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之城

HD中字

主演:黎明,舒淇,吴彦祖,张燊悦,谷德昭,陈奕迅,金燕玲

类型:电影地区:香港语言:国语年份:1998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玻璃之城 剧照 NO.1玻璃之城 剧照 NO.2玻璃之城 剧照 NO.3玻璃之城 剧照 NO.4玻璃之城 剧照 NO.5玻璃之城 剧照 NO.6玻璃之城 剧照 NO.13玻璃之城 剧照 NO.14玻璃之城 剧照 NO.15玻璃之城 剧照 NO.16玻璃之城 剧照 NO.17玻璃之城 剧照 NO.18玻璃之城 剧照 NO.19玻璃之城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玻璃之城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在1997年的除夕夜,英国伦敦的人们都在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为新年的到来欢呼庆祝。此时一辆汽车失事撞毁了,港生(黎明 饰)和韵文(舒淇 饰)是车上的一对中年男女,他们在人们的欢呼声中逝去。经调查发现,原来他们是一对偷情的爱侣,由于各自都有家室,家中亲人大怒,只派了他们各 人的儿子及女儿处理后事。刚开始这两个年轻人都认为对方的父母破坏了自己的家庭幸福,各有怨恨。当他们翻查警方交给他们有关父母的资料的时候,才从照片、书信、日记等东西中,看到了他们父母当年美好的爱情故事……花甲大人转男孩时光倒流七十年大镇反菜鸟老警第三季一代天骄维和冲锋:绝境求生警视厅零系:生活安全科万能咨询室 第三季曼谷寓言鲨鱼宝宝成长记蜂蜜与四叶草去他妈的世界第二季家的港湾第一季战争的声音新教宗格列佛游记犯罪心理 第十一季革命者龙霸天下李元霸与宇文成都她写的诗垂直极限英语家丑尼斯湖怪古怪山庄星运里的错外星女郎最后的愿望2018少年时代2014V星入侵 第一季斯嘉丽小姐和公爵 第二季佛莱迪大战杰森真的要去航海第二季口袋大力神:奈姆•苏莱曼诺古钟馗嫁妹明日传奇 第二季浩哥爱情故事2022独家试爱粤语分身死亡轮盘

 长篇影评

 1 ) 泪水曾经掉下来,爱真的存在

《玻璃之城》是我看她的第一部片子。

10年前的我,还在乖乖的念书,不知三级片为何物;开始追着凤凰卫视的日剧和韩剧,还没有喜欢金城武。同学借了盗版的VCD在大教室里放,有人聊天,有人哄笑,就是那样有些嘈杂的环境,我被她一击即中,她的名字,叫做舒淇。

一部片子下来,一个星期的时间我都浑浑噩噩欲罢不能,少年时她的笑容,纯真明媚,仿佛融化的冰激凌,满满的满满的都是甜蜜;中年后她的忧伤,刻骨深沉,犹豫自弃,又夹杂着无奈的绝望。她是那样的女子,身上有种特立独行的味道,就那样不经意的站在人的面前,有点孩子气的纯真,又有些超然的风尘,大红大白的夹杂在一起,却一点也不俗气。

对一个男孩子说,喜欢舒淇。他极鄙视我:舒淇,拍三级片的哦。
可是拍三级片怎么了呢?她演得很好啊。

另外一个男孩,他买了《玻璃之城》的原声,学《Try to rememeber》和《爱到天昏地暗》唱给我听,他后来成了我老公。

这部片子之后,她跟黎明恋爱,戏里戏外,真真假假。我想他们一定是倾注了很多感情在这部电影里,以至于落幕散场还不能抽身,那些眼神的交集,那些欲罢不能的爱和恨,他们似乎在上演自己的故事,以至于十年后的今天,我仍然坚持认为,这是我看过最好的爱情片。

2008年岁末,非诚勿扰上映,身边的众多人都在感叹:舒淇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出色这么好?我想告诉他们:其实她一直都这么出色这么好,一直都是。

 2 ) 那年烟花特别多

文艺青年必修的一门重要课程,就是只看闷或骚或闷骚的文艺片,假如列出一张榜单出来,王家卫电影系列无疑位居榜首,此外,陈可辛的【甜蜜蜜】、张艾嘉的【心动】和许鞍华的【半生缘】也应该是能被入选的,或许,还有1997年张婉婷的【玻璃之城】。 从一开始,这部片子的名字就俘获了我的芳心,玻璃之城,一度让我误读并联想到一群男人排山倒海的香艳场面。迅雷里的资源不多,下载时运转速度又相当地不河蟹,临了打开暴风影音,是原汁原味的粤语版,方才中和了我一腔的幽怨。 1997年除夕夜,英伦铁桥,旅客云集,在风雪中倒数迎接新年来临。港生开车载着韵文,去特加法拉广场看烟火。时光暂停倒流。彼此的儿女相遇,竟然都叫康桥。料理各自父母的后事,追寻他们的旧情。 70年代的港大学生港生与韵文。抢铜锣,他们的第一次对视。操场上奔跑的运动服少年,甩着两根马尾辫的网球少女。无刺蔷薇,养在水里,一天一颗阿司匹林。舞会场外的初吻。 钓鱼岛游行抗议运动,韵文去监狱探望港生,送去那首Try To Remember。港生去法国重续学业,临走前送给她自己做的石膏手。掌纹中,他的的生命线、爱情线、事业线都是由她的名字串成。她冲动地设想明天就去学开飞机飞去巴黎。 他离开后她辛苦兼几份工,存够钱才可以打一次三分钟的长途电话给他。后来,那个电话亭断了声音,各自婚娶。 再次邂逅,是在九七香港回归前。一次国语培训班,他回头,她惊愕。昏黄酒吧里他为她唱Try To Remember,前尘旧事一并浮现。她在窗前拨他的号码,他在车里望着楼上的灯光,暴雨中的汹涌拥抱。一起去学开飞机。他和她幽会偷情。 联名购置房子,那座靠海幽静的玻璃房。一起养只小狗,怀旧地买回当年大学校园的邮筒,把保存了二十年的信一一重投进去。见证恋人往事的女生宿舍何东大楼化作拆除的废墟,大学同学会重聚,他们决定分手,却未了当年就未了的情。 学成开飞机的时候,他不在她的身旁。都有各自的家庭孩子,毕竟只是情人。明明知道不可以,又怎能放得开,宛如毒药或者禁果或者顽疾,不会疼痛不止,却是终生不愈。 韵文远去英国。黑色的长风衣,冷风吹得人心灰, 泰晤士河畔的天空有着些阴霾,街头邂逅追来的港生。镜头交叉剪接。两个人开车行在伦敦新年的路上。两人的儿女行在香港移交主权的烟花里。惊恐的表情。甜蜜的表情。刹那的车祸失声,伦街头惊愕回头的快乐孩童。迷离中,港生和韵文的身影消失在回廊角落。烟花绚烂美丽,消失殆尽。 最终在空中比翼齐飞的,不是他和她约定的飞机,却是那绚烂之后,旋即冷却的烟火。故事的结尾,是那年港生带着韵文离开舞会。静悄悄的走廊上,只有他们的脚步声,一声一声清脆地叩响。勾动起记忆,疼痛起伤疤。 想起半生缘里最后一幕。冬夜的小树林,世钧替曼桢找到了丢失的一只红手套,他脸上闪耀开心而美好的笑容。只是后来,统统都碎掉了。 我们总会遇到许多心动的人,只是也许,有的适合一起长守,有的适合用来怀念。最在意的人,总是不知道我们的最在意。这座水泥森林再荒凉,都能演出一段爱情,或者荡气回肠,或者刻骨铭心。云淡风轻的,都不屑浓墨书写,都不值膜拜唏嘘。爱不过若此,其他,比如,婚姻,谁知道呢?反正不是一个可靠的东西。  演员表。从来是不曾对黎明有什么好印象的,一来他那张脸不是我好的那口,二来在天王四叔里,他唱不过张学友,跳不过郭富城,即使是平翘舌不分的刘德华也比他勤奋得多,第三,总觉他演技生硬、表情单调,尽管这也许正合适出演一些有文艺色彩的角色。所以,数得上来的那些港台文艺片似乎都喜欢找他,无论是黎小军,还是沈世钧,再到这里的许港生,如果说刘若英是文艺片女王,那么也可以给黎明颁个文艺老生奖了。 香港女演员中,老一代婚嫁退隐,新生代青黄不接,残留下来的一打中坚力量也是良莠不齐,除却几只花瓶,也难有几名会演戏的女星。一直认为舒淇是个惊艳的例外。尽管,少女时代孤身闯荡香港,等到终于熬出一片天,却结下了情色背景的茧。脱掉了衣服,但却不曾脱掉她身上的率性与明媚,所以在她最好的时光已经逝去之后,她在金马奖拿到影后时说,我要把我脱掉的衣服,都一件一件穿回来。语气依旧俏皮,眼神却是泪光的坚定。  这出脚本,是港生与韵文的玻璃之城,是黎明与舒淇的玻璃之城,或许,也是你的,我的,我们的玻璃之城。 玻璃总是冰冷而脆弱。晶莹剔透,华美干净,映射出百般幻影,不坚强,也不柔软,质地却有一种决绝的悲剧因子。戏里,是他和她的爱情。戏外,是我和你的宿命。真是致命的比喻。 这是不归的路。我们在路上,都是残缺的,从身体,到灵魂。或者是盲的,或者是失语,或者,步步迟惑害怕受伤,或者,光芒黯淡的大眼睛,写满了寻觅与怀疑。小心翼翼吞吐周边的空气,在各色各异的玻璃之间游荡。试探触碰,寄存真心。而我们始终,跨越不过无形的阻隔,也无法到达梦里想去的终点。 有一种爱永不能开口,就像孤独的火种凝望黑色的天空。它是藏在黑夜里的幽灵,冷冷地睥睨着我们。我们飞蛾扑火然后头破血流,或者心灰意冷然后烧尽烟花。 当有一天我说我要放弃,不能再一路陪着你走下去,你要相信,我多么羡慕你还能坚持下去看到最终开出花朵,而我,中途退场,最爱的只能是枯萎的自己。

 3 ) 如何用爱情片表达一种高级伤感和家国情怀

《玻璃之城》是一部在文本上比较复杂的爱情文艺片。

一是爱情+政治(也有说“以历史视野来表现个人情感”的,意思差不多吧)。二是回忆+现实。四方面交织起来讲,非常挑战叙事技艺。

所以它呈现出的样貌,看起来比较意识流的,想到哪讲到哪。其实细究起来,却值得玩味。故事中出现了多层时空:港大校园恋情、多年后重逢中年婚外恋情、儿女为他们料理后事。时空的切换也用了多种方式:有些是客观叙述(图书馆查到的档案资料、当年的电视新闻、校友会上放的幻灯片),有些是本人回忆,有些是第三人回忆讲述(比如谷德昭演的那个律师叔叔、宿舍看门大爷、女主角的妈妈),更有些是儿女的想象。

但导演呈现这些时空的手法,就取了个简单明了,不再区别不同人回忆出的不同时空了。很对路。这样有利于把故事讲清楚。更重要的是,幸亏没有扯上和主题无关的炫技手法。影片对于校园恋情(历史)的态度是确定的,不是模糊的,所以没必要再搞出来几个版本的过去时空来。

模糊暧昧的是什么呢?是对这段感情和政治变化的不确定、不信任。对于爱情和对于政治的态度,在过去、现在、未来,都具有同质性。对过去(校园恋情、相对稳定和习以为常的政治文化环境)的怀念和怅惘,对现在(婚外恋、九七回归)的迷茫和惶恐,对未来(感情能否修成正果?政治能否昌明?)的不自信。

而且高级的是,“政治”元素在片中不是单独直接出现的,而是被包装成了影响二人情感发展的一个重要外因,作为叙事情节点出现的。造成男女主人公相隔异地进而分手的原因,是港生参加了保钓游行,学校档案有了污点,觉得“继续在香港呆着没什么意思了”,于是申请到法国求学。

这种人物,这种故事,都是很带有“精英情怀“的。男女主人公都是70年代香港最高学府的天之骄子,他们受到那个环境中最好的高等教育,尽管对那个英式教育体制(政治体制)有各种不满,但毋庸置疑,他们都自诩为未来的社会栋梁、香港的主人翁。多少年后,二人重逢,也是在专门为高层管理人员开设的普通话学习班上,下课后一起去小酌,祝酒词还是那句大学时就常挂在嘴边的“We are the best(我们是精英)!”。他们相约一起开飞机,初衷是为了在俯瞰香港,在香港也建一条标志性的桥,像金门大桥、康桥那样。

片中,许港生的儿子(吴彦祖)和女主角韵文的女儿之间有这样的一段对话:
韵文女儿:“我爷爷打过日本人的,也算是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
许港生儿子:“我曾祖父好像也参加过革命,打过清兵。曾祖母说,黄花岗上有他的名字。”
韵文的女儿:“那我们这一代,又做过什么呢?”

前些时间我导师在微信吐槽国产青春片创作者仿佛都没有经历过高等教育一般,缺乏健康向上的大学经历。我边重温《玻璃之城》,边深深感到,张婉婷这类香港电影人,真是有些“精英情怀”和“中产趣味”的。他们的个人出身和经历,都让他们的电影作品超越了对于金钱、地位的渴望,超越青春期荷尔蒙的欲望,对历史、政治、社会责任、民族文化认同等严肃问题有着自己的思考和表达。

虽然这部片中有很多令人心动的细节(比如在手雕塑用女主名字写成掌纹、用阿司匹林泡玫瑰花),但这部影片讲的不仅是基于小情小爱的男女关系,而是把人物置于更宏大的历史政治背景中去讲述他们生命因之受到的影响。男女主人公的感情,也因为共同经历的政治事件、社会变迁,共同的文化教育背景,而具有一种更加深刻的连接。这也让片中表现的伤感和忧郁有了一种实在的、无可奈何的成熟魅力,超越了普通爱情电影中的“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BTW,2005年去香港浸会大学参加华语大学生电影展时,张婉婷作为颁奖嘉宾给我发了优秀原创剧本奖,当时很荣幸,因为她的作品我都看过并且非常喜欢,酒会的时候就凑上去想跟她聊。可是她很淡漠地应酬了几句就闪了,让我玻璃心碎了一地。现在回想起来,十年前的我,关于她电影的好多理解都很粗浅,当然,现在也仍然只能说个皮毛。




 4 ) 只是挠到一块疤

看《玻璃之城》是很久以前的事。
这也是很久以前的事。

其实我很少想这些事,甚至很少想起。而这个夜晚,夏天刚刚藏起尾巴,秋风还不能够吹乱头发。舍友刚洗好的衣服挂在阳台滴水,滴在塑料桶上发出笨重的声响。不能说是寂寥,寂寥是雨滴敲打防盗网上方铁皮发出的声响。那这叫什么呢,我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我躺在床上,想到《玻璃之城》,想到这些事。我只是恰好在这个时刻恰好把二者联系到一起。
然后我就爬下床,开了刚关掉的电脑。我比划一下抽烟的姿势,我从没抽过烟,只是某些时候这个姿势确实暗含所有难以述说的话语。

那时我似乎是读高一,是冬天,晚上总不去教室自修,躲去教学楼前的一盏路灯下坐。至于我坐在那路灯下都在干什么,已不记得。那时我喜欢一个人,时至今日,我仍清晰干脆地讲出这说话。至于他是不是喜欢我,我就支支吾吾起来了。虽然他说过,但我还是支支吾吾。
第一次打电话给他,我走到学校门口一间专宰学生的店用30元买了一张面值50元的200卡。卡号的后三位是他的生日,纯属巧合。这张200卡现在在我房间的抽屉里,抽屉上锁,房间常年空着,我不在家。我用一个晚上就把50元说完,那时,打长途电话还是很昂贵的事。
后来我一共打了多少200卡,如果卖给我的那个老板也不记得,已没有人再记得了。我早餐吃五毛钱二个的馒头和一杯白开水,午餐和晚餐各一元。省下的钱都砸在店老板的钱柜里和笑容里。而他不打电话给我的原因很简单,我宿舍没装电话,他找不到我。那么多和我一样的人,她们在电话亭前排着长长的队。焦急地看着手表,埋怨前面那张迟迟不肯放下电话的笑脸。很多时候,轮到我时,手脚都冻地发麻,只有电话手柄滚烫着,那是前面的人留下的温度。北方吹,木棉树叶哗啦啦响,有个念头在我心里哗啦啦折腾着。

后来我看了《玻璃之城》。那是比后来更后面的事了。
要说什么呢。黎明舒淇都不是我喜爱的演员,情节似曾相识,烟花也美不过那年元宵。但我还是被雷到。韵文在电话那端无奈地说:“港生,你别不说话啊。你不说话是浪费钱啊。”我按了暂停。我抓起旁边的书胡乱翻了几页又放下,我站起来走几步但我不知走去哪,我倒一杯开水要喝可是太烫。最后在衣柜里找了件刚洗过的衣服泡在水里,搓呀搓的,我不知所措的时候喜欢重复一个动作。折腾到最后我还是重新按播放,看完电影。睡觉。第二天照常上课。阳台上那件无辜的衣服干净得像一张耀眼的纸片,在风中转过来转过去,总是和我正面相迎,我无处可逃。
电影的结尾,少年的港生拉着韵文的手去参加学校的舞会。韵文清脆的笑声在黑暗空寂的走廊中遥远。后来,他回学校看我,离去时我想开口叫他名字,终是没有喊出,他身影消失在走廊尽头。
我终于还是不再去排队打电话。
下着漫天飞雪的巴黎街头电话亭里,终于空荡荡。只留下雪花的声音。

我再一次回去学校时想拍下那电话亭,晚到了一步。它们刚被卸下,躺在地上,上面有灰尘。学校扩建需要用到电话亭那一平方土地。宿舍里早都安装电话,学生们都有手机,没有人再去电话亭打电话。很多施工工人在我身边走过,我站了一会儿,什么也没有拍下。
《玻璃之城》并不是我最喜爱的电影,但这不影响我一直把它保存在我那只有20G的硬盘里。每个人心里都有大大小小的疤,我那块疤恰好在这电影里被挠到。但不会流血,它已在时光里,情愿或者不情愿地自动痊愈。若不提起,无人知晓。而我来说这些,平静如同这浓稠的夜。

 5 ) 生命中最好的时光

在好女子的新家里,在那个秋意深浓的下午,几个女孩,在阁楼上,静静看了《玻璃之城》。

影片,始终很安静,爱情与丝丝无奈,贯穿始终。
由一场车祸开始,引发出一个背后的故事。继而由他们的孩子,都是名为康桥的孩子,穿插其中,娓娓道出了,那段爱情。

港生和韵文一见钟情,爱火不断滋长。那只定情的玫瑰,只要每天放一片阿司匹林,就可以长久一周,可是爱情呢,是不是也会长久,还是如玻璃般脆弱?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港生这些青年们,爱国,游行,被捉入狱。坐牢的时期,韵文去看他,送他一个音乐机,当那首Try to remember缓缓流出的时候,两个人都噙满泪水。互相鼓励的那句话“We are the best”,和旋律一样久久不能散去。

出狱后的港生,不得不去国外,临走前送给韵文一个自己的手模,“我的生命线,事业线,爱情线,都是用你的名字拼成的。”这样的温柔的誓言,谁能说它没有力量?

可是,天各一方,两人都拼命挣钱,只为了能通话。其中少不了误解,当画面转向黑白的刹那,明白两个人终是没有在一起,各自成立家庭,各自有了孩子。后来,彼此事业都很成功,日子也如周遭的变化般慢慢得好起来。

以为忘记了,可是再次相遇,当港生为韵文唱起<Try to remember>时候,彼此互望的爱惜眼神,心中的惊喜,无法抑制那份深情,终不能自已。

共同考取飞机驾照,希望一起飞,自由翱翔,在天空中抛开世俗。联名别墅,每年有时间就在一起。一起养狗。生日一定在一起过。高价买回曾经邮寄书信的邮筒,复又一封封的邮寄回去,信可以扔进去,可是时光呢,终究不再复返。无奈,有时候爱情真的逃不过现时。 各自的家庭,各自的生活。各自又背负了罪恶感。这样下去,都是在深深的伤害身边的人,也是伤自己。

后来,韵文说,“我想让你知道,我们分开的日子,你不在我身边,我才最爱你。”

最后的一次韵文的生日,港生没有来,韵文也狠下心来放弃,到英国。可是,这爱情啊,真的不甘心,港生的之后来到英国,一直寻觅,在那募然回首时,你站在桥上望我,而我在桥下望你。你看,缘分这东西,爱情的磁场,总是会让彼此再遇见,绝望处的一缕阳光。

一起庆祝新年,在倒计时的时候,突然的车祸带走了他们。最后之际,港生,轻拂韵文的面庞,一起睡去,在血泊中安静如花。这是对他们最好的结局。

同为康桥的孩子呢,由争吵,到怜惜,彼此心生情意,或许也是一种注定,一种延续。在97年新年那一刻,两个孩子把港生和韵文两个人的骨灰,放在一起,做成烟花,在最美丽的维多利亚港湾上空,灿烂绽放。

看到这,我不能自已,眼泪一直在眼眶打转,你知吗?曾经有一个男子,在那个夏天,坐在我对面,安静的对我说: 等我死后,要把骨灰做成烟花,在夜空绽放。我说,我要和你一起。他说,不要,你要微笑着来看我的烟花。我无语,用手轻轻抚摸他的脸庞,悸动,温暖,感觉浓深。红了眼圈。你知,这是我生命中最好的时光。一生难忘。
Try to remember the kind of September
when life was slow and oh, so mellow
try to remember the kind of September
when grass was green and grain was yellow
try to remember the kind of September
when you were a tender and callow fellow
try to remember and if you remember
then follow
follow
Try to remember when life was so tender
that no one wept except the willow
try to remember the kind of September
when love was an ember about to billow
try to remember and if you remember
then follow
follow
Deep in December it's nice to remember
although you know the snow will follow
deep in December it's nice to remember
the fire of September that made us mellow
deep in December our hearts should remember
and follow
follow
follow...

 6 ) 与爱有关,终是美的

始终觉得,这部绯闻男女的定情之作,是黎明最美的电影。除此之外,便是《半生缘》。毕竟他曾经也那么纯情过! 所有与爱有关的故事,没有一段,不是美好。就算再是煎熬和折磨,也是由爱生恨。 与我同租一房的女孩,想要离婚了。她才比我大三岁半。却已是结了婚有快要离婚的人了。她给我将起她的男朋友和老公。她说,这两个人,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一个是男朋友,虽然已经分手好几年,但永远是男朋友。还有一个,是老公,虽然曾经也是她的男朋友,但就只能是老公。 她讲起她和男朋友的美妙日子。天哪,美得不可思议。那完全就是一段像薰衣草一样纯洁的感情。虽然最后,也敌不过毕业的打击,虽然最后,还是分开。 我从没听过身边人讲过如此之纯净的感情。突然就想起《玻璃之城》了。看了那么久了,只记得大概情节,一些小小的细节,早已忘记。甚至两人最后是否还在一起,也都忘了。但还记得,他们的儿女,看着烟花,了然的样子。那时候的吴彦祖,实在青涩得可以。 美,真的很美。我无法用另外一个字眼来描写这种感受。就连这幅海报,都朦胧得不可思议。像是要掩盖一些现实中的不可能。 好喜欢这里的他们,好喜欢好喜欢。 已经过了可以撒娇不负责任的年龄了,但仍然奢望一些现实之外的东西。哪怕只是一点奢想。另一种可能。人都会幻想,不是吗?我只学会幻想,是否,真的有这么美丽的,长久的,一生一世的爱情。 Try to remember。

 短评

try to remember……我手指的掌纹全部都是你的名字……请你记得我是那个世界上最爱你的人……我一直记得关于这部电影中带给我的种种感动……这不就是爱情最开始的样子吗

6分钟前
  • 露娜peace
  • 推荐

以后还是不要随便乱坐前任的车了,万一出车祸了呢。 但是,其实,如果跟你死在一起,我好像没什么所谓。

7分钟前
  • 裸吻鱼🍭
  • 力荐

爱情片就好好拍爱情片,什么乱七八糟的“97以后大家都是同志了嘛”,黎明还念毛泽东语录,莫名其妙。想起许鞍华的电影,所以那段时间的香港导演,是不是都幻想着,【九七以后】就要被迫学习社会主义,戴红袖章,学唱北京的金山上??再结合2019年的香港大乱,当时电影里那些讨好趋附的细节太讽刺了。两边各自安好,该干嘛干嘛,谁要赤化你们啊,妄想症!还好当时黎明和舒淇都在颜值巅峰,舒淇美到迷离,黎明温文儒雅,还有嫩得出水的吴彦祖。一星给演员的颜值,还有一星给最后一幕。20年爱情,最初最美的一刻。

8分钟前
  • 夏之轻寒
  • 较差

我的生命线、事业线、爱情线,全都是用你的名字拼成的——还有比这最动人的告白吗?

9分钟前
  • 沉歌
  • 还行

1.我家小吴那时候就很帅了。2.港生和韵文后来喝茶那段怎么那么像《18春》,而且男主演都是黎明。3.婚外恋也要给予这么高的赞扬么?真要是心里一直装着对方,那干吗跟另外的人结婚?4.一个人真的可以在心里同时装着2个人?5.儿子和女儿在一起,挑不出可挑的刺,嗯。6.给4星完全因为画面

14分钟前
  • 桃某某Daria
  • 推荐

他:在你身边的每一天,我都是最爱你的。她:不在你身边的每一天,我才是最爱你的。Try to remember.

18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很好看,不过我觉得细腻有余,饱满不足...

20分钟前
  • 新治
  • 力荐

风雪中的电话亭、七十年代的香港大学、灯光下骑自行车的小路、伦敦新年的烟火……气氛唯美而怀旧。然而这两个人都不够勇敢,既没有坚定地在一起,又没有全心全意对待身边的人。不知他们能不能分清,念念不忘的到底是真实的彼此,还是自己回不去的青春?满目河山空念远,不如怜取眼前人。

25分钟前
  • 丹AI🌵
  • 推荐

居然有吴彦祖陈奕迅 虽然同样是婚外情 但比廊桥遗梦更好接受 电影是靠情感推动的 我完全get 到他俩的情感了 男女主之前就是恋人 后来因为误会分离 再见面是功成名就时 双方都有了家庭和孩子 可依然忍不住在一起了 这就很人之常情 有了事业当然也想有爱情 相对比他们一直偷偷摸摸 无法一起度过生日中秋节圣诞节新年 死在一起这个结局更好吧 黎明这端正的帅让人挪不开眼 舒淇刚一看怪怪的 但后期的冷艳决绝气质实在杀人

29分钟前
  • 第七棵树下
  • 力荐

Try To Remember,舒琪海藻般迷人的黑头发。再次分离,韵文对港生说,你要知道,你不在我身边的时候,我才是最爱你。

33分钟前
  • 眠去
  • 推荐

看着樓下新版的gong fight,不知道这样的故事会不会继续在同样的地方上演。

34分钟前
  • 脱氧核糖十三
  • 力荐

有些电影只适合年轻的时候看,因为有些事情只适合年轻人来做。

37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青涩的吴彦祖 黎明和舒淇都嫩的出水来 雨夜隔着车窗的黎明好看的像幅画 里面的桥段各种浪漫 an asprin a day when he is away 连最后和烟花一起飞上天二十秒都想得出 在大时代背景下的爱情故事 二十年后依然很经典啊

40分钟前
  • 令我心动的小张
  • 力荐

我爱你么?想和你在一起么?到最后又有什么干系呢?彼时少年少女们的爱情,浮浮沉沉,放手与不甘心放手,最终在希望降临的时刻如玻璃般碎裂了。还是当下的少年少女更伶俐,爱了,但仍然拾起心动各奔东西。人生海海,几多变故,在复杂的现实面前,爱情与梦想只是微末而被动的一环。

41分钟前
  • 阿依达
  • 力荐

你不在我身边时,我最爱你

45分钟前
  • 赛赛
  • 推荐

7天,20年的爱情,20年的朝朝暮暮,始终不曾把对方从心头放下。20年的爱情,20秒的烟花,20秒的璀璨...

46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张婉婷细腻的柔软视角。我们先知道结局,然后才被一层层揭开记忆的帘。一个人能同时爱两个人吗?我不知道。聪明的,你说呢?若能答出来,诺贝尔和平奖非你莫属。广生与韵文成全了黎明与舒淇的未实现。一如彭羚的歌:遗憾才会令你,珍惜得彻底。PS “你不在我身边,我才是最爱你的。”

47分钟前
  • 大灰狼的兔
  • 力荐

怡微的影评写得特别好。印象很深的是保钓那一段故事和学说普通话,针脚细密的大时代小细节。身体力行的少年左派革命者真的会让人心动的,黎明在这部里很活泼,不过中年后就又还是沈世钧黎小军。和甜蜜蜜对照着看,“爱情”和“命运”,个人与时代,感慨幽深。头一次赅到吴彦祖的帅点。

49分钟前
  • 曼仔
  • 推荐

Timing,如果能不早不晚地相遇,就没有一个词叫做“命运”。

51分钟前
  • 海绵birdy
  • 力荐

政治氛围太浓厚了,那个年代的青年还有这般热血,所谓家国情怀。所有的节点到97都是个转折,缘分很巧妙的,滑落了就滑落了,一错过就是永远。倒像是最早的《后来的我们》。最后,异地恋真的好辛苦。7.6

56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