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

HD中字

主演:林嘉欣,李心洁,许志安,黄浩然,廖启智,文颂娴,周永恒

类型:电影地区:香港语言:粤语年份:2004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救命 剧照 NO.1救命 剧照 NO.2救命 剧照 NO.3救命 剧照 NO.4救命 剧照 NO.5救命 剧照 NO.6救命 剧照 NO.13救命 剧照 NO.14救命 剧照 NO.15救命 剧照 NO.16救命 剧照 NO.17救命 剧照 NO.18救命 剧照 NO.19救命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治疗健康(整理电影中看似不合理的地方)

电影名字直译的话应该是治疗健康。就像电影名一样,我觉得很多情节也看似不合理。

但屋里原始、巨大机械装置的暗黑风格,地上明亮简洁的复古装修,地下阴暗怪诞的扭曲秘密,这种蒸汽朋克、探险解密和邪典神秘的调配,又像踩到了我的猫尾巴,给了我最强的体验。接近两个半小时的猎奇展览,仍意犹未尽。这种调子让我想起了电影——入侵脑细胞,情节放一边,视觉先满足。

我的理解——母亲的睡梦和白日梦

整部电影叙事工整,都在试图用科学设定来接住悬念,而不是超自然、精神分裂和时间逆转等惯用手段。但其中有一处最让我费解,就是男主母亲惊醒后的画面闪现。我认为这是导演的明示,即后面的情节都没有真实发生,这是很重要的理解分歧点。导演明显走视觉风,而不是烧脑,留下的线索并不多。146分钟的电影,母亲只出现了不到三分钟,没有太多的解读空间。我认为只有母亲出现的几分钟是真实,翻车前没有母亲的场景是母亲的梦,翻车后是母亲惊醒后将梦中的故事进行脑补延续的白日梦。这里先列举出我做出判断的依据。

证据1)母亲惊醒后的画面闪现都是后面的剧情。分别是鳗鱼-馏分-旋转芭蕾玩具-水中旋转的汉娜-水罐中挣扎的男主-燃烧的画像-燃烧的城堡-用杯底看照片中的绷带面具人-旋转芭蕾玩具-镜子中的母亲(图1)-倒下。这是最强最明显的提示。闪现中,交替着现实与后面的剧情,最后浮现出床上穿睡衣平坐的母亲。这一幕和刚刚惊醒的状态一样,暗示后面的一切都是母亲惊醒后,接着噩梦脑补的白日梦,结局心满意足,倒下离世。

图1——镜子中的母亲

证据2)男主的行李和穿着。无论是看望母亲,出差到水疗院,还是母亲遗体火化,男主都是一身相同的服饰,包括领带。重要的是,男主告别母亲遗体,身边有行李箱(图2左),还回现了和母亲的对话:就出差几天。暗示男主得知母亲去世,匆忙赶回,直接到场,而且带着遗憾。而电影结束时,男主穿着病号服骑着自行车放飞自我,没有回去取行李箱的迹象。另外,打石膏时,如果不把西裤下边截下去,除了穿上不容易外也会出现臃肿,但是男主带石膏穿西裤看起来很自然(图2中)。而后面男主破除石膏,病号服有截短(图2右),也侧面说明为了穿裤子需要截短裤子。而男主送别遗体,裤子完好(图2左)。但是这部分也可以理解为男主重新买了行李箱和相同的衣服参加葬礼。

图2——男主的裤子

证据3)母亲会做梦的新芭蕾玩具。母亲因为男主父亲去世,以及儿子忙于工作,一直处于孤独,甚至痛苦的状态。所以有了制作芭蕾玩具的习惯:芭蕾娃娃一个人舞蹈,但又离不开底座的束缚。母亲惊醒后画面闪现与玩具穿插,汉娜的裙子、孤独、束缚以及山下一段舞蹈与芭蕾玩具非常匹配。而且闪现画面中的汉娜也是在旋转,且镜头与母亲正对面的玩具紧密连接。这都在强烈暗示玩具是母亲的精神陪伴甚至是化身,最新的芭蕾玩具会做梦,就是在赋予玩具以角色和期待,这也是导演的明示,母亲开始用梦来满足现实缺憾。另外,我个人脑补的情节是母亲身体状况出现恶化,感觉自己时日不多,对儿子陪伴的渴望愈发强烈,所以才会通过白日梦弥补遗憾。母子对话时,母亲曾说:你不会再回来了。除了儿子说升职后给母亲换海景养老院,对这种用金钱代替陪伴的想法有些失望外,我觉得也是对自己身体状态的担心,言外之意是我等不到你下次再来了。男主送别遗体时,唯一的对话浮现也是:只出差几天。这种没有用陪伴来尽孝的遗憾,被反复强调。

证据4)男主的芭蕾玩具。新的芭蕾玩具显然一直在母亲自己手里直到死去。但后面男主在去往水疗院的路上,再到交给汉娜以及返还给男主,又显然一直拥有这个新的玩具,且是无底座版;在最后还扔到地方,被院长踩碎,然后同水疗院一起被烧掉。说明后面的故事为虚,母亲将玩具带入到了故事中,陪伴着男主,完成自己办不到的事,无底座就是渴望不被束缚。母亲死后,玩具摔倒地上,底座脱离,象征自由,但已结束。

证据5)水和鳗鱼的反复出现。从开场华尔街金融白领莫里斯的过劳死开始,水和鱼就贯穿整部电影。莫里斯死后,手中的水杯和身边的水以及水桶都给了额外的特写。莫里斯养的金鱼的游动和死掉状态仍然给了额外特写。结合父亲是跳水自杀,以及水疗院从手段与观念都是围绕着水进行,都在疯狂地暗示(在母亲眼中)水是罪恶。尽管不是原罪,但确实是夺去了丈夫的生命,并让儿子和自己之间出现分歧。儿子将父亲的自杀归咎于软弱,而母亲则认为是工作压力。儿子忙于工作,事业有成,母亲被孤独地困于养老院,整天担心儿子会重蹈覆辙。所以在母亲眼里,是水让她孤独,水是痛苦的来源,是邪恶的化身。因此,当母亲开始对玩具做白日梦时,构建出的故事贯穿着水和鱼。母亲不是突然做这个梦,也不是很快就能想出这么复杂的故事,而是她的后半生都把欲望看成是水疗院院长,把工作幻化成水,鳗鱼则是手段,馏分是财富。把人们依靠辛苦工作,公司赚钱与并购,维持与壮大的过程,想象成院长不停给人补水再蒸馏,得到延年益寿的精华,再等待时机近亲繁殖的邪恶故事。

证据6)母亲惊醒的时机。镜头上,翻车紧接着母亲的惊醒。如果后面都是母亲的梦,是大欢喜结局,她不应该惊醒,而是含笑九泉。所以母亲的梦就是结束于翻车,对儿子即失望但又疼爱,使她看到儿子翻车而惊醒。然后对着玩具,在弥留之际,脑补完全部的故事。这样的话,男主最后的笑接下来就是母亲的倒下,解脱。

工作狂——只是母亲眼中的儿子

母亲出现的时间很短,对话更短。我来回顾一下,与母亲对话的场景是在 男主说出自己没有父亲陪伴之后切换出,很自然。下面是全部对话内容。

母亲:你要去多久。

儿子:几天而已,公差。(这句话在火化时有回现)

母亲:你的气色很差。(母亲担心儿子工作压力大,可怜天下父母心)

儿子:没事,只是睡眠不足。(华尔街精英的习惯性加班)

母亲:你需要休息。我经常劝你爸休息,但他就是不听。(担心重蹈覆辙,在前面儿子和司机的对话中有体现)

儿子:他太懦弱了。(这点上,与母亲有分歧,这是母亲对儿子的不满情绪之一)

母亲:你又不认识他。

儿子:那是谁的错?。。。。你在这还开心吗?院方照顾周到吗?

母亲:人到这都是等死的,谈何开心?(母亲白日梦中的水疗院也有自己所在敬老院的投射,也说明在母亲眼里,职场入戏太深和敬老院没有区别,只是在等死)

儿子:我要升职了。我回来后给你换个海景敬老院。

母亲:你不会回来了。

儿子:我当然会。。。。一个新的芭蕾玩具?

母亲:这个不一样。

儿子:怎么说?

母亲:她活在梦里。

儿子:可她在跳舞。

母亲:那是因为她自己并不知道在做梦。(只要感情投入,体验真假难辨)

然后镜头切回车中的男主,正在把玩这个玩具。

与母亲对话时,母亲对面的座位上有礼物,桌面上有蛋糕,显然在过生日。而在母亲眼里,儿子这个礼物也是其助理所安排。因此,可以想象忙于工作的男主很少看望母亲,只是在生日等重要日子来看望,交流很少,礼物也会被母亲认为是敷衍。不仅是礼物,儿子出差原因、升职原因、工作状态都是她的脑补,因为她唯一知道的就是儿子工作忙,还马上要出差,要升职。她做梦时,把这些信息做了如下加工。儿子能升职的原因是他的上级莫里斯在加班时猝死。这个上级被母亲设置成勤恳,爱家(办公室里孩子的相片),但没有远见(同事评价),死亡时周围有水。人设和父亲非常类似。儿子平时很忙,电脑电话不离手,满屏的数字和表格,经常吃戒烟糖。儿子工作存在投机行为,利益和危机并存。儿子虽然升官,但立即被高层要挟,别无选择的接受去异地接高层的任务,再风光也仅是漂亮一点的棋子。这是母亲在丈夫自杀后,对儿子的工作或者说对精英人士的刻板印象。也许儿子真正的生活其实很正能量,只是年轻人的拼搏而已,忠孝两难的延伸话题。古今中外,鲜有人做出最优解。

母亲的孤独——死前的精神狂欢

下面记录我认为需要注意的细节。

剧情1(到3分半):莫里斯的过劳死

细节:从疗养院寄来的信,出现鳗鱼标志;莫里斯倒下后对水杯和水的特写。

剧情2(到12分):忙碌能干的男主

细节:火车上忙碌,吃戒烟糖,隔壁座位小男孩在车窗上用哈气画出魔鬼图案;男主搬到莫里斯的办公室,办公室金鱼死掉,让助理给妈妈买礼物;电梯升到70层特写,得到接潘柏的任务;路上还是忙碌,吃戒烟糖。

剧情3(到13分半):和母亲谈话

细节:对话内容有5点:1男主要出差几天;2对父亲的死意见不一;3男主要升职;4妈说你不会回来;5妈说新的芭蕾玩具会做梦。

剧情4(到23分):翻车

细节:芭蕾玩具没有底座;山上(精英阶层,不常有年轻人,因为财富和履历一般都需要积累;)山下人有矛盾;手表时间,汉娜出现,穿的衣服和芭蕾玩具有点像。

剧情5(到24分):母亲去世

细节:几个后面场景的快速闪现,中间穿插一个当前的场景;镜子中可以看到床上坐着的母亲突然倒下;芭蕾玩具底座分离;殡仪馆里,男主带着行李箱,工作人员对话提示没有其他探访的人(暗示母亲孤独,除了儿子,无亲无友)。

剧情6(到52分):拿到潘柏档案

细节:手表时间定格;水中出现小虫;蒸汽房出现鹿;潘柏认识男主的爸爸;院长知道男主和潘柏谈生意(这些都是母亲想象儿子被工作慢慢拖垮)。放置尿液时,瓦金斯夫人的样本带有血色和固体(为她将要死亡做伏笔);院长说汉娜是特殊病例,她生长迟缓。

剧情7(到59分):困于水罐

细节:无论水中运动、冲水、潜游、潜水、蒸汽、浸泡、输液(引入鳗鱼),都是为了能生产出干净/有效的蒸馏物。水罐中,男主闪回童年和父亲的愉快回忆(再次说明母亲对丈夫印象非常好);鳗鱼的出现破坏了美好场景;鳗鱼将氧气管勾住导致面罩脱离;被困后,闪回父亲跳江,然后男主被救。这段剪辑明显暗示母亲对男主重蹈覆辙的担心,想象他被鳗鱼(剥削)耽误美好生活,再被水困住(被工作拖垮),直到失去生命。但母亲的白日梦要大欢喜结束,她可以随心所欲的安排命运:男主先被高层忽视身体状况,再突然转换镜头,又被高层救出,鳗鱼也消失,尽管是鳗鱼导致的氧气罩脱落。

剧情8(到1小时1分):翻看潘柏档案

细节:档案中一页表格的特写(图3)。左边项目名包括Transfusion flugel(输液区,男主被灌鳗鱼的地方),Embryonic flugel(胚胎区,人们被浸泡在液体中接受补给,很形象),Detox flugel(脱毒区),Isolation flugel(隔离区)。数字比较随机,理解为做完项目后检测的一些指标。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潘柏和男主被浸泡后还能出现。因为这不是被做成标本,而是一项无辅助可无限浸泡的黑科技,只在母亲幻想中存在。输液(同时被蒸馏)是最终目的,那么胚胎等阶段就是补充体内水分,过滤有毒物质,为继续蒸馏做准备。档案中的X光片显示牙齿脱落;厕所马桶控制阀自主晃动并发出声音;看到尸体运往地下。

图3——潘柏水疗院档案中的一页

剧情9(到1小时22分):和汉娜下山

细节:瓦金斯夫人通过添字游戏给男主传递信息(瓦金斯夫人是唯一觉醒的客人,且行将就木),并告诉男主1814年发现严重脱水的尸体(所以反派依靠人体馏分,已经活了200多年,汉娜也依靠这种人体精华,200岁左右出现第一次月经,按比例应该给她延迟退休到800岁);将芭蕾玩具交给汉娜,汉娜带男主下山;在山下,汉娜喝酒、散发、跳舞、拿走口红,暗示母亲渴望自由的生活;男主看兽医,兽医孙子画城堡失火,兽医给了男主两个信息:掉牙是因为脱水,之前的男爵夫人不育(事实上只是困难,最后还是成功产下汉娜);兽医宰杀的牛及其胎牛体内都存在鳗鱼;山下的人怕院长;院长额头出血。

剧情10(到1小时38分):男主的牙

细节:男主梦到汉娜和鳗鱼;再次看到运尸体的人推空车出来;再次出现厕所马桶控制阀自主晃动并发出声音;掉牙(进入下一步);在一份日程表中,又出现了浮动浴、牙科治疗、蒸汽疗法、矿泉水锻炼等项目;男主来到输液区,发现工人一边吸烟一边削胡萝卜;一个如同枯槁的老人听到电梯到达声音突然大叫,工作人员给老人面部一拳(在应该干净的输液区,看到工作人员吸烟与粗暴,与水疗院的表面不相符);男主摸到输液仓后手缩回(应该是刚刚使用完,蒸馏需要高温);再次遇见瓦金斯夫人,告诉男主当年婴儿没死,男主看到瓦金斯夫皮肤下有虫涌动;男主逃跑时躲入的房间门上能看清第一个字母是E(应该是Embryonic Flugel);看到像胚胎泡在子宫中一样的人体,潘柏睁眼,身体抽动,但是不清醒(男主当时发现潘柏的项目是输液,应该是输液后,指标不合格,送到隔壁胚胎区补水回血);男主被抓并弄下一颗门牙,院长拿着潘柏档案(指出水疗院里没有隐私,任何房间都可以被进入,任何东西都可以被翻动,被全完掌控)。

剧情11(到1小时48分):男主觉醒

细节:男主趁着司机送新人的机会逃跑(剧情再次跳跃,男主直接脱险,只是后面提到袭击医生);通过一瓶人体精华发现警察和院长为一伙,警察办公室装修风格以及摆饰品都是很久之前的风格,暗示警察其实也是上上世纪的人,在母亲眼里,一直以来警察都是优先服务于资本;院长出去抓男主,竟然带着潘柏一起(如果是想象的故事,可以一劳永逸地解释所有不合理);再次出现厕所马桶控制阀自主晃动并发出声音,出现鳗鱼,索性拆掉,什么都没有,开始怀疑自己,然后接受命运,被同化,从旁观者变成其中的一员;闪回父亲跳江,换成自己的面孔,母亲潜意识里儿子将重蹈覆辙,但这时,母亲操控儿子悬崖勒马,发生一个不曾有的奇迹,儿子打破谎言开始觉醒。

剧情12(到1小时58分):男主探访地下

细节:汉娜涂口红当天正好第一次月经;瓦金斯夫人尸体被鳗鱼吃掉(作为觉醒的人,必须要死);汉娜进入地下水池(这个水池所在地我认为处于含水土层,即汉娜出生后待的地方,可以说是初始养育汉娜的地方,汉娜应该经常性来这里),水池也是人们消亡的地方;因为月经,鳗鱼开始攻击汉娜但后来变成围绕(后面男主在插画中发现汉娜出生扔进的水中有鳗鱼,鳗鱼就像仇恨,包围、养育、陪伴着汉娜);男主劝说众人,但人们其实都不想离开(体面的财富人生)。

剧情13(到2小时5分):男主再次屈服

细节:男主被鳗鱼灌胃,然后榨出第一滴蓝屏精油,完成水疗院全套体验;男主身心俱疲的出现在外边凳子上,汉娜过来说:玩具梦醒了(汉娜成人了),你让我相信有一天我会离开(母亲最想对儿子说但又被藏的最深的一句话);男主说为什么离开(再次屈服),牙齿完整(图4);汉娜交还玩具离开。

图4——输液前(左)后(右)男主牙齿变化

剧情14(到结束):依靠了解汉娜,男主再次觉醒

细节:通过画像、插画、回忆瓦格斯夫人的话(孩子没死)、折叠的照片、男主推测汉娜是当年的婴孩(母亲一直希望男主能理解自己,并放弃自己现在的生活态度);男主拯救汉娜(母亲的最终幻想),玩具掉到地上烧掉,院长也撕破脸皮(货真价实)大战男主,最后被汉娜劈头盖脸(货真价实)反击,被鳗鱼吃掉;探访时间到的牌子倒下(肯定是母亲在养老院时最恨的标语,一次次期望儿子的到来却换来标语的一次次出现);水疗院大火,但一部分人换个地方继续跳舞,一部分人匆忙救火;逃跑时遇上高管;男主(其实是母亲)露出得意(诡异)的笑容。

如果一旦认定某个理论,那么看到什么都会认为是在为这个理论添砖加瓦。

电影名字是治疗健康。直观上看,故事主题中水疗院里的人确实都没有病,但却都在接受治疗。在母亲眼中,男主(以及很多同样的人群)生活富足但却仍然追求财富,少了亲情,人生变成一项接一项活动的拼装,追求变成了摆脱。所以按照母亲的角度,电影名字可以翻译成摆脱富足。

 2 ) 维宾斯基又一部野心之作,但是

戈尔·维宾斯基是一位视觉系导演,这一点毋庸置疑。不管是早期的《午夜凶铃》,还是令他赖以成名的《加勒比海盗》三部曲,都打上了浓浓的视觉系烙印。以至于这部电影在宣传的时候也打出了“视觉系恐怖片”的名号。

然而维导也有一个缺点,就是喜欢拍时间很长的影片——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并不算是什么缺点,喜欢拍长片的导演大有人在。然而这之所以成为维导的缺点,是因为在影片时长的背后,并没有十分明确的逻辑性,导致影片常常看到一半令人觉得十分疑惑。加勒比海盗3中这个问题便已经出现端倪。这部集结了系列最多人物,奔着史诗大片而去的电影,维宾斯基却仅仅做到了“有趣”,影片中人物的逻辑性成了系列中令人诟病的最多的一点。《独行侠》也步其后尘,空有视觉却毫无逻辑,不仅成为了迪士尼史上亏损最大的电影之一,还连带着德普也成了票房毒药,不得不一再接拍加勒比海盗洗刷污名。

回到《救命解药》这部电影,前半部分还是合格的,将悬疑气氛渲染得很好,令人有一种分不清到底谁才是精神错乱的感觉。作为一名视觉系导演,维宾斯基也非常敬业地奉献出了许多并没有什么用,但却美轮美奂的风光镜头以渲染那种格格不入的气氛。然而也中间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在多线叙事的时候有明显的割裂感,有时候会给人一种不同时空的错觉,但仔细想想其实都是线性叙事。另外还有诸如突然惊醒的母亲,以及刚刚好停在同一时间的手表等,也许是导演故意为之。然而影片到了后半段,男主被院长灌入鳗鱼之后,剧情便开始迅速坍塌,之前给出的无数暗示统统被导演弃之不用。整个电影从男主究竟是清醒还是精神有问题,变成了单纯的正邪对抗。到最后,又是一个喜欢在杀死主角前做一番伟(xia)大(bi)演(lao)讲(dao)的反派,男主救出女主,一个标准的好莱坞迷之微笑,电影结束。

其中穿插的,是略显混乱的逻辑,男主在没有见过鳗鱼之前,就能产生鳗鱼的幻觉,是否是由于喝了这些带着鳗鱼的水?其中的一些镜头似乎在暗示剧情并非线性叙事,可按照设定来说,若接受过鳗鱼榨油,人都会变得服从,男主又为何一直处于反抗状态?妈妈一直在强调芭蕾舞演员不知道自己是否在做梦,是否就在暗示这一切就是一场梦?尤其是在影片后半部分变成俗套好莱坞电影之后,这些如梦似幻的暗示就统统被抛弃,实在是令人扼腕。

总而言之,《救命解药》是一部很有野心的电影,然而由于后半段的转变,导致了前半段的伏笔过多,逻辑略显混乱。值得一看,但并无突破。

 3 ) 如果没有生病,谁会去寻找解药?

《救命解药》由导演戈尔·维宾斯基拍摄,于2016年上映。这位因指导《加勒比海盗》系列电影而知名的视觉系导演,在此片中出色的完成了令人迷醉的视觉效果。电影帧帧如同屏保的画面,让观众知道电影院存在的意义,片中优美宁静的瑞士风景,阴森的哥特式建筑,建筑内潮湿阴冷的内景,演员脸上被放大的瑕疵……所有的细节,构成了电影的阴暗格调。因为完美的视觉效果,近200分钟的观影过程并不让人感到艰难,反而会让你心甘情愿地跟随它,一点点把故事展开推进。
故事的开端是一个金融公司面临巨大危机,年轻的主管洛克哈特被派遣到瑞士一处温泉疗养院把公司的CEO接回来重整旗鼓。因为在途中出了车祸,洛克哈特被迫留在了疗养院。疗养期间,洛克哈特渐渐发现了疗养院不似表面上看起来这样简单,从世界各地前来疗养的富豪们,来了就从没有人离开过,然而,他们的健康状况,却并未随着疗养时间的增加而有所改善。洛克哈特在劝说CEO会公司的过程中,慢慢了解到这里的疗养院的真相。
电影画面优美,故事鬼魅,细节透露的线索不断,并且出现了一些看似穿帮的冲突镜头。故事的结尾更是开放性的,因此引来了诸多猜想。
我的猜想倾向于,整个电影都是洛克哈特母亲的一个梦,并且是临死前的最后一个梦。最简单的原因就是,在拍摄完母亲的镜头后,之后的所有情节都与母亲无关。如果在影片的最前面,也就是把洛克哈特去瑞士之前去养老院探望母亲的镜头全部剪掉,也不影响之后的一切故事发展。
母亲的第一个镜头是在养老院,她讲了一句话:“她在做梦,可是自己不知道。”母亲指的是手中八音盒里闭眼的塑料芭蕾公主,我理解为这是作为彰显之后的一切都是一场梦而做的铺垫。
母亲最后一次出现在镜头里,是洛克哈特在瑞士出了车祸,车子像个皮球一样从山上翻滚到山下,母亲忽然惊恐地睁大双眼,后面一百多分钟的电影情节以蒙太奇手法迅速呈现,画面里出现了鳗鱼,水,蓝色的少女……接着八音盒摔碎。下一个镜头就是洛克哈特独自一人目睹母亲被火化的场面。
这部电影的正确顺序应该是,洛克哈特被派遣到瑞士接CEO,临行前探望母亲,承诺很快回来,并且将她送到更好的养老院。洛克哈特如期归来,接没接到CEO不确定,但却只看到了母亲的尸体。
在母亲被火化的时候,洛克哈特脑中回响的是他临走与母亲的对话:
“你要去多长时间?”
“就几天。”
此刻,这两句简短的话被洛克哈特回忆起来,是在表达一种来不及相见的悲伤:“明明说好了只去几天就回来,你为什么没等我?”
除此之外,洛克哈特的车祸现场非常惨烈,车子滚了近十次,从上山到山下,没被挤扁就是奇迹,而他居然只伤了一条腿,并且在后续的故事里我们知道这条腿根本没被伤到,只是硬被打上了石膏。至于司机,仅受了点皮外伤,这更不可思议。唯有在梦中,这种奇迹方可解释。
在后面的故事里,疗养院唯一的年轻女孩汉娜会哼唱母亲的八音盒里的歌曲,并且自始至终身着与塑料芭蕾公主相同的蓝色裙子。对应母亲在开场时所言:“她在做梦”,可以知道汉娜是母亲梦中自己的化身。她被困住,非常孤独,只有在看到洛克哈特时才有生机与活力。
这正是母亲在疗养院的感受——她想和儿子在一起,但后者只想把她送进更好的养老院。
我们不妨将邪恶的院长视为洛克哈特冷酷的一面,他强行将汉娜留在疗养院,并许给她一个遥遥无期的诺言。如同现实生活中的洛克哈特将母亲留在养老院,并许诺日后的某一天,会陪母亲在一起。
电影的最后,院长,也就是邪恶的洛克哈特,想要强行与女儿交媾,而这一天,就是院长当初许诺汉娜即将见到父亲的那一天。最终,院长没能得逞,汉娜被洛克哈特所救。现实生活中,洛克哈特许诺几天后回来,回来就会给母亲转院。而母亲却在那一天死去,就像梦中的交媾未遂,洛克哈特再一次抛弃母亲的想法也未遂。死神已经将她接走了。
影片的最后,也是最为人们所热烈分析的镜头——洛克哈特骑自行车载着汉娜逃离疗养院,途中遇到公司的四个总管,那一刻决定放弃职业生涯,带着汉娜私奔。最后一个镜头,是洛克哈特鬼魅的笑脸。这个笑脸,为观众留下了诸多猜想。
我认为,这可以影射为母亲在梦的最后阶段,也就是死神将她带走之前,梦到的是和儿子相依在一起,儿子不再投入事业而冷落亲情,自此之后,他们终于能温馨地团聚。可是,最后的一刻,母亲发现,与自己相依的并不是儿子,而是死神。所以,梦的最后,儿子的脸变得扭曲,自行车却一往无前的继续行进。代表着母亲被死神带走,死不可复生。
影片的主题其实是不要因为工作而忽略亲情,因为当你后悔的时候,往往来不及重续亲情。就像电影的名字,救命解药。如果没有生病,谁会去寻找解药?如果没有失去亲人,谁会去珍惜与亲人在一起的每分每秒?
电影中非常具有氛围感的疗养院传说,实则没有意义,仅是为了将梦境描绘的更加绮丽,富有传奇色彩。所谓的公爵痴迷于延续纯净血脉而不停乱伦,是一个符合影片摄影色彩的故事。除此之外,它更像一种误导。而电影,是不需要去主动误导观众的。影片中,重复地解析这段似真非真传说段落,未免太多。毕竟,把故事讲明白才是好电影。
导演戈尔·维宾斯基说,希望人们看了这部电影之后,再看到疗养院就像看完《大白鲨》后见到沙滩那样。我认为他做到了。


公众号:读开花儿(readinginbloom)

 4 ) 让我跟你讲个变态的童话故事(非深度解析,欢迎补充)

结局真的好容易猜到,故事也没什么深度,但是好喜欢这个调调和叙述方式。虽然反转的反射弧真的好长,老让我以为要结束了,后来想想预告里有的画面没看到,应该没事哈哈。

先跟大家讲个欧式童话故事,一贵族大亨为了保持自己血脉的纯净,决定近亲结合,然后他的姐姐怀上了孩子,因为宗教原因村民把姐姐烧死了,他们把肚子剖开却发现孩子还活着。故事到此结束。

再跟大家讲一个(我脑补的)科幻故事,一贵族大亨为了保持自己血脉纯净,决定近亲结合,姐姐对此是反对并且痛苦的,所以他强奸了她。因为近亲结合所以生出的都是畸形,存活率并不高,到后期她姐姐甚至开始不孕,为了寻找一个方子,他开始做一些实验,接着他发现鳝鱼这种生物能够净化人体,再从人体蒸/榨出的人油精华不只能够让姐姐再次怀上自己的孩子,甚至能延长寿命,缓解老化。因为一个人只能产出一定量的人油精华,在姐姐怀孕期间村子里出现的干尸也越来越多,村民开始怀疑大亨与那些干尸(人口失踪)有关。最后发现真相的他们放火烧掉他的公馆,在途中他们发现被囚禁的姐姐,那个时候姐姐一心求死,但是也希望让这个孩子活下去,所以让它们剖开她的肚子,救下了她的女儿,而此时大亨也赶了过来。他们经过一场搏斗后孩子被大亨抢了过去,而村民也并不想为一个陌生人(姐姐)牺牲也就迅速离开了。只是这场大火也让大亨遭受了全身的重度烧伤。因为掌握长身不老的科研成果,钱不是问题,于是他又开始造他的公馆,只是这次变成了一个营利型的疗养院,于此同时他还研究出了人皮面具,这样村民就并不会发现他的身份。他和他的女儿就这样又活过了缓慢的几十年(上百年?),这几十(百?)年里也用这药收买了当地的官员和教徒。女儿从不能下山,加上本来欧洲乡下因为封闭和保守变化也不会太大,所以她不知时事。并且就算女儿生长缓慢,反正进来的客人都是老年人,本身也活不过几个年头就要死的,通过榨油就死得更快了,所以身份是不会被暴露的。但是缓慢生长的坏处就是女孩的生理期来得特别缓慢,他等了怕是有几十年一直在等待她成为女人的那一天能够再次让女儿怀上自己的孩子……

按照原来的故事,村民烧的如果只有姐姐,那他不存在被烧伤。当然有一个可能就是他们烧教堂的时候他是被困在里面的,而烧姐姐是为了突出故事本身宗教的仪式感。但是问题是,即使他逃出来没死(只是被烧伤)那村民为何要留一个坏人的后代活下来,那只有可能是用这个孩子来威胁大亨做一些什么事(但是很明显并没有,因为村民很讨厌山上的他们)所以这个说不通,那就是他们没有办法的让孩子活了下来,因为孩子根本不在他们的手上。

(不过我后来想了想,确实还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发现他还活着以后,因为某些原因胜不了他,所以用孩子威胁他不允许他用当地人做实验,但是只要是外地人他们就不会管)

“政府”,也就是唯一的穿军装的角色,应该是通过给他长生不老药来贿赂他,在刚刚开始发展的时候或许靠他来提供人这个材料,后期发展稳定后只需要他不用管山上的事。毕竟招进来的客户都是有钱人,那钱和人就都不用担心了。

而异教徒多半是致幻剂(适用洗脑)和不老药(奖励)掺着给,但给的肯定没给“政府”给的多。

片中的“治疗”步骤:
1. 先让“病人”喝下掺着致幻剂的水,一个方便洗脑,二个出现幻觉让他们觉得自己真的有病。
2. Purify的所有从心灵到生理的洗涤是为了让他们变干净。
3. 最后就是蒸/榨人油。

至于为什么是鳗鱼,因为鳗鱼是很古老的生物,而且之前查了一下,好像是说鳗鱼是很纯净的生物。可能你觉得鳗鱼没那么残酷,又不是食人鱼(就是后来用于毁尸灭迹),但是鳗鱼确实是食肉动物,而且当动物饿到一定程度,你又只喂食人肉的情况下,你觉得它们会在乎它们吃下去的是什么?多年养成的习惯早就让它们习惯吃人肉。

而喝下去的水只是致幻,所以逻辑上来说水是不会导致掉牙齿的,掉牙齿是因为榨油(同时形成人干)。在后来灌鳗鱼榨油以后他的牙齿被补回去就是和那些老人戴假牙是一样的套路。所以时间线上那个时候才是真的掉了牙齿。

当然这也需要说明他拿给护士的真的是牙齿,还是他以为的牙齿。因为他脱落牙齿的时候又是在厕所他以为听到马桶响的时候,也就是说致幻剂不只是幻视,还幻听,甚至可能在触感上产生幻觉。所以有可能,那颗牙齿并不是真的脱落。不过被钻掉的牙齿应该是真实发生的,一个是为了惩罚他,二个是疼痛让他清醒过来,为了让他更清楚看到理事长并没有死。

其次他认为自己的牙齿脱落,主要是有多次给观众的看到牙齿特写(比如好多次大家笑的时候牙齿都是整齐洁净的),后来看到的牙齿x光,还有罐子里囤积的牙齿在震动,架子上的假牙,而那个时候他还没有被灌鳗鱼,只是喝水。

为什么说掉牙齿一定是因为榨油之后才形成的,因为他带去屠夫那边的时候,假设那个小旅程不是他自己在酒吧看着女主跳舞神游,而是真实发生的,那就证明他手里拿的病例和x光片都是真的。而屠夫告诉他脱牙有一种可能是因为脱水(我当时还在想是不是缺钙哈哈哈),然后他说怎么可能,它们在上面干什么都是跟水有关,天天还被强调要多喝水。不违背常理,唯一的可能就是因为榨油。

其次屠夫那边还有一个暗示,就是那只牛,他说它跟你一样腿受了伤,现在我要让它脱离痛苦,因为它喝了沟里的水,不干净。然后它剖开肚子的时候男主看到了鳗鱼(虽然也有可能是他的幻觉)前呼后应鳗鱼是要进肚子里的,不是孵化,是被灌(喝)进去的。

虽然不是因为想起屠夫的话他才开始怀疑自己的腿伤,但是也算是暗示观众了。

男主的腿到底有没有受伤,应该是没有的。虽然我也在怀疑,为什么出个车祸伤都没受,那不太可能,但是看司机也只是面部受了一些刮伤,男主坐在后面应该是更加安全才对(虽然很明显他没系安全带,论安全带的重要性!)这样就会有人怀疑,那是不是司机在演戏,毕竟大家明明受伤并不严重。
那司机到底是不是反派那边的人,应该不是,但是算反派那边雇佣的员工不过不知道任何内幕。因为如果他是一伙的,那他就不会主动搭话跟男主说站在城墙上的女主挺好看(完全可以让男主以为那个时候就开始产生幻觉),也不会跟男主说起那个故事,加上男主第一次喝水,致幻效果不可能这么强烈感受到车祸。

唯一我不理解的就是泡在缸里的人。按道理那应该就是证明死了,那就正常扔湖里就行了,没必要留着当标本。除非一个可能就是类似海绵,被榨干之后又吸收水,那个缸有些类似之前男主第一次接受治疗的缸(虽然很明显后面那些窗户大很多)。而男主的幻觉让他选择性的看不到咬住的呼吸器,和本来就不在里面的理事长。所以才一直在暗示男主是“真”疯了。

关于女主的舞蹈,其实我觉得没什么深意,反而是很刻意的要和口红这种性暗示强烈的物品产生前后呼应,表示女主果然要成为女人了。

男主的解药其实应该就是正视他爹自杀的那件事,整个贯穿表明人不要凑表脸不顾后果无道德的往上爬,不要当工作狂,多关心家人,但是似乎又感觉整部电影只是拿这个当边角料来撑男主有可能(在观众眼中)是个神经病的调调?

至于女主,从小到大她身边应该不存在一个会跟她过多说女性生理结构,也没有一个母亲扮演角色的人物,即使是疗养院的护士应该都是被限制跟她有过多的交谈。唯一又当爹又当妈的角色就是大BOSS,当然他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不让女儿了解生理期这个事情,这样她就无法隐藏。而大BOSS跟女儿描述的美好的远方就是,成为一个女人,父亲会来接自己,然后可以离开这里,过上美好的生活。不过我总觉得比起父亲来接自己,她更希望跟“王子”走。这就是为什么她当时对大BOSS讲,他和他们不一样,he’s not old。真是贯穿全片的年龄梗…

还有一个坑就是我不懂为什么男主老妈音乐盒的曲子能被女主哼出来。我当时还一直以为女主是不是男主他老妈,而男主只是在做梦,因为他妈特意强调了说这个芭蕾舞娘跟其他的不一样,她在做梦,只是“她”不知道。特别是最开始他看到一群老人里面,有个放风筝的,后来他回忆里也有他跟他老爸一起放风筝,加上大BOSS以前演过一个根据游戏改编的剧(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叫awake,可惜收视不高?所以被砍了哎),就是从梦里醒来可以进入另外一个平行世界。所以我就…

后来女主也说现在“她”醒来了,问他什么时候走,还是要不要走之类的,男主就来了一句为什么要离开这么好的地方。接着女主就把芭蕾舞娘给了他。

(所以有个影评说芭蕾是男主的解药,简直棒棒的。当时我都没想到!!!)

还有个地方,确实感觉像是另外一条线,他妈突然病发(?)然后芭蕾舞娘掉了下来,看似好像是他在回忆,但是时间线上他似乎又参加了他母亲的火化。按道理那应该是他回去以后(因为他说他回去以后会去找母亲),除非是在他还没去找理事长,母亲就已经过世的时间线才说得通。


--------2017.06.08

评论里有两个很有趣的猜测:

1. 最后的结局其实是大boss带上了男主角的人皮面具跟女主过上了“幸福生活”,男主杀掉的大boss其实是另外一个人戴着大boss的人皮面具

2. 男主妈妈其实就是当年大boss的妹妹/姐姐(因此音乐盒和女主哼的曲子重叠)

 5 ) 让我来告诉你们发生了什么

看了几个人的影评觉得都没有写到实处。那么我来试着分析一下。

首先除了影片中男主自己代替了爸爸跳河这一场景,以及看见马桶水箱中充满鳗鱼这一不太重要的小伏笔。我不认为还存在其他幻觉。也就是说,男主所见一切都是真实的。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会看到一大群人的尸体泡在罐子里,后来老头怎么会又活生生的出现在了警察局呢?再后来小女孩又为什么会在罐子中看到男主呢?

答案存在于伯爵开始就说过的一段话,他是一个科学家。影片中好几次透露出伯爵的这一身份。事实真相就是伯爵不仅仅研制出了尸油炖鳝鱼的不老药,还在这二百年的漫长岁月研究出了成熟的克隆系统,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可以保留相对的记忆。他将这些来理疗的老人诱导发病,禁锢,提取DNA,熬油,再用新克隆出的人来代替旧人,这是一个流程。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男主最后牙齿是完整的——不错,真正的男主在伯爵给他注射鳝鱼熬油时就已经死去,之后出现的男主浑浑噩噩地座在长椅上,已是牙齿齐全,这就是被小女孩看到的那个培育箱里的男主(培育箱里的都不是尸体,直接证据是里面的人是会动的,这一点要注意。尸体是提炼药物后直接喂给鳗鱼的)。而新被制造出来的人浑浑噩噩,很容易被伯爵控制,即使离开了疗养院也会定期回来水疗(片尾打的士来的老太太,她也是支持此论的直接证据。如片中所说,没有人能离开疗养院,那么为什么这个明显是“老客户”的老女人可以呢?答案是,离开的她不是来时的她)。这里值得赞扬的是伯爵野心真不大,没有接手这些巨富的产业,只是挣点水疗钱😂当真是对外界世界不感兴趣。

这也就很好的解释了很多人认为本片的一大漏洞——为什么疗养院可以从事这种勾当,死这么多人而不会事发?死的是本体,而活着的克隆体可以应对家属等等。可以想象男主要是没有发生车祸,疗养院也会唤醒一个克隆体让他带走。这也就是为什么片头院方要支开男主,让男主下午再来。

而当男主被小女孩交还跳舞小人儿时,才想起了那句“她只是不知道她在梦里”,从而想起了自身的情况和之前的记忆。啪啪啪将伯爵消灭掉之后,为什么骑车带着女孩脸上还露出了邪性的笑容呢?废话,男主的人生都是他的了,还会在乎那许多身外之物吗?毕竟他才是代替了男主笑到最后的人啊!影片也是在告诉我们人生本身才是最珍贵的。当然也可以有第二种理解:觉醒的克隆人回归真实世界,是否带有什么恶劣的天性呢?我们不得而知。邪恶苏生,这种结尾大家都不会陌生。

最后一点,算是个支线。不老药只是能大大延缓衰老,就是说让人本身的生长速度十分缓慢。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小女孩这么多年后才开始x成熟,经历初潮。

本人认为这才是对本片唯一合理的解释,所有认为本片荒诞有漏洞,或是意识流什么的理解都是没看懂,要么是走偏了。各位看后觉得有帮助的朋友请顶我上去。

以上观点全部出自本人,欢迎同样喜欢电影的人士加好友共同探讨。转文请注明,谢谢。

 6 ) 其实这是一部爱情片(嗯,就是这么肤浅)

虽然有很多地方没看懂,包括结局男主怪怪的笑容,但是我还是为看到这个结局而激动。看到男主带着女主逃离这个恶梦般的地方,我感觉到了救赎。
     说实话,如果女主再漂亮点,男主在Man点,这真的是一部妥妥的哥特式爱情电影,充满了黑色的悬疑色彩,神秘主义的故事情节,嗯,还有禁断的执念描述。我觉得如果悬疑部份少点,再多来点男女主的戏份,拍成一部爱情片,这样的题材应该会很成功(嗯,就是这么肤浅)。 不过,这不妨碍我对这部电影的喜欢。镜头下的阿尔卑斯山很美,很阴暗,也很邪恶。
优美风景下暗藏着阴影

他们的第一次相遇,灰色的色调,使一切蒙上一层纱

     说说没看懂得地方:
1.电影开篇死掉的业务员是自然死亡吗?
2.疗养院里那些鱼究竟是什么生物?
3.医院里的工作人员,还有那邪恶院长都有吃所谓的解药,为什么那些鱼还是会攻击院长?
4.其他病人究竟是怎么变得痴痴的,不肯离开这个地方,洗脑?催眠?
5.不停回顾男主母亲和父亲的死,是否说明男主有很严重的心理创伤,有精神病,女主是又掉坑里了?
    可能在刷第二遍的时候,会有所收获。第一遍看完,有点晦涩难懂,而有些剧情略显拖沓。

 短评

导演也太自恋了吧,电影显然是被节奏拖垮阿,2个多小时的片长耗光了所有的悬念,到了后面简直是不想知道,剧本又不配合导演,你拖你的节奏,故事这一边又狂捅篓子。哈恩虽然没有腹肌,但还是迷人啊,可见一个人的魅力有多重要。

4分钟前
  • 华盛顿樱桃树
  • 还行

请注意男主最后那个夸张的微笑!!!!到底是什么意思!!?!

9分钟前
  • 木叶儿
  • 推荐

一个被特别冷艳的摄影风格所包装的瑞士杨永信的故事。但很遗憾,装逼失败了,毕竟这个故事老套到我一提欧洲贵族你能想到的关键词前三个中一定有一个就是谜底了。Isaacs真是适合这种角色,感觉魔鬼圣婴后就开辟了新戏路,一路变态不回头

11分钟前
  • 殇潮|Enigma
  • 较差

这部电影就像是闪灵和禁闭岛的杂糅,可惜剧本走到一半重心不稳,否则会是一部经典。但复古考究的场景和极其优美的摄影也值得一看。起码是过去几个月恐怖/惊悚片里最好的一部了。

13分钟前
  • 查克同志
  • 推荐

我觉得豆瓣的豆友观赏水平都太高了……我觉得还不错啊,又不是什么大片,不需要什么深度。拍的景色又好,选角又好。两个半小时是很长,可是我也没在影院睡着啊。如果每部电影都要按照奥斯卡的标准来说的话,那!该!多!累!

16分钟前
  • Miss氢气
  • 推荐

以为很烂,结果还挺好看!男主:宁愿在自行车上笑,不愿在宝马里哭

17分钟前
  • 神猪尝百草
  • 推荐

蒸汽迷宫鬼打墙,赤脚怪妹四围逛,敲牙漂浮活死人,字谜拼贴音乐盒,古早味怪伯爵和他的百年食人老鳗,抛弃资本主义咧嘴狂奔自行车,哥特浪漫小童话,摄影大赞

22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很有意思的类吸血鬼式哥特内核设定,又不断地刻意强调现代文明对人类物化性的摧残,传统精神的毁灭以及回归到肉体层面的无视;再把古典主义的永生概念作为矛盾对立面不断地放大,用近乎心理暗示甚至是超自然的手法剥离二者。画面考究,运镜精细,制作上相当用心,就是节奏感太差,人肉萃取器也是可以。

24分钟前
  • kingkongofkhan
  • 还行

最后戴涵涵是想演出放荡不羁爱自由的微笑,结果不小心太开心,把自己演成法鲨了

26分钟前
  • River
  • 还行

视觉冲击强,导演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可惜剧本有点弱,他应该试试和别的剧作家合作。

31分钟前
  • 赵了个亮
  • 还行

本剧讲述了一个帅小伙,受公司委托,深入一黄鳝养殖基地,欲图窃取黄鳝养殖商业机密,结果被黄鳝养殖基地老板发现,只好烧毁了黄鳝养殖基地,并拐跑了黄鳝养殖基地老板的女儿的动人故事。

33分钟前
  • Simple Living
  • 较差

宁静的疗养院为何怪事频发?花季少女为何血染泳池?华尔街才俊牙齿越掉越多,究竟是何人所为?蓝瓶鱼腥口服液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这一切的背后,是父爱的扭曲还是三观的沦丧?是第二性征的发育还是治疗产生的幻觉?敬请关注小绿魔2017年度巨献《走近鳗鱼》…

37分钟前
  • 库不理你
  • 推荐

现代哥特风。节奏很稳,有沉淀的时间,因此不是一惊一乍的吓人,而是各种诡异。导演基本都是用视觉和听觉来抖包袱,而不是靠台词。应该恶心的地方也没有刻意恶心你,有种节制的美感。但男主被迫张开嘴咽**的时候可以感受到整个影厅开始集体不适

40分钟前
  • 爱幻想的小孩
  • 推荐

校内提前映+导演Q&A。只想问导演脑子是不是被12inch****捅了。为什么这么个玩意能拍两个多小时。悬念拖到都不想知道了为止。逻辑硬伤伤到不想跟他讲道理。导演这么喜欢拍循环因果报应不知道是不是受过啥伤。摄影还是很棒的,选角也不错。2.5星。

44分钟前
  • HOW
  • 还行

从此无法直视鳗鱼。

47分钟前
  • 颜落寒
  • 还行

看预告片以为是类似《禁闭岛》的心理悬疑,实际上却是哥特恐怖。整体视听语言很不错,剧本稍微弱了点。女主那张脸简直是自《闪灵》女主之后最恐怖片的脸

50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推荐

也是挺惊讶,一个专业大片导演静下心来拍一个如此怀旧的标准哥特故事,老派到剧中连把枪都没出现。可惜这个故事爱伦坡或者拉德克利夫来写还叫创新,21世纪来看只能说老梗,加上本子不够抓人,剧情还是那种老派的抽丝剥茧,最多给四星鼓励它的精致。戴涵涵可别再胖了,下巴三层了已经。

53分钟前
  • ANNA
  • 推荐

每一帧画面都如诗一般,低饱和的色调配上瑞士的风光,有如此风格要什么剧情!这部电影提醒了至少我“电影应该存在于电影院而非DVD或者各种移动设备上“,两百多年前的古旧家族不能说的秘密与现代化医学设备和病怏怏的都市人碰撞出来奇妙的火花,结尾的成人仪式和一场大火都cult感十足。戴涵涵胖脸差评

56分钟前
  • Nicole
  • 力荐

北欧悬疑伦理奇情续命版卖拐。一个90分钟的故事拖到了两个半小时,全靠男主强行低智拖时间。中段开始莫名省略很多戏,还引入了催眠反转口爆等元素搞成了一场性冷淡版cult狂欢,结果后来一点都不性冷淡看的我目瞪口呆。反派galgame玩多了吧。又蠢又恶心又狗血,也算玩出了自己的风格(贬义

58分钟前
  • Rebel Scum
  • 还行

精致而优雅,如教科书般氤氲缭绕的谜团构建,令人如坠云雾,浑然忘返。其间夹杂的酒吧一幕又给这古典雅正的风格参杂了些微离奇荒诞的元素。视听语言绝对是大师级的,至于结局我觉得谈不上弱,悬疑的核心永远是靠近它时的暗藏玄机,而不是揭露它时的恍然大悟。

1小时前
  • 不懈不戒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