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马分鬃

HD

主演:周游,王瑞琪,刘洋,马旭,佟林楷,赵小东,郑英辰,林洪惠子,李奎,何川,王小木,刘禹霆,赵多娜,敖尔,呼日瓦,张啸,李文波,胡琳那,闫啸,王啸宇,孙若飞,高临阳,常泰,张路生,李想,陈波翰,洛娜,李梦,邓皓荣,钱赓,魏书钧,王階宏,谭森,楚布花羯,杜先,郭蔓芸,王朝,麦子,宝迪,崔亚楠,孔金海,官启凡,阿斯如,马增林,徐立泰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0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野马分鬃 剧照 NO.1野马分鬃 剧照 NO.2野马分鬃 剧照 NO.3野马分鬃 剧照 NO.4野马分鬃 剧照 NO.5野马分鬃 剧照 NO.6野马分鬃 剧照 NO.13野马分鬃 剧照 NO.14野马分鬃 剧照 NO.15野马分鬃 剧照 NO.16野马分鬃 剧照 NO.17野马分鬃 剧照 NO.18野马分鬃 剧照 NO.19野马分鬃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争议无数,它是烂片还是神作?

“我就是因为思想觉悟太低,不顾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危,老是沉迷于自我表达。”

这是几年前,青年编导孔大山拍摄的短剧《法制未来时》中的金句。

这部不到十分钟的短剧,用夸张的黑色幽默,讽刺了“文艺片闷死人”这种现象。

之所以要提这个段子,是因为它非常适合今天的主题。

嗯,今天聊的就是曾经的平遥电影节爆款:

野马分鬃

首先,我个人觉得,《野马分鬃》算不上烂片。

毕竟,烂片也不可能跑到戛纳和平遥刷脸拿奖。

但如果你是看了宣发,奔着去看爱情片和青春片,那它大概率不会让你开心。

至于为什么,咱们往下看。

《野马分鬃》的主线情节其实非常简单。

就是临近毕业的中传录音系学生左坤,有一个驰骋内蒙草原的梦想。

为了完成这个梦想,他买了一辆不定多少手的破旧越野车。

据说这段是导演魏书钧的亲身经历。

不过这又是吉普车又是内蒙古,倒是让我想起了郝云的经典曲目《活着》。

但这车着实破的有想象力,基本就是除了喇叭哪都响的级别。

又为了完成梦想,左坤要修车、要凑路费、要顺利毕业。

对了,还有跟女友车震……

总之,为了这一堆事,左坤混迹于圈内各种场合。

跟过摄制组、钻过录音棚,甚至卖过老妈出的考卷。

反正只要跟钱沾边,他挺能折腾。

但每次他总能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方式,把事情搞砸:

跟朋友的摄制组,因为录音问题,把朋友费劲请来的老前辈揍了。

泄露老妈的考题,把老妈推上风口浪尖。

修车花了大几千,车越修越废。

所谓去趟内蒙草原飙车的梦想,只是止步于郊外的“草原度假村”。

从“草原”回来,左坤因无证驾驶住进了拘留所。

对了,左坤他爹还是个警察。

最终,左坤卖掉了自己的旧吉普,坐在回家的出租车上,看着窗外的街景,继续迷茫。

故事大概就是这么个故事。

如果只看故事,这就是一部废柴修炼失败的青春伤痛文学,结构有点类似贾樟柯早年的《十七岁的单车》。

什么青春、爱情之类的内容,不能说没有。

可片中大多数时候,给人最直观的感觉,还是“废柴”。

左坤跟他两万块买的车一样,一路上好像是在修炼,仿佛是在改变。

但改到最后,越改越乱越废柴。

两万买的车,500卖给了牧民放羊。

北京户口、父母在编、女友又努力又漂亮,加上十几年前能让我羡慕死的中传学籍。

在很多人看来,左坤的人生宛如开挂。

但左坤的人生,却是留级重修,外加行政拘留10天。

可谓是荒诞。

更荒诞的是,他的梦想是开车去草原,这是一个高尚的梦想。

结果,人没去,车却以极其廉价的方式,留在了草原牧场。

他十分看不上自己的甲方,一个承包了三里屯所有纱窗业务的土老板海哥,想出专辑,还号称“100首歌词就是100首诗”。

他把海哥的碟片一张张丢进铁轨,以示对旧世代附庸风雅的鄙夷。

等他一无所有的时候,出租车里放的就是海哥的专辑。

海哥火了,左坤萎了。

岂止是荒诞,简直荒诞的让人头皮发麻。

很大程度上,这种荒诞是《野马分鬃》收获好评的关键。

谁的青春没躁动过,谁还没愤世嫉俗过,谁还没想入非非过?

谁没有宿舍躺平的冲动,谁又没有鄙视过有钱的土老帽呢?

可走出校园的时候,把意淫变成了现实的拢共才几个人?

大多数人,还是要从幻想摔回现实,在迷茫中负重前行。

大多数人也许没有左坤荒诞,可多少也能从左坤想到自己。

这种观众自发的代入感,放在电影里,就跟左坤的身世一样,多少有点开挂。

这里注意,我在“开挂”前面加了个“左坤”的注释。

因为《野马分鬃》作为一部上了院线的电影,命运也跟左坤一样。

声音很大,却没有溅起多少水花。

至于原因呢,首先没必要苛责所谓“大众浮躁心态”。

因为,在我看来,电影本身就是服务大众娱乐的产物。

先服务大众需求,保质保量拍出一部大多数人能接受的作品。

然后才是表达各种艰深晦涩的“内涵”,让影评人拿去吹水。

而《野马分鬃》受到争议的关键,就在这里。

它是有观影门槛的,这个门槛还不算低。

比如,本片一个很有趣的地方在镜头语言表现。

说实话,魏书钧作为一个90后导演,对长镜头中的场景调度和运镜非常有特色,这几乎是刻在DNA里的天赋。

这种操作,毫不客气的说,能秒杀不少同行。

不过,一部电影摘一点拿来炫技没问题。

如果给的太多,也许懂行的小伙伴会感叹“场景调度绝绝子”。

可对主要为了图一乐的观众来讲,各种长镜头,配上同期声里的白噪音……

实话实说,有点催眠。

同样的问题,还有人设。

如果深入研究这个片子,片中的左坤、海哥、胖同学、女朋友,乃至那辆吉普车,都可以看作是承载各种信息的符号。

每个符号都够拿来写篇大作文。

但直观表现出来,主角左坤和他的车一样,就是废物。

这里实在没必要积口德,左坤的设定就是个没有任何成就的废物。

还是那种自命不凡,最后也没浪子回头的文青废物。

尤其是跟他的女朋友对比,同样的学生,女友从商场的碎催干起,一路爬到大型活动领班。

这段虽然没有展开讲,但事儿还挺励志的。

这么俩人搁一起处对象,还是在一部国产的、三次元的片子里处对象。

人设就很容易引起部分观众的反感。

类似的争议,还有是否“悬浮”。

我们可以先看看片名《野马分鬃》。

在太极拳里,起势之后,野马分鬃是第一式。

对应剧情看,你可以理解为大学生毕业前,进入社会的第一步。

如果把标题拆看看,左坤无疑就是那匹“野马”。

由此,你又可以引申出“叛逆”、“自由”、“反对功利心”等一堆高大上的词汇。

片中确实有相关的设计,比如怎么毕业、要不要考研、该不该报考公务员。

左坤敢在剧组死磕前辈,进了拘留所之后,跟其他羁押者各种反着来,也确实够叛逆。

但是……没有下文,统统没有下文。

观众能直观看到的,还是“作”,毫无生产属性的作,还要连累其他人的作。

你要说魏同学没想法,或者纯粹无脑叠buff,肯定不够公正。

但还是老问题:电影是拍给普通观众看的!

即便说我这个多少懂点电影知识,学过也干过相关工作的人看了,能发现他对影视科班教育和圈内乱像的讽刺。

而且非常对味。

可看片的瞬间,最直观的感受,依然是大作B左坤传。

所以,我一直觉得,《野马分鬃》这部片子,有点挑观众。

我不完全否认片子本身的水准,各种意向化表现、镜头语言的拼接等专业技能,可能我这辈子都学不来。

*这个既像感恩又像SB的阵法就很灵性了

这都值得吹,也值得同行学习。

但是,作为一部院线作品,它过于“意象化”。

或者更直白的说,导演个人风格和学院派的表意需求过重。

*比如上面这句话,片子里就没怎么展开聊

影视从业者,或者有相关知识的人看了会觉得很猛、很强、很硬。

能拿奖属于意料之中。

但对于很多观众来说,花钱看个大作B浮在半空作小死,有没有必要只能是见仁见智。

借一句豆瓣评论做个总结吧:

《野马分鬃》灵气是有的,但膈应之处也让人不吐不快。

只能说,我相信魏同学如果能拿到几个好本子,应该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单看《野马分鬃》的话,有灵气,但不太接地气,也是任重而道远啊。

得,今天就聊到这儿吧。

《野马分鬃》这片子本身就争议不小,我也只是聊聊自己作为观众的想法。

如果大家喜欢我的想法,不妨点个赞分享出去。

不喜欢也没关系,咱们和谐讨论共同进步嘛。

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阿翟

 2 ) 专访魏书钧:90后导演的野生之作,从戛纳一路驰骋抵达平遥

文/刘小黛

公众号:抛开书本

在刚刚结束的第四届平遥国际电影展颁奖礼上,获得最佳男演员奖项的《野马分鬃》周游被赋予了这样的评价:他精准地把握了角色的内心动作,外部展现的分寸拿捏得当。难能可贵的是,他最大限度地抹去了表演痕迹,完全将自己沉浸于角色之中,让人相信,他即角色,角色即他。

很早之前,就关注到魏书钧导演的《延边少年》,它获得了71届戛纳短片主竞赛单元特别荣誉奖。导演起点很高,研究生毕业作品入围釜山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之窗”展映单元。《野马分鬃》入围今年第73届戛纳电影节官方单元。

每年平遥影展都会无缝连接当年三大电影节获奖入围影片,今年备受关注的,威尼斯地平线单元唯一华语片《不止不休》、威尼斯日《妈妈和七天的时间》、柏林《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以及这部戛纳电影,都在期待片单之中。

这其实是我第一次看魏书钧的电影,但对影片里弥漫的野生、自由的气息深深着迷。它发生在北京,却是一个无强地域性捆绑的故事,有着全人类共通的情感。出走的少年,离经叛道的青春成长体验,伴随野马、二手吉普车的奔驰,忧愁消散在风中。 影片主人公是一位录音师(周游饰),如果说章明导演在《冥王星的时刻》里用王学兵的导演困境阐述个人创作时,将明未明的灰暗时刻,那么《野马分鬃》也通过主人公阿坤在剧组的体验,戏谑了当下电影拍摄的片场种种。有人在豆瓣评价“看完就知道烂片是如何被拍摄出来的了。”艺术真实,和生活拉开距离。片中导演(王小木饰)一句“洪尚秀”,近身观察,惊鸿一瞥。

《野马分鬃》可能是平遥媒体场欢笑声最多的电影,除了扎实的剧作能力,导演魏书钧和编剧高临阳对人物细节的把控也卓然超群。在平遥举办的一场青年导演论坛上,编剧高临阳说,这种幽默感不是来自某个特定地域,而是这些人物身上自带的。这些幽默感塑造了人物的一部分。 拍青春成长的作品有很多,但是《野马分鬃》的独特气质让它在戛纳占据一席。青春的伤痛、命运的主宰、灵魂的舵手,在充满大光圈的气晕之中,少年成长途中的悲欢离合,Striding into the Wind(《野马分鬃》英文名)。

几天前与导演魏书钧的采访中,他也反复提到这两个词:朴素,自然。这既是他对于演员的要求,也是对于他作品最好的形容词。

电影:真实的“逃”

刘小黛:您的影片里有着某种民族特性,《延边少年》中的主人公是朝鲜族,这部影片里面也有去蒙古,您是怎么构想的? 魏书钧:应该说是碰巧了,没有想特别多。 刘小黛:影片中 的“马”有什么寓意吗? 魏书钧:用“马”(这个意象)是觉得它有一些互文的关系,因为这样可以和片名、结尾都有一点关系,但是它没有一个标准的解读。 刘小黛:片子里面多次出现“吉普车”这个工具,和“马”之间有什么联系或者共性? 魏书钧:它们差不多嘛,它们都应该奔跑起来。 刘小黛:电影主人公有一段放弃学圆号的情节,之前您的采访里也有说,《延边少年》的故事也来源自您小时候逃避练琴的一段经历,故事剧情可能与您的真实经历相关? 魏书钧:对,是。小时候有点高压,我一直在练琴,每天时间特别长时间。有的时候那个角色到一定年龄,他就开始想反过来了、想突破一下,想玩点自己没玩的,不太想去管其他的事情。 刘小黛:所以您后来学的录音专业。那您为什么会让主人公成为电影录音师的角色呢? 魏书钧:我本科学的是录音,所以我也挺理解录音的一个学生组里面的样子。 刘小黛:我看您的经历挺多的。包括您刚刚说的录音,也表演、拍广告片。这些经历会对你的片子有帮助吗? 魏书钧:因为我小时候演戏,然后开始接触这个行业。后来再大一点十七八岁我就不太喜欢演了,觉得特别被动,有时候人家让我干个什么我还挺扭捏的。但还是挺喜欢电影,我一直看,看多了以后想去了解、想去多尝试,一开始从一些短片、学生作业、或者小的广告开始入手,就这样慢慢的(开始当导演)。

刘小黛:片子里面出现了两段爱情,包括和女演员的激情戏也是在一个“野生”的环境。是不是比较喜欢这种野生的情感? 魏书钧:我倒没想他是“野生”的,只是觉得他(主角)在上路之前其实是一个把好多事都弄砸了的状态。他学校也没弄好、和女朋友也分开了、然后把他妈妈也得罪了。其实去那再补拍一场戏,好像更像一种逃避。倒不是说他有多向往草原,我们觉得那个是真实的。我觉得它是一种“逃”。 在草原上那天晚上,好像他跟那个女人都有点心事,有点天涯沦落人那个意思吧。他可能期待在得到一个温暖的拥抱、或者一个慰藉。但是最后什么也没有发生,第二天在那车里面也就冻醒了。那时候去草原变成一个“必然”。无路可退了,有点那种感觉。

演员:真实地“反应”

刘小黛:您为什么会选择周游这个演员? 魏书钧:这个角色身上有那种特质,我觉得他作为演员来说还挺强烈的。他不是科班出身。在他身上有一种韧劲。但很多演员身上这种东西还是比较少见,也比较喜欢他这个。 刘小黛:上一部《延边少年》听说是万人选角,这次的选角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魏书钧:这一次就是大量看资料,然后见演员也见得非常多。从开始Casting,我们陆陆续续也选了六七个月的时间。

刘小黛:演员的表演特别自然,您作为青年导演当中已经有一些作品的导演,在调教演员方面有什么心得吗? 魏书钧:我也不知道怎么说心得。尽量把原来的一些和朴素的电影观念相违背的东西先放下,然后我们重新再出发,再进入一个新的状态。 其实表演、摄影都一样的,就是大家得朴素、自然。 如果我不太相信这个“反应”,你是挤压出来的、或者用方法演绎的,我觉得就不对了,我就希望创造那种大家真实地“反应”了的那种表演。 刘小黛:《野马分鬃》里面有没有哪场戏是您印象最深的,或者遇到一些困难? 魏书钧:拍蒙古包的时候,(因为是)有调度的。里里外外特别多,我们排练了好久,摄影师也很累。实际上演员也特别累,那里面还有群演。而且视角也一直在变化,有哪个节点错了都麻烦。其实长镜头基本都这样。这里就相对偏长一点,还是要大家配合,共同来完成它。

刘小黛:里面还有他父亲跟警察的对话,警察讲的方言,好像稍有一点声画对不上,是因为您怕他方言说的不标准,所以用了配音吗? 魏书钧:因为我们改了一些台词。 刘小黛:方便说一下还有哪些改动吗? 魏书钧: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地方。 主题:电影开始之后就有它自己的生命

刘小黛:影片最后他还是被困在北京的现代文明当中,没有去到内蒙古。这是否就意味着一种惨烈的成长?还是没有逃避掉。 魏书钧:我觉得他个人的归宿何去何从不重要。在结尾里面他是回来了、还是到了新的一个地方重新出发,我觉得这个也也不重要。主要还是讲他之前的那些事。 刘小黛:电影的光晕、调度特别好,在摄影上面有一些跟摄影师的沟通吗?是否有一个自己的美学标准? 魏书钧:就是简单的,朴素一点的。但是在简单朴素的前提下,要真实,然后给大家一些能够主动观看的这种空间,我不想通过那种碎片的剪辑方式去挤压情感,或者说摆到你面前,给你翻书的那种感觉。 刘小黛:我特别喜欢有场戏的台词“艺术真实,和生活拉开距离”。 魏书钧:我觉得阿明说的所有话都是对的,只不过他说出来听起来不靠谱、都是反向的那种。但他说的话我觉得对的,包括他说的“电影开始之后就有它自己的生命”。其实都是我自己的一种理解。 刘小黛:故事发生在北京,主人公是北京当地人,但看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并不太觉得故事发生在北京,也没有特别强调地域特色,你是怎样发现这样一个特别的人的故事? 魏书钧:因为他可能说台词的方式不是特别“北京”,我们没想特别强调地标这件事情,我觉得大家认为这是一个城市里的孩子,大家能感觉到就 ok,他不是一个四线城市的,我觉得就还好了。

刘小黛:有很多挺魔幻荒诞的细节特别有趣,太阳神地球人月亮河、卖碟这些。我看的时候会觉得有的人挺像广东那边,你是有一些其他地方的生活经历吗?还是看到了这样的人? 魏书钧:看到过类似的,或者看太多了,你就会有某种归纳。 刘小黛:最后那一幕也特别好,“大学最后一年就像一面镜子,我们要重新去做时间的主人、命运的主宰、灵魂的舵手”,您为什么会以这样的方式去做结尾?

魏书钧:能考虑到一些正向收尾的问题。主要是这方面的。 刘小黛:原来你的结尾是怎样的方式? 魏书钧:原来是没有话的。 刘小黛:所以主题核心还是有一些悲痛的。 魏书钧:我觉得不悲痛吧,他说话的内容跟想表达的东西是一致的。他确实是经历了这些事情,只不过可能没必要说出来。

延续:人一直在变 刘小黛:您的起点非常高,短片就去了釜山,后来第一部长片戛纳获奖,这一部《野马分鬃》也是在今年戛纳的官方片单中。对于与您相同年纪的一些青年导演,您会跟他们做一些沟通吗?您对他们有什么建议? 魏书钧:这个谈不上,我就会跟一块在家弄这个(电影)的有挺多沟通的。聊聊片子什么的。 刘小黛:“野马分鬃”它是二十四式太极拳的第一招,下一部片子,“白鹤亮翅”是第二招,是不是有想拍三部曲的打算呢? 魏书钧:正好就是撞上了。故事也挺适合那个名字,我觉得挺好玩的,就这样子。到时候那个(第二个)故事出来大家可能也能理解,或者也有人不理解为什么叫这个,不过我觉得那个问题不大。 刘小黛:是否你现在有自己的一个拍片主题方向,因为(您的作品)都是有延续性的。

魏书钧:因为人也一直在变,关注的事儿、或者你在乎的点也都在变。所以我只是说当下感兴趣什么样的人或者什么一个故事,我没太想从一种规范上或者说长久的一种风格形式上去考虑这个事。 刘小黛:您之前也拍短片,这次是剧情长片,之前还拍过纪录片。你觉得这三种的类型,接下来您会更喜欢哪种? 魏书钧:短片长片其实差不多,就是短片更灵活,长片人更多、不太灵活。纪录片还挺不一样的,纪录片就是要找到对的题材和跟拍的人物,可能你要做的是一个长期的打算,更随机一些、人也更少,但是它是比较耗时的一个东西。当然还要碰到合适的时间和题材可能才会拍。 剧情片我觉得还是相对可控一点的,你只要找到了剧本,演员什么的你都可以说。 纪录片随时有新的变数,但变数有时候可能是一个机会、有可能是挑战,都不确定。 刘小黛:您拍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少年的青春成长故事,有没有您自己特别想尝试的其他故事类型?

魏书钧:都可以,我觉得。悬疑片、别的类型的都可以尝试,主要还是看人物,然后故事是什么状况。 刘小黛:也还是会自己写剧本。 魏书钧:对,更多的是自己写。 刘小黛:你之前片子在国内很少有机会看到,《野马分鬃》未来是否有一些商业发行计划? 魏书钧:应该很快会在电影院和观众见面了。

文/采访:刘小黛

编辑:合鸟

图片、视频:置否、荼白

公众号:抛开书本

添加微信号paokaishubenxbb加入全国影迷群

 3 ) ?

作为一个电影作品,既没有审美娱乐功能,又没有教化意义,花两个小时去窥探一个脱离社会实际的弱智傻逼的人生,你告诉我这是反类型,就是要人物没有成长,还想让观众共情?谁的青春这个样子?自我娱乐的无病呻吟,呵呵。这评论还得超过140字是吧……真的不想再对这种侮辱观众的智商的影片作出更多的评价,哎。

 4 ) 95后小花首部长片入围四大电影节,斩获年度演员

今年海南岛国际电影节首次设立H!Future新人荣誉,聚焦具有开创精神和探索毅力的电影新人。

青年导演魏书钧执导的华语长片《野马分鬃》一举斩获四项殊荣:年度影片、年度导演、年度女演员(郑英辰)、年度男演员(周游)。

此前该片不仅入围戛纳伦敦釜山平遥国际电影节的重要单元,更是在平遥首映场一票难求,成为电影节热门。

抛开书本此前也专访了《野马分鬃》导演魏书钧、男主角周游,本期奉上女主角郑英辰的专访。

郑英辰作为一个95后新生代女演员,《野马分鬃》是她的首部处女长片。

在影片中,她塑造了一个与周游饰演的男主截然相反的且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虽然表演经历单纯,却在影片中展现了精确沉稳的演技。

在荧幕之下的她,更像是干干净净,恬淡自然的邻家女孩

以下为抛开书本专访郑英辰采访实录:

采访、整理:置否

图片:荼白、刘小黛

公众号:抛开书本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抛开书本:这应该是你第一次主演电影,你会感到有些压力吗?

郑英辰:会有压力,因为这是我第一次拍电影。一开始有些忐忑,好在导演开拍前给了我一些片单让我去做功课,拍摄前也进行了不少沟通,让我有了一些准备。

抛开书本:你这次演的角色是作为男主角阿坤的女朋友的一个形象出现的,你可以谈一谈你自己怎么去理解这个人物和角色呢?

郑英辰:他们跟生活中一部分大学情侣一样,女生可能普遍就会比男生要早熟一些。阿芝很独立,对未来的规划很清晰,像她大学期间就去做一些兼职工作,赚钱,攒钱,她追求的是稳步向前,将来能有安稳的家庭和生活。

抛开书本:但是随着后来这个角色人物性格发生了转变,你自己再去演这个角色的时候,你会觉得是什么样的一个把控或者感受呢?

郑英辰:其实一开始导演问我觉得自己跟阿芝像不像?像不像我不清楚,我只是理解她的每一个选择,理解她要做这些判断和抉择的时候她内心的想法。

比如说她为什么会要去做兼职?因为你看她的家境也不错,爸爸来北京出差公干,但她还是想要用自己赚的钱带她爸爸去游乐园,其实她思想还是蛮成熟的,她向往成熟、期待长大,想慢慢往一个家庭,或者说往一个成年人的世界走了,她清楚毕业进入社会之后就要面对现实的生活,所以她会比阿坤更了解社会的规则是什么,她更能够去跟社会打交道。

抛开书本:你为这个角色做过哪些前期准备吗?你怎么看待与左坤情感的变化。

郑英辰:阿芝有很多做兼职的戏份,拍摄之前去请教过学礼仪的朋友,了解她们学的课程、仪态动作、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等等。其实阿芝和阿坤在面临毕业时的分手也就是这两种不同观念碰撞的结果。两个人观念不同,一个还是向往着自由,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另一个需要现实和安稳的生活。

抛开书本:我们了解到你是从中戏毕业,中戏在表演方面一直对学生的要求很高,可以简单谈一下在中戏学习的日子哪些方面让你觉得收获特别大?

郑英辰:中戏教给我最多的是怎样和别人相处,和每一个人相处。平时排练基本就是几个人一起搭戏,搭了四年,基本上班里每个人我们都合作过。排练过程中会面对各种的问题,有碰撞、有融合。我很喜欢坐在一边看每个人表达,真的觉得每个人都很有趣、很可爱。

抛开书本:那么你自己觉得学习舞蹈的经历会给你带来什么不一样的感受?聊聊艺考经历?

郑英辰:我是普高里面的艺术生,学的是舞蹈和音乐。我学舞蹈的时候已经比较晚了,学了几年,不是什么童子功。有一次一个师姐跟我说你可以考一下中戏试试,她说中戏现在刚成立了一个系叫音乐剧系,又唱歌又跳舞,好像挺适合你的。然后我回家跟父母商量了一下就去了北京,上了几节艺考培训课之后才发现上的是学表演的,我问同学咱们不是学音乐剧的吗,同学说都差不多,我当时也没有特别清楚的概念,就继续学了下去。

抛开书本;您是一个山东人,当时考学的那一种勇气,应该是对于北京这个城市的向往或者是一种执念,你想留下来,或者是不是都市会给你带来一些你梦想种子的一些力量?

郑英辰:当时读书的时候,我还真没想这么多,我觉得北京挺好的,我也没有说我一定要考到哪个学校,只是有一种力量就一直拉着我要往这里走,我应该到这来,我觉得这我应该要留下来。

抛开书本:您谈谈能您能谈谈跟魏书钧导演的合作。

郑英辰:很感谢导演的信任,也很荣幸能够参与到这部作品,我还记得第一次去见导演,整个过程其实也没有聊太多,但一见到导演就有一种很信任的感觉,他问了我很多问题,我很多都没有回答上来,其实更像是不知道该从何说起的感觉。

他问我最近看了什么电影,我甚至都想不起来我最近到底看了什么电影,越使劲想就越想不起来,导演看了看我都笑了,后来简单聊了聊对这个角色有什么想法?当时我说我觉得这个角色其实挺独立的,这个是我跟她性格很像的一方面。还有她所做的一些决定和判断,我都是能够完全理解的。后来我回去之后有点懵,觉得有点遗憾,好像当时有很多话都没有跟他说出来。

抛开书本:在这部影片中第一次和演员周游合作,感觉如何?

郑英辰:很感谢他真的,因为我第一次拍电影对拍摄的工作环境是比较陌生的,他很耐心的教我。第一眼感觉他是个个性很强有点孤僻的男孩,但慢慢合作下来发现是个心思很细腻,而且对工作非常认真的人。

抛开书本:然后这是你第一次出演艺术片吗?因为在我了解你之前是拍了一个《致我们暖暖的小时光》这样的一个网剧,你自己感觉这两者在表演方面会有什么不一样吗?

郑英辰:我毕业之后拍了《致我们暖暖的小时光》,然后就是《野马分鬃》。我好像刚学会了要怎么拍网剧,下一部戏就换了电影,然后之前学到的好像又用不上了, 因为我一开始学戏剧,这三个完全不一样。我也很感激这些经历,每一个都教会了我很多东西。

抛开书本:你下一步想挑战什么样的角色?

郑英辰;没有具体想拍一个什么类型的角色,我很希望能发现自己不同的一面,能够给大家带来更多不同的影视作品,我觉得这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很多角色我都愿意去尝试。

抛开书本:你第一次参加电影节的时候会给你一些什么不同的感受呢?包括你来到平遥之后,觉得感受如何?

郑英辰:第一次来电影节我觉得真的很荣幸,当时我听到这个电影入围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恭喜导演,恭喜周游,来到电影节大家又聚在一起,好像回到了拍摄的日子,很开心。这也是我第一次来平遥,这次比较匆忙,希望之后有机会可以好好逛一逛平遥古城。

添加微信号paokaishubenxbb加入全国影迷群

 5 ) 爱上一匹野马,可我的家里没有草原。

爱上一匹野马,可我的家里没有草原。——对未来的迷惘与妥协 一匹野马在一所传媒大学里狂奔,马蹄将腐朽脆弱的制度和文凭,踩的粉碎。 1.学历与社会的思考 大四的左坤和胖胖室友童童即将毕业却还要重修挂科,一件四四方方、黑暗狭小的录音教室,古板无趣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让左坤无处安适。在学校外实践进组学习到的东西,却远远比在这间束缚他的思想自由的大学教室里学到的,更多更深刻。这些让如野马一般羁傲不驯的左坤和决定他学历的“艺术院校”的腐竹教育制度,撞了个头破血流,最终看破现实,自我和解。 2.爱情与“面包”的抉择 女友为了挣钱去迪士尼乐园,这里的迪士尼乐园也是乌托邦的幻想。从第一次女友当车模兼职,在停车场里坐在左坤的车上拍照时说拍不出那样的感觉,像坐在公交车上,转头看向车窗外,一辆辆豪车和左坤的破车对比,更给女友心理上施加了层层想法。以至到后来,女友的父亲和左坤见面,施加压力,想让左坤报考公务员,再到最后女友和左坤分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结果,而且一件件一桩桩的小事层层叠加,让两人最终关系破裂。 3.社会与业界的乱象 ①第一次左坤被交警查到,叫代驾来开车,穿“警察制服”的“代驾”帮左坤开出一段距离,再下车自己走回去,向左坤索取了几百块钱,讽刺了当下现实中社会治理体系基层的黑暗和不法行为。 ②左坤被拘留,他的父亲到监狱里保释,和一个警察谈话内容,是两方利益的交换,墙上挂的“天地正气”四个字和监狱里犯人们抱头蹲下,摆成“感恩”队形,都极为讽刺。 4.独立与自主的女性形象 影片中最主要的女性角色共有两个,左坤女友阿芝和女演员伊琳。 阿芝想要去迪士尼,但为了实现这个愿望,她一个人去挣钱,从车模,到高端聚会领班,再到酒庄剪彩以领导人角色教训另外两个女孩。三个角色的转变,也表现了阿芝在社会的洗礼中不断成长。 女演员伊琳在进组拍戏的过程中,一直受到导演的性骚扰,但也都圆滑地一一化解(有外界帮助,如左坤的出场相救)。伊琳在进组拍戏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自己这样那样的麻烦要处理,刚刚离婚,独身一人带着孩子,还要自己外出挣钱,也都体现了作为一个女性面对生活,克服生活难题的积极形象。 但总归来说,这两个女性形象,并不是完全的独立自主的,而是掺杂着男性角色帮助的成分在其中的。但导演展现的女性积极应对生活,独立解决问题的根本想法是值得肯定的。 写在最后: 魏书均导演的这部《野马分鬃》,关于影片名字,个人猜想和太极招式“野马分鬃”有一定联系,在监狱内犯人练太极的镜头段落中,犯人们的太极招式就叫做——野马分鬃。据了解,魏书均的下一部院线电影《白鹤亮翅》将于2022年上映,由王景春,易烊千玺主演。《野马分鬃》,《白鹤亮翅》,两部影片的名字都出自太极招式,前者的平遥影展版海报和后者的豆瓣预告海报中,影片名字四字也都由相同风格的黑白笔墨的字体书写。 期待2022《白鹤亮翅》。

 6 ) 《野马分鬃》:如何书写青年史

注意到《野马分鬃》的英译《striding into the wind》,直译迎风而行。stride突出一个幅度,至少是一个跨越的感觉,更接近电影前半部分的气质,急躁、犹疑、但冲劲十足。野马分鬃是个太极招式,太极很慢,模仿的是野马奔驰,鬃毛左右分披,中国人讲中庸,调和折中,以慢显快是很妙的说法,在导演魏书均的语境里,青春也不过是虚晃一招,快用来形容慢,慢则用来钳制快。

《野马分鬃》是青年导演魏书均的第一部长片,讲述了一个录音系学生左坤毕业前夕的颠簸。导演通过一辆二手的吉普车,外化了左坤青春后半段的困境。吉普千疮百孔,任何补修也无济于事,但破旧藏不住野性,左坤购买这辆吉普也源自车主的一段视频,曾经是越野e族的利器,在草原上驰骋、追马、飘移、可以说,左坤选择这辆吉普是看到了这辆汽车承载野性的可能,吉普成为了电影中的符号,同时左坤也从吉普中看到了自己。左坤寄希望于吉普来逃离日常,但日常其实就是实时更新的排放标准,旧野性无法适用城市指标,迟早面临淘汰,左坤难以接受这种变化,向往草原,于是在城市里横冲直撞,找寻出路。但青春也是这样的描述,囿于过去,但没有办法,最终也要冲撞出去。

关于青春,侯孝贤在《风柜来的人》里面也刻画了几个从风柜乡下到高雄闯荡的年轻人形象,但是相反的是,风柜的年轻人渴求在城市立足,主动接受城市的规则,能留在城市是个了不得的事情,《恋恋风尘》也是这样,阿远的青春也停留在台北的小作坊里,最后随着“查无此人”的信件消逝在金门的军营。风柜的年轻人和阿远的青春很重,每一步的后面都是时代的印记,且无退路,身不由己构成了那个时候青春的张力,于是风柜的年轻人捕捉到青春易逝的时候高喊,做兵大甩卖,三卷五十块,青春的结局总是无疾而终,在《悲情城市》里面宽美是这样自述的,我们也想过要逃,不过,再逃也无路可走。

左坤的青春很轻,轻到放到大环境里只是小小的生活碎片,是左坤絮叨的过往自序。侯孝贤的深刻在于直面了青春的复杂性,关乎时代、个体,还有青年本身。侯孝贤讲青春讲的云淡风轻,不疾不徐,颇有中医诊脉的从容,但这是饱经风霜者对过往的尊重,魏书均急躁,在三十岁左右就开始定义青春,情节铺的很满,电影很快,为难的是观众。但魏书均又足够准确,和侯孝贤相同的是,魏书均也认为青春是个消耗品,而这种消耗被具化在一辆吉普的支离破碎上。

《野马分鬃》中有个很棒的长镜头,故事接近尾声,剧组一行人去草原赶拍最后一场戏,酒足饭饱围着假篝火舞蹈,音乐是民族的曲调现代的技巧,朋友分发滞销专辑,左坤接到电话处理家事,导演和摄影师谈论审美,重复克制,然后暧昧被女演员拒绝,村长对导演说,虽然不是草原,但有草原精神,导演追问再民族特色一点的东西,收尾在左坤走出蒙古包,独自前行,远离吵闹。这个长镜头是电影的筋腱,荒诞且悲剧。魏书均可贵的地方也在于此,他擅长利用一个调度来整合电影散漫的片段,通过群像来临摹私人。导演让人相信他的审美,但错过了最后的拍摄,滞销的专辑最后成为金曲,女演员是孩子的妈妈,再暧昧的情感也要计算一天还是两天的工钱,最民族特色的东西在蒙古包深处,支支吾吾上不得台面。虚假、欺骗、吵闹、克制、家庭、暧昧、情欲、算计、构成了《野马分鬃》的青春色盘,但魏书均接着用一个黑暗中的开灯接上了这些荒诞,吉普的意义不言而喻,这是左坤的明灯。

王小帅在《十七岁的单车》里描绘了一个乡下孩子在城市遭受恶意,面对苦难的小贵,杨德昌在《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里把小四的青春放置时代背景下解刨,结局都是悲剧性的,小贵和小四都企图用暴力来挣扎,来抗拒外部的压力。左坤不同,左坤的青春历程相当自我,外部环境对左坤的推动远远不及自我的挣扎,左坤纠结、自大、敏感、冲动,影片的开头就呈现出一个不太讨喜的人物形象,不服管教,用车桩发泄。影片的驾校,圆盘的中心是办公室,上面是一个颠倒的汽车,颠倒,大概就是魏书均对左坤精神世界的清晰描绘,影片的最后,只能从后窗遥看左坤,左坤逐渐模糊,从颠倒到模糊,这是左坤经历的完整的青春史,青春史,也是精神史。

魏书均在书写左坤的青春史的时候,通过左坤身边朋友、家人的刻画,尝试完成左坤的精神谱系。学中文的女朋友芝芝,副业是做礼仪小姐,在开头的一个长镜头里,魏书均将两人安排在上行下行的电梯里,透过玻璃,观众能窥探到两人的对话,“你什么时候下班。”“我不知道。”,对话无奈僵硬,接着芝芝下行,下面有她的工作,左坤上升,上面有什么,观众看不到,就像芝芝父亲对左坤的评价,人不能像浮萍。爱情在影片中是个楔子,落地与轻浮构成了左坤的分岔口,可是日常并不像驾校的圆盘,可以来来回回兜兜转转,左坤选择其一,其二必然受到影响。左坤选择了吉普,尔后的举措都成了对车的维护,吉普对左坤具有多重意义,出逃工具、图腾、用来对抗大学教育体制和家庭环境(父母都在体制内),左坤抗拒体制,但在看守所又得益于体制,从看守所的窗子里,左坤看到整齐划一的野马分鬃,野性被钳制,化成一个招式,用来规训犯人,这种高墙内的二元对立,也最终使得左坤的轮廓模糊不清。

《野马分鬃》里面的几个中年人,左坤的大学专业课老师、一百首歌一百首诗的业余歌手、父亲、母亲,左坤嘲讽老师,在课堂上质询老师几年没有拿过录音杆,戏谑的把地球人专辑当成飞盘扔到铁轨上,左坤不服从这样的中年,越抗拒越需要出走草原,左坤又是矛盾的,他需要歌手的工资,需要乞求老师不再重修,也需要自己母亲的卷子。童童是左坤唯一的朋友,一起逃课,一起接活,一起扔光盘,童童懒散、懦弱,犹豫,和左坤的的冲劲恰好相反,但童童是左坤的侧面,

是另一种左坤的外化。左坤和童童的青年很大程度充斥着对往后日子的不确定,稳定是中年的需求,他对未来的理解不关乎其余人,只关乎自己是否接受,《大象席地而坐》中满洲里的大象是虚无的,是无意义本身,左坤也在追求这样的东西,只需要自己乐意,草原就是左坤的大象。

电影中有一个这样的桥段,左坤不理解他所在剧组的导演不拍马的话,观众怎么知道马死了,导演语焉不详,也无法解释,无解抻着左坤,是生活的常态,鱼龙混杂的文艺片剧组,拍一个不知所云的草原故事,最后的场景也并非真正草原,这样也无法解释,文艺虚伪的日常和学校僵硬的日常合力,一起挤压左坤的空间,左坤去无可去,只能和童童冒险出走,被截在半路。

魏书均在采访中提到过一点,“失去都是会疼的。比如情感关系的失去,比如对于一些由于自己的莽撞,或者说几乎无知的做法对别人的伤害,意识到这些,会比以前有所收敛,会成熟一点。”左坤不完全是魏书均个人的化身,魏书均谈到的东西都很细微,但左坤失去的是再次出走的可能,所以在影片的最后,左坤在出租车上听到之前自己鄙夷的单曲《地球人》播放量超过两亿的时候,他露出微笑,面对荒诞,最后还是要接受。左坤青春也停留在《地球人》的尾奏中,完成了对左坤青春史的书写,其实也是导演对某一部分自己的书写。

《地球人》有这样一段歌词,“我祈求上天,祈求上天给我一双翅膀。”结尾接上的是野马奔腾的空镜头,野马奔驰被抽帧播放,快与慢结合在一起,音乐是巴赫的《圣歌》,塔可夫斯基在《飞向索拉里斯》中也用过,最后的空镜头更像是魏书均和左坤一起完成的仪式,一种期许。

侯孝贤在一次采访中谈到,“现在的新导演,他们从小就看很多电影,所以一拍电影就迷失在电影里,变成拍“电影里的电影。”,确切的生活和感受反而知道的不是太多,不太清楚自己的位置,其实也不全是位置的问题,就是不够强悍,随时会在形式上收到影像传统影响。”

有一篇评论提到《野马分鬃》离电影太近,离电影观众太远,我认可这样的说法。但魏书均电影中的表达是真诚的,他相信左坤,也相信自己,所以也相信左坤相信自己面对的生活和感受。侯导最后也有补充,“要是足够强悍,相信什么就拍什么。”

野马奔腾,吉普落定,魏书均迎风而行。

作者| 北海的梵高

原文首发于公众号| 末见

 短评

我总算知道为什么各大电影节如此钟爱这部片了,那么多电影行内的梗自娱自乐玩的出神入化,业内人士能不爱吗?反倒是主要的剧情无限趋向于稀碎,最有意向可挖的车,也没有被镜头语言高度照顾到位,啥亲情爱情兄弟情一夜情少数民族情都往里头装,装来装去把圈内人都哄乐了,你让成千上万的普通观众咋办?一边想着再野一次结果啥啥都放不开手脚,想替导演说他故意为之表现克制我都没有这个脸。苦等了一年,期望无限拉高,失望再一次粉碎了我的好期待。

6分钟前
  • 小金
  • 还行

一方面,看到它久违地呈现出当代大学生的某种真实生活,另一方面,又感到这种真实并不耐咀嚼。只不过,我们这种乖学生的四年更加无聊,更加没有讲述的必要。假如向内开凿的处女作必然带有自传性质,那么魏书钧交出的答卷代表性地展现了一代新导演的干涸。对剧组的揶揄足以令我捧腹,但去年华语影坛泛滥成灾的元电影,都无法大面积地取悦影迷,而只能给对影视圈抱有幻想的观众祛魅。长镜头调度花了心思,不过趣味也就止步于此,相比“导演”反复提及的洪尚秀,制作在内核面前显得太过铺张。最大的问题是把所有人物都变成男主角成长的背景板,哪怕塑造相对立体的胖子也只是他的影子;而一众女性则纷纷落入刻板的男性想象之中,被叙事和镜头双重地推远(少见中近景)。去内蒙的愿望,进而带出的绝望,和去满洲里(《大象席地而坐》)比起来,显得力量全无。

7分钟前
  • 晚不安
  • 还行

灵气是有的,作为青春片抓住了迷茫的精髓。但也有膈应之处不吐不快(起初怕自己拳打多了反应过激,结果连男生都说明显感受到片子厌女)。追不到或处不成的女生统统都打成虚荣拜金,但从来不反思自己几斤几两,面目粗陋、冲动易怒、眼高手低、投机钻营、不负责任,还自比野马美化这些劣根性?辱你马了。

8分钟前
  • 喻鸣
  • 还行

无法共情,男主角真是太烦人了,年轻愚蠢又固执。电影里只有浪子,没有回头,连反思都没有。有一些小设计比较有意思,但观众为什么要花两个小时看卢瑟搞砸史?建议剪短半小时。

12分钟前
  • 歌辞
  • 还行

3.5;片名嵌合着主题表达,并且在剧本各个层面都紧扣「马」的意象,在出现“野马分鬃”招式的那一刻,所有年轻人的游荡、彷徨、迷惘、愤怒、出走都有了来处,这不是内地青年的无因反叛,而是在集体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反复规训中小心触碰到的边缘。心中藏着一片草原,渴望奔逃的愿望自茧破出。这样的“青春片”放在欧洲或日本都很常见,于内地电影来讲却甚是罕见,这般注重情绪感染沉浸的片值得鼓励。时有冷幽默,生活赠与你的笑和哭一样多,所谓魔幻大抵如此。结尾独白减半星,帮助观众提炼中心思想没啥意思。

16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杨德昌系电影。与《阳光普照》就是一对儿。所有演员状态都特别好,哪怕只有一场戏的演员都是如此。最具分量的是,对人物骨子里被无可名状理想召唤出来的不知所措感,把握得很准确。荒谬感的分寸也可以,有冲击力。瑕疵是有些细节还是可收束一些,结尾好像是不知道怎么结束才好。意象的植入像套路式文末总结。3.5

21分钟前
  • LOOK
  • 推荐

来这的第一件事🤗🤗🤗

22分钟前
  • 机器人帕克
  • 力荐

越野e族就是汗血野马,无因的反叛裹挟于自由(跑下去)和规则(停下来)中,悬崖勒马被视为是种成长,“野马分鬃”的狱中操阵型是彻头彻尾的被驯化。视听与表演自然且自洽,对年轻人的彷徨有细致描绘,跟随角色踏上一段发现自我的旅程。

27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看完这部电影,就觉得天赋这东西可遇不可求。魏书钧导演的这部电影有着真正国际化的创作视野,他的视听语言修养太好了,对艺术电影的创作也有自己的见解和风格。这个剧本展开故事之后,选择了去写大量的生活细节和人物的状态,非类型片式造故事的写法,这种创作思路已经秒杀很多同行了,而且铺垫的各种细节在剧作框架的构建上又用的很到位,类型技巧人家也是很懂的。但影片最厉害的是导演太会拍人物的状态了,看不见任何用力的痕迹,极其流畅自然,我相信能把状态和情绪拍成这样需要天赋。以后哪天遇到一个文学性强主题更严肃的剧本,魏书钧这样有天赋的创作者迟早会炸出圈!

32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小城青春隔了一二十年还是有挺大不同,北京青春怎么隔这么多年还是一个味儿啊。以及,直男是否都是不嫖娼不青春(

34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剧本满满当当,视听技巧也不错,内核却是非常单薄,无论叛逆或迷茫都轻飘飘的。男主站在大学到社会的十字路口,一脚想要生风一脚想要随波,结果形成了尴尬的劈叉姿势——恰似这部电影本身。比较有意思的是拍摄文艺片的拍摄,洪常秀看了估计会呵呵...

38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2020涌出来一堆讲述如何拍电影的电影,数量可能不下十部。《野马分鬃》以二手越野车和内蒙古野马做意象符号的勾连,加上cue一些导演大家的名字,尤其是对传媒大学电影教育和剧组油腻开工的揶揄,引到评论人士和影迷现场叫好——就如同片子里学个电影搞出莫名其妙的感觉良好。然而后半段,刺头、叛逆、不满的青春焦躁,似乎在草原上,彻底失去了优越感的方向。

40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4th PYIFF# 9分。藏龙+“戛纳2020”+男主,正常年份应该是一种关注单元。看片时一直会想到的是[风柜来的人][童年往事(后半段)]和[恋恋风尘]。非常难得的一部既不矫情又不煽情、而且能够引发强烈共鸣的“大四”青春片。[里斯本物语][听见天堂]之后很少见到的以录音师为主角的影片,有着难得的幽默感,讲了许多电影行内的、也颇具迷影梗的笑话(cue了王家卫、侯孝贤和洪常秀),不少还是下了心思的三翻四抖;而在青春片这边,要算在《草样年华》这个颓废青春的脉络里,颓废迷茫与躁动的梦想和荷尔蒙混在一起。导演在人物刻画上有着精准的白描手法,略略几笔就写得生动而真实,更重要的是“说人话”。影片调度很见功力,不少长镜头的设计令人印象深刻,与吉普车有关的很多调度都很精到。结尾若能更干脆利索些会更好

41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有点吃惊大家会被如此肤浅的表达所满足,很不怎么样诶

44分钟前
  • 剃刀头
  • 较差

一名大四男生的狂野梦想与破碎现实。不愧被戛纳看上,电影拍得很轻盈、轻巧,有很多设计又不显刻意,始终萦绕着一股淡逼、迷茫、混不吝、小幽默、小确丧,是我喜欢的气质了,周游还真适合这个角色。导演对现场即兴调度、非职业演员、情绪氛围的掌控很厉害,拍出来比原剧本还要精彩许多。同为中传毕业生,对片中每个虚焦的背景都太熟悉了,想起在学校上课拍作业的时光,也能get到很多脑回路,觉得格外好笑。“环境音是什么啊?”,“你喊”,“环境音是什么啊?”妈的我笑成傻逼了XDD//2021公映重刷,补上了一直没看到的结尾。我知道这部电影代表不了所有人的青春,只是恰好很能触发我共情的特例,但这就够了,我仅代表我自己喜欢。世上也没有导演能拍出所有人的青春吧,毕竟每个人都太不同了,还是很羡慕魏书钧的年轻、有才、有机遇。

49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大学毕业才姗姗来迟的青春期,一个集自负、自私和不自知为一体的大男主。在矫饰的人物行为背后,导演没有对其动机做出哪怕一点点推演和挖掘,于是这种无处溯源的叛逆症候则沦为单维的橱窗展示。嘲讽他人的力量一旦不能落到自反,则更像是肤浅的嫉妒。视听上是剧场思维,多使用中近景配合摇镜,强调镜头的起幅落幅,通过局部视点搭配多层次人物调度推进叙事。场景还原的功力十足,但极限也就是投入地观看,难以到达浸入地共情。(整体蛮厌女的,不知道女性观众怎么想)

50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较差

电影名字真不错;看到结尾,就像是我高中写作文时发现偏题了,专门在结尾点个题。

52分钟前
  • 我先矛盾 //
  • 还行

4.5 挺有意思,魏书钧在年轻导演这一波人里算是最接地气、最有烟火气的,100首歌的专辑也能拍,监狱也能拍,生活经验比起那些留洋的半吊子多了不止一星半点,实在是难能可贵。但与此同时,他又可以跟你来点儿电影和生活的关系,拍着艺术电影却不吝于讽刺所谓的艺术,丝毫不惧怕在片子里谈论当下,不惧怕谈论生活本身,懂得生活的失意与诗意,不故作深沉无病呻吟。演员调教得也好,不来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表演都很实,调度也有想法有执行力,虽然总体上看还称不上是美学,但就这个年龄段的创作者来说,已经是初具规模和体系,某种程度上讲,也是侯孝贤-贾樟柯一脉的传承者。

54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推荐

在玻璃上贴黑车膜,与生活偷情就不用管现实。在草原上举收音杆,把理想录入就不用管未来。大学的最后一年,我报名了不会参与的公务员,戴上了不属于自己的学士帽,像在舞台上吹不响小号的演员,在草原上不会奔腾驰骋的野马。我曾对这世界充满了野心与期望,却在电台里听到地球人的瞬间,顷刻溃不成军。

55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电影好在三点,一是名字,二是海报,三是真实。前两点让我决定去买票,第三点决定它会被骂。一二不再赘述,三真实在男大的冲动、鲁莽,真实在男大眼中的女生是拜金物质的,真实在男大眼中的女性存在的原因就是围绕自己转满足自己欲望,真实在男大的世界中只有兄弟肯为自己两肋插刀,真实在反叛父母反叛一切。以往批判男性作品中的女性只为了推进剧情,这片里的女性却连剧情都无法推动,她们只是不明所以地出现,然后上车先自拍、看向豪车流露羡慕、陷入情感纠葛、抽烟再主动亲吻男大。这就是男大的真实想法,这就是男大的全部世界。过于流于表面的情绪,再多的王家卫也无法拯救。

58分钟前
  • 白堕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