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

第45集

主演:唐曾,傅晶,王凯,张龄心,程枫,李欣凌,霍亚明,李倩,周游,苏茂洋,瑛子,李超,任帅,杨圣文,王双宝,刘威,岳红,杨立新,岳旸,王姬,王奎荣,李强,赵亮,范志博,蒋欣,冯雷,吕凉,费伟妮,韩丹彤,缪婷茹,林依婷,王海地,潘晓莉,唐静,黑妹,刘向京,黄小蕾

类型:电视剧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2

 剧照

知青 剧照 NO.1知青 剧照 NO.2知青 剧照 NO.3知青 剧照 NO.4知青 剧照 NO.5知青 剧照 NO.6知青 剧照 NO.13知青 剧照 NO.14知青 剧照 NO.15知青 剧照 NO.16知青 剧照 NO.17知青 剧照 NO.18知青 剧照 NO.19知青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知青电视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60年代末期,千百万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红卫兵和老三届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奔赴全国各地农村生产建设兵团,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青春之歌。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涌现出赵天亮(唐曾 饰)、周萍(傅晶 饰)等一大批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有志青年。在陕北、山东屯涌现出赵曙光(程皓枫 饰)、冯晓兰(李欣凌 饰)、许蕾(周娟 饰)等志愿献身农村的知识青年,在城市家中,他(她)们大多是父母眼里的长不大的孩子,可是在边疆、在农村,他们成长为真正的战士,也有部分青年永远长眠在了那片土地上......龙泉路237号青春轶事天赐第二季三个女人的秘密明天、我会成为谁的女友复活2021歇斯底里不要多问情人节甜心不一样的妈妈被解放的蠢朋克形象我爱你2011东京物语妈妈!2022菲德拉军情五处第二季了不起的非洲公园犯罪现场调查:纽约第二季女囚701之三:野兽部屋TheList最后的匪帮第一季发型师2020爱在初春惊变时加里斯·瓦克图胜女的代价莱姆豪斯的杀人魔爹地2015黑牛与白蛇旅人第一季内马尔:完美乱局特务迷城粤语版Hope On The Street汉娜姐妹国语冷酷祭典福尔摩斯:基本演绎法 第五季知法犯法2001圣女贞德继父热血时光梅兰芳的舞台艺术下集家有仙狗双珠凤(下)谋杀绿脚趾嘻哈四重奏 第三季毕业生1967西蒙妮

 长篇影评

 1 ) 另类的知青剧

熬夜看完了知青,感触挺多的,或许里面情节有些夸张,有些不符合实际,但是大部分还是肯定的~对于知青这一特殊群体以及他们当时的环境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成功”的人说下乡锻炼了自己,“失败”的人说下乡毁灭了自己。我的感觉是文革是一场悲哀的运动,而知青作为文革运动的产物一定程度也是悲哀的,在这场下乡运动中,死了那么多年轻的同志,又有好多青年的精神在文革的背景下深受侵害,他们作为最应该有丰富思想的年轻人,在当时的环境下他们却没有,不敢有独立的思想,他们脑袋里的思想都是别人硬塞进来的。但是,令我感动的事,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他们仍能保持本心,保留着那份善良,宽容,坚韧,就像班长说的,“中国是“病了”,但是人们却依旧保有一个善良的心,所以,中国的病只是暂时的”。他们那份纯粹,纯真的友情,爱情让我感动,羡慕~总的来说,他们把青春留在了那儿,这就足够了,他们会永远记住这一段美好或糟糕的经历,而我们也会记得有一群热情,真诚,善良的知青曾经在历史的某个时期辉煌地活过!

对于这个电视剧个人觉得拍摄还不错,景美人更美。这部剧收获最大的应该是每个演员吧,经历了磨人的麦收,秋收,特大暴雨暴雪,等等恶劣环境的拍摄,对于他们成长帮助应该挺大的。

 2 ) 深渊下的光

本来我打开这部剧的时候,男票一脑袋疑惑:“怎么突然开始看这个题材,还这么老的片子。”

看到一半,他兴致勃勃地推荐给了他妈妈。

我们俩都觉得这个片子很有意思,可是到豆瓣上一看,却批评颇多。

看了看差评,觉得也能理解。毕竟我们只是雾里看花,差着时代,如果几十年后有人拍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拍我们兴高采烈地做房奴,心甘情愿地还房贷还高呼万岁,估计也是想打人的。

但是我还是喜欢这部剧。如果说那段岁月是个深渊,那这部片子就花了很大的篇幅去拍深渊下的光。这光在黑暗面前那么难能可贵,也那么耀眼。

其实对黑暗也不是全无描写,只是都点到为止。比如坡底村喝不上水的农民们,比如去找海带的时候那个小渔村,比如山东屯插队知青的生活,比如吴敏。

带着镣铐把舞跳成这样,我个人是可以原谅的。

我喜欢黑暗以外的部分,时代是无从选择的,可是处于时代中的青年,却没有丧失青年特有的朝气和思考。满怀梦想,也脚踏实地。生活艰苦,却苦中作乐。

赵天亮是个很丰富的角色,他有冲劲,也有些固执;有同情心,也有些大男子主义。这跟他的家庭出身倒是很吻合,是温柔独立的母亲和当团长的英雄父亲将这些特质遗传给了他。所以带着这样的性格,他并不是个十全十美的主角,会犯错,反而显得人物生动起来。

周萍是个几近完美的女生。漂亮温柔明事理又坚强,我要是个男人,我也想娶她。可是家庭出身却给了她太多的压抑,还好没有泯灭她的善良。当她终于回到七连,变回活泼的她,说了一句“我本来就是这样”时,真的挺心酸。这又是创作者对时代默默的控诉了。

而赵天亮和周萍的爱情,虽然“土味十足”,却比很多专门谈情说爱的偶像剧还要有张力。未表白时的关怀,表白时的羞涩,小旅馆里情不自禁的吻,都充满了爱情的张力,让人忍不住露出姨母笑。

别的人物也十足可爱,齐勇和小地包从仇人到兄弟,齐勇对于爱情的态度,一直很成熟的赵曙光和晓兰,在基层从一心情爱的小女孩成长为能帮乡亲做事的大人的李君婷……我真的很久没有看到一部剧鲜有坏人,却故事性这么好的了。

那个时代也许是个深渊,但这些可爱的人儿就是深渊下的光。

电视是真实与美的结合,从这点来说,这部剧也许不够真实,但是足够美。

 3 ) 知青读不懂《知青》(四)

        知青生活就像我含在嘴里永远也嚼不烂的一块筋头!
        40年前中国的知青运动经历了十几年,这十几年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知青运动中产生的两万多知青不是一次集体走出一个城市,到了农村的一个地方,所以不可能都是一个模样,一个背景,同样的命运,因此两千多万知青就有两千多万知青知青生活的版本,两千多种思想,这两千多万个版本和两千多万种思想汇聚在一起再提升才是 一部完整的《中国知青史》。
        我是个两千万分之一,发表的是我的版本,表达的是我的思想。
        我是在1968年11月13日下乡的,我的版本就是在当时的政治背景和社会思潮中产生的,一定是和其他的版本有区别的,比如,我们下乡的第一天就看见全村60多户人家,只有贫下中农才有在门前挂小红旗的权利,因此,谁家是地富反坏一目了然,几天以后我们就把我们战斗队的旗帜高高的挂在了我们住的队房子前面;当天晚上我们几个男生住在老户长家里,看见西墙上布置的“红太阳”剪的毛主席人头像贴在正下面,半夜,我看见老户长看到我们都“睡着了”,蹑手蹑脚的走进来把我们放在红太阳前面的东西悄悄地挪开,那时候的人都着了魔。
        1968年下乡的都是从“批判海瑞罢官”开始进入文化大革命的初高中老三届,写过大字报,批斗过老师,看见过拿毛主席语录当子弹的战斗;破过四旧,有些人参加过抄家,挖过资本家的炕洞;我们这些人都参加了大串联、还有的人参加了“步行串联”;经过复课闹革命,也下厂学过工;也参加过欢呼“最新指示”发布,半夜上大街游行;我们大多数人是忠于毛主席的红卫兵,大多数见过毛主席,大多数了解武斗,一些人还参加过武斗,带匕首下乡的不乏其人,甚至有的同学下乡时就把菜刀放到军挎里在棉袄里背着,随时准备参加战斗!
        1968年下乡的老高三都是已经交了5元钱报考费的考生,下乡之前他们就有很多人已经谈恋爱,这些人改变命运的紧迫感极强,对知青的未来有种种猜测;我们学校有一个高三学生,因为肺结核休学两年,结果下乡的时候他都24岁了,今年快70岁了。年龄不一样,学历不同,他们下乡时的心情就不一样。尽管如此,我们也都是从一个战壕里冲到广阔天地里的,在不同的地方都闻到过火药味。
    1968年下乡的知青形象几乎个个都脸谱化。
        处处想造反,不一定都反得成,可是整个社会都被“造反有理”笼罩着,所以只要有挑头的就一呼百应;
        先举个小例子,当时的知青坐火车几乎没有买票的,“知青”就是火车票,他们都把下乡当成大串联的延续。1969年我们在农村过完革命化春节后,我们户十几名同学从洮南上火车回长春,中间得到四平倒车。前一段一路绿灯,但是列车员让我们组织全车厢的“三忠于四无限”活动,于是同学们捧场我就当了主持人,最后当“敬祝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寿无疆!万寿无疆!万寿无疆!敬祝尊敬的副统帅林彪身体健康!身体健康!身体健康!”洪亮的声音传遍整列车,响彻整个松辽平原的时候,车厢里站起来一位军官赞扬我们虽然当了农民,但永远是毛主席的红卫兵,还振臂高呼“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胜利万岁!”一个战士对我们说,他是某军区的副司令员。
        到了四平火车站已经半夜了,就没有这么幸运了,我们赶上了北京到牡丹江的165次列车,由于人多我们都上不去,紧急时刻我们发现餐车门开了一个厨师站在踏板上向外看,我和一个同学就往上冲,这时厨师大吵着往下面推我俩,我俩在底下抓住了他的腿喊“你不让我们上车就把你拽下来”,厨师害怕了,使劲往后靠,接着我俩就上了车,我赶忙就把厨师牢牢的挡在了过道里,那个同学就先往上拉女同学,当我们十几个人都上了车进了餐车车就开了。谁知麻烦大了,乘警、列车长等来了5、6个人,开始都让我们站起来,我们就是不站,也不说话,僵了几分钟,乘警觉得没办法陆续走了,列车长决心战斗到底,做出两项决定,1、把你们全部带到牡丹江交给铁路群专按《公安六条》处理;2、补票,说完就伏在饭桌上些什么,写完了出去就把门锁上了。
        我们坐在椅子上,拿过铁路上那种印着路标、又笨又大的搪瓷杯喝水,互相都伸出大拇指表示“我们胜利了!”那时候还不实行用“V”表示,我们说“把我们拉到牡丹江更好,不能看镜泊湖,看看杨子荣去过的狮子楼也行。”
        我们户18个人,男女生各半,除我二弟和他的一个同学外,我们都是长春八中高一、三班的同学,有几名女生都是班里的学习尖子,男生有两个都是在长春市中学生运动会上取得名次的运动员,除了班里的团支书以外,班干部基本都在我们户,文革开始后我们十几个人就组成了“红卫东战斗队”,我们都是近20岁的人了,若说社会经验多少也有点儿,不过单个对付列车上的工作人员肯定吃亏,但是“人怕成帮,狼怕成群”,我们十几个人在一起他们自然打怵。
        后半夜两点火车停在了长春火车站一线站台上,没过1分钟门打开了,我们下了车看见列车长和一个穿铁路服装高个子老头,一个铁路警察在下面等我们。
        车开了,铁路警察走了,老头领我们进了原来车站东面出口的值班室,一路无话。
        进了值班室,老头捅了几下大铁炉子,填了一大铁锹大块煤,屋子立刻暖和起来了,我们赶紧从炉子跟前往后撤。
        老头喝了口水,从兜里掏出一张纸,说:“1、无票强行扒车;2、威胁餐车工作人员;3、消极抵抗,拒不认错;、、、、、、”老头抬头看看我们,又说,“一共五条,如果因为你们耽误进京列车上行正点行驶,那事就大了”,老头站起来走到我们之间,又说,“你们年青人,不要太冲动,大正月的闯出祸了就后悔了,你们的爸爸、妈妈一定都等着你们回家呢,你们若是不敢回去就等天亮再走。”
        老头的话感动得我们这些年青人都流了泪,在出口我们不约而同的返身向老头鞠躬,开门的值班员告诉我们“他是宋站长。”
        回想这件事,看来还是“造反有理!”
        打架,亲近暴力,1967、68两年是东北一些城市武斗的高潮,有的虽然没参加过武斗心里却痒痒,到农村也想一试身手;
     1969年夏天,在通榆县知青代表大会上,一个贫协代表在台上介绍“对知青再教育的经验”,他说,他们村的老百姓一提知识青年都浑身直哆嗦,孩子若是哭了哄不好就说一句“再哭就把知识青年找来了,孩子立刻就不哭了,知青比狼还恶,哄孩子比啥都灵!”
     那次代表会开了两天,头一天会场非常热,台上县委郑书记讲话时喝口水,随后就有一名我们学校的知青上台拿起书记的水杯喝水,开始大伙都愣住了,随后就起哄,接着就宣布休会。第二天结束时我们学校的知青就和县城的一群年青人打了起来,当时我在招待所,听到信儿后赶紧往街上跑,我看到我们学校的知青已经凯旋而归,个个都把木板子扔在一边,围在一起吃冰棍呢。
     有的村子里农民和知青打得很厉害,在通榆县有一个村子哥仨和知青打的你死我活,哥仨家晚上睡觉都在窗户前支着洋炮(打铁砂子的猎枪)。
     1969年冬天通榆县召开公判大会,对一名长春知青宣判了死刑,对一名长春知青宣判了无期徒刑,、、、、、、
        69年、70年几乎吉林省每个县都有知青打架、打群架的传闻,知青被宣判的消息。
        我们集体户的同学下乡前基本都是一个战斗队的,没有参加过武斗,但是有战斗力,下乡后68年12月初就和洮南县的农民因为我们集体抢劫发生了小型的正面的武力冲突,其中我用大鞭抽了一个农民,此事惊动了白城地区,后来洮南害怕知青报复就不了了之。
        事情是因为一块不明地段引起的;
        在离我们集体户的村子南面25里地有一块很大的长着茂密的蒙古黄榆的地段叫少爷段,他的归属一直是洮南县和通榆县争论不休的难题。蒙古黄榆是一种珍贵木材,现在是向海湿地的宝贝,谁若是砍一棵,轻者罚款重者入狱,可是1968年却是当地农民的烧火柴。
        12月初的一天上午,村子里的一个姓韩的农民急匆匆的来到我们集体户说:早晨他赶牛车去少爷段拉昨天砍的黄榆,可是洮南的林管员说少爷段是他们的,把我撵回来了,他们有两个马车,四个牛车,一共有20多人在那一边砍树一边装车。我们7、8个男同学一听这事儿喜出望外,大家意见一致:正要去砍柴火,送到家门的为什么不要?一定把那6车黄榆都抢回来,一是为报信的农民报仇;二是为通榆县挣回了土地;三是为我们集体户出了名,于是,我们几个人坐着我们户的“驴吉普”,几个人骑着马直奔少爷段。
        我们到了少爷段就喊,“哪位是林管员?”一个农民告诉我们,“他看见你们来,他骑马就跑了。”
        当时,我们根本就没想林管员是否回去叫人,因为,那时候农村干部遇见这事躲都躲不及,后来证实林管员害怕了。
        当时两辆马车都装满了,两个牛车装了一半,另两辆牛车才开始装。十几个农民见我们来就都要赶车走,我们拦住让他们集中起来赶紧装牛车,他们不干,这样就发生了冲突。我们打了两个农民他们就服服帖帖的了,装满后我们让牛车先走,让马车等一会再走,因为怕他们半道跑了。总共用了3个多小时,6车柴火卸在了集体户门前我们战斗队的红旗下面,这些黄榆我们烧了两年。
        第二天上午,白城地委的一辆解放牌大汽车停在了我们集体户大门口,一位40多岁姓张的主任来处理少爷段问题,汽车把户长和我拉到了洮南县呼和车力公社。当时我是副户长。
        到了下午两个县的干部一番争论后,解决通榆县知青打人问题,一会儿解放车拉来了那个被我抽了一大鞭,手上还有个血道子的中年农民。想不到的是那个农民不承认挨打了,说庄稼人手刮破了是常事,据说另一个被打的农民死活不来。
        晚上,我们在公社食堂吃了饭,坐解放车回了集体户。
        一直到30年后,1998年11月13日我们集体户的同学聚会才有人提起这件事,我说,现在想起来我们是抢劫,那些农民砍了柴还给咱们送来,还挨了打,有人给他们撑腰也不敢吱声,真是有点对不起他们。大家对这件事好一番议论,都对那个时代深恶痛绝,都说我们读高中是要读大学,做文明人,怎么会到农村当强盗,做野蛮人?
        我知道我身上“文明人”、“野蛮人”的成分都有,野蛮人这部分就有知青生活的影子。
        我们集体户有好几个同学都说;咱们在集体户抢农民6车柴火烧了两年,这件事可不能让咱们的孩子知道!
        
        
        

 4 ) 热血灌溉的青春

我不生活在那个时代,我也不敢对那个时代妄下定义。我只是感叹于能有这样这样一部优秀电视剧。
网上的质疑声很多,说这部电视剧不能真实反应当时的知青生活,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当时的知青生活没有电视剧中表现的那样美好。
针对质疑声我陈述下我的个人观点:
首先剧中兵团那些知青,他们即是知青,又是战士,无论是那个时代还是现在作为一名共和国战士对于一个20左右岁的年轻人来说都是充满新奇与荣誉感的,尤其是在那个时代,他们是被层层选拨选出来的,都是根红苗正。能够参军更是对一个年轻人家庭成分、阶级成分的肯定和认可,所以兵团的这一批知青来到北大荒是带着荣誉感与自豪感来的。所以他们初到北大荒的惊喜和正式进入兵团之后的兴奋和积极表现都在情理之中。他们是战士和知青两个概念混合的群体,我想这也是编剧和导演进行如此艺术加工的切入点。
而剧中对于其他知青点的表现,比如山东屯、坡地村的两个知青点,知青干活拿公分,还有接受继续教育,吃住条件都要差的远,当时的社会现状总体可能就是这样,这些我想已经表现出了当时知青下乡的情形。
而对于剧中人物的塑造,人性化的东西是有点过多,包括老站长,团长,连长,指导员。在大家理解的范畴内,这些领导可能不会像杜忠诚那样满口革命口号,阶级斗争,但也不至于和蔼可亲到电视剧中这个程度。女排长,山东屯梁支书,陕西县城农资站站长,坡地村党支部三人组,这些参与到政治中的人,一个个表现的都特别开明民主并且极富正义感。电视剧终究是电视剧,也许这帮年轻人遇到的好人有点多,这就使得电视剧中的知青们日子过得没有那么苦,甚至让观众感到一种艳羡。当然,我相信当时好人确实还是在多数,因为都是知识分子,人心也不可能麻木到无可救药的地步,只是不会像电视剧那样明目张胆的维护正义而已。而当时,某些正义是不允许存在的,而剧中却使正义处处得以伸张。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观点。
虽然吴敏的行为、言语、做派让人感到令人发指,但是那个时代的特征在她身上体现的最为明显。吴敏就是混乱那个时代的那批人的缩影,而那批人正操控着当时的中国。陕西的县革委会主任杜忠诚以及他手下的整个革命团队,就是这样一批人的典型代表,他们忠诚于自己的革命信仰,放肆的对权力扭曲和对人性践踏,错不在他们,社会大气候就是如此。就像曙光在给张敢峰的信中所提到的中国病了。而导演也没有把杜忠诚这样的人表现的极端十恶不赦,在很多细节上,偶尔也掺杂了人情味在他的身上,这也表现了当时那个时代最最深层的内心。
我喜欢这部电视剧,不是因为它有什么教育和讽刺意义,我只是感动于剧中年轻人的热血和太多体现人性之美的感动瞬间。友情,爱情,亲情,乡情,信任,理解,正义,民族情怀,爱国情怀,这些正能量的东西在剧中都得到了十分顺畅的表现。总之我很喜欢张新建导演的拍摄风格:大气,刚为主,柔并济。《闯关东》我喜欢,现在《知青》我喜欢。
剧中赵天亮和赵曙光两兄弟的性格截然不同,却都是充满热血和正义感的好青年,这两个人的形象似曾相识,我总觉得这部电视剧有《平凡的世界》的特点,也有《围城》的特点。只是感觉。
剧中所有的知青都表现的很有理想,或多或少都表现出了对现实的不满,而且很多细节表现出的是他们对青春是毫不顾忌的。不管这符不符合事实,至少年轻人的热血被表现的十分到位。
我只看到了第十八集,我可能是在断章取义。但是我真的喜欢这部电视剧,我还是学生,也许很多东西还说不好,但是电视剧中很多瞬间已经令我热泪盈眶。
一个弱不禁风的上海姑娘脚崴了之后拎着沉重的行李走在泥泞的路上让人心疼;
当周萍扭捏着向赵天亮借钱买解放鞋那种难为情的表情让人心疼;而赵天亮为周萍补上了供销社的欠款之后,又为周萍加了双新鞋的行为让人感动;
   赵天亮只身来到陕北,淳朴的王大娘一家为了给远道而来的赵天亮做一顿像待客的饭。娘对女儿说:“这六个鸡蛋就留着吧,六个鸡蛋炒盘大葱也算个大菜了。这些都拿去供销社换斤挂面,剩下的能换点酱油什么的就都换了。”听到这句话我眼泪就打转了,“六个鸡蛋炒盘大葱也算个大菜了!”这是多么淳朴的乡情和感恩的情怀。
赵勇周萍一批人在县里遇到上海的三名插队知青,知道她们日子过得不好,然后把身上所有的钱都给了三人的场景让我热泪盈眶,看着小地包向徐前进借钱的样子我忽然就笑了,笑了之后是感动;
赵勇等人把面粉私自送人的事,老魏一番善意的责备令人欷歔;
孙曼婷为了维护周萍,当场背毛泽东语录反驳吴敏的样子带着一种正义与豪气;
孙曼婷撕毁自己的被单为大家缠镰刀是一种大度;
老支书为了能让赵曙光住院治疗,往医生手里塞鸡蛋抵扣医药费的样子让人心酸;
王大爷在韩奶奶坟前唱信天游的场景让人感到一种悲愤;
导演总是注重这些细节,演员也都表现的特别到位,性格特别鲜明。我还没有看完这部电视剧,总之就是很喜欢。





 5 ) 我也伤心,我需要同情,但我觉得幸运

是因为傅晶看的。感受最深的不是知青的生活,因为毕竟没有经历那个年代,不好评断是否真实展现了知青的生活和面貌,感受最深的是周萍的几段话。

个人非常喜欢周萍这个角色,这真的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姑娘。傅晶演绎的毫无矫揉造作,甜美羞涩、坚强执着。周萍是一个成分不好的资产阶级小姐,但纯真、善良、努力。

周萍因为坚决不与父母划清界限,而成了黑五类中最黑的。因为出身不好,不能到兵团,不能穿军装,只能按照安排插队,但她没有放弃理想,没有因为非议而消沉,或是对这个社会反感,反而非常达观,努力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每当看到周萍的笑脸,就觉得如沐春风,亲切自然。第一集,当赵天亮问她伤心不伤心时,她说:是很伤心,而且常常很伤心,但是自己的笑脸不是装的,是因为觉得自己很幸运;

天亮说:你的事我很替你不平,我也知道可能你不需要同情;周萍说:错,我需要同情,人在命运悲惨的时候没有不需要同情的,可我对每一份同情都心存感激。这个世界如果没有同情,那不是太冷了。

这一段对话,让我有了看下去的动力。很多作品中的主角人设,都是自强自立,拒绝同情,要靠自己努力赢得尊重和荣誉。但是当看了周萍的话,我有了一份新的体悟,周萍同样在努力赢取认可和尊重,但她是另一种心态:承认自己是伤心的,世界是需要同情的,而受到同情,也说明世界充满爱,说明我们幸运,这是对境遇的正视。

剧中周萍和赵天亮的爱情,并非一开始就有,而是情愫渐生。不同于周萍,天亮是正义、要强、有担当但也爱较劲较真、冲动的北京知青,父母都是军人,在帮助周萍的过程中,爱上了周萍,爱上了就决定在一起。

周萍和天亮在火车上的一段对话,同样让我感受到了周萍的良好的心态和执着的坚持。

她说:在哪插队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平和的心态面对命运的安排,而决不连累自己的爱人。

“不要认为我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也不要强求自己非得充当一名拯救者。他们承受的命运,我相信我也可以,我不需要任何人为了我,做出牺牲自己利益的决定”。感动啊,周萍是在说,我也会努力对抗命运,平和对待,且不向命运低头,我能够坚持下去,我不想我的爱人做出牺牲自己来救助自己。这是一份共同努力的承诺,这是对自己和爱人的尊重,我喜欢这种平等、坚定的爱情,喜欢这个善良、勇敢、执着的姑娘

 6 ) 黑龙江农场的知青拿工资

写完前一个短情评以后看了很多本剧的评论,说那个动荡的年代根本没有这么浪漫,等等,说这个剧假。作为出生在黑龙江的人说说这部剧的真和假,首先环境恶劣很真,有狼是真的,他们得夜盲症是真的,掉到遍布伐头子的沼泽上不来是真的,没有被狼吃掉是假的(吃了就game over剩下的不用演了)。黑龙江尤其是农场的知青生活条件好是真的,他们有独立宿舍,木头随便烧,从来没有吃不饱,本地自产黄豆小麦,青菜少,有猪肉,本地姑娘都喜欢知青,因为洋气,有知识。

最重要一点知青和农场职工一样是拿工资的。人生不平等,连知青插队都不一样,陕北的农村就是条件艰苦,他们很多人都是拿工分的。这几年生活条件好了,很多上海,北京的知青回到黑龙江看看,说是看看原来战斗过的地方。说起以前的生活也是一片感叹,也说以前有趣的事。问要是当时插队生活只有痛苦他们会多次回来回忆吗?

最后说一句,基本所有的知青都回城了,留在当地的我没听说过。

 短评

看完了王凯的cut,被帅惨。造型和人设好适合他

6分钟前
  • dadasuperman
  • 推荐

虽然是为了王凯去刷的剧,但是意外地很感人。

11分钟前
  • 墨索
  • 推荐

为毛我觉得好好看!!!

13分钟前
  • Ruby﹡
  • 推荐

扎实的正剧。只看了凯凯王cut。凯凯王在《知青》里的人设比靖王宝宝还要好。虽说造型是糙了点,但符合背景且man气爆表。有学识打得了嘴炮,有良知看得到阴霾,谈正事耿直诚恳有担当,撩妹也干脆利落不含糊。bg线在一部正剧里简直可爱得不科学。

14分钟前
  • 嘟嘟啦啦鹿茸
  • 推荐

王凯最好的表演,齐勇太生机勃勃了。

15分钟前
  • L
  • 推荐

群戏很棒。齐勇哥哥苏到没有我。在电视剧这个要求老少皆宜不能尺度太大的形式下,风格比较接近于Ridley Scott?

16分钟前
  • lothron
  • 推荐

因为王凯认识了齐勇宝宝,认识了这部剧,了解了那个特殊年代里的不一般的故事

19分钟前
  • 推荐

真是搞不懂,文革年代的故事,不够惨不够脏兮兮就不能给高分吗?

23分钟前
  • 花满楼
  • 力荐

不为某一个人感动,只为那个时代的所有知识青年感动,他们放下所有的一切,做好到农村扎根的准备,把最美好的青春都留在了那里,挥洒着热血。他们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缩影,是那个时代发展进步的中坚力量。

28分钟前
  • 乐筝
  • 推荐

不知道为什么这部剧的评分会这么低,在我看来这是一部很优秀的电视剧。年轻演员们几乎没有一个是我认识的,可是不过几集,我就喜欢上了他们和他们的角色,这是演员的功劳,是导演的功劳,也是编剧的功劳。我不曾经历那段历史,但是我相信每段历史中即使充满尔虞我诈,也总还是有爱和温暖,我们都深知那

32分钟前
  • lvlalala
  • 力荐

对知青上山下乡是有反思的,也揭露了一些丑恶现象,但还是太避重就轻了,主人公不管经历了什么磨难,还是都好好活着连婚都结了,真正的坏人只有一个小兵吴敏,领导人都还是无比伟大的,发生了那么多混蛋事的回城运动,完全没有,整个剧当成架空历史的玄幻剧可以看看,要舔着脸说这就是真实那太不道德了

36分钟前
  • 蚂蚁没问题
  • 还行

最震动我的是那个细节,齐勇对感情深厚的要去读大学的女友孙曼玲说:“该分就分,该分不分也不对。”孙曼玲责怪齐勇不懂自己。但是齐勇平静地说这句话的时候,却是最震撼的时候。他既感到了命运的不确定性,又有强烈的无力感。人心易变,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人性。这是合理的,不必责怪的。

40分钟前
  • 沧木生
  • 还行

高中语文老师推荐的剧,知青们的理想主义纯真又美好,无处不在的浪漫主义气息,可惜历史背后的针脚总是残酷隐蔽的,怎么可能毫无保留地呈现?

43分钟前
  • 秋天的黛西
  • 推荐

王凯这演员真是个妖异的存在!只要看他的一场戏就会无可救药的爱上他,然后只要一天不看他心里就空落落的,简直生无可恋;可要是放任每天看他,会更心塞——这样的男人怎么我就睡不到呢!!!QAQ

47分钟前
  • 还行

齐勇大兄弟真是我最想嫁的凯凯的角色!

51分钟前
  • wink
  • 力荐

看过齐勇cut,土帅的齐勇萌萌哒。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52分钟前
  • 且隐杉木街
  • 力荐

好看 本来是想去看凯凯王的 但是很惊喜 整部剧都非常棒!那个年代的年轻人啊 闪烁着理想的光辉

54分钟前
  • 力荐

齐勇太迷人了

55分钟前
  • 巴西松子
  • 力荐

打一星的真是豆瓣脑残渣。这剧里年轻演员也能塌下身子来演,接地气难得。对时代不予置评,痛与暖并存。齐勇尤其好。难怪后来能一飞冲天。

60分钟前
  • 厄庇墨透斯
  • 推荐

因为王凯才看的,但是完完整整看完之后觉得真的是一部很好的电视剧。不用看CUT,真的拍的很好。各方面都不错,人物的塑造、故事情节、取景都很不错。

1小时前
  • Aly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