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捕手

HD中字

主演:科林·费尔斯,裘德·洛,妮可·基德曼,劳拉·琳妮,盖·皮尔斯,多米尼克·韦斯特,凡妮莎·柯比,克里·约翰逊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6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天才捕手 剧照 NO.1天才捕手 剧照 NO.2天才捕手 剧照 NO.3天才捕手 剧照 NO.4天才捕手 剧照 NO.5天才捕手 剧照 NO.6天才捕手 剧照 NO.13天才捕手 剧照 NO.14天才捕手 剧照 NO.15天才捕手 剧照 NO.16天才捕手 剧照 NO.17天才捕手 剧照 NO.18天才捕手 剧照 NO.19天才捕手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天才捕手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20年代末,默默无闻的文学青年托马斯(裘德·洛 Jude Law 饰)来到了世界文化的中心纽约,他的兜里揣着他撰写的自传体小说,这本小说被一位名叫麦克斯(科林·费斯 Colin Firth 饰)的编辑相中了,要知道,麦克斯可是曾经挖掘出菲兹杰拉德、海明威等大文豪的伯乐。  在对小说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动之后,文本最终顺利出版,被取名《天使,望故乡》,小说一经出版,瞬间就点燃了文学界的热情,托马斯也一跃成为了圈内炙手可热的新星。之后,托马斯开始和麦克斯合作打造下一部作品,在此过程中,两人越发亲密的关系让托马斯的女友艾琳(妮可·基德曼 Nicole Kidman 饰)心中亮起了警灯。战门面子游戏战争的代价 第一季二重身之镜魔重生 下部黑色孤儿第四季歧路兄弟除暴(粤语版)深井食堂水仙女惊魂记1989我的失忆男友设得兰谜案第二季谎报偶像魂断云香阁兽猎荒原投资者Z鹰爪门误入青春刺蒋宝帖传奇绿光1986网红2021疯狂忘年交偷得将军半日闲今夜,就算这份爱恋从世界上消失与爱何干秘恋惊魂来日方长(2020)开心乐园(国语版)整垮前男友黑海夺金廉政风云(粤语版)十年一觉扬州梦黄沙武士国语屠宰场准则泳池娇娃讨厌的女人2016狼嚎:重生铁掌旋风腿假面骑士卌骑格洛丽亚关中刀客之愤操子征服2021华丽的诱惑

 长篇影评

 1 ) 天才 + 天才 = 绝世名作

两个男人的友谊+腐国导演,这样的搭配让人第一反应:这会是部基情四射的作品。然而导演用实际行动告诉观众,这真的只是一部单纯讲友谊的影片。


 
这是一部以天才作家沃尔夫和他的编辑帕金斯为主角的传记电影,或许是首次执导的原因,整部电影四平八稳规规矩矩,几乎没有高潮起伏,很多观众可能觉得剧情不够跌宕起伏无法吸引人,看的人昏昏欲睡。但是两位主演精湛的演技,将历史上的那位名作家和他的编辑之间的深厚友谊展现的栩栩如生,并不是非要有跌宕起伏的剧情才算优秀电影。

作家与编辑的友谊起源于帕金斯对《天使,望故乡》的肯定,友谊的加深在于对《时间与河流》的修改过程。
这期间,两人同吃同住长达9个多月,在不断的讨论、争吵与认同中,两人之间的友谊越来越深厚。甚至他们最亲密的爱人都开始怀疑,两人的关系是否已经超越了友谊。
 



然而,《时间与河流》出版后,沃尔夫名声大噪,突来的名利使得他自傲起来,并与他的编辑分道扬镳。很快,沃尔夫在旅游途中得病去世,在他留给帕金斯的信中写到“无论发生了什么,我们的友谊从未破灭”。

 
沃尔夫和帕金斯的友谊让我们感动而羡慕,电影的英文名仅有genius一个词,并没有像中译名加上了“捕手”二字,显然导演认为天才并不单单指的是作家,那位编辑帕金斯同样是一位天才。一部成功的作品,大众所看到的是明面上的作者,但是在作者身后的编辑却往往不被人们所熟知。


由此片,小事不由想到了国内的影视圈。一部成功的影视作品,观众们看到的是台前光鲜亮丽的明星。当作品成功时,人们夸赞的也大多数是明星,而导演、编剧、统筹等往往不为人所熟知。

于是明星的话语权越来越大,迟迟不进组、不背台词、滥用替身、随意加戏……而最惨的可能是编剧,由于各种小说的出现,使得剧组们仿佛不再需要编剧的存在。不论是导演还是演员,只要够大牌,就可以随意的加戏删戏改戏,至于剧情和逻辑完全不去考虑。“剧本是一剧之本”这句话仿佛成了传说。而质量不过关的成品出来后观众往往只会骂编剧脑残,编剧弱智。于是编剧的地位越来越低,越来越不受重视,薪酬也越来越难讨,甚至有编剧长期无法拿到片酬,恶性循环之下,国内的影视剧质量越来越差。

在当前的明星几乎完全占据主导地位的现状下,高质量的好作品几乎是凤毛麟角。或许,只有在导演、演员、明星的话语权相当的情况下,才能出现被观众交口称赞的好作品。

 2 ) 诗意·失意人生

说实话, 对《天才捕手》这样的片子能够引进还是有些意外的,因为它实在不太有卖相——前两年我非常喜欢的传记片《极速风流》国内票房也不好。以国内院线电影风格、类型之贫乏,实在需要更多这样的影片才好。

作为一个中文系出身的人,我对影片充满好奇与期待。虽然对美国当代文学很感兴趣,但不幸一直没有读过托马斯·沃尔夫和他的名作《天使,望故乡》。影片一下拉近了我和这位文学天才的距离,让我脑海中建立起一个活生生地作家形象(尽管电影未必全是真实的),这是阅读不容易做到的。读了那么多年村上春树,我都想象不出此君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会是什么样子呢。电影的好处就在于此。

影片的演员阵容非常强大,也很有趣:两位男主角科林·费尔斯和裘德·洛都是英伦戏骨,女主角妮可尔·基德曼和男配角盖伊·皮尔斯来自澳大利亚,只有劳拉·琳妮是地道的美国人。由此,这部描绘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文学巨匠及图书编辑的电影,却带上了一种莫名的英国味道,甚至影片中的纽约在低色调低饱和的复古镜头风格下都恍如伦敦。整部影片都在微昏的出版社办公室、充满蒸汽的火车站以及编辑麦克斯·珀金斯传统的美式家庭中展开:第一个镜头开始,就是二十年代纽约的街道,天上下着雨,地下无数人在雨中簇拥着来来往往。而在这些人当中,站着一位未来的天才:当代美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托马斯·沃尔夫。

托马斯·沃尔夫绝对是位天才,在二三十年代经济萧条的时代,他却写出了充满激情和迷茫,极具个性的文字。连写出《喧哗与骚动》的威廉·福克纳对其都敬佩有加。类似描写科学、艺术天才的传记电影,我们会联想到《美丽心灵》或《莫扎特传》。但细加琢磨就会发现,这些电影都无法回答一个观众可能非常感兴趣的问题:天才是如何成为天才的?电影只能帮助我们理解,天才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他们的生活、梦想、恐惧、欲望又是什么。《天才捕手》的视角倒是稍有不同,它描述的是,天才是如何被发现并被打磨发光的。

影片通过编辑麦克斯·珀金斯与沃尔夫之间的友情来贯穿整个故事,这个角度的有趣之处在于,某种程度上,这两个人都徘徊在失意与诗意两种生活状态之间!科林·费尔斯饰演的珀金斯平常是个无趣的男人,他虽然爱他的妻子和五个可爱的女儿,但她们却不是他的生活重心。他不参加家庭远行出游,也不支持妻子的戏剧事业,还一心想要一个儿子……他的生命其实已经奉献给了菲茨杰拉德、海明威以及沃尔夫这样一些后世赫赫有名的作家,特别是他们构造的文学世界。这是一个无力创造世界,却能帮助你完善一个世界的伯乐。他的梦想和欲望——流芳后世(他对儿子的强烈期盼就是这种梦想的隐喻),以及他对自己职责、位置毫不逾矩的瑾守(听到沃尔夫前言中把新书献给自己时的淡然)构成了极有魅力的人格。科林·费尔斯的表演举重若轻,尺寸拿捏已入化境,真是淡而有味。

另一方面,沃尔夫则被影片塑造成了一个完全沉浸在自己世界中的性情中人,他可以对抛家弃子追随多年的情人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可以对深陷痛苦中的同道菲茨杰拉德大加苛责毫无同期,他可以以每天几千字的速度疯狂写作,也可以在珀金斯说服他之后忍痛老老实实狂删心血之作……失意生活似乎正是他诗意的来源,因为支持他的是对文字的野心和传世的渴望,现实世界反倒成了一时的幻象。有段戏很有意思:当沃尔夫已经成名之后,他回到纽约,看着街上等待接济的人们,不由质疑自己写的书有何意义,对这些根本不会看他书的人是否毫无价值?这是一种太年轻,太简单,又有点单纯幼稚的想法。而这也恰恰就是沃尔夫这类作家的价值所在:尽管他们或狂妄或清高,内心里他们首先是一个人,然后才是文学天才。

茨威格曾经说过,那些伟大的人物之所以伟大,都是因为“到不朽的事业中寻求庇护”。我很不喜欢有人把珀金斯与沃尔夫的友情描述成一种基情,在我看来,他们两人远不止惺惺相惜这样简单。两个人在失意与诗意的生活中相互拯救,在伟大的文字中共同寻求不朽。这也是在结尾,当沃尔夫离开之后,珀金斯第一次脱下帽子的真正涵义:斯人已逝,再没有人能够拯救他并被他拯救。那些伟大的文字和曾经伟大的生活就此结束了。

我很喜欢这个故事题材,但影片确实与《莫扎特传》、《美丽心灵》这样的经典还有点距离。最大的问题在于,故事情节以沃尔夫小说修改为线索,缺乏真正深入两位主角心灵的时刻,多半流于表面——比如珀金斯曾发出疑问,不知自己的修改是否真的成就杰作,还是扼杀了初版稿件的独特光芒?一个本可以深入主角内心,展现其恐惧、自信、犹疑、自省的机会被轻松放过了。对沃尔夫的刻画也是如此。我们发现,描写这些文艺天才时,一定要把作品带入其生活,而不是把生活带入其作品——就是说,借助他的生活故事来展现作品及其特质,而不是把作品当做影片的素材。这点上,《莫扎特传》就非常高明!

沃尔夫、《天使,望故乡》、美国当代文学、二三十年代的纽约故事……这些离普通中国人的距离可能都过于遥远了。君不见国产的《黄金时代》票房都不理想吗?但陌生的题材,不够刺激的类型,恰恰该是我们去看电影的理由吧。影院不仅仅是一个娱乐场所,它更是体验生活、感受世界的窗口。伟大的人物到不朽的事业中寻求庇护,我们不正该到优秀的电影中去寻求庇护,寻求人生失意或诗意的体验?

 3 ) 关于合作关系的最情深的诠释

好的电影一定是多元的。截取著名传记作家、普利策奖得主A•司格特•伯格的著名传记《天才的编辑:麦克斯•珀金斯传》一段改编而成的电影《天才捕手》,我的朋友宁宁看到的是“我们做编辑的会为这件事失眠:我们真的有让书变得更好吗?还是只是改变了书的样貌”,我看的则是“我们埋入书堆,把一生献给文字”。原因简单,宁宁是出版人,而我,职业虽是报纸编辑,却愿意将业余时间全都奉献给码字,至今出版了三本书。
据说,这部在今年柏林电影节期间开始公映的电影,虽然网罗了科林•费斯、裘德•洛、妮可•基德曼等大腕明星组成了豪华阵容,却没有赢得如潮的好评。这样的结果,想必导演是有所预料的吧?出版业都已经式微的当下,还用一部电影去再现出版社编辑和作家之间如胶似膝又水火不容的关系,分明是在吟唱一曲行业挽歌。基调已经让人沮丧,再加上爱书人越来越少,《天才捕手》呼应者寡,正常之极。
可是,所有因为它是一部关于出版人和作家之间的恩怨故事而错过《天才捕手》的人,你们错过了最高级的窥探人物内心世界的窗口。
科林•费斯饰演的麦克斯•珀金斯,是出版史上不世出的杰出编辑,是他,在如过江之鲫的所谓作家中挖掘出了真正伟大的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事过境迁以后,我们说铂金斯在茫茫人海中定位到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这样伟大的作家,像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事实是,这位英国绅士要从成堆的书稿中慧眼识珠,他得是一个读心人,惟其如此,才能让天赋过人而桀骜不驯的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听命于他从而帮助他们将粗粝的初稿磨炼成文学作品中的钻石。知道电影《天才捕手》为什么选择的托马斯•沃尔夫吗?因为这位同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一样来自美国的梦比天大的男人,比海明威粗陋比菲茨杰拉德粗鄙,遇到英国绅士珀金斯,两个人之间的冲突更加尖锐,看过《天才捕手》的,一定不会忘记当珀金斯要删除沃尔夫原稿中他认为是多余的词、字、句乃至章节时,沃尔夫的反弹是多么不讲道理。这种反弹在他第一部作品《天使,望故乡》大获成功进入到第二部作品《时间和河流》的磨砺阶段,就更加让银幕外的我们觉得,铂金斯遇到的是无赖天才,“如果是海明威、菲茨杰拉德写的,你就不会说这不好那不对。因为是我写的,所以你要说这里要删哪里要改”(大致如此),天呐,看着科林•费斯饰演的麦克斯•珀金斯面对沃尔夫排山倒海式的咆哮,居然当它是拂面的春风,直到复归理性的伍尔夫能够正确地理解他追随他的思路修改自己的作品。一个是负责出版书籍的编辑,职责是出版书出版好书出版能赚到钱的好书,一个是作家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被出版社看中能被出版,珀金斯与伍尔夫的关系孰重孰轻清晰得一目了然,在出版界权重一时的珀金斯何以任由尚没有得到认可的作家伍尔夫在自己面前如此放肆?因为能读心的珀金斯读到了伍尔夫作为作家的天赋,为了让这位作家能够修得正果惠及天下文学爱好者,珀金斯宁愿委屈自己,引导伍尔夫和平处理与艾琳的关系,邀请伍尔夫去家里与自己亲人共度美好时光,放弃与家人一起外出度假的机会来陪伴伍尔夫修改书稿,随沃尔夫一起去酒吧听自己并不喜欢的爵士……在与伍尔夫的关系上,珀金斯哪里还只是伍尔夫作品的责任编辑?简直就是引领沃尔夫向前走的精神伴侣,于是,我听到电影中铂金斯在伍尔夫突发疾病英年早逝后如此界定他与伍尔夫之间的关系:一起笑一起哭一起狂欢一起泣血……(大致如此)
哪怕去掉编辑和作家的职业外饰,珀金斯和伍尔夫之间相扶相携的关系,难道不让人感叹这种君子之交渐渐已成往事?这种相知难道不应该用一部电影记录下来让我们惦记?瞧,社交媒体上凡是点赞《天才捕手》的,都动容于珀金斯与沃尔夫之间只比亲人少一个名分的关系。尽管宁宁和我表达的对《天才捕手》喜欢的角度不同,但我相信,我们都是被影片中那种渐成绝响的合作关系打动了。

 4 ) 两位实力派,飚演技太过瘾!

《天才捕手》讲述王牌出版人麦克斯·珀金斯与天才作家托马斯·沃尔夫之间的友谊故事。电影的主演科林·费尔斯和裘德·洛,也是从鲜肉之路上突破崛起的演技之星,但他们对各自角色的诠释,让这部平实的作品依然能取悦于观众。除了自身条件契合人物、导演处理得当外,两人也的确在肢体、声音和表情上,完美贡献了各自的表演实力。
电影开始,科林·费尔斯就用一系列微表情技巧性地展示出人物性格。科林扮演的珀金斯一脸认真地修改书稿,同事将一沓厚厚的投稿摔在他桌子上,此时表情平静的科林缓缓抬起头,眼神中透露出见惯不怪的心理,当听到投稿“特别到没人愿意出版”,他歪了一下头狠狠抽口烟,随之投入到原来的工作中,不过马上下意识地用手捻了一下投稿,珀金斯工作认真但品味独特的形象跃然眼前。当珀金斯带着投稿登上回家的火车,刚读了开头部分就深深被吸引,文字中浸润的迷惘也勾起了他的哀思。此时的科林表情凝重地怔了一下,目光短暂投向窗外又转向眼前的文字,从此手不释卷。

其实,珀金斯非常大男子主义,觉得妻子抛头露面当演员非常不爽,对于小女儿们爱意满满,却常因为工作疏于照顾,至于慢慢长大成人的大女儿们,他又时时显露出“儿大不由娘”的紧张和无奈。科林·费尔斯这一段从肢体、语言到表情的转变,非常传神地演绎出了人物的家庭关系。到这里,我们可以说也许找不到第二个适合的演员,从外形到姿态都能演绎出珀金斯的风范,以及他谦逊儒雅外表下的坚强和固执。与此同时,与科林·费尔斯搭戏的裘德·洛也有如神助一般,开启了“火花四射”的飙戏征途。


“前面几个星期和你一起探讨书的过程,是我整个寒碜的人生所经历的最愉快的时光了。”就在获邀前往珀金斯家做客的路上,沃尔夫直率地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沃尔夫无所顾忌地表达创作理念,他认为自己是写作路上的怪物,难以被人理解又踟蹰前行,并用书中的语句聊以遣怀,珀金斯则一脸祥和与欣赏,随口就接着念出下文,两个人眼神相对、会心一笑,这也是他们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相知。沃尔夫与珀金斯的知己之情,就在裘德·洛与科林·费尔斯的平静演绎中悠然迸发。

当两人经过针锋相对、矛盾重重的书稿编辑,成功出版第二部作品《时间与河流》后,沃尔夫带着珀金斯破门而入他第一次租住的房间,一起重温当年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的感觉。他们站在楼顶互依互拥,边欣赏着落日余晖,边回想着细琐往事的时候,那种天才与天才间的惺惺相惜,过渡到“父子之情”的感觉尤其令人动容。此时的裘德·洛与科林·费尔斯,也奉上了奥斯卡影帝级别的演技,让观众对电影角色产生由衷的信服。

 5 ) 天使,望故乡

豆瓣评分并不高,我想应该是卡司阵容维持了它的口碑,但给出差评的,我想多半是因为看不懂。好片总会让人纠结,人们喜欢流行大片,多半因为大片会带来一种激情,立即产生,随即消失,就像生活中的调味剂,给平淡带来一丝趣味;而文艺片大多是写实的,总可以将生活和思考血淋淋的呈现在你面前,你说无聊看不懂,主要是不愿去想去面对,因为生活总是残酷的。

关于生活。托马斯是天才,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dreamer”。他愿意活在梦里,因为现实是残酷的,有人坐在大理石的餐厅里喝香槟,也更有人为了免费的食物在寒风中等待;他举止粗鲁,有话直说,因为他渴望自由,渴望平等与理解。但当麦克斯告诉他:“生活就是看着他的眼睛,体会他的痛苦。”时,他沉默了。生活终究不是乌托邦。

关于故土。整部电影没有阐述托马斯的身世,也没有单方面的抒情,但贯穿全片的,始终是淡淡的乡愁。《天使,望故乡》,《时间与河流》,故乡,河流,河流从他门前缓缓流过,几经波折又流回到原来的地方。托马斯时常说到他的父亲,但那好像一个幻影,他想叶落归根,可惜他是浮萍。当年轻时的激情褪去,只剩孤老一人时,故土成了一种奢望,好像一辈子都为之而救赎,故土即天堂。不论是柴可夫斯基,还是贝尔纳弗孔都说过:“人的一辈子就是永远的乡愁。”

关于知己。简介总容易让人把这部电影想成同志片,可那是一种友情,是另一种《霸王别姬》,另一种《故园风雨后》。生活可以击碎一切,但知己的情感却是顽强的。有人把麦克斯和托马斯比作伯乐与千里马,但我更觉得像伯牙与子期。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过着不同的生活,有着不同的观念,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之间的默契,也许这是一种巧合,一种缘分,但你还是会被那句话打动:我想告诉你,无论发生什么,我对你的感觉都不会改变,都会像十一月的那天,当你来码头接我,我们爬上楼顶,一起感知生命的冷暖、荣耀以及它所散发出来的力量那样。生命苦短,知己难觅。若遇见一个愿为你绝弦的人,人生足矣。世间最美的不是爱与被爱,而是理解与被理解。

石块,叶片,一处尚未寻到的门,在石块叶片门中,在所有被遗忘的面孔后面,谁曾知悉他的兄弟?谁曾洞识过他的父亲的内心?谁不曾被遗忘在永远禁闭的囚牢中?谁不是生而疏离,至死孑然。

 6 ) 他和天使,望向故乡。

  
电影海报




这是一部关于一个美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能与海明威等齐名的作家和其出版商编辑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有三个重要人物,托马斯·沃尔夫,天才作家;图书编辑商,麦克斯·珀金斯,天才伯乐以及托马斯·沃尔夫的情人,贝恩斯坦。

首先我必须介绍这三个人的来历和背景,这样才能更容易理解这部电影。

一,
现实中的人物和人物关系,情感。

人物
1,托马斯·沃尔夫
托马斯,20世纪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与海明威等人齐名,也是后来垮掉的一代代表人杰克凯鲁亚克的偶像。托马斯生于1900,死于1938,在他这短暂的38年间,创作的作品不多但字数却相当惊人。他擅长撰写大长片小说,创作能力相当旺盛,一天能写上万字,文思不断,交稿要不成捆的交,要不一箱子一箱子的交,问题是他犹如长江之水,一泻千里,只能放却不能收。这也是当时出版商头疼的问题,因为没有谁愿意花时间来拜读他动则上几十万的文字,小出版商望而却步,大出版商又没有这么多时间。这样的创作能力定是有部分原因来源于他的性格,在生活里,他充满激情和诗意,说话大声毫无拘束,但这些都掩盖不了他的天才之处。托马斯的第一本书《天使,望故乡》出版以后,好评如潮,书评作家在《纽约时报书评》(此为书评刊物中的重镇,一经品题,就身价十倍。)说道,在托马斯的笔下,一些微不足道的事件,一些日常琐碎,就都成为诗,成为人生的最深刻的涵义......他加重我们认清某些似曾相识的现象与真理......他以小城沉闷生活为题材,写得如此生动,有力,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的确,托马斯的文学作品里面充满了太多的诗意描写,这也是他的作品动则成捆交稿的原因所在。他的描写充满了想象和情感氛围的渲染,他把年轻的女子的腮红比作被太阳亲吻,蓝色眼睛超越了蓝色,像大海。

“He saw a woman .......but now sun kissed as a blush......those were her arms ,but it was her eyes that stopped his breath and made his heart leap up. Blue they were.......he saw her eyes were a blue beyond blue, like the ocean , blue beyond blue."
"他看见一个女人......太阳亲吻她赐予腮红......那些是她的手臂,但是是她的双眼阻止了他的呼吸,使他的心跳动起来。蓝色是她的眼睛......他看见她的眼睛是蓝色,超越蓝色的蓝色,像大海,超越蓝色的蓝色”

也正是因为托马斯独特的诗意描写方式,既使他的作品独一无二也使他的作品过于冗长。


Thomas Wolfe 1937



2,麦克斯·珀金斯
麦克斯·珀金斯是当时少有的资深图书编辑,毕业于哈弗大学,主持却尔斯· 施奎布勒出版公司,这家出版商祖孙三代,为美国文学界出版了大量好书,包括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根据托马斯的描述,铂金斯出生于英格兰的家庭,他们相遇时,铂金斯已经年过四十,但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穿着讲究,举止文明。在性格上,铂金斯沉默寡言,像个智者,感情内敛而深厚,和托马斯的差异相当明显。但是他的文学功底却相当不一般,他常常告诉托马斯其作品某处得删掉五万字,但这删除并不影响文本整体内容和完整,反而使其更加紧凑历练,托马斯对铂金斯的建议也是言听计从,他是从心底佩服和敬仰这个图书编辑。(但是有趣的事是,托马斯创作力相当旺盛早已超出了铂金斯的预料,常常删五万字,他又能立马想出几万字来。而且托马斯在现实中真的像电影里面一样,站着写文章,依靠着冰箱。)

Maxwell Perkins



3,贝恩斯坦
托马斯在25岁那年,在反美的途中结识了这位已婚并有了自己的孩子的44岁的中年妇人,可谓一见钟情,一往情深,一发不可收拾。在此后几年,比他年长将近20岁的情人,对他的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贝恩斯坦是一位舞台设计专家,一位职业性妇女,但是为了托马斯,她几乎牺牲了她的家庭,孩子,事业和尊严,全部身心投入到了托马斯的身上。托马斯的第二本小说《时间与河流》里面写一青年与妇人在船上邂逅,写得柔情似水,就可以看出当时她俩的甜蜜爱情。

人物关系

1,托马斯和铂金斯
托马斯在一封感谢心中对铂金斯说:‘’一种知遇之感,几乎令他落泪‘’。还说‘’人生必需有若干依靠,方能依然而立,你就是我所依靠的磐石之一......过去的一年是伟大的一年,即使没有别的事,单单是认识了铂金斯,就够了不起了。‘’这些信件,足以看出铂金斯在托马斯心中的地位了。两人可说是往年之交,并又像父子一样。在第一本书出版获得巨大成功以后,托马斯却始终定不下心来,信笔疾书,一泻千里,比第一本更不讲究组织,长期处于一种癫狂的创作状态,有时也陷入写作的瓶颈期,担心能不能把他的创造力在有限的时间发挥出来。而这个时候都是铂金斯鼓励他,逼他,以托马斯没有的冷静和理智沉着陪在他的身边。大家都知道,天才的作家都把创作看做生命的第一位,这个时候铂金斯和托马斯的感情也急速加温,他们形影不离,甚至互相都把各自的家庭抛在脑后。终于在煎熬过后,托马斯的第二本书《时间与河流》出版,托马斯在信中说道:现在我无法把你和我的书分开......你日以继夜在我原稿赏花功夫的情形......你所做的,是我不相信一个人能为另一个人做得到的事,但是你做到了。你为我制造了自由和希望。托马斯做了一篇长序想放在第二本书的开头,但铂金斯谦虚婉言拒绝,之后托马斯出席演讲的时候,用了这篇序作为讲稿。后来有人把这篇讲稿作为一本小书发行,再之后就成为了托马斯和铂金斯分道扬镳的矛盾出口。有评论家说托马斯必须借助铂金斯的能力对小说进行的编辑来完成其小说艺术形式的表现能力,甚至有人说小说家应该做的托马斯都不能独立完成,而都是借由书商的帮助之类云云。这深深地伤害到了托马斯的自尊心,误会,沉默诸类终于成为了被点燃的导火索,两人分道扬镳。然而托马斯陷入困境的时候,还是铂金斯的‘’不放弃‘’最终拯救了托马斯:我没有放弃,并不是我不想放弃,乃是此人不让我放弃。之后托马斯也不负众望地写出了类似《天使,望故乡》的成功之作。托马斯在死前的一年其实已经和铂金斯言归于好了,他知道他的病是无力回天,于是写下了一封短信留与铂金斯,而铂金斯也是托马斯全部遗产和文学事务的全全执行人。




2.托马斯,铂金斯和贝恩斯坦
托马斯和铂金斯的关系与情感不再赘述,但是他们之间还有一个44岁的妇人,托马斯的情人贝恩斯坦。前面也说了,贝恩斯坦遇到托马斯的时候,其实已有家庭和事业,用贝恩斯坦的话来说,她是放弃了所有甚至尊严来爱着托马斯。然后在托马斯创作和小说修改期间,他大部分时间都和铂金斯在一起,他们一起俯视曼哈顿,一起喝酒,在中央公园散步,一起进行创作。这段时间的贝恩斯坦深深地感受到了自己被冷落,所谓女人,太少的能够不爱,于是贝恩斯坦开始怀恨铂金斯甚至认为是他夺走饿她心爱的男人,她多次威胁铂金斯以死相逼,然而托马斯,一个天才的创作者,当然是把创作看做第一位,这深深伤害了贝恩斯坦,在后来的日子,他们也常常吵架,甚至贝恩斯坦向法庭提起诉讼,表示托马斯里面的作品涉及到她的个人隐私(作家的创作大多是本自传色彩的),但是有趣的是,关于贝恩斯坦的作品其实并没有发表在他的短篇小说集里面,读者也只是猜测如此重要的情人,定是写了却未发表而已。





二,电影《天才捕手》

人物传记类的电影太多,尤其是这种导师与徒弟,远一点的《心灵捕手》,近一点的《飞鹰艾迪》,都是不错的作品。然而像这部《天才捕手》是文学家的传记,这就出现了难点,观众是否认识这个文学大家,并且观众是否承认他是文学大家或者通过此部电影,是否在故事发展过程中能被其文学作品感动,这是一个非常重要又非常困难的地方。若是作品的引用在寥寥几句话的时候能够使观众达到一种共鸣,那么后面情节的设置当然就能容易激发观众的共鸣情感。

  电影开始是托马斯(Jude Law饰)站在雨中等待,脚掌有节奏的敲着地面。镜头和铂金斯(Colin Firth饰)批改文学作品进行交叉剪辑,直接告诉观众这两个人有一定的隐含关系。这两位演员都不用说,都曾经出演过文艺电影,当然Colin Firth的表演具有很强的代入感。好了,于是故事开始了,铂金斯在火车上,在回家的路上都在读者托马斯寄来的文本,使其欲罢不能。现实情况的确也是这样,他将文本给他的鼎力助手阅读,大家都是欲罢不能,读了还想读。在车上,Jude Law慢慢地念读出托马斯《天使,望故乡》诗意却又充满哲理的开头。

                       “......一块石头,一片树叶,一扇找不到的门;话说一块石头,一片树叶,一扇门。再 说所有的被遗忘的面孔。
                       ......
                       我们之中有谁真正知道她的兄弟?有谁探索过他父亲的内心?有谁不是一辈子被关闭在监狱里?有谁不永远是个异乡人,永远孤独?
......”




如果你不能被这个开头吸引并且不认为会是一部伟大的作品,没关系,那就主观地承认它的伟大吧,因为这部电影的故事一定基于一个伟大的作家和一个伟大的图书商。当你主观地接受了他作品的伟大,接受了铂金斯作为图书商的天才与伟大,那么之后故事的感情或者逻辑,你才能真正的接受,这部电影也就才能通过其所表达的意义或者情感将你代入其中。

接下来,两个主角的故事继续,正如现实一样,托马斯的张狂和创作热情被Jude Law表现得无微不至,而铂金斯的沉默与理智,对感情的不善于表达,也被Colin Firth本身的绅士气质和演技展现得完美无缺。

《天才捕手》这部电影感觉可以理出想要表达的三条线索。
1,我们把他看做是托马斯个人的传记电影,那么对托马斯这个人物塑造所需的戏份又显得不太够。托马斯从一个无名小卒到知名大作家,在他身上也有性格上的体现再到变化,那么这样的角度下来的电影才能说是托马斯个人传记电影,而至于其他的人,他们再重要,也只能是一个辅助,用来凸显托马斯。

2,看标题,《天才捕手》,英文是《Genius》,这个天才当然是落在了编辑铂金斯身上,同样这样看来,托马斯的戏份有显得不足了,其实也不是不足,而是显得主次不太分明。那么这样,托马斯的戏份只能为铂金斯的天才做成铺垫,电影的主题和情感就能很好的体现了。

3,我认为也应该这样看,电影讲述的是托马斯和铂金斯之间的感情故事,是他们的友谊和精神上的共鸣,是他们此生奋斗的目标:写出伟大的作品以及挖掘出版出最伟大的作品。

就像所有的师徒电影一样,在这漫长的人际关系中,徒弟得到了改变,导师也是通过这个关系,他的生活和性格都得到了改变或者看到了某样他一直忽视的东西或者是像新大陆一样,在某个层面有了新发现。这部电影的导演和编剧也是这样设定的,但是却总让观众觉得什么不够,其实是情绪的积淀不够,当情绪积淀不足的时候,故事来到结尾,一个事件或者物件带来的冲击自然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标准。《心灵捕手》里面,威尔就像托马斯一样,天赋秉异却自大狂妄,而心理学教授尚恩第一次见到他是甚至把他赶出他的办公室,就是这样的一些冲突和铺垫,才能缓慢地进行之后两个人关系的弥补,最后才走向故事的结局。观众拍手叫好,毕竟一个坏孩子终于走上了正轨,这样的正能量结局没有人不愿意看到。再说《飞鹰艾迪》里面的艾迪,和导师的性格迥异,从一个锲而不舍的求学和一个锲而不舍地推辞终于两个人站在一条线上,中间关系的叙述增加了一些有趣的情节,自然而然地把观众的情绪和逻辑带到了导演和编剧要到的结局上。但是《飞鹰艾迪》这样的电影,只要叙述不拖拉,情节生动有趣,搞点卖萌卖帅的小插曲,轻松诙谐,最后释放的正能量随着一个俯拍‘’飞鹰‘’降落的镜头,自然灌输到了所有观众的泪腺里面。《天才捕手》不一样,他是文学类的,这种东西本来就来得缓慢,还好导演和编剧都抓到了这点。但是在人物故事塑造上,就欠缺了一点点。

铂金斯当然是情感内敛的人,他和家人的关系并不是不好,只是在这个女儿众多老婆又有自己爱好的家庭里面,总是嫌作为一家之主的铂金斯在感情上付出的不够。而托马斯则刚好是激情澎湃,语出惊人,毫不掩饰。两个人刚开始性格上的格格不入,在一次酒吧里面听爵士乐的经历就悄悄地化开了。铂金斯慢慢地用脚掌跟着托马斯在桌子下面打起了节拍,就像电影开头托马斯站在雨中,打着节拍抽着烟。如果这场戏再长一点,再加一点简单的情节,混着他们性格不同的小矛盾时的尴尬,那么观众也就自然而然地把情绪酝酿好了,也随着节拍用脚打起了节奏。第二场关于两个人性格的转变来自于Nicole Kidman饰演的托马斯的情人贝恩斯坦。贝恩斯坦早就受不了托马斯长时间不回家,不关心她的工作,情感的行为了。她把责任都推到了铂金斯身上,认为是他抢走了她的爱人。所以,女人啊,总是这样,不能够理解一个天才创作者所需要和看重的孤独以及共鸣。创作者构建着他们自己的绝对孤独,然而一旦这个孤独被成功所带来的影响打破以后,创作者就无法回到那个最佳状态进行创作。所谓艰苦岁月造就最好的艺术作品。贝恩斯坦像大部分女人永远也不会懂得这个道理,她所在乎的爱情,在一方面期盼她的爱人成功,一方面又期望他能不断地创作的同时,早就被摧毁了。于是她到铂金斯的办公室进行威胁,用枪威胁或者用自杀来威胁,然后托马斯只是把她抱走,两句甜言蜜语以后就又回到铂金斯的办公室。爱情在托马斯这类创作者的眼中不是什么七情六欲,只是一个感性生活的出口,可以升华到英雄梦想,却又不能替代他创作的终极梦想。铂金斯终于意识到了什么,在家门口等着和妻子度假回来的女儿们的车,然后当着女儿的面,亲吻了妻子。一块冰,导演在这让它化掉了,终于。

再之后就像现实生活里面的情节一样,铂金斯和托马斯分到杨彪。电影里面对于他们分开的原因虽然是轻轻带过,但是却很有力,就像托马斯说,托尔斯泰的作品之所以叫《战争与和平》是因为编辑没有充当作家的角色,不然改多了就只能叫《战争》而没有和平。其实现实里面,铂金斯对于删减托马斯的作品也是在保留原著的情况下进行的,甚至有时候他主动不删一些地方因为这段写得很动人很托马斯。电影再之后,托马斯到西部旅游,在海边终于明白了什么,却也为时已晚,倒在了医院。铂金斯拿着托马斯的最后的信,也终于类目。Colin Firth的眼泪一滴滴地就落下了。





托马斯给铂金斯最后信:

亲爱的麦克斯:
       
           我是违抗医生的命令,偷偷写这封信的。我有一种“预感”———我很想写下来告诉你。
           我作了一次长途旅行,到了一个古怪的国度。我和死神的黑影靠得很近很近,我不觉得十分怕他,但是人之终不免一死的意念还是萦绕着我。我过去非常想活下去,现在也还想活下去,因此我想你想了不止千遍万遍。我那么想再见到你们大家。同时想到有那么多我该做的,而没有做的事,就有一种无可挽救的焦虑与遗憾。
           我知道我只不过是沧海一粟,我感觉到展开在我眼前的象是一座我以前所未体悟到德生命之窗。如果我能过这一关,我希望能成为比以前更好一点的人;我无法加以解释的怪想法——我知道我现在已经比较深刻了一点,聪明了一点。如果我能站起来从这地方走出去,过几个月就回来;不过只要我站得起来,我是要回来的。
          不管发生什么事——我有这一‘’预感‘’,要写信给你,不管已发生什么事,或者要发生什么事,我总会想到你,想到三年前的国庆日,你到码头来接我,然后我们在河边的小馆小饮,然后到一座高楼的屋顶,往下看,这座城市的奇妙,光彩与生命力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你的 汤姆
                                                                                                  一九三八年八月十二号





我把托马斯的小说《天使,望故乡》的结尾放到最后,也希望感兴趣的人能够去阅读托马斯的作品。真的很棒。

              但是,他现在最后一次站在他父亲走廊上的天使旁边,眼前的广场好似已经很远很远地消逝了。也许,我应该说,他像一个人站在山上俯瞰底下他刚才离开的小镇。可是他不说:”这个小镇就近在咫尺“,他只放眼遥望远处高耸云霄的群山。







历史事件参考《天使,望故乡》,三联书店出版。

 短评

科林·费尔斯的脸上明明没有太多波澜,却把最细微的情绪都表达出来了。真是高手。想起讲诗人兰波的《心之全蚀》,都是关于虐人的爱,以及被囚禁于俗世的天才。

7分钟前
  • 赫恩曼尼
  • 力荐

看到结尾colin叔的泪水真的我也哭了

11分钟前
  • eita
  • 力荐

为什么要扯上基情呢?这种同性之间的惺惺相惜,伯乐千里马的父子感觉多棒!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12分钟前
  • 是菜菜啊
  • 推荐

好看,尼克尔基德曼是我非常喜欢的女演员。

13分钟前
  • 斑斑点点
  • 推荐

电影真不适合呈现这种文学编辑和作家之间的对话,两个人在酒吧里讨论删改稿子的过程真实做作又无聊。明明不具备表演性的东西,非搞得特别戏剧化,所以只能靠夸张的语气和动作。

16分钟前
  • frozenmoon
  • 还行

大家都在說演員,那我就說兩句導演,給寫長影評的人一點信息。此人是個巨牛的戲劇導演,也許可以解釋片中的戲劇性。他也是基佬,解釋了倆男主的「友誼」⋯⋯這是他的電影處女作。

18分钟前
  • 陈凭轩
  • 还行

感觉没有创作或者编辑经历的观众很难会产生共鸣。

22分钟前
  • 水木丁
  • 推荐

好想成为他们那样的人呐。喜欢旧时代,畅销书是文学,一个月可以卖一万本。答应自己一天写500字做得到么?裘花演技真的太浮夸了。《Swing Gently》是爸爸很喜欢的歌,一听到我就哭成狗了。一边看片尾一边用胳膊抹眼泪,还好穿的是长袖。@太古UA

23分钟前
  • FloatingBoat
  • 推荐

影院就三个人,可偏偏我旁边坐着一个,字幕一上灯一开,坐前面那个人就打着哈欠出去了,我旁边那人本来是想等字幕结束的吧,但一旁的我哭得只好背对着他,太尴尬了,他也逃走了…几个主演都牛逼至极,就不多赞了…至于片子就更不多提了,看结尾就知道,一切都恰到好处,但就是喜欢啊……(我正躲在厕所

25分钟前
  • 没有
  • 力荐

关于美国作家托马斯•沃尔夫从成名到英年早逝的传记处女作,作品得益于风格相异的两名男主角的工作与私人关系,但科林•费尔斯精准而内敛的表演方式比裘德•洛令人疲倦的过度外放的演绎更让人印象深刻。但在叙事和美学上都过于传统的该片内容则因对文学天才的刻板诠释以及对配角的扁平刻画而乏善

27分钟前
  • 小易甫
  • 还行

所以这片是讲科林·费斯与妮可·基德曼争风吃醋争夺裘·德洛却因科林费斯心念老情人盖·皮尔斯而使裘德洛心生哀怨离家出走,结果反而在盖·皮尔斯的劝说下裘·德洛回心转意不料无福消受美人恩英年早逝而使科林·费斯悲痛欲绝脱下了全片一直未摘的帽子终于让人一睹盛世美颜全貌的故事?

29分钟前
  • 洛风城
  • 还行

这片子是不是跑偏了?到底是写Perkins呢还是Wolfe呢还是他们俩的情谊呢?不过我还挺喜欢,虽说故事立意不明,但镜头语言还是非常出色。演员太好了科林叔那几滴眼泪真是往人心坎儿上面砸,本来是个稳重内敛的角色,但是动情之处也会跺脚起舞砸玻璃,为了这种科林叔最擅长且我最深爱的闷骚极品角色给五星

30分钟前
  • 巨米雨
  • 力荐

打四星自知不客观,只因片头时光与河流般的音乐里传来《天使望故乡》经典开场,忆起沃尔夫生平苦痛、英年早逝,两周前读完《天才的编辑》时的眼泪又全数归来。其实剧情重点不对,珀金斯当了37年编辑,海明威、菲茨杰拉德等作家也是他挖掘,是“我们共同的家长”,一生几乎是大半部美国现代文学史,影片却只着眼于沃尔夫,其他全是浮光掠影,还花费过多笔墨描绘沃尔夫和他伯乐各自家庭不睦,要么影片直接改名为《沃尔夫和编辑》,不然真是说不过去。结尾更是草率,书中沃尔夫的死极为感人肺腑,珀金斯是沃尔夫的荣誉抬棺人,也是他的遗嘱执行人,整理好遗作,却只能拱手交由其他出版社出版,短短三个月头发都白了。不过幸好影片对珀金斯作为一名心甘情愿的匿名者身后人的精神没有省略,科林叔红着眼睛对裘花说起为何编辑要隐名埋姓一段很戳人

35分钟前
  • 甘草披萨
  • 推荐

电影这东西真的是没有标准的,影评扑街,可同行的同学到片尾时居然落泪,我自己是觉得脸脸简直可爱到爆,演技值得拿奖,可又看到有人说,片中所有人每一个演得好的。所以啊,看电影呢,就是我开心就好,你们随意。

39分钟前
  • 2505
  • 推荐

3 规规矩矩的制作,规规矩矩的剧本,规规矩矩的表演,没有什么可挑剔的,也没什么可表扬的。

41分钟前
  • 牛腩羊耳朵
  • 还行

编辑才会懂奥义

44分钟前
  • 我是卢俊
  • 力荐

白瞎了这么牛的卡司,全是英伦戏骨,结果依然力量不够,都是导演的问题。有几场戏剧冲突还是不错的,可惜有佳句无佳章。不过,那些美丽的布景,细腻的文字,以及几位英伦情人的表演,都还是值得称赞的。这种全明星的复古电影,估计不多了呢。

48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还行

我也一直在confuse 究竟什么才是真实的人生 是纠葛的情感和不堪一击的才华 还是每天吃饭的时间都要蘸的那碗辣椒酱

51分钟前
  • 靴靴宝贝
  • 力荐

开头脸叔家里坐着一桌女娃就有点微妙,所以碰到裘叔之后内心那种激情我居然很是理解,太太也很了解脸叔想要个儿子,只可惜妮可在drama的世界里YY成了基情,和裘叔在舞台的那场争论也印证了这很drama的官方吐槽咩?最后只想说:sometimes people just go away

54分钟前
  • 蓓壳
  • 推荐

渣男作家的一生,为啥好几个段落有《爱乐之城》的感觉…

57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