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期将至

HD中字

主演:达努塔·沙弗拉尔斯卡,克日什托夫·格洛比什,帕特雷齐娅·谢夫奇克,卡米尔·比陶,罗伯特·托马谢夫斯基,阿格涅什卡·波德夏德利克,彼得·亚尔凯维奇,玛乌戈扎塔·罗日尼亚托夫斯卡,维托尔德·莱谢克·卡恰诺夫斯基,维特·卡恰诺夫斯基,玛尔塔·瓦尔代拉,约安娜·沙尔科夫斯卡,维罗妮卡·卡尔沃夫斯卡,凯·舍恩哈尔斯,瑟尔维娅·博亨斯卡,鲁扎·萨拉莫诺维奇,雷米丘什·普热沃日内,莱谢克·穆夏乌,亚当·卡尔切夫斯基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其它年份:2007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死期将至 剧照 NO.1死期将至 剧照 NO.2死期将至 剧照 NO.3死期将至 剧照 NO.4死期将至 剧照 NO.5死期将至 剧照 NO.6死期将至 剧照 NO.13死期将至 剧照 NO.14死期将至 剧照 NO.15死期将至 剧照 NO.16死期将至 剧照 NO.17死期将至 剧照 NO.18死期将至 剧照 NO.19死期将至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死期将至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本部影片讲述老妇人安吉拉(黛纽塔·辛波斯卡 Danuta Szaflarska饰)在临去世前几天与世隔绝的日常生活。这冷清孤单的世界里,既有她对死亡的恐惧,也有她记忆中曾经的幸福与梦想。与老人相伴的只有她唤作“Phlia”的小狗,安吉拉喃喃自语,自问自答。她一心挂念着自己的儿子,可最终也没能相见。在死亡悄然逼近的时候,安吉拉总是望向窗外的秋千,好像回到了从前的快乐日子。在宁静的摇曳着怀旧情怀的黑白光影里,影片默默地记录着老人最后的弥留时光。  影片荣获2007年波兰电影节观众奖、最佳女主角、最佳音响、影评人奖。亲爱的医生好男好女面包师微商鬼语者第一季夜曲2020美国蜂群 第一季家政妇看见了!2015超级智能前途海量锻刀之绝地重生女婿乱入第三季天竺山传奇疯马歌舞秀汉密尔顿夫人猫猫-纯心之谷的英雄们第一季林中怪人八十九分之一的凶手家有喜旺 第二季孙子谋略黄金骷髅侠 摩天楼的怪人管道2020斯巴达人平凡的荣耀足球教练第三季李献计历险记2011私钟真面目诱饵2023致我的星星第二季遗爱冲出亚马逊惜花芷少年卫斯理II之圣女转生我们家蜜坛子全裸饭恺撒女人莲心粉红色的梦

 长篇影评

 1 ) 真是出乎意料了

波兰,其实,是个很纠结的国家。

总觉得波兰电影有许多各异的毛病,谈不上多差,却也总不让我特别喜欢。可是这一部,却出乎我意料了。

影片对于曝光的掌握真是好到无话可说,电影语言的运用,也是极致唯美丰富,虽然节奏缓慢,却内容丰沛,每一个镜头,都极考究,淡淡的,却也让人移不开视线。

太喜欢这电影的镜头运用,配合了Szaflarska的表演,极致完美。波兰演员总让我觉得演技太过表演,Szaflarska却完全是浑然天成,也许,必然是,到了那个年纪,有些生活的感悟,演技是表达不出的,只有岁月,只有岁月沉淀之后才能体味,才能展现。

老太太虽然老去,但美貌依旧,那双眸子里深邃却也清澈的目光,散发着独特魅力。阳光从阁楼的窗口投射进屋里,照在老太太脸上,那恬淡的表情,那闪耀着光芒的淡色头发,一种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安详气息,瞬间侵占所有的感官。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多美好。

但是,一切终有结局。

一开始,便在想,那架钢琴,到底如何重要呢?原来,重要的不是钢琴,而是,尘封了50年的青春记忆。可惜,儿子不肯帮忙,最终,却只好将那些青春记忆赠予他人,以便能保留自己一生的痕迹。人的一生,何其丰富,一栋破败的老宅,便是一段正在凋零的百年生命,生命的延续却从不想让这生命延续下去,这也不是愤怒,只是悲凉。

好在,她虽然离去了,但记忆她生命痕迹的老宅,还会继续鲜活下去。

至少,不是太坏的结局。

 2 ) 老房子物尽其用,老人的灵魂得到升华

一位孤独的老人住在一座老旧的房子里,儿子不总来看她,和儿子一起来的胖孙女只会吃东西。儿子和邻居一起秘密商量在老人死后把房子卖给邻居,而邻居一直都想买这块地,想拆掉房子。老人给发现了这个密谋,于是在死前的一天把房子捐给了一个教育穷人孩子学习音乐的音乐俱乐部。最后,老人坐在窗前,在心爱的小狗的陪伴下,安详离去。

在临去世前的这几天,老人的心情很悲凉,她非常喜爱自己的这座老房子,在发现儿子和邻居的密谋后,决定把房子捐给那个训练穷人小孩的音乐俱乐部,而且约定只能加固,不能拆掉重建房子,还把自己的珠宝也送给俱乐部,作为修缮房屋的费用。虽然约定老人会一直住在房子里,但在捐出房子的第二天,在那些孩子们搬进来的热闹中,老人悄然离世。老人既保住了自己心爱的房子,也让房子发挥出最大的作用,还让儿子和邻居的密谋落空。这应该就是善举带来的回报了。

那些孩子们搬进来,老人并不觉得吵闹,而是感到高兴,完全不是以前那种孤僻状态了,这种改变应该是从她玩儿秋千那一刻就开始了。

片中第二角色应该是那只小狗,太可爱了,老人幻想的时候,它大叫打断;邻居找来流氓窥探房屋,它赶走流氓;老人准备好早餐,它都偷吃光了,然后躲到床下;最后老人离世,它安静地依偎在身边。我想音乐俱乐部那对夫妇肯定会收养这只可爱的小狗吧。

老人的生活一直都很孤独凄凉,但最后终于自己打破了这种状态,捐出房子后,不仅老房子有了生气,老人的精神也好起来,然后,在这种热闹高兴的状态中离世,避免了按以前的状态持续下去,在孤独凄凉中离开。片子最后展示的天空,象征着天堂吧,老人的灵魂得到了升华。

 3 ) 老宅里的老人

你要是想要了解一个老人,不妨看看这部电影。
要是你喜欢宠物电影,也不妨看看这部电影。
要是你对黑白片不反感,更不妨看看它,它会花了你生命的一时三刻,却能带给你三时一刻的思考。

电影以耄耋老人对不礼貌的医生一句“Kiss My Ass”打头,讲述了她和一只狗共居老屋,寂寞的自言自语,信手拈来的回忆,老人孤独时和狗凭窗凝望,借镜窥看。有富家商人(还有儿子),打着老宅的主意,隔壁还有一间儿童音乐俱乐部,声乐响起,漫天音色,孩子们有时偷跑来老宅院荡秋千,处处混杂着老人的迷思和回忆。
我对电影的两处独白很着迷,一次是有个叫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顽童,爬过窗子,找老人一本正经地索要用不完的东西,老人纠正小男孩come的时态,小男孩屡教不改说成camed。第二次是老人纠正10岁体重超标的胖孙女说Grandma,孙女同样屡教不改,偏偏说Grams。这两次对比我觉得极有意思,除了在暗示老人的孤独无助,还有新旧时代的格格不入。
撇开对话,电影更多的是老人一个人或者和狗伙伴的独白,语焉兴起,狗还会吠两声以应答,意趣横生。老人和狗矫健地一同下楼抢电话,一同驻目窗外,一同喝老酒,一同吃早餐,还有一同出门关窗,狗不仅保护老人,也不止是伴侣,更赋予了人的灵性,比人更难得的忠诚本性。

在我看,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有两个标准,一个是在年老时有没有值得回忆的往事,另一个是你有否出现在别人回忆的画面里。有没有人回忆起老人我不敢推测,老宅里却藏满了老人的记忆,一件衣服,一件玩具,一瞥偷吻,一记脚步,无一不勾起往事。岁月凝炼出的是一幅幅似清晰似模糊的油画,一如电影里拍摄记忆时的变焦画面。而电影外的我牢牢记住了老人的沟壑纵横的面庞,这何尝不是成功。
不长皱纹的婆婆是骇人的,老人写满沧桑的脸是如此动人,乃至于看了老人放下口红我禁不住期盼着皱纹早日爬满额头。
结尾是一个上升的全景镜头,透过茂密的树叶,老宅和安睡的老人是如此静谧,原来,天空里的墨云并没几朵。


http://yanhaibing.blogspot.com/2008/12/blog-post_20.html

 4 ) 怀着孤独而来,怀着孤独离开

总有一天,生命对我们每一个人都将褪去浮华的外表,只剩下最本质和内核的东西,比如死、衰老、幻灭,生、孤独和爱。哪管你曾经是一手遮天,倾国倾城,还是平常庸碌,绚烂美丽或寂静安然。 人人都是怀着孤独而来,怀着孤独离开。 《死期将至》,我知道这会是一个我喜欢的电影。它是关于一个人老得不能再老的人,静静地等待死亡的故事。如果我没有猜错,它会是寂静的,缓慢的。没有太复杂的情节用以讨好观众的观感。应该有一些关于“生”的鲜活、明亮而美好的东西在里面。会有一些美丽的、摇曳的、怀旧式的光影片段。 我坐定的时候,已经开场了几分钟。黑白画面。寂静的老房子。那个老太太一个人坐在窗前饮酒。小小的一杯,她一口一口地慢饮,一搭一搭跟她面前唯一的生灵——一只狗费拉说着话儿。果然像我猜得那样。 你知道她有多老吗?满头银发,沟壑纵横的脸,端酒的那只手微颤,干枯、消瘦,遍布老年斑。“满头银发悲白雪”。我知道,如果我一上来就是怜悯而不是觉知。那就失了水准了。况且,谁又该怜悯谁呢,你和我,和他,我们大家,都会有那么老的一天。 老人,老狗,老酒,空房,独院。她所有的人生都在这座空房子里了。包括回忆、伙伴、亲人、财产。人生就是这样,先前是在加,后来只是一味减。走着走着,许多许多的东西都散尽了,只剩下了这些。谁也不会比谁更多一些。 这个相对封闭的小世界,一窗之隔的是完全与她无关的人生。一个霸道的富人,一个儿童音乐俱乐部。他们并没有交集。老太太对于她的两群近邻,通常扮演旁观者的角色。有时候老太太会拿起她的望远镜,默默地观看这两家唯一的近邻。咒骂,抑或微笑欢愉。 单从影片来看,这是个极为聪明睿智的老太太。有着可贵的知性气质和高贵品格。未必慈眉善目、和蔼可亲,但言语之间不乏通透和幽默。比如她把酒熟稔地递给那只狗费拉喝,说:“这就是我们合得来的原因”。比如她跟小男孩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对话。 帕斯卡尔说:“我们由于交往而形成了精神和感情,但我们也由于交往而败坏着精神和感情。”这句话好极了。人的孤独从来没有出路。可是人的快乐还是离不开分享和碰撞。人在一个能带来价值认定的环境中,孤独感会少一些。从这个意义上来,老太太十分地孤独和寂寞。 总得有什么东西作一个出口,让一个人的孤独得到适度的、轻微的拯救。前半段的老太太的内心盛满孤独与寂寞。这种孤独强大但并不绝望。有着对曾经逝去的美好风华的回忆作伴,它甚至有了安宁享受的意味。但她总还是希望以亲情为出口弥补因等待死亡而带来的强大的虚无。 这个时候这个老太太的惟一聆听者就是一只狗。我觉得狗是有隐喻的。这只狗属于“失语者”,狗如果有自主思想,会思考,说不定又是另外一个无法沟通的东西。狗身上忠诚、驯服的特性抚慰人的孤独。而恰恰是狗思想和语言的欠缺成就了狗抚慰孤独的可能。当然如果从这个意义上讲,多少是让人绝望的。 而儿子和孙女为代表的亲情阵营的不可沟通性是对帕斯卡尔那句话更悲凉的证明。尤其是孙女。小女孩和老太太的对比十分精彩。七宗“罪”里小女孩犯的至少有三条吧,饕餮,贪婪,愤怒。那个小演员在饕餮的时候,那副痴肥愚蠢的模样,传神极了。当然这么分析有点歹毒,人家毕竟是个孩子。但这些并不能消除观众对这个只知道吃和索取的小姑娘人生的担忧,我想有不少观众会像我这么想吧,与其做这样除了少年芳华其他都无可救药的小姑娘,还不如做她拥有高贵而宁静的灵魂的垂死的老奶奶呢。老太太的心里怕是也早已这么想:指望这个小女孩还不如指望那只狗呢。 老太太人生最牵挂的是亲情。也是这个唯一的儿子给老太太造成最沉重的打击。儿子背着老太太试图把老太太视为珍宝的房子卖给觊觎已久的富人。并且言语之间对深爱他的妈妈颇多厌弃。遭到自己人世间最在乎的人的厌弃,这足以给任何人造成痛不欲生的幻灭感,何况这个人,还是身体发肤受之于她、殷殷牵挂几十年的儿子呢?难怪老太太万般绝望之下,要动轻生之念。 “那时我见到你,枯叶犹存,迎着严寒,小鸟在歌唱,你看见黄昏,落日褪去,一点一点,被黑夜带走,死亡是另一个自我,深埋谷底,这你会懂,你的爱会更坚强、更深刻,却遗忘许久。” 我记得暮色在白日提前降临,帷幔缓缓飘动,躺在床上打算把自己交给死亡的人,如深海般悲伤和宁静。 可是最后,生的坚韧到底是战胜了生的幻灭。何止是经受最致命打击的老太太。人的一生难道不是无往而不在幻灭和坚韧的博弈和挣扎之中么。每有放弃,人生便黯淡,每有坚持,人生便重获光芒。还有什么比生本身更强大、更值得坚持和鼓掌的事情呢。 老太太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她从床上一跃而起。带着复苏后的力量,带着依然如影随形的孤独。把最后的那段日子过得漂漂亮亮。 电影看到中途。 老太太一个人颤颤巍巍地给自己弄食物,泡杯茶,端着他们上楼。偶尔打开窗户,拿起望远镜看看对面儿童音乐俱乐部的孩子们唱歌跳舞。 我面带微笑。看得很享受。 他在黑暗里抓我的手,问我,你是不是很想过上这样的生活。 我笑。 用眼神问他。 你呢。 他说。 我很喜欢里面那所大房子。 是的,我很想过这样的生活。要很多书。一些酒。也许需要一只狗,也许不需要。不需要人群,要一只电脑。要有网络。可以老,可以很老,但不要老到成为世界、亲人及自己的负担。 如此安安静静。 这个骄傲的老太太快结尾的时候干了件漂亮事。她打电话拒绝了她儿子。是拒绝,不是痛骂,心若死了,还要这刀子一样的语言有什么用呢。然后颤巍巍地跑到那个儿童音乐俱乐部,把自己的房子无偿捐赠给了他们,当然,还留了一堆珠宝首饰用于修缮房屋。聪明人做好事通常都是做到头的,你看她赠房子不说,连装修款都给留好了。 影片到这里,因为孤独和被至亲的人遗弃, 老太太的举止反倒突破了血缘伦理,向真正的自主选择迈进,何其通透而潇洒? 这一切似乎很圆满,也许到了要散场的时候了。那个调皮的小男生在楼下仔仔细细地沏茶,然后高高兴兴地端上来给老太太喝。这个由年轻的充满希望和未来的生命擎着的这杯茶,如此滚烫。这让人想起刚开场的时候,老太太每天很用力地端到楼上用早点的那杯茶,回回都颤巍巍地凉了。 热茶依然滚烫,如小男生的少年风华。 不相干的少年人,带着陌生而又亲近的关爱和温情,隔着一扇未开启的门,到底还是亲眼看到老太太的生命流逝。 小家伙在门外哭。 我也叹气。 要结束了。散场了。 老太太的生命以及这部电影。 银幕上仍然有光。 特吕弗说: “我们这些观众身处黑暗之中,银幕上发生的一切光华流动。“ 然后。人群骚动。银幕暗掉。影院的灯光亮起。

 5 ) 死期将至的安的日记。



   (一)被抛弃的老人

今年的盛夏一道来,我人生中的七十七个年头就要结束了。
心中会有强烈的预感,时间对于我可能所剩无几,甚至我可能不能送走春天。
最近总感到身体不适。呼吸不畅甚至导致眼前漆黑一片,晕倒。
足够幸运的是,每次我都还是醒来了。
发现自己挣躺在屋中冰冷的地板上,不免绝望。
另外,喜多的悄然离开,也使我悲伤。
哦,我忘了介绍,喜多是我养的猫——一只罕见古铜绿色的猫。
七年前,我从河边把它捡回家。
从此,我们每周四便一起享用美味的西红柿面条。
前不久,第一次晕倒醒来时,我呼唤它,却没有回应。
几天后,我只能端着慢慢两大盘西红柿面孤零零地坐在床边。
“人们更多喜爱养狗而不是猫,
原因就在于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抛弃狗使之成为流浪狗;
而猫天生就是流浪汉,它们只会主动离开,抛弃人类。”
那个下午,我开始意识到,喜多消失了,不会再回来。



   (二)必输的斗争

脑中有虫,记忆再慢慢消失。
很多时候,我会突然忘记自己在做什么,或是发呆很久,直到喜多弄出噪音。
看电视的时候,嘴角会流口水,很多很多。
没有害羞或是恐惧,正如同很多暮榆之年的朋友,
我在与痴呆症这种老年疾病斗争,并且——
这是一场必输得斗争。
总有那么一天,我会忘记自己,忘记喜多,忘记七十多年的所有。
昨天早上起床时发现窗外得树木已经吐芽,
偶然发现得春天使我精神甚佳。
我拿起笔,模仿儿时历史书后的大事年份表写起自己。
我不是什么有名的人,无需将它呈给任何人看。
我只是希望不知还有几日的未来
我可以知道自己是谁,曾发生过什么样的事情使我微笑或流泪。
我将写好的年份表贴在了床头,翻来覆去的看直到睡着。
很久没有这样的开心,我感觉我不再是一个人。
爱 历久弥新


   (三)一纸遗书

人终究不能逃避死亡。
年轻时曾认为,能活到五十岁便足够。老了,自己也或觉得日子无聊。
可现在我已七十七岁,即将到来的夏天仍然对我充满诱惑。
如果能在几个月之后,穿上我那条古铜绿色的裙子,撑起花伞——
和喜多去公园欢快的唱歌,一首接着一首。这无疑是最大的幸福。
然而回到现实——我不仅时而呼吸困难,而且股骨头坏死使我寸步难移。
既然死亡近在咫尺那我必须留下一纸遗书,以便我可以用剩下的日子放心来继续想象夏天。

如下:
我死后,请将我的骨灰交给我的妹妹。她是我一生中最信赖的人。或许她会把我的骨灰撒进大海。我想起我们小时候,是那么喜欢大海。妹妹甚至能够一口气说出海洋中从古到今所有鲸鱼的种类以及它们到底有多长,某些鲸鱼哪一年灭绝。大海如此浩瀚,相信决不会拒绝孤身一人的老人。

我四十岁那年为儿童写了一本书,献给孩子们,同时也像我喜爱的作家黑柳彻子致敬。书的版权将赠儿童基金会。希望全世界得孩子们远离那些不该存在得苦难。

经过六十年的收藏,我有五百一十二条裙子。它们每一条都精致可爱。我的侄女一直羡慕着,时常大老远跑来向我借,之后再恋恋不舍地还。我死后,这些都将属于你,我的孩子。希望你能够善待它们。另外祝你幸福一生。好好对你的妈妈。

我没有子女,从六十岁孤身一人旅行到将近七十岁。这十年,我将我绝大部分积蓄花光。人生的最后时期,我卖了房子,长期住在一家旅馆,因为这里有人替我收拾房间,有人给我送来饭菜。办完丧事,我银行得存款应该所剩无几。但如果还有一些的话,请将这些存款交给旅店的主人——一位善良的姑娘。感谢你多年照顾。好人一生平安。另外,请帮我留意,喜多是否会归来。如果它真的回来了,请每周四做一碗西红柿面条给它好吗。我十分想念她。感激不尽。

 6 ) 她让我释然

一阵敲门声之后,一张老太太的脸试探性的闯入了镜头,迟疑了一下,露出微笑。就这一笑,拉近了我和她的距离,我打心底里对这位老人有了亲近感。

满脸皱纹,一头白发,是影片对老太太年龄的交代。而片名《Time to Die》也让我时时牵挂着老太太会在何时以何种方式走到生命的尽头。

一条狗,一瓶酒,一栋破旧的房屋和院落。老太太的晚年生活孤单封闭。不远处住着几个邻居,还有一家儿童音乐俱乐部,虽然吵吵闹闹,欢笑揶揄,但和老太太的生活没有交集。她只是以一个旁观者,通过望远镜,默默注视他们,不时以过来人的姿态露出浅浅的笑容,回忆起自己的年轻时光。

老太太晚年唯一的牵挂是亲情,她唯一的儿子和孙女。面对一个贪得无厌,只知道吃和索取的8岁孙女,老人多的是无奈和失望。而当她得知本以为还算孝顺的儿子企图背着她将自己珍视的房子卖掉,且言语之间表露出对母亲的厌弃时,老太太在万般绝望下,几乎动了轻生的念头。

老太太晚年的生活不算完美,但她最后作出的决定弥补了此生的不完美。至少对于她来说,她可以放下身后的一切,安然的离开世间。

这是一个和蔼,睿智,孤独的老太太。在外人眼里有点怪脾气。但仔细想来,这不就是老人么?在年轻人眼里,他们古怪,守旧,难以沟通。但事实上,他们不再浮躁,能够豁达的审视周遭,看开一切。某些决定在于别人或许无法理解,而对于他们确是里所当然。

本片并没有让我对垂暮的老人有更深的了解,但我想我能做的就是宽容的对待,学会释然。

 短评

“那时我见到你,枯叶犹存,迎着严寒,小鸟在歌唱,你看见黄昏,落日褪去,一点一点,被黑夜带走,死亡是另一个自我,深埋谷底,这你会懂,你的爱会更坚强、更深刻,却遗忘许久。”

6分钟前
  • 蜘蛛猴
  • 力荐

小时候都可爱,长大了为什么招人烦?儿子还不如忠犬。这样拍显得老人很可怜。亲人的冷漠,老人的孤独,默默回忆曾经的欢乐时光。与其苟且偷生不如尊严赴死!老屋新颜,生命的传递!

8分钟前
  • 瑶瑶
  • 推荐

我相信自己 死时如同静美的秋日落叶 不盛不乱,姿态如烟 生如夏花,死如秋叶 还在乎拥有什么

9分钟前
  • 金司机
  • 力荐

在被光阴揉碎之前,她先将光阴揉碎。在死去之前,她来得及,如斯如逝如长眠地老去。

12分钟前
  • 不良生
  • 力荐

很唯美的片子 大概是唯一看完的黑白电影 影片讲述一个耄耋之年的老人 其中穿插着他的回忆 那些曾经的种种 而陪伴她的只有一只小狗 优美的剪辑手法和巧妙的镜头里 却透露着一股残忍 一个老人 带着他的回忆和对儿子的思念 静静离开

13分钟前
  • 皮蛋
  • 推荐

这才应该叫《老无所依》。“那时我见到你,枯叶犹存,迎着严寒,小鸟在歌唱,你看见黄昏,落日褪去,一点一点,被黑夜带走,死亡是另一个自我,深埋谷底,这你会懂,你的爱会更坚强、更深刻,却遗忘许久。”

16分钟前
  • 飞天PP猪
  • 力荐

“那时我见到你,枯叶犹存,迎着严寒,小鸟在歌唱,你看见黄昏,落日褪去,一点一点,被黑夜带走,死亡是另一个自我,深埋谷底,这你会懂,你的爱会更坚强、更深刻,却遗忘许久。” 以老年人自白形式的电影与孩子很类似。女导演更能展现出女性独有的细腻和母性。明确这种风格就是我追求的风格。

17分钟前
  • 无对象表象悖论
  • 力荐

我能想象的「老年生活」由形态各异的镜子,黑白的幻影和对《死期将至》无知的伴侣构成;通透,明亮,隽永;却也深邃,幽暗,无常。甚至单调,乏味。我早已预见旅途的终点,看穿所有该来的未知——隔着玻璃窗,远远望见死神在等待着每一个人,我却无论如何也不敢抑或不想与她近距离接触。甚至连打个照面的意愿,打声招呼的力气都了无。与其说子女需要我的守护,不如说我们彼此照顾。貌似忠诚的关系最终都成了我赴死前的障碍物;此时此刻,我想像满是好奇心的孩子那样——在得知无法从你手中盗走任何东西之后嚎啕大哭。没错,从人的角度来解读,我们都是上帝的宠物,不管是苦与乐,还是善与恶都是神赐予人的礼物。若是可以选择,我想像摇篮里的老者那般——手持烛光,素履之往。

19分钟前
  • Muto
  • 力荐

2008.如果我们年老时回忆一下自己当初要孩子的目的和动机,可能就不会对孩子有那么多期望和幻想了。

21分钟前
  • zci
  • 推荐

非常容易就被吸引进去(很奇怪,也没有精彩的对白<字幕>也没有扣人心弦的故事,但就是很轻易地被这个奶奶吸引了)摄影非常棒,很好的利用了各种镜面反光,营造了一个奇丽的层层叠叠的空间,将原本有些空旷的大屋子和院子弄成了一个多面性的梦境一般的心理世界。老太太的性格也是她魅力的关键。非常好玩

25分钟前
  • U 兔
  • 力荐

不经意的举动,让人回想起往昔的美好。那些跳舞的日子,那件美丽的婚纱,那段荡着秋千的快乐时光。影片给人一种平实的感动,配乐动人,演员表演细腻,那只“Phlia”的小狗真讨人喜欢~

30分钟前
  • zzy花岗岩
  • 力荐

一个老女人,一条狗,一栋破败的房子,一架承载无数幸福回忆的秋千。来路不明的人打这房子的主意,儿子也巴不得她快死。她万念俱灰,准备去死。突然绝地反击,把房子捐给了对面的儿童乐团,倒贴修缮费用。笨重的钢琴抬起,地板撬开,藏着一生积攒的首饰。足够了。捡出最珍贵的宝石戒指,遗赠给背地里向着她的儿媳妇。房屋整修一新,师生们拖着家伙什搬了进来,磕磕绊绊,乒里乓啷,有大孩子给她煮了茶,她已安然死去。不悲伤,因为再老也可奋起反击。

34分钟前
  • 石头摇篮
  • 力荐

1.老人与旧屋,都不再美丽,被人嫌弃;2.儿子和狗,有趣对比,有时候儿子还不如一条狗;3.摄影依旧美得没话说,老无所依的生活适合黑白光影;4.院子里的秋千,老人总会看见小时候儿子欢笑的模样,那或许是她的天堂。

39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正好最近在读《暮色将近》,和电影一样也是讲述了年迈老妇如何一步步接近死亡的主题,片中真实地记录了独身老妇可能面对的孤独境遇,只能靠在阳台偷窥邻居以及回忆年轻时自己的倩影度日,好在有衷心小狗陪伴,远胜惦记老妇财产的儿子一家,当老妇决定捐赠部分财产后快乐地荡起了秋千,仿佛回到了年少时光,养儿防老又一次啪啪打脸了。

40分钟前
  • 超cute侠
  • 推荐

尽管死期将至这电影很闷,很文艺,沉浸在一股骗取娘们眼泪的气氛里。摄影真是美的一逼,全片黑白,最后镜头从墓地直升云霄,看得我一下胸腔都宽广了好多。

44分钟前
  • 某人
  • 推荐

对比度很高,即使是黑白的,也能看到阳光和蓝天

48分钟前
  • vidania
  • 力荐

若非看完怎能想一个独居深院的老人,老伴逝去媳儿不肖只和狗相依为命,本凄凉的生活竟也能拍得这样酸甜苦辣五味俱全!一定得活得比爱的人更长,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她在生命最后日子里的孤单!让一个终老之人在最后的日子里开始怀疑生命的价值或许是世界上最残忍的事。请永远别伤了一颗老人的心!

50分钟前
  • kingsoon
  • 力荐

透过玻璃看见年轻的自己,她在热恋,她在跳舞,婚礼头纱滑过她年轻的肌肤,她没有死亡与孤独的顾虑;冲进暴风雨中手舞足蹈;在秋千上找寻快乐,当这些情节一一发生时,这不是死期将至,这是死前之生。没有晦涩难懂的情节,也不是闷片,是情感细腻的光影艺术品。狗狗Phila最让我心碎,生养子女后代不如养只狗,弥留之际用尽全部感情为你悲伤。

53分钟前
  • Melancholy
  • 力荐

她很喜爱窗后流动的影影绰绰,喜爱从玻璃背后望出去的梦幻,眼前的事物冷漠而不真实,相反,回忆却是如此美妙温暖;有点联想起《野草莓》,弥留之际的脑海蒙太奇;热茶,一条狗,花园里的秋千,一群热闹的孩子,漂亮的衣裙在衣橱内荡漾着芬芳,老得安详宁静,走得如秋叶静美。

54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如果能更深刻体会他的诗意,或许也没那么可怕了。

56分钟前
  • 苏比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