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企业

HD

主演:Jane Akre,Ray Anderson,Maude Barlow

类型:电影地区:加拿大语言:英语年份:2003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大企业 剧照 NO.1大企业 剧照 NO.2大企业 剧照 NO.3大企业 剧照 NO.4大企业 剧照 NO.5大企业 剧照 NO.6大企业 剧照 NO.13大企业 剧照 NO.14大企业 剧照 NO.15大企业 剧照 NO.16大企业 剧照 NO.17大企业 剧照 NO.18大企业 剧照 NO.19大企业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大企业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本部纪录片以深入浅出的手法,从现代企业的本质、演变、冲击和可能的未来四个方面,批判地揭示了现代企业所隐含的内在运作、发展的历史、其所带来极具争议性的冲击及未来的可能发展。影片开篇便采用了“世卫组织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和“心理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第4版”的诊断标准,对那些财团法人或大企业进行人格检查,试图揭开跨国大企业的真面目。本片耗时六年完成,采访了来自不同业界的40位人士,这些业界精英现身说法,道出了企业机构以牟取利润为终极使命的惊人秘密。我们的确患病了,唯利是图、人情冷漠、反社会人格等等,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依靠我们的勇气、智慧和决心去阻止它。  由马克·阿克巴与詹尼弗·阿尔伯特联合执导的发人深省的纪录片《大企业》,根据乔尔·巴肯的《企业的性格与命运》改编拍摄而成。本片荣获2004年圣丹斯电影节世界电影单元-纪录片大奖在内的26项国际大奖以及10项观众票选最佳影片。烽火孤儿挪威的维京人第一季窃尸奇谭艾德的私人频道曝光布莱切利四人组第二季超级市民一夜惊险盲点第一季女人是未来乐坛毒舌嗡嗡鸡 第十一季惊天核网2002切勿擅动合奏2020韩国版777查理男歌女唱初代吸血鬼第一季穿透屋顶的High Kick烽火抗大从未如此快乐:写给洛杉矶的情书真假学园7鱼缸2009血与火的洗礼第8因子再见少女时代红色派系:起源犯罪现场调查第十五季了却残生外来媳妇本地郎第十部布拉格的大学生此去,一别经年月球靠近你温暖我山河岁月第一季毛骨悚然2016缘份(粤语版)没听说离婚后这么受欢迎绝爱格莫拉 第二季刀马旦 粤语父与子酒吧第二季

 长篇影评

 1 ) 企业“心机”

全片就是关于企业如何生存发展的Skill解读,摄影者站在一个非常critical的角度来评判这件事,但事实上大多数成功的企业均是来源于此:

1.marketing 营销
现代营销突出的是说服力,如操作人们去购买某种商品的想法。
e.g.: 对孩子们的市场营销如何影响到其nagging?
一项调查让父母记录下三周内每次孩子们纠缠(nagging)他们要买具体某物的原因,时间,地点,表述方式。
比如说,1/4的主题公园是因为孩子们纠缠父母们才去的。电影,录像带,快餐食品都是如此。我们可以操作消费者去购买我的产品。
如今孩子们面对的广告,是心理学家精心炮制的,由媒体广泛传播的。为何要影响儿童?因为他们是未来的成人消费者,所以现在就和他们对话,在他们年幼的时候就建立良好的关系,等他们长大后他们就成了你的消费者了。
你对消费者越有洞察力(获得消费者行为心理的数据越多),你在于其交流的策略上则更有创造力。

企业可以给消费者一种社会地位,塑造一个完美的社会形象,叫做好的消费者。引导其关注并醉心于不重要的事物,比如时尚,奢侈品,品味等等,通过明星效益,羊群心理营造社会舆论,向消费者灌输一种我要这个的理念,创造出本来所不存在的消费需要。
人是群体的动物,其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周围人的影响。要利用广告业和社会舆论去改造消费者,雇佣具有创造力的员工让消费者以我们希望的观点看世界,让他们认为这个是美的,好的,这个是他想要的,诱导消费者的喜好。

2. perception management 意识管理
作为大企业推广的不应该仅仅是一种产品,而是推销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思考方式,包括who we are,how we got there,所谓的自由,平等到底是个神马玩意。可以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来给消费者洗脑,教育消费者以我们想要的方式来思考。并且为自己创造一个形象。
非常成功的企业,以及未来的企业不卖产品,而生产品牌概念。传播我们的idea,就是我们的生产过程。
我们必须认识到成功塑造出一个企业品牌形象远比营销单一产品更为重要,透过营销策略来在人们脑海中深植入一种生活方式(Lifestyle),无论那是万宝路香烟的狂野不羁、还是名牌皮件的高贵奢华,并从中建立起消费习惯,一旦成功植入后消费者终此一生都将是该品牌的忠实顾客。

如何令一个产品理念真实? ──通过建筑物。
建筑物是品牌的一个三维放大。比如disney建立了disney town,他们品牌的推动力是“家庭,魔力”。每件事这个公司做的都是围绕这两个词语来的:比如电影,家庭电视,内容如果不是围绕这两点,就不能brand disney,他们就不做。如果他们去做成人片,那么就与品牌理念不符。disney同时也代表了一种品牌保证:是传统,是质量。disney为了推销其理念,甚至为此而在全世界最大的佛罗里达迪斯尼乐园附近出资建造了一座全新城镇。这座庆祝镇上容纳了一千三百栋房屋、五千名住户,希望从最根本之处来打造美国式生活价值、深植「家庭魔力」之品牌精神,并延伸营销品牌形象。
现在成功的产品广告营销已经不是讲广告移植到电影里,电影成了你的生活,雇来的人在你的生活中表演,比如给楼下的门卫一些有品牌logo的箱子,如雇佣人在街上大肆讨论一出音乐剧,如免费赞助你们公司的矿泉水。等等。

3.patent 专利
现在我们可以专利世界上任何活着的东西。表示现在企业可以拥有塑造生命的蓝图。
世界上的生物工程公司在不断的把基因专利化,如果任其发展下去,10年内,世界几家巨头公司就拥有组成人类进化的实际基因了。他们现在已经开始专利不同的基因组,包括世界上所有活着的生物。可以这么说,生物工程已经控制了下个世纪人类的走向和未来。
启示:要么投资生物公司,要么开始和生物公司合作。

4.unsettling account
要销售一个新产品,最好拉拢政府,媒体,专家,学者入伙。让他们帮助你说服公众:这是个好产品。
对于新闻,所谓新闻的真实,就是我们说什么就是什么。和媒体保持良好关系,恐吓甚至威胁媒体施加压力都是可行的。
想要让企业控制政府,现在已经不需要政变了。企业变得越来越全球化,相比五六十年代,政府已经失去了大部分控制权。今天的资本主义具有无上的权力,它可以玩弄政治,将政客们作为自己理念的传播者。

5.democracy Ltd
企业要注意宣传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因为我们要被认为和看作是有责任感的。要在消费者心目中塑造正面富有使命感的形象。

 2 ) 资本主义与人类文明的交锋:The Corporation

推荐指数:★★★★★★★★★★
 
“以人类的早期飞行打个比方。一个人在他的飞机里从很高的悬崖上飞下来,机翼振动着,风吹过他的脸膛,这可怜的蠢才以为自己在飞。但事实上他在做自由落体运动,而他并不知道,因为离地面还有很远的距离。当然,这飞机是注定要坠毁的。这与我们的文明如出一辙。高耸的悬崖代表了我们启程时所见到的无边无垠的资源。飞机并没有飞行,因为它的建造不是基于空气动力学,而是遵循着重力定律。我们的文明也没有飞行,因为它不是筑造在能够让文明飞行的空气动力学之上。然而地面还离得很远。但是有些人比其他的人更快地看到了地面的迫近。这些高瞻远瞩的人看到并且告诉我们它就要到了。过去25年来所发表的正统科学文献中,没有任何一篇能够驳倒如下的结论:地球上的每一个有生命的系统都在衰减之中,每一个生命支持系统都在衰减之中,而它们共同组成了生物圈,支撑和供养着不仅仅是我们,而且还有3千万与我们共享这颗星球的物种。一个20世纪的典型公司:掠夺,浪费,滥用,线性增长。在每一个生产环节中,从地球那里进行索取,然后制造、浪费自己的产品再送回给生物圈,成为一堆垃圾。在了解到地球需要输出多少资源来制造我们公司的一美元价值时,我个人感到十分震惊,我简直哑口无言。我们正在给还未出世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份糟糕透顶的遗产,一个有毒的、日益缩减的环境。有人把这叫做异代专制(intergenerational tyranny),一种无形的税收,由我们征收于未来世代。这是犯罪。”――Ray Anderson, CEO of Interface, 世界最大的商业毛毯制造商


--------------------------------------------------------------------------------
 
对于有兴趣了解我们所处的这个Matrix的真实面目以及我们所肩负使命的人,这部2003年获奖无数的记录片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它会告诉你Nike,Gap等服装业巨头是如何在洪都拉斯、越南、中国等第三世界国家重演着我们初中政治课本上那种19世纪式的赤裸裸的资本主义剥削:饥饿绝望的人以每6.6秒一件的速度生产着几十甚至上百美元的成衣,拿到的却是每小时不到1美元的工资,同时还要把他们的雇主奉为救世主;这些产品的利润美其名曰要“用于儿童慈善事业”,殊不知制造它们的正是13、4岁便要养家活口的女童;它会告诉你corporation这座由利益驱使的庞大机器是如何用无所不在的广告来麻痹大众,使之成为无思想无意识的消费群体从而满足它的原始准则,又是如何与战争与杀戮联手、如何冷酷地对待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而站在了人类文明与进化的对立面上。它还告诉了我们如何思考、对待和开始行动。总之,这两个半小时花得很值。 (4/8/2006)

http://nknymphet.spaces.live.com/blog/cns!96DC649AE948C3D4!460.entry?_c=BlogPart

 3 ) The Transcript

人工创造,榨取任何人“Corporations are artificial creations. You might say they’re monsters trying to devour as much profit as possible at anyone’s expense.”

The word “corporate” gets attached in almost, you know, in a pejorative sense to— and gets married with— the word “a-gen-da.” And one hears a lot about the corporate a-gen-da. As though it is evil. As though it is an agenda which is trying to take over the world.
Personally, I don’t use the word “corporation” I use the word business.” I will use the word “company.” I will use the words “business community.” Cause I think that is a much fairer representation than zeroing in on just this word “corporation.”

现代企业起源于工业革命 Beginning: the industrial age - in 1712 Englishman Thomas Newcumen invented steam driven pump to pump water out of the coalmine, so the coalminers could get more coal to mine.

It was all about productivity, more coal per man-hour... today, it’s more chips per man hour, more gizmos per man hour, the system is basically the same, producing more sophisticated products today.

14th Amendment


.
http://darrellmoen.wordpress.com/2008/09/28/the-corporation-transcript-part-one/

 4 ) Pathological Personality

2005年8月份的《读书》有一篇书评,关于《The Corporation: The Pathological Pursuit of Profit and Power》,翻译是《公司: 对利润和权利的病态追逐》。

就公司而言,这是一个谎言,欺骗和利益至上的时代。“Corporation is created by law to function like a psychopathic personality.”
此书是在同名记录片的制作过程中写作的,作者Joel Bakan 是加拿大法律教授和法理学家。

(1) Corporations are required by law to elevate their own interests above those of others, making them prone to prey upon and exploit others without regard for legal rules or moral limit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ough sometimes yielding positive results, most often serves to mask the corporation's true character, not to change it.
(2) The corporation's unbridled self interest victimizes individuals, the environment, and even shareholders, and can cause corporations to self-destruct, as recent Wall Street scandals reveal.
(3) Despite its flawed character, governments have freed the corporation from legal constraints through deregulation, and granted it ever greater power over society through privatization.

作为Winner of 24 INTERNATIONAL AWARDS, 10 of them AUDIENCE CHOICE AWARDS including the AUDIENCE AWARD for DOCUMENTARY in WORLD CINEMA at the 2004 SUNDANCE FILM FESTIVAL. 在图书馆竟然借到了这部2004年出版的dvd 《The Corporation》,狂喜。
片长145分钟,访谈了40个各界人士。公司,媒体,学界,心理学家,历史学家等等,其中包括Peter Drucker (崇拜一下), Milton Friedman(再崇拜一下),Michael Moore(因华氏911出名的那个风云人物)。

(1) Not a few Bad Apples.
Following Enron, WorldCom, all those mis-conducting firms are not a few bad apples. Problems fall into essence of Corporation.

(2) Origin of “legal personality”

公司制的最重要特性就是Limited Liability。Charter公布的那一天,公司就作为“法人”而独立存在和行为。但是这样的“人”仅以追逐利润为最终目的,就必然导致对stakeholders, 对社会责任和义务的问题。公司沦为“Pathological Person”。
然而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公司going public后,公司(managers)利益又和股东(owner)利益发生了冲突,owner不能真正地拥有公司。引发一系列所谓Corporate Governance问题。Enron,AA尽葬送于这样的问题上。

(3) What have they done?
……
……

(4) What can we do?
联想起李敖在北大的演讲,“颠了,跑了,怂了”之类颇为有趣。当然,公司不象政府一样有强制性,但是公司对社会和生活的渗透已经让人无处遁形。而且很多时候,消费者面对的是公司和政府的勾结。
Cochabamba要将供水系统私有化,直接导致人均1/4的收入要用于购买生活用水。民众组织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政府镇压过程中,死一人,伤无数。最终供水私有化被放弃,民众胜。
Michael Moore 自封为反资本主义的斗士,他在片中作了一个比喻,他做的事情是反corporation的,但是corporation们为了profit而允许甚至支持他,因为民众需要。这就相当于“给我一个绳索,让我去勒死他”。

(5) “勒死”他们,我们吃什么去?

 5 ) 成见太深,社会一直在进化

导演应该是左派人士;大部分内容看着无新意而且内容和思想已经相对较老,最后部分还有点意思。

话题很多但缺少很深入的探讨。比如,(企业的)盈利+生存 VS 环境破坏+民主受到制约+缺少透明和公正;私有VS公共的划分。

实际上,商业民主化和开放社会近些年来已经有些进展,但是视“短视”和“局限”可能会让我们走更多的弯路。消费主义浪潮依旧,人性才是背后的最难以改变的因素。

我对于企业在社会进化中的发展倒是有更多乐观的期待,一是社会层面上文明的进步(更多来自于对过去的反思和人道主义的更加深入人心),政治文明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二是企业实践中已经有很多不错的case,比如引领潮流的代表着开放力量的互联网公司,比如国内的胖东来和德胜洋楼所体现的新气象。

企业作为社会中最为广泛和重要的组织,真心肩负着实现“社会和人们良好生活”的重任啊。这个应该是我长时间将去关注和探讨的东西。

这两段话做个摘记,尤其是摩尔的这段话非常好!

我们从来没有停下来想过,我们用来谋生的建造汽车,可能是南北极冰川开始解冻的最大原因,以及终结文明的最大原因。在这两者之间没有关联:”我只是汽车生产线上的一个工人,对社会和人们有利,让他们可以跑来跑去,但从来没有想过更大的画面,我们所作的事情的最大的后果,最终我们不得不作为个体,接受我们集体行为的责任,以及我们行为的更大后果。“——麦克·莫尔

我很了解你到可以叫你抢劫者吗?地球上没有任何一个工业公司,任何一类组织,我的,你的,任何人的,是可以长生不息的,我被我自己而不是其他任何人说服了,我确实是地球的掠夺者,但这不是高扭矩我们文明的定义,根据文明的定义,我是工业的领导者,在很多人眼里,是时代的英雄,但实际上,实际上,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有问题的,它干得不好,不能持续下去,它是个错误,我们必须进行另一场更好的工业革命,这次,做对它。——Ray Anderson
 

 6 ) 大企业的悖论

  摩尔最后说的很有意思, 他说是大企业的存在才能让他有这个机会在这个电影上说话, 来说大企业的坏话, 因为这样能赚钱, 而且这是一个对所谓的 "大企业" 无害的纪录片.
  电影整出来一个精神病诊断表, 最后诊断出来如果企业是个人, 那他便是个病人.
  从头开始就开始反对, 反对企业的存在, 它只追逐利益的最大化, 它没有良知, 像是一种病态的疯狂, 要吞噬掉一切的感觉.
  其实企业是无罪的啊, 人们合作起来让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好, 这样是无罪的. 现在的环境污染, 发展不均衡, 都归咎于这个人组成的形式, 总觉得有些荒谬.
  这更像是种现代化的问题, 是种劳动的异化, 我们造出了个让我们控制不住的东西, 一个常年在一个集体里工作, 最后他便失去了独立出来的能力. 一个人可以是一个关心他人, 热爱和平, 爱护环境的人. 但是他的工作确在污染环境, 制造炸弹和枪支. 这样有罪吗?
  我看到那个壳牌的广告, 看到GE的风能, 还有IBM的smart planet, 看到在电影中被认为是作秀的广告, 我觉得这才是我们要的啊. 而且我觉得这才是真正让这个世界变好的啊. 孟山都以前犯过很多错误, IBM和纳粹有关系, 芬达是纳粹饮料, 那都是历史了啊, 我喜欢和芬达, 没觉得有什么不好.
  一种要拉出来清算打倒的状态不对. 企业只是一群人而已, 骂企业是让它学好, 而不是转向乌托邦式的梦幻.

 短评

原来资本主义还是不如共产主义,共产主义顶多把人都折腾死,把地球留下;资本主义最后能把地球折腾死。

7分钟前
  • dormant
  • 力荐

uttered an exquisite ejaculation on "Corporation", chapter-style's got a stout definition, but not with relish

11分钟前
  • shui5P0
  • 推荐

“企业的底线就是利润,这条底线凌驾于所有目标之上,董事会不会考虑你是不是一个好人,只会关心今年的分红有多少钱。”

16分钟前
  • 似水年华
  • 推荐

前面讲得还不错,后头就有些偏激了,请的人倒是都挺牛

21分钟前
  • 叉叉小箭猪
  • 推荐

将资源私有化,本质“贪婪”,不顾后果的榨取利润。如果有天地球走向末日,那是自私的人类咎由自取的~!!

22分钟前
  • 心阅
  • 力荐

很不错。导演应该是左派人士,字里行间对公有制企业还是颇为欣赏的。一句话概括这个片子,大概可以用马克思的话: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25分钟前
  • sonia
  • 推荐

信息量充足,思路推导也很顺滑;这样的海量整理下,能有很为清晰和好懂的传达,值得鼓掌。蛊惑孩子从而纠缠父母去的主题公园,战乱之时可口可乐也是“纳粹饮料”再到全球化背景下政府控制力与在地理范围壮大的公司之下的左右互搏…末了电影者则是把自己的制作放置于同样命题的思考,略微有点“背脊发凉”的感受。它并非对某件事急迫的呼吁或是痛陈,也非冗长论调的重复;厘清关系、更加知晓,也算及格了。

30分钟前
  • 基瑞尔
  • 推荐

纪录片很难保持中立态度。因为导演在制度外。在制度外我们都可以扮演一个好人的角色。而在邪恶的制度内我们都很难避免变成怪物。这正是贪婪的力量。

31分钟前
  • 李妙生
  • 推荐

居然是十五年前的片子,那时候大概没人想到今日FAANG/BAT这样的巨头已延伸到生活的每个角落,真正地无处不在无所不包。品牌操控心智,资本主义操纵政局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只要想到我们蝼蚁般的一生会在为企业雇主打工,为收税的政府打工,再被消费主义挖空钱包的循环中度过,才真是细思甚恐。谷歌的不作恶,以为是基本要求,滴滴等事件后,发现这已经是垄断型企业的最高道德标准。

36分钟前
  • 简纹
  • 推荐

内容很好,出发点无法赞同。这部纪录片总得来说总结了企业的三大罪责:劳工问题、环境破坏、干涉政治。甚至于看到最后我简直要怀疑那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公民们搞不好才是最想要实现共产主义的群体。过分的夸大企业带来的负面效应,但实际上该对此负责的不止是企业本身,被谴责或许是因为他们赚了太多钱。

41分钟前
  • 望仔放弃减肥了
  • 推荐

每次看这种纪录片,我都有种警觉感。我知道它在说什么,我也知道我照样应该做什么。制度总是有彼端的,关键是这个制度有没有能力自我完善。

44分钟前
  • 加勒比姐姐
  • 还行

institutionalization能用人的道德范畴来衡量么?看到Interface的CEO动情的说我们都是plunder时觉得他们的反思至少证明体制的希望还在,人类文明还不至于栽在企业手里

48分钟前
  • 梦溪
  • 力荐

a corporation as a legal person -> John Rockfeller, Henry Ford, J P Morgan... ->the insane generation ->new mode high-end corp. running

51分钟前
  • 力荐

希望我们不必在多年之后被迫拍这种教育片 虽然那也许就是査建英说的“好好儿(按:不如说乖乖儿)当左派”

56分钟前
  • 于小师
  • 力荐

贪婪,资本永恒的邪恶属性。公平与效率的跷跷板,经济领域没有结果的话题。

60分钟前
  • 耶斯特洛夫斯基
  • 推荐

所有人都不应错过的一课!

1小时前
  • 大布
  • 力荐

提供了详实的信息,改变了我的旧有认识。引人深思。

1小时前
  • Golden Blue
  • 力荐

1.最邪恶的Corporation无疑是军火、石油以及金融集团,片子没有涉及太多(也许是因为再讲它们就太陈词滥调了);2.环保是另一件事;3.我不相信Corporation、Government,我也不相信什么“People”;4.里面有两个“本阵营”受访嘉宾说话像弱智;5.女旁白那种有点indifferent的声音十分舒服,太舒服了。

1小时前
  • 宇宙真理猪大肠
  • 还行

当作企业史看吧。本来就是很严肃的一部纪录片,但是因为XBMC频繁死机,看得晕头转向。推荐给企管相关人士科普

1小时前
  • 飘叶随风
  • 推荐

not until enviromental conditions become commodities themselves...

1小时前
  • 𝐓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