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刺客

正片

主演:金民钟,申伊,崔成国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03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浪漫刺客 剧照 NO.1浪漫刺客 剧照 NO.2浪漫刺客 剧照 NO.3浪漫刺客 剧照 NO.4浪漫刺客 剧照 NO.5浪漫刺客 剧照 NO.6浪漫刺客 剧照 NO.13浪漫刺客 剧照 NO.14浪漫刺客 剧照 NO.15浪漫刺客 剧照 NO.16浪漫刺客 剧照 NO.17浪漫刺客 剧照 NO.18浪漫刺客 剧照 NO.19浪漫刺客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这居然只是一部ova

挣扎着,犹豫着,最后还是在豆瓣上打了五颗星。
午后在窗帘遮住灿烂阳光的阴暗的冷气房里,一个人用两个小时的时间静静看完。最后那个十字架再次出现时,我发现全身上下不仅手脚冰冷,连心也跟着一起凉了。
其实故事是很老套的,一个美丽女子为报未婚夫被杀之仇到仇人身边卧底,结果日久生情被感动,最后不仅放弃暗杀任务还替仇人挡了一刀。这种感情一开头就可以猜到结果,没有任何悬念。可惜对于我这种没有看过原作的人来说就是冲着日后幕末最强剑客的伤痛初恋这个看点去的,结果发现这两个苦大仇深的孩子凑成的初恋用伤痛悲情这样的字眼来形容都嫌太轻,这是悲惨的极致!
从腥风血雨中的相遇开始,两个人的对手戏基本上都是点到为止。只有到第三幕“宵里山”才重点铺陈开去,讲述的也只是两人假扮夫妻避世时平淡的幸福。只有最后雪代巴释然一切与剑心倾情相拥的短短几分钟,才最接近爱情。雪代巴和剑心的幸福真的只能用微茫来形容,转瞬即逝,犹如风中飘零的茶花,即使是垂死之人用尽全力,也无法把握住。
原本看到这里以为,至少在最后两人死别时会重点煽情一下下吧,结果没有。只有雪代巴挣扎着用短刀无声的在剑心脸上,在未婚夫划下的那条带有极大怨念的伤疤上再刻上一条,合成十字。手起刀落间,是如此的干脆利落,只剩下最后轻轻的那一句“对不起,夫君”。
让戏外即使听不懂日语的我,也可以感受到那彻骨的悲伤。
这样一段感情,在整整四幕的故事里,居然没有添上任何一丝快乐的色彩。
所以这实在是一个很神奇的存在,作为一部商业漫画的ova,却拥有最艺术的表现。沉郁到底的故事氛围,滴水不漏的感情表达,还有堪称暴力美学的动作打斗,画面剪辑如剑招一样干净利落,根本没有拖泥带水的放慢特写。一场场雨夜里静谧的暗杀,黑暗中只有刀剑相击的声音。音乐则又是一个大亮点,贯穿始终的伴奏,哀伤无奈,不自觉中将这种压抑的情绪烘托到最深处。还有很多喜欢的小细节,如每幕开头水墨的标题“刽子手”“迷途猫”“宵里山”“十字伤”,还有每幕结束时青杏色的背景下,风车不停转动,带有很强的历史沧桑感。在时代的洪流中,每个人的命运都是这样的身不由己。
一如追忆篇里所要表达的剑心的转变。因为想要帮助天下弱小的百姓而加入与幕府对抗的行列,却在这两股势力的争斗中成为所有人口中的“刽子手”。手里的血再也洗刷不去,就像脸上的那道伤疤始终也无法愈合。而此时女主角的意义终于体现在此,她不仅仅是雨中的菖蒲花,夏天的白梅香,剑心悲伤的初恋情人,而是如那些人希望的那样,生前死后都永远成为剑心这柄狂刀的刀鞘。她用爱和宽恕合成了那道十字疤,也同时封印住了所有的罪与恨。
其实四幕里最打动我的是最后幕府暗杀计划头头音乃武在庙里说的那些话。对于刚刚学过明治维新这段历史的自己而言,有一种全新的感觉。原来保幕派那帮人这样战斗,残杀维新志士也只是希望用手上的刀来维护天下百姓的幸福安宁。所以在池田屋事件里双方拔刀时刀间会飞来一只萤火虫,有谁能说就一定有人完全对。维新派口中说的建立新的天下,还不是一样要用血和杀戮来完成,期间更有人提出过火烧京都这样的点子。
所以说既然历史才是一桩最大的悬案,那么像这样悲剧发生的最终原因,应该就是片子一开始就提到的那句:
“时代和人心都有毛病。”

 2 ) 谁是谁的阿修罗

清里

乱世也罢,盛世也罢。男儿总希望心爱的女子能够得到幸福,并为之付诸于行动。天下男子,皆为此心。日本如是,中国如是。论及清里,其不幸并不可简单地归咎于身处乱世,而在于其以与女方之期望相悖的方式为之谋取幸福。

或许,乱世中的男儿心中难免带有那么一丝躁动。身为下级武士之子的清里不认为这样的自己能够给恋人带来幸福。遂于婚前来到京都,投身于当时的阶级斗争之中,一心只盼立下功伟,光耀门楣之后回乡迎娶那个白梅清香缠身的女子。故虽心下不舍,亦知自己剑术平平,却仍抱着希望只身前往动乱的中心。成家立业,立业成家。日本人的这一想法显然是受中华文化影响下形成的。欧洲人就这方面远不及东方人来的执着。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于是才会有清里在双方家境尚且殷实的背景下,仍旧选择了远行。

而事实上,巴的要求却是低的,清里的存在即是她的幸福。未曾意识到这一点或者即便意识到了但是仍受所谓武士之心驱使的清里在兴起动身去京都的念头之时,悲剧的种子已然悄悄埋下。为爱人找寻幸福的行动却最终埋葬了爱人的幸福。

那时的京都宛若炼狱。各方势力手里紧紧拽着各自的正义,以暴力为手段坚持着他们的理念。而事实却是其中相当数量的人并不十分清楚自己所作所为的意义,迷失于时代的潮流,陷于杀与被杀的修罗道之中。往往是今日为他人收尸,却不知明日将是谁人为己收尸。

京都的夜是可怖的。一晚,清里执行护送要人任务。行走间,该名大人询问清里即将举行的婚事并为之祝贺,清里却言惭愧,现时兵荒马乱,自己却…那大人便打断道,不论世情如何,一个人想过幸福的生活,是无需觉得惭愧的。清里由此想起了临行之前与巴的会面。然而下一秒传闻中的刽子手拔刀斎的出现,将他对于归期的承诺击得粉碎。

看着拔刀斎若斩瓜切菜般解决了自身之外的二人,清里心里只剩下了绝望以及,不甘。漫无边际的绝望淹没着他。他不想死,幸福分明就在自己触手可及的距离,然而现在,他的眼里只能看到那即将到来的死亡。强大的求生欲望帮他躲开了拔刀斎本是必杀的一刀,可奇迹是不会出现的,片刻之后他便倒下了,虽然最后的一刀奇迹般地伤了对方。

不忍看血泊中那个男子的脸,那是怎样的一种不甘。明明,明明幸福就在眼前的,他向前伸出手去,在触摸到那最后的虚幻之前,生命为拔刀斎所彻底终结。

一刀挥出,断的是三个人的幸福。




“或戏清流,或游林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携手于高山流水,泛舟于清粼碧波。”

对于巴,所谓幸福大概就是如此。

只是,这个过于沉静的女子,在自己所钟情的男子向自己求婚的时候却没有表现出与内心的无限欢愉相对应的表情。拙于表达感情的她无法使清里体会到她的真实感受,这无形中助长了后者前往京都的决心。而就算心里不赞成对方的这次出行,她依然选择了沉默。

后来,噩耗传来。

于是,悲痛欲绝悔恨交加以泪洗面心如死灰。

在无以复加的痛苦中,她最终产生了为恋人报仇的念头,旨在为她那几近崩溃的悔恨之心打开一个缺口。离家后她找到幕府下属的一个暗杀组织,在组织头目的安排下展开了对拔刀斎的报复行动,以一次偶遇为契机接近拔刀斎后在其身边观察对方的弱点。

事先脑海中想象的那个杀人无数面目可憎的刽子手最终幻化为眼前这个容貌清秀的半大孩子之时,巴内心的感受我们是不得而知的,我们无法从她的表情捕捉到什么。即便是在接下来所展开的与拔刀斎的交往中,她依旧是淡淡的,淡淡的,只有那把随身携带的短刃偶尔闪出的一丝杀气昭示着她的复仇之心。随着接触的深入,她开始自然而然地,当然同时也是照计划地了解拔刀斎——能够把握到对方的思想,但不认同。

酒馆一幕表现了二人之间的思想冲突。在这个场景中,巴终于向剑心,向观众——至少在言语上——展现出了她内心部分的真实。然而她对剑心的指责并不能改变后者那单纯得近乎偏执的想法。随后在前往池田屋途中的杀戮开启之际,她甚至求他不要出手,她的眼神是那般的恐慌凄凉——即将逝去的这些人又是谁家女子的清里?谁又将是谁的阿修罗?

在地狱一般的血腥杀戮结束之后,命运的轮盘又于瞬间产生了转变。巴和剑心开始了一段平静的田园生活。正是这段时期的生活,将剑心的思想改变了,也将巴的复仇之心渐渐地淡化,她甚至不再随身携带那把短刃。然而她的痛苦反倒有增无减。当复仇这一终极目的已不再明确,她自己的存在意义是什么?清里呢?原谅拔刀斎甚至意味着否定了惨死的清里的存在价值。她在内心深处应如何面对那个她所深爱过并仍深爱着的男子?可是因为她的内敛,不止是观众,连她身边的人也触摸不到她心底的全部真实。这一切只有那本日记中始有可能窥见。可以确定的一点:因矛盾所引发的痛苦不断吞噬着她本已残缺的内心。

爱恨之间的距离或许真的仅是一纸的薄度。一夜承欢之后,在计划的执行日,巴竟试图杀死所属暗示组织的头目从而在关键处破坏这项计划。试想一下她如果成功,那她下一步应该会做什么?几可肯定是自裁,她的心已经打上了死结,只有死亡才能使她自已然臻至无以复加之境的苦痛中解脱出来。当然,她是不可能成功的。从被头目发现后击倒在地的她毅然选择咬舌自尽这一行为当中也可看出她事先已有了自杀的决心,不论成功与否。

头目在制止巴的自杀之后提起清里,迫使她不得不在这早已痛苦不堪的时刻于心底直接面对这个已逝去可对她而言仍是无可替代的男子——她甚至无力面对。她同样无法面对遍体鳞伤而至与头目展开最后一战的剑心。她的心找不到出口。

没有出口。只有死亡。谁人的死?


剑心

那个男人,在经历过一切之后,最终选择了活下去,背负着自己和他人的伤痛活下去。在维新过后的十年,他是以怎样一种心绪回首当年的自己——那个于十五岁那年的某个冬日瞬间苍老的少年?抑或伤痛的沉重已经使其无力回想往事?

单纯。这个词在我想到剑心时铺天盖日地向我袭来,瞬间淹没了他的其它属性。是的,幕末的剑心,那个年仅十五岁的少年,他的单纯是如此的触手可及。

黄鹰曾经写过一个叫做云飞扬的角色。这个天下第一高手生平最大的憾事竟然是“学识不多”,因为这个缘故,他“很多事都看不透,不知道如何处置是好,也明白因而影响表达的能力与方式,纵然有机会也未必抓得稳”。

剑心五六岁间拜比古清十郎为师,十四岁便离山投身于乱世,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充斥着剑术的艰辛习学过程,剑术之外的东西比古能够教他的并不多,他在那般年龄所能领悟的东西也相当有限。剑心也对巴说过类似“刽子手不需看书”这样的话。然而,因认知的不足而形成的单纯却恰恰成为他一年多刽子手生涯的保护伞。

桂曾恳请巴充当剑心这把利刃的刀鞘,因为他不希望后者最终成为无法抑止的狂刀——而这几乎将是一种必然。在之前一年多的时间里阻止这种发展的正是剑心自身的单纯,然而经过这一年多以来的杀戮生涯,他的迷惘不断加深,他的单纯已经无力承受这样的负荷,可是他的年龄无法提供给他似桂小伍郎与高杉晋作那样的矢志不渝,随着杀戮的继续,等待着他的结局不是彻底崩溃就是彻底迷失,而后一种情况发生的几率远甚于前一种。

实际上,巴的出现并未真正给剑心的转变带来契机,杀戮仍旧持续。改变他的是后来的田间生活。

在迷陷多时之后再脱身而出于远处观望,岂非更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最初他是怀着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的心态加入维新者一方的。他的确相信通过暴力能够成就改革,也愿意充当暴力的执行先锋。以杀止杀,以部分人的幸福为代价来赢得多数人的幸福,这一切没错吧?没错吗?他的坚定随着时间而动摇。暴力真的是获得和平的唯一方式吗?他看不到杀戮的尽头,更找不出矛盾的出口。突然而至的隐居生活无疑给了他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然则世人千万年都无力设法摆脱的困境又岂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可以想法解决方案的。与其说田间生活缔造了剑心全新的思维,毋宁说是将他所有过的想法分别加以肯定或者否定。他否定了杀戮作为和平手段的唯一性,但同时肯定了他作为一名刽子手仅能顺着这条不归路走下去的命运;他否定了个人幸福与全民幸福相比的无谓以及自己能够为万民谋得福祉的能力,从而肯定了他在战乱结束之后赎罪的决心。

当然,这些转变都是在巴的陪伴之下完成的,她起着触媒的作用。只是,他不明白她的痛苦,这个被他一刀斩断了幸福的女子,她的痛苦始终沉默。他甚至试图给她幸福,多么可笑,在他最终了解到隐藏的真实之后,一切都灰飞烟灭,幸福不过是幻觉。他的心岂非也打上了死结?

一个悲剧的果化做另一悲剧的因,如是反复,伤痛不尽。

 3 ) Bone of Sword; Heart of Saber

其身定是剑所天成
血流如玄铁,心脆似琉璃 ——《Fate/Stay Night》

(一)绯村剑心
动荡的时局背后,也许从来就不乏杀戮和暴力。
月光下空气里怡人的白梅香随风四散,年幼的男孩跟在身边的大姐姐们身后,陶醉地闭起了眼睛。而故事的开头一边是宁静祥和,一边却是暗藏的杀机。前一秒还在和自己说笑着的人们,下一秒却被人突然掳走,像是最劣等的动物一样被任意宰割。时局带着刀就这样不由分说将少年的世界一切两半,用鲜血把他原本干净的世界全数弄脏,让他除了眼睁睁看着至亲的人们为了保护自己而鲜血淋漓失去呼吸外什么也无法做到。那一刻,尽管年幼,尽管无力,少年却第一次憧憬着守护的力量。
只是当时名为心太的矮个子少年大概决然无法想见,此刻连剑柄都抬不起来的自己,有朝一日会成为推动时局的拔刀斋。直到少年遇见了比古清十郎,直到他成为了自己的师傅,直到自己从此叫做绯村剑心。而当时的他也更不会知道,命运的纺锤已经开始织起了线,要带他去见一个将从此打乱他之后所有原本人生走向的人——
 
(二)雪代巴
如果没有时局,没有名叫清里的男人,没有一切的一切,他们是否便就此没有交集,或是以别样的面貌走到一起。而故事终究阻断了如果,绯村剑心用剑尖切断名为清里的男人颈动脉的那一刻,又怎会想到,他这一举也为自己命运的走向划下了致命的一刀。病态的时代令人心变异,人心的变异又反过来为动荡的时局推波助澜。一直在想,绯村剑心与雪代巴的相遇也许只能是必然性的偶然,因而要么不遇,一旦遇上,这相遇的契机也注定被阴谋缀满。
彼时的她,俨然风雨中受惊的迷途小猫,让人除了心生怜爱以外实在无法作何他想。褪去了稚气已然化身为武器的昔日少年,面对着柔弱的目击者,竟在大雨里一时失神掉落了手中剑。而我们也已疲于去弄清,随着时间的推移,究竟是自哪一个精确的起始,她看着他的一颦一笑里,再不是全然的演技。
一直以为绯村剑心正如一把剑的刃与背,示人以凌厉,却永远给她以安全。看着这把剑的雪代巴矛盾着,内心里问不清的为什么。为什么,杀人时可以从刀法到表情都毫无破绽,却每晚只能抱着剑才能入睡,在血色的梦里颤抖;为什么,明明是冷面杀手,却会在起风的时候特意停下来,只为张开袖页为她挡一挡风;又为什么,明明只应该成为自己的复仇对象,却在这样风雨飘摇的时局里,一脸真诚说要守护她到永远。在如此不设防的温柔面前,心地善良如雪代巴,即便只是为了向他复仇才与他遇见,又实在怎样下得了手。所以那把从一开始便藏好的刀,只能是被一次次拿出来又最终放回去。
终于下定决心要做好他的剑鞘,在温存后点着头,却不想一开始的谎言早已在命数里埋下危险的重磅炸弹,想回头而再不能,直至被人于最终按计划引爆,溅一身猝不及防又命定如此的鲜红。
故事结尾的时候他站在了满天满地的风雪里,费力地睁着处于半瞎状态的眼睛,要用最后的力气把阻碍她幸福的敌人送进坟墓。而她却于同时跑过去,想要在最后一刻抢下那把要致他于死地的小刀。可是谁快了,还是谁慢了。心跳漏了一拍。
落满了雪的荒原上,一片与某个往日同样的腥红里,仿佛回到了最初丢失亲人的那个夜晚,他长久地抱着她。
还记得你的温柔你的笑。一定是梦太美,让我牵错了你的手。

(三)当往事只成追忆
时代终究要凌驾于个人之上,其间种种的是是非非,在时局面前不值一提。平凡人不过只能成为被局势阴谋操控的棋子。既形势如此,普通人如何守得住哪怕一点点小我的幸福。更何况自从绯村剑心违逆师傅下山以来,自从他决定为了时代进步仗剑杀人,自从他再也不想回到多年前那无助只能看人死去的夜晚,他早已上了用鲜血和自己的幸福筑成的尸山上再也无法下来。因而最终绯村剑心守护住了世界,却没能守护住雪代巴。
如果没有时局,也许他们真的可以是夫妻。不用假扮,不用去大津。可是没有时局,他们也许也根本不会相遇。
唯有叹息。叹息是雪代巴看着手里被雨淋湿的萝卜苗想着已无多的时日将眼泪掩在雨声里,是她望着一无所知的剑心时眼神里越来越多的心酸和依恋。悲局的开端是剑心脸上伤疤滴了雪代巴日记一纸的血,结局是十字伤,交织成一生的怨念,直至星霜篇终结。
绯村剑心在失去了雪代巴的世界里握紧了手中剑继续挥舞。曾说过要守护世界,算是没有背叛自己的理想吗。
如果没有时局,没有名叫清里的男人,没有一切的一切,如果他们以别种姿态相遇——
黑暗中她转过身来,嗯,你只是那卖药的郎中,而我是你永远的剑鞘。

 4 ) 剑心的自责与雪代巴的救赎

浪客剑心追忆篇,是动漫作品中诡谲的存在。用动漫的手法完全超越了动漫一般的主题。
我其实有点奇怪,很多人执着于剑心十字伤上的怨念。
刀伤因为怨念而不愈。这是作者的说法,其实不过是作者借人物之口说出的模棱两可的说辞。偏向于承认怨念的存在,就跟偏向于承认鬼神的存在一样。怪诞而不合情理。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二:不明究里,借此得到自认为合理的解释;再就是不愿意坦然对待,宁愿相信是外力所为。
十字伤的第一刀,那么多人以为是对方强烈的求生欲望所为。若真是如此,剑心早就性命不保,撒手西归了。
留下这第一刀的是剑心自己的心而已。桂小五郎的话,剑心因为心灵的纯净一如刚加入维新组织时一样,所以越发的感觉到杀人的自己与真实的自己有很大的差距。剑心从不愿轻易杀人。所以从来不愿意打听所杀之人的具体身份来历。因为知道的越多,越容易动恻隐之心。
与雪代巴未婚夫的碰面,偶然也好,孽缘也罢。那时候剑心已经喝不出酒的味道了。心灵早已经是风雨飘摇,再不忍心看到他人的幸福毁于自己手下。能被对方伤到也好,多少减轻了几分罪孽的背负。
“如果在这杀人的任务背后有着可以令所有人都幸福的新时代,那么我愿意杀人。”
杀人从来不是目的,背负的生命越多,罪恶的感觉越发强烈。
我想,大多数的时候,他是抱着必死的心态去杀人的。完成任务固然是好,被对方杀死也未必就是不可以接受的事情。
所以他用一个刀疤,一朵石榴花,向雪代巴的未婚夫谢罪。
而之所以伤口一直无法愈合,也是因为剑心一直以来觉得自己身上背负了太多的罪孽,每次杀人都会令自己不安。
他为什么杀人越来越快?那是害怕,别人的一声惨叫,一个绝望的眼神,都会深深地刺痛他的内心。每到此时,便会觉察到伤口隐隐作痛。那道伤口与其说是划在脸上,不如说是刺在了心上。
众所周知,真实的疼痛是治疗心痛的麻醉剂。为了让自己能够继续执行杀人的任务,内心的挣扎最后都会转移到伤口的疼痛之上。
只要这种不安一直持续下去,那道伤口就永远不会愈合。
对于这一点,大约雪代巴在日后的相处之后,渐渐就有所体会了。

雪代巴为什么要给剑心添上这横的一道。
起先我也以为是雪代巴执着于自己没有完成对未婚夫的誓言,所以在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剑心之后,多少做些什么补偿对未婚夫的亏欠。
后来,我又想,这一刀还是为了剑心才划上去的。因为剑心觉得对雪代巴以及她的未婚夫有所亏欠。所以她是想告诉剑心:未婚夫的债,你已经还了。由此,雪代巴终于原谅了剑心。
最后,我才想明白。其实这一刀已经完全与雪代巴未婚夫没有关系了。那个男人虽然一直纠结于巴的内心,但是到了这一刻,巴已经完全放得下了。她的心中只有剑心一个人的存在。她划上了那一刀,不是要告诉剑心,她原谅他。而是要告诉他,不要记挂。自己的死固然与剑心有关,但是并不怪剑心。
因为剑心的善良,让她也相信了在这个男人的背后大约就是可以令所有人都能幸福生活的新时代。所以自己不能让他背负太多的罪孽。即便自己的未婚夫是剑心所杀,她也不愿意告诉他。她在这个时期,对剑心的担心要超过一切。她害怕因为自己的缘故,让这个男人有所动摇。所以她划上那一刀,是想对剑心说不要因为自己的死而动摇维新的决心。如果觉得有罪的话,要记得你已经还了,不能够太过牵挂。
她害怕剑心背负的太多,因为她知道剑心的心其实有多么脆弱。像一张绷紧的弦,也许稍微再添加一点重量,那根弦就会断掉。
所以她这伤划在脸上,是害怕剑心自己把这伤刺在心上。

所以雪代巴把剑心从这罪孽感的重压下释放了出来。虽然身上仍然不轻松,但是却已经可以去面对,去正视自己的所作所为。
这也是为什么剑心在杀了雪代巴的未婚夫之后的一段日子,所喝的酒全是血腥味;但是在杀了雪代巴之后却能够相对坦然地面对此后的杀人任务。
而桂小五郎终于将剑心放置于正面战场。因为无论正面战场交锋的时候怎样的惨烈,其所承担的罪恶感都会较暗杀任务轻。
桂小五郎也害怕剑心在这重压之下倒下。那样,这个年青人的一生就真的完全毁在自己的手上了。
为了维新的成功,而毁掉别人的人生,这也是有违这位身为维新三杰之一的大人物的初衷的。
剑心的存在同时也刺痛了桂小五郎,所以他才感慨。剑心应该用来开创新时代,而不应该用来埋葬旧时代。

以上,十字伤,所有的人都背负着它奔跑。
时代将人心的黑暗与光明越发明显的凸现出来,所有善良的人都背负着那些罪孽左奔右突。
剑心有之,雪代巴有之,雪代巴的未婚夫清里有之,桂小五郎有之,高杉晋作有之。
雪代巴深爱着剑心,才知道剑心背负的到底有多重。所以她才要尽可能的为剑心减轻几分罪孽感。
就像那场大雨一样。
大雨让他们种植的蔬菜损失了一半,不管巴是多么的不忍心,雨季还是会持续下去。剑心此时还能够看到大雨过后,大概会有一半的蔬菜会活下来。
而在雪代巴的心中,这场大雨就像这个时代一样。她和清里,就像这田里的蔬菜,在大雨中病倒。而剑心就是这雨水。
那一场戏,雪代巴蹲在地上,手捧着菜叶,连说了三声“但是”,一声比一声凄苦。
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雪代巴的心结才算是解开了。不管她和清里的命运如何,也不能怪到这降下的雨水身上。反倒是只有保存这雨水,才能保证剩下的一半日后的成长。
“当初种下的时候,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没想到竟然长出这么多来。”
雪代巴了解剑心身为维新志士的缘故,大约就在此时了。
所以她开始维护剑心,直至最后不惜以死殉之。
她是否曾经怀疑过对清里的爱,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显然对清里的爱已经没有办法与对剑心的爱相比较。所以最后她隐约看见清里的时候,终于知道自己对于剑心的关切已经胜过一切。即便是清里捧着石榴花哀怨的看着自己。也无法阻止她将自己的目光投向门外的剑心身上。
到了这最后的关口,她终于敢于直面自己的命运。所以她也想要剑心直面自己的命运。不要再背负得那么的承重。
只是,她已经没有办法对剑心说更多的话。只能缓缓地说一声“对不起”。划下那道伤疤,希望剑心能明白自己的心意。
而她自己,则在对于命运和死亡的释然中安心地逝去。

剑心在多大程度上了解了雪代巴的心意,我们也不得而知。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剑心知道雪代巴不让自己赴死是要自己为更多的人争取幸福。而他也知道,这十字伤是雪代巴送给自己的护符,不要在罪责中迷失。
所以以前的剑心,执着于那一道剑伤,更不愿与他人说及;此后的剑心却能够坦然的面对脸上的十字伤,奋战在维新的前线。

~~~~~~~~~~~~~~~~~~~~~~~~~~~~~~~~~~~~~~~~~~~~~~
说到这里,就基本上可以了解为什么对于星霜篇里面,剑心最后十字伤消失这一情节的困惑了。
据说和月伸宏本人也不认同星霜篇(据说而已,不过至少漫画里,十字伤是没有消失过的)
因为十字伤的意义不是剑心觉得对雪代巴和清里有所亏欠,所以留下伤痕以示铭记。十字伤的意义在于雪代巴和剑心自己对于罪责和内心的救赎。
如果十字伤消失了,可能的原因有二:
一是剑心完全从自己的理念中走出来,认为杀人是对的。(这一点,我想大概没有人会认为剑心可能这么想)
二是剑心重新回到杀人的罪责之中,把脸上的伤重新刻进内心,这也意味着剑心开始否定维新的成功。(那么雪代巴就白死了不是。sigh~~~)
所以说那个情节的出现是很令人困惑的。
~~~~~~~~~~~~~~~~~~~~~~~~~~~~~~~~~~~~~~~~~~~~~~~~~~~~~

但是就追忆篇一篇来说,一切都很完美。
雪代巴的等待与清里的牺牲。
剑心的自责与雪代巴的救赎。
一个旧时代结束,
一个新时代来临。

 5 ) 血红雪白

    那一刻,她从云端跌入谷底;
    那一刻,她在簌夜中闭目仰天;
    那一刻,她清癯的脸庞划过一道泪痕。
    那个人,他再也无法兑现他的诺言,那个即将成为她丈夫的人成了幕末的又一个牺牲品。他的死触及她心尖的伤口,在懊恼的夹缝中跌得越深,伤得越痛。她的心中铺天盖地的撒下了复仇的种子。于是,她踏上了京都的土地,那块充满血腥的地方。
   “你还真的能唤来腥风血雨呢。”在血雨之中她找的了那个刽子手,那个杀死她未婚夫的人。看着他脸上的伤痕,她只是不语。冰冷的雨水激起地上的鲜红,他和她静静的站在雨中。那个雨夜的相逢,某种暧意一点点的渗入并稀释了她的阴暗,微妙的感情投入了朦胧的光斑。
风云变换,京都的突变失败之后,她和他一起去了乡间。他谋求机遇东山再起;她谋取时机手仞仇人。
    一年的平淡生活在乱世之中度过。她看到了他最真诚的一面。杀戮并非他所希望的,他只是一个想为人民争取幸福的维新志士,但是政治的立场却使他不得不挥剑。
    她的淡然,无庸质疑。她的热情,深藏心底。冰与火的碰撞那一刻,铸就了她外刚内柔的个性。复仇的冰在篝火中渐渐化去。
    这个始终学不会用暖色装饰自己的女子,会在飘雪的夜里,轻轻的为他披上一件衣衫。
    这个始终把冷漠忧郁置于眉宇间的女子,竟会抱着他送的铜镜,如获至宝。
    幸福的短暂的,像花时极短的樱花,开与落只是在瞬间,却有惊心动魄的华丽与凄清。
    看着皑皑白雪中前来寻找的他,她潸然泪下。满身伤痕的他在与京都的幕府势力抗衡。她挡下了那一剑,不是为他,而是为了救他——她的仇人。在他的怀中她的生命一点一滴的流失,唇边淡淡的笑容,却是那般宁静祥和。手中的匕首在他的脸狭划过,十字的伤痕永远的流在了那里。“对不起,夫君。”在生命的尽头,她放弃复仇选择了宽容。
    那一刻,沧溟空阒,蕊芯有泪。
    那一幕,香消玉殒,血红雪白。

 6 ) 唯美的暴力与反思的暴力

自《浪客剑心》以后,已经很久没有看过日本的 anime,倒不是觉得《浪客剑心》到了一个不可企及的高度,只是的确没有心思花时间在其他漫画上。这个暑假又买了 TV 版的《浪客剑心》来看,94集,奇怪么?

先说感性认识吧。看过 Animatrix 附带的导演访谈以后,才注意到日本 anime 的特别之处──大量静止画面!《浪客》剧场版也不例外。很多画面都是只有雪代巴一张樱唇一开一合,或者静止的雪地背景上,花瓣缓缓落下……日本人确实很会偷懒,每周数百分钟的动画节目就是这样制作出来的。

但是,我不是要骂他们。这种效果是动感强烈的欧美动画片无法体现的。Anime 和 animation 确实是不同的东西。Anime 有些像舞台剧,有固定的背景,有活动的演员,如果演员不出场,用背景和音乐也可以衬托气氛。而 animation 就象电视或者电影,如果出现完全静止不动的画面,你多半会觉得你面前或身后的电器出了问题……

所以,anime 天生具有这样一种舞台剧一般的宁静气氛,至于你看到的热血或者是搞笑的 anime,是其他效果掩盖了这种宁静的结果。而《追忆篇》中需要的就是这种宁静,或者说这种风格正适合它的选材。无论是大战之前的肃杀,还是乡间生活的平淡,都因为这种静止的风格而显得很唯美,能给人极为深刻的印象。

此外,声优和画师的工作也很值得赞赏。绯村的配音凉风真世在这部剧场版动画里的声音冷而硬,跟 TV 版里动不动就搞笑地“O RO~”一声变成金鱼眼的形象完全不同,他们的专业水准果然是其他国家的配音演员都难以企及的。画风与 TV 版也有很大不同,更成人化、更冷峻一些,比较接近漫画原作。一些镜头,如剑心在风雪之中的跋涉,以及最后与斋藤一的对决,都是剧场版动画中堪称经典的场面。

嗯,然后是剧情。起先仍然是乱世之中的少年被武功高强的师父所救,然后学习剑术,用自己的剑追寻自己认为的正义道路这种老套故事。但是自可怜的清里被杀之后,整个片子其实都是在探讨为了建立新世界而毁灭旧世界的一切是否恰当这样的命题。抱着以剑救世的思想担任杀手工作的绯村,也就是在与清里交手后产生了动摇和怀疑吧。

而巴的出现和他们二人在乡下的避难生活是全剧最宁静而又最紧张的部分。在宁静的二人生活之外,是各种各样的阴谋,很有些树欲静而风不止的味道。“避世”的艰难让人觉得十分无奈。

最后的结局更是无奈,不过,也许正是这种无奈让绯村认识到了拔刀斋的名声带给自己的只有不得安宁的痛苦,他才走上了不同于志志雄的流浪之路吧。从这个角度说,救了绯村剑心的正是雪代巴啊。

如果能理解一个在战争中杀人如麻的人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忏悔,而不把这种行为看做是伪善或掩饰的话,应该能理解《追忆篇》的含义。

 短评

哭死我算了

6分钟前
  • 疯眼穆迪
  • 力荐

曾经让我心痛的满地打滚

7分钟前
  • Layla
  • 力荐

突然想起:希望你做一把名叫绯村剑心的刀的刀鞘……

10分钟前
  • 丁萌
  • 力荐

最記得那一句 腥風血雨.徹底被擊中.

12分钟前
  • mi4444d
  • 力荐

“菊”与“刀”双重性格下的暴力美学。

15分钟前
  • Vini_Kazma
  • 力荐

春观夜樱,夏望繁星,秋赏满月,冬会初雪。此情此景,怎么会有酒不好喝?有朝一日你会明白酒的味道,到时,我们一起品尝美酒吧。

18分钟前
  • 沉歌
  • 力荐

我记得。我也知道你不会还我了。

20分钟前
  • MINT
  • 推荐

每次看都能触碰到心灵最软弱的那部分

22分钟前
  • 空思
  • 推荐

各种隐喻、闪回、意识流画面用得太棒,再加上神一般的BGM,不愧是传说中的OVA最高作。也许因为文化关系,有些地方觉得很隐晦理解有点困难。全片的感觉只能以“令人悲悯”来形容,所以印象最深的画面竟然是巴眼中站在佛像前面的淸里幻影。以及给深爱的男人破相,这个情节我太喜欢了怎么办啊(掩面

25分钟前
  • R·WALKINGDEAD
  • 力荐

动漫史上最高OVA,没有之一。

26分钟前
  • 甲🎹
  • 力荐

傳世之作 人設 劇本 分鏡 配樂 吹替 皆無可挑剔 從頭至尾 瀰漫著悲劇的氣氛 含蓄而不做作 最後在兩人相擁那一幕 巨大的哀慟奔湧而出 便讓人的淚水止不住 血落成冰 斯人逝矣

27分钟前
  • [已注销]
  • 力荐

追憶篇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康德的故事,第二部分是費希特和謝林的故事,第三部分是謝林和黑格爾的故事,第四部分是黑格爾和荷爾德林的故事。

31分钟前
  • 陆钓雪de飘飘
  • 推荐

可以看出这部片子刻意被监督独立于TV版之外,让它能够独立成篇——他不想随随便便做一部高人气TV的附赠品。幸亏是这样,我们才能欣赏到这部能进OVA史上前五名的作品。

32分钟前
  • 幽远
  • 力荐

雪代巴....这才是真正的浪客剑心...TV版什么的弱爆了..那个年代应该还在用赛璐珞片画的动画吧...那种温和的色彩啊...

36分钟前
  • Vash
  • 力荐

“历史是一桩最大的悬案,对于后人而言,了解得越多越不知道真相如何。而那些参与者和目击者则通常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凶手还是受害人,他们能确认的,只有自己手上身上的斑斑血迹而已……”

38分钟前
  • yiyo
  • 力荐

喜欢得一塌糊涂

40分钟前
  • 掀桌超人|2U4U
  • 力荐

容量极大的经典之作。

43分钟前
  • 力荐

OVA挑不出更经典的!

48分钟前
  • 风向未来吹去
  • 力荐

100/100:十多年过去了,追忆篇仍然是日本动画史上最优秀的OVA。

53分钟前
  • 阴暗中的绝望
  • 力荐

最好的OVA吧,没有之一。

54分钟前
  • 木鱼水心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