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抉择

HD中字

主演:梅丽尔·斯特里普,凯文·克莱恩,彼特·麦尼科,丽塔·卡琳,斯蒂芬·D.纽曼,乔什·莫斯特尔,罗宾·巴特利特,尤金·里皮斯基,约翰·罗斯曼,约瑟夫·利昂,大卫·沃尔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1982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苏菲的抉择 剧照 NO.1苏菲的抉择 剧照 NO.2苏菲的抉择 剧照 NO.3苏菲的抉择 剧照 NO.4苏菲的抉择 剧照 NO.5苏菲的抉择 剧照 NO.6苏菲的抉择 剧照 NO.13苏菲的抉择 剧照 NO.14苏菲的抉择 剧照 NO.15苏菲的抉择 剧照 NO.16苏菲的抉择 剧照 NO.17苏菲的抉择 剧照 NO.18苏菲的抉择 剧照 NO.19苏菲的抉择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苏菲的抉择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一位来自美国南部的年轻作家斯汀戈(彼特·麦尼科 Peter MacNicol 饰)为求生计来到布鲁克林,认识了居住在楼上的苏菲(梅丽尔·斯特里普 Meryl Streep 饰)和内森(凯文·克莱恩 Kevin Kline 饰)。他们很热情的表达希望和这位年轻的作家交朋友 ,斯汀戈欣然接受他们的邀请。逐渐地交往之后,他们之间相互建立了亲密友好的感情。在这个过程中斯汀戈了解到,苏菲常因内森的猜疑和暴怒伤心哭泣,但她非常的爱内森,最让她担心是:内森没有她以后的生活将不可想象。苏菲是波兰人,二战后来到美国,在这里认识了内森并和他相依为命,战时苏菲曾被关进纳粹集中营,而她的父亲、丈夫、儿女全部在这场战争中罹难。对于自己的受难和亲人一个个的悲惨命运,和这场战争中人间地狱般的种族大灭绝,苏菲的精神和肉体该如何抉择……衰仔失乐园我们无法入睡的理由喵酱妹妹帮我追女神吧莫斯科郊外的晚上1994异梦奇门斗法上帝未死巴图的故事同妻俱乐部第二季Racionais MC's:来自圣保罗街头的嘻哈传奇阿牛出狱记美人为馅2假面病房铁血中尉破车嘉年华彩虹女神出轨幻想圣殿骑士的宝藏乌托邦第二季夜班惊魂长官你别跑鲨卷风6:最后的鲨卷风(国语版)匹夫江湖之困斗传奇的诞生(国语版)水手服与机关枪:毕业摸金爵之卧龙诡阵支离破碎2022汉娜姐妹国语大爱永无言魔鬼深夜秀神奇四侠2015镀金时代火炬木小组 第二季麻木不仁第三季柳树屯妈妈的宝盒小丑杀生化危机(原声版)内陆帝国大转折——鏖战鲁西南堡垒危机

 长篇影评

 1 ) 选择即不被其他所左右

因为是金叔最爱的片子之一,而一直以来对梅姨没太大感觉,但看过之后突然发现为什么大家如此评价了。
这里有历史,有爱情,有激情,也有友情。最重要的那份亲情,被历史洪流冲击得所剩无几,而苏菲与內森的爱情拯救了她。但这份爱情爱得如此死去活来,两人皆痛苦不堪。楼下却搬来作家邻居斯丁戈,令生活再次充满生机。
苏菲在影片中对自己的曾经进行了三次讲述。一次的漫不经心,一次的惊心动魄,一次的生死离别。斯丁戈爱上这个女人,一个经历如此多的女人,而自己却没有经历过爱情和生死。
最终的结局是苏菲的选择,她选择她爱并且也爱他的男人在一起,所有选择都是无悔的,可以坦然讲述出来的。两难的时候才需要选择,那么怎样选择才是正确的?没有是否正确,只有是否后悔。

 2 ) 自由?

我呼吸有点困难,我看着苏菲所经受的一切,我惊讶于她可以在这些过去之后仍然活着,她是奇迹。我的情绪难以控制我想起上次有一样的情绪还是开了《二手时间》的时候,这是难以自拔的痛苦,对于人性的泯灭的话我不想说。只是苏菲可以活下来,这些人可以活下来就是一个奇迹。

尊严对她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她失去了所有能被人拿走的,做了从道德到身体都下流的事情,我想她一定痛恨自己,痛恨自己的父亲,自己的家庭,一切。这是毁灭性的, 我们多么希望别人能来解救我们于苦海,就那么望着,看着,祈求着。

自由意志太可笑了,当我们什么都没有,我们到底在发挥些什么。思想的被取代是轻而易举的,苏菲是坦诚的,她愿意承认自己的软弱,自己的屈服,她投降了。天主教也帮不上她,她的主已经死了。

那神经病一样的男人从某种程度上拯救了她。

 3 ) 一个女人绝望沉重的心灵史

一直很欣赏梅丽尔斯特里普(Meryl Streep)的表演与气质,这位有着白皮肤高鼻梁的美国资深女演员,即使年过半百依然魅力十足,到哪都是闪光灯的焦点。她热爱表演,表演使她永远年轻,她曾14次获得奥斯卡奖提名,是电影史上获得该奖提名最多的演员,两度获得奥斯卡奖。老练的表演、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使她成为国际影坛永不殒落的星宿。
《苏菲的选择》(Sophie's Choice)是她的代表作,梅丽尔以其对角色的深刻揣摩、对二战的独特理解、对人性与母性的双重感知,问鼎1983年奥斯卡最佳女主角。苏菲是个很难把握的角色,在奥斯维辛残酷环境中幸存下来的她失去了所有亲人,唯一陪伴她的,只有阴暗痛苦的记忆、连时间都无法抹平的创伤。苏菲是那么脆弱,战后的她曾几度自杀,与内森结识后她一直隐瞒自己的经历,谎称其父是个和平主义者,为了避免胡思乱想,独处时的她会不厌其烦地搬动家具;苏菲又是那么坚强,背负着战争的记忆走出奥斯维辛,为了打听儿子的消息而委身于德国军官……这样一个有着复杂背景而略带神经质的人物,稍不留意就会被塑造成麻木的躯壳或病态的怨妇。梅丽尔做到了,她所扮演的苏菲艰忍而充满温情,你可以看到她欢畅的笑,而眉宇间又透着无法掩饰的哀愁。她静不下来,而又不能畅所欲言,对苏菲来说,缄默是一种保护,也是别无选择 。
该片忠于原著,基本还原了原著的主旨和精华,梅丽尔精湛的演出使苏菲从纸上站了起来,和安妮、辛德勒一样,是一个活脱脱的二战经历者。该片还展现了梅丽尔高超的语言技巧,大段的德语、波兰语台词信手拈来,为了符合苏菲因营养不良而长期佩戴假牙的情节,她将一口咬字不准、时断时续的英语从头念到尾。
《苏菲的选择》是一个女人绝望沉重的心灵史,在二战题材影片中,它没有《辛德勒的名单》、《钢琴家》令人发指的残暴情节那么摄人心魄,也不如《安妮日记》那少女单纯想像中的蔚蓝天空那样万里无云,它就像海岸边绵延成片的芦苇,不事波澜又不安于静止,只会将心中的秘密向无言的风里诉说……

 4 ) 《Sophie's Choice》:抉择的悲剧

      片名Sophie's Choice被译为《苏菲的抉择》。在英语中,choice是个广义词,通指所有的“选择”,而汉语的“抉择”却有一层较强烈的感情色彩,它强化了主体的能动性,让读者觉得做出抉择的人是一个坚强、有主见的个体。同时,也为抉择的结果赋予了一种严肃的意味。 因为这个译名,我从一开始就对电影内容产生了错误的心理期待。所以,当我看见那个美丽而懦弱的女人在一个残酷的时代里跌跌撞撞,直至遍体鳞伤的时候,我的情绪也倍加阴郁。这是一种无法简单用哭泣来释放的沉重,因为它触及到人性最深处的脆弱与疯狂。
      二战结束不久,一个来自美国南方的阳光小伙斯丁格到曼哈顿追寻作家之梦,他住进了布鲁克林区的廉价公寓,一座绿树掩映下的“粉红城堡”。看起来,生活既美好又充满希望,直至苏菲和内森出现在观众和斯丁格的视野。 第一次见面就十分令人尴尬和不悦,楼道上,苏菲哭着挽留意欲离开的内森,而内森却用最恶毒的词语辱骂这个满脸泪痕的女人。苏菲的第一次出场就基本打碎了我对角色的主观想象,不过那个时候,任何有关“抉择”的迹象都还没有出现,所以我很自然、也很好奇的想要看看,这个貌似爱情傻瓜的苏菲,究竟会做出怎样一件堪称“抉择”的事情。 接下来的段落,让我更加深信苏菲是一个只会为负心郎伤心落泪的小女人,不过,她和内森的故事有点与众不同,用苏菲的话来说就是,内森拯救了她。
      原来,从小生长在波兰的苏菲在二战期间曾被关入纳粹集中营,战争结束后,她孤身流落异乡,如果没有内森,她恐怕已经在贫病交加中死去。 这就是苏菲对内森逆来顺受的理由?在镜头中,苏菲常常处于轻微的俯拍之下,而内森则总是让人“仰望”,这种近似于宠物与主人的关系,实在令人不快。此外,另一个让我难以释怀的,便是苏菲白皙的手腕上那一串灰暗的数字刺青----集中营编号,以及那一道道自杀未遂所留下的疤痕。 一个雨夜,苏菲为了打发等待内森回家的无聊时间,给斯丁格讲起了一些波兰的往事。苏菲说她的父亲是一位法律教授,因同情犹太人而被纳粹枪决,一同遇害的还有父亲的学生、她的丈夫。后来,她为给体弱的母亲补充营养,偷偷去黑市买肉,结果被纳粹军官发现,就这样被送入了集中营。解放之后,她因所爱之人全都离世而痛苦不堪,曾不止一次试图自杀,但幸好,内森出现了,他要苏菲为他而活,于是她才活到现在。 我和斯丁格一样,很轻易的相信了苏菲的话,因为这个故事十分符合我以往的审美标准:一个虽然惨痛,却饱含正义、抗争与牺牲的壮烈悲剧。敢于和邪恶斗争的父亲与丈夫、可怜的母亲,还有无辜的自己,在这个故事里苏菲拥有了一切博取观众同情与好感的因素。我对苏菲的印象也有所改观,毕竟,一个经历了这么多悲痛,却还能如此纯真的去爱、去付出的女子,是值得怜惜与尊重的。 现在想来,自己实在天真可笑,也许正是因为根本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残酷与艰辛,才会对悲剧抱有一种幼稚的浪漫想法。
      在我还在回味苏菲的“传奇”故事时,内森再次莫名其妙的大闹了一场,苏菲也随之失踪。斯丁格为了寻找苏菲而去拜访苏菲的一个朋友一位教授的助理,却无意间从教授口中得知一个惊人的事实:苏菲的父亲根本不是什么与纳粹抗争的英雄,而是一个反犹太积极分子。在惊愕和疑惑中,年轻的斯丁格回到公寓,正遇见回来寻找内森的苏菲。晚上,斯丁格质问苏菲为什么说谎,苏菲凄然一笑:仅仅为了不被人们孤立。 夜幕中,苏菲的脸在月光的照映下显出大理石般的光泽,冰冷、肃穆。她缓缓说出事情的真相。原来,苏菲的父亲不仅有着极端的种族偏见,甚至对亲生女儿也非常冷酷决绝。由于同情犹太人,苏菲被自己的父亲厌恶,就连丈夫也不再理她。后来,苏菲爱上一个犹太共产党人,他待她非常好。可是,当他的姐姐请求苏菲协助他们抗击德国人时,苏菲却拒绝了,理由是害怕自己的孩子遭受危险。不久,犹太共产党人被纳粹逮捕处死,苏菲也被抓进集中营,更令人发指的是,她的儿子被送入了儿童营,而女儿竟直接被送入焚化炉。在集中营里,由于精通德语,苏菲成了最高长官的秘书。为了挽救自己的儿子,苏菲将从前父亲的演讲稿拿给那个德国军官看,并宣称自己是反犹太积极分子,被抓入营中完全是一个误会。苏菲卑微的祈求对方救出她的儿子,然而,不出意料的,这个愿望最终成为泡影。在这个版本的故事中,苏菲已不再是享有人们同情与好感的折翼天使形象,她的某些行为在我心里激起一种复杂的情感。比如她拒绝帮助共产党以及在集中营里笨拙的与纳粹套近乎等,这使苏菲显得既懦弱又愚蠢,甚至让我有点怒其不争。但是,我心里也清楚,我是没有办法指责苏菲的,她只是一个温顺的弱女子,渴望爱和安宁,却无奈身处乱世之中。她的所作所为无非是想尽量躲开那些疯狂,保护好自己的孩子,她哪里知道退避的结果就是失去更多。
      讲完这些后,影片随着内森的归来又回到了轻松愉快的轨道。只是好景不长,斯丁格又发现一个惊人的真相:他的好友之一,那个所谓才华横溢的生物学家内森竟然是一个精神病患者!斯丁格越来越迷惑,他不明白为什么苏菲和内森彼此隐瞒着如此巨大的秘密,他们又为什么总是分分合合,却又始终不离不弃。不过,对苏菲钦慕已久的斯丁格还是做出了一个决定:带着苏菲远走高飞,到南方去开始新生活。 当斯丁格向苏菲描绘未来的美好蓝图时,苏菲第一次以一种严厉的态度打断了斯丁格。“让我再告诉你一件事吧,我从没跟别人说起的事。不过,我需要先喝一点酒。”苏菲疲倦的说道。然后,借助酒精的力量,苏菲说出了那个埋藏在心灵深处的沉重罪愆。也正是在这里,片名中的“choice”终于得到了字面上的印证。
      事情发生在苏菲和孩子被送入集中营的那天晚上,苏菲的美貌引起一个纳粹军官的注意,她以为这是一个逃脱危险的好机会,于是向军官表明自己不是共产党人,并且信仰基督教。谁知,那个德国人轻蔑的笑了笑,许给了苏菲一个“优惠待遇”-----可以保住一个孩子的命,也就是,苏菲必须做出选择,让一个孩子去死。这对于一个母亲来说,是多么残酷的折磨,苏菲祈求眼前的“救世主”不要逼她选择,可当德国士兵来抢夺她的一双儿女时,她慌乱极了,终于脱口而出:“带走我的女儿吧!”然后,一片嘈杂声中,哭泣的小女孩被人抱走,消失在远处的黑暗里,留下被突变吓呆的苏菲独自承受严酷的良心拷问。 没想到,所谓的“抉择”竟是这样。命运的捉弄与人性的挣扎经过剧情的层层递进被推到了极致。一个普通的女人,一生都没有什么选择的权利,最后唯一能选择的,居然是儿女的生死。命运就是这样和苏菲开着玩笑。尽管罪魁祸首是残酷的战争,可我发现我和斯丁格一样,都不能简单的告诉苏菲这不是她的错,因为她毕竟选择了用女儿的死来换取儿子的生,这一行为背后包含了人类最难以名状的隐秘心理,在良知被强制抽空的一刹那,苏菲目睹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懦弱与丑陋,这使她一生都无法原谅自己。对此,所有的安慰之辞都显得苍白可笑,每个人都只能哑口无言。苏菲背上的十字架实在过于沉重了,她就像一个已经癌症晚期的病人,与其接受痛苦的化疗,不如多给她一些吗啡,让她较为轻松的度过剩下的日子。 我终于明白苏菲为什么总是对狂躁的内森千依百顺,也许她觉得这是自我救赎的一种方式,也许她把内森当作她死去孩子的化身,而实际上,内森也离不开苏菲。
      在影片开头,内森抱着苏菲说道:“难道你没看见吗,苏菲?我们正在死去。”是的,他们同样都是没有未来的人,所以他们都以自己独有的方式,陪伴对方共赴死约。影片结尾,苏菲和内森相拥着躺在床上,迎接那个优雅而公正的审判日。死亡终于抚平了他们一生的痛苦,赐予了他们安详。 四原来,片名“苏菲的抉择”只是一个沉痛的反讽,一个弱女子身处乱世,本就令人叹息,而她自身的悲剧又因其种种懦弱的取舍愈加刻骨铭心。然而,尽管世上确有无法抚平的悲痛,尽管无数个体只能在绝望中死去,生命却仍旧繁衍不息。踏过前辈墓碑前的青草,后来者依然会向前迈步。正因为此,创作者在影片最后还是留下了一丝光明的影子:年轻的斯丁格擦干眼泪,走入朝阳,并以沉静的声音说道:这不是审判日,而仅仅只是,早晨。

 5 ) 是失眠会写出来的影评

梅姨好美!演技好好,特别是母亲那里绝望崩溃,剜心之痛。看完半天没缓过来,最后的死亡竟然感觉很温馨,和爱人一起相拥像一幅油画一样,自己选择的死亡或许对她而言是最终极的自由。

发现我对疯狂的悲剧角色莫名偏爱,以及,总有一种错觉:精神异常的是Stingo,特别是他告白的时候,也太自我主义了。

因为活人书写历史,小说家会不会在整个过程中将自己美化了,开了一个暗黑的脑洞,两个男人中的二选一,其实与自己的孩子中二选一相同,都是Sophie’s Choice ,或许去农场是Stingo强加的选择呢?譬如绑架什么的,然后偷跑出来,虽然一边是精神分裂,但,是爱人。另外一边更危险,咬人的狗不叫,我一直觉着平静的变态更可怕,安静纯洁的普通人什么的,此处可展开无数有名有姓或真实或虚拟的坏人。

作家笔下写自己青涩的爱恋,写拯救被虐待和折磨的Sophie ,可她从头至尾都坚定不移选择Nathan,最后回到疯男友的身边。所以,自杀死亡结局加单一的叙事主体,有没有一种可能是,求爱被拒后杀其伴侣,意外将两人都干掉了,伪装成自杀。反正没有那么相信男人,更不相信一面之辞。

不过这种猜想,那真真是落入没有选择的绝境…

最后引用一段:

我觉得艺术加工不等同偏离,凡此种种更证明了战争的摧残、个人的创伤,绝不能忘记历史,要书写自己的历史。

 6 ) 怎样选择才是正确

昨日一口气看了三部电影。夜晚,看的是梅丽尔斯特普斯的老片《苏菲的选择》。这的确是一部好片。看到一半时我忍不住给献发短信。前半部分,我看到的是理想,而理想都是美好的。内森和苏菲在房间里穿着夸张的衣服随着音乐狂热的舞蹈;三人在游乐园里肆无忌惮的大叫;内森和苏菲依偎在床上读着艾米丽狄更斯的诗句,外面雨声淅沥;内森对着镜子激昂澎湃的指挥着恢弘的乐曲;深夜内森带着两人来到大桥,从包里掏出酒杯和香槟,站在高处大声的说:这座桥,那么多美国作家站在上面冥思着可以表达美国人思想的辞藻,看着这片土地,来自东面的惠特曼梦想着他自己国家的未来并把这写下来,我们欢迎斯丁格走进这个满是卓越前辈的“万神殿”。他们的词句为我们大家所熟知而流芳百世。我跟着他们一同快活。生命的节奏如此轻快,好像加上一对翅膀就能飞腾起来。

可内森说,苏菲,为什么你不明白,我们就要死了。

慢慢的,我明白了。快乐不是生命的全部。后半部分,我看到的是过去,而拨开的层层真相残酷备至。苏菲的童年并不如她自己表述得那么快乐。在集中营的生活,无论内森怎么恳求她也无法述说。可终于,她一点一点告诉了斯丁格。她是懦弱胆小的人,面对压迫,她妥协以求获救。她曾被逼做过所有人最难面对的经历。她本有两个孩子,却要她选择留下一个,当她最终放开小女儿时,女孩惨淡尖锐的哭声令人久久难忘,而最终她还是失去了全部。即使明白,孩子的死是必然的,但苏菲这辈子也无法原谅自己曾亲自放弃了她的小女儿,她放开手令孩子去了地狱。

手臂上还清楚的看见集中营里的编号和自杀的伤痕。她说,当我被释放后,我曾试图自杀。经历了那样的一切后,还怎么能理直气壮的去接受生命中本来美好的存在。深深的内疚使她不得不为自己寻一个继续生活的理由。她找到了,是内森。内森救了她,从此她只为他而活。即使知道所依赖的人是个疯子,也选择义无反顾的跟随他。因为她已无法再去触碰所有美好,钢琴婚姻还有孩子,这些都是像火一样灼热的温度,她避而不及。她和内森,两人的生命早就苦苦纠缠在一起,不得饶恕。就连最后死去的姿势也如蔓藤一样纠缠苦绕。而斯丁格,他来到他们中间自有上天的用意,他是一个作家,肩负的使命就是记录这样的一段历史。

苏菲蹩脚的英语来复述那些种种,描述的过去本身也如同她的表达一样艰难。

看完后,头一阵一阵紧缩着疼。如果太过于投入,就会不可避免的伤了自己,就是这个道理。

 

 短评

编剧也是个神经病,我崇拜你。苏菲的选择,是没有选择的选择,一生中你可以遇见许多次,也许不如生与死那般严重,可也是记忆里的一道十字伤。

7分钟前
  • momo
  • 力荐

影片几乎没有直接表现战争,却表现了战后不堪回首的灵魂绝望

9分钟前
  • 爱吃烤鹅
  • 推荐

饱受戕害的痛苦灵魂 来造一个宽大的墓床 / 用我们 无边的敬畏/然后 躺在里面 等待/公正的审判日到来 / 它有 平坦的床垫/它有 圆形的软枕 / 千万别让金色的阳光 / 打扰这 宁静的 安眠 ……

10分钟前
  • 戛剑生
  • 力荐

女主真的演的太好了!好剧情会让人觉得不够看尽管电影有两个半小时

13分钟前
  • 乔植
  • 推荐

开头以为是个庸俗的小鲜肉和熟妇的情爱故事,没想到随着故事的展开,回忆的拼图一片一片的聚拢,特别是军官让苏菲在两个孩子中做出选择时那种撕心裂肺,真是泪崩。

14分钟前
  • 千寻亿选
  • 力荐

区别于执着在“控诉罪恶”和“诉说苦难”模式下流于俗套的同类题材,《苏菲的抉择》高明之处在于苏菲复杂经历和苦痛记忆所导致的,身份认同的巨大矛盾。她是受害者,却并不无辜,她不是犹太人,却遭受犹太人的苦难,是与非的界限在她身上模糊,被迫在儿女中做生死选择时,她的自我认同已经全然崩塌毁灭

19分钟前
  • 洛梦蝶
  • 力荐

梅姨招牌的口音特技与层次丰富的表演从此发迹,一个人物多重面相性格跨度外表迥异却内在一体无疏无漏,布鲁克林为爱情的变化无常而抽动的嘴角,回忆时看向窗外迷雾般悲悯的眼神,集中营前惊恐无意识绝望的重复自语……Sophie的两次选择,一次被动的为爱选择生存,一次主动的为爱选择死亡。文学化叙述。

21分钟前
  • 牛腩羊耳朵
  • 力荐

三次自揭伤疤的讲述,从自己是二战集中营受害者,到父亲其实是大屠杀的倡议者,再到那个必然送一个孩子去死的抉择,最终一层比一层更深的耻辱感让苏菲选择继续留在疯男友身边,无尽的绝望,终日酗酒,直至自杀。

26分钟前
  • 林||我们谈什么都像谈死!
  • 力荐

好的作品,的确可以令人完全忘却技术。

31分钟前
  • 被迫改名
  • 力荐

女主的表现真是极好了 剧情也很流畅

34分钟前
  • 牵不到的爱
  • 推荐

Nathan在影片里第二次发病时,我想过为什么Sophie还要继续和这么一个暴躁的男人在一起?后来我明白了,因为只有躲进Nathan的疯狂热烈里,才能拯救她伤痕累累的人生。所以她宁愿选择回到那栋房子里,迎接任何属于Nathan的危险因素,甚至死亡都能是她的最好结局。Stingo的温柔和他描述的那个未来,无法承载和抚平她的愧疚、伤痛。在她迫不得已选择将女儿推向地狱,反对父亲的她为了保护儿子向纳粹军官献出表明父亲是纳粹派的文章,但最后也没保下她的儿子时,Sophie已经奔溃了。一个饱受良心上的谴责的人,安稳舒适的农场家庭生活,只能是她新的牢房。更何况,她真的爱Stingo吗?不,那远远不及对Nathan的感情。毕竟Sophie曾苍白得如同枯枝,遇到Nathan后,才得以饱满成一朵娇艳的玫瑰。

38分钟前
  • 也楼闪闪
  • 力荐

艾伦·帕库拉编导代表作,梅姨首次封后之作。1.文学气息浓烈,以作家的回顾性自叙作为外框,三层嵌套的回溯结构。2.先呈现苏菲选择后的结果,再由苏菲的三次回忆抽丝剥茧地渐次回溯始因,既强化悬念,又予人反思的余味。3.苏菲实际上做了三次重要选择,分别是道德/道义之择、亲情/他人生死之择和爱情/自我生死之择,首择有绵长的考虑与执行时间,末择也至少有一天的纠结时间,唯有中择是真正的抉择——面临无尽压力、必须即刻决断、怎么选都是错的两难之择,亦是由纳粹所转嫁的僭越上帝权柄的抉择。4.被念错拼错的艾米莉·狄金森之名&只知狄更斯的图书管理员,均彰显出女性作家遭遮蔽、被阻断的身份与记忆。5.业余研究生物学的精神分裂患者的身份也别有寓意,创伤与罪疚感唯有通过疯狂与变装来短暂克服,"先死的是文明人"。6.配乐仿若天籁。(8.5/10)

41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一个女人的史诗。在失去一对儿女与自由之后,所有的抉择都是堕落。

46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此片曾获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

50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这才是斯特里普殿堂级的出演啊,快乐的时候如玫瑰,回忆里又如枯槁。如拨开迷雾一般,一步步探向过去的深渊。苏菲做出选择的那一瞬间,或许就已经死了吧。前段较长,但确实是个非常好的故事。(虽然我老早就看出男主二的精神问题,并且,唐山大地震抄得只剩唐山大车震了吧!)

55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女主角贡献了演艺生涯最完美的表演。

60分钟前
  • 半城风月
  • 推荐

伟大的影片并不需要华丽的技术,有深刻的剧情、到位的表演就够了。本片150分钟漫长而不冗长地对苏菲的人生进行抽丝剥茧,反思战争残留在人性深处的痛苦,苏菲的三次讲述串联起苏菲的心理世界和战后的创伤,特别是第三次显得如此绝望,进而尘归尘的结局也显得是最合适的了。

1小时前
  • 火龙果不耐受者
  • 力荐

刚开始看到的也许只是一对冤家似的情侣,男主加入后变成欢乐三人组,但其背后却掩盖着残忍冰冷的过去和真相,还有无法磨灭的伤痕。梅姨真是贡献了一次殿堂级的精彩表演。但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苏菲被迫选择的这段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梅姨说她也只能演一次,因为她也是母亲,实在忍受不了那种揪心的痛

1小时前
  • 萌发奇想
  • 推荐

苏菲最后躺在床上,侧着脸面向窗户,阳光把她本来就白的脸照的更白,清晰的轮廓像是希腊雕塑里的女神。从奥斯维辛幸存的女人,一边释放着纯真一边掩饰着黑暗。内森读完stingo的小说,在房间里对着黑暗的窗户指挥欢乐颂,迷人的肌肉线条像是贝多芬力的化身,可谁又知道,他被上天夺去了精神。两个无法独自生存的人,互相碰撞出极致的生命,stingo被命运裹入其中,自然承担着记录者的使命。

1小时前
  • decca
  • 力荐

很显然,苏菲是个会让所有男人都为之着迷的女人。她有玫瑰花一样的脸庞和婀娜体态,也有细心呵护的谎言和战争带来的满目疮痍,尽管她无意诉说。父母、孩子、丈夫、情人、公正的人格、作为母亲的良知,她是在失去这些后挣扎着从噩梦中醒过来的人,是内森给了她第二次生命。小作家说:“当时二十二岁还没有性经验的我,终于拥抱着无限思慕的女神。我有无穷欲望。苏菲的欲望让她以肉体欢愉逃避记忆和痛苦,不仅如此,我现在还明白,那是要击退死神的疯狂企图。”只是他那时求爱心切,尚未看清,这样的苏菲早已回不到正常人的生活轨道。她没有死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毒气室里,最后却在氰化物中和另一个疯狂而绝望的人相拥长眠。这也许是最好的结局。

1小时前
  • 清炒黎蒿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