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世界1958

HD中字

主演:让·迦本,布尔维尔,费尔南·勒杜,西尔维亚·蒙福尔,丹尼尔·德洛姆,贝尔纳·布里埃,René Fleur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1958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悲惨世界1958 剧照 NO.1悲惨世界1958 剧照 NO.2悲惨世界1958 剧照 NO.3悲惨世界1958 剧照 NO.4悲惨世界1958 剧照 NO.5悲惨世界1958 剧照 NO.6悲惨世界1958 剧照 NO.13悲惨世界1958 剧照 NO.14悲惨世界1958 剧照 NO.15悲惨世界1958 剧照 NO.16悲惨世界1958 剧照 NO.17悲惨世界1958 剧照 NO.18悲惨世界1958 剧照 NO.19悲惨世界1958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悲惨世界1958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十九世纪的巴黎,贫困的冉•阿让(Jean Gabin)因为偷一块面包被判处十九年的苦役。出狱后,走投无路的他被好心的主教(René Fleur)收留过夜,可是他却偷走了主教的银器。警察将他抓获,准备再次将他投入监狱,临危之际,主教的谎言将他拯救,他也得到感化,化名开始了洗心革面的生活。  十年过去,冉•阿让通过努力成为成功的商人并当上市长,得知妓女芳汀的悲惨遭遇后,他担负起照顾其私生女儿柯赛特的责任。他没想到的是,多年后会重遇以前缉拿过他的警长沙威(Bernard Blier),对方不信他已改邪归正,一心要找他的麻烦,只因证据不足迟迟没能得手,然而,他的好运没能持续到八年之后。记忆归零圣洁地狱通向自由之路破事精英 第二季罪恶名单魔发奇缘番外篇:麻烦不断六号出口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普通话版)十面埋伏1989爱之初体验热血狂花麦斯卡:死灵法师法外之徒都市男女的爱情法则形状觅踪寻迹恶魔咆哮4:预言实现歧途向日葵的爱恋太傅和公主的“前世今生”白日美人女超人第六季名校风暴短篇故事:菲利普、卡耶塔娜与费利佩相对宇宙第一季通天大逃犯:汽车大亨戈恩奇案疯狂的塞西尔麻雀2015超感神探第四季世子消失了枪缘天使之吻怪物计划新费雪小姐探案集第一季天师撞邪黑帆第二季挪威的维京人第三季南方瘦到死我离家了,但……石器时代之百万大侦探舌尖上的时岁老友记 第七季痴情儿女1963我不在那儿

 长篇影评

 1 ) 幸福与不幸——电影《悲惨世界》赏析

冉阿让对珂赛特说:“你是那样幸福,而你的母亲是那样不幸。”

冉阿让偷了一块面包,因此做了十几年的苦役。宽厚的米利埃主教拯救了他的灵魂。冉阿让后来当上了市长,还收养了芳汀遗留下来的孤女珂赛特。珂赛特与青年马吕斯相恋,并最终结合,离开了养父。冉阿让抑郁成疾,最终辞世。

像二战中的辛德勒一样,冉阿让开办工厂,为很多人提供了工作,而且乐善好施,因此深受人们的爱戴。他所遭遇的苦难是如此深重,然而他本性善良,再加上米利埃主教的悲悯,因而并未泯灭良知。他帮助了很多人,为很多人谋求幸福,包括曾经饱受虐待的弱小孤女珂赛特。珂赛特最终和心上人结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却与丈夫马吕斯一起误解和疏远对她有养育之恩的冉阿让。我有时觉得雨果下笔过于不忍心,似乎没有对珂赛特有太多指责。她就像一个小公主,脆弱得经不起任何责难,似乎所有的人都必须宠爱她。我只是非常心疼冉阿让——他本人是不幸的,却努力地给那样多的人带来幸福。

“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悲惨世界》)

“真爱的第一个征兆,在男孩身上是胆怯,在女孩身上是大胆。”(《悲惨世界》)

第一次看《悲惨世界》这部电影是上初中的时候。后来买了人民文学出版社精装本的小说原著,但是这些年来始终没有看完。维克多·雨果的作品与列夫·托尔斯泰的一样,感情如此丰沛,历史背景如此宏大,对人性充满了深沉的悲悯,令人高山仰止。我总觉得需要思想达到一定的境界,阅历丰富到一定的程度,才能读得进去,才能读得明白。对于类似《悲惨世界》和《战争与和平》这样史诗般气势磅礴而又底蕴厚重的作品,我甚至只期待自己能够理解其精华于万一。如果说《呼啸山庄》是一首尖锐而瑰奇的哥特式抒情诗,《简爱》是一个小女人在闺房中写就的小品文,那么《悲惨世界》和《战争与和平》就一定是类似诗圣杜甫所著的充满了悲悯的史诗。

《悲惨世界》以主人公冉阿让的一生为线索,展示了法国大革命的风起云涌。个体在革命中不过是一朵小小的浪花。然而,每一个人出于向往自由和追寻幸福所做出的种种努力,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又是如此令人感动。作品描写了被命运捉弄依然为别人谋幸福的冉阿让,为了女儿不得不沦落风尘的芳汀,充满了革命理想与激情的马吕斯——这些人都是那样可爱。地球只是广袤宇宙中的一个小小星球,而人类只是地球上那么多种生物中的一种。人类从原始社会到当代社会,从茹毛饮血到信息化时代,不断发明新的工具,通过劳动去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顺应自然或者改造自然,互相合作或者相互攻讦,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

然而,幸福是什么?我感到幸福既切近又渺远。写到这里,不得不搁笔,因为幸福与每个人的目标、感受和境遇都有关。我只知道,有一些我很希望她们幸福的人呵,已经永远不能在这个我所能看到的已知世界获得幸福。我似乎应该完成她们的心愿,以我自己对于“幸福”的理解,继续幸福快乐地生活下去,也让我爱的人们幸福和快乐。

有的人的幸福是丈夫能爱她,永远都不离开她,女儿能幸福快乐,兄弟姐妹都能关心她。有的人的幸福是和多数女孩子一样,拿到大学文凭,结婚生子,过最平凡的生活。她们都已经再也不能亲自去体验自己想要的幸福了。我不知道我能做什么。唯有为她们祈愿,并且幸福地继续前行。

 2 ) 悲惨的世界

      知道这部电影是在收音机里听到的,当时印象很好,后来有了机会,于是就看了,虽然片子长达近三个小时,但看完它之后没有无聊的感觉,更多的是冉阿让带给我的思考,以及由冉阿让和主教带给我和这个世界的很多人们对比的随想。
      这是一部很好的片子,一部过去和现代人都应该看看的片子,片子里面以德报怨主教,以及之后冉阿让的很多选择和行为,相信都让作为文明社会中的现代的一些人们感到羞愧吧!他们不会理解冉阿让和主教的一些想法和行为,就像片子里的那个警长一样,但他们是可怜的!同样可怜的还有德纳第夫妇,他们是现在这个悲惨的世界两大主角!

 3 ) 悲惨世界并不悲惨

拥有美德的主教,救赎了冉阿让的灵魂,然后他为了这场救赎奉献了自己的一切,他将他的美德,善良和爱,悉数奉献给另一个人,当那个人走进生活时,他死去了,珂赛特和马克里斯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他平静的死去了,没有墓碑,什么也没有,当初主教送给他的烛台将永远燃着光,照亮他的灵魂,那些他曾救助的孩子,老人,教育过的青年人都将知道有个善良的人,曾经帮助了他们。 还有一直抓捕冉阿让的警长沙威,大约是因为喜欢冉阿让吧,所以我们不喜欢沙威,但是沙威是个有原则和底线的人,他忠于自己的王,忠于规则和底线,服从上级的命令,无论愚蠢否,无论正确否,都绝对服从,冉阿让在起义期间放了身为俘虏的沙威,沙威问:“你为什么放我?”,冉阿让答:“你不知道?我很遗憾。”后来沙威懂了,他痛苦他挣扎他冥思苦想,他懂了……他一个人走在塞纳河边,他身姿依旧挺拔,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已经毁了,他一生所信奉和坚守的,被一个叫冉阿让的人打破了,他的过去没有灵魂,没有爱,后来他有了,于是,他也毁了,他拿出手铐,动作迅速的拷上自己的双手,几乎没有犹豫,他跳下了塞纳河,只有一顶黑色的,庄严的帽子漂浮在水面。 太阳依旧升起。 (我没有看过原著可能对剧情人物把握的并不完全正确)

 4 ) Les Misérables

总透着不悲惨,这永远是一个辩证的世界。

假如,我能够祈求上天保佑,我希望好人一生平安;

假如,万一有什么磕磕碰碰,我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假如,还是撞上什么化不了的麻烦,我希望不是什么真的没躲开得不幸,我希望是能摆平的不幸;

假如,着实是桩摆不平的不幸,我希望别是像佘祥林那样被冤枉的不幸;

假如,就是不幸的被冤枉,我希望能最终冤有头、债有主,像佘祥林那样终有一天洗刷冤屈、重见天日...

别嫌我不吉利,我想的应该是每个人最朴素的愿望。

 5 )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1958法国剧情片《悲惨世界》,根据雨果名著小说改编,豆瓣评分8.8,时光网评分8.4,曾引进国内上映。

这是我小时候在电影院看过的电影,如今重看国语配音版,满满的童年回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有一批极为优秀的译制片演员,声线极具辨识度,如:乔榛、丁建华、童自荣。现在引进的外国电影,我们几乎不提配音演员了,配音演员几乎成了幕后英雄,而在我小时候,译制片配音演员是很出名的明星,不仅活跃在荧幕后,也经常活跃在舞台上,表演诗朗诵之类的。而当代的配音演员可远没有这么高的待遇了。

很遗憾,我没看过雨果的原著小说,小时候看本片是第一次接触这个跌宕起伏的救赎故事,2018年的音乐版《悲惨世界》,让我以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新的角度来重温这个经典故事。如今,我正式重温本片,开启我的世界名著电影之旅。

虽然本片的豆瓣评分高达8.8,但是实际观感一般,节奏平缓,有些慢慢吞吞的,剪辑不流畅,即便是革命壮举这样的煽情桥段也没拍出来情感的波澜。不过虽然以当今眼光来看本片有些老套,但是有跌宕起伏的游戏原著故事做底子,怎么拍都差不到哪里去。

本片的剧情与原著相比改编不大,是原著小说故事情节的忠实复刻(那个时代的小说改编电影很少像现在这样随意改编的),较为完整地再现了原著小说的各项设定,是短时间了解原著小说的良好途径。

为了有助于观众更深入地了解和理解故事内涵,影片采取了大量旁白的形式来辅以解说,这和原著小说的叙事手法是一样的。现在的影片,很少见到这么大量的旁白了,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电影,旁白是经常采用的叙事手法。

值得吐槽的是,本片中的动作戏拍得太水了,演员和群演太不专业了,枪战戏和搏斗戏都拍得慢吞吞,中枪的表演太儿戏了。按理说原著小说以法国大革命为故事背景,特意安排了一段悲壮而激烈的巷战,但可惜本片的动作戏实在惨不忍睹,大煞风景。

谈谈演员。非常遗憾的是男主冉阿让的演员的表演太平淡了,三个多小时几乎一副漠样,动作慢吞吞,表情无变化,反正我是搞不懂为何要他担当主演,多数演员的表演也都令人失望。但有两个演员的表演让我动容,一是贪财鬼,一是贪财鬼的女儿。

贪财鬼女儿之死,是全片让我流泪的桥段,她的人生际遇可怜+可恨+同情,她受卑劣家庭的影响而小偷小摸,但渴望被爱、向往被爱,在关键时刻深明大义,最后为爱而死。演员虽然不好看,但表演得很到位。

全片最具亮点的配角当属贪财鬼,演得太好了、太活了,每次该角色出场我都有一种恨得牙根痒痒的感觉,恨不得把这个贪得无厌的卑鄙小人活活掐死。看过影片后,这一角色深深铭刻在我的脑海里,并且我不断在想,这个演员演得太好了,能让观众产生爱恨的情感就是对演员最好的肯定。后来上网一查才知道,此演员是《虎口脱险》里双男主中的油漆匠的饰演者、法国喜剧大师布尔维尔,在《虎口脱险》中他就有着非常精湛的表演,妥妥的老戏骨,本片要早于《虎口脱险》八年时间。

这是一个关于人性救赎的故事,一个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故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可以犯错,但重要的改错。主人公受主教的帮助而焕然新生,从此开始了积德行善的救赎之路。很佩服原著作者雨果的精良构思,故事劝人向善,跌宕起伏,一波三口,扣人心弦,引人入胜,人物各具特色。

劝人向善的主教是个很厉害的角色,他用有形的银器来救赎了男主无形的人性,为了扩充上帝的子民而不惜一切代价,多么伟大,多么了不起,从中也看出来宗教信仰对西方人的巨大影响力。

值得一提的是,《悲惨世界》这个摇身一变的情节和另一部名著小说《基督山伯爵》是多么地相似啊,有人发现过吗?只不过《基督山伯爵》变身后是要复仇,《悲惨世界》变身后是要行善。《基督山伯爵》的变身是找到宝藏而发了财,《悲惨世界》的变身是白手起家做生意发了财。

还有一处名著间的相似——《悲惨世界》中的贪财奴夫妻、两个亲生女儿和珂赛特的设定,和经典童话故事《灰姑娘》里的灰姑娘、继母与两个亲生女儿的设定,何其相似啊,有人发现过吗?

 6 ) 从土伦出来的奥德修斯

  曾几何时,奥德修斯用人类在地中海的首次航行犁开了他那波澜壮阔的旅程,又不知千年之后,冉阿让从土伦匍匐着穿过了泥泞的巴黎,既便沧海早已桑田,但阳光下,他的旅程也无愧于被称之为“奥德赛”之旅。

  我们当今所处的世界早该已经不是“还有愚昧和困苦,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的世界,不过我还是逆水行舟地作一次回眸,只是为了向那种“挣扎与奋斗的悲怆”致敬,为了这种悲怆既便目前看来“都不会是无益的。”

  首先明确一下讨论的主要对象是德国德发电影制片厂、法国巴黎百代影业公司、意大利罗马塞雷纳影片公司联合出品,上海电影译制厂(1978/10)译制的电影,涉及的小说蓝本是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五卷本《悲惨世界》(李丹先生翻译),而主要聚焦的则就是那个让·迦本主演,胡庆汉配音的冉阿让。

  这里先从小说的角度列一下目录:

  第一部 芳汀

  第二部 珂赛特

  第三部 马吕斯

  第四部 卜吕梅街的儿女情和圣德尼街的英雄血

  第五部 冉阿让


  如果把第四部看作小说的一个高潮,那么整部小说从主要人物而言雨果就写了四个人:
  芳汀、芳汀的女儿——珂赛特、芳汀的女婿——马吕斯、芳汀的恩人——冉阿让。
  而从电影角度,主要的人物又可以归纳成这么几个人:米里哀主教——冉阿让的恩人;沙威、德纳第-冉阿让的仇人;芳汀、珂赛特、马吕斯-冉阿让所拯救的人。
  比较之后不难发现,冉阿让无论是从电影还是小说,都是整个世界的灵魂人物,所有事件都以他为枢纽缓缓展开,那么他的“奥德赛”之旅究竟经过了多少风波呢?

  -、土伦
  1.苦役场——拯救同伴、释放、被排挤
  2.借宿——被拯救、迷惑
  3.小憩——抢劫、坚定信念

  二、蒙特易
  1.拯救市民
  2.拯救芳汀
  3.拯救沙马帝奥
  4.拯救珂赛特

  三、巴黎
  1.对抗沙威,拯救沙威
  2.对抗德纳第
  3.拯救马吕斯
  4.死亡

  这样整理之后,我觉得在冉阿让的一生中基本就在干两件事:拯救和反抗,而反抗是为了不断的拯救。

  冉阿让由于偷了一个面包被判了五年苦役,然后由于他是个极度危险的人物最终服了十九年的苦役。这里首先要讨论一下他的危险在什么地方。首先当然是他不断的越狱,其次是他在服役其间还会拯救狱友,而这两点表明他并没有被体制化,他始终以自己的方式思想和生活,这就是老沙威为之痛恨,小沙威为之追捕一生的“危险”。

  从入狱到出狱,到遇见米里哀主教之前,其实他的生活虽说是阴风浊浪寻常事的光景,不过其实他是平静的,“在人象狼一样生活的世界上,做个善良的人有什么意义?一些人想发财,另一些人就得自卫”,天经地义,大不了横死街头,或者变成在这部电影里我们将会看见的另外一个人。

  不过,他遇见了以德报怨的米里哀主教。
  不得不说雨果是浪漫的,所以说他相信那个世界里还会有米里埃主教牢牢地抱住那支觚,所以说相信那一个夜晚的宽恕可以抵消十九年惨绝人寰的销蚀。虽然这个宽恕对冉阿让的确具有巨大的意义:他可以有一次机会重来一次,重新确定自己的生活该往什么地方走。
  冉阿让的直接悲剧开始就在于没有被救赎的可能,为那些挨饿的孩子偷了面包被饱食终日的法官带上了镣铐,苦役场主教的祈祷带来的是更浓重的悲惨,他没有资格悔罪,只有一次次地加刑,加刑,再一次加刑。哪怕形式上离开了土伦,“穷人无法帮助他,富人见到他就把大门关上。”,那张黄颜色的证件还不是跟苦役场的镣铐和子弹一样沉重吗?!
  当警察问到:您是真的送给他的吗?
  冉阿让面无表情,他兴许正如释重负,他不用再在这个人象狼一样生活的世界上被人歧视、欺骗、辱骂,不过,不过也许又是一个“十九年”罢了。但是他听到了影响他一生的一句话:
  “您怎么不说是我送给您的?您还把蜡台忘了。我把蜡台也送给您了,干吗不拿走?玛格罗娃太太,去把蜡台拿来给他。快一点儿。去!”
  这一刻的冉阿让被雷击了,被一道温柔的雷把曾经压得他透不过气的镣铐击得粉碎。不过,任谁都受不了这种温柔一刀的:冉阿让整天漂泊流浪,他脑海里思潮翻滚,……(是不是有些熟悉:记不记得沙威被冉阿让拯救之后?)
  他为了平息这种混乱,他生平也许是唯一一次真正犯了一次罪:抢了一个扫烟囱童工小皮埃尔的钱。
  不过,这最后的一点恶从冉阿让身上翻腾了一下,给我们从此留下一个只会拯救别人的冉阿让。开个玩笑,就这点,德纳弟和沙威都得感谢这个小皮埃尔。

  接下来的拯救就像一部侦探动作惊险小说,冉阿让发了财并最终折了现,他一次次化险为夷,一次次让本来被这个上苍折磨到跳线的人们相信:只要是值得拯救的就会得到拯救。如果仅仅是这样,雨果就变成了大仲马,最多也只是欧仁·苏了。

  雨果不只是一个浪漫的人,所以他一气呵成的写出了三个男人:沙威、德纳第和马吕斯,警察、无赖和一个大学生。

  沙威是个非常有意思的警察,就一个警察而言。他克尽职守,从来不想为什么,只去思索怎么做。看他追捕冉阿让那段不亚于最精彩的武侠小说,所谓相差只隔一线,电光火石。问题是,他最后竟然被一个他鄙视的,他要予以消灭的人宽恕了生命。他是不折不扣的毒蛇,却被一个放生他的农夫惊呆了。
  就雨果而言,他把人道主义的感化力量视为改造人性与社会的手段,不仅创建了滨海蒙特勒伊这样一块“世外桃源”,而且觉得可以淘洗一个经过严格锻炼的沙威这样的灵魂。换而言之,不过是个剂量问题,人道主义无所不能。
  就像冉阿让可以被主教感化而弃恶从善,沙威也可以。但既便他可以默认他所认为的恶有善的一面,让他去反抗简直就已经复制到他的DNA里的善竟然也有恶的一面……他唯有一死了之。
  如果沙威不死,雨果就会遇见一个很尴尬的局面,人道主义有时候什么都不是。

  雨果不见得不知道这点,因为毕竟他写了德纳弟。
  如果说电影我和小说相比之后,最不满意的就是对德纳弟的刻画,那是靡费斯特,而不该是牛头马面。既便这个角色经过上海著名演员邱岳峰的演绎有了一点点的突破,奈何剧本上的限制使得这个雨果笔下“底 层”社会的“鬼上当”(巴尔扎克《幻灭》中的人物)到底有些薄弱了。
  不过,毕竟布尔维尔先生和邱岳峰先生不是吃素的,到底演出一些风采,特别是当在巴黎已经过了很长平静生活的冉阿让再度遇见这位前蒙凡合威滑铁卢中士客栈的无赖的时候,《牛虻》中那句著名的话出现了:所以还魂的鬼都是丑恶的。
  不知道大家看见德纳弟和冉阿让相遇的时候想到了什么,我想到的是冉阿让在照镜子。
  冉阿让如果变成恶人,就是德纳弟,最多不过是剂量的不同。而且当他把滚烫的烙铁放在自己的臂膀上的时候,我闻到了地狱的味道。我丝毫不怀疑他一番大杀之后会摆平眼前这个小团伙,不过接下来就是他面对沙威,面对还是毒蛇的沙威:“我不是一个人,你们六个,我们十二个,反抗没用。啊,蒙特巴那斯、噶布里埃糜、整个集团都在,好,你敢开枪就把你绞死。”
  他是否还能选择过自己希望过的生活呢?
  “他抢劫过一个通烟囱的童工。正在抓他,他又偷了苹果。这对孩子来说是调皮,对大人来说是违法。而对苦役犯就要终生服苦役。”
  …………
  德纳弟不同,他安于自己的命运,虽说不得不不断的坑蒙拐骗,但他以自己的方式和上层建筑分享着这个世界,奈何明月照沟渠,他不管明月,他是沟渠里的国王。
  那么,他和冉阿让谁更幸福呢?冉阿让最后出场是在心爱的女儿(不知道能不能说是心爱的女人)注视下上了天堂,德纳弟则是完成了又一次的讹诈,虽然不是用他以为用的上的办法。不过,德纳弟就更不幸福吗?

  如果说德纳弟是冉阿让的阴影,沙威是冉阿让的伤疤,马吕斯是什么我不清楚,我只知他夺去了其实是冉阿让在这个世界上最后得到的东西。不过,难道让珂赛特一直陪着这个苦役犯吗?马吕斯可是个大学生啊,还是个会写诗的大学生。

  谈电影自然要谈表演,谈译制电影自然要谈配音,既然我谈的是冉阿让,自然最后再说说让·迦本和胡庆汉。让·迦本是那种让动作说话的人,厚实的身材托着一个没有表情的脸,日月淘洗,所以我只记得住他的声音,当然是为之配音的胡庆汉先生。

  首先当然是胡庆汉的冉阿让。就像每一个演员都会遇见一个属于自己的角色,配音也是如此。如果不是胡庆汉的话,毕克也许可以。但毕克先生还是稍微华丽了一点点,乔臻显得不够老,盖文源又太野了。在这个角色上,胡庆汉的声音感觉比整个人都重,所以在表达的时候有一种拖动的质感,似乎在犹豫,似乎在思索,似乎又在挣扎,当最后吐露心中的话时,一个决定,一个选择,他已经做好一切准备。和毕克相比,胡的声音没那么有力;和乔臻相比没有那么象大学生;而盖文源则会让冉阿让变成瓦尔特。

  如果说我庆幸冉阿让碰上了让·迦本,那么更值得被庆幸的是冉阿让碰上了胡庆汉,那个上译最辉煌时代的胡庆汉。


  轮回流转,冉阿让一直寻找着理由,一个给主教大人的理由,一个他的确那么值得被拯救的理由。当生命的最后一刻,当大家都明白他为了别人付出了什么,他终于安息了,他找到了真正属于他的烛台。

  “奥德赛之旅”的锦标,原来,是一只烛台。

 短评

冉阿让

7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中文配音太不靠谱了。

12分钟前
  • 小焱筅笙
  • 力荐

【补標】蓝光收藏2019-8-31电影频道上譯經典重新再看毕克(影片旁白)杨成纯,孙渝烽,胡庆汉(冉·阿让)富润生(罗马教皇使节)于鼎(米里埃主教)潘我源(主教管家)苏秀(主教妹妹)富润生(省长)尚华(警长沙威),刘广宁(芳汀)严崇德,邱岳峰(客栈老板)赵慎之(德纳迪埃妻子)于鼎(医生)李梓(嬷嬷)严崇德(法庭庭长)胡庆汉(苦役犯沙马迪欧)翁振新(检察官)金琳(珂赛特)苏秀(巴黎修道院嬷嬷奥布迪辛)富润生(保皇党人吉诺荷芒)卫禹平(拿破仑党彭梅西上校)童自荣(彭梅西之子马里尤斯)程晓桦(德纳迪埃之女爱潘妮)刘小庆(德纳迪埃之子伽夫罗什)丁建华(成年珂赛特)伍经纬(革命小组负责人昂若阿斯)卫禹平(巴黎警察总监)于鼎(起义市民马博弗老人)

13分钟前
  • 与碟私奔
  • 力荐

3.6星1.你放心,这些钱都是干净的,我一生就偷过一个面包和两法郎;2.我父亲至死还衷于法兰西,他唯一做错的是忠于忘恩负义的我和他的祖国;3.突然,这个世界明亮了,一位姑娘的目光具有无穷的威力,在心灵的土地上生长着一株奔放而又辛辣的鲜花,人们称它为爱情.

14分钟前
  • 丰饶之海
  • 还行

小时候和爸爸在电视上看的,一直以为是让阿让。

17分钟前
  • Muggle、佑。
  • 力荐

对于一个曾经有过过错的人,应该如何给予公正的道德评价?

18分钟前
  • Grey
  • 力荐

我不知道算不算看过,因为电影只看了一点点,但是从电影改来的广播剧却是听全了的

20分钟前
  • 轻烟若凝
  • 力荐

上译配音加一颗星,华丽厚重有力!

21分钟前
  • 浆糊瓶
  • 力荐

貌似高中看过的吧

22分钟前
  • 菊菊
  • 力荐

小时候我姥姥骗我说这是一部科幻片

24分钟前
  • 达斯佛™
  • 推荐

9分。从冉阿让的个人遭遇看整个法国的社会变迁。德纳迪埃演的很好,贪得无厌又滑稽可笑,原来是喜剧大师路易·德·菲耐斯的搭档;珂赛特长得还不错,但表演的太花瓶很呆板。

27分钟前
  • 瑶瑶
  • 力荐

应该小时候看的是这个版本。

31分钟前
  • 贾偲旻
  • 力荐

即使没有战争,没有饥饿,这个世界依然是愚昧无知的悲惨世界,冉阿让的形象依然只能出现在文学作品里。

36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电影时长限制了所能展现的故事情节,以至于与原著小说相比(没看过全书但看了简介),很多情节要么直接被省略,要么也就通过些许台词交代。虽然避免不了这样的缺陷,但这部1958年的《悲惨世界》依然足够吸引我耐心一次性看完,对这个故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后,还激发重温2012年版的想法。从古至今,人类社会的贫富终究无法消除,在善恶并存的世界里,生下来活下去总不会顺风顺水,会遇到很多麻烦挫折,那些能在各种问题下活到老死的人,或多或少都有其厉害之处。—— 只要世界上还有愚昧和贫困,那么像本书这一类的作品,不会是没有用的。-维克多·雨果 —— 在这个把个人幸福建筑在许多人痛苦上的世界里,有用的东西往往是丑恶的。—— 8.61G,189分钟,国法双音轨,本想看原声,无奈字幕匹配是国配版,时间轴不时对不上原声台词,索性就看了国语版……

37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经典版的好处就是比较克制、内敛,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玩意儿。雨果的人道主义我一向不怎么感冒,但比起音乐剧版的小资狂热式梦道主义无疑高出好几个数量级。

40分钟前
  • 申酌长怀
  • 力荐

儿时最爱听的一部电影

41分钟前
  • Wish&Hope.com
  • 力荐

上译

42分钟前
  • #瞬间收藏家#
  • 还行

一个关于救赎的故事 一个关于革命的故事 在一个悲惨的世界讲的却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

47分钟前
  • 气急败坏女疯子
  • 推荐

置顶!!!

50分钟前
  • 樊星ç+若羽
  • 力荐

不mark一下怎么行!

54分钟前
  • Angeline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