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者

HD中字

主演:杰克·吉伦哈尔,里兹·阿迈德,蕾妮·罗素,迈克尔·帕帕约翰,马科斯·罗德里格斯,比尔·帕克斯顿,杰姆斯·黄,肯特·绍克内克,帕特·哈维,莎伦泰,里克·加西亚,利亚·弗雷德金,比尔·苏厄德,约翰尼·科瓦内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4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夜行者 剧照 NO.1夜行者 剧照 NO.2夜行者 剧照 NO.3夜行者 剧照 NO.4夜行者 剧照 NO.5夜行者 剧照 NO.6夜行者 剧照 NO.13夜行者 剧照 NO.14夜行者 剧照 NO.15夜行者 剧照 NO.16夜行者 剧照 NO.17夜行者 剧照 NO.18夜行者 剧照 NO.19夜行者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夜行者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路易斯(杰克·吉伦哈尔 Jake Gyllenhaal 饰)是个无所事事的小混混,整日干的尽是一些偷鸡摸狗的勾当。一次偶然中,他目睹了摄影记者工作的场面,从中觅得商机的他决定自己干上一票。  路易斯购置了摄像装备,通过窃听警方无线电的方式抢先一步到达犯罪现场进行拍摄,再将摄像资料卖给晨间新闻制片人妮娜(蕾妮·罗素 Rene Russo 饰)换取酬劳。在尝到了几次甜头之后,路易斯招募了里克(里兹·阿迈德 Riz Ahmed 饰)作为搭档,准备“扩张”自己的事业。渐渐的,普通的车祸或火灾现场已经无法满足路易斯和妮娜的胃口,他们需要的是更血腥、更劲爆、更吸引眼球的新闻场面,为了得到珍贵的一手资料,路易斯甚至不惜“亲自动手”。风暴 風暴非分熟女国语孤岛鲨魂上海王2008烟花泪所罗门的伪证前篇:事件夏日房间矮人怪2大器晚成 第二季纵贯线演唱会Love Tomorrow神探伍士德海狼之岛大江大河第二部病房里的故事烟雨浮生一个坠入爱河的人~司汤达的恋爱论~平摊公寓妖宴洛阳欲望爱人再次十八岁无声的月光奏鸣曲厄洛米亚昭和64年 前篇破茧2泰语枕戈人不彪悍枉少年伊普克雷斯档案第一季借你的手儿牵把酒问青天落水失意情印度连环杀手档案:法庭私刑第一季乡下人雅克与凤行德州巡警 第四季各取所需第三季千鹤先生你是我的命运梅西降临:美国足球新时代最后的前线危情羔羊1992偷拐抢骗第一季宜昌保卫战莫斯科大事件

 长篇影评

 1 ) 现在流行表现人性恶,可是表现完之后呢

主人公是一个人心术不正的坏人。

这一点,从影片开始的偷防护网井盖,抢劫保安手表等有明显表现。

主人公是一个内心自卑,行为偏执的坏人。

毫不掩饰自己是个贼,还硬要应聘正规公司工作。没有老老实实学习真才实学,从网上学了点成功学就开始忽悠人。

主人公是个极为自私、狭隘、冷血、残忍的坏人。

对片中的任何活的生命都没有一丝人的感情,空洞的眼神中除了欲望还是欲望,也许他是拒绝与人沟通。他从不沟通,他只发命令,不听话就不喜欢,不喜欢就除掉对方,否则会影响他的“事业”。

这样一个社会渣滓用残忍的方法弄出来的东西居然收到市场的欢迎,看来腐朽的资本主义国家果然已经腐朽了。

住在高档住宅区的富有白人,才是观众关注的焦点,为什么,因为富有的白人政治经济影响力太大,很关心自己的死活;因为穷鬼自己也向往成为富有的白人,很愿意看富有的白人要死要活。

因为人性里面都有夜行者在蠢蠢欲动。

主人公只是太极端了点。剧本中规中矩到剧透,杰克的表演值得一星。

每次看完这种表现人性恶的片子,真的让我对人类更加失望了,以后还是少看类似片子吧,哎。

 2 ) 人物分析

        人物分析。
        主角:
        1. 做事直接果断,不拖泥带水,也不允许有折扣。

        2. 目的感明确,所有行动以达到目的为最高标准。没有先入为主的接受传统教育,比如博爱啊,遵纪守法啊,平等自由啊。他始终保持一元价值观,从不胡思乱想,从不自我怀疑。这是中国传统文人酸腐气的反面最高代表。他像一只生活在城市里的野兽。

       3. 彻底的功利主义者。他肯定没有坐在教室里学过功利主义哲学,影片里提到过他没怎么读过书,但他对功利主义的利用却肯定比教这门课的教授高得多。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最好的学习来源于生活,别掉无用的书袋子。
              他的助手就是一个比较酸腐的人,得了一点便宜后,就开始飘飘然起来,对吉伦哈尔说,你需要了解别人的想法,要把别人当人类一样来交流。
              吉伦哈尔回答,我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我只是不喜欢人类。

       4. 大心脏。
               没钱的时候,谁和他说话最后都要加一句fuck。他也只是笑笑离开。
               胁迫女编导的时候,他面不改色的说出那番令人腭舌的话,惊地那个女人觉得他是个神经病。
              前期抢拍新闻,警察骂他,同行无情的嘲笑他,就连采访一个路人老太太的时候,他请那个老太太不说粗话重复一遍刚才的话,老太太都不鸟他,说我从不说第二遍。
              近距离拍摄杀人犯时,他一脸镇定,拿摄像机的手没有一丝颤抖。

       5. 强大的说服力。
              在他默默无名的时候,他能死缠难打地说服别人。
              当他拥有权力的时候,他能善用手中的筹码来说服别人。
              他的眼神能突破那些不够自信的人脆弱的心理防线,他也可以看穿那些装出来的自信。影片分别对应的是他的助手和电视台的女编导。
              他的说服力让我想到了乔布斯和希特勒。

        6. 饥渴感。无论是影片开始时他穷困潦倒的时候,还是影片最后他已经有一份事业的时候,他的眼睛里都充满了一种饥渴感。

        7. 强大的行动力和意志力。
              他说他学东西很快,这点不假。影片里基本看不见他的业余爱好,他松懈下来的娱乐消遣,他像一根始终绷紧的弦。学习,行动,再学习,再行动,这就是我们可以看到的全部。唯一有个情节,他胁迫睡了女编导。这可能都不全是一种兴趣,攻陷女编导,更多的占有她,拿走她手中的资源,这是他计划的一部分。
              他为了抢时间赶到现场,可以不顾车祸的危险在路上飙车。
              很多次蹲守新闻的时候,助手已经睡着了,他还像一只警敏的猎豹始终盯着猎物。

       8. 专断独行。
               对他来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只有在利用这场游戏里的上风与下风。他不会真正的加入什么机构,也许会暂时性的,但他的脑中一直在构建他的帝国。这或许就是他眼神永远充满饥渴的原因。

       这是典型的成功型人格吧。

       助手:
       1. 不自信。怎么看怎么像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把钱和尊严放在天枰的两端。
       2. 没有明确目标。他找工作的时候估计还有一点目标,但有每天30美元后,他就又得过且过了。
       3. 懦弱。一直很不爽吉伦哈尔,但从来不敢吭声。典型的被老板吃死的小员工。
       4. 懒散。看他们的工作情况就看得出来了。
       5. 缺乏观察力。吉伦哈尔提议给他加薪那场戏,他觉得吉伦哈尔被他击退了,就开始飘飘然起来,还开始鼓噪地评论起为人处事的方式了。他看不清吉伦哈尔,也看不清自己。他的死为他的失败划下了完美的句号。
       
        生活中大部分的人都是助手这样的,或者说大部分人的起步都是这样的。

        女编导:
        1. 能力平庸。
               刚开始像一个成功人士,但在和吉伦哈尔的角力里败下阵来后才发现,这种人其实能力平庸,也许多年的行业经验帮她到了某个位置,但那就是她的极限了。
        2. 职业道德泯灭。
               既然能力平庸,那获取高报酬的代价就是牺牲职业道德了。

        助手升职后,大概就到了女编导的位置了吧。平庸大众职业升级树。

        女编导的助手:

        1. 正义感。
               影片中唯一一个正义感爆棚的角色,在全片浓浓的黑暗风里像一丝阳光般明亮。可惜,正义感不能换成金钱。正义感也不能帮他升职。

 3 ) 闲扯夜行者——美国编剧的强大(笑)

闲扯夜行者——美国编剧的强大(笑)

1. 这片的视听语言,挺一般的,不过只是相对而言,打光很有邪典的味道,让人想起《爆裂鼓手》和《老男孩》{感觉继朴赞郁后咋这么多人喜欢打绿色的光呢,有种福尔马林的感觉}

2. 说到《老男孩》,这片的结局相当的残暴,的确有股韩国电影的味道,导演和索金一样,编剧出身,戏剧张力简直拉满。

3. 以及,虽然说摄影让人想起《爆裂鼓手》的赶脚,但不得不承认,达米安剪辑的功夫一流,这片剪辑太一般了。

4. 我在想是不是用PTA的摄影风格改造一下这片会更好,毕竟摄影机这么个强烈的性暗示意味的东西没有用好,而电视台的戏份我真的觉得带入《木兰花》邪教演讲的调度的话,感觉拉上几倍。

5. 美国独立电影传统,我可以算是确定,近四十年的风格源头,压力与叙事准度的万恶之源是永远的卡索维茨了。

6. 杰克吉伦哈尔的演技真的好厉害,让我想起上次看(兄弟)里的托比,都是不需言说,站在那里就可以让人不寒而栗{不过本人还是更喜欢托比,哈哈}

7. 这片的母题,兽性社会和暴力的反思做的只是文本功夫啊,还是一样,视听问题(蓦然回首,伯格曼在紧贴文本的扩展创作上是真的厉害,不过他也应该不会喜欢这部电影的,我到底在乱想些啥啊)

 4 ) 新闻背后的秘密,人性的暗影

杰克原来不止是帅,饰演的卢真是惟妙惟肖。
一开始就感觉卢这个人诡异,后来越看越让人感觉彻骨的寒冷。他的确是个quick learner、巧舌如簧、胆子超大、心思缜密且实施力超强,用流行语形容:“他也是蛮拼的”。但是现实当中控制欲超强的抖S让人感觉很糟。他利用自己也利用别人,他是个坏老板,坏合作人,冷血无情。他故意雇佣一个难以找到工作的有色人种员工,方便控制利用,他对雇员百般刻薄和刁难;他利用女编辑得不到好新闻会失业来威胁女编辑人做性交易;他面对同行的灾祸现场无动于衷并拍摄下来企图换取利益;他利用入室抢劫(后来证明不是入室抢劫)且有三名受害人的现场视频要挟他人做金钱交易、权力交易;观看自己拍摄的杀人惨案现场视频在电视上播出面露微笑;如果说到这里卢只是触摸人性底线的边缘,那么更进一步,他的所作所为已经泯灭了人性。他开始安排“新闻”的发生,他隐瞒自己知道凶手的实情,他故意等待持枪凶徒到人多的餐厅才报警,造成大量平民和警察的伤亡。最后他故意利用凶徒杀掉雇员,却是因为他和雇员之前那场利益之争。仔细想想他是个睚眦必报的人,不管对同行车祸面部特写的拍摄或安排雇员被枪杀都是出于报复和挡我者死的动机。
结尾设计的很有深意:
一是卢和雇员的对话:
卢面对濒死的雇员说:你以后还会威胁我。(卢这样说是因为自己就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威胁女编辑)
雇员想了想说:我不知道,我不知道。(其实应该是知道的)
卢说:我知道。(卢了解人性的暗影)
二是卢和女编辑的对话:
女编辑说:那是你的同伴。(女编辑猜的了雇员死和卢有必然的关系或者至少卢对雇员死亡前无情的拍摄)
卢说:是的。
女编辑说:太疯狂了,我的意思是,太棒了。(女编辑的人性也走向黑化。后来对同事汇报的真实情况不够引人眼球而不予理睬再次证明这点)
结尾,警察并未能成功抓到卢犯罪的证据,卢雇用了一批新人继续他的无德无法行当,他将导致更多人受害或是培养更多人性泯灭的无良记者。这让我联想到很多,比如记者难道真是这样的职业?比如新闻难道真是这样产生和歪曲的?
黑化的结局或者就是我们生存的社会;黑化的人格或者就存在于我们的周围甚至是自己身上。

 5 ) 新闻界的汉尼拔

大概除了江户川柯南,另一个走到哪儿死到哪儿的人间利器,就是这位路易斯兄台了。

当然,和柯南不一样的是,他并不在乎真相,他只在乎现场——那可以卖个好价钱的现场。

之前在看《行尸走肉》第四季时,为了摸清总督的脾性,看了一本叫做《为什么疯子比常人更容易成功》的书。事实上,这是一本关于解码精神病人独特的性格特征、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的研究分享。有趣的是,里面对精神病态者的很多描述,用在路易斯身上,倒也相当符合。

“精神病态者很有智慧,其主要特点是情感贫乏、没有羞耻感、以自我为中心、外表迷人、缺乏内疚感、没有焦虑感、不计后果、反复无常、不负责任、操纵欲强以及人际关系无常……精神病态人格与‘正常’人格最根本、最关键的区别就是,精神病态者毫不在乎周围的人甚至整个社会怎么看待他们。”

而书中提到的“黑暗三性格”——
高度自信、自恋;
精神病态式的无畏、冷酷、冲动和渴求刺激;
马基雅维利主义(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欺诈和利用
——则更加明显地点出了路易斯的性格(有趣的是,邦德君亦是黑暗三性格的典型代表人物)。

毫无疑问地是,这位仁兄,是一个典型的精神病态者。

在观影之前,本以为本片是一个与新闻伦理、价值操守、人性底线有关的故事,主人公或在其中纠结沉沦,最后洗白回到传统好莱坞结局范畴。然而看完了才知道,这根本是一个一黑到尾的故事——没有纠结、没有黑化什么都没有,从头到尾,路易斯就是一个“新闻界的汉尼拔”。他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并且用自己“病态”的强大的精神力驱动自己去追求自己的目标,毫不手软。没有道德判断,没有应不应该。当女新闻编导第一次买下他的作品并说“你很有天赋”的时候,就注定了两件事:其一,他体内的“精神病态”在“不经意间”找到了最佳释放渠道;其二,他将征服这个“赏识(看到他内在)”的女人。

而他为了获得更高的报酬,一切的所作所为,也一次次应征了书里提到的一个理论——“如果能够‘摆脱’某种境遇,获得奖励,精神病态者就会努力争取,而完全不管会有什么风险或负面影响。他们不仅能够在受到威胁和遭遇困境时保持冷静,而且在不好预兆的阴影的笼罩之下,他们会变得像激光一样专注,会‘倾尽全力’”。

所以这部电影的可怕之处并不是讲人性在面对blablabla之类的东西之后堕落,而是直接端出了一个“精神病态者”,然后将他放到了大众传媒之中——是的没错,【所谓“正常人”的新闻取向,和精神病毫无区别】。这是这部电影最讽刺现实之处。

当路易斯挪动尸体“制造现场”以找到最佳拍摄角度,当他路过伤者没有伸出援手而是拍下断气的画面,当他对同行的车动手脚然后说“他现在是我的素材了”,当他设计街头枪战,然后顺利除掉自己的员工……他的病态让他顺利地抓住了爆点,好巧不巧,这些正是电视台新闻编导“喜闻乐见”的劲爆新闻,正是观众最需要的茶余饭后的谈资。

片尾时,他将死的员工用难以置信地眼神盯着他,穿过显示屏,砸在正在调情的女编导和路易斯身上,讽刺的意味显而易见——爆点赶走尿点戳中你我的High点。观众的目光直勾勾地迎上屏幕上那一抹死亡之瞪,觉得震惊吗?不,当你目睹了一次完整的“造新”你就会发现,你从来都是“造新”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做媒体的人,形容一天没什么大新闻的时候,叫做“淡”,如果有刺激眼球刺激肾上腺素的新闻出现,叫做“”辣,或者”辛(腥)辣“。有时候,遇上新闻很“”淡,甚至“淡出个鸟”来,就要想办法加调料,让它变“”辣,越“辣”越生鲜越好。因为读者就爱看这个。标题不够劲爆不行,内容不够露骨不行。总而言之就是在价值和伦理的刀刃上,跳起《四小天鹅》或者《霸王别姬》。做好了就像文章、陈赫“周X见”,他们会变成谈资,会持续不断地被提起。做不好?没关系,反正读者不记得,过两天也就忘了。近期来说,“偷拍遗体事件”就是个”没做好“的典型例子。

面对喧嚣的大众与传媒,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呢?是传媒的setting agenda(“议程设置”?抱歉找不到合适的达意的中文词)扭曲了观众的底线,还是观众的口味造就了等待秃鹫扑向即将断气的婴儿的记者?这种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相信十万字都无法论清。

前段时间大热的韩剧《匹诺曹》里就有一个如同路易斯一样的人——女主角的妈妈,M台女新闻主播。她也是个为了“造”新闻蛮拼的人:跪在水里,买儿童鞋,戴口罩……她在“合理”范围内的夸大事实,满足了观者对于苦情、同情、共情的需求。然而她始终不是路易斯,韩剧始终不是电影。因此她最后反思了忏悔了知道了“记者是什么”,而我们的路易斯大人,直接开起了公司,向着没有最“辣”,只有“更辣”的“造新”之路迈进。

说到底,我们每天接触到的新闻,又有多少不是“设计好的”呢?

路易斯说,他所会的一切都是从互联网找来的,看来的,学来的,他用来要挟别人的筹码,也是他从海量资讯里判断出来的(那本书里也提到“对骗子来说,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有极强的判断力,他能够准确地探测出别人的弱点。”)。这种判断力如同刀,可以用来做菜,也可以由来杀人。这个时代不缺乏资讯,缺乏的是对资讯的判断力。而事实上,大部分的受众往往人云亦云,缺乏最基本的判断,反而只能成为无聊的信息转发的一个节点。而往往是这种缺乏判断的转发,成了大众传媒喧嚣的助推剂。这真是一个相当有趣的议题。

将男主角设定为“天生道德沦丧”的精神病态反派,却是一个最适合在当下这个时代游走的“夜行者”和“汉尼拔”,该毛骨悚然的不是沉默的羔羊,而是千千万万个助推着他而不自知的电视机前的观众或者电脑前的键盘战士。

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Copyright © 2015 www.AKIRASTAR.com(独孤树) All rights reserved.】

 6 ) 毁三观黑自己的美国电影——《夜行者》

原文载于今日看点
  http://www.todayfocus.cn/plus/view.php?aid=993
  
  这个题目可能有些误导影迷,先澄清下,《夜行者》可不是部恶搞、雷人的电影,说它毁三观是真毁。美国电影虽然没有广电总局管理,但他们大部分电影还都是有一个主流价值观的,比如家庭最重要,个人奋斗的美国梦,自由民主什么的……别看《刺杀金正日》那么恶搞,它是符合美国主流价值观的,黑朝鲜和金正日是因为他们不符合那些价值观。
  《夜行者》毁三观是处处挑战或者说颠覆美国的主流价值观,从头到尾彻底黑美国自己。
  开始由于主角路易斯是杰克·吉伦哈尔扮演,他又把自己瘦的像鬼一样,我以为他会是像《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中的马修一样,是个让人同情的角色。结果开场三分钟,路易斯的行为便打消了我这念头,这是个小偷,看上保安手表就顺便抢个劫,各种迹象表明,他完全不需要同情。按说拍一个无恶不作的恶人,对于美国电影来说没什么稀奇的,但这里毁三观是励志,一个无底线的励志故事,他的所有行为都是个人奋斗的美国梦。
  如果按照主流美国影视习惯,那一定要交代他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的,比如《绝命毒师》,老白人到中年,危机重重,为了家庭铤而走险,观众会同情罪犯。《夜行者》完全避开了这个套路,不管是导演还是主演杰克,都没准备告诉你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只是冷冷的展现给你,他怎样一步一步挑战美国社会的各种底线。
  路易斯没有家庭,没有朋友,没有表情,没有底线,完全是一个现代社会的局外人,整天游荡在城市黑夜,冷冷的看。但很快他发现了最适合他这种人的职业,拍车祸现场,拍犯罪现场。这时《夜行者》又开始毁美国三观了,黑美国媒体,美国媒体的言论自由,是他们民主自由的保障之一。看看那个电视台女主管跟路易斯要求:“暴力的、流血的,想想一个尖叫的女人跑上街道,脖子被划开的景象。”媒体以报道真相之名展现暴力,只是为了满足人们寻求刺激的心理,提高自己的收视率。报道凶杀案那段,真相来了,女主管却要把真相按下不报,因为真相不符合他想呈现的故事,真相是被杀的是毒贩,她想呈现给观众的是——住在富人区的白人灭门惨案,这样原本以为自己安全的白人才会更加关心这个新闻。
  到这里《夜行者》黑的已经不止是美国媒体了,稍带上了作为观众的美国大众,媒体为什么要给他们放血腥暴力,因为血腥暴力收视率高,为什么要为他们编富人区白人灭门惨案,因为这样关注度更高。这样反推——一个冷血而又自私的大众和社会,需要他们的媒体冷血、撒谎,一个这样的媒体才会需要冷血自私的路易斯去拍那些血腥暴力的新闻。所以不需要解释路易斯是怎么变成这样的,他就是美国这个社会造出来的。
  《夜行者》是一部剧情故事片,却是按恐怖片的结构拍的。影片事先告诉观众路易斯是个无底线又行事诡异的怪胎。而影片中的其他人可不知道,他的同行、搭档去招惹他时,另观众替他们提心吊胆,路易斯越成功观众越为更多的人提心吊胆。
  《夜行者》黑的最狠的是美国梦,或者更准确的说是只求目的的“成功学”,路易斯再三宣称他学东西很快,他在网络上学习了怎么建立起一个成功的企业,过上有性生活的风光生活。这些商业课程包括——无论遇到什么阻碍都坚持目标是很重要的,在开始前,先有一个计划……无底线的路易斯执行起这些商业课程就成了,为了扫除障碍害死竞争对手……他害死那个单纯的年轻助手时理由更令人发指——我不能把公司的未来交到不能信任的搭档手上。更黑的是,在各种不择手段后,他的美国梦实现了。
   这种只看重目的和结果的“成功学”在美国是不是主流我不清楚,总之在我们中国大行其道火了很久,不知大家看时有没有什么联想。

 短评

“平民新闻”的魔征化,寒冷得如利刃割喉,这样的职业注定行走在道德暗夜中。虽然故事后劲稍嫌不足,但作为导演处女作还要求什么?杰克的表演平静而嗜血,彻底碾压他之前的所有角色,奥大妈给个提名好吗?!

7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杰克·吉伦哈尔暴瘦之后,深陷的眼窝与可怕的大眼睛让角色多了几分神经质,必须承认,他是本片成功的重要因素,却连奥斯卡提名都拿不到,真是可惜了。整个片子思路很明确,媒体对暴力的追逐,以及隐藏的大众对暴力的渴望。大部分的夜戏更增加了这种阴暗的感觉。

1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觉得这个故事的问题和《消失的爱人》有些类似:后者是为悬疑而悬疑,这个是为扭曲而扭曲,都缺少某些直击人心的东西。是的,表演很惊艳,故事也讲得不错,但电影结束5分钟后,再也没有任何东西能够在心中回响了。

15分钟前
  • 猪头妖怪
  • 还行

TIFF2014最佳剧情片,一部必然在公映后被热议的sick&mad film,导演Q&A时说他剧本创作灵感来自于年轻人求职渴望(internship),面瘫的杰克超级适合这个黑化的,传销老师一般的,无师自通的,话痨热点新闻摄影师。年度最佳追车场面,年度最佳情节转折,年度第二变态角色(仅次gone girl)。

18分钟前
  • Sammy
  • 力荐

1. 剧情极圆润,起承转合简直滴水不漏;2. 中间节奏稍微有点拖,但考虑到后面一波一浪的高潮构建微瑕可忽略;3. 吉伦哈尔把那种偏执和神经质表现得十分精彩,可算其目前最佳表演;4. 助手人物干瘪苍白;5. 结尾黑得漂亮,干净稍欠利索。总体4.5星,大荐。

23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呵呵,这不就是老板忽悠我那一套么?

26分钟前
  • 握不住的灵魂
  • 推荐

JAKE戏路越来越广 演啥像啥 不出2年就会问鼎奥斯卡影帝 ,没拿的话我吃翔3斤

28分钟前
  • SYRON
  • 力荐

JG这个大Bitch!!!

31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还行

影評人去死!

36分钟前
  • nomad
  • 还行

导演是聚焦新闻从业者的新闻制造过程,全片看下来却只有个性不具代表性。从职业生涯开始到最后成为夜行者,电影把男主处理成一个孤立的新闻从业者,而缺乏行业普遍性,个性发掘深入,但对整个行业却浅得如同没触及过,到头来批判的是人性而不是这个职业。所以我更愿将本片看作是犯罪片而非职业批判电影

40分钟前
  • 帕拉
  • 还行

Gone girl Emmy + Nightcrawler Lu 当选2014年度bitch couple,没有之一

43分钟前
  • 澜瑟
  • 推荐

棒!完全黑化到失真的角色和剧情,驶入空无一人的LA夜色,真是“罪恶之城”啊。把现在的电视新闻网、不健康的合约雇佣关系、甚至“实习生”制度,讽刺得体无完肤。虽然由于人物性格太单向导致剧情可以预见,但全片绝对紧张刺激又不失黑色幽默,Jake演得太好了!为了他我也一定要力荐!

45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不跑社会新闻的心理变态不是一个好赛车手。吉伦哈尔这个角色是我看过最Inhuman的角色了,纯粹的毫无人性,很多反角都是有血有肉的,而这个角色可能是因为没有描述他的过去和来历,连丝毫的情感都谈不上,黑化到极致,就像是一潭死水。顺便片里的新闻导演也是个疯子,跟路易斯简直天生一对。

47分钟前
  • 北落師門Hiruma
  • 推荐

对媒体行业表皮所覆盖着的黑暗、虚伪的揭露,淋漓尽致。今年出现了不少反思、讽刺媒体的影片。吉伦哈尔预定奥斯卡影帝提名。有三场戏容易让人皱起眉。Bloom在对手出意外后所体现的“专业”。Bloom对别墅的侵入。那场他对助手的报复。值得注意的是,本片中,作为媒体的直接对象——观众,全程缺席。

51分钟前
  • 心生
  • 推荐

这就是变态版的美国梦呀,接客这两年接片水准越来越棒了,基本都没拍过烂片,演技也是爆表,特别是眼神戏,从"End of Watch"到"Prisoners"到"Enemy"再到现在的"Nightcrawler",每一部都有惊喜,每一部都在进步,这演技今年金像奖给个提名完全值当,只是我私心想看接客再拍点养眼的轻喜剧

54分钟前
  • 办公室甜心
  • 力荐

今年看過的最變態最讓人惡心的電影。。變態到足夠對gone girl里的狗男女說“你們一起上吧”

55分钟前
  • sasasasa
  • 推荐

当年还以为是恐怖题材呢,原来是犯罪惊悚片,工整的剧本没什么惊喜感,倒是它这一黑到底的路子放在偏向主旋律的颁奖季类型片有点小惊喜,嘲讽媒体和新闻人的道德沦丧。杰克·吉伦哈尔暴瘦之后,两眼放光,偏执疯狂,让这个冷酷无情和口蜜腹剑的黑色角色有了一种让人难以抗拒的人格魅力。★★★★

59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电影黑到飞起,杰克的公司简称是VPN,黑度+1...

1小时前
  • SP
  • 力荐

比gone girl 还要黑暗。看到枪战和警车飚车那段差点吐出来了。psychopathy真的比想象的多。更可怕的是,大众不明事理就把自私冷漠狡诈当作成功必经之路了。无论如何,我意识到生存第一技能是: 迅速辨别出某人是否psychopath

1小时前
  • 埃里卡
  • 推荐

格局不大,追求不高,格伦哈尔忽闪着大眼,知乎范儿的澎湃汹涌嘴炮还是挺吓人的。

1小时前
  • 更深的白色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