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谈1971

HD

主演:弗兰科·奇蒂,尼内托·达沃利,Jovan Jovanovic,文森佐·阿马托,安吉拉·露西,Giuseppe Zigaina,玛丽亚·加布里埃拉·玛雅,Vincenzo Cristo,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Giorgio Iovine,Salvatore Bilardo,Vincenzo Ferrigno,Luigi Seraponte,Antonio Diddio,Mirella Catanesi,圭多·阿尔贝蒂,Giacomo Rizzo,帕特里齐娅·德·克拉拉,圭多·曼纳里,贾尼·埃斯波西托,莫妮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其它年份:1971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十日谈1971 剧照 NO.1十日谈1971 剧照 NO.2十日谈1971 剧照 NO.3十日谈1971 剧照 NO.4十日谈1971 剧照 NO.5十日谈1971 剧照 NO.6十日谈1971 剧照 NO.13十日谈1971 剧照 NO.14十日谈1971 剧照 NO.15十日谈1971 剧照 NO.16十日谈1971 剧照 NO.17十日谈1971 剧照 NO.18十日谈1971 剧照 NO.19十日谈1971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十日谈1971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获柏林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影片取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薄伽丘的著名小说集《十日谈》,帕索里尼从中挑选了8个(亦有说10个)发生在那不勒斯等意大利南部地区的故事进行拍摄(原著中以佛罗伦萨地区故事为主),这些故事大多以揭露教会虚伪丑恶本质为宗旨,并鲜明地表现了作者对人性解放的肯定态度。  原著《十日谈》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它以十四世纪黑死病横行的时期为背景,通过十位青年所讲述的一百个故事,大胆鞭挞了当时天主教会的种种丑行,表现出平民阶层追求自由、摆脱宗教束缚的渴望。这部现实主义风格明显的作品堪称欧洲古典文学的杰作,被后人誉为和但丁《神曲》齐名的" 人曲"。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影片后期崛起的导演帕索里尼,延续了自己六十年代以古代神话题材警醒当今世人的创作路线,以相对通俗化的手法连续改编拍摄了《十日谈》、《坎特伯雷故事》和《一千零一夜》三部古典名著影片,合称"生命三部曲"。因为这三部影片中裸露镜头较多,又采用了较为通俗的娱乐片路线,有的电影学者也称之为帕索里尼的"色情三部曲"。对此帕索里尼本人阐述了自己的创作观点:"我向观众表现的是整个世界,封建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情欲极其深刻而狂热地起着支配一切的作用。……我要推出这个世界并且说:你们可以比较一下,我要向你们表明,我要向你们诉说,我要向你们提醒。"第94届奥斯卡颁奖典礼矩形箱子无人之地2021永不磨灭的番号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粤语版刺杀小说家OK老板娘圣诞恋爱季变形蛇魔特工插班生在人海中遇见你2011斯坦和奥利荒蛮世界哥伦布传1992主席白昼之雨创业先锋斯托克2013完美星球奎迪2:英雄再起请和男护士恋爱吧剩者为王谁偷了我的裤子我心深处潮州帮四个房间逃狱兄弟2西游ABC 第一季哇哦小查与寇弟的顶级生活第三季决战犹马镇2007猪头逛大街电台恋波罗丹考古五粮液系列专题片全境封锁美国之星良医 第二季互联网兴亡记比花还美青春坐标沉默法庭

 长篇影评

 1 ) Decameron


三周前从图书馆拿的这些DVD到现在还没有两张没有看完,有一张是
Filmmovement出品,黑白片,看着严肃,就先扔在一边了。另一张
看上去是“外语片”,前些日子借给同事,反馈是“恶心”。难道是A
片?

米高梅出品,看了一会我觉得不对,情节像是《十日谈》啊,比如修
女们豢养装聋哑的青年什么的,导演显然是大师,动静有制,笑里藏
刀,又拿过盒子一看,导演赫然拼出帕索利尼的读音,看题目却不懂:
《Decameron》。

一直看到晚上12点多,第二天起来查字典,原来《Decameron》正
是《十日谈》,不由得惭愧自己孤陋寡闻,这是我看帕索利尼的第一
部片子,看上去却是先前偏见了,他老人家确有独步江湖的一套,可
能主要是别人吹得太狠了,所以一直无心拜访,失敬。

同事说的恶心大概是指片中出现的大量正面裸露,比较有趣的是第六
个故事,大姑娘说屋里太热,要到凉台上睡觉,顺便抓夜莺。父母同
意, 第二天她老爹上凉台一看,大姑娘和大小伙子真理一样赤裸裸熟
睡着,一手抓着大小伙子的雀儿。老头急急下楼找老太:闺女真抓到
鸟了!第八个故事说神父对农夫说,我把你女人变成骡子,白天她可
以帮你干活,晚上变会女人,但是你不能说话,一说话我就变不成了,
农夫千恩万谢。神父抚摸她的脸又抚摸她的身体,口中念念有词,让
她形成骡子的体位,从头至尾一一变来,最后他哆嗦着大喊,尾巴!
然后掏出自己那条东西顶了上去,农夫一看急了,不用变尾巴!我不
要尾巴!神父埋怨:咄!和你说不要说话!现在你女人变不成骡子了。

这部电影中的故事的地点多在那不勒斯,我最初知道这个地方仅仅是
因为这支球队。十余年前,当老马还是小马,我等还在上大学的时候,
它曾经和尤文图斯,AC米兰叫劲。

在亚平宁半岛上璀璨的历史里发生的那些故事,圣母的光环,帝国的
背影,但丁、米开朗基罗、伽利略和达芬奇们走过的大街小巷,如今
想必即使有如织游人的搔首弄姿,却定然难觉她本来的风采了。那是
意大利的青春。

热情,灵感,暴力和性。



                              Aug.3, 2004, 于Portland, US

 2 ) 观后随感

不好看

首先是后期配音,一开始听很突兀

每个小故事都没什么出彩的地方,只是很勉强的把情节交代一下,让人勉强能看懂

打着情色的旗号露的也不多而且都很丑

拍摄也很业余,一直只会对着人脸拍

演员演技堪忧,配上大头贴式的拍摄,让人看着颇为尴尬...

看过原著,夜莺修女院大缸几个故事都有点印象,不过拍出来和当时脑补的感觉差远了有种梦想破灭的感觉...有些故事不记得了,不过不影响观看

画师那件事大概是导演加上去的吧,意义不明

最重要的,《十日谈》原著里面最核心的人性解放色彩没有在电影里有太多体现,不得不说是令人遗憾的

综合二星吧,把原著拍成电影的设想加一星,三星

最后,问题来了,1971年的人都不刷牙的吗?好像没一个演员的牙是好的。造型奇异的裤子是复原《十日谈》原著里面的?那裤子确实令人耳目一新。真的没有经费吗?女演员太丑了...

 3 ) 影片中出现的小故事汇总

故事1:拿着钱来那不勒斯买马的小伙被自称姐姐的骗子团伙盯上,在“姐姐”家上茅厕却掉入陷阱,想拿回钱却发现整个社区都是团伙,只好作罢。后来碰到盗墓二人组,被威胁进入主教棺椁中拿出珠宝之后被关死,后来凭借小聪明带着最值钱的戒子逃出。

故事2:小伙听说修道院的修女都饥渴难耐,自己假装成聋哑人进入修道院打工。修女们都欲求不满使得小伙连休息片刻的功夫都没有,一气之下承认自己不是哑巴,为了云雨才来的修道院,谁知秀女以为发生了奇迹,把小伙奉为神明。

故事3:女主人在老公外出期间与男人私会,老公突然回家,她以这个男人是来买罐的为借口让老公如罐清洗,就在此时还不忘与男人成长,一边成长一边指挥老公好好清洗。

故事4:教会派一个十恶不赦的罪犯去北方讨债,在受到以放高利贷为生的兄弟俩的盛情款待后中毒即将身亡,他们找来牧师让其忏悔才发现此人并没有犯下任何罪行,罪犯死后被裹着白布纯洁无比,虔诚的人们纷纷前来抚摸。

故事5(穿插故事):一伙人向同样在避雨的老农吹嘘他们其中一人是著名的画家,他们正在赶往那不勒斯,并向老农借了旧衣服遮雨。其实这个人(帕导)只不过是一名彩绘工人。

故事6:女孩为了与情人幽会,假称自己怕热让父亲把床安置在阳台。晚上男孩如约而至,两人几番云雨过后酣然睡去。早上女孩的父母发现了裸睡在一起的二人,因男孩显赫的家室,父母当场以威胁杀死男孩为名为二人举行了婚礼。聪明的父母终于钓得金龟婿。

故事7:富家女孩与身份低贱的学徒幽会被女孩的三个哥哥发现,三人将男孩带入郊外,途中与男孩称兄道弟玩耍甚欢,却最终将其杀害。晚上男孩的鬼混来见女孩并将自己的不幸告知。女孩第二天将男孩头颅带回并埋在了花盆里。

故事8:老汉从市集带回一个自称能把女人和驴子互换的牧师,贪心的女主人为了卖驴赚钱恳请牧师施展法术。牧师一大早要求女主脱光光并对其上下起手,正当他在为女主安”驴尾巴“的时候,老汉连忙叫停,谁知占尽便宜的牧师却说,你现在说话了法术就不灵验了。

故事9:男子不听好友的劝告终因纵欲过度而亡。死后男子灵魂来到好友床前,告知其死后的总总。好友在得知性爱在身后审判并不是罪行以后立即跑去和自己的情人幽会。

剧本来自西方文学经典 十日谈 这个大IP,固然情节不会太差,并且故事具备文学的最高价值---批判,电影的主线意义也就不会太差。败笔就是非专业演员由于0演技,导致表演经常把剧情带跑偏,让不熟悉原著的观众容易一头雾水。鉴于本片对名著的科普意义还是推荐观看的。

 4 ) 《十日谈》的八个故事

  十日谈这本书挺早就看过了,不厚,翻翻故事很快就看完了。除了觉得匪夷所思和想象力丰富浓郁的异国风情外,并没有记住那些揭示宗教丑恶等等的“深刻大道理”。十个人讲了十天故事,每人每天十个,咱可千万别说卜伽丘之于但丁什么什么,或者十四世纪的伏尔泰什么什么,只要知道,《十日谈》——很黄很暴力,即可:)
  电影《十日谈》拍于1971年,导演是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别怕名字长,就说“意大利的帕索里尼”都知道。这位大导最早以诗人成名,被称为文艺界“怪胎”,颇受争议,他执导后有二十多部作品,《十日谈》与《坎特伯雷故事》《一千零一夜》并称为“生命三部曲”,虽然很黄很暴力,但在他来说应是成熟而保守的作品了。要想了解帕索里尼的“程度”,这么说吧,是他拍了《索多玛120天》,明白了吧?
  帕索里尼一生传奇,最后他死在一个同性恋少年手里,被称为“死亡模仿艺术”。

  说说《十日谈》中的故事吧,这是从十日、每日十个的100故事中选出。(我凭记忆写下来,考验自己的记忆,考验自己叙事简练)

  一、一位少年从罗马到纳波里买马,一位女仆领他见了位少女,美丽的少女说他们原本兄妹,父亲多年前一夜风流,有了她,她由母亲带大,现在她已是贵妇,夫君资产千万,她愿意让哥哥住她这,热情款待他。小伙子高兴极了,上床睡觉前突然想出恭,问仆人找到厕所,没想到一进厕所就摔进了粪池。当他挣扎着从粪池窗户跑出去,却发现大门紧闭,根本就没有什么贵妇——他被骗了,衣服和买马的钱全没了。他浑身粪便逃到城外,却被2个流氓要挟,要一起撬棺材,从刚死的主教身上把衣服和传说中的红宝石戒指盗走。无赖撬开了棺盖,强迫小伙子钻进棺材,他把衣服手杖金冠一样样递出去,却藏起了戒指。无赖见没有更多东西了,盖上棺盖,把小伙子关在棺材里。离奇的是很快又一伙人也来撬棺盗宝,小伙子一口咬住钻进棺材的那条腿,众人惊散。这次小伙子从容爬出棺材,捧着戒指,欢欢喜喜的离去……

  二、在托斯卡纳地区有个女修道院,一位在修道院做过园丁的老人跟身边的农夫讲修女们如何坏脾气,一青年农夫却被吸引想去那工作。于是他装哑巴白痴进了修道院做起了园丁。一天午后他在修剪葡萄架,两个修女经过,看到他饱满的下体,一位动了春心,劝说另一个:听说男女之事是世间最美妙的,这哑巴只会做不会说,恐怕是最好的人选。两人拉起哑巴到园子里石屋,不客气地轮流体验起来。不想这事被塔楼上的姐妹看到,一传十,全院的修女都看到了,于是哑巴被修女们拽着,从一间房间到另一件房间逐个“送温暖”,每个送哑巴出来的修女都一脸心满意足,而排队等候的则急不可耐……傍晚,他累坏了,睡倒在园子里,院长经过,刚好一阵风吹起他上衣,下体毕露。老院长也克制不住,拉起哑巴就去小石屋,当第十次被要求时,哑巴终于按捺不住开口了,“一只公鸡可以满足十只母鸡,可十个男人也难以满足一个女人……”老院长愣了一下,却以为是神迹出现,哑巴居然开口讲话了。

  三、一个妇女趁丈夫白天出去干活,和相好的在家缠绵,刚要开始,女人的丈夫却敲门。女人气急败坏,把相好的藏在了家中的水缸缸里。丈夫回来说要卖掉水缸,5角银币,女人却很机智,说丈夫卖得太便宜,她刚找的小伙子出7角银币呢。打发走了收缸的老头,两人来到水缸边,相好的从缸中探头:这缸太脏了,没法用。于是女人打发丈夫钻进缸里,把缸擦干净。相好的撩起女人裙子,女人扶着缸沿,指挥着丈夫擦着擦那,享乐着肉体之欢。

  四、少女与少年两情相悦,二人苦害相思,但女孩父母管教严格故无法更亲近。有次见面,他们商量:“你家不是有个临花园的阳台吗?如果你能想办法睡到阳台上,不管阳台多高,我一定爬上去会你。”“只要你有胆量爬上来。我一准有办法睡阳台上去”当晚,女孩借口说天气热、征得父母同意睡到了阳台上,夜里男孩就爬上了露台,二人又亲又抱,快活极了……父亲早晨去阳台上探望女儿,发现两人好梦正酣。女儿手里握着“小夜莺”——女儿就是央求他们要听夜莺唱歌睡觉的。老头跟老伴说“去看你的女儿吧,她那么喜欢夜莺,竟捉了一只在手里呢”最后,老两口为了免于蒙羞,更因男孩家庭很好,就促成了二人婚事,当下,男孩就用老夫妻的戒指,向女孩求婚了。

  五、一个恶棍被当地的神父派去外地征收欠款。在那片土地上,只有接待他的2个人知道他恶贯满盈。偏巧在一次饭后,恶棍得了恶疾,卧床不起,眼看就要咽气了。恶棍恳求那两个人给他找一位最好的神父来做祈祷。神父来了,恶棍临终仍编了一整套谎言欺骗神父,神父信以为真,以为这是位人间少见的圣人。于是在他死后为他做了隆重的葬礼,全城的人都在传颂这位一生完美的“圣徒”的圣迹。

  六、一个穷汉要带神父回家住宿,可他家只有一个床铺,老婆打算把床让给神父和丈夫睡,神父阻止了她:我可以把我的母马变成一个美丽的姑娘陪我睡,当起身赶路时,会再把她变回母马…当晚神父睡在马厩。可穷汉老婆却一夜无眠,要丈夫跟神父学这个法术,这样自己也可变成马干活贴补家用了。二人合计着找到神父,神父听明白原由,说可以传授,但演示过程中不可说任何话否则前功尽弃,并喃喃自语:最不容易变的就是马尾巴了……令女人除去所有衣服,像马一样趴在床上,然后他摩挲女人各处身体,说“快变作母马美丽的马头吧!快变做……马腿马蹄……”最后只差尾巴没装了,他又撩起自己衣服,将势就势……可这时穷汉看不下去了“我不要尾巴了”,神父假装着气坏了,大叫“就快变成功了,前功尽弃!再也没法变成马了~~!”

  七、两个同住的小伙子分别看上了菜场上两个卖菜的主妇。其中一个每天都去找妇女云雨,笃信天主的伙伴奉劝他注意养生,否则早死不说,还难进天堂。同伴不以为然,还说如果真死了看到另一世界,一定会来告诉他是什么样。果不其然没几天他纵欲的同伴死了,葬礼的当晚,这位同屋果然看到同伴回来找他,告诉他去了天堂,还说没有因纵欲受到任何惩罚和责难。。同伴的话彻底解开了这位小伙子的惶惑,他连夜跑去找到他的相好,欢呼着——不会受惩罚的!与她共享欢爱。

  八、妹妹爱上了家里的奴隶,三个兄长知道后怒不可遏。他们设计谋杀了他,把他埋在了一个偏远地方。妹妹次日不见情郎回来,心中苦闷担心是哥哥们加害。当晚她梦到情郎形容枯槁、衣衫破碎,对他说:我再也回不来了,你的哥哥们杀死了我,埋在了这里,梦里出现了一个地点。第二天,妹妹带着女仆,借口外出散步来到了那个地方,他们果然挖到了情郎的尸体,她无法将情郎好好安葬,于是割下了他的头颅,用方巾包回了家。回家后,她将头颅清洗干净,埋到了花盆里,种上了美丽的香花,终日用眼泪、玫瑰水来灌溉……
  
  故事之间穿插着帕索里尼扮演的画家乔托和弟子们画壁画的场景,影片最后,壁画大功告成。乔托说:“如果对艺术品的梦想要比创作更美好,那为什么要去创造它呢?”
  这部片子,犹如一张色彩浓艳流畅的意大利风情画,浓郁的市井味道,好似十里洋场,更如秦淮酒肆。就像正宗的纳波里纯番茄批萨,非意大利不可,非此地不行。很黄很暴力?我只觉得很好很正宗。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125176&PostID=14502582&idWriter=0&Key=0

 5 ) 后新现实主义时代的大师



单就思想性的深度以及影响来说,恐怕欧洲很难再有另外一人能出这位批判现实主义大师之右了,可以这么说,现在世界影坛的那些现实主义大师,恐怕难有一人能逃出帕索里尼的阴影,能超脱他的批判思想的影响。准确的说,我在这里要谈的并不是《十日谈》这部电影,而是帕索里尼这位极富传奇性的意大利“后新现实主义时代”大师级导演。



《十日谈》,如果大家中学时学过的历史知识还没完全原样奉献给老师们的话,那么刚看题目你们就能够知道,这是一部改编自中世纪著名作家薄迦丘的同名名著的电影,是帕索里尼“生命三部曲”系列的开山之作(另两部为《坎特伯雷故事集》和《一千零一夜》,这三部作品因为裸露镜头大多,所以也有称“色情三部曲”的)。原著中有一百个故事,帕索里尼从中精心逃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八个,其中有装成哑巴居心叵测地混进修道院的男人忽然开口说话,被修女当做是上帝赐给她们的男人批判神职人员伪善的讽刺喜剧;有女人爱上男人而女人的兄长因为两人社会阶层的不符最终杀害男人的爱情悲剧;有女人把自己丈夫骗进酒桶然后就在酒桶旁边和人通奸的道德批判之作;还有几个人同时发现宝藏处心积虑想独吞宝藏最后却落个同归于尽的下场对丑陋人性进行最深刻讽刺鞭鞑的轻喜剧....在影片里帕索里尼向我们展现了中世纪欧洲一幅巨大的世俗风情画,无论是服饰,语言,面貌,动作,还是风土人情习俗礼仪,这部看似粗糙的影片处处可见导演的匠心独具,而其对人性劣根性的揭露批判在影片中也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激烈深刻,这部片子可以说在其之前的世界影坛是毫无二例的,在其之后的几十年间也鲜有能与之比肩者。在影片的最后帕索里尼一反影片之前的写实主义风格,插入但丁《神曲》中游历地狱的那段故事,以夸张的超现实主义手法描写地狱的煎熬和疯狂,给人以视觉感官双层面的无比震撼,借以对这个时代日益衰败的人文精神和没落的世俗道德,同时也是对整个人类的前程命运,表达无比焦虑的担忧并敲出最为警迫的钟声。在片中帕索里尼采取了最为原始的拍摄手段,采用非职业演员,毫不约束的放任演员的自我表演,进行室外拍摄实地取景,对电影配音不加修饰采用原声,更谈不上配乐;最为打破禁忌的是片中对情色描写丝毫不加掩饰,采取赤裸裸的白描手法,片中甚至出现对男性生殖器官的特写镜头。这些风格在其之后的系列影片中可谓是愈演愈烈,最后在临终大作《萨罗》一片达到了颠峰极致,向人类生理道德的最低线发起猛烈进攻。



在我们探讨理解某一个导演的思想和追求之时,往往不外乎有两种情况及手段。一种是由外及里,即先来研究琢磨这个导演的作品,再从作品本身归纳出结论,从而印证导演本身的思想,这在当代影坛有很多实例,前苏联导演塔可夫斯基就一直认为与观众交流的应该是他的电影,观众应该从作品去了解导演本身,在他的电影专著《雕刻时光》里他就曾说到:“电影导演与观众接触的方式乃是电影所特有的....我已经说过,个人的偏见必须隐藏起来:展现个人的偏见也许可能给一部电影带来立即的议论话题,但其意义亦将局于那种短暂的效用。”而第二种就是由里及外,你得先了解导演本身的思想和信仰,知道他的成长背景,你才能更好地去理解导演的作品,毫无疑问帕索里尼就是这其中最典型者。在他的电影里,观众很明显就能感觉导演本身的立场和情绪,知道他向往追求的是什么而憎恨的又是什么。对于无比信仰共产主义的帕索里尼来说,他的爱憎是很明显。虽然纵观帕索里尼一生,单纯的用“共产主义者”一词来形容恐怕是不尽然的,但毫无疑问的是,他始终是站在处于社会最低层遭受那些资产阶级无尽压迫的穷苦人们一边的,他自己也曾多次表达自己的立场和爱憎。虽然帕索里尼穷其一生的抨击对象就是处于社会中上层的小资产阶级以及中产阶级,但是很不幸的是,他自己就是出身于典型的小资产阶级家庭,关于这一点帕索里尼一直耿耿于怀深以为耻:“我同莫拉维亚和贝尔托鲁齐一样,是个小资产阶级分子,也就是说,是个狗屎蛋。”或许帕索里尼天生注定就是一个矛盾的混合体,这一点不仅体现在他的出身和他的信仰之间,也体现在其成名之后。他一生最为痛恨的,也是在自己电影竭力批判抨击的对象就是社会中产阶级,然而他所面对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尴尬局面:自己拍出来的电影,为他所同情的社会底层人们既没有条件观看,也不具备理解的能力,反而成为那些中产阶级的消费对象,为自己的敌人所津津乐道。影片《十日谈》拍出之后的卖座程度就很好的验证了这一点,那些小资阶级对他的电影可谓是趋之若骛,一时竟开时尚之先河,把讨论他的电影中那种狂乱恶俗引为时髦。这对帕索里尼来说,既是始料未及的,也是深以为耻的。在他身上所有的矛盾混合中,恐怕这才是他最根本也是他最为痛苦的。



帕索里尼不仅是一个导演,也是一个著名的诗人及小说家,在上文我已多次提到“矛盾混合体”一词,纵览帕索里尼一生,除此之外的确恐怕很难再找出另外一个比它更准确的词了,这一点在世界影坛是公认的,每当人们提及他,想到的第一个词每每就是“矛盾”。上文已说,他出身于意大利一个小资产阶级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个法西斯军官兼酒徒,而他的母亲却是一个反对墨索里尼的农妇。他自己多次强调自己马克思主义者的身份,年轻时就加入了意大利共产党,然而49年他却被意共以“同性恋”为理由将其开除,关于这点他从无怨言,始终以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为豪;自诩是革命左派,在60年代的学生运动中他却声明自己是站在警察的一面的,因为在他看来那些所谓的“运动革命”仅是社会小资阶层一种毫无目的的茫然冲动,而警察才是“穷苦人的儿子”。他几乎每一部电影都曾带来极大的争议,在早期电影中,他因《软奶酪》一片被控“渎神”坐了两个月的监禁,片子本身也只放映过一次就被永远禁映,但是很快两年后他在《马太福音》一片中又因把基督描述成一个无产阶级革命者,以无产阶级革命纪录片的形式来讲述圣经故事而获得天主教电影大奖,但片子却遭到了当时几乎所有“进步”左翼分子的强烈抗议。帕索里尼在其后曾把这部片子和《十日谈》类比:“这两部影片的风格和理念完全无分軒輊──只不過性取代了耶穌基督的位置。”



帕索里尼早期作品多以神话故事和古代传说为蓝本抨击着庸俗的社会风气,但在中后期他开始不满足这种以暗喻的方式进行对抗的手段,开始变为直接攻击他所憎恨的社会中产阶级,《十日谈》就是他这类作品的最早范例。在这些影片中,“性”的位置是非常明显和重要的,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对现代资本主义强加在人民身上的物化和异化统治的政治抗争手段。”“身体始终具有革命性,因为它代表了不能被编码的本质。”(在这一点上他和中国作家王小波十分类似)。在完成“生命三部曲”之后的1975年,帕索里尼拍摄了他作品里最为震撼的,在世界影坛也可谓是空前绝后的影片《索多玛120天》,影片改编自法国臭名昭著的情色作家萨德的同名原著,在片中他以最为暴力血腥的镜头将人性中最为黑暗阴影和讳言的一面暴露于普天之下的观众面前,将人们禁之若蝉的话题堂而皇之摆上了桌面,片中充满对扭曲变态事物的特写镜头,其中包括暴力,强奸,鸡奸,乱伦,群交甚至吃屎。毫无疑问,影片刚一出来既遭到全世界的抵制,在所有国家无一例外遭禁,但是奇怪的是,这样一部影片,却屡屡被人们提及而无法被记忆所遗忘,在那些电影研究者的书里,这部电影仿佛是一块横亘在大道之上的巨大石头,永远无法漠视绕过。这部电影也是导演的最终绝响,在这其后万圣节的前夜,帕索里尼的伤痕累累的尸体在罗马的郊外被人发现,消息传出,整个欧洲文艺界为之震动,他的朋友,学生,以及崇拜者们,其中包括萨特,贝尔托鲁奇和罗兰·巴特等人,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尊称他为“圣-皮埃尔·保罗”,而帕索里尼由此也成为电影史上第一个为之献身的人。



帕索里尼不仅是一个导演,同时也是一个颇具名气的诗人和小说家,早在50年代他就曾创作反映他早期在罗马贫民窟一所中学任职时低层人们生活的小说《生活的年轻人》《激动的生活》,并也涉足剧本,(贝尔托鲁奇的处女作《死神》就是出自其手),50年代末他又出版了诗集《葛兰西之烬》及小说《暴力人生》,使其位居最伟大的当代文学家之列。他因其电影,文学内容不良被起诉达三十余次,而比他晚辈的电影大师贝尔托鲁奇,费里尼,波罗格尼尼等人就曾深受过他的影响。

 6 ) 一场意大利古典式性的狂欢

在薄伽丘的《十日谈》中选出几个故事让后在拍摄成一部时长接近2小时的电影。整部电影宛如一幅浓烈的意大利油画,用狂热的色彩,无可置疑地表达着一个主题,让做爱来得更猛烈些吧。

似乎仅仅把书《十日谈》或者改编的电影仅仅理解成一场性的狂欢,确实是有些肤浅,但或者这就是整部影片的主题也未可度之。
两个朋友打赌,谁要是现死,谁就要从地狱来到人间告诉对方,地狱究竟是怎么样。其中一个由于沉迷于和女人的狂欢,一天甚至可以和女人来上九次,最后掏空了自己的身体,不幸殒命。死去的人遵守朋友的誓言回到朋友的房间,告诉朋友地狱究竟是怎么样的。在死去的人描绘出地狱的一番景象后,朋友念念不忘的是究竟沉迷于女色是不是犯罪,究竟到地狱会受到如何的惩罚。死去的人带着神秘的微笑告诉朋友,到了地狱,色戒根本不是罪恶。这个留在人间的朋友立刻顿悟,来不及穿好裤子,就一路小跑奔向那个掏空了自己伙伴的女人和她来了一场迟到的赤身肉搏。原来抛开孤寂,男女可以体会到那么多得快乐。
这是影片最后的故事,它成功地把这个关于人性铺陈开来的故事,显得有点难以收尾的电影来了个漂亮的结束,让人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导演帕索里尼把这样一个地狱之鬼和人间之人的对话放在了影片的结尾,用一种深沉的哲学思辨完成了整个活色生香的《十日谈》故事的解构。

影片前面收录的每一个故事都那么天马行空,匪夷所思。有垂涎着别人丰满老婆的教士,给那个愚昧的妇人说,他骑着的那头驴子,他可以变成美女,然后和那美女一番云雨后,又可以把美女变回成驴子。那个丰满的妇人意味深长的听着教士的胡言乱语,妇人的穷鬼老公听了有些眼红那神奇的驴子,妇人也是鬼迷心窍,居然也希望自己也可以变成驴子就可以去托东西挣钱。
教士看见那丰满的妇人,大口地吞咽着口水,居然一通忽悠,就当着妇人老公的面和妇人施行起法术了。“最困难地是把妇人变成驴子的时候,如何才能变出尾巴。”因为那尾巴就是那教士的私处。当那教士和妇人正在云雨时,那个笨蛋丈夫还在一脸痛苦地喊着,不要变尾巴,不要变尾巴。真可是难为这蠢笨无知的丈夫了。


有装成哑巴到修道院做园丁的男人,他的目的就是垂涎那些一个个在修道院静修的修女。在那里饱尝美色的男人终于受不了那些凶猛的修女,但他和那个最老最丑的修女长卿卿我我的时候,这个强壮的男人终于身体吃不消了,他说出了他在修道院的体会,一个女人需要10个男人来满足,而他一个男人怎么能消受这么多修女。

有如狼似虎的老修女,也就有春意荡漾的少女,在一轮轮偷情故事后,帕索里尼还是不忘把压箱底的大团圆的爱情故事搬出来了,妙龄的少女和怀春的少男相爱了,两人打算幽会。女孩叮嘱男孩,如果男孩能爬上女孩家高高的城墙,女孩就答应那男孩和他相会。男孩果然是艺高人胆大,顺着那陡峭的墙壁居然爬上了女孩的阳台。那女孩到阳台上睡觉的借口是告诉她的母亲,天气太热,她想在阳台上听夜莺唱歌,吹着凉爽的风睡觉。


后来,女孩的父母亲突然醒来,到阳台上看着女孩和男孩裸体相向,女孩还意犹未尽地抓着男孩的小鸟。这时候,被蒙在鼓里的父母才恍然大悟,女孩所说的想听夜莺歌唱,那夜莺其实就是男孩的小鸟。结局还是大团圆,男孩本来是当地的望族富家子弟,这父母原来还是中意这样的女婿,就顺水推舟成全了两人的因缘


有纯情无邪的爱情,有超越贫富的相思,有聪明出轨却滴水不漏的妻子,有戴绿帽却被蒙在鼓里的丈夫,有色心不死的教士,有春心荡漾的修女,似乎就是这些戏剧的元素已经够浓墨重彩地勾勒出意大利的风情了。至于影片的深意似乎也不是通过简单的情色笑料就可以琢磨的。
对于《十日谈》这样一部宏伟的巨作,帕索里尼已经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诠释和解读,似乎已经无比接近《十日谈》所想要表达人性解放的宏旨。

帕索里尼还有《索多玛120天》、《坎持伯雷故事集》、《天方夜谭》,光听这些名字也许就能让影迷肾上腺分泌旺盛吧,有机会真应该下下来观摩一番。在拍完这一系列的电影后,帕索里尼告别了拍摄让影迷心急火燎的电影类型,他的理由是“就算我想继续拍这种电影我也无能为力,因为现在我如此憎恶新一代意大利青年的身体和性器官。”原来是意大利的退化夜莺再也激发不了导演天马行空的想象和梦想。

 短评

后现实主义,非专业演员,淡化处理与情节无关的环境,反衬出的反讽意味。通俗演绎神话题材,绝非机械照搬的八个故事,生命三部曲。X级

3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太迷人了!看帕索里尼的电影总能让人惊叹他的冷静。这绝不是《十日谈》代入感极强的讲故事方式,他的方式是保持场景的尴尬,他用对话中不合时宜的音强、叙述中的冷场、故事中重要信息的省略来阻挠观众对角色的认同,维持这种尴尬。尴尬强化了间离效果,让故事更显得古怪和异常。这才是高妙的讽刺喜剧!

7分钟前
  • 艾弗砷
  • 力荐

仪式感极强的影片,还原出了脏乱差却十分真实可信的文艺复兴时的佛罗伦萨,博迦丘著本书的本意,大概是响应“文艺复兴”运动,反对天主教,追求人性解放,当然,作为一名优秀的改编者,这些元素在帕索里尼的影片中得以还原,又添加了他的电影永恒的主题:性。这确实不是圣洁的事情,却绝不肮脏

12分钟前
  • 墓岛GRAVELAND
  • 推荐

帕索里尼“生命三部曲”的首部,本片基本奠定了后来两部的拍法,由文学名著改编而来的剧本,通俗化手法的展现,非职业演员的选取,现场音效以及脏乱化置景,但在场地与服装选取上又下了极大的心思,这点差别反倒用一种现实主义的模式讽刺了宗教的虚伪,大量情色场面的直击近乎没有任何美感,却深深的展现人性内部的复杂,而偶然流露出的真情,使“蛆虫”的意味更加丰满,并非只局限于简单的嘲讽。虽然故事配比相差较大,但依旧是古典主义式的拍法,但没有衔接硬切的模式实在是令人难以忍受,三部的故事加起来实在有点多,令人眼花缭乱,纷扰十足。非职业演员的选取,也是问题有点多,啼笑皆非的演技令本片笑料十足,大多场景的演技一言难尽,不过反倒促成了本片的通俗化目的。虽然全片看起来限制级十足,但方向还是与改编书籍的目的相同——解放天性。

16分钟前
  • 马雅可夫斯基
  • 还行

没有书有趣。但是的确有种原生的力量在演员中体现。还是加一颗星吧

20分钟前
  • 中雪君
  • 推荐

【B-】原来是个喜剧,故事与故事之间没有任何转场处理一开始有些难以适应,从摄影到布景都“肮脏化”,我已经开始担心自己会看不下去索多玛了。。。

25分钟前
  • 掉线
  • 还行

帕索里尼的“生命三部曲”第一部。导演大胆选用业余演员,放任演员自由发挥,音效均为毫无修饰的现场原声,更没有配乐;但在化妆、服装、对白和布景上下足了功夫,力图还原中世纪意大利的情景;叙事极富讽刺和娱乐性,导演擅长的赤裸情色戏也引来不少争议。但故事较拖沓,缺少张力。(8.0/10)

27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依旧是寓言短篇故事集。生动活泼,耐人寻味。以通俗、亲切、幽默的形式讲述了人性解放的道理。呼吁人们摒弃宗教、道德、信仰束缚,大胆追求性与爱的自由、解放。喜剧元素让观众哈哈大笑,情色尺度很大,荤段子无数,看得很开心

29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虽然情节发展的逻辑不时会让我产生怀疑,但如此剧情编排还是让我略感新奇又颇觉有趣。故事之二:-一只公鸡可以满足十只母鸡,可十个男人也难以满足一个女人!我要满足九个女人!如果继续这样,我就离开这里。-你不是聋哑人么?-不,我是来干女人的。看我干了多少个!原来这是如此艰难!-神迹!-什么?-你是个神迹!… 神迹出现了,姐妹们!… 别担心,我们会安排妥当,让你留在修道院里,满足我们所有人,不至于逼得你自杀,更有甚者,你将成为圣人,神迹!上帝给了我们园丁说话的能力! -13811

30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帕索里尼"生命三部曲"第一部,通俗、有趣,反映市井,嘲讽宗教的虚伪。剧中人物经常露出天真无邪又略带愚蠢的笑容,是反映普通民众的单纯还是愚昧?

35分钟前
  • 乌咪
  • 还行

偷情时,千万别把神父的内裤当成头巾戴脑袋上……

37分钟前
  • 巴伐利亞酒神
  • 推荐

我们的《三言二拍》谁来拍呢?

40分钟前
  • 无心
  • 力荐

意大利人真是狡猾啊哈哈,果然是历史越久民风越狡诈~比三部曲里的《一千零一夜》好看多了~

43分钟前
  • ζωήιδ
  • 推荐

帕索里尼生命三部曲,新现实主义,毛胚房、非专业演员。那不勒斯、姐弟骗、盗墓贼、临终漂白忏悔、修道院聋哑园丁、卖水缸偷情、“快起来看你女儿是怎么捉住她的夜莺的”、把情人的头藏在香草花盆里、女人变母驴、偷情在地狱算不上罪名、教堂壁画师自语“在梦想更为甜蜜时,为什么要创作艺术作品呢?”

47分钟前
  • 水仙操
  • 推荐

到底年代太久了。。我是很吃不消看了。。

48分钟前
  • 死於林中
  • 较差

口腔卫生警示片

51分钟前
  • The 星星
  • 还行

帕索里尼借薄伽丘之名拍自己的情色喜剧,还是有好几个时刻,看得到帕在放飞自我、耽于男色。性支配着银幕里的那个世界,也支配着镜头和银幕本身。从文艺复兴人性解放中找到性笑谈这个钥匙孔,一插一转之间,“梦比创造更美好”。喜欢那几个“葡萄”的故事。

53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帕索里尼就喜欢屎尿屁,让吾辈这些小清新们情何以堪。

57分钟前
  • 小艺
  • 还行

第一部分巧妙,第二部分混乱。帕索里尼的电影总少不了藏污纳垢和丰臀肥乳,原生态而富有意喻,时不时再来把神经刀。这次他按照这样的模式拍出了一部寓言,这样的帕索里尼我是可以接受的。有时间要把他的“生命三部曲”全部啃完~

1小时前
  • Jiajiachan
  • 推荐

在被"索多玛"折磨到伤筋动骨的N年之后,再次看到帕索里尼是这部"十日谈",虽然薄伽丘的蓝本远不如萨德那么惊世骇俗,但PPP的取材视角还是一如既往的饱受争议.只是我可不可以斗胆表示,"我知道你在想什么",这所有极致的选择注定你成为人间的祭品.那么就读图好了,这些写在构图与画面上的颠倒乾坤和讳莫如深.

1小时前
  • 一朵花小猫!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