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城谜事

HD中字

主演:郝蕾,秦昊,齐溪,朱亚文,祖峰,常方源,瞿颖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2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浮城谜事 剧照 NO.1浮城谜事 剧照 NO.2浮城谜事 剧照 NO.3浮城谜事 剧照 NO.4浮城谜事 剧照 NO.5浮城谜事 剧照 NO.6浮城谜事 剧照 NO.13浮城谜事 剧照 NO.14浮城谜事 剧照 NO.15浮城谜事 剧照 NO.16浮城谜事 剧照 NO.17浮城谜事 剧照 NO.18浮城谜事 剧照 NO.19浮城谜事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浮城谜事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警察童明松(祖锋 饰)负责调查一起车祸,大学生蚊子(常方源 饰) 意外惨死,童明松决定同哥们儿——喜欢蚊子的修车工秦枫(朱亚文 饰)一起调查事件真相。两人追查真相时牵扯出了中产阶级夫妻乔永照(秦昊 饰)和陆洁(郝蕾 饰),陆洁因为女儿在幼儿园的玩伴宇航,认识了她的妈妈桑琪(齐溪 饰),却在与其交往的过程中发现了丈夫的外遇……随着蛛丝马迹的层层披露,事情越来越蹊跷,童、秦二人发现乔永照、陆洁、桑琪都藏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布兰卡幽灵医院不同的命运调皮爸爸直弯爱侣暗房一千零一夜第1部:不安之人陆小凤传奇之绣花大盗2007会考试的猛犸象八面威风破烂王权力的堡垒第一季奇机少年我拿什么拯救你城市之光我的喵咪男友红尘极路夏日狂欢超级武神之龙行天下贾斯珀购物中心兼职女郎怒火救援偏偏爱上你难为情米勒上尉加罗律师第二季月球天堂第一季你永远比那些家伙年轻同一屋檐下50英尺高的女人(原声版)马克斯之山只是文件上为男性擒狼琅琊榜之风起长林换了人间巫山云雨金钥匙屠龙战场嘴对嘴吸血夜龙城小仵作2成真多彩的晨光秋日和

 长篇影评

 1 ) 爱与欲的墓冢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劈腿、放纵、乱伦、车震、养小三、嫖妓女?也只有这些东西占据了大大小小的报刊头版、杂志封面。天涯上有个帖子叫“看我如何收拾贱男和小三”,因为关乎这种事而高悬不沉,直到有一天,它被中国最具现实主义的第六代导演搬上大银幕,故事相当晦暗、污秽,但就像这个时代的爱情,零落成泥碾作尘,直把美好的期许,变成了悲观主义的墓冢。

应该说娄烨是悲观的,他的电影总是忧郁,黑夜的场景、灰蒙蒙的天、湿漉漉的环境,阳光灿烂的和谐世界之外,他在寻找另一种真实,《浮城迷事》中他构造了一个畸形的家庭关系,一个男人,两个家庭,各有子女,男主角乔永照不但在这种三角关系中游刃有余,还能外出偷腥,享用年轻的鲜肉,在子女面前,他永远表现得像一个尽职尽责的好爸爸,但对两个女人的态度则完全二致,对妻子的温驯和对小三的粗暴,是他性格割裂的征兆,乔永照身上存在着“爱”与“欲”的分离,这令他很难安定在某个状态,在欲望的吸引和道德的约束间摇摆不定,这是所有出轨男人的症候,更是当今众多家庭的隐患,纸总包不住火,一旦曝光就是婚姻的终结,《浮城迷事》的结局,同样是家庭破裂的悲剧,娄烨借这个负面的结果,流露出他对现代都市的婚姻和爱情的深深的幻灭感。

而关怀女人是娄烨的天性,但现实里的女人一样伤痕累累,娄烨的电影里总有一个边做爱边流泪的女子,仿佛被时代强奸,那种阵痛,形成了强有力的隐喻。在爱情关系里,她们最容易为情所伤,即便是电影里陆洁这样的贤妻良母,也会因妒忌化的冲动做出疯狂的举动,末了想坦然离开却已身不由己。桑琪是另一种女人,有强烈的依赖感,爱得过火,爱得卑贱如母狗,蜗居在狭小的房子里,为爱人生儿育女,甘当爱的性奴。爱情关系里,女人永远是弱者和不理性的动物,但与乔永照无赖式的“理性”相比,她们的所作所为能得到观众更多的谅解,即使在电影里,两个女人面对一个丈夫,既没有骂街式的争吵、亦没有扯头发咬人的争斗,或曾剑拔弩张,但仍能心平气和地接受,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作女性视角上的同病相怜,反正情深是一种悲剧,在这种危险关系里,要么如陆洁那么走得坦荡,要么就如桑琪那么卑贱地爱着,从一而终。

这部《浮城迷事》拍得是一代年轻人的悲剧,情感的迷惘,欲望的伤,他们在彷徨之间成为浮游生物,抑或行尸走肉。娄烨的电影一直在拍摄年轻的一代,他们曾经经历改革开放【周末情人】、战争【紫蝴蝶】、政治风波【夏宫】这样的时代变革的阵痛,成为受伤和垮掉的一代,而《浮城迷事》虽定位于和谐年代,但大多数人苦难的生活背后,我们能从中读出这个年代的幸福指数,生活不如意,爱情分崩离析,家庭的破碎,人生的毁灭,这些都在这部现实主义的电影里有着深刻的涉及。倘若推向更隐喻化的层面,那么这部电影里的陆洁和桑琪亦能代表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生活状态,乔永照则是指代自己的一个符号,在现实中,我们既怀着社会主义的草根理想,又耽溺于资本主义的生活,所以不快乐。

整个电影里,乔永照虽然是男主角,但很少处于第一视角,娄烨对这样的形象,几乎给予彻底的否定,对两个女人来说,她们都有悲剧的宿命,自身的幸福扼杀在这样畸形的关系里,太多叹惋。两个女人是情敌,却相互可怜,面对桑琪的挑衅,陆洁曾反击,但最终选择各安天命。郝蕾和齐溪两个女演员都有强大的内力,把人物细致入微的心理状态诠释得格外出色,雨夜杀人戏更带有强烈的幻灭感,迫近的构图、局部的放大特写、晃动的镜头都突出了她们的内心挣扎,亦注定了宿命。情杀是无数的悲剧结尾,电影里也一样,她们最终都因双手沾血的罪恶,要被困在人生漫长的荒冢。

很小的格局和很微妙的关系,《浮城迷事》并未用撕心裂肺的呐喊,却在淡漠间诉说了现实的爱情悲剧,调子果然就是悲的,这个世界太苦了,所谓的乐只有两种,一种是装出来的喜庆,一种就是苦中作乐,《浮城迷事》大概就是后者,声声响彻的《欢乐颂》背后,犹似丧钟哀鸣,数着现实中层层的心灵伤痕和一把一把的眼泪。

 2 ) 娄烨城事:从“我城”到“浮城”

看完电影2天,在补上了<花>之后,才突然意识到:当娄烨声称自己从拍自己的故事转向了拍别人的故事时,也渐渐地从(个体的)“情绪”走向了 “关系”---人与城市的关系,城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细想起来,在娄烨摇晃的镜头之下,那些城市总是晦暗的,却带着一种暧昧的鲜活.不论是<春晚>里的南京,<花>里的巴黎,再到如今<浮城>里的武汉,他似乎总能从类似于后街的地方找到一些缝隙,通过镜头的放大,击中那些对这个城市无比熟悉的人们.

南京和武汉都在江边,巴黎也依傍着塞纳河.可水的存在远不足以成就一座“浮城”,哪怕加上娄烨近乎标志性的雨水也不行.作为物质实体的城市建筑在娄烨的某些镜头中确实宛若浮于水面;但对于一座城市而言,漂浮其中的除了可以是建筑,更可能是记忆,情绪,味道,关系这一类难以用手指去触摸的东西.

<浮城>的开场是一起死亡事件.由此引出了一个过着双重生活的男人和一场正室小三间的缠斗.狗血的气场挥之不去.然而,看到最后,你会发现死者最终成为了一个无关紧要的人,一个局外人,一个偶然.她全然地无涉于那个名为“婚姻”和“家庭”的战场,而顶多只是被人当作了棋子.她的无足轻重无限地接近于微博上取消关注时的简单与随意.但问题恰恰在于:就是这样的一个无足轻重的人,她死了.

在日本的本格派推理小说中,通过精密的设计与执行并最终成功行凶脱罪的群体性犯罪并不少见.<浮城>中的情节与此有些类似,区别只在于:在<浮城>里面,大约没有任何一个人是一心一意想要置少女于死地的.也即,如果有“如果”,少女本是可以不死的.进而,少女之死站到了精密设计的对立面.整个事件的谜题也不再单单落于作为旁观者要如何发现少女抵达死亡途中的一次次推手,或者说案情要如何告破.这一切都显得过于表面.或许娄烨真正想要追问的是: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力量造就了这种无意识之下的偶然---当这种偶然以死亡事件的面目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被迫不得不去面对这种偶然.我想,这大概是为何娄烨会在影片名中加入“谜事”二字,且将英文名直截了当地敲定为“mystery”---城市是谜事的舞台----的原因;这也能解释为何在临近影片的末尾,在接连呈现了女孩的死亡翻滚和对拾荒者的暴力击打后,娄烨选择给出了一段甜蜜温馨的室内长镜,仿佛在暗示:在偶然之下,美满的背后,死亡与暴力如影随行.每个人都可能偶然地吃到那颗由幸福糖衣包裹着死亡的水果硬糖.

比起精心设计的本格式谋杀,<浮城>中少女的死更接近于一次自洽的非正常死亡.之所以会选择“自洽”这个形容词,是因为事件里的每一个人都不过是在依据自身利益和情感行事.整个过程显得十分连贯与自然,死亡变得像是某种自组织系统的正常产出---每个人都不是凶手,每个人都又是凶手.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就此将凶手认定为这一事件背后的人际关系么?甚或于将它定义为“结构性的谋杀”?

于是,问题变成:这是一种怎样的结构?是谁的结构?在此,轻易就得出 “城市生产偶然性死亡”这样的结论无疑是十分脱线的.显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死亡.我想,没有人能通过统计确证城市与偶然性死亡之间的关联度究竟有多高.唯一无法否认的,是这种城市与偶然性之间的关联性.并且,这种关联除了指向死亡,也还指向其他更多的面向.重要的是,这样的偶然性似乎很大程度源于人口的集聚,就像布洛克说的那样:纽约有800万人,就有800万种死法.在这当中,城市变成了媒介,在这种人口的集聚之上孕育和催生出各种错综复杂的偶然.而这种催生和孕育的过程,或许才是娄烨在<浮城>中打算追问的真正谜题.

一次偶然的死亡,让我们偶然地察觉到了一块城市人际网络的碎片.我们并不清楚,在现实中,抑或在娄烨的镜头下,这样的碎片是以怎样的方式悄然流转于城市建筑中,串联起一个又一个的城市生活空间.如果正是这种潜隐的特质使得城市看上去如同浮于巨大的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我们或许可以说:每一座城,都是浮城.而娄烨之所以能成功拍出了南京与武汉的气韵,也恰恰在于他没有一味地把镜头留给城市建筑的表皮,而是选择在晃动中深深扎根于室内(interior)空间的诸种细节.

在<浮城>里,武汉是属于乔永照,陆洁,桑琦,蚊子,警察,富二代的;在<花>里,巴黎却几乎仅仅只属于“花”一个人.花在巴黎的几次搬家,在若干地点场合的性爱,在我看来更像是一次次地尝试和试探,想要看看究竟能通过怎样的方式---做爱时彼此的气息与味道,还是舒适便利的公寓,又或者是一个值得托付的恋人---去融入一座城,去找到一座城.一座让自己安心,能被称为“我城”的城.不幸的是,电影中的“花”并没有找到,无论她面对的是巴黎还是北京.

生活中的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抱怨说不知道如何去接近,去爱一个人.殊不知,我们其实也并不总是知道该如何去融入,去爱一座城.于是,我们才会看到电影中的“花”怀抱着爱(love)一头扑向巴黎的怀抱,却换来遍体的瘀青红肿(bruises),最终只能茫然黯然地往来于巴黎和北京之间,宛若漂浮于巨大的虚空(void)之中.无根的个体被各自巍然不动的城市实体衬托得轻微如凡尘.

在电影<花>里,我们看到的已不再是娄烨个人的故事或情绪,而变成了旅法作家刘捷或者是女主人公“花”的故事与情绪.只是,这种对于“我城”的追寻,依然是娄烨所擅长处理和表达---在我看来,<花>可以算得上一部十分整洁的娄烨作品---的个体与外部世界间的情绪对话.换句话说,是个体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其出发点依然是个体的.而在<浮城>里,娄烨才比较彻底地由个体走向了群像(这大概也是为何不少人认为<浮城>中人物刻画不够饱满的原因),开始去处理一座城与一群彼此勾连的人之间的桥接.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经由<浮城>,娄烨才真正地由“自我”走向了“别人”/“他人”, 由“我城”走向了“浮城”.

 3 ) 《浮城迷事》: 爱有多深恨就有多可怕

他让你流泪,让你失望,尽管这样,他站在那里,你还是会走过去牵他的手,不由自主,爱一个人,大概就是这样。但如果爱真是这样,那么《浮城迷事》里你会喜欢小三桑琪,相比正房郝蕾饰演的陆洁,她对于爱情更坚持,不顾伤害的坚持,忍辱负重,终于上位成功,也算一个二奶励志史。
这是一个微博勾搭出的一夜情引发的血案,当然这并不是《浮城迷事》全部的内容,秦昊饰演的乔永照有令人羡慕的家庭,还是两个。正房美丽温柔,女儿天真可爱,有自己的公司,住着大别墅,二奶也很乖,替他生了个儿子,生活简朴无欲无求,但这一切并没有让永照停止猎艳,这也有了后面的一连串让我们觉得匪夷所思的故事。不得不说娄烨依然有玩艺术的心,但这部电影却明显向商业妥协了,千万不要小瞧女人的嫉妒心,正房二奶联合对外敌,再关起门来斗智斗勇的厮杀,无非就是为了爱,爱有多深恨就有多可怕,当她们轮番殴打另一个永照的“泡友”直到死亡时,她们已经在爱里迷失了自己。
看《浮城迷事》的时候,我跟坐我身边的好朋友聊天,我说你咋来看了,他说特别喜欢郝蕾,我说好吧,脑子里已经在开始想象郝蕾待会要如何脱。但这个想法在整个看片的过程中已经被忽略掉了,我惊讶于这种远离我生活的爱情模式。我无法将自己投射到陆洁身上,因为没有一个女人愿意去经历爱情撕心裂肺的背叛,我也没法认同桑琪,我觉得在爱情里面至少要保有那么一点尊严。都说电影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这确实是源于生活,因为二奶已经司空见惯,但也确实高于生活,我无法猜测男主角永照要从不同的年轻肉体上去寻找什么,他迷失的是感情还是生活?到最后他抡起铁锹杀人的那一刻,一下一下的击打,我似乎有些明白他了,也明白在这个高压的世界里面,任何超乎想象的故事都可能发生,爱和恨常常在一念之间,如果没有控制情感,心里隐藏的魔鬼随时会跑出来杀掉别人也毁灭自己,不只车永照,陆洁,桑琪。
娄烨的电影有一批死忠的粉丝,裸露真实的生命状态是他的一贯风格,我不算他的粉丝,可能是老了,我已经害怕看到真实世界的丑恶,婚姻,情感,诱惑,欲望,面对这些要经历的争斗与抉择让我非常害怕。可笑的是在我感慨这个电影让我有多纠结的时候,才发现这个故事在我身边真实存在,我推荐给我最好的姐妹看,我说你去看看娄烨的新片《浮城迷事》,里面会给你很多思考,也许会改变你的一些决定。爱一个人没有对错,如果对于我们的爱情,加上了自尊,世俗的眼光,没有尽过全力就放弃那也不能称之为爱情,但我们在准备掏出一切真心扑上去的时候,是否还是要冷静的衡量一些事情,这个男人是否值得爱,他懂真正的爱你吗?
至少我觉得车永照并不是一个值得爱的男人,他对谁都没有爱。在《浮城迷事》里面,唯一相对正常人是郝蕾饰演的陆洁,对待爱情的冷静是每一个女生应该赞赏的,当有爱的时候我们珍惜,对他好,关心,照顾他,一旦爱不在了,即使痛苦,也要放弃执着,不要恨他或者任何人,安静的忘记,不然爱的天使变成恨的魔鬼会让我们丢失自己,狼狈不堪。
这个电影推荐给所有女生朋友,这个肉欲高压的社会,随时可能遇到小三或者被小三的女孩们,可以看看这个电影,同时这个电影也推荐给所有准备身体出轨或者心出轨的男生朋友,请学会爱才去爱一个人。

 4 ) 观后感

看了几篇影评,普遍都比我的观感要透彻,然而还是想写出点什么,算是给自己一个五星电影的理由。

不太懂娄烨,之前只看过春风沉醉的夜晚,还是当时作为腐女,冲着gay片的名头去看的。印象最深的是片尾给秦昊的镜头,最后打出一句诗: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

仿佛这一句话,就赦免了姜城所有的罪。他那有点令人不适的gay的感觉,他和有妇之夫勾搭在一块,他在酒吧里那些疯狂到有些变态的换装游戏,都被这句话溶解了。 他不过也是个普通人,他的功过,也并不能为我们所评说。

吸引我的,还有娄烨对于城市的描写,之前有篇影评写得很对:他的镜头下,城市是那么的真实(“现实感”),尤其是中国二线省城。南京,武汉。令人印象深刻的并非鸟巢、世博会、世界第一高楼、CBD,等等。印在70后80后脑中的,是那种每天都切身感受的、灰蒙蒙、拥挤的人和车、充满市井气息的城市的感觉。

每个人的眼中都流露着疲惫,无论他们处在社会的哪个阶层。看到最后,我甚至觉得所有成年人之间的温情都是假的,只有不懂事的小孩子,他们跟着老师唱唱跳跳,在夕照下嬉戏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快乐。

乔永照和桑琪陪着儿子在幼儿园里唱欢乐颂,他们交换的目光是温暖而满足的,可是几个镜头之前,他们还是令人发指的“渣男”和“小三”(原贴的题目);几个镜头之后,他们成了杀人凶手。——为了保护自己,为了保护这个家庭。

看到这里我想,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能在残酷和温情之间如此自如的变换?

乔永照在两个家庭中的角色非常不同。在那个温馨的别墅里,他是长相帅气的老总,有可爱的女儿和美丽的妻子。有保姆负责起居,在家只用考虑为老婆换辆车因此要努力工作这种问题。他愿意陪女儿玩,在和妻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先轻声哄着女儿回屋睡觉。——这是城市男性光鲜的一面,他代表了城市新贵、中产阶级所过的一种生活。

然而在桑琪那个简陋的家里,他是易怒的、处于绝对地位的男主人,对儿子的管教方式很传统(“好好弹,弹好了爸爸给你买一架真正的钢琴”——简直和我们小时候被父母教导的场面一模一样)。老婆长得眉目寡淡,偏瘦,一脸苦相,一门心思想着取悦他。他到这个家里,只是为了吃顿饭,看看儿子,发泄欲望,附加了一些温情。——这是城市传统的一面,那些摆脱不掉的,80后的小孩们对于“家庭”的印象,大概都与此有些关联。

导演说乔永照从没真正爱过任何人,只是不断地在解决问题。我却觉得他代表了中国城市家庭中男性角色的一个断层。说不上哪个乔永照更真实,但我觉得就归属感来说,他和桑琪更接近夫妻、亲人的那种相处模式。我想现在的男性多少都是两种角色的混合,能到乔那样极致的分裂状态的,应该还是少数。

说到性爱的场面——我觉得在娄烨电影里,性是一条捷径,令导演不需要任何其他的言语和镜头,便能较为直接地表现人物的感情和心理。乔永照为什么坐拥两个家庭,还想着出去拈花惹草?我相信蚊子并不是他第一次出轨(事实上,桑琪也是他众多出轨中的一次,只不过有了儿子,结局有所不同)。也许他疲于应付两个女人,尤其是路洁那边,所以找小三小四是个发泄的出口,也许他只是到了那个“30多岁的男人普遍喜欢意淫青春小姑娘”的阶段,也许他过分自信,觉得自己能hold住所有女人。

男人有太多理由给自己的出轨找到借口,而这本身,也是城市生活的一部分。至于戏里的女人:蚊子青春年少,性对于她来说,不过是有个高大帅气多金的男朋友,可以在街上亲昵两下,还可以得到钱。路洁和乔是大学同学,典型共同打拼出来的夫妻。性之于她,是对乔的一种质问和不解,而且很快她就看清了现实,走出了这段畸形的关系。桑琪只要乔这个人,她不怕过苦日子。性之于她,是和乔的一种最直接的交流方式,是一种承诺和担保(她通过性,有了儿子,最终和乔组成了家庭)。路和桑也代表了女人之间的一个断层。桑琪像是我们的母亲,沉默,执拗,掩埋于生活之中,用自己的方式维护着家庭。路洁则更加理想化一些,听她在乔的怀里说那句“我爱你”,是我听过的最没有感情色彩的告白。

最后蚊子的妈妈为她在高速公路上烧起了纸,少女的身影游走在铁栅栏旁边。一场家庭的奇诡分歧,需要用一条鲜活的生命来祭奠。娄烨用这样一种骇人的手法,向我们诉说了这浮躁的城市里,也许每天都在发生的谜事。

 5 ) 【有剧透】我想,他一定很爱武汉

【关于武汉】

      关于武汉,我算是熟悉,去年在那里呆了一阵。记得三月份的时候,在鲁磨路厮混,在那个全是退役乐手的批萨店里吃批萨,听说了娄烨刚去选景,顺带买了一堆二手衣服的八卦。一晃一年多的时间,片子都出来了,因此急着看这个电影,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城市的吸引吧。

      在记忆里,我在江滩上钓过鱼,东湖旁骑过车,长江大桥散过步,晴空霹雳淋过雨。走在武汉的街上,油腻腻的气息扑面而来,即使是晴天,天空中也总是灰蒙蒙的,阴霾,眩晕,混乱和焦虑。所以昨晚很欣喜,《浮城谜事》的开篇,那些飞过城中村的鸽子,退水斑驳的江滩,裹挟着扑面而来的带入感,没错,这就是我所熟悉的武汉。

      我想,导演一定是用心去感悟,并且深爱他电影中出现的每一个城市。无论是浮城还是春晚,从南京的古堡地穴到vox门前,娄烨表达所关注的城市,不是那些繁华或者悠久的地标建筑,也不是那些欺骗外人的文化概念,而是必须亲身生活过的人,才能实实在在感受到的生活的味道。

     每个城市,一定有他独特的味道,不是那些千篇一律的ktv或者购物广场,而是桑琪居住的烂房子、凌乱混杂的城中村、腐尸常现的江滩草甸、烟雨飘摇的东湖水杉,这一切都让一个看上去十分俗套的故事增添了难得的特质,尽管演员对白讲的都是普通话,却仍然能够带给观众独特的味道。既是武汉,又不局限。

     关于武汉这个城市,《浮城谜事》做得挺好。

【关于情节和故事】

     在故事上,《浮城谜事》看来要话分两头,有很不错的地方,但是也有一些瑕疵吧。

     先说个人觉得差的一方面,或许是素材本身“先天不足”的原因吧,可能这是由于天涯连载的狗血故事,又或者为了作为院线片而对审.查和市场作出的某种妥协,整个故事的框架显得单薄而不够极致。微薄自拍、飚车后行凶、三角恋关系,这一切显得过于网络化,口水化,缺乏故事的独特质感。

     而一场车祸引发的整个事件架构,又包含了太多的巧合和线索,感觉为了编圆故事的整体节构,而让创作重心在人物性格与立意层面显得力不从心。总体而言,《浮城谜事》显然不是导演最好的故事和最好的人物。

     幸好导演依靠自身水平,对整个电影的把握和调控技巧,极大的弥补了这一点。我想娄烨一定是在用心的磨了故事和剧本。三人情感纠葛的主线,警察查案的复线,以及由“车祸”所形成的人物之间的联系与因果,让整个电影飞而不乱,还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比如“车祸”吸引眼球后,前半部分掩藏的很好的隐情,开片不久看似“顺拐”的郝蕾和二.奶的约见,其实是用“伪巧合”铺开了人物的网,观众尚未察觉,已经渗入到了整个事件的核心位置,待到随着故事推进而信息层层展开,恰到影片腰部感觉乏力的时候,带给观众恍然大悟的感觉,接着又去猜测“车祸”的真相。整个电影的宏观布局还是很不错的,视角从一个女人跳到另一个女人,又从女人跳到男人,虽然情节简单人物简单,却一直能够吸引着观众看下去。

     不过“车祸”也是累赘,为了把脉络打通,也消耗观众和创作者的精力。尤其是后半部关于案发现场的闪回,过于仪式化的慢镜头渲染,感觉导演为了交差补完,也得配合时间线和观众情绪,做出了过度渲染,显得很不协调,其最后的效果,却并不一定理想。

     【关于人物和精神】
  
   在人物上,感觉《浮城谜事》稍微欠缺一点,倒不是说演员表演的水平问题,更多的是角色本身的设置上。我想最大的问题是由于“中产阶级”的概念过于模糊,这种模糊让观众不能确切的产生移情,而因为猜测分散精力。比如仅仅一句“我们是大学同学”的点到为止,在我们不知道人物前事的情况下,还是让人物与观众产生了一点点的疏离感。
   
   影片在宣传上宣称是关于《男人为什么会出轨》,但影片看下来,个人觉得压根说的就不是这个事,而更像是对于一个单独个体的探讨。在电影里,男主角的精神状态显得不够明确,是犹豫?是挣扎?还是盲动?感觉性格显得模糊。郝蕾的角色无论从表演还是设置本身,则显得更加顺畅,从震惊到爱到挣扎到放手,有着一个较为明确的精神成长或者说状态的变化,因此带出的情怀显然更多。桑琪的角色则混合了腹黑和柔弱,在故事中比较一致。
   
   整体来说,个人觉得《浮城谜事》属于那种摆出现象,你自己去总结或者想结论的电影,其实是提供出一个事件,让观众自行去挖掘背后的东西吧。
  
  
  【关于视听】
  
   音乐的选取恰到好处,无论是欢乐颂还是李志或者沼泽,歌曲本身的韵味都对影片进行了提升,比起大多数浮躁的电影配乐来说,显示出了独特的听觉美感。这可能和创作者的修养、法国团队的审美趋势都有关系,也和故事以及城市本身有关。
   
   而在镜头上,除了导演一贯的视觉风格以外,景别压得很紧,让观众不得不时刻聚焦在演员的面部上,加上不停息的晃动感,看了30分钟就让人感觉眼花缭乱。(我看的午夜场,吃多了,电影院又热,中间吐了一次…..)
   
   在导演技巧和场面调度上,虽然场景并不复杂,但是总体而言,演员的走位和反应都很到位,细节展现能力,看似不经意的生活流台词,实际上把场面的节奏处理得很好。在大多数国片还停留在“说事”的阶段,本片已经到了“选择怎样说事”的层面,其基本功和艺术素养还是十分鲜明的。
   
   强烈建议看电影时候别吃太多。。。。。。。真心晕。

   【关于审.查和妥协】
  
   作为地下导演的地上制作,可以看出,导演还是很考虑投资和上映的需求,在三场做.爱的戏拍的较为克制,我想倘若依旧是个地下电影的话,这些场景本应该更加出彩,会带给人更强的震撼,而这其实是导演所擅长的部分,这一点很可惜。
   
   微博、手机自拍、“李.刚”+“药.家.鑫”的段落,或许是讨好观众,或许是表现时代,但是感觉显得有点笨拙,让人产生了一定的出戏感,显得矫揉造作。或许这就是地下到地上的阶段变化吧。
   
   审..查就让创作收到了较大制约,看到结尾,似乎理解了导演为什么不愿意署自己的名字,男主角对流浪汉的击打,其实与善恶和因果无关,完全是人性深处的纠葛所带来的毁灭性的力量,是个体的宣泄,17下缺一不可,甚至可以更多。黑色的淡出让效果大打折扣,把精神层面的宣泄降格为单纯的犯罪动作。
   
   同样的道理,在片尾的段落,欢乐颂的歌声里,永照和桑奇两人在幼儿园陪着孩子唱歌,窗外罕有的阳光明媚,而男主角面部愁云,实际上已经脱离了社会角度的善恶,而是陷入人生精神的困顿,这种谋划是站在较高的艺术层面,把观众的思维也推升到一定高度,而最后加上的一行字幕,却把观众已经升腾的思维拉回到家长里短派出所和报纸的样子上,让整个的故事立意和谋篇布局发生了变化。
   
  【零散】

         如果你恰好也熟悉“地下”,可以看到影片中众多的地下文化影子——惘闻、沼泽、李志的音乐、生命之饼乐队吴维客串的大排档老板,武汉二手古着店铺的特写(警察的斜拉就是那买的)。

         三段床戏的体位安排其实也是有寓意的,从强势的强奸,到被压在身下的麻木,男主角无论在人生和床上都掉进了一个深渊。

   去看看吧,今年看到的最好的国片。 我的水平有限,又没有二奶,很多地方没细想,说的不一定对。

 6 ) 浮城谜事

“这是一次意外,但命中注定,这是一场爱情,但在阴谋里。这是一次谋杀,但没有凶手。而我们没有人能逃脱关系,因为这是我们共同的日常生活。”——电影《浮城谜事》的预告片亮出了这样一段文字。这让我联想到另一个论断:“一人犯罪,整个社会都是同谋者。”这句话我初闻自电影《武侠》,但放在这里显然更适合。电影开头的一段雨中飙车事故,简短、犀利而疯狂,用极具视觉冲击的电影语言引出一段悬疑命案,与开放式的结尾(忽略掉最后那段强加的说明文字)形成呼应之势。这不是一桩简单的交通事故,到底谁是凶手? 电影改编自一个天涯热贴,原贴洋洋洒洒的一百多页,网友盖了无数层的高楼。楼主是一个署名“看着月亮离开”的女性,写下了自己心痛的经历。关于原配和小三的话题,引来了无数同病相怜的网友热议和吐槽。原贴名为“看我如何对付小三和贱男”,以一个女性视角呈现了一段支离破碎的婚姻关系,而《浮城》的编剧挪用了这位女性的基本素材,并对这个私人性的故事加以社会化的拓展和电影化的改造。电影仍然以郝蕾这位女主角为叙述主线,但不再局限于她的个人视角,加入了命案、凶杀、侦破等元素,使电影视野更为开阔,更加引人入胜。

 短评

其实,片中最大的谜团并没有解开,就是那个在宿醉醒来的早晨,汽修工在阳台上搂了一下警察,问我昨天跟你说了什么,我饿了,你给我做点吃的——这俩人到底是什么关系。隐约觉得这应该是属于《春风沉醉的夜晚》那个平行世界里的情节。

4分钟前
  • 皮革业
  • 还行

故事与气质不符,造成很错位很不舒服的观影感。不够好就是不够好,哪怕他是娄烨。

6分钟前
  • 脏字名
  • 还行

即使以一个狗血的言情故事为载体,娄烨依然能够准确地把握人物的情绪、环境的气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暗角与人格崩塌的细节过程。结尾画蛇添足的硬性交代是败笔,大学生从山坡滚落的慢镜拍得惊心动魄。

10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娄烨:我觉得乔永照最爱的人还没有出现,这就是他的悲剧,他只是在解决生活中的麻烦。

12分钟前
  • blueshadow
  • 还行

娄烨将这个卑贱社会最龌龊的一面,揭开皮,露出肉,淌着血,翻个底儿朝天给你看,还要伴着《欢乐颂》的音乐。

17分钟前
  • 蒜 | BOY A 🌈
  • 推荐

你我带着爱,做尽人间丑恶事。

22分钟前
  • 懿罂
  • 力荐

感情的迷宫长满锈蚀的青苔,欲望的丛林尽头是仓惶,连环扣,欢乐颂,不甘心,不放手,飞蛾扑火,在这里没有一个幸福者,故事背后是湿漉漉灰扑扑雾蒙蒙的中国现实,像一个人格分裂的怪兽,吞噬着可怜的美好。故事略残,人物出彩,情绪极佳,有神来之笔。四星。

26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床戏和废话都一刀未剪,建议娄烨快跟李玉结婚!

27分钟前
  • Amber
  • 还行

镜头感觉还是娄烨的,包括他最爱的晃动着的、带着情绪的镜头。果然是根据网贴改编的,情节相当奇情狗血,好像《故事会》的段子。也是由于这种狗血,让人很难进入影片的情绪。偏偏喜欢娄烨电影的第一步,就是要进入他的电影情绪里,有点遗憾了。

3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豪宅(合法妻子陆洁)、老房(地下妻子桑琪)、酒店(女大学生蚊子),这三个空间三个女人是一个整体,包含着庸碌男性的主要欲望(旧时光、性、子嗣、金钱)。大学同学、出租屋、女大学生(微博),这三个女性都是乔永照对大学/青春的怀念,对于很多人意义只残存在旧时光里,现在和将来已是一片虚无。

36分钟前
  • xīn
  • 推荐

#影评#又吊丝又文艺,2012唯一读懂中国的院线电影。娄烨镜头语言秒杀其他上蹿下跳的同类。

38分钟前
  • 猱困困
  • 推荐

看到《浮城谜事》这部电影结尾的字幕,就像吃了一只苍蝇,这应该是广电强加上去的吧。虽然如此,还是很喜欢这部电影……

42分钟前
  • 丁小云
  • 推荐

1,郝蕾你保养保养好不好。。。。。2,娄烨你把镜头拿稳好不好。。我这种俗人真的会眼晕啊。3,最后一下子变鬼片了有木有!

44分钟前
  • 柴犬妹妹
  • 还行

第一胎一定要生儿子!

45分钟前
  • 荒人
  • 还行

虽说郝蕾是挺漂亮的,但比她漂亮的年轻演员也不至于找不到嘛,小三比原配难看这合理吗?

48分钟前
  • 六楼公寓
  • 还行

郝蕾开始像周迅一样捏着演戏,像范冰冰一样吊着说话了。

49分钟前
  • 沈济源
  • 还行

娄烨用电影中非常有限的理性支撑着一个错综复杂的现代社会迷局,到最后有些散簧了。不过看片会上他有一句话说得好,“他(乔永照)没有遇到自己爱的人,他只是一直在应付生活中的麻烦,这是他的悲剧。"

51分钟前
  • 草威
  • 还行

麻麻那个叔叔怎么那么快就硬了呀!!!!!

52分钟前
  • RINGO
  • 还行

烂到扶不上墙,娄烨不署导演名是挺明智的哦。其实我是来听李逼的歌的!

53分钟前
  • Ahtoha
  • 很差

家门口同一场景,陆洁对女儿说:“安安,爸爸接你回家了…”,桑琪对儿子说:“宇航,爸爸回来了…” 此景一出,三观就重塑了。娄烨的电影镜头美到爆,甚至有时候看他的电影不一定要看讲什么故事、表达什么主题,能被他的镜头在影院里包围和感染,就是一种享受。

56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