主演:维多利亚·阿夫里尔,玛丽萨·帕雷德斯,米格尔·波塞,安娜·莉莎兰,Mayrata O'Wisiedo

类型:电影地区:西班牙语言:其它年份:1991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情迷高跟鞋 剧照 NO.1情迷高跟鞋 剧照 NO.2情迷高跟鞋 剧照 NO.3情迷高跟鞋 剧照 NO.4情迷高跟鞋 剧照 NO.5情迷高跟鞋 剧照 NO.6情迷高跟鞋 剧照 NO.13情迷高跟鞋 剧照 NO.14情迷高跟鞋 剧照 NO.15情迷高跟鞋 剧照 NO.16情迷高跟鞋 剧照 NO.17情迷高跟鞋 剧照 NO.18情迷高跟鞋 剧照 NO.19情迷高跟鞋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情迷高跟鞋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在蕾贝嘉(维多利亚·阿布里尔 Victoria Abril饰)的童年时期,作为当红歌手的母亲(玛丽莎·佩雷德斯 Marisa Paredes饰)就为了事业而远走他乡,抛下女儿独自长大。蕾贝嘉一直想挽留母亲在身边,不惜间接害死继父,这一切都是枉然。  母亲的光彩太耀眼,蕾贝嘉尽其一生去模仿追赶,想要成为母亲那样的人;同时,母亲的无情和永远无法超越的高度,却令蕾贝嘉对她充满妒和恨。她当上了新闻主播,嫁给了母亲的旧情人,力图让自己变得强大。但是母亲回来后,和蕾贝嘉的丈夫爱火重生,这让蕾贝嘉非常生气。她一怒之下把丈夫杀死,并坦诚了自己的罪行。  蕾贝嘉入狱后,母亲反省自己和女儿的关系为何变成这样。她要赎罪,要把正当盛年的女儿从监狱里救出来,让蕾贝嘉继续寻找幸福的归宿。最后的诱惑爱之证她们的名字死亡与夜莺风斗士乡村爱情协奏曲上九度空间青田街一号凛冬烈火千寻小姐地球上最艰难的7天 第一季爱·恋第一季我要复仇(2002)千谎百计 第三季达人也疯狂残酷的彼得袁天罡之不死军团劫中劫山炮进城海的盖子神探阿蒙第四季9号秘事 第一季恐怖舞影黄金岁月输家赢家漫漫北寻路生死之间鬼马飞人佛罗里达男子爱情奴隶兽心情好的日子嗜血狂蜂19号消防局第七季疯狂熊孩子大旗英雄传千面珍宝金科学怪人VS木乃伊惊叫大电影女神捕之计中计冬有乔木夏有雪爱很美味与凤行粤语山深有雾浓

 长篇影评

 1 ) “妈妈,我需要你”

阿尔莫多瓦又感动我了。《高跟鞋》是用鲜明的表情表达最强烈的情感,大声说出母亲与女儿之间的故事。
 
身为著名歌星的女儿,母亲的成就高不可攀,Rebecca不管做得多么优秀,心底深处永远有那么有一点点不自信,神色慌张,质疑自我,矛盾冲突的高潮时,她最强烈的心声永远是:“承认我,赞美我,爱我!”

那岂不是在说我么?我们这些可怜的小孩子啊。

影片最动人一幕让我心中悲戚:女儿刚被投入监狱的第一天晚上,正是母亲演唱会的首演,台上的母亲强忍心碎,带着克制的悲伤,把第一首歌献给她的女儿,那首动听得不可思议的西班牙歌曲响起,(Luz Casal的Piensa en mi),狱友的收音机现场直播这场演唱会,女儿在监狱的床上捂住耳朵,痛苦翻滚,恳求狱友把收音机关掉。

但是,阿尔莫多瓦要说的不是对抗。在三部关于母亲的影片中无不透出浓浓的温情,在充满凶杀、犯罪、变性人的情节背后是浓浓的温情,就像〈回归〉的终结句:妈妈,我需要你。

影片的最后,母亲临死前在枪上印下自己的指纹,替女儿顶了罪,她对神父忏悔时说:“即使我撒谎那又怎么样,我是她的母亲,我当替她负责。”母亲死去时,地下室临街的窗给室内洒进温和的夕阳,女儿扑在母亲的身上,久久哀恸,镜头极缓极缓地、无比凝重地淡入黑色,像一幅描绘悲剧场景的画,影片就在这样温暖的哀伤中结束了。

 2 ) 妈妈,我只是为了证明自己值得你骄傲

  高跟鞋细长的后跟,优美,遗世独立.它属于成熟,或者说它标志着一个女人的成长,就像小人鱼十五岁获准浮出海面带上地花冠.不仅仅是美丽的装饰,更是一种象征.
       "小时候,总是听妈妈穿着高跟鞋笃,笃地远去,又盼着再次听见笃,笃声能知道妈妈回来了."
       女主人公维多莉亚从地下室的窗户向外看着街上女子艳丽的高跟鞋,跟母亲如是说.于是,高跟鞋的含义有了质的升华,一个女人的成长是由于她对另一个女人的热爱.维多莉亚深爱自己的母亲,她努力摹仿自己的母亲,喜欢母亲喜欢过的男人,和模仿母亲唱腔的人妖交好.她希望证明自己拥有母亲遗传的一点点天才,她值得母亲为她骄傲.
       说来很孩子气的,只是,仅仅只是希望她爱的母亲更重视她,向她证明爱她而已,而她却用生命做赌.听女主角向母亲声泪俱下地表白时,听她用<<秋的恋曲>>的故事讲述自己的感受时,心里有一根弦被触动.
       这就是最原始的爱.

 3 ) 服装和人物,浅浅浅的记录

在阿莫多瓦的电影Tacones Lejanos 中,有两个品牌的设计贯穿始终,分别是Chanel 和 Giorgio Armani。Chanel更多一些。

室内设计,摆设,色彩,甚至是服装,在他的电影之中发挥着烘托气氛,诠释人物特点的作用。在这部电影中,阿莫多瓦直言,两个品牌的服饰代表着两个女主角的个性。为了答谢两个品牌的支持,连台词都特别做了配合。

被歌手母亲抛弃的女主Rebecca在与母亲分别15年后,终于可以和母亲团聚。她为了在母亲面前显得得体,为了表现自己优雅,不逊色于母亲,且为了得到母亲的注意,Rebecca总是穿着风格显著的Chanel套装。她的身份认同需要通过特定的服饰来完成。相见时,她穿了白色tweed套装,母亲也大力赞扬:“这香奈儿也把你弄得太美啦,你的腰都出来了”!白色的她,很温和,与母亲的再次见面,她希望表现得顺从,亲密。大概是她最得体,精神奕奕的时候了。

母亲还没有进去角色,事业心依旧,出场是红色的Giorgio Armani套装,简洁内敛而有力量且醒目。尤其是红色的帽子非常出挑。连台词都要提及:我可不是每天都戴这样的帽子。No todos los días me pongo un sombrerito como este. 【我感觉阿莫多瓦偏爱阿玛尼提供的服装造型,毕竟这部戏中母亲是女儿追赶的对象】。

即便年过半百,依旧极具魅力的母亲Becky不只是穿套装,风格各异的服饰时常更换。她是艺术家,有演出,且后面也越发意识到自己回国的主要目的是与女儿修复关系。

演出时候的绿色长裙和红色长手套非常具有舞台风格。之后,在与女儿的单独激烈对话的情境中,Rebecca将心里对母亲的控诉和不满,委屈都吐给了Becky。这时候的Becky穿着了黑色套装,显得沉稳却紧张。

相比于总是复刻母亲,想要超越母亲夺得更多关注的Rebecca,Becky的着装多变,且总有一种四两拨千斤的感觉。在她们同去看模仿秀表演的那天,Rebecca甚至在出发前特意换了新装,那是她唯一一次穿着了除了套装以外的服饰(监狱期间除外)——one piece 礼服。尽管如此,母亲依旧获得了更多瞩目。两人同框,有点小白花遇见大魔王的意味。

在影片最后,母亲不再有了光环,只想借生命最后的机会赎罪,她黯然无色。相反,Rebecca仍然是香奈儿套装,颜色为红色,似乎是新生的象征。

除了Chanel经典粗花呢套装,出现的单品还有91年SS的CF包包,彩色夸张耳环,Chanel Slingback拼色鞋,Chanel Première链条表(香奈儿品牌首次设计的手表系列),等等

 4 ) 《高跟鞋》的欲望

   阿尔莫多瓦这部代表作如雷贯耳,好不容易才买到,译作《情迷高跟鞋》,不如“高跟鞋”直白简单。
    再一次证实了我和阿尔莫多瓦的心心相印,我不得不喜欢他的电影。近来一直沉不下心来观看电影,但是当拉丁咏叹调响起,艳丽的大红色浮现,我完全进入了西班牙的时空。
    我设想过一千个高跟鞋的故事,怎么也没算到他描述的是母女感情。当蕾贝卡孩子时必须听到母亲“咔、咔”的高跟鞋响起才能入睡,她如此依赖母亲,但身为明星的贝基却时常忽略女儿,甚至在答应和她共同生活后独自去了墨西哥。一分离便是长长的二十年。待到母女相见,贝基对女儿涌起万千柔情,她想补偿亏欠的母爱。但面对昔日情人的女婿,她显然无法平静。怪异的三角恋注定了悲剧的结局。蕾贝卡并不爱丈夫,她仅仅是为了证明她可以取得和母亲一样的成就而选择抢夺母亲的情人;当母亲再度出现并且与自己的丈夫旧情复燃时,蕾贝卡的不堪也是可想而知的。她杀了丈夫然后自首,都是对母亲的报复,无关乎爱情。
里面的爱情只有多明尼哥警官对蕾贝卡的爱。又是易装癖,阿尔莫多瓦始终撇不下这些边缘人群。多明尼哥化妆成俱乐部的舞女时爱上了蕾贝卡,两人在化妆间的激情戏无疑是阿尔莫多瓦设置的迷宫,它为影片增加了极大的娱乐成分,但也是谋杀案的一条隐线。阿尔莫多瓦的影片总是极尽娱乐,谋杀、爱情、同性恋、易装癖、明星崇拜,很好莱坞的元素却掩盖不了他社会学的犀利眼光和满腔的温柔情感。
    他的影片决不仅仅是故事吸引人,尽管他的故事的确离奇充满玄机,但作为一部电影的其他元素无一不令人着迷。音乐统统采用拉丁咏叹、吉他和多明尼戈舞曲,西班牙民族特色浓重;演员可塑性极强,适合千变万化的造型;美工永远是大红墨绿的暖色调,和简约的家具,极其刺激感官。
    有一个情节处理令我感慨。蕾贝卡自首后和母亲的第一次见面,她声泪俱下地讲述自己对贝基的复杂感情,用了《秋天奏鸣曲》来做比喻。本来阿尔莫多瓦完全可以用他自己的生活来比较,直接引用就行,一样生动深刻。但他用了伯格曼这部描述母女紧张的经典影片。我不会硬生生说是向大师致敬,或许他只是认为《秋天奏鸣曲》确实太贴切完美了。一直很迷恋于探讨母女的话题,加上最爱的伯格曼,对这一情节我牢牢记住了。
母女既是朋友也是敌人,她们互相模仿互相嫉妒,她们可以亲密无间,但更有可能暗自较劲。假如有一儿一女,母亲一般更喜欢儿子,为什么呢?异性相吸适用于任一场合吗?这个问题我没有答案,但我能确定母女的感情是有分水岭的,在女儿结婚生子之前对母亲的确怀有敌意,当自己也成为母亲后却能关系180度大转变。这种敌意来自于被他人类比,人们总会将同类作比较,由于女儿在未成年时总不自觉模仿母亲,于是她往往比不过母亲,于是自我否定之后就是对母亲的暗暗排斥。她开始希望自己独一无二,开始拒绝母亲意识的渗透。等到自己成为母亲,经历过孕育的神圣,她不自觉会将自己和母亲归为一国,那么感情自然加深了,关系也随之扭转。波伏瓦在《第二性》中说到:“女人在轮到自己作母亲时,在某种程度上,她便会取代她自己的母亲:这意味着彻底解放。”从此作为对等的独立的人格出现在母亲面前,而之前她或许都一直在母亲的束缚之下。


    附:阿尔莫多瓦的影片
    《贝比、卢西、鲍姆及其他女孩》,1980;
    《激情的迷宫》,1982;
    《黑暗的习惯》,1983;
    《我为什么命该如此》,1984;
    《斗牛士》,1985;
    《欲望的规条》,1986,里约热内卢电影、电视、录象节最佳导演奖、洛杉矶电影节新人奖;
    《神经濒于崩溃的女人》,1987,获欧洲电影节青年导演奖,1989年北美票房总收入最高、也是西班牙电影史上最成功的影片;
    《捆着我,绑着我!》,1989;
    《高跟鞋》,1991;
    《姬卡》,1993;
    《我的秘密之花》,1995;
    《鲜活的肉体》,1997,入围该年度戛纳最佳影片以及英、美当年十大最受欢迎影片;
     《关于我母亲的一切》,1999,戛纳最佳导演奖、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大奖、欧洲电影奖、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对她说》,2001。

 5 ) 《情迷高跟鞋》影评

西班牙导演阿莫多瓦在本片中用丰富的色彩和场面调度讲述了一个女儿以母亲为偶像并不断追逐的故事。阿莫多瓦从女性视角出发,展现了女性的情欲、欲望、女性之间、母女之间的情感关系,同时也毫不避讳地涉及异装癖、人妖元素,仍旧展现了富有特色的导演风格。


一、主题

在阿莫多瓦作品《黑暗的习惯》《关于我母亲的一切》《我为什么命该如此》等作品中,母亲、女性的形象始终是他关注并探索的话题。本片的题材和阿莫多瓦其他的作品一样,都涉及了女性题材。丽贝卡作为影片的主角,故事从她的视角出发,跨越时间与空间讲述了丽贝卡与母亲之间的关系。母亲在片中是位高权重的代表,她获得了事业的成功,女儿是低下卑微的代表,只是碌碌无为的新闻播报员。丽贝卡无论是从自己女儿的身份出发还是从下等阶级身份出发,都是一直在追逐母亲的道路上。丽贝卡渴望和母亲一样获得成功获得瞩目,却屡屡受挫。丽贝卡和母亲的见识与思维截然不同,这也是她频频受挫的原因。导演在画面上通过场面调度和美术设计对母女二人的性格特点、人物关系进行了暗示和象征,巧妙的构图与色彩深化了母亲与女性地位的主题。


二、摄影机调度

从构图方面看,常使用双人镜头构建丽贝卡和母亲的关系。例如在丽贝卡儿时是母女二人的双人镜头,此时母亲在左丽贝卡在右,母亲在画面的所占比例略大,权重也大。在母亲成名回国取行李这场戏中,母亲先在画面中占据主体地位,摄影机以母亲为中心逐渐推进从而带出从后景入场的丽贝卡。母女拥抱后这个中景二人间隔较大,象征着阔别多年而产生了生疏与隔阂。导演随后利用助理的入画把三人关系拉拢,但此时母亲位于三角形构图的中心,暗示了稳定的地位。同样的三角形构图在三人看海报时也曾出现。丽贝卡出狱与母亲相见时,母亲站在高处,丽贝卡站在低处,在视觉上展现了母亲处于强势,丽贝卡处于弱势。随着母女对话的深入,母亲充满歉意的台词流露,母亲的调度也从高处走下来和丽贝卡平齐,最后二人坐在相同高度的长椅上,暗示了关系的趋于平等和缓和。

此外,在打破丽贝卡和母亲的和谐关系时常分别使用单人镜头并放大主体突出矛盾。母女在机场因记者问题产生分歧时以对方为前景进行了单人脸部特写,值得注意的是丽贝卡作为前景时比例较小,母亲作为前景时比例较大,象征着母亲的强势。在母女二人乘车发生争执时也使用了单纯的单人脸部特写,即使如此,母亲的画面比例仍旧大于丽贝卡,再次强调了母亲的权力。

从摄影机运动方面看,以摇和推拉为主的运镜方式灵活展现了人物关系。在运动镜头中,如果母亲在本场景出现,那么镜头常以母亲为中心进行运动。除了之前提到的两个三角形构图之外,在母亲和丽贝卡丈夫共进晚餐这场戏中也是以母亲为中心进行镜头运动。值得注意的是这个中心从丽贝卡和母亲在法庭大吵这场戏开始,镜头就变成了以丽贝卡为中心的运动,这暗示了丽贝卡在母亲面前地位的提升、母女差距逐渐变小。在此之后的救护车对话、临终遗言,母亲始终是躺位,丽贝卡始终是坐位,象征了母亲地位的逐渐陨落和丽贝卡地位的逐渐提升。


三、色彩运用

在置景方面无论是资产阶级之家还是酒吧舞厅都充分展示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西班牙风情。在人物的服化道方面,不同颜色的运用对人物刻画起到有效作用。黄色代表了希望、光辉、功名,在影片前半段丽贝卡和母亲之间存在隔阂时丽贝卡的主要色彩为黄色,在本片中主要象征着丽贝卡对母亲成就的渴望。而母亲的主色彩为红色,象征着热情、幸福、女性权力。例如在母亲准备离开祖国时身后的靠枕为红色,而少儿丽贝卡头戴黄色装饰。从此时起,丽贝卡对于母亲的追逐逐渐生长。再如母女二人在机场重逢时,母亲身穿红色套装,而丽贝卡身穿白色上衣,显示了丽贝卡的边缘化,突出了母亲的地位。母女二人在海报前对话时,母亲背景为红色海报,丽贝卡背景为黄色花朵,因此也象征了各自的心理。直至母女二人在法庭争吵过后,母亲的衣着颜色逐渐变暗,变为黑色、灰色,而丽贝卡的衣着颜色逐渐变得鲜艳,变为粉红色、红色。在影片结局时身穿白色睡衣的母亲安然去世,身穿粉红色衣服的丽贝卡在她身上依偎,暗示了母女地位的变化。


四、隐喻与象征

在片中出现了许多带有隐喻色彩的物品或者符号。最主要的富有象征性的物品便是高跟鞋。母亲和高跟鞋常常同时出现,由此高跟鞋代表了地位、权利,而丽贝卡也在穿高跟鞋的过程中追随母亲的步伐,但是屡屡失败。比如在丽贝卡和莱塔尔在更衣室时说自己穿着高跟鞋会摔倒,就暗示了丽贝卡从心底的自卑。片中对于性别暗示也很常见。开场丽贝卡的倒影与窗外的树干相叠,而树木的圆形形状象征着女性,暗示了母亲在丽贝卡心中不可撼动的地位。而与之相对的是手枪的出现。丽贝卡丈夫决定一同前去表演秀时佩戴了手枪,随后也有许多手枪的镜头,暗示了男性与暴力。当丽贝卡枪杀丈夫、出狱回到家后翻出手枪的行为都是为了打破阶级差距、掌握话语权的斗争。其他关于性符号的表现更清楚地诠释了导演对于情欲、性别之间的探讨,比如落地破碎的红色星星盘子充满了性暗示,配合激情戏阐释了丽贝卡作为女人的欲望。


五、结语

导演借助“高跟鞋”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斥着欲望的世界,不完美的女性形象构筑起女性敏锐而坚韧的内心世界。影片中母女二人从对峙到和解,流动的亲情让人感动。极具现代感的画面、随心所欲的色彩与电影中离奇混乱的情节和离经叛道的人物相得益彰,从女性潜意识层面表达女性的身体、情欲和性别诉求,展示女性深层诉求上的空缺。

 6 ) 肮脏的纯洁

【】里为电影情节概述,无兴趣者请跳过。。。。。
        

        浓烈的色彩,夸张的服装,突兀的歌舞和马德里大街的繁荣与败落,还有那连珠炮似的西班牙口音,再加上几个对待感情热烈又极端的神经质角色,构成了阿氏影片的大多数要素,他拍了那么多电影,拍来拍去,却都逃不过他那深埋在骨子里的情结。阿莫多瓦的童年经历就是一部电影,贫穷的生活带来的是神智的早熟,八岁时他被神父性侵的遭遇和信仰的丧失使得他的生活如同坠入了地狱,但是上帝将电影送到了急需逃避现实的他面前,他毫无悬念的沉沦了。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阿莫多瓦要在他日后的电影里不厌其烦的向我们展示离经叛道的情感——变性人、恋尸癖、同性恋,更别说那些无处不在的背叛和谎言了。
    《情迷高跟鞋》是部标志性很强的阿氏电影,说不上好,但也算是轰轰烈烈,他的电影总给人一种粗粝的感觉,说好听点是豪迈奔放,刻薄一些,即粗制滥造。
     【我先要顺一顺剧情,阿莫多瓦镜头下的人际关系总是让我头晕。瑞贝卡是当红歌手贝姬的女儿,她从小就羡慕着母亲的美貌和名气以至于当父亲想要阻止母亲去墨西哥发展事业时,瑞贝卡竟然对父亲痛下了杀手。她本以为没了父亲她和母亲就能永远在一起,没想到母亲丢下了她独自出国而且一去就是10年,这10年中,瑞贝卡从来就没有放弃过对于母亲的效仿和超越,甚至勾引了母亲的前男友与其结婚,但最终,她也只得是一个小小的郁郁不得志的新闻播报员。10年后,母亲回到家乡举办一场演出,重逢的母女二人却处处显现出尴尬和隔离的迹象,电影里瑞贝卡去机场接贝姬的那一场戏拍的很妙,母亲根本就认不出来站在自己面前的女儿,而当她认出她后,第一件事情居然是夸赞她的香奈儿套装很衬她的身材。贝姬作为一名母亲是自私和自我的,一切的行程均是围绕着她来安排,留或是走,从来不会被一个小女儿的依恋所左右。瑞贝卡对于这样的重逢当然失望透顶,但她意在同母亲冰释前嫌重新建立一种新的亲密关系,所以她一一忍耐了。然后母亲来到瑞贝卡家,得知了瑞贝卡的丈夫居然是自己的前男友,而这个该死的花心男居然当即表示想要和贝姬再续前缘。这个诡异的组合在吃完一顿杀气腾腾的晚饭后移驾到了一个更诡异的地方——人妖俱乐部,今晚的主演是瑞贝卡的朋友同时也是她的情人勾魂女,她正是以模仿贝姬的台风而出名的。我想瑞贝卡和他(她?)打炮的原因大概也就是因为他很像自己的母亲吧。之后,出现了一个大胡子法官和他常年卧床的母亲,大胡子法官接到了一个电话,原来是有人发现了一具尸体,而这具尸体不是别人,正是瑞贝卡的丈夫。
    在审讯的过程中,瑞贝卡坚持否认人是她杀的,但而后又在电视上公开承认人是她杀的,当她被逮捕后,又开始否认她的罪行了,到这里为止,大胡子法官和我都有点抓狂了。瑞贝卡被拘留了,贝姬痛苦万分,觉得女儿的堕落完全是源自自己的抛弃,她暗暗决定要补偿这些年她所犯下的过错。瑞贝卡在狱中认识了一名志愿者,志愿者告诉她她的毒贩男友是警方的线人,前阵子失踪了,而她对毒贩男友的描述,都和瑞贝卡所认识的勾魂女惊人的相似,之后,瑞贝卡因为怀孕被大胡子法官保释了,现在她又开始承认人是她杀的了(oh my god)……她告诉大胡子法官她知道警察的那个失踪的线人是谁,但不知道此刻他在哪里,大胡子给了她一个地址,瑞贝卡过去后果然找到了卸了妆的勾魂女,结果,结果,这个勾魂女居然就是大胡子法官!!!!!好吧,我又晕了,毒贩男友,勾魂女和大胡子法官原来是一个人,而且毒贩男友那个身份根本就是打酱油的吧!!!当大胡子向瑞贝卡激烈表白的时候,瑞贝卡通过电视得知母亲在演唱会途中突发心脏病被送往了医院。两人赶到医院,母亲此刻已经生命垂危,她将瑞贝卡叫到床前,两人又展开了异常类似于“you killed him”,“no I don’t ”,”really?” ,”oh yes I did ”的这种超纠结的对话。好吧,至少真相已经浮出了水面,人的确是瑞贝卡杀的,而母亲的救赎就是临死前顶替女儿的罪名让女儿拥有一个快乐的人生,在一场罪恶的交替后,母亲与世长辞,而女儿悲恸的扑倒在母亲的遗体上。】

    故事总算讲完了,我自己都觉得自己啰嗦,但是,我找不到更好的方法在不产生误解的情况下陈述剧情了,这就是阿莫多瓦的电影,它百转千回的如此动人,让你不忍心忽略任何一个哪怕是无意义的细节。

    影片的最后一段是很令人动容的,贝姬已经虚弱到连枪都拿不住了,但是依然在上面留下了足以治罪的指纹,这不是罪恶的赎回,却是罪恶的传递,瑞贝卡的弱点是无法走出母亲所制造的阴影,而现在,她将一辈子都活在这阴影下了,因为她看似风平浪静的生活,也是母亲用清白替她换取的。影片中的瑞贝卡有着典型的俄狄浦斯情结,只不过里面的娶母,是以对母亲的疯狂依恋为表现形式的,但是这种疯狂却是常见的,因为羡慕甚至嫉妒而模仿某个人,为了某个人而活着,所有的行为和表现都在发出一种强烈的信号,那就是“快看我,快来夸奖我”。这种疯狂的东西可怕又可悲,但是细看来又有一点点可怜,那是多么纯洁的情感,才会因为一点点瑕疵和摇晃而摧毁殆尽。但这种肮脏的纯洁,就是它打动人的地方,越是纯粹的东西就越是脆弱,而正是这种不长久,赋予了它格外动人的魅力。

    影片之所以会叫《情迷高跟鞋》,是因为从母亲童年时生活过的那个地下室的窗口望去,总能看到一双双造型各异的高跟鞋,而她每次从瑞贝卡身边离开,都伴随着渐行渐远的鞋跟点地的声音。高跟鞋,代表了女性的强势,正如阿氏作品里的大多数子弹,都是由女性射向男性那样,是一种性别的回归,阿莫多瓦又何尝不是时时刻刻在追随着这脚步身,用他的镜头,一次次的给予女性她们曾经丧失的自由。阿莫多瓦爱用红色,凡是陷入欲望漩涡的人们,身上无一例外有一部分是红色的,多到红衣红裤,少到嘴唇上的那抹艳色,那是一种标志,一种红到极处化灰的决绝。

    恋母本来是个很让人有共鸣的主题,却在阿莫多瓦的浓墨重彩之下被掩盖了,这是他的弱点,却也是它吸引人的地方,我喜欢那个男扮女装的勾魂女,也喜欢总是被瑞贝卡的反复无常急的跳脚的大胡子法官,还有那对在监狱里的同性恋情侣,一人特意犯下罪行只为了进班房陪她的女友。这些人,可以说是离经叛道的,是不洁的,但就如同破旧狼狈但姿色依旧的马德里那样,她们为了爱情不顾一切的姿态又是美的,虽然阿莫多瓦的配色夸张又做作,但我想那或许就是这个世界的颜色,它是一朵娇艳欲滴永不枯萎的鲜花,上面落满了灰尘。

 短评

恋母,《秋日鸣奏曲》的片段解读,最后母女的理解与心灵的沟通,母亲的救赎。

5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恋母。阿莫多瓦能把任意性别年龄辈分种族的两人或多人扯上关系

7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还行

真是临场发挥般的叙事,讲到哪儿算哪儿的风格格外阿莫多瓦。一人分饰三角,活在母亲阴影下的女儿,故事永远那么离奇。然而半地下室的窗前走过的高跟鞋将世代不变,那是人们对于自己憧憬之物的仰望,是一切欲望的根源。

8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色彩大胆,对比鲜明。女儿以母亲为最终追求的榜样,甚至到了争风吃醋的变态,最终母女竟然能冰释前嫌,拯救女儿。真的是感动天感动地,感动不了我。

9分钟前
  • 菜根
  • 还行

第三次被阿导打动~也许很多感情关系无来由也无任何理智可言,但总有些人本性的发挥,比如母爱。。。母亲是个很爱自己的女人,种种细节表现她会为自己放弃很多,包括女儿。可她始终也是爱女儿希望她好的:挑剔她小毛病也好,夸赞她有进步都好,最后关头,她所做的是一个很性情化母亲的行为

12分钟前
  • 兜小猪
  • 力荐

高跟鞋的回音,女儿难免要走母亲的老路

15分钟前
  • Over5
  • 力荐

第一次看阿的片 从乍眼的平淡 然后随着追思越品越香……女人 母亲 认同 欲望 死亡……非常“精分”的一部片子 想写女性主义主题的可以好生借鉴番~

20分钟前
  • H.弗
  • 力荐

早年买的看是看过,早就忘了,说忘了也不确切,变态的情节还记得,却不是影片来的,是封套上文字来的。文字比影像的力量更强大,倒也离奇。

23分钟前
  • 还行

推荐指数:★★★☆ 颜色依旧绚丽,故事依旧缠绕心间,但是这次近乎乱伦的谑恋,不喜。

28分钟前
  • 云图
  • 还行

意思神馬的都知道 監獄那一小段歌舞太霸氣了~整個顏色夠狠 但是就是不喜歡這種類型 母女的牽絆 莫名的3個身份 都是不行的點

30分钟前
  • T.V.Zoe ி
  • 推荐

西班牙的监狱条件这么好 唱歌跳舞真欢乐 西班牙歌曲真好听 旋律跟最近在听的爵士专辑很像 是一个源头的吧 三星半

33分钟前
  • 河原宏
  • 推荐

每次看阿尔莫多瓦总能勾起学西班牙语的念头。

37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惊喜,饱含激情与热泪。

38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唯一一位会让我因为他而选择去看片的导演。我太爱阿尔莫多瓦镜头下的女性,人物塑造和故事构建都足够饱满。坂本龙一的原声也出彩,片中那曲Año de Amor很有演歌的风韵在。

41分钟前
  • Enliven
  • 力荐

C / 观感神奇,明明各方面都欠了点,但却愈发有大师气象,一种对各种“杂质”段落的自信整合?

43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推荐

二流的Film Noir+二流的希区柯克,异装癖变法官,以及对谋杀案的追寻这块,都是它们的影子,而实际上,沙发上藏手枪哪个段落,恰恰也正是希区柯克悬疑手法的经典运用。(炸弹爆炸,5秒和5分钟,区分惊奇与悬念。关键在扩大观众的视角,给予其更多超过剧中人物限制性视角的信息

47分钟前
  • 江寒园
  • 较差

剧情比较曲折,人物关系复杂,但和喜剧有什么关系?小蕾贝嘉很可爱。A girl's mother returns after 15 years to find her daughter has married one of her (the mother's) old boyfriends. They try to mend their broken mother/daughter relationship and deal with their common lover.

51分钟前
  • stknight
  • 推荐

【B-】看过的阿莫多瓦中相对一般的

52分钟前
  • 掉线
  • 还行

早期的粗粝荒诞

54分钟前
  • 城南草木生
  • 推荐

鲜艳到跋扈的色彩,伦理与欲望的针锋相对,总觉得看阿莫多瓦早期的作品,板鸭人那股骨子里闷骚的热情就要从镜头里夺框而出了,永远充满不那么沉稳却积极的活力——当然,这一切都只发生在美好繁荣的8/90年代,或许那是人类文化盛极而衰的最后转折点吧——如今的阿莫多瓦也开始沉默思索了(我反而更爱了)。

58分钟前
  • GIVIND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