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神的迷宫

HD中字

主演:伊万娜·巴克罗,塞尔希·洛佩斯,玛丽维尔·贝尔杜,道格·琼斯,阿里亚德娜·希尔,亚历克斯·安克吕罗,曼诺罗·索洛,罗杰·卡萨马杰,伊万·马萨格,干沙路·乌里亚特,塞巴斯蒂安·哈罗,Mila Espiga,Pepa Pedroche,查尼·马丁,米洛·塔波阿达,费尔南多·阿尔比祖,乔斯·路易斯·托里霍,因尼哥·加塞斯,费尔南多·提尔弗,费德里科·路皮,Eduardo Aránega,Eusebio Lázaro,Juanjo Cucalón,Francisco Vidal,Lina Mira,César V

类型:电影地区:西班牙语言:西班牙语年份:2006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潘神的迷宫 剧照 NO.1潘神的迷宫 剧照 NO.2潘神的迷宫 剧照 NO.3潘神的迷宫 剧照 NO.4潘神的迷宫 剧照 NO.5潘神的迷宫 剧照 NO.6潘神的迷宫 剧照 NO.13潘神的迷宫 剧照 NO.14潘神的迷宫 剧照 NO.15潘神的迷宫 剧照 NO.16潘神的迷宫 剧照 NO.17潘神的迷宫 剧照 NO.18潘神的迷宫 剧照 NO.19潘神的迷宫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潘神的迷宫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2岁女孩子奥菲丽娅(伊万娜•巴克尔洛 饰)有一个凶暴的法西斯军官继父维达(塞吉•洛佩兹 饰),维达的任务就是镇压反抗者,研究各种刑具来折磨残害被抓来的异见人士,奥菲丽娅每天都目睹让人不愉快的事件。眼看着冷酷的继父和其党羽每日作恶还以此为乐,母亲又身怀六甲患病在床,被孤独感和目睹暴行的痛苦困扰的奥菲丽娅开始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聊以自慰。  一天,奥菲丽娅遇到了迷宫的守护者,潘神(道格•琼斯 饰)。潘神告诉她,她其实是奇幻王国失踪的公主,要想恢复身份,必须通过三个危险的考验。摩洛哥办公室Sometoon2021记忆猎人食尸人天长地久三百英里天堂同在蓝天下别动我女神一脚定江山不可告人头号前妻2016来自温州的数学家路德维希二世哀悼人雪豹之虎啸军魂铠甲勇士光芒足球英杰失控的恋爱杰瑞和玛姬大乐透半糖初恋霹雳追魂弹绝命航班邪恶力量第六季淘气爷孙裂痕第五季等到烟暖雨收绕道诱饵新娘附身(2022)东北插班生2022梅兰芳的舞台艺术下集极品闺蜜2019中国之旅北郊1936年银幕天堂夜间法庭 第二季不进花瓶的洋甘菊不要哭,赤鬼愤怒管理第二季兵工厂女郎 第一季镖行天下之瞒天过海武当一剑TheHoneytrap

 长篇影评

 1 ) 童话注定是悲剧的

电影是两条主线并行,一是女主的魔幻童话世界,二是残酷的战争背景,游击队与独裁军的抗争。孩子的心灵是干净单纯的,看待世界亦如此。像借助魔幻世界逃离战争,虽然得到心灵某些慰籍,但终究还是得回到现实。这种诡异的结合却呈现分外吸引人的质感。

有多么魔幻就有多么现实,如果这也算童话,绝对是一个会让人留下阴影的童话。无论是现实这条线还是魔幻故事这条线,都充斥着阴郁、黑暗、潮湿、龌龊、肮脏、血腥、窒息和残暴,毕竟那个魔幻世界也是残酷世界的折射。哪怕是全片中唯一光明温暖的结尾,看了也只是令人更加难受压抑,因为我们都知道,没有什么神仙鬼怪,没有法术,没有仙境,没有地下王国。童话和现世一样可怖,而你避无可避。

 2 ) 《潘神的迷宫》

《潘神的迷宫》在叙事结构上基本有两条线索平行前进:小女孩Ofelia的瑰奇想像世界与她所身处的灰暗现实世界。Ofelia在这两个世界中穿梭,是将两条本不想交的平行线连接起来的桥梁,每当场景从一个现实进入另一种现实之时,魔幻现实主义的真假转换要素就开始发挥作用了,幻像愈美好,现实就被凸显得愈加残酷。
电影的结尾,Guillermo del Toro让Ofelia在被害后进入了潘神描述的童话王国,这简直就是故事的神来之笔。正因为这个最明显的暗示,才使得魔幻现实主义手法运用上传统的魔幻为现实服务的概念被彻底颠覆,魔幻的比重被大大提高,第一次站到与现实同等的地位上自成一体,甚至可被解释为故事的主线,是物理意义上的真实。

 3 ) 绝对不只是一部半个童话的电影------《潘神的迷宫〉

首先请允许我先抒解一下我激动的情绪--------蹲到地上,低头,含胸,握拳,然后用力站起,双臂往天空伸展------俄的神啊,实在是太灵光啦!

鉴于我一贯对魔幻主义风格的偏爱,光是影片的名字就够让我流口水的啦。潘神,潘神是啥?潘神同学在希腊神话里一向以荒淫好色著称,并且因为其相貌丑陋每每被仙女姐姐拒绝,潘神的迷宫?莫不是将潘神将仙女姐姐禁锢在迷宫中,然后-------------口水----------这就是拒绝在观影之前看任何介绍的下场!

 



首先我想澄清一个概念,至少在我个人头脑中,童话跟魔幻主义是完全不搭嘎的事情。童话都是编给小孩子听的,要充分考虑到脆弱幼嫩心灵的接受程度,而魔幻主义(常常称作魔幻现实主义)是给大人看的,它以夸张的手段放大现实中某些荒谬的逻辑和现象,其结果是,比现实更为真实。论其大佬的位置,莫过于《百年孤独》一书,你很难说这本书是一个童话故事,或是与现实毫不相关,他简直是一本另类的剑桥墨西哥史,只是比枯燥的史料好看一百倍。

再一点还要讲到墨西哥(虽然故事发生在西班牙,但导演是墨西哥人)这个特别的民族,虽然现代墨西哥大约有93%的人都是信奉天主教的,但这是殖民主义的流毒,当年的玛雅文化可是标准的多神论,不但多神,似乎所有的玛雅人都与神相处融洽似的(仿佛古希腊人),神和人的距离不太明显,似乎每家后院都藏着有个啥鬼啥怪,根本不象基督教那些傻孩子,动不动就圣迹,就瞻仰,就膜拜的。

如果我的这二个看法站得住脚的话,就可以解决很多人无法理解《潘神的迷宫》中两条线索并进,但彼此没有什么交待,情节上交叉也不多的状况。在我看来,潘神这条线索,根本是一个巨大的隐喻,它似乎是一个另类的评论者,在电影的中间,不断地对现实毫不留情地讽刺,这也正是这部电影最绝的部分。

首先,奥菲利亚在去营地的途中,捡起那个神像的残部是它的眼睛。眼睛!她把神像的眼睛归位了,让你想到什么了呢?其次,导致古树枯死的蛤蟆,肮脏,贪婪。一个巨大的充满粘液污秽(赞一下美工,500万预算竟然做得这么逼真,原来500不用堆菊花台的啊?!#)丑陋的蛤蟆,一颗本来郁郁(影片最后很超现实得开出洁白的小花)的大树却在蛤蟆的寄生下枯死,本片发生在弗朗哥独裁下的西班牙,这又能联想到什么呢?杀死蛤蟆之后,拿到金钥匙,金钥匙开启的门,可以拿到一把锋利的匕首。第二关任务里,壁画上全部是怪物各种杀人的场面,奢侈的餐桌和盛宴,潘神再三警告不要吃那里的东西(不要受物质的诱惑),第三关任务里,非常具象征性意义的孩子(一半是魔鬼一半是仙女血统的孩子),为了保护这个新生的孩子奥菲利亚宁愿牺牲自己。Vidal把这个孩子交给Mercedes时,请求她将来告诉孩子他父亲的死亡时间(仇恨的延续?法西斯死灰复燃?),但是Mercedes坚决地回绝了他。

另外,片子中多次提到“父亲”这个概念,奥菲利亚的生母已开始要她叫“父亲”,后来又要求她“服从”她,可是奥菲利亚坚决地说“他不是我的父亲”,在现实线索中,奥菲利亚说“我的父亲是一个裁缝”,而在魔幻线索中,她的父亲是地下王宫的国王。然后在影片的结尾处,奥菲利亚的生母和一个形象特光辉的白胡子老头成为她的父母,她母亲的台词是“到我这里来,坐到你父亲身边去,他已经等你很久了”。

好吧,我承认,也许是我想太多了。也许人家就是讲一个游击队的故事(还没铁道游击队和地道战好看呢)和一个漂亮小女孩的童话想象,就凭这个,也能拿下影评人大奖?也能以一墨西哥电影的身份得奥斯卡6项提名?

我觉得当奥菲利亚的母亲把曼德拉草(我也是在哈利波特里面才认识这种可爱的草的)扔进火堆里时说得好:“你也渐渐长大了,你会发现生活跟你的童话故事不一样,这个世界是个残酷的地方,你会知道这一点,即使你会收到伤害,奥菲利亚,魔法不存在,对你,对我,对任何人都不存在!”事实就是如此,事实上根本没有童话,童话是比现实更残酷的现实。一个民族,要在强权下重新抬头,要的是擦亮眼睛,认清渊源(父亲),虽然这个新生儿流淌着一半邪恶的血,但是因为有奥菲利亚(国家的女性指代)的保护,最终会走出现实的迷茫(迷宫),得以生存下来。

请原谅本人眼皮子浅,若有对魔幻现实主义以及西班牙内战史更深认知的人,或许能从其中看出更多的东西。

至少,我就一直不明白,潘神这个角色是用来干嘛的?曼德拉草占据那么多的镜头,又是什么样的隐喻?等等等等。

 



我想起赖导谈《暗恋桃花源》的时候提到日本的能剧中场演出的狂言和古希腊悲剧中场演出的羊人剧,都是以喜剧的方式衬托悲剧,暗恋桃花源也是如此。悲喜剧成为组成一枚硬币的两面,彼此以自己的存在,衬托对方的光辉,更因为对比的力量,使自己变得让人更为动容。《潘神的迷宫》也是有这个特色。

若没有小女孩单纯的眼睛,那些让人完全放松警惕的精灵和潘神,另一条线索就不会显得那么暴戾和残酷。我在几处杀戮镜头前还闭了眼,细想想,其实也不如一些真正的战争片那么血淋淋。可是有了另一方的衬托,似乎格外让人不忍心。

另一方面,那些战争,枪声,恐怖的雨夜益发衬托出魔幻世界的可贵,那是一个可以逃避现实的去处,事实上,奥菲利亚也确实通过这一方法,逃避她虽年幼却必须遭遇的种种残忍的局面。

可以想象的是,观众的心脏一下子供血不足,一下子又含氧量过高,被一只无形的手在捏着,时而战粟,时而舒缓。这部片子就让我在第二天必须7点起床的情况下,看到半夜2点半。

这才是大片的最高境界(虽然500万不算巨资),紧张的情节,精彩的表演,完美的配乐,视觉的冲击,不但在观影当时很完美,事后也值得不断回味。无论是最普通的观众,还是专业影评人,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乐趣。

 



该片获奥斯卡6项提名,最佳原创剧本、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道具布景、最佳化装、最佳配乐、最佳外语片,个个不担虚名。剧本就不说了,影像上,虽然我是BT下载,且在电脑上看的,但是那种饱和度略低的,灰色调子的青蓝色仍然泛出油画般的釉彩,贯穿整个影片的暗沉和灰色调,让人压抑。只有在最后,奥菲利亚回到地下宫殿,蓦然展现的金黄色的光辉让人为之一振。

几处特别有视觉冲击的血腥场面--------Vidal用瓶子狠狠地砸农民的鼻子,医生用锯子生生锯断游击队员的腿,以及Vidal自己用针缝合被撕裂的脸------,节奏极慢,角度极好,真实感极强,让人毛骨悚然。

演员也都很好,如果这是一部用英语说话的美国影片,绝对可以拿个最佳女主角的提名,说不定潘神能拿最佳男配角呢,吼吼。

 

真的是一部好片子,IMDb 8.5的评分,绝非浪得虚名

 4 ) 奥菲莉娅和她的花

        It can bring you pain and sadness and scariness and happiness.
       (它能带给你痛苦,忧伤,恐惧和快乐。)
                                    ——Ivana Baquero ( Ofelia 的扮演者 )


        那是1944年的西班牙,内战的硝烟还未完全散去。
        西班牙内战的主要战事于1939年结束。那一年,左派政党领导的共和军战败,弗朗哥将军为首的法西斯军官推翻西班牙第二共和国,建立军人独裁政权。幸存下来的共和军被迫组织成小股部队在山林中打游击。军人政权对游击队进行无情的围剿,以巩固胜利果实。
        14岁的奥菲莉娅带着她的书,跟随着怀孕的母亲来到了继父Vidal上尉驻守的山区。上尉奉命在此围剿躲藏在山区的游击队。他是一名出色的法西斯军人,自律、冷酷、坚毅、勇敢、难以亲近。
        爱看童话的奥菲莉娅在这儿发现了一个破旧的迷宫。迷宫的入口处的横梁上刻着一张潘神的脸,它的眼睛和嘴的部位是三个黑洞,让这张脸显得仓皇而又神秘。在迷宫的正中央,是一个地底的圆室。顺着石梯而下,地室的中央是一个迷你的迷盘。迷盘中间是一座石像,最上面是同一个带着三个黑洞的潘神的脸,下面是一个女孩,她怀里抱着一个婴儿。
         传说地下世界的公主的魂魄还在人世间游荡,她的父王一直在等待着她的转世,然后带她回家。奥菲莉娅在这个迷宫里见到一个年老的潘神。他将交给奥菲莉娅三个任务。如果她能在满月之夜前顺利地完成了这三个考验,她便可以重新回到她父王的宫殿。
        从此故事开始在魔幻王国和山区战地之间来回跳跃。一会儿是小淑女大战丑蟾蜍;一会儿是游击队的内线想尽办法偷运信件、食物和药品;一会儿小公主在白魔的手下死里逃生,一会儿是上尉对俘虏逼供的血腥手段。在满月之夜,我们一起见证了这个幻想和现实无法区分的故事的结局。这一切如此震撼。
        在莎士比亚的名作《哈姆雷特》中,奥菲莉娅(Ophelia)是王子哈姆雷特的恋人。哈姆雷特为了复仇佯装发疯,将她抛弃。后来,王子又杀死了她的父亲波隆尼尔(Polonius)。双重打击下奥菲莉娅陷入真正的疯癫,最终在攀折花朵的时候失足溺水而死。
        “奥菲莉娅”这个名字就像一个巨大的阴影始终笼罩在小女孩的身上。美丽的奥菲莉娅被现实逼入一个人的异想世界,她给自己还未出世的弟弟说了一个玫瑰花的故事。能带给人永生的玫瑰长在高山顶上。要接近它就要经历无数可怕的艰险折磨。逐渐人们忘记了本来的目的,只是将这途中的种种困难代代相传。长在高山上,能带给人永生的玫瑰花于是寂寞地等待到时间尽头。
        奥菲莉娅向弟弟说的这个童话,也暗示了她早逝的未来。《哈姆雷特》中的奥菲莉娅就是在折花的时候跌入河中。我们的奥菲莉娅则是在追寻她梦想的永生王国时死去。
        疯癫的不是他们,是他们所处的那个现实。
        那个时代,人们不知道能否看到明天的太阳。或者昨天他们还在山洞里读着报纸和家书,今天他们就丧命在冰冷的子弹下。他们都渴望建立一个更美好的国家,但是他们选择的道路让他们无法并存。
现实中的残忍是士兵们会熟练地在战场的敌军尸体的头上补开一枪,保证彻底清场——这一点倒是双方不分政治立场的行动一致。刑求的工具小巧、简单但是效果“好”得异常恐怖。
魔幻中的残忍是吃小孩的白魔连指尖都被经年的人血泡了乌紫的颜色。在这位食人魔摆满美食的餐桌旁边,是堆成小山的小童鞋。
最残忍的是奥菲莉娅被杀死,她在地下王国的光荣中咽下最后一口气。而那个世界竟然只是她的寂寞的一场幻想。
镜头述说这些细节的时候又沉稳又仔细。没有煽情,没有大特写,没有模糊镜头,没有情绪。
1944年的故事就这样说完了。这一年距离弗朗哥将军和他的政权寿归正寝的那一天还有漫长的三十一年。还有更多的孩子的生命会静静地消逝。

 5 ) 《潘神的迷宫》:左倾的奥菲利娅



1791年,爱折腾的法国人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他们的大革命。在制宪议会里,三个等级的代表决定以座席来表明对路易国王的态度。那些拥护国王政策,希望维持现状的,坐在了国王的右手边。那些反对波旁王朝,主张进行激进变革的,坐在了国王的左手边。从此以后,全世界的革命者们有了一个响亮的标签:“左派”。
                     
此后一百多年间,欧洲的政治史大体可以归结为左与右的斗争史。在1944年的西班牙,这场斗争是以极其残酷的方式展开的。来自右翼的军队将领弗朗哥,以内战推翻了共产党和其他社会主义者的左派政府,建立起一个独裁的法西斯专政。失利的左派以游击的方式继续抗争,右派政府则报之以残酷的镇压。《潘神的迷宫》中的小女主角奥菲利娅,就在这血雨腥风中揭开了她游刃于现实与魔幻之间的奇遇。

在《潘神的迷宫》中,导演至少三次强调了奥菲利娅的“左倾”立场。影片开头,奥菲利娅和母亲乘车到上尉的营地去。当她在途中拾起雕像的残块,将其补到雕像的头上时,我们注意到,她补上的是左边的眼睛(从奥的角度)。有论者指出,这一情节的寓意是,擦亮眼睛,看清世界的本质——从此以后,小姑娘就能见到人所未见的精灵世界了。如果这一解释成立,奥菲利娅擦亮的是左边的眼睛,她发现的本质,是从左翼的角度看到的本质。通俗地说就是,她从此开始“左眼看世界了”。

车队到达营地,奥菲利娅与上尉第一次见面。两人握手的场景令人玩味。小姑娘右手抱着一堆fairy tales,战战兢兢伸出左手。作为法西斯军官的上尉伸出右手,抓住她的左手,冷冷地说:“应该是另一只手,奥菲利娅”(it’s the other hand, Ofelia)。一个左派与右派见面,当然是不欢而散。用毛主席的话说,他们之间,已经不是人民内部矛盾,而是路线斗争了。几分钟之后,小姑娘就在迷宫里郑重地对梅赛德斯说:上尉不是我的父亲。坚定地断绝了与右翼独裁者的任何法统上的联系。

奥菲利娅到pale man的地宫中去执行潘神交给她的第二个任务。墙上有三个小门。按照那几个小精灵的指示,她应该打开中间那扇门。小姑娘犹豫了一下,打开了左边那扇门(again,从奥的角度),取出一把亮闪闪的短剑。神灵指明中间道路,小姑娘却再一次坚持了自己的左派立场。

接下来的情节非常有趣。奥菲利娅拿到短剑后,按照小精灵的手势,她应该去杀死那个双手沾满人类鲜血的pale man(在本片的上下文中,我们不难把他视为法西斯暴君的象征)。这时,一向淡定自若,做事分毫不乱的小姑娘突然间象变了一个人,她似乎忘了自己的任务,被满桌的盛宴吸引,摘下葡萄吃起来。这段故事为什么这么安排,偶曾经好生迷惑了一阵子。难道葡萄在西方文化中有什么特殊含义?百度google了一半天,没有发现任何线索。后来见到网上有人指出,这段故事是说小姑娘没能战胜自己的贪欲,所以没有与吃人的法西斯分子战斗到底。偶顿时觉得豁然开朗。原来奥菲利娅不是一个激进的革命者,她给“温情脉脉的人性”留下了位置。贪欲,或其它任何欲望,都是人性的一部分。人性,对于革命者来说,等于weakness。革命者应该象钢铁般无情。因此,保尔拒绝了冬妮娅“古典小说呵护的惺惺相惜的温存情愫”(刘小枫《记恋冬妮娅》);因此,一位思想导师主张缓行费厄泼赖,要打“落水狗”;也因为此,《潘神》中的左派游击队与右派法西斯在打扫战场时做的工作一模一样,都是往倒在地上的敌人头上补两枪……奥菲利娅在关键时刻的“妥协”、“退步”,屈服于自己的weakness,说明这位小姑娘虽然是一个坚定的左派,她同时也是一个温和的左派。

现在回过头来看看全片的故事进展,透过那些诡异的魔幻和血腥的现实,我们分明能看见一个近乎完整的左翼革命思想的结构。开头,小姑娘给雕像补上眼睛,“睁眼看世界”,这似乎是在暗示启蒙运动的开始。从卢梭到马\克\思,他们关于革命的理论,都可以从启蒙思想的诸多假设中找到根源。接下来,按照潘神的指点,奥菲利娅到一棵衰朽的无花果树下寻找一把钥匙。钥匙通向那把能杀死pale man的短剑。在《圣经》中,无花果树是一个具有丰富含义的意象。亚当夏娃在明智之后是以无花果叶来遮羞的,这

将该树与文明的暗喻联系起来。耶稣曾经诅咒过一棵开满绿叶却不结果子的无花果树,导致这棵树连根都枯干了。众多圣经诠释家认为这里无花果树暗指以色列。基督的诅咒是在预言以色列即将亡国,以色列人将要流散到全世界。在影片中,我们不妨认为枯朽的无花果树代表着1944年的西班牙,或者整个欧洲文明。作为革命者的奥菲利娅,要从衰败的欧洲文明中找出能打败敌人、建立新世界的钥匙。

再接下来,潘神吩咐把上尉新生的婴儿带到迷宫中,以完成奥菲利娅的“寻父”和“还乡”。在这里,我们很容易就把这个新生儿与新的人类社会联想起来。革命的理想,就是要建立一个新的社会。父亲——旧世界的统治者,希望他继承衣钵;姐姐——旧世界的反叛者,希望把他带到一个新的世界。最后,姐姐的同盟者——游击队得到了这个孩子,并一枪了断了他与父亲的联系。这几乎就是西班牙真实历史的翻版。胡安·卡洛斯自中学时代便被独裁者弗朗哥带在身边教养,并被指定为继承人。但他与弗朗哥具有完全不同的政治立场。当他继位成为国王之后,就开始了全面的民主化改革,将西班牙带入一个全新的社会。胡安·卡洛斯国王就是那个与独裁者父亲一刀两断的新生儿。

潘神要求用婴儿的几滴血打开回乡之门,奥菲利娅坚定地拒绝了。她不愿让下一代留一滴血,自己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许多观者会想,小姑娘如果稍微“灵活”一点,比如,让婴儿献出几滴血,或乖乖地把婴儿还给上尉,就不会丢掉性命了。其实,她的执拗,正是要完成一个革命者的归宿。谭嗣同和秋瑾在有逃生机会时,都主动放弃了。革命就是要以剑和血去打开通往天国之门,这既包括“敌人”的血,也包括革命者自己的血。如谭嗣同所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献出自己鲜血的奥菲利娅,完成了一个类似于基督受难的过程,终于回到了“父亲”的身边。这是一个标准的《圣经·启示录》的场景,在神的殿堂里,父神高居其中,神子坐于其旁,将要统治世界若干年。革命者奥菲利娅,成为基督教式的千年王国的统治者。如果我们了解欧洲思想史上各种激进政治理想(如乌托邦)与《圣经·启示录》的渊源,就更能理解这个转变了。历代革命者追求的完美的理想王国,本来就肇始于《启示录》中的千年王国。

纵观这个过程,从思想的启蒙(补眼),到革命的行动(找钥匙,取短剑),到流血牺牲(死亡),建设新社会(争夺婴儿),最后实现理想王国(回乡),奥菲利娅在她的魔幻与现实世界中几近走完了一次完整的革命。这里唯一缺失的,是消灭革命的敌人。小姑娘作为一个温和的左派,让她去完成这个任务,似乎不合其政治立场。在剧中,导演让她的游击队朋友替她完成了。而在现实中,西班牙后来的民\主化,是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的,弗朗哥的党徒几乎没有受到惩罚。左派与右派在渐进改革中消弭了长达半个世纪的血海深恨。

影片最后,曾经干枯的无花果树开出了洁白的鲜花。

 6 ) 【转贴】有关《潘神的迷宫》剧情,怪物,创作灵感,隐喻的一些解析

.上校Vidal被Mercedes割嘴的场景,来源于一个称为chelsea smile(切尔西的微笑)的传统,过去的英国人在对待叛国者的时候,会用刀子将敌人的嘴划成两边各分开一半的微笑状,以此表示惩罚。
    2. 女主人公Ofelia(奥菲利亚)的名字,构思来源于莎士比亚的名剧《哈姆雷特》中的同名人物,以此来暗示人物的悲剧性命运。
    3. Ofelia和上校第一次见面时,因为右手拿着书只能用左手和上校握手,上校严厉的批评了一句:It's the other hand, Ofelia。这个场面和狄更斯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第二章主人公初见其继父时的场面如出一辙。
    4.《潘神的迷宫》的创作理念深受两位童话巨匠的影响,一位是大家所熟知的Hans Christian Anderson 安徒生(Ofelia生前受战乱折磨,死后却到了理想的天堂,是对《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惟妙模仿) 另一位则是王尔德(提倡为艺术而艺术,他的童话都是对"心的破裂和死亡"的诠释)
    5. 对本电影光怪陆离想象力有指导作用的还有两本书,<<The Science of Fairy Tales >>和<<Passport to the Supernatural>>,前者创作于维多利亚时代,对世界各国童话的起源和创作理念有着极为详细的诠释.
    6. 导演吉尔摩·德尔托罗似乎非常喜欢表现孩童的死亡,同本电影一样的mimic中也有孩童被杀的场面
    7. 蟾蜍栖息的古树,仔细看的话,造型其实和潘神的头一模一样(包括那个晕轮)
    8. pale man和潘神faun其实是同一个人(扮演者也是同一个人),pale man可以说是潘神对奥菲利亚的一个考验,仔细观察的话,被那个怪物吃掉的两个精灵(红色和蓝色的)到影片的最后又活了过来~~~
    9. pale man的鲜血盛宴的大厅其实在影射上校Vidal的暴敛,仔细看两人的盛宴场面在画面构图上是一样的
    10. pale man的大厅中的壁画, 创作灵感来源于西班牙画家哥雅(Goya)的黑暗作品<<Saturn Devouring One of his Children>>(潘神吞噬孩童),具有反战意味.值得说明的是,关于潘神有不同的说法,pan这个词在英语里比较常用,但这个pan指的是较邪恶的潘神,而欧洲人一般用faun这个词,指那种比较善良的潘神.
    11.根据近来文学批评和影视评论中比较流行的原型(archetypes)学说(非荣格的原型),本片也有这样几个原型:奥菲利亚--贞节,处女 奥菲利亚之母--母亲 莫西迪斯--母亲,智慧女人

    说说上校:
    其实上校vidal在电影里是个比主人公更富有悲剧色彩的人物,他处在佛朗哥独裁统治时代下的西班牙,有着军官上校的高贵身份.他这种人,或许生来就是为战争服务的,父亲唯一留下来的遗物是一块怀表,为的是让后代记住自己父亲战死沙场的时间...从小就接受这种思想贯注的vidal,希望改变却无力改变这种状况.他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生在一个光明纯洁的西班牙,他曾当众掩饰怀表的事实,都说明这个上校潜意识里的自我憎恨,他是时代的牺牲品,在教义和独裁的教唆下杀人,想要反抗,可却无力对抗命运.克尔凯郭尔曾说:"暴君死了,他统治也就结束;烈士死了,他的统治刚开始" 比较一下上校和奥菲利亚的死: 一个虽然死了,但灵魂得到了救赎,得以永恒.另一个死前只得到一句"你孩子连你的名字都不会知道"就一命呜呼了,一无所有,荒谬的结束了残暴的一生.相比之下,更可悲的是上校.
    

 短评

魔幻现实主义的巅峰

6分钟前
  • 艾小柯
  • 力荐

魔幻只是噱头。意思不大。

11分钟前
  • 腐生
  • 还行

Well made, well acted, excellent story telling. so so sad. :(

16分钟前
  • Jean
  • 推荐

大部分的我们都是泰莱莎,后来长很大很大,而后迅速腐朽还有一部分人,他们是森林里的奥菲妮亚,如同殉道者,倒在潘的土地上,开出洁白不朽的花

18分钟前
  • 力荐

魔幻现实主义经典。吉尔莫·德尔·托罗在剧本里加入了不少对西班牙历史与政治变动的隐喻。黑暗神话与残酷现实双线叙事,色调也分暖黄和灰蓝两种。锯腿、砸脸(想到了[不可撤销])、缝嘴等近似cult片的暴力场景很有震撼力。大BOSS造型非常惊艳,化妆真是做足了功夫。结尾十分感人。(8.5/10)

19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其实我很讨厌这种臆想症的片子,这让现实显得更加绝望和残酷。

22分钟前
  • 还行

这种魔幻片不说英语真奇怪,两个主题结合的也有点别扭,女孩见到怪物比见到人淡定得多

25分钟前
  • 彌張
  • 还行

好片子!我怎么也想不到导演会用这样的题材表达这样的主题。深刻而清澈,真实而梦幻。黑色的基调竟然能同时调和魔法与现实。屠杀和血腥中的憧憬,竟然可以以这种方式表达出来。精彩!没得最佳外语片奖太可惜了。

28分钟前
  • 寄意寒星
  • 力荐

这部电影真的角度新奇,非常好,刚开始看的时候有些看不懂,以为只是单纯的魔幻故事,王国苏醒,公主归来,但是结合背景看,其实是小女孩在二战压迫下的幻想,最后小女孩被杀死了却回到了王国之中,也就是公主归来,那是她精神的解放,所以,总的来说,这部电影很好,就是那个眼睛怪人吓到我了

31分钟前
  • 一二三四五
  • 推荐

嗯,不要叫什么羊男的迷宫好伐...小loli游走现实与奇幻的双重王国,古怪的钥匙,左派和右派..还有那个芝加哥小丑微笑..从题材和细节上看,实在是极好的隐喻片,但是拍摄技法上,以及选角上,除了西班牙军官这个反角之外,皆稍有些令人感到遗憾。

32分钟前
  • 文泽尔
  • 推荐

这绝对不是部奇幻片。。。更不是儿童片。。。

37分钟前
  • 雨哈☮追明天
  • 推荐

绝望的年代和环境里女孩对逃离的渴望,一切都是幻想吧。相比其他童话真的是残酷很多。就是整个电影全都暗搓搓的。。。

40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一个绝妙冷酷的政治寓言,一面黑暗繁杂的社会魔镜。父亲:独裁者。小女孩:革命者。妈妈:孕育未来的民众。婴儿:进入迷宫的未来。潘神:天堂的引路人。地下王国:理想主义者的乌托邦。

41分钟前
  • 亚比煞
  • 力荐

剥离了童话的外壳,它就是一出人间悲剧。吉尔莫·德尔·托罗,简直就是电影界的加西亚·马尔克斯。

42分钟前
  • 沉歌
  • 力荐

还真没看过类似的电影……一半是黑暗却存留希望的童话,一半是真切但绝望的生活。两条主线相辅相成,越到后面越精彩,几个主要角色也都塑造的鲜活,只是那个结局,着实让人心都碎成渣了……

44分钟前
  • 掉线
  • 推荐

一边是离奇的童话,一边是泥泞的现实,虽然两边自然而然的形成了鲜明对比,但是对于一部影片来讲,调性却很难统一。

45分钟前
  • 眼角的花朵
  • 推荐

不适合大人看,因为幼稚,提不起精神;不适合小孩看,因为恐怖,会吓坏孩子~~

49分钟前
  • 战国客
  • 还行

在同一个世界架构两个彼此交汇的世界观的设定十分精妙,但遗憾的是两个世界的表现张力都明显不足,所谓的投影与隐喻更是令人不明就里,即便是了解到原本所谓的意图只能表示如此这般的手法与内涵实在是差强人意。向来对于魔幻题材无爱,也许只因人类能够表现出来的魔幻实在是太过低端。

51分钟前
  • 1先森
  • 较差

值得再看第二遍的好电影,很多细节要梳理。

54分钟前
  • 少年 遊
  • 推荐

看的时候隐约有种不明觉厉的感觉,查找相关影评后恍然大悟。原来是对西班牙内战史的童话演绎。 电影中是现实和虚幻的融合,也是黑暗童话和阴暗历史的互文。隐喻十分巧妙。如果不了解西班牙内战相关历史,这就只是一部一般的奇幻黑暗童话片而已,三星半

55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